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建筑科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Building Science

  • 11-1962/TU 国内刊号
  • 1002-8528 国际刊号
  • 1.1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建筑科学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建筑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理论&实验研究、计算分析、论坛、应用研究、工程实践、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专栏、综述、商榷、行业简讯

建筑科学 2008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建筑科学杂志论坛
美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LEED简介1-3

摘要:本文通过对美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能源及环境设计先导(LEED)的讨论,详细介绍了其发展过程、评价体系和评价过程。

中国采暖散热器技术与标准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4-8

摘要:本文论述了我国采暖散热器技术与标准的发展历史和过程,总结了我国采暖散热器行业技术状况、标准的体系建设和执行情况,对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从关注节能与环保、全面理解散热器技术性能、产品向精品化发展,以及从产品销售向推广供热技术转变这4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了我国采暖散热器行业技术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关于建筑数据表示和交换的标准IFC9-14

摘要:IFC标准是为了满足建筑行业软件的信息交互与共享而产生的统一数据标准。本文首先概要介绍了IFC标准的产生、发展历程,以及IFC的整体框架结构,而后通过一个例子简要说明了IFC标准的模型实现,最后讨论了业内人士应该更加积极地利用IFC标准为建筑行业软件服务。

城市地下交通联系隧道防火设计探讨15-18

摘要:城市地下交通联系隧道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地下交通系统,文章通过分析其本体特点及其对通风排烟系统的影响,指出了城市地下交通联系隧道在防火中的关键问题,并给出了其性能化防火设计的研究思路。

建筑科学杂志理论
建筑能耗统计模式与方法研究19-24

摘要:本文以现行能源统计模式调整测算与建筑能耗实际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的方法对上海建筑能耗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根据能耗调查统计模式的测算,2004年民用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3.77%,其中居住建筑为5.77%,公共建筑为8%;采用现行能源统计模式调整测算,居住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5.46%,公共建筑为8.16%。2种统计模式结果的差值仅为1.1%,表明采用这2种统计模式与方法均可作为测算上海建筑能耗的方法。

QFD技术在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应用研究25-30

摘要:本文创新性地以浙江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作为顾客需求,结合浙江夏热冬冷地区的实际来探索QFD技术在住宅节能设计中的应用机理,以期使居住建筑在更好地满足国家节能标准的同时,可以进一步降低设计成本,缩短开发周期,达到多元设计、多元改善和多元质量保证的目的。

城市居住建筑室内空气污染研究31-35

摘要:污染物接触量是用以衡量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影响的指标之一。调查结果显示,香港居民日常生活主要在各类室内环境,特别是居住建筑中度过,其室内空气污染对居民健康构成威胁。本文的研究首先选择了多间香港不同类型居住建筑,对其室内PM10、CO、NO,等主要室内污染物浓度进行监测,并分析了室内、外PM10浓度与居民室内各种活动等其它有关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其次,结合香港居民日常时间安排调查的结果,计算出各种室内污染物的接触量,对居住建筑室内环境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初步评估。

铁路沿线居住区景观隔声屏障工程设计与分析36-39

摘要:隔声屏障是降低交通噪声的环保工程措施。本文通过对陇海铁路沿线某小区的景观隔声屏障工程设计进行总结,探讨了交通沿线景观隔声屏障的设计与预测分析方法,为今后提高景观隔声屏障设计水平提供了参考与依据。

空调风系统快速调试研究40-42

摘要:为了避免通风空调系统调试过程中出现的各送风口前后相互影响、很难调至最优状态的弊端,本文建立了管路阻力模型方程,并结合最优解的理论得到了阀门开度的数值模拟结果,解决了在风口或阀门开度调节过程中出现的多次调试和难以达到设计工况的问题。本文对南京地铁1号线鼓楼站K1空调系统的调试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得到的结论对同类通风空调系统的调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中央空调末端设备智能控制与管理节能43-46

摘要:使中央空调末端控制设备具备智能和远程控制的功能,是实现空调系统节能控制与管理的基本要求。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LonWorks控制网络、能满足中央空调系统末端设备控制要求的控制器,并针对风机盘管和新风机的节能运行,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模式和实现方法,可有效地降低空调系统末端设备的运行能耗。

