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生态环境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44-1661/X 国内刊号
  • 1674-5906 国际刊号
  • 2.1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生态环境学报是广东省土壤学会;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2年创刊,目前已被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生态环境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论文、综述

生态环境学报 2017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生态环境学报杂志研究论文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的群落组织力及其对重牧的响应1093-1099

摘要:组织力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荒漠草原研究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查王府一队,该地区干旱、少雨、多风且蒸发量大,主导产业是畜牧业,草地类型为短花针茅+冷蒿(Artemisia frigida)+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多年的超载过牧使该地区草地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有必要通过组织力参数及其分级来描述无放牧时各种群占据空间与分享资源的能力,并对比分析重度放牧对其的影响。本研究采用2004—2015年无放牧和重度放牧时植物种群的频率、生物量、高度监测数据,计算了无放牧和重度放牧时的群落组织力,对两种情形下的种群组织力参数进行排序和等级划分,并结合物种特性分析了组织力等级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相比对照区,重牧时24个物种中有21个物种的种群组织力参数下降,组织力等级变化剧烈,反映出超载过牧导致草原生态系统偏离健康阈,发生严重退化,这也验证了组织力参数分级作为草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具有合理性和实用性。无芒隐子草、驼绒藜(Ceratoides latens)、乳白花黄芪(Astragalus galactites)的组织力参数不降反增,与其躲避采食或耐牧性有关。相比对照区,重牧区无芒隐子草组织力参数显著增加、短花针茅无显著差异、冷蒿显著降低,但3个优势物种的组织力参数仍占据前三位,在群落中的最优地位未发生改变。各物种种群组织力参数的数据与等级,可以作为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各物种对重牧响应研究的参照指标。

氮沉降增加对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1100-1106

摘要:土壤微生物是草原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氮沉降增加对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内蒙古贝加尔针茅草原为研究对象,开展连续6年(2010—2015年)模拟氮沉降试验,以N计算,设置:N0(0kg·hm-2)、N50(50kg·hm-2)、N100(100kg·hm-2)、N150(150kg·hm-2)和N300(300kg·hm-2)5个处理,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技术测定0~10cm土壤特征微生物PLFA生物标记数量并探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氮沉降的响应。结果表明:随氮添加量增大,土壤微生物总PLFAs、细菌PLFAs、革兰氏阳性细菌PLFAs、革兰氏阴性细菌PLFAs和放线菌PLFAs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均以N100(100kg·hm-2)处理最高。土壤微生物群落PLFA标记的主成分分析显示,不同氮添加下土壤微生物PLFA标记有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土壤革兰氏阳性菌、放线菌PLFA含量、G+/G-与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土壤微生物总PLFAs、土壤细菌PLFAs、革兰氏阳性菌PLFAs、革兰氏阴性菌PLFAs、放线菌PLFAs和饱和脂肪酸PLFAs含量均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综合研究表明,连续6年氮添加改变了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pH值和土壤速效磷含量是驱动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

增温和降水减少对冬小麦和大豆生长季土壤氮素的影响1107-1113

摘要:氮素是农田土壤的主要养分限制因子之一,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农田土壤氮素对温度和降水变化的响应,对评价气候变化农业生态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田间试验,利用红外辐射灯管模拟增温,人工减少降水量,并测定土壤氮素含量,以探讨增温和降水减少对冬小麦和大豆生长季土壤氮素的影响规律。试验设置对照(CK)、增温(T,增温约2℃)、降水减少(P,降水量减少30%)、增温和降水减少复合处理(TP,增温约2℃+降水减少30%)4个水平处理。结果表明,在冬小麦生长季,与CK相比,T、P和TP处理显著减少了返青期土壤全氮,增加了成熟期土壤全氮;T和TP处理显著降低了拔节期土壤全氮。T、P和TP处理显著减少了孕穗-抽穗期土壤铵态氮。P和TP处理显著增加了返青-灌浆期土壤硝态氮,T处理显著增加了拔节-抽穗期土壤硝态氮。在大豆生长季,与CK相比,T、P和TP处理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都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T处理使鼓粒期土壤铵态氮增加10.0%(P=0.038),T和P处理使结荚期土壤硝态氮分别减少了27.4%(P=0.011)和27.1%(P=0.009),T、P和TP使鼓粒期土壤硝态氮分别增加了46.6%(P=0.007)、41.3%(P=0.014)和56.3%(P=0.003)。研究表明,增温和降水减少改变了农田土壤氮素含量,且对冬小麦生长季土壤氮素的影响较大豆生长季更加明显。

