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社区养老服务汇总十篇

时间:2024-04-26 11:25:09

城镇社区养老服务

篇(1)

本质上“社区养老服务”主要是由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逐步建立以家庭养老为核心,社区服务为依托,专业化服务为支撑,为社区里生活的老年人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社区养老模式是功能弱化的家庭养老模式和理想的机构养老模式之间的一个最佳结合点,既为老人提供了相应的照顾,又充分利用了老人家庭的资源,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

一、社区养老服务的特点

社区养老服务主要是在政府的支持下,由基层组织单位区、街道、居委会具体组织实施的社区养老服务计划,服务目标对象以社区老年居民为主,为其提供能够满足基本养老需求的社区服务。社区养老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福利性与服务性并存。社区养老主要目的是向社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它是非营利机构组织。通常情况下是组织机构内部的工作人员无偿或低偿向社区老年人提供服务,以最小的成本运营,有很强的公益性。

(二)组织形式灵活,社会参与广泛。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不是正式的政府社会保障机构,其组织形式较为灵活,可以根据服务对象的特点,调整结构,提供多层次、差异化的社区福利,可以根据老年人的具体经济情况、家庭结构及其身体素质等各方面考虑,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在其运营资金来源方面,社会资金来源广泛,社会参与程度较深。有政府资金补贴、商业捐赠、慈善组织捐赠、社会公益基金等。

(三)综合性。在社区养老服务具体运作过程中呈现出多种社会力量综合参与。其服务的内容也是在不同程度上弥补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些不足,为其提供了有益补充。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力量的参与。这就使社区养老服务能够为居家老人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在不断完善中呈现出鲜明的文化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二、城镇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现阶段,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缺乏相应的扶持政策法规。目前我国关于城市社区养老的相关政策法规仍停留在建设层面上,而对于具体运作过程和扶持非营利组织、吸收民间资本投入的相关政策法规依据仍然缺失,阻碍了社区养老的发展。

(二)社区养老资金缺乏。社区养老服务的资金来源以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拨款为主,社会资助和收费服务为辅。然而政府的财政资金有限,很难支撑社区养老建设发展;社区养老是一个长期的发展项目,庞大的资金数目也是社会公益组织不能长期支付的。资金上的短缺使社区养老的硬件设备和服务水平不能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制约了社区养老的发展。

(三)社区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缺乏。目前,社区提供的老年服务需要相当数量的专职服务人员和社会工作者。但是由于这一行业社会地位和经济收益都不高,对就业人群并不具有太大的吸引,尤其是专业人员。

三、完善城镇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对策

(一)发挥政府作用,健全法律政策体系。社区养老能够有效解决我国养老问题,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性,并给予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政府要立法规范养老服务行业,维护老年人的权益,同时加大对社区养老服务的监管和管理力度,制定合理规章制度对其进行监管,保证社区养老服务的健康发展;同时需进一步完善老年人保护法,把一些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使社区养老服务有法可依。

(二)建立多渠道资金筹措方式。构建社区养老模式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资金,资金是社区养老保障制度运行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首先,以财政补贴为基础。一是继续发挥政府在建设社区养老的主导作用,加大政府的财政拨款,为养老服务提供资金支持。确保对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能够为社区养老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建立管理和服务人员的培养机制。做好社区养老工作需要有一支能够提供全方位高质量服务的专业化的社区服务队伍,而我国目前的社区养老服务恰好缺乏这样的专业队伍。所以政府应当建立完善社区养老管理以及服务人员的培养机制。首先应该加大专业队伍人员的招募,目前中国养老服务人员缺口高达1000万,人员招聘数量可根据老人的数量按一定比例配置。其次,应该在各大高校开设相应的专业,培养养老服务方面的高级服务与管理人才,为我国社区养老服务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

四、结语

目前我国也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社会人口年龄结构逐渐向老龄化社会过渡,社会养老负担越来越沉重,因此必须认清楚我国社会养老目前的现状,大胆创新新的养老模式。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是我国养老模式必须做出的改变,它是适应老龄化社会的,也符合养老模式转型的规律。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社区养老服务,也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王倩.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问题及对策探究[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2).

[2] 石德华,等.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模式构建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4(09).

篇(2)

中图分类号:C91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5)11-0084-03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青壮年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明显加剧,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化养老发展不足,农村养老面临较大压力。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发挥新型城镇化对农村养老的积极作用,化解新型城镇化伴生的农村养老不利因素,加快农村养老服务业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农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社会福利和获得感,成为一个紧迫而重大的难题。本文以我国第一农村人口大省――河南省为例,分析新型城镇化对农村养老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试图为解决这一难题做出初步探索。

一、新型城镇化下河南省农村养老的发展状况

我国农村养老发展变化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人口格局紧密相关。从河南省的情况看,改革开放初期,该省处于农村人口在城乡人口结构中占绝对主体、青壮年人口在人口年龄结构中占绝对主体的传统型社会,农村居民以家庭养老为主体形态,以属于社会保障范畴的集体“五保”供养等作为补充。改革开放后,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不断加速,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农村人口、青壮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农村人口老龄化特征凸显。1990年至2014年,河南省城镇化率由15.3%提高到45.2%,提高了29.9个百分点,而人口老龄化率由8.8%提高到14.9%,提高了6.1个百分点,其中农村人口老龄化率提高了7.5个百分点。近年来,河南省常住人口总体缓慢增长,农村人口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2010年至2014年,全省年均增加7.8万人,农村人口则年均减少153万人。①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河南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1197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12.7%;其中,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有802万人,占农村常住人口的13.9%;②根据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14年河南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0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4.9%;其中,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858万人,占到农村常住人口的16.6%,比全省老年人口比重高出1.7个百分点。③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河南省农村的养老状况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应对快速老龄化挑战,满足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河南省高度重视农村养老服务,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不断扩大传统集体公益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等新型服务设施、服务组织规模,初步实现了以家庭养老为主、集体“五保”供养等为补充的传统农村养老模式向现代社会化养老模式的初步转型。目前,河南省有农村敬老院、福利院、光荣院等公办养老服务机构3315个、床位26.17万张,“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39%,以农村幸福院为主体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有7706个,覆盖率达16.8%。④但是,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化养老服务处于初创阶段等因素的影响,河南省农村养老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现代型居家养老模式尚未建立。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农村家庭传统养老功能日渐弱化,现代型居家养老却由于体制机制、配套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没有建立起来。二是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不完善。以农村幸福院为主体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虽已初步建立,但经费来源严重不足,服务对象覆盖面窄,服务内容过于简单。三是公立养老机构作用发挥有限。公立养老机构在硬件上虽然有了较大改善,但管理模式落后,服务内容单一,人员队伍不专业,大多只提供“五保”老人的集中供养服务。四是民营养老机构发育程度低。近年来,河南省农村出现了一些民办养老机构,但服务设施不完善,缺乏专业护理人员,服务内容只是简单的生活照料,在发展中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五是社会养老保障水平低。目前河南省已经建立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并实现了城乡统筹,但资金来源有限、保障水平较低,每人月均养老保险金仅有78元⑤,远低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金水平,无法满足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

二、新型城镇化对农村养老的多重影响

1.新型城镇化加速了农村老龄化进程

新型城镇化加速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使农村养老问题更加凸显。一是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早、发展快。随着城镇化加快,农村青壮年大量流入城市,减缓了城镇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了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从河南省的情况看,1998年,河南省农村与全省同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河南省农村人口老龄化率年均提高0.4个百分点,比城市高0.1个百分点。⑥随着农村加快进入老龄化社会,农村劳动适龄人口减少、收入相对减少,农村居民养老、医疗等支出大幅增加,农民生活负担明显加重。二是农村居民“未富先老”。城镇化带来的农村劳动适龄人口外流和计划生育“少子化”的双重影响,使农村越过发达国家或地区“先经济发达、后人口老化”的历程,在人均收入较低、公共服务不发达的基础上,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出现了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阶段不匹配的现象,呈现出明显的“未富先老”特征。三是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家庭社会影响更加明显。农村大量青壮年人口进城务工,多数已落户城镇并成为城镇常住人口,造成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突出,村庄“空心化”、家庭“空巢化”现象普遍,严重削弱了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也削弱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造血”功能。

2.新型城镇化严重弱化了传统农村养老模式

新型城镇化改变了传统农村的人口结构、家庭经济结构和社区组织管理模式,对农村传统养老模式造成了较大冲击。一是新型城镇化加速了农村家庭人口和经济结构变化,弱化了传统农村家庭养老功能。随着农村居民在城乡、地区间的流动加快,农村家庭生育率不断下降,“少子化”“空巢化”、小规模成为农村家庭人口结构的新特征,家庭成为经济单元,人口生产功能被逐步剥离,出现了农村老年人口经济上的养老供给和实际赡养中的生活照顾的分离,严重弱化了传统农村家庭养老功能。二是新型城镇化加速了农村生产要素外流,弱化了农村基层公共服务提供能力。新型城镇化加速了农村劳动适龄人口和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城镇的单向流动,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农村土地资源不断减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经济实力和对经济资源的掌控能力不断下降,弱化了农村基层的公共服务提供能力,弱化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传统农村养老中的作用。三是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农村养老保障压力。与城镇化快速发展有关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仍然固化着业已形成的城乡利益失衡格局,造成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内部出现新的二元结构矛盾,大量农村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镇社会,在“碎片化”的养老保障制度背景下,返乡养老人口退出劳动大军后缺少养老保险的保障,额外增加了农村养老压力。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传统养老模式难以为继,需要建立新的农村养老服务模式,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3.新型城镇化有利于形成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新的制度安排

新型城镇化可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农村社会福利水平,促进农村养老服务业发展,形成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制度安排。一是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养老难题。新型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将进入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缩小城乡经济发展、收入水平、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差距,化解城市内部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二元结构矛盾,现代文明成果将由全体人民共享,从根本上解决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中形成的农村养老难题。二是能增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反哺能力,有利于提高农村养老水平。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城镇经济实力不断提升,推动了我国在21世纪初期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具备了城市反哺农村的实力,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进步,增强农村养老服务能力,提高农村养老社会化水平。三是有利于逐步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提升农民社会养老保障水平。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建立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并逐步过渡到城乡居民养老制度,实现了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和转移接续,在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人口大规模流动中,农村居民和外出务工人员养老得到了社会保险制度的最终保障。四是有利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推动农村养老服务业发展。新型城镇化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逐步实现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共建共享,实现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全覆盖,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些均为农村发展养老服务业奠定了必要的公共服务基础。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解决农村养老

问题的对策选择

1.着力推进城镇化相关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有利于减轻农村养老压力的制度安排

积极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使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同步,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使农业转移人口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到城镇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同时,逐步使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从根本上解决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的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矛盾,保证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住得下、能融入、不返乡,从根本上减轻农村养老压力。

2.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双重作用,促进农村养老由剩余型福利模式向混合型福利模式的根本转变

适应机构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一体化发展趋势,从根本上改革以家庭为主、对特殊困难群体进行保障和救助的农村养老制度,根据农村老龄化的现状和我国财政实力,建立基于混合型福利模式的新型农村养老制度,重新确定政府、市场、家庭、社区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在农村养老中的合理分工,由政府承担特殊困难群体养老救助和全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运转,由市场承担营利性的商业养老服务,由家庭、社区和公益性组织相互结合、共同承担非商业性农村居民养老服务,形成合理分工、有机合作的混合型养老模式。

3.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积极作用,完善农村养老社会保障政策

城镇化进入新阶段后,政府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公共财政对农村的全覆盖,提高农村基础设施保障水平,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为养老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积极规划、扶持引导,逐步建立完善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支撑、医养结合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政府还应积极构建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为主体,与农村“五保”、优抚孤老供养、最低生活保障、高龄老人生活补贴相配套的农村养老社会保障制度。

4.充分发挥农村社区、机构养老的重要作用,完善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适应小型化、专业化、社区化、连锁化养老机构发展趋势,加快发展农村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与农民居家养老相结合,形成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的主力军。加快发展农村社区养老服务,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功能,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服务。以农村幸福院为载体,大力发展农村互助养老,不断探索农村养老新模式。开展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改制试点,重点发展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医养结合型等养老服务机构,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各类民营养老服务机构,不断提高农村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

5.充分发挥家庭、居民在农村养老中的作用,营造养老敬老的社会氛围

高度重视农村家庭在养老中的作用,改造传统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建立健全县(市、区)、乡镇、村三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充分利用农村社区的养老设施,大力发展农村居家养老,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精神慰藉等服务。积极引导农民形成自我养老的观念和意识,发挥农民个人在养老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劳动年龄农民通过积蓄、理财、参加商业养老保险等方式,自我储备进入老年后的养老资金。在城镇化加速推进、市场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继续弘扬我国尊老爱老、养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为发展养老事业、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注释

①2014年以前数据来源于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2014)》,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年;2014年数据由河南省统计局提供。

②数据来源于河南省统计局2011年5月的《河南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③数据来源于河南省统计局2015年7月的报告《全国及河南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

④⑥数据来源于河南省民政厅2015年7月《关于报送河南省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有关材料的报告》。

⑤数据来源于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5年7月的报告《河南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情况》。

参考文献

[1]高辰辰.互助养老模式的经济社会条件及效果分析――以河北肥乡为例[J].河北学刊,2015,(3).

