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博士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12-31 05:17:30

优秀博士论文

优秀博士论文篇(1)

2.美国法学教育中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以耶鲁大学法学院法律博士和法学博士培养为例

3.日本法学博士与清末新政——以交往、舆论与制度转型为视角

4.我国法学博士教育路径探微  

5.1949年前留德法学博士的学习和影响  

6.清末“法学博士”金城及其书画篆刻艺术 

7.完善环境法学博士培养方案之探析——兼评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学博士生培养方案(2010) 

8.论法学博士论文中的文献研究的写作

9.新法有亮点,维权路不易 访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法学博士王忠 

10.书生意气自纵横——访南京大学法学院代院长、法学博士邵建东教授

11.智者 远谋——访北京市普华律师事务所主任、法学博士刘守豹 

12.“三毒”法学博士 

13.致“国际特赦协会”、法国鄂法兰法学博士、法国科学院法律系巴蒂教授的信

14.论公法学博士培养机制改革——基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与其他典型培养单位的比较分析

15.法学博士达尼连科谈俄国新生私有者阶级 

16.淘金时代来临 法学博士 上网卖旧货 

17.加拿大法学博士布洛姆菲尔德访问华东政法学院

18.从思辩到实证 访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法学博士刘旺洪教授

19.发挥立法优势打造“大汕头”格局 访在京潮籍法学博士陈新宇

20.完善劳动立法,促进社会进步 访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系劳动法教研室副主任、法学博士宋艳慧

21.叶兴平写意——记深圳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国际法学者、法学博士叶兴平先生

22.中国人民大学授予委内瑞拉前总统名誉法学博士学位

23.日本的新入境法规(四)——1990年6月1日实行了入境管理及难民认定部分修正法及省令日本明治大学法学博士

24.中国法学研究水平省域空间分布规律的若干问题研究——基于CSSCI(1998-2009)收录法学期刊的数据分析

25.法学博士学位论文:学术与策略之间

26.江南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侯连琦 中国涉及WTO争端解决案件有三大特征

27.希望拔出萝卜带出泥——从孙志刚案到三位法学博士上书引发的法律联想

28.美国法学教育学术化与国际化的管道——法律科学博士教育探析

29.现代政府在向我们走来——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法学博士袁曙宏谈国务院机构改革

30.法学博士维权背后的隐喻

31.把风华献给祖国的建设──记归国法学博士谢朝华

32.创新性法律研究人才培养影响因素的实证调查——以全国法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为分析样本

33.深圳市环保局政策法规处执法人员、法学博士汪斌:从实践角度看新法

34.法学博士扳倒省政府征地复议决定的法律意义

35.米健教授荣膺德国弗莱堡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

36.企业如何反倾销?——法学博士、北京天路律师事务所主任高强访谈

37.法学博士江平教授谈现代企业的法治问题

38.我们能使用“宪法”吗──访法学博士赵世义先生

39.法学博士江平教授谈现代企业的法治问题

40.美国法学博士柯恩谈中国对外经济合同问题

41.2000年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学位论文目录

42.1999年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学位论文目录

43.试论行政公益诉讼——由“法学博士状告国家广电总局案”引发的思考

44.医患纠纷解决机制的公正化与公开化——访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商法经济法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刘俊海博士  

45.来自日尔曼的法学女博士——记德国专家狄夏娃博士  

46.台湾法学专家与我院学者交流 

47.美国的法律教育

48.应急法学研究的开拓者——记戚建刚教授 

49.音调未谐的变奏——读八位博士对《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一文的评论  

50.苏联高校法学专业的教科书——《苏联行政法》简介  

51.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刘俊海博士谈企业和企业家维权迫在眉睫 

52.法学研究的范式与模式——兼与戚建刚博士商榷 

53.谁该为紫金矿业“污染门”负责?——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高桂林 

54.美国卫生法学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55.新中国第一位法学博士后进入流动站 

56.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诚聘海内外英才 

57.狂人王杨:想当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法学博士后 

58.对我国民族法学发展意义的探讨 

59.试论法学院的法律职业人才和法学学术人才的培养 

60.1949年前留德法学博士的学习和影响 

61.行政法学教学中的优化建构与均衡——评《行政法学》 

62.完善环境法学博士培养方案之探析    

63.法学博士因介绍卖淫罪入狱   

64.杀人犯苦学成法学博士,13年煎熬一朝解    

65.步步惊心,法学博士新婚十日举起血色花瓶     

66.新婚十日法学博士举起血色花瓶  

67.自我救赎是也非也?杀人犯苦学成法学博士    

68.法学博士何以“信不起”法律      

69.法学博士维权背后的权与法     

70.清华法学博士“赢了”省政府    

71.一个法学博士的现实困境    

72.论法学博士论文中的文献研究的写作   

73.法学博士不知道遇罗克是种遗憾   

74.复仇的法学博士   

75.可悲!亲情围剿下的法学博士院长栽了

  

76.状告全国牙防组,法学博士叫板“认证权威”    

77.法学博士心底的泪:绝症父亲是我正义的脊梁  

78.法学博士:从政者是少数派    

79.法学博士从政     

80.异彩纷呈的法学博士官员们    

81.从乡村教师到法学博士后    

82.留洋法学博士6小时被“恋人”洗劫18万  

83.精心导演“劫船案”,法学博士自作聪明入班房   

84.法学博士休妻讲法不讲情   

85.我国法学教育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刍议     

86.论波伦亚大学法学教育的形成     

87.学法的官员为什么也落马  

88.对我国当前法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89.在美国法学院感受“压力山大”   

