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生态环境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44-1661/X 国内刊号
  • 1674-5906 国际刊号
  • 2.1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生态环境学报是广东省土壤学会;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2年创刊,目前已被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生态环境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论文、综述

生态环境学报 2009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生态环境学报杂志研究论文
背角无齿蚌不同组织的基因组DNA甲基化分析2011-2016

摘要: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对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腮、唇瓣、闭壳肌、外套膜和斧足五个组织基因组DNACCGG区域的甲基化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背角无齿蚌腮基因组DNA甲基化比例为47.9%,唇瓣甲基化比例为35.5%,闭壳肌甲基化比例为50%,外套膜甲基化比例为46.3%,斧足甲基化比例为56%;基因组中CCGG区域存在甲基化现象。不同组合甲基化比例不同说明该区域甲基化可能参与到基因的调控中。通过比较不同地点的采集的背角无齿蚌,发现污染严重地区(太湖三山岛水域)采集到的样品和非污染地区(南泉养殖水域)采集的蚌样甲基化区域略有变化。其中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硫化物胁迫对日本沼虾呼吸代谢和能量代谢酶的影响2017-2022

摘要:研究了硫化物暴露后日本沼虾细胞色素氧化酶(CCO)、琥珀酸脱氢酶(SDH)、延胡索酸还原酶(FRD)和乳酸脱氢酶(LDH)4种呼吸代谢酶及能量代谢酶-精氨酸激酶(AK)活性的变化规律。将日本沼虾暴露于0.6mg·L^-1、2mg·L^-1的2个硫化物质量浓度组和不含硫化物的对照组水体中,暴露后0、2、12、24、48h和解除暴露后48h取肝胰腺和肌肉组织进行酶活性分析。结果显示:肝胰腺和肌肉组织SDH和CCO活性随硫化物质量浓度升高或暴露时间延长而显著降低(P〈0.05)。FRD、LDH和AK活性随硫化物质量浓度升高或暴露时间延长而显著升高(P〈0.05)。解除硫化物暴露后48h,各质量浓度组酶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上述酶活性还存在组织差异,肝胰腺呼吸代谢酶活性高于肌肉中相应酶活性,而AK活性与此相反。结果表明,硫化物胁迫导致日本沼虾有氧呼吸代谢减弱,无氧呼吸代谢增强,并动用其能量贮存物质磷酸精氨酸,产生更多ATP以适应外界不良环境。

1,4-二氯苯的细胞毒性效应及在角毛藻中的富集2023-2026

摘要:以1,4-二氯苯(1,4-DCB)处理后,角毛藻Chaetoceros mulleri的生长状况,藻体细胞的形态改变,及角毛藻中对1,4-DCB的富集能力,来检测1,4-DCB对海洋微藻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1,4-DCB对角毛藻的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该效应表现出一定的质量浓度和时间依赖性;1,4-DCB处理后,角毛藻细胞能明显富集1,4-DCB,该富集能力与环境中1,4-DCB的质量浓度有关;而且角毛藻藻细胞形态受到1,4-DCB的损伤。这表明1,4-DCB污染后能在角毛藻细胞内富集并对其产生细胞毒害效应,且受有机物污染后藻类作为饵料的价值降低。

鼠尾藻和鸭毛藻水提液对三角褐指藻的抑制作用2027-2032

摘要:调查了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和鸭毛藻Symphyocladia latiuscula水提液对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海藻水提液明显抑制三角褐指藻生长,并且这种抑制作用来自藻体活性物质(化感物质);鼠尾藻和鸭毛藻的化感物质既溶于水也溶于乙醇,随时间可能被三角褐指藻消耗尽或发生降解,因而抑制作用减弱以至消失,最大抑制发生在接种4d。鼠尾藻和鸭毛藻水提液抑制三角褐指藻生长的半效应质量浓度(EC50-96h)分别为4.37g ·L^-1和3.59g·L^-1,暗示三角褐指藻对鸭毛藻水提液抑制的反应更敏感。

有效微生物群(EM)中抑藻酵母及其活性物质特性2033-2038

摘要: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有效微生物群(EM)中富集出酵母菌,通过向对数增长期的混合藻液中加入酵母菌、葡萄糖、酵母菌+葡萄糖、经酵母菌发酵除菌后的葡萄糖溶液分别考察了其对水华藻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混合酵母菌自身对于水华藻没有抑制作用,单独添加葡萄糖的水华藻甚至出现快速增殖;而在添加葡萄糖+酵母菌或酵母菌发酵液的实验中水华藻近似被完全抑制,最大抑制率达97%。据此可知,抑制水华藻增殖的并非酵母菌自身,而是具有高热稳定性的胞外分泌物。HPLC-SEC与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酵母菌发酵液中含有明显的芳环类羧酸及蛋白质物质,但由于其在高温灭菌后仍有良好的抑藻活性,因而进一步确定其抑藻活性物质为含苯环的有机酸。此外,依据对实验中水华藻细胞形态的显微镜观察,该酸性胞外物可能是通过破坏藻细胞的叶绿体结构来达到抑藻效果的。

