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改革杂志社
分享到:
《理论与改革》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8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党的建设、改革与发展、经济论坛、公共管理、哲学与文化建设、民主与法制、社会学与社会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探索与争鸣、学术综述与动态等。
  • 主管单位: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
  • 主办单位: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
  • 国际刊号:1006-7426
  • 国内刊号:51-1036/D
  • 出版地方:四川
  • 邮发代号:62-84
  • 创刊时间:1988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34
  • 综合影响因子:1.438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理论与改革 2012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理论与改革杂志理论与探讨

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视域中的社会运行与制度调节

摘要: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视域中的制度是对象化活动尺度的具体化以及社会有机体运行关系的集合,其自身亦具有“对象化活动”的属性。作为总体的社会运行机制,是在历时与共时的发展中规范着社会有机体整体及实践主体的人的发展,作为具体的社会运行机制,则是包括社会动力、整合、激励、控制、保障机制在内调节社会有机体诸要素和关系协调、良性运行和发展的规范性总和。同时,制度本身对于社会有机体的运行亦具有积极与消极作用,制度创新与变迁成为必要。
9-11

社会转型下的政治焦虑

摘要:转型时期的政治焦虑突出表现在政治迷失感、群体极化趋势、隐蔽式“暴力”寻租,而基于政治人格的政治盔甲以及政治生态的解构、对虚拟政治的不适和政治紧张则是政治焦虑的导源体。构建合理的政治参与秩序、疏通多样的政治流通渠道、科学调适政治心理、构建社会保障体系.是消弭政治焦虑、形成政治幸福指数的关键。
21-25

社会怨恨的生成机制研究

摘要:转型过程中社会结构断裂与失衡带来的利益分配格局多元化和极化趋势、价值比较形成的不公平感、宪政意义的公正平等与现实的反差等作为强烈的外部刺激作用于社会公众,尤其是弱势群体。对于自身生存状态和社会位置的归因偏差,加之制度化利益表达有效性缺失所导致的低下政治效能感和无力感,在日积月累中形成社会怨恨。并经过不断蔓延、感染、传播而上升为主导性的社会情绪。现实社会生活正越来越多地承受着这种怨恨情绪制度边缘化、非制度化释放过程所带来的危害。
26-29

论作为道德伦理建构逻辑起点的人性利己假设

摘要:任何道德伦理理论的建构都或明确或隐含地把关于人性的假设作为自己的逻辑起点。相较于其他的人性假设,人性利己的假设扎根于人的需求和欲望,具有深刻的生物遗传基础和资源约束基础.更接近人性的现实。人性虽不是完全不可塑,但人性利己有着很强的稳定性。以人性利己假设为前提建构的道德伦理理论对人性的要求更低,适用范围更广,逻辑一致性更强,因而解释力也更强。以此为基础建构的道德伦理和社会政治秩序会更可靠,会更有效地守护道德底线和抑制社会道德水平的滑坡。
30-34

如何破解农业与生态环境矛盾?——来自马克思主义批判视角的启示

摘要:中国近30多年来经济发展的成果非常显著,但所付出的环境代价亦非常沉重。由此可见,现行的发展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视角或许有助于打破这一困境:貌似单纯的“自然问题”应该归结为社会问题。当纯粹的市场经济规则占据主导。全社会都以经济发展为最高目标时,从剥削劳动财富延伸至掠夺自然财富,这是追逐利润的经营者合乎逻辑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人与自然的矛盾日趋激化,而农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正是矛盾的最尖锐之处。因此,解决之道在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遏止全社会以“经济挂帅”的做法,为自由市场经济的适用范围设限。本文用于分析的案例来自作者的实地调查。
35-39

中国特色侨务理论研究路径探析

摘要:推进中国特色侨务理论研究是提升侨务工作科学化水平的迫切需要。中国特色侨务理论研究应当积极借鉴移民理论的相关成果,以更宽广的视野加深对移民规律和侨务工作规律的认识,并在系统梳理和总结既有侨务政策的基础上,着力把握侨务工作的本质和性质,紧密结合侨务工作实践,对涉及侨务工作的重大问题作出科学系统的理论阐释。
45-49

自然灾害与国家研究:缘起与拓展

摘要:以阶级、战争、革命、治水等为切入点来探讨国家的起源与发展,这些学说及其延展研究都已成为国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比,自然灾害与国家研究之间还难以达致良好的沟通与融合。自然灾害不仅促成了早期国家的生长,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形塑了传统国家的合法性。灾害频发的社会现实和巨大的灾害风险要求以主权和合法性为特质的现代国家必须对自然灾害之“暴力”负责。实际上。现代国家在救灾领域也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因而。我们需要突破灾害研究与国家理论之间的隔膜,在灾害研究中找回“国家”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50-54
理论与改革杂志党的建设

环境置换与功能调适: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功能提升的内在逻辑

摘要:作为现代政治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政党社会整合功能的发挥对形成统一性和一体化的利益共同体、社会秩序的建构和社会矛盾的消解意义深远。政党社会整合功能的有效运作有赖于利益关系的综合协调和权力结构的规范演变,并促推政党自身的变革转型和现代化。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关键期,快速的社会变迁和结构调整,其带来的环境置换让中国共产党处于一个全新的活动空间之中。特剐是随着体制内在的结构要素、组织体系、运行模式的转变,传统时期的社会整合的方式和作用范围日益受到局限和制约。面对日益开放和分化加剧的现实中国,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功能的积极发挥有赖于自身功能的转换和调适。这个转换和调适的过程贯穿于党(执政党)的领导和执政、价值意义、整合机制、组织创新的全部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走向现代化政党、全面自我提升和再造的过程。
55-60

