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生态环境学报杂志

《生态环境学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2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论文、研究简报、专论与综述等。
  • 主管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广东省土壤学会;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4-5906
  • 国内刊号:44-1661/X
  • 出版地方:广东
  • 邮发代号:46-272
  • 创刊时间:1992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11
  • 综合影响因子:1.846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生态环境学报 2013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生态环境学报杂志研究论文

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对温带森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摘要:全球温带森林土壤是影响陆地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的重要源和汇,土壤温湿度的交互作用是影响温室气体吸收与释放的重要影响因素,但目前针对温带森林土壤的温湿度变化对温室气体的影响研究甚少。本研究用自动控制温湿度的人工气候箱模拟不同温度(5、10、15℃)和土壤水分含量(最大田间持水量的20%、40%、60%、80%)环境,比较研究3种我国温带典型森林土壤CO2、N2O、CH4的通量动态变化及其综合增温潜势(GWP)。结果表明: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增加会导致3种森林土壤的CO2和N2O表现为排放源、CH4为弱吸收汇。其中,阔叶林和针叶林土壤CO2排放通量变化幅度相近,针阔混交林的排放通量波动范围较小于二者;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土壤的N2O排放通量变化幅度相近,而针叶林土壤的排放通量波动范围明显高于二者;阔叶林土壤 CH4吸收通量随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增加的幅度较其他2种林型显著。3种林型土壤GWP受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影响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
1093-1098

气候变化和种子萌发特性对轮叶马先蒿种群扩张的影响

摘要:轮叶马先蒿(Pedicularis verticillata)是一种根部半寄生性杂草,在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迅速蔓延,严重危害了当地畜牧业的利用和发展。通过分析巴音布鲁克草原近30年的气候变化并结合轮叶马先蒿种子的萌发特性和传播特点,探讨气候因素对近些年来轮叶马先蒿种群在巴音布鲁克草原迅速扩张的影响。结果显示:1)1980-2010年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轮叶马先蒿生长季内的日平均温,最高温,最低温均表现出增高趋势,且气候倾向率在0.3℃(10 a)左右;此外马先蒿生长季内的有效积温和年积温也有显著的增长,增幅分别为48.755℃(10 a)和61.469℃(10 a);生长季内的平均降雨量和年均降水量也出现了明显的增多,每10年的增幅在20 mm以上;说明巴音布鲁克草原的气候朝着“暖湿化”的方向发展。2)轮叶马先蒿种子具有循环休眠的现象,属条件休眠状态。而这个状态主要受温度条件的变化所影响,萌发率随温度升高而显著提高。室温储藏和赤霉素处理下轮叶马先蒿种子在3/16℃和5/20℃这2个变温条件下萌发率最高,可达50%以上;而湿冷层积处理中种子的萌发率虽然也表现为随温度的升高而提高,但5/20℃时的最大萌发率仅为(44.44±2.94)%。3)巴音布鲁克草原气候的“暖湿化”变化有利于轮叶马先蒿种子的萌发和扩散,这可能是导致轮叶马先蒿在巴音布鲁克草原迅速蔓延的主要原因之一。
1099-1104

西双版纳区域植被碳储量时空演变特征

摘要:科学评估区域植被碳储量时空演变对理解陆地碳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西双版纳1988、1998年与2008年3个时期植被碳储量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988-2008年期间,西双版纳植被总体碳储量与平均碳储量均为先下降后上升,但2008年与1998年均低于1988年,1988年总体碳储量与平均碳储量分别高达66184501.40 t与41.61 t·hm-2。2)3个时期2个自相关系数的数值Moran I与Greary C都在0~1之间,碳储量分布格局由随机离散分布趋向于聚集分布;2008年Moran I最大,说明2008年碳储量分布的空间自相关性最强。3)3个时期基台值较为接近(1.002~1.045),说明西双版纳植被碳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异质性强度相近,其中,1998年碳储量异质性略强于其它时期。西双版纳区域植被碳储量时空演变的驱动机制主要是橡胶林等人工林大面积种植与紫茎泽兰等外来物种入侵导致的植被片段化。
1105-1110

