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煤炭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

  • 11-2190/TD 国内刊号
  • 0253-9993 国际刊号
  • 2.8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煤炭学报是中国煤炭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64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煤炭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采矿理论与工程、“煤加工与洁净化工技术”专题、煤与煤系气地质与勘查、安全科学与工程、矿山环境保护、交叉·前沿、煤炭加工与利用、聚焦·评述、煤矿机电与智能化、本期推荐等

煤炭学报 2009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高水压裂隙岩体综采覆岩破坏规律721-725

摘要:通过现场测试、工程类比及综合分析方法,取得了高水压含水层作用于原生纵向裂隙发育岩体条件下的垮落带、导水断裂带高度及发育特征的现场实测结果,并结合国内其他矿区覆岩破坏的一般规律及特点,对比分析了该类覆岩破坏的异常特征及主要原因.

刀柱采空区上方遗弃煤层上行开采可行性判定726-730

摘要:针对刀柱采空区上方遗弃煤层开采问题,分析了现有上行开采可行性判定方法的不足.受关键层理论启迪,基于刀柱采空区上方岩层可形成的结构和上层煤开采对层间岩层的影响,提出了关键层叠合破断距的概念,形成了“5步法”刀柱采空区上方遗弃煤层上行开采可行性判定理论及方法.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判定白家庄矿8号煤层刀柱采空区上方遗弃的6号煤层可以上行开采,并在生产实际中实施,开采情况正常.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底板破坏深度预测731-736

摘要:在总结采场底板破坏深度预测方法和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大量实际资料分析,归纳出开采深度、煤层倾角、开采厚度、工作面长度、底板抗破坏能力和有无切穿型断层或破碎带6个方面是影响底板破坏深度的主要因素.根据全国典型突水案例,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底板破坏深度的预测模型,确定建立BP神经网络所需的输入样本和检验样本,运用Matlab软件对网络进行训练,得出了优化的网络模型,并根据建立的网络模型预测肥城煤田曹庄井田8812和9604工作面的底板破坏深度.通过与实测结果对比,证明该网络模型的计算结果比相关规程提供的底板破坏深度经验公式计算的结果更接近实际.

500万t黔北电煤基地开工建设736-736

摘要:近日,年产500万t黔北电煤生产基地正式开工建设.该基地由柿花田、木孔、庙新三大煤矿组成,由重庆能源集团与贵州能发电力燃料公司合作开发.矿井井田面积20.5km^2,煤炭资源量6400万t,设计生产能力年产45万t,规划建设生产能力每年60万t,服务年限41a.基地预计2012年底建成投产,

松散地层深部沉降变形的光纤Bragg光栅监测741-746

摘要:为了监测松散含水地层沉降变形,提出了一种在预设钻孔中埋入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网络系统的监测方法.根据光纤Bragg光栅传感原理和矿井地层情况,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由18个光纤光栅组成的具有特色的光纤Bragg光栅波分复用/空分复用混合阵列,研究了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应变传递规律,通过监测得出了风井松散层应变变化情况,在146~149m的砂砾层和167~176m的黏土层处应变最大,截至2008—05—01最大应变变化量为121.68με。工程实践表明,光纤光栅传感器监测正常,系统稳定,光纤光栅作为应力应变检测使用安全可靠。

特厚表土层钻井井壁底结构分析与设计优化747-751

摘要:针对目前特厚表土层深钻井工程井壁底常用设计计算方法不能反映结构的细部应力特征、且支承环应力与实际状态不符的难题,采用有限元法对淮南张集煤矿西区进风井井壁底结构进行了数值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原设计井壁底结构中壳体与支承环相交处内缘径向应力最大,为-34.54MPa.在井壁底结构设计时,可取支承环高度2.0m进行计算.通过设计优化,井壁底结构中最大应力得到大大降低,只有-12.68MPa,满足了设计强度要求.工程实测结果表明,优化后井壁底结构中实际钢筋的最大应力为-67.20MPa,混凝土最大应变为-351με,且都远小于他们的设计值.优化后的井壁底不但节约了混凝土浇灌量,更为重要的是中间部位没有浇灌实,为后面破锅底爆破工作创造了自由面,加快了施工进度.