安徽查湾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不同林分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1114-1121

摘要:为探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林分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在安徽祁门县查湾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内,分别选择以甜槠(Castanopsiseyrei(Champ.)Tutch.)为单一优势种的林分P1,以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Thunb.)Oerst.)、甜槠和马尾松(Pinusmassoniana Lamb.)为优势种的林分P2,各设置3个重复样地,采用Biolog方法探讨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与林分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林分P2土壤养分(铵态氮、硝态氮、可溶性有机碳氮)均高于林分P1,但没有显著差异(P>0.05);两种林分0~10cm土层的土壤养分含量明显高于10~20cm土层。培养48h后,林分P2的0~10cm与10~20cm土层AWCD均大于P1,并且0~10cm土层差异较大,但不同土层AWCD在两种林分之间均未达到显著差异(P>0.05)。林分P20~10cm土层AWCD、Shannon指数(H')、Simpson指数(D)、Mclntosh指数(U)和丰富度指数(S)均高于林分P1,林分P2的H'与D显著高于林分P1(P=0.03,P=0.02),但10~20cm土层所有功能参数在P1与P2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0~10cm土层,林分P1土壤微生物对醇类和糖类利用率较高,林分P2对糖类和酯类利用率较高。10~20cm土层,林分P1对醇类利用率较高,林分P2对胺类和醇类利用率较高。冗余分析(RDA)显示,铵氮、林分胸高断面积、林分丰富度指数、土壤含水率、溶解性有机碳(DOC)及溶解性氮(DN)对微生物碳源利用影响较大。其中,铵氮、林分丰富度指数、含水率、DN几乎与所有碳源代谢呈正相关。林分结构因子除林分丰富度指数外均与所有碳源代谢呈负相关;蒙特卡罗置换实验显示林分胸高断面积与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呈显著负相关(r2=0.42,P=0.02)。以上结果说明亚热带北部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受林分结构的制约。

喀斯特地区土壤CO2扩散通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122-1130

摘要:土壤CO2通量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土壤垂直剖面CO2通量的分布是了解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途径。因此,对喀斯特地区土壤剖面CO2扩散通量(F值)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喀斯特地区碳循环过程。自2016年1月—2016年12月,对大风洞上覆土壤CO2浓度、土壤温度等指标进行长期监测并采集土壤样品,利用环刀法对土壤孔隙度和自然含水率等指标进行测定。结合土壤CO2浓度、土壤温度、土壤孔隙度和土壤含水率等指标,运用Fick定律对不同土层深度F值进行计算,并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将各因子对F值的影响程度进行量化,从而探讨各个深度土壤CO2扩散通量大小和各因子对F值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土壤CO2浓度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冬夏两季的差值范围可达0.245~0.817μmol·mol-1。各土壤监测点的土壤孔隙度(包括总孔隙度和充气孔隙度)具有显著的浅层大于深层的垂直分布规律,浅层土壤总孔隙度和充气孔隙度可分别达61.85%和55.47%,而深层最高仅为49.07%和40.96%。土壤体积含水率和土壤容重在表层土壤的波动性较大,随着深度增加,波动性不断减弱。表层土壤的F值高于深层土壤,20cm深度F均值可达0.39μmol·m2·s-1,而80cm深度F均值仅为0.23μmol·m2·s-1。对F值影响最大的因素包括运移距离、土壤充气孔隙度、土壤CO2浓度,其贡献率均值分别可达32.49%,26.69%,18.74%;而土壤总孔隙度和土壤体积含水率,贡献率均值分别为6.76%和6.31%;土壤温度和土壤容重的贡献率较弱。