三江平原地区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空间分布特征

摘要:以三江平原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网格法取样,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综合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TOC)、颗粒有机碳(POM-C)、轻组有机碳(LFOC)、溶解性有机碳(DOC)和微生物量碳(SMBC)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28.1748、4.9446、2.4764 g·kg-1,367.92和372.03 mg·kg-1。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具有较高的空间异质性,变异系数在32.18%~113.55%之间;有机碳各组分的最佳拟合模型均为指数模型,RSS值均很小,拟合程度均很高;TOC、SOCS、POM-C、LFOC 含量的空间分布受着空间因素的强烈作用,SMBC 空间异质性只受随机因素的影响。TOC、SOCS和POM-C的变程较大,SMBC的变程只有0.60 km。三江平原地区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异。研究区域内,TOC、SOCS、POM-C空间分布格局相似,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增加,高值区域出现在抚远县以及饶河县和宝清县交界处;LFOC和DOC整体的空间分布格局为中间低四周高。
1111-1118

火炬树入侵黑松幼林过程中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摘要:外来植物入侵对生态系统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成功的入侵植物常常可通过改变土壤化学性质来促进自身的竞争和入侵能力。最近几年火炬树(Rhus typhina L.)已经成为北方入侵木本植物之一,火炬树克隆繁殖形成居于绝对优势地位的单优群落已严重威胁着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在本文中,我们研究了火炬树入侵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rlatore)幼林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2011年4月,在山东烟台蓁山,于火炬树入侵程度不同的黑松幼林(在未入侵、轻度、中度、重度入侵下,火炬树盖度分别为0%、30%、50%~70%、90%以上),分别采样表层土壤并带回实验室分析其化学性质。结果表明:火炬树的入侵显著提高了土壤硝态氮(从未入侵下的0.63 mg/kg 提高到重度入侵下的0.98 mg?kg-1)和有效磷(从未入侵下的0.589 mg?kg-1提高到重度入侵下的1.189 mg?kg-1)的含量,降低了土壤铵态氮(从未入侵下的9.25 mg?kg-1降低到重度入侵下的2.97 mg?kg-1)的含量,而对土壤pH、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火炬树入侵导致铵态氮降低可能是由于火炬树更易于吸收利用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升高是因为火炬树入侵提高了土壤的硝化速率。同时火炬树入侵导致土壤有效磷升高,说明火炬树能够通过活化分解土壤含磷化合物来满足自身生长的需求。本研究表明,火炬树入侵能显著改变土壤化学性质,火炬树入侵对根际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及其自身的适应性特征等可能是其能够入侵成功和快速扩张蔓延的生态机制之一。
1119-1123

假高粱根系分泌物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摘要:为探索外来入侵植物假高粱(Sorghum halepense (L.) Pers)根系分泌物对入侵地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在室内采用盆栽模拟试验进行了研究。为消除假高粱根系分泌物对土壤的微生物的影响,实验中分别设计添加活性炭的组以及未添加活性炭的组分别培养。应用PCR-DGGE技术,通过细菌16S rDNA V3区片段的变形梯度凝胶电泳(DGGE)来研究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活性炭的假高粱根系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水平显著低于没有活性炭影响的组,在生长160 d时,其Shannon指数分别是2.54和3.24,表明假高粱根系分泌物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水平和丰富度。在假高粱不同生长时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呈现出差异,其抽穗开花期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与对照组的相似性指数仅为50%左右。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假高粱的生长,根系分泌物的种类和释放量均有所增加,从而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也较大。对 DGGE 图谱差异条带分析结果显示,假高粱根系分泌物对部分细菌类群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部分细菌类群则显示抑制作用,这表明假高粱根系分泌物对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影响具有选择性。由此我们认为,假高粱可能通过根系分泌物影响入侵地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并且随着假高粱生长,影响越来越显著,这可能成为假高粱成功入侵的重要原因之一,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明确假高粱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1124-1128

