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生态环境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44-1661/X 国内刊号
  • 1674-5906 国际刊号
  • 2.1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生态环境学报是广东省土壤学会;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2年创刊,目前已被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生态环境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论文、综述

生态环境学报 2016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春季休牧后放牧强度变化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主要植物种群空间分布的影响729-736

摘要:为揭示春季休牧后放牧强度变化对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荒漠草原主要植物种群空间分布形式、生态位变化和种内个体关系的影响,引入多重分形理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植物种群短花针茅、碱韭(Allium polyrhizum)和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在各处理区的空间分布均存在多重分形特征(计盒维数D0〉信息维数D1〉关联维数D2).短花针茅种群空间分布主要受低密度分布区影响(多重分形谱Δf〈0),碱韭受高密度分布区影响(Δf〉0),无芒隐子草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由低密度区(Δf〈0)转为高密度区(Δf〉0).春季休牧+夏季重牧+秋季适牧(SA2)处理下的主要植物种群空间分布较春季休牧+夏季适牧+秋季重牧(SA1)处理复杂(多重分形谱宽Δα表现为SA2〉SA1).春季休牧能够使短花针茅植物种群生态位宽度、个体间竞争强度增加(分形维数均较CK增大),且增加程度SA2〉SA1;SA1有利于碱韭和无芒隐子草生态位宽度、个体间竞争强度增加(分形维数D0、D2更趋近于2).

基于像元二分法和强度分析方法的内蒙古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规律分析737-743

摘要:以GIMMS NDVI3g数据为基础,利用像元二分模型和Intensity analysis方法,从时间间隔、植被覆盖度等级变化和转换3个层面分析了1982─2010年内蒙古植被覆盖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由像元二分模型估算的植被覆盖度与实测值有较高的相关性(0.914)。1980s─1990s植被覆盖度增加的面积(49.2%)大于其减少的面积(43.3%),而在1990s─21世纪初植被盖度减少的面积(57.1%)大于增加面积(35.6%),表明1990年代的植被长势比其他两个年代好。1990s─21世纪初的植被年平均变化速率相对1980s─1990s 较快。1980s─1990s,高植被覆盖度的增加活跃,减少较平缓,而低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和减少均较平缓;1990s─21世纪初,高覆盖度和低覆盖植被的增加较平缓,而减少变化较为活跃。研究期内低覆盖度植被以向高一等级转变为主,而高覆盖度则以向低级转换为主。

狭叶锦鸡儿叶片解剖结构对干旱胁迫下荒漠草原退化梯度的响应744-751

摘要:根据草地“四度一量”和气象信息,从内蒙古鄂托克旗荒漠草原18个样点中选取4个,依草地干旱及利用程度由东向西划分为对照(CK)、轻度退化(LD)、中度退化(MD)和重度退化(HD)。利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对应分析法,对各退化程度上的狭叶锦鸡儿(Caragana stenophyllaPojark)叶片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和研究,以探讨自然条件下,不同生境狭叶锦鸡儿对干旱胁迫梯度(退化梯度)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1)叶片解剖结构横切面为“V”型向内弯折,不同解剖结构对干旱胁迫响应敏感度不同,可塑性存在较大差异,可塑性较大解剖结构与干旱胁迫相关性较大;(2)对照和轻度退化条件下,叶片宽度(K)较大,其余结构尺寸均相对较小。中度和重度退化条件下,叶片厚度(H)、远近轴栅栏组织厚度(XBZ、SBZ)、上下表皮细胞直径(SBX、XBX)、上下表皮细胞壁厚度(SBB、XBB)和上下表皮角质层厚度(SBJ、XBJ)均较大。在长期干旱胁迫下,草地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狭叶锦鸡儿为适应生境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解剖结构,这种较强的适应性是其能够广泛分布的基础和保证。

