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一体化特征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30 09:36:00

科学技术一体化特征

科学技术一体化特征篇(1)

备注:论文是课题的系列论文之一。

课题信息:寒地建筑外界面低能耗形态的设计研究,吉教科合字[2015]第277号,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1 对生态建筑学的认识

生态建筑学一词是意大利建筑师帕欧罗・索列瑞提出的,他主张保护生态平衡并保持城市和建筑的自身特征,他把生态学(Ecology)和建筑学(Architecture)两个词并为一体,提出了生态建筑学(Acologies)的新概念。

保护人类的生活环境顺应和保护自然生态,创造适宜人类生存与行为发展的物质环境、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具有迫切性的问题,生态建筑学的研究正是为了探讨这个问题而出现的,同时也是时代特征的表现,它既是生态学(包括社会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等)与建筑学交叉渗透的产物,又是自然科学的多学科和社会科学如美学、历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更大规模结合的产物。

2 生态建筑的技术类型

2.1低技术生态建筑

生态建筑所包含的理念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建筑的两大渊源――穴居和巢居,均包涵了最为质朴的生态理念。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中国民居在“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下从聚落选址、总体布局、室内外环境设计、陈设乃至取材及营造技术均蕴含了生态精神。传统的四合院民居、的石屋、东北的井干式木房、云南的竹楼、西北的窑洞、内蒙古的帐篷等,它们均是就地取材并且适应当地气候,与人自然融为一体。这此传统的理念和技术起到了减少场地影响、水土流失、土地侵蚀、改善微气候和生态环境的结果,都较好地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2.2高技术生态建筑

高技术生态建筑的主要特征是充分利用生态学、生物学、气候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作为支持手段,从生态策略入手,强调建筑的灵活性、低能耗,强调较强的空间适应性,使建筑与环境有效地呼应起来。这些高技术包括电子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一些新的生物技术,防污染技术,再循环和资源替代技术,生态式的能量供应技术以及环境保护技术等。虽然高技术生态建筑造价比较昂贵,但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却可以减少相当一部分的运行费用,因此,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是相当经济的。

2.3适宜性技术生态建筑

适宜性技术生态建筑是针对地方气候条件,融合生态建筑创作原则,运用现代生态技术与传统节能技术相结合而创作的建筑。相比传统地域建筑被动地应对自然环境,适宜性技术生态建筑则是被动应对自然环境和主动维护生态环境相结合。

适宜性技术生态建筑从地域文化中汲取各种经验与技术策略,在积极利用先进科技的同时,并不排斥“低技术”,而是将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走以适用为宗旨的“适宜性技术”之路。

3 寒地建筑外界面的生态技术特征

3.1寒地建筑外界面的技术特征

3.1.1寒地经济技术性特征

寒地占据我国北部地区,地理位置的偏僻和对外交流的闭塞造成了该区域整体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技术水平存在一定局限,极大地限制了寒地建筑外界面形态的创新和进步。相对我国南部地区来说,一些先进的建造技术、建筑材料和构造形式由于造价偏高、维护复杂,很难在寒地推广。此外,寒地区域由于自身寒冷气候的影响也使得建筑在外界面设计时必须采取一些特殊的技术对策,而寒风、积雪等其他不利因素更给建筑带来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因此,建筑的体型系数、保温墙体构造、外饰面材料和建造施工等技术手段均成为寒地建筑外界面设计创作的束缚。

3.1.2因地制宜的建筑技术特征

同样的技术、设备在寒地建筑中的应用,其手法应有别于其它地区,呈现出寒地独特的建筑美学特征,一些新型轻质保温墙体材料的研制和应用,不断改变着寒地建筑的形态特征,节能技术和生态技术的发展也为寒地建筑带来了形式与功能的高度结合。传统寒地建筑封闭、厚重的建筑个性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渐消失,通透、轻盈不再是南方建筑特有的个性。由于气候条件决定建筑的细部和构造形式更应显示出寒地区域建筑的技术特征。

3.1.3倡导地方技术的形态特征

在寒地范围内,技术的发展战略应服从于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的需要。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要选择适合寒地经济水平的适用技术,不仅要大力提高寒地区域的经济技术水平,提倡将当代的先进技术有选择地与建筑特定的需求和现实条件相结合,并注重技术发展与寒地文化的融合,避免在技术现代化的进程中,对原有文化的冲击和破坏。也要重视对传统技术的提升与改进,从地方材料、构造方式等要素中发掘传统技术的潜力,继承有代表性的技术传统,并实现传统技术的现代化[2]。

