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开发研究杂志

《开发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名家论坛、改革与发展、西部大开发、区域经济、财政金融、企业改革、三农问题、开发史等。
  • 主管单位: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 国际刊号:1003-4161
  • 国内刊号:62-1005/C
  • 出版地方:甘肃
  • 邮发代号:54-48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65
  • 综合影响因子:0.414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开发研究 2015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养老保险名义账户制顶层设计系列研究

1-2

“名义账户”模式选择——“全账户”的优势分析

摘要: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养老金制度改革开始提速,顶层设计的基本价值取向已经明确,即引入名义账户理论作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原则和根本出发点。但在具体设计细节上,出现了不同的设计方案,分别是"小账户"、"大账户"和"全账户"方案。比较而言,"全账户"方案不仅能够完全发挥名义账户制本身所固有的理论优势,而且还可以彰显符合国情的独特优势。反观"小账户"和"大账户",因为保留了社会统筹部分,从而严重制约了名义账户制理应具备的诸多优势,实为不可取。
1-6

“名义账户”理论分析——基于3种假定方案的比较

摘要:近年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众多方案按照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部分的比例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小账户""大账户"和"全账户"3种。在理论分析探讨3种方案组成模块利弊的基础上,认为在中国当前外部经济条件、人口条件以及城市化背景下,社会统筹部分缺乏激励效应,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痼疾难解。在这种情况下,理论上居中的"全账户"制度则兼具了现收现付的核心优势与个人账户制度的激励效应,具备实现个体理性与群体理性相统一的可能性,但在实现中也需要克服一定的困难。
7-12

国外养老保险“名义账户”的实践——制度比较与基本评价

摘要:20世纪90年代,瑞典、拉脱维亚、俄罗斯等七国先后在其养老金制度中引入名义账户制(NDC),掀起了一场新的养老金改革浪潮。各国实施此项改革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的现收现付制养老金制度财务不可持续。改革实施后,由于制度设计、前期准备、整体经济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各国改革成效差别很大。瑞典的制度设计最为精准,在制度实施中也引入了财务自动平衡机制,改革成效最为显著。波兰和拉脱维亚经过改革,制度财务可持续性增强,改革虽存在一些问题,但基本成功。俄罗斯和意大利改革之后,制度财务可持续性问题仍然存在,有关改革的争论不断。蒙古和吉尔吉斯斯坦的改革实施困难,改革效果不明显,蒙古甚至考虑放弃名义账户制。
13-18

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的产业结构变迁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西部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摘要:选取西部12个省区1992—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变动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镇化进程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合理化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城乡收入差距未能产生显著影响;其他影响因素中,经济增长水平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参与程度、经济开放程度、财政支农政策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
19-23

中国工业能耗变动的主导因素分析

摘要:将1996—2011年中国工业部门36个子行业的能源消耗量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分解法将能源消耗增长量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三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规模效应是这一阶段我国能源消耗量增加的主要因素与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出口大国的状况符合;技术效应是降低能源消耗量的主导因素,贡献率为131.52%;结构效应对能源消耗量的下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这与采用行业细分的价格指数对36个子行业的增加值数据进行调整有关。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24-28

创新驱动下基于O2O视角的城市矿产“互联网+回收”模式构建研究

摘要:从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发,结合"互联网+"这种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探究城市矿产"互联网+回收"的发展意义,进而构建基于O2O视角的城市矿产"互联网+回收"模式,并对其平台搭建、运作流程和未来发展做出阐述。旨在实现回收模式创新,进一步深化我国城市矿产产业发展。
29-32

遗产廊道视角下的苗疆边墙体系保护与发展

摘要:苗疆边墙体系是明清政府为防御并管辖腊尔山苗民而在湘黔边境地区构筑起的一套建筑体系。苗疆边墙体系不仅见证了苗汉人民斗争与融合的历史,也反映了当时的军事制度、风水理念及建筑技艺,具有较高的价值。作为跨区域的线性遗产,苗疆边墙体系的保护与旅游发展面临诸多问题。通过构建遗产廊道,能够有效保护遗产和进行旅游开发。遗产廊道主要分为三个系统:保护系统、旅游系统及支持系统。三个系统相辅相成,构成了完整的苗疆边墙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框架。
33-37

珠三角都市圈三维城市旅游景观群的培育研究

摘要:基于都市圈城市景观群的三维划分,在分析珠三角都市圈城市景观群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珠三角要建设更具竞争力的都市圈,需要从培育现代建筑景观群、打造凸显岭南文化特色的景观群落和形成绿色生态景观网络构建三维城市旅游景观群,并给出融入城市景观设计理念、加强城市文脉延续和历史文化保护、打造高质量的城市景观空间、加强生态建设及景观资源保护等建议。
38-41

