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机械杂志社
分享到:

矿山机械杂志

《矿山机械》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3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题综述、采·掘、破·磨、分·选、通用、经验等。
  • 主管单位: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办单位: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际刊号:1001-3954
  • 国内刊号:41-1138/TD
  • 出版地方:河南
  • 邮发代号:36-21
  • 创刊时间:1973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36
  • 综合影响因子:0.365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矿山机械 2015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矿山机械杂志专题综述

基于激光熔覆的激光再制造研究综述

摘要:在介绍激光再制造的定义、行业发展现状、种类及其应用的基础上,综述了激光熔覆系统和熔覆裂纹控制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工艺参数、熔覆材料、与其他技术复合及热处理对裂纹控制的影响,最后讨论了我国激光再制造技术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了我国激光再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5-9
矿山机械杂志采·掘

等离子熔覆铁基冶金熔覆层的组织与性能

摘要:采用等离子熔覆技术,通过对材料及工艺的参数优化,在现有耐磨材料的基础上研发新型铁基耐磨熔覆层材料。对研发的4种新型熔覆层进行性能评价,结果表明,B、C、D试样的冶金结合都比较好,熔覆层从熔合线往上的组织变化比较平缓,为平面晶、枝晶及等轴树枝晶;B试样熔覆层组织中气孔率极小,硬度最高,A试样在组织和硬度性能上都有缺陷;摩擦过程中摩擦因数均呈现4个变化阶段:迅速下降区、小幅上升区、波动区和稳定区,C试样的磨损量最少,磨损形貌最轻微;基底的磨损机制以黏着磨损、磨粒磨损以及疲劳磨损为主,熔覆层材料以磨粒磨损为主。
15-20

液压支架安装运输车调高机构设计分析

摘要:为避免安装运输车调高机构运动死角,优化调高机构尺寸参数,建立安装运输车调高机构的运动轨迹方程,利用MATLAB软件仿真其主运动构件的运动轨迹,及调高液压缸和支撑板在纵梁上安装点的直线距离与调高液压缸安装倾角的变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调高机构的设计参数由安装夹角和距离变量的值决定,调高液压缸初始安装角有极值,且在设计的范围内取值时,调高液压缸的初始驱动效果较好,能避免卡死,满足调高机构的设计要求。
20-23
矿山机械杂志铲·装·运

汽车用4种结构盘式制动器的模态分析

摘要:汽车用盘式制动器在制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振动和尖叫,为了准确把握其振动特性,应用有限元分析法对汽车用4种不同结构的盘式制动器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了这4种制动盘和摩擦片的前10阶固有频率与振型。结果表明,槽式、孔式、槽孔式制动盘的固有频率比传统的实心制动盘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孔式制动盘的固有频率增加的幅度最大。制动器各部件的耦合振动为低频尖叫的主要原因,与实心制动盘相比,槽式、孔式与槽孔式制动盘与摩擦片固有频率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可降低摩擦片与制动盘的耦合振动。
33-36

基于ADAMS的铰接式矿用自卸车电子差速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针对传统电子差速控制策略在电动轮铰接式矿用自卸车上应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此类车辆的基于滑移率一致的电子差速控制策略。通过分析电动轮数学模型,明确了滑移率的可控性和控制方式;根据建立的整车车体转向数学模型,建立了滑移率的估算方程,并建立了相应的滑移率计算模块和滑移率控制器,搭建了整车滑移率控制策略模型。联合虚拟样机模型和整车电子差速控制策略模型进行转向工况仿真,并与传统等功率分配和等转矩分配电子差速控制策略转向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很好地保证各轮滑移率一致,提高整车的横摆和侧倾稳定性,使整车获得良好的差速性能。
37-42

典型工况下矿用宽体自卸车货箱的应力分析

摘要:针对一种无纵横梁、多纵横肋板的矿用宽体自卸车货箱进行结构分析。通过求取整车在水平和坡道行驶时货箱各板的载荷密度变化,分析运行中货箱的惯性载荷形式,确定整车在不同运行状态下货箱所受载荷大小。基于货箱中物料的散体特性,分别采用集中质量和基于离散元法的散体质量对货箱进行冲击响应分析。对4种典型工况下货箱结构的应力分析结果表明,该货箱的应力值满足结构材料的屈服强度,结构设计能够保证整车的安全运行。
42-46
矿山机械杂志提·绞

折臂式随车起重机回转马达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在液压马达回路控制系统中,对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等要求通常不易兼顾,在大功率的回转系统中表现更为明显,欲要在稳定的控制系统中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良好的动态指标品质,就得通过使用滞后超前校正器对其校正,并分析校正前后所引起的误差,通过对系统进行校正仿真分析,最终确定一个符合实际工程的液压控制系统。在MATLAB命令窗口绘制了校正前后的对比图,分析了校正前后的静态和动态特性及误差大小。仿真结果表明,经过超前滞后校正后,系统的仿真结果和控制效果令人满意。
47-51

一种矿用钢丝绳探伤仪导向轮系碰撞动力学分析及优化设计研究

摘要:煤炭开采运输对钢丝绳强度及寿命要求极高,其性能是保障安全提升的必要条件。导向轮系是钢丝绳探伤仪的重要核心部件,利用ANSYS/LS-DYNA对其碰撞过程进行动态分析,简化了分析过程中的复杂计算,得出了准确的计算结果;对导向轮系结构不合理之处进行了优化设计,并通过试验验证了钢丝绳子探伤仪结构的合理性,提高了设备工作寿命及安全性能。
52-56

