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建筑科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Building Science

  • 11-1962/TU 国内刊号
  • 1002-8528 国际刊号
  • 1.1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建筑科学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建筑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理论&实验研究、计算分析、论坛、应用研究、工程实践、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专栏、综述、商榷、行业简讯

建筑科学 2011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建筑科学杂志计算分析
大跨结构箱形曲梁承载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1-5

摘要:以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航站楼箱形曲梁构件为背景,针对曲梁的截面形式(长宽比)、截面板厚以及曲梁构件的轴线曲率对构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做了参数分析。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建模计算,得到了上述三种参数的影响。计算发现,截面高宽比增加可增加构建承载力,翼缘板厚和腹板厚的增加会导致截面承载力基本呈线性增加,随着截面曲率半径R的增大,会使截面承载力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本文的计算结果也为曲梁构件的设计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高层建筑设备层结构方案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6-11

摘要:高层建筑设备层往往给结构设计带来刚度比不满足规范限值的问题。本文以某实际工程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弹性分析方法,分析了两种设备层层高方案对设备层关键构件、结构位移、层间位移角等的影响程度及其相关性,并采用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两种设备层结构方案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位移、层间位移角及破坏模式的差异,探讨了结构刚度比计算方法与分析结果的相关性,得到了一些设计有益的结论。

钢筋混凝土框架抗连续倒塌机制研究12-18

摘要:通过非线性动力拆除构件法,对不同抗震设防水平下的典型钢筋混凝土(RC)非整体现浇楼板框架和整体现浇楼板框架的抗连续倒塌机制进行分析。首先,总结出了两种典型连续倒塌模式并进行了讨论,发现框架柱的抗侧刚度不足将导致连续倒塌在水平向的传播。然后,通过分析框架在不同部位发生初始破坏后的力学响应,研究了框架结构不同部位的框架梁抗连续倒塌贡献,结果显示所有的框架梁都可以通过梁机制发挥抗连续倒塌承载力,但是只有两端具有足够水平支座约束框架梁才能发挥其悬链线机制的承载力。最后,通过研究框架结构的连续倒塌规律,分析了楼板和抗震设防烈度对框架抗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

建筑科学杂志试验研究
建筑火灾中壁面痕迹与火源位置的关联性试验研究19-22

摘要:对通风控制房间发生火灾后壁面痕迹与火源位置的关联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火源位置不同时壁面材料燃烧痕迹的异同,并给出了不同火源位置时的热释放速率,壁面温度及辐射热分布情况。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是相吻合的,墙角火源引起的火灾比中心火源壁面位置的各项火灾参数偏大,墙角火的热释放速率是中心火的4倍,壁面受损更严重,痕迹更明显,可用于指导火灾调查工作。试验测得的各项参数也可为火灾模拟提供较为可靠的基础数据。

后张拉预应力成形鞍形网壳张拉成形及其竖向极限承载力试验研究23-27

摘要:介绍了一种新型预应力网壳─后张拉预应力成形网壳,其基本结构形式是单弦杆网架,由单层弦杆和平面外腹杆组成。试验网架在地面拼装,预应力索布置于下弦层,张拉得到鞍形网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网架模型进行了预应力成形试验研究,测试了应力和变形。对一后张拉预应力成形鞍形网壳模型进行竖向加载试验,静载施加于上弦节点,分级加载。测试了各级荷载作用下的杆件应变和上弦节点挠度,得到荷载挠度曲线,从而得出该结构模型的竖向极限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施加较小的预应力,网架即由平面成为马鞍形曲面。马鞍形的形成主要是上弦杆的弯曲变形所致。该结构的主要破坏形式不是整体失稳,破坏主要原因是部分上弦节点进入塑性进而发生断裂,结构刚度是设计计算的重点。

