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建设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9-28 13:38:21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篇(1)

直接授权是指使用者直接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授权,又可分为一对一授权、授权要约和创作共用。①一对一授权是指使用者根据著作权自愿许可原则,一对一地同著作权人订立许可使用合同,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授权。②授权要约是指作者根据自己的版权授权意愿,在其出版的图书中刊登一页权利人授权声明,明确该书的著作权授权范围、授权费用、支付方式、使用方式以及保留权利等内容,该模式指引使用者依据授权声明合法使用作品,有助于免除一对一洽谈的巨大交易成本[1]。③创作共用(Cre-ativeCommons)协议作为一种相对宽松的授权协议,即除特殊说明以外,任何人可以免费拷贝、分发、讲授、表演某个站点的任何作品,但要注明出处或作者,只能用于非商业用途,不能为某种利益而擅自更改或删除作者名发表在任何商业媒体上,而且如果基于原作品内容进行再创作,应按照与当前协议完全相同的协议分发最终作品[2]。

1.2间接授权

间接授权也称授权,是指著作权人将权利授权给著作权机构,使用者向著作权机构交纳相应著作权使用费,著作权机构再将这部分报酬转交作者。间接授权又分为集体管理、由出版商授权、专业版权公司授权、技术平台服务商代收代授模式等4种方式。①著作权集体管理,是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经权利人授权,集中行使权利人的有关权利并以自己名义进行相应活动,如与使用者订立许可使用合同、向使用者收取使用费、向权利人转付使用费以及处理相关诉讼、仲裁等。②由出版商、专业版权公司、技术服务平台商授权,是指作者将作品使用授权交由出版商、版权公司或技术服务平台商代为管理,使用者与出版商、公司或运营商洽谈授权事宜。

1.3合理使用

合理使用是指特定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据法律规定,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无偿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的制度。合理使用制度体现了社会公共利益对私人权利的法定限制,在不损害著作权人根本利益的前提下给社会公众保留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自由空间[3]。作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重要推动机构,图书馆依法享有两项著作权合理使用情形(也叫图书馆例外):①图书馆复制权例外。《著作权法》第22条第8项规定,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并不向其支付报酬。②图书馆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7条规定,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本馆馆舍内服务对象提供本馆收藏的合法出版的数字作品和依法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以数字化形式复制的作品,不向其支付报酬,但不得直接或者间接获得经济利益。同时,依据《条例》第6条第6项规定,建设开通的“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2008年开通)和“中国残疾人数字图书馆”(2011年开通)等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有相应的作品合理使用权;依据《著作权法》第22条第11项、《条例》第6条第5项规定,在新疆、等少数民族自治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适用于少数民族文字通行地区的翻译类合理使用。

1.4法定许可

法定许可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据法律规定,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而使用其作品但须依法支付报酬的制度。法定许可的本质是将著作权人的专有权降格为报酬请求权。《著作权法》第23、33、40、43、44条分别规定了5种法定许可情形(即教材编写许可、报刊转载许可、录音许可、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播放已发表作品许可、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播放已出版录音作品许可),《条例》第8、9条则分别规定了两种法定许可情形(即作品网络传播的远程教育许可和扶助贫困许可)。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和相关公益性数据库的开发利用都离不开对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如根据扶助贫困法定许可规定,目前设在我国各级公共图书馆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依照法定许可规定,自公告之日起满30日,著作权人没有异议的,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向农村地区的公众传播扶助贫困和适用基本文化需求的数字化作品,并按照公告的标准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2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著作权利用的困惑

2.1直接授权成本过高

虽然直接授权包括了一对一授权、授权要约和创作共用等多种方式,但授权要约模式由于可操作性不强和单靠市场机制推行难度大[4],创作共用模式则由于协议较为复杂,作者正确理解协议有一定难度,并且协议普及力度不够,绝大多数作品并未加入协议,因此这两种模式目前还未得到广泛应用,无法成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主要授权方式。由此可知,一对一授权模式自然就成为直接授权的主要方式。同时尽管人类社会经过了数千年的科技创新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无法计量的信息资源,但是对当前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文化传播最具影响力和推动力的信息资源,大多数还处于著作权保护期内,因此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机构如果不事先获得作品的著作权使用许可,就无法对大多还处于著作权保护期内的作品进行数字化和网络传播,这就不可避免地把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作置于一种“海量许可”困境[5],导致直接授权交易成本过高,使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遇到困扰。

2.2间接授权机制不畅

间接授权包括集体管理、由出版商授权、专业版权公司授权、技术平台服务商代收代授模式等4种方式。由专业版权公司授权的作品数量很少,同时也必须解决海量授权问题;由出版商授权,出版商往往凭借出版发行上的优势地位对著作权人提出许多不合理要求,如要求无偿获得作品网络传播权,因此大多数作者并不愿意一揽子将作品授权给出版商;由技术平台服务商代收代授模式主要适用于网络环境中的数字作品,技术平台并不能很好解决纸质作品的授权和收费问题。因此以上3种方式应用范围均有很大局限性,并不适用于大规模的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相对而言,集体管理是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获取作品的重要间接授权渠道。然而由于我国《著作权法》第8条、《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第19条都明确规定作品著作权人享有自由加入集体管理组织的权利,这决定了我国各类集体管理组织不能强制著作权人加入,因此其所代表的会员数量非常有限,目前还根本无法完全满足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海量的著作权许可要求。同时目前集体管理模式表现出一定的缺陷,如缺乏先进的技术平台,授权效率不高;滥用其垄断地位,侵害权利人和使用者的权益;存在较为严重的不积极维权的问题,这导致很多作者对集体管理组织产生信任危机,影响了更多会员加入。因此对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者来说,间接授权机制运行似乎并不顺畅。

2.3合理使用情形过严

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第8项以及《条例》第7条均规定了合理使用条款,然而必须指出,为充分保证著作权人的权利,法律对其有较为严格的适用限制:一是使用地点限制,即图书馆等只能在本馆馆舍内(馆域网)内向读者提供数字化作品;二是作品范围限制,即限定为本馆收藏时就是以数字形式合法出版的作品和图书馆为了陈列和保存版本的需要而制作的数字化复制件;三是使用目的限制,即对馆藏文献进行数字化应被用于个人研究、保存版本以及教学科研的需要,并且不允许直接或间接获得经济利益;四是使用方式限制,即提供作品时应采用技术性措施,只允许用户在线阅读,不能下载全文。基于上述限制,绝大部分图书馆收藏的合法的数字化作品无法向广大读者提供,极大妨碍了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所需特色资源的收集以及后期推广利用。同时,还必须指出的是,根据《条例》第10条规定,除第6条第1项至第6项、第7条规定的情形外,不得提供作者事先声明不许提供的作品,目的是防止作者通过事先声明的方式规避《条例》规定的上述限制和例外。然而由于该法条仅仅是规定“作者的事先声明无效”,并未明确当事人的合同约定能否排除上述限制和例外,因此《条例》并不能禁止双方以合同协议方式排除上述合理使用的行为。在实践中,正是由于上述法律缺陷的存在,资源提供方或著作权所有人往往凭借其强有力的卖方市场地位,隐性逼迫图书馆等用户单位签订“凌驾于法定的可适用于图书馆的著作权例外之上”[6]的资源许可协议,不断挤压社会公众利益空间,由此导致图书馆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中,可能因符合法律所规定的合理使用范畴但不符合双方签订的并非真实意愿表达的资源许可协议约定的行为而产生侵权风险。

2.4法定许可方式过少

前已述及,法定许可的本质是将著作权中的一些绝对专有权降格成为一种合理报酬请求权,从而在作者的排他性权利和公众的合理使用之间构建一种中间制度。作为一种具有较高效率的著作权授权方式,法定许可应该有更大的应用范围。然而出于对法定许可会过多损害著作权人利益的担心,目前我国著作权法并没有明确规定纸质文献数字化、已购数字资源下载转化以及网络资源下载链接的法定许可制度,《条例》第8条、第9条也只是就网络传播方面规定了实施远程教育和扶助贫困的法定许可,并未明确规定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在馆舍外信息网络传播的法定许可。很显然,法定许可方式的过少也影响了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所需特色资源的合法收集和有效利用。同时,还必须指出的是,我国的大多数法定许可规定了一个前提条件———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不得使用,这与其他国家的法定许可制度有很大不同,准确地说应该是准法定许可制度,即同意著作权人以声明的形式排除法定许可的使用,这无疑极大削弱了法定许可的效力。

2.5技术措施保护过度

技术措施保护是法律界为解决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人作品保护难题而提出的解决方案,意在制裁为侵犯他人著作权而破坏有效控制作品的技术措施,以及有意为牟利而提供破坏技术措施的设备和服务的行为。为兼顾著作权所有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平衡,各国法律同时规定了若干规避技术措施行为的例外情形。然而我国《条例》第12条仅仅规定了4种例外情形即为教学或科研目的、非营利为盲人服务、国家机关依法执行公务以及进行系统或网络安全性能测试等,例外情形范围过于狭窄,与国外相比有较大差距。依此规定,图书馆进行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时,对存储格式已经过时并在市场上无法购买的作品不得合理规避其技术措施,因为不符合法定的4种例外情形。此外,对于图书馆履行自身职能、充分发挥自身在人类文化遗产保存方面的价值的至关重要的活动———数字文化资源长期保存,我国现行法律也并未明确规定允许图书馆享有规避数字资源技术措施的例外[7]。我国法律对作品技术措施的过度保护严重影响了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进程。

