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分析报告汇总十篇

时间:2022-12-10 01:45:38

市场分析报告

市场分析报告篇(1)

根据部分地区2011年的市场主体报告显示,截止到2011年底,广东市场主体总数达到了487.58万户,较2010年增长6.66%。在总量上分别是北京、江苏、四川、湖南的3.32倍、1.03倍、1.66倍和2.64倍,但是在增长幅度方面要明显逊于贵州。2011年贵州省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5.28万户,较2010年增长16.62%,增速是广东的2.5倍,超过同样为西部地区且2011年有较快增长的内蒙古3.28个百分点。另外,根据贵州省工商局的《2012年上半年贵州省市场主体分析报告》显示,2012年上半年,全省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19528户,截至6月底,全省市场主体总数突破100万大关,达到101.79万户。

重庆市市场主体也进入快速增长期,截至7月底全市各类市场主体已有127.07万户,在四个直辖市(截至2011年底数据)中名列第二,比去年末增加12.09%,其中小微企业成为主要动力,今年1月到7月,全市新发展微型企业1.99万户,解决就业13.23万人,注册资本达到19.29亿元。

北京内资企业超67万,江苏跃升私营企业第一大省

根据《北京市2011年市场主体发展情况》显示,2011年内资企业开业10.48万户,同比增长10.27%。截至2011年12月底,北京市内资企业存量67.17万户,同比增长8.23%。内资企业存量分别是天津、福建、四川的3.54倍、1.85倍和1.21倍。另外,截至2011年底,北京市企业户数中三个产业占比分别为0.67%、9.32%、90.01%;注册资本占比分别为0.41%、16.95%、82.64%。第三产业在企业户数和注册资本规模上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

在私营企业方面,《2011年度江苏省市场主体发展情况》显示,江苏省私营企业总数为119.79万户,高于浙江、广东、上海、山东等地,比广东省多8.96万户,比上海市多42.05万户。全省私营企业注册资本达1000万元以上的为63423户,亿元以上的为4164户,在五省(市)中遥遥领先,已成为中国私企业第一大省。

上海外商投资企业近6万户

根据上海市工商局的数据,2011年,上海新设外商投资企业6999户,比上年上升了8.4%,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两大行业的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合计占到了全行业的75.7%。

截至2011年底,上海共有外商投资企业5.93万户,比上年增长了5.7%;投资总额达3773.5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2%;注册资本2272.57亿美元,增长13.1%。数据显示,上海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分别高出北京、江苏、四川3.16万户、0.63万户和4.93万户。其中,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达到4852户,5000万美元以上的有1268户。境外投资者在上海设立的749户总部经济机构中,有四成为地区总部,数量为300户,此外还有200户投资性公司和249户研发中心。

四川个体户达235.96万

根据《2011年四川省市场主体发展状况》显示,2011年,新设立个体工商户335825户,同比增长1.24%;出资金额达到188.01亿元,同比增长27.14。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有个体工商户总量达到2359649户,同比增长8.16%,分别较北京、江苏、福建、湖南多出1596949户、2326608户、1510114户、822949户;出资金额达到689.84亿元,同比增长37.48%。

同时,全省从事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等生活业的市场主体共计有221.8万户,占据市场主体总户数的3/4。在这其中每10户个体工商户中就有超过8户从事这三个行业,也就是说全省2359649户个体工商户中有超过18.9万户个体工商户从事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三个行业。

市场分析报告篇(2)

第一阶段( 2000 年以前)无强势品牌

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国内就陆续出现过一些果汁饮料品牌,如露露、椰树、椰风等,但由于市场培育及自身经营等方面的不足,这些品牌或是昙花一现,或是局限在某个区域市场内,基本没有力量发动全国的市场攻势。

第二阶段( 2001 年)统一独占市场

在统一之前,并没有一个全国性的大品牌去注意这个市场,但这个市场是存在的,所以,统一鲜橙多一经推出,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第三阶段( 2002 年以后)多家品牌围攻统一

统一鲜橙多的成功,不仅大大刺激了统一的业绩,也刺激了竞争对手,从 2002 年开始,可口可乐、康师傅、汇源等国际、国内品牌纷纷跟进,市场呈现出大小品牌在各条战线围攻统一的态势。

二、 2002-2003 年度品牌竞争格局

(一) 整体竞争格局分析:

1 . 存在三股竞争力量

一支是台湾背景的企业统一和康师傅,其主要特点为产品线比较长,以包装的创新和口味取胜;一支是包括汇源、娃哈哈、养生堂等国内知名企业;还有一支是大的跨国公司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

2 . 两个种类的博弈

第一类是果汁含量仅为 5 %- 10 %的低浓度果汁饮料。在这一阵营内,以统一 " 鲜橙多 " 、 康师傅 " 每日 C" 果汁和可口可乐 " 酷儿 " 为代表;另一类是屈臣氏的 " 果汁先生 " 和养生堂推出的 " 农夫果园 " ,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是复合果汁,一般由胡萝卜汁和其他几种果蔬原汁调和,再制成 30 %浓度的果汁。

3 .竞争虽然激烈,机会仍然很多

果汁饮料市场品牌、种类非常多,新厂家不断涌现,很多老牌食品和饮料厂商因看好这个市场而纷纷生产果汁饮料。虽然品牌和品种众多,各品牌的广告力度也都很大,看似竞争非常激烈,但因果汁饮料是在近几年才大规模进入市场的,目前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市场份额来看,还没有一个品牌占有绝对优势,成为主导品牌。

(二)市场竞争深度分析

1 . 消费群体各有特色

因为产品的特点和市场定位不同,各品牌的饮用者各具特色。从性别比例来看,露露和酷儿的饮用者中女性比例超过了 60% ,这主要是因为露露是纯天然食品,又有美容养颜的功效,而酷儿主要是针对儿童的产品,女性通常与儿童在消费习惯上更为接近。维他和娃哈哈的饮用者中男性所占的比例接近了 50% ,远高于其它品牌。从年龄结构来看,露露的饮用者中年龄在 35 岁以上的比例超过了 50% ,远高于其它品牌,这是由于中老年人更注重健康,喜欢饮用天然饮品,而年轻人则更倾向于追求新潮和口味。从广告定位我们就可以看出,像 " 鲜橙多 " , " 真鲜橙 " 等饮料多用明星来做广告,显然是针对青少年市场,而露露则倾向于渲染一种家庭氛围。酷儿的饮用者中 15-24 岁所占比例接近 50% ,远高于其它饮料,酷儿的产品定位为儿童,虽然儿童不在 CMMS 调查范围内,但其产品饮用者仍然呈现出了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2 . 呈现区域市场特点

从各品牌饮用者所在城市来看,维他的饮用者有将近 50% 都集中在广州和深圳地区,比例远高于平均水平,这可能是由于维他的生产基地在深圳,其果汁饮料的投放主要是在深圳和广州及其周边地区,其它地方常见的这个品牌都是奶类饮品。露露的生产基地在承德,虽然它已经成为了全国家喻户晓的品牌,但其饮用者仍然呈现出了区域特点,有将近 1/3 的饮用者都在北京和天津地区,而在广州和深圳等南方城市则比较少,这可能是由于南方气候比较热,人们通常更喜欢喝清爽的饮料而不太喜欢植物蛋白类饮料。再者,南方天然的椰汁口味与露露有点相似,可是更新鲜,更合南方人口味。

3 .主要消费群生活态度分析

我们选择了 11 条生活形态用语来考察各品牌经常饮用者的生活态度。可以发现,露露的经常饮用者倾向于喜欢含有天然成分的产品并且比较注重健康,这很符合它产品的特点。酷儿的经常饮用者比较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因此他们会更容易被那个长着大大脑袋的卡通形象所吸引。而统一的经常饮用者则很注重生活品质,通常选择对健康和美容有益的食品, " 统一鲜橙多,多 C 多漂亮 " 的广告语恰好迎合了这些人。看来产品的形象设计和广告对产品的推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主要品牌竞争手段分析:

1 .统一 竞争对手的快速跟进,使得统一的优势已经在慢慢弱化,而当农夫果园大力推广高浓度混合型果汁的时候,统一由领跑者变成了追随者。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统一决定推出系列新品(请列举),渗透到每一个细分市场内,以此保证它的领导者地位。 2003 年 8 月下旬,针对农夫果园和汇源果汁这两个对手,统一推出浓度 40% 的活力果园。统一推出的新品还有果蔬多、果汁先生等。

2 .康师傅 面对老对手统一在果汁饮料市场良好的表现,不甘示弱的康师傅于 2002 年 3 月,推出了自己的果汁饮料 " 每日 C" 。康师傅不惜血本,请来漂亮的玉女梁咏琪代言,投下了据说以亿计的巨额广告费,于是,梁咏琪的 " 每日 C" 广告很快占据了人们的视野,电视、户外大型荧幕、车站、灯箱、报纸、杂志等都可见到她的身影。康师傅继续发挥它在渠道上的优势,这保证了康师傅每推出一个新产品,两周内就能迅速在全国铺开面对消费者。空中和地面联手出击是康师傅取胜的法宝。

3 .露露 意识到环境发展变化的露露集团,与万向集团牵手,在获得更强有力资金支持以后,在市场推广、新品开发等环节上明显加大了力度。

4 .维他 面对国内果汁市场的快速增长,早在 1976 年就推出果汁饮料的香港维他奶集团快速作出反应,正如他们所说,目前果汁市场还没有达到垄断状态,而且增长速度非常快,因此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他们凭借着生产经验和品牌优势,在国内市场取得一定成绩也是理所当然。

市场分析报告篇(3)

2002年全球最畅销的200种药品中,有8种是降血脂产品;全球销量排名第一第二的药品全是降血脂药品,分别是辉瑞的Lipitor(阿伐他汀)和默克的Zocor(辛伐他汀)。令人瞩目的是,降血脂药品在过去的5年中,仍保持着每年9%的快速增长态势。在降血脂药品取得骄人成绩的背后,是现代病——高脂血症的高发病率。

