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身疾病杂志社
分享到: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4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临床研究、心理研究、医学鉴定、临床报告、医教管理、医学写作、专题讨论等。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河南省精神病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87X
  • 国内刊号:10-1340/R
  • 出版地方:河南
  • 邮发代号:36-259
  • 创刊时间:1994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66
  • 综合影响因子:0.174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临床心身疾病 2011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临床研究

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常规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护理,研究组联合康复训练,观察6个月.于康复训练前及训练6个月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及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评定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结果 康复训练6个月末,两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研究组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病情总估计、总积极因素、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因子分均较训练前显著升高,且均高于对照组(P<0.01);总消极因素、激惹、精神病表现、抑郁、迟滞因子分均显著低于训练前,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研究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训练前有显著下降(P<0.01),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康复训练,能显著缓解各种精神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社会功能.
486-488

喹硫平与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喹硫平与氟哌啶醇治疗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90例抽动障碍患儿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7例,口服喹硫平治疗,对照组43例,口服氟哌啶醇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8周末采用耶鲁抽动症严重程度量表及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耶鲁抽动症严重程度量表评分均呈持续性下降,但治疗8周末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研究组显效率为82.99%、对照组为62.79%,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680,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66%,对照组为81.40%,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χ2=26.052,P<0.01).结论 喹硫平与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疗效均显著,但喹硫平疗效优于氟哌啶醇,且安全性更高,依从性更好.
494-496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血管性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血管性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86例血管性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患者分为奥氮平组与利培酮组,每组4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口服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8周末采用痴呆行为量表评定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定生活自理能力状况,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痴呆行为量表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但奥氮平组治疗2周末痴呆行为量表评分较利培酮组下降更显著(P<0.05),其他时段评分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奥氮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2%,利培酮组为48.8%,奥氮平组失眠、锥体外系反应、兴奋激越发生率显著低于利培酮组(P<0.01),而嗜睡发生率显著高于利培酮组(P<0.05).结论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血管性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疗效均显著,但奥氮平起效更快,安全性更高,依从性更好.
510-511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阿立哌唑组口服阿立哌唑治疗,利培酮组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第2周末起,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同期两组间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8周末,阿立哌唑组总有效率91.43%,利培酮组为88.57%,两组差异无显著性(χ2=0.159,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利培酮组体重增加、月经不调/泌乳、震颤、肌强直、静坐不能等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阿立哌唑组(P<0.05或0.01).结论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且与利培酮相当、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512-514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齐拉西酮组口服齐拉西酮治疗,利培酮组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6周、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或0.01),同期两组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8周末,齐拉西酮组有效率84.2%,利培酮组为81.6%,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齐拉西酮组锥体外系反应、体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利培酮组(P<0.05或0.01).结论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且相当,但齐拉西酮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及体重增加发生率低,安全性更高、依从性更好.
515-516

西酞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西酞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6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3例,研究组口服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口服劳拉西泮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周、2周、4周、6周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汉密顿焦虑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或0.01),研究组治疗1周、2周、4周末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或0.01);治疗6周末,研究组显效率78.79%、有效率87.88%,对照组分别为72.73%、81.82%,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χ2=0.33、0.47,P>0.05).两组不良反应较轻微,研究组主要表现为口干、白天困倦、胃肠不适、乏力;对照组主要表现为白天困倦、头晕、乏力.结论 西酞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疗效显著,起效快,安全性高,依从性好,优于劳拉西泮治疗.
517-518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心理研究

婚姻质量与夫妻个性特征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婚姻质量与夫妻个性特征的相关性,为提高婚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对165名已婚者采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评定婚姻质量,艾森克个性问卷评定个性特征,对评定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被试Olson婚姻质量问卷婚姻满意度、解决冲突的方式、经济安排、业余活动、与亲友的关系、信仰一致性因子分与艾森克个性问卷精神质维度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婚姻满意度、业余活动、信仰一致性因子分与内外倾维度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性格相容性、夫妻交流、性生活、与亲友的关系、信仰一致性因子分与神经质维度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0.01);信仰一致性因子分与掩饰倾向维度分呈显著正相关(P<0 05).不同性别内外倾维度≥50分与<50分者Olson婚姻质量问卷各因子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精神质维度≥50分与<50分者Olson婚姻质量问卷婚姻满意度、经济安排、业余活动、与亲友的关系、信仰一致性5个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或极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 个性特征是影响婚姻质量的重要因素,尤以精神质、神经质个性影响更显著.
533-535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配偶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配偶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制定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将50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配偶设为研究组,50名非肝炎患者配偶设为对照组,采用自拟一般状况调查表统计一般资料,症状自评量表测评心理健康状况,对上述评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总均分、躯体化、抑郁、敌对、偏执因子及附加项目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配偶存在诸多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配偶;临床医师在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治疗的同时,对患者配偶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536-537