篇(3)

中图分类号:D66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4)01-0128-01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06年,我国的老年人口就已经达到了382万,其中城市80岁以上老人占9.9%,人口老龄化的态势已经非常明显。社区是老年人的主要生活地,他们对于社区服务的依赖性很强,以社区为基础的居家养老模式就变得很有吸引力。张家口市作为一座古城,居民对于养老这种传统道德问题十分重视,因此,居家养老模式在张家口市取得了良好的发展。

一、居家养老模式的基本问题及存在现状分析

1.居家养老模式的概念

居家养老模式,就是把家庭作为养老核心,把社区作为养老工作的依托,同时在民族传统的支撑下,依靠专业的服务力量,为居住在家中的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提供以解决日常基本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服务的一种养老模式。这种养老模式以社区照顾、社区参与、社区活动、社区支援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或日托服务为主要内容。居家养老模式目前在张家口地区的城镇中适用范围很广。

2.城镇居民居家养老模式现状

(1)城镇居民居家养老模式的取得的成绩。就我国的整体情况而言,城镇居民的居家养老模式已经有了大范围的反正,各个城市也都形成了自身的模式特色。针对张家口市而言,根据调查,目前,在张家口市,面对就业压力以及生存压力,同时在与首都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管理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去北京等大城市就业,这样就使得张家口地区的空巢老人更多。而张家口市又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对孝道的恪守使得他们更加重视家中老人的养老问题,因此,居家养老模式就成为重要的选择。根据调查,张家口市已经有近65%的城镇老年居民处在居家养老模式下。所以说,不管是在张家口市,还是在我国的其他城市,居家养老模式都已经获得了认可并有了蓬勃发展之势。

(2)城镇居民居家养老模式存在的不足。在看到发展中取得的成绩的同时,还要注意到目前城镇居民居家养老模式存在的不足,特别是在张家口市。在调查中发现,虽然很多地区开始了居家养老模式,但是在模式运行中,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就是家庭与社区的工作对接存在缺陷,这使得很多工作最终没有落实,为老人的生活带来很大的麻烦;其次是整个模式下的工作没有针对性,对于不同年龄段的老人的服务内容都是相同的,而事实上,不同年龄段下的老人的服务需求是有很大差别的,这样的服务模式,效率自然很低;再次是对于这种养老模式,政府的资金支持不够,社区服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提供,缺乏政府资金,服务质量就很难保证,这位居家养老模式的生存提出了很大的考验。

二、发展城镇居民居家养老模式的作用

在生活方式和生活现状不断变化的今天,发展城镇居民居家养老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发展城镇居民居家养老模式有利于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孝”占有很大比重,很多礼仪的产生都已“孝”字为根基,比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养老问题,是对于“孝”的最直接体现,面对社会的发展,年轻人不得不选择增加工作或者异地工作,这样一来又很难照顾家中老人,最终陷入到生活困局之中,或者不得已抛弃老人。而城镇居民居家养老模式就很好的权衡了照顾老人和年轻人工作的问题,所以,发展城镇居民居家养老模式,有利于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

2.发展城镇居民居家养老模式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城镇居民居家养老模式可以有效的解决老人的养老问题,减轻儿女的负担,这样,就可以缓解儿女之间因为老人养老问题发生的纠纷,同时,对于老人的社区服务,可以为老人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减轻老年人因为日渐衰老的体制而产生的心理低落。总之,发展城镇居民养老模式,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城镇居民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建议

通过对调查内容以及数据的研究分析,对于张家口地区的城镇居民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增加政府对于居民居家养老模式的扶植

政府对于居民居家养老模式的扶植既包括财政的扶植,也包括政策的扶植。通过财政扶植,可以改善社区服务的基础设施,进而提高服务质量,同时,财政的支持也可以吸引更多的社会人员走向社区为老人服务的队伍中;而政策扶植,可以增加社会对于老年人的关注,以及家庭中对于居家养老模式的认可程度,这样,居家养老模式才能向更大范围发展。所以说,增加政府对于居民居家养老模式的扶植是这种模式发展的重要策略。

2.对于社区服务工作进行改进

对于居家养老模式中社区服务工作的改进应该是全面的,多方向的。第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服务对象的老年人进行分类,比如按照年龄分,然后根据不同类别的老人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服务,这样才能保证服务质量,也有利于居家养老模式的长久发展;第二,在物质内容服务的基础上增加精神生活服务,比如组织适合老年人观看的演出等,只有这样的服务,才是全面的服务;第三,壮大社区老年人服务队伍,对于居家养老模式而言,其对社区服务的需求是非常大的,这就需要大量的社区服务工作人员,因此必须壮大社区服务队伍。

四、结束语

篇(4)

资源枯竭型城镇作为资源已经开采完毕或者在一定时间内即将开采完毕的城镇,由于老企业多、老职工多、下岗职工多,在养老保障方面的压力尤为沉重。但是,我国城镇目前正在构建的“在经济支持上以社会养老保险、养老救济为主,以家庭支持及个人商业保险为辅,在养老服务上以家庭服务为主,以社区服务为辅”的养老保障模式,在资源枯竭型城镇举步维艰。因而,资源枯竭型城镇必须根据自身状况,选择适合自身特征的养老保障模式。

一、资源枯竭冲击下的城镇养老保障模式

关于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障模式,人们目前大多认定的从“现收现付制”向’“统账结合”转变的根据是1995年3月国务院的《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中的三项原则规定,这些规定的中心内容是基本养老保障模式从“现收现付制”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体制转变。但这是一种误解,因为养老保障制度大体上包括政府层面的养老(社会保险、社会救济)与非政府层面的养老(家庭、社区养老)两个部分,从“现收现付制”向“统账结合”转变的模式,仅仅是社会养老保险模式而非养老保障模式。实际上,就全国范围的养老保障而言,城镇现行的是“在经济支持上以社会养老保险、养老救济为主而以家庭及个人经济支持为辅,在养老服务上以家庭服务为主而以社区服务为辅”的养老保障模式,农村现行的是“在经济支持上以家庭及个人经济支持为主而以社会养老保险、养老救济为辅,在养老服务上以家庭服务为主而以社区服务为辅”的养老保障模式。

由此,资源枯竭型城镇的养老模式自然是城镇现行的养老保障模式,即“在经济支持上以社会养老保险、养老救济为主而以家庭及个人经济支持为辅,在养老服务上以家庭服务为主而以社区服务为辅”的养老保障模式。就普遍意义上看,这种养老保障模式在非资源枯竭型城镇还是颇有成效的,但在资源枯竭型城镇的功效却由于资源枯竭对城镇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养老救济的冲击而发生了变化。

资源型城镇依托资源而兴,主导产业以优势资源为基础,而资源枯竭必然导致主导产业萎缩。同时,在计划经济年代企业效益长期被转移出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大多没能发展下游产业或替代产业,加之长期以来“重生产、轻生活”的方针,使城市建设速度缓慢、综合服务功能减弱,城市的第一、三产业难以形成规模,从而导致主导产业萎缩、替代产业缺失。不仅如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必然造成投资环境的低效,国家和社会的投资很难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增加了传统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加之一般远离交通干线和国内国际市场,自我发展能力不足,资源优势一旦消失,经济必然全面凋敝。同时,资源枯竭型城镇的企业多以计划经济为主,机构大而全、职工众多,整个城市以资源产业为主,本来就由于缺乏高附加值、高利税的企业而使城市财政收人低,而在资源枯竭、经济凋敝的窘境下,城镇的财政状况必然进一步恶化。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社会保障的规模,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在实施中需要国家、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支持,保障范围愈广、规模愈大,所需要的财力愈多。经济发展滞后、财政状况不良,保障的范围与规模就会相对窄小。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发达,社会养老保障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高,因而保障的范围广、规模大。我国由于经济落后,历年国民收人中用于社会保障的部分仅占总收人的rio,用于社会养老保障的部分则更少。而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政府财政收人偏低,且国有企业以及集体企业因资源枯蝎、经济效益不佳而无力纳费,私营个体经济参保率不高、缴费有限,加之个人因企业凋敝而经济困窘,城镇社会养老保障基金的收缴艰难、欠缴普遍,城镇社会养老保障必然出现范围窄、规模小的状况。

资源型城镇的资源枯竭也导致了社会养老保障结构层次低、欠完整的问题。社会养老保障结构是指社会养老保障各个项目之间的比例及其相互联系。如果经济发展水平高,政府、企业与个人拥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政府就能够满足社会成员多方面的养老保障需求,对一般性风险都予以全面保障,使养老保障结构层次高、体系完整。我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政府只能立足于最基本的社会养老保险和救助,实施最基本的养老福利与救助项目,使社会养老保障结构层次低、欠完整。而资源枯竭型城镇由于经济力量有限、财政收入偏低,只能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需要,使社会养老保障的结构层次更低、更欠完整。

不仅如此,资源枯竭还导致下岗人员增多、再就业压力巨大、贫困更严重,进而造成城镇职工的社会养老保障问题突出。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资源型城镇开始呈现出技术落后、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的局面,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和gdp比重均高于全部城市的平均水平;第三产业起步晚、比重低、基础弱,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不足。同时,资源型城市的大多数工作是重体力、粗放式的劳动,而且许多职工出身于农民,学历低、技能单一,并由于工作环境艰苦,身体状况普遍偏低,加之资源型城镇多建设于计划经济时期,并由于实行了“低工资、泛福利”的就业政策,企业吸纳了大量的过剩劳动力,并且使劳动力养成了“等、靠、要”的落后观念。这样,资源一旦枯竭,就表现为下岗人员增多、再就业压力巨大,贫困现象也更加严重。近年来,国家逐渐对一批资源枯竭型矿山实施了政策性关闭破产,资源枯竭型城镇随之丧失了主导产业,而主导产业的关闭又迅速带来了相关产业的萧条和破产。于是,下岗职工和提前退休人员遍布资源枯竭型城镇,社会参保人数迅速下降、欠费上升,保险基金入不敷出,城镇职工的社会养老保障问题迅速凸显,尤其是一些矿山企业关闭破产后,仍然留下了一系列后遗症,离退休人员间题难以解决,企业承担的各种社会职能也无法移交,并由于地方财政拮据而造成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无法落实。

