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肺科杂志社
分享到: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6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家论坛、论著、综述、呼吸病研究、结核病诊治 、肿瘤诊治 、病案讨论 、误诊分析等。
  •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安徽医科大学;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01医院
  • 国际刊号:1009-6663
  • 国内刊号:34-1230/R
  • 出版地方:安徽
  • 邮发代号:26-174
  • 创刊时间:1996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18
  • 综合影响因子:1.074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临床肺科 2016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临床肺科杂志专家笔谈

做好终止结核病的全面准备——新年新起点

摘要:结核病是伴随人类历史最长,造成人类死亡人数最多的一类传染病[1]。2015年是全球结核病防治事业的转折点,是全球"千年发展目标(MDGs)"最后一年,预示着全球由"千年发展目标"转向"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也是结核病防治由"遏制结核病策略"[2]转向"终止结核病策略"[3]的新开端。
1-2
临床肺科杂志论著

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结核感染及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结核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T-SPOT.TB试剂盒检测与76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的243例密切接触者结核潜伏感染(LTBI)情况,采用Pearsonχ2检验分析LTBI的影响因素。结果 248例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为2.02%,在243例密切接触者(剔除5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T-SPOT.TB的阳性率为46.9%,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于涂阳肺结核患者确诊前2个月内接触者及夫妻关系的密切接触者,LTBI危险性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分别为(χ2=6.925,P=0.006)和(χ2=8.447,P=0.038)。结论与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较普通人群结核感染发生率高,且不同接触人群LTBI发生比率不同。
3-6

结节病与肺结核的临床病理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病理难以鉴别的结节病与肺结核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综合表现的差异性,以提高临床对结节病与肺结核的鉴别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3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难以鉴别的结节病与肺结核的5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归纳分析结节病和肺结核两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检验相关值的变化。结果结节病组22例,肺结核组28例,结节病与肺结核两组临床症状对比,咳嗽、气促症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胸部CT检查纵隔淋巴结肿大特别是双肺门淋巴结肿大,PPD皮试和γ-干扰素释放的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理难以鉴别的结节病与肺结核,通过临床症状、胸部CT影像及T-SPOT.TB检查进行分析可以提高两者的鉴别率。
7-10

广州地区5年间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总结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为制定耐多药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过去5年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其中痰液培养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为耐多药的菌株共605株,按年度和除异烟肼和利福平外的其他抗结核药物的种类进行统计,比较分析,分析各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以及对比五年间耐药率的变化情况。结果阿米卡星的耐药率16.86%,克拉霉素的耐药率12.89%,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的耐药率25.29%。乙胺丁醇的耐药率63.64%,链霉素的耐药率87.27%和利福布汀的耐药率73.06%。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41.15%,莫西沙星的耐药率40.49%,丙硫异烟胺的耐药率42.81%。结论在广州地区中,阿米卡星、克拉霉素和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的耐药率比较低。
10-12

南京地区近年耐药结核病情况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统计分析我院检验科近十余年来结核菌培养的药敏试验结果,了解本地区结核菌耐药的现状和变化趋势。方法 2002年1月~2014年12月间,经改良罗氏培养阳性的标本共计12515份,采用SPSS17.0软件对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整理、归纳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多数常用药物的年耐药发生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异烟肼耐药有下降趋势,耐多药的发生率在下降,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在明显上升,从最初10.93%上升至至24.36%,而且单耐左氧氟沙星的病例数也在增多。结论随着国家对结核病管理的加强和规范,结核病的耐药情况有所改善,但仍应加强对抗结核药物使用的管理,减少耐药的发生。
13-16

液基细胞学联合细胞块免疫组化检测对肺癌诊断价值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联合细胞块免疫组化检测在诊断肺癌组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7月~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疑似肺癌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采集标本,分别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测与细胞块免疫组化检测,以病理组织学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测方法、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 64例疑似肺癌患者中,鳞癌33例,腺癌21例,小细胞癌5例,其它2例;细胞块免疫组化灵敏度(91.80%)、准确率(90.63%)、阴性预测值(28.57%)明显高于液基细胞学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7~32.916,P〈0.05,P〈0.01);联合检测灵敏度(98.36%)、准确度(98.44%)、阴性预测值(75.00%)明显高于液基细胞学、细胞块免疫组化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5~46.964,P〈0.05,P〈0.01);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在腺癌中阳性表达(91.80%)明显高于鳞癌,细胞角蛋白5/6(CK5/6)、P63在腺癌中的阳性表达(9.84%、3.28%)明显低于鳞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84~62.694,P〈0.01)。结论液基细胞学联合细胞块免疫组化有助于提高肺癌诊断有灵敏度、准确度,完全可以满足肺癌的早期诊断。
16-19

