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肺科杂志社
分享到: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6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家论坛、论著、综述、呼吸病研究、结核病诊治 、肿瘤诊治 、病案讨论 、误诊分析等。
  •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安徽医科大学;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01医院
  • 国际刊号:1009-6663
  • 国内刊号:34-1230/R
  • 出版地方:安徽
  • 邮发代号:26-174
  • 创刊时间:1996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18
  • 综合影响因子:1.074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临床肺科 2015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临床肺科杂志论著

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Blimp-1表达下降

摘要:目的研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Blimp-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集31例活动期肺结核患者和45位健康对照组外周血,纯化PBMCs,用结核分枝杆菌ESAT-6和CFP-10混合性抗原肽库刺激,通过细胞表面标记和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技术,采用流式技术检测CD^4+、CD8^+T细胞Blimp-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结核患者PBMCs中的CD^4+、CD8^+T细胞亚群分布出现显著性下降,且肺结核患者CD^4+T细胞中Blimp-1的表达比例(%)下降(肺结核组89.5%(83.8%,95.7%),对照组94.5%(89.8%,98.7%),P〈0.05),且CD^4+、CD8^+T细胞中Blimp-1的表达量(平均荧光强度)也显著性下降(CD^4+T细胞:肺结核组9.28(7.5,18.9),对照组15.4(11,25.4),P〈0.05);CD8^+T细胞:肺结核组9.01(6.08,14.7),对照组14.2(9.53,23.1),P〈0.05)。结论活动期肺结核CD^4+、CD8^+T细胞群内Blimp-1的表达下降可能会使效应性和调节性T细胞的分化出现异常。Blimp-1可能参与结核病的疾病进程,这为研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线索。
777-780

不同糖皮质激素治疗对肥胖哮喘小鼠全身和气道的影响

摘要:目的对比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和地塞米松口服治疗对肥胖哮喘小鼠的疗效和炎症改变。方法将75只C57/6J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A组)、哮喘组(B组)、肥胖哮喘组(C组)、布地奈德雾化治疗组(D组)、地塞米松口服治疗组(E组),建立饮食诱导的慢性肥胖哮喘模型。末次激发后24 h,取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计数及分类,ELLISA法测定血清中IL-17浓度,肺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各组小鼠炎症评分,测定气管壁总面积(WAt)、气道平滑肌面积(WAm)和管腔基底膜周长(Pbm)。结果除A组外,其余四组小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哮喘发作,实验结束前B组无小鼠死亡,C组有2只小鼠死亡,D组有1只小鼠死亡,而E组有5只小鼠死亡。C组BALF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嗜酸性粒细胞数、血清IL-17浓度以及病理切片炎症评分、气管壁总厚度(WAt/Pbm)、气道平滑肌厚度(WAm/Pbm)明显高于A、B两组。两治疗组的BALF中白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数,以及病理切片炎症评分均较C组下降,但气管壁总厚度(WAt/Pbm)、气道平滑肌厚度(WAm/Pbm)改善不明显(P〉0.05)。E组血清IL-17浓度较C组下降(P〈0.05),但D组和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雾化布地奈德能够改善肥胖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但不能改善气道重建和全身炎症。地塞米松口服治疗虽有助于改善肥胖哮喘的全身炎症反应,但气道重建无益,且带来更高的病死率。
781-785

大鼠自体肺血栓栓塞模型的成功制备

摘要:目的通过建立操作简便、成功率高、使用经济的急性肺血栓栓塞大鼠动物模型,掌握自体肺血栓栓塞动物模型的制备,检测自体肺血栓栓塞的持久性。方法采用自体血栓法复制急性肺栓塞动物模型,分别于不同时间点检测相应生理生化指标,并于栓塞后3 h,5 h,7 h,24 h,1周处死大鼠,制作大鼠肺组织病理标本。结果栓塞组大鼠自血栓注入后迅速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心率增快等体征。栓塞组大鼠肺动脉压在栓塞后3 h,5 h,7 h,24 h分别为(27.79±4.24)mm Hg,(26.69±4.14)mm Hg,(25.00±6.49)mmHg,(24.54±3.87)mm Hg,与对照组大鼠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栓塞后1周组大鼠的肺动脉压为(21.05±4.37)mm Hg,与对照组大鼠比较未见明显升高(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气分析提示持续性低氧血症,栓塞后24 h氧分压(83.10±3.75)mm H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1)。栓塞后1周氧分压为(91.22±1.93)mm H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后各时间点肺组织病理标本均提示肺小动脉有扩张充血,肺泡萎陷,肺间质水肿并可见大量红细胞漏出。栓塞后1周肺组织病理标本提示肺动脉内未见明确血栓。结论自体血凝块在持续性大鼠肺栓塞模型的研究中是有限的。今后肺栓塞动物模型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建立持久固定肺栓塞模型。
785-788