由此可见,资源枯竭型城镇的老企业多、老职工多,而计划体制时期企业、职工的贡献作为利润全部上缴国家,这就必然出现养老保险金无积累与养老保险制度内的抚养比过高的问题。资源枯竭型城镇国有大中型企业集中,在国企改革和产业调整中离退休人员多、下岗职工多、财政吃紧,这就造成养老保险基金短缺、扩面无力、家庭经济能力不足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难以发展的困境。因而,资源枯竭型城镇现行的以社会养老保险、养老救济为主的养老保障模式,并不适合于资源枯竭型城镇的实际情况,资源枯竭型城镇必须在借鉴目前一般性理论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养老保障模式。

二、资源枯蝎型城镇的养老保障模式选择

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资源枯竭型城镇”养老保障模式改进的专门研究,现有的只是关于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一般性理论。欧美等国外理论界的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对策是:改变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体制的单一化模式,倡导私营养老和个人储蓄金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原则,增加个人缴纳数额,不仅把养老保险制度视为一种消除贫困、保障生活的社会保障机制,更看作是经济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为缓解支付危机而逐步提高退休年龄,提高养老保险给付的年龄条件,提倡老年人发挥余热。国内理论界针对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对策是:扩大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增加私营养老和个人储蓄金制度,大力发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适当推迟职工的退休年龄,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发扬尊老爱老的传统,增强家庭对老年人口的经济支持。

国内外的这些一般性对策基本上都是以国家财政困难为改革背景的,与资源枯竭型城镇所带来的影响颇为相似,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立足于“相对充足的基金”、就欧美等国外理论界的养老保障改革对策而言,无论是倡导私营养老和个人储蓄金制度,增加个人缴纳数额,把养老保险制度视为经济发展战略的一部分,还是提高退休年龄及养老保险给付的年龄条件,都需要足够的基金作为基础。就国内理论界的养老保障改革对策而言,无论是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增加私营养老和个人储蓄金制度,还是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增强家庭对老年人的经济支持,也都同样需要足够运用的基金作为基础。但我国资源枯竭型城镇在经济上的基本特征是经济凋敝、财政恶化,这就造成养老保障上的“基金缺乏”,无法适用这些国内外的一般性对策。因此,资源枯竭型城镇必须从实际出发,立足自身优劣实际选择自己的养老保障模式,这样的养老保障模式也才能真正行之有效。

资源枯竭型城镇在养老保障资源方面的劣势,就是资金短缺和劳动力剩余。资金短缺决定了养老保障模式不以家庭支持及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为主是合理的,但也无法以社会养老保险与救济为主。劳动力剩余决定了养老保障模式在养老服务上可以将能够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社区养老服务,作为一支与家庭养老服务同样重要的力量,并以此有助于力不从心的社会养老保险和救济、家庭和个人的经济支持。因为养老保障的资金投人包括两个用途,获得物质资料与劳动服务,通过投人劳动服务,尤其是通过社区投人劳动服务,自然能够替代一部分资金而强化了养老保障,并且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精神慰藉的份额。因此,资源枯竭型城镇行之有效的养老保障模式应该是社会养老保险、养老救济与家庭、个人经济支持并重,家庭养老服务与社区养老服务并重的“二加二”模式。

当然,我们需要附加指出的是,尽管目前人们并不怀疑社区养老的前景,但大多数人认为,家庭养老的基础已经在逐渐丧失。人们认为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下的4-2-1独生子女家庭结构模式造成的子女数减少,城市妇女就业率提高以及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必然造成家庭养老的人力不足。其实不然:其一,女儿养老作为与儿子养老相同的概念已为城市社会广泛接受;其二,城市妇女就业率的提高使得妇女年老后的经济来源可以依赖政府保障,反而减轻了家庭养老的经济负担;其三,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人们的生活、医疗水平的提高,老人需要被照顾时,其孙辈已基本具备了养老能力。同时,人们认为家庭养老将由于老人在家庭中权威的削弱而弱化,这种观念也不合理。现代家庭中老年人的家庭地位一是依赖社会道德的约束和法律的监督;二是依赖经济杠杆的调节,而我国城市家庭基本都存在老人与子女间延期的劳务交换关系,老人通过料理家务、抚养第三代等劳动换取年老多病后的生活照料,以及老人还可以以财产继承等方式获得子女现期的照顾。这种“社会养老保险、养老救济与家庭、个人经济支持并重,家庭养老服务与社区养老服务并重”的“二加二”模式是符合资源枯竭型城镇实际情况的。

三、“二加二”模式的内在规定性

资源枯竭型城镇养老保障体系的被冲击状况,以及在养老保障资源方面的优劣态势,既表明了构筑这种“二加二”模式的必要性,又表明了实行这一模式的可行性。但我们还必须明确这种“二加二”模式的具体内容,即保障体系的目标、保障体系的构成以及保障体系的项目,唯此才能真正落实资源枯竭型城镇的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篇(5)

中图分类号:F323.89文献标识码:A

引言

2014年3月,全国两会召开,根据会前的热点调查显示,养老等社会保障话题成为今年最热的民生话题之一。多位人大代表在提案中指出,面对如今农村的“白潮”,我国应大力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以保障每一位农村老人都能安享晚年。在此之前,国务院总理在回答新华社记者的问题时,频频强调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必须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要保住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此后,关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权益的研究日益渐多,有的学者开始关注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利益的保护问题,认为做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事关重大[1];还有学者提出要构建就业、多元化补偿和社会保障三位一体的利益保障体系[2];在此进程下,本文拟从对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入手,在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养老问题现状的基础上,关注农民养老问题的新出路,提出解决农民养老问题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政府后续解决这一问题提供讯息。

1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

1.1新型城镇化内涵与特征诠释

“城镇化”一词,最早起源于拉丁文,描述的是乡村向城市演变的过程[3]。后又有“新型城镇化”这一新提法。360百科将新型城镇化定义为,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正如总理多次强调,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建立在尊重人民意愿,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具有科学的发展理念;新型城镇化立足于走一条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道路,尊重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集约协调性的发展方式;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始终把人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具有人本性的发展目标。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养老制度的改革与深化又有了新要求。但是,要避免借由新型城镇化之名的粗放式发展,走集约型的发展道路,尤其要保障农民在此背景下的各项权益,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1.2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立足于以人为本,核心目标是为了让全国人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新型城镇化道路只是实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改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手段,并不是简单的为了发展而发展。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应该集中于提高人口城镇化的水平。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指出的是,新型城镇化应该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城镇化,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城镇化,因此要不断提高城镇化的覆盖性,提升新型城镇化的质量;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应在政府的主导下,因地制宜,大中小城市同步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市的建设,以城市发展带动乡村发展,形成功能互补的格局。同时,大力保护生态环境,走绿色、低碳的环境友好型道路,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要积极推动社会公平统一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1.3新型城镇化展现“以人为本”理念的路径选择

新型城镇化是为了克服传统城镇化的不足和缺陷而提出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将人放在核心地位,具有以人为本的特征,它发展的最终目的不是物质的提升,而是将物质的发展回归到人的需求层面,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同时,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又给城乡保障制度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建立统一健全的城乡保障体系,全面深化制度的改革与创新,营造统一公平的体制环境,才是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保障制度的一体化发展的有效措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加速了人口流动的频率、加大了人口流动的数量,这使得原先不配套、有缺陷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在此背景下,要逐步实现并且完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和区域统筹,营造统一的保障制度环境。此外,新型城镇化的最终要求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又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这也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发展中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能够适应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实现与城市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与并轨,推动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进程,实现养老保障的城乡一体化。

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养老问题的现状

2.1我国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成果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初步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历经30多年的发展与完善,在各地形成了不同的模式与经验。1992年,《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的推行,开辟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立的道路。后因此方案缺乏社会保险所需的互利性和互济性,覆盖率很低,统筹层次不高,2009年9月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同时决定在各省选取10%的县(市、区、旗)进行试点工作。2009年12月,27个省、自治区的320个县和4个直辖市的部分区县启动试点工作。新农保以“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为基本原则。由个人、集体和国家共同出资,即包含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3个部分。新农保时期的经济基础更坚实,经济平稳快速向前发展,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支付能力提升,经济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同时,农业综合改革,使得农村发展加快,农民持续增收,农民开始渐渐脱离传统的养老模式,逐渐关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此外,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化解了旧制度实践中的诸多困难,逐渐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从“差异化”推向“一体化”[4]。

2.2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目前,就这一制度现行的进程来看,农民的养老问题依旧存在诸多困难与质疑。我国自古以来根深蒂固的家庭养老观念对广大农民的参保意识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农民参保的积极性不高。虽有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引,但由于农民收入水平与城市居民仍有差距,经济能力较低下,无额外的钱缴纳保费;由于政府补助机制存在缺口,财政支持不能稳定落实,使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率低。同时,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农民来说,能够按时缴纳的保费有限,而农民最终拿到手的养老金又与保费成正比关系,加之物价上涨,服务机构提取管理服务费以及基金流失等,农民最终所得的养老金根本起不到保障生活的作用;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步,发展的模式因地制宜,参保对象人群不同、身份各异,造成了管理的混乱性,使得参保对象身份重叠,重复浪费了社会资源,也影响制度的有效地合理地实施;2009年9月出台的《指导意见》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为其保驾护航,而各省市地区,依据自身的发展现状,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的规章制度,这些不成文的条例存在诸多明显的缺陷,制约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特别是在西部地区,新农保开展的状况不尽人意,同时,对农民的自身约束力也低。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养老问题的出路

3.1明晰各级政府职责,老有所养仍需扶持

各国的农村养老保障经验告诉我们,政府要在建立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十以来,针对目前我国农村社会的养老困境和突出矛盾,党和中央对深化农村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积极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优化,提出了诸多突破性和开创性的改革意见,在理论和政策领域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但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养老保险涉及范围广泛,有其独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农村现有的养老政策规定,大部分是在计划经济框架内制定的。要实现政府报告中提出的采取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切实加强农村养老服务这一目标,政府须有完备、科学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养老保险统筹区的责任与义务,平衡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使农村的养老事业在大发展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应大力加强中央的财政支付能力,建立有效合理的财政支付机制,为农村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3.2建立多元化养老模式,提高保障农民权益水平

数据显示,预计到2015年,我国将有1.94亿老年人口,到2030年完全迈入老龄化社会,而在这中间,农村老人占到50%的比重。白潮正在逼近,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养老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再一次对农民养老问题予以强烈关注。要求实施农村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健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体系,加快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2014年两会期间,关于养老话题受到空前关注,成为畅谈最热话题。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代表提出,把居家养老服务延伸到农村,积极创新农村居家养老模式,鼓励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模式同步发展,让每个农村老人都可以安享晚年。居家养老模式是家庭在历史长期演化过程中的基本功能之一,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这一养老模式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具有成本低、覆盖面广、服务方式多样化等优势,能够体现一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时又能加强深入农村的社会服务,增进多农村老年人的关怀。也有部分地方的农村采取集中供养的方式,让老人们彼此互助,由乡镇和村镇两级财政进行补贴。这些都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一种新探索。在此背景下,应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保障模式,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采取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切实加强农村养老服务,破解中国农村目前的养老困境。

