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生态环境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44-1661/X 国内刊号
  • 1674-5906 国际刊号
  • 2.1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生态环境学报是广东省土壤学会;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2年创刊,目前已被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生态环境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论文、综述

生态环境学报 2009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生态环境学报杂志研究论文
广州大气低分子量羰基化合物的季节变化1-4

摘要:对广州市区荔湾和五山两个代表性采样点的低分子量羰基化合物(甲醛、乙醛、丙酮和丙醛)进行了季节变化研究。实验方法是应用羰基化合物和2,4-二硝基苯肼(DNPH)迅速反应生成衍生物,产物在高效液相色谱上检测。按冬、夏两季进行样品采集,每次连续采样4d。研究发现丙酮质量浓度最高,其次是甲醛和乙醛。夏季的羰基化合物质量浓度值高于冬季的。除丙酮外,甲醛、乙醛、丙醛的质量浓度是荔湾采样点高于五山采样点。甲醛/乙醛、乙醛/丙醛质量浓度比值显示广州大气中羰基化合物主要与人为来源有关。羰基化合物之间的相关性冬季好于夏季,暗示羰基化合物冬季来源比夏季简单。羰基化合物的来源主要有汽车排放、大气光化学反应,还可能与植物排放、烟草烟气、实验室所用溶剂有关。

干降尘中高分子有机质的组成及其来源5-11

摘要:大气降尘作为地气交换的一种重要物质,一直受到研究学者的关注。传统研究较多的是无机元素和小分子有机物,对于占干降尘有机质中相当部分的高分子有机质研究很少,因此研究降尘原样中有机大分子的组成和来源有着重要意义。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rolysi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Py-GC-MS)技术对分别代表市区和郊区的五山和大学城两个采样点冬夏两季样品中的高分子有机质的组成和来源进行探讨表明,有来源于多糖类的化合物、来源于木质素类的化合物、来源于蛋白质/氨基酸类的化合物、脂肪酸、正构烷烃/烯烃以及一些不能确定其来源的化合物,其中正构烷烃/烯烃和芳香化合物是干降尘中高分子有机质的主要裂解产物。研究同时表明其来源首先取决于采样点的环境,同时也会受到气候的影响。

天津夏季地面O_3浓度变化规律与影响因素12-16

摘要:臭氧是城市污染大气中的首要光化学污染物,其变化规律与前体物(NO、NO2和CO)和气象因素关系密切.利用2008年夏季天津城区地面大气O3、相关前体物和气象因素等观测数据,研究了O3浓度水平和时间变化规律,重点分析了7月3日—8月5日O3与NO、NO2和CO等前体物及气象因素(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天津城区夏季O3存在一定的污染,超标时段多发生在13:00—19:00,这一时段对应高温、低湿、大风的天气条件;NO、NO2和CO作为O3的前体物,昼间其浓度与O3浓度呈线性负相关,夜间相互作用较为复杂,相关性显著降低;气象因素对O3浓度影响明显,高温、低湿利于光化学反应的进行,O3浓度与风速呈正相关表明可能有外来源的存在.

大气CO_2含量升高对稻田水体微量元素流失的潜在影响17-22

摘要:日益增多的研究表明,大气CO2含量升高能显著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土壤微量元素状况,但有关湿地生态系统水体微量元素状况的相关研究非常少。为此,本研究借助我国稻田FACE(Free Air CO2 Enrichment)试验(位于江苏省江都市,始于2004年),于2007年对稻田水体中过滤性铁、过滤性锰和总锌的变化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大气CO2含量升高提高了稻田水体中过滤性铁,总锌及返青期、分蘖期和拔节期过滤性锰的质量浓度,但降低了孕穗期过滤性锰的质量浓度,与对照相比,FACE田块过滤性铁、总锌质量浓度平均提高了21.12%、50.20%;过滤性锰在返青期、分蘖期和拔节期平均提高了13.27%,孕穗期降低了18.03%;不同施氮水平下,过滤性铁、过滤性锰和总锌质量浓度差异不显著。上述结果还表明,大气CO2含量增高可能通过田间排水尤其是由水稻生长前期暴雨而导致的洪涝来加重稻田生态系统微量养分流失的风险。