90.法学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目标导向与教学方法变革 

91.许传玺和他的中美法学院       

92.泰国法学教育的借鉴与启示     

93.我国法学论文写作中弊端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式    

94.以“杜克方式”培养最佳法学学生   

95.浅析我国法学教育之弊端及其改革完善    

96.美国法学教育的经验与借鉴   

97.刑事诉讼法学精品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98.中国最早的法学研究生教育   

99.架起中欧法学交流的桥梁    

100.法学专业就业形势分析  

101.医事法学专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102.医事法学人才培养探讨  

103.理论法学及其在法学学科体系中的功能    

104.论共同理性视域下的自然法学与分析法学   

105.法学实证研究方法及其在民族法学中的运用  

106.基于新实用主义法学下的当代法学理论发展   

107.法学教育导向与新实践需求下的法学教育改革  

108.基于法学教育模式的法学教育目标思考   

109.法学实验室在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素质方面的途径探析   

110.医事法学课程体系中法学实践课程的创新  

111.自然法学与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法理实践   

112.法学研究的类型对法学教育的引领   

113.浅谈应用法学与文人法学     

114.从美国法学教育探析我国诉讼法学教学集成方略  

115.从生命法学角度看法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116.地方本科院校法学就业问卷调查与法学教学改革 

117.论自然法学与实证主义法学的博弈与融合  

优秀博士论文篇(2)

2.1990-2010年中国土地利用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的扰动

3.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生物量对氮、磷添加的响应 

4.新疆连作棉田施用生物炭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5.荒漠草地4种灌木生物量分配特征 

6.旱地土壤施用生物炭减少土壤氮损失及提高氮素利用率 

7.生物肥部分替代化肥对花椰菜产量、品质、光合特性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8.不同秸秆生物炭对红壤性水稻土养分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9.生物炭对土壤生境及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

10.沙质草地不同生活史植物的生物量分配对氮素和水分添加的响应

11.大兴安岭5种典型林型森林生物碳储量 

12.水稻秸秆生物炭对耕地土壤有机碳及其CO_2释放的影响 

13.土壤重金属钝化修复剂生物炭对镉的吸附特性研究

14.生物炭对不同土壤化学性质、小麦和糜子产量的影响 

15.生物炭施用对矿区污染农田土壤上油菜生长和重金属富集的影响

16.准噶尔荒漠6种类短命植物生物量分配与异速生长关系 

17.生物炭对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生物地球化学功能的影响 

18.生物炭对水中五氯酚的吸附性能研究

19.生物炭和有机肥处理对平邑甜茶根系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20.生物炭对旱作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21.中国南方3种主要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动态变化

22.南海北部边缘盆地生物气/亚生物气资源与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

23.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草地生物量估算方法 

24.生物炭对农田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影响研究进展

25.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26.生物扰动对沉积物中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进展

27.生物炭与秸秆添加对砂姜黑土团聚体组成和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28.近十年中国生物入侵研究进展 

29.荒漠灌木生物量多尺度估测——以梭梭为例

30.土壤有机污染物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31.生物医学大数据的现状与展望

32.黑河中游荒漠草地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分配格局 

33.生物大灭绝研究三十年

34.不同热解温度生物炭对Cd(Ⅱ)的吸附特性 

35.农用生物炭研究进展与前景

36.生物炭对水稻根系形态与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37.施用生物炭对旱作农田土壤有机碳、氮及其组分的影响

38.不同生物质来源和热解温度条件下制备的生物炭对菲的吸附行为

39.城市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研究进展  

40.生物炭的土壤环境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41.辽河源不同龄组油松天然次生林生物量及空间分配特征

42.稻壳基生物炭对生菜Cd吸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43.小兴安岭7种典型林型林分生物量碳密度与固碳能力 

44.东北林区4个天然针叶树种单木生物量模型误差结构及可加性模型

45.指数施肥对楸树无性系生物量分配和根系形态的影响

46.牛粪生物炭对水中氨氮的吸附特性  

47.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对土壤物理属性的影响 

48.半干旱沙地生境变化对植物地上生物量及其碳、氮储量的影响

49.青藏高原东缘野生暗紫贝母生物量分配格局对高山生态环境的适应 

50.长江口及东海春季底栖硅藻、原生动物和小型底栖生物的生态特点  

51.全球生物多样性评估方法及研究进展  

52.中国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研究与实践 

53.温度与降水协同作用对短花针茅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54.环境质量评价中的生物指示与生物监测  

55.土壤生物多样性研究:历史、现状与挑战 

56.转录因子对木质素生物合成调控的研究进展 

57.太赫兹科学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58.玉米秸秆生物炭对Cd2+的吸附特性及影响因素  

59.中国粮食作物秸秆焚烧排碳量及转化生物炭固碳量的估算

60.生物炭对我国南方红壤和黄棕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61.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森林生物量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62.不同生物质原料水热生物炭特性的研究 

63.凤眼莲、稻草和污泥制备生物炭的特性表征与环境影响解析 

64.东北地区两个主要树种地上生物量通用方程构建 

65.不同来源生物炭对砷在土壤中吸附与解吸的影响 

66.生物炭生产与农用的意义及国内外动态 

67.秸秆生物反应堆与菌肥对温室番茄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68.生物炭对土壤肥料的作用及未来研究 

69.玉米秸秆生物炭对土壤无机氮素淋失风险的影响研究

70.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对土壤可蚀性的影响 

71.内蒙古草甸草原与典型草原地下生物量与生产力季节动态及其碳库潜力

72.生物炭添加对黄土高原典型土壤田间持水量的影响

73.生物炭对黄土区土壤水分入渗、蒸发及硝态氮淋溶的影响

74.生物炭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75.生物炭及炭基硝酸铵肥料对土壤化学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76.臭冷杉生物量分配格局及异速生长模型