4-苯基丁酸对脓毒症大鼠肺血管渗漏的作用及机制

摘要:目的探讨4-苯基丁酸(4-phenylbutyric acid,4-PBA)对脓毒症大鼠肺血管渗漏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观察给予4-PBA后大鼠的肺血管通透性、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如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78,GRP78)、葡萄糖调节蛋白94(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94,GRP94)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homologous protein,CHOP)表达的变化。培养大鼠肺静脉内皮细胞,观察给予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和4-PBA对细胞应力纤维(F-actin)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脓毒症大鼠肺血管通透性显著升高,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GRP78、GRP94、CHOP)的表达增高,4-PBA预处理后,脓毒症大鼠肺血管的通透性下降,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表达下降。与正常肺静脉内皮细胞比较,LPS组肺静脉内皮细胞应力纤维增多,细胞呈收缩状态。而4-PBA预处理组肺静脉内皮细胞形态则近似正常。结论 4-苯基丁酸可能通过抑制应力纤维形成,改善细胞收缩状态,降低脓毒症大鼠肺血管的通透性。
789-792

重组人内皮抑素联合化疗在NSCLC中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恩度联合化疗在NSCLC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6例单纯化疗组,32例重组内皮抑素联合化疗组。结果治疗2个周期后RR分别是19.6%、31.3%,DCR分别是87%、93.8%;治疗4个周期后RR分别是14.0%、23.3%,DCR分别是51.2%、80.0%(P〈0.05);治疗6个周期后RR分别是10.5%、21.4%,DCR分别是47.7%、78.6%(P〈0.05)。结论重组人内皮抑素可以明显提高晚期NSCLC患者的DCR,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793-795

PET-CT选择肺内多发病灶再穿刺病灶的价值

摘要:目的评价PET-CT引导下精准选择病灶并进行穿刺活检诊断的价值。方法 52例肺内多发病灶直接使用胸部CT定位穿刺活检后,对首次诊断不明确需要第二次活检病例,根据PET-CT定位来选择穿刺病灶,并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2例多发肺部病变患者,51例有明确的病理诊断,其中恶性肿瘤36例,良性病变15例;1例因不能耐受第二次穿刺最终未取得病理结果。首次穿刺活检诊断准确度为73.1%(38/52),敏感度75.7%(28/37),特异度66.7%(10/15),假阳性率33.3%,假阴性率24.3%;结合PET-CT定位的第二次活检诊断准确度98.1%(51/52)、敏感度97.3%(36/37)、特异度达100%,无假阳性,假阴性率2.7%(P〈0.01)。全部病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根据PET-CT表现,该方法诊断准确度、特异度及灵敏性均较高,安全性好,在肺内多发病灶患者二次穿刺诊断的定位上有重要价值。
795-798

快速结核分枝杆菌菌型鉴定方法的应用评估

摘要:目的评估MGIT 960液体培养分枝杆菌阳性时,免疫胶体金法MPB64抗原检测及荧光探针PCR法在结核分枝杆菌快速菌型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临床MGIT960TM液体培养得到203例分枝杆菌阳性菌株,平行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结核分枝杆菌菌型鉴定。结果免疫胶体金MPB64抗原检测法灵敏度为97.7%(169/173×100%),特异度为100%(30/30×100%);荧光探针PCR法灵敏度为100%(173/173×100%),特异度为96.7%(29/30×100%)。结论免疫胶体金法检测MPB64抗原及荧光探针PCR法作为液体培养时结核杆菌菌型鉴定的方法均是快速可靠的。免疫胶体金法检测MPB64抗原由于操作简便,实验要求条件低,更易为临床TB实验室接受。
799-800

显微镜观察药敏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

摘要:目的评价显微镜观察药敏法(microscopic observation drug susceptibility,MODS)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异烟肼(INH)和利福平(RFP)耐药性的可行性。方法使用MODS技术对本医院的共201株结核菌临床分离株分别进行INH、RFP的耐药性检测,并与罗氏比例法作比较。结果 MODS法检测平均时间为8d,以罗氏比例法为金标准,INH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8.5%和100.0%,RFP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9.3%和100%。结论 MODS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和利福平的耐药性具有成本低、快捷、操作简便、准确等优点,为结核耐药检测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方法 。
801-804