不同类型绿地对南京热岛效应的缓解作用23-28

摘要:通过研究南京市区林地、有行道树的道路、草坪地、水泥地面篮球场4种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太阳辐射强度、地面辐射强度和地表温度等因子,比较了不同类型绿地对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在夏季,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 Willd)、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 K. Koch)行道树以及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L. tulipifera)林能有效阻止阳光直射,太阳辐射强度明显低于篮球场和马尼拉草坪(Zoysia matrella L. Merr);地面辐射强度、地表温度和气温从高到低依次为篮球场,草坪,行道树,马褂木林;而空气相对湿度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从热岛效应的缓解效果看,树林最强,行道树次之,草坪较弱。

近40年来城市化对天津地区气温的影响29-34

摘要:城市化对气温变化有多大影响是气候变暖研究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应用天津市区、塘沽、宁河、蓟县4个台站1964—2006年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近40年天津地区年及四季的气温变化特征及其与城市化的关系。天津市年平均气温呈显著增加趋势,四季中以冬、春季增幅最大;市区年平均以及各季平均气温变化幅度明显高于其它各区。应用主成分分析研究了各站四季气温在年平均气温的因子荷载,发现第一主成分占较大权重,各站第一特征向量值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市区、蓟县、宁河、塘沽,与4个地区不同的人口数量和城市化进程有关,而城市化过程直接导致城市热岛效应加强。另外主成分分析发现,第一特征向量最大值出现在冬、春季,也进一步表明天津市气温增加主要由于冬、春两季气温的快速增加所致。

基于PSR的生态安全演变对气候变暖的响应35-39

摘要:近50多年来南宁市气候变化总趋势在逐渐变暖,80年代中期开始变暖明显,增幅加大。对气候变暖明显的近20a,根据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构建了一个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对南宁市生态安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做出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南宁市的总体生态安全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随着气候变暖引起的旱涝灾害日趋分布不均,资源环境压力不断恶化,而人文响应指标趋于稳定平缓的阶段,如果不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势必给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改善带来不利影响。

模拟酸雨对噬藻体PP失活率、野生藻的吸附率、裂解周期及释放量的影响40-45

摘要:研究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对噬藻体PP失活率及噬藻体PP感染野生藻的吸附率、裂解周期及释放量的影响。用离心法测定了噬藻体PP对宿主藻的失活率、吸附率,用一步生长曲线法获得了噬藻体PP对宿主藻的裂解周期及释放量。结果表明,在pH4.0~7.0的条件下:噬藻体PP7h的失活率分别为81.9%、74.8%、72.8%、67.1%,且pH4.0组的失活率显著高于与pH7.0组(对照组);噬藻体PP对野生藻的吸附率在45min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54%、56.9%、67.9%、68.8%,各处理组的最大吸附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噬藻体PP感染野生藻的潜伏期均介于30~90min之间,释放量分别约为42、52、29、104PFU·mL-1,各处理组与对照组的释放量存在极显著差异。表明模拟酸雨对噬藻体感染动力学过程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1951—2002年中国降水变化区域差异46-50

摘要:中国位于地球环境变化速率最大的季风区,其环境具有空间上的复杂性、时间上的易变性;对外界变化的响应和承受力具有敏感和脆弱的特点。当前中国面临一系列由全球升温带来的环境问题,影响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利用中国气象中心160站点的实际观察资料,对中国半个世纪的降水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Mann-Kendall趋势分析方法和相关分析法,对各个站点的数据进行处理,对各地的降水量变化趋势与突变时间进行了区域对比。结果显示,中国夏季降水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夏季降水存在明显的西南-东北走向的带状分布现象,这种带状分布的位置和状态,主要受夏季东亚季风与西风复合走向所决定的雨带位置变化是季风强度在不同年份的差异而引起的,其中夏季风的强弱起着关键性作用。