煤岩与顶底板岩石力学性质及对煤储层压裂的影响756-760

摘要:基于不同地区煤岩及顶、底板岩石样品的力学性质数据,总结了主要岩石类型的力学性质特征,重点对两者力学性质的差异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决定岩石力学性质的主要控制因素,如岩性、孔隙特征和含水率.以此为基础讨论了两者力学性质差异对煤储层水力压裂的影响.研究表明,岩石的强度随孔隙度的增大而减小;岩石的软化性取决于岩石的矿物组成与孔隙性,水分对不同岩性岩石强度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力学性质的差异,影响了煤层中地应力场的分布,使得煤层气井水力压裂表现出与常规储层水力压裂不同的特点.

无残余应力煤岩损伤演化模型分析761-765

摘要:利用加卸载循环试验得到应力与全应变幂之间的关系曲线,在塑性应变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弹性模量与损伤耗能之间的关系,确定了没有残余应力的岩石在准静态过程中损伤演化的能量变化过程.研究表明:在准静态过程中,随着损伤的增大,应力总是先增大后减小而出现应力峰值,应变则有可能是先增大后减小而出现应变峰值.

动力煤价格将平稳运行765-765

摘要:据悉,5月最后一周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煤炭现货价格继续上涨,周环比上涨3.5%,月环比上涨7.8%.国内动力煤价格基本保持稳定,6月1日山西优混平仓价均价为585元/t,周环比不变,月环比上涨1.3%,焦炭价格也保持稳定,周环比不变.

地应力、地温场中煤层气相对高渗区定量预测方法766-770

摘要:为定量化预测煤层气高渗区,以应力、温度影响下的煤层气压力、孔隙率和渗透率的预测方程为基础,提出了地应力场、地温场中煤层气渗透率预测的定量化方法,建立了考虑煤体内部裂隙结构和应力、温度影响的渗透率计算方法,给出了实验室渗透率与现场实测渗透率的校正方法.通过Kaiser声发射原岩应力测试实验、不同温度不同围压条件下煤体甲烷渗流实验、孔隙率测定实验、比表面积测定实验、煤体压缩及热膨胀实验,研究了应力、温度影响下的煤体甲烷渗透规律.研究发现,煤体甲烷渗透率随温度变化并非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渗透率与温度的关系,取决于有效应力条件或围压条件,即高有效应力时,煤体具内膨胀效应,渗透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低有效应力时,煤体外膨胀,渗透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依据理论方程和实验,以等值线形式定量预测了重庆沥鼻峡矿区煤层渗透率分布,并划定了相对高渗透区,解决了当前煤层气高渗透区预测难以定量化的问题,并提高了预测精度.

采空垮落区瓦斯非线性渗流-扩散模型及其求解771-777

摘要:根据高强度快速推进条件下大空间采空垮落区瓦斯运移的特点,按照渗流力学理论,将采空区视为连续的渗流空间,瓦斯在采空区实际是机械弥散和分子扩散引起的散布过程,通风风流流动状态是由工作面湍流向采空区深部层流的过渡状态.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和非线性渗流方程,提出基于Fick扩散定律和Brinkman方程的瓦斯扩散-通风对流运移模型,综合考虑了流体压力梯度和动能作用,比较适合采空垮落区的风流运动和瓦斯对流扩散规律.通过数值求解,研究采煤工作面采空垮落区内瓦斯运移的作用机理.

煤矿瓦斯爆炸冲击波衰减规律研究与应用778-782

摘要:基于弱冲击波理论,根据瓦斯爆炸释放的能量,推导出爆炸冲击波传播过程中超压与爆源点距离之间的衰减关系,得到冲击波参数随传播距离的衰减规律以及冲击波传播距离和时间存在的非线性关系.全尺寸实验与理论计算的对比结果表明,理论数据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证明了冲击波超压随距离衰减公式的合理性.应用研究结果分析了瓦斯爆炸后冲击波影响范围,认为小型瓦斯爆炸只是破坏局部通风系统,而大型瓦斯爆炸,或者瓦斯爆炸过程中有煤尘等参与会造成极大的灾害.

