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培训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15 22:55:24

眼镜培训总结

眼镜培训总结篇(1)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3(b)-0034-01

目前 “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模式,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高校与企业双赢的模式之一[1]。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2]。校企合作是办好高职教育、促进合作企业活力,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3]。本文以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眼视光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为例,初步探索眼视光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可行模式。

1 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1.1 “校企合作,冠名培养”

2009年9月,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与豪雅(上海)光学有限公司合作,开办了“豪雅视光冠名班”,成立了“豪雅视光教学部”,共同确立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制订课程标准和考核标准;建设和发展眼视光技术专业。

1.2 “校企合作”共同举办“眼镜高峰论坛”,实现专业与行业的对接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每年都由济宁市眼镜职业培训中心、日本豪雅(上海)光学有限公司、尼德克中国授权上海展鑫优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上海康耐特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天鸿光学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眼镜高峰论坛”,为眼镜行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目前,“眼镜高峰论坛”已经成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大舞台,已经成为学校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助推器。

1.3 “校企合作,真题实做”,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引入上海爱尔视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华亚电子公司、济宁亮视光学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在校内建立眼镜生产加工厂和眼镜店,将真实的工作项目引进教学、课堂,学生校内实训和专业技能培训活动由企业提供项目进行“真题实做”,优秀作品直接被企业用于生产运营。

2 教学国际化与标准化

通过与日本豪雅(上海)光学有限公司合作,在教学中引入国际化、标准化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由企业委派资深培训师,按照国际化、标准化的验光配镜流程、培训和考试方式,对学生定期进行培训,并由豪雅公司进行考核,通过者可获得由日本豪雅(上海)光学有限公司颁发“豪雅验光/加工培训合格证”,此证书得到“HOYA”集团在全球企业和客户的认可,是进入“HOYA”集团的通行证。

与日本HOYA、日本NIDEK、日本东京MEDIA-JACK株式会社、台湾科技大学建立了友好协作关系,引进一流的国际师资队伍,定期邀请褚仁远(卫生部近视眼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新田康之(日本豪雅(上海)光学有限公司总裁)、吴贻璁博士(台湾科技大学教授)等视光领域知名专家和国际知名企业培训师到校对师生进行培训授课、开设讲座,并聘请为学院客座教授。

3 社会服务

3.1 发挥高职院校的专业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和岗位业务培训

近年来,共为泰安姜玉坤眼镜公司、上海爱尔视科技有限公司、江南眼镜、荷泽市曙光眼镜公司等100多家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和岗位业务培训,大大提高了企业的验配的成功率,企业员工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得到提升,企业营业额比过去有了明显提升。

3.2 校企合作,为社会进行职业资格培训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眼视光技术专业与济宁市眼镜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及济宁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技能鉴定中心合作,承担为社会培训“眼镜验光员”和“眼镜定配工”的工作。 目前,已为社会举办了四期眼镜验光员、定配工技能培训班和二期实战“1+1”店长经理培训班,为社会培训眼镜从业人员330余人。并组织“眼镜验光员”和“眼镜定配工”技能鉴定考核8次,考证人员达500余人次。

3.3 共享专业建设资源

《眼镜定配与加工》课程2010年获相关医学类教指委精品课程,其建设成果通过“山东眼镜网()”为社会共享。

从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角度,希望以产学合作关系为纽带,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在产学结合上取得突破并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双赢”。本模式除了实习基地建设等“初级层面”的合作关系外,还推广到合作建立专业课程,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合作建立教育基金等合作形式,促进高校及企业加速成长。

眼镜培训总结篇(2)

高职高专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高等职业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为培养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具有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说是就业教育。课程设置要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而我国高职高专医学相关类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一些不足:实践课程比例较少,没有突出职业技能训练与技能应用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陈旧,与市场脱节。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地域经济发展、行业发展和就业岗位的需要,从而导致人才培养滞后于市场发展,与市场人才需求脱节。培养的毕业生并不具有直接上岗的能力,用人单位不得不对其进行上岗前的二次培训。

因此,系统地对高职高专医学相关类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深入研究,找到改革的途径,依据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设置课程,进一步实现高职高专医学技能型实用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现有课程设置分析

(一)实验学时数分析

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理论学时数为1257学时,实验学时数为374学时,实验学时占总学时22.93%;医学营养专业理论学时数为1304学时,实验学时数为372学时,实验学时占总学时28.52%;眼视光技术专业理论学时数为1208学时,实验学时数为420学时,实验学时占总学时34.76%。上述三种专业实验学时数均低未达到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的要求,实验学时数偏少。

(二)与社会上培训机构的实验学时对比分析

以我院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纹绣课程设置为例,与香港蒙妮坦国际美容学院(简称蒙妮坦)纹绣课程相对比。我院纹绣课程开设12学时,内容仅包括纹绣技术示教,纹眉、纹唇练习。而蒙妮坦纹绣课程开设144学时,内容包括纹刺的起源与发展;纹刺的原理、特点及原则;眉、眼、唇的设计和修饰技巧;纹刺工具的正确运用与选择;各种眉毛纹刺的针法与技巧;无痛纹眉、纹眼线、纹唇技巧;纹刺术的适应范围与禁忌;纹刺配色技巧与运用;套色改眉的技巧;洗眉脱色技巧与注意事项;纹刺术后的修复及失误原因分析;纹刺失败再修复方法等。对比可知,现有课程设置在课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学习并巩固练习所应掌握的纹绣技术,我们的学生与社会培训机构培养出来的美容师相比并不具有岗位竞争力,无法达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课程内容陈旧

(一)任课教师所掌握的知识滞后于市场

由于任课教师长期在高校中从事理论教学工作,与市场接触较少,自身掌握的知识技术与美容、营养、眼视光当前市场、行业前沿领域的要求具有一定距离。课程是靠教师来实施的,目前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制约着高职课程的实施效果。

(二)教材滞后于市场

高职高专教材更换周期是3-5年,但知识技术的更新日新月异,教材内容严重滞后于美容、营养、眼视光行业知识技术更新,在短期内较难实现新知识的补充。

四、课程设置改革初探

为解决高职高专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近7年的卫生职业教育工作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探索,认识到职业技能鉴定是以职业能力测评为主的、行业资格准入的一种认证体系,是一种规范的人才评价方式。职业技能鉴定的标准由用人部门和行业组织参与制定,能够充分反映市场对职业人才职业素质的真实要求;培训与鉴定的核心是技能操作,重点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职业技能鉴定能够对高职高专医学相关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不足起到补充作用。

