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生态环境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44-1661/X 国内刊号
  • 1674-5906 国际刊号
  • 2.1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生态环境学报是广东省土壤学会;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2年创刊,目前已被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生态环境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论文、综述

生态环境学报 2017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生态环境学报杂志研究论文
平原河网地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1821-1828

摘要:地下水污染形势严峻,脆弱性评价是区域地下水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的重要前提.平原河网地区地表水系复杂,城市化程度高,常规DRASTIC 模型难以准确评价其地下水脆弱性.文章根据平原河网地区特点,建立了-套包括地下水埋深、净补给量、含水层介质、土壤带介质等7 个本质脆弱性指标和地表水系、地下工程2 个特殊脆弱性指标在内的方法体系,并以上海市金山区为例进行了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结果表明,地下水埋深、地下水净补给量和含水层厚度是影响评价区域本质脆弱性的主要指标,3 者评价得分均在3-9 之间,其中地下水埋深和净补给量得分为6 的区域面积最大,分别为219.35 km2和187.74 km2,含水层厚度以得分为8 的区域面积最大,达到286.01 km2.金山区地表水系分布广泛,加上水质较差,其河流水质、河网密度、河流等级的脆弱性评价得分大多为6-10,相比地下工程,这3 个指标对该区域的特殊脆弱性影响更大.金山区地下水综合脆弱性评价中,三级和四级面积较大,分别为274.49 km2 和157.82 km2,两者面积之和占整个评价区的67.93%;三级区域广泛分布于整个评价区范围之内,五级脆弱性零星分布于南部和中部区域.评价结果与实际调研情况相符,能够真实地反映评价区浅层地下水脆弱性程度.该方法体系可为区域地下水环境管理及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植被覆盖变化对衢江流域水文效应的影响1829-1835

摘要:植被覆盖变化影响流域水文循环及水文过程.选择钱塘江流域的-级支流-衢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收集衢江流域植被、气候、土壤、水文和地图资料,基于ArcGIS 10.3 平台建立衢江流域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利用SWAT-CUP 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发现土壤蒸发补偿系数、浅层地下水径流系数、基流α 系数、浅层地下水蒸发深度阈值、地下水延迟时间和土壤可利用水量6 个参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利用2009-2014 年开化和衢州水文观测站实测月径流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校准和验证,获得模型径流模拟的最佳参数.结果表明:率定期和验证期的模拟月径流数据与实测月径流相关系数(r2)为0.83-0.97,纳什系数(Ens)为0.69-0.93,说明模型在衢江流域的模拟效果较好.不同植被覆盖变化情景下水量平衡分析发现,流域内旱地全部转化为林地对地表径流和水量平衡的影响较小;旱地和草地均转化为林地,导致年地表径流量减少12.79 mm,同时增加水分的深层渗漏(12.14 mm);适当增加果园(约5%林地转化为果园)面积不会对流域地表径流和水量平衡产生显著影响;当10%-20%的林地转化为果园时,地表年径流增加了3.86-10.57 mm,水分深层渗漏量减少了4.61-16.46 mm;可见,随着果园面积进一步增加,其对流域水文的影响加剧.因此,山区发展经济林应适度,大面积发展经济林会增加地表径流,减少地下水补给,植被水源涵养功能减弱.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认识植被覆盖变化对衢江流域水文效应的影响,同时可为山区林业生产布局和发展提供参考.

