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师德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5-08 16:41:52

最新师德论文

最新师德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999(2010)02-0147-04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生活中多层次、多领域的变化对师德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教师队伍中出现了一些明显的“道德缺失”现象,师德师风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不仅是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宏伟战略目标的需要,具有很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实践过程中,结合各自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从不同的视角和方法对师德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并形成了丰富的思想。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党的三代领导人关于师德问题的主要思想,对于我们积极应对当前现代化建设特殊的转型期现实社会对师德建设的各种挑战,对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学校师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志存高远, 政治立场坚定

志存高远是教师道德修养的前提和基础。在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 志存高远要求教师必须加强思想政治道德修养, 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远大理想,要思想过硬、爱社会主义制度。正如列宁所说: “在任何学校, 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 这个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任何‘监督’、任何‘领导’、任何‘教学大纲’、‘章程’等等……绝对不能改变由教学人员所决定的课程的方向。”〔1〕在1939年延安模范青年表彰大会上谈到道德问题时说:“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个方向是不可动摇的,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骨气来坚持这个方向,这样的青年,才是真正的模范青年,这样的道德,才算是真正的政治道德。”在《关于人的基本特性及其他》的文章中,他还强调,“道德是人们经济生活的要求的反映,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这就是我们的善恶论”。后来,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题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中专门就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讲述了一段意义深刻的话:知识分子“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2〕。他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3〕。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也强调“人民教师是培养革命后代的园丁”〔4〕。并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曾指出:“ 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 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二十一世纪大业的生力军。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 并且从中小学抓起, 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 就要负历史的责任。”对此,同志着重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 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5〕在谈及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提高队伍素质时, 同志再次要求“对其中那些学业上、思想政治上都不合格的人, 必须果断地调整出去”〔6〕。这些经典论述充分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师思想政治要求的严肃性和坚决性。除此之外,政治坚定、思想过硬是我国社会主义各行各业首要和最根本的职业道德要求, 对教师职业更有着特殊的意义。担负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和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重任的教师, 如果没有对社会主义和祖国的爱、没有鲜明坚定的政治立场, 就不可能培养出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贡献的人才。同志早在参加四所交通大学负责人座谈会时的讲话中就要求“所有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都要自觉地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政治和道德修养”。后来,他在会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和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代表时的讲话中再次要求“首先要把教师思想道德建设摆在突出的地位”。改革开放新时期,同志在全国先进教师座谈会上也强调指出:“高尚的师德, 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广大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不断加强师德修养, 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 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 甘为人梯, 乐于奉献, 静下心来教书, 潜下心来育人, 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二、敬业爱生,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敬业爱生是师德的思想基础和教师的宝贵品质。强烈的事业心和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 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内在驱动力。教师只有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才能深刻认识自己工作的重大意义,进而增强对教师工作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认识, 做到在教育工作这个平凡而艰苦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邓小平曾指出:“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与学生的家庭联系,互相配合,共同做好教育学生的工作。”〔7〕并且,“我们提倡学生尊敬师长,同时也提倡师长爱护学生。尊师爱生,教学相长,这是师生之间革命的同志式的关系”〔8〕。这种“同志式关系”,就强调了师生间的平等,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力争做到“教学相长”。同志深刻指出:“切实承担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满怀对受教育者的真心关爱,是党和人民对广大教师的基本要求。广大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岗敬业的模范。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总理在2009年第25个教师节来临前夕,对广大教师也明确提出:“要充满爱心,忠诚事业。当好一名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做人生的最大乐趣。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为人师表, 教书与育人并重

为人师表,教书与育人并重是教师最基本和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更是古今中外教育家所论述最为广泛的师德要求之一。同志在参加四所交通大学负责人座谈会时就指出:教书教得好, 育人育得好, 才是一个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 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而且教书育人是人民教师的天职, 新时期的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知识, 更要善于育人, 要通过知识传授教会学生做事, 更要教会学生做人。同志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进一步指出:“大学的老师要做传授知识的‘ 经师’,更要做善于育人的‘人师’,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教师辛勤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决定了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必须为人师表, 要以自己的风范、品德、才学去影响、熏陶和感染学生。同志还指出:“教书者必先强己, 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 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他要求教师“ 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 全面以身作则, 自觉率先垂范, 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当然, 教师在为学生作表率的同时, 也要为整个社会树立榜样。广大教师要严格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 从思想观念、道德风貌、精神境界、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等方面加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增强师德修养, 塑造教师形象。同志要求教师“ 既要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 又要有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要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 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成为受到全社会尊敬的人。”对此,总理在2009年第25个教师节来临前夕,对广大教师更鲜明地提出:“要以身作则,行为世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心灵的健康和成长是任何东西都不可代替的最灿烂的阳光。广大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去教育和感染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全社会的尊重。”

四、开拓创新,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以培养祖国未来建设者创新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伟大革命。列宁曾指出:“应当把我国国民教师的地位提到在资产阶级社会里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的高度。这是用不着证明的真理。为此,我们必须经常不断地坚持不懈地工作,既要振奋他们的精神,也要使他们具有真正符合他们的崇高称号的全面修养,从而最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9〕邓小平也曾指出:“要提高教师的水平,包括政治思想水平、业务工作能力以及改进作风等。”〔10〕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处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人民教师,更要注意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在不断的学习、“充电”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道德修养水平。同志在1996年教师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把造就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教育思想, 掌握现代教育内容、方法和技术, 善于从事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 作为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来抓”。同时,大力加强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要求教师深刻认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以开拓创新精神, 不断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加强自身学习和修养。推进素质教育, 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 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 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11〕教师的创新精神来源于渊博的学识、广博的社会经验和扎实的生活实践。因此, “教师要胜任素质教育教学的要求, 必须不断学习、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以丰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同志指出:“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工作。教师富有创新精神, 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广大教师要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 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 更新教育观念, 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 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 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 努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总理在2009年第25个教师节来临前夕,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殷切希望:教师“要努力钻研,学为人师。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做到诲人不倦。要崇尚科学精神,严谨笃学,潜心钻研,做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要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科学、新技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要积极投身教学改革,运用最先进的方法、最现代的理念,把最宝贵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五、严谨笃学, 繁荣发展科技文化事业