不同施肥处理对花菜-毛豆轮作系统碳收支的影响1131-1136

摘要:基于蔬菜生长季的时间尺度,从土壤固碳量和净生态系统碳收支(NECB)两个角度,研究等氮条件下,不同施肥模式对花菜-毛豆轮作系统碳收支的影响。试验为大田小区试验,设置单施化肥(H)、商品有机肥配施化肥(HY)、秸秆堆肥配施化肥(HJ)3个施肥处理,旨在探索菜田减排增汇的施肥模式。研究结果显示,(1)有机肥料配施化肥能显著提高土壤固碳量,HJ、HY固碳量分别比H高191.38%和73.10%;土壤固碳量与肥料中有机质的含量有关,HJ固碳量比HY高68.32%。(2)各施肥处理NECB为302~5135kg·hm-2,均为净碳汇,有机肥配施无机肥能显著提高NECB值,平均较化肥处理(H)NECB高出约16倍。其中,H处理温室气体累积排放量分别比HJ、HY高出10.57%、19.60%,而蔬菜固碳量却较HJ、HY低14.76%、13.87%,表明有机肥配施化肥既可以减排,同时可以提高轮作系统的净碳收支(NECB)。总之,土壤固碳量、系统净碳收支两方面的试验结果均表明:有机肥配施无机肥可以有效提高花菜-毛豆轮作系统净碳汇。综合考虑经济、环保效益,HJ是最佳的施肥模式,不仅可以提高花菜-毛豆轮作系统净碳收支,达到减排增汇的效果,而且可以实现秸秆的资源化利用,降低化肥的施用量,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江平原富Se地区地下水-土壤-农作物中Se富集规律及影响因素1137-1144

砒砂岩区油松的茎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1145-1151

摘要:植物如何有效地利用干旱地区的水分资源日渐成为研究热点。砒砂岩区处于全球环境脆弱敏感带,为深入了解该区油松(Pinus tabuliformis)的水分利用特征,选取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圪秋沟小流域砒砂岩区为试验区,在连续典型晴天内,通过对油松茎流速率及周围环境因子进行24h连续监测,得出油松的茎流规律及影响茎流速率的环境因子数据,并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油松的茎流速率表现为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且呈单峰型曲线。白天茎流速率的变幅较大,夜间变化相对稳定。(2)油松茎流速率在8月份的日变化表现为清晨4:00—5:00开始启动,中午11:00—13:00达到峰值,随后连续下降,晚上20:00—21:00达到低谷。(3)环境因子中影响油松茎流(Y)的环境因子依次是太阳辐射强度(X1)、空气相对湿度(X2)、空气温度(X3)、平均土壤温度。相关系数分别为0.962、-0.861、0.758和0.234。对其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可得到适合于砒砂岩区油松茎流速率的数学模型为Y=29.004+0.374X1-1.091X2-0.167X3,R2=0.952。目前对于植物茎流规律特征及植物水分利用特征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水肥充足的地区,而在砒砂岩地区的研究成果还鲜有报道。该研究结果可为砒砂岩区植物水分供求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数据支撑,也可为砒砂岩区植物资源的水分有效利用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硝基芳烃化合物急性毒性预测的理论研究1152-1156

摘要:硝基芳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但对生物具有一定的毒性。为建立硝基芳烃对梨形四膜虫(Tetrahymena pyriformis)急性毒性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性(QSAR)模型,分析了45种硝基芳烃的分子结构与其对梨形四膜虫毒性之间的相关关系,计算了硝基芳烃的电性拓扑状态指数和电性距离矢量,并优化筛选了电性拓扑状态指数的E9和E28、电性距离矢量的m15、m26和m66等5种结构参数,将其与硝基芳烃对梨形四膜虫的毒性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到多元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为0.985。为提高预测精度,将这5种分子结构参数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层变量,急性毒性值作为输出层变量,采用5∶4∶1的网络结构,获得令人满意的QSAR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总相关系数rt为0.994,计算得到的急性毒性预测值与实验值非常吻合,平均误差仅为0.04。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硝基芳烃急性毒性的能力,神经网络法预测结果比多元线性回归法更为准确。该研究揭示了硝基等基团对生物急性毒性影响的变化规律,有利于对硝基芳烃化合物在环境中的危害性进行有效评价。