三江源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因素分析1836-1843

摘要:根据三江源地区1980 年、1990 年、1995 年、2000 年、2005 年、2010 年、2015 年7 期1∶10 万土地利用数据集,运用Arcgis 10.0 空间统计分析与数理统计方法定量研究了该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规律及趋势,阐明了影响土地变化的主要因素,为三江源地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土地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如下,(1)2015 年三江源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林地和水域为主,分别占总面积的71.20%、4.28%、5.47%.低覆盖草地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北部,中高覆盖度草地以及林地集中分布在东南部,水域在整个源区都有分布.(2)根据土地利用变化重要性指数(Ci),得知35 年间三江源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变主要以低中高覆盖度草地、未利用土地与水域之间的转化为主.1980-2015 年,低、高覆盖度草地,水域,建设用地面积波动增加,未利用土地面积有明显的减少趋势,35 年间减少了17.61%,中覆盖度草地和林地基本保持不变,草地面积总体增加了13.45%.(3)从土地利用变化来看,建设用地增加最快,1980-2015 年,建设用地增加了89.54%,它的开发程度也最大,为2.63%;未利用土地的耗减程度最大,耗减率为0.66%.(4)人口、经济结构变化及政策的实施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机制.

水分管理和秸秆还田对稻麦轮作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综合效应1844-1855

摘要:水分管理和秸秆还田是调节温室气体排放、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措施,在农业生产中受到广泛关注.为明确水稻季水分管理和秸秆还田对稻麦轮作系统全球增温潜势(GWP)和作物产量的影响,开展了为期两年的田间试验,在传统灌溉(TI)和控制灌溉(CI)两种模式的基础上,设置麦秸还田(WS)、生物炭还田(BC)、不还田(NS)3 种秸秆处理方式,对稻麦轮作系统进行CH4 和N2O 的排放监测以及作物产量的评估,以筛选出最佳的水分管理和秸秆还田组合方式,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与NS 处理相比,WS、BC 处理年均CH4 排放分别增加106.02%、36.77%,年均N2O 排放分别降低27.25%、16.21%,稻麦年平均产量分别增加6.49%、5.90%,年均单位产量GWP(GWPyield-scaled)分别增加40.53%、8.07%.在整个轮作周期,CI 系统的CH4 排放较TI 降低79.63%,N2O 排放增加27.03%,稻麦年平均产量增加0.42%,单位产量GWP 降低60.32%.各处理中,以控制灌溉加生物炭还田(CIB)的年均单位产量GWP 最低,比传统灌溉不还田(TINS)、传统灌溉麦秸还田(TIS)、传统灌溉生物炭还田(TIB)、控制灌溉不还田(CINS)、控制灌溉麦秸还田(CIS)分别降低53.81%、70.49%、59.77%、4.46%、11.92%.水分管理和秸秆处理方式对全球增温潜势表现出强烈的交互作用,但对作物产量无明显交互作用.可见,控制灌溉加生物炭还田(CIB)是降低稻麦轮作系统温室气体排放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管理措施.

铝锰复合胁迫下臭牡丹抗逆性及其DNA损伤的研究1856-1864

摘要:以臭牡丹(Clerodendrum bungei Steud.)幼苗为试验对象,配制Al3+浓度梯度为0.00、0.05、0.20、0.40 和0.80 mmol·L^-1,Mn2+浓度梯度为0.00、2.00、4.00、8.00 和12.00 mmol·L^-1 的胁迫液,在土培条件下进行单-和复合胁迫处理,研究10、20、30 d 后臭牡丹幼苗的抗氧化酶含量等生理应答及DNA 状态,以探究臭牡丹对Al、Mn 胁迫的抗性,以期为臭牡丹的扩大生产提供参考,为植物抗逆性研究奠定基础.实验结果表明:(1)Al-Mn 复合胁迫对3 种抗氧化酶的互作效应有所不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胁迫浓度升高而降低,最高抑制率达45.1%,趋势与单-胁迫处理大致相似;过氧化物酶活性在复合胁迫下呈先升后降趋势,且低浓度复合胁迫处理所受影响小于单一胁迫处理,高浓度下则抑制效应加重;相较铝、锰单一胁迫处理,低浓度复合胁迫使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提高84.1%和140.1%,高浓度则分别降低61.5%和40.1%;(2)Al3+、Mn2+共存时均促进丙二醛、脯氨酸含量的积累,表现为协同效应;(3)利用CASP 软件对彗星电泳图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低浓度Al3+、Mn2+单-及复合胁迫下,臭牡丹根系DNA 几乎没有受到损伤,而当胁迫较强时(Al 0.80 mmol·L^-1、Mn 12.00 mmol·L^-1、Al 0.40 mmol·L^-1-Mn 8.00 mmol·L^-1、Al 0.80 mmol·L^-1-Mn 12.00 mmol·L-1),OTM 大幅增加,Al 0.40 mmol·L^-1-Mn 8.00 mmol·L^-1复合胁迫分别是单一胁迫的1.40 倍和1.44 倍,且T3 较T4 增幅达67.9%,说明高浓度胁迫造成的损害较严重,复合胁迫产生的损伤较单-胁迫更强.综合分析认为:低浓度单一金属离子对臭牡丹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而当铝、锰浓度分别大于或等于0.40 mmol·L^-1 和8.00 mmol·L^-1 时则会对其造成损伤,且复合处理对不同指标具有不同效应.因而,在实际大规模生产中应考察土壤金属离子的种类和浓度,依据臭牡丹的耐受程度选择合适的培育土壤.