3.3大力发展农村养老产业,全力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

养老产业是为生命长期健康、幸福实现的各种产业和研究提供的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早在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努力让城乡老年人都老有所养,幸福安度晚年”,这给农村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近年来,国家从投资、土地供应、补贴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规定了一系列扶持养老产业大力发展的政策。2013年8月16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任务措施,会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覆盖城乡的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把服务亿万老年人的“夕阳红”事业打造成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使之成为调结构、惠民生、促升级的重要力量。但是在实践中,由于政策规定的相对性和实际可操作性,导致部分养老产业项目陷入困境、难以推进。专家建议,应在统筹利用社会各种资源的基础上,从国家层面加强调研,制定养老产业发展规划,把加快发展农村养老产业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

3.4积极完善城乡养老保险并轨,营造公平统一体制环境

新型城镇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这对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提出了新要求,即积极推进农村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城乡保障制度并轨,深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最终实现从“差异化”向“一体化”的转变。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内容,2014年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印发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提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合并接轨,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规定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职保”)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居保”)的人员在到达规定的法律退休年龄后,可以申请办理衔接手续,在符合条件的状况下,参保2种以上者可以转换。毫无疑问,《暂行办法》提高了农民参保缴费的积极性,扩大了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让老年人老有所养,在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下享受高质量的晚年生活[5]。

4结语

新型城镇化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时代赋予的任务和使命。同时,大力推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又是解决农民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新型城镇化立足于以人为本,立意为民,但在实践过程中仍需要政府明晰职责,实际监管,以确保新型城镇化有条不紊的向前推进。在此背景下,社会各界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积极深化改革农民养老问题,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农村养老模式,大力发展农村养老产业,全面推进养老服务业的向更高层次发展,积极完善城乡养老保险并轨,营造公平统一体制环境,这是对中国漫长的农村历史和人口巨大浪潮的一次重要突围。为此,社会各界要大力促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深化,实现社会公平的革命性进步。

参考文献

[1]解丽艳,郭明顺.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辽宁农业科学,2013(04):37-39.

[2]赵海波,李世俊,李文荣,等.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以昆明市城中村改造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7(04):14-18.

[3]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5-36.

[4]谈甜.我国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问题探究[J].黑龙江: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01):27-28.

[5]百度文库.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人社部发〔2014〕17号)[EB/OL].http:∥/link?url=UPJpjWpuN2s Op7lyIUCS5sMSLFnmUgCRsmIFVuEgmBEVQmZORdNRl9t7jjInCxpSCf9w M7EL0CUOhSYyxd4vqaKdBGL1co2FSbyc7PFcDe.

[6]马保平,张贡生.中国特色城镇化论纲[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108-115.

[7]张远索,仲济香.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民利益保护[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4,8(01):7-10.

篇(6)

中图分类号: F840.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3)03-0096-04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在工业化发展与国家人口自由迁移政策双重推动下,我国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用了33年的时间,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1年的51.3%,提高了33.4个百分点。今后20年如果按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速度增长,预计到203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70%以上,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也就是说,我国将用50年的时间完成英美日等发达国家用了60-100年时间才完成的进程。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由于与城镇化相适应的一系列社会政策未能及时跟进,已引发出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西部农村养老问题就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改革开放30年来,西部农村人口以打工的方式纷纷向城镇转移,转移顺序依次是:青壮年男性、青壮年女性、儿童、老人,老年人被排在转移序列的最后,绝大多数老年人被留在农村,农村“空心化”、“老年人家庭空巢化”已成为西部农村一种普遍现象。近年来这一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学界与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在理论层面,社会学界为缓解农村养老困境问题提出了三种解决方案,一是提倡农村子女要尽孝道,继续发扬家庭养老的传统作用;二是倡导农村老人随城镇打工/工作子女举家迁移,到城市养老;三是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事业,改善农村养老服务环境,在农村社区实现社会化养老。[1]这几种方案在现实中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很难有效地破解当前西部农村的养老困境。在实践层面,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在“十二五”期间已对当地农村养老服务业发展已作出了总体规划,但普遍还没有推出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实践效果不甚明显。那么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如何妥善地解决西部农村养老问题,走出农村养老困境,除上述几种路径外,有没有其他路径可供选择,是本文想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二、陕西城镇化水平与农村养老现状

近10年,陕西省城镇化进程处于加速期。据陕西省“六普”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陕西省城镇化率为45.7%,比10年前的32.26%上升了13.44个百分点,保持了与全国城镇化同步的增长速度。陕西省的城镇化主要是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人口流入城市打工就业为基本特征。2010年陕西省本省流动人口492万,占到常住人口的13.18%(据推算,农村流动人口占到农村常住人口30%左右)。在本省流动人口中,流动到外省市的161.2万,占本省流动人口的32.76%(其中50%以上的人口流向了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及北京等大城市);省内跨市流动的101.52万,占20.6%(其中,80%流入了西安市);省内县城间流动人口229.3万,占44.6%。[2]以上数据表明,陕西省以农村青壮年为主的流动人口,有一半以上流向了发达地区、大城市或省外其他地区,远离家乡、远离父母。

近十年,陕西省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陕西“六普”数据显示,2010年全省65岁及以上人口为318.3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53%,比10年前提高了2.63个百分点,高出全国0.72个百分点。[2]而农村青壮年人口的大量外流,老年人留守农村,更加剧了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

从全国城乡整体上看,近十年城镇化与老龄化呈现同步增长之间并无必然的逻辑关系,人口老龄化更多是计划生育政策的直接后果。但就西部农村局部看,城镇化与农村老龄人口比例提高以及养老问题的凸显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具体表现在:

(一)城镇化改变了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形成了老龄化城乡倒置格局,加剧了农村人口的养老负担

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从农村流入城市,在降低城镇老年人口比重的同时却提高了农村的老龄化程度,形成了老龄化城乡倒置的格局。据西安“六普”资料显示:西安市城乡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分别占到城乡常住人口的8.24%和8.94%,农村老龄人口高出城镇0.7个百分点。[3]西安市城乡老龄化倒置的现象已初步显现出来,据估算陕西全省的城乡老龄化倒置程度要高于西安市。今后20年,如果不加干预,随着城镇化率的进一步提高,城乡老龄化倒置的现象将更趋严重,农村养老负担会日益加重。据2012年世界银行《中国农村老年人口及其养老保障:挑战与前景》报告指出:预计到2030年,城镇的老龄人口抚养比为21.1%,农村将达到34.4%,农村老年人口的抚养比要高出城镇13个百分点。[4]过高的抚养比将给农村发展带来沉重的负担。

(二)农村青壮年人口的大量外流,对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带来了巨大冲击,导致农村空巢老人增多,大多数老人处于无子女照顾的状态

据2009年西安市农村老年人生存状况调查资料显示:西安市农村独自生活的老人越来越多,已占到老年人家庭的60%左右。[5]笔者对陕西关中一个村子的调查则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现象。M村有老人的家庭113户,其中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家庭35户,占老人家庭的30.9%;随子女迁入城镇的4户,占3.5%;自己迁居城镇独自生活的1户,仅占0.8%。那些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既要承担生产劳动又要看家护院,承担家务劳动,有的还要照顾留守儿童,做饭、洗衣、劈柴、担水等饮食起居都得自己动手,生活负担无人分担,日常生活无人照顾,生病无人护理,孤独寂寞无人慰藉,处于养老困境。

(三)第一代农民工回到农村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养老困境

第一代农民工绝大多数是以在外临时打工补贴家用为主的谋生方式,少有在城镇定居的打算,他们在结束打工生涯后,一般选择回到原籍农村养老。而第一代农民工正好是响应国家计划生育的一代人,普遍少子女或只有独生子女。他们的子女(第二代农民工)步父辈后尘进城就学/打工,多数则倾向于留在城镇居住、发展,少有回农村的打算。进入老年的回乡第一代农民工(包括没有外出打工的同龄人在内)没有了上一辈老人多子女的家庭养老优势,未来将面临无人养老困局。

(四)西部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发展滞后,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社区社会化养老服务一般包括两种方式:一是社区组织专门针对老年人开展的养老服务,二是社区拥有的、可供老人所用的基础性公共性与商业。笔者发现,M村老人多以自行养老和家庭养老为主;社区组织几乎没有开展任何形式的养老服务;社区内公共性、商业资源十分缺乏。在拥有几百户人家的大村子里,没有饭店、银行、邮局、超市(只有一两家小商店,店里的商品量少且品种单调),老年人想吃一顿不用自己亲手做的饭、想买些好点的日用品和可口的小食品、想存钱取钱都得去较远的镇上,对于体弱、有病、年岁高的老人极为不便。

面对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农村养老负担加重、无人养老以及社会化养老服务水平低等现实问题,笔者认为应将这一问题放在城镇化战略框架下,通过城镇化发展的政策策略来统筹解决。

三、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养老路径选择及可行性分析

中国是一个拥有7亿农村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农村养老不能脱离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老年家庭人口经济状况,提供多样化、多路径的养老方式供农村老人选择。据对M村了解,农村养老通常有以下四种方式:一是农村子女在身边,家庭子女养老;二是子女不在身边,老人自行养老;三是农村老人随城镇工作子女迁居城市养老;四是老人在县镇购房居住,自行养老。在这四种养老方式中,家庭子女养老和自行养老是目前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随子女举家进城养老的占不到5%,在城镇购房自行养老的少之又少。由此可见,子女不在身边的农村空巢老人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西部农村养老的困难群体,他们是城镇化进程中的直接受损者,妥善解决这部分人的养老问题,是城镇化发展中的一项不容忽视工作任务。

笔者认为,应在传统家庭子女养老、随子女进城养老与农村社区社会化服务养老三种路径的基础上,创建第四条养老路径——即建设发展小城镇,完善小城镇社会化养老服务功能,引导农村空巢老人向小城镇聚集,利用完善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养老,为西部农村养老提供多路径选择。

对于农村空巢老人而言,小城镇养老具备以下潜在优势:(1)在小城镇购置房产,价格低廉,生活成本比大中城市低,不会给经济境况一般的空巢老人及子女带来过重的负担。(2)小城镇离空巢老人的原住地较近,是一种离土不离乡的迁移方式,可沿袭几十年形成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风土人情、熟人关系,生活起来较舒心,少有不适应感。(3)小城镇具有完善的基础服务设施、商业服务体系以及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能为老年人提供所需的医疗、保健、饮食、交往、文化娱乐、心理与精神等生活,能较容易地满足老人的各种需求。(4)小城镇的聚集效应有利于养老服务业的投资与开展。相对于农村社区撒胡椒面式的低效益、低质量养老投资与服务方式,小城镇聚集效应更容易开展规模化、优质化、高效化的养老服务,减少养老资源的浪费。

虽说小城镇具备多方面解决农村老人养老的优势特征,但目前只是一种潜在优势,尚未变成现实优势。长期以来,我国政府过度重视大城市发展,在资源配置上以大城市发展为主,再加上各种生产要素趋利流动的市场特点,吸引了大量的资金流、物质流、人才流、信息流、技术流以及二、三产业向大城市集中,人口向大城市集中,大城市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小城镇处在城镇化发展格局的最末端,西部小城镇则处于末端的末端,一直以来被国家政策与市场边缘化,得不到应有的资源配置和有效的财力物力人力支持,多数西部小城镇在人口聚集与硬件建设方面尚处于未被开发的境地,普遍还不具备农村空巢老人聚集养老的硬软件条件。具体表现为:

1. 人口聚集程度差。据统计,“2010年,我国建制镇有19600多座,而人口规模超过5万的仅为740座,占建制镇总数的3.78%,全国近50%以上的建制镇镇区人口规模仍然处在1-2万之间,这类小城镇在西部地区比例较高,难以形成城市经济规模效益,难以发展起来”。[6]