若尔盖盆地不同退化阶段草甸土壤含水率、pH 及电导率的变化752-759

摘要:为了更好的了解若尔盖高寒草甸不同演替类型下土壤含水率、pH 值、电导率的变化规律,采用 SPSS、GIS 与 GS+地统计软件,对若尔盖高寒盆地逆向演替序列中“沼泽草甸-草原草甸-退化草甸-沙化草甸”4种演替阶段不同深度土壤的含水率、pH 和电导率进行了比较和空间格局分析,以期为若尔盖盆地草甸退化和沙化治理及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各演替阶段土壤含水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不断降低,草原草甸水分含量由51.04%逐渐下降到33.66%,相比其他3种草甸下降幅度最大(17.38%);随草甸退化的加剧,草甸土壤各层含水率呈不断下降的趋势,pH 值和电导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2)4个演替阶段草甸土壤含水量范围分别为:沼泽草甸33.66%-51.04%,草原草甸17.92%-23.07%,退化草甸18.00%-20.98%,沙化草甸14.49%-16.83%;4个草甸土壤pH变化范围分别为:6.44-6.74、7.19-7.51,7.52-7.81和29.09-37.21;随退化演替的进行,草甸土壤也由沼泽草甸的酸性土壤逐渐演变为碱性土壤。(3)4种演替阶段草甸土壤3种指标的空间变异,除退化草甸土壤电导率主要受随机性因素影响外,其余均受结构性因素影响,沼泽草甸土壤电导率以及沙化草甸含水率和电导率在结构性因素影响基础上,还叠加了随机性因素的影响。(4)4种演替阶段草甸土壤的3种指标的空间分布,除退化草甸土壤电导率呈破碎斑块状分布外,均表现为连续的条带状分布格局。且随退化演替的进行,草甸土壤含水率高值区不断缩小,pH值和电导率高值区呈不断扩大势态。研究显示,若尔盖高寒盆地草甸3种土壤属性的退化演替特征显著,其空间变异以结构性因素为主导,其次为随机性因素,且随机性因素主要影响土壤的电导率。

围封对荒漠草原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酶活性的影响760-767

摘要:以鄂尔多斯高原温性荒漠草原为对象,对比研究了放牧和围封条件对草原植物地下生物量、土壤有机质、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旨在为干旱区退化草地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与放牧区相比,围封显著增加了表层土壤(0-10 cm)草地植物地下生物量23.81%,极显著增加了次表层土壤(10-20 cm)草地植物地下生物量37.21%,而对土壤有机质含量无显著影响。(2)围封极显著提高了表层土壤真菌种群数量71%,次表层土壤细菌种群数量147%,显著提高了底层土壤(20-40 cm)真菌164%和表层、次表层土壤放线菌种群数量56%和8.9%。(3)围封区的次表层土壤脲酶活性显著增加了31.13%,表层土壤蔗糖酶活性显著降低了24.14%,表层土壤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显著提高了16.59%和11.76%。(4)围封与放牧条件下,各指标相关性表现不尽一致;放牧条件下,放线菌种群数量与各指标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而在围封下,放线菌与真菌种群数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其他指标均表现出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68%以上;放牧条件下,真菌种群数量与4种土壤酶活性均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84%以上,而围封条件下,其与4种酶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