嘉陵江出口段三类水体蓝绿硅藻优势种变化机理51-56

摘要:三峡水库的河流型、过渡型、湖泊型水体中后两者为富营养化敏感水体,为认识富营养化敏感时期嘉陵江出口段三类水体蓝藻(Cyanophyta)、绿藻(Chlorophyta)、硅藻(Bacillariophyta)优势种变化及机理,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进行了三种藻类的现场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3-7月份,总藻种数为52种,占全年种数的66.5%,平均密度43.76×104个·L-1,为全年中最高,因此3-7月为富营养化敏感期;优势藻种类变化为河流型蓝、绿、硅藻分别为6、4、9种,过渡型的蓝、绿、硅藻分别为4、5、4种,湖泊型的蓝、绿、硅藻分别为6、5、3种;蓝、绿、硅各优势藻的平均优势度在2.5m·s-1为0.11,2.0m·s-1为0.11,1.5m·s-1为0.10,0.05~0.2m·s-1为0.07,〈0.05m·s-1为0.06。分析认为,蓝、绿、硅优藻种数变化与流速有关,优势硅藻种数与流速正相关,优势蓝、绿藻数与流速反相关;具有硅壳的硅藻需要借助流速浮动进行光合作用,适宜0.05~2.5m·s-1水体;大型硅藻可能通过进化中的硅壳薄化来适应一定流速的水体;蓝藻、绿藻沉降系数小,有的具有气囊或鞭毛,因而易浮动进行光合作用,适宜0.2m·s-1以下的水体;优势蓝、绿、硅藻的平均优势度与优势藻多样性负相关。随着嘉陵江出口段采样点的流速逐渐减小,优势蓝、绿、硅藻的平均优势度逐渐变小,而优势藻多样性逐渐增大。

水体营养水平对3种沉水植物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57-63

摘要:模拟研究了沉水植物狐尾藻 Myriophyllum spicatum L、轮叶黑藻 Hydrilla verticillata L 和金鱼藻 Ceratophyllum demersum L 在中、富两种营养水平下的生长及生理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 45 d 的培养过程中,狐尾藻、轮叶黑藻和金鱼藻在中营养(TN1.86 mg·L-1;TP0.087 mg·L-1)和富营养(TN2.47 mg·L-1;TP0.16 mg·L-1)水平下的单株最大生物量分别是 0.92、0.27、1.11、0.56、0.41 和 0.87 g,狐尾藻和金鱼藻在中营养水平下单株最大生物量分别较富营养水平下高出 39%和 22%,而黑藻在中营养水平下单株最大生物量较富营养水平下低了 51%,表明狐尾藻和金鱼藻在中营养水平下的生长较黑藻好。通过对 3种沉水植物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质量分数的分析发现,黑藻在中富两种营养水平下,质量分数较低且波动平稳,金鱼藻和狐尾藻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质量分数持续升高,表明这两种沉水植物对水体中营养盐的耐受能力较黑藻强。金鱼藻超氧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在试验后期上升速度加快,且富营养水平下金鱼藻 MDA质量分数的最大值是中营养水平下最大值的 5 倍,表明在中营养水平下金鱼藻已经受到明显胁迫,而在富营养水平下受到胁迫更为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黑藻生物量小,而金鱼藻 SOD 活性、POD 活性和 MDA 质量分数变化幅度大,在试验后期急速上升,表明这两种沉水植物受到的营养盐胁迫较狐尾藻大,而狐尾藻在中营养水平下的耐营养盐胁迫能力较强。

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动物对藻类的控制作用64-67

摘要:采用室内受控生态系统进行实验。采用于桥水库原水接种后,人工设置营养盐质量浓度梯度,模拟富营养化程度不同的水体,以研究浮游动物的生长情况,及其控制藻类生长的作用。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过高的营养盐浓度,可能会对轮虫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而甲壳类动物的总数量基本由营养盐质量浓度决定。在四个营养盐质量浓度梯度下,浮游动物与藻类之间均存在一定的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说明浮游动物均能够发挥一定的控藻作用。当营养盐ρ(TN)=3mg·L-1、ρ(TP)=0.02mg·L-1左右,浮游动物的控藻作用最明显。当营养盐质量浓度过高时,浮游动物的控藻作用受影响。