预应力纤维布混合锚固分析与试验研究28-31

摘要:为了改善嵌入式预应力纤维布(FRP)加固技术的不足之处,利用粘结与机械锚固共同工作的原理,在预应力FRP张拉粘贴完毕后,对张拉端进行二次锚固,粘结层硬化后拆除原有锚夹具。为保证锚固端的可靠性,本文对锚固端粘结层的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混合锚固端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粘结层的性能,可大幅度提高粘结层的锚固能力;钢板压条可提供挤压力,改善和提高了粘结层的受力性能,便于保证锚固端施工质量,可靠性好。采用粘结层与钢板压条混合锚固的方式可为预应力FRP提供足够的锚固力,改善了施工工艺,明显降低加固成本,促进了预应力FRP加固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处于双轴拉压的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32-35

摘要:实际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大多处于复杂应力状态,本文利用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大型混凝土静、动三轴试验系统,对普通混凝土进行了0(单压)、-0.05、-0.1、-0.15、-0.2、-0.25、∞(单拉)七种比例加载路径的双轴拉压试验,测得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及两个加载方向的应变,并根据试验结果,系统地探讨了混凝土在不同拉压比下的双轴拉压强度和变形特性,发现拉压比对普通混凝土强度和变形性能有明显的影响。建立了考虑拉压比的普通混凝土双轴拉压的破坏准则,与试验值符合较好。经分析得出结论:实际工程中处于双轴拉压应力状态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低于单轴应力状态的混凝土结构。本文的试验数据及理论分析,丰富了混凝土的多轴强度理论。

预浸水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试验与应用研究36-40

摘要:预浸水法是消除黄土地基湿陷性的一种处理方法,具有施工条件简单,处理效果好的优点。采用浸水法对兰州连城铝厂306厂阳极糊车间的自重湿陷性地基进行处理,由现场与室内试验分析地基土浸水前、后干密度、湿陷变形特性以及地基承载能力的变化及土垫层法和外扩桩法的处理效果。分析结果表明:浸水可以基本消除10 m范围内黄土的湿陷性,但短期承载能力会下降;采用垫层法处理有利于附加应力的扩散;承台对浸水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基坑开挖卸载过程中考虑应力路径的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41-45

摘要:针对基坑支护设计所采用的抗剪强度指标忽略了开挖卸载这一应力路径造成的影响,本文通过三轴实验以及数值计算,探讨分析不同应力路径条件下土体的抗剪强度指标的变化。室内试验与数值计算均表明,应力路径对基坑的稳定与变形有很大影响,目前采用传统三轴加载试验得到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的稳定系数偏大,基坑坑壁水平位移、内力值均偏小,处于相对偏于危险状态。因此,如果忽略了卸荷过程对土体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必将对基坑支护设计计算造成不良后果。

武汉地区三级阶地粘性土热物理性质试验研究46-49

摘要:研究粘性土热物理性质与温度、密度、含水量及孔隙比等参数间的关系。在武汉地铁详勘阶段,采取三级阶地粘性土原状土样26组,在不同室温下进行热物理性质试验,同时测试土样的含水量及密度。结果表明:测试温度对原状土样导热系数及比热容的影响较小;粘性土导热系数随原状土样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孔隙比的增加而降低;比热容随原状土样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并给出便于工程使用的导热系数及比热容计算公式。

板岩骨料的碱活性特征50-53

摘要:使用岩相法、砂浆棒法、快速砂浆棒法、x射线衍射分析等多种检验方法对贵广铁路沿线的板岩进行碱活性检验。微观分析显示该地区的板岩含有3%~15%的微晶质至隐晶质石英活性成分。砂浆棒法,快速砂浆棒法试验结果证实了该板岩具有比较高的碱活性。与传统的碱—硅反应膨胀机理不同的是板岩不仅在骨料与水泥浆界面发生碱—硅反应,且由于板岩具有层理结构的特性,外部的碱易沿层理向板岩骨料内部渗透,与骨料内部的活性成分进行反应,从而引起骨料的膨胀开裂。