环境因子对三叶鬼针草与鬼针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摘要: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是一种入侵性较强的外来杂草,现已在我国华南地区广泛蔓延。采取野外调查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三叶鬼针草与土著种鬼针草(Bidens bipinnata)的繁殖特征与种子萌发特性。结果表明:与土著种鬼针草相比,三叶鬼针草的分枝能力强,分枝数量多,并能够产生数量更高、质量更轻的种子。三叶鬼针草、鬼针草的最适萌发温度分别为20~30℃、10~25℃,其萌发率均高达92.00%以上,高温(30~40℃)不利于两种杂草种子的萌发,但土著种受到的抑制作用更强。两种杂草种子均在全光处理下获得最高萌发率,除全黑暗处理外,环境光强变化对三叶鬼针草的种子萌发影响不明显,但25%弱光导致鬼针草的萌发率显著下降。轻度干旱(ρ(PEG)≤0.10 g·mL-1)对两种杂草种子的萌发影响不大,中度干旱(ρ(PEG)=0.15 g·mL-1)能够降低其种子萌发率,但相对而言,三叶鬼针草的萌发率降幅较小。两种杂草种子的萌发对pH的适应范围较广,只有pH 2.0的强酸性溶液才造成其种子萌发率显著下降。外界过高的N、P养分对两种杂草种子的萌发均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N素过高对土著种鬼针草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更强。掩埋处理能够抑制两种杂草种子的萌发,当埋藏深度达3.0 cm时,所有的种子均不能正常萌发与出苗,但在土壤表面,三叶鬼针草的萌发势要显著高于鬼针草。
1129-1135

干旱胁迫对降香黄檀幼苗生长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摘要:设置对照(CK),轻度干旱胁迫(LS),中度干旱胁迫(MS)和重度干旱胁迫(HS)4种水分处理,采用温室盆栽方法研究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 Chen)幼苗生长及叶片内源激素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①随着干旱胁迫强度增加,幼苗苗高、地径和整株生物量呈递减趋势,重度干旱处理(HS)时三者达到最小值分别是50.83 cm、8.38 mm和26.60 g·株-1,比对照(CK)分别降低了23.67%、13.52%和25.04%。②随着干旱胁迫强度增加,降香黄檀幼苗w(ABA)(以鲜质量计)逐渐增加,重度干旱处理(HS)123.04 ng·g-1比对照(CK)81.26 ng·g-1增加了51.41%;w(IAA)(以鲜质量计)和w(ZR)(以鲜质量计)逐渐减少,其最小值分别是99.49 ng·g-1和8.89 ng·g-1,比对照(CK)分别降低了23.88%和47.50%;w(GA)(以鲜质量计)变化为先增加后降低,重度干旱处理(HS)最小值4.14 ng·g-1比轻度干旱处理(LS)最大值9.39 ng·g-1降低了55.91%。不同处理间各内源激素含量均达到差异显著。③随着干旱胁迫强度增加,幼苗内源激素含量比例IAA/ABA,GA/ABA,ZR/ABA和ZR/IAA呈现递减趋势,最小值分别较对照(CK)降低了46.68%,65.33%,65.34和34.93%,GA/IAA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趋势。④幼苗生长指标变化趋势说明幼苗可以通过降低苗高和减少叶面积等来适应干旱,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说明幼苗通过调节自身激素水平来响应外界干旱胁迫,但重度干旱严重限制了幼苗生长,说明降香黄檀幼苗的抗旱能力有限。
1136-1140

嗜酸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抗砷基因多样性分析

摘要:为探讨嗜酸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抗砷基因多样性特征,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出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 A. ferrooxidans)、喜温嗜酸硫杆菌(A. caldus)和耐冷嗜酸硫杆菌( A. ferrivorans)共49个抗砷基因,主要包括构成ars操纵子模式的arsA、arsB、arsC、arsD、arsH和arsR基因,为嗜酸硫杆菌重要的抗砷遗传因子。研究了49个抗砷基因的聚类与进化关系、理化性质、二级结构、跨膜区、亚细胞定位、砷结合位点等特征。结果表明:这些抗砷基因聚类为11个组,第2组抗砷基因(arsB)为嗜酸硫杆菌所共有,编码泵砷内膜蛋白(ArsB),该基因可能为嗜酸硫杆菌抗砷机制所必需;聚类和进化分析表明其中5个抗砷基因可能源于基因水平迁移;脂溶指数分析显示25个抗砷蛋白脂溶指数大于100,为亲水性蛋白,其余24个抗砷蛋白脂溶指数均小于100,为疏水性蛋白;从不稳定指数分析结果可知,大部分抗砷转录调控因子ArsR是不稳定的,49个抗砷基因蛋白二级结构均由α-螺旋、无规则卷曲和扩展链结构3种形式组成。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抗砷蛋白在细菌内膜、细菌外膜和细胞周质空间均有出现, ArsB具有10-11个跨膜区;所有抗砷蛋白均无信号肽。对嗜酸硫杆菌的ArsC、ArsD和ArsH抗砷功能蛋白与砷结合位点进行预测和建模,发现活性位点均存在Cys残基;与其他抗砷蛋白结合位点(含Cys残基)不同的是,Acife1530(ArsA)2个甲硫氨酸(Met)与As(III)直接结合,暗示着Met残基中存在与Cys残基功能相同的巯基,由此可见,Cys残基或Met残基的巯基对于构成嗜酸硫杆菌抗砷功能蛋白与砷结合的活性位点是必不可少的。
1141-1147