基于rpoC1基因的微囊藻属分子系统学研究2039-2043

摘要:摘要:测定了广东省9个水库4株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5株水华微囊藻M flos-aquae和4株未定种微囊藻rpoCl基因部分序列,结合GenBank下载的日本5个水体11株铜绿微囊藻、5株绿色微囊藻M.viridis和5株惠氏微囊藻M.wesenbergii同源序列,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34株微囊藻存在21种基因型,序列相似性达97.6%~100%。在邻接树上不同形态种和不同地理来源的藻株混杂在一起,没有形成明显的谱系结构和地理结构:同一形态种藻株可能具有不同的基因型,而相同基因型的藻株可能是不同的形态种;从同一水体中分离的微囊藻具有不同的形态种和不同的基因型,而不同水体分离的微囊藻有时又具有相同基因型,表明rpoC1基因序列无法区分形态种和地理株,支持Kondo和Otsuka提出的暂将铜绿微囊藻、水华微囊藻、惠氏微囊藻和绿色微囊藻等归为铜绿微囊藻复合种的分类处理。

微囊藻毒素在鲋鱼体内生物富集及其体内的抗氧化反应2044-2050

摘要:为了解微囊藻毒素在鲋鱼Carassius auratus L.体内生物富集作用,用LC/MS监测不同时间的鲋鱼肝脏、肌肉,以及饲养用水中痕量的微囊藻毒素。结果显示,肌肉组织中MC-RR和MC-LR的含量在18d时达到峰值,分别为7.87ng·g^-1和2.18ng·g^-1;而肝脏组织中MC-RR和MC-LR的含量在鲋鱼暴露9天时达到最高值,分别为25.30ng·g^-1和33.27ng·g^-1。研究结果支持肝脏组织是MCs的主要靶向器官,并且表明肝脏组织对MC-LR的富集量远大于MC-RR,而肌肉组织更易于积累MC-RR。文章还研究了鲋鱼体内的抗氧化酶(SOD、CAT、GST、GR酶)的活性变化,对MCs介导的氧化胁迫进行了评估。通过分别测定暴露不同时间点(3、9、18d)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的抗氧化酶的活性,发现它们的活性与组织中MCs的含量基本呈正相关,可能对MCs介导的氧化胁迫有缓解作用。以上表明,MCs能在鱼体内积累,抗氧化系统虽可缓解,但不能完全降解。因此食用被MCs污染的鱼类存在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

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春季水华暴发藻类种源研究2051-2056

摘要:2008年2月18日-4月17日,在距离香溪河河口约19km处设-野外观测站,对观测站附近一定点进行持续监测,并在观测站进行围隔试验,探索香溪河库湾春季水华暴发藻类的种源,揭示水华暴发过程。监测结果表明:香溪河库湾春季硅藻(Diatom)(主要是针杆藻Synedra、星杆藻Asterionella)水华藻类种源是原地水体,底泥对硅藻水华暴发影响不明显;2008年观测站附近的甲藻(Protoperidinium sp.)种源不是底泥中的孢囊。2008年春季香溪河库湾水华暴发过程可以分为“复苏-增长-衰亡”三个阶段,其中溶解性硅酸盐(D-si)和光照是水华藻类复苏阶段的主要影响因子,而增长阶段的主要影响因子则是溶解性硅酸盐(D-si)和总磷(TP),衰亡阶段由于4月8日骤降暴雨,浊度和降雨量是该阶段的主要影响因子。

基于MODIS模拟的辽东湾叶绿素a的遥感反演模型2057-2060

摘要:叶绿素a浓度对于水质和富营养化评价、赤潮探测及海洋生产力研究有重要意义。利用卫星遥感反演获取叶绿素a浓度弥补了传统采样方法的数据离散化、耗时长且费用高的缺陷,可以实时和全面地观测大尺度海洋叶绿素a分布。通过实测光谱模拟卫星波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除大气干扰,有助于准确地确定特征波段和建立遥感反演模型。本文以辽东湾为研究区,利用现场实测光谱模拟了MODIS波段,并在光谱特征分析基础上进行叶绿素a的特征波段选择,通过比较单波段和波段比值法等算法,建立了2个具有区域特色的叶绿素a遥感反演模型,并进行了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在辽东湾海域,运用红光附近特征波段667和678nm来反映叶绿素特征比传统蓝绿光波段(440和550nm)似乎更能削弱其它水体组分的干扰,突出辽东湾水体的特点。利用667、678和551nm的三波段模型要比单纯考虑667和678nm波段比值的模型要好一些,该模型r为0.856,标准差为0.19。模型验证预测值和实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93(p〈0.01),表明了模型良好的预测能力。模型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结果是否具有普适性,还需进一步验证。