3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著作权许可的出路

资源授权无法突破现有法律与授权资源无法满足读者需求是目前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所面临的最大两难困境。虽然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机构最好现实应对措施是研究熟悉现行法律,并在法律给予的合法空间内开展工作,但这仅是权宜之计,非长久之计,根本出路是积极推动现行著作权法律的修订完善,争取法律给予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社会公众更大的法律活动空间,促进著作权法设计上的再平衡。目前国家版权局于2012年3月公布《著作权法(修改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一稿),公开征求意见后,又于同年7月公布《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二稿)》(以下简称草案二稿),最后于同年10月向国务院法制办提交《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三稿)》(以下简称草案三稿)。下面笔者结合著作权法修订草案情况来分析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著作权许可难题的化解程度。

3.1坚持利益平衡原则

利益平衡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进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法治社会立法的方向。现代立法实质是一个利益识别、利益选择、利益整合及利益表达的交涉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立法者旨在追求利益平衡[8]。法律是相关利益方相互谈判和协商、相互让步和妥协达成一致并使相互权利义务制度化、规范化的结果,是利益平衡的产物。著作权法就是一部关于著作权利益平衡的法律,其调节利益平衡的机制是通过设定著作权人和公众的权利和义务来实现的。随着高新技术发展,传统图书馆版权利益平衡机制无可奈何地在数字空间下被打破,因为数字技术彻底改变了作品创作、传播和利用的本来面貌,促使信息创造者、信息传播者和信息利用者之间权利义务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由于网络的迅捷性、互动性、超时空性和整合性,数字化作品下载和复制成本非常低,不仅传播速度更快,而且传播范围更广,社会公众超出合理使用范围非法利用作品的情形大规模增加,于是为更好保护著作权人利益,著作权法规不断扩张,以弥补新技术带给版权人的实质性利益损失,如新设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却没有完善的权利限制措施,以致图书馆和社会公众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由此导致著作权利益冲突或失衡[9]。2012年启动的《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工作就是为了重塑著作权利益平衡,在增加著作权保护条款的同时,相应拓展著作权法的权利限制条款,以适应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广泛应用背景下著作权利益分享与协调的新要求和本土文化事业与产业迅猛发展对著作权利用新保障机制的新呼唤[10]。

3.2完善集体管理组织

著作权集体管理模式可分为自愿性集体管理、延伸性集体管理和强制性集体管理。我国现行的著作权集体管理模式就属于自愿性集体管理,是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经权利人授权,集中行使权利人的有关权利并以自己名义进行的管理活动。延伸性集体管理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起被北欧国家所采用,是指当一个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代表足够数量的权利人,并与之就利用作品达成协议代为行使著作权时,这种管理行为可以延伸至该领域内的其他非会员权利人,但是每个权利人可以以书面禁令的方式来阻止其作品遭到延伸性管理而产生的复制行为[11]。强制性集体管理是指著作权人无论是会员或者非会员,只能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来行使相关权利,如果权利人不接受集体管理,视为放弃该权利。该模式以德、法为代表。显然,完善集体管理组织是一种解决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所面临的资源著作权海量授权问题的核心方式,学术界对此主要提出了3点建议:①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集体管理制度,改自愿性管理为延伸性管理或强制性管理。②建立统一著作权权利信息查询平台,开发版权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我国版权集体管理的数字化。③破除集体管理组织的垄断性,引入市场竞争者,提高授权效率。草案一稿第60条、70条制定了有关延伸性集体管理规定,但由于社会反响强烈,该条款被指责为“被代表”、“被另行规定”[12],甚至有学者建议本次修改应暂缓设置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等将来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运行机制相对完善后再作考虑[13]。到草案二稿,第60、70条虽然依旧规定了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不过相比一稿明确了适用范围,即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和自助点歌。再到草案三稿,则只规定了自助点播这一种著作权集体管理延伸范围。这充分说明目前我国社会公众由于对原来著作权集体管理的垄断性、授权效率的低下以及报酬获取的不公正的认识,极大影响了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在我国的推动。因此,我们应顺应网络时代著作权利用的去中间化趋势,重构集体管理制度的角色即从交易参与者变为市场服务者[14],确立集体管理组织竞争性的市场主体地位,鼓励更多的私人机构参与竞争,以打破集体管理组织的垄断性,推动建立跨类型作品服务平台,以提高集体管理组织的授权效率。只有这样我国才有社会基础,才有可能在新修订的著作权法中借鉴丹麦等国著作权法有关延伸性集体许可适用于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以及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等领域规定,以更好推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

3.3优化合理使用制度

作为著作权相关权利人的利益平衡器,合理使用制度已成为各国著作权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合理使用适用范围的界定始终与传播技术的发展相纠结。全球基于合理使用制度的立法模式各不相同,主要有3种:①因素主义模式。以美国为代表,提出了四要素,即使用的目的和性质、作品的性质、部分使用的数量和实质性、使用对作品的潜在市场或价值的影响,该模式具有灵活性和概括性的优点,但也有易造成司法实践混乱的不足。②规则主义模式。以英国、德国、法国、中国为代表,如德国著作权法以列举的形式详细规定了如临时复制、政府部门为公务而进行的复制等11种著作权合理使用行为,该模式具有稳定性和规范性,但易造成立法的滞后。③综合模式。以国际公约如《伯尔尼公约》和《TRIPs协议》等为代表的抽象概括加具体列举综合模式。我国现行著作权法采取的是规则主义模式,属于封闭性立法,缺少对合理性作统一判断的原则性标准,严格限制了其适用范围,同时法律规定的具体合理使用情形又过于严格,这自然非常不利于公共数字文化的建设。因此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专家们建议,一方面我国应主动吸收因素主义模式所具有的优点,以利益平衡为总体原则,采用原则、要素、规则三者相结合的立法模式;另一方面要完善具体的合理使用条款,解决公益性机构收集、保存、使用、传播受著作权保护作品的合理使用豁免等问题[15]。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借鉴了国际条约的综合模式,将三步检验法加入合理使用条款之中作为判定要件,同时明确规定了计算机程序的合理使用情形。不过草案一稿和二稿有关三步检验法立法技术略有不同。草案一稿以单独条款的形式在第39条规定了三步检验法,合理使用的客体是已经发表的作品,这就与第40条所规定的合理使用客体既有已经发表的作品又有作品相冲突,因此草案二稿、三稿修改为:第42条第1款列举了合理使用的12种类型,并增加第13项合理使用的开放式规定或兜底条款———其他情形,在第2款则规定了三步检验法———以前款规定的方式使用作品,不得影响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得不合理地损害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著名知识产权法学者吴汉东对此修改评价到:“草案在列举式立法的基础上,加入了抽象的判断要件,使司法上对著作权法所列举的行为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10]同时,从合理使用具体列举条款的修订情形来看,图书馆界等公共文化机构学者所提的大部分提议并未被采纳,如馆藏复制与网络传播豁免、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豁免、网络资源链接豁免等[15],这些豁免权与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一方面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和服务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服务模式、合理的用户控制和谨慎的资源控制,结合三步检验法来判定自身行为是否是合理使用,从而扩展合理使用的范围空间;另一方面继续关注后续的修订进程,积极反映图书馆界的诉求,即便在著作权法层面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取得合理使用范围突破难度很大,但如果能在未来关于其他情形司法解释中,能够包括适用于图书馆的新的合理使用类型,那么对社会公众来说是一件幸事[16]。