2.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环境较差,不宜安居。西部小城镇的公共基础设施落后,不少城镇在垃圾收集处理、污水处理、排水、绿化等设施建设方面严重缺乏,对各类生产要素聚集缺乏吸引力。

3. 公共服务滞后,对人口迁移缺乏吸引力。小城镇在行政管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金融保险服务、社会福利、养老服务等方面均无法与大城市相比,缺乏吸引人、留住人的软硬件条件。

为了发挥小城镇基础性作用,挖掘小城镇潜在的社会化养老服务功能,引导农村空巢老人向居住地小城镇集中转移,有效解决农村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尽快将小城镇建设纳入重要工作议程,高度重视,加大开发建设力度。

四、对策建议

党的十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即:“立足于基本国情,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实现人口均衡、经济高效、社会和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7] “新型城镇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在量的方面,人口向城镇迁移,城镇人口数量持续增加、比例提高;质的方面,实现城镇迁移人口市民化,让新增城镇人口平等享受城市内的教育、文化、科技、就业、医疗、交通、能源、供水、环境等城市公共服务,并享有选举、传媒、住房等市民权益。“新型城镇化”重点强调小城镇与大中小城市协调的发展,首肯了小城镇在城镇格局中不可替代的独特性与基础性作用。在未来城镇化进程中,要遵循“新型城镇化”思路,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明确大城市与小城镇建设的功能定位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大城市与小城镇建设的功能定位与立足点应有所不同。大城市发展应以追求经济规模效益为主要目标,兼顾社会效益;小城镇发展应以追求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兼顾经济效益。小城镇更应凸显便于农村人口转移、连接大中小城市与农村商贸、有效实施社会管理、提供生活服务等社会功能。

(二)将发展养老服务业纳入小城镇总体规划

西部小城镇总体规划应树立城镇与人、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充分体现超前性、特色性与协调发展的原则。应凸现环境优美、宜居的特色,吸引农村空巢老人在此置业、购房、居住、养老;应将小城镇经济建设、市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文化设施建设、文体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通盘考虑、通盘规划,保障各功能要素协调发展。

(三)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房地产开发

水、电、路及地下管网、住房、医院、文体设施等是一个城镇得以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先决条件,不具备这些条件,就不能有效地聚集人气、财气与商气。国家应对西部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必要的财政资金支持,为它们的后续发展打好基础。

(四)建立健全小城镇公共服务体系,吸引人、留住人

相对于农村社区,小城镇的潜在优势主要体现在聚集高效服务方面,健全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是其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在小城镇建设中应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要作为其中的重中之重来对待。

(五)建立并完善相关制度,消除农村老人向小城镇聚集的制度

1. 加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力度,发展现代农业,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提供条件。将中央关于“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智谋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8] 的农村政策落到实处。通过土地流转,逐步整合农业资源,将零星的、分散的土地集中连片,走规模经营道路,使实现了土地流转的农民,无后顾之忧的向城镇转移。

2. 加快推进城乡社会保障的一体化进程。促进城乡医保、养老、低保、福利与救助等社保制度一体化,使农村进镇老人能够方便、及时地享受到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对他们的佑护,减轻他们城镇生活的压力。

3. 发展小城镇保障房建设。小城镇保障房应由政府投资兴建,保障房定价要符合当地农村空巢老人的经济承受力,使农村老人通过宅基地流转与变卖房产所得能买得起,实现城镇购房居住养老的愿望。

总之,在我国城镇化趋势下,国家应为西部农村老人提供多路径养老选择,形成传统家庭养老、老人随子女进城养老、农村社区社会化养老与小城镇社会化养老多路径养老的合力,推动西部农村养老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谭克俭.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老人的两难选择与破解对策[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3,(1):51.

[2]陕西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解读——陕西人口发展呈现十大特点[EB/OL].陕西省政府门户网站,(2011-05-11)[2013-05-26].http://.

[3]赵银侠.西安妇女儿童人口发展研究——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C]//西安社会发展报告,西安:西安出版社,2013:189.

[4]王爱华.新时期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城镇化的再审视[J].经济问题探索,2012,(12):91.

[5]西安市老龄办与老年学会.西安市2009年老龄工作调查研究成果汇编[C].2009.

篇(7)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2020年将达到17%。而镇江,去年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18%,2020年将到达25%。截止2010年的时候,镇江老人总数与未成年人数量相当,均为50万人左右,随后老人逐步上扬,而人口出生率逐年递减,现在未成年人已经跌破50万人,“九九”超越了“六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养老问题日益引人关注,而农村养老问题尤为凸显。

从相关数据上看,镇江近几年来的养老服务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在工作中我们也发现,镇江地处苏南现代化示范区,但农村地区养老服务组织和提供水平与目标要求相比相去较远。如何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业,进一步缩小城乡养老服务的差距,解决好设施建设、服务组织、政府购买服务的问题,使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得到保证。

1 镇江农村人口老龄化特点及存在问题

与城市相比,城镇化建设带来的空间距离扩大,导致养老需求与供给结构存有矛盾。目前,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还十分薄弱。从硬件建设来讲,各地农村的公共养老设施很少,主要的养老设施就是乡镇敬老院,经济条件好一点的乡镇敬老院增挂一块“老年公寓”的牌子,对“五保老人”实行统筹供养,兼收少量自费老年人,多数农村老年人仍然是居家养老。就经济保障而言,农村老年人中除少数孤寡老人国家有明确规定,实行由集体“五保”供养以外,多数老年人必须依靠家庭供养。同时,转型时期的思想认识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开始弱化;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所限,农村地区养老投入水平还不高,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等等,都不同侧面影响农村老人的生活境遇。

2 发展镇江农村养老服务工作的措施

1)按照苏南现代化城乡一体和“三新”建设的要求,同步规划安排农村养老事业。由于历史现实等多方因素制约,镇江市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缺乏规划统领的问题由来已久,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随意性普遍存在。2013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但《意见》仅要求“统筹规划发展城市养老服务设施”。同时,新修订的《老年法》对城乡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和用地提出的明确要求。2014年,市政府将出台《镇江市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布局规划》,并要求各辖市参照市区做法,制定当地的《布局规划》。在新农村规划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农村养老基础设施的布局,合理安排用地计划。要将文化、体育、社区医疗卫生资源等公共资源与养老服务设施一并安排,方便农村老年人能够就近、方便地接受服务,缩短服务距离。

2)发挥农村敬老院的社会服务功能和示范作用问题。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是加强农村养老服务的重要内容。“十一五”期间,全市共新建、改扩建50所农村敬老院,现有床位6775张,床位总数超过“五保”对象总人数,全市“五保”工作受到民政部表彰。2008年,镇江新区中心敬老院投入使用,项目总投资2500多万元,设置床位196张,民政部领导对新区中心敬老院模式充分肯定。下一步,我市将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加强五保供养的决策部署,全面提升五保供养机构建设管理水平。进一步改善服务设施、加强队伍建设、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扩大服务范围。在确保“五保”供养对象生活的前提下,拓展社会寄养、日托照料、支撑区域内居家养老服务等多种功能,逐步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转型。

3)加强村(社区)居家养老设施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升。截止2013年底,全市建成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98个,覆盖率达到83%;建成农村“老年关爱之家”53个,新增床位1901 张。虽然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较高,但还存在场所面积不达标、服务设施简陋、服务内容单一问题,绝大多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只能提供文体娱乐服务根据农村老人的需求设计安排服务项目和服务队伍,大力推进村(社区)居家养老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规范化建设,提升居家养老管理服务水平。

综合发挥多种设施作用,重点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设施的资源整合。把提升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能力和水平作为重点抓好,使老年人养老不离家、不离村,又能享受到社会服务。在考虑硬件建设的同时,要跟进管理制度和服务标准的实施,使农村居家养老行之有实、言之有物。让农村老人觉得养老服务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

篇(8)

《四川省城乡养老模式研究》课题组通过对四川省城乡中老年群体及养老服务机构的调查,分析研究了影响四川城乡养老方式选择的因素、农村养老模式现状与对策等,在此进一步分析四川城镇居民的养老模式。

一、四川省城镇老年群体的总体特征

通过调查发现,四川省城镇老年群体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老年人口数量上升,农村迁入人口增加。据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省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省60岁及以上人口为1672万人,占20.38%,较2010年上升4.0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094万人,占13.33%,较2010年上升2.38个百分点。课题组在本次调查中发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被调查者在问卷中表示自己的身份是农民,但其居住地为城镇,购买的保险也为城镇医疗保险,其原因主要是随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老年人随子女迁入生活条件更好的城镇工作和生活。二是经济收入普遍不高。不论是城镇居民离退休职工,还是上述迁入的农村城镇化居民,收入来源普遍不高,按照目前城镇的居民收入水平及消费水平,大多数处于解决温饱的水平。三是城镇老年人养老意愿更倾向于居家养老。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老年人觉得非家庭养老有老无所依感,很没有面子,或认为老年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差。大多数子女也认为让父母入住养老院属于不孝的行为,不能够接受。四是现有养老服务业发展滞后。不论城镇养老机构的数量还是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均严重不足,不能够满足城镇养老生理及心理的需求。

二、四川省城镇老年人群体生活与需求状态

课题组通过对四川省老年人群以性别、年龄、月收入、健康状况、职业、参加医保等多维度的调查,基本有5(%以上的老年人愿意与子女共同生活,性别和年龄对养老意愿影响差别不大,而健康状况、经济条件和现有居住条件等对养老意愿的影响较大,具体而言,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四川省城镇老年群体的健康状况

2013年四川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中,身体健康和基本健康的共占80.98%,说明绝大多数老年人口健康状况较好,生活能够自理;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占15.71%,生活不能自理占3.31%,男性老年人口健康状况普遍好于女性。即便是大多数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表示自己身体健康、生活自理,需要靠他人照顾的较少;甚至9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健康和基本健康的比例占42.75%,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占32.00%,生活不能自理的较少。更多的老年人还承担着帮助子女照顾小孩、家庭等情况,说明老年人在社会家庭生活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四川省城镇老年群体经济状况

在收入来源方面,来源于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老年人所占比例最高,达39.80%;其次为劳动收入,所占比例为36.04%,来源于离退休养老金的占比例为17.94%。老年群体因职业的差别存在较大的差异,城镇老年人有较稳定的退休金或养老金,而农村迁入的老年人收入来源主要是子女给予的赡养费和较低的农保收入,当然城镇老年人的开支一般也高于农村老年人的开支;在经济保障安全感方面,则绝大部分老年人均表示,自己的收入不高,感觉不够用,特别担心生病所带来的巨大开支。即没有经济保障方面的安全感,生活消费方面比较节俭。

(三)四川省城镇老年群体的居住现状及生活满意度

在养老方式上,四川省城镇老年人目前普遍采取的是居家养老的方式。在调查中,44%的老年人是和子女一起住,29%的老年人是和子女分居的,26%的老年人处于独居状态,城镇老年人与子女分居的比例要高于农村老年人;在生活满意度方面,老年人对医疗和基本生活设施基本满意,认为生活还是比较方便,没有遇到太大的困难,δ壳暗木幼肪郴本满意。当然也有一些被调查者提出,在娱乐健身方面。城镇老年人更多选择跳舞、舞剑、看电视等娱乐方式,而农村老年人则更多是做务工、家务等来实现收入与健身的目的。

(四)四川省城镇老年群体养老意愿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2/3以上的老年人及其子女认可的理想养老方式是居家养老(包括与子女共同生活、自己料理或请保姆),考虑生活中的一些特殊因素,部分老年人也能够接受入住养老机构的养老方式。调查中,关于老年人能够认可的养老方式而言,40%的老年人选择与子女同住由子女照顾,48%的老年人赞成与子女分开居住,12%的老年人选择住养老机构。数据显示健康状况、经济收入、居住环境满意度等因素是影响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健康状况和居住环境越差的老年人越愿意住养老院,经济收入越高越愿意与子女同住。这种现象表明,老年人在选择养老方式时,主要考虑的还是能对子女有更多的帮助和照顾,尽量减少子女的负担等。