77.施用生物炭后塿土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变化特征 

78.宁夏荒漠草原不同群落生物多样性与生物量关系及影响因子分析

79.中国生物多样性调查与保护研究进展 

80.三种小球藻生物柴油品质指标评价 

81.AM真菌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应用与机理 

82.含度量误差的黑龙江省主要树种生物量相容性模型

83.生物炭与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 

84.氮磷添加对巨桉幼苗生物量分配和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85.生物炭对土壤肥力与环境质量的影响机制与风险解析 

86.东北林区天然白桦相容性生物量模型  

87.氮肥与生物炭施用对稻麦轮作系统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88.黄土高原丘陵区生物结皮土壤的斥水性

89.检测食品沙门氏菌的生物传感器持久性研究  

90.生物炭对砂壤土节水保肥及番茄产量的影响研究

91.土壤碳收支对秸秆与秸秆生物炭还田的响应及其机制

92.抑制烟草青枯病型生物有机肥的田间防效研究 

93.生物炭对塿土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及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94.生物炭对宁夏引黄灌区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95.茶叶生物化学研究进展

96.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纪生物礁基本特征、分布规律及成礁模式

97.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二十年:行动、进展与展望 

98.不同时期施用生物炭对稻田N_2O和CH_4排放的影响

99.生物炭对设施连作黄瓜根域基质酶活性和微生物的调节

100.生物有机肥对连作蕉园香蕉生产和土壤可培养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101.柴达木盆地几种荒漠灌丛植被的生物量分配格局 

102.牛粪生物炭对磷的吸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03.红树林植物生物量研究进展

104.农业活动及转基因作物对农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05.煤矸石场植被自然恢复初期草本植物生物量研究

106.铁改性生物炭对磷的吸附及磷形态的变化特征 

107.青藏高原草地地下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08.蔬菜种植农户施用生物农药意愿研究

109 生物炭对夏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110.不同生物炭添加量下植烟土壤养分的淋失

111.生物DNA条形码:十年发展历程、研究尺度和功能

112.生物炭和生物炭基氮肥的理化特征及其作物肥效评价

113.木质素与生物燃料生产:降低含量或解除束缚?

114.生物炭添加对半干旱地区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115.磷回收对厌氧/好氧交替式生物滤池蓄磷/除磷的影响 

116.天山林区六种灌木生物量的建模及其器官分配的适应性

117.非模式生物转录组研究

118.添加生物炭对灌淤土土壤养分含量和氮素淋失的影响 

119.生物炭和腐植酸类对猪粪堆肥重金属的钝化效果 

120.间伐对川西亚高山粗枝云杉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及碳储量的影响

121.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研究进展 

122.长白落叶松林龄序列上的生物量及碳储量分配规律 

123.不同烧制温度下玉米秸秆生物炭的性质及对萘的吸附性能

124.利用农业生物多样性持续控制有害生物 

125.腾格里沙漠东南缘4种灌木的生物量预测模型

126.生物炭碳封存技术研究进展 

127.猪粪制备的生物炭对西维因的吸附与催化水解作用 

128.生物炭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129.古尔班通古特沙漠4种荒漠草本植物不同生长期的生物量分配与叶片化学计量特征

130.生物炭覆盖对底泥污染物释放的影响

优秀博士论文篇(3)

2.经济学博士论文写作中的若干问题

3.留学生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基于20世纪50年代的考察

4.中国本土经济学博士国际化的路径选择与策略

5.我国经济学学科国际发文状况与海外博士学位教师表现分析——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重点的案例研究

6.近代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来自留学生博士论文的考察

7.我国资源产业经济学研究评析——基于CNKI资源产业经济博士论文的综合评价

8.经济学博士写歌咏叹人们共同的“大感情”  

9.信贷宏观效益下降探因——经济学博士罗海钢访谈录 

10.股份合作:农村改革的第二次飞跃─—农业经济学博士韩俊访谈录

11.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博士培养方案改革的思考

12.应用经济学专业博士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13.产业结构政策若干问题解析——辽宁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唐晓华教授访谈录

14.药价虚高养活了谁——访经济学博士朱恒鹏  

15.消费者维权新视点——经济学博士陈淮访谈录 

16.樊纲博士谈过渡经济学的若干理论问题  

17.经济学博士张旭谈大学生创业  

18.一本有较高学术水准的经济学教科书———评张维迎博士新著《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19.站在桥上看风景——经济学博士刘曼红谈风险投资  

20.本土经济学博士的国际竞争力培养——以“亚南院”模式为例

21.民国女经济学博士张肖梅的外贸思想

22.从农民企业家到经济学博士 

23.使实践成为理论指导下的科学实践——记我国培养的第一个经济学博士、海南省财政税务厅厅长刘桂苏

24.基于引文的经济学文献需求特征分析——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论文引文为例

25.中国第一个经济学博士曹远征 破解金融改革敏感话题 

26.西南财经大学举行首届经济学博士学位授位典礼

27.《农业与工业化》:农机化理论宝库——“发展经济学”创始人张培刚博士论文初识

28.地产泡沫:何必都怨开发商?——复旦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宋忠敏答本刊问

29.从“资源诅咒”看湖北电力紧缺——访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李高产

30.谷书堂教授主编的青年经济学博士研究丛书出版

31.国际经济学殿堂里的中国建筑师——记著名经济学家、哈佛经济学博士、清华大学教授王一江

32.经济师如何写论文 写作经济学博士论文需要激情、思辩和创新

33.经济学专家、本刊编委——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张建华

34.《经济学博士、硕士论文选》简讯

35.从入学考试透视经济学博士学位教育

36.基于共生理论的城乡统筹机理研究——访浙江工商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郝云宏

