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肺科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临床肺科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Clinical Pulmonary Medicine

  • 34-1230/R 国内刊号
  • 1009-6663 国际刊号
  • 2.1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临床肺科是安徽医科大学;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01医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6年创刊,目前已被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安徽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临床肺科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综述、病例报告、短篇论著、误诊分析、专家笔谈、教学园地、病案讨论

临床肺科 2017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临床肺科杂志专家经验笔谈
胸腔积液临床诊断流程1359-1363

摘要:胸腔积液是一种病因繁多,发病机制复杂的常见疾病,常涉及多种学科,临床诊断中存在许多问题常常使初学者不得要领,本文拟系统地介绍一下比较简便的胸腔积液的诊断流程. 临床症状和体征 胸腔积液本身引起的症状包括胸闷和呼吸困难.胸腔积液量少的时候可以没有明显症状,多于500mL以上可以感到胸闷,大量积液时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临床肺科杂志论著
间歇低氧大鼠脂肪因子chemerin的表达与糖脂代谢关系研究1364-1367

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间歇低氧大鼠血清chemerin的表达水平,探讨脂肪因子chemerin在OSAHS相关糖脂代谢紊乱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4组:常氧+普通饮食组(NC+ND组)、常氧+高脂饮食组(NC+HFD组)、间歇低氧+普通饮食组(IH+ND组)、间歇低氧+高脂饮食组(IH+HFD组).ND组给予基础饲料喂养,HFD组予以高脂饲料喂养.IH组暴露于8h/d的间歇低氧环境中,同时NC组给予间歇压缩空气.检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用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系统评价胰岛素抵抗,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chemerin的表达.结果 与NC+ND组比较,IH+ND组大鼠FPG、FINS、IRI、TC、TG、LDL-C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IH+HFD组大鼠血清FPG、TC、LDL-C水平高于IH+ND组,血清FINS、IRI水平高于NC+HF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C+ND组比较,IH+ND组大鼠血清chemerin水平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IH+HFD组大鼠血清chemerin水平高于IH+ND组和NC+HF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分析显示:IH组大鼠血清chemerin与FPG(r=0.751,P〈0.01)、FINS(r=0.764,P〈0.01)、IRI(r=0.765,P〈0.01)、TC(r=0.791,P〈0.01)、LDL-C(r=0.818,P〈0.01)呈正相关,与ISI(r=-0.692,P〈0.01)呈负相关.结论 间歇低氧大鼠存在血糖、血脂代谢紊乱,且间歇低氧合并高脂饮食时,大鼠糖脂代谢紊乱更为严重;间歇低氧大鼠血清chemerin水平有升高趋势,合并高脂饮食时这种趋势更为显著;血清chemerin水平变化与糖脂代谢紊乱相关,脂肪因子chemerin可作为OSAHS相关糖脂代谢紊乱的预测因子之一.

稳定期慢阻肺家庭无创通气管理模式的初步研究1368-1371

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医生-患者-家属相结合的模式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使用无创通气(NIV)的影响. 方法 选择稳定期慢阻肺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100例(每组50例),随机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NIV的使用依从性、不良反应、病情变化及因慢阻肺急性加重住院次数的不同.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管理组NIV的使用依从率较高,而不良反应发生、CAT评分、PaCO2、治疗一年中因C O P D急性加重住院次数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社区医生-患者-家属相结合的模式可以显著提高稳定期慢阻肺长期家庭N I V治疗的依从性,有效地改善其病情和生活质量,并且可以减少其因慢阻肺急性加重住院的次数,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扩张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1372-1374