3.4扩充法定许可内涵

法定许可是在法定范围内自由利用作品,但必须支付法定费用的制度,其目的在于通过弱化权利排他性的方式降低作品利用的交易成本[17],以鼓励和促进对作品的利用和传播,平衡协调著作权个人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的关系。前已述及,虽然我国相关法规规定了七种法定许可情形,但类型还是过少,因此很多学者指出图书馆等公益性机构所享有的法定许可权利范围过于狭窄,社会公众基本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为此建议:一是变“准法定许可”为“法定许可”,取消著作权人排除法定许可适用的权利,即去掉现有规定中“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不得使用”的前提条件;二是进一步扩大法定许可适用范围,赋予公益性数字图书馆建设(包含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法定许可权,即建设公益性数字图书馆使用著作权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如果收到著作权人对其作品通过数字图书馆上网使用的异议,则应立即停止该作品网上的传播[18]。然而在《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过程中,一些专家建议取消法定许可制度,因为根据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20多年的实践来看,权利人的报酬权并不能得到有效保证,法律规定形同虚设。不过立法者认为,该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其失败的原因在于付酬机制和法律救济机制的缺失,因此,一方面,草案一稿着重从这两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增加了关于法定许可必须事先备案、及时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付酬和指明来源等义务的规定,如使用者不及时履行上述义务,著作权行政管理机关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课以行政处罚;另一方面,草案一稿取消了法定许可制度中声明不得使用的例外(报刊专有声明除外),教科书法定许可增加了图形作品,报刊转载法定许可增加了专有出版声明,录音法定许可调整为合法录音制品出版后3个月,将广电播放录音制品法定许可并入广电播放作品法定许可制度[19]。很显然,法定许可类型并未扩张,公益性数字图书馆建设法定许可权并未纳入修订条款,即便是这样,上述修改草案一稿的意在完善法定许可制度的第46条和48条还是引起了音乐界的广泛质疑[20]。这一方面是由于法定许可制度虽然具有授权效率高、交易成本低的优势,但也有定价效率低、法定交易条件僵化、不利于作品价值最大发挥的固有弊端],著作权人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另一方面更是由于音乐产业因网络盗版已遭受重大打击,而长期存在的法定许可制度并未给权利人带来实质性收益,由此带来的是音乐产业对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的极其不信任和激烈反对。后来在草案二稿、三稿中,删除了录音法定许可。由上可知,目前社会环境下,从著作权法律层面上设立公益性数字图书馆法定许可权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对于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机构来说,一方面是继续呼吁社会对社会公众利益的重视和关注,另一方面是认真探讨研究法定许可制度的完善,为今后著作权法律的再次修订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篇(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为各个地区的政府部门,已经在文化政策、设施建设、队伍组建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以西部大城市成都为例,已经成为全国统筹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试验城区,构建城乡一体文化的建设中取得良好的成效[1]。我国人民对文化要求逐渐拔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设施建设、人员、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等重要构建内容还需不断地完善与进步。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本理念和主要内涵

1.1公民自由

文化权利的基本标准就是保障公民的自由权利。每个国家的宪法制度与文化权利的文件内容都重点提到,国家公民有追求文化自由的权利,其中包含信仰、思想、艺术创作、表达等多方面内容[2]。我国所颁布的宪法内容中也明确表达了公民有追求自由的权利。但我国公民需要重视的是,国家表示公民有追求自由的权利,但并不代表公民可以利用文化自由的权利放任自由。

1.2文化参与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要有文化参与。现今我国开始鼓励人们创办民办图书馆。“科教图书馆”已经分别在10个省市创立了25家加盟图书馆。现今,民办图书馆数量快速增加。为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以采用政府协办、民企民办、民众合作创办等方式创办博物馆,民办博物馆占比博物馆数量超过三成,已有30家有余。其次,公民也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管理项目。以北京朝阳区为例,其建设的“垡头文化中心”以社区内的居住人员自由建设,并实施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的实施政策。促使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文化。

1.3文化公平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最为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对公共文化资源配置进行合理、公正的分配。财政转移支付的资源配置方案能够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公平与原则。社会中不同阶层的人们群众都应有权利平等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其能够充分体现文化公平。例如部分地区的政府部门在其城市决定构建超出老百姓消费水平的公共文化项目,“大剧院”为体现最明显的项目之一。大剧院构建资金较大、票价超出当地实际消费水平、大剧院的文化项目与老百姓生活实际相差较远、收益不佳等等问题都违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原则,做不到真正的公平公正。

2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2.1努力实现公共文化意识的全民提升,唤醒社会公众的文化自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地区的政府部门为投入建设的主体,但国家公民的参与、对于社会文化的责任承担能力也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重要的影响。只有国家政府部门与公民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完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此,国家政府部门应该努力实现公共文化意识的全民提升,唤醒社会公众的文化自觉。公众文化自觉能够积极响应国家政府构建文化服务体系的号召,国家与公民之间有良好的互动。根据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民众的公共文化意识水平有待提升。从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可以得出结论,从产生国家形态初期,一直由权利者与高阶层人士掌握文化资源,高阶层贵族和权利统治者拥有专享文化的权力。在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进程中,也无法实现人民群众共享文化资源。也可以理解为改革开放前期,我国从未产生真正的公共文化服务形态,更无法唤醒社会公共的文化意识。社会发展到国家建立了完善的经济体制,我国公众才得以享受平民化消费和展示自我价值的机会与平台,公众公共文化意识得到唤醒。社会公众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决策层有直接的关系,更是公众文化需求的体现。

2.2坚决履行政府的文化责任

地区政府对文化共建有重大的责任义务,更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力量。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地政府要保证社会公共文化的完整构建,以不损害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为原则目标,坚决履行政府的文化责任,对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具体规划、设备投入、设施建设、公共管理等方面都要进行合理的安排,从而兑现对公众的文化责任。

2.3强化对文化需求的引导,拉动积极文化内需

公众在文化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矛盾问题,是公众对文化的需求与文化实现两者之间的矛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矛盾问题。公共文化设施在建设过程中或其服务出现问题时,就会导致其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情况发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全面,公众参与文化服务没有积极性,其投入与产出也会出现失衡的现象。对此,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转变政府热度过高、群众过冷的情况。其中还有一点问题尤为重要,文化设施中体现文化内涵较少、民众参与性不高,导致文化设施的用处没有得到发挥。政府可以将部分文化场所进行免费开放,将收入标准降低为人民群众能够接受的消费水平。强化对文化需求的引导,积极拉动文化内需。

2.4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整合基层文化队伍资源,指导开展文化活动

我国人民群众基本都已经过上了小康生活,生活水平与经济水平都呈整体上升的趋势发展。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扩展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政府部门要将分散的人群进行整合,构建基层文化队伍资源。可以创立公众文化协会,由文化部门对协会进行管理与监督,并进行辅助创建,指导开展文化活动,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3结束语

以上内容,充分说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政府要提高公众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公共群众建设基层、适用的文化设施项目,确保公共服务建设的公平公正。

参考文献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篇(3)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应着眼于全面提高图书馆人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着力营造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培养人的文化氛围,在和谐的环境中完成对人的思想、理念、精神的再塑造。

(3)坚持全面系统的原则。应全面反映工作宗旨与行业精神、工作与学习、管理与服务、思想与行为等各个方面和层次的价值理念与行为准则,集中全体人员的思想和智慧,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形成有特色的单位文化体系。

(4)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应发动全体图书馆人共同参与,树立人人是文化建设主人、人人是单位形象代表的观念,激发干部职工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单位文化建设做贡献。

(5)坚持常抓不懈的原则。单位文化建设应与本单位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搞形式主义,单位文化的形成必须依靠单位干部职工长期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实践,要做到目标明确,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确保单位文化建设取得预期成效。

2公共图书馆单位文化建设的构成

公共图书馆单位文化不仅具有文化现象的内容,还具有管理手段的内涵。其构成系统从结构层面而言包括:

(1)物态文化层。即见之有形、闻之有声、触之有觉的表层文化。主要是单位直观形象如单位的环境、标识、单位人员的风貌等。它们虽然以物质形态存在,但能反映单位的观念、精神,表层文化更多从感官视觉上给人以强烈感受。

(2)制度文化层。制度是组织管理的基本规范,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全局性特点。制度文化包括学习制度、工作制度、责任制度、奖惩制度、廉政制度等。

(3)行为文化层。行为文化是单位干部职工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职业道德准则和职业行为规范的总和。它表现在业务工作、事务管理、待人接物、仪表举止、廉洁自律等各个方面,是单位理念文化的具体体现,是单位形象的直接展示。

(4)理念文化层。理念文化是单位的核心价值观、单位精神、单位共同愿景的高度浓缩和概括。

3宁波市图书馆单位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

近年来,宁波市图书馆在抓好业务建设的同时,注重单位文化建设。围绕着“公益、平等、开放、创新”的单位精神,充分利用本馆丰富资源,为职工提供各种提升素养、展示自我和拓展创新平台,积极营造积极和谐,健康向上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从“学习、和谐、民主、规范”四个方面来打造“馆员之家”,形成宁波市图书馆特有的单位文化。

3.1利用特色资源,打造学习之家

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适应时代需求的图书馆馆员队伍,是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在开展文化建设过程中,把职工的道德素质修养的提升放在首位,作为单位文化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利用本馆丰富资源,为职工提供优质的学习平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打造学习之家。

(1)利用讲座资源。当前,图书馆讲座已经成为图书馆业务领域拓展的一大亮点,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如宁波市图书馆,从2006年4月开始,天一讲堂经多年打造已成为宁波市的文化品牌项目,每周都有不同的名家走进讲堂以不同角度、不同内容、不同形式来讲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馆领导带头聆听,在馆领导的带领和教导下,职工形成一种自觉的学习聆听意识,不断提升自我。

(2)利用图书资源。图书馆最大的资源便是图书,馆现有纸质藏书300余万册,还有丰富的电子资源,我馆鼓励职工多读书,读好书,并适时组织职工参与到读者的阅读沙龙活动中。