在过去二十年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人的食物消费发生了很大变化,尽管中国人的膳食组成仍然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体,但动物性食物和油脂的消费已经出现了大幅度上升,而谷类和薯类等植物性食物的消费却呈下降趋势。中国人膳食结构的变化,带来最显著的效应就是——高脂血症发病率的不断提升。专家估计,全国3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间,血脂偏高的比例大约在10-20%左右,估计中国的高脂血症患者高达9000万。

高血脂的高发病率,已经在中国人的疾病模式中体现出来了。卫生部《2003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中显示,中国人死亡原因中,约32%死于心脑血管病,也就是说,2002年每三个死亡的中国人中间就有一个死于心脑血管病,而这些心脑血管病患者,绝大多数死于高血脂导致的动脉硬化。在我国第一大城市上海,居民死因前2位已从50年代的麻疹、肺结核变为现在的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其中心脏病死亡率已超过日本。

对于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来说,高血脂在整个21世纪,都会是中国人健康的最大威胁。高血脂,将成为中国人整个21世纪的心病。

既然高血脂能够带来动脉硬化,进而导致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病。那么降低心脑血管病死亡率最有效的措施,莫过于“降血脂”。医学已经证实,降血脂可以减慢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因此近20年来,降血脂一直是全世界医学界极为重视的课题。

中国有9000万高血脂患者,也就是说中国有9000万需要降血脂的人,这是个多大的市场?只要每人平均每年服用100元的降血脂产品,降血脂市场就能达到100亿元的规模。

二、坑人的陷阱

庞大的市场、国际药品市场上降血脂产品的成功先例,这些极大地刺激了中国企业家的神经。从卫生部检索来的数据显示,截止2002年底,国家已批准的近3000种国产保健食品中,产品功能集中在免疫调节、调节血脂、抗疲劳三项上的就占2/3,其功能含调节血脂的保健品则不少于1000个。而在市场与保健品高度重合的OTC市场上,降血脂类药品总数也不低于200个。除了国产保健品、OTC产品,市场上海充斥着大量的以降血脂为诉求,而没有批号的产品,这些产品中既有“进口”的洋保健品,也有本土的健康食品。

如此众多的降血脂产品,市场表现怎样呢?和众多产品瞄准降血脂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降血脂市场现实的购买力却非常惨淡。尽管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但综合多方面信息估计,在中国的OTC和保健品市场上,2002年降血脂类产品的总体销售额还不到10亿元,而这其中,估计50%以上被OTC药品分割,其次是包含多种保健功能的常规保健品——如交大昂立的昂力多邦、大蒜油等。

自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充满诱惑的降血脂市场,已经让不少企业折戟沉沙——在这些企业中间,既有一些实力一般的中小企业,如青娜油软胶囊、三将金力源胶囊、大连珍奥核酸的珍奥脂舒平、北京天曲、各种大豆卵磷脂、大蒜油、螺旋藻等;也有一些大名鼎鼎的企业,如大名鼎鼎的太太药业、成都地奥、盘龙云海等。

多年前,某降血脂产品曾在上海投入了3000万元,却很快销声匿迹。接着华盛集团的攀达康浮出水面,打造“血管清道夫”品牌,狠炒美国科技概念,大造声势地做了一些空中和地面的降血脂科普教育工作,开始反响不错,但很快便后继乏力。

盘龙云海的排毒养颜胶囊是概念营销的杰出代表,销量连年高居保健品榜首,这促使盘龙云海雄心勃勃将第二个产品定为降血脂产品——诺特参。但试销投入了1000多万,基本上都打了水漂。现在人们只能偶尔看到零星的软文,或者变相地降价促销。诺特参承负了太大的希望,结果却是更大的失望。

2001年底,雄踞南方的太太药业突然发力,推出汉林清脂,以任达华主演的电视品牌广告开道,主打“收入高、血脂高”的中年男人,但市场表现平平。或许是意识到宣传方式有误,或许是因为后续推广资金吃紧,2002年底汉林清脂开始转向报纸硬广告。其平面广告是典型的“广告公司”风格,诉求对象也转到了更年轻的办公室白领,但依然无疾而终。

分析以上产品,可以发现几大特点:

1、全国性操作,主攻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这些城市的市民保健意识强,消费能力足,科学素养较高。这种选择性的进攻策略无疑是正确的。

2、投入资本大,尤其是广告力度大。

3、渠道完善、营销队伍成熟、操作手法熟练,各种资源都很到位。

然而,在这么多资源的衬托下,他们依然沉沙折戟,难怪OTC降脂市场被称为黑洞!

三、夹生的市场

对于习惯了炒做概念、大规模广告轰炸,然后进行快速收获的医药保健品企业来说,降血脂市场让人捉摸不透:为什么众企业前仆后继的努力、却迟迟难以启动市场需求?这个令人又爱又恨的市场,到底意味着什么?是可怕的陷阱,还是诱人的馅饼?

降血脂市场迟迟难以打开局面,是因为这个市场有着不同于其他的市场的特性。

1、消费理念不成熟。

中国的消费者对于高血脂是怎么回事儿,有什么危害,还不十分清楚。有调查称,在高血脂人群中,知道自己患高血脂的只有25%,高血脂人群中,了解高血脂危害的只有20%左右。更糟糕的是,即使比较了解高血脂的患者,采取措施的也非常少。这就是降血脂市场的实际情况——市场极不成熟,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单纯的“降血脂诉求”,就很难起到太大的作用,汉林清脂的失败原因正在这里——市场人员过低估计了市场开发的难度,造成了高知名度、低购买率的状况,市场自然难以为继。

2、慢热型疗效

东宇血平康的恐吓策略,虽然避开了降血脂教育、节省了大量的传播费用,短期内投入产出比比较合理,但消费者并没有被真正说服——他们不是为了降血脂而购买产品,而是为了快速消除症状。但降血脂属于慢效果产品,消费者在服用过程中间,很难感受到广告承诺的效果,这样一旦广告停止投放,销量就会快速下降——只要不说服消费者,降血脂就不会有积累。

因为产品效果消费者感受不到,症状切入、承诺疗效、不讲道理的蒙古派突击法,注定是不适合降血脂市场的。

3、夹缝型定位

在降血脂产品中,金日心源素是少有的成功案例。金日采用的策略是忽视降血脂教育,直接诉求降血脂的后果——保心健脑。在传播上,金日投放了大量的报纸、电视广告,这些广告都有着共同的特征,直接诉求保心健脑、避开市场教育。

为了让金日的保护心脑的功效被消费者接收,金日举行了大量的活动,如专家巡回举行科普讲座“健康千里行”、传统的社区义诊、举办社区“文艺营销”等等,从多方面强化产品的疗效承诺,并配合广告提高品牌美誉度。应该说金日通过大量的活动,成功地把长期承诺“保心健脑”落实到消费者的美誉度上面。金日的运作也显示出降血脂市场慢热特性——为了避免这种局面,金日干脆避开了血脂,直接陈述结果。

金日心源素的成功,显示了降血脂市场的第三个特性,降血脂产品最容易打动的消费者是心脑血管病患者——但这也意味着要和处方药争夺市场。

四、虚幻的需求

为什么降血脂是慢热市场?为什么说降血脂保健品是在和药品争夺市场?这是由高血脂本身的特点决定的。高血脂是慢性病,没有任何外在的症状,只有无声的后果“动脉硬化”,等到血管堵塞70%以上的时候,患者才能感受到症状——因为高血脂缺乏症状,一旦发病又会带了严重的心脑血管病,高血脂被称为无声的杀手。

消费者难以感知,是降血脂产品开发市场的壁垒;而一旦在医院中检查出高血脂,更多人会在医生的推荐下选择药品——在这种情况下,OTC和保健品显然机会不大。

降血脂市场不成熟,市场呈现慢热特性,在需求最迫切的消费者群体上又要面临处方药的挤压,这就是为什么众多降血脂保健品和OTC产品表现不佳的原因。

五、后继者迷惘

尽管降血脂保健品、OTC产品面临处方药的挤压,但应该看到,在南美洲、亚洲等与中国处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市场上,非处方药的销量要占到药品零售总额的40%以上。这证明,在中国市场上,降血脂的保健品和OTC药品,仍然有极大的生存空间。金日心源素(其市场主要在华东、华南)近几年的良好表现,无疑证明了这一点。

也许正是因为看到了个别先行者的成功,尽管降血脂市场还有点涩,尽管已经有众多实力企业折戟沉沙,尽管市场仍不成熟,但仍然有大量的厂家瞄准了这块丰厚的市场。根据对市场的监测,降血脂产品在北京、广州等一类城市,也开始逐渐升温,从运作产品种类到广告投放量,都开始缓慢上升。

在未来的几年中,仍会有大量的保健品企业介入降血脂市场,从总体上看,降血脂市场将保持快速上升态势。原因是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媒体、民间组织、厂家等共同推动的健康教育,导致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了高血脂的危害。尽管降血脂市场开发难度较大,但仍然充满机会,仍然是不可多得的富矿,只是埋得深一些而已。市场在升温、企业界仍然充满热情,这个市场到底能不能做,如果能做,又该怎样做?这些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附:降脂市场实情概要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高脂血症的患病率在7%以上,总体趋势是北方大于南方,城市大于农村。目前我国约有高血脂症患者9000万人,其中约有3600万的患者在使用降脂药物。还有46万冠心病病人需要进行控制血脂的治疗。此外,患有肥胖症、脂肪肝、糖尿病等症状的患者也因血脂水平偏高需要得到良好的控制。同时,由于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和消费支付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对降脂类产品的需求居高不下,因此降脂类产品面临着一个巨大的而且是日益增大的市场。根据资料显示,国内降脂类产品大约有10多亿元的市场,如此巨大的市场吸引了国内外各中西药厂的进入。目前降脂类产品主要分为两部分:一类是降脂药品,如血脂康、舒降之、复方丹参片等;另一类是具有降脂作用的保健品,如螺旋藻、卵磷脂、鱼油等。根据夸克公司于本年度9月份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七个重点城市7000多个高血脂患者的调查结果显示:

1、目前降脂类产品市场仍然以药品为主,消费者主要的购买途径是医院。

2、随着中国老百姓自我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降脂保健品市场和OTC市场正在持续升温。可以预测,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的OTC市场将进一步扩大,降脂产品的战场最终将从医院转向OTC零售市场。同时中国加入WTO后,更多的国外药厂将把更多、更新的降脂产品介绍到国内,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

3、消费者对降脂类产品的消费模式主要有两种:以保健品为主的消费模式和以药品为主的消费模式。下面将结合夸克公司的部分调查数据对以上两种消费模式进行阐述。以保健品为主的消费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存在于保健观念较强的城市,如上海、北京等城市。这些城市的消费者重视日常的身体保健,具有较强的预防意识,平时会服用一些保健品进行治疗。在患病后,除服用药品治疗外,还会服用保健品进行调理。通过消费者“最常购买率”排在前五位的品牌可知:昂立一号、卵磷脂、深海鱼油等是消费者首选的降脂类保健品。通过综合这类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与态度等数据,发现这类消费者对保健品的消费模式如下:以药品为主的消费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存在于保健观念还不太强的城市,如西安、武汉等,消费者对高血脂这类症状基本没有预防意识,通常都是在患病后才进行治疗,服用药品是他们最主要的治疗方式。通过消费者“最常购买率”排在前五位的品牌可知:胶股兰总甙片、地奥心血康等是消费者首选的降脂类药品。

4、对比以上两种消费模式可知:

A、就品牌忠诚度而言:a) 以保健品为主的消费模式的品牌忠诚度较低,消费者较易受广告等因素的影响而更换品牌;b) 以药品为主的消费模式则有很强的品牌忠诚度。

市场分析报告篇(4)

*****位于****中部,与*****接壤,辖区面积  平方公里。全县辖  镇   乡  个行政村。地广人稀是我县的基本情况,全县总人口   人,其中农村人口    人,城市人口   人;是全市的版图大县、人口小县。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县域基础设施薄弱,工业发展缓慢,农业发展滞后,消费结构偏低。

1、  辖区客户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共有客户    户,其中城镇零售户   户,乡村零售户   户,占辖区人口总数的   ;订货方式全部为网上订货,电子结算。目前共发展现代卷烟零售终端    户,“319”客户   户。

辖区客户业态分类情况:

项目

合计

烟酒店

食杂店

娱乐服务

超市

便利店

商场

其他

客户数

各类业态客户数分别为:烟酒店   户,超市   户,商场  户,便利店   户,食杂店   户,娱乐服务   户,其它类    户。辖区客户主要以食杂店和便利店为主,食杂店客户占总客户数的   %,便利店客户占客户总数的    %。

九月份我县新增客户   户。

辖区品牌基本情况。

九月份我县辖区累计在销品牌品规    个,共计销售卷烟    箱(去年同期   箱),同比增加   箱,增幅为   %;

销售金额    万元(去年同期*万元),同比增长*万元,增幅为*%;

条均价*元/条(去年同期*元/条),同比减少*元/条。

二类烟销售*箱,(去年同期*箱),同比增加*箱,增幅*%。

细支烟销售*箱,(去年同期*箱),同比增长*箱,增幅*%。

辖区市场产业情况。

今年旧城区改造工程已经开始,外来务工人员也逐渐增多,将为本县经济带来不少动力。而本县区域市场经济一直不景气,洗煤厂、焦化厂、水泥厂等工厂还一直处于停业状态,导致今年有很多社会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使市场消费能力和水平都有所下降.以上是当前我县经济产业发展的现状。这些原因很大程度的影响了我县的市场消费水平的发展。

二、 月度(季度)市场分析

1、社会库存分析。包括社会库存总量、城镇及农村社会库存量及环比情况。319客户户均社会库存及环比情况。                 

单位(箱)

序号

全部客户

城镇客户

农村客户

319客户

备注

社会库存

户均库存

2、市场价格分析。主要内容分为两块:一是基本部分,具体包括紧俏、顺销、新品主要品规价格情况及环比情况(紧俏品规指有溢价品规或市场供明显小于求品规,顺销品规仅指销量前20%以内品规,新品指上市一年以内品规)。二是319客户部分。主要是仅面向全部或部分319客户投放的新品市场价格情况及环比情况表格可视情况增减)。

序号

类别

品规名称

包均价

条均价

市场流动价

1

紧俏品规

软中华

70

650

600

2

南京雨花石

55

500

--

3

黄金叶(天香)

60

550

500

4

5

荷花(细支)

50

430

420

6

软牡丹

13

130

130

1

顺销品规

紫云

10

95

----

2

云烟(福)

12

115

----

3

           

芙蓉王(硬)

25

240

----

4

软经典红塔山

8

75

-----

5

金猴王

6

60

-----

1

新品

长白山(迎春中支)

13

120

120

2

钻石(硬迎宾)

7

67

-----

3

红塔山(新时代)

10

95

95

4

红金龙(爱你)

10

100

-----

5

钻石(金玉兰)

18

175

170

3、自律互助小组运行情况。

结合市场实际情况,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卷烟零售户自律互助小组建设工作,现结合实际开展情况,现阶段推进情况如下:

为确保自律互助小组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自律互助小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营销部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股室、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

2018年累计建立*个小组,*户。截止2019年八月底重新签订小组*组,累计发展成员*户。占总客户数的*%。其中城区客户*户,乡镇客户*户,乡村客户*户。

县局

总体

城镇

乡镇

乡村

小组个数

成员数

小组个数

成员数

小组个数

成员数

小组个数

成员数

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

1.小组互动不够,小组成员之间信任度有待提高。目前小组会议主要是专卖人员进行法制教育,营销人员讲解相关营销政策、宣传新品、教授经营指导技巧等内容,难以满足零售客户的教育培训需求。客户从心底期望能够平价甚至溢价销售卷烟来获得更多的利润,但却不愿意先他人之行,担心自己稳价后会损失客源,只意识到成员间存在竞争,还未意识到合作可以获得更多的好处,成员间不能相互信任,一旦听说有更便宜的卖价就直接让利。

2.成员的监督功能有待发挥。小组成员“抬头不见低头见”,大部分不愿意指出他人违约行为,个别小组长抱有“和稀泥”的态度,造成小组监督功能缺失,发挥不了作用,久而久之,小组将形同虚设。

3.辖区小客户比例较大,如何调动小客户参与小组的积极性,实施比较困难。

三、 月度(季度)品牌分析

1、    整体市场客户盈利情况。

通过近期的市场调查,根据各业态类型客户所调查数据测算出客户总体经营毛利率达到*%左右;城镇毛利率在*%左右,乡村毛利率在*%左右,现代终端*%左右,自律互助小组*%左右。319客户毛利率在*%左右。由于市场投放策略的改变和价格自律小组运行,当前城镇客户盈利水平逐渐提高,2018年起经济回升,卷烟市场好转。卷烟控量销售零售价格逐渐提高。

部分畅销品规市场价格执行情况如下表:

商品名称

本期

上年同期

云烟(紫)

95

90

云烟(福)

115

110

芙蓉王(硬)

230

220

红塔山(硬经典)

75

70

红塔山(软经典)

75

70

利群(新版)

130

130

南京(炫赫门)

160

150

红河(软甲)

-

-

黄山(新一品)

-

-

长白山(软红)

100

95

白沙(精品二代)

100

97

长白山(红)

75

70

中华(硬)

420

400

黄金叶(金满堂)

100

95

钻石(软红)

55

50

中华(软)

620

610

南京(雨花石)

500

480

云烟(软珍品)

215

210

玉溪(软)

210

210

黄鹤楼(天下名楼)

150

150

目前大部分卷烟市场价格稳定并呈上升趋势,客户盈利水平普遍提高。

四、 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客户经理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工作责任心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工作中存在“等、要、靠”的思想,遇到问题不能积极主动的想办法、动脑筋,工作中讲客观问题的多,存在等安排,等解决办法,安排一下、动一下的消极思想。

2、整体营销工作能力与水平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工作方法还不够灵活,在完成卷烟销售目标、品牌培育等方面还存在搭销、强制压货的不规范行为。

3、联系客户不够紧密,市场走访有待进一步加强。在今年的工作中我们将客户经理下市场作为了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结合专卖工作百日歼灭战分组对市场每月进行地毯式检查与服务,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市场情况大有好转,但在走访中营销人员在应用服务策略与方法方面还不能够灵活掌握,对市场的研判、卷烟需求预测还不够准确。主要还是对客户的了解不够深,对客户的分析不全面,对市场的真实需求掌握不准,导致在市场调研、需求预测等方面不够精准。

4、挖掘市场潜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当前的市场状态下,受国家宏观政策及社会控烟形势影响,卷烟市场需求出现了下降态势,我们如何稳销量、稳价格,是当前的一大难题。特别是未来市场从哪里挖掘,卷烟销量从哪里得到保障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以上问题的存在说明我们的工作还做得不深不细,我们将尽快研究具体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五、 下一步措施

一是继续加强百日歼灭战工作方法,坚持全员专卖、全员营销,做到守土有责,为卷烟销售提供有力保障。

市场分析报告篇(5)

据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的20xx-20xx年中国阿地肝素钠市场调研及产业投资建议分析报告显示,国内外的市场需求比较稳定,肝素钠市场有望告别10000元/亿单位以下。虽然涨跌起落都时有发生,但再回到20xx年低点的可能性很低。肝素钠的原料来自于生猪,目前世界各国均从猪或牛羊的肠黏中提取。在化学上肝素钠属于天然“粘多糖硫酸酯类”物质。从20xx年1月情况来看,国内生猪惜售现象明显,且这一态势将在20xx年得到延续。

肝素钠行业观察人士表示,之前价格走低的很大因素在于美国的肝素钠注射液导致过致死事件,拖累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以往也出现单月价格上涨,能否形成整体上涨趋势还需再观察。

从近期情况看,国内外市场需求稳定,价格逐渐开始走高。在功能上,肝素钠具有抗凝血功效,用于防治肿瘤病症转移和扩散的贵重药品,同时也是临床医学上用于治疗肾病患者渗血、急性心肌梗塞症、清除肾病形成的尿毒等。同时,肝素钠在降血脂和免疫方面也有较好的功效。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肝素钠的研究报告:

20xx-20xx年粗品肝素钠行业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20xx-20xx年中国粗品肝素钠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0xx-20xx年粗品肝素钠市场前景分析预测报告

20xx-20xx年中国粗品肝素钠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xx-20xx中国粗品肝素钠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市场分析报告篇(6)

2013年上半年,报刊广告总花费TOP5的行业占比达66.6%,相比于2012年64.5%的TOP5总花费占比,集中度略有提高,而这主要得益于2013年上半年房地产广告份额的增加。上半年房地产行业依旧占据报刊广告投放的首席,其次为零售及服务性行业。而汽车行业报刊广告投放不尽如人意,以25.5%的两位数速度跌出行业排名前三,滑落至第四位。另一方面,以旅游为支撑的文化娱乐休闲行业的广告投放微涨4.3%,进入前三位,个人用品亦代替化妆品/浴室用品进入前五。由此可见,与个人消费娱乐相关的行业广告投放正逐步占据报刊媒体广告投放的重要位置。(见图2)

报纸广告投放降幅放缓,地产行业表现强劲

2013年上半年,报纸媒体广告花费整体下降8.7%,广告量下降18.5%,继续维持跌势,但跌幅放缓。整体看,第二季度报纸媒体广告投放力度有所增加,降幅亦小于第一季度。其中,排除春节因素影响的1月和2月,传统意义上的小高峰4月和5月为投放增长表现较好的两个月,跌幅相对较小。

1.重点支撑行业房地产发力,食品饮料继续保持增势

2013年上半年,报纸媒体的广告行业资源依旧集中在房地产、零售及服务业、文化娱乐休闲、汽车这四个行业中,花费总占比达到74%,而在报纸媒体广告投放TOP5行业中,除房地产行业与文化娱乐休闲,其余行业均下降,汽车业降幅最大,达29.6%。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在“新国五条”政策的影响下,二套房受限,广告主发力新楼盘,使得地产广告有所抬头,实现了17%的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报纸媒体广告投放下滑的程度。但是,下半年地产行业能否继续保持大力度的报纸广告投入仍需观察。另外,食品饮料行业在2013年上半年的表现依旧抢眼,实现14.3%的两位数增长,成为拉动报纸广告增长的动力之一。

2.各区域报纸广告市场均面临困境

从地区来看,2013年上半年报纸媒体广告市场不容乐观,华东、华北、华南居全国报纸广告投放市场的前三位,这三个区域占据了全国报纸广告总量的近70%,对半年度的趋势影响非常大。而降幅最大的地区恰是华东地区,降幅达到15.1%,其中,安徽省、江苏省、福建省下滑幅度最大,分别为26.8%、20.9%、19.0%。不独发达地区,经济相对不够发达地区的表现亦令人担忧,华中以及东北地区的跌幅亦超过华北和华南,达到两位数。西南地区则是唯一实现了微小增长的区域,其主要报业竞争市场之一的重庆地区更是取得了14.9%的增长。(见图3)

3.主要广告主报纸广告投放情况

和去年同期相比,2013年上半年,报纸媒体广告投放TOP10广告主中,国美与苏宁依旧位于前列,同时保持了微小的增幅。随着汽车行业广告投放的不景气,汽车品牌由去年的4席减少到3席,上海通用汽车跌出TOP10。地产行业仅恒大地产进入TOP10,可见地产行业集中趋势并不十分明显,中小开发商亦占有一席之地。

杂志广告市场初显负增长,形势不容乐观

2013年以来,传统杂志停刊转版的消息接连传出,而杂志广告市场亦遇冷。梅花网广告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杂志媒体广告花费整体下降7%,广告量下降10.4%,杂志媒体广告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增长势头,呈现负增长。整体看,与报纸相反,杂志媒体第二季度降幅大于第一季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杂志负增长更加明显。

1.2013年上半年主要行业趋势

从行业来看,化妆品/浴室用品、个人用品、服装三个行业占据了杂志广告50%的份额,TOP5行业集中度达到70%,其中,3个行业皆呈现不同程度的负增长,服装与汽车行业更是以两位数的速度下滑。重点行业中,个人用品保持与去年相当的投放力度,微增1%。位居第五的文化娱乐休闲类广告投放逆势增长25.6%,其中,除了旅游带来的广告投放增长之外,体育文化活动也钟情于杂志广告的投放。

2.时尚美容服装类杂志半壁江山不动摇

2013年上半年,即使时尚美容服装类杂志广告投放花费整体下降了9.2%,但这也没有撼动其半壁江山的绝对占有率,其广告主主要集中在化妆品、服装以及个人用品行业。同时,汽车行业以及文学文化艺术行业亦为杂志媒体贡献了8.9%以及13.5%的增长率。从上半年来看,《世界时装之苑》以及《时尚伊人》保持着较高的市场份额。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个人对自我需求的提高,财经类资讯的地位凸显,以管理、时事调查、市场调研、经济分析擅长的经济管理类以及新闻时事评论类杂志稳定了自己的广告投放,上半年分别实现1.3%以及1.4%的微增长。

3.主要广告主杂志广告投放情况

2013年上半年TOP10杂志投放广告主主要集中在个人用品、化妆品以及汽车行业。和去年同期相比,路威酩轩与欧莱雅(中国)依旧位于前列,并且保持着5%与9.3%的增长,宝洁则跌出了前十。虽然汽车行业在杂志上的广告投放下滑比较严重,但TOP10广告主中汽车行业仍能占得四席,当然,除了上海大众外,其余车企均出现负增长。

小 结

2013年上半年,一方面受制于宏观经济,消费市场购买力整体上升态势趋缓,广告主信心不足,预算紧缩;另一方面,面对着新媒体的不断冲击,报刊媒体广告份额不断被压缩,同时成本也在提高,报刊媒体发展步履维艰。

从上半年的数据来看,报纸媒体广告投放虽然继续着跌幅,但随着节假日消费的拉动,跌幅亦有所放缓,而下半年亦还有“金九银十”以及圣诞、元旦双节拉动,预计文化娱乐休闲与食品饮料等个人消费娱乐的行业会保持着一定的增长势头。不过,我们对下半年地产行业能否持续发力持怀疑态度。

市场分析报告篇(7)

2002年“快速增长,供求两旺,形势大好,问题不少。”

2003年“调控,规范,搞活;问题与同时存在。”

2004年“政策年,稳中有升。”

2005年“重新洗牌,品牌竞争、资本竞争。”

注:以上均有具体分析资料。

二、山西省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一)2003年山西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

2003年山西房地产市场的总体运行情况:房地产开发投资高速增长;一级商品房市场需求增幅大于供给增幅;商品房价格继续增长 ;新建商品房购买对象以个人为主;商品住宅空置面积逐步消化;土地开发投资强劲扩张。

(二)2004上半年山西房地产市场分析

1、供给分析

,太原市房地产开发共有395家,房地产中介企业有141家。今年上半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6.5亿元,同比增长46.9%,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4%。新建商品房房屋竣工面积12.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9%。其中,住宅10.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4%;商业营业用房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6.7%。新落成的各种房屋为省城的人们提供了多种选择。

然而,在供应结构中却有局部失衡现象,表现为:一是高价位、高档住房在市场供应中所占比例较高,而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与适用房比例偏小,但市场需求总量却较高;二是大户型、大面积住房面积供应总量较大,而中、小户型和中、小面积住房供应不足,但需求量很大。据市场调查显示,目前根据太原市一般购房者的经济实力,可购买的住宅面积为70平方米,而市场主力房型为100至120平方米。

2、销售分析

上半年,全市新建商品房屋销售面积为72.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7.5%,商品房销售总额为35.11亿元。其中,销售住宅52.2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7.79%,占总面积的72.51%;办公楼销售4.32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销售15.5万平方米。

从购房者组成来看,外地居民购买商品房占18%、本地人口购房占17%、本地居民占65%。

同时,由于高层、大户型房屋供应量过大,土地价格较高导致房价居高不下等原因,形成了一定数量的商品房空置。目前,全市商品房空置面积15.47万平方米,空置一年以上(含一年)面积为7.4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空置3.61万平方米,办公楼空置3700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空置3.33万平方米,其它用房空置1500平方米。

3、房价分析

今年上半年我省房地产价格增幅为全国第三,根据7月29日召开的上半年全省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会情况报道,上半年我省商品房销售面积大于竣工面积、销售额增长率高于房地产投资增长率,商品房一级市场呈现出需求旺盛的良好态势。商品房销售价格在成本增加和市场需求较旺的拉动下呈明显上涨趋势。商品房销售价格涨幅较高。到6月底,我省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1797元/平方米,同比增长27.6%,比同期全国高16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国第3位,绝对额位居全国第20位,居中西部地区第9位。从11个市看,商品房售价最高的是太原市,为3244元/平方米,低于每平方米1000元的是阳泉市与忻州市,分别为966元/平方米与924元/平方米。

上半年,太原市新建商品房销售均价为每平方米4872元,同比增长8.62%,其中住宅均价每平方米2948元,同比增长4.6%,每套商品住宅销售均价为40万元。相对于城镇居民收入而言,上半年太原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620元,同比增长13.3%,新建商品住宅的价格涨幅低于居民可支配收入涨幅,且低于全国商品住宅价格涨幅。国际经验认为,房价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长速度的两倍以上,就会产生严重泡沫。目前太原市房价远离警戒线,房地产市场发展空间很大,供销均呈现增长态势。

然而,调查中发现,太原市80%的购房者承受价位为每平方米1800元以下,而商品住房供应中每平方米2500元以上的占85%以上。造成房价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土地价格过高,在太原市商品住房成本构成中,土地价格占21.4%;二是拆迁成本高;三是城市居住人口的增加,住房制度改革深化,扩大了市场需求量;四是钢材、水泥等原材料的上涨,直接导致住房价格的上涨;五是经济适用房在住房供应中所占的比例小,平抑商品房价格作用相对薄弱。

