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建筑科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Building Science

  • 11-1962/TU 国内刊号
  • 1002-8528 国际刊号
  • 1.1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建筑科学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建筑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理论&实验研究、计算分析、论坛、应用研究、工程实践、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专栏、综述、商榷、行业简讯

建筑科学 2011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建筑科学杂志计算分析
某带隔板联体钢筋混凝土筒仓裂缝成因分析1-4

摘要:某联体筒仓由三仓组成,中仓带隔板,在使用期间仓壁出现多条明显裂缝。本文通过对该联体排仓进行有限元模拟计算,对不同工况的贮料荷载引起仓壁和隔板的应力变化进行了分析,将计算裂缝宽度和配筋与实际情况进行了对比,给出了仓壁裂缝的形成原因和技术说明。

钢板墙与防屈曲组合钢板墙的受剪性能分析5-10

摘要:考虑几何非线性和面外初始缺陷,通过变化内嵌钢板的高厚比λ,考察了钢板墙与防屈曲组合钢板墙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抗侧刚度和滞回性能的差异,并对比分析了两种墙体的内嵌钢板与边缘框架柱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随λ由大到小变化,钢板墙可分为薄钢板墙、中厚钢板墙和厚钢板墙三类;由于受到面外约束的作用,与钢板墙相比,防屈曲组合钢板墙具有更好的抗剪承载力和耗能能力,利用防屈曲组合钢板墙替代中厚钢板墙和薄钢板墙是经济可行的,且不存在因屈曲后拉力场效用对边柱产生的附加弯矩作用,更有利于实现"强框架弱墙体"的延性设计。

考虑板筋参与梁端承载力贡献的设计方法及抗震性能研究11-16

摘要:通过考虑一定有效翼缘宽度范围的楼板内钢筋对梁端负弯矩承载力贡献并进行梁端配筋设计,研究楼板与梁的共同工作性能。应用对梁、柱采用考虑钢筋和混凝土的纤维梁模型,楼板采用考虑钢筋和混凝土的复合材料分层壳单元模型,建立可考虑楼板对梁刚度及承载力贡献的整体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影响RC框架结构的屈服机制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不同算例的分析结果表明,楼板对梁端的承载力贡献及梁柱等效相对线刚度比对其屈服机制和结构的抗倒塌能力具有较显著的影响。

修正的库仑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17-21

摘要:为了寻求一种简单明了且适应边界条件较广的土压力计算方法,引入土体半无限平衡理论,改进了库仑土压力理论。首先,假定了过墙踵点的假想直立墙背,基于半无限平衡条件的朗肯理论给出假想墙背的主动压应力,然后通过假想墙背与真实墙背之间楔形体的极限平衡分析,提出真实墙背的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根据真实墙背的摩擦条件,分别推导出了两种条件下的计算公式。通过算例对比得出了本文方法的适用性,并分析了该方法的参数敏感性。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土压力值与用库仑理论计算值相比误差在±5%以内,满足工程的精度要求,且在计算参数正常取值范围内,较库仑土压力原理计算值较小,可以作为库仑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的一种等效计算法。

海淤地质条件下PHC管桩荷载传递机理研究22-24

摘要:结合沿海地区某实际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管桩)工程,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与现场试验测试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PHC管桩在海淤地质条件下的荷载传递机理,就桩土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进行了分析。有限元数值计算时,土体采用弹塑性本构模型,并考虑桩土界面的非线性接触状态。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总体变化趋势一致;海淤软土与PHC管桩界面的摩阻力较小,桩身轴力在淤泥层传递较慢。

建筑科学杂志试验研究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研究25-27

摘要:鉴于再生粗骨料来源的多样性,RAC(再生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frc)也会有所不同。为探讨不同粗骨料来源RAC的立方体抗压强度frc之间的差异性,选取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旧房拆迁、高强桩基、市政工程、科学研究等四种不同来源的废混凝土,经破碎加工成四种再生粗骨料,分别选取了25%、50%、75%和100%四种取代率,配置成四种RAC,测其frc抗压强度。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RAC frc抗压强度影响较大,而不同粗骨料来源对RAC的frc影响并不明显。

普通混凝土三轴压强度和变形试验研究28-31

摘要:利用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大型混凝土静、动三轴试验系统,对普通混凝土进行了应力比为0.1∶0.25∶1、0.1∶0.5∶1、0.1∶0.75:1和0.1∶1∶1的常规三轴和真三轴试验,测得了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并根据试验结果,系统地探讨了处于常规三轴和真三轴受压下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的性能,在八面体应力空间建立了三轴压普通混凝土的破坏准则。发现混凝土在三轴压应力状态下强度明显大于单轴应力状态下的强度,且中间应力对强度影响明显,设计中考虑这一因素及三轴压应力状态下强度的增大,将大大节省材料。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变形规律研究32-37

摘要:为研究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变形规律,对自重湿陷土层36.5m的场地,进行直径40m的浸水试验。通过试验发现:浸水试验昼夜耗水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上呈现先大、后缓、再稳定的趋势;场地中的地表沉降观测点的总湿陷量及沉降速率变化规律与深层沉降观测点的总湿陷量及沉降速率规律几近相同;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湿陷变形规律呈现浸水期四个变化阶段和停水期两个变化阶段。