(3)充分利用中心馆资源。宁波市图书馆是宁波地区的中心馆、龙头馆,每年根据事业发展需要,组织举办各类培训班,开展各类业务培训,培训期间我馆均安排相关业务人员参与,形成馆内馆外互相交流,相互探讨,共同发展良好氛围。

(4)充分利用图书馆系统资源。随着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推进,图书馆系统和馆际之间的交流随之加强。每年,我馆多次派员参加部级、省级等图书馆系统举办的各类培训、研讨会,开展馆际互动交流,整体提升图书馆员的业务水平,提高社会文化服务综合能力和服务水平,使专业业务人员更加明确发展方向,准确定位,安于图书馆工作。

3.2丰富文化生活,打造和谐之家

职工文化活动是促进单位和谐、增强单位团队精神和凝聚力的有效载体,“馆员之家”的打造是我馆单位文化建设的特色。

(1)读者活动共参。每年我馆都面向市民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在2014年举办的文化惠民活动中如“风雅鼓楼,诗琴永丰”端午雅集、“天心月圆诗画甬图”中秋诗会,我馆职工不顾节假日积极参加,与读者互动,增进了解。

(2)单位活动凝力。首先,为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建立职工活动室,开展系列健身活动,如乒乓球、台球、棋类等。2014年,结合文卫工会健康年活动,组织职工开展诸如健康歌表演秀、幽默创意比赛等活动。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引导职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科学健身,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以良好的形象、健康的体质,为社会公众服务。其次,为引领树立员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造图书馆员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职工凝聚力和向心力,先后组织开展职工拓展训练、中秋职工才艺展示活动,举办“最美甬图人”微演讲等等活动,在职工形成相互理解、包容、协作、欣赏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工作团队。

(3)共建活动互进。宁波市图书馆馆外流动图书馆170余家,本着“共建促发展”的原则,积极与流动馆开展共建互进活动。先后与局机关联合举行了“六一”职工亲子趣味活动,与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举办了趣味运动会,走进象山某驻军开展交流联欢,通过活动不仅增进相互间的交流,同时从他们身上学到坚守无悔这一朴实的人生观。

3.3发挥员工力量,打造民主之家

充分发挥职工的民主意识和监督作用,让职工参与管理,主动关心单位建设发展,积极为单位发展出谋划策。

(1)强化意识。贯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学习、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坚持每月开展职工教育,不断增强职工民主意识,强化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意识和自省意识。每年“七一”期间,组织党员干部到文明结对村慈溪胜山镇胜山村,为特殊群众送“微心愿”,到余姚梁弄实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2)推进民主建设。充分发挥职工的民益,确立职工在“馆员之家”中的主人翁精神,在领导班子中形成了调研、分析、讨论、决策的工作作风;从开放时间的调整、职工食堂的提升,到图书馆新馆建设,新管理制度或实施办法的出台,发动职工献计献策,参与讨论,听取员工的意见建议。发挥工会职代会作用,让职工履行民主决策的权利,重大决策如《职工岗位职责和岗位系数方案》提交职代会讨论通过。此外,为保障女职工权益,行政领导还与工会签订了《女职工权益保障协议》。为提升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水平,设立意见箱、网上邮箱,开展网上或书面调研。

(3)加强监督。党支部专门设立了纪检委员,对工程建设、设备采购等等进行监督;部门主任和工程项目负责人与馆部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以加强廉政建设,杜绝不正之风。

3.4健全管理制度,打造规范之家

“馆员之家”重视营造温馨、规范的工作学习环境,提升单位内外形象。

(1)提升形象。重塑单位环境,注重单位内外整体形象。我馆本着“以读者为本”,从方便读者的角度出发,对一楼原图书外借室和三楼原图书阅览室的图书排架布局做了调整,打破“借”、“阅”界限实现一体化服务,提升图书馆对外服务功能。对本馆的VI系统进行提升,尤其在图书馆对外形象宣传中常用的如log、色彩、字体进行规范,统一基调、统一规格,规范设计制作摆放。重新设计制作了公告栏、宣传栏、宣传资和各开放部门借阅制度;开设了微信平台,还对本馆外立面环境进行整体提升。在公共场所安放自动饮水机、在服务台增置常用药、老花镜、雨伞满足读者的需求。

(2)严格制度。为加强单位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能,先后建立或完善考勤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出差审批制度、财务管理细则、合同管理制度等等,对外借借阅制度也作了重新的梳理,明确了操作流程和办法,确保各项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有律可查。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篇(4)

党的十召开以来,各界人士对于时代的认知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时代新高度,对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在党中央作出的最新部署中,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的重要内容,并且确立了明确的战略目标,即到2020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完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均等,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1]各地、各级文化部门应以“四个全面”作为指导,尽快完成城乡覆盖,建设高效、便捷、实用、可行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是各部门重要的战略任务。

1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证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而保护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最重要途径,即为发展公益性事业。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来保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其重要作用和实际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的几个方面[2]:(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概念和特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概念相对复杂,主要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普及基础文化知识、宣传先进文化、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保证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各项文化机构以及组织的总称。它的内容十分丰富,譬如组织机构、政策措施、基础文化及基础设施建设、事业经费与人才队伍等。与普通的市场化文化经营产业相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有便利性、公平性、公益性、均等性、多样性、易普及性六个特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目的并非盈利,而是利用便利的社会资源提高人民综合素质,满足人民群众日渐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是一项重大的利民举措,保证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并且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源,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水平,促进人民群众的健康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需要,并且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2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路径

2.1 创建文化体制,建立健全文化发展机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在体制的作用下才能更完善。因此,一方面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对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进行创新;另一方面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能力。同时,不断完善公益性设施建设,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创立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重点文化项目,推出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并在政策上对这些品牌进行鼓励,促使这些文化产业品牌不断发展,带动全民文化水平的发展。所以,应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2.2 明确政府责任,统筹规划协调布局

政府要以全面性、战略性的眼光完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当中,并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一起部署,共同实施。同时,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在政策上给予鼓励,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认真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并积极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实行政事分开、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务必将政府的职能从发展文化转移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上来。要以现如今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基础,实现对公共文化权益的保障、满足人民群众的基础文化知识需求,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并以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为出发点,兼顾城乡、地区差异因素,合理安排,统筹规划,促使其协调发展,形成高效、实用、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3]

2.3 丰富公共文化产品服务和供给

要始终以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为风向标,对市场公共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进行引导,筛选精品文艺作品,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的质量。同时,要积极利用各方面力量,对文化作品进行创作生产以及供给。增强服务意识,根据群众的文化需求建设切实可行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人民群众开展订单式、菜单式服务,尽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的一切需求。努力使人民群众喜欢文化,进而参与文化,最后创造文化。

2.4 切实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构建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的关键点是促使基层的公共文化设施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建设多功能、全方位,集党员教育、宣传文化、科学普及、体育健身、普法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基层文化服务中心。[4]并始终坚持建管共用,提高服务职能,最大化发挥综合效益。并不断丰富基层文化,将高素质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要环节,深入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同时,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能,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打好基础。

3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趋势

3.1 突出文化的传承

文化的出现都是随着经济以及社会的变革不断演变的,文化随着世世代代人民的生活不断发展。因此,传承文化的责任不应有地区差异,将前人优秀的文化理念、文化因素传承下来,并加以传播与改进是每一个人肩头的重担。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要继承传统文化。例如,作为粤剧之乡、龙舟之乡的东莞,仅仅重视现代文化的宣传而摒弃了传统文化,最终使得东莞整体文化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因此,在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更应该突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3.2 重视文化的融合

文化融合是历史的发展趋势。经济发展必然导致人口流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注重研究不同地区的文化特征,以便为“新城市人口”提供人性化的文化服务,同时注意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之处,丰富自身。[5]另外,文化交流要重视文化差异,取长补短,为文化背景不同的公民提供有针对性的文化服务。

3.3 促进民主的“自主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最终对象是公民,因此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时,要站在公民自身素质发展的角度上思考,切合实际进行建设,满足公民的切实所需。这不仅仅是单纯的政府行为,而是要自始至终尊重公民的自主意识与权力,鼓励公民踊跃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当中。政府部门应当考虑如何促进公民“自主建设”的问题,如此才能面对并更好地解决未来发展中的种种问题。

总之,公共文化服务是当今社会惠及全民的一项具有公益性质的重要文化事业。建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造福全社会的一项重大工程,这项伟大工程需要政府、文化部门、企业,乃至全社会人民的共同配合来完成。作为惠及全民的文化事业,只有通过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通力协作,才能发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严隽琪.推进“十三五”期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J].民主,2015(11).