教师是创造和发展科技文化事业的主要承担者,这就需要具有严谨笃学的优良品质。曾指出:“如果认为教人者不需要再受教育了,不需要再学习了,如果认为社会主义改造只是要改造别人,改造地主、资本家,改造个体生产者,不要改造知识分子,那就错误了。知识分子也要改造,不仅那些基本立场还没有转过来的人要改造,而且所有的人都应该学习,都应该改造。我说所有的人,我们这些人也在内。”〔12〕邓小平在同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谈话时也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广大教师来说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勤勤恳恳地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这些话语虽然质朴,却言简意赅、简单明了地道出了师德建设的核心。可以说,“勤勤恳恳地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既体现了教师应有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追求,又充分地表达了任何一种职业都必须强调的职业态度和敬业精神,也准确地把握了教师严谨笃学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同志提出“希望大家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努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积极学习借鉴各国人民创造的有益文化成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于教师的学术精神、治学态度来说,同志“希望大家坚持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学风。要甘于寂寞, 淡泊名利,力戒浮躁,潜心钻研。要认真读书,多思慎思,关注现实世界,注重学术积累。要厚积薄发,出精品,出上品。要加强团结、和谐合作,在学术研究中相互切磋,共同进步”。他还指出,“教师应该具备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努力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和学术道德”。《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邓小平进一步要求“教师之间、系科之间、学校之间,应该加强相互交流和学习,不同的学派和学术观点,可以自由讨论和争论,目的是为了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切不可文人相轻、学科相轻、学派相轻,这对我们办好教育事业是不利的, 不符合我们党领导的人民教育的光荣传统”。前不久,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更着重指出:“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在当今时代知识层出不穷的条件下,要成为合格教育者,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广大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要养成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发扬优良学风。”

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如果不把这一学说当作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作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那末它就会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党的三代领导人关于师德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为我们当前加强师德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资源和方法论指导。我们不仅要研究当时的历史条件和认知水平下所阐述的这些理论本身,更要充分利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和伦理学等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师德问题的相关理论,不断进行师德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思想动力。

〔参考文献〕

〔1〕列宁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52.

〔2〕〔3〕〔12〕建国以来文稿:第6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340,340,382.

〔4〕〔7〕〔8〕〔10〕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95,54,109,55.

最新师德论文篇(2)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当人民满意的教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和谐校园为要求,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重点,造就一支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二、大讨论活动的重要意义

1.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是教师职业特点的内在要求。

师德师风是指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中,思想和行为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中华民族素有崇尚师德,倡导师德的优良传统。师德是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宋代思想家、教育家胡媛说的好:“治天下之治在人才,成天下之者在教化。”教育者自身的思想品德、个性修养、道德情操都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教育过程中,都会感染被教育者。叶圣陶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师既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引导受教育者健康成长的灵魂工程师,直接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高素质人才的任务。其综合素质和师德师风建设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能否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关系到党和国家教育路线、方针、政策能否贯彻执行,同时还将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关系到社会道德风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

2.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是现实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国现在的主要任务。经济振兴的关键在科技,科技进步的根本在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是教育,而发展教育的主导力量是教师。美国专家指出:在对未来的高科技的挑战中,只有教师才能最终实现我们设计的蓝图。要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呼唤着具有更高素质、更高师德的教师队伍。如何保持自身权威,承担更加丰富的职业角色,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必不可缺的路径选择。

3.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是教育工作者肩负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教师是自奴隶社会以来与学校共始终的一种古老而永恒的职业。天下不可一日无政教,人类不可一日无教师。在绵延几千年的社会发展历史中,教师是人类科学文化承上启下的桥梁和纽带;是“创造未来人”的“特殊雕塑家”。他肩负着传播文化、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重大使命,为人类文明、社会进步、文化科学发展、人才成长建立了不朽功勋。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言:“教师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最活跃、最积极的成员,是过去历史上所有崇高而伟大人物跟新一代人之间的中介人,是那些争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神圣遗训的保存者,他感到自己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他的事业,从表面上看来虽然平凡,却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教师的事业直接关系到个人和祖国、民族的未来,这必然要求教师是德行高尚、学识渊博、时时处处能起表率作用的优秀人物。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学校的教育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它与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与中华民族复兴能否胜利实现都休戚相关。因此,是否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对于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讲至关重要。

三、大讨论活动的目标任务

通过师德师风大讨论,营造一个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使全体教师深刻认识到:师德师风建设不是一阵风,不是一时的权宜之策,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建设小康社会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性的需要。通过活动,努力实现“四个有所突破”:一是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在增强师德修养的意识上有所突破;二是大力加强师德教育,在把握师德师风的要求上有所突破;三是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在树立教师良好形象的实效上有所突破;四是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在探索师德建设机制的长效性上有所突破。

四、大讨论活动的内容安排

本次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从2010年07月开始,到2010年10月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1.学习动员阶段(07月15日~07月30日)

一是召开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明确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工作任务、工作要求、活动安排。二是开展学习培训。由学校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辅导讲座与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组织学书记“8·31”重要讲话精神、抗震救灾英模教师事迹、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三是创设良好氛围。充分利用校务公开栏、宣传橱窗、学校网站、校园广播等阵地将《规范》等文件精神宣传到全体师生,为大讨论活动创设浓郁的学习教育氛围。在学习过程中,每位教职工撰写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各2篇。

2.讨论交流阶段(08月1日~08月15日)

一是对照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开展专题讨论,明确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新要求,新内涵。二是对照总书记提出的“四点希望”,明确师德师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三是分析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明确我校师德师风建设还存在的问题。四是组织调查问卷,征求多方意见,梳理自身存在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3.整改提高阶段(08月16日~08月30日)

一是个人找准整改重点,制定整改方案;二是明确整改要求,落实整改措施;三是组织开展“我的教育故事”征文活动,营造出争先创优大环境,切实提高整体职业道德素养水平。

4.总结表彰阶段(2010年09月)

一是回顾总结。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交流个人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总结,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二是推优评先。结合年度考核,开展推优评先工作,形成争先创优良好氛围。

五、大讨论活动的工作要求

1.营造活动氛围。成立学校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教育领导小组和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学习小组,制订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计划。9月08日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的重要意义、内容安排、工作要求,增强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活动中坚持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树立终身从教的职业信念和职业责任感”为主线,有效开展教育活动。

2.开展学习培训。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辅导讲座与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组织学书记“8·31”重要讲话精神、抗震救灾英模教师事迹、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要求教师努力做到: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3.丰富活动载体。通过“我的教育故事”征文活动,开展“铸师魂、树师表、正师风、练师能”教育活动。要求教师努力做到:对学生关爱诚心、了解细心、教育耐心、服务热心。

4.收集意见建议。通过家访、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征求家长、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并在一定范围内向教职工反馈。要求教师努力做到:有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有更高的政治思想觉悟、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