4、存量分析

上半年,太原市存量房交易价格为每平方米2013元,同比增长27.07%。其中住宅交易均价为每平方米1738元,同比增长22.27%,每套存量住宅交易均价为21万元。尽管存量住房价格上涨幅度超过新建商品住房,但存量住房仍呈供不应求之势,市场潜力很大。从交易情况来看,上半年存量房交易总额为3.9亿元,其中住宅7460万元;存量房交易量为454套,交易面积19万平方米,同比降低7.64%;住宅交易348套,交易面积4.69万平方米,同比降低243.18%,其中房改房、经济适用房交易186套,同比降低157.88%。存量房交易量下降,这是由于政策衔接等问题,形成个人小土地使用证的发放水平无法满足存量房交易中提供小土地使用证的总数量的矛盾,严重了交易量。

5、拆迁分析

上半年,全市城区共批准拆迁项目17个,核准拆迁面积4.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2.7%,拆迁居民1399户,拆迁总量大幅下降。造成拆迁总量下降的宏观因素是:央行房贷政策收紧和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政策出台后,开发商融资渠道有限、资金不足,加之旧城改造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影响了房地产开发企业对旧城区改造的积极性,旧城改造项目启动乏力。微观因素是:太原市近两年来拆迁难度逐步增大,一方面由于目前中、小户型、低价位的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供应量不足,致使货币安置居民在拿到货币补偿款后在市场上难以买到合适的住房,影响了群众配合拆迁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小部分被拆迁人脱离拆迁政策提出不合理的补偿要求,漫天要价,个别开发商采取偷拆和擅自强拆等违法行为,激化了矛盾。

6、消费者分析

在太原市7月份举办的“住在龙城”房展会上,主办单位进行了一次房地产消费结构问卷调查,问卷的调查项目分10大类46个小项,涉及到购房者的职业、年龄、家庭年收入、购房用途、置业情况、购房首选、购房需求时间、欲购房区域、承受价位及户型要求等方方面面。经过主办单位整理、汇总、统计,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5164份,被调查者详细地对调查表中各项内容进行了认真填写。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目前太原市80%的购房者年龄在40岁以下;高达75%的购房者家庭年收入在3万元以下;在一年内有购房愿望的家庭占总数的65%;79%的家庭能够承受的商品房价位在每平方米1800元以下;求购户型为二室一厅的购房者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1%,短期内购房意愿强烈。

此次调查问卷发放数量大,调查内容丰富,涵盖了购房者购房需求的方方面面,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反映的情况与太原市目前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相吻合,为太原市房地产业的发展指出了方向,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具有一定的价值。

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太原市房地产市场最大的问题是住宅供应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房价过高,二是面积过大。太原市房地局的统计数字表明,上半年太原市的住宅平均价格已达到2900多元,远高于调查显示的1800元以下的水平,导致工薪阶层望房兴叹;开发商为吸引高收入阶层买房,争相盖大房子,相应提高了购房总价,适合工薪阶层购买的面积在80平方米左右的中小户型非常少,更是把一些急需购房的老百姓堵在房地产市场的门外。这个调查结果和太原市目前房地产市场的供给情况比较吻合。

因此加大中低价位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力度,确定合理的房价,把工薪阶层作为房地产市场购买的主力人群,这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长远发展是很有利的。

7、竞争态势分析

太原房地产市场面临变局 ,最近几年,外地开发商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渗入山西房地产市场,目前比较知名的外地开发商就有好几家,比如山西大唐房地产开发公司是由海南第一投资公司投资组建;太重大唐房地产开发公司是由厦门大唐房地产开发公司和太重房地产公司合资组建;正在柳巷进行大规模商业地产开发的山西宝地房地产开发公司来自东北;另外两家国内知名的开发商广东振鹏投资集团和天津顺驰公司也已经落户晋中市。有业内人士称,晋中只是他们进入太原房地产市场的跳板,一旦机会成熟,他们随时会进入太原市。 北京房地产传奇人物、今典集团董事长张宝全表示,他想拿到一块500~1000亩的土地在太原开发房地产。预计,一两年之内,外地开发商将一窝蜂涌进太原,本地开发商面临生死考验。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发达城市房地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北京待发达城市土地资源的稀缺和涨价,国内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向二级市场转移,而太原这样的省会城市正是国内大型开发商关注的重点目标。

和全国比较发达的地区相比太原市的房地产市场还比较落后,从供应角度看,虽说这几年太原市的房地产市场有了很大发展,但没有创新,房子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似的,要盖高层全是高层,要造水景全是水景,没有一点儿个性。太原房地产还处于功能产品,也就是说房地产开发还停留在只能满足一般居住需求。一个城市的房地产,从房价上就可以看出它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产品状态。在平均房价不超过3000元的时候,房地产肯定是处于功能产品时代,房价只是地价和房屋基本造价的总和,购房者要求的是房屋质量和功能,房子也只能满足人们的基本居住需求。功能性产品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就应该细分市场,产品档次有所提升,从功能产品向建筑产品过渡。也就是说,房子要具有两个功能:商品性和文化性。房地产市场既要有满足低收入阶层的功能性产品,也要有满足高收入阶层的带有体验价值和文化品位的产品,这样的房子绝不是简单的水泥和钢筋,也不是开发商种几棵树、植一块草坪、造一处景观。正是因为太原房地产还处于功能性产品时代,还没有真正的高端产品,因此就有很好的发展机遇,很多外地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就是这一点。太原房地产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没有划分,竞争不激烈,房子好卖,发展空间很大。太原的开发商,房子好卖,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竞争,不用作秀,广告做的很少。作为房地产广告中效果最好的户外广告的发展和利用情况就可以看出太原市的房地产市场的竞争还不是很激烈。

吸引外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另一大因素是:山西有一大批潜在的高档商品房消费群体,这是许多开发商梦寐以求的最宝贵的资源。山西拥有一大批有钱人,可这批人都到北京买房子去了。山西人在北京买房子出手大方是出了名的,背着整麻袋钱买房。与此同时,太原有些楼盘销售情况不好,还有许多空置房,这是为什么?许多专家认为原因还在开发商身上,产品太单一,商品房的个性没有充分体现出来。购房者对住宅的需求与现实供应有很大差距,供应与需求脱节。如果太原有真正好的楼盘,完全可以吸引全省有钱人来太原置业,好房子不愁卖不出去。

正因为以上两大原因,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房地产开发企业进入山西太原,山西的房地产企业面临洗牌,太原市现有房地产开发企业300余家,但真正成规模的几乎没有。在经过年检的公司中,只有不到1/3的公司有项目运转,1/3正在四处寻找项目,还有1/3处于休眠状态;房地产企业年平均开发量不到1000万元,山西房地产开发企业平均注册资本金不到800万元,这对资金密集型的行业来说如同小孩做游戏,那么少的资本金只能在太原买三四亩地,更不用说搞开发了。现在银行又提高了房地产行业信贷门槛,对于靠银行资金买地开发的房地产公司来说更难生存。外地有实力公司的介入,可以有效地提高山西房地产行业的资金水平,提高竞争力。同时也有利于成片开发、规模开发,还可以带来新的开发理念和开发模式,这对太原房地产行业将是一个很大的提升。

目前山西的政府也认为,外来开发商的介入将有助于提高太原房地产开发商的竞争力,淘汰一批开发企业,对抑制房价上涨,制止开发商违规开发、欺诈销售,提升产品档次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太原房地产市场有其特殊的一面,外来开发商能否服水土还是一个未知数,目前市场上最担心的问题还是外来开发商的大量介入会导致太原土地价格大幅攀升,房价上涨,让本来就买不起房的工薪阶层更加买不起房。

外地房地产公司渗入太原房地产市场,最担心的还是本地中小开发公司。首先表现在产品的品牌效应上。对于目前还没有形成品牌的本地开发商,知名房地产品牌的介入会吸引大部分消费者的眼球;其次,中小开发商将被挤得没有市场空间。由于外来投资者具有资金实力和城市运营商能力,可以进行城市大规模成片开发,本地中小开发商肯定在土地拍卖中处于劣势,或者根本得不到土地,最后被迫退出市场;再次,由于本地开发商的开发理念滞后,宣传包装不到位,产品单一,建筑呆板,开发出来的楼盘将无力和外来开发商抗衡,可能会增加现房存量,开发风险加大。三、当前全省房地产市场存在的突出

1、我省房地产投资势头趋缓

根据全省房地产市场暨中低价位住宅建设工作汇报会上了解到,在国家加大对房地产业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明显趋缓,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9个百分点。

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逐月回落。2003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3至12月份逐月增幅分别为80.4%、85.8%、63.1%、53.8%、50.8%、49.9%、48.0%、48.3%、49.7%、41.3%,增幅趋缓。

1~7月份,太原市房地产投资共计205407万元,同比增长49.52%,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0.9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占太原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4.8%。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了十几个百分点。同时,住宅新开工面积为209.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完成开发土地面积为49.3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了8.9个百分点。据省建设厅相关专家分析,今年3月份以来,针对房地产行业等行业存在的局部过热的情况,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进行降温,并对房地产开发项目(适用房除外)资本金提高了15个百分点,使房地产开发贷款受到了限制,由此淘汰了行业内一批资质较低、开发实力弱的企业,同时,也使全省的房地产开发投资等指标出现了合理的回落,这一现象表明,宏观经济调控在房地产业的作用已经显现。

为了完成投资开发项目,在银根紧缩的情况下,开发商纷纷自找门路,寻找资金来源。据了解,目前开发商的项目资金中,自筹资金占到了近四成,贷款比例下降到了14%,比全国21.9%的平均水平低了近8个百分点。

由于整体的供应量趋少,而市场需求旺盛,全省商品房一级市场销售良好,销售面积为平方米,同比增长了8成左右;与此相呼应,商品房一级市场销售价格呈现明显的上涨趋势。到6月底,全省商品房销售价格为1797元/平方米,同比增长了27%,比同期全国高16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国第3位。价格上涨主要原因是由于办公楼和商业用房销售价格较高带动所至,住宅价格涨幅在合理区间,与消费品价格涨幅趋势基本相同。