(一)美容师鉴定培训课程设置

美容师鉴定培训课程共90学时,教学内容注重实践、贴近市场,聘请河南省人民医院美容中心教授、香港蒙妮坦国际集团、上海思妍丽美容机构等优秀美容教师,为学生讲授整体形象设计化妆、精油美体、美容外科、纹绣美甲、美容院管理等最前沿的美容技术与理念。通过工作在市场一线的教师授课,使学生掌握上岗必备的知识,走出校门就能胜任工作岗位,对传统教学进行了有效补充。

(二)公共营养师鉴定培训课程设置

公共营养师鉴定培训课程共110学时,重视实践教学、技能培养和实际案例教学,聘请河南省人民医院营养中心、河南营养学会的专家教授为学生讲授营养菜单制订、饮食营养保健、烹调面点知识、宴会食谱设计、保健食品销售、食品卫生控制、公众营养膳食状况评价与指导等知识。通过针对性的营养食谱教学,使学生从以往的理论学习中进入到临床营养师的角色,针对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给出指导食谱,增强了培训课程的实用性,超越了单纯的课堂授课。

(三)眼镜验光员、眼镜定配工鉴定培训课程设置

眼镜验光员、眼镜定配工鉴定培训课程共90学时,根据实际工作中眼镜验光与定配不分离的要求,将眼镜验光员与眼镜定配工的课程内容融合在一起,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技术应用,聘请省内各大医院验光配镜中心的专家为学生讲授眼屈光检查、眼镜加工工艺、眼镜检测、整形、校配、角膜接触镜佩戴、指导、故障排除等知识。学生动手进行眼光检查、镜片配制的操作,反复练习直到做出满意的眼镜;难度较大的镜片配制,由主讲教师示范后学生再操作。经过培训,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不同镜片的配制,不必岗前培训就可以独立工作。

五、结语

以职业技能鉴定作为高职高专医学相关类专业课程设置的补充,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弥补原有课程实验学时数偏少,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课程内容与市场脱节,“应用型”教师缺乏等不足。二者结合,在不延长学制、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使学生掌握了贴近市场的知识,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进一步实现了高职高专课程设置与市场要求的有效衔接,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的改革途径。

参考文献

[1] 蔡其勇.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探讨[J].教育探索,2006(6):17-18.

[2] 李雪飞,韩英,隋静等.医学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及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1): 75-89.

[3] 王正.教学实训与工作服务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新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蒙妮坦学院合作教育模式的个案研究[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6):70-72.

[4] 王波.职业技能鉴定在提高高校学生素质方面的具体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32-33.

眼镜培训总结篇(3)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ystemic thoracoscopic training in thoracoscope teaching.Method:72 five-yea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our hospital thoracic surgery were selected from February 2014 to February 2016,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36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ystemic endoscopic training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the effect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students assessment after the end of the internship,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examination including anatomic knowledge, endoscopic operation essentials,process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diagnosis knowledge score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the support the endoscope operation score,learning enthusiasm score,and evaluation on teaching method of stud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Thoracoscopy; Teaching; Systemic endoscopic training; Teaching quality

First-author’s address:Affiliated Tumor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Urumqi 83001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01.020

外科是一T实践性与技巧性很强的学科,其中胸外科不仅专业性强,而且内容抽象、复杂难懂、操作技术不容易掌握,因此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熟练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要点是每个授课老师面临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微创技术具有对人体原有结构和功能的破坏程度较小、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等特点而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1],同时也为胸外科教学创造了便利条件。胸腔镜手术是微创胸外科手术主要胸部入路术式之一[2],普通开胸手术均可通过胸腔镜技术完成[3],因此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甚至有逐渐取代传统开胸手术的趋势[4-5]。胸腔镜技术也成了胸外科医师应该掌握的技术,因此越来越多的医师加入到胸腔镜的培训学习之中。但目前尚缺乏针对实习医师的腔镜操作培训规范和教学经验[6-7],持镜技巧在胸腔镜操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笔者在胸腔镜教学中,系统腔镜培训作为重要内容,将腔镜模拟操作教学纳入到对实习医生的培训,使其在熟练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尽快建立腔镜下三维空间的理念,增强其动手操作能力、手-眼配合能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本院胸外科实习的五年制本科实习医生72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名。观察组男21名,女15名;年龄21~27岁,平均(23.68±1.21)岁。对照组男22名,女14名;年龄21~27岁,平均(23.91±1.13)岁。两组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观察组给予腔镜持镜训练,入科前在本院临床技能中心安排持镜训练,1.5 h/d,共2周。将胸腔镜操作的多张图片放在模拟箱内,受训者持30°镜在模拟箱内找到图片,放入视野中心,通过角度的变化,调节进行照相,反复练习,以培养其腔镜下的方向感、空间感、二维空间思维能力及持镜能力。(2)对照组给予常规教学方法,不参加腔镜持镜训练。两组学生进入胸腔外科后,均经过组织观看胸腔镜手术视频、参观胸腔镜手术、参加手术三个过程。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带教老师向学生讲解胸腔镜的操作要领、操作流程、注意事项、解剖要点,使学生熟练掌握胸腔镜的操作技巧和流程,进一步熟悉胸腔脏器解剖结构,学习操作经验,参观胸腔镜手术进一步增加学生感知能力。学生在带教老师的带领下参加胸腔镜手术,在老师的帮助下实地操作胸腔镜,初期可根据主刀老师的要求调整腔镜视野,以增强镜头操作的空间感、方向感、适应真实腔镜操作。S着参加手术的增多,可逐渐主动调整术野、配合手术的顺利进行。