煤矿副井控制室建模及布置改善

摘要:研究了夹河煤矿副井控制室人机界面布局。根据成年男性的作业范围,从人机工程学角度,充分考虑单人作业的特点,设计并提出了标准提升机控制台模型和显控系统仿真方案,结合控制台应用形式提出人机参数,设计了6种改善方案,并应用CATIA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在控制器可及性、提升机司机驾驶作业姿势和提升机司机视野方面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方案5最优。煤矿副井控制室人机改善的研究是人机工程在现代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中的有益探索,该研究为全国煤矿副井控制室人机界面布置的设计与改善提供参考。
56-60
矿山机械杂志破·磨

行星球磨机单磨球运动规律的研究

摘要:为了探讨真实环境下磨球在高能行星球磨机中的运动规律,结合单磨球离散元仿真和数学分析,研究了磨球运动量、力学量和位置量等信息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单磨球经过数次碰撞后逐渐趋于某一固定位置,且持续伴有磨球跳动。得出结论:磨球运动变化由罐底和罐壁接触产生,不存在贴壁运动;磨球跳动贯穿磨球运动全过程,由磨球角速度的x、y向分量产生和维持;单磨球最终会进入一种稳态,该稳态包括相对位置的静止、磨球速度和角速度的周期性变化。
68-74

立磨流场仿真与能量耗散研究

摘要:针对如何改善立磨流场以减少能量耗散,建立了立磨流场仿真模型,分析了立磨流场能量耗散的机理。通过分析,指出了立磨产生能量耗散的原因,提出了降低立磨能量耗散的结构及操作工艺的优化方法。
74-78

对辊压球机结构模态分析

摘要:针对对辊压球机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振动现象,分析其动态特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运用ANSYS软件对某型号对辊压球机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得到其前6阶固有频率和相应振型,并提出了可能存在的共振风险与设计隐患,对对辊压球机的设计与制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79-82

基于层压破碎理论的液压圆锥破碎机定锥强度分析

摘要:圆锥破碎机的破碎力计算是定、动锥强度分析的关键,直接影响强度分析的准确性。依据层压破碎理论,得到了与锥面实际受力分布相符的破碎力计算公式,应用ANSYS Workbench建立圆锥破碎机定锥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定锥进行了强度分析,从而获得了定锥的应力分布和刚度分布信息,为液压圆锥破碎机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82-85

圆盘破碎机磨盘制造工艺机理分析

摘要:概述了圆盘破碎机的应用现状,并对圆盘破碎机磨盘的制造工艺进行了分析,从材料的选择、合金磨头磨块和基体的连接方式以及工艺技术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机理剖析,并以此指导磨盘制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也对实际制造中的工艺技术要求进行了分析汇总,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86-89
矿山机械杂志分·选

新型煤泥分级机的工业试验研究

摘要:针对目前选煤厂浮选尾煤跑粗现状,以屯兰选煤厂浮选尾矿的浓缩底流煤泥为研究对象,采用具有特殊筛网的新型煤泥分级机,在4种不同的转速下进行了试验,得到了分级效率、平均分配误差等分级机工艺参数,并与现场旋流器的分级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型煤泥分级机可以回收浮选尾矿中的粗颗粒,是集分级与浓缩的一体化设备;电动机频率在30 Hz时,分级效果最好,其分级效率为75.04%,平均分配误差为1.40,并且新型煤泥分级机的分级性能优于分级旋流器。
90-95

某难选高硫铁矿选铁降硫试验研究

摘要:某高硫铁矿中磁黄铁矿与磁铁矿嵌布关系复杂,含硫的磁黄铁矿嵌布粒度细,难以实现磁铁矿单体解离。试验研究表明,在磨矿细度-0.074 mm占65%条件下进行弱磁选,磁性产品再磨至-0.045 mm占90%后,以稀硫酸为活化剂,丁基黄药和Q-319组合为捕收剂,经一粗三精一扫的反浮选脱硫工艺,铁粗精矿再经二段弱磁选分离,最终获得含铁64.28%、含硫0.42%、铁回收率为53.62%的合格铁精矿,脱硫率达到了90%。该工艺流程及药剂制度对具有类似矿石性质的硫铁矿脱硫应用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96-100

煤泥浮选固体和水的回收特性研究

摘要:以河南某选煤厂细粒煤泥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中间密度级含量少的易浮煤泥在浮选过程中固体回收率、水回收量和高灰夹带量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捕收剂与起泡剂用量对三者的影响,提出通过浮选精矿质量浓度反映浮选精煤灰分,为煤泥浮选效果预测提供新思路。试验结果表明,浮选过程中,单位时间固体回收率与水回收量基本符合一级浮选速度公式;随着浮选的进行,高灰细泥机械夹带进入精煤的比重减小,水流夹带逐渐占据主导作用;高捕收剂用量在较短时间内能达到较高精煤固体回收率,高起泡剂用量会显著增加精矿水回收量,同时也提高了高灰脉石的夹带量;相同浮选时间不同药剂量下精矿质量浓度与灰分呈较好的线性关系,对实际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00-105

某含碳难选云母矿选矿试验研究

摘要:针对河南某含碳难选云母矿矿石性质复杂的特点,采用脱泥—除炭—浮选—尾矿筛分的工艺流程回收云母,其中浮选采用一粗—一精—一扫的闭路流程,最终可获得K2O品位为9.38%、产率为56.76%、回收率为78.53%的云母精矿,为类似云母矿的分选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