鉴于此,本文提出社区养老、家庭养老、以老养老、以房养老等几种城镇养老模式的思路。

三、四川省城镇养老模式探析

(一)社区养老模式及保障措施

“社区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在为居家老人照料服务方面,又以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的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养老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

“社区养老”使老年人能够养老不离家,符合城镇老年人的最真实心理需求。然而在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依靠微薄的养老保险收入无法满足老年人的生活,社区养老模式的实施需建立个人养老保险预存金制度和多层次医疗保险制度,促进私人储蓄养老金的发展,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特另q是农村人群的养老保险,提高老年人的收入以保障老年群体的居家养老开支。

“社区养老”要求在现有居住的小区内,应配套相应的具有老年服务功能公共用房,能提供针对老年人的居家服务、上门服务、日g照料等,在社区附近的医疗、交通、金融服务、精神慰籍等方面也应针对老年人的需求特征进行完善,如提供老年就医绿色通道,在日益电子化的银行服务中为老年人保留一些传统服务,在社区开办老年兴趣培训班,培养老年人的各种文化娱乐兴趣爱好,陶冶情操,使老人们身心愉悦,提供老年人的健身设施和场地等。

(二)家庭养老模式及保障措施

家庭养老是就是中国传统的养老模式,父母养育子女,儿女赡养父母,这种下一代对上一代予以反馈的模式在每两代之间的取予是互惠均衡的,在家庭单位内形成一个天然的养老基金的缴纳、积累、增值以及给付过程,是调查采访中老年人最倾向的养老方式。依据城乡老年人养老需求意愿,家庭养老既满足老年人和子女的心理愿望,又能够使老年人发挥余热,为家庭及社会减轻负担。

当然,对于居家养老存在的种种困难,诸如老年人的交友活动,出行设施、两代人之间心理倾诉及工作、学习压力导致的生活习惯差异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重点是加强以居家养老为主要养老模式的政策与设施建设,比如增强社会福利保障措施、提高养老收入、增加社区服务功能等。

(三)以老养老模式及保障措施

“以老养老”,就是让身体健康的老人照顾生活不太方便的老人。从调查数据信息来看,大多数退休老年人身体健康,不论是工作能力或是生活经验都比较丰富,另一方面大部分社区都设有社区活动中心,每天在活动中心聚集活动的也都是老年人群体。这些健康老年人。可以为孤寡老人、失独老人、生活不便等老年人提供近距离的、针对性的生活帮助,发动有一技之长的低龄老人为高龄街坊邻居老人义务或适当补偿服务,都可以促进“以老养老”模式的实施。

“以老养老”模式的推广可以从地缘、血缘关系展开推广,便于老年群体的接受与推广,从目前老年群体的心理、生理需求角度来讲,这是一个可行性较强、效果较好的养老模式。但在起步阶段需要政府层面的大力宣传与推广,需要社区提供引导与必要的医疗、公共设施方面的保障。

篇(9)

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副行长、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2000年在世界银行的一次会议上说:“21世纪影响入类社会进程的最主要的两件大事:一是美国的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镇化。”为什么斯蒂格利茨会如此高度评价中国的城镇化?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 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城镇化率,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当前,世界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0%,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伴侣,城镇化与工业化一样,也是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过程,是任何国家由贫穷落后走向发达繁荣的必由之路,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最主要的任务。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经济社会发展上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早已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城镇化率已达到70%以上。而中国还没有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仍然处于工业化中期,城镇化率2011年还只有51.27%。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迈向现代化的两大基本任务。中国作为13亿人口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成功实现城镇化,必然会同时实现工业化,会带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进步,极大地促进世界的发展。所以,斯蒂格利茨高度评价中国的城镇化并不为过。

2、城镇化由来

“城镇化”一词是中国学者创造的一个新词汇,很多学者主张使用“城镇化”一词。1991年,辜胜阻在《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中使用并拓展了“城镇化”的概念,在后来的研究中,他力推中国的城镇化概念,并获得一批颇有见解、影响较广的研究成果。

城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同时,它也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中共第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正式采用了“城镇化”一词。这是近50年来中国首次在最高官方文件中使用“城镇化”。

所谓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这一历史过程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第二,城镇化是第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发展的过程;第三,城镇化是地域性质和景观转化的过程;第四,城镇化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在内的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和传播过程。概括起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人的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演变;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城镇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以及城镇经济社会、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过程和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过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的转换;二是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三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

3、城镇化的作用

从过去200多年国际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来看,城镇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在机会,包括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公共服务的普及以及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推动社会治理的完善,缩小城乡和地区发展的差距,等等。但是这种潜在机会能否转化为现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公共政策的导向,以及一个国家的土地政策、经济发展方式、以及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供给及公平分配等。

城镇化有力地吸引了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促进了的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解决就业、实现市场扩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城镇承接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带动农民增收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人地紧张的突出矛盾;城镇化有利于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差别。

城镇化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人口在城镇中聚集会产生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使私人和公共投资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得以大幅度降低,产生更大的市场和更高的利润。随着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镇的集中,市场需求将会迅速增长和多元化,这会促进专业化分工,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的效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许多新型业态,特别是研究开发、现代服务业,如金融和保险业、信息和计算机服务业等,必须依托城镇发展才能得到扩张。不仅如此,城镇产业的繁荣和高回报吸引了更多的资本、技术和知识的流人,这些要素的整合将会进一步诱发新的技术创新和流动,并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因此,城镇是现代经济中最具有活力的区域。

城镇化有助于普及基本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从而促进人民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提高。人口在城镇的集中,大大降低了公共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供给的平均成本。与农村相比,城镇在公共服务质量上的优势也是明显的,这种优势不仅是因为城镇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还因为城镇集中了优秀的相关人力资源。

城镇化有助于促进政府治理的改善。当农民离开农村聚集在城镇之后,会从多方面影响政府治理。城镇化使政府与民众的距离空前的拉近了,政府及其官员的一举一动变得更容易观察和监督。人口的集聚推动了社会生活中的组织化和分工,民意表达变得更加专业化和专职化,公众意见的传播成本大大降低,更易于采取集体行动。在发展中国家,虽然农村人口众多,但是由于人口聚集程度低、居住分散,采取集体行动的交易成本比较高。因此,在争取政策影响力的过程中,农民这个数量更大的群体反而缺乏与城市居民对等的影响力。

从长期看,城镇化还有助于促进公平的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和地区发展差距。从过去200多年国际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来看,城镇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在机会,包括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公共服务的普及以及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推动社会治理的完善,缩小城乡和地区发展的差距,等等。但是这种潜在机会能否转化为现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公共政策的导向,以及一个国家的土地政策、经济发展方式、以及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供给及公平分配等。

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转变的必由之路。

4、中国城镇化现状

城市化是一个经济现象,也是一个社会现象,它是在生产力,即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的必然产物,它也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发达国家大约经过1个世纪(1851-1950年)基本实现了城市化,20世纪50年代以后,全球进入了城市化高度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也进入加速发展时期。中国的城市化则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解放前,中国曾长期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到1949年新中国诞生时,城镇人口只占总人口的10.6%。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时期内,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对城镇化理论和实践进行了艰苦探索。早在1945年党的七大政治报告即《论联合政府》一文中就提出了城市化问题,他指出“将来还要有几千万农民进入城市,进入工厂。如果中国需要建设强大的民族工业,建设很多的近代的大城市,就要有一个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的长过程”。这个思想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得到了较好的实现,但其后在国内外复杂的环境下,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在农村办工业,“农民就地成为工人”与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增加城镇劳动力关系等问题上没有处理好,1958-1960年时期城镇化超越了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导致了1961年开始的国民经济的调整。

此后,城镇人口绝对量虽然每年仍然有较大的增加,但由于人口总量增长更快,加上城镇化的前提条件,即满足人们的基本生存需要还有待解决,从而决定了城镇化的缓慢发展,甚至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逐步进入正常发展时期。但开始相当一段时期实行了“小城镇为主”的方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化的进展。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必经过程,也是我国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是这其中困难重重、情势严峻。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耕地相对不足,劳动力素质偏低,在实现城镇发展方式的转变中,遇到很大程度上的制约。为此,我们必须找出一条适合我国城镇化的道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是我国在众多约束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城乡和谐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国经济仍将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南和巨大的发展动力。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和城镇发展,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城镇化和城镇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建设部专家日前也指出,我国首先应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高度,统筹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按照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坚持因地制宜,加强对不同地区城镇化的分类指导,促进城镇化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条件相协调;继续发挥市场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各级政府对城乡空间的规划管理,要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放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突出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促进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5、新型城镇化概念的提出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明确提出了“新四化” 的概念。

1月15日在考察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时强调,统筹“新四化”发展,需要平衡多方面关系。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不能人为“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要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提供市场,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 去年底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这次会议提出,城镇化不仅是未来几年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而且强调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并提出了一个“有质量的城镇化的新概念”。 与传统提法比较,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内在质量的全面提升,也就是要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

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依靠“软设施”、下“硬功夫”。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镇居民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和社会保障等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

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著名城市生态专家、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如松院士认为,首先要做到生态优先、文明发展。快速城镇化在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城市生态的多色效应:红色的热岛效应、绿色的水华效应、灰色的灰霾效应、黄色的拥堵效应、白色的采石秃斑效应和杂色的垃圾效应等。一些城镇盲目追求高、快、宽、大、亮等形象工程,沿袭先污染后治理、先规模后效益、先建设后规划和摊大饼式扩张的发展途径,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文明建设被严重忽略。

新型城镇化的“新”,是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复新,是新型工业化、区域城镇化、社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生态发育过程。“型”指转型,包括产业经济、城市交通、建设用地等方面的转型,环境保护也要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生态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生态政区”五同步的生态文明建设转型。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应该贯彻到城镇化的生态文明过程与行动上,首先要改变的是人的观念、体制和行为。

新型城镇化的“新”,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6、新型城镇化内涵、特点和原则

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缩小城乡差别、农民与市民的差异、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差距。农村人口逐步转移到城镇,而不是简单的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

“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这样几个特点和要求:

(1)规划起点高。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使城镇规划化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从而解决城市建设混乱、小城镇建设散乱差、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等问题。

(2)途径多元化。中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发展很不平衡,在基本原则的要求下,中国城镇化实现的途径应当是多元的。中国东中西部不一样,山区、平原不一样,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求不一样,不同地域特色不一样……不能强调甚至只允许一种方式。与工业化的关系处理也应该有多种方式,有的是同步,有的可能要超前。

(3)聚集效益佳。城镇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聚集功能和规模效益。要在增加城镇数量、适度扩大城镇规模的同时,把城镇做强,不能外强中干,现在有些城市就虚得很。

(4)辐射能力强。利用自身的优势向周边地区和广大的农村地区进行辐射,带动郊区、农村一起发展,这是城镇责无旁贷的义务,它应该做到而且也可以做到,问题是我们要有这种意识、视野、规划和措施。千万不能搞成孤岛式的城镇。

(5)个性特征明。中国的城镇要有自己的个性,每个地方的城镇,每一个城镇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要突出多样性。城和镇都是有生命的,都有自己不同的基础、背景、环境和发展条件,由此孕育出来的城镇也应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6)人本气氛浓。我们不能为城镇而城镇,发展城镇的目的是为人服务。所以,城镇的一切应当围绕人来展开,要树立牢固人本思想,创造良好的人本环境,形成良好的人本气氛,产生良好的为人服务的功能。总的来说,就是要使城镇具有人情味,能够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不是相反。