3.2寒地建筑外界面的地域特征

3.2.1自然气候特征

自然气候是建筑外界面的制约因素之一,但同时也是一种积极的具有生命力和启发性的因素,巧妙地利用气候与建筑之间的矛盾,使之异化,成为建筑创作的灵感,会自然地产生一种合乎逻辑与美学的富有个性的建筑形态。防寒保暖、争取日照、挡风避雪是寒地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这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功能、形式和维护结构。一方面,寒地建筑主要通过相对封闭紧凑的平面布局和提高外维护结构的绝热性能以抵御外部气候的不利影响,在建筑的外部形态上则体现为简洁有力的体量组合、浑厚丰富的外部形象和色彩明快的装饰风格等。另一方面,合理的建筑空间组织不仅能够适应相对稳定的自然气候,更能创造适宜的建筑微气候,改善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因此,在寒地建筑设计中,可以通过对内部空间的温度分区和巧妙组合创造出自然生态的室内环境和积极活跃的空间氛围,并最终导致丰富多变的建筑空间形态。

3.2.2地域文化特征

建筑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之一,必然是与地域文化相融合的产物,不同的地域文化中,人们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尺度,从而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审美取向,导致了建筑中处理问题和表达思想的方式的差异,最终体现在建筑形态的地域特征中。生活在东北、中原地区的北方人,他们依靠独特的场所和空间形式来回应与自然的关系和面临的严酷气候条件,他们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抗,将自身的生活场所与外界隔离以削弱其影响,而强调其内部积极的生活氛围,他们认为建造活动是改变原有环境、创造新的环境平衡的活动,新的建筑不仅要适应它所处的环境,而且还要反映出于它自身的参与所构成的新的环境关联,旨在对抗中寻求和谐。

4 结语

寒地区域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与社会发展的机遇相结合,为寒地建筑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坚实广阔的平台。建筑师面对时代的挑战,应在继承传统寒地建筑文化和特征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融入现代建筑文化、技术和审美意识的适应现代寒地建筑发展趋势的形态模式。

科学技术一体化特征篇(2)

当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产业结构的快速转型,再一次为当代展示设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样,也提出了更多的设计需求,而各种设计需求的不断增加,促使当代展示设计在空间形式、呈现方式等方面不断拓宽和更新,导致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突破其早期边缘专业的定位,不断朝着综合性、开放性的设计学科方向迈进。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其发展的现状,本文尝试着跳出过去在单一专业、学科领域内展开研究的局限,以交叉与融合的开放视野进行理解,从当代展示设计跨学科发展的新特征入手,分析其跨学科发展的必然性,进而提出其跨学科融合发展的原则和途径。

一、当代展示设计跨学科融合发展的新特征

从一般性理解,展示设计均是依照特定的主题和目的对展品进行陈列、展示,大到各种博览会、博物馆、展销会、科技场馆,小至展示橱窗、展台陈设、商品展示,都没有脱离其“陈列、展示”的一般特征,这些一般性特征,在很多教科书中多有提及,此处不再赘述。本文主要立足于时代背景下,探析展示设计所呈现出的一些新的特征:

(一)传播与展示并重

传播与展示并重,是当代展示设计的空间功能呈现出的新特征。伴随着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大量新的媒介设备和新的媒体技术不断涌现,从层出不穷的投影设备到种类繁多的交互屏幕,再到最新的虚拟现实技术等,都被设计师广泛应用于设计实践,也使展示空间呈现出明显的媒介与传播特征,并引发了关于当代展示设计本质的讨论。而对于当代展示设计的本质,近年来大多数学者比较认可的一种界说是“展示设计的本质是信息传递”。其理由在于,当代展示设计类型和主题的多元化,是展示目的和需求多样化的外在表象,商业类、科技类、文化类展示类型之间的区别,只代表展示内容和展示主题的指向性差异而已,它们或以销售产品为目的、或以传播知识为目的、或以宣传文化为目的。展示类型和主题的多元化需求,虽然决定了展示呈现方式的多样性,但是,在设计过程中,展示环境中的实物、图像、视听设备,甚至空间环境,实质上都担当着信息的载体功能,而这些载体的选择、设计与组合,仍需围绕“最大限度传递信息”的展示设计目的。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其传递信息的本质定义也显得尤为贴切,因为当代的展示空间、展品、展示设备,由于各类新型媒介技术的介入,使其在功能上已成为各种展示信息的载体,呈现出明显的载体和媒介特性,而每一个展示馆、场、会、所,更是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进行对话与交流的集中信息场。当然,上述特征,并不是对传统展示设计的展示特性的否定,只是与传统的展示设计相比较而言,借助当代新型媒介技术的应用和相关传播学知识的融合,其媒介与传播功能得到了空前的强化。因此,信息时代的需求、信息技术的支撑和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入,共同促成了当代展示设计传播与展示并重的新特征。