红松洼自然保护区土壤螨群落结构对短期围栏封育的响应研究768-774

摘要:草原生态系统中土壤螨是最具优势的土壤动物类群之一,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因此,在进行土壤环境变化的评价和监测时,应充分考虑土壤螨在物种水平上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性。为了解红松洼自然保护区土壤螨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及其对短期围栏封育的响应,筛选出可用于草原生态系统的监测和评价指标特征,设置固定研究样地进行围栏封育,采用样方法对围栏内封育区和围栏外自由放牧区土壤螨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围栏内土壤螨种数(41种)比围栏外(21种)多近1倍,其中,无气门、前气门、中气门和甲螨分别由围栏内的6、6、7和22种下降为围栏外的3、2、3和13种;围栏内较围栏外的物种数-样点数量关系曲线更好地拟合了“物种数-样点数量双曲线关系方程”,围栏内a/b值(44)是围栏外的(12)近4倍;优势种棘下盾螨(Hypoaspis queerlandicus)的表土层密度围栏内比围栏外高2.9倍,围栏内、外表土、中层、底层垂直密度比分别为44:8:1和3:3:1,表聚垂直分布型发生了明显变化;围栏内中气门和棘下盾螨的雄性密度分别比围栏外高25.7%和6.7%。这些结果说明:物种丰富度、物种数-样点数量关系、优势种棘下盾螨密度垂直分布和捕食螨雄性密度指标特征较敏感,可作为草原生态系统土壤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指标。本研究首次报道了红松洼自然保护区土壤螨的种类名录和组成结构特征,为进一步的研究和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河北地区黄顶菊土壤种子库特征及其对替代控制的响应775-782

摘要:土壤种子库在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以及植被更新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2001年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入侵河北地区,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危害。为明确其潜在危害,调查了其在河堤与荒地两个典型生境中的土壤种子库特征。结果表明,(1)两种生境中地上植被均以黄顶菊最为丰富,频度达100%。河堤及荒地黄顶菊种子总储量分别达12527和13947 ind.·m-2,占整个种子库的88.05%及96.32%;黄顶菊种子库与植被间物种相似系数(S)分别为0.55(河堤)和0.40(荒地),属于中等及偏低相似水平。(2)黄顶菊种子多集中于上层土壤中(0-2 cm)中,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但土壤中层和下层(2-10 cm)中仍有近50%的黄顶菊种子。(3)在3次取样中,黄顶菊种子主要集中于4月份与6月份采集的土样中,8月份较少。本研究利用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与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两种植物替代控制黄顶菊,分析了黄顶菊对替代控制后的响应,结果发现第2年控制效果优于第1年,其密度、单株结实量、土壤种子储量均极显著低于同期对照(P〈0.01;)其次,其余生态指标如株高、分枝数、生物量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因此利用这两种替代植物可以限制黄顶菊的繁殖与扩散。该研究对黄顶菊的综合持续控制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土壤种子库萌发影响因素优化研究783-789

摘要:土壤种子库(Soil Seed Bank)是土壤及土壤表面落叶层中所有具有生命力的种子的总和,是植被天然更新的种源贮备库。选取表土铺设厚度、覆盖物厚度、引入乔木种子数量3个因素设置正交试验,分析正交试验后土壤种子库的特征,采用极差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指标体系法对不同方案的土壤种子库萌发效果进行评价。研究发现:(1)相比于空白试验,正交试验的设计明显增加了土壤种子库的密度及物种丰富度,正交试验土壤种子库中萌发植物的总数为3519株(约为空白试验的3.04倍),物种数高达39种(约为空白试验的1.22倍);(2)表土铺设厚度是3个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而引入乔木种子的效果并不明显;(3)采用极差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指标体系法来评估不同方案的土壤种子库萌发效果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3种评价方法都存在不足,因此综合考虑3种评价方法可以提高评价效果的合理性。经过综合分析,8号恢复方案(A3B2C1,即表土铺设厚度为5 cm,覆盖物厚度为3 cm,引入种子数量为100ind·m-2)具有最佳恢复效果,可以为植被恢复提供借鉴。