长江南京段近岸沉积物中重金属富集特征与形态分析2061-2065

摘要:在对长江南京段八卦洲和杨中两个冲积洲近岸沉积物及其优势野生植物中A1、Cu、Zn、Cr、Pb、Ni和Cd元素含量分析的基础上,分别考查了这些重金属的富集系数(EF)和生物富集因子(BCF),并采用BCR连续提取法对Cd的赋存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域长江近岸沉积物和野生植物中重金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富集现象,两洲沉积物中Cu、Cr、Pb、Ni、Cd均有富集趋势,各元素EF〉1的样品占总样品比例分别为Cu50%、Cr40%、Pb40%、Ni40%、Cd20%。而在野生桐蒿和芦蒿两种优势植物中Cd富集显著,其中桐蒿的BCF平均值高达2.57。采用BCR连续提取法对沉积物中Cd进行形态分析,结果显示,沉积物中Cd主要以酸溶/交换态(B1)和可还原态(B2)为主,二者分别为31.7%和45.5%,占到总量的70%以上,B1态远高于一般土壤和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表现出很强的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新生成沉积物较老沉积物中的B1态有显著增加,反映出沉积物越新,Cd的迁移性越强的趋势。研究结果说明长江城市段近岸沉积物中Cd受近期人为因素影响明显,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

典型城市污染水体底泥中重金属形态分布和相关性2066-2070

摘要:采用Tessier五步连续提取法,研究了南京市莫愁湖、玄武湖、秦淮河13个底泥样品中的重金属的形态分布情况,分析了重金属浸出量与各形态间的相关性及有机质与有机结合态的相关性,并通过红外谱图分析了有机质与重金属结合的机理。结果表明:底泥中Pb,Cu,Zn,Ni,Cr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存在,两种形态的含量占总量70%以上,Zn和Cd的可交换态和碳酝盐结合态含量相对较高,zn约占20%,CA约占30%;Zn,Cha,CA,Ni,Cr的浸出量均与可交换离子态呈现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可通过减小可交换离子态含量控制底泥重金属污染的风险性;研究还表明,有机质与有机结合态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因此增加泥中有机质含量有助于重金属向有机结合态转化,有机质与重金属的结合主要是由于其中—些官能团和重金属形成稳定的络合物。

羟基磷灰石对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特性的影响2071-2075

摘要:以羟基磷灰石掺杂前后模拟重金属污染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利用混匀释放实验及化学连续萃取法分析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释放特征及形态分布特性,考察了羟基磷灰石对重金属污染沉积物中Cu、Zn、Pb、Cd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来源模拟污染沉积物中松花江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最易重新释放,而伊通河沉积物中的重金属释放量最小;同时伊通河沉积物中残渣态重金属的比例较其它沉积物高很多,而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的重金属比例较其它沉积物低很多,说明同时进入沉积物中的重金属,伊通河沉积物中的重金属相对稳定一些。羟基磷灰石的掺杂不同程度降低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释放能力,促使沉积物中的重金属由较不稳定结合态向较稳定结合态转化,减小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增强了重金属的稳定性。

黄河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行为2076-2080

摘要:研究了黄河流域9个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行为,用修改后的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对吸附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得到最大吸附容量PAC、Langmuir吸附平衡常数ko利用所得拟合参数通过公式计算方法得到EPC0+,以此判断沉积物是磷“源”还是磷“汇”,分析了沉积物组成及其理化性质与磷吸附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各沉积物的吸附/解吸平衡磷浓度EPC0范围在0.0031~0.1093mg/L,其值也较低,与可解吸的内源磷含量正相关,与地理位置没有表现出相关性。在本研究条件下,在壶口张家湾断面,沉积物对磷表现为“汇”;而其他沉积物对磷表现为“源”,但释放量和吸附量不大。黄河沉积物对磷的最大吸附容量PAC的范围为0.073~0.454mg/L,吸附能力较弱,沉积物的最大吸附容量与沉积物的有机质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此外,沉积物对磷的吸附存在明显的固体浓度G效应,吸附滞后角随着Cs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固体浓度的增加,沉积物对P的吸附量逐渐降低,但EPC。值却增大,体现了颗粒物在磷循环中的两性作用。

