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改革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理论与改革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Theory and Reform

  • 51-1036/D 国内刊号
  • 1006-7426 国际刊号
  • 1.34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理论与改革是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8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理论与改革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政治学研究、公共治理研究、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专题、数字治理研究、乡村治理研究、基层治理研究、经济学研究、乡村建设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专题、贫困治理专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专题、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等

理论与改革 2007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理论与改革杂志理论探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新发展——从斗争哲学到和谐哲学5-7

摘要:从历史上马恩列斯毛普遍重视斗争哲学,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对和谐哲学的重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新发展,显示了作为以实践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不同时代主题的拓展和变化。

哲学精神在哲学创新中的作用8-11

摘要:针对我国哲学在当代创新中存在的知性化倾向,提出哲学精神是哲学创新的灵魂和动力。哲学精神是人类精神的最精致表达,是对科学精神的超越。哲学发展一定程度上高不开科学精神。但简单地以科学精神代替哲学精神,却是当代哲学被知性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永葆“爱智慧”风范的精神品格,哲学精神主要包括追求纯粹、反思批判、高扬自由等内容。哲学的创新恰在于哲学精神的发扬光大。

制度发展的形而上基础12-16

摘要:自然演进和理性建构是制度发展的两种模式,它们分别源于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两种理性观,基于他们对经验与理性的不同态度;从哲学基础看,二者又是人类实践活动的自发性和自觉性、自为性的体现。但二者又各有其优点和缺陷,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真正实现了制度发展的自然演进模式和理性建构模式的统一,是对两种制度模式的创造性超越。

行政哲学视域中的政府诚信建设17-20

摘要:政府诚信与行政哲学有着内在的共通性,是行政哲学首先要反思的问题。从行政价值的角度分析,政府诚信的目的性价值主要体现在为公的目的,善良的动机和忠诚的行动上。政府诚信的工具性价值主要体现在现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价值。从行政主体的角度分析,政府诚信的基本框架由公务员诚信、领导干部诚信和行政组织诚信组成。从行政哲学的角度来反思,政府诚信建设应该坚持以德治政、维护公共利益、增强民主行政、追求行政公正。

农村环境保护与农民参与权的制度保护21-23

摘要:农村环境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而农民是农村环境建设的主体。农民的参与是环境权、市场经济和村民自治背景的必然反映。通过农民参与,能够实现环境正义和环境效益的双重价值。但是,农民有效参与农村环境保护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障碍,因此,需要从立法完善、参与权的确立、信息公开、利益驱动以及司法救济等方面切实保障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

论人大代表比例构成的历史必然和发展逻辑24-27

摘要:我国人大代表比例的构成既来源于执政党对代议制中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深刻维护,也来源于我国特殊的国情特征。从制度预设的视角看,适宜的比例结构规定成为我国人大制度的价值目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变迁和阶层分化,我国人大代表中的比例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领导干部过多的现象实际上反映了追求国家经济发展的暂时性政治特征。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议增加农民工代表以及妇女代表的比例,体现了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的我国人大政治制度新的发展理念。 未来我国人大代表的比例结构发展逻辑是更趋合理和理性。应该看到由此带来我国人大制度的深度变化。一方面是代议议程更加契合代议的原意。另一方面是代表制度的规模也将有所改善。更加增强其有效性。

社会共享价值断裂与社会失范行为28-30

摘要: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的发展往往是不均衡的。在从旧的平衡转变为新的平衡过程中,社会的各种价值观均处于变化之中,新旧共享价值在交替、认同、确立与践行当中常常发生缺位、错位和失调现象,在这种状态下,社会缺乏某种共同价值标准和价值实践原则的持续指引,使社会组织和个体的社会行为失去统一价值依托与标准.导致了各种偏离社会发展和威胁社会稳定的失范行为持续和大量地发生。

农民权利缺失的政治根源探微31-33

摘要:农民权利缺失不仅表现在经济、文化、社会权利的缺失,更主要的是表现在政治权利上的不平等。本文通过对革命和建设两个不同阶段中农民地位分析.认为社会我们党依靠农民阶级的大力支持和加盟取得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执政群体不应以特殊的身份去谋取经济利益,应当兼顾及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均衡,努力做到全体人民的权利平等。