(二)技术与艺术并重

技术与艺术并重,是当代展示设计的形式语言呈现出的新特征。技术与艺术要素,是伴随整个设计学科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样,当代展示设计也无法回避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二者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展示技术的进步会推动展示设计的发展,为设计师提供更多创意可能,并不断创造出新的展示艺术语言和信息传播方式;另一方面,展示艺术的发展也会对展示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动展示技术不断进步与革新。当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技都在快速发展,在这样的语境下,当代展示设计同样无法回避这些技术对其设计及应用领域的渗透和影响,大量的数码影像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化程序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交互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被融入到设计实践中,也再次为当代展示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为其开辟了技术与艺术融合的新阶段。当然,这些新知识的融入和应用,也创造了数不胜数的新的展示艺术形式,如宝马博物馆中,ART+COM机构设计的“动力学雕塑”,就是通过数字化程控技术应用,实现对714个金属球体组成的球面状矩阵的精准控制,通过每个球体有序的升降变化,创造一种全新的“实体动画”展示形式,动态呈现宝马汽车公司五款经典车型的标志性轮廓(图1)。再如,在2015年米兰世博会韩国馆中,机械装置所表演的“BALANCE-SymphonyofFood(平衡———食物交响曲)等。这些基于技术革新而产生的全新的形式语言,无不给参观者留下深刻的记忆,也是对传统静态形式语言的重大突破,此类案例不胜枚举。因此,技术与艺术并重,是当代展示设计跨学科融合发展的另外一个新特征。

(三)体验与观赏并重

体验与参与并重,是当代展示设计的参观行为所呈现出的新特征。“展示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的借助展品以及各种展示载体向人们传递信息并影响其生活的设计。”①无论何种类型的展示设计,其展示的对象均直接指向参观者,必须关注参观者与展品之间的行为关系和特点,才有利于实现双方之间的有效信息交流。而在传统的展示设计中,由于展品和展示环境多为静态呈现方式,始终与参观者保持一定的疏离关系,在信息的传递和吸引力方面,都有不容回避的局限性。而当代展示设计,一方面受体验经济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各类交互技术、交互观念和交互理论的涌现,它们从理论和技术两方面为体验类型的展示的出现做好了准备,使大量体验类型展示的实现成为可能。体验类型展示的主要特征是参观者行为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是参观者通过个人的肢体、情绪和心理上的直接感受获取信息,这种感受是内在而深刻的。在参与和互动的过程中,当参观者的情绪、体力、精神达到某一特定水平时,会在其内心产生美好的感觉和共鸣,并留下深刻的记忆。另外,在参与和互动的过程中,其获取信息的通道也涉及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通道,获取的信息量远远大于静态展示的单一视觉通道,这些都是传统的静态展示所无法比拟的。当然,体验类型展示的出现,也不是对传统静态展示中参观行为的否定,是对传统展示的补充和升级,两种行为是同时并存的,它是当代展示设计跨学科融合发展的新特征。