最新师德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5-0096-01

基于经济全球化的时展背景,中职院校教育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学校教师开展中职德育工作要敢于创新改革,学校教师要合理明确德育目标,根据中职运动员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丰富教学内容。此外,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的弊端,注重我国优秀文化的弘扬传承,通过创新德育方式,最大程度提高中职运动员的学习动机,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人文素质。

一、创建良好德育教学环境,推动运动员人文素质培养工作

人文素质的培养很大程度上都来源于后天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职院校要想有效提升运动员的人文素质,教师必须努力为学生营造出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有效创建出良好的学习环境,保障运动员自身文化品位的提高。德育工作者和教师要创新自身的育人理念,不断研究运动员人文素质培养方法,加强与运动员的交流及沟通,全面了解他们的学习心理特点和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训练模式,提高学校资源的利用率。中职德育教师要不断提高对运动员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视程度,加强与学校德育工作者的交流沟通,共同创新O计出更加符合现代运动员学习特点的训练内容和过程。德育教师可以与相关工作者通过组织学校运动员积极参与文化艺术、人文社科以及社会热点等内容的学术讲座,帮助运动员全面掌握社会科学文化发展动向。德育教师要善于激发运动员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教学中营造出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德育教师要做好自身的指导工作,要使运动员认识到不仅要做好技能训练,还要强调注重人文理论教育的学习。

二、利用学校网络信息资源,开展网络德育活动文化课

德育教师要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网络信息资源,通过利用网络技术开展德育活动,这样能够最大程度调动运动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升他们的人文素质。例如,教师与班级干部开展网络德育活动文化课的设计工作,通过在网络平台上下载各种关于诚信道德的视频,然后在德育实践课上进行播放,教师在此过程中要科学地提出问题。比如,“当在生活中发生利益与诚信冲突时,我们该如何做出选择,让学生站在视频中主人公的角度分析问题”。然后教师可将学生合理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各个小组选出代表发表自身观点和想法,小组之间互相点评,教师最后给出总结评价,掌控好整个德育活动的发展进度。

网络德育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学习之余,学生能够在课后反复练习,通过观看各种网络视频,了解到更多的社会最新信息。教师也可以通过创建QQ群或者微信群,让学生在群里进行讨论,分享对各种社会热点话题的看法,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帮助教师提升德育课的有效性,取得更加显著的教学效果。

三、创新中职德育方法,打造中职院校新课堂

最新师德论文篇(4)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我国学校德育正经历着由传统向现代、由重教向重学的时代变革。而任何德育变革都必须以德育理念的更新和转变为先导和支撑,正如我国学者班华所说,“德育理念是德育的根本指导思想,提升德育理念是德育深层次改革的需要,是德育改革的最高境界”。从本体论意义上来说,德育不仅是一种事实性存在,而且也包含了一定的精神和价值维度。学校德育要想真正走出当前所面临的实效性低下的困境,就必须善于从这种精神与价值维度、从形而上的层面进行深刻的反思与重建。因此,探讨德育理念的本质内涵,明确德育理念的形成路径,对于提升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和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理论体系,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也具有极为突出的现实意义。

一、德育理念的本质内涵解读

1.德育理念的前瞻性和预见性

德育理念不仅源自于德育实践,是德育实践工作者通过分析德育现实,借鉴先进的德育理论,在其睿智头脑中形成的超越“实然”德育现实的价值判断和理性认识;同时德育理念又反哺德育实践,引领德育实践朝向正确的方向,调控德育实践的有效运行,使德育实践最终达到理想境界。可见,德育理念具有较为突出的前瞻性和预见性特点。特别是在当代,人类历史正在加速发展和进步,教育事业的发展正呈现出鲜明的超前性和未来性,德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日益表现出为未来培养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趋向,而发挥着巨大指导作用的德育理念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也得到越来越突出的体现。

2.德育理念的社会性和个体性

德育理念不仅与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联系,反映了我国德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而且与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相联系,反映了当代世界德育变革的现状及其思想动向,具有社会性及时代性特点。同时,从德育理念的形成来看,必须明确理想德育应达到何种结果、理想德育的过程如何以及用什么术语表达德育理念,这表明德育理念从“萌芽”到“孕育”到“创生”再到“运用”都深深打上了德育实践工作者的“个人烙印”,呈现出鲜明的个体性和个性化特点。

3.德育理念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德育经验虽然是现实的、鲜活的和宝贵的,但它往往又是个别的、零散的、表面的和肤浅的,很难概括反映德育过程的内在本质和普遍规律。德育工作者从事德育实践,固然需要德育经验,但它更需要德育理论和德育理念的指导。德育理念较之于德育经验更能阐明德育过程的一般原理,揭示德育过程的普遍规律,具有重要的抽象概括性和现实普遍性特点。德育工作者需要德育理念的指导,需要深刻的德育思想、明确的德育信念和丰富的德育见识,而这也正是德育理念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之所在。

4.德育理念的稳定性和发展性

无论是教师个体的德育理念还是群体的德育理念,它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指导教师的德育实践,体验、累积和生成教师的德育经验,并会因这一过程中成就感和幸福感的获得而更加坚信德育理念的科学性、先进性和有效性,最终转化为自己从事德育工作的坚定信念。这时的德育理念就具有了稳定性特点。但是,由于社会和时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德育实践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是不断更新的,作为德育主体的教师和学生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因而德育理念也必须适时转变和更新,表现出动态发展性的特点。

二、德育理念的形成路径探析

1.重视对自身德育经验的反思与升华

从一般意义上而言,德育经验是指教师在德育实践中积累形成的关于德育的有效知识、实践智慧与情感体验。德育经验一方面来源于教师的德育实践经历,教师只有在亲身经历德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才能形成丰富多彩的德育经验;另一方面,德育经验也离不开教师德育思维活动的高度参与,因为德育经历不等于德育经验,只有在对自身所经历的德育实践进行深刻的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比较与对照、归纳与演绎等思维加工的基础上,富有价值的德育经验才能最终形成。不仅如此,德育经验往往具有很强的个体依附性,是高度情境化、个体化和综合化的东西,是在德育实践中通过教师自身亲历亲思所形成的,因而表现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缄默性特征。除此之外,德育经验还是一种得来不易的宝贵财富,它需要教师的总结和反思,以能够与其他教师交流和分享,从而实现德育经验的丰富和升华。德育经验既是对当前德育实践活动的客观反映和思维结晶,也是对人类已有德育经验的历史延续与积淀传承,它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教师形成德育理念的现实土壤和历史根基。德育实践证明,教师要想形成科学先进的德育理念,必须重视立足于生动鲜活的德育实践,坚持“在德育实践中,通过德育实践,为了德育实践”的基本准则,对自己哪怕是点滴的德育经验也不要轻易错过、贬低抑或放弃,而要对之进行批判性反思和思维升华。要善于从德育经验中了解德育现实和贴近德育现实,从德育经验中总结德育历史和承传德育传统,从而使德育理念扎根于鲜活的现实德育实践和丰厚的德育历史传统,奠定一个坚实的生成基础。