1.3 观察指标 实习结束后对实习医师进行胸外科知识考核,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解剖知识、腔镜操作要领、流程、病理学特征、疾病诊断知识等,总分100分,每项20分。并由3名胸外科医生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评分,每项总分20分。由学生对教学方法进行评分,总分20分。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比较 观察组5项考核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胸外科医生对两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评价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扶镜操作评分分别为(18.92±1.22)分、(16.04±2.18)分,学习积极性评分分别为(19.01±0.56)分、(16.33±1.75)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学生对教学方法评价 观察组评分为(18.91±1.21)分高于对照组(15.98±2.5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胸腔镜手术视野清晰、操作方便,已经成为食管、肺、纵隔等部位的常规手术[7-8]。胸腔镜手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胸外科的临床教学要求理论学习、技能操作并重,传统的胸外科临床教学中只注重胸腔镜的结构介绍、适应证等的讲授,而基本不传授具体的微创操作技术。实习生在胸腔外科实习时间较短,操作胸腔镜的机会少,甚至没有接触过腔镜,因此即使在老师的帮助下也很难完成腔镜下胸腔内操作,更不用说独立操作了。同时由于实习生本身定位不准、手、眼配合不好,容易出现误伤[9],带教教师不能放手让其独立操作,因此实习生在实习结束后腔镜技能操作方面提高很少。而目前腔镜外科手术教学尚缺乏统一、规范的教学大纲,在基础教学中难以开展。

笔者将胸腔镜知识纳入实习生的教学中,使其熟练掌握腔镜手术的基本操作流程并参与实际操作,这也是教学带教的必然结果[10-11]。胸腔镜技术基本操作的学习过程包括:对胸腔镜器械的认识和正确使用,对设备进行调试,通过腔镜模拟训练器的练习建立二维空间思维及器械使用、分离等基本操作,通过动物实验提高学生对胸腔镜的认识[12]。观察组实习生在进入胸腔外科前,先行腔镜持镜训练,腔镜模拟训练器的训练,建立二维空间思维,培养对腔镜下的方向感、空间感,提高感性认识。进科后进入临床培养,组织观摩胸腔镜手术视频,实习生熟悉胸腔脏器解剖结构、充分掌握腔镜手术基本流程的基础上参加手术,在带教老师的带领下作为第二助手尝试操作镜头,使实习生建立腔镜下操作镜头的方向感、空间感及基本操作。出科时在手术操作流程、解剖、诊断、病理、扶镜操作等方面的考核成绩均较理想,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也说明让实习生参加手术操作有利于提高其主动学习积极性。

在胸腔镜手术中,胸腔镜镜头是否稳定与手术进程密切相关。在常规手术中,术者的触觉对于手术操作非常重要,但胸腔镜手术对视觉的要求更高[12]。因此,作为术者“眼睛”的第二助手对于术者有重要作用[13]。第二助手的手眼需要密切配合,紧跟术者的动作,为术者做好配合。在熟练镜头操作、手术流程后可用镜头引导术者下一步的操作,发挥镜头引导性和预判性的作用[14]。手术中需要不断旋转镜头,因此第二助手需要对镜头旋转有正确地把握,胸腔镜手术对解剖的要求较高,通过腔镜位置和角度的变化,不断暴露支气管、纵膈、食管等,使实习生不但熟悉手术过程,对解剖结构、疾病病理、诊断等方面也加深了认识。在实习生对镜头操作熟练后,可根据术者要求进行镜头旋转,让术者几乎感觉不到扶镜手的存在[15-16]。

持镜的技巧对胸腔镜操作非常重要,如果腔镜在术中不能保持水平,会严重影响术者的操作[17]。而腔镜手术所需求的手眼协调能力,三维空间的感知能力必须通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逐渐适应提高[18]。因此应进行积极的腔镜扶镜技能训练,以保证腔镜手术顺利开展。本组资料中,观察组扶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腔镜训练的效果显著,因器械真实,模拟扶镜可获得与临床手术相同的扶镜手感,从而为手术操作做好准备。实习生通过腔镜持镜训练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充分掌握腔镜的正确使用情况、手术流程,尽早适应手术二维空间感。

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主要是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的观念感区别[19],传统开放手术在三维空间中,人眼可以很容易对物体的不同层面、不同距离作出判断,而且很准确的夹持,但在二维空间中上述操作则比较困难,因此实习生应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二维操作的理念,腔镜持镜训练帮助实习生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胸腔镜下,术者触觉反馈基本消失,因此对术中的要求也更高,需要对组织结构作出准确判断,而通过手术录像、手术观摩等可使患者解剖结构明显放大,尽快熟悉胸腔内不同部位的解剖特点,腔镜下放大的病变特点也为实习生掌握解剖结构提供了方便。

综上所述,在胸腔镜教学中采用系统腔镜培训的教学方式效果较好,实习结束后实习生对该教学方式较高的满意率也证明了这一点。扶镜技术提高了实习生对腔镜的学习积极性,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施超,陈晓辉.胸腔镜手术教学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9):60-62.

[2]郭建极,陈铭伍,冼磊,等.胸外科研究生胸腔镜手术的培养与训练[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2):116.

[3]罗立峰,曹万英,闫康,等.腔镜持镜训练在胸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4):831-833.

[4]高蕊,张勇,付军科,等.应用系统腔镜培训在胸腔镜教学中的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5):1056-1058.

[5]车国卫,刘伦旭.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临床应用的现状与进展[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2,19(2):181-184.

[6]乔文亮,周建华,刘法兵.3D胸腔镜系统在胸部微创手术中的初步应用[J].中国癌症杂志,2015,25(4):305-306.

[7] Smith R,Day A,Rockall T,et al.Advanced stereoscopic projection technology significantly improves novice performance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skills[J].Surg Endosc,2012,26(6):1522-1527.

[8]谢晓勇,冯旭.电子胸腔镜技术的教学体会―以胸腔镜治疗肺癌为例[J].微创医学,2015,10(3):358-359.

[9]蔡开灿,熊刚,刘素娥.胸腔镜手术的局部解剖学教学[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4,23(4):435-436.

[10]R金山,杨勇伟.浅谈胸外科临床研究生教学体会[J].新疆医学,2014,44(7):172-173.

[11]丁新宇,黄可南,唐华.胸腔镜高清手术视频在胸外科教学中的意义[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12):188-190.

[12]张子祥,张旭,张立峰,等.腹腔镜手术高清视频在腹部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9):90-92.

[13]周悦,黄华兴,骆金,等.胸腔镜技术应用以提高胸心外科教学效果的研究与实践[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8(5):472-474.

[14]刘边疆,黄华兴,王巍,等.应用腔镜技术提高泌尿外科临床教学效果的体会[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4):373-375.

[15]郭刚,张继朋,李高峰,等.浅谈胸腔镜外科临床教学的体会[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2):349-351.

[16]蒋伟,林宗武,王群.胸腔镜手术教学方法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3):607-609.