土默川平原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研究

摘要:为了探究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质量的响应,以土默川平原盐渍化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板稀释法和氯仿熏蒸法分析了土默川平原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微生物区系、结构组成、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微生物熵的季节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土默川平原土壤微生物总量较少,变化范围在2.89×105~38.77×106个?g-1干土之间,其中细菌占绝对优势,占微生物总数的93.14%~99.53%。随着盐渍化程度的加重,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及微生物总数呈显著下降的趋势,其中细菌数量在轻度、中度、重度盐渍化程度下的比值为1∶0.83∶0.60,真菌为1∶0.70∶0.30,放线菌为1∶0.66∶0.56,微生物总数为1∶0.84∶0.61;除真菌外,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细菌、放线菌及微生物总数呈极显著的季节性变化。土壤种群数量占微生物总数的比例大小为细菌>放线菌>真菌。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熵表现为:轻度盐渍化>中度盐渍化>重度盐渍化;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微生物熵的季节动态呈单峰上凸式曲线变化,在8月份达最高值,其值为0.15 g?kg-1、3.44%。因此,土默川平原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微生物区系特征差异显著,土壤盐分含量是影响该地区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1153-1159

安徽省近40年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敏感性分析

摘要:利用安徽省79个站点1971-2010年逐日气象资料,采用FAO 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近40年安徽省参考作物蒸散量(ET0)以及ET0对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风速、温度等气象因子的敏感系数,并对ET0的时空分布和4个气象因子敏感系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来安徽省年平均参考作物蒸散量为862 mm,自1971年以来,年平均参考作物蒸散量总体上呈现波动下降趋势;空间分布上,基本呈自北向南、自低向高递减趋势;ET0与平均温度、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和风速的敏感性方面,ET0对相对湿度的变化最为敏感,其次是日照时数、风速,对平均温度的敏感性最低。从近40年各气象因子敏感系数的多年变化特征来看,平均温度、日照时数和风速的敏感系数以平稳波动为主,年际间变化不是很明显,而相对湿度敏感系数则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通过0.01的显著性检验),其绝对值有明显的减小趋势,表明相对湿度对参考作物蒸散的敏感性在减弱。在年内变化特征方面,总体来说,相对湿度敏感系数年内变化表现为明显的双峰型变化特征,而平均温度、日照时数和风速年内变化特征为单峰型。在这4个气象要素对ET0的贡献率方面,贡献率最大的是相对湿度,四个影响ET0的气象要素对ET0变化的总贡献为-1.33%。综合敏感性和贡献率两方面因素分析,日照时数和风速的变化趋势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ET0呈下降趋势的原因。
1160-1166