NaCl胁迫对秋茄根系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1865-1871

摘要:秋茄(Kandelia candel)是一种重要的红树植物,也是中国海岸滩涂地造林的主要物种.探索NaCl 胁迫对秋茄根系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可为阐明木本植物的耐盐机制补充重要数据,也为提高秋茄的造林成活率提供重要理论依据.通过设置0(对照)、200(低浓度)、400(中浓度)、600(高浓度)mmol·L-1 4 个NaCl 梯度处理秋茄幼苗(具4 片真叶)1、3、5、7 d,分析其根系活力、根系中相对电导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根系活力表现出下降趋势,而相对电导率显著升高,当高浓度胁迫处理7 d 时,根系活力只有对照的7.12%,而根系相对电导率为对照的9.21 倍,两者呈极显著负相关;处理1 d 时,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高浓度胁迫下分别增加108.7%和51.6%,二者呈显著正相关性,而脯氨酸含量呈先升后降再升的N 型变化;处理3 d时,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先升后降,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增加,高浓度胁迫下为对照的2.19 倍;处理5 d 和7d 时,三种物质含量均先升后降.与对照组相比,在NaCl 胁迫处理3 d 时,Na+含量随处理浓度增加而显著升高,高浓度胁迫下比对照增加49.5%;K+含量在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Ca2+含量在中低浓度胁迫处理下无显著变化,而在高浓度胁迫处理下显著降低;Mg2+含量在低浓度胁迫处理下无显著变化,而在中高浓度胁迫处理下著降低;K+/Na+、Ca2+/Na+和Mg2+/Na+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但是在低浓度胁迫处理下无明显变化;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K+以及Na+含量间呈显著正相关性,K+和Na+含量、Ca2+和Mg2+含量间均呈现一定的负相关性.综上,在短期(≤3 d)中低浓度NaCl 胁迫处理下,秋茄根系通过累积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和Na+,维持较高水平的K+、Ca2+和Mg2+,保持正常的K+