2.加强对德育理论的创造性转化

德育实践从根本上离不开德育理论的指导,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种德育理论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得来的,而是要通过理解、感悟、消化与认同,并创造性地把它转化为教师自身的德育理念。德育理论向德育理念的创造性转化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一是有意识主动学习德育理论阶段。该阶段主要涉及德育理论学习的需要、动机和态度,也就是教师创造性转化德育理论的自主意愿问题。倘若教师对德育理论创造性转化的内在需要与动机得以唤醒,教师对德育理论学习的认知、热情以及行为等将会变得积极、主动与自觉,这也就使得德育理论向德育理念的创造性转化有了重要基础。其二是德育理论的内化阶段。该阶段主要是教师要把德育理论内化于已有认知结构之中,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新的德育理念。这种德育理论的内化其实并不是简单地接受,而是通过深刻反思把握德育理论产生的背景条件,明确德育理论的合理性及其适用范围,吃透德育理论的精神品质,进而把德育理论完全融入自身认知结构之中。德育理论向德育理念创造性转化既是—个认同接受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提升的过程。通过德育理论与德育理念的有意义对接与整合,教师在德育理论内化的基础上形成自身独特的价值判断,德育理念体系也便得以更新与建构。其三是德育理论的信念化阶段。该阶段主要是教师把初步形成的德育理念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品格,并成为教师的生命方式和生存智慧。只有到了这个阶段,德育理念才会真正成为一种巨大的德育力量,不仅有助于激活教师的德育智慧和德育责任感,而且也能促使教师的德育行为由不合理到合理、由习惯到反省转化。即使教师在遇到多元价值观念和文化观念产生冲突和矛盾的时候,这种内在的德育理念也能坚定不移,成为克服德育实践困难和德育变革阻力的强大动力。

3.注重扎根鲜活实践的德育研究

德育理念的形成,从表层来看离不开德育理论的创造性转化,而从深层来看则源于扎根鲜活实践的德育研究,只有“在德育研究中,通过德育研究和为了德育研究”,科学有效的德育理念才能不断得以生成。扎根鲜活实践的德育研究主要是指德育行动研究、德育叙事研究以及德育案例研究等。所谓德育行动研究,主要是指教师为提高对所从事德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德育实践及其所依赖背景的理解而进行的批判性反思研究。德育行动研究既能使教师清楚“是什么”,也能使教师懂得“如何做”和”为何做”。对此,美国学者波普尔就指出:“科学研究是通过一系列细致、严谨的手段和方法,对不尽精确的表象进行‘证伪’,从而逐步接近客观真实的过程,我们无法通过经验的归纳来证明某种理论和理性的批判,猜想反驳才是获取知识、接近真理的唯一途径。”德育研究并不单单是为德育实践提供规则与指令,而是旨在提供对改进德育实践卓有成效的探究性知识和方法。这种研究一方面能促进德育实际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能推动德育理论的发展和德育理念的形成。所谓德育叙事研究,是指以“叙事”的方式所开展的一种德育研究。这种研究主要是通过教师对德育实践的描述与分析,挖掘内隐于德育实践背后的德育理论、德育思想以及德育信念,在此基础上揭示德育的本质规律及意义价值,并最终形成教师正确的德育理念。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认为:“由经验式、无意识的朦胧教育信念向以知识、系统为基础的教育信念不断演进,以至有意识地构建清晰的、理想的教育理念,并随着时代的发展随时予以更新,是教师逐渐走向专业成熟的一个重要维度。”所谓德育案例研究,主要是指围绕一定德育目的,通过对德育实践活动中的真实情境进行典型化处理,写成“案例过程”的文本材料,然后围绕“案例过程”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或集体研讨,并提出解决问题策略的一种德育研究。德育案例研究可以通过角色模拟或体验将教师带入具体案例情境中,使教师处于一种反思反省状态,准确把握利弊得失及未来方向,在通过教师德育洞察力与德育领悟力的同时,也为德育理念的形成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4.重视德育理论的普及和德育理念的更新

德育改革的发展与完善,不仅是教师德育实践及德育行为的改变与改进,而且也是教师德育理念的创新和更新。德育理念的形成,需要面向教师进行德育理论的普及和德育理念的更新。为此,一方面要善于用科学的德育理论和先进的德育思想武装教师的头脑,使广大教师积极学习和研究新的德育理论思想;另一方面,要推动广大教师及时转变落后过时的德育思想观念,形成适应时展和面向未来的崭新的德育理念。只有将科学的德育理论与先进的德育思想转变为教师的德育理念和行动动力,才能树立起扎根于德育实践并指导德育实践的德育理念系统,才能转变为推动德育实践和德育工作变革与发展的强大力量。教师要在学习和研究现代德育理论和德育思想流派的过程中,不断建构自己的德育思想观念大厦,逐步形成自身的牢固的德育理念和德育信念,这不仅是由“教书匠型”的教师成长为“教育家型”教师的必由之路,而且也是德育理念建设的根本指向和最终旨归。

5.营造德育理念形成的舆论环境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对教师德育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加以更新和发展。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发展战略的提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以及主体教育的实施,对培养“有道德的人”德育核心问题的探讨,基础教育新课程特别是思想品德课程改革措施的落实,新的德育模式和德育方法的推广与应用,再加上各种新闻媒体广泛而深入的报道与宣传,这些都会给教师德育理念的形成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当然,由于学校自身主客观条件的不同,其所营造的教师德育理念形成的舆论氛围也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有的学校可能对一些新事物较为敏感,他们具有强烈的锐意进取和开拓创新精神,他们能根据基础教育以及德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提出具体明确、合理适度的要求,并注意进行制度设计和对教师的精神及物质激励,从而使教师经常感受到更新自身德育理念的来自学校的压力及强大舆论氛围。但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学校缺乏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和开拓进取精神,没有教育改革与德育变革的意识与行动,教师也就感受不到相应的压力与舆论氛围,也就难以进行德育理念的更新与转变。因此,学校所营造的舆论氛围,往往会成为教师德育理念形成与发展的外部动力。

————————

参考文献

[1]班华.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2]戚万学,唐汉卫.现代道德教育专题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邓灿辉.高校现代德育理念的理论依据和确立原则.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5).