37.2.3亿国资流失:经济学博士沦为金钱奴隶 

38.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利润调节和财务处理的影响分析——访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陈敏

39.苏联1980年经济学博士学位中选人的论文篇目(续)

40.搞好资本运营与深化国企改革——经济学博士导师、山西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冯子标教授访谈录 

41.博士研究生《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42.经济学博士陶一桃说:工业设计是企业竞争的利器 

43.“北京经济学博士论坛第6次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44.经济学博士研究生指南 

45.青年学者、经济学博士张玉清教授

46.关于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构想─—访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综合司副司长、经济学博士宋宁 

47.走近“公共事业民营化”——记著名经济学家、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盛洪博士

48.不同凡响的“青年经济学博士研究丛书” 

49.金融业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重点——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

50.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十一个误区(纲要)——兼谈博士学位论文选题  

51.2009~2010药物经济学学科发展

52.经济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及发展前景 

53.对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一些问题的看法 

54.法经济学在立法中的应用审视——主流的经济分析法学之批判 

55.发展经济学的重构——评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  

56.演化经济学理论发展梳理∶方法论、微观、中观和宏观

57.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58.马克思哲学革命与经济学革命的内在逻辑及其启示

59.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运用及经验

60.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意义

61.经济学研究方法演变 

62.当法律经济学“遭遇”中国问题  

63.论科斯经济学

64.行为法经济学与法律经济学:聚焦经济理性 

65.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四大理论假设 

66.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如何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

67.基于期刊文献检索的国内资源经济学研究述评

68.我国国内对信息经济学的应用研究综述 

69.德国历史学派再认识与中国经济学的自主创新 

70.纳入公平偏好的经济学研究:理论与实证

71.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

72.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体系解析

73.路径依赖经济学分析框架的演变——从新制度经济学到演化经济学

74.中国经济学应用研究的可信性分析 

75.近代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来自留学生博士论文的考察

76.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差异辨析 

77.基于调查问卷的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以东北财经大学为例 

78.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发展轨迹

79.关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思考 

80.法经济学范式研究及其理论阐释

81.遮蔽与澄明:语言经济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82.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历史唯物主义

83.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管制经济学分析

84.中国经济学革命论

85.美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中美互联网金融的比较——基于网络经济学视角的研究与思考

86.慈善经济学研究进展 

87.经济学视角下的行为与意义

88.罗纳德·科斯与新古典制度经济学

89.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和管理学 

90.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关于经济学研究方法多元化问题的思考

91.论推进中国经济学现代化的学术原则——主析“马学”、“西学”与“国学”之关系

92.宗教信仰选择 一个西方宗教经济学的文献梳理  

93.交易费用经济学:过去、现在和未来——兼评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94.资源经济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学术贡献与创新方向——纪念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成立30周年

95.经济学的新分支:行为经济学研究综述

96.行为经济学基础及其理论贡献评述

97.基于Agent的计算经济学发展前沿:文献综述 

98.新制度经济学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99.通过解决重大现实问题来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00.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01.农户市场行为研究述评——从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到新制度经济学的嬗变

102.经济学方法论研究三十年 

103.西方经济学范式的转换和发展——从经济学方法论的视角分析

104.论流域环境经济学 

105.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结合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10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107.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集中表现 

108.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创新探析——批判实在论视域中的异端经济学启示

109.论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内核与其“支离破碎”的表象

110.科学与实证——一个基于“神经元经济学”的综述

111.经济学的“新框架”与“新供给”:创新中的重要联通和“集大成”境界追求

112.中国经济模式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113.计量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的若干新近发展及展望

114.主流经济学危机与中国经济学的话语权

115.法经济学:法学和经济学半个世纪的学科交叉和融合发展

116.现代经济学的西方化与中国经济学人的边缘化——经济学队伍中地区结构失衡的文化因素探析

117.基于课程群视角的应用型高校经济学教学改革 

118.“老龄健康”的经济学研究

119.让·梯若尔对新规制经济学的贡献——2014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获奖成就评介

120.语言经济学:发展与回顾

121.低碳经济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分析

122.循环经济学:学科特征与趋势展望

123.经济学与管理学区别和联系的再思考 

124.政治经济学的复兴——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兴起、主题与意义

125.神经经济学:打开经济行为背后的“黑箱”

126.重新思考经济学与伦理学的联系

127.马克思经济学与资本主义 

128.发展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引领经济新常态 

129.资本逻辑下的经济学与经济哲学 

130.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科学标准的辨析 

131.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关系的历史考察 

132.行为经济学的方法论价值——基于行为金融学前沿理论的分析

优秀博士论文篇(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理论与技术应用于交通、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与此相适应,如何培养21世纪社会需要的能源动力类及相关专业人才,是每个大学相关专业以及每位从事该专业教育的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尤其是代表本专业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鼓励创新,促进高层次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重要措施。因此,衡量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指标之一就是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下面以1999年至2013年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为基本素材,[1]分析讨论本学科的研究生培养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授予单位比重分析

从1999年到2013年,共有28篇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博士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他们来自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江苏大学和海军工程大学等8所高校,各高校所占百分比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到,占比由高到低依次是:西安交通大学29%,浙江大学25%,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东南大学各占11%,上海交通大学7%,江苏大学和海军工程大学各占3%。除江苏大学和海军工程大学之外的其余6所高校都被列为国家“985”和“211工程”高校,占75%。据此可以看出“985”和“211工程”高校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都是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东南大学的热能工程和江苏大学的流体机械及工程是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依托“985”工程建设及国家重点学科优势,上述学校及学科几乎囊括了所有入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由此可见,“985”工程建设及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对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促进高层次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方面的重大意义和作用。