二、当代展示设计跨学科融合发展的实质和历史必然

通过对当代展示设计三个新特征的分析不难发现,在展示的基本构成要素方面,其与传统展示设计并无区别,其设计要素同样由展示环境、空间、展品和参观者等构成;而在展示特征方面也保留着传统展示的“展示性、艺术性、观赏性”的基本特征。那么,三个新特征的实质是什么?抛开其表象,在实质上,它们都是对展示设计本质进一步强化的外在表象,即:强化传递信息的本质的外在表象。其中传播与展示并重,更明确了展示设计的本质是传递各类信息;技术与艺术并重,强调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创造更多的信息传播载体,有效摆脱传统展示设计中静态、固定、单调的载体形式;而体验与观赏并重,则是从参观者获取信息的角度,丰富了参观者接受信息的通道,实现视觉、听觉、触觉的多通道并用,并通过各类互动形式,实现信息的双向流动,有效提高展示信息接受的质与量,这是传统展示设计所主要依靠视觉通道及单向信息传递方式所无法实现的。传播与展示、技术与艺术,体验与观赏并重的当代展示设计新特征的实现,是传统展示设计学科领域内知识所无法驾驭的,其中的“传播、技术、体验”等特征,需要传播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材料学、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交互技术等大量相关学科知识的支撑。概括说,就是需要新观念、新知识、新材料、新技术的多维度的跨学科融合运用。因此,当代展示设计在事实上已经自觉形成了跨学科融合发展的局面,也诞生了众多经典的跨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设计案例。从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德国馆中“种子板”的应用(图2),到博洛尼亚历史博物馆中全系投影技术、混合现实技术及3DProjectionMapping技术融合应用的“虚拟剧院”,再到慕尼黑宝马体验中心中通过机电一体化交互展示来呈现潜藏于发动机内部的双涡轮增压技术,都是在多学科融合的代表作品。因此,当代展示设计,在事实上,已经初步形成跨学科发展的现状。那么,为什么称这种跨学科融合发展的趋势为历史必然?这主要取决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时代需求,处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已经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成为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当代展示设计对其传递信息的本质的强化,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时代的需求;另一方面具备实现的条件,当代计算机科学、材料学、传播学、交互技术和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展示设计师的种种创意的实现成为可能。因此,时代和条件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了当代展示设计跨学科交叉与融合发展的历史必然。

三、当代展示设计跨学科融合发展的原则与途径

当代展示设计在跨学科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已经取得令人欣喜的成果,其表现出的三个新的特征,还有数不胜数的各类经典案例都是就最好的例证,其明显的优势也得到学者和设计师们的广泛认可。但是,交叉与融合的过程尚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理论研究尚不完善,在展示设计实践中,设计师依然存在种种困惑。基于此,针对当代展示设计的跨学科融合发展趋势,仅仅围绕展示设计的本质“信息传递”,在此提出一些合理的发展原则与途径,以供借鉴:

(一)营造有效的信息环境

展示设计是一种人为环境的创造,②而这种“人为环境”的营造,设计师必须围绕其“传递信息”的本质,依据不同信息自身的特征进行有针对性地物化,使展示信息的内容与形式(展示环境)之间构成合理的映射关系,营造一个有效的信息环境。这样,才有利于参观者正确地解读信息,以实现展示信息的有效传递。如,同样是主题性历史博物馆,柏林犹太人纪念馆所要传达的“信息”是“大屠杀反思”,因而整个展示空间大量运用非常规折面的“虚空”狭长空间,以及不确定性的参观动线和非常规的空间序列组合,营造出了动荡不安的氛围,给参观者感官、心理以强烈的冲击和震撼(图3);而都灵国家电影博物馆则紧扣“电影发展史”这一核心“信息”,采用纵向式的整体空间设计、长胶卷式的螺旋参观动线和趣味性的共享空间营造,让参观者走进都灵国家电影博物馆犹如游览世界电影的历史,在众多实体场景、影音效果的烘托之下,仿佛穿梭于时光隧道,尽享电影带来的独特魅力(图4)。同一类型的两个博物馆,依据不同的主导信息,营造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信息环境。

(二)树立“集约化”的设计意识

“集约”指“高度集中或加强”,为经济学的术语,其本意是指在最充分利用一切资源的基础上,更集中合理地运用现代管理与技术,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效应,提高效益和效率的一个概念。在当代展示设计中加以借鉴,其意义在于:依据展示信息的需求,将建筑技术、结构技术、照明技术、交互技术、媒体技术等进行优化组合。“集约化”理念的提出,是针对当下一些设计师盲目强调新技术、新材料、新知识的融合应用,忽视展示设计的本质“传递信息”的错误倾向。提出树立正确的设计意识,反对片面、盲目地对新技术、新材料简单、直接地融合应用,而要充分发挥设计师的创新能力,使新技术、新材料之间形成有效的组合,实现有效传递信息的设计目的。如:在博洛尼亚历史博物馆的“虚拟剧院”中,就是通过混合现实技术、全息影像技术和3DProjectionMapping技术等多种新技术的集约化运用,巧妙再现了伊特鲁里亚艺术的辉煌过去,从而带给参观者完美的视觉盛宴。