[17]刘涛,周华富,郭建极.胸外科住院医师胸腔镜手术的培养与训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6,33(1):63-65.

眼镜培训总结篇(4)

眼视光技术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想提高学生运用这门知识的能力,实验教学在眼视光技术的教学环节里就显的尤为重要。针对眼视光技术实验的特点,结合考虑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实际水平,采用的实验教学方法是:

(一)对于技能型实验采用教-学-做-考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来强化学生技能;教师首先讲授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操作要领、实验数据的分析方法、报告的撰写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等。然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实验操作和自我训练。对于技能训练、基本性实验,学生应事先预习实验教材;并通过教学录像、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独立地完成实验设计,提高实验技能。

(二)对于提高型、研究创新性实验,如兔眼角膜缺氧实验、接触镜护理液细菌培养与菌落观察等实验,学生以2~4人一组,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了解实验准备、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开始,注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百折不挠的工作作风,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而学生制作PPT和翻转课堂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学生礼仪规范则从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进行规范。结果证明言谈得体、仪表端庄、神态大方、礼仪到位的我校眼视光技术学生更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低视力和盲人情景体验和引导等实验是为了让学生亲身体会视觉问题对我们的生活、学习的不便,认识到视觉康复的重要意义,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三)改革考试方法,建立多元实验成绩评定方法(如:采用设计评价、实验操作、结果分析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核),还建立了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制定了“平时成绩 + 期末成绩”和“实验操作 + 笔试成绩”相结合的实验考核原则在《验光技术》、《视光学基础》、《接触镜验配技术》、《眼镜技术》等课程中应用,并鼓励创新。平时成绩以实验操作、实验能力、实验结果及实验报告是否准确、规范化为主要依据;鼓励学生在实验中有所创新,对于有创见的学生,成绩评优。同时针对技能操作要求高的课程《视光学基础》、《验光技术》、《眼镜技术》、《角膜接触镜验配技术》,采用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各占100分进行考核。

二、实训----真实的工作场景及规范的操作流程:

眼视光技术是一个以技能操作为专业重点的专业,技能培训使学生的知识、技能与沟通技巧明显提高与改善,由此提高就业效益,获得竞争优势。技能培训重点一般放在基本技能与高级技能两个层次上,同时增加学生未来的工作所需要的职业素质,培训学生学会知识共享,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来调整产品或服务的能力。同时,培训使学生的工作能力提高,为取得良好的工作绩效提供了可能,技能培训后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后,取得相关职业证书也为学生提供更多晋升和较高收入的机会。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双证率”达100%,“三证率”达95%以上。同时,每年在学生实习前通过技能强化集中培训,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评出技能标兵,为学生的顶岗(带薪)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临床见习――真实的工作环境:

临床见习是临床教学的三大任务之一,在见习中学生需将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联系。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完成在校实验外,去医院见习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见习,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诊断思维方法和治疗原则等有一个从感性上升为理性的认识。眼视光技术专业根据教学计划及进度的安排,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在专业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安排到附属医院(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见习。根据医院科室设置,分别安排眼科、耳鼻喉科、视光中心、眼镜加工中心等四个科室见习。在见习过程中根据学生人数,平均分成两大组,每周各组互相交换,直至全部见习完。眼视光技术(经营管理方向)在以上基础上,增加营销,眼镜店面管理,共4周。针对五年制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理论基础较差的情况,重点培养学生的技能,在学生实习期到企业进行为期18周顶岗见习,通过验光技能、接触镜验配技能、眼镜定配技能、眼镜营销等模块的见习,使学生动手能力得到加强,技能水平得到提升,同时产教融合,发挥企业的实习实训教学能力。

四、社会实践――真实的社会体验及锻炼:

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教育的途径包括课堂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实践是促进青年学生健康成才的必要途径。理论来自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理论的试金石。眼视光技术专业通过每年 “全国6.6爱眼日”专题系列活动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积极设计、制作手工画报,通过展报的形式,宣传国家的防盲治盲政策,介绍防盲治盲项目,传播眼保健知识,提高公众的防盲治盲意识。同时眼视光技术专业教师和学生还深入到学校周边小学、社区、养老院、特殊教育学校等地进行免费视力普查、视力保健知识宣传等公益活动,发扬白衣天使传统的奉献精神,把爱传送到社会,并宣传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及眼视光技术专业,受到了广大青少年学生、家长、残疾人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五、毕业实习――真实的工作环境及对象: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实习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和临床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关键环节,坚持执行巡回教学与教学检查工作是有效地保障实习生临床实习质量的关键。为了更加系统的加强临床实习教学管理,切实保障和有效监控临床实习教学各个环节的质量,提高眼视光专业实习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特在巡回教学和教学检查制度的基础上制定本制度,以利于更加规范、系统地建立实践教学的质量控制体系。

眼镜培训总结篇(5)

1眼科显微手术基础理论教学在动物眼进行眼部显微手术操作培训之前,首先进行眼科显微手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讲授,使年轻的眼科医生手术显微镜操作有所了解,介绍显微手术器械和材料的操作及使用,并利用多媒体和手术录像介绍具有代表性的常用眼科手术方法。

2眼科显微手术培训教室作为健康快车C&A培训中心,眼科显微手术培训教室配备有4台苏州六六视觉YZ20T4型双人双目手术显微镜,有手术操作工作台和显微手术教学培训的眼球固定台、显微手术器械和超声乳化仪,可以同时进行4名医生的操作培训,并以此作为眼科显微手术培训班的培训基地。

3显微操作技能培训动物显微手术操作培训需要有一定经验和责任心的带教老师进行指导。利用新鲜的猪眼,对参加培训的手术医生进行显微手术操作训练,首先把猪眼固定在显微手术教学培训的眼球固定台上,在眼科显微镜下练习眼科手术常用的切开、显微缝合、制作巩膜瓣、撕囊练习及各种手术操作;已掌握白内障囊外摘出术的医生则可练习环形撕囊、超声白内障乳化手术操作;由教师讲解练习的难点,参加培训的手术医生跟随教师示范在显微镜下操作,老师对操作进行点评,尤其是分析失败的原因。在实施人眼手术前必须积累相当量的动物实验经验,以期通过在动物猪眼球上模拟人眼的各项手术操作步骤,体会到手术技巧及操作要领,养成严格遵循操作技术规范的良好手术习惯,减少并发症发生,为成功地过渡到人眼手术提供可靠保障。