7种植物对热带珊瑚岛环境的生态适应性790-794

摘要:中国热带珊瑚岛植被极易退化,对其进行植被恢复具有必要性,但缺乏适生种类。通过测定红厚壳(Calophyllum inophyllum)、榄仁树(Terminalia catappa)、椰子(Cocos nucifera)、假茉莉(Clerodendrum inerme)、草海桐(Scaevola sericea)、露兜簕(Pandanus tectorius)和海刀豆(Canavalia maritima)等7种植物在海南省文昌市苗圃和珊瑚岛上的光合特征、存活及生长情况,探讨这7种植物在热带珊瑚岛环境下的适应性,以期为珊瑚岛植被恢复选育适生植物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除海刀豆外,种植在文昌苗圃和珊瑚岛两种环境的其它6种植物的平均叶面积差异不显著(P>0.05);种植在以上两种环境的7种植物的SPAD值无统一的变化规律。与文昌种苗基地相比,种在珊瑚岛上7种植物的胞间CO2通量普遍显著降低(其中草海桐和海刀豆差异不显著),蒸腾速率显著降低(P〈0.01),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升高(P〈0.01);种植在以上两种环境的植物最大光合速率的变化规律因种而异,其中珊瑚岛上的红厚壳、榄仁树和海刀豆的光合速率偏高。除假茉莉外,其它种植在珊瑚岛的6种植物的存活率均大于95%;草海桐和海刀豆的生长量高于其它物种。综上所述,大部分植物(除椰子外)对珊瑚岛的养分缺乏有较好的耐受能力。珊瑚岛上的植物通过降低蒸腾速率的方式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抵御干旱胁迫。总体来看,多数植物能有效协调碳同化和水分利用。综合苗木生长、存活及光合等数据,草海桐、红厚壳、海刀豆和榄仁树等物种可用于珊瑚岛的植被恢复。

波斯婆婆纳的繁殖能力及其入侵原因探析795-800

摘要:入侵植物是近年来生态关注的热点。成功入侵植物的有性和无性繁殖能力通常呈现特殊性和优势性。探究其繁殖特征,对于应对与管理植物入侵问题具有重要的生态与经济意义。以波斯婆婆纳(Veronica persica)为对象,多方面研究其繁殖能力,以期探究波斯婆婆纳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张成为全球广泛入侵杂草的原因。进行了波斯婆婆纳开花与传粉机制的观察实验;对波斯婆婆纳自然种群的生长密度和植株构建进行调查;并通过自然传粉和人工授粉实验比较花、茎长、果实的差异,通过同质园移栽和生长实验对波斯婆婆纳的有性和无性繁殖能力进行量化和评价。结果表明,波斯婆婆纳的有性繁殖依赖于昆虫传粉,自交亲和;在自然环境、人工自花授粉和补充授粉3种方式下均有较高的座果率和结实率;种子萌发迅速,萌发率达70%,表明其有较强的有性繁殖能力。同时,波斯婆婆纳的营养生长密度大,匍匐茎发达,平均每个植株能产生8条左右的直立茎。波斯婆婆纳移栽实验的存活率达到83%,且茎长在40天平均增长6.5 cm,说明其具有较强的生长和无性繁殖能力。波斯婆婆纳的营养生长和有性繁殖之间有着极强的相关性。波斯婆婆纳繁殖能力强,环境限制因子少,为其成功地大范围扩张而成为全球广泛入侵杂草提供了重要条件。

黔中天然次生林主要优势树种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801-807

摘要:叶片生态化学计量是研究植物生长速度、植物氮和磷的利用效率的有效方法,采用此法研究典型植物叶片C、N、P、K养分元素及其各元素计量比特征,可为退化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演替的合理配置和适生植物的限制性养分元素诊断提供理论依据。以黔中喀斯特地区24种常绿、落叶优势乔木和灌木树种为研究对象,开展叶片生态化学计量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植物叶片的碳、氮、磷和钾质量分数变幅较大,分别为(515.64±36.36)、(17.16±3.84)、(1.34±0.40)、和(12.25±3.91)mg·g-1。(2)当N/P〉16时,植物生长主要受P元素的限制,当N/P〈14时,受制于N元素,当14〈N/P〈16时,则植物受N、P的共同限制,本研究区的植物叶片N/P均值为13.13,主要受N限制;当N/K〉2.1,K/P〈3.4时,植物的生长受K限制;研究区的植物叶片N/K=(1.55±0.11),K/P=(9.49±0.77),整体上表现为K含量富足,而N、P养分受限。(3)不同生活型植物叶片的养分吸收利用率不同,对C、N、K吸收利用率分别是:乔木树种〉灌木树种,落叶树种〉常绿树种、阔叶树种〉针叶树种,阔叶树种〉针叶树种;而对P的吸收利用率则没有差异;(4)C/P、C/K、C/N、P/K、和N/K是植物生长的重要生理指标,不同生活型植物叶片的C/P和C/N比值表现为常绿树种〉落叶树种;C/K和P/K则为针叶树种〉阔叶树种;乔木和灌木树种间的元素比值关系差异不显著。(5)植物叶片C、N、P和K的相关性为:C与K呈负相关(P〈0.05), C与P、N均不相关(P〉0.05),P与K、N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K与N相关性不显著(P〉0.05)。