珠三角城市群热岛时空分布及定量评估研究1157-1166

摘要:在利用卫星资料估算地表城市热岛(SUHI)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乡村背景区域对于热岛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改进乡村背景选择算法建立一种在区域或全球尺度上相对简单合理的SUHI估算方法,并引入热岛面积、热岛比例指数等指标开展珠三角城市群热岛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及定量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文章建立的SUHI估算方法能有效监测城市群热岛年/季和昼/夜变化,气候背景可能是城市群季节SUHI变化的一个决定性因子;(2)近5年(2010—2014)珠三角城市群已形成一个广州、佛山、中山、东莞和深圳等城市相连的巨大“区域热岛群”,且白天和夜晚存在多个不同的热岛中心,年均SUHI>3.0℃的热岛总面积为700km2,排名前3的城市分别为佛山(277km2)、东莞(228km2)和广州(110km2),其中心城区SUHI分别为3.1℃、1.9℃和1.5℃;(3)夜晚热岛强于白天,最强热岛出现在秋季夜晚,SUHI>3.0℃的热岛总面积可达6169km2(占行政区域面积的11%),排名前3的城市分别是东莞(1514km2)、佛山(1420km2)和广州(1280km2),且9个城市有8个中心城区热岛评估等级在4(严重)以上,显示珠三角大部分中心城区热岛都很严重,且经济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热岛强弱;(4)从1994—2014年,城市群SUHII>3.0℃的热岛总面积从6km2增加到4812km2,中心城区平均SUHI从0.1℃增加到1.8℃,热岛评估等级从1级(轻微)上升到4级(严重),这种变化反映了珠三角城市群迅速扩展所导致的热岛强度增加和范围扩大的事实。

北京典型主城区冬季大气污染特征分析1167-1173

2012—2013年北京市大气PM2.5污染成分分析1174-1179

摘要:选取北京市近郊区5个不同功能定位的采样点,采用重量法仪器,采集2012年8月—2013年7月的PM2.5环境受体样品,共获取1200余张滤膜样品,分析颗粒物质量浓度状况和地域间以及季节分布规律,并分析了水溶性离子、有机碳/元素碳等组分。结果表明,北京市全年ρ(PM2.5)范围在19.27~894.23μg·m-3之间,日平均ρ(PM2.5)为126.38μg·m-3,污染水平较高;北京市PM2.5质量浓度以冬季最高,为207.8μg·m-3;工业区质量浓度较高但与城区差距不明显,房山和亦庄两个工业区平均ρ(PM2.5)为155.4μg·m-3,而城区的东四ρ(PM2.5)则达到了124.2μg·m-3。有机碳是PM2.5中含量最高的组分,且与元素碳来源基本一致,有机碳的质量浓度范围为3.84~164.1μg·m-3,平均质量浓度21.43μg·m-3;元素碳的质量范围为0.53~22.07μg·m-3,平均质量浓度3.53μg·m-3,两者质量浓度相对于国内其他主要城市处于较高水平;OC和EC冬季来源较为明显,为燃煤污染;二次有机碳质量浓度在冬季和工业区相对较高。硝酸盐为水溶性离子中含量最高的组分,主要来自于燃煤锅炉排放和机动车尾气污染;无机金属元素以硅与钙为主,地面扬尘及建筑工地也是PM2.5的重要来源。