(三)关注参观者的情感体验

传统展示设计中形式语言单一、功能固定,致使其信息传递方式的单调、乏味,很难激发参观者接受信息的兴趣,更谈不上信息的有效传递。当代展示设计在其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需充分考虑“信息接收者”的心理、情感体验,借助各种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思维,有效调动参观者的热情,使参观者和展品或装置之间发生一定的互动关系,并通过其肢体、行为、情感的直接感受所留下的深刻记忆,实现展示信息有效传递的目的。如:在米兰世博会中,巴西馆的设计紧扣“注重体验、激发乐趣、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借助轻盈、柔软、悬空的“非建筑”体验式展馆———“巨型绳网”空间,既完成了从室内到室外空间的自然过渡,也实现了对几个功能展区的巧妙串联,为参观者提供了区别于常规的俯视视角,大大增加了参观者的体验性与参与性,同时也巧妙地传递了设计理念。

四、结语

当代展示设计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三个新特征,只是其跨学科交叉与融合发展的外在表象,其实质是对展示设计本质(信息传递)的强化,而时代的需求和完备的发展条件才是促成其跨学科融合发展的根本动因,这也是展示设计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必然。另外,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其发展初期,与相关学科及研究领域的交叉与融合,也是符合学科发展一般规律的。本文仅从开放的视角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初步的探讨,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跨学科融合的趋势会在展示设计实践中更加凸显。

参考文献:

[1]董治,年严康.现代展示空间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科学技术一体化特征篇(3)

    科技型企业是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科技型企业的产品主要是科技人员所创造的智力成果,而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工业产品。因此,与工业产品生产型企业相比,有其独特的企业产品形态和技术经济形态。具体地说,科技型企业不仅具有广义的企业经济价值,而且具有科技型企业所特有科技人才价值。简言之,科技型企业技术经济的效益形态,具有科技型企业所特有的科技人才价值和企业存在价值的双重特征。这一效益形态的双重特征,对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提出了新的课题。为此,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特征是科技人员所创造的智力成果及其货币化价值

    作为技术经济实体的科技型企业,其产品的载体是科技人员所从事的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开发、技术转让等科研项目(以下简称“四技”项目)和承揽的一些技术工程服务项目等,核心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学科建设和技术研发。其目的是通过发展企业自身所特有的科技生产力和不断提升技术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以实现科技型企业的人才价值和企业价值。客观评价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至少必须把握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客观评价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把握科技型企业技术经济活动形态及其运作机制

    以某科技公司技术经济活动形态及其运作机制为例。该科技公司通过设立“专业技术研究中心”,并构建以专业研究所和科研项目(课题)为技术经济活动载体的技术经济运行机制,使科研项目(课题)所蕴涵的科技应用价值及其利益关系等核心要素,设置在企业管理的基础位置上,以绩效挂钩的利益分配关系为纽带,最大限度地释放和创造科技型企业基础生产力的能量,使专业技术研究机构始终处在能够自我发展的最佳状态,并通过创新学科和科研项目(课题)的技术成果,去创造技术经济效益和科技型企业的社会存在价值。

    考察科技型企业这一经济活动形态,就不难看出,科技型企业中的专业研究中心,相当于工业产品生产企业的一个“车间”;合格的学科带头人(或专家)就可能创造一个高科技的品牌产品,其产品形态就是这个专家或由他领导全体科技人员所共同创造的智力成果。能够向当今社会展示的价值,就是智力成果被货币化了的价值量。这是科技产品社会认可价值的基本特征,也是科技型企业生产力的基本特征。蕴涵在科技型企业基本特征中的经济效益,也就具有货币化的人才价值和企业存在价值的双重特征。

    (二)评价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把握科技型企业技术经济效益所特有的科技人才价值和企业存在价值的双重特征。

    上述分析,使我们看到了科技型的科技人才价值和企业价值的并存关系。评价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应当首先从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这一双重特征(即人才价值和企业价值)入手,即要既考察人才凝聚能力(即企业特定的科技人才货币化价值对科技人员的激励能力)和人力资源储备能力(即为企业未来储备的人力资源预计创造货币化价值的能力)所表现的货币价值量;又要考察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对投资者的贡献能力。这应当成为科技型企业、企业员工和企业投资人所共同追求的效益评价目标。