植物浮床-微生物对污染水体的修复作用68-74

摘要:在唐山市南湖公园进行了植物浮床-微生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凤眼莲Eichhomia crassipes、美人蕉Canna indica Linn、鸢尾Iristectorum Maxim是较好的修复污染水体的植物,因为它们既有良好的修复效果又有良好的观赏价值。将人工填料悬挂于植物浮床下,形成植物和微生物相结合的修复系统,其修复效果明显好于单独植物修复技术,因此温度较高时用植物和微生物共同结合的生物修复技术修复水体污染;秋末冬初温度较低时,植物开始死亡,必须将植物收割,以免植物残体造成二次污染,此时用固定化氮循环细菌(INCB)和水体中原有微生物相结合的技术来修复水体的污染。应用这些技术经过为期3a的修复试验,南湖公园的水体由地表水劣Ⅴ类恢复到了Ⅲ类标准,基本解决了南湖公园水体的污染问题。

巨大芽孢杆菌对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的净化效果75-78

摘要:利用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在室内采用投菌法对富营养化景观水体进行预处理试验研究。通过不同的菌液投放量φ=0.05×10-3、0.1×10-3、0.2×10-3,对水体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巨大芽孢杆菌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总氮(TN)、总磷(TP)、CODcr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其中在投菌量为0.1×10-3时处理效果最好。通过进一步的连续投菌净化试验,水体中的TN、TP、CODcr显著降低,处理后,藻类基本得到控制。由此可见,巨大芽孢杆菌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氮、磷,因此,具有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作用。

“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78-78

三级串联湿地对氮磷的净化效果79-82

摘要:采用三级串连湿地,对抚仙湖湖滨带的农业面源污染及部分县城生活污水进行了处理,以防止湖泊的富营养化。对湿地各串连单元(即沉淀池、表流湿地单元和潜流湿地单元)的总氮和总磷浓度进行了试验分析,来监测湿地对污染物的净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除了表流湿地单元的平均脱氮率接近40%之外,其他的净化单元去除营养盐的效率都只有10%~20%左右。相对而言,沉淀池的TP去除率较好,而表流湿地单元的TN去除率最高。湿地在运行两年之后,其脱氮除磷的效果不是太佳。因此,在利用湿地进行污水处理的同时,要对其进行妥善管理,如植物的收割、基质土壤的翻新等,使其保持持续脱氮除磷能力。

纳米铁用于饮用水中As(III)去除效果83-87

摘要:主要考察实验室合成制得的纳米铁对毒性高,迁移能力强,在厌氧地下水中作为砷的主要存在形式的As(III)去除效果。通过批实验探讨吸附动力学,以及pH和纳米铁投加量对As(III)的去除影响。反应1h时,0.25g纳米铁对起始质量浓度为910μg·L-1As(III)的去除率高达99%以上;反应遵循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标准化后的速率常数kSA为1.64mL·m-2·min-1。研究结果表明,具有高反应活性的纳米铁将成为饮用水中砷去除非常有效的吸附材料。

废水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光降解动力学研究88-92

摘要: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污染会对水生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研究了在紫外灯下以Fe3+为单一催化剂降解水体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降解动力学规律。实验通过测定光降解过程中CTAB质量浓度的变化,研究了Fe3+质量浓度、溶液pH对CTAB降解的影响。初步测定了降解产物,探讨了降解机理。结果表明,CTAB光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在溶液pH值为2.00~3.00时,一级动力学反应常数k受pH值、Fe3+质量浓度等影响,在0.032~0.180min-1之间变化,降解产物主要有HCOOH、CO2、NO-2等,当CTAB初始质量浓度为40mg·L-1时TOC去除率在3h达到32%。研究表明UV/Fe3+法可快速有效去除废水中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