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生态环境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44-1661/X 国内刊号
  • 1674-5906 国际刊号
  • 2.1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生态环境学报是广东省土壤学会;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2年创刊,目前已被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生态环境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论文、综述

生态环境学报 2008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生态环境学报杂志研究论文
Saguenay河溶解有机质光化学生成溶解无机碳的研究2123-2126

摘要:溶解有机质作为水生生态系统中一种重要的活跃的有机组分,对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起到重要的作用。利用模拟太阳光对Saguenay河溶解有机质的光氧化过程模拟,研究了溶解氧浓度、模拟太阳光波长范围和铁浓度对溶解无机碳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基于空气饱和样品前72h的溶解无机碳产量1.39umol·L^-1·h^-1,氧气饱和条件下照射的溶解无机碳产量增加了52.5%,而氮气饱和条件下的照射则只有空气饱和样品的10%。实验以Mylar-D、有机玻璃UF-3和有机玻璃uF_4为滤光片研究了波长范围对溶解无机碳产量的影响,近似计算的结果表明UV-B,UV-A和可见光部分分别占无机碳产量的16.5%,55.4%和28.0%,表明溶解无机碳的生成可发生在紫外光无法到达的水体较深区域。铁在光化学催化氧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当总铁浓度达到10umol·L^-1时,有效的增加了溶解无机碳的生成速率,其生成速率约为初始样品的1.68倍(初始样品中总铁含量为3.2umol·L^-1)。

西江水体悬浮物颗粒有机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及时空变化2127-2131

摘要:通过对西江下游马口水文站多年的定点观测以及对虎门、梧州、江口等全流域多个河流断面悬浮物样品的稳定碳同位素分析,报道了近年来人类活动对西江流域影响的观测结果。研究发现:西江水体悬浮物颗粒有机碳稳定同位素组成从中游的一26.6‰到河口.19.8‰,逐渐变“重”,此结果基本反映了流域植被覆盖及土壤侵蚀状况;西江马口水文站1999--2005年悬浮物样品δ^13C值的季节循环值为(-23.4±1.3)‰,其波动与流域侵蚀、物源组成相关。根据观测结果,西江流域土壤侵蚀主要发生于下游以及源头区域,悬浮物稳定同位素比值较“重”,而中游区域则相对较“轻”。河口地区的同位素值可能受工农业生产及生活废水影响较大,同位素值异化,其物质来源与河流上游和海洋不同。

碟形沼泽湿地水中氮的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2132-2136

摘要:通过对三江平原碟形湿地不同植被类型沼泽水体中氮含量的研究表明,漂筏苔草、毛果苔草和乌拉苔草沼泽水体中各形态氮含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总氮(TN)含量在5—10月份的植物生长季节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不同植被类型沼泽水体TN含量明显不同。NH4^+-N是无机氮的主要存在形态,含量比例在44.81%~98.89%之间。在整个生长季,乌拉苔草沼泽水NH4^+-N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毛果苔草沼泽水NH4^+-N含量在8月份具有峰值,漂筏苔草沼泽水NH4^+-N含量较低,波动不大。硝态氮(NO3^--N)在生长季中期含量较低,而亚硝态氮(NO2^--N)含量较高;生长季末期NO3^--N含量增高,而NO2^--N含量降低。沼泽水体中不同形态氮浓度与植被类型、植被生长阶段密切相关,并且受到水温、降雨、蒸发、农田排水等因素的影响。

滇池沉积物有机磷形态分级特征2137-2140

摘要:考察沉积物磷对湖泊富营养化贡献时,大量研究涉足无机磷,对有机磷的研究十分薄弱。针对滇池的33个沉积物样品,采用有机磷分级提取方法,将沉积物有机磷分为活性磷、中等活性磷、非活性磷等三种具有不同稳定性的有机磷。结果表明:排除滇池西北部外源污染严重的样品后,沉积物有机磷与总磷有自北向南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有机质与总磷、活性有机磷、中等活性有机磷以及非活性有机磷都表现出了显著相关关系。沉积物活性有机磷和中等活性有机磷与NaHCO3提取无机磷均显著相关,说明二者具有潜在的生物有效性。

