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商业经典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全球商业经典杂志 部级期刊

Global Business

全球商业经典是国家行政学院音像出版社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4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共中央党校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全球商业经典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卷首语、时政、专题、封面人物、建党百年、法治中国、大国外交、一带一路、乡村振兴、商业评论、经济学人等

全球商业经典 2013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全球商业经典杂志封面
音乐的忧伤——一个产业的毁灭、坚守与重建——音乐死了吗?42-50

摘要:如果不真正改变这个任性、对技术视而不见的行业,面临消失的不仅仅是音乐的储存介质——磁带、CD或者唱片,而是音乐本身。

毁灭——浮沉:中国唱片业三十年51-61

摘要:版权缺乏有力保护曾让中国唱片公司在改革开放之初野蛮生长,也让这个行业迅速陷入衰败,中国唱片业的兴衰起伏浓缩于短短三十年,悲喜剧频繁切换。

黎明之前62-70

摘要:整个中国音乐业落入了一种结构性的产业困境,从个人、公司到各种行业协会、产业联盟,都存抱团寻找走出困境的方法。

坚守——厨子戏子痞子71-83

摘要:“干这事(音乐)跟钱一点关系都没有,我1994年的时候就想明白了。”MAO Livehouse创始人李赤说。而音乐人洛兵说:“年轻时,我认为做音乐最重要的是才华,但现在觉得是坚持。”

神曲创作观84-87

摘要:为什么会有人喜欢神曲?“神曲教父”老猫说去看看那些上下班高峰时像抢金矿一样玩命挤地铁的人们,去看看那些在KTV里抱着小姐,喝着啤酒的人们,就都明白了。

雅俗共生论88-92

摘要:“虽然我是做内容的,但是我相信渠道,因为血的教训告诉我,没有渠道你就是狗屎。”

重建——换种键盘做音乐93-101

摘要:七年间四次创业,施凯文一步步跟随着产业链价值的转换节奏,从一个专业音乐人转型为一个全能型的互联网产品开发者。

新技术与旧规则102-106

摘要:从现场演出经纪人、声音网到虾米音乐,机电工程专业出身的南瓜一直没离开自己热爱的音乐,他梦想把互联网改变传统商业的模式复制到音乐行业。

音乐是个被宠坏的孩子108-111

摘要:曾经的音乐制作人王智翔最终选择的数字音乐的创业方向是寻求“海量音乐不被过滤”的解决方案。他相信,如果真的解决了“发现”好音乐的需求,音乐行业会好的。

“网易唱片公司”112-115

摘要:2003年丁磊刚当上中国首富时,说自己其实有一个开唱片公司的梦想。2012年,网易拿出两亿元资金做网易云音乐,这笔投入几乎达到了整个国内唱片行业的总收入。

“音乐的未来属于UGC”116-120

摘要:豆瓣音乐产品分析师齐巍网名叫白噪音,他认为UGC(用户产生内容)是未来音乐创作的趋势,这种观点是音乐圈中人近期交锋的一个焦点。

全球商业经典杂志经典
微创新:快速迭代的“闷棍原则”——如果风景可以被设计121-133

摘要:“旅游行业有多落后,外人想像不到。我为什么那么坚决一定要做‘澳洲12天’线路的设计创新?因为我从8年前刚入行就知道‘澳洲12天’,到今天大家仍然在做,这是身为这行人的悲哀。”

全球商业经典杂志生活
与恐惧为邻:非典时期的个人回忆——人类全无胜利可言137-140

摘要:人类恐惧、诅咒病毒,也曾踌躇满志,深信自己有能力制造出药物和疫苗来击败传染性病毒,而后来又焦虑地发现,病毒拥有超强的适应能力和变异能力,能够随时以新的面孔卷土重来。

我是不是在发“国难财”?141-148

摘要:“非典”让三种人发了财:卖口罩的,卖板蓝根的,开汽车电影院的。到汽车电影院看电影的每个人都兴高采烈,像监狱里放风的囚犯。

死并不可怕,难在选择何种死法149-154

摘要:黄永是首度向世界披露北京非典疫情真相的《TIME》记者,他说:“2003年,我第一次觉得工作给我带来了成就感,我写给美国人看的文章总算影响到了中国人。”但没人知道他自年轻时便有自杀倾向,在一线采访SARS疫情,他从来不戴口罩,也不采用别的什么防护措施,“一方而自恃身强力壮,另一方面可能潜意识里也觉得,让我得这个病试试也挺好。”

不幸与幸运都需要有人承担158-165

摘要:“自从出生以来,我就被医生断定活不过5岁。每年春暖花开的时节,我都要到医院里住上一两个月,准时得就像一只迁徙的候鸟。”今年20岁的新疆小伙子程浩已经能够成熟到能说出:“命运如此,休论公道。不幸与幸运一样,都需要有人承担。”

人自危的时候你反而更安全168-172

摘要:“自始至终,我都没觉得恐慌,难得北京变成了那么卫生的城市。关于‘非典’的舆论,我觉得很大一部分是炒作起来的,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对这件事都有点过分渲染。中国人对待自己身体的态度,平时特别不讲究,有点什么事的时候又特别害怕。”

人生从没有意义开始173-176

摘要:人为什么一定要变成平均数?我做的事情一定要引起影响,导致别人高度评价我?我觉得最好是每人拥有一个事情,这个事情是别人不做的,只是对你自己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