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建筑学报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Architectural Journal

  • 11-1930/TU 国内刊号
  • 0529-1399 国际刊号
  • 0.9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建筑学报是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4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协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建筑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可持续建筑、设计研究、专访、侠优与竞赛、建筑摄影、国外建筑、建学信息

建筑学报 2006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建筑学报杂志城市规划与设计
当前中国城市建设现代化转型及发展趋势5-9

摘要:对中国城市建设现代化进程概括了四个发展阶段,分析了当前中国城市现代化转壁五个方面的表现,展望了中国城市建设在新世纪的八大发展趋势,同时指出要总结历史经验,走出城市建设误区,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与建筑。

基于可持续性与和谐理念的绿色城市设计理论10-13

摘要:提出了基于可持续性与和谐理念的绿色城市设计理论,并从系统和谐的城市审美价值体系,生态和谐与社会公平的城市设计原则,学科开放与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生态优化与景观协调的城市特色塑造方法.以及生态特色可持续性的建筑创新手法五个方面.论述了该理论的主要内涵。

两个海上规划案的后现代解读14-16

摘要:20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经历了从福特主义转向弹性积累的过程,这一历史变迁,构成了后现代社会存在基础。城市获得众多新特性,预示着后现代时期的来临。海市规划和首尔新国际机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建构城市的两个尝试,透过后现论,我们将发现这两种城市的存在基础和建构逻辑。

沉积过去,连接未来——香港旺角朗豪坊城市建筑综合体剖析17-20

摘要:以亲身体验和考察,叙述了香港旺角朗豪坊城市建筑综合体漫长的开发过程(过去).与两边城市肌理的结合和独具匠心的空间布局(现在).以及通过零售为核心辐射带动整个地区的笈展远景(未来),展示了该城市建筑综合体对所处地块、旺角地区,乃至整个香港特殊形态的决定性影响力。

城市特色和历史文脉——义乌市旧城改造暨市民广场建设规划21-23

摘要:通过对义乌市旧城改造暨市民广场建设工程规划设计的分析,将近年来对旧城改造规划设计的体验作一个回顾。

商业融合文化 本土孕育世界——武汉光谷世界城步行商业街设计24-25

摘要:武汉光谷世界城步行商业街完全体现了第三代商业步行街的特征:强调人、强调文化、强调环境、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强调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赢。它浓郁的世界建筑文化气息传承了城市文脉,使之参与城市生长,与城市共生。它以城市和建筑为表现手段,以人和生活为骨架。其本质功能是为城市生活面存在,是组成城市的一部分,其特征是多元的、混合的、开放的,不仅满足城市的物质生活的需要,而且给市民、居住者、体验者带来文化生精神上的享受。

建筑学报杂志传统与发展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26-29

摘要:强调变消极保护为积极保护,将保护、利用同发展结合起来,走新型产业化道路,以发展促进保护。为此作者提出“发展”、“公正”、“转移”、“参与”、“改善”、“尺度”、“院落”、“肌理”八点看法,期望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得到科学的保护与发展。

“洛阳模式”述评:城市规划与大遗址保护的经验与教训30-33

摘要:梳理了洛阳市第一期城市规划的产生过程,对“洛阳模式”做出了新的评价,分析了洛阳市第一期城市规划对大遗址保护产生失误的原因。指出,20世纪90年代洛阳市第三期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的中心位置保留22km^2的大遗址保护区,在中国城市规划史、文化遗产保护史上是史无前例的,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指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远离旧城建新城”的“洛阳模式”。

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与持续发展——天津市解放北路原法租界大清邮政津局街区概念性设计研究34-36

摘要:以天津市原法租界内大清邮政局街区为研究对象,在介绍街区历史沿革和进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街区内现存的问题,结合空间句法、图底关系等理论提出街区有机更新和持续发展的相关策略,并提出城市历史街区整体更新的设想。

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建筑设计和可持续操作模式——杭州元福巷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案例37-39

摘要:通过杭州元福巷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设计实例探讨类似项目的建筑设计方法及其可持续操作模式。

基于愈合理论的“三坊七巷”保护研究40-44

摘要:城市必须继承和发展反映自身城市发展历史的城市文脉,这是一种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本研究提出愈合历史街区理论,基于此理论分析了福州历史街区“三坊七巷”的保护问题,从历史街区和古民居建筑的“初步愈合”和“造血再生”两个层面入的手,提出了保护历史街区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体系,对愈合理论的可操作性问题进行了探讨。

市县级政策与管理在古村落保护和旅游中的重要性——以黄山市、大理州和丽江市为例45-47

摘要:在古村落保护和旅游中,由于部级和省级的农村建房、村落保护和土地使用政策存在一些争论条例和“模糊地带”,这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产生的矛盾都集中于市县级政府,市县级政府面对各种矛盾的调解与利益的得失,结合当地实际和自身利益,施行不同的市县级政策和管理,这对指导村民和开发商如何修建和保护房屋起起到了关键作用,并最终影响到村落形象和村落旅游。

“事件性”与“革命旧址”类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红色旅游发展视角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48-51

摘要:目前国家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事业,其前提必须对红色旅游的载体——“以中国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由于红色旅游的主题是重温革命事件和活动,本质上具有“事件性”的基本属性,因此,在“革命旧址”类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中,对于“事件性”理念的认知及其研究方法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投资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52-53

摘要:立足于市场动作机制下,历史文化遗产面临保护与开发的两难境地,如何把对历史文化遗产中文化价值的利用转化为有利益回报的投资工具,借鉴欧洲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文化投资的成功经验,以期对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所裨益。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文保研究中的应用54-56

摘要:结合项目实例,介绍了三维扫描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在文物古迹研究保护工作中的应用,并比照传统测绘手段对其进行了优劣分析。

建筑学报杂志设计竞赛
2006全国建筑院系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结束57-66

摘要:由中国建筑学会与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06全国建筑院系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共收到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78所院校报送的有效作品367项。本次竞赛的主题为“更新的城市”。评审委员会由何镜堂院士任评审委员会主任,仲德岜教授任评审委员会副主任。评委由黄星元、柴裴义、曹亮功、孟建民、朱文一、曾坚、刘克成、张兴国、张伶伶、常青、魏春雨等著名建筑师及教授组成。评审工作严格遵照公开、公正和公平的原则,经评委会专家对申报作品认真地阅读、审视、分析和广泛的讨论,最后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评出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0项,优秀奖41项,名单如下:

建筑学报杂志设计作品
上海铁路南站67-71

摘要:分析了大型铁路客站向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的趋势,以及我国铁路客站运行模式由等候式向通过式转变,且两种模式并存的现状,结合上海铁路南站工程实践提出相应在的设计对策。

神州数码研发大厦72-75

摘要:介绍了神州数码研发大厦的基本情况,对创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选取有特色的给以简要说明,对如何结合市场进行建筑创作并解决实际问题作出有益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