旅游开发中民族村落文化变迁的问题与思考

摘要:在现代旅游开发活动介入后,民族村落文化变迁呈现出三大突出问题,具体表现为文化失真、利益失调及社会结构失衡。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以当地居民为主体、政府为主导、开发商及从业人员主营、游客需求的满足为主线的思路,建立ESPE模式,以积极有效地减少旅游活动对当地文化的消极影响。
42-45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的贸易深化研究

摘要:通过对中巴贸易发展分析,认为中巴贸易存在中巴双边商品贸易失衡、巴出口商品贸易结构单一、中巴两国的贸易地位存在严重不对称性等问题。而巴基斯坦工业化水平较低、中国缺乏对巴贸易的产业等成为中巴贸易深化发展的主要障碍,最后提出了扩大从巴基斯坦进口、发展服务贸易、培育面向巴基斯坦的产业集群等深化中巴贸易发展的对策。
50-53

甘肃省经济转型的核心要义与重点任务

摘要:经济转型的核心要义体现在两个层面,即通过生产力方面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生产关系方面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而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作为西部欠发达区域中相对落后的省份,甘肃省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层面加快经济转型,通过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经济增长动力转型、产业发展模式转型、城乡发展关系转型、空间经济格局转型、行政管理体制转型六大重点任务,从根本上提高综合竞争力,实现甘肃省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升。
54-57

政府行为对京津冀发展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

摘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今天,政府如何作为快速缩短京津冀地区发展差距,发挥好"第三经济增长极"的作用是当今的重要课题。对此,本研究以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依据,从区域协同发展中政府行为出发,以收入水平与产业结构测算京津冀发展差距基尼系数与区位熵,并验证政府行为对京津冀发展差距的相关性,为加速缩短京津冀发展差距,更好、更快地实现协同发展提出行之有效的针对性建议。
62-66

创意的基本内涵及其延伸研究述评

摘要:创意是知识经济不断纵深发展的驱动因素。通过对不同学派的研究梳理,提出创意的定义,创意具有自主性、普遍性、关联性和系统性等特征。分析创意与创新、创业之间的关系,认为创意是创新和创业的本源,创新是创意和创业的动力,创业是创意和创新的实现手段。提出创意价值的实现过程需要来自创意系统网络成员的匹配,协作共生是价值实现过程的主导机制。
67-70

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理论及其超越

摘要:探讨了主流经济学无法解释的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现象,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基本上是把技术与制度视为外生变量。在回顾了有关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之后,总结了形成路径依赖的原因,指出了这一理论的不足之处,并引入路径创造理论来破解路径依赖及锁定。文章最后提出,演化经济学能够解释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问题。
71-74

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与社会组织协同发展研究

摘要:积极稳妥实施地方政府大部门制,创新社会治理,实现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是推进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与要求。受制于国家制度化规范供给对社会的组织化生长的隐形侵蚀、权责同构压力型体制下政府越位对社会公共空间的显性蚕食,以及刚性维稳思维下政府对社会的组织化利益表达机制的有意规避,当前我国社会及其组织化发展严重滞后于大部制改革对社会协同的要求,改革进程与政府治理绩效被无形迟滞和销蚀。今后一段时间,深化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必须着眼于其与社会组织的协同发展,坚持两者在时间上同步推进、内涵上统筹发展和区域与行业上强优扶弱的原则,积极形塑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超越实用导向的平等互信关系,科学厘清两者的职能领域,有效协调两者在改革中的利益关系,创新政府大部制改革与社会组织协同发展的政社合作平台。
75-7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统筹规划的发展与实践

摘要:城乡统筹是党中央、国务院为破解"三农"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城乡统筹规划是这一系列政策部署的空间组织。从改革开放后城乡统筹规划概念提出至今走过了三十几个春秋,在创新与实践中不断探索城市化的中国模式,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更大程度上也反映了城乡统筹政策理论与规划实践之间的协同关系。
85-88

天津市流动人口居住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利用南开大学"2013年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对策研究问卷调查"数据对天津市流动人口居住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发现购房逐渐成为天津市流动人口获取住所的重要方式,其住房类型以楼房为主,住所配套设施较完善,居住质量较高,居住环境较好,居住满意度较高。但是,也存在人均居住面积较小,隔离化程度高,男性流动人口、老生代流动人口、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低受教育程度流动人口的居住状况较差,改善居住状况面临压力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改善天津市流动人口居住状况的对策建议。
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