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法治化的走向

摘要:推进以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和领导为核心,各派依法参政,各政党之间依法相互监督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法治化,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完善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建设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客观要求。推进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法治化,应当增强各政党的现代法治理念、建立健全政党法制体系、坚持执政党依法执政、保障参政党依法参政等。
61-64
理论与改革杂志改革与发展

“困境”与“脱困”:“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探析

摘要:前,“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仍然处在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验状态。在改革推进过程中,不仅不会一番坦途,还可能会遭遇种种困境,甚至可能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问题。认识不到这一点,“省直管县”体制也将如当初的“市管县”体制一样,昙花一现,甚至很快会成为下一次被改革的对象。基于此,需要对“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可能遭遇的困境进行全面预测.并从建立地级市的利益补偿机制、完善地方政府间利益协调机制、理顺“条块关系”、构建公共服务跨域治理体系、摒弃“以级别定规模”的错误观念、合理划分纵向政府间事权关系、构建有限责任的地方政府体系、重建行署制度等方面提前做好应对准备,以此保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
65-68

我国公务员热的制度环境考量——以公平与效率为视阈

摘要:公务员热堪称我国就业市场一道独特风景。从公平的视阈看,这一现象是社会不公的综合反映。是社会公平普遍缺失和公务员职业特殊化的合力所致;从效率的视阈看。这一现象是资源配置权力化的必然结果。它强化了公考的外部不经济,公共人力资源的低效化和优秀人才的逆向流动,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严重缺失。无论是公平缺失,还是效率缺失,追根溯源都是制度缺失的产物,其症结在于制度环境的不健全。因此。加快制度重构,强化权力约束,推进社会公平与公正是完善我国制度环境的重要路径选择。
69-72
理论与改革杂志经济论坛

马克思就业理论进路与我国就业促进机制构建

摘要:认真研读和体认马克思的经典原著,从资本、工资、劳动与分工等四个致思向度展现马克思的就业理论进路。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业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增长再度由重工业主导,经济增长、就业及其相关方面变化的现实,提出解决当前我国就业问题,构建四大机制即资本调控机制、工资浮动机制、弹性劳动机制和全面的沟通机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77-80

资源型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现实困境与出路

摘要:我国的资源型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对于技术基础薄弱,技术能力不足的资源型企业而言,要实现从资源依赖型向技术创新型企业的转变,必须首先解决自身在技术创新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而达到技术能力和竞争能力提升的最终目标。
81-84

知识产权战略视角下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模式演进及其制度创新

摘要: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国家质量检验及检疫总局和农业部分剐依据《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管理办法》、《地理标志保护规定》以及《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对于农产品地理标志实施三种不同的行政管理模式,致使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管辖权存在冲突、质量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为了充分利用我国的地理标志资源,发挥“长项”优势,必须完善地理标志管理制度。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制度的完善方略,从近期看要构建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协调机制,未来则要创新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体制。
85-87
理论与改革杂志领导与管理

论社会学习框架下公共服务集体决策的优化——兼论公共参与难题的破解

摘要:社会学习作为公共事务治理中的一种集体决策框架,其与公共决策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优化公共服务集体决策,亦触及公共服务集体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实质性推进这一公共参与难题的破解。作为集体决策的社会学习框架涵盖公共协商机制、保障条件、社会学习和集体决策优化等构成要素。以社会学习框架为基础的公共服务集体决策模型,是一个体现领域适应性的动态循环过程,其实质是推动注入民主因素的集体决策转型和优化,在集体决策对多元需求偏好的整合和效率的民主嵌入方面彰显其价值。
88-91

授权缺失——绩效管理“结果导向”中的偏差分析

摘要:“结果导向”作为一种西方公共管理改革理念,主旨倡导政府绩效管理创新应既关注被考核对象绩效目标特征,又重视对其授权。以“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历届获奖的绩效管理创新案例为文本,分析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创新实践中创新点的倚重所在。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创新重视考核目标设置情况,但对考核对象的授权并未同步进行。对目标特征和授权的关注程度不相称,说明作为考核方的地方政府在绩效管理制度创新过程中的“程序导向”明显,同公共管理改革“结果导向”的理想状态存在偏差。据此文章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92-95

公共卫生服务优先购买:选择与路径

摘要:购买是在购买者、公私提供者之间引入竞争机制,从而实现了利用市场机制来促进卫生服务效率提高的目标.与直接提供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公共卫生服务产品因数量和质量易清楚标明,结果易衡量及评估,成为各国实施卫生服务购买的优先选择。通观国际购买实践与中国的探索,在三层委托关系中,信息不对称及交易成本是购买要面对的主要问题。公共卫生购买引入购买者竞争与供方多元化、加强购买者和提供者买卖双方的长期合作关系,是防范问题及降低交易成本的有效方式;将卫生服务需求、卫生服务计划与卫生资源的优先配置.以及与卫生服务提供者的干预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卫生组织与管理体制机制的变革与创新是实现战略性购买的路径选择。
96-99

整合农村社会资本的内在张力,促进农村社区治理

摘要:农村社会资本存在着性质上的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功能上的积极社会资本与消极社会资本、现状上的传统社会资本与现代社会资本三方面内在张力,这些张力对农村社区治理产生了不同的作用,成为影响农村社区治理的关键因素。因此.要发挥农村社会资本对农村社区治理的积极功能,就要处理好农村社会资本的内在张力.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整合这些张力。
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