2、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规模明显下降。

全年房地产开发计划总投资减少11.3个百分点。2004年一季度新开工房屋建筑面积减少18.6个百分点,其中新开工经济适用住房面积为6.05万平方米,同比减少69.9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中经济适用住房0.61亿元,同比减少38.1个百分点,经济适用住房空置面积为4.87万平方米,同比减少40.7个百分点。2003年全省购置土地面积为373.97万平方米,完成开发土地面积156.82万平方米,完成开发面积仅占41.9%。购置土地面积比2002年净增56.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8%,而完成开发土地面积比2002年减少37.73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9.4%。

3、完成开发土地面积出现负增长。

2004年一季度全省购置土地面积为45.51 平方米,同比增长16.7%,完成开发土地面积15.82 平方米,同比减少35.4%。

4、融资成为山西地产业当务之急

去年6月,央行下发了121号文件,并出台了新的土地政策,以加强对商业银行房贷的监管力度。文件规定,贷款应重点支持符合中低收入家庭购买能力的住宅项目,对大户型、大面积、高档商品房、别墅等项目应适当限制。并对贷款企业的开发资质、管理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规定自有资金必须达到30%和封顶才能按揭的要求。今年4月,央行提高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减少了机构可贷资金,同时房地产开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金比例从20%提高到35%以上,以防房地产企业大量贷款有可能引发金融风险。这些政策让许多企业感到资金紧张。对一些开发资金少、过分依赖银行贷款的企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今年“五一”前,央行又下发通知,在“五一”之后,进一步严格控制房贷项目。

据估算80%左右的土地购置和房地产开发资金都直接或间接来自商业银行信贷,房地产市场的各个环节都有与银行有直接关系。限制房贷政策的出台,使房地产开发企业普遍感到资金压力加大,希望能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房地产投资资金。

1~7月份,太原市房地产开发资金到位共433227万元,同比增长74.4%,国内贷款占全部资金的比重下降6.1个百分点。当前,企业找地皮、寻资金成了工作的重心,这决定着其有无资格参加后续竞争,同时使资金实力和筹资能力弱小的小企业遭遇“灭顶之灾”。

我省房地产商大多属于二三线的中小企业,实力较弱,资金腾挪余地较小,因此对央行的政策反应比较强烈。普遍认为,这将限制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来源,有碍全省地产业的发展。由于我省房地产金融市场发展滞后,除银行信贷外,没有更多的金融工具,而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全部流程都有离不开信贷资金的支持。这样一来,可能造成资金链断裂,致使已开工项目不能按时竣工,新项目不能接手,使开发商陷入困境。

省房产咨询中心的专业人士指出,我国房地产业融资渠道比较狭窄,主要是依靠银行贷款。另外,企业上市、资产证券化抵押、发行债券、基金、信托等也是获取资金的重要方式。但是,由于国情的不同、各地房地产市场发展阶段的不同,以及企业自身条件的限制,这些方式并不能真正到房产融资中。就我省的现状而言,房产商不能惟一指望银行信贷,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积极寻求多元化的金融工具,最终把“121号文件”演化成市场创新的动力。

资金来源一:本地资金

一位资深房地产业媒体人士透露,在京津沪等地区的中高档地产小区,有很多靠开小煤窑发财的山西人开着高档轿车前来购房,这些煤炭富商出手阔绰,动辄百万元甚至几百万元的房子,对当地有钱人来说也是难以企及的。据山西煤炭信息网公布的资料显示,全省所有合法与不合法的小煤窑总共应在12000座以上。一人士分析,按每个矿主年平均净赚200万元,如果每年有500个矿主携款离开山西,每年就会直接带走100亿元的现金,这相当于山西省国民经济2000多个亿的二十分之一。

一些矿主说出了他们外迁的原因,我省的投资环境比较差,政府职能部门权力意识浓厚、服务意识淡薄,转变职能仅仅停留于表面,缺乏实质性进展,无论从软硬环境上都无法与沿海城市及其它大城市相比。

这么大的资金外流量,对于外省市是很好的资金来源,而对于我们的山西经济却是不利的。客观上形成的“外面进不来,自己留不住”的被动局面目前,对于这些社会上有大量资金聚集,已经引起了山西省政府有关部门的注意,政府可能采取会一定的政策,同时房地产开发企业也应该采取一定的策略获取这些本地的投资资金。

资金来源二:外地资金

建立融资平台进行招商引资,同外地发展较好的房地产行业建立合作关系,了解外资银行新的金融产品。但是他们与外地企业和金融机构都有遇到一个难题:缺少适合沟通的平台。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为了提高山西房地产企业的融资能力,加强与省内及国内外先进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建立这样一个平台是可行的。最近省内有关部门举办了房地产融资方面的论坛,将邀请国内一些业内知名的人士、国外金融机构、房地产企业的融资专家来山西,阐述他们的融资理念、融资渠道,并与我们的房地产企业接触,洽谈更多的合作项目。今后每年都将不定期地举办这种论坛,为我省的房地产企业提供一个为省内外、海内外沟通、交流、引进资金及各种先进技术的平台。

5、房地产管理上的“三个不顺”

近年来,山西省房地产业发展迅猛,但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市场需求不相吻合。房地产“梗阻”的主要原因是房地产管理的“三个不顺”。

管理体制不顺:据介绍,目前山西省涉及到房地产管理的部门有计划、房地产、建设、规划、土地等部门。这些部门各自为政,各管一摊,缺乏强有力的协调和统一。

管理程序不顺:由于管理体制的不顺导致房地产开发管理程序不顺,没有形成计划、规划、土地供应、开发的有序管理过程。

政策落实不顺:据袁纶华介绍,无论是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国内发达城市,住宅开发都是房地产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衡量一个城市房地产发展状况、人均住房面积及其发展速度是很重要的一个标志,各国政府在解决普通居民住宅方面都有各种优惠政策。

为促进住宅产业的发展,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国家、省里出台了一系列经济适用住宅开发的配套优惠政策,但许多政策在各地执行时往往执行不下去或执行时变味。各项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造成普通商品住宅和经济适用住房开发成本大幅增加,进而转嫁到购房者头上。政策落实不顺挫伤了开发商的积极性,导致山西省普通住宅价格增长过快,开发速度缓慢。

因此,特别重视和政府各个部门的协调关系对太原市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生存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决定性意义。

6、首先是地价可能上升。

随着国务院《关于继续开展经营性用地使用权及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情况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规定时限的到来,太原市所有的经营性用地都必须到土地市场公开拿地,标志着房地产开发商拿地的方式必须是“公开出让”。其次,国家有关房屋拆迁一系列政策和实施规程的相继出台,对惯于通过土地划拨或强行拆迁获得低成本土地的房地产企业来讲无疑是“釜底抽薪”。另外,太原市还有半年的农用地禁止转建设用地审批的“冷冻期”,也限制了土地供应。下半年国土资源部仍将保持对土地市场整顿的高压态势,牢牢把紧土地供应关口。这些政策极可能使地价继续走高,从而加大房地产开发的成本。

7、清欠力度加大、用工工资提高、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使房地产开发企业负担加重。

过去开发商习惯依靠建设施工单位垫支来搞开发项目,国家清欠力度的加大消弱了开发商对垫支的依赖,1~7月,太原市房地产企业应付款的增幅由去年的增长67.8%到下降0.8%。上半年钢材、水泥、玻璃等建材价格上涨,公路限制超载,提高用工工资标准使成本增加,将会造成开发企业的新一轮“洗牌”。

8、房价上涨企业利润的增长。

1~7月份,太原市商品房平均售价上涨19.5%,这样会抑制居民的住房消费,加之信贷收紧,以投资为目的的购房需求受到限制,将影响开发企业的收入及利润增长,进而影响开发企业运营资金的周转。

四、原因分析

1、城市房屋拆迁行为规范,成本增加,1日城改造步伐减缓。《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和《山西省城市房屋拆迁条例》中均规定拆迁补偿安置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全部用于拆迁补偿安置,不得挪做他用,并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对拆迁补偿安置资金的使用加强监管。这种制度的建立规范了拆迁行为, 由此增加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一次性投入量,致使开发商不愿开发涉及拆迁的建设项目旧城改造步伐减缓。

2、国家对土地政策进行调整。国务院发出《关于坚决制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等行为的紧急通知》,强调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定了“五个不准”。我省去年宣布暂停经济适用住房供地,致使开发商很难取得增量土地进行开发建设。

3、国家控制投资过快增长效应。温家宝总理在今年4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要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有效遏制投资过快增长势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经济大起大落。”房地产开发投资也受此影响,投资额递减。

4、金融调控和信贷管理加强。央行121号文件调整了住房信贷政策,规定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对象应为具备房地产开发资质,信用等级较高,没有拖欠工程款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应重点支持符合中低收入家庭购买能力的住宅项目。对大户型、大面积、高档商品房、别墅等项目应适当限制。提高了企业贷款门槛。2003年元月1日实施的《山西省城市房地产交易管理条例》规定领取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必须完成建筑物主体工程三分之一以上,并已经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日期后方可。

5、清理农民工工资和工程拖欠款。房地产开发商拖欠工程款也是清欠工作的主要部分。原来那种仅靠银行贷一点,施工单位垫一点, 自己筹一点,便可进行的房地产开发的这种方式已经行不通了。这样减少了开发商资金来源渠道,降低了开发商的开发投资能力。

另外,我省经济不发达,底子薄,房地产业市场不够活跃,人们的住房消费观念相对落后等因素,也是造成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减缓的重要原因。

五、政府拟采取的政策措施

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其实还是有政府来主导的,在山西尤其如此,因此对政府已经和将要出台的政策要多加重视,根据山西政府的有关文件,可知今后全省房地产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主题,认真落实国务院《通知》和省政府《决定》、《通知》精神,调整产业结构,扩大住房消费,强化政策引导,创新发展环境,整顿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行为,培育合格主体,建设精品小区,推动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1、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创新房地产业发展环境

总量增长, 需求转型,生产方式变革和政策完善,标志着房地产业已经进入持续健康发展的快车道,2004年要按照省委和省政,府调整经济结构的总体部署,坚持在发展中推进结构调整,在结构调整中保持持续健康发展。