[4]李霞,范勇.德育理念研究综述.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

最新师德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a)-0218-01

为了强调幼儿园师德教育的重要性,教育部的部长周济同志,曾经做过重要的讲话,指出了中国的现在教育界的主要工作,要重视教师自己的品德修养的修炼,特别是在幼儿教育的阶段。这种师德建设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幼儿教育是全部教育阶段的最初始过程,幼儿教师队伍也是所有的教师队伍中对重要的一支力量,幼儿教师队伍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是基础教育的先行者。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改革成败的关键,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师德教育的重要性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全社会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改革开放的程度也越来越大,不只是经济上的开放,各种先进的教育理论也随着开放程度的加深,逐步渗入进我国的教育界,不仅是中小学阶段,一些幼儿教育的新理念如今也被大家广泛的接受,特别是蒙氏教育法,如今不仅在很多的幼儿园中已经采用,很多家庭教育中也进行了引用。除此之外,就是福禄贝尔的幼儿教学理论,这些国外的幼儿教育理论的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关注于孩子的全面发展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适合我们当今教育界所提倡的人才培养方针,因此吗,在很多幼儿园的建设中,都受到了特别的重视。但是,这种先进教育理论的实施,所需要的重要环节就是教师师德教育的革新。

只有有了先进的教师队伍,好的教育理论才能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得到切实的贯彻实施。在担任幼儿园园长期间,根据我对于幼儿教育的观察以及对于一些先进教学理论的学习,我对于幼儿园教育中的师德教育越来越重视,发现师德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且,根据这些年的教育实践,我发现,教师的思想品德有了提升,对于教学过程也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在幼儿教育阶段,加强师德教育建设,提高幼儿教师的师德水平,可以为新时期幼儿园教育改革提供了最为坚实的师资保障。

在教育部门颁发的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文件中,幼儿园的师德教育问题,也被提到了显著的位置上来,师德教育对于教师来说,主要就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从思想倾向以及对于教师幼儿这种特殊职业的热爱上来帮助教师全新认识自己的工作职责。为自己确立今后的发展方向,对于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进行学习和总结,提升自己的教学素质。

因此,对于师德教育的提倡,不仅是对于教师自身是一个很有帮助的职业素养的培育,也是对于教学水平提高的一个基础。但是,在如今的幼儿教育理论中,我们的师德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

2.现阶段师德影响的瓶颈

首先,在教师中师德意识不够深刻,无法形成共识,学习不够深入。对于师德问题,很多在职的教师的认识都比较的浮浅,认为只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打骂学生、对于教学有责任心就足够了。这种认识远远没有进入到理论的深层地位,对于学校来说,对于这种师德问题的学习没有严肃的认识,在组织学习过程中,也比较的放松,看上去虽然比较的用心,但是只是停留在自己对于自己的既有概念的阐述上,不能生发出新的教学理论,更谈不上利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

而且,由于我们的幼儿园对于师德教育的考核实施的是一种业绩考核的办法,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很对的教师为了能够顺利通过考试,对于一些概念只采取一些死记硬背的方法,只将自己的事业关注在一些讨论课上的问题,不做深入的理解,也没有结合相应的书籍进行课外的学习,相关的政策条文,老师们也不注意学习。

作为园长,我在这些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也缺少一些监督和管理,自己的理论水平也有待于提升,以自己目前的理论修养,要想进行全园老师的师德工作调配确实有点力不从心。

其次,对于一些没有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师过于的严厉,但是缺少一些相关的原因分析调查工作,因此,没有及时发现教师中存在的问题,也不能有效的将师德教育问题在教师中有效的推行和贯彻下去。而且在幼儿园建设时期,我们的关注重点还是在于一些经济上的效益问题,但是对于教师思想方面道德的建设关注就不够深入,对与教师的生活方面也缺少关心,以至于在教师自己的内心深处对于这种师德教育的安排多少也有一些抵触的情绪。

3.师德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

最新师德论文篇(6)

在初中教育阶段,思想品德教学对初中生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成功与否,关系着社会未来的发展与安定,这对于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期的初中生来说意义重大。在新课程改革思想的指导下,素质教育得到了广泛推广,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更甚,提高学生的素质显得更加重要。本文将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与新课改的指导思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为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一、激发学生对初中思想品德的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之中

初中思想品德作橐幻盼目瓶颇浚其需要记忆的理论知识点众多。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为了强化学生的记忆,往往利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要求学生强记,然而,这种单调枯燥的背诵方式,无法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而且记忆不牢固,并且无法使学生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因此,教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之中。初中生现在已经对社会事件有所关注,作为与社会时事密切相关的思想品德课,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当下的热点新闻,通过分析热点事件延伸出思想品德课堂的主题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对于思想品德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应与其沟通,了解其兴趣所在,在课堂中可结合他们的兴趣进行切入,并且多加鼓励与肯定,帮助学生重拾对思想品德的学习信心。长此以往,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堂的兴趣会更加浓厚,对于改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度不够,教师往往扮演着课堂中的“主宰者”,整个教学方案的设定都由教师的主观思想和教材大纲决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制约,导致教学效率一直不高。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与学生多加交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教学效果才会达到最佳。此外,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人在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上都有所不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状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加强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加深记忆

初中思想品德对于学生的个人素质、价值取向以及人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初中时期的思想品德学习对于青少年今后的成长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与结合实际,加强理论教学与现实的结合,利用实例为学生讲解思想品德理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思维能力。因此,将思想品德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在现实生活中验证所学的思想品德理论,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从而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利用互联网优势,用最新社会动态实例教学

思想品德这门学科有着鲜明的时代性与现实性,它与社会时事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也要紧跟时展的步伐,所教内容也应不断改变,确保与社会发展同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社会各行各业的最新信息都能在网络中找到。利用互联网资源共享的优势,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资源变得相当丰富,社会中每天的全新动态,都为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使思想品德课堂变得更加直观具象。互联网的资源共享和多媒体的图文并茂等,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思想品德知识,使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最新师德论文篇(7)

 

师德,就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以及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道德为教育活动之本,师德是教师职业之魂。[1]

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教师的人格是照亮着青少年心灵的阳光。人类的知识文化由教师延续,人类的精神文明通过教师的劳动发扬光大,人类的未来在教师手中创造。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培养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有优良的学识,而且要有高尚的师德,这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根本需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精神生活。网络媒体的内容丰富,传播迅速快,影响范围广,通过网络获取更多、更新的知识,已成为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一种新方式。毫无疑问,作为人类社会的精神家园――校园,也因此发生深刻的变化。网络穿过学校的“围墙”,成为一把双刃剑,给师德建设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