[2] 耿达,傅才武.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检视与政策建议[J].湖湘论坛,2016(1).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篇(5)

建国之后我国成立了文化馆,作为我国文化服务体系重要机构,文化馆发展成传播中华文化的阵地,具有综合性与开放性的特点。自从我国推出对外开放开始,经济就获得急剧发展,由此带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文化馆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传播先进科技上。伴随我们发展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日益推进,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方面的需求同样日益提升,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这个背景之下,国家需要切实加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广大民众文化权益提供坚实的保障。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以来从事文化馆工作的经验,探讨了文化馆发展的作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文化馆发展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与业界人士共同探讨,为推动文化馆建设、发展提供参考,使其更好的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一、文化馆发展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这一宏伟梦想,一定要提升我国的文化发展的软实力,推动文化发展和繁荣,进一步提升文化的教育与引导功能。随着经济实力的逐渐提升,带动了广大名男子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在物质上获得充分保障的基础上,民众在精神层面的需求逐渐提高,文化馆将文化服务提供给民众,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众的生活,令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

文化馆是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的关键一环,对充分确保广大民众的文化权益起着助推的功能。作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有机组成内容,公共文化的服务体系属于社会文明成果,应当切实强化对该体系的建设,推动其不断完善,具体来说,应当从广大民众的文化利益入手,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精神文化的需求,充分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非常有帮助。现在我国公共文化事业依旧停留在起步时期,尽管有了很多成绩,但还存在体系不完善、区域失衡等现象,这样就很难有效满足广大民众的文化需求。因此,在今后必须加强文化馆建设,推动其不断发展。

二、文化馆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文化馆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包括保障机制不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现建设不平衡,基层文化队伍不合理,公共文化供给不足等诸多方面,这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影响很大。因此本文首先分析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为下一步提出对策做好铺垫。

(一)尚未形成完善的保障机制。

现阶段,我国投入到公共文化事业上的资金不充分,所以,造成基础设施不完善,没有充足的经费来提供支持,那么就无法开展公共文化事业。现在的具体情况是该项事业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区域不均衡问题,有些地区无法提供充足的文化产品。不仅如此,地区的经济状况同样能够对文化发展起到作用,我国在该项事业上的资金来源途径非常单一,单纯的依靠政府拨款来进行运作,明显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资金上的不足,使得文化设施不完善,广大民众在进行文化活动中往往会受到限制。因此,今后应当加大经费支持,构建起科学合理的保障机制,进一步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平衡。

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各个地区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失衡现象,究其根源,关键由于不同地区经济水平的差异导致,经济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广大民众文化活动的发展。在经济状况相对较差的西部地区,由于自身经济状况的影响,以及国家经费的不足,使得文化馆和基层设施陈旧,文化活动内容比较单调,这样就很难引起广大民众的参与热情。这与经济水平高东部沿海地区存在不小的差距,这些地区往往建设了比较完善的文化馆与基础设施,文化设施建设比较科学,人民群众也非常方便参加各种相关活动,具有相对较高的参与热情。因此,今后必须进一步缩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三)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不科学。

研究可以发现,现阶段文化馆的基层文化队伍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人员结构不合理,年龄相对较大,具有较为落后的观念,素养根本无法满足当今工作的需求。尤其是管理人员,往往是年龄较老的人,没有先进的理念,开展活动的形式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对于各种先进的技术不能灵活融入到文化活动中,导致活动内容陈旧、缺乏吸引力。

(四)公共文化供给的随意性比较大。

国家在文化供给上不充足,同时形式比较单调,所采用的方式相对落后,在形式与内容方面不注重创新。文化馆从业者基本上没有专业背景,管理人员在性别搭配师不协调,上述问题的存在,充分表明公共文化供给上比较盲目。

三、加强文化馆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发展的有效策略

针对当前文化馆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推动文化馆发展,使其所具有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今后必须重点把握以下策略:

(一)构建起完善的保障机制。

政府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导者,应当以身作则,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构建起完善的保障机制。具体来说,应当详细记录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收入,制定科学合理的保障制度以及方法,应当进一步优化经费管理制度,推动公共文化事业进程,不断拓展收入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其中,增加公共文化服务的经费。

(二)构建创新性文化馆。

如今,社会已经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因此,今后应构建现代型的文化馆,不断提升其水平与层次,积极应用各种新技术,例如互联网技术手段,打造良好的平台,提升广大民众的文化体验,使其技术手段更加现代化,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文化馆管理模式,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创新管理机制,为文化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对各个年龄段的人,提供相应的文化服务,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全面发展,构建起联动效应,从城市逐渐向农村的发展,采取流动服务的制度,符合广大民众的需要,不断增加对经济落后区域的经费,在财政预算上侧重于这些地区,进一步拉近地区之间的距离,推动地区公共文化的发展。

(四)推动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

应当适当放宽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政府应当出面,来为文化馆的l展提供支持,做好宣传工作,吸引社会各界的参与,一起推动公共文化事业。激发社会各界的参与积极性,吸引企业、个人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资、捐助。应当构建起科学合理的竞争机制,加大政府的购买力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政府创办的文化机构,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载体,是广大民众文化学习的场所。当前,文化馆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经费不足、人员队伍素质相对较差等,对于文化馆的发展以及公共服务的供给产生严重影响,为切实推动文化馆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应当注重以下策略:构建起完善的保障机制;构建创新性文化馆;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动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成伟. 试论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重要地位[J]. 大众文艺,2014,24:18.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258.2

一、文化共享工程概述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由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推动文化建设的惠民工程,也是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历史条件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创新工程。文化共享工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通过工程网络体系,以互联网、卫星网、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网、镜像、移动存储、光盘等方式,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它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工程,是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对于打破落后地区信息闭塞状况、缩小城乡差别、培养新型农民、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提升文化创新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云浮市位于广东省西部,于1994年9月设立地级市,是经济欠发达山区市。云浮市图书馆新馆于2009年1月建成,并向广大读者免费开放。同年,文化共享工程云浮市级支中心成立,设立了电子阅览室,向读者免费开放。

二、 山区公共图书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受到制约

文化共享工程自实施以来,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被党和国家领导喻为继“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之后我国文化建设的“二号工程”。①2007年,广东省财政拨款40万元,云浮市财政配套资金20万元,用于文化共享工程云浮市级支中心建设。2009年1月,云浮市图书馆新馆建成投入使用之际,文化共享工程云浮市级支中心也顺利建成,建立了电子阅览室,电子阅览室面积200平方米,配套电脑31台,阅览座位30个,年均接待读者12000人次。次年,建立了“云浮数字文化网”,读者通过登录该网站,即可阅读10多万册电子图书。由于市图书馆每年的业务经费只有30万元,其中购书经费、读书活动经费、设备维护经费占28万元,用于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方面的经费只有2万元。由于资金缺少,导致有些设备不到位或者设备数量太少,文化共享工程业务发展缓慢。

(二)专业人才缺乏,文化共享工程业务工作难以开展

文化共享工程主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传输信息资源,为广大群众提供服务,这就需要一支精悍的队伍能够随时解决群众遇到的困难和问题。②云浮市图书馆人员编制少,专业人才奇缺,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人才更是微乎其微。市图书馆现有编制16个,在职职工14人。在职工作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只有1人,占总数的1%;本科学历的只有5人,占总数的36%;中级职称的也只有5人,占总数的36%;副高职称的人员,一个也没有。在文化共享工程方面,由于缺乏计算机专业人才,导致数据库建设、基层培训辅导、电子资源服务等工作难以开展,不能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共享工程的社会效益没有发挥出来。

(三) 宣传力度不足,读者对文化共享工程知之甚少

云浮市图书馆位于市区府前路天马行政中心区内,离市中心居民区、学校、医院等人群集中的地方约2公里,广大读者前来图书馆读书学习很不方便。2013年12月,市图书馆开展了文化共享工程群众认知度问卷调查,从没听说过文化共享工程的被调查者约占25%,而这些被调查者绝大部分是到文化活动中心或图书馆参加活动的人,如果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调查,不知道文化共享工程的人员比例还要大得多。更有甚者,对文化共享工程也仅仅是听说而已的人占37.8%,从未使用过文化共享工程资源的人占到59.2%,使用率偏低导致文化共享工程资源的极大浪费。对云浮市文化共享工程工作感到满意的被调查者占58.1%,1/3的被调查者认为文化共享工程需要加大资源和服务的宣传。受经费和人员的制约,现在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宣传还很不够,仅停留在图书馆网站和工作人员的介绍等层面,宣传力度不足,宣传方式过于简单。

三、 山区公共图书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对策思考

(一)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支持,促进文化共享工程持续健康发展

如果说共享的主体是全社会,那么,共建的主体则首推各级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因此,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共享工程的成败、进度与质量。③各级党政领导、相关责任部门应当高度重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把它作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文化惠民”的重要手段,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的重要载体。在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投入方面,既要争取市级财政支持,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资金、运行维护经费和收集特色文化资源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经费落实到位,促进文化共享工程持续健康发展;又要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补助经费,推动文化共享工程升级,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使文化共享工程的社会效益真正发挥出来。在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建设上,根据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着力建设贴近生活、贴近基层、贴近普通百姓的传统文化、科技知识、农村生产生活等资源,建设一批能够满足群众需要的讲座、戏曲、图书、电影等专题资源库。增强信息的大众性、实用性,进一步增强共享工程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二)建立一支机制和体制都适应共享工程发展的专业人才队伍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开辟了一个不受地域、时空限制的崭新的文化传播渠道,对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协调经济与社会的同步发展将起到极大的作用。④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切入点,采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立足现有人员的实际,积极提高现有人员的业务水平,通过引进人才的办法,吸收大专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进一步充实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人才队伍。与此同时,需要改革现有“论资排辈”的用人制度,确立“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制度。一是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和岗位聘任制。以岗位管理取代身份管理,打破干部、工人身份界限,切实解决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问题,鼓励职工不断进步。二是实行竞争上岗,让人才脱颖而出。图书馆各个岗位,无论是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还是工勤岗位,在职人员,实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择优聘用;招聘人员实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和考试,择优录用。三是提高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图书馆应该重视职工的继续教育,学习图书馆业务新知识,给职工学习提高的机会。