(7)城镇联动紧。要把城市的发展和小城镇的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考虑,解决好非此即彼或非彼即此或畸轻畸重的问题。600多个大中小城市和两万多个小城镇本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梯队,不能人为地分割开来。

(8)城乡互补好。中国的城镇化一定要体现一盘棋的思想,要打破二元结构,形成优势互补、利益整合、共存共荣、良性互动的局面。市带县体制也好、城乡一体化也好,其出发点都是要走活城乡这盘棋。因为农村可以为城镇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形成坚强后盾,城镇可以为农村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从而全面拉动农村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农村的发展来谋求城镇的进步,这是一些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老路,是一条教训,当引以为戒。

据悉,全国城镇化规划草案已经基本成型,拟定了新型城镇化的六大指导原则。这六大指导原则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降低城镇准入门槛;坚持城乡统筹,把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合理调整优化城市群格局,促进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大带小,把大中城市和小城镇联接起来共同发展;集约高效,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合理设置城镇建设标准;完善城镇的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二、发展老龄产业的时代需求

1、发展老龄产业是时代的需求

老龄产业是在社会总需求中,随着老年人特殊需求的迅速增长,以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养老服务设施、日常生活用品和社区服务、娱乐业的新型产业。业内亦称“银色产业”、“银发产业”。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新的人口现象,老龄产业也是一个新的产业概念,我们不能用传统产业的眼光来理解老龄产业。老龄产业属于一种综合性的产业,是一个横跨第一、二、三产业的综合产业体系,其内涵是:一切为满足老年人特殊需要而提品和服务的行业的总称。其外延至少包括家政服务业、医疗护理业、保险业、老年理财业、老年休闲娱乐业、老年用品(涉及服装鞋帽、化妆品、健身器材、保健器材、老年玩具、保健食品)、老年旅游、老年地产、银发农业、老年教青、老年心理咨询等行业,是一个综合的概念。老龄产业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生而产生的,人口老龄化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在家庭范围甚至小社区范围内己经难以得到满足,必须由社会和市场为其提供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从而促进了老龄产业的产生。

当今的老年人随着时代的变化, 消费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 从过去的勤俭为家型己经逐步转化为自我享受型,“重积蓄,轻消费”、 “重子女,轻自己”的传统观念已经逐渐淡化,花钱买健康,花钱买潇洒成为现代老年人的时尚追求。许多老年人都有补偿性消费动机,常会寻找机会满足年轻时因条件限制时未能实现的消费愿望,圆年轻时未圆之梦。当老年人手上的活钱不断增多时,他们对物质的需求也不断增强,对提高自己的生活品味、生活质量也有了更多的需求。然而, 就目前而言, 可供老年人消费的市场还远远赶不上老年人的真正需求。

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特别是随着家庭小型化的发展,社会化养老的需求迅速增长。我国老年人生活照料需求,是一种长期性的照料需求,它将随着老年人口的增长, 特别是高龄老年人和卧床老人的增多而迅速增长。在这种背景下, 我国老年人对机构照料和护理服务、护理用品的需求也出现了迅速增长趋势。但我国目前老年人机构照料和护理服务的发展还相当滞后。老年人在日常生活、照料、看病、出行、购物等方面的公共服务需求也远远不能得到满足,这就为老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

发展老龄产业对于全面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老年人有保障、健康、安全、有尊严地生活,与全社会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连续多年的经济快速稳定增长,以及社会的和谐与安定,为发展我国的老龄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环境。老龄产业是一项涉及多种行业的庞大的系统工程,对于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老龄产业对于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增加就业机会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另外,面对迅速推进的老龄化进程以及急剧膨胀的老年人市场需求,以及在我国进一步扩大内需,改变经济增长模式过程中,老龄产业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总之,老龄产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重要的经济成分,发展老龄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发展老龄产业应走产业化、市场化的道路

老龄产业名为产业,就应走产业化、市场化的道路。老龄产业与老年社会事业、老年福利事业、老年慈善事业等主要依靠国家、企事业单位、社区、慈善机构进行投入的老年事业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主要依靠市场力量满足老年人的精神和物质需求,是利用市场机制运作的一种制度安排。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老年人收入水平的逐步增加、相关政策环境的逐步改善,中国老龄产业蕴藏巨大商机。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科学研究会会长熊必俊认为,中国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进入老年社会,面临着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和养老保障压力增大的挑战。但是,老龄化在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制约的同时,也孕育着一个巨大消费市场,发展老龄产业这个新兴的产业还能带动相关第三产业的发展。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崔振武认为,未来中国倾斜于老年人的各种社会政策将越来越系统和全面,未来几十年将是老龄业迅速发展时期。

中国老年学学会会长李本公表示,虽然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但是目前中国老龄产业仍面临着尴尬:一方面,老年人的需求十分庞大,也十分迫切;另一方面,老年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整个产业尚未在国民经济中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和产业链。因此,建立一个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全民支持的社会化老龄产业新模式体系势在必行。

基于此,《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就发展老龄产业提出四点要求:(1)完善老龄产业政策。把老龄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国家扶持行业目录。研究制定、落实引导和扶持老龄产业发展的信贷、投资等支持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入老龄产业。引导老年人合理消费,培育壮大老年用品消费市场。(2)促进老年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开发。重视康复辅具、电子呼救等老年特需产品的研究开发。拓展适合老年人多样化需求的特色护理、家庭服务、健身休养、文化娱乐、金融理财等服务项目。培育一批生产老年用品、用具和提供老年服务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老龄产业知名品牌。(3)加强老年旅游服务工作。积极开发符合老年需求、适合老年人年龄特点的旅游产品。完善旅游景区、宾馆饭店、旅游道路的老年服务设施建设。完善针对老年人旅游的导游讲解、线路安排等特色服务。规范老年人旅游服务市场秩序。(4)引导老龄产业健康发展。研究制定老年产品用品质量标准,加强老龄产业市场监督管理。发挥老龄产业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积极作用,加强信息服务和行业自律。疏通老龄产业发展融资渠道。这为我们发展老龄产业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3、新型城镇化与老龄产业园区的构建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1.3%,标志着中国城镇化发展进入到非常重要的转型期。在“十二五”及未来一个时期,中小城市将成为城镇化的主战场和主力军。城镇化是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对开拓内需和消费有显著效用。由发改委主导的《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初稿已编制完成。该规划称“城镇化将在未来十年拉动40万亿投资”。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提出“未来5~10年,人口城镇化将形成支撑中国发展转型的动力。”

城镇化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人口在城镇中聚集会产生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使私人和公共投资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得以大幅度降低,产生更大的市场和更高的利润。随着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镇的集中,市场需求将会迅速增长和多元化,这会促进专业化分工,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的效率。城镇化不是简单建筑物的堆砌,其核心是设施功能化,就业居住一体化。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急速递增,未来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因此,以老龄产业为载体,建设区域新型城镇就成为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抓住新型城镇化发展机遇,在合适的地区构建老龄产业园区,将为解决老龄化问题提供一种路径和模式。为此,我们提出如下一种模式。

(一)基本构想

(1)规模:在新型城镇规划区域内,用3~5年的时间,以老龄产业为主体,以文化养老为核心,建设占地面积3000~5000亩,服务1~3万老年人,集聚层次丰富、类别多样的养老机构和配套服务设施。

(2)定位:以高质量、高品位、综合性老年服务产业为核心,以大型专业养老机构、中小老年公寓和居家养老集聚区为载体,公益基金、民间资本、政府扶持等资金共同参与老龄产业的经营模式,打造一个既与国际接轨又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的老龄产业园区,用高品位打造的品牌,改变人们的养老观念,用高端市场带动低端市场,改变当前单一依靠政府的保障养老模式; 用核心区带动周边地区,使老龄产业均衡发展,以点上养老带动网上养老,消除养老盲点,既满足高收入老年人的多样化养老需求以实现养老机构运营的效率目标,又能满足低收入老年人基本需求以实现公平性的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确保所辖区域养老全覆盖,实现企业的社会责任。

(3)市场:打造老龄产业链,形成规模化老龄产业集聚园区和市场,立足江苏,辐射长三角,面向海外群体。

(4)目标:将本项目打造成为华东地区规模较大、省内最大的集休闲养老、生态农业、老年用品交易、老龄产业学术研究、老龄产业人才培养和老龄产业发展论坛为一体化的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养老服务产业基地,并以此为基础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养老服务机构连锁经营扩张战略。

(5)意义:以老人为本,提倡尊老、敬老、爱老、养老、护老的社会风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寿文化、孝文化。形成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的和谐社会,健全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改善保障老年人生活、健康以及参与社会发展的条件,为缓解养老服务的供需矛盾做出贡献。

(6)理念:贯穿居家养老、天伦养老、生态养老、科技养老、创意养老、互动养老理念。在充分满足老年人物质养老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7)步骤:总体规划、分期实施、滚动发展、持续运行

(二)功能布局

(1)功能:

(a)核心养老服务功能:

老有所养,涵盖食、住、行等;

老有所医,涵盖医、健、护等;

老有所为,涵盖传、帮、创等;

老有所学,涵盖学、知、读等;

老有所教,涵盖授、解、培等;

老有所乐,涵盖娱、游、体等。

(b)延伸养老服务功能:

通过核心集聚服务区所形成的管理模式、设备设施、医疗保健、服务人才等,以核心区为半径,在周边市县、重点乡镇,建立养老服务机构,承接200公里以内的社区养老和家庭养老外包任务。实现管理模式、设备设施、医疗保健、服务人才四个输送,做到老年服务全覆盖,利用网络养老服务方式,保障社会养老的全覆盖。

(2)布局

(a)福利养老区。

主要功能:为低收入、鳏寡孤独残疾者提供“老有所养”的住宿、基本护理和照料服务。

(b)机构养老区。

主要功能:为各层次老年人士提供居住、护理、照料、休闲等综合养老服务。

(c)居家养老区。

主要功能:为健康老年人士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包括住房、综合社区服务。居家养老小区是以社区综合服务为依托,使老人在家养老,从而达到定心、安心、养心。

(d)康复医疗区。

主要功能:为园区内居住老年人士提供医疗服务,同时医院在老年医疗方面的专业性将能吸引外地老年人士的前来就诊。

(e)教育培训区(文化创意、科研开发)。

主要功能是为老年人提供互动机会和学习机会,培训复合型护老专业人才。

(f)老龄商品物流园区。

建设集老年食品、日用品、特需用品、保健品、老年医药、进口老年商品、老年服务设备设施为一体的商品城,提供老年产品批零展销和信息服务,向国内外辐射。

(g)休闲娱乐区。

园区建设健身休闲区、老年活动广场、温泉度假村等休闲度假设施。场地布局宜动静分区,供老年人散步和休憩的场地宜设置健身器材、花架、座椅、阅报栏等设施,并避免烈日暴晒和寒风侵袭。距活动场地半径100米内应有便于老年人使用的公共厕所。

(h)农业基地区(生态农业)。

园区规划一个大型农业基地区—— “生态农业园”,进行苗木培育、蔬菜种植、有机农作物等农业生产活动。为园区老人提供无污染农产品,为园区和周边提供各类苗木,同时也是老人的农业观光乐园。