1. 网络给师德建设带来的机遇

1.1 网络使教师道德更容易展现

网络改变了传统的伦理道德交往模式,拓宽了人们交往的空间,赋予人类交往以全新的内涵,深刻改变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论文参考。它是一个自由的空间,任何一个教师都可以在网上信息,共享资源,显示本来的自我,因此网络使教师的道德更容易展现。网络极大地刺激了教师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实效意识,落后、封闭、保守的观念被他们抛弃,在加快教师与社会交往的速度的同时,也大幅度地拓宽了教师伦理道德活动的范围,使广大教师在道德观念、生活态度、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发展、价值取向等方面表现出新的发展与提升。

1.2 网络拓展了师德工作的手段

网络具有容量巨大、资源丰富、传输快捷和交互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元等优势特点,拓展了师德工作的手段。

一是可以借助网络优势,挖掘大量丰富的教育资源,方便快捷地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传统、最先进的科技知识、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二是可以通过网络主动、快速地传播自己的思想、理论、政策,不受制度、体制和其它繁琐程序的制约。当在平等、宽松的网络化环境中感知和审视异质的伦理道德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并通过比较和选择将之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和行为准则时,个体高层次的自我需要就会得到满足,其潜能和价值就会得到全面的展示。[2]

2. 网络对师德建设的影响

师德建设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传统的“内修其身,先正其心”教师形象,到“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道精神,延伸至今天的“崇德厚教、为人师表”为基本内涵的师德规范,根本目的在于帮助教师树立“崇德厚教、为人师表”的崇高理想信念。论文参考。

随着网络的普及,教师和所有个体一样,通过网络自由地与他人交往,网络文化结构的多层性和价值导向的多元化,对教师传统的价值观念产生影响。网络功能区域配置的失衡、网上不健康信息的泛滥,容易误导教师形成消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网络空间里,人们基本上是在一个绝对自由的环境中接受和传播信息。这就使得有用的和无用的、正确的和错误的、先进的和落后的等等各种信息充斥网络。在多种观念相互撞击、多种思想相互影响、多种文化相互交融的网络时代,信息的多元化导致了价值导向的多元化,从而造成了有些教师价值目标的模糊。[3]

3. 网络环境下加强师德建设的措施

网络作为一种对人的思想产生巨大影响的新的媒体,为师德建设提供了新的平台、新的思路与新的手段,但是也一定程度上给师德建设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师德建设如果能够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优势,把握网络环境影响下师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势必会大大提高师德建设的时效性。

3.1 构建学校网上师德教育体系

在教师大量融人“网络社会”的新时期,学校师德建设工作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建立网上师德文化体系,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学校师德建设的科学化、现代化,把网络开辟成师德建设的新阵地。

一是可以建立网上师德教育资料库。围绕师德建设的主题,收集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知识,方便教师阅读、查找、下载。可以链接一些著名教育网站或德育网站,通过链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二是可以在网上宣传师德建设的先进典型。把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教授专家,才华横溢、为人师表的中青年学者等先进事迹在网上;三是可以在网上建立教师集体博客空间,每位教师在建立个人博客、发表个人教育理念的同时,可以与其他老师一起讨论、交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2 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教师上网的自律功能

搞好师德建设,必须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教师对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目标、内容等达成共识。认识提高的过程实际上是广大教师受教育的过程,也是师德水平提高的过程。学校应该把师德建设和网络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引导教师上网的法治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保证网络道德教育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应正确地认识和使用网络,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避免上网成瘾症的发生。正确处理网上与网下的人际关系,正确对待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区别,避免双重或多重人格等人格异常的发生;正确认识网上的情感问题,避免道德的失范和情感的失调;能在网络生活中有效地进行自我管理,自觉提升“网络人”的心理地位,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适,从而塑造健康、健全的网络心理人格。[4]

3.3 规范网络行为,加强学校网络环境的管理

学校应该利用技术手段来规范网络行为,优化和净化网络环境,把自由市场化的网络空间现状改变为有一定秩序且能够管理、监控的网络环境。首先可以对网络信息进行审查、选择、过滤、监督,构筑网络“防火墙”。论文参考。其次,加强法律控制,对校园网的管理和建设严格遵守国家关于网络管理的法律规定。学校自身要从实际出发,结合教育教学特点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规范,制订可行的网络管理规章制度,使校园网的管理运行有章可循。

总之,网络环境下的师德建设是一项新兴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必须通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而得以实现。同时,要从制度上、校规校纪等多方面保证教师道德的真正养成。只有将自律与他律有机地结合,才能把师德建设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毛连军,成容容.大学教师文化构建与高校师德建设[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9):122

[2] 乔安娟.论网络对大学生道德培养的影响[J]. 农业网络信息.2007(6):92-93

[3]石潇纯,徐建军.大学德育环境的网络化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5):74一76

最新师德论文篇(8)

作者简介:李文静(1971-),男,湖北襄阳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助理研究员。(湖北 武汉 430073)陈耀(1983-),男,湖北襄阳人,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助教。(湖北 襄阳 441000)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5-0107-02

师德是教师的从业之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教师素质中师德最重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师德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师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在教师职业领域中的特殊表现,马克思关于道德形成的一些观点对高校师德建设同样具有指导作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反杜林论》等论著中,揭示了道德的起源、基础和本质,提出了一系列伦理判断。这些伦理判断有的不是作为道德理论问题专门论述的,而是在论述社会的具体政治问题以及经济、文化、宗教、党建等问题时提出来的。但是,把这些伦理判断集中起来,涉及道德理论的方方面面,可以看到马克思道德理论的的全貌。[1]通过对马克思关于道德形成的理论进行探讨,可以得到一些重要启示,用以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

一、联系实际,创新师德规范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道德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是经济、阶级等具体的、历史的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财产的任何一种社会形式都有各自道德与之相适应;随着社会形态的发展,道德总的来说是有过进步。”[2]由此可见,师德的形成、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师德建设应联系经济、社会实际,与时俱进,倡导新的师德理念,制订科学合理的师德规范。现实环境中对师德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

1.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为社会主义大学道德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并丰富了师德的时代内涵。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各种价值观念冲击,高校部分教师师德也出现一些问题:信仰迷茫,价值理念实惠化,道德观念自我化;敬业精神不强,职业意识和奉献精神滑坡,照本宣科,创新精神不强;育人意识弱化,只注重传授专业知识,而对学生上课不良行为采取置若罔闻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少;师表意识淡薄,上课迟到、早退,接听手机,不注意自己言论的导向性;重科研、轻教学,学术浮燥,缺乏团结合作精神等。