(三) 加大宣传与推广,让文化共享工程深入千家万户

必须广泛宣传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的作用与意义的重要性,并让各级领导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⑤ 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加大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宣传力度,增加文化共享工程的知名度,提高文化共享工程的利用率。一要用鲜明突出的方式,利用标语、标牌、网络、媒体等多途径告知所有的读者,文化共享工程是一项惠民工程,是供广大读者免费使用的。二是要主动出击,走进学校,走进社区,依靠学校和社区组织,发动更多的人认识了解文化共享工程。山区公共图书馆可以与本地的中小学校合作办讲座,这样既能扩大文化共享工程的影响力,又能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丰富课余生活,对学校教学工作是一个有益补充,容易得到学校的理解和支持。三要寻求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让上级领导更好地了解文化共享工程是做什么的,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图书馆事业的价值所在,也对图书馆争取办馆经费大有裨益。四要联系新闻媒体,加强与地方媒体之间的合作,争取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宣传。

(四)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扩大文化信息服务的覆盖面

要实现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目标,搞好服务工作是关键。各级基层中心、服务点工作人员要强化服务意识,明确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为群众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采取阵地服务与流动服务相结合的形式,扩大服务范围;要用大规模集中服务降低服务成本,扩大受众面,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依托各类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知识讲座、技能培训和信息咨询,提高农民群众的职业技能和致富能力;要采取多种方式,在基层广大群众中普及文化共享工程相关知识,让群众了解文化共享工程的资源内容,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以便快捷地获取所需信息与知识。通过文化共享工程平台,将优秀的文化信息源源不断传输到基层群众中,解决部分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获取信息难的问题,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文化共享工程丰富的农村生产生活、农业科技知识、医疗保健知识,可为农民致富提供有效的信息保障。许多地方依托共享工程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农民工培训、再就业培训等,提高了农村信息化水平和基层群众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注释】 (1) 许新龙:《加快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甘肃科技》,2009年第21期。

(2)梁照月、何淼、陈伟:《陕西省文化信息共享资源实施现状调研及发展对策思考》,《国家图书馆学刊》,2009年第4期。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篇(7)

价值观是反映国民文化的一面镜子,而当代中国农民的价值观则既是反映农村公共文化的窗口,也是推动当代农村公共文化的切入口。当前,农村私性文化滥觞,公共文化严重缺位,构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已是当务之急。因此,从农民价值观嬗变的视角审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路径,具有重大意义。

一、中国农民价值观的嬗变脉络及其特征

(一)农民价值观的嬗变脉络

自古以来,由于中国农村自然经济的一脉相承,其结构保持恒定固化,中国农民的价值观也一直比较稳定,小农意识、宗法意识、安土重迁、重农抑商这些观念成为概括中国农民传统价值观的频现词组。新中国成立以降,土地革命带动了中国农村结构的革命性变化,中国农民原有的所有制关系被彻底颠覆,农民价值观也随之变化。总的看来,农民价值观的嬗变脉络大致如下:

1.传统价值观的动摇期(1949-1977)。新中国的成立是农民价值观发展谱系中的最大变量。土地革命改变了农村历朝历代因土地所产生的人身依附关系,不仅改造了地主,也改造了农民上千年的“东家”意识。自此,农民的劳动由自我支配,而不再属于任何其他人。不过,这一阶段的农民价值观并没有从根本上找到更替理念,传统价值观的惯性仍然深驻人心。地主虽然随着旧世界的消失一道成为昨日黄花,但是农民的自我意识尚未真正觉醒,地主缺位的结果直接造成农民“为谁种地”的心理空场,党和政府自然而然地成为占据这一心理空场的直接而又实际的取代者。与此同时,、、知青下乡等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发生也动摇了农民的价值取向,农民由之前的单纯关心收成,变为“政治挂帅”,由政治导向决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

2.传统价值观的解构期(1978-1991)。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全面推行改革开放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广大农村中得以普遍推行,农民的劳动过程与权责利全面挂钩,这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荡涤了传统价值观赖以维系的社会生态。农民以个人为本位的价值理念开始初步形成,利益而不是政治逐渐成为判断事物得失的价值标杆,农村的社会结构原子化趋向初现端倪。对这一时期农民价值观影响重大的另一个因素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乡镇企业改变了农村的分工模式及职业类型,农村劳动力开始从滞涩走向流动,传统的自然经济观念与单一产业模式被打破。农民的传统价值观无法在现实中得到共鸣,安土守业、小农经济等观念已经在时代的洪流中土崩瓦解,无论是农村还是农民都在寻找新的出路和新的信仰。

3.农民价值观的分化期(1992-1997)。农民的传统价值观坍塌了,可是新的价值观尚未形成,在这一节点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得以确立,这无疑为尚处于信仰空白期的农民提供了明确的主导方向,那就是市场。市场经济的特性决定了其追随者必然以逐利为依托,而利益的多元化也就导致农民价值观的分化。伴随着中国在新的分配模式下日益凸显的利益多元格局,农民价值观的开始多头并进,而利益冲突的情境也促使原本融贯的农民价值观开始断裂,甚至矛盾。

4.农民价值观的整合期(1998-2003)。至此,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二十余年,其对于中国经济腾飞的意义举足轻重。不过,改革开放的成果更多地体现在城市,农村改革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进展不大。不仅如此,中国的三农问题在这一时期处于攻坚克难阶段。至2003年,农民收入已经连续7年增速缓慢,还不到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五分之一,农村的各项社会事业进入发展瓶颈,甚至有个别地区还出现了倒退,基层治理和公共文化呈一派乱相。受此影响,农民价值观既有迷茫的一面,也有反思的一面,之前利益分化的价值观反而可以得到整合。

5.农民价值观的更新期(2004年至今)。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使得中央开始调整历时已久的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中央明显加大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各项有利于三农的倾斜性政策纷纷出台,城乡经济间的汲取型关系被打破。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民的土地权得以进一步明确和维护,农业产值开始显著上升,城镇化和农业生产现代化使得农民的价值观也逐渐步入现代化。同时,随着进城务工的农民人数呈几何数字增长,农民工返乡后也传播了现代化的意识和理念。农民价值观至此进入更新期,一股新的群体类型和社会力量正在中国农村中迅速形成,呼之欲出。

(二)农民价值观嬗变的特征

1.价值结构的不对称性。一方面,中国的农村庞大而松散,且村落间相对封闭,信息交换不畅。另一方面,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地区在经济发展和文化上存在较大差异。这就导致中国的社会变革在农村地区难以同步进行,对于农村和农民的影响也是不完全同步的。加之社会变革的速度远远快于制度化水平和社会规则体系的形成,原本制约农民行动的传统价值观已经丧失了道德吸引力和现实约束力,但是作为一种历史惯性,传统价值观虽不能大行其道,却仍然存在于农民的集体记忆中,发挥着某种微妙的影响力。因此,农民的价值观既有传统的印记,也有现代的特点。

2.价值系统的开放性。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促使改革开放走向深入,城乡一体化成为当前中国社会的基本走向,而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也在快速进行,城市的就业机会吸引数以亿计的农民涌入城市。封闭的村庄与开放的城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而这种反差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刚刚摆脱世代生活状态的农民工面前,农民工作为中国最早一批现代化的农民群体,他们眼界的开阔和社会接触的增多,极大地补充了农民价值观的内容,农民的价值系统也因此变得更为复杂、开放。

3.价值取向的逐利性。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使得农民的利益意识得以觉醒和强化。从一定意义上说,以市场为导向就是以利益为导向,受利益驱使而形成的农民价值观,就是农民开始表现出对利益的热忱,并对可以产生利益特别是物质利益的事业投以极大关注。功利成为农民判断是非的尺度。

4.价值观念的多元化。21世纪的中国,新的利益格局基本形成,利益分化下的农民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在农村中,不同的利益阶层导致了不同的价值取向。面对一件事的态度,社会认同不再像从前那样在农村易于形成,多元的价值观导致了农民秉持不同的评判标准。

二、农村公共文化的建设路径

1.健全公共文化投入机制,优化资金分配结构。资金投入不足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滞后主要原因,因此继续加大财政投入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各级政府应明确财政供给责任、健全规范制度,共同保证财政投入长期、稳定地增长。同时国家应改变长期实行的“重城市、轻农村”政策倾向,改变不合理的资金分配比例,实行文化资金向服务于全国人口70%的农村文化建设倾斜。

