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人口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Population Research

  • 11-1489/C 国内刊号
  • 1000-6087 国际刊号
  • 4.5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人口研究是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7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人口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建党百年的人口发展与人口理论、生育研究、婚姻与家庭、人口流迁、人口与经济

人口研究 2018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人口研究杂志纪念改革开发四十周年
新时期避孕模式的演变(2010~2016)3-16

摘要:21世纪以来,人们的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其相关的避孕节育措施的使用也同时发生了改变。文章通过分析2010~2016年全国及分省已婚育龄妇女避孕率、避孕构成等数据,对新时期避孕模式的变化以及避孕方法使用与人工流产的关系进行讨论。分析发现,新时期,尤其是生育政策调整完善以后,避孕构成发生显著变化,宫内节育器呈现下降趋势,绝育所占比重下降明显,避孕套所占比重显著上升。特别是2015年底全面两孩生育政策实施后,避孕套构成的变化更为明显。我国各地区的避孕构成有其各自的特点,这与各地计划生育规定和实施力度不同有密切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长效避孕方法降低、短效方法上升,人工流产发生的风险显著提升。

人口研究杂志学习贯彻党的精神 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
父母如何影响女性的二孩生育计划-来自中国城市的证据17-29

摘要:文章使用2016年全国6省12市的生育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城市地区父母对20~44岁已婚已育一孩女性的二孩生育计划的影响,并讨论了家庭收入水平如何在代际影响中发挥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父母通过照料支持和表达自身生育偏好影响女性的二孩生育计划,父母提供二孩照料支持、父母的二孩或多孩偏好以及性别偏好会显著提高女性有二孩生育计划的可能性。家庭收入水平不仅对二孩生育计划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即收入水平越高的家庭,更可能有二孩生育计划),还在父母性别偏好对女性生育计划的影响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父母性别偏好对女性二孩生育计划的影响在收入水平不同的家庭间存在差异,在收入水平越高的家庭,父母的性别偏好产生的影响越大。

人口研究杂志老龄问题研究
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研究30-44

摘要:文章利用2015年五省市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状况专项调查数据,分析了城市第一代老年独生子女父母的家庭养老和入住养老院养老意愿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目前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家庭养老支持水平较低,多数老年独生子女父母处于“自立”养老状态,尚未面临严重的精神生活与日常照料风险;受教育水平越高、收入越多的独生子女给予父母的经济支持越多;约40%的独生子女父母未来有入住养老院的打算,亲子同住在提高老年父母家务支持的同时,也降低了有入住养老院意愿的风险;家庭养老支持对入住机构养老具有一定的替代性,但社区养老服务对机构养老的替代性尚不明显。

老年人独立生活能力变化轨迹的个体和总体差异研究45-55

摘要:文章使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2002~2011年数据,分析老年人独立生活能力在个体和总体层面的不同的变化轨迹,并通过分解分析揭示了死亡选择性在其中的作用。研究发现,独立生活能力较差的老人更易受到死亡选择性的影响而较早地离开队列,留下独立生活能力较强的老人,使得老年人的独立生活能力在总体层面的下降较为缓慢;但是对存活者个体来说,他们独立生活能力的衰退快速得多。个体一总体差异具有明显的队列效应,较年长队列的独立生活能力的总体一个体变化的差异较大,而较年轻队列的差异则较小。老年人独立生活能力在总体层面的缓慢下降对正经历着快速老龄化的中国来说是利好,但在个体层面上的快速衰退对老年人及其家庭而言则是巨大挑战。

代际交换、责任内化还是利他主义-隔代照料对老年人养老意愿的影响56-67

摘要:文章利用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考察老年人的隔代照料行为、代际关系及其对养老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老年人的隔代照料行为存在选择性,与子女感情越亲近的老年人,越容易为子女照料孙辈;第二,老年人的隔代照料行为反过来也会影响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代际关系,随着照料强度的升高,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代际矛盾在扩大,但这种短期的代际矛盾并不会显著影响老年人的养老意愿;第三,隔代照料会影响老年人的养老意愿,提供高强度隔代照料的老年人更倾向于未来与子女同住,体现出代际交换与家庭责任的相互交织,而非完全的利他主义;第四,在隔代照料对老年人养老意愿的影响中,代际关系没有显著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

人口研究杂志人口流迁
父母流动对农村大龄留守儿童在校行为的影响-来自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证据68-77

摘要:农村父母流动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影响有所差别,同时,父母流动对儿童在校行为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需要从不同的维度进行评估。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文章从班级融入、学校适应以及行为规范3个维度考察农村父母流动对大龄留守儿童在校行为的影响,并在多元回归模型的基础上使用倾向值分析法对父母流动对大龄留守儿童在校行为的干预效应进行更精准的测算。估计结果稳健地表明:父母流动对大龄留守儿童的在校行为,尤其是班级融入及行为规范具有消汲作用。亲子分离式的中国人口城乡流动的代价不仅仅在于未来中国人力资本的市场竞争力,而更应该警惕其对下一代人口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以及行为自榨力等综合炫展传力的影响.

人口研究杂志人口与社会
人口老龄化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基于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的研究78-89

摘要:随着我国各省份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由于各省域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水平发展差异,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呈现出不均衡性的特征。文章通过利用1998~2015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回归门槛模型实证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门槛效应。实证结果显示:老龄化产业对结构升级影响存在显著门槛效应,当城镇化水平大于门槛值时,老龄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反之,老龄化阻碍产业结构升级。以人口城镇化为门槛变量时,迈过门槛的只有北京和上海,且迈过平均人力资本积累门槛值后的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正效应更大,其余28个省份均未迈过门槛值。以经济城镇化为门槛变量时,迈过门槛的有北京、上海、天津、广东4个省市,其余26个省份均未迈过门槛值。

中国老年人精神虐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90-102

摘要:文章基于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老年专卷数据,探讨了中国老年人精神虐待的整体状况、内部差异,揭示了老年人精神虐待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国老年人精神虐待问题较为突出,精神虐待是老年人虐待最常见和普遍的形式,其发生率(5.1%)是所有老年人虐待类型中比率最高者。中国老年人精神虐待存在显著的社会经济差异。通过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发现,老年人子女多、收入低、身体状况差、认知存在偏见以及子女提供支持帮助少是影响中国老年人遭受精神虐待的主要危险因素。中国老年人精神虐待不仅是个体的社会偏差行为,更与宏观社会文化转型密切关联,应积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治老年人精神虐待。

失独家庭及其扶助保障政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103-112

摘要:失独家庭是指其独生子女死亡,不能或不愿再生育、收养子女的家庭。这是我国在推行计划生育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独生子女死亡,这些曾经为国家做出贡献的计划生育家庭面临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特殊困难,已由社会“光荣群体”变为“弱势群体”。开展失独家庭扶助保障政策研究,关注他们的利益诉求,对有效解决这一群体的问题,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积极意义。文章采用2017年河南省400户失独家庭的抽样调查数据,深入分析了失独家庭的现状及其问题,并从机构职能、制度安排、社会支持网络构筑以及精神抚慰机制的建立等方面提出了失独家庭扶助保障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