    就近期情况看,人才凝聚能力与人力资源储备能力,仍然是科技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在稳定前者的同时,应通过对科技型企业发展前景和技术经济状况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积极探求合理的企业、员工与投资人利益共享的目标和效益评价体系,应当成为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审计评价重点关注的问题。否则,经济效益审计评价将有可能步入误区。

    二、客观分析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的双重特征,是把握经济效益审计评价尺度的切入点

    科技型企业是现代企业形态中的特殊形态,没有现成的经济效益评价体系可供借鉴。必须在把握其经济效益特征的前提下,寻求经济效益审计评价尺度的切入点,至少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分析科技型企业“科技人才价值”货币化特征,是评价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切入点。

    考察科技型企业转制后走向成功的“秘诀”,就在于科技型企业彻底打破了原来的科研事业单位“平均主义”工资制度和利益分配方式,真正实现了“科技人才价值”货币化。并依此调整企业、专业技术研究部门、科研项目组及广大员工的利益关系,走出一条通过解放科技生产力发展科技生产力和最大限度地释放科技生产力能量的新路子,从而凝聚了一支学科和专业基本配套的科技人才队伍,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激活了广大科技人员的创造性思维和科技人员开拓技术市场的潜力。

    据某科技公司的一组统计数字表明,统计年度内,技术专家年收入为一般管理人员年收入的7至8倍;专业技术人员年收入为一般管理人员年收入的2至3倍,在工效挂钩的激励机制推动下,当年的技术经济创收总量较往年增长了50%。并在此后三年创造了连续递增50%的技术经济创收业绩。

    就单纯的科研创收财务总价值而言,另一组统计数字则表明,由于体制的转换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所列举的科技公司3年所创造的技术经济总量,等于改制前15年所创造的技术经济总量的1.75倍;经营利润则为前15年的近3倍。

    科技型企业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走出了一条具有科技经营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关键在于激活和释放科技生产力,从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科学技术一体化特征篇(4)

金融部门每天的业务都会产生大量数据,利用目前的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系统可以有效地实现数据的录入、查询、统计等功能,但无法发现数据中存在的关系和规则,无法根据现有的数据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缺乏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知识的手段,导致了数据爆炸但知识贫乏”的现象。与此同时,金融机构的运作必然存在金融风险,风险管理是每一个金融机构的重要工作。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不但可以从这海量的数据中发现隐藏在其后的规律,而且可以很好地降低金融机构存在的风险。

2 程序化期货交易及其计算机技术应用

在一个不断革新不断发展的金融市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能够带动金融技术的创新,本文研究的内容就是如何充分利用电脑技术进行交易,而程序化就是一项金融领域的革命性的创新。

程序化交易(Program Trading),又称算法交易(Algorithmic Trading),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可以进行无人管理的自动化交易,这样能帮助投资者同时卖出不同的股票,因此通过研究我们不难看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投资市场的交易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在欧美,程序化交易已经得到广大投资者的认可,但是在中国大多数的投资者还是在利用网上,柜台和电话等传统的交易方式,而程序化交易对中国投资者还是很陌生的。

3 计算机技术在金融投资中的作用

随着人类社会向信息化社会的迈入,大量信息的处理技术更加离不开模糊化分析科学的支持。传统的以“精确化精确”为特征的信息处理技术,像传统的经济计量学,在大量复杂的信息处理任务面前常常是束手无措。与此相对照,以计算机强大计算能力为依托的模糊化分析技术,却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像美国最近建立起的指纹档案库、DNA档案库、人体特征分析模型,等等,都是以模糊化的信息处理技术为特征。

模糊化分析科学和方法,不但在一系列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且在传统的“软”科学中,同样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例如心理学。美国联邦调查局一个特别的犯罪心理研究小组利用模糊化的犯罪心理分析模型为基础,建立起一整套从作案现场特征推导犯罪分子的心理特征,进而推导犯罪分子的体态特征、职业特征、习惯特征及社会分布特征的科学方法体系。以该科学理论为指导,这一专家小组在短短数年内,已协助侦破了数百起震动全美乃至全世界的大案要案。有些曾是多年未遭破获的积案。

在这一场新的科学研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变革中,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证券期货投资领域,作为传统的以保守著称的社会科学领域,也已经开始以积极的态度来迎接这一场挑战。一些投资家和投资机构,从80年代末起,就已开始斥资研究模糊化分析技术在投资领域的应用,并且取得了飞速的进展。在这一过程中,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是,投资界不但开始实质性地介入现代分析科学方法的开发,而且开始反思对技术分析方法的传统认识。