硒对不同品种茶树土壤酶活性及硒含量的影响1872-1877

摘要:为探明硒与不同品种茶树土壤酶活性变化规律之间的关系,采用盆栽试验方法,设置8 个处理,分别为:对照(CK,即不添加硒),2、4、8、10、15、20、30 mg·kg^-1 等7 个Se 处理水平,研究不同处理水平硒对不同季节茶树(Camellia sinensis)品种(福鼎大白和南江1 号)土壤酶活性和硒含量的影响,为不同品种茶树土壤合理施用硒肥提供-定的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春季硒对福鼎大白土壤脲酶活性有刺激作用,在硒处理水平为30 mg·kg^-1 时表现出最大值(2.77 mg·g^-1·d^-1);低水平硒对春季福鼎大白土壤蔗糖酶活性刺激作用明显,硒处理水平为4 mg·kg^-1 时,蔗糖酶活性最高,为12.63 mg·g^-1·d^-1,南江1 号土壤蔗糖酶活性在硒处理水平为10 mg·kg^-1 时表现出最大值,为12.18 mg·g^-1·d-1;夏季硒对2 个品种茶树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抑制作用明显;春、夏两季硒对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均表现为抑制作用,且均在硒处理水平为30 mg·kg^-1 时抑制作用明显,春季福鼎大白和南江1 号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分别较对照降低了32.8%和14.7%,夏季分别降低了36.8%和29.5%.南江1 号夏季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与硒处理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58 和-0.768).不同水平硒处理均提高了2 个品种茶树土壤硒含量,春季福鼎大白和南江1 号土壤硒质量分数分别较对照提高了83.2%和83.1%,夏季分别提高了86.3%和85.2%,且春、夏两季福鼎大白土壤硒质量分数均低于南江1 号.综上,硒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随硒处理水平、茶树品种和酶类型的不同而异,土壤硒质量分数也随硒处理水平和茶树品种的不同而异.

提取方法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测定结果的影响1878-1883

摘要:为验证浸提条件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浸提量的影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3 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进行实验,研究土样处理方式、提取时间、水土比、提取剂种类和振荡次数等提取条件对DOC 浸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样处理方式影响DOC 浸提量的大小顺序为:风干过2 mm 筛〉鲜样过1 mm 筛〉过2 mm 筛〉过5 mm 筛〉不过筛,风干过2 mm 筛的DOC 提取量是鲜样不过筛的2.4 倍,且各处理之间DOC 浸提量差异性达显著水平(P〈0.05);DOC 的浸提量随振荡时间变化不是特别明显,振荡4 h 后基本达到平衡;土壤DOC 浸提量随水土比的增加而增大,呈显著的线性关系;浸提剂种类对土壤DOC 浸提量影响显著,4 种提取剂提取出来的DOC 量的大小顺序为:DOC(80 ℃,H2O)〉DOC(25 ℃,0.5 mol·L-1NaHCO3)〉DOC(25 ℃,0.5 mol·L-1 K2SO4)〉DOC(25 ℃,H2O);单次提取量随提取次数增加而降低,累积提取量随浸提次数增加而升高,且累积提取的DOC 量与浸提次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建议采用过2 mm 筛的土壤鲜样,提取剂用25 ℃去离子水,水土比采用5∶1,连续振荡4 h 后一次过滤测定土壤DOC 含量.本研究有助于增强不同研究结果之间DOC 数据的可比性,也有利于推动土壤DOC 测定标准的完善.

甘南亚高寒草甸不同坡向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1884-1891

摘要:为了探究坡向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的影响,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最大可能数(MPN)法测定了亚高寒草甸3年间(2014 年、2015 年和2016 年)不同坡向土壤微生物类群及2016 年微生物功能群的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微生物类群及功能群分布与植物生物量、土壤理化性质等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坡向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差异显著(P〈0.05),由阳坡向阴坡变化时,土壤微生物类群总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同一坡向土壤细菌数量所占比例最大,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小;2016 年微生物总数较2014 年与2015 年分别下降了61.75%和68.23%.土壤微生物功能群总数随阳坡向阴坡变化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氨化细菌数量显著高于固氮菌与硝化细菌数量(P〈0.05).相关分析表明,亚高寒草甸坡向梯度上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是多种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土壤含水量、全磷和土壤pH 值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类群分布的主导因子,固氮菌、硝化细菌数量与有机碳含量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综合分析表明,阴坡土壤环境明显优于阳坡,更适宜土壤微生物进行生命活动.