全程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随机分A组与B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维持原用抗精神病药物以及情绪稳定剂治疗,A组进行全程护理干预,B组予以认知治疗.观察16周.于干预前及干预8周、16周末,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韦氏记忆量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进行评定分析.结果 干预16周末,A组韦氏记忆量表及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各因子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或0.01)、威斯康星卡片各因子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B组韦氏记忆量表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或0.01),威斯康星卡片总测验数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A组韦氏记忆量表及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各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P<0.05或0.01)、威斯康星卡片各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538-539

中等卫校护理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摘要:目的 探讨中等卫校护理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对132名护理新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测评心理健康状况,并与国内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护理新生症状自评量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人际关系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1),敌对、恐怖、偏执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常模(P<0.05或0.01);总分>160分者占42.42%,阳性项目数>43项者占52.27%,因子分>2分排前5位者依次为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结论 中等卫校护理新生存在诸多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545-546

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焦虑情绪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于综合护理干预前及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30 min(干预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的焦虑状况,同时采用同一血压计测量血压,检测心率.结果 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收缩压、心率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收缩压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收缩压、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实施有计划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缓解焦虑情绪、稳定血压、降低心率,有利于患者顺利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547-549

心理干预对抑郁障碍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抑郁障碍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对42例抑郁障碍患者进行综合心理干预,观察2个月.于心理干预前后采用应对方式问卷评定患者的应对方式.结果 心理干预后入组患者应对方式问卷退避、幻想、自责因子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而求助和解决问题因子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合理化因子分无显著变化.结论 心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抑郁障碍患者的积极应对方式,增强应激应对能力,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心身健康水平.
550-551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医学鉴定

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司法鉴定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56例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以精神分裂症居多(35.71%),情感性精神障碍次之(21.43%);以男性、少数民族、农村及未婚患者居多;肇事肇祸以伤害他人案件最为多见(41.07%),其中34.78%伤害案件由精神分裂症造成;凶杀案、纵火、盗窃常见于精神分裂症和阿尔茨海默病,且以精神分裂症居多.结论 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影响因素众多,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使其得到及时的治疗和监管.
552-553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临床报告

思维中断集中再现疗法治疗强迫症疗效观察

摘要:强迫症(OCD)又称为强迫性神经症或强迫性障碍,是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神经症,以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和强迫动作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特点为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两者强烈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心理、社会因素是其重要诱发因素,因此,对患者开展积极的心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为此,我们采用思维中断-集中再现疗法治疗OCD进行了临床观察,并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554-555

康复期精神病患者个别认知心理治疗临床观察

摘要: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常存在诸多心理问题,对患者康复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认知疗法是最常用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其原理是在认知理论基础上,通过改变患者错误认知和观念来改变其不良情绪与行为,以便使患者恢复正常的心理活动,达到治疗目的.为探讨个别认知心理治疗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559-561

缩宫素联合心得安地西泮治疗肺结核咯血对照观察

摘要:咯血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其病因复杂,常见于肺结核、支气管内膜结核,大咯血者常可因窒息而死亡.治疗咯血的药物颇多,但大咯血时,其止血药物主要是缩血管和扩血管药.2006年10月以来,我院应用缩宫素联合心得安、地西泮治疗肺结核咯血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569-569

徐州市农村老年精神障碍患者遵医行为调查

摘要:遵医行为是指患者在求医后其行为(服药、节食或改变其他生活方式)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即遵循医嘱的行为活动[1].有人提出:治疗效果=医生的临床知识与技能×患者的顺从性[2].精神障碍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致残率较高的精神疾病,遵医行为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患者如坚持服药、合理饮食、适当参加劳动、戒除烟酒、定期复查、保持乐观的情绪等有利于患者全面康复,预防疾病复发,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为了解农村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遵医行为,作者对徐州市农村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遵医行为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570-571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医教管理

精神科口服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

摘要:精神科口服药品管理是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护理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精神科药物的使用及管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极易造成精神病患者及其他人员发生意外事件.作者分析了精神科药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管理对策以提高护理安全管理.
573-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