深圳蛇口渔港沉积物重金属分布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2145-2149

摘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对水生生态系统具有潜在危害。渔港是海岸带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取白深圳蛇口渔港的1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的As、Cd、Cu、Pb和Zn等典型重金属元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空间分布;运用地积累指数法(Igeo)和生态危害指数法(RI),评价了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富集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初步探讨了其污染来源。结果表明:(1)蛇口渔港海域沉积物重金属Cu的污染十分严重,Zn和Pb污染较严重,其浓度均为港内〉港口〉港外;(2)渔港内沉积物重金属的富集达重度污染程度,潜在生态危害风险强。其中,又以Cu的富集程度最高,潜在生态危害风险最强;(3)渔港内Cu的污染,可能与电子工业废水的排放,以及渔业特有的防附着生物涂料有关。

兰州地区苯并(a)芘的环境多介质迁移和归趋模拟2150-2153

摘要:利用Level Ⅲ逸度模型模拟计算了稳态假设下苯并(a)芘在兰州地区大气、水体、土壤和沉积物中的相间迁移通量、浓度分布。结果表明:大气的平流输入和化石燃料燃烧是该区域苯并(a)芘的主要来源,土壤是其最大的储库,占总残留量的99.6%;在大气、水体、土壤和沉积物中的浓度分别为1.61×10^-10 mol·m^-3、9.39×10^-7mol·m^-3、7.13×10^-4mol·m^-3和9.17×10^-5 mol·m^-3,模型计算浓度与同期实测浓度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并通过灵敏度分析,确定了模型的关键参数。

曝气复氧对滇池重污染支流底泥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影响2154-2158

摘要:利用模拟试验方法,研究和探讨了河道曝气复氧对滇池重污染支流底泥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曝气复氧会导致上覆水体pH值上升0.6~1.0;(2)曝气复氧对上覆水体中TN、TP的质量浓度影响相似,在好氧处理条件下呈下降趋势,而在不曝气的对照处理中呈持续上升趋势,两种状况上覆水体TN、TP的平均变化速率分别为:.0.156mg·L^-1·d^-1.0.060mg·L^-1·d^-1和0.414mg·L^-1·d^-1、0.036mg·L^-1·d^-1;(3)上覆水体中COD的质量浓度在好氧和对照两种处理条件下,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变化趋势,前者先上升后下降,而后者先下降后上升,平均变化速率分别为-0.361mg·L^-1·d^-1和0.314mg·L^-1·d^-1;(4)曝气复氧可抑制河道底泥向上覆水释放污染物质,适合于重污染河道水体修复。

不同源类型农业非点源负荷特征研究——以新田小流域为例2159-2162

摘要:以珠江三角洲北部新田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源类型法,在流域范围内建立林地、果园、旱地和水田四个全封闭的农业用地单元,并对四个单元出口处的径流量进行同步采样,分析COD、BOD、氨氮、总氮和总磷等污染物的负荷特征。结果表明:(1)流域地表水存在着明显非点源污染现象,不同源类型,地表径流的污染程度不同。(2)不同源类型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强度不同,其中水田、旱地单位面积非点源负荷强度较大,果园、林地各项污染物的负荷强度相对最小。受地表扰动、施肥等人类活动影响,流域内水田、旱地是农业非点源污染发生的关键源区。(3)流域范围内,不同源类型农业非点源负荷总量不同,其中,果园各项污染物非点源负荷总量最大,其次是林地,水田、旱地非点源负荷输出总量较小,流域范围内,源面积成为影响非点源负荷总量的主要因素。(4)相应的非点源污染治理不仅是关键源区,同时应关注大面积流失区。