摘要: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扩张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例支气管扩张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一组为对照组,予支气管扩张症及呼吸衰竭常规治疗;另一组为试验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18ug qd,疗程3个月.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治疗前后的疗效观察指标,包括呼吸困难症状评分(mMRC)、肺功能指标(FVC%、FEV1%)、血气分析指标(PO2,PCO2)、3个月内急性加重次数,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疗效指标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mMRC评分、FVC%、FEV1%、PO2、PCO2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并且试验组较对照组更能降低患者的mMRC评分及PCO2(P〈0.05),但在改善FVC%、FEV1%、PO2及急性加重次数方面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可显著改善支气管扩张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改善高碳酸血症减轻呼吸衰竭,但对肺功能及急性加重风险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伴肺栓塞的危险因素1375-1379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慢阻肺)急性加重伴发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危险因素,提高慢阻肺患者伴发PE的诊断率,降低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并临床诊断为AECOPD的117例病例,其中58例伴发PE,比较单纯慢阻肺急性加重组及伴发PE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寻找慢阻肺急性加重伴发PE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纯慢阻肺组和伴发PE组下述临床指标存在显著差异:血D-二聚体水平、动脉血氧分压、下肢水肿、下肢静脉栓塞、CTPA上主肺动脉直径、主肺动脉与升主动脉直径比值、主肺动脉与降主动脉直径比值.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D-二聚体(OR值为1.287,95%CI:1.008-1.643,P〈0.05)、主肺动脉与升主动脉直径比值(OR值为2.924E3,95%CI:2.212-3.866E6,P〈0.05)、肺动脉直径(OR值为1.821,95%CI:1.675-1.999,P〈0.05) 为AECOPD伴发PE的危险因素.进一步行ROC曲线分析显示当血D-二聚体诊断临界值为1.245ug/mL时,AECOPD合并PE诊断特异度为72.9%,灵敏度为60.3%.主肺动脉与升主动脉直径比值为0.903时,AECOPD合并PE诊断特异度为72.9%,灵敏度为69%.肺动脉直径达33.845mm时,其诊断的特异度为69.5%,灵敏度为60.3%.结论 因急性加重而住院的慢阻肺患者,当D-二聚体〉1.245ug/mL、主肺动脉与升主动脉直径比值〉0.903或肺动脉直径〉33.845mm时,应进一步行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以便明确是否伴有PE,以减少漏诊、误诊,降低病死率.

选择性支气管封堵术在难治性气胸治疗中的应用1380-1382

摘要:目的 评价选择性支气管封堵术在难治性气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共有26例难治性气胸患者于本院行选择性支气管封堵术,在支气管镜下寻找胸膜瘘口所属支气管,局部注入纤维蛋白原加凝血酶.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26例患者中,21例第1次封堵成功,2例第2次封堵成功,3例转胸外科行外科手术治疗,最终封堵成功率为88.5%(23/26).术后复查CT,均未发生肺不张.术中共有10例患者出现一过性SaO2下降,均自行恢复.2例出现术后低热,经对症治疗后恢复.结论 选择性支气管封堵术是治疗难治性气胸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肺真菌感染的CT征象分析1382-1386

摘要:目的 探讨肺部真菌感染CT影像表现,以便提高早期检出率,及时有效治疗,降低不良预后.方法 对86例经实验室、病理及临床确诊的肺真菌感染患者的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6例患者中,双肺病变56例,单肺病变30例.肿块型2例,实变型8例,结节及斑片型40例,曲菌球15例,混合型14例,支气管扩张伴粘液栓7例.其他CT征象如晕征、充气支气管征、毛刺征、空洞或空泡征、胸膜凹陷征、分叶征、钙化、胸膜肥厚、胸腔积液及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结论 肺真菌影像表现各异,典型征象少,诊断时应密切关注临床病史、实验室辅助检查.

不同气象条件下大气细颗粒物对儿童哮喘的影响1387-1389

摘要:目的 探讨大气细颗粒物(PM2.5)、气象因子、血清半胱氨酰白三烯(Cysteinyl leukotrienes CysLTs)浓度与儿童哮喘住院人数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3年-2014年期间本院282例3-12岁儿童哮喘发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CysLTs浓度,收集同期间的气象资料,PM2.5的浓度资料.采用直线相关,等级相关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分析PM2.5、气象因子、CysLTs浓度与儿童哮喘住院人数间的相关性,探讨PM2.5、CysLTs与气象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住院人数与相对湿度、风速、平均气温呈负相关(P〈0.05),与气压、PM2.5、CysLTs呈正相关.PM2.5与CysLTs呈正相关.PM2.5、CysLTs、相对湿度是影响哮喘住院人数增加的主要指标.结论 PM2.5、CysLTs、气象变化与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住院相关,在儿童哮喘发作的防治中,要注意大气污染以及气象条件的变化,做好呼吸道的保护工作.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痰色与感染指标相关性研究1390-1392