在“生态农业园” 内,辟一块自耕区,为愿意回归自然的老人提供耕作园地,寻找“采菊东篱下,幽然见南山”的乐趣。

(i)综合服务区。园区建设综合服务区,由酒店、超市、商场等基础商业设施组成。

(三)运作方式

(1)园区组织管理

坚持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服务社会”的模式经营老年特别社区;通过政府搭台、企业经营,不断引进民间资本,兼顾效率与公平,逐步减少老年服务产业对财政的依赖,实现自身造血功能;以专业化和规模化的供给模式,低成本提供多元化服务产品,满足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在此原则下园区的运作方式:

——组织园区管委会,作为养老园区开发建设的管理与协调中枢,主管园区的行政事务。

——组织投资发展公司,作为园区的建设与运行执行机构。

——组织招商事业部,根据园区功能规划,分行业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统一对国际国内招商,让专业的机构做专业的项目。进入园区的单位在业务开展上独立进行各自的服务运作与经营,在外部环境协调上服从园区管委会的统一管理,在设施使用与能力调节上与园区投资发展公司建立经济关系。

(2)策划规划先行

策划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策划引领规划,规划引领发展。策划先行,才能做出一个好的规划,策划和规划将是打造老龄服务产业园区的重要抓手。

项目前期策划主要内容有:

——经营发展理念、发展战略规划。

——市场调研、项目区位环境分析、项目SWOT分析、消费群体定位、项目功能定位、总体定位、规划设计指导思想、功能模块划分、产品/服务体系规划设计、服务特色规划设计、构建养老服务产业基地。

——运营策略策划、营销策划、管理模式策划、经营模式策划、资本运营策划。

——项目概念性布局规划设计。

——推介策划及网络、媒体、影视推广等。

(3)市场营销渠道

顾客满意营销是现代营销的新概念、新手段。它是顾客接受产品后感到需求得以满足的状态。本项目将从老人满意的三个层次进行营销策划,从而提高美誉度、知名度和品牌效应。

——物质满意。全力做到客户对园区的居住养老环境和设施设备满意。

——精神满意。全力做到客户对园区的软环境和贴心服务满意。

——社会满意。全力做到关老爱老,推进社会文明,让社会满意。

做到特色品牌产品与特定客源市场的有机结合。

认真进行项目市场的需求调研,针对客源市场需求状况,有的放矢的进行品牌型项目的规划设置,树立鲜明的高端品牌战略形象,提高养老服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有针对性的品牌产品促销活动。

(4)资金筹措渠道

本项目投资巨大,在实施过程中坚持“分期实施、滚动发展”原则,前期投资额度大,需要通过多渠道筹资方式,这样既有利于分期分批、有计划地进行建设,也可以让各投资主体之间相互监督,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篇(10)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根据全国老龄委公布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报告指出,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独居)比例达到49.7%,大中城市达到56.1%,而当前有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老龄化人口的养老保障上,针对这批老年人口的养老服务问题却研究寥寥,因此研究和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极具迫切性和重要性。

一、目前城镇养老服务现状

我国城镇养老模式主要有两种,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其中,家庭养老即老年人在家庭中居住,主要由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对老人提供赡养服务的养老模式。而所谓机构养老是将老人集中在专门的养老机构中养老的模式,机构养老主要又分为福利机构(如养老院、敬老院、老年福利院等)养老和非福利机构(即老年公寓)养老。

家庭养老模式由来已久,是我国最早的养老方式,古语有云:养儿防老,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天下无孝子。因此,家庭养老观念亘古有之。然而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开展,家庭子女也大多是独生子女,伴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即将步入老年,一对夫妇要照顾四位甚至更多老人的家庭将成为普遍现象。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奏较快,子女们往往工作繁忙已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家中老人,家庭养老力不从心,这种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不能很好地满足现实社会的需要。

机构养老模式是新近发展起来的舶来品,这种养老模式将老人们集中在统一的养老机构中,机构里面配备了医疗、文化娱乐设施等等,与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相比较,入住养老院被视为一种现代化的养老方式,但这也存在问题,第一,老年人辛苦奔波了一辈子,年轻时整天在外奔波,等到安享晚年了,以为可以很好的感受“家”的温暖,住在养老院里的他们能感受到自己家的温暖吗?显然不能。曾有课题组对500名老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2%的被调查者不愿接受机构养老。 第二,入住养老院也是一种高成本的养老模式,并非每个家庭都能承受,况且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大,养老机构数量有限,全都入住养老机构也不现实。

综上,无论是家庭养老还是机构养老,都无疑存在诸多弊端和不可调和的矛盾,我们需要探索一种新的养老模式 。结合我国城镇发展,社区化建设日渐成熟,社区养老将是我国未来一段时间里老人养老的最好模式。

二、 发展城镇社区养老的优越性

城镇社区养老发端于西方,但是在我国是新近提出的养老服务模式,它是以老人在家居住为主,包括社区在内得一些老年服务机构提供服务为辅,在为社区老人提供服务的方式方面,又以上门服务为主,以此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养老模式。 从性质上说,社区养老区别与家庭养老,而是以社区为单位的在家养老;社区养老更区别与机构养老,将机构养老所有服务以社区为单位引入社区,实行社区在家养老。该种养老模式相对于传统的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模式而言有着更大的优越性,提高了老年人生活的质量,更适合我国国情。

(一)符合城镇居住社区化现展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发展也逐渐趋于规范化,经济化,生态化和人性化。房屋修建多以社区为单位进行物业化管理,既安全又舒适。开展社区化养老,将老年服务设施引入社区,开展社区化服务,老人们不用走出社区,在家就能享受到贴心的服务,这不仅方便了老人,也适应了城镇现代化的发展,促进了城镇社区文化的建设。因此,发展社区养老是符合城镇居住社区化现展要求的。

(二)能更好的满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

逐渐淡出工作视野的老人们,年轻时忙于奔波劳累,老年了终于可以停下来好好享受生活,可是计划生育的开展和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儿女们不能与老人朝夕相伴,入住养老院,虽然各项服务都很完善,然而很难使老人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和邻里之间的关爱。开展社区养老,老人们不用离开家就能享受到全面的服务,不仅丰富了城镇社区文化氛围,更能使老人们感受到机构养老所不能提供的儿女关爱和邻里和睦的情感保障。

(三)能更好的带动第三服务产业的发展。

养老服务产业是极具开发潜质的“朝阳产业”,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老年生活照料、康复护理、专项用品开发外还可以包括老年食品、用品、保健、保险、旅游、文化、教育等诸多产业。而也有调查显示,老年人对基本生活照料服务,餐饮服务,老年生活用品,医疗保健保险服务,文化与教育服务,旅游等等均表现出了较强的购买欲望。因此发展城镇化社区养老还能更好地带动第三服务产业这一“朝阳产业”的大力发展。

三、 我国社区养老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社区养老已经在部分城市开始实行,虽然有着诸多优点,但由于我国经济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养老服务产业发展也比较滞后,社区养老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部门重视不足,缺乏统一的政策法规。

从宏观角度讲,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统一的鼓励扶持社区养老大力发展的政策法规,管理监督也缺少国家标准和规范,使得这项工作还停留在各地零散、自发组织实施的层面。此外还有一些政府部门并未充分认识到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压力和社会养老需求的紧迫性,仍按部就班的主要采用旧的养老模式,对于新的社区养老方式不予重视,因此发展社区养老在政策支持和资金来源方面社区养老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对配套政策法规的制定更是存在严重滞后性。没有政策法规的引导,支持和鼓励,社区养老业很难得到大的发展。

(二)城市社区服务场所、服务设施及备用资金短缺。

目前城市的发展精力大多投入在经济建设方面,对于老年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虽有一些投入,但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现实需要,社区内只有简单几项运动设施,甚至还有许多设施年久失修,不能使用,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在医疗服务方面,虽然很多社区都配备了医疗服务站,每年为老人检查身体,但是医疗服务站大多规模太小,医疗水平不高,不具备应对老年人突发病和常见病的医治能力,而造成这些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区养老服务投入资金不足,目前社区养老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投入,而庞大的养老服务开支单靠政府肯定是杯水车薪,而由于各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这更造成了老年养老上的贫富两级分化,因此如何解决备用资金短缺的问题是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业的一个关键。

(三)社会企业,人士参与度不高,市场机制未能发挥作用。

在我国,养老服务产业一直以来都是以政府投入作为其发展的主要支柱,然而政府不是玩嫩过的,单靠政府肯定是不行的,还需引入市场机制,使养老服务社会化才是发展之要。以日本为例。日本之前是典型的家庭养老,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日本改进了养老方式,单纯的家庭养老被以家庭与社会结合的方式所取代。在日本,传统居家养老方式主要以老人居家为中心,与子女共同生活,其养老资源主要来自于家庭本身的收入和家庭成员的照顾;而改进后现代居家养老服务不再局限于家庭成员,主要由社会上的老年服务产业企业提供,包括通过聘请长期工、短期工、钟点工进入家庭为老人提供服务 。

现代居家养老方式最大的优势是老人们可以自由选择服务,极具人性化,也同时带动了社会养老服务产业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我国养老服务业尤其是社区养老方式刚刚开始试行,很难像日本那样迅速建立起完整的养老服务产业链,一些企业领导阶层也并没有发现眼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前景,提供养老服务的市场不健全以至于阻碍了整个社区养老方式的推进。

(四)专业的服务人员少,老人健康卫生护理堪忧。

目前在社区服务中从事老年人服务的人员,大多都是一些下岗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多数文化水平较低,没有经过专业的知识培训,不具备专业的服务技能,只能提供简单的护理和家政服务。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年龄大,行动不便,容易发生一些突发病情况,而这些非专业护理人员不具备这种应对突况的基本技能。老年人的健康卫生护理需求远远达不到要求 。

四、 如何构建和完善城镇社区养老

针对我国现有的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显然更具优势,但由于我国城镇化建设并不健全,社区养老也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构建和完善城镇社区养老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一)国家政策资金扶持层面。

我国的养老服务业之发展有其特殊性,既要利用市场又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宏观调控。非盈利组织专家萨拉蒙曾提出第三方管理理论,他认为政府的主要职责不是直接提供服务而是筹资和监督指导。对于社区养老,政府所扮演的角色也应该如此。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政策、资金和规则,把直接提供服务的主体权力交与社会来做,并赋予提供服务的生产者自主独立的市场地位,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另一方面,政府可将扶持补助资金直接发放给消费者,让消费者自己到服务提供市场自由选择所需之产品和服务。

(二)社会引导养老服务相关产业发展问题。

养老服务产业是极具开发潜质的“朝阳产业”,很多社会企业、人士并未发现这一点,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老人将会成为我们社会服务产品最大的消费群体,与之相关的服务产业必将迅猛发展起来,比如老人专业护理、专项用品、食品、保健、文化教育等等。当然这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支持和引导。

(三)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

我国养老服务业要寻求更大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一些社区工作者,还应当针对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护理问题培养一批专业护理人才,为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输送新鲜血液,以我国目前的护理教育和研究来讲,我国开设该领域专业的学校是凤毛麟角,即使有这样的高校,也大多是集中在医院的临床护理方面,上课所占课时很少,远远不能达到老人护理的专业要求,也不能满足社区老人的基本护理需要。因此,我国应当鼓励高校开设护理专业,大力开发老年护理人力资源。

五、结语

目前,老年人日渐成为我国社会上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养老服务产业也是目前我国急需拓展并具有开发潜力的一个发展领域,解决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问题,选择社区养老模式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在构建和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上,需要国家、社会、高校等的多方合作和配合,国家提供政策、资金扶持,社会鼓励引导养老服务相关产业发展,高校培养专业护理人才,只有如此,社区养老模式才能得以可持续发展,老人才能颐养天年,这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西南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民商法学研究)

注释: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河北社区养老研究 课题组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熊必俊.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2.

上一篇: 村级生活污水治理 下一篇: 医疗卫生服务工作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