有机-无机肥不同配施比例对稻季CH4和N2O排放的影响808-814

摘要:2015年通过大田小区试验,以粳稻品种武运粳29号为供试材料,在等氮量有机肥替代化肥条件下,设置5个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处理,采用静态箱暗箱-气相色谱法,对水稻生长季稻田 CH4和 N2O 排放通量进行观测,并运用全球增温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s,GWP)对稻田CH4和N2O排放的温室效应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稻季CH4排放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排放量大小差异显著,单施化肥(M1)、25%有机肥(M2)、50%有机肥(M3)、75%有机肥(M4)、100%有机肥(M5)替代化肥处理稻季CH4累积排放量分别为203.37、242.06、255.04、288.06、334.46 kg·hm-2;不同处理稻季N2O排放的季节性变化趋势也基本一致,但排放量大小差异显著,M1、M2、M3、M4、M5处理稻季N2O累积排放量分别为3.96、3.43、3.27、2.97、2.60 kg·hm-2;(2)不同处理稻季排放CH4和N2O产生的增温潜势高低顺序为:M5〉M4〉M3〉M2〉M1,M5处理的增温潜势为9136.8 kg·hm-2;(3)有机肥替代化肥与单施化肥比较,增加了太湖地区的稻田温室效应,但是,50%有机肥替代化肥的M3处理在获得较高水稻产量的同时,其单位产量的全球增温潜势在配施有机肥的各处理中表现为最低,是相对适宜的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替代比例。

基于重要性-绩效性分析法的绿道满意度调查研究815-82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面临着人口剧增、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人们渴望在城市内拥有更多的绿色空间,绿道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游憩需求。目前,对绿道的研究基本停留在经验的介绍、绿道规划建设和绿道网络评价等方面,而对绿道使用者特征和满意度研究较少。文章采用资料收集、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增城绿道游客的人口学特征和行为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增城绿道游客的男女比例相对均衡,年龄主要集中在22~40岁之间,主要以家庭出游、学生团体出游为主,外地游客占总数接近一半,游客得知增城绿道的信息途径主要是亲朋好友推荐,游客到达增城绿道的方式主要是自驾游和自行车,游客对增城绿道的满意度及推荐意愿均很高。结合广东增城绿道的特点,确定了影响增城绿道满意度的20个因子,运用重要性-绩效性分析法(IPA分析法)对增城绿道满意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增城绿道管理中需优先解决的事项有便捷的公共交通、沿线垃圾桶的设置、沿线公共厕所的设置、沿线治安管理、沿线急救服务、道路的宽度和道路的安全性,并建议从完善公共交通系统与交通信息、加强绿道服务设施建设、注重安全管理的宣传等3个方面改进增城绿道服务水平。