后装拔出法检测高强混凝土强度试验研究38-41

摘要:对圆环支撑和三点支撑两种拔出仪检测高强混凝土强度的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混凝土材料的抗压强度与其抗拉强度之间存在较明显相关性,建立了河北省包括C50以上混凝土的后装拔出法的地方测强曲线,并对这两种拔出仪的检测精度进行了对比。

吹填软土地基上砂桩工艺与轻型井点降水效果分析42-45

摘要:作为沉管砂桩与预排水动力固结法联合加固软土地基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对吹填软土地基上砂桩工艺以及轻型井点降水效果进行分析。现场测试表明,在降水过程中,地下水位呈不断下降趋势,最后当抽水时间达到150h后趋于稳定。此外,由孔隙水压力计测定的孔隙水压力下降值小于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静水压力值,这与土层的滞水性和土层的透水性有关。

高强混凝土动态受拉特性的试验研究46-49

摘要:混凝土的动态力学特性与静态情况下有很大的不同,为了明确高强混凝土在动态条件下的受拉力学特性,本文应用MTS试验机,对C50混凝土在应变速率为10-5/s~10-2/s范围内进行单轴动态拉伸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应变速率下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峰值应变等抗拉力学特性,并分析了应变速率对高强混凝土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指标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抗拉强度、弹性模量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泊松比离散性比较大,增加趋势不明显,动态受拉应力应变曲线与静态相似。这些成果有利于完善混凝土的动态本构关系。

建筑科学杂志应用研究
粉煤灰改性膨胀土与膨胀土抗剪强度比较研究50-52

摘要:采用电子直剪仪对安阳粉煤灰改性膨胀土及未改性膨胀土进行了力学实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掺灰率的增加,膨胀土的塑性指数,自由膨胀率,膨胀力与线缩率呈减小趋势,说明粉煤灰可有效降低膨胀土的胀缩性.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膨胀土的膨胀量与膨胀力都有一定降低.没有经过养护的土样,粉煤灰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不明显;经过7d龄期养护后,随着掺粉煤灰率的增加,土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具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并且无侧限抗压强度存在一个峰点。

钢管混凝土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试验研究53-55

摘要:当前国内外钢管混凝土柱无梁楼盖结构的板柱节点通常是刚性节点,节点构造比较复杂,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节点会产生不平衡弯矩和附加剪应力,减弱节点的抗冲切承载力,使节点变为抗震中的薄弱环节。为改善板柱节点的抗震性能,拟设计了一种钢管混凝土柱贯通楼板,混凝土板简支在柱外侧钢托板上的铰支撑钢管混凝土板柱节点。本文对于此类节点的抗冲切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古建筑木结构榫卯节点抗震试验研究56-58

摘要:通过对五个按照清代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的做法制作的燕尾榫榫卯节点模型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得到了各节点的破坏形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变形等性能。试验表明:木结构榫卯节点具有很好的变形能力,最大加载位移为100mm;节点破坏形式为榫头从卯口内拔出即脱榫破坏,榫头和卯口均产生明显的挤压变形,但梁、柱构件没有损坏;各节点的弯矩-转角滞回曲线成"Z"字形,验证了燕尾榫榫卯节点具有半刚性的特性。

基于SI体系的工业化住宅模数协调应用研究59-61

摘要:基于SI体系的工业化住宅模数协调系统的构成包括支撑体(或结构体)系统的模数协调、填充体系统的模数协调和模数网格系统三个部分。通过模数选择、部件的定位方法、模数网格的设置等手段,实现基于SI体系的工业化住宅模数系统的协调应用。

基于模态扩阶法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应用研究62-64

摘要:动力参数法诊断结构损伤时往往需要完整的自由度信息,而在实际工程中很难测量到结构的全部自由度信息。以一钢筋混凝土简支梁为例,通过模态扩阶法将实测的不完备信息扩充到完备的实测信息,使理论自由度与实测自由度相匹配,在此基础上用振型转角差法和模态应变能法对该简支梁结构进行损伤识别。结果表明利用振型转角差法和模态应变能法均较好地实现了测试信息不完备情况下的结构损伤识别,另当相邻单元存在损伤时,模态应变能法比振型转角差法具有更好的识别能力和实用价值。

宽频振动问题的粘滞阻尼减振研究65-69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复杂振动问题的粘滞阻尼消能控制技术。介绍了粘滞流体阻尼器的构造、原理和计算模型;研究了支撑刚度对阻尼器耗能作用的影响,提出阻尼器的支撑设计在满足规范强度、刚度要求基础上,还应考虑支撑与阻尼器作为组合元件的协同耗能作用,为工程设计提供重要参考。结合江苏省某化工厂房的随机冲击宽频振动问题,运用动力测试、信号处理和有限元技术,对粘滞流体阻尼减振结构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附加粘滞流体阻尼器的消能控制技术具有显著的减振效果,成为解决复杂宽频振动问题的有效手段,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硬石膏粉刷材料的研究与开发70-73

摘要:通过对硬石膏胶结材性能、硬石膏粉刷材料的配制原理、配比和性能的研究发现,经硫酸盐激发、矿物改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助磨活化的硬石膏胶结材具有凝结硬化较快、强度较高、耐水性较好、体积稳定性好等特点。此外,添加VAE乳胶粉改善粘接性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改善保水性能、聚丙烯纤维改善抗裂性等综合技术措施配制出的一种新型绿色粉刷材料硬石膏粉刷材料其保水性、粘接性、抗裂性明显优于水泥基粉刷材料,可克服粉刷层空鼓、开裂、掉粉等质量问题,提高了粉刷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