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生态环境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44-1661/X 国内刊号
  • 1674-5906 国际刊号
  • 2.1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生态环境学报是广东省土壤学会;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2年创刊,目前已被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生态环境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论文、综述

生态环境学报 2004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生态环境学报杂志研究报告
污泥土地利用对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的影响151-153

摘要:土地利用是资源化利用城市污水厂污泥的有效途径,随污泥中的营养成分一起进入土壤中的还有其中的重金属元素,它们有可能成为一种环境安全的隐患.本实验所用的土壤为污泥经过无害化及稳定化处理后,与上海潮滩沙土按不同比例(干污泥质量比)混配而成.种植前后分别对沙土、污泥及混配土的重金属含量及形态进行测试.选择几种花卉植物,如菊花(Calendula officinalis)等进行植物种植试验,一个生长季后对植物中的重金属含量及形态进行测试.应用Tessler连续提取法,对污泥中的重金属进入土壤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赋存状态等方面的规律进行研究,发现污泥的土地利用会明显增加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而且重金属的形态也有明显的变化,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的重金属含量有明显的增加;如长期使用,则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消除有害的影响.

上海化学工业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154-155

摘要:选取上海化学工业区土壤背景值样品,采用Tessier A连续提取法研究土壤中6种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化工区土壤中,Cd主要以可交换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分别占总量的41.5%和36.7%,说明元素Cd较活泼,具有潜在的环境影响能力,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Cr 、Cu、Ni和Zn等4种元素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和残余态为主,两者分别占总量的41.4%、58.9%、31.4、32.5%和45.9%、31.5%、57.4%、52.3%;而Pb则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形式存在,其占总量的87.8%;元素形态分析表明Cr、Cu、Ni、Zn和Pb这5种元素相对比较稳定.

铅锌冶炼厂土壤污染及重金属富集植物的研究156-157

摘要:对株洲市铅锌冶炼厂生产区进行了植被和土壤调查.结果表明,该厂土壤污染以镉铅锌(Cd、Pb、Zn)最为严重,尤其是重金属镉在土壤中含量超过背景值高达208倍,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大气尘降和雨水淋洗等使得污染加重.实验采集并分析测定了9种植物中重金属富集量,首次报道了土荆芥是一种铅超富集植物,其体内Pb质量分数高达3888 mg/kg.另一种植物商陆能大量富集镉,具有地下部向地上部转运能力强、生物量大、富集总量高的特点,有很大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另外,荨麻对Zn有较强富集能力,这3种植物可分别用于铅、镉和锌等3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镉与除草剂草甘磷的交互作用对小麦的毒性158-160

摘要:种子发芽试验、根伸长抑制试验及植物早期生长试验是目前所建立的3种高等植物毒性试验,这些试验通过研究植物在污染条件下根系发育状况、生物量减少程度或植物耐污特性等方面而对污染物的环境效应进行诊断.文章研究了镉与草甘磷交互作用对小麦发芽率以及发芽后小麦的根长和芽长的影响.结果发现,镉对小麦发芽率没有明显影响,而草甘磷对小麦发芽率、根长和芽长有明显抑制效应.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草甘磷对小麦发芽的毒性,但对小麦生长仍有明显毒害.当镉与草甘磷共同作用于小麦时,镉的存在增加了低浓度草甘磷的生物毒性,而降低了高浓度草甘磷的生物毒性或没有影响.但是,随着镉浓度增加它们的联合毒性又逐渐增加.

Hg^2+胁迫下玉米生理生态变化的研究161-163

摘要:通过砂培实验,研究汞胁迫下玉米的生理生态指标包括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汞对玉米的胁迫是浓度和时间双重因子的作用:在低汞浓度、短时间内,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均有上升的趋势;在高汞浓度、长时间内,各生理指标均严重下降.各生理指标对汞的敏感度略有差异:游离脯氨酸含量>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其中脯氨酸含量可以作为汞污染的一个监测指标.

有机酸对根际土壤中铅形态及其生物毒性的影响164-166

摘要:采用根袋盆栽试验和连续浸提方法研究外源柠檬酸、EDTA对根际土壤中Pb形态转化及其生物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酸能明显活化根际土壤中的Pb,高浓度(3 mmol/L)比低浓度(0.5 mmol/L)的柠檬酸对Pb的活化能力强;EDTA在低浓度(0.5 mmol/L)时对Pb的活化能力就很强.柠檬酸、EDTA能增强土壤Pb的毒性,提高小麦根部对Pb的吸收,并促进Pb由根部向地上部转移.