不同沉水植物对沉积物磷迁移转化的影响2081-2085

摘要:选择了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 maackianus A.Benn.)、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 L.)和金鱼藻(Caeratophyllum demersum L.)3种沉水植物,在温室模拟研究了不同沉水植物对湖泊沉积物磷迁移转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续微齿眼子菜和穗花狐尾藻对沉积物NaOH-P有明显的吸收和转化作用,分别吸收和转化了36.9%和33.2%,而金鱼藻对沉积物NaOH-P的影响不显著;各处理随着植物的生长,由于根系的吸收作用,沉积物中Olsen-P发生了从非根际→根际→沉水植物的迁移过程,其中微齿眼子菜和穗花狐尾藻更为明显。因此,微齿眼子菜和穗花狐尾藻对沉积物磷释放的控制作用更为明显。

固定化菌藻系统及对污水中氮磷营养盐的净化效果2086-2090

摘要:利用海藻酸钙分别包埋固定小球藻、活性污泥及其两者混合物。研究固定态小球藻与悬浮态小球藻对污水中氮磷营养盐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固定态藻对氮磷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悬浮态藻,其原因主要由于海藻酸钙凝胶对氮磷的吸附,系统pH值提高引起氨的气提及磷酸盐的沉淀作用。研究固定化藻、同定化活性污泥及共固定化菌藻分别对污水中氮磷营养盐的处理效果,在同等条件下,固定化菌藻对氮磷的去除效果优于固定化活性污泥和固定化藻类。这项研究显示菌藻共生在污水处理中具有较大的潜力。

一株新的反硝化短程除硫菌的鉴定及主要培养因素筛选2091-2097

摘要:依据反硝化除硫原理,以味精废水污泥为种泥,利用全混流反应器富集并分离出同步反硝化短程除硫菌(SNB1),采用传统与现代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手段对其鉴定,以确定其分类地位;同时对SNB1的主要培养因素(营养和环境)进行筛选。结果表明:SNB1的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指标与Thauera selenatis最相似,同源性达99.0%,属短杆菌属,尚无中文命名;生理生化指标、富集条件及富集过程物料平衡显示SNB1是一株兼性厌氧反硝化除硫菌;培养SNB1的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最佳培养温度为35。C,最适宜pH范围为7~9;最佳条件培养时,OD650和对数细菌数量(CFU)呈直线相关,相关系数R^2=0.981。

CASS工艺微生物抵抗含Cu^2+、Ni^2+锻造添加剂废水毒性的效果2098-2101

摘要:工(产)业园区内企业在紧急情况下排放的污水中,有毒物质会影响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微生物的活性,甚至导致微生物的死亡。基于此,利用CASS工艺的特点检验微生物系统抗冲击毒性的能力,通过不同的配比浓度调整试验水样中Cu^2+、Ni^2+的质量浓度,监测CASS系统进出水的Cu^2+、Ni^2+、CODcr,指标,用以判断微生物系统是否受到影响,进而确定CASS微生物系统抗毒性冲击的临界点。结果表明:Cu^2+质量浓度小于3.0mg·L~,Ni^2+质量浓度小于5.0mg·L^-1时,CASS工艺微生物抵抗含Cu^2+、Ni^2+锻造添加剂废水的毒性能力较强,对Cu^2+、Ni^2+、COD^2+,的去除率均可以达到80%;当Cu^2+质量浓度大于3.0mg·L^-1,Ni^2+质量浓度大于5.0mg·L^-1时,CASS工艺微生物对毒性抵抗能力显著降低,活性受到严重破坏,对Cu^2+、Ni^2+、CODcR,去除率下降至60%以下。所以可以确定CASS工艺微生物抵抗含Cu^2+、Ni^2+锻造添加剂废水毒性的最高质量浓度限值,Cu^2+为3.0mg·L^-1,Ni^2+为5.0mg·L^-1。为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工程中避免活性污泥微生物系统受毒性冲击而导致运行瘫痪提供参考依据。

新型交联壳聚糖材料对地下水重金属Zn^2+的吸附性能2102-2107

摘要: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的原位修复技术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利用课题组研发的聚乙二醇(PEG400)作为交联剂合成的新型交联壳聚糖材料,用该新型材料吸附地下水中重金属Zn^2+,探讨CTS:PEG比例和Zn^2+印迹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通过该材料对Zn^2+的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以及吸附热力学关系,讨论其吸附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CTS:PEG=1:2和印迹的Zn^2+量是0.5%的交联壳聚糖,去除重金属Zn^2+的效率最高;其非平衡吸附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速率为0.1260mg·g^-1.h^-1;在20℃,溶液pH值为7条件下,PEG-CTS对Zn^2+的最大吸附容量是18.20mg·g^-1,平均吸附能量是9.66kJ-mol^-1;化学吸附为主,也包含物理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