这就是为什么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证券期货投资中的技术分析方法开始重新得到投资界的关注。

在20世纪的50年代到70年代间,随着经典投资分析理论的发展,人们用经典数学的研究方法证实了证券期货市场的随机性特征,并且认定这与技术分析流派所倡导的模式分析原则水火不相容。因此,投资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主流学派实质上是判定了技术分析流派的“死刑”。

但是,随着以Chaos理论为代表的现代科学理论的发展,人们开始逐步理解了事物本质上的混沌特征、无序性或随机性特征,不但不与其外在表现的有序性相矛盾,而且是其有序性的存在基础。而技术分析流派所强调的模式关系,正是这种有序性的表现之一。这样,技术分析方法所强调的模式分析原则,不但没有失去严格的科学理论的支持,而且可能直接建立在更为先进的现代科学理论基础之上。正是基于这种以现代分析科学的视角重新审视技术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一些研究者开始注意到传统技术分析体系与现代分析科学和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相结合的现实可能性及相应的突破性的应用前景。我认为,这一努力方向,不但应当是证券期货投资中技术分析流派的发展方向,而且应当是其他分析流派的发展方向。

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的跳跃式发展,对技术分析方法进行革新改造的进程也大大加快。在这一过程中,开始显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发展路线:一条为“革命”方式,即按照现代分析科学的理论原则和分析方法扬弃传统技术分析方法的基本内容,进而逐步形成以“通过模糊化分析手段达到电脑化决策”为基本特征的新的技术分析方法体系。另一条路线为“改良”方式,即通过应用现代计算技术,使传统技术分析方法得到更有效率的应用。这两条路线所形成的方法目前都被称之为“计算机化的技术分析方法”。

尽管目前存在着上述概念上的混淆,但我认为,只有上面指出的第一条路线所代表的方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化的技术分析方法”,而上面指出的第二条路线所代表的方向,更确切地说,应当定义为“传统技术分析方法的计算机化应用”。

4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实验金融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针对金融市场的定量仿真实验就成为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实验金融学便产生了。

科学技术一体化特征篇(5)

工艺美术这个词在中国经历了因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它的内容,是随着时代进步,而一直伴随在“设计”身边的词汇。对于工艺美术的认识,田自秉先生曾经做过这样的解释:“工艺美术是艺术的一种,也是和社会生产有直接联系的物质文化之一。它具有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双重属性。”[1]工艺美术是艺术与生活的结合,同时也是艺术与科技的结晶。它自诞生之日开始就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结合在一起。它反映着时代的思想特征,又体现着时代的生活方式。