糖类在城市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的去除机理2163-2167

摘要:研究了厌氧、缺氧和好氧状态下淀粉在城市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水相和泥相中吸附和降解的动力学参数,建立了淀粉在厌氧、缺氧、好氧状态下的降解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预测的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Fritz—Schlunder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糖类在厌氧、缺氧和好氧污泥上的吸附过程,吸附的大分子糖类迅速水解为低一级的高分子物质和小分子物质;厌氧降解速率系数K厌、缺氧的降解速率系数K缺与好氧的降解速率常数的比值分别为0.40和0.64;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能较好的预测出水糖类的浓度(相对误差〈10%)。

壳聚糖改性沸石吸附废水中的苯酚2168-2172

摘要:开发新型低成本苯酚吸附剂是含酚废水处理技术的重点。采用90%脱乙酰度壳聚糖制备改性沸石,在与天然沸石对比的基础上,研究了改性沸石去除废水中的效果。并对影响去除率的主要因素,包括壳聚糖与斜发沸石质量比、废水pH值,吸附时间,改性沸石用量,苯酚的质量浓度等进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吸附废水中苯酚最佳工艺条件是:壳聚糖与沸石质量比为1:20,沸石一壳聚糖颗粒吸附剂用量为12g·L^-1,废水中苯酚质量浓度不大于40mg·L^-1,pH值为4—6,吸附平衡时间为35min,苯酚去除率为90%;吸附适合用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来模拟。

直接高压放电降解水中苯酚的效果2173-2176

摘要:采用直接高压放电降解水中含有苯酚,自行设计加工了线筒式放电反应器,考察了氧气鼓入量、反应器压力、溶液初始pH对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设计的放电反应器中,放电电极直径为0.6mm、地极直径29mm或者38mm,电压8~10kV,电流4~14mA,气体鼓入量为60mL·min^-1、溶液初始pH为9左右时,在180min之内水中苯酚降解达到90%以上。同时发现溶液电导率具有相对应的变化趋势。

高岭土界面Fe(Ⅱ)吸附与邻硝基苯酚还原转化的交互反应研究2177-2182

摘要:研究了高岭土界面亚铁吸附与邻硝基苯酚(2-nitrophenol,2-NP)还原转化的交互作用。考察了反应pH值、界面吸附铁密度、反应温度(T)对2-NP的还原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态Fe(Ⅱ)为2-NP还原转化的关键物种,高龄土界面Fe(Ⅱ)吸附能明显提高还原反应的反应速率。2-NP的还原转化速率常数(酬遁着反应pH值的升高、吸附铁密度的增加、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Ink与pH、吸附铁密度、1/T都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2-NP还原转化的活化能为87.15kJ·mol^-1,吸附反应的活化能为18.5kJ·mol^-1。该研究可为土壤矿物界面物理化学与氧化还原的交互反应过程研究提供借鉴。

水体中微污染磺胺嘧啶药物的氧化降解2183-2186

摘要:环境中残留的微量抗生素药物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和修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广泛使用的广谱抗菌素磺胺嘧啶(SD)微污染水体的Fenton氧化降解进行了研究,探讨了SD、H2O2、Fe^2+质量浓度、pH和反应时间对SD降解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SD初始质量浓度为2.0mg·L^-1~,水体中添加H2O2、Fe^2+至质量浓度分别为30mg·L^-1。和1.25mg·L^-1,反应时间为60min时,降解率可以达到99.8%,说明Fenton法是一种有效的处理微量磺胺嘧啶带来的水体污染的修复方法。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对三种植物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2187-2191

摘要:人工湿地环境下,湿地植物的光合代谢过程与陆生自然环境有较大的不同。通过对人工湿地三种中生植物即薏米(Coix aquatica Roxb)、文殊兰(Crinum asiaticum)和蜘蛛兰(Hymenocallis Americana)进行污水处理,研究人工湿地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陆地自然环境相比,在人工湿地环境下,薏米,文殊兰和蜘蛛兰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叶绿素含量,最大荧光(Fro)和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均降低,而胞间CO2浓度(Ci)和初始荧光(Fo)升高。其中叶绿素含量,而和胁在四月份生长旺盛期差异极显著(P〈0.01),Gs差异显著(P〈0.05)。(2)在整个生长期,三种植物的光合参数和荧光参数的变化趋势不是单一的上升或下降,不同植物其变化过程和变化幅度也不一样。蜘蛛兰在生长旺盛期较薏米和文殊兰砌,Gs,Fv/Fm,Fm,Fo大,而Ci较薏米和文殊兰低。可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对三种植物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均有影响,但对各植物影响不一致。综合各项参数,蜘蛛兰耐性强于薏米和文殊兰。