支气管镜下气囊导管介入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经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下气囊导管介入治疗复治菌阳空洞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明确诊断的首次复治菌阳空洞性肺结核60例随机分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强化期均使用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利福喷汀、盐酸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左旋氧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强化期每周经支气管镜气囊导管注药治疗1次,然后比较两组强化期的临床疗效。结果强化期2月后痰菌阴转率、空洞病灶有效率、空洞闭合率治疗组分别为93.33%、93.33%、73.3%,未发生继发感染和结核播散。对照组分别为63.33%、63.34%、3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气囊导管注药治疗复治菌阳空洞性肺结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方法 ,其有净化空洞,促进痰菌转阴、空洞闭合的作用。无明显的并发症及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805-808

N-乙酰半胱氨酸对大鼠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保护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肺炎链球菌感染大鼠所致肺炎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本实验采用国际通用方法制造肺炎链球菌肺部感染模型。用清洁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A组(未灌NAC注菌组)、B组(灌NAC注菌组)、C组(未灌药未注菌组)。从实验第1天开始A组给予NAC药物灌胃,B组以等量无菌注射用水灌胃。第4天A、B组通过气管注入0.4ml肺炎链球菌稀释液,对照组通过气管注入0.4ml无菌生理盐水,每组仅注入1次;第7天后处死取材,测定中性粒细胞表面CD11b/c、中性粒细胞活性氧浓度(ROS),白介素-10(IL-10)、白介素-6(IL-6)含量。病理切片,观察肺组织结构变化。结果 A组显微镜下明显可见肺泡大小不一致,肺泡间隔增宽增厚,间质内大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B组也可见上述病理变化,但较A组减轻,C组肺泡大小较一致,肺泡间隔无明显增宽增厚,间质内极少量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AB两组间中性粒细胞CD11b/c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3.65,P〈0.01);两组间中性粒细胞活性氧(RO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3.97,P〈0.01);两组间IL-1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4.66,P〈0.01);两组间IL-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38.59,P〈0.01),以上指标均B组较A组值低。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能够减轻大鼠肺炎链球菌肺炎的炎症反应和肺组织破坏,其抗氧化作用对肺炎链球菌所致肺炎可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808-811

博莱霉素、丝裂霉素、香菇多糖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比较三种不同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及副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7月到2014年6月,恶性胸腔积液患者93例,先行胸腔中心静脉置管穿刺及积液引流后,采用向腔内注射博莱霉素、丝裂霉素、香菇多糖三种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B超评价治疗效果;为减轻不良反应,增加患者的耐受度,注射前注入2%利多卡因5 ml。结果博莱霉素组与香菇多糖组有效率分别为84.37%与87.1%,两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丝裂霉素有效率为50%,与博莱霉素组及香菇多糖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香菇多糖与博莱霉素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中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优于丝裂霉素,而且香菇多糖副作用相对较少。
812-815

膜联蛋白A2及组织蛋白酶B在肺鳞癌和腺癌中表达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究膜联蛋白A2和组织蛋白酶B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及在其发展和转移中的意义。方法收集8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及35例非肿瘤肺组织的标本,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其中膜联蛋白A2和组织蛋白酶B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进行分析。结果膜联蛋白A2和组织蛋白酶B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阳性率远高于在非肿瘤组织中的阳性率(P〈0.01),但是在不同分期、不同病理特征的非小细胞肺癌中阳性率却存在一定差异。结论膜联蛋白A2和组织蛋白酶B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中具有一定意义,但在进一步明确组织分型和病理特征时还需结合其他标记物。
815-817

BALF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对内镜检查阴性的周围型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科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住院行支气管镜检查镜下阴性的患者共114例,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和支气管镜下肺活检(TBLB)。根据病理结果 ,将所有患者分为肺癌(周围型肺癌)组和肺良性病变组。对比两组患者BALF中肿瘤指标水平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 metalloproteinase-7,MMP-7)、Survivin mRNA相对表达量。以开胸手术或经皮肺穿刺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对比IBAL和TBLB检测对于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肺癌组BALF中CEA、CYFRA21-1、ET-1和NSE水平显著高于肺良性病变组,P〈0.01。肺癌组的MMP-7、Survivin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肺良性病变组,P〈0.01。IBAL检测肺癌的灵敏度为72.41%,特异度为62,50%;TBLB检测肺癌的灵敏度为79.31%,特异度为67.86%。两种检测肺癌方法灵敏度和特异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可以提高内镜检查阴性周围型肺癌患者的诊断率,进而早期手术治疗。
818-821