2、以贯彻2002年22号和2003年重2号文件为重点,建立健全住房供应体系

认真贯彻22号和12号文件精神;针对目前存在的“三失控”现象,切实加强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销售等诸多环节的管理。要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加快中低价位、中小户型住宅建设,建立和完善城镇廉租住房制度。

3、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为手段,营造良好房地产市场环境

一是要建立以销售价格、建设标准、小区环境为主要的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法人招标投标制度,择优选择房地产开发企业。,二是要坚决贯彻《山西省城市房地产交易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商品房销(预)售市场监管。三是要本着优化环境,搞活流通的原则,整顿中介服务机构资质,规范中介服务。四是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实行动态管理,坚决打击开发经营中出现的违法违规开发、合同欺诈、面积缺斤短两、虚,假广告等行为。五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3]94号)精神,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拖欠工程款的问题进行彻底清理。六是坚持以德治业,建设诚信行业。

4、以贯彻落实《山西省城市房屋拆迁条例》为契机,进一步规范城市房屋拆迁行为

城市房屋拆迁工作以《条例》实施为契机厂以规范城市房屋拆迁行为,维护各方主体权益为目标,认真贯彻《条例》的各项制度,做到办事权限合法,办事程序合法,依法做好拆迁工作,完善补偿安置政策,坚决杜绝野蛮拆迁和恶意拆迁,切实推进城市房屋拆迁工作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5、以培育新型产业为目标,加快物业管理业的规范发展

要把物业管理作为新型产业加以培育, 以“扩面提质”为中心,全面提高物业管理质量和水平。一是以增量物业管理带动存量物业管理,促进存量物业与增量物业共同发展,提高物业管理覆盖率。二是积极推进房地产开发、销售’和物业管理分业经营,从体制上解决建管不分的弊端。三是大力推行物业管理项目招投标, 引入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机制,提高物业管理服务整体水平。四是以创示范项目为手段,提升服务品质。五是加强住宅共用部位和公共设施设备维修基金的管理监督指导,确保维修基金的合理利用,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

在以上采取的政策同时,政府会进一步加强宏观调空;加快预警预报体系建设,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进一步调动居民住房消费积极性,促进经济的发展;加快研究防范投机性购房的政策措施,使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六、对2004下半年的房地产市场趋势预测

(一)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有利因素

1、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发展

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房地产业的发展,2002年,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住宅与房地产业发展若干的决定》;2003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精神, 又及时下发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适用住房建设管理的通知》;2004年,为保障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要,下发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和完善城镇廉租住房制度的通知》。这些政策为促进我省的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发挥房地产业在经济发展和进步中的支柱作用,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山西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增加中低价位商品房的供应,建立廉租住房制度”、“新建中低价位、中小户型住房450万平方米,缓解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指明了全省房地产工作方向和要求,为房地产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2、房地产法制建设不断完善

2002年12月2日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32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山西省城市房地产交易管理条例》,结束了我省房地产行业长期没有地方性法规的。2003年9月27日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6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山西省城市房屋拆迁条例》。《山西省物业管理条例》已列 2004年地方性法规的立法计划,4月13日已经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查通过,即将报送省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 立法程序。初步形成了房地产业生产、流通、消费的地方性法规框架体系,奠定了房地产业发展的法制基础。

3、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在不断增加

2003年,我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7005元,同比增长12.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快速增加,预示着我省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将拥有更多的资金来投入到改善住房条件上。

4、房地产市场供求环境的发展

从2003年及,2004年一季度房地产市场的供求情况和空置房屋面积的消化形势来,房地产需求和供应基本持平,有些月份出现需求大于供应的情形,说明我省市场销售旺盛,有着良好市场前景。

5、宏观政策

当前,规范城市房屋拆迁行为、清理拖欠工程款、整顿土地市场等重大举措的推进,总体上也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规范房屋拆迁行为,有利于保护拆迁当事人和相关人的合法权益,形成公平透明、竞争有序的房地产开发市场环境。全面清理拖欠工程款,有利于维护社会信用秩序,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有利于建筑公平竞争,改进管理,提高效率,从而降低房地产商品生产的社会平均成本;更利于保护广大建筑施工企业员工的利益,使进城务工农民的收入预期稳定化,从而提高其消费(包括住房消费)能力。清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促进建设用地的合理利用,从源头上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二)存在的不利因素

①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2003年GDP总量为2445.6亿元,仅占同期全国总量11.67万亿元的2.09%,我省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

②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偏低

2003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8472元,同比增长.9%,高出我省1467元,2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排在全国倒数第6位。居民可支配收入偏低,仍是制约我省房地产业发展一大因素。

③消费观念亟待转变

受“无债一身轻”的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居民的消费方式仍是“量入为出,略有节余”,购物总是攒足了钱再买。多数人购房采用家庭积蓄资金和不足部分向亲友借款的方式,贷款消费、贷款购房的新型消费理念尚未形成。

(三)市场供求预测及价格分析

1、房地产供求预测

从商品房物业结构看,2003年竣工面积中,住宅仍然是主导产品,占75.56%,办公楼占5.91%,商业营业用房约占16.82%,其它用房占1.65%。商品房的供应结构基本合理。从住宅供应需求来看,要达到“十五”末全省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5平方米的:目标,每年全省需建成城镇住宅1000万平方米,人均每年增加1平方米。但从近两年的情况看,每年可建成城镇住宅建筑面积800-900Z-平方米。供应总量大体平衡。

据省城调队调查,我省78.5%的城镇居民通过房改拥有了自主产权的房屋, 即使按所有的房屋均为成套住房,我省城镇户均住房成套率仅为0.785,小于1,说明我省尚未解决最基本的家庭住房需求,仍处于以住房消费需求为主的住房短缺阶段。

目前,居民住房消费的升级换代需求、外来人员购房总体上呈加速增长趋势。受租赁市场日趋活跃的影响,投资,哇需求 (购房后用于出租)有所增力口。未采几年,城镇建设和房屋拆迁的任务依然较重,拆迁带采的需求仍将是住房市场需求的重要来源之一。但随着拆迁程序的规范化、补偿水平的合理化,拆迁的进度会有所减缓,成本可能会有所力口大,带来的住房需求有可能缩减,特别是今年将较为明显。因此,预计总体上2004下半年住房需求总量仍将保持增长。

2、价格走势分析

2004年的我省房价将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第一,土地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已经日益稀缺。大中城市土地供应矛盾尤为突出,随着城市空间的纵向发展,土地成本继续增加将直接影响商品房价格的上升;第二,钢筋等建材价格的上涨,也使得商品房价保持上升趋势。

3、拆迁规模预测

市场分析报告篇(8)

通过相关数据统计,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ZDC推出3月中国手机市场分析报告,报告要点如下:

品牌关注:整体市场品牌关注格局稳定,HTC用户关注比例较2月扩大0.8%,摩托罗拉、黑莓、OPPO排名及用户关注比例较2月均出现上升;

产品关注:HTC Hero(G3)价格较2月出现近100元降幅,降价直接带来其用户关注排名上升两位;

细分市场:3G手机用户关注持续升温,本月用户关注比例逼近50%;2.8英寸以上大屏手机用户关注度再度扩大,突破四成;500万及以上像素手机成用户关注主流,突破三成;

案例分析:OPPO细分有道,用户关注度继续高走。

二、品牌关注格局分析

(一)品牌关注分布

(图)2010年3月中国市场最受用户关注的前十五大手机品牌分布图

3月,诺基亚手机品牌一家独大的关注格局仍旧稳固,索尼爱立信第三名的位置不再固若金汤,面临着HTC的步步紧逼。在HTC排名上升的过程中,HTC G1、G2、G3、HD系列智能产品功不可没。

摩托罗拉、LG的用户关注比例分别为4.2%、4.1%,在二者的拉力赛中,摩托罗拉再度将LG超越。两大国产品牌联想、多普达的竞争也进入白热化阶段,前者以0.1%的优势领先,从整体市场来看,联想更胜一筹,但从智能手机来看,联想还远远不是多普达的对手。

黑莓、夏普、苹果、天语仍然在同一阵营中激烈竞争,OPPO、酷派、飞利浦、魅族这四大用户关注比例最不稳定的品牌中OPPO本月排名最为靠前。

(二)2月、3月品牌排名变化

下表是2010年2月与3月最受用户关注的十五大手机品牌关注比例及排名变化情况。

排名2月份最受用户关注的十五大手机品牌关注比例3月份最受用户关注的十五大手机品牌关注比例1诺基亚52.0%诺基亚49.3%2三星10.5%三星10.8%3索尼爱立信5.8%索尼爱立信5.9%4HTC4.6%HTC5.4%5LG4.3%摩托罗拉4.2%6摩托罗拉3.6%LG4.1%7联想2.9%联想2.6%8多普达2.3%多普达2.5%9夏普2.0%黑莓2.1%10黑莓1.8%夏普2.0%11苹果1.6%苹果1.7%12天语1.5%天语1.5%13魅族0.9%OPPO1.2%14飞利浦0.8%酷派new1.0%15OPPO0.7%飞利浦0.8%

通过上表的对比的可见:

3月第二阵营品牌关注变化显著——首先是摩托罗拉在多款新品的助力下,用户关注开始回暖,排名上升。3月较2月排名上升一位,用户关注比例扩大0.6%。HTC排名稳定,受G3产品降价的影响,用户关注比例较2月上涨了0.8个百分点,将索尼爱立信至于岌岌可危的位置。LG排名与用户关注度较2月均出现下滑。

国际二线品牌间的竞争集中在黑莓与夏普间——本月,苹果排名及用户关注情况稳定,而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联手的黑莓用户关注比例出现0.3%的上升幅度,排名超夏普。

OPPO发力,排名上升两位——进入2010年,OPPO再度发力,连续推出的几款音乐手机在强大的广告宣传攻势下,为其带来了用户关注比例的直接上升,本月,OPPO排名升至第13位,用户关注比例增加了0.5%,将酷派、飞利浦抛在了身后。

三、产品关注格局分析

(一)产品关注排名

(图)2010年3月中国市场最受用户关注的十五大手机品牌之最受关注产品排名

如上图所示,在最受用户关注的十五大手机品牌之最受关注的产品排名中:

诺基亚5230凭借高性价比的优势蝉联用户关注的冠军,HTC Hero(G3)3月份价格下降了近百元,这为其捞来不少的用户关注度,在排名上升的同时,也拉来了与后面者的距离。

索尼爱立信T707,注重外观设计、突出色彩,成为中端市场用户关注的佼佼者,3月份排名第三。具有800万像素的三星i8510智能手机,如今凭借不足2000元的价格排在第四位。

从LG GD580(棒棒糖)开始的几款产品,用户关注比例差距并不明显。特别是排在11位之后的几款产品。

(二)产品参数

下表是2010年3月中国市场最受用户关注的十五大手机品牌之最受关注关注产品部分参数及最新报价情况。

排名产品名称上市时间屏幕尺寸(英寸)操作系统摄像头像素(万)外观设计最新报价1诺基亚 52302009.113.2Symbian 9.4 S60 5.0200直板¥1,4702HTC Hero(G3)2009.83.2Android OS v2.0500直板¥2,6993索尼爱立信T7072009.52.2 320翻盖¥1,1804三星 i85102008.82.8Symbian 9.3 S60 3.2800滑盖¥1,8805LG GD580(棒棒糖)2009.122.8 300翻盖¥1,6986多普达T83882009年3.6Windows Mobile 6.5500直板¥3,2007苹果 iPhone 3GS(16G)2009.63.5Mac OS X300直板¥4,0998摩托罗拉XT8002009.123.7Android OS v2.0500直板¥4,4999联想 S7002009.32.6 320翻盖¥1,08010黑莓 95002008.123.25BlackBerryOS 4.7.0320直板¥1,55011OPPO A5202010.12.4 200翻盖¥1,69812夏普SH9110c2009.52.8 320双轴回转式设计¥1,65013魅族 M8 SE(8G)2009.93.4Mymobile320直板¥1,88014天语 E5002009.93.2 0直板¥88015飞利浦D9082009年3.2Windows Mobile 6.5500直板¥4,150

智能手机比例最大,市场潜力深厚

从上表可以看到,十五大手机品牌之最受关注的十大产品中,九款为智能手机,尽管采用不同的操作系统。占据市场份额最大的Symbian系统手机与新兴的Android手机平分秋色,Windows Mobile系统产品排名稍逊一筹。

智能手机的扩展性能及逐步走低的市场价格,是其市场快速成长的主要原因。ZDC认为,两年之内智能手机大有占据市场主流的趋势。

高端智能手机成为手机厂商增加利润的利器

上榜的十五款产品中,价格在2500元以上的高端智能手机有五款,占据三分之一的比例,其中四款的价格在4000元以上。在竞争充分的手机市场,手机利润已经越来越薄、越来越透明,市场份额已经不等于利润。具有较高利润率的高端智能手机正在成为手机厂商利润的主要来源。

四、细分市场关注分析

(一)不同类型手机关注分布

(图)2010年3月中国市场不同类型手机用户关注比例对比

3月份,中国细分手机市场依然由智能手机领军,成为最受用户关注的细分市场,关注比例接近64%。GPS手机市场的用户关注比例本月突破了50%,这是2008年GPS市场形成以来获得用户关注比例最高的一次。

3G手机、音乐手机、触摸屏手机本月的用户关注比例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传统音乐手机稍具优势。国产手机市场的用户关注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关注比例不足12%。

(二)不同屏幕手机关注分布

(图)2010年3月中国市场不同屏幕尺寸手机产品数量及关注比例对比

2010年3月,2.8英寸以上大屏手机获得了最多手机用户的关注,关注比例高达41.9%,突破四成。不可否认,这类大屏幕手机能为手机用户带来更加愉悦的视频、网页享受。尽管其产品数量在三大类产品中,并非最多。

2.4-2.8英寸中屏手机的用户关注比例为33.6%,在三分之一左右,2.4英寸以下小屏手机的用户关注度相对最低,为24.5%。

(图)2010年3月中国市场不同屏幕尺寸手机用户关注对比图

尽管目前手机市场上流传着“手机屏幕并非越大越好”的说法,但从ZDC的统计数据来看,大屏幕手机的用户关注度增长快速。

3月,2.8英寸以上大屏手机的用户关注比例较2月扩大了2.8个百分点,中屏及小屏手机用户关注比例均出现不同幅度的萎缩。

(三)不同像素手机关注分布

(图)2010年3月中国市场不同像素手机用户关注比例对比

ZDC统计数据显示,3月份,500万及以上像素手机的用户关注比例已经超过200万像素、300万、320万像素手机,成为用户关注的最集中的地带,用户关注比例为32.9%。

整体来看,200万像素、300万像素、500万像素手机的用户关注呈阶梯状平衡分布格局,在手机厂商将高像素进行到底的产品策略下,500万及以上像素手机的用户关注度将很快占领制高点。

(图)2010年2月、3月中国市场不同像素手机用户关注对比图

对比2010年2月、3月不同像素手机的用户关注度来看,200万、300万像素手机的用户关注比例分别出现1.3%、2.5%的缩减,在这两类产品生产规模缩减的情况下,这两类产品的用户关注比例将继续低走。

500万像素手机的用户关注比例则在手机厂商众多500万及以上像素手机产品的带动下,上升幅度高达3.1%。手机新品尤其是智能手机新品的摄像头像素基本都在500万以上,因此,ZDC预测,在新品集中上市的第二季度,500万及以上像素手机产品的用户关注将呈直线上升趋势。

五、案例分析——OPPO细分有道,用户关注持续高走

(一)2009年7月-2010年3月OPPO手机品牌用户关注及排名走势

(图)2009年7月-2010年3月中国市场OPPO手机品牌用户关注度走势图

(图)2009年7月-2010年3月中国市场OPPO手机品牌用户关注度排名走势图

2005年成立的OPPO公司,成立之初,一直主打MP3/MP4播放器等数码产品,并在行业形成了良好的口碑。2008年5月OPPO正式推出手机产品,并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时尚数码行业的国际一流品牌。

OPPO手机最大的特点是主打音乐功能,市场证明,OPPO的细分之路是正确的。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手机市场,OPPO设计的音乐手机获得了广大年轻消费者的青睐。从其用户关注情况及排名来看,2009年下半年,OPPO的用户关注比例保持在0.7%左右,排名第十六。2010年,在新品的助力下,用户关注比例虽有起伏,但3月明显回升,排名也前进到了第十三位。

OPPO既是NBA历史上最年轻的官方合作伙伴,又是中国多家卫视娱乐节目的独家冠名商。可以说,OPPO手机的成功离不开其准确的市场定位及巨大的品牌宣传投入。

(二)重点产品

市场分析报告篇(9)

2012年,在宏观经济放缓的大环境下,在限娱令、限广令等一系列政令的影响下,中国媒体广告市场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全年增幅仅为5.7%,为近年来罕见低增长。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7.7%,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基本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企稳回升态势。一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超过5.5万亿元,相比去年四季度,内需短期有收缩,年中有望逐步企稳。3月份CPI为2.1%,低于市场预期,通胀预期减弱。对外贸易也延续了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反弹回升的势头,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在宏观经济平稳增长的大背景下,2013年一季度中国广告市场开局喜人,增长11.3%,高于GDP 7.7%的增幅,同时也远远超出去年同期1.5%的增长。(见图)

电视媒体恢复增长网络增长进入平稳期

一季度增长主要靠电视拉动,去年年初由于受到限娱、限广等广电政令调控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电视广告市场受到很大的冲击,今年一季度恢复增长,增幅13.2%,高于广告市场的平均涨幅。其中央卫视收入额和时长均有增加,地面频道收入增幅缓慢,广告时长缩减。广告投放继续向全国性高端化品质化平台聚焦。电台广告收入稳步增长13.6%,继续引领传统广告市场涨幅。继报纸后,杂志也出现负增长,纸媒堪忧,需要更快进行数字化、电子化步伐。网络(不包括搜索类)进入平稳增长期,同比增长18.8%。(见图)

“大消费”行业依然集中传统平台宝洁稳居广告主首位

行业方面,日化、食品、商业及服务性行业、饮料、药品“大消费”行业继续传统广告投放市场的主力军团。除了商业及服务性行业和药品投放依然缩减外,其他三大主力行业均保持稳定增长,尤其是来自春节因素的影响,食品和饮料增长显著,增幅均超过20%。日化行业10%的增长稳居投放额霸主,其中欧莱雅是中国广告市场一季度投放刊例额最大的品牌,但增长减速。宝洁稳居广告主首位,不仅在传统媒体投放最大额的投放,在互联网上也是投放冠军,并保持快速增长。除了主力行业增长外,酒类、清洁用品、房地产和交通行业一季度增长也表现强劲,房地产虽然环比去年四季度下滑,但对比去年同期呈现24%增长,房地产市场已然回暖。而在去年同样低迷的交通行业也有25%的增长。家电家居行业从一季度的投放表现看,依旧低迷。(见图)

互联网广告投放市场上,交通、网络服务类、食品饮料是主力投放行业。食品、饮料、酒类、医药、日化、个人用品等传统行业增长显著,继续加速在互联网传播。尤其在传统媒体上投放缩减的医药行业,在互联网上有62%的高增长投入。部分行业的媒体传播转型,值得关注。(见图)

市场分析报告篇(10)

1、卷烟销售情况

2019年8月份一部共销售卷烟422.7箱,其中工区线125.04箱、航空线118.3箱、南郊线94.71箱,信息员线84.65箱。 一部线路均属于城市市场,卷烟零售商户的品牌涵盖面非常广,最多的能够达到150多个品牌,最少的也有50多个品牌。市场主销牌号还是黄金叶(帝豪)、黄金叶(硬红旗渠)、黄鹤楼(软蓝)、芙蓉王(硬)、玉溪(软),利群(新版)、南京(红)、云烟(紫)等,但由于市场调控因素,一些品牌投放量较少,每周都订货的零售商户基本够卖,大部分都是零盒销售,成条销售的话货源不足,如遇到订货日缺货了,零售商户的销售就会断档。

2、市场库存情况

上一篇: 单位实习报告 下一篇: 数字电子技术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