此外,北京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上海、江苏和浙江是经济发达地区,汇聚了大量的相关人才。优秀生源充足,这一优势也是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起到促进作用。

二、学科比重分析

表1 工学及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占比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在学科门类分布上主要集中在工学、理学、医学三个门类,其中工学包含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在内的21个学科类,共79个专业。历年工学入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的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平均每年入选论文占入选总数的37.9%,同时,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奖总数在所有大学科中排名第一。

图2是本一级学科优秀博士论文在所有学科优秀博士论文中所占比重的柱状图。从图2中可以看到,1999~2001年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占比出现较大下降,2001~2003年占比又逐年上升,2004年到2006年占比回落到1%左右,2007年到2009年期间波动比较大,2009~2012年则稳定在2%附近,2013年占比达到3%。

参考本学科优秀博士论文在工学学科中所占比重及工学在全部学科中占比的柱状图(图3)。可以看出,工学占比虽然略有波动,但大体而言比较平稳,维持在38%左右,本学科在工学中的占比在3.8%左右波动。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西安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对本学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占比影响较大,本学科在工学中占比较高的1999年、2003年、2007年及2013年上述两高校均有入选论文,而本学科在工学中占比较低的2001年、2002年和2008年则上述两高校均没有入选论文。

由此可以看出,相对而言,两校是本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平的领头羊,在学科内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三、论文影响因子分析

影响因子是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之一,同时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对于论文影响因子的分析就显得非常必要。

图4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在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注:这里只统计优博获得者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的影响因子的分布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本学科高影响因子的论文数量偏少,在统计分析的105篇论文中,影响因子超过3.5的有8篇,占总数的7.62%;影响因子在3.0~3.5之间的论文有7篇,占总篇数的6.67%;影响因子在2.5~3.0之间的论文5篇,占总篇数的4.76%;影响因子在2.0~2.5之间的论文有30篇,占总篇数的28.57%;影响因子在1.5~2.0之间的论文有7篇,占总篇数的6.67%;影响因子在1.0~1.5之间的论文3篇,占总篇数的2.86%;而影响因子低于1.0的论文数量为45,占总篇数的42.86%,占比还是比较大的。

本学科的高影响因子论文偏少与本学科领域的研究特点有关,由于本学科是传统的工科学科,研究的新兴热点相对理学学科不会太多。因此与大多数工学学科一样,整体学术刊物的影响因子不会太高。因此,大多数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的研究发表在影响因子低于1.0的学术刊物上。同时,由于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审强调创新性,这可以通过在高水平高影响引因子的学术刊物上有若干代表性的工作发表来体现,这样的代表性论文不会太多。因此,本学科优秀博士论文在影响因子3以上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并不多。

四、二级学科及作者性别分析

1999年至2013年,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的28位作者中,有14人在博士期间攻读工程热物理,占到优博论文作者的一半;攻读热能工程的有6人,占比为21%;4人攻读制冷及低温工程,占比是14%;2人攻读流体机械及工程,占比7%;能源环境工程和动力机械及工程的各一人,分别占比4%。各专业所占比例如图5所示。

同时在这28人中,男性人数25,占总人数的89%。女性人数3人,仅占总人数的11%,男女比例差距较大。

由此可以发现,若假设所有优秀博士论文作者具有相当的智力水平和勤奋程度,其导师的指导水平也相当,则可说明工程热物理二级学科最有可能产生创新性的研究。或者说,该二级学科由于涉及学科的基础理论问题较多,研究偏基础,产生创新性突破的可能性相对其他二级学科较大。此外,男性优秀博士作者数远较女性作者大,则说明了本学科男性在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中的普遍表现高于女性。

五、指导教师分析

本学科28篇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是在22位博士生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这22位指导教师中,有17人指导出1 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人指导出2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人指导出3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表2是历年指导教师的平均年龄。这22位导师指导的博士学位论文第一次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时的平均年龄是57.5岁。50~59岁和60~69岁这两个年龄段的人数最多,分别是5人和10人,其次是40~49岁的有3人,70~79岁的有2人,40岁以下的有1人。

优秀博士论文篇(5)