经编和玻纤格栅加筋粘性土的三轴试验研究54-57

摘要:对经编格栅和玻纤格栅加筋粘性土进行不固结不排水的三轴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粘性土体上布置格栅筋材,都能提高土体强度,但不同的筋材,其加筋效果是不一样的,经编格栅加筋土的加筋效果要优于玻纤格栅加筋土。加筋层数越多,加筋效果越好;随着加筋土应力增加,加筋土抵抗变形的作用才能得到更充分发挥,土体加筋效果更明显。不同筋材的加筋土,其粘聚力与内摩擦角的变化规律不一致;玻纤格栅和经编格栅加筋粘性土的加筋效果与砂土不同,不仅表现在粘聚力的增加上,还表现在内摩擦角的增加上。加强筋条结点连接的牢固性,能够提高加筋效果。

建筑科学杂志应用研究
增大超声测距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检测中的应用研究58-60

摘要: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超声法测试的测距进行了研究,相比传统的超声测试,试验着重研究了测距增大到4m的情况下,超声测试的可实现性。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尺寸较大,如果能够在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前提下,增大超声测距,则能够很大程度的降低测试成本,提高测试效率,对大体积混凝土的缺陷测试具有重大意义。

北京南站行人特征参数的调查与分析61-66

摘要:在地下多层交通枢纽中,人员流量日趋增多,安全威胁不断增大,使得防灾减灾的研究者需要对地下多层交通枢纽进行细致的调查和分析,以确保行人的安全出行。2009年我们对北京南站行人特征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通过对南站行人摄像观测和数据统计,共采集了82h的视频资料,获得数据样本21129条。通过统计分析,得到了北京南站行人特征参数,丰富了多层地下综合交通枢纽行人疏散设计的基础数据,为安全疏散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建筑安全应急管理的模糊动态响应研究67-71

摘要:本文针对安全应急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涉房屋安全突发事件的起因、来源、性质、影响和危害程度等特征,对突发事件提出相应的动态分级的思路和方法,运用三角模糊数的动态应急模型,实现对房屋安全突发事件分类、分级、分期的界定与管理。案例分析表明,给出的模型能够指导应急管理的决策者快速评定突发事件的状况,准确的选择应对方案,快捷高效的提高应变能力和反应速度。

结构鲁棒性及其分析要点刍议72-75

摘要:土木工程中,结构鲁棒性(国内规范始称整体稳固性)强调结构"在偶然局部损伤情况下,不致造成与此损伤起因(或程度)不相称的破坏"。考虑到鲁棒性对于防灾减灾的特殊意义,本文探讨和澄清鲁棒性分析的相关要点,包括它所考虑的结构状态及设计状况、"与起始事件无关"这一概念的内涵、结构体系与所处环境的相互作用等,为深入研究结构鲁棒性提供借鉴。

弹簧装置在玻璃幕墙支承结构中的应用76-79

摘要:弹簧装置有时会应用在玻璃幕墙结构中,包括拉索端部设置的索力缓冲装置、防拉索破断装置、玻璃悬吊点处设置的带阀值的弹簧吊爪装置。这三类弹簧装置的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各不相同,本文对其工作原理分别进行介绍,并列举了部分工程实例。

地质雷达空洞探测机理研究及其在隧道应用实例分析80-84

摘要:隧道衬砌与围岩之间及塌方区回填注浆体内部的空洞数量和范围受到严格限制,以求最大程度提高隧道整体承载力和密实性,确保工程优质安全。为此简要探讨了地质雷达无损探测空洞的机理,并在云南麻栗坡隧道应用LTD-2100地质雷达对衬砌和塌方区回填注浆体密实性进行检测。对比空洞填修前后的探测结果可知地质雷达探测法具有快速、精确定位空洞并随之有针对性实施钻孔注浆的巨大优势,从而为大型隧道工程开展高效无损检测以期大幅度提高其安全储备及质量等级提拱了强有力手段,同时拓展了地质雷达在地球物理勘探学科中的应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