铜陵市铜尾矿土壤动物群落生态研究167-169

摘要:对安徽省铜陵市铜尾矿地6种生境中土壤动物群落进行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不同弃置堆放时间的铜尾矿地土壤的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尾矿基质理化性质、植被状况等生境条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尾矿堆放时间、区位地貌和植被状况的不同,尾矿基质的理化性质发生变化,导致土壤动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具有明显差异.土壤动物在土体中的表聚性强,绝大部分集中分布于A层(0~5 cm);土壤的物理性质越稳定,土壤动物越丰富;土壤肥力越高,土壤动物越丰富多样.即尾矿地土壤的生境条件越优越,土壤动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越大,个体数量分布越多,群落多样性越高.这些研究结论为尾矿区的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东莞市不同区域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170-172

摘要:对东莞市及其不同区域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参照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上述土壤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全市和各区土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具体表现为:全市土壤Cd、Cu、Ni和Pb的超标率分别为4.9%,6.6%,3.3%和95.1%,均处于轻污染状态,以Pb污染最严重;土壤Cr未有超标,仅西北区域达到了警戒级水平.全市土壤重金属含量各样点间变异较大(Zn、Cr、Pb、Cd、Cu、Ni和有效Cu、Zn的变异系数分别为51.5%,54.1%,37.5%,48.8%,60.2%,57.3%和85.3%,64.7%),但对各重金属元素而言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区域差异.

垃圾填埋场硫化氢恶臭污染变化的成因研究173-176

摘要:通过对阿苏卫填埋场沼气工程改造前期和后期污染状况的现场监测,重点分析北方平原型填埋场H2S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沼气工程改造前期,填埋区内新鲜垃圾年填埋高度为2 m时, H2S质量浓度随季度有显著的变化,其浓度峰值出现在9月,可达179.1 mg/m3;新鲜垃圾年填埋高度为0.5 m时,H2S质量浓度的季度性变化不明显,峰值仅为21.8 mg/m3;这是新鲜垃圾含水率的季度性变化和年填埋高度共同作用的结果.沼气工程改造后期(2003年6~7月),在渗滤液收集井内,H2S的浓度变化趋势与水面蒸发量的变化趋势有良好的相关性.平均38 ℃的堆体内部温度和垃圾降解过程的pH值决定其浓度变化.填埋场H2S气体主要在填埋区释放.因此,控制新鲜垃圾年填埋高度,是控制H2S质量浓度季节性变化和出现高峰值的关键.

广东省跨市河流边界水质状况研究177-179

摘要:对1994~2001年间广东省25个边界水质控制断面的氨氮、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钾指数等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全省跨市河流边界水质状况总体上趋于好转,但部分断面有恶化趋势.2001年污染较为严重的边界断面主要有西湖村、企坪、上垟、石碧、青洋大桥及雁田等6个.氨氮污染最为严重.

表面流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180-181

摘要:通过小试装置研究了表面流人工湿地对人工模拟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及相关运行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流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中的CODCr、TN、TP均有较好的综合净化能力,对各种污染物指标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CODCr 75%、TN 75%、TP73%,其中CODCr和TN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分别需3 d和4 d的表观停留时间,TP要达到二级排放标准则需6 d的表观停留时间.而且,湿地植物对TN和TP的去除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

水旱轮作土壤-小麦系统CO2排放及其影响因素182-185

摘要: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川中丘陵区水旱轮作区的小麦进行全生长季CO2排放观测.结果表明,(1)土壤-小麦系统的CO2排放通量存在着明显的日变化.凌晨4:00~6:00排放量最低,随着温度的升高,CO2的排放量逐渐增大,在午后1:00~3:00达到峰值.分析表明,气温和地表温度与土壤-小麦系统CO2排放通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2)土壤-小麦系统CO2排放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分析表明,小麦生物量和气温与土壤-小麦系统CO2排放季节变化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3)在小麦各个生育期中,CO2平均排放通量常规处理>无氮处理>空白>裸地.水旱轮作区小麦常规处理、无氮处理、空白点和裸地的CO2排放通量的平均值分别为574.51、362.23、239.91、129.47 mg/(m2·h).在小麦的各个生育期中,RH、RAR和RAS对土壤-小麦系统CO2排放的贡献率分别为20%、20%和60%.