几种典型边坡植被的产流、产沙特征

摘要:乡土植物灌木化建植是高速公路边坡防护的重要途径。为了探明西南地区5种典型边坡植被配置模式的护坡性能及年际间差异,拟以成渝高速永川段K309+145~K309+370处为试验观测区,以景观过渡带(小乔木、地被植物)+坡面防护带(灌木、草本植物)的群落结构为基础,对比研究2010-2012年间各植被配置模式在自然降雨条件下的产流、产沙特征及年际间差异。结果表明:1)建坪初期,一年生草本植物狗尾草(Setaria viridis)所在的草灌混合群落(M5)生长快、成坪早,在2010年汛期即表现出较强的护坡性能:蓄水、保土能力分别达到59.14%、96.22%,产流量、产沙量(61.2 mm,52.0 g·m-2)也明显低于其它小区(P<0.05);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黑麦草(Lolium perenne)等多年生草本所在群落(M3、M4)成坪迟、生长慢,护坡性能普遍较差。2)在2011年汛期,多年生草本植物所在群落(M1~M4)的护坡性能较2010年明显提高,以M3、M4即苜蓿(Medicago falcate)+狗牙根、小冠花(Coronilla varia)+黑麦草最为显著。3)2012年汛期,具有发达根系结构的狗牙根所在群落(M3)护坡性能最强:蓄水、保土能力分别达到80.03%、98.49%,产流量、产沙量分别为32.40 mm、17.67 g·m-2);M5的护坡性能最差,其产流量、产沙量(62.1 mm,150.33 g·m-2)也明显高于其他观测区。可以看出,在种植密度、建植措施等建群条件相同条件下,植被的护坡性能与其群落结构有关:建坪初期,护坡性能与地上生物量大小正相关(r2≥0.987),后期则与根系重量正相关(r2≥0.998)。
1167-1172

北黄海浮游植物群落季节变化

摘要:根据2009年5月21日-12月7日北黄海浮游植物4个航次调查资料,对该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细胞丰度及其分布、生物多样性等基本状况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站位聚类分析手段对北黄海浮游植物做区域划分。结果表明,4个航次调查共鉴定浮游植物3门22属56种,主要以温带近岸广温广盐性种为主。硅藻门种类数最多45种,圆筛藻属的种类最多为12种,其次为角毛藻属9种;甲藻门10种,种类数最多的是角藻属4种;金藻门1种。4个航次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介于0.3~18103.5×104 cells·m-3,平均为542.4×104 cells·m-3。浮游植物丰度显示明显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冬季(2105.1×104 cells·m-3)〉秋季(29.4×104 cells·m-3)〉夏季(25.5×104 cells·m-3)〉春季(9.7×104 cells·m-3)。4个航次浮游甲藻细胞丰度介于未检出~80.5×104 cells·m-3,平均为6.9×104 cells·m-3,浮游甲藻细胞丰度按季节变化规律为夏季(13.9×104 cells·m-3)>秋季(8.5×104 cells·m-3)>冬季(2.8×104 cells·m-3)>春季(2.3×104 cells·m-3)。北黄海重要优势种是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较为重要优势种有密联角毛藻(Chaetoceros densus)、辐射圆筛藻(Coscinodiscus radiatus)、大角角藻(Ceratium macroceros)、梭角藻(Ceratium fusus)、三角角藻(Ceratium tripos),季节优势种是圆筛藻spp.(Coscinodiscus spp.)、聚生角毛藻(Chaetoceros socialis)和威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wailesii)。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是2.024和0.636,二者分布共同特征是北黄海南部海域和丹东鸭绿江口外部海域较低。站位聚类分析表明北黄海浮游植物种类地区划分主要分为3个区域:鸭绿江口区、中部区和西部区。
1173-1181

底泥浸出液对脊尾白虾抗氧化解毒酶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摘要:以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糠虾幼体为实验材料,研究底泥浸出液对抗氧化解毒酶和基因表达的影响。用长江口水域的底泥浸出液与过滤海水按等比例间距稀释成4个体积浓度水平(1∶4,1∶2,1∶1,1.5∶1),以过滤海水为对照组,每一个浓度组设3个平行样本,进行20 d的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实验进行20 d,底泥浸出液对糠虾幼体肌肉组织CAT酶活性有一定的诱导作用,浸出液浓度与CAT酶活性表现出正相关的剂量效应关系。实验开始10 d,不同浸出液胁迫下,GST酶活性均出现增加受到诱导,实验20 d后,GST酶活性下降受到抑制作用,但不同浸出液浓度胁迫下抑制和诱导效应关系不明显。虾类肌肉组织3种基因(CAT、GSTD和HSP70)表达量基本都表现为实验开始10 d时升高,而实验20 d后表达量下降,仅为10 d数值的百分之一左右,表明底泥浸出液对CAT、GSTD和HSP70的3种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表达在一定时间内有一定的诱导作用,但胁迫时间过长时,则产生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1182-1186