4建立严格的培训制度参加培训的手术医生只有在动物眼手术考核合格后,才能做临床眼科手术的助手。在做有经验的手术医师的助手时应对术者的手术操作认真观察,揣摩每一步手术技巧,领会其各操作要领,做到对手术各个环节、细节了然于心。最初的人眼手术应由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带教完成,而后根据情况由分步放手逐渐过渡到独立完成整个手术,这一过程也是手术医师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的过程。带教医师边手术边讲解手术步骤及难点,培训过程中带教老师就手术相关理论和实际操作技巧进行系统讲解,并且可通过手术示教系统和多媒体系统对手术录像进行观看和分析讲解,指出失败的原因和处理的正确方法,使参加培训的手术医生术中面对并发症出现时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顺利完成手术。科学地制定培训计划及实施规程,并对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作出处理预案和预防措施,才能确保培训过程中手术安全和高质量地进行。

结果

全部培训者基本显微手术操作比较准确和熟练,能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应用手术显微镜完成翼状胬肉切除、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青光眼小梁切除等手术操作。

讨论

眼镜培训总结篇(6)

1 我国眼视光专业人才现状

近几年来,由于学生近视发病率的逐年快速上升、眼镜消费观念的改变,人们对眼镜的要求不仅从科技含量、新材料的应用,还是款式设计等要求越来越高,眼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中国已逐步成为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眼镜生产和消费国家。根据“十二五”规划精神,眼镜产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富民产业之一,在新的形势下,我们的行业该如何发展,如何升级转型,验配服务该如何向个性化、人性化纵深发展。因此,培养高素质的验光、配镜人才不仅是广大消费者的迫切需要,也是眼镜市场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企业最急需的人才是高级实用型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正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范畴。因此,尽快培养高素质的验光配镜人才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的需要。

2 学院眼视光专业培养体系的制定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眼视光技术专业始建于2005年,2008年学院与日本豪雅(上海)光学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建设和发展眼视光技术专业;2009年合作开办“豪雅视光冠名班”;随着该专业的不断发展前进,培养体系也逐步完善。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宗旨,学院提出了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009年以后,学院与豪雅光学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共同制订课程标准和考核标准;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快速提高学生素质。企业单位定期派遣技术专家来校指导、讲课,学院定期派遣学生和老师到企业学习和实习;企业每年向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近年来,该专业在日本豪雅、日本尼德克、上海天鸿光学和宁波明星等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办学水平和专业建设得到迅速发展。近3年来,该专业毕业生还未毕业,就已被众多企业预订一空,目前本专业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发挥了高职生技能更高、适应性更强的特点,并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

3 学院眼视光人才培养体系介绍

(1)“实景模拟、就业为根”模式。以促进学生就业为中心,创新教学模式,按照视光师真实的工作过程设计工作任务,通过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建设理实一体化教室,满足学生学习的行动过程。通过教学做一体化、职场体验、实境训练、顶岗实习、人才推荐、社区服务、技能展示、课证融合切实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就业能力,做到学习工作融合,真正实现了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

(2)“由简到繁、工学结合”模式。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是以验光配镜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每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学习情境之间呈递进关系。虽然工作任务的内容由简单到复杂,但完成任务的过程不变,都能够反映出其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组织方式、工作技能和工作要求等;同时,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或行业、企业标准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优化训练条件,创新训练手段,提高训练效果,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实现“教育性”与“职业性”的融合。

(3)“双重考核,激发自主学习”模式。建立过程性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知识考核与技能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强调技能考核的重要性、突出过程性考核,调动了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

(4)“双师带动,推进结合”模式。在教学总体设计上,突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基地和外实习基地的作用,一部分学习情境的学习在校内实训室完成,主要由校内主讲教师和实训老师负责完成。一部分学习情境的教学可安排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以企业兼职教师为主,校内主讲教师协助完成。

(5)“工学交替、企业顶岗”模式。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就业能力,学院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根据企业需要,从学生第二学期开始,学院就把学生分成固定的实习小组安排到学院固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班实习上班。实习期间学生和企业的正式员工一样,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学院定期与学生实习企业的领导和外聘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暑假期间尽量安排学生在家庭住址所在地的眼镜公司进行上班实习,暑假结束后撰写一份实习和市场调查总结;另一种方式就是顶岗实习,采取校企联合建立健全顶岗实习的相关管理办法(包括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实训指导教师管理制度、顶岗实习成绩评定标准等),共同制定实习任务书,做好顶岗实习任务下达,实习全过程管理、实习成绩考核与评价工作;建立并完善学校与企业联合签发的“工作经历证书”制度;完善实训基地兼职教师管理制度;聘请企业专业骨干参与实践教学管理,制定学生生产性实训成果的评价标准和企业评价学生实习质量标准。

4 结语

我院眼视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2005级到2011级都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根据毕业生的反馈及市场的需求在不断的进行调整优化,形成一套动态的方案,以使毕业学生成为“懂技术、会经营、能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参考文献

[1] 周济.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 办让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Z].2004.

眼镜培训总结篇(7)

当前,很多人都拥有视光师职业资格,可以从事视光师工作,美国视光师与人口总量的比例达到了11 000∶1,澳大利亚则达到了1 2 7 5 0 ∶ 1 , 眼光师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需要提出的是,视光学院和视光系学习的课程不包括医学基础和临床学科,特别是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在过去较长时期内,很多学生虽然取得了毕业资格,但没有处方权,在治疗疾病时无能为力。

2 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不明显。专业设置没有考虑到当地实际情况,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因为不能全面分析当地产业发展情况、当地经济发展情况、行业分布情况、企业需求情况,在设置专业时不能达到社会的需求,不能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培养的人才不能达到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建设课程体系方面已得到人们的认可,也就是采用工学结合的做法,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依然应用传统学习模式,不能将理论知识有效应用于实践当中,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与职业技能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不完善。

3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3.1 眼镜行业发展状况

我国眼镜协会的统计数字显示,在最近几年的发展当中,眼镜产业平均每年增长速度突破了17%。有关专家认为,眼镜产业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还需得到较快发展,将会产生大量的工业产值和出口量,专家认为二者平均每年增长率都将突破11%和12%, 在国内主要产区将会涌现大量的生产企业, 年产值也会得到大幅提高,将会突破一亿元,在大量中心城市会涌现数以千计的销售连锁企业,估计一些优秀企业每年销售额将突破一亿元。在眼镜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要求拥有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如依据国际标准程序开展全面验光配镜技术、验配隐形眼镜技术、加工先进技术设备技术、应用视光仪器技术、眼科检查与治疗技术、修理眼镜技术等。