2.经济全球化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各国各地区间的文化教育交流也越来越密切。科学没有国界,知识的创新与传播是各国高等教育的共同任务。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和信息交流的便捷,跨国和跨地区的网络教育正逐渐形成,这使得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3]高等教育的开放性和国际化要求高校师德建设要适应国际教育理念,拓展师德修养的内涵。同时,教育国际化使文化多样性和一致性的斗争日益复杂化,为高校师德教育增加了难度。

3.主流意识形态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代中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国民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道德水平以及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客观需要,也赋予大学文化创新和师德建设新的内涵和时代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教师应走在前列,发挥示范带头作用。[4]另外,高校是社会的一个组织,是教师所处的最直接的环境。学校的文化氛围,校风、教风,管理制度体系等都会对师德产生影响。

因此,高校应密切联系经济发展、教育发展、主流意识、大学文化等现实因素对师德提出的新要求,分析把握新时期师德的内涵,科学构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师德新规范,这是当前师德建设的立足点。师德规范的创新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与经济和教育发展状况相适应,克服负面影响,倡导新师德,培育新型师德文化;第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把师德要求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第三,结合学校的现行制度、师德建设历史和现状,以及《高等教育法》、《教师法》、《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规划纲要》等法律或文件精神,同时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师德;第四,把师德标准明确化、合理化、层次化、具体化,能量化的要量化,以便于实施。师德规范主要包括:《教师道德规范》、《教师行为准则》、《教师学术行为规范》等,其基本方面应涵盖爱岗敬业、严谨笃学;关爱学生、教书育人;淡泊名利、公正廉洁;自尊自律,为人师表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师德规范进行拓展和创新,如在政治立场、荣辱观、改革创新、职业理想、心理健康、团结协作、善于交流、兼容并蓄、终身学习等方面作出要求。

二、完善他律,注重教师自律

马克思充分肯定了康德的“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的论断,[5]强调自律是道德形成的基础,并认为道德形成与发展过程是他律与自律的辩证统一。因此,师德建设在做好他律(教育引导、制度约束)方面工作的同时,应注重教师自律(自我修养),并将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良性互动。高校应形成师德共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加强师德教育和相关管理。

1.领导重视,健全体制

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将其纳入教师队伍建设和文化建设规划。为保障师德建设的顺利实施,高校应制订师德建设实施办法和配套制度,在目标任务、宣传教育、组织实施、考核评价、督查申述、奖惩激励等方面作出规定;要健全师德建设管理体制,形成学校主管领导亲自抓,人事、宣传、教务、督导、监察、工会等部门互相配合,院、系、教研室层层落实,各方面协调一致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另外,高校应设立师德建设专项经费,用于学习培训、表彰先进等活动。

2.教育引导,营造氛围

一要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坚定政治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职业理想。二要定期开展师德教育培训,如举办师德建设学习班、师德报告会,开设师德修养课等,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要定期评选“师德标兵”,加强对师德师风建设典型事迹的宣传,营造学习先进、立德树人的校园文化氛围。四要积极发挥一些品德优秀、业务能力强的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提高青年教师业务水平和师德素质。

3.完善制度,保障实施

(1)考评制度。要尊重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的规律,以质为本,注重教师教书育人实绩;规范考评程序,严肃考评工作;注意考评的动态性和长期性,体现师德的延续性;突出学生在考评中的作用。

(2)激励制度。对师德考评排名前列的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奖励方式:校内发文表彰,在干部选拔、职称评审、评优评先、出国进修方面予以倾斜,在薪酬、住房方面予以物质奖励;对师德失范的教师,在岗位聘任时实行“一票否决制”。

(3)监督制度。应拓宽监督渠道,建立领导、专家、教师、学生、社会四位一体的师德监督网络,并通过“师德监督网站”或师德信箱,鼓励学生对教师的师德状况进行公开评价。

另外,高校的管理层应该确立一个基本理念:师德建设的主体不是学校的管理者,而是教师,工作方法上注重“育”,而不是“管”。教师个人应该加强师德自律,做到自我修养、自我约束、自我提高,这是师德提升的关键。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认真学习。学习上级有关精神,学习学校的师德规范、师德管理制度等文件,学习师德典型先进事迹,深刻理解师德的内涵和要求,充分认识提高自身师德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二是知行合一。在工作、生活中,将外在的师德规范和约束逐步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观念、道德品质,把良好师德外化为实际的师德行为。三是内省克己。按照较高的师德标准,经常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发现和找出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不足并予以克服,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并做到“慎独”。

三、以师为本,坚持师德实践

马克思还提出了人的本质的理论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6]认为道德是人类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完善相结合的产物,个人自我完善的中心问题是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高尚师德是教师个人全面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师德建设应以师为本,关爱教师,把师德要求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高校应该注重教师的人本性和个体价值,师德建设应以教师的身心和谐、人格完善、价值目标追求和本质力量的实现为旨归。要加强对教师实际生活的研究,教师个人行动研究、生命叙事研究,主动了解教师的学习、生活、工作、心理,深入了解教师个人内在需求,满足其高级需求和全面发展需求。要把教师的个人职业发展作为学校管理层的责任,积极创造条件帮助教师成功。还要把师德教育与解决教师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相关职能部门、院系领导应帮助教师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改善他们的住房、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和学习条件。总之,只有通过关心教师、了解教师、帮助教师,使之真正具备从事教育事业的荣誉感、归宿感和成就感,崇高师德才能形成。

马克思强调,“道德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掌握世界”,[7]道德源于实践,它是个体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对社会道德的学习、选择和认同并将其内在化的结果。因此,高尚师德是教师在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实践和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应坚持在实践中提升师德。

高校应积极搭建教师实践平台,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育实践活动。教师要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提高育人本领;经常参加教学竞赛、教学观摩讲座、师德经验交流会、挂职锻炼、社会实践等活动,在实践中自我教育、自我锻炼和自我陶冶,不断提高师德。

大学教育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使命,高校教师是这一使命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教师:“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2][6][7]金可溪.谈对马克思道德理论的评价——评美国《道德百科全书》对马克思道德理论的歪曲[J].人文杂志,1997,(4).

[3]刘海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1,(2).