面向城市规划的热环境与风环境评估研究与应用-以济南中心城为例1892-1903

摘要:在城市尺度规划中如何定量评估规划方案对热环境与通风环境的影响是一个技术难题.基于遥感和GIS 技术,建立了一套面向城市规划的热环境与通风环境评估指标和技术方法,其中热环境可采用遥感估算的地表热岛强度(SUHI)、热岛比例指数(UHPI)以及生态冷源等级进行评估;通风环境评估则包括背景风环境和地表通风潜力两方面,前者可通过气象观测统计或数值模拟得到,后者可根据下垫面动力粗糙度长度(RL)和天空开阔度(SVF)进行估算.基于城市形态学模型,RL 可以由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进行估算,SVF 可由高分辨率数字建筑高程模型进行估算.在此基础上进行通风潜力等级划分,并采用通风潜力指数(VPI)定量评估一个地区的总体通风状况.应用上述指标和方法,利用2015 年济南6 月12日Landsat 8 卫星资料、2013 年1∶2 000 基础地理信息资料和2020 年城市规划资料,对济南中心城区规划前后热环境与风环境进行了定量评估,并基于生态冷源、热岛强度、地表通风潜力和背景风初步开展了济南中心城通风廊道规划应用,同时给出了相关规划策略和建议.研究结果显示:(1)文章建立的热环境与风环境评估指标和技术方法可有效应用于城市规划前后变化评估中;(2)热岛强度、地表通风潜力的高低与城市分区功能定位和土地利用类型有直接关系,规划后(2020 年)热岛比例指数(UHPI)从0.31 增加到0.38(均为“较轻”等级),通风潜力指数(VPI)从0.89(“好”等级)降至0.74(“较好”等级);(3)初步构建的3 条一级廊道和10 条二级廊道规划方案,将有利于缓解济南中心城区热岛效应和增强城市空气流动性.

进化博弈视角下中国公共建筑碳排放交易运行机制研究1904-1915

摘要:可持续建筑是当今社会长盛不衰的话题,其中耗能量较高的公共建筑成为建筑业节能减排重点之一,而有效降低公建能耗的关键在于运行阶段节能.在政府出台文件强制降低能耗收效欠佳的情况下,作者认为应将市场机制引入到公共建筑能耗控制过程中.文章将碳排放交易与公共建筑运行节能相结合,在前人论证建筑领域碳排放交易机制框架可行性的基础上,采用进化博弈理论分析如何激励公共建筑业主加入碳排放交易.建立包含政府、公建业主、交易机构、核查机构、中介机构的公共建筑领域碳排放交易主体关系网络,以政府{管制,不管制}、公建业主{参与交易,不参与交易}为策略建立进化博弈收益矩阵.由于单独考虑业主或政府的进化稳定策略无法得出混合决策系统的稳定策略,分4 种情况对业主一政府混合决策系统的进化稳定策略进行讨论,并得出(0, 0)、(0, 1)、(1, 0)3 种稳定策略.模型结果表明:减小碳排放交易成本、增加采用节能技术或者其他节能减排措施带来的节能收益、增加参与碳排放交易能够获得的环境效益、对违规者排放者加大经济惩罚力度、增加对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的公共建筑业主的优惠或奖励,是促进公共建筑领域碳排放交易市场有效运行的途径.最后,建立了公共建筑领域碳排放交易的整体流程,并对业主履约流程做出详细设计.

基于统计动力反演模型分析PM2.5浓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系统演化1916-1923