液基细胞病理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分期中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液基细胞病理检测(LCT)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3年12月间在宝鸡市中心医院96例行常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经组织学确诊的并最终行手术切除的NSCLC病例,术前均行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BNA)对纵隔淋巴结分期,TBNA穿刺物分别行常规涂片(CS)法与LCT法处理,所有患者行肺癌根治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术,分析LCT在NSCLC术前纵隔淋巴结分期中病理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同时分析其分期的准确率。结果 96例患者经TBNA检查7个部位共258组淋巴结,TBNA穿刺成功519针(96.29%,519/539)。LCT法阳性的219组(84.88%,219/258)高于CS法阳性的141组(54.65%,141/258),P〈0.01。LCT法与CS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6.05%、100%、96.51%、100%、76.92%,和61.84%、100%、66.28%、100%、25.64%。LCT法在NSCLC纵隔淋巴结分期的敏感性、阴性预测性、准确性等方面均明显高于CS法,P〈0.01。LCT法c-N分期准确率为93.75%,高于CS法的62.5%,P〈0.01。结论 LCT法有效提高NSCLC纵隔淋巴结分期诊断敏感性、准确性、c-N分期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821-825

血清CEA和CA125水平对间质性肺病癌变的早期诊断学研究

摘要:目的比较ILD患者和ILD合并肺癌患者血清CEA和CA125的水平,探讨其在ILD合并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设置ILD合并肺癌组(n=42)、ILD组(n=70)和对照组(n=60),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CEA和CA125的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价CEA和CA125对ILD合并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ILD合并肺癌组血清CEA、CA125水平均高于ILD组和对照组(P〈0.05);ILD组血清CEA、CA12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EA和CA125在诊断ILD合并肺癌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22(95%CI:0.633-0.769,P〈0.05),0.751(95%CI:0.658-0.791,P〈0.05)。当血清CEA为6.2 ng/m L时,其诊断的敏感度为72.3%,特异度为69.2%;当血清CA125为60.4U/m L时,其诊断的敏感度为75.3%,特异度为79.7%。结论 ILD合并肺癌患者血清CEA和CA125较ILD患者要高,血清CEA和CA125对ILD合并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825-828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液基细胞学检查(Liquid based cytology test,LCT)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同时进行了BALF传统涂片细胞学(Conventional smear,CS)、LCT、组织病理学检查的88例周围型肺癌和28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比较CS和L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及两者在肺鳞癌、腺癌中的阳性率。结果 BALF-CS和L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敏感度分别为51.14%、68.18%,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3.972,P〈0.05);特异度分别为96.43%、100%,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χ^2=0.168,P〉0.05);与CS相比较,LCT在肺腺癌中的阳性率更高(χ^2=6.986,P〈0.01)。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中可能具有较重要的价值。
829-831

^125I粒子联合化疗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评价^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2010年7月-2013年6月间于我院就诊治疗的86例NSCLC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化疗组和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组,分别采用NP化疗方案,125I粒子植入后2d联合NP化疗,对比分析两组的近、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46例行^125I粒子植入的患者均符合术前TPS的模拟剂量分布;治疗2月后,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P〈0.05),且其1年及2年生存率也显著提高(P〈0.05);植入125I粒子后,患者并发症多以气胸、肺内渗血、发热为主,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未有放射性肺炎和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NSCLC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
832-834

上海市普陀区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状况的评估

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普陀区社区慢阻肺患者生存状况。方法病人来源于普陀区长征镇和甘泉社区。评估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营养状况、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6WMT)、呼吸困难量表、生活质量测评、焦虑自评表、抑郁自评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结果 79例社区慢阻肺患者平均年龄71.4±8.8岁。男性占80%,其中95.2%为吸烟者。90%首次行肺功能检查,Ⅱ级、Ⅲ级分别占52%和38%。随着肺功能减退,6WMT逐渐缩短。Ⅳ级患者平均BMI为19.2 kg/m2,较另三组明显下降(P〈0.05)。Ⅲ级和Ⅳ级患者Borg评分、m MRC评分、日常活动能力评分、生活质量总评分均较Ⅱ级显著升高(P〈0.01);Ⅳ级较Ⅲ级、Ⅱ级Ⅰ级,均无差异(P〉0.05)。焦虑及抑郁评分在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功能Ⅲ、Ⅳ级患者各项评估指标均显著下降,提示慢阻肺在Ⅱ至Ⅲ级进程是肺功能损害和病情快速进展关键期,故需早诊断、早治疗。
835-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