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可拓聚类方法及应用783-787

摘要:在综合分析煤与瓦斯突出多种影响因素基础上,提出预测敏感指标并建立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等级,应用物元和可拓集合理论建立了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的物元可拓模型,提出了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的可拓聚类方法.以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天安十三矿为例对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可拓聚类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矿井瓦斯爆炸毒害气体传播规律788-791

摘要:为了揭示矿井瓦斯爆炸毒害气体传播规律,减小矿井瓦斯爆炸事故造成的大量人员伤亡,为矿山应急救援提供理论支撑,描述了矿井瓦斯爆炸现象,分析了毒害气体扩散传播基本过程,提出井下瓦斯爆炸生成的毒害气体传播过程按时间顺序可分为3个阶段:①瓦斯与空气的预混气体燃烧生成的毒害气体在火焰作用下的传播过程;②瓦斯爆炸生成的高浓度毒害气体在无风巷道和微风巷道中的扩散过程;③毒害气体在一定风速通风网络中的传播过程.根据瓦斯爆炸和毒害气体传播的3个过程,初步分析了矿井瓦斯爆炸火焰对瓦斯爆炸产生的毒害气体传播的影响,建立了毒害气体在无风和微风巷道扩散的数学模型及毒害气体在通风网络中传播的数学模型,并在实际巷道中进行了试验研究,模型计算与实验数据相近.

新疆煤田火灾烟气流动与传热特性的研究792-796

摘要:根据岩层控制理论,分析了新疆煤田火区上覆岩层因煤层燃烧产生空区导致的移动范围及其分布,根据火区不同区域裂隙发育、温度分布和烟气流动特性,将火区分为燃烧区Ⅰ、燃烧空区及垮落区Ⅱ和燃烧火区影响区Ⅲ,分析了火区烟气在不同区域随灭火工程动态演化的运移特点,建立了描述其流动特性的模型;初步尝试分析了火区的传热特性,并将其用于估算火区煤量的直接燃烧损失,提出了一种基于火区烟气流动和传热特性分析的煤燃烧损失量的计算方法.

高瓦斯煤层群顶板大直径千米钻孔抽采技术797-801

摘要:基于瓦斯流动规律建立了顶板裂隙抽采钻孔组抽采条件下垂直平面上的瓦斯流动模型,应用复变函数理论对该模型进行了求解,并开展了钻孔之间抽采量及其相互影响的研究.在分析研究顶板大直径千米钻孔抽采技术原理的基础上,结合从德国引进的DDR-1200千米定向钻机,开展了顶板大直径千米钻孔瓦斯抽采技术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实施顶板大直径千米钻孔抽采技术治理瓦斯效果显著,钻孔抽采瓦斯浓度可达50%以上,能抽采出大量高浓度瓦斯,实现煤与瓦斯安全高效共采.

兖州煤业签售784万t煤炭801-801

摘要:兖州煤业集团近日披露,截至2009-06-08已签订2009年度国内煤炭销售合同784万t,平均含税基准价为502.62.G/t.其中在政府部门协调下签订的2009年度重点电煤销售合同429万t,与2008年度重点电煤合同量持平,平均含税基准价为463.86.G/t,与2008年度重点电煤销售合同约定的平均含税基准价相比,增加了17.83元/t或4%.

温度对煤吸附性能的影响802-805

摘要:为了研究温度对煤体吸附甲烷性能的影响,采用WY-98B型吸附常数测定仪,选取了含气量较高矿井的3种煤样,进行了不同温度下吸附甲烷的等温线测试,并据此拟合出了温度与Langmuir吸附常数Ⅱ的曲线方程.利用计算煤表面能的方法,推导出了温度与Langmuir吸附常数b的关系.实验及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吸附温度的升高,煤体吸附甲烷量变小,压力越大这种变化趋势越大;Langmuir常数血随温度的增大而减小,吸附量越大的煤样,其吸附常数a随温度变化的剧烈程度越大;Langmuir常数b与温度的关系依赖于吸附温度T、吸附平衡时的压强P,以及煤自身物理性能所决定的常数k;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对吸附常数的影响可以用具体的函数关系式袁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