基于可靠性的环型热网模式的研究47-50

摘要:本文分析了具有分级结构的环型热网的优点,提出了构建高可靠性环型热网的要素,论述了热网分级设置的部署、输送备用的依据、各支干线规模的限定、限额供热指标及阀门的优化设置等问题,并用算例论证了高可靠性环型热网的模式。

风机过滤单元(FFU)的性能试验研究51-56

摘要:本文对5个不同生产厂商提供的1220mm×1220mm风机过滤单元(FFU)样品进行了性能试验,包括空气动力性能、能耗性能以及噪声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市场上的FFU产品的性能差异显著。笔者对设计人员及用户如何选用高效的FFU给出了建议并对现有FFU结构、应用中的相关问题以及FFU性能试验方法等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建筑科学杂志计算分析
严寒、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指标研究57-60

摘要:不同气候区和节能标准对建筑围护结构和采暖空调系统的要求有所不同。本文把建筑节能率分为绝对节能率和相对节能率,厘清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率和能耗分配,而后根据居住建筑节能标准建立计算模型,量化了围护结构、采暖系统的节能率和能耗分配的绝对值。本研究有助于明确居住建筑节能的阶段成果和发展方向,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

临街建筑采风口位置及气流组织形式的研究61-65

摘要:本文采用基于RNG k-ε湍流模型的CFD方法,模拟了典型街道峡谷环境中临街建筑周边机动车所排放污染物的分布情况。与风洞实验结果对比表明,数值模拟方法可以较好地预测街道峡谷内机动车尾气分布情况。其次,以建筑周边污染物浓度分布为基础,分析了机械通风采风口位置及自然通风气流组织形式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对于机械通风建筑,将采风口设于建筑顶部可在任何风向条件下减小机动车尾气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对于自然通风建筑,利用位于建筑临街侧上部的开口与背街侧开口进行穿越式自然通风,可在保证室内通风量的同时,减少机动车尾气向室内的传播。

基于Cromer循环转轮除湿复合空调系统的性能分析66-69

摘要:Cromer循环转轮除湿复合空调系统将转轮除湿与表冷器冷却除湿有机地结合起来,转轮除湿实现系统内部的水分转移,表冷器的冷却除湿把全部湿负荷排到外部环境。本文介绍了Cromer循环转轮除湿复合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特点,给出了其与直接冷却除湿处理新风的比较实例。结果表明,在相同供冷水温度下,该复合空调系统能比直接冷却除湿系统实现更低的送风露点温度,提高表冷器的除湿能力;考虑低温新风可以承担室内显热冷负荷,二种新风处理方法对总的节能性没有影响,但前者送风温度接近13℃且低湿,送风品质更高。该方法可以改善室内空气品质,与直接冷却除湿方法相比不增加制冷能耗,且切实可行,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太阳能固体除湿空调系统的影响因素及方案优化70-74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太阳能固体除湿空调系统的原理,从转轮除湿机性能、转轮式除湿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等3方面分析了本系统的影响因素。而后对除湿前混合的一次回风系统、除湿后混合的一次回风系统和二次回风系统进行了对比,并以一实例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到了除湿效率、COP热、太阳能集热器面积随潜热占余热的比例的变化规律。最后,探讨了本系统的运行模式及其优缺点。

采用冷冻除湿的温湿分控户式空调系统的送风分析75-80

摘要:采用冷冻除湿的温湿分控户式空调系统,可将室内显热负荷与湿负荷分开处理,采用辐射方式处理显热负荷,送风承担湿负荷,同时也承担一部分室内显热负荷。因此,如何选定合理的送风温度和送风量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以送风承担室内显热负荷最小为目标,计算最佳的送风量及送风温度;然后,研究在不同的室内湿负荷条件下,送风量对送风承担室内负荷以及空调系统能耗的影响,考虑室内人员对新风的要求后,得到合理的送风温度;最后,计算了采用冷冻除湿的温湿分控空调系统的能耗,与常规温度控制空调系统的能耗进行比较,得到了在合理的送风温度下,如果采用新风处理室内湿负荷,温湿分控空调系统比常规温度控制空调系统节能11%~46%,如果采用回风处理室内湿负荷,则温湿分控空调比常规温度控制空调系统节能21%~46%。

基金项目更正8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