上海PM2.5中高分子量多环芳烃的浓度、组成及季节变化1180-1185

摘要:多环芳烃(PAHs)是大气颗粒物中重要的有机污染物,由于其致癌、致突变特性而广受关注。部分分子量大于300的高分子量多环芳烃(HMW-PAHs)已被发现具有很强的毒性,但目前对于HMW-PAHs的研究仍非常有限。为了解上海大气细颗粒物中HMW-PAHs的浓度、组成和毒性,使用大流量采样器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采集了上海大气PM2.5样品,利用GC-MS分析了其中19种分子量为302的高分子量多环芳烃(Σ302PAHs)的质量浓度、组成及其季节变化。结果表明,上海PM2.5中Σ302PAHs的质量浓度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春、夏、秋、冬季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2、1.4、2.1和9.7ng?m-3,但302-PAHs的同分异构体组成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HMW-PAHs不具挥发性,而低分子量PAHs在大气中的赋存状态受气-粒分配的影响,因此上海PM2.5中Σ302PAHs质量浓度占全部PAHs的比例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19%)显著高于秋季(12%)和冬季(11%)。5种具有明显致癌毒性的二苯并芘异构体DalBP、N23eP、DBaeP、DBaiP和DBahP在整个采样期间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44、1.6×102、3.4×102、43和5.2pg?m-3;上述5种302-PAHs的苯并[a]芘毒性当量浓度(BaPeq)占全部PAHs的BaPeq的比例在春、夏、秋、冬四季分别为23%、47%、21%和21%。初步估算表明,2013—2014年采样期间上海Σ302PAHs的平均大气干沉降通量为133ng?m-2?d-1,年累计干沉降量约304kg。因此,在进行大气多环芳烃风险评估时有必要将具有明显毒性的5种302-PAHs纳入。研究结果可为大气细颗粒物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

贵阳建筑灰尘重金属的生物可给性及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评估1186-1192

长湖水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释放机制1193-1200

摘要:为研究长湖水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对水体环境和生物的潜在影响,2015年6月采集了水库表层(0~10cm)沉积物,分析了沉积物中Cu、Zn、Pb、Cd、Cr和Ni重金属的含量及赋存形态,结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地积累指数评价结果和重金属化学形态特征,选取Cu、Zn、Cd进行了温度、盐度和pH三因子控制下的单因素和正交释放试验。结果表明,水库表层沉积物样品中Cu、Zn、Pb、Cd、Cr和Ni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12.99、520.33、204.74、3.17、57.35和27.06mg?kg-1,其中,Cd、Cu、Zn和Pb含量显著超过广东省土壤元素背景值,分别是背景值的56.60、18.41、11.00和5.69倍,Cd的富集效应最明显。Cr和Ni为低污染水平,Zn、Pb和Cu为中-重度污染水平,Cd达到极严重污染水平;Cd的污染贡献率极高,沉积物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达到了极高水平。Cu、Zn、Pb、Cd、Cr和Ni的弱酸溶解态所占比例均低于0.10%,但生物有效态含量分别占总量的68.06%、54.61%、45.51%、18.55%、30.05%和29.13%;Zn和Cu的含量达到了中-重度污染水平,较高的生物有效态含量可能对生物产生较大潜在危害。沉积物样品中Cu、Zn、Cd的释放量随着上覆水温度、盐度的升高及pH的降低而增大,Cd的释放受温度和pH的影响较低;3种因子对Cu和Cd释放量的影响显著性表现为盐度>温度>pH,对Zn释放量的影响显著性表现为盐度>pH>温度。本研究结果可为长湖水库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呼伦湖冰封期与非冰封期营养盐与离子分布特征研究1201-1209