乌鲁木齐大气细颗粒物(PM2.5)有机碳和元素碳污染特征分析821-828

摘要:对乌鲁木齐市中心区域树木年轮实验室(TRL)和黑山头(HST)2013年1月─2014年2月期间采集的大气细颗粒物(PM2.5)样品,利用热光碳分析仪分析了其中的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浓度水平、污染特征及其可能来源,以期为深入了解乌鲁木齐市颗粒物污染现状,确定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制定大气污染防治策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年轮室OC和EC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5.73±8.50)和(5.48±2.70)μg·m-3,分别占PM2.5质量浓度的9.15%和3.19%,黑山头OC和EC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1.31±7.29)和(4.14±3.26)μg·m-3,分别占PM2.5质量浓度的9.26%和3.06%。年轮室OC的月变化呈现单峰型,4月份浓度最小,1月份浓度最大,黑山头OC的月平均浓度1月份最大,6月份最小,两个站点EC月平均浓度分布均无明显的特征,两个站点最大浓度均出现在2013年1月。OC质量浓度的季节变化是冬季(19.80±8.53)μg·m-3〉秋季(12.83±8.25)μg·m-3〉夏季(9.82±2.83)μg·m-3〉春季(9.31±3.91)μg·m-3,EC质量浓度的季节变化是秋季(5.72±3.35)μg·m-3〉冬季(5.25±2.61)μg·m-3〉夏季(5.21±2.37)μg·m-3〉春季(4.89±2.31)μg·m-3。在不同的季节,OC浓度变化比较明显, EC排放相对稳定。乌鲁木齐春夏季OC和EC的相关性较高,并且相关系数较为接近,说明春夏两季OC和EC来源相对简单,来源一致,主要来源于交通源机动车尾气的排放;秋冬季相关性较低,说明OC和EC来源复杂,秋冬季进入采暖期,采暖期燃煤燃气增加,排放量增大,排放源结构复杂。

郑州市大气PM2.5中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829-834

摘要:在郑州市区布设采样点,研究了郑州市PM2.5中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季节分布规律和富集因子。在1年的监测期中, PM2.5的日平均质量浓度为87.4μg·m-3,日均质量浓度超过GB3095─2012日均值二级标准的天数占总监测天数的53%。PM2.5的日平均质量浓度季节性特征表现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K、V、Mn 等10种金属平均质量浓度与 PM2.5平均质量浓度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范围为0.516-0.907。Na、Cr和Ti平均质量浓度与PM2.5平均质量浓度呈明显负相关,相关系数均小于-0.6。郑州市大气PM2.5中金属元素质量浓度较高的有Ca、Na、K、Mg、Al、Fe、Zn,质量浓度较低的有Cd、Hg、Ni、V等。冬季PM2.5中Hg和Pb的平均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季节。金属元素总量中占比最高的是Ca、Na、K,这3种元素的比例和在4个季节中都大于65%。Cr、Cd、Pb和Hg的比例之和仅冬季超过2%。富集系数的研究表明郑州市大气PM2.5中的Ti主要来自天然的土壤,K、Ca、Mg、Fe、V的来源是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结合。Cu、Zn、Pb主要来源于人为排放,富集因子远远大于其它元素,是PM2.5中主要的富集元素。Pb的富集因子在冬季最高,春季最低。对一次典型PM2.5重污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M2.5重污染时,金属元素的污染也相当严重,且其污染源相对复杂,非单一的污染来源。