近5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特征分析

摘要:极端降水事件是导致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分析其变化趋势可为该地区的生态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利用1960—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湖南、江苏、安徽、江西、浙江)84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基于线性倾向估计法、Mann-Kendall法、小波分析法及EOF方法,分析了该地区近50年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近50年来降水呈上升趋势,但不显著;除降水强度外,各降水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大雨天数和日最大降水量上升趋势较显著;在年代际尺度上,各指数呈10年/20年周期震荡,在年际尺度上,各降水指数变化周期差异较大;降水强度突变现象发生于2000年,其他指数突变主要出现在1970年;EOF前三种模态,能够较好的表达大雨天数空间分布特征,其中一致性异常是其主要空间模态。
1187-1192

城市夜晚光污染对行道树的影响

摘要: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夜晚人工光照对人类和动物的生活存在负面的影响。但是很少有文献涉及全球不断增强的夜晚人工光照对植物的影响。研究假设不断增强的城市夜晚人工光照将影响行道树的生长,实验模拟行道树受到的城市夜晚人工弱光照射环境(1和10μmol.m-2.s-1),对6种常用行道树在对照和夜晚光处理条件下的生长,生物量分配,叶片形态,叶绿体超微结构等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夜晚人工光照显著影响城市6种灌木的生长,不同种类的植物对夜晚光照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总体上,夜晚光照使大部分植物种类的叶面积和叶片生物量增加,但是叶片叶绿体受到破坏。在6种实验植物中,假连翘Duranta repens Linn.比其它5种灌木更能适应城市夜晚道路的光照环境。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建议对光敏感性高的灌木应该尽量避免种植在高强度光照的环境。实验结果为了解城市道路光照对行道树生长的影响以及城市行道树的管理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
1193-1198

经济增长与污染排放的空间耦合分析——以工业废水为例

摘要:为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废水排放与工业产值在空间变化上的耦合过程,将全国分为4个地区,1981—2011年分为4个阶段,并引入偏离-份额分析法进行定量计算。结果表明,1)31年来,中国工业废水排放量呈现"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波动式变化趋势。其中,1987年排放量最高,达260.3×108t;1997年排放量最低,为184.5×108t。2)分省区看,工业废水排放量相对集中。31年来,排放量超过400×108t的5个省份(江苏、四川、广东、湖南、浙江)占全国总量的37.2%。3)西部地区工业废水排放强度年均降低11.8%,降幅高于东部、东北、中部的9.9%、10.2%、11.5%。4)相比于工业产值的增长,4大地区间工业废水增长速度的差异更大,各地间的非均衡增长更为明显。同时在4大地区内部,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差异也在变大。5)31年来,地区间工业经济经历了"低水平均衡-非均衡-均衡"的过程,而工业废水排放量则基本向非均衡状态发展。6)技术因素(工业废水排放强度)对废水排放量增量的抑制作用将逐渐减弱,工业废水增长量受工业产值增长的影响将越来越明显。
1199-1203

赣江流域农田地表径流氮磷迁移与流失研究

摘要:为了解在次降雨径流条件下不同类型农田地表径流中氮磷的迁移与流失特征,基于次降雨径流试验数据,探讨了赣江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地表径流氮磷迁移规律与流失特征。结果表明:氮流失的主要形态为硝态氮,磷流失的主要形态为磷酸盐;次降雨径流过程中总氮、硝态氮与铵态氮流失质量浓度呈先增大后逐步降低的趋势,而总磷与磷酸盐流失质量浓度变化相对平稳,且流失质量浓度相对较低。农田沟渠系统对总氮的截留率约为50.0%,对铵态氮的截留率约为47.5%,而对硝态氮的截留率则达到51.5%,而对总磷与磷酸盐的截留率分别约为53.0%与36.6%,说明农田沟渠系统在降雨条件下对径流中的氮、磷具有较高的截留作用,反映了农田沟渠径流中不同形态氮磷的截留可能与沟渠系统中的杂草等水生植物的生长情况以及沟渠底部土壤的特性有关。此外,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地表径流中氮磷的流失具有一定的影响,表现为两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的降雨径流中氮、磷流失的平均质量浓度具有一定差异,两种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径流中不同形态氮、磷流失量的大小顺序为菜地〉水田。研究表明,赣江流域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对地表径流中氮磷流失量具有一定的影响,需针对赣江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制定相应的氮、磷流失的防治措施。
1204-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