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Ecology and Rural Environment

  • 32-1766/X 国内刊号
  • 1673-4831 国际刊号
  • 2.0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是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论与综述、研究报告_区域环境与发展、研究报告_自然保护与生态、研究报告_污染控制与修复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5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杂志动态与信息
《农村生态环境》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20-20

太湖流域池塘河蟹养殖向太湖排放氮磷的研究21-23

摘要:据2001年调查,太湖流域池塘河蟹养殖面积为11 377.86 hm2,河蟹产量为6 681.18 t.按物料平衡计算,1 hm2养蟹池塘向环境排放的TN为27.08 kg,TP为7.85 kg,太湖流域池塘养蟹向环境中年排放TN为308.12 t,TP为89.32 t.按池塘进排水实测值计算,太湖流域按池塘养蟹外排水中TN、TP浓度增量分别为0.34、0.05 mg·L-1,太湖流域池塘养蟹年外排TN和TP的增量分别为154.74 t和22.75 t.排放的TN、TP通过太湖水网流入太湖.

麦季施用不同尿素的氮排水和渗漏损失24-29

摘要:在太湖地区乌栅土的稻麦轮作条件下,利用大型原状土柱渗漏液采集器(monolith lysimeter),比较不同尿素品种和施肥量(普通尿素150、300 kg·hm-2和包膜尿素100、150 kg·hm-2)处理对麦季土壤氮随径流和渗漏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的包膜尿素当季氮不易随排水流失,但可能增加下季氮流失的风险.两麦季排水溶解氮均以NO-3-N为主,达76.7%以上,NH+4-N比例很小;麦季排水氮输出量年际差异明显,降雨产生排水与施肥时间间隔的不同是造成排水氮输出量差异的关键因素;施肥后20 d内发生排水易产生较多的氮排放.渗漏液硝态氮浓度(最高为8.12 mg·L-1)均未超过饮用水NO-3-N含量标准,但均已超过水体富营养化标准;对照处理麦季渗漏液量显著高于施肥处理;在150 kg·hm-2的施N量水平下,普通尿素或包膜尿素均未显著增加氮的渗漏,但过量施用普通尿素则加大氮渗漏的风险.

北京市密云县耕地畜禽粪便负荷估算及风险评价30-34

摘要:以北京市密云水库水体环境保护为出发点,以土壤-植物营养学原理和科学施肥理论为指导,根据作物所需畜禽粪尿肥的最大量,估算密云县各乡镇耕地的畜禽粪便最大负荷量,并与当地畜禽粪便实际负荷量进行比较,对各乡镇畜禽养殖规模进行潜在环境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流域中古北口、石城和番字牌3个乡镇风险最大,北庄较大.

江苏蔬菜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调查与评价35-37

摘要:江苏苏南、苏中、苏北蔬菜产地土壤Cd、Hg、As、Pb、Cr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该省蔬菜地土壤5种重金属平均含量除Cd略高于20世纪80年代背景值外,其他4种均未超出,总体质量较好,然而各检测点间差异较大,特别是苏南部分地区污染较重,且部分点Cd、Hg、As远超过国家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标准值(GB/T 18407.1-2001),表明苏南部分产地已不适宜生产无公害蔬菜.以GB/T 18407.1-2001为评价标准,采用Nemerow指数法进行评价,全省土壤重金属平均综合污染指数为0.54,属1级安全.苏北、苏中、苏南分别为0.30、0.29、1.20,即苏南为3级土,属轻污染,苏北、苏中为1级土,属安全.苏中、苏北明显好于苏南.全省有15%蔬菜地土壤已受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主要分布在苏南,且Cd、Hg分担率较高.

土壤铅污染对青菜和蕹菜生长及脲酶活性的影响38-43

摘要: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草甸棕壤、红壤和灰色石灰土的人为铅污染对青菜和蕹菜生物量、铅含量及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铅浓度的增加,青菜和蕹菜生物量在红壤中显著降低,在草甸棕壤和灰色石灰土中差异不显著;青菜地上部分和根中铅含量都有增加,根的含量大于地上部分.青菜地上部分铅含量与土壤pH值有较好的负相关性,在铅含量相同的条件下,青菜地上部分和根的铅含量在3种土壤中的顺序为:草甸棕壤<灰色石灰土<红壤.铅对不同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不同,在草甸棕壤中有激活作用,红壤中有抑制作用,灰色石灰土中不明显.在试验条件下,以青菜为指示植物,按国家蔬菜食品卫生标准计算,草甸棕壤、灰色石灰土和红壤铅污染临界值依次为387、245和45 mg·kg-1.

土壤氨氧化细菌对大气CO2浓度增高的响应44-46

摘要:利用FACE(free-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试验平台,研究大气CO2浓度增高对土壤氨氧化细菌的数量、优势菌群及其硝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增高时,土壤氨氧化细菌的数量在常氮水平上趋于减少,而在高氮水平上与对照没有差异.大气CO2浓度增高对土壤氨氧化细菌的优势菌群也产生明显影响.CO2浓度增高条件下,亚硝化球菌(Nitrosococcus sp.)和亚硝化弧菌(Nitrosovibrio sp.)是优势菌属;而在对照条件下,亚硝化单胞菌(Nitrosomonas sp.)和亚硝化球菌(Nitrosococcus sp.)是优势菌属.另外,CO2浓度增高条件下优势菌株的硝化活性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弱.

模拟酸雨致酸土壤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47-50

摘要:用模拟酸雨淋洗土壤,造成土壤酸化和盐基流失,然后播种小麦(Triticum aestivum).幼苗长至5片叶子时的测定表明:幼苗的生物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均降低,次生根减少,根系活动下降.酸化土壤对根系生物量和某些生理活动的影响大于对地上部的影响.