最新师德论文篇(9)

0引言

教师是一种职业,所以有“师德”。部分教师不称职,是因为没有“师德”。所谓“师德”,就是约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行为规范。在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我们国家的广大教师“师德”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要提高广大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则离不开理论学习。因此,每一位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师德”水平。

1只有加强理论学习,才能提高“师德”水平

1.1加强理论学习,是提高“师德”素养的前提。理论上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没有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就不可能有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同理,只有政治上的成熟,才有“师德”上的成熟。当今的时代是一个各种新事物、新知识、新经验层出不穷的时代,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多得很。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加强理论学习,才能提高“师德”水平。如果放松了理论学习,思想落后于形势,就会丧失前进的方向,失去基本的道德常识。有些同志认为理论学习是虚的。这种思想是错误的,现在一些犯错误的领导教师大都因不认真学习所致。我们要认真吸取教训。

1.2加强理论学习是提高“师德”素质的基本要求。加强学习,勤奋敬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对一个国家教师的基本要求。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对广大教师的“师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加强理论学习,不断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中汲取营养,以新时期模范人物为楷模,见贤思齐,修身养性,讲党性、重品行,努力塑造高尚的人格,才能提高“师德”素质。

1.3加强理论学习是做好新时期教师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的需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是前所未有的崭新事业。这项伟大的工教育程不仅需要大批具有丰富专业知识、而且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教师队伍去完成。因此,我们的广大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具有高尚的“师德”,才能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

2提高“师德”水平,主要学习些什么呢

现阶段提高“师德”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学习。

2.1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我们的指导思想。同样,社会主义道德也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的。始终一贯、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当前广大教师学习的最主要内容。只有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掌握基本理论,广大教师才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

最新师德论文篇(10)

幼师作为社会上文化层次较高、价值取向理性化程度较高的群体,仅以提高其认识,端正其态度,提高其道德水准,并不是根本的出路。首先要指出的是,师德建设不能狭义地理解为仅仅是教师个人品德的自我修养。自我修养是需要的,但人在社会中的存在,即人的社会性却是最根本的。幼儿教师要担负教育幼儿的责任,就需要深刻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以及指导我们事业前进的邓小平理论和在其指导下的伟大实践。

邓小平理论强调社会主义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是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同志还特别指出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高尚的作品鼓舞人。”这些正是幼师们的光荣职责。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的“四有”新人,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幼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传统的学前教育是以知识教育为主体的,片面强调有文化这一方面。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需要青年一代不仅有文化,还应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才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条件下保持高昂的改革建设热情,有抵御西方腐朽意识形态及生活方式的健全人格。一句话,坚持邓小平理论是我们构建幼师师德建设实践方案的出发点。据此,我们应分析幼师所处的社会存在状况,找出影响幼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各种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把师德建设推向深入。

二、提升幼师地位,尊重幼师职业是提高幼师师德的重要环节

要大力提高幼师的物质待遇和社会地位,真正使幼师成为受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这是对广大幼师劳动贡献的充分肯定。但在“用世界上最少的钱办最大的教育”的国情制约下,幼师职业远远没有达到“受人羡慕和尊敬”的状态。师范院校幼师专业难以招到高质量的生源,为数不少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或改行或弃教从商,就是证明。在理论上,幼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幼师的劳动创造着民族和人类的未来,”而在实际生活中幼师职业尚未受到全社会的羡慕和尊敬,这种反差,是影响提高幼师职业道德水平,激励广大幼师敬业、乐业、精业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切实落实《教师法》,大力提高幼师的物质待遇和社会地位,动员全社会尊师重教,是幼师师德建设的首要环节。

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把幼师师德建设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外争权利,内争义务,做到双管齐下。所谓“外争权利”,是指教育行政部门要大力宣传幼师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落实幼师的地位和待遇。教育行政部门是幼师的主管部门,必须全心全意为幼师服务,为幼师讲话,努力追求和维护幼师的正当利益。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提高幼师地位和待遇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积极为幼师办实事、办好事,使幼师职业真正成为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这样,既有利于吸引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报考幼师职(院)校,又从根本上改善师资结构,提高师资素质。同时,使在职的广大幼师解除后顾之忧,能安心搞教育。所谓“内抓义务”是指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抓好《教师法》提出的教师应承担的义务的落实检察工作。从战略的角度,抓好幼师的职业形象,做到从严治教,依法治教。一是要有提高幼师履行师德的自觉性。二是要开展丰富多彩有实效的师德教育活动,以形成良好的氛围。三是大力表彰幼教中为人师表的好人好事,树幼师形象,开时代新风。四是在评选先进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坛新秀中要把师德放在重要地位。考察提高干部,教师职务晋升也要把德行放在首位,防止重业务,轻政治;重能力轻品德的倾向。五是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以规范幼师的行为。对不履行教师义务,违背师德的教师要给以严肃教育,触犯教师法规,要绳之以法。总之,在教育系统内部,一定要形成讲奉献,比贡献的良好风气。

三、深化教育改革是幼师师德建设的落脚点

一个时期以来,教育队伍中一部分人职业道德水平滑坡,行为失范,除了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一部分人放松了对自己的修养和要求外,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教育内部承袭多年的人事、分配、评价、奖惩制度,缺乏对幼师职业行为的激励和约束,客观上提供了不良现象继续存在的土壤。因此,幼师师德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应当选在深化教育改革,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各项制度上。

1.切实抓好幼儿园领导班子建设,特别要抓好园长队伍的建设

园长是幼儿园的法人代表,是幼儿园工作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园长的素质,特别是园长的道德品质直接关系到一所幼儿园的兴衰成败。许多事实证明,一个好的园长能带出一支好的队伍,能办出一所好的幼儿园,因此,重点培养选拔好园长,抓好园长队伍的建设。

2.改变人事制度

废除幼师职业终身制,制定实施“进得来,留得住,出得去”的用人制度,使幼师队伍不断得到优秀人材的补充,疏通将不适合幼师职业,特别是缺乏幼师职业道德者送出教育单位的渠道,从人员素质上保证幼师队伍的质量,警戒不守师德者改弦易辙,激励幼师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3.改革现行分配制度

把幼师享受的各种待遇与其对教育事业的贡献挂钩,废除现存的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做法。首先,在工资报酬方面,充分发挥结构工资制的优势,切实保证奖励工资向德才兼备、工作突出的幼师倾斜。其次,严格定编制度,实行按幼儿园规模确定人员编制,减少和杜绝忙闲不均、工作量分配困难和由此造成的幼师心态失衡。最后,在奖金、住房分配、津贴、福利等方面,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4.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制度,营造积极舆论氛围

上一篇: 管理专业论文 下一篇: 教师大会发言稿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