年终总结(43) 过去一年的成绩(26) 下一年的任务(17) 过去一年的成绩(26) 学科建设(5) 教学(8) 科研(4) 学术交流(4) 其他(5) 学科建设(5) 在张培刚教授带领下,整合经济学院资源,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重大成果: 1.成功申报并取得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2.成功申报并取得西方经济学湖北省重点学科 3.西方经济学研究生教育连续第二次被人民网公布的“中国大学评价评”为全国第一 4.与国贸系共同申报并取得世界经济硕士学位授予权 5.与其他院系一起,组织申报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心” 教学(8) 承担了本专科、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教学和指导任务,教授、副教授、讲师的工作量都达到或超过规定要求,承担本科生教学的教师,评分都在75分以上,多数在80分以上(宋德勇、姚遂在组织安排本专科各环节教学工作方面,成绩突出) 张卫东、徐长生分别讲授高级微观、宏观经济学(硕士生)和微观、宏观经济学文献选读(博士生),使用英文原版教材,为提高经济学院的教学水平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西方经济学专业博士生丁际刚获得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硕士生王皓获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西方经济学1999级博士生3人、2000级博士生26人、2001级博士生2人(共31)人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 硕士研究生21人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网络研究生104人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费剑平在组织研究生各环节教学工作和科研管理工作方面,成绩突出) 罗传建、张玉英指导的本科生论文获校优秀论文奖 张玉英获教学质量二等奖 方齐云获研究生院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 科研(4) 科研工作取得较大成果:湖北省第三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一项、出版著作3部、科研经费9.4万元: 徐长生获湖北省第三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张卫东出版微观经济学教材、彭代彦出版专著一部、费剑平出版译著一部 张培刚教授获校文科基金重点资助1万元、获湖北省社科基金资助0.7万元、徐长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2万元、彭代彦副教授获校文科基金资助0.5万元、罗传建获横向课题经费2万元 近60篇,其中权威期刊论文1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英文论文2篇,其他期刊和会议论文20余篇。其中,彭代彦、费剑平在发表权威期刊论文方面成绩突出 学术交流(4) 组织了2次学术研讨会,张卫东、彭代彦交流了研究成果;在校庆50周年学术报告中,徐长生、张卫东、宋德勇、汪小勤交流了研究成果 徐长生访问美国哈佛大学归来 宋德勇圆满完成在日本的博士后研究回国 彭代彦、汪小勤论文入选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徐长生、汪小勤参加了中国经济学年会;张培刚教授带领5人参加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年会,提交会议论文5篇;此外,还参加其他各种学术会议8人次 其他(5) 张玉英、费剑平、姚遂获得博士学位,师资队伍的博士化程度达到70% 汪小勤、宋德勇晋升博士生导师、罗传健晋升副教授 姚遂获三育人标兵称号、方齐云获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学院反映良好,吴大庆在组织经济系元旦文娱活动方面作出了贡献 组织生活和*学习制度化,取得良好效果(张玉英在支部书记工作中成绩突出) 下一年的工作(17) 学科建设(6) 教学(2) 科研(4) 学术交流(2) 其他(3) 学科建设(6) 积极参与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和学术交流工作,继续努力争取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积极准备申报世界经济和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积极准备申报产业经济学

优秀博士论文篇(6)

年终总结(43)过去一年的成绩(26)下一年的任务(17)过去一年的成绩(26)学科建设(5)教学(8)科研(4)学术交流(4)其他(5)学科建设(5)在张培刚教授带领下,整合经济学院资源,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重大成果:1.成功申报并取得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2.成功申报并取得西方经济学湖北省重点学科3.西方经济学研究生教育连续第二次被人民网公布的“中国大学评价评”为全国第一4.与国贸系共同申报并取得世界经济硕士学位授予权5.与其他院系一起,组织申报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心”教学(8)承担了本专科、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教学和指导任务,教授、副教授、讲师的工作量都达到或超过规定要求,承担本科生教学的教师,评分都在75分以上,多数在80分以上(宋德勇、姚遂在组织安排本专科各环节教学工作方面,成绩突出)张卫东、徐长生分别讲授高级微观、宏观经济学(硕士生)和微观、宏观经济学文献选读(博士生),使用英文原版教材,为提高经济学院的教学水平作出了积极的努力西方经济学专业博士生丁际刚获得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硕士生王皓获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西方经济学1999级博士生3人、20__级博士生26人、20__级博士生2人(共31)人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硕士研究生21人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网络研究生104人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费剑平在组织研究生各环节教学工作和科研管理工作方面,成绩突出)罗传建、张玉英指导的本科生论文获校优秀论文奖张玉英获教学质量二等奖方齐云获研究生院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科研(4)科研工作取得较大成果:湖北省第三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一项、出版著作3部、科研经费9.4万元:徐长生获湖北省第三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张卫东出版微观经济学教材、彭代彦出版专著一部、费剑平出版译著一部张培刚教授获校文科基金重点资助1万元、获湖北省社科基金资助0.7万元、徐长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2万元、彭代彦副教授获校文科基金资助0.5万元、罗传建获横向课题经费2万元近60篇,其中权威期刊论文1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英文论文2篇,其他期刊和会议论文20余篇。其中,彭代彦、费剑平在发表权威期刊论文方面成绩突出学术交流(4)组织了2次学术研讨会,张卫东、彭代彦交流了研究成果;在校庆50周年学术报告中,徐长生、张卫东、宋德勇、汪小勤交流了研究成果徐长生访问美国哈佛大学归来宋德勇圆满完成在日本的博士后研究回国彭代彦、汪小勤论文入选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徐长生、汪小勤参加了中国经济学年会;张培刚教授带领5人参加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年会,提交会议论文5篇;此外,还参加其他各种学术会议8人次其他(5)张玉英、费剑平、姚遂获得博士学位,师资队伍的博士化程度达到70%汪小勤、宋德勇晋升博士生导师、罗传健晋升副教授姚遂获三育人标兵称号、方齐云获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学院反映良好,吴大庆在组织经济系元旦文娱活动方面作出了贡献组织生活和政治学习制度化,取得良好效果(张玉英在支部书记工作中成绩突出)下一年的工作(17)学科建设(6)教学(2)科研(4)学术交流(2)其他(3)学科建设(6)积极参与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和学术交流工作,继续努力争取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积极准备申报世界经济和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积极准备申报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硕士点积极做好西方经济学湖北省重点学科的建设工作,积极准备申报西方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做好博士后流动站的第一次招生工作积极准备创办发展经济学研究杂志,进一步扩大发展经济学研究在国内的影响教学(2)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准备建设西方经济学精品课程,形成优质的西方经济学专业三级课程体系科研(4)完成张培刚教授申报的“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重大课题研究在发展经济学、农业及农村经济、制度与产权经济学、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研究方面形成特色,争取获得重要研究成果,在国内产生较大学术影响积极组织申报国家和其他各类课题,力争多获立项,争取在课题和科研经费方面有所突破积极发表科研成果,争取更多成果获奖学术交流(2)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特别是鼓励参加中国经济学年会、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年会、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讨会以及其他各类国际国内高层次学术会议,进一步扩大学术影响进一步办好双周学术研讨会,争取取得较大成果其他(3)启动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的对外运作,进一步扩大基金会的学术影响考虑引进年龄在30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青年教师1-2名正在 读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争取早日毕业,并晋升高一级职称