摘要:为明确近年来呼伦湖富营养化特征,同时揭示呼伦湖水化学组成、演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连续3年对呼伦湖冰封期与非冰封期湖水进行采样,对湖冰(上层冰、中层冰、下层冰)进行分层采样,综合运用Arcgis空间插值、Piper三角图、Gibbs图等方法对总氮(TN)、总磷(TP)、阴阳离子在冰体与水体中的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冰封期呼伦湖水体TN、TP平均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1.318~3.124、0.188~0.231mg·L-1;非冰封期分别为2.148~2.428、0.149~0.277mg·L-1。呼伦湖水体TN、TP浓度在时空分布上具有相似特征且迁移变化趋势一致,水体营养盐浓度主要受降水与径流影响,克鲁伦河与乌尔逊河等入湖河流对湖水营养盐浓度有良好的稀释作用。水体营养盐浓度分布呈现南部高于北部,且存在着由南向北的迁移变化过程,其中,呼伦湖小河口风景区(A10)、乌尔逊河入湖口(F9)、乌都鲁渔场(I5)采样点营养盐浓度随季节变化显著。同年冰封期水体TN、TP浓度大于冰体浓度,垂直方向上营养盐浓度表现为上层冰>下层冰>中层冰,不同冰层间营养盐迁移模型宏观解释了营养盐分布特征的成因。Piper三角图表明呼伦湖水化学类型以K++Na+-HCO3--CO32--Cl-型为主。Gibbs图显示呼伦湖水体离子组成主要受岩石风化与蒸发作用影响,其中,水体阳离子只受蒸发作用控制,水体阴离子受蒸发作用与岩石风化共同控制。不同时期离子浓度分布特征表明,阳离子浓度分布集中且稳定,阴离子浓度存在显著的周期差异性,其中,NO3-与NO2-浓度随季节变化明显,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

广东省典型城市污泥中三氯生及其转化产物的分布特征1210-1215

摘要:三氯生(triclosan,TCS)因具有良好的杀菌、抗菌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个人护理用品中,已成为全球性的新型环境污染物。该研究建立了结合态TCS的定量表征方法,完善了不同赋存形态TCS的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和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定量分析广东省7家污水处理厂污泥中TCS和甲氧基三氯生(methyl triclosan,MTCS)的含量水平和组成特征;并通过表征结合态TCS在城市污泥中的含量水平,初步探讨了TCS在污泥中的赋存状态和转化。结果显示,城市污泥中普遍存在TCS和MTCS,同时可检测到结合态TCS,其含量水平范围分别为374.4~27978.1、26.2~150.3和nd~129.1ng·g-1,不同污水处理厂污泥中TCS或MTCS的含量可能受污水来源、日处理污水量、处理工艺等因素影响而存在明显差异;同时,污泥有机质可影响TCS的赋存形态。通过对不同污水源污泥中MTCS/TCS(0.3%~27.6%)和结合态-TCS/自由态-TCS(0.0%~8.6%)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生活污水源污泥中MTCS较多,结合态TCS较少,而混合污水源(即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污泥则相反,表明TCS转化生成MTCS与TCS形成结合态之间可能存在竞争关系。研究结果可为加深对TCS环境转化与归宿的认识以及生态风险评估提供理论支撑。

贵州煤矿区成熟期水稻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1216-1220

摘要:污水灌溉已经成为解决缺水地区农业用水的重要途径,也是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因素,甚至威胁着农产品的安全。为了研究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分布特征及对人体的安全性,以贵州兴仁长期受污水(即酸性矿坑废水)灌溉影响的水稻为研究对象,分析成熟期水稻样品不同部位中Fe、Mn、Cu、Pb、Zn、Cd、Cr和Ni等重金属的含量变化及分布规律,同时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7)评价了糙米的安全性,并应用USEPA推荐的RfD值评估经食物链暴露的糙米重金属对成人和儿童所产生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除Mn、Zn和Ni外,水稻各器官(根、茎、叶、糙米)对Fe、Cu、Pb、Cd和Cr的积累能力为根>茎或叶>糙米,污灌区水稻根部富集的重金属高于对照区。采样区糙米中Pb、Cd、Cr的含量均超过食品安全标准的2~8倍,尤其Cr表现更为突出。以RfD作为参考值的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污灌稻田供试糙米中重金属的日摄入量对成人及儿童均具有潜在的危害,且成人平均日摄入的Pb、Zn、Cd、Cr、Ni的量是相应元素RfD值的2、1.3、5、31及6.2倍,表现出Cr的食物暴露风险最大,而Pb、Cd、Ni的暴露风险中度。为了研究区的食品安全及人体健康,除了需对灌溉用水进行处理外,还需采用适当的方法去除土壤中的Cr和Cd等重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