不同植物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净化效果2192-2194

摘要:通过对栽种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香蒲(Typha latifolia)和菖蒲(aCORUS calamus)3种植物的潜流人工湿地进行试验研究,分析3种植物对污水的净化效果,及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运行条件下,COD、TN、TP的去除率分别在50%、75%和65%以上;3种植物对比可以看出,香蒲的净化效果明显好于芦苇和菖蒲,香蒲对COD、TN、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7.2%、89.7%、88.9%。

苄·丁可湿性粉剂中丁草胺在稻田土壤和田水中残留动态2195-2200

摘要: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35%苄·丁可湿性粉剂中丁草胺在2006年和2007年湖北省、广东省2年两地水稻田土壤和水中的残留降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研究结果表明丁草胺在土壤和田水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2.78%~93.20%和90.31%~93.51%,丁草胺在稻田土壤和田水中降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指数模型,在湖北省和广东省水稻田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3.21~3.83d、2.49~3.66d,水稻田水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20~1.66d、1.13~1.48d。861g(a.i.)·hm^-2和高剂量1292g(a.i.)·hm^-2两个剂量施药后丁草胺在稻田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为0.0010-0.0029mg·kg^-1。

不同河岸带植物根际丁草胺降解特性差异及其微生物学机制2201-2206

摘要:以根际袋盆栽方法,研究了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茭白(Zizania aquatica)、菖蒲(Acorus calamus Linn)三种典型河岸带植物根际丁草胺降解特征的差异,并从微生物学角度探讨了可能的机制。结果表明,与非根际相比较,不同河岸带植物根际对土壤中丁草胺降解有显著的增强效应。不同河岸带植物对丁草胺的降解效果存在显著差异,降解效果由大到小的次序为:菖蒲,芦苇,茭白。芦苇、茭白、菖蒲根际丁草胺降解速率常数依次分别为0.0606、0.0500、0.0680。在丁草胺作用下,不同河岸带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关键酶的活性和微生物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丁草胺对几种植物根际与非根际脱氢酶与脲酶都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但随后抑制并趋于正常水平,而磷酸酶则基本上影响不明显。同期根际的酶活性要比非根际的高。丁草胺作用后,对土壤细菌及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放线菌的数量影响不大。与芦苇和茭白相比,菖蒲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明显更高,说明该植物对土壤中丁草胺污染具有较好的缓冲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丁草胺的微生物降解的增强效应。

底泥铬污染的纳米铁粉修复及其土壤酶活性动态2207-2211

摘要:采用纳米铁粉修复Cr(Ⅵ)不同程度污染底泥,通过测定底泥中4种土壤酶活性,分析纳米铁粉修复对Cr(Ⅵ)污染底泥土壤酶活性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纳米铁粉修复对底泥Cr(Ⅵ)有很好的去除效果,添加底泥干质量1%的纳米铁粉在16d内对底泥30~100mg·kg^-1的Cr(Ⅵ)的去除率均高于99.7%。Cr(Ⅵ)污染显著降低了底泥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蛋白酶和脲酶的活性。其中多酚氧化酶对Cr(Ⅵ)污染有很好的线性响应,可用于0—100mg·kg^-1底泥Cr(Ⅵ)污染评价。经过16d的纳米铁粉修复,Cr(Ⅵ)污染底泥的脲酶活性恢复至未污染对照水平,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恢复效果不明显,多酚氧化酶和蛋白酶活性有待进一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