优秀博士论文篇(7)

下一年的任务(17)

过去一年的成绩(26)

学科建设(5)

教学(8)

科研(4)

学术交流(4)

其他(5)

学科建设(5)

在张培刚教授带领下,整合经济学院资源,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重大成果:

1.成功申报并取得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2.成功申报并取得西方经济学湖北省重点学科

3.西方经济学研究生教育连续第二次被人民网公布的“中国大学评价评”为全国第一

4.与国贸系共同申报并取得世界经济硕士学位授予权

5.与其他院系一起,组织申报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心”

教学(8)

承担了本专科、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教学和指导任务,教授、副教授、讲师的工作量都达到或超过规定要求,承担本科生教学的教师,评分都在75分以上,多数在80分以上(宋德勇、姚遂在组织安排本专科各环节教学工作方面,成绩突出)

张卫东、徐长生分别讲授高级微观、宏观经济学(硕士生)和微观、宏观经济学文献选读(博士生),使用英文原版教材,为提高经济学院的教学水平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西方经济学专业博士生丁际刚获得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硕士生王皓获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西方经济学1999级博士生3人、2000级博士生26人、2001级博士生2人(共31)人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

硕士研究生21人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网络研究生104人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费剑平在组织研究生各环节教学工作和科研管理工作方面,成绩突出)

罗传建、张玉英指导的本科生论文获校优秀论文奖

张玉英获教学质量二等奖

方齐云获研究生院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

科研(4)

科研工作取得较大成果:湖北省第三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一项、出版著作3部、科研经费9.4万元:

徐长生获湖北省第三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张卫东出版微观经济学教材、彭代彦出版专著一部、费剑平出版译著一部

张培刚教授获校文科基金重点资助1万元、获湖北省社科基金资助0.7万元、徐长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2万元、彭代彦副教授获校文科基金资助0.5万元、罗传建获横向课题经费2万元

近60篇,其中权威期刊论文1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英文论文2篇,其他期刊和会议论文20余篇。其中,彭代彦、费剑平在发表权威期刊论文方面成绩突出 学术交流(4)

组织了2次学术研讨会,张卫东、彭代彦交流了研究成果;

在校庆50周年学术报告中,徐长生、张卫东、宋德勇、汪小勤交流了研究成果

徐长生访问美国哈佛大学归来

宋德勇圆满完成在日本的博士后研究回国

彭代彦、汪小勤论文入选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

徐长生、汪小勤参加了中国经济学年会;

张培刚教授带领5人参加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年会,提交会议论文5篇;此外,还参加其他各种学术会议8人次

其他(5)

张玉英、费剑平、姚遂获得博士学位,师资队伍的博士化程度达到70%

汪小勤、宋德勇晋升博士生导师、罗传健晋升副教授

姚遂获三育人标兵称号、方齐云获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学院反映良好,吴大庆在组织经济系元旦文娱活动方面作出了贡献

组织生活和政治学习制度化,取得良好效果(张玉英在支部书记工作中成绩突出)

下一年的工作(17)

学科建设(6)

教学(2)

科研(4)

学术交流(2)

其他(3)

学科建设(6)

积极参与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和学术交流工作,继续努力争取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积极准备申报世界经济和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积极准备申报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硕士点

积极做好西方经济学湖北省重点学科的建设工作,积极准备申报西方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

做好博士后流动站的第一次招生工作

积极准备创办发展经济学研究杂志,进一步扩大发展经济学研究在国内的影响

教学(2)

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教学质量

积极准备建设西方经济学精品课程,形成优质的西方经济学专业三级课程体系

科研(4)

完成张培刚教授申报的“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重大课题研究

在发展经济学、农业及农村经济、制度与产权经济学、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研究方面形成特色,争取获得重要研究成果,在国内产生较大学术影响

积极组织申报国家和其他各类课题,力争多获立项,争取在课题和科研经费方面有所突破

积极发表科研成果,争取更多成果获奖

学术交流(2)

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特别是鼓励参加中国经济学年会、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年会、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讨会以及其他各类国际国内高层次学术会议,进一步扩大学术影响

进一步办好双周学术研讨会,争取取得较大成果

其他(3)

优秀博士论文篇(8)

扬州大学是全国首批具有博、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研究生培养单位。近年来,该校学位点建设成效显著,研究生教育规模快速增长,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的培养体系。

扬州大学研究生院下设综合办公室、招生办公室、学位与培养办公室、专业学位教育办公室、教育管理与就业指导办公室等5个办事机构。

目前,全校在籍研究生近8000人,拥有一级博士点11个,一级硕士点43个;二级博士点53个、二级硕士点225个;博、硕士专业学位14种。先后有4篇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5篇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来源:文章屋网 )

优秀博士论文篇(9)

学校下设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中药学院、护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技术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国际学院、体育健康学院、继续教育与职业技术学院,及脾胃研究所、临床药理研究所、热带医学研究所、邓铁涛研究所等。开设本科专业 16个,横跨医、工、管、理、经、文、教7个学科门类。在校生20000多人,其中研究生3293人,留学生及港澳台生近1000人。学校正向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模式转变。

优秀博士论文篇(10)