论我国城市公用事业规制边界的动态变迁34-37

摘要:城市公用事业因其具有自然垄断特性而成为政府规制的传统领域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需求扩大以及市场范围的变化,城市公用事业自然垄断的边界不断地发生变化,使得政府规制的边界也相应地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政府应该根据城市公用事业自然垄断的动态变化特征,及时调整规制的思路、范围和具体方法,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城市公用事业的发展。

理论与改革杂志党的建设
增强党章意识:党实现长期执政的重要保证38-40

摘要: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党章意识,就是党员自觉学习党章、认同党章并进而实践党章的观念。其基本特征是:主体的特定性、客体的广泛性、地位的先导性、养成的递进性。党章意识是实现党长期执政的重要保证,执政时间越长,增强党员党章意识的必要性就越大。增强党员党章意识,必须有正确的原则、方法和富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

论党的思想领导能力建设41-43

摘要:党的思想领导能力建设是为了加强党的思想领导,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党在思想领域内的执政能力,提高党员干部整合人们思想的各种能力。它的本质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通过增强思想领域的领导能力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加强党的思想领导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领导的需要,是发扬党的建设优良传统的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是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马克思恩格斯的党内民主思想44-46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无产阶级政党过程中,积极引入民主制原则,形成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党内民主思想。马克思恩格斯阐明了党内民主原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属性,初步构建了党内民主的制度框架,规定了党内民主的一系列原则。

理论与改革杂志改革与发展
城镇弱势群体就业的社区支持政策研究47-50

摘要:帮助城镇弱势群体就业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更是政府的责任。城镇社区是弱势群体在空间上的沉积点.实践证明政府制定帮扶政策借助社区这一平台可以较好地解决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创造性地促进社区就业,挖掘社区就业岗位;利用社区平台重构弱势群体利益诉求渠道,完善政策决策机制;健全和完善以社区为平台的就业服务体系;积极扶持社区自治组织建设,重视非政府组织建设,激发社区活力;完善社会福利政策。

行业协会研究综论:在国家与社会之间51-55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中国行业协会的研究日渐活跃。本文介绍了社会学、政治学以及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对行业协会的研究状况。文章首先介绍一下行业协会在“国家一社会”分析中的地位与状况,回顾了这一领域或视角下的主要研究方向和成果,在此基础上.作者就这一领域中的研究方向和课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村庄体制内精英的策略选择56-58

摘要:1998年颁布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自治组织,而在实际运作中却受到国家权力强有力的制约,导致了法律赋予的理想角色与现实扮演的角色的模糊冲突,为村庄体制内精英提供了一个自由政治空间。本文提出政治自由空间概念,运用动机-行为-结果的分析方法分析体制内精英的五种策略选择及其相应的结果,并且对于如何压缩自由政治空间提出了对策。

生态社会主义绿色政治思维模式及其当代价值59-62

摘要:全球生态危机与环境问题引起了世界人民的关注。以“生态优先、人权公正、基层民主和非暴力”思想为基本原则的西方生态社会主义绿色政治运动影响着西方国家乃至世界政治经济关系。其生态至上的思维模式、系统协调的思维视角、世界历史眼光等绿色政治思维模式,为建设生态社会、抵制生态殖民主义。倡导“和谐世界”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论政府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应然角色63-65

摘要: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单位体制”的解体、城市化速度的加快,我国城市社区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新的治理结构、新的治理环境,政府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角色才能使当前正在进行的社区建设顺利发展下去.才能充分发挥社区的功能优势?本文借鉴治理-善治理论。并在该理论的分析框架之下对政府的应然角色进行深入探讨。

我国农村非政府组织生长动力机制研究66-68

摘要:在全球结社革命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农村的非政府组织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和西方相比.我国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兴起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甚至和我国城市非政府组织相比.也有着不完全相同的动力和发展轨迹。我国农村非政府组织发展是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共同作用的产物。农村制度变迁、社会需求、外部力量、乡村精英都是其生长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