IgG4相关性肺疾病1例及文献复习

摘要:目的提高对IgG4相关性肺疾病的临床特征、胸部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的认识。方法对1例经病理证实的IgG4相关性肺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总结。结果患者男,62岁,以胸腔积液起病,在外院先后行胸膜活检、胸腔镜肺活检等均未能明确诊断,后至我院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结果示活检组织内纤维组织增生伴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示大量浆细胞(+),IgG4阳性,浆细胞最密集计数约为40个/高倍视野,血清IgG4浓度示4.07 g/L(0.03 g/L~2 g/L)。诊断IgG4相关性肺疾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2个月后复查胸部CT示肺部病灶较前局部吸收、好转。结论IgG4相关性疾病是一种累及多器官、以血清IgG4水平升高、组织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为特点的淋巴浆细胞病。目前国内IgG4相关性肺疾病的报道很少,报道这一病例并进行文献复习有助于提高对IgG4相关性肺疾病的认识。
20-24

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采用莫西沙星口服,加利福喷丁、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口服和阿米卡星静脉给药;B组40例,左氧氟沙星及利福喷丁、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口服和阿米卡星静脉给药。经过4个月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变化,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4个月后,A组38例患者完成研究;B组39例患者完成研究。A组35例(92.11%)患者细菌阴性,35例(92.11%)患者空洞闭合,36例(94.74%)患者病灶吸收;B组26例(66.67%)患者细菌阴性,25例(64.10%)患者空洞闭合,27例(69.23%)患者病灶吸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莫西组有效率为94.74%(36/38),左氧组有效率为79.49%(31/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莫西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4/38),左氧组为12.82%(5/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好,安全性较为可靠。
25-29

血清CEA和LDH对肺腺癌靶向治疗疗效和预后的评价作用

摘要:目的分析治疗前血清癌胚抗原(CEA)和乳酸脱氢酶(LDH)对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靶向治疗的肺腺癌患者疗效和预后的评价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45例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TKIs治疗的肺腺癌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分析CEA、LDH与EGFR-TKI治疗疗效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关系。结果以正常值为截点,治疗前血清CEA值正常9例,升高36例,两组控制率分别为44.4%、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治疗前血清LDH是否升高与治疗疗效无显著影响(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CEA值升高、EGFR突变患者的中位PFS显著延长(P=0.010、0.005),EGFR突变状态、治疗前LDH水平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因素(P=0.009、0.017)。结论治疗前血清CEA、LDH水平对肺腺癌TKIs靶向治疗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的评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9-32

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及纵隔淋巴结采样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以及纵隔淋巴结采样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开胸肺叶切除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以及纵隔淋巴结采样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胸腔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5%)(P〈0.05);实验组经过病理诊断6例浸润性鳞癌,20例浸润性腺癌,8例微浸润性腺癌,6例浸润前病变。2例确诊纵隔淋巴结转移,给予放疗和化疗治疗。结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以及纵隔淋巴结采样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33-36

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化疗前后CEA、NSE、SCC-Ag的表达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CEA、NSE和SCC-Ag在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和评估近期疗效的价值。方法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实验组)和良性胸腔积液患者(对照组)血清及胸水中CEA、NSE和SCC-Ag水平,及实验组化疗后血清上述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实验组血及胸水中CEA、NSE、SCC-A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有效组血中CEA、NSE、SCC-Ag水平均低于化疗前(P〈0.05);化疗失败组血中CEA水平明显高于化疗前(P〈0.05),NSE、SCC-Ag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CEA、NSE、SCC-Ag对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有指导意义,CEA能判断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化疗的近期疗效。
36-38

130例肺癌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与耐药性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特点,为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130例肺癌合并肺部感染住院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221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9.73%;病原菌对各种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存在多重耐药性。结论肺癌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耐药现象严重,且具有多重耐药性。加强对肺癌患者肺部感染病原学检查与耐药监测可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39-41