3.2 职业岗位

对眼视光技术人才的要求, 可以从事眼科检查、检查视功能、验光、配镜、检查测量、修理、设计配戴等工作,具备验配隐形眼镜技术,可以从事销售眼镜和管理工作。对应于眼镜行业职业岗位能力的职位有二种:第一,眼镜验光职位,主要包括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等五个级别。第二,眼镜定配工职位,主要内容有初级、中级、高级和技师四个级别。

4 眼视光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设置在培养专业人才方案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搞好课程建设才可能提高教学质量。高校的眼视光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应该主要针对培养人才的职业岗位能力,讲求实用性。再有,在设置课程时还需考虑到培养人才的职业迁移能力和职业素质、基本素质。

4.1 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技术路线

认真研究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原则和具体实施措施,建设较为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路线,才能保证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顺利进行。在研究产业发展情况、行业岗位对人才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的要求情况、企业人才成长规律、学生如何学习、学校拥有师资力量如何、教学实训设备可以发挥哪些作用等内容的前提下,实现科学排列与组合专业课程的目的。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取得行业与企业的支持,以职业资格国家标准为依据,进一步充实课程教学内容,创建更为合理的课程体系。与时展相适应,及时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学习当前世界上的新理论与新技术。

4.2 课程体系结构模式

建设课程体系结构模式,也就是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各类课程之间的关系,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有决定性影响。眼视光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模式主要应该考虑学生的职业能力、依靠通用课程、传授专业技术、发挥顶岗实习的作用。要意识到当前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一日千里,利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

4.3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实习课程体系

在眼视光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课程标准要以培养较高的职业能力为目的,发挥实训教学的作用。学习过程中应用验光配镜技师职业资格国家标准,依靠工作过程建设实训与实习课程,在充分研究课程的基础上开设实训项目、设置实训项目,利用现场模拟与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讲求职业性、实践性与开放性。在实训基地开展专业理论学习,依托项目发展、保证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要求理论学习时间与实践时间达到平衡,生产性实训时间应在全部实践时间中占到80%以上。课程考核方式应该全面结合应用校内理论考核、利用实训基地考核实践能力、企业顶岗实习、国家职业资格考核等多种做法。

眼镜培训总结篇(8)

为培养“医技复合技术技能型”眼视光学技术专业人才,完成学生完整的岗位能力的培养目标,医疗单位和眼镜企业共同构成合作企业,我校选定天津市眼科医院及北京宝岛眼镜公司联合办学,并与其签订了一系列联合办学的协议,得到了双方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鼓励。天津市眼科医院规模大、分科齐全,拥有国际上先进的眼科诊疗设备和技术,企业文化底蕴深厚,我校与之实行联合办学,努力构建眼视光学专业校企合作的平台,共同研究和改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出一条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路子,开创了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模式。

二 推进课程改革及教育教学方法改革

在以往办学过程中,基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等因素,导致学院的办学质量与企业的需求相脱节。为突破这一瓶颈,根据眼视光学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经济、社会需求,我们邀请企业共同参与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合理设计课堂教学、实训、实习等环节,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新的教学计划修订后,增加了实践教学课程的课时,同时增设了“验配实用技术”课程,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的能力,特别是在渐进多焦点眼镜的验配、眼病相关的屈光矫正、异常双眼视诊断与视觉训练等方面,培养学生更强的临床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为实现教学与行业的对接,对于眼视光学专业课程,逐步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即院内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承担教学任务,交叉授课,双方优势互补,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三 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实验室建设

以实验室建设为教学改革突破口,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完善专业实验室建设,眼视光系实验室筹建于2008年,现有专业实验室5间,包括眼镜加工实验室、角膜接触镜实验室、屈光验光实验室、实训室以及综合检查实验室,总面积达540m2,设备资产总值130万元人民币,并配有专职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实验仪器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基本满足本专业学生进行实验、实训操作的需要,也可满足对外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验光员、定配工)的需要。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自2011年起,我们定期开放实验室,并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并由专业老师进行辅导,从而弥补课堂教学时间和设备有限的缺陷,更好地提高实验技能。

2011年建立了由企业投资的仿真验配实训室,并安排企业优秀员工对学生进行实习培训,让学生提早了解眼视光工作流程,包括门市接待、问诊、验光、配镜等一系列流程,很多都是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专业工作岗位的相互融合,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 推进“双证书”教育模式的深化

眼视光技术领域通用的职业资格证书主要有“眼镜验光员”和“眼镜定配工”,其内容基本涵盖了验光配镜工作过程的主要技术含量[2-3]。这两个工种已经纳入2000年国家实施行业准入制度首批的90个工种内。通过校企联合办学,利用企业贴近生产的特点,将职业资格的标准融入专业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在知识和专业技能上达到“高级眼镜验光员”和“高级眼镜定配工”的技术水平,毕业生在完成基本学业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上升,特别是近几年的毕业生,100%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率持续100%。“双证书”模式提升了学院眼视光学专业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实用型眼视光学技术专业人才。

五 强化学生专业观念教育

由于眼视光专业毕业后取得的是理科学位,就业面较窄,不能进入临床工作,与部分家长的期望相悖;同时学生缺乏对行业的了解,专业思想不稳定,认可度不高;再加上目前市场上眼镜店鱼龙混杂, 验光师、眼镜技师是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使学生对视光专业的发展前景感到悲观失望,从而产生心理问题[4]。这就直接导致企业缺乏稳定的高素质人才资源,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影响。为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我们开展多元化的专业教育活动,邀请企业知名专家教授就眼镜发展史、国际视光理念、国内视光现状及未来等内容开设讲座,使学生树立职业信念,了解行业动态,明确未来在校的学习目标;邀请企业合作完成就业指导课程,使学生提早认知眼镜企业,理解企业文化,初步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快速完成角色转变,尽早适应社会,实现教育与行业的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六 完善顶岗实习机制