摘要:目的 探讨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入院自发痰的痰色与感染指标的相关性,帮助患者评估病情,加强自我管理.方法 收集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尚未使用抗生素的自发痰,检测痰和血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CRP)、CD64感染指数及降钙素原(PCT).同时采用Bronko Test比色卡对痰色进行分级,从1至5共分五级,痰色由白色至黄绿色.根据痰色级别将患者分为两组,1-2级为粘液痰组,3-5级为脓性痰组.数据采用SPSS.22软件、Spearman等级相关性检验;组间非正态分布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方法,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共收集患者48例,粘液痰组10例(21%)、脓性痰组38例(79%).痰中性粒细胞比例与痰色级呈正相关(r=0.43,P=0.006).脓性痰组痰中性粒细胞比例中位数显著高于粘液痰组(P=0.004);脓性痰组血中性粒细胞比例中位数高于粘液痰组(P=0.043);两组间CRP、PCT和CD64无明显差异.结论 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痰色与痰中性粒细胞比例关系密切;脓性痰组与粘液痰组相比,痰及血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增高.痰色是临床评估感染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之一.

玉屏风颗粒辅助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1393-1396

摘要:目的 探讨玉屏风颗粒辅助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RMPP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序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玉屏风颗粒进行辅助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儿在咳嗽咳痰消失时间(6.25±1.63)d、喘息消失时间(5.38±1.34)d、高热消退时间(3.36±0.39)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4.34±2.45)d,以及肺阴影消失时间(8.23±3.96)d,明显低于对照组(8.44±2.22、7.85±1.43 、4.56±0.56 、5.86±2.57、10.43±3.85)d,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TNF-α、IL-4、IL-6 、IL-10和 CD+8明显低于对照组,而IL-2 、CD+3,CD+4和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免疫球蛋白水平治疗前后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玉屏风颗粒辅助治疗RMPP临床疗效确切,抑制患儿炎症因子和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紊乱可能是作用机制之一.

噻托溴铵在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疗效分析1397-1399

摘要:目的 分析噻托溴铵在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58例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纳入患者29例,对照组纳入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给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治疗结束后,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VC、FEV1、FEV1%、PEF、ACT评分以及每月急性发作次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发现观察组治疗后的FVC、FEV1、FEV1 %、PEF、ACT评分及每月急性发作次数等指标的改善优于治疗前,并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噻托溴铵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可有效控制症状,明显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支气管镜下钬激光消融术治疗婴幼儿声门下狭窄的临床研究1400-1403

摘要:目的 探讨支气管镜下钬激光消融术治疗婴幼儿气道狭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气道狭窄的患儿10例,其中气管插管后气管瘢痕引起气管重度狭窄6例;先天性气管蹼4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评估临床症状、支气管镜下病变部位情况、血气分析以及胸部CT的改变.结果 10例患儿接受激光治疗手术后,效果显著8例:气道内狭窄完全解除,腔内的病灶完全清除,临床症状完全改善.有效2例:超过或等于50%的狭窄管腔解除,腔内的病灶部分清除,通气功能部分恢复功能,临床症状安静时基本改善,胸部CT的气道狭窄处和肺不张范围较前缩小2/3-1/2.总体有效率达100%.治疗术中和术后无出现严重并发症,经随访1年均未见复发.结论 支气管镜下钬激光消融术治疗婴幼儿声门下狭窄安全、有效,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观察研究.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对肺栓塞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1404-1406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与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转归,探讨NLR对肺栓塞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将135例肺栓塞患者分为发生临床不良事件组(A组)及未发生临床不良事件组(B组),对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血气分析、血细胞分析、肾功、血脂、心肌酶、心肌损伤标记物、心脏超声等部分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WBC、N、NLR、cTNT-hs、Pro-BNP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BNP 、cTNT-hs、CK-MB的ROC曲线下面积位于0.50-0.70之间,有较低准确性,WBC、N、NLR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0.81、0.87,有一定准确性,NLR最优,最佳临界值为4.87.结论 NLR对肺栓塞患者的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价值,可能作为评估肺栓塞患者病情进展的常规检测指标.