摘要:以杭州市2013-2016 年秋冬季PM2.5 及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构建统计动力学反演模型,研究PM2.5 浓度系统的影响因素与演化特征.结果显示,(1)模型反演预测值与实际监测值的相关系数0.831 6,贡献率大于1%的各驱动项之和为90.85%,反演效果较好;模型中线性项贡献率之和为21.65%,非线性项贡献率之和为62.88%,PM2.5 浓度变化受非线性影响更加显著.(2)包含NO2、SO2、CO 的各驱动项贡献率之和分别为10.77%、8.42%、6.58%;包含降雨(PRE)、风速(WIND)的各驱动项贡献率之和分别为20.5%、17.02%,NO2、SO2、PRE、WIND 是杭州市PM2.5 浓度变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3)贡献率大于2%的各驱动项中,平均气压(PRS)、相对湿度(RHU)、日照时长(SSD)对PM2.5 呈负反馈线性稳定影响作用,PM2.5×SO2、NO2×PRS、PRE×SSD、PM2.5×WIND 等交互项对PM2.5 浓度变化呈正反馈非线性影响,PM2.5×O3、SO2×NO2、PRE×WIND 等交互项对PM2.5 浓度变化呈负反馈非线性稳定作用.(4)杭州市PM2.5 浓度变化系统是-元二次非线性驱动演变系统,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可知其PM2.5 浓度变化系统呈双定态式,PM2.5 浓度变化系统在定态值0.241 3 与0.376 9 之间波动变化,系统平衡态不稳定.结果表明,统计动力反演模型可定量解析出PM2.5 浓度变化的线性驱动项与非线性驱动项的系数值及贡献率,有助于揭示PM2.5 浓度变化系统的演化特征,研究结果可应用于大气污染控制与环境管理等方面.

中原城市群城市化程度对气溶胶时空分异的影响1924-1934

摘要:基于2016 年MODIS L2 与Landsat 8 OLI 遥感影像数据,通过暗像元算法反演获取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数据以及目视解译获取土地分类数据,采用回归分析及相关性分析对中原城市群气溶胶的时空分布以及城市化程度对其影响的规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AOD 季节分布特征显著,平均值表现为春季(0.652)〉秋季(0.461)〉夏季(0.456)〉冬季(0.321),以太行山南麓、伏牛山东麓、桐柏山北麓为分界线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态势.建设用地面积与年度AOD 均值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467(F=325.090,P=0.000),其中秋季AOD 受建设用地面积影响最大,冬季最小.在中原城市群尺度上,以10 km×10 km 为最小样方单元,当建设用地面积占比在1.03%-3.05%区间,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导致AOD 的极显著增加,相关系数为0.369(F=30.364,P=0.000);在11.17%-74.49%区间,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导致AOD的显著增加,相关系数为0.143(F=0.020,P=0.029),且在1.03%-3.05%区间幂函数模型拟合度最优,在1.17%-74.49%区间线性模型拟合度最优;在0%-1.02%区间,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对春季AOD 的增加影响显著;在1.03%-3.05%、11.17%-74.49%区间,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对冬季AOD 增加影响极显著;而在3.06%-6.01%、6.02%-11.16%区间,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仅对夏季AOD 增加产生影响.中原城市群尺度上,建筑用地占比空间分异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不同季节AOD 空间分布特征,城市群东部平原西部山地丘陵的自然地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AOD 的分布.

水稻田臭氧干沉降日变化特征研究1935-1941

摘要:近地面层高浓度的O3 会对农作物、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采用O3 通量指标能更好地评估O3 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了涡度相关法,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永丰气象站水稻生育期内进行观测,旨在研究该下垫面O3 干沉降及其变化特征,以期为今后估算O3 的气孔吸收和更加准确评估O3 对农作物的影响提供基础.本文主要分析了O3 体积分数(φ)、沉降通量(F)、沉降速率(Vd)的日变化规律并分析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观测期间(2016 年8 月17 日-10 月10 日),φ、F、Vd 白天(06:30-18:30)和夜间(18:30-06:00)的均值分别为46.4 nL·L^-1 和25.5 nL·L^-1、-369.8 ng·m^-2·s^-1和-131.3 ng·m^-2·s^-1 以及0.48 cm·s^-1 和0.29 cm·s^-1,且三者之间的变化并不同步;(2)观测点O3 主要源于光化学反应,且与相对湿度(RH)、空气温度(T)、太阳辐射(SR)、摩擦风速(u*)均达到极显著相关,但φ 变化相比于SR 和T 的变化存在-定的滞后性;(3)F 日变化规律明显,曲线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单谷型;较低的RH 以及较高的SR、T、u*有利于O3的沉降;一天中部分时间段内,φ 对F 的影响高于大气湍流交换;气孔吸收在O3 沉降中起重要作用;(4)Vd 的日变化分为3 个阶段,呈明显的单峰变化趋势;10:30-15:30 大气湍流较强(u*较大),但此时Vd 却在减小,与u*的变化并不一致,说明较高的湍流强度并不总能导致较高的Vd,还要考虑其他环境条件.