在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培养单位应该起到引导、支持、辅助、考核和激励的作用。

1培养单位对医学博士研究生开展创新思维上的引导

我院连续6年组织新入科博士研究生参加入科前集中培训,从医德医风、专业素质、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对其进行教育与培训,使博士研究生认识到这些方面的重要性。同时,我院多次组织博士研究生进行社会实践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获得了09年吉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体的荣誉,这不仅提高了医学博士研究生的医德医风和社会责任感,也能使其学以致用,激发新的想法。

2培养单位对医学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支持和辅助

培养单位对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支持和辅助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硬件设施的投入,学科建设水平、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导师队伍建设以及创新交流平台的设立等,这些都是培养单位应给予支持和辅助的方面以此促进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1硬件设施的投入由于临床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其更注重临床上的实践,因此硬件设施上的支持和辅助对于医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尤为重要。只有提供一流的公共服务体系,才能辅助博士研究生更好的完成实验和科研,提高其科研和创新的能力。

2.2学科建设水平与良好的学术氛围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硬件上的辅助,更需要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和一个好的学术环境和氛围。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在全国高校排名第十二,多年来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每年举办一次的博士研究生论坛不但给博士研究生提供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更给博士生带来了广阔的视野和前沿的医学课题。总结我院多年的发展,我们发现对博士研究生质量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术氛围和学科水平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高水平的学科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而在一个好的学术氛围下,才能激发博士研究生的创新思维。

2.3课程设置与科研在博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上不应只强调本学科专业知识的培养,也应注重与之交叉的学科的课程设置和学习,这样才能适应医学发展的新方向,培养医学博士研究生对交叉学科的敏感性和创新能力。另外,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博士研究生在完成一学期的课程学习后就进入临床,随之进入科室实践后,其临床的医务也会越来越繁忙,这使得医学博士研究生无暇科研,也很少有时间参与一些创新和科研项目,久而久之,便阻碍了医学博士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单位应该适度减小博士研究生的临床医务工作,使其有时间潜心创新与研究。

2.4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负责制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导师对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导师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一支高素质的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导师,不仅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能够站在学科前沿,把握学科未来发展放向,并且能时刻保持创新意识。这样的导师队伍才是高校进行“精英教育”所需要的队伍。因此,培养单位一定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导师队伍。首先提高医学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条件,提高导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针对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我院已连续二届举办“秉承传统追求卓越,努力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的导师论坛会,不断提高导师的培养水平和学术道德意识;第三,与国内外知名医学院校联合培养医学博士研究生,共享优秀的导师资源。

除了导师队伍素质需要提高外,还应改进导师的教学方式。把过去导师“单项传授”变成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另外,由于临床医学专业的特殊性,使得大部分博士研究生导师更注重对学生临床实践上的指导,而忽视了科研能力的锻炼,导师应该把博士研究生推向研究工作的第一线,给他们压担子,安排其参加甚至负责国家水平的项目研究,培养他们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激发他们潜在的创新能力。

2.5创新能力支持平台

培养单位除了可以提供以上各方面的支持和辅助外,还可以为博士研究生搭建一些列创新平台。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院在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多搭建的一些创新平台。

第一,开展医学博士研究生创新学术论坛。论坛以创新为主题,组织专家讲座,或者以学科内某个前沿课题组织博士研究生进行研讨等,在时间和地点受限制时可以创建网络学术论坛,这样不仅能利用网络上的丰富资源还可以进行远程交流。

第二,成立研究生创新中心,设立一系列创新基金,若博士研究生达到了某项创新基金的各项指标,便可以申请得到资助,当然在整个资助的过程中培养单位要定期对博士研究生所承担的创新项目进行考核,一旦考核未通过则取消对其资助。

第三,建立“杰出人才和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对符合培育计划的博士研究生给予资助,以此鼓励和支持博士研究生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创新研究,加快提升博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同时也可培养拔尖的创新人才。

第四,举办学术创新大赛,邀请资深的教授组成评审组,给参赛人员宝贵的意见和改进方法等。第五,开展博士研究生公派出国学习项目,选拔优秀的博士生出国交流,学习国外先进的思想和研究方法,了解国外学术界的最新动态。这样一些列的创新能力支持平台不仅可以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也激发了研究生参与创新的意识。

3培养单位对医学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激励与考核

高校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除了要有必要的支持和辅助外,也要建立一套系统的激励考核制度。这样才能提高博士研究生对培养创新能力的兴趣,加大博士研究生创新的动力。

3.1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考核制度博士学位论文是体现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现在大多数高校都对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的研究生采取了奖励制度。大多数的做法是设置优秀博士论文培育或扶持基金。首先培养单位确定一批培优候选人,对确定的培优候选人按一定时间发放一定金额的培育津贴;其次,要对培优候选人实行去全过程的监督和考核。每隔一段时期就要组织专家小组对候选人的博士学文论文的撰写情况和研究进度进行考核,考核不通过则停止发放培育基金并且取消培优资格。最后,就是对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给予奖励。

3.2创新能力综合激励考核制度国内各高校现在对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考核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我院通过对博士创新能力培养的不断探索和改进,认为培养单位可以对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一个终期考核并设置一项创新能力奖学金。这项考核体系不与某一个创新项目直接挂钩,而是与一定时期内的总体表现相关。我们可以设定几项评定指标,例如:参加学术论坛情况、学位论文进展状况、学术篇数、所承担创新科研项目情况等,并把指标赋予不同权重,最后算出结果并给予单项奖学金。

做好总结并不断改进

我们上面已经提到对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套系统的工程,而这套工程的最后一步就是要求我们培养单位做好总结,汲取对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经验并继续不断探索以求有更大的进步,找到更好的方法来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以求达到医学博士研究生的最终培养目标。

上一篇: 中国思想政治论文 下一篇: 质量监督员监督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