2.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关系,完善行政考核机制。各级政府必须转变观念,既重视经济效益,也要重视社会效益,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完善行政考核机制,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以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促进农村社会协调发展。

3.引入市场机制,创新服务形式。各级政府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还要转变政府职能,为此要健全、完善文化市场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消除民资和外资进入文化领域的体制,为正在兴起的农村文化市场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借助市场机制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既可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又可以缓解政府财政压力。但政府应通过税费收取、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保证这些文化服务的公共性和公益性,制定、完善相关法规,预防一些文化部门的寻租行为,避免群众文化权益受到损害。

4. 增强农村文化内生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各级政府致力于“输送”文化的同时,还应为形成文化内生机制创造便利条件。这一过程中,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重视民间文化人才的发现与培养,积极支持民间文艺团体、文化示范户、文化经营户等的发展,支持他们采取多种方式拓宽文化服务渠道,引导他们开展健康的文化活动,在经费、技术、场地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其次是重视专业文化人才培养、引进与交流。省、市、县三级依据具体状况制定长远规划,建立一整套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的良好制度,鼓励文化馆、文联、剧团的创作者、演员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为基层多创作贴近群众、生活气息浓郁的节目。

5. 强化监督机制,健全评估机制。在缺乏有效监督与约束的情况下,政府“也会像任何其他人一样,运用他们手中的权力谋求滋生的利益,而不是谋求社会的利益,政府是否会根据农民的真实需求和偏好来决定自己的行动方向仍是个难以确定的问题”。在没有相应的评估机制条件下,就不能准确衡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的作用发挥及效果。因此,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强化监督机制。必须建立一个设计科学、结构健全的评估机制,及时反馈公共文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反馈结果给予改进。公共文化服务发挥着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大众娱乐功能、普及知识的社会教育功能、传递信息的政治动员功能和塑造共享价值、凝聚社会认同的社会治理功能。积极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关系到农村文化的繁荣发展,而且关系着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因此,构建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陈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M].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6:84.

[2]贺雪峰.农民价值观的类型及相互关系[J].开放时代,2008,(3):51 - 58.

[3]疏仁华.论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的缺失与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07,(1):60- 62.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篇(8)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规划课题):城市农民工文化普及知识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课题编号:GBC1212106

一、公共图书馆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公共图书馆是城市文化的标志

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代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形态,城市文化具有先导性、引导性、指导性。城市文化载体在形态上各异,作用也有所不同,但图书馆可说是一切载体的载体。公共图书馆它是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其生存状态不仅积淀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明成果,还蕴含着国家、民族走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因。它是文化的圣殿,收集古今中外丰富的文献资源;它分门别类使社会文献信息资源流程有序;它是传播文化知识的媒介,连接亿万读者的枢纽;它是进行社会教育,开发智力资源的一座无墙的大学;它是一个融服务性、教育性、学术性为一体的知识信息机构,是知识信息收集、整理、储存和传播的主要基地。

2.公共图书馆是一个专门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并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和科研机构。文献是图书馆开展一切工作的物质基础。关于图书馆的作用,或说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一致认为主要是三种:1.保存人类文化遗产。2.开展社会教育。3.传递科学情报。

二、公共图书馆在城市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公共图书馆功能弱化,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区域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人民群众终身学习的社会大学和传播信息的主要渠道。从国外不少图书馆来看,它们向公众提供的服务范围是很大的。除了提供传统的文献信息服务之外,有的图书馆专门设立了各种市民咨询服务窗口,承担市政府在市民服务方面的工作;有的设立了会议厅、演播厅、展示厅及放映厅等,成为社会、文化的中心,直接参与社会文化事业。公共图书馆已由一般的社会文化机构逐渐演变为城市的文化中心、信息中心和知识中心,为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更多的服务。但在我国,很多图书馆普遍条件较差,馆藏信息匮乏,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不高,很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人们学习知识、获取信息,很少想到图书馆,有些人虽然去了图书馆,也往往因馆藏资料的贫乏而空手而归。久而久之,图书馆渐渐淡出领导和市民百姓的视野,有些人甚至视图书馆为多余或累赘。

2. 财政投入不够,经费不足

由于历史和体制方面的原因,经费不足是大多数基层公共图书馆所面临的现状。虽然各级政府对公共图书馆的投入逐年提高,但是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和快速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相比,基层公共图书馆的财政投入明显偏低。一些地区公共图书馆的财政拨款只能勉强维持人员工资支出,甚至有些连人员工资都无法保障,根本不可能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经费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基层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3. 观念陈旧,服务方式、服务手段落后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公共图书馆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图书馆是用以收藏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这种陈旧的观念根深蒂固,导致了很多图书馆工作人员重藏轻用,服务方式、服务手段落后,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其次,传统的工作模式也制约了工作人员的观念和认识,墨守成规,能动性较差,信息化意识淡薄。很多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仍旧以手工状态方式为主,有的虽然引进了信息技术,但是利用程度不够,很多仅停留在简单应用方面,工作人员没有形成创造的意识,服务的水平和质量都不高。

4. 专业人员匮乏,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加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但是在大多数基层公共图书馆中,一方面既懂图书馆专业知识又能够熟练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才少之又少;另一方面,现有管理人员年年龄结构趋于老化,知识结构陈旧,管理水平较低,与读者沟通不畅。图书馆人员不论是自身的知识、业务能力、外语水平还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都有所欠缺,整体水平不高,这些都影响了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制约了图书馆的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三、公共图书馆在城市文明建设中的措施与对策

1. 领导重视,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公共图书馆是政府投资的公益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提供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公共服务产品,政府应当承担保障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的经费。加大政府投入是从根本上改变基层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关键。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在资金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应将本地公共理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和更新改造经费单独列入预算,以防被有关部门以各种理由截留,并加强政府监督管理,才能有效推进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同时,各基层公共图书馆也要主动出击,积极向政府和社会各界争取资金,从推介、宣传入手,努力提升自身在公众及政府领导心目中的声望。

2. 开展多元化服务,让图书馆成为社会教育和市民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

在科技和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教育已不仅仅限于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在于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开发智力,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公共图书馆除了向社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外,还需提供社会教育、信息交流和文化休闲等各种服务。1996年新版公共图书馆宣言指出“图书馆应向每个人开放”,意味着图书馆将为社会每一个成员提供教育服务。图书馆所珍藏的文化典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运用图书馆特有的教育性与渗透性,实现对每个人的文化塑造”。图书馆要根据自身特点为市民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文化氛围,培养市民的阅读习惯,指导市民读好书,推广各种读书活动;要倡导社会文明,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地;要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健康文明的文化娱乐活动,举办如电影欣赏、音乐欣赏、美术展览、专题讲座等活动,引导市民参与高雅的娱乐活动,提高市民的艺术欣赏水平。公共图书馆还必须积极参与到社会重大的文化活动中去,为塑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作出贡献。

3 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

基层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需要既懂图书情报学专业知识,又熟悉各种信息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需要高层次、高素质创造型管理人才和训练有素、学有专长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受过正规培训的信息管理人才和计算机网络人才。因此,必须加强图书馆人才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对现有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不断引进高素质人才,特别是熟悉图书馆业务知识、计算机技术、核心专业等方面知识的人才。同时还要利用可观的薪酬激励机制,相互竞争的用人机制,逐渐形成良好的人才环境,真正做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图书馆的数字化改造、信息化发展和网络化管理做好人力资源的准备。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的根本性质决定其在城市文明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公共图书馆作为城市文明的载体和标志,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工具。公共图书馆与城市文明关系密切,相互促进,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必须努力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积极作用,采取多项措施,承担起自身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篇(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一、淮南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理念创新与实践创新

淮南市座落在安徽省的中北部,辖五区一县、面积2600平方公里,人口240万人;这里诞生了千古历史名篇《淮南子》;不仅有驰名中外的八公山豆腐;而且还是淮河流域非物质文化产生的富集地,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鼓灯在这里世代相传。

(一)着力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淮南市始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干部群众,广泛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建党90周年等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在先进文化的正确指引下,全市上下通过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先后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11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地级市)等多项殊荣,连续五届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七届蝉联全省双拥模范城,创建了一大批国家和省市级文明单位、乡镇、社区。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通过大力实施文化民生工程,以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为重心,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和资金争取力度,逐步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截至2010年底,全市已有20余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成投用,在300余个行政村设立了农家书屋,成功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广播电视村村通”、“2131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

(三)文化惠民有序发展

近五年来,先后成功举办了三届国际少儿艺术节、五届中国豆腐文化节和三届市农民文化节,圆满承办了省十二运、奥运火炬传递、全国“市长杯”乒乓球赛等重大体育赛事活动。相继组织开展了八公山旅游节、凤台花鼓灯艺术节、桃花草莓节、网民文化节等一系列特色文化活动。开展“大地欢歌”文化惠民活动,在2010年岁末市文广新局推出“百姓文化大讲堂”活动。