进入第二届江苏期刊方阵优秀期刊名单揭晓50-50

广州市白云山4种雀形目鸟类重金属残留分析51-54

摘要:检测了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区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暗绿绣眼鸟(Zosterops japonicus)、大山雀(Parus major)和白眉鹀(Emberiza tristrami)4种鸟的飞羽、胸肌和肝脏中Cd、Cr、Cu、Pb和Zn的残留量.结果表明:除Cd在胸肌中未检出外,其他元素在各组织中均有检出.Cd在鸟的肝脏和飞羽中残留量分别为0.2~5.7和0.0~0.5 μg·g-1.在鸟的肝脏、胸肌和羽毛中,Cr残留量分别为未检出~0.3、0.3~0.9和0.6~1.3 μg·g-1;Cu残留量分别为15.2 ~88.4、12.6~32.3和5.4~30.8 μg·g-1;Pb残留量分别为0.8~15.0、0.0~1.7和5.4~28.0μg·g-1;Zn残留量分别为58.3~347.0、19.5~104.0和114.0~367.0 μg·g-1.羽毛中Cr、Pb和Zn残留量较高,Cu残留量较低;肝脏中Cd和Cu残留量较高,而Cr残留量较低;各元素在胸肌中残留均较低.鸟组织中重金属残留量存在种间差异,但不同元素差异程度不同.暗绿绣眼鸟和白眉鹀组织中Cd、Cr、Cu、Pb残留量种间差异显著,而Zn残留量种间差异不显著.不同重金属元素在鸟组织中的残留分布特性有较大差异.

芸苔素内酯的水解及其在土壤中的降解特性55-57

摘要:测定了芸苔素内酯在不同pH值和温度条件下的水解及其在东北黑土、灭菌东北黑土、江西红壤和河南二合土4种土壤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芸苔素内酯的水解和在土壤中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pH值为5、7和9的条件下,25 ℃时芸苔素内酯的水解半衰期分别为24.1、19.6和16.4 d;50 ℃时水解半衰期分别为20.9、16.3和13.6 d.25 ℃时芸苔素内酯在东北黑土、灭菌东北黑土、河南二合土和江西红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3.8、14.1、16.5和43.3 d.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杂志专论与综述
岷江上游典型村落资源利用与影响动因分析58-61

摘要:从耕地占有数量及利用效率、土地资源构成、村落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村落布局4个方面,研究岷江上游4个典型村落农业资源利用变化特点,认为农业资源禀赋条件、科技进步程度、民族文化和历史因素、制度政策、市场因子以及生态环境状况是形成村落资源利用的基本动因.

中国植物园保护稀有濒危植物的现状和若干对策62-66

摘要:针对中国植物园稀有濒危植物的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重点讨论了稀有濒危植物在植物园迁地保护的有效性问题,涉及稀有濒危植物在植物园迁地保护的生长和适应问题、稀有濒危植物在植物园重复栽培问题、稀有濒危植物在植物园迁地保护的有效种群大小问题、科学记录系统和监测中心的建立问题.就稀有濒危植物在植物园迁地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若干对策与建议:以植物园为基础形成保护的网络系统;加强稀有濒危植物迁地保护规划并突出重点;加强科学记录系统和监测中心的建立;多方筹措资金,加强支持强度;加强人才培训与学术交流.

敬告读者·作者66-66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杂志研究简报
三唑酮的酸性、中性和碱性水解动力学研究67-68

摘要:三唑酮在不同pH值和温度条件下水解动力学的测定结果表明:三唑酮在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不易水解,但随体系pH值的升高,水解速度加快.温度升高有利于三唑酮的水解反应,酸性条件下水解活化能最大,温度升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最大.

呋喃丹、杀虫双对蚯蚓(Eisenia foetida)的单一和复合毒性69-71

摘要:利用滤纸接触法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进行染毒,研究20 ℃时呋喃丹和杀虫双对蚯蚓的单一及复合急性毒性.试验发现,蚯蚓在这2种农药作用下表现出不同的中毒症状和死亡情况,杀虫双对蚯蚓的毒性大于呋喃丹,48 h时杀虫双和呋喃丹的半致死量分别为17.19和54.06 μg·cm-2.无论是杀虫双(15.73 μg·cm-2)与0~62.90 μg·cm-2范围内呋喃丹复合,还是呋喃丹(94.35 μg·cm-2)与0~25.16 μg·cm-2范围内杀虫双复合,蚯蚓均表现呋喃丹中毒症状;与单一农药相比,复合农药对蚯蚓的致死毒性有高有低,但复合农药剂量变化对蚯蚓死亡率变化的影响小于相应剂量下单一农药对蚯蚓死亡率变化的影响.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杂志学术讨论与建议
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指标分析72-74

摘要:根据154个部级自然保护区的问卷调查结果,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6项管理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确定了影响保护区管理有效性的6个主要指标类体系.其结果表明:对管理有效性产生较大影响的主成分包括:物资保障、监控管理、经济开发收益、管理权归属、行政执法和交流合作.6个主成分对于管理有效性的贡献率比较分散,累计贡献率为68.671%;其中物资保障主成分贡献率最大,达26.011%.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城镇建设的生态经济学意义及其特点75-79

摘要:论述了小城镇建设与区域小流域治理之间的相互关系,阐明了小城镇建设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生态经济学意义,即发展小城镇,不仅能促进和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有利于小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而且还将大大提高流域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流域与外部的经济活动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进一步讨论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小城镇建设的特点:以小流域为基础的小城镇建设呈'袖珍型'发展状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加工业和制造业为主;建设中心城镇,加强区域小城镇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