东江上游高风险支流不同功能区初期雨水径流污染特征分析1942-1949

摘要:了解不同外界条件下初期雨水径流污染物的变化是有效控制面源污染的重要基础.根据径流曲线法(SCS)对东江上游高风险支流区中农田区、交通道路区、住宅商业区和工业区4 个不同功能区的初期雨水径流进行采样,按照国家标准水质分析方法进行监测,并对不同功能区初期雨水径流水质的变化规律及主要污染物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降雨前期晴天数、降雨量、降雨强度对初期雨水径流水质变化均有明显影响.当前期晴天数多、雨量大且降雨强度大时,污染物质量浓度峰值出现的时间早、质量浓度下降趋势明显.随着降雨历时的延长,初期雨水径流主要污染物SS、CODCr、TN、TP及NH3-N 的质量浓度大都呈现下降趋势,且污染物质量浓度峰值大部分出现在前5 min.其中,SS 质量浓度以农田区最高,相对于其他功能区,污染物质量浓度最高可达14 倍之多.CODCr、TN、TP 及NH3-N 质量浓度均以住宅商业区最高,最高分别可达1 136、17.56、3.96、25.36 mg·L-1,相对于其他功能区而言,住宅商业区更易导致水质污染.从最典型降雨事件分析来看,只有交通道路区的CODCr、TP、TN 与SS 之间呈现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75、0.798、0.826,其余3 个功能区域的主要污染物之间则出现负相关,表明初期雨水具有复杂性,受多重外界因素影响.该研究结果对入江污染物负荷量控制及东江水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意义.

阿特拉津作用下鱼食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及其导致的水体营养盐变化特征1950-1960

摘要:养殖水域中,地表径流等可引起水域中除草剂浓度升高,抑制藻类生长,从而间接影响残饵在水体中的营养盐变化特征,威胁养殖水环境的生态平衡.为评价阿特拉津和鱼食在水环境中的生态风险,以阿特拉津质量浓度(0、5、10、20 和40 μg·L-1)及鱼食投加量(0.050 0、0.200 0 g;d≤0.85 mm)为变量,在以鱼食为氮磷营养源的M11 培养基中,考察阿特拉津通过抑制铜铝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生长而对水环境氮、磷营养盐浓度产生的间接影响.结果表明,无藻时,阿特拉津不能对营养盐浓度变化产生直接影响,鱼食释放正磷酸盐(PO43-P)和总磷(TP)浓度值均在前5 天快速升高,而后缓慢增加至平衡,总氮(TN)浓度-直处于上升趋势,至45 d 实验结束时,0.200 0 g 鱼食组PO43-P 和TP 平衡质量浓度拟合值分别为1.460 mg·L-1 和2.782 mg·L-1,TN 质量浓度拟合值为3.597 mg·L-1.有藻时,阿特拉津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可对PO43--P 和氨氮(NH4+-N)产生间接影响,阿特拉津浓度越高,藻现存量越低,水体PO43--P 和NH4+-N 浓度越高,“0.200 0 g 鱼食+藻+40 μg·L-1 阿特拉津组”和“0.200 0 g 鱼食+藻+0~20 μg·L-1 阿特拉津组”在第45 天时的PO43--P 质量浓度拟合值分别为0.694 mg·L-1 和0.349 mg·L-1,而“0.200 0 g 鱼食+藻+40 μg·L-1 阿特拉津组”、“0.200 0 g 鱼食+藻+20 μg·L-1 阿特拉津组”、“0.200 0 g 鱼食+藻+0-10 μg·L-1 阿特拉津组”在第45 d 天的NH4+-N 浓度拟合值分别为1.449、1.166、0.466 mg·L-1.藻生长初期,藻类吸收利用PO43--P 和NH4+-N 较少,受鱼食释放PO43--P 和NH4+-N 过程的影响,PO43--P 和NH4+-N 浓度逐渐升高并达到最大值,但随着藻密度的升高,藻吸收利用的营养盐含量增多,PO43--P 和NH4+-N 浓度下降,有藻时PO43--P变化过程及其描述方程形式与无藻时并不-致.由于被藻类吸收利用的氮、磷营养盐可转化为�

扰动强度对太湖水华微囊藻群体大小的影响1961-1968

摘要:风浪扰动是影响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为了解扰动强度对湖泊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群体大小的影响,本研究在室内模拟研究了不同扰动强度(0、50、100、200 和400 r·min^-1)对太湖水华微囊藻群体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组模拟风浪连续扰动24 h,随着扰动强度的增大,水华微囊藻群体先增大后减小,扰动强度50 r·min^-1和100 r·min^-1 水华微囊藻群体分别从10.72 μm 和10.58 μm 迅速增大为17.92 μm 和39.50 μm,二者群体大小都显著大于对照组(P=0.006,0.000);而扰动强度200 r·min^-1 和400 r·min^-1 水华微囊藻群体大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161,0.727).扰动结束时,扰动强度100 r·min^-1 和200 r·min^-1 的总胞外多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0.006),而扰动强度50 r·min^-1和400 r·min^-1 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180,0.089).该研究结果表明,短时间内适当强度的扰动能促使水华微囊藻群体显著增大,而过强的扰动则没有显著的促进水华微囊藻群体在短时间内的快速聚集.该结果有助于人们对太湖微囊藻水华暴发机理的认识.

北部湾盐沼茳芏盐沼湿地土壤-植物系统重金属污染评价1969-1976

摘要:滨海湿地是典型的环境脆弱带和敏感带,重金属污染是其中受关注度较高的-方面.为全面了解北部湾滨海盐沼的重金属污染水平,以北部湾典型滨海盐沼植被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所在的南流江入海口和茅尾海钦江入海口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植物和对应土壤进行采样分析,测定该区土壤及植物中重金属元素(Cu、Zn、Cr、Pb、Cd 和Hg)的含量,并评价不同潮滩位置(内滩、中滩和外滩)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及其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富集特性.结果表明,两区域盐沼湿地土壤综合污染程度处于低污染状态,南流江口Zn 的含量(283.59±132.50) mg.kg^-1 接近中度污染,其次是Cd (0.10±0.03)mg.kg-1 和Hg (0.11±0.05) mg.kg^-1,而其他重金属元素含量未超标;茅尾海受Zn 轻度污染,其次是Cu 和Hg,Cr、Pb 和Cd未达到污染水平.受海洋动力和河流径流混合动力作用,两区域各滩面盐沼土壤重金属分布规律存在差异,南流江口3 个滩面重金属的含量表现为:内滩〉中滩〉外滩,茅尾海口则表现为:中滩〉外滩〉内滩.两区域盐沼茳芏富集特征表明:茅尾海盐沼茳芏对Cd(BCF=1.66)和Hg(BCF=0.89)具有较强的富集作用,而南流江口盐沼茳芏仅对Cd(BCF=1.93)具有较强的富集作用,其余重金属Cu、Zn、Cr、Pb 未在茳芏体内显著富集,因而茳芏可作为富集Cd、Hg 的天然盐沼植物.进一步研究发现,两区域茳芏地下茎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远大于地上茎,富集能力因重金属种类及积累部位的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和选择性.该研究可为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和保护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