该研究项目本着“贴近学生、贴近企业、贴近就业”三贴近的原则,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就业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我校眼视光学专业课程主要由天津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专业教师来承担教学任务,部分技术操作性较强的课程由天津市眼科中心和天津市眼科医院临床医师及配镜中心的技术人员共同承担教学任务;见习和实训根据课程的特点与需要,专业学制为4年,在第8学期的实习计划中,前2个月学生在医院实习,后3个月学生在眼镜企业实习。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一般眼病的诊断、临床表现、治疗原则,也能掌握验光配镜的操作技能、眼镜店门市管理等知识。

为进一步实现“零距离”就业,通过企业和学生的双向选择,企业在四学年中预先选拔一部分学生,优先安排到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并指派经验丰富的验光或配镜技师根据企业需求及学生特点进行针对性培训,因材施教,挖掘学生潜力,使学生掌握该行业的基本技能,同时在门店销售、验光配镜、眼镜制作等岗位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学生实习结束后多数立即被实习单位录用。

七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学校办学的主要条件,是教学的主导力量,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5]。而在现有的条件下,由于培训经费的缺乏和教学场地的限制,高校教师很少有获得实践培训的机会。良好的校企合作为教师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现共赢[6]。对于企业来说,学院可以为企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必要的资源,同时提高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竞争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对于学校来说,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法,即学院聘请优秀的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同时企业也为学院的专业教师和教辅人员提供了实践的场所,教师可以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了解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知识更新,有效促进教师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研究,校企联合办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协调运行机制方面不够灵活,学校的主要目标是教书育人,企业更注重经济利益,我校作为校企合作的主体,必须主动寻找双方利益的平衡点,以使合作深入下去。眼视光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更新将会推动学院眼视光学专业的发展,并为学院的教学改革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黄素宁.坚持校企联合办学培养眼视光技术专业实用人才[J].卫生职业教育,2011(10).

[2]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眼镜定配工―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

[3]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眼镜验光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眼镜培训总结篇(9)

验光配镜和销售这两项能力是眼镜零售企业最看重的能力,而医院验配中心最看重的是验光配镜和眼保健能力,详见表1。眼镜零售企业和医院共同认为,专业知识技能和敬业精神这两项是目前毕业生有待加强的素质。眼镜零售企业中52%的主管认为专业技术岗位人才缺口大,每年对眼视光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在10人以上。医院验配中心每年对眼视光专业毕业生需求较少,需求量为5人以下者占75%,5~10人者占25%。数据表明,毕业生在眼镜零售行业的需求量较大,医院验配中心需求量较小。

眼镜培训总结篇(10)

[中图分类号] R05[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5(b)-0126-04

Exploration of effective optometry practice teaching mode based on optometry campus practice center

LIU Wenlan WANG Li YANG Yang LIU Zhen

Optometry Education & Research Office, Department of Medical Technology of Xi'an Medical University, Shaanxi Province, Xi'an 71002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 effective optometry practice teaching mode based on optometry campus practice center with the purpose of training optometry applied talents and developing the practical operation capabilities. Methods 30 students of the Class One 2011 of optometry, were chosen as experiment group and given practice teaching mode based on optometry campus practice center; 30 students of the Class Two 2011 of optometry were chosen as control group given used traditional practice teaching mode. Through optometry professional skill test score, questionnaire of the students self-assessment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teachers comparison of two mode of teaching, teaching effect of the mode based on optometry campus practice center was evaluated. Results The optometry professional skill test score, the students' self-assessment score and the teachers' evaluation score of the experimen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optometry practice teaching mode based in optometry campus practice center can help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leaning motivation, cultivat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practical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capability and so on, which reaching a good teaching effect and ensur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Campus practice center; Practice teaching; Scenes constructing; Optometry

21世纪医学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是致力于使医学形成必要的信念、知识和技术结构,为以后终身进行医学知识、技能的获取奠定坚实的基础[1]。实践教学作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则是完成该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然而现行的医学实践教学,仍是作为理论教学环节的完善和补充,且由于缺乏必要的病例支撑,使得实践教学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显得僵化死板,不能很好地培养创新型、应用型眼视光专门人才。2012年,西安医学院建设了眼视光校内仿真模拟实践中心,并在此基础上试行了一系列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2年8月~2013年7月,选取西安医学院2011级眼视光技术专业(三年制专科)1班学生30人作为实验组,在眼视光校内仿真模拟实践中心采用改革后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教学;2班学生3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实践教学方法。两班学生在高考成绩、各门眼视光基础课程成绩等各基础条件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教学方法

1.2.1.1 对照组按照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严格按照各课程实践教学大纲完成各个实践项目,教师认真演示、学生动手操作并由老师认真指导。

1.2.1.2 实验组在眼视光校内仿真模拟实践中心采用改革后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教学,具体方法包括:①病例情景演练。教师根据理论课程进度,精心选取能够体现教学内容的病例,给予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后,由学生分别扮演病例中的不同角色,进行情景演练。之后,全体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分析病例并进行总结。②实际诊疗活动。30名学生自由分组组成诊疗团队,每个团队有验光师、加工师、营销员、店长、特检师等角色。眼视光校内仿真模拟实践中心对全校师生开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整个诊疗活动,包括接诊、检查、处理、随访等,学生完成所有接诊活动后,由老师对各项检查结果及处方进行批改和必要的修正,并定期组织讨论会,集中探讨实际诊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③专题讲座。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结合学生的反馈需求,不定期地邀请眼科医师、眼视光专家、眼镜店主要负责人等来学校进行专题讲座和交流活动。④校园实践活动。结合所学知识,由学生自主策划丰富多样的校园实践活动。例如学生在“六六爱眼日”为全校师生进行了视觉保健知识宣讲、屈光检查及视功能检查等系列活动;走进小学,为小学生进行了视觉健康体检;举办了“隐形眼镜利与弊”辩论赛等形式多样的校园实践活动。

1.2.2 评价指标

1.2.2.1 职业技能实践考核成绩由职业技能鉴定委员对学生的眼镜验光、眼镜定配技能进行考核,两项技能总分各100分,两组采用同样的考核内容及考核标准。

1.2.2.2 学生问卷调查调查两组学生对教学的主观反应,内容反映学习兴趣、知识理解情况、自学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每个问题分别有3个选项:强,一般,弱。

1.2.2.3 实习带教老师的调查反馈两组学生在相同眼科视光门诊实习半年后,搜集实习带教老师对学生的实习表现评价,由实习带教老师对两组学生在实习中的操作规范性、实际应用能力、病例分析能力及综合素质进行打分,每项25分,合计100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6.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职业技能实践考核成绩方面的比较