(四)品牌文化逐步推出

2007年,淮南市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由淮南广电与央视、中国传媒大学联手携作,精心打造52集动漫系列片《淮南子传奇》。被誉为“东方芭蕾”的花鼓灯艺术,不仅是淮河儿女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也是沿淮城市对外交流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淮南少儿艺术,被誉为安徽省继黄梅戏、花鼓灯之后的第三大特色文艺。2011年5月28日被文化部、财政部确认为第一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牢笼天地、博及古今的《淮南子》,是我市最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五)产业文化发展迅速

2007年以来,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3年以超过20%的速度快速增长,每年1000万元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被列入市财政预算,11个文化产业项目进入省“861”项目库。2008年,淮南市将文化产业列入九大支柱产业,制订出台了《建设文化强市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为文化产业加速发展注入了源源不竭的动力。截至2010年底,全市各类文化产业单位达1300余家,较5年前增长近2倍。

二、淮南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缺乏具体规划

虽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列入了《淮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纳入了市“文化强市工程”,区县和乡镇政府都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列入了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目标,但是由于缺少具体规划,缺乏具体可行的推动措施,形成了已有目标、较难落实的尴尬局面。

(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不健全,削弱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市民对公共文化的参与度还不够高,没有较好地形成服务主体与服务对象的良性互动。部分市民情愿把时间用在牌桌上,而不愿参加一些高雅的免费的文艺演出活动。部分行政、企事业单位主动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也不高,影响了公共文化产品在数量、品种方面的丰富程度,部分公共文化设施如青少年宫、工人文化宫等设施不配套、功能定位不准确、活动开展不正常,导致其并未得到很好地利用,造成了一部分场地闲置、浪费。经营管理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市民对公共文化活动的参与热情。

(三)文化事业投入经费与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

虽然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文化的投入,但文化支出与高速增长的财政收入相比仍显不足,造成市县镇三级普遍存在文化经费紧张的状况。加上传统的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导致社会和私人资本很难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不能有效弥补政府缺失的角色。区、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以及乡镇综合文化站和行政村的文化活动室等基层文化设施相对薄弱。

(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增多与群众文化生活单调现象并存

公共文化需求表达不足,表达机制不健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选择的公共决策程序不够完善,领导拍脑袋替民众决定文化需求的情况依然存在,在制度设计上仍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诉求目标错位、需求结构不对称现象仍然明显。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不多、文化活动形式单调、内容单一、手段落后,对群众缺乏吸引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城乡、区域、群体之间非均衡问题明显,与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群众共享现代文明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三、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制定可操作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要制定和完善我市文化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并将其纳入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中,同时在总体规划指导下,制订好各文化门类发展的规划,确保规划的权威性、连续性和实效性。要将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统筹安排项目和资金,逐年增加公共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积极探索建立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元化文化投入机制,加快建设一批现代化、高品位、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标志性文化设施。

(二)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只有深化改革,才能冲破妨碍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革除影响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为文化的繁荣发展开辟广阔空间,提供强大动力。要创新文化管理体制。转变职能,理顺关系,变“养人”为“养事”,变“输血”为“造血”,打破“政事不分、管办不分”体制壁垒,激发文化创造活力。文化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工程,要重塑文化市场主体,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组建广电传媒产业集团、报业发行集团,做大做强主流媒体。实现市艺术剧院等经营性文化单位“真转、真换、真活”;要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市博物馆、图书馆等要面向群众、强化服务,保障“文化民生”。建设文化强市,必须提升文化保障力。

(三)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市级文化事业的发展,光靠市级财政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要积极争取国家、省政府加大对市级文化的经济投入力度。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文化政策支持。要充分利用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加强地市级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简称“三馆”)建设的机遇,提出“三馆”建设方案。强化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推进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等惠民工程,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TM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7-0353-01

引言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与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任重而道远。公共图书馆这一文化重要基础设施和文化资源重要载体,在扮演知识与智慧的聚散地、群众精神生活诗意的栖居地,乃至城市文化地标的同时,必须清晰自身使命与职能,加快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

1.“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与“城乡文化一体化”

1.1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公共图书馆独立或通过合作方式提供的图书馆服务的总和。

1.2 城乡文化一体化

作为城乡一体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城乡文化一体化,是遏止城乡文化发展差距拉大趋势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文化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城乡文化一体化需要城市与乡村在文化领域实现公平化、均等化,从而实现共同发展。

1.3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与“城乡文化一体化”二者联系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必由之路,前者的实现为后者奠上良好基石。

2.肇庆市“城乡文化一体化”现状

作为珠江三角洲西部风水历史文化名城的肇庆市,近年来不断增加公共文化投入,城乡文化格局不断改观,但农村以及广大弱势群体所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总体而言仍严重不足。主要表现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陈旧、总量不足,公共文化事业资金短缺,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公共文化需求。

这一结果的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财政体制、社会结构、经济发展和政府职能等多方面因素所造成。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内外需失衡、投资消费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必然影响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进程。

3.肇庆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以肇庆市图书馆为主

肇庆市图书馆在不断实践与探索中优化服务,不断优化组织结构、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范围,全面推进肇庆市图书馆免费开放,积极实施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在实现普惠均等的公共服务基础上,不断增加对特殊人群的对象化服务。

3.1 总馆、分馆建设

肇庆市图书馆顺应图书馆业界发展趋势,推行总分馆制建设,目前为止共建成鼎湖、电大、大旺、翕庐四个分馆。

3.2 流动图书服务点建设

借鉴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建流动图书馆的相关经验,积极建设肇庆市图书馆流动图书服务点,目前共建成流动图书服务服务点30个。肇庆市图书馆定期对流动点图书进行更换,并对流动点进行业务辅导。

3.3 扩大服务网络,推进公共图书馆“一卡通”服务

肇庆市图书馆依托“Interlib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实行通借通还,实现“一馆办证、多馆使用、通借通还”,让市民手持一张借书证就可以在全市所有分馆网点借还书刊,实现读者服务的城乡均等化。

“肇庆区域图书馆一卡通联合服务” 2009年正式启动,首批形成以市图书馆为中心馆,德庆、封开、高要、怀集、广宁图书馆为分馆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群,实现网群内书刊通借通还,为广大读者提供方便。“一卡通”业务推出以来,网群内各馆在办证数量、流通人次和流通册次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也使得各地的省流动分馆业务辐射范围与服务内容得到大幅度提升。

3.4 推出“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

“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是集数字化、人性化、智能化一体的新型图书馆发展模式。2015年肇庆市图书馆推出本市首个“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采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首次配置500册图书,面向广大市民全天候24小时免费提供全自助式办证、图书借还与续借、书目检索等服务。

3.5 “文化共享工程”推动文化信息资源的城乡均等

肇庆市图书馆作为“文化共享工程”肇庆市级支中心,努力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全市已形成市级支中心(肇庆市图书馆)、各县(区)级图书馆基层中心、乡镇(街道)基层中心、农村(社区)基层服务点、学校服务点、医院服务点、部队服务点、事业单位服务点及企业服务点组成的服务网络格局。

3.6 作为全市“农家书屋指导站”

肇庆市图书馆为肇庆市的“农家书屋指导站”,定期深入基层,开展“农家书屋”培训工作。每年举行文化“三下乡”送书活动,协助万家社区(村)图书室援建。

4.深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是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4.1 增强农村文化造血功能

肇庆市实现文化资源共享,不断扩大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促进文化资源向农村合理流动,是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的有效途径。而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面向基层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制度化、经常化,建立健全“送”文化的长效机制,亦非常重要。肇庆市深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组织专业文化工作者深入农村开展群众性文化培训、辅导、讲座和展演、展示等文化服务,引导和培育各种形式的自办文化,能增强农村文化的造血功能,把“送”文化与“种”文化结合起来。

4.2 促进资源共建共享

深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文化设施共建,加强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深入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构建城乡一体的网络体系。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基层服务网点建设为重点,加快资源共享建设,促进城乡文化信息交流,以信息化带动均衡化。运用多种传播方式,加快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深入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和农家书屋工程。城乡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化和便捷化会促使城乡之间信息及时沟通,减少城乡之间的文化冲突,缩小城乡思想观念上的鸿沟。

4.3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增加农村文化服务

深化公共图书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扩大受益范围、消除覆盖盲区、提高建设标准、改进服务方式、推动管理创新,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此外,还可积极探索“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

5s.结语

针对当前肇庆市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进程中的诸多问题,政府部门应积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相关政策,加大投入力度,深入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若要着力改变肇庆市文化领域的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文化差别,推动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在文化权利上平等、文化资源上互补,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需要推动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文化服务向农村延伸。如此重任,绝非凭政府一己之力可完成,而是需要肇庆各界的广泛支持与协助。肇庆市公共图书馆深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胡惠林,李康化(2006).文化经济学.太原:书海出版社.

[2] 刘德吉(2008).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制度因素及实现路径:文献综述.上海经济研究,4.

[3] 江明融(2006).公共服务均等化论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3.

[4] 周明海,吴兆雪(2008).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探讨.学术界,4.

上一篇: 环保活动方案 下一篇: 生产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