TRALI大鼠肺泡活化巨噬细胞及共刺激分子CD40、ICAM-1的表达变化分析1407-1411

摘要:目的 探讨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大鼠肺泡活化巨噬细胞及共刺激分子CD40、血浆及肺组织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60只SPF级、6-7周龄的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腹腔注射2mg/kg脂多糖)、模型组(静脉输注脂多糖5mg/kg)和TRALI组(腹腔注射2mg/kg脂多糖+静脉输注血浆1mL/只)各15只,采用RT-PCR技术检测活化巨噬细胞中Toll样受体4(TLR4)mRNA的表达,采用Northern bolt 检测CD40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ICAM-1蛋白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β)、ICAM-1的水平.结果 模型组和TRALI组的活化巨噬细胞中TLR4 mRNA、肺组织中CD40 mRNA、ICAM-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P〈0.05),TRALI组的活化巨噬细胞中TLR4 mRNA、肺组织中CD40 mRNA、ICAM-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的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和TRALI组的血清中TNF-ɑ、IL-β、ICAM-1的水平显著的高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P〈0.05),TRALI组的血清中TNF-ɑ、IL-β、ICAM-1的水平显著的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TRALI大鼠肺TLR4 mRNA、CD40 mRNA、ICAM-1蛋白高表达,这可能与促进炎症因子释放,引起肺损伤有关.

比例辅助通气联合SIMV通气模式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疗效观察1411-1414

摘要:目的 探讨比例辅助通气联合SIMV通气模式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66例,按照有创通气模式的不同,分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SIMV)模式(对照组)以及比例辅助通气模式(PAV)联合SIMV通气模式(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在不同有创通气模式后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平均气道压力的变化以及人机对抗次数.结果 观察组PaCO2水平在治疗后6h、12h、24h以及48小时时均较同时期对照组的PaCO2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氧合指数(PaO2/FiO2)在治疗后1h、6h、12h、24h以及48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平均气道压力以及人机对抗次数在治疗后1h、6h、12h、24h以及48h与对照组比较,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 比例辅助通气联合SIMV通气模式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在维持同样的氧合指数情形下,具有低平均气道压及PaCO2水平,具有临床推广较好的应用价值.

血液相关标志物与社区获得性肺炎CURB-65评分的相关性研究1415-1417

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血液相关标志物的含量,分析其与CURB-65评分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及调整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CURB-65评分将97例CAP患者分为高危组(n=13)、中危组(n=69)和低危组(n=15),入院24 h内抽血检测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白介素-6(IL-6)、白细胞(WBC)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分析其与CURB-65评分的相关性. 结果 高危组患者的CRP、PCT、D-D和IL-6水平明显高于中、低危组患者(P0.05);WBC计数和N%,高危组高于低、中危组患者(P〈 0.01).除FIB外,各指标与CURB-65评分均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 结论 CRP、PCT、D-D、IL-6和N% 均与CAP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其中CRP、PCT和IL-6检测能够更好的评估疾病严重程度,有助于CURB-65评分,提高其准确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208例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1418-1421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诊治流程.方法 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住院治疗及门诊就诊的慢性咳嗽患者208例,其中女98例,男110例,平均年龄48.64±12.14岁,采集病史、辅助检查、治疗用药.结果 36例有过敏性鼻炎或过敏家族史,21例有家庭装修及周围环境变化诱因,28例有高血压病史,其中7例应用ACEI类药物,59例有吸烟史.208例患者酌情进行了相关检查:包括血常规、嗜酸细胞计数、过敏原、IgE、气道激发试验、胸片或CT、呼出气一氧化氮、睡眠呼吸监测、食道PH值监测、冷凝集试验、支原体抗体、D-二聚体、心电图、心脏超声、支气管镜检查,176例患者进行了耳鼻喉科专科检查;95%患者诊断明确,5%的患者慢性咳嗽病因未明;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药物治疗,其中186例患者接受了中药治疗.结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慢性咳嗽第一位原因,慢性咳嗽治疗应全面评估患者,经验性治疗及病因导向治疗相结合.

AE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研究1421-1423

摘要:目的 观察和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AECOPD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分为高碳酸血症组和非高碳酸血症组,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与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结果 AE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组和非合并高碳酸血症组的CD+3、CD+4、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高碳酸血症组较非高碳酸血症的CD+3、CD+4、CD+4/CD+8比值降低更为明显(P〈0.05).高碳酸血症得到纠正后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恢复,但和健康对照组对比仍有差异(P〈0.01).结论 AECOPD的患者存在原发性免疫功能障碍,其中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的免疫功能障碍尤为严重,临床上监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对评估此类患者的免疫功能、指导临床治疗、判断病情进展、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