成人期起病支气管哮喘临床及炎症特点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成人期起病支气管哮喘临床特点及相关细胞因子分析。方法根据哮喘起病年龄,分为成人期起病组和儿童期起病组,检测肺功能、外周血总Ig E、IL-1、IL-4、IL-6、IL-8、IL-10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症因子,诱导痰细胞计数及分类,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共入选哮喘患者161例,成人期起病患者103例,儿童期起病患者58例。成人期起病组与儿童期起病组有过敏史者分别为71.8%和94.8%(P〈0.001);合并过敏性鼻炎者分别为58.3%(60/103)和74.1%(43/58),P〈0.05;两组平均病程为7.9±8.9年和34.4±14.8年,FEV1%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白介素及肿瘤坏死因子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论哮喘起病年龄早晚,过敏仍是哮喘起病主要因素。成人期起病哮喘FEV1%与病程无显著相关。血及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血清白介素、TNF-α等在不同年龄起病哮喘中无差异。
42-4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急性加重继发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急性加重(AECOPD)继发肺动脉高压(PH)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8月入院的214例AECOP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肺动脉压力将其分为三组:肺动脉压力正常组(A组),轻度PH组(B组),中重度PH组(C组),并比较三组患者的肝功能酶学指标、肾功能、血气及肺功能指标,比较各组间差异,并探讨PH的危险因素。结果 C组患者血清AST、UA、BUN、BNP、PCO2、HCO-3水平高于A组和B组(P〈0.05),p H、FEV1%pred水平低于A组和B组(P〈0.05),FVC%pred低于A组(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无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UN(OR=9.596),HCO-3(OR=1.145),均P〈0.05。结论 BUN、UA、BNP、PCO2、HCO-3、FEV1%pred、FVC%pred对预测AECOPD继发PH的严重程度有一定价值,BUN、HCO-3是AECOPD继发PH的独立危险因素。
46-50

老年呼吸科患者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老年呼吸科患者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PI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对我院2012年至2013年,老年呼吸科患者的各类临床标本进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琼脂扩散法检测14种抗生素敏感性,并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06株肺炎克雷伯菌标本分布以痰液为主,其中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258株,检出率为49.01%,检出506株肺炎克雷伯菌与其他细菌形成混合感染有164株(占32.14%),铜绿假单胞菌合并肺炎克雷伯杆菌52例,占31.7%,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结论老年呼吸科患者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所以监测产ESBLs的发生率及其耐药趋势能够预防和控制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51-53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科收治的140例AECOPD患者1的临床资料,根据RDW是否增高分为RDW增高组和RDW正常组;比较CAT分值、住院时间(LOS)、脑钠肽(BNP)、CRP、白细胞计数、Pa CO2、Pa O2、呼吸衰竭及右心衰竭发生率等相关指标在各组间的差异。根据是否合并呼吸衰竭、右心衰竭分为;既无呼衰又无右心衰(A)组、单纯呼衰(B)组、单纯右心衰(C)组、既有呼衰又有右心衰(D)组,比较RDW值在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RDW增高组CAT分值、住院时间(LOS)、脑钠肽(BNP)、Pa CO2、CRP、白细胞计数均高于RDW正常组(P〈0.05),Pa O2低于RDW正常组(P〈0.05)。RDW增高组呼吸衰竭、右心衰竭发生率显著高于RDW正常组(P〈0.001)。B、C、D组RDW值均显著高于A组(P〈0.05)。RDW值与Pa O2呈负相关,与白细胞计数、CRP、Pa CO2、BNP、CAT分值、LOS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RDW或许可作为评估AE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54-56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慢阻肺中的表达及肺血管重构的关系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肺血管重构相关指标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中的表达,分析HIF-1α与慢阻肺及肺血管重构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慢阻肺模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选取健康大鼠,采集大鼠静脉血,取肺组织,检测两组气道阻力、平均肺动脉压、肺血管重构相关指标WA%、WV%、血液及组织中HIF-1α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气道阻力、平均肺动脉压(m PAP)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肺血管重构相关指标WT%、WA%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HIF-1α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肺组织中HIF-1α表达阳性率高达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阻肺病程中,气道阻力、平均肺动脉压增加,肺血管重构相关指标WT%、WA%明显增高,血液及肺组织中HIF-1α的表达水平均升高,表明HIF-1α可能参与了慢阻肺的发生过程,并与肺血管重构密切相关。
57-60

重组人干扰素-γ与泼尼松联用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应用价值探究

摘要:目的探究重组人干扰素-γ与泼尼松联用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从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患者进行重组人干扰素-γ与泼尼松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进行泼尼松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刺激性干咳好转38例(63.3%),呼吸困难好转34例(56.7%),活动能力好转36例(60.0%),肺弥散功能好转34例(56.7%);对照组患者刺激性干咳好转20例(33.3%),呼吸困难好转16例(26.7%),活动能力好转12例(20.0%),肺弥散功能好转12例(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均得到了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患者Ⅲ型胶原蛋白为(51.0±11.5)ng/L,Ⅳ型胶原蛋白为(63.1±21.6)ng/L,透明质酸为(78.6±31.6)ng/L;对照组患者Ⅲ型胶原蛋白为(80.5±17.2)ng/L,Ⅳ型胶原蛋白为(70.3±24.5)ng/L,透明质酸为(87.8±26.7)ng/L。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治疗时,重组人干扰素-γ与泼尼松治疗联用的方法效果良好,能够减轻患者病症,应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