实验组学生眼镜验光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眼镜定配操作考核成绩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1 两组职业技能实践考核成绩情况(分,x±s)

2.2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问卷调查的比较

课程结束后,通过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实践课程的学习兴趣、知识理解情况、自学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的自我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习带教老师反馈的比较

搜集实习基地带教老师对两组学生的评价,结果显示带教老师对实验组学生的检查操作规范性、实际应用能力、病例分析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表3 两组实习带教老师反馈得分比较(分,x±s)

3 讨论

现代眼视光专业需要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实践教学便是在高校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2]。然而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是一味地传授知识,造成学生学习依赖性强、循规蹈矩、思维受约束,特别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生和进步[3,13]。为使学生深刻理解并综合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临床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改革实践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

建立校内实训场所是目前众多院校教学改革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专业性实训基地是能力训练的重要场所,其可以提供仿真的技术训练条件,有利于实现技能由低到高、由单项到综合的过渡与衔接[4]。然而,当前各院校普遍存在着校内实训基地使用效能低下的问题,其中主要的原因便是校内实训基地的仿真性不够以及实训项目设计不能体现出真实岗位工作过程的完整性[5]。为此,探索一个有效的、切实可行的基于眼视光校内仿真模拟实践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合理、充分地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

基于眼视光校内仿真模拟实践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构建主义理论为基础采取了一系列实践教学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构建主义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及环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而获得知识[6],这便要求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所谓主体参与教学就是学生进入教学活动,自主地、创造性地与教师一起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倾向性表现行为[7]。从病例情景演练到实际诊疗活动,从专家讲座到校园实践活动,全部贯穿由学生占主体地位,教师全程参与并给予必要的指导这一思想。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创新能力。对学生的民意测验也反映出学生对基于校内仿真模拟实践中心的眼视光实践教学模式持肯定态度,80%左右的学生认为其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理解难点,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

在基于校内仿真模拟实践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中,根据理论教学进度,采用病例情景演练的方式将学生带入模拟环境中,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将病例分析的结果带入角色扮演当中,在角色扮演过程中进一步深化知识理解。一方面,情景的创设可以使原本抽象、逻辑、符号化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直观、真切[8],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在身临其境的表演中,学生能更好地分析患者需求,选取合适的检查手段及处理技术,相比传统实践教学仅针对某一项技术的操作进行练习,情景演练有更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

病例情景演练选取的病例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具有临床实习所无法比拟的高效率学习的优势,但是学生只有真正接触到了临床才能将信息真正转化为自身的内在知识。因此,病例情景演练的针对性训练加上临床实践的直接体验,更能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O'Neill等[9]认为,结合临床分析并进行讨论的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在眼视光校内模拟实践中心,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实际诊疗活动,不再是简单练习眼视光各项操作技能,而是直接到临床实践中接触患者。由于迫切希望解决实际临床工作中的问题,学生自学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这就将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增加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10]。另一方面,学生在实际诊疗活动中,有利于创建病案库,通过病例讨论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11]。

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8]。在整个实践教学中,注重及时搜集学生的反馈信息,通过学生的反馈信息可以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有利于突破学习难点。不定期的专题讲座能优化课程资源,体现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典型性,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丰富、扩展了学生的知识结构[12]。

校园实践活动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将眼视光专业实践课程与丰富多彩的校园实践活动相结合,可以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在实践活动中完善学生的知识,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在义诊活动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对眼视光专业的认可度,明确了作为视觉保健工作者所应肩负的社会责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医风医德。

实习基地带教老师的反馈评分肯定了改革后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深一些,掌握地更灵活一些,更能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实验组的眼镜验光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在眼镜定配技能考核中两组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眼镜验光技能的考核需要学生根据常见临床病例进行分析和处理,可见改革后的实践教学方法确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病例分析能力。眼镜定配技能的考核需要学生做出符合国标的框架眼镜,这需要熟练、精确的加工操作技能,这说明改革后的实践教学模式对于基础性的、需要反复练习的技能培养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中,虽然恢复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但教师的指导必须贯穿始末。这是因为在学习新的知识时,人总是不自觉地用以往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加工,如果学生知识来源错误,便容易造成操作不规范、甚至错误的情况出现,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指正、评价和总结。

4 建议与小结

基于校内仿真模拟实践中心的眼视光实践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以单项模拟训练和综合模拟训练的方式,并在真实的情境中,使学生获取眼视光专业技能的直接经验,把握各项实践的程序和方法,并最终能自主、主动地运用到临床实践中。

基于校内仿真模拟实践中心的眼视光实践教学模式是一种探索与创新,开放式教育、项目教学法、病例导入教学法的综合应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在具有良好专业知识素养的同时,具有较高水平的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项目设计与指导能力,以及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14],能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提高操作技能,是一种值得研究、推广的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基于校内仿真模拟实践中心的眼视光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眼视光实践技能,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在真实诊疗环境中,学生通过不断探索、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由老师进行针对性地回答问题,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模式。该实践教学模式更符合眼视光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信经过不断的探索与改革,校内仿真模拟实践中心将有可能在眼视光专业教学阶段发挥出更广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湘,贺加,赵先英,等.几种常见的医学教学方法[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4):612-614.

[2]白广梅,王小逸.创新型实验教学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2):128-129.

[3]吴甜.学导式教学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一)[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1):154-156.

[4]肖兰,张颖熠.药学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7):197-198.

[5]叶奕.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效能提升的实践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3):156-158.

[6]张俊.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3,3(9):159-160.

[7]王升.关于主体参与教学研究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0,(12):3-6.

[8]褚殿文.优化教学过程,探索教学新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3,1(3):139-140.

[9]O'neill PA,Willis SC,Jones A. A model of how students Link problem-based learning with clinical experience through “elaboration” [J]. Acad Med,2002,77(6):552-561.

[10]Irby DM,Wilkerson L. Educational innovations in academic medicine and environmental trends [J]. J Gen Intern Med,2003,18(5):370-376.

[11]任凤英.厦门市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2):122-123.

[12]舒放.改革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9):145-146.

[13]吴甜,郝莉杰,胡南,等.学导式教学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二)[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2):143-144.

上一篇: 金融团队经理工作计划 下一篇: 歌颂教师节的诗歌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