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建筑学报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Architectural Journal

  • 11-1930/TU 国内刊号
  • 0529-1399 国际刊号
  • 0.9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建筑学报是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4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协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建筑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可持续建筑、设计研究、专访、侠优与竞赛、建筑摄影、国外建筑、建学信息

建筑学报 2017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建筑学报杂志访谈
2016梁思成建筑奖获奖者专访1-6

摘要:由中国建筑学会主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及国际建筑师协会鼎力支持的梁思成建筑奖,被视为中国建筑界的最高奖项,以激励建筑师发挥创新精神,繁荣建筑创作,铸造“中国设计”品牌。

建筑学报杂志特集发现佛光寺80周年
发现佛光寺7-8

摘要:1937年6月底,梁思成、林做因、莫宗江、纪玉堂一行抵达五台山佛光寺,在短短一周的现场工作中,辨识、判断出集建筑、雕塑、绘画及墨书于一身的佛光寺唐代殿堂,这是现代学术第一次对佛光寺唐代建筑与艺术作品的完整考察,为中国营造学社持续数年以华北为中心的“解读《营造法式》、找寻古老建筑和书写中国建筑史”这三位一体的学术征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我的佛光寺记忆——忆上世纪的佛光寺考察9-13

摘要:现代学者对佛光寺的第一次考察可以追溯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前夕,这次考察是由梁思成、林徽因等组成的营造学社考察队进行的。

五台山佛光寺发现记——谨以此文纪念佛光寺发现80周年并献给梁思成先生诞辰116周年14-21

摘要:试图还原梁思成、林徽因在山西五台山发现佛光寺东大殿的经过及时代背景,确认这一重大发现,亦即中国首次发现唐代木结构建筑的时间为1937年7月5日。梁思成通过这一发现,证实了他在1952年作出的判断——宋《营造法式》记载的“以材为祖”模数体系“为唐代所遗旧制必可无疑”。1943年他创立的“结构技术+环境思想”研究体系,对中国建筑史研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唐初五台山佛光寺的政治空间与宗教构建22-28

摘要:首先将佛光寺置于唐初武后打造五台圣山,以及中宗在西京长安、东京洛阳分别建造两座同样名为“佛光寺”的皇宫内道场等历史事件的语境中,揭示其作为皇家宗教构建所传达的政治讯号;继而通过对东大殿佛像设置、选址布局、内部空间等具体建造层面的分析,结合与汉唐之间所见其他宗教遗存的联系和对比,指出唐初佛光寺不仅是国家意识形态建构的产物,映射了经过遴选与借用的皇室宗教风尚,更是因中古时期印度之宗教思潮的传入而出现的山林寺庙之重要案例,折射出了中国营建传统在剧烈外来文化冲击之下经历的反应与适应过程的一个侧面。

规矩方圆 佛之居所——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构图比例探析29-36

摘要: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在平、立、剖面设计与塑像陈设中,综合运用了基于方圆作图的一系列比例关系——尤其是厄和√影2构图比例,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古人追求天地和谐的文化理念,同时体现出中国古代佛殿作为佛之居所的独特内涵。而通过对与佛光寺东大殿构图比例接近的辽、金、明、清实例的分析,结合对《营造法式》“圆方方圆图”的解读,可以对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基本构图比例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有一更为深刻的认识。

佛光寺东大殿尺度规律探讨37-42

摘要:基于《佛光寺东大殿建筑勘察研究报告》的数据和研究成果,文章对其尺度规律研究部分予以详细的分析评述,对佛光寺东大殿的尺度规律提出了以足材为模数的新见解,并尝试建构理想设计模型以呈现大木作尺度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对《营造法式》的相关内容展开了讨论。

“殿堂”——解读佛光寺东大殿的斗棋设计43-48

摘要:运用斗棋意匠论的考察方法,立足于设计者视角,首先提出在以佛光寺东大殿为代表的“殿堂”中,斗棋是营造殿堂内部空间的关键要素,斗棋乃至构架的形式设计均存在多种可能性;继而通过比较研究佛光寺东大殿和与之形制相似的中日遗构,解读佛光寺东大殿的斗棋所体现的设计意匠和运用的设计手法。

由下昂考察7—12世纪中日建筑的结构系统49-51

摘要:通过比较7-12世纪中日建筑中的下昂,指出日本的下昂深达内柱,与草架结构相联系,而佛光寺东大殿以来的中国建筑中的下昂则停留在檐柱和内柱之间的这一差异。笔者认为,日本的下昂可以看作是更古式的中国下昂,其功能不仅在于承托屋檐,更有加固草架结构之功用。并更提示了将斗棋放入整体结构系统中考察的可能性,希望借此开拓东亚建筑结构变迁与发展的新视野。

建筑学报杂志作品
苏州湾实验小学52-57

叠透与弥散:非功能空间的可能性58-61

摘要:无论对于师生、家长亦或整个社会而言,理想的教育模式都不会是当下应试体系的模样。建筑师对体制的反思和改良的意愿往往表现为对空间形式的立场.并试图激发场所类型新的可能性。九城都市设计的苏州湾实验小学就是一次对校园空间范式重构的研究实验。

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62-66

垂直书院——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设计手记67-69

摘要:在追求效率、管控与安全的国内基础教育模式中,虽然也开始逐渐重视学生成长中的社会性、创造性与自主性,但是这些新的教育理念在通常条件的学校设计中往往很难在空间上得到切实回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冰上运动中心70-75

基于平民体育思想的大型冰上运动中心的适从与嬗变——第13届全国冬运会新疆冰上运动中心建筑创作研究76-77

摘要:新疆冰上运动中心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水西沟镇,第13届全国冬运会冰上项目比赛于2016年在这里成功举行。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医游客中心78-83

风景中的“湘土”重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游客中心设计84-85

摘要: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是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双遗产景区。游客中心的选址就位于森林公园景区中的袁家界片区,原游客集散地天桥餐厅及袁家寨子附近,是整个景区中重要的交通节点,也是核心景区中的核心位置。

建筑学报杂志教育
通过建造学习建筑——以50年历史的耶鲁设计建造项目为例86-93

摘要:选择迄今已有50年历史的耶鲁设计建造项目作为考察对象,通过对课程的历史变迁、类型选择、教学组织和社会效应等方面的梳理和评述.既肯定了其作为一种务实而全面的职业训练和谨慎的社会实验的成就,也说明了通过建造学习建筑可能存在的争议。指出为了更好适应中国本土市场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社会参与型的设计建造课程可成为调整建筑师培养方向的一种教学改革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