太湖春季水-气界面碳通量日变化观测研究186-190

摘要:利用静态箱观测法对春季太湖不同生态类型(藻型、草型)的湖区春季水-气界面碳通量进行了昼夜连续观测,结果表明,水-气界面碳通量存在显著日变化规律,其极值均出现在凌晨5:00和下午2:00左右,但不同湖区碳通量的日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在富营养化较严重的梅梁湾湖区,昼间主要为大气CO2的汇,其平均碳通量为-7.74 mg/(m2·h),夜间主要为大气CO2的源,其碳通量为5.32 mg/(m2·h);湖心区域,夜间为大气CO2的源,日间在源和汇间波动.而在水质较好的东太湖区域,昼夜均为大气CO2的源,其平均碳通量为11.63 mg/(m2·h).

吉林西部碱尘的通量与物质特征分析191-193

摘要:选择吉林西部两个典型地区,抽样采集碱尘样品,根据实测结果对日常形成的碱尘进行了通量测定;依据两个采样点的自然地理状况和实测采样记录,提出了吉林西部碱尘具有两种源区类型的认识,即以大布苏湖为代表的萎缩湖泡型和以姜家甸草场为代表的草场退化型.同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时间和采样点的碱尘通量及源区特征,提出了吉林西部碱尘通量与风力条件、日照条件、pH值、物理性粘粒比例正相关,与植被覆盖度、地表物质粒级负相关.对碱尘元素分析结果表明,Ca、Na元素含量明显偏高,Fe、Al元素含量变化则较大;碱尘组成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Ca、Na、Fe、Al、K、Mg、Ti,与普通尘暴元素组成有着明显的差别.

广东省外来物种入侵现状及其生态环境影响调查194-196

摘要:广东省外来物种种类多数量大,截止到2000年主要外来入侵种的入侵总面积达108.12万hm2,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71亿元.文章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对广东省外来入侵种的种类、分布、入侵面积及其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外来物种入侵规律,并提出外来种入侵的防治对策.

吉林省外来物种入侵特征的初步研究197-199

摘要:通过大量的野外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分析,总结了吉林省外来物种入侵的主要特征.研究表明,目前对吉林省造成危害的外来物种共计51种,分别为外来杂草38种、外来害虫10种和外来病菌3种.其中危害性较强的主要有7种,分别为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日本松干蚧(Matsucoccrs matsumurae)、栗山天牛(Mallambyx raddei)、菜豆象(Acanthoscelides obtectus)、松针红斑病菌(Dorhistroma pimi Hulbary).这些外来物种的传播和扩散速度较快,传播途径多以无意引入为主,对吉林省的经济和生态环境危害严重.外来物种入侵地多为生态系统结构单一的农田或人工林系统;入侵地多为吉林省气候温暖湿润的东中部,且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的地区.

全球生态保护网络的有效性199-199

渭河阶地全新世成壤环境演变的高分辨率研究200-203

摘要:对秦岭北麓渭河阶地全新世土壤剖面进行的高分辨率分析研究,揭示了该地区全新世土壤剖面的黄土-古土壤序列,是由于季风气候变化引起的以风尘堆积占优势的成黄土期和以生物风化作用占优势的成壤期相互更迭造成的.马兰黄土堆积所代表的晚更新世,气候冷干,当地为半荒漠环境;全新世初期是气候转暖转湿的过渡时期;全新世中期(8500~3100 a B.P.)发育的古土壤S0成壤作用最为强烈,为褐色土类型,分析研究表明其中既有淋溶淀积作用,又有粘化作用发生;各项分析指标也都表明S0 反映了全新世中期的温暖湿润气候;在该土壤层形成初期,就有属于老官台文化(7500~7000 a B.P.)时期的人在当地从事耕作活动.此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也有人类开发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全新世晚期从3100 a B.P.开始,西北季风增强,气候恶化,但当地降水量的减少似乎滞后于降温,所以先周和西周时代在沣河西岸建立都城的时期,当地土壤湿度似乎较大,而之后则显著干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