基于高光谱的城市地面砖表面热环境特性的实验研究835-841

摘要:地面砖是城市重要的铺装材料,它的表面特性对城市地面热环境有重要影响,反射率是影响其表面热环境特性的重要因素。由于缺乏观测手段,关于地面砖的反射率特性及其对表面温度的影响还缺乏定量的系统研究。为此,该研究选取了城市铺装常用的混凝土地面砖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光谱技术分别对不同表面颜色、不同粗糙度的地面砖在紫外波段(UV:350-380 nm)、可见光波段(VIS:380-780 nm)、近红外波段(NIR:780-2500 nm)以及全波段(350-2500 nm)的反射率特征进行系统观测,同时利用热红外成像技术观测其表面温度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颜色地面砖的全波段反射率SR差异很大,黄色最高(SR=34.28%),然后依次是红色(SR=31.58%)、绿色(SR=23.62%)、灰色(SR=14.06%)。黄色地面砖反射率约为灰色砖反射率的2.5倍,二者相差较大。(2)不同地面砖在不同波段的反射率特征不同。黄色、绿色、红色地面砖在近红外波段呈现出较高的反射率,处于30.08%-41.31%,高于其可见光波段反射率 SRVIS和紫外波段反射率 SRUV;灰色地面砖在3个不同波段反射率无明显差异。(3)粗糙度可影响近红外波段反射率SRNIR;颜色对全波段反射率SR的影响比粗糙度更加显著。(4)反射率对表面温度影响显著,反射率越高,表面温度越低。黄色砖的全波段反射率SR比灰色砖高出20%,在13:00时,二者的表面温度差值最高达7.64℃。研究结果可为城市铺装规划设计和改善城市热环境提供参考依据。

广州城市绿色空间与地表温度的格局关系研究842-849

摘要:城市景观和生态组分的重要性已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而日益凸显,城市热环境则是城市化过程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探讨绿色空间与热环境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基于2014年10月Landsat8_OIL遥感影像,提取城市绿色空间信息并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分析广州市绿色空间的结构、热环境空间分异和二者之间的空间分布一致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绿色空间的景观呈以小面积型和特小面积型斑块为主导的破碎化分布格局,接近总绿色空间面积的95%,绿色空间破碎化严重;绿色空间面积及其斑块大小结构显示,从化、增城和黄埔等3个行政区内自然生态环境状况较好,较差的是南沙和番禺两区。地表温度反演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地表温度主要在18-33℃之间,占总面积的96.22%;地表温度空间上存在明显的高温和低温区域。绿地斑块面积越大,对应的地表温度越低;绿地斑块面积越少,对应地表高温区域的面积比例则越大,表明绿色空间减缓了太阳对地表的升温作用;不一致性指数结果表明,研究区大于60%的绿色空间都起到了这种减缓作用,其余的绿地斑块的减缓升温作用较小或不起作用;中心城区范围内绿色空间与地表温度也呈现出类似的规律。研究揭示广州未来智慧城市与可持续发展规划必须足够重视绿色空间斑块规模,以发挥绿色空间的最佳服务效果。

大水面控养条件下水葫芦与浮游藻类间的相互作用850-856

摘要:在滇池外海北岸重污染水域的0.25 km2封闭性蓝藻治理试验示范区内控养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通过鉴定与计数水体浮游藻类及监测水葫芦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大水面控养条件下水葫芦与浮游藻类间的相互作用。6月底按9.30 kg·m-2投放水葫芦种苗,12月底进行采收,水葫芦控养面积为2.51 hm2。结果显示,该水域共鉴定出浮游藻类隶属7门46种(属),控养水葫芦未显著影响浮游藻类群落结构;水葫芦控养区浮游藻类生物量高于对照区,控养区浮游藻类最大生物量为1.76×10^9 cells·L-1,是对照区的2.2倍;蓝藻门生物量占浮游藻类总生物量的88.0%以上,且以微囊藻为优势种群,控养区微囊藻生物量高达1.75×10^9 cells·L-1,是对照区的2.4倍;水葫芦根系对浮游藻类具有明显吸附作用,吸附的微囊藻最大生物量为1.67×10^9 cells·m-2。吸附于水葫芦根系的高浓度浮游藻类未影响植株株高、根长、生物量的变化,对根系活力与叶片生理变化影响也较小,平均根系表面积和活跃面积分别为0.62和0.28 m2·g-1,平均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蛋白质分别为2.81和0.15 mg·g-1。综上分析,控养水葫芦改变浮游藻类空间分布特征,将其有效吸附滞留于控养区,防止其随风布满湖面;水葫芦根系吸附的高浓度浮游藻类未影响水葫芦正常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