一、中国工艺美术与设计的渊源

是设计或者是工艺美术?这个问题在我国艺术院校建设美术装潢系时就不断地被阐释,从早期的装潢、工艺美术,到设计艺术,再到近几年来的工艺美术热。纵观我国的设计教育的发展会发现,无论哪种名称,它是伴随时代的变迁发展而变化。从工艺美术到设计艺术再回到工艺美术,只是研究角度的转化。正如张道一先生所说:“工艺美术侧重于工艺制作,设计艺术侧重于设计创意。”[2]工艺美术这个词汇,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一种不解的情缘,它的描述是最能代表我国的设计艺术的特点。传统语义构词上,我们已经能理解了“工艺美术”这个词的含义。“工艺”在前,“美术”在后。当我们的前辈造词过程中,就把它赋予了生命力。“工艺”作为设计的必要条件,它就像人的身体骨架。这个词汇,带着明显的功能性特征,不是臆造而来。在中国古代的设计之中,强调工艺性,这是中国古代工匠在进行设计时面临的首要问题,与“设计艺术”的内容一致。而“美术”这个词,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性的享受,它不仅是一种理性的客观存在,更是生活娱乐的消遣,同时也是文人雅士的追求。“美术”一词,出现在“工艺美术”的后位。在中国传统的设计之中,所谓“技以载道”,中国古代匠人对于设计的理念与西方的设计理念,是有着不同的理解。从早期的工艺美术著作《考工记》,其中的“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到《营造法式》《天工开物》《陶说》《闲情偶寄》,再到明代的黄大成所著的《髤饰录》对于漆艺的各种要求的解释,“巧法造化,质则人身,文象阴阳”和“二戒”“三病”“四失”这些工艺美术的记载读物记述的不同设计之物及设计方法,使我们对于先人的工艺美术的理解更加深入一步。这些经过古代匠人一辈子甚至几辈子对于工艺美术的探索,所形成的工艺美术的原则,至今都是我们所要研习的传统智慧。直至今日,我们的工艺美术却在西方的“设计”观念之下被误读。它是从西方传入的对于“造物”的观念。现代设计教育所培养起来的设计师,是一大批接受了现代西方教育体系的知识分子,他们对于“造物”的认识,是一套由西方开发的理念。进行系统化了解,加之工厂式培训,直至最后的就业,我们的设计师似乎只知道什么是“设计”,却忘了本质的“造物”。换句话说,本应在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基础上,扩宽视野,接轨现代工业而进行的设计,现在却发展为在设计体系之下,将工艺美术全部抛弃,转向现代设计艺术。这种割裂了传统与现代关系的设计显然是存在问题的。按照这种逻辑中国的艺术设计必将演化为西方设计文化的复制品,失去了造物文化的民族身份,更失去了我们经营了半个多世纪、与民族工艺和现代艺术教育紧密相关的名称话语权和文化话语权。[3]我们现在所谈到的工艺美术的概念,其实是一种民族情绪的渲染。直至今日,我们的设计界在面对现代设计的大浪潮,把我们的传统文化摧毁到几乎没有的地步时,一批有着社会意识、民族意识的设计师和教育工作者们,开始站起来发声。大量的设计师希望的是从民间艺术以及传统的造物之中找寻创造的“灵感”,以民间艺术品为起点,将“设计艺术”与“工艺美术”相结合,引入产业之中,进行“文创”产业的转化。“工艺美术”在当代社会之中,它已经不是名词概念,它是一种精神的代表,是一种中国特色设计的代表。

二、中国工艺美术传承的时代特征

1.技术与材质的时代特征

科学技术作为21世纪的重要发展手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于科学技术也更加关注,使得消费者对产品的审美特征和购买欲望出现了新的变化。产品除了质量的要求,消费者更期望产品体现科技之美,运用新技术作为产品新的价值点。在产品设计的时候,对于新技术的采用,可以丰富产品的表现形式。同时,由于新的科学技术的支持,设计不再是一种纯主观艺术的产品,使得产品拥有了科学依据以及合理性。现代设计的发展一直也围绕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进行。工艺美术,作为一种传统的设计形式,我们应该保持它的时代性,这个时代的特征就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伴随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工艺美术技术特征的体现,应包括两点:一是工艺美术产品所包含的科技特征。将当今智能化趋向的设计引入传统工艺美术产品的设计之中,制作出具有科技含量的新的工艺美术产品。二是工艺美术制造技术的科技化。在工艺美术产品的传承过程之中,将新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工艺美术的生产之中,提高其效率。因此,工艺美术的产品既要保持科学技术特征,又要保持艺术审美特征。工艺美术产品材质的不同使用,直接影响它的触觉感受以及心理感受,这是产品的物质构成基础。对于材料的选择,可以使得工艺美术产品呈现不同效果,体现作者的设计思路,传达其中的艺术生命力。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开发,我们对于材料的选择性更加多样。可以针对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功能的材料。工艺美术产品利用新材料,可以制作出符合当今审美体系的作品,这是一种新的尝试。同时,现代产品的魅力,在于不同材质拼接所体现的现代感。而这种现代感是作品给普通消费者视觉感受好坏的最直观体现。新材料在产品上的运用直接改变了工艺美术产品的风格特征。它的本质属性仍然是工艺美术,是工艺美术符合现代市场消费需要的转变,也是人们的审美时代特征的转变。

2.融入时代美学规律的民族特征

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强调“知行合一”。朱光潜先生认为,审美功能同时是实用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基础上产生的。现代工艺美术的美学特征民族性的构建需要建立在实用的基础上,通过把握整体民族的文化特性以及生活习惯,进行不断的探索。工艺美术之所以能够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因为它是支撑在中国这片广大的土地上,并且在生活之中进行不断的思考,再逐渐地从改善生活到改造生活。其美学的价值是对于当下时代生活的实践。美学的艺术创造就在于把握工艺美术实用的基础之上,进行创造性的美学探索,它是与实践密切相关的。民族性是世界呈现多样化的重要特征,民族性它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这是根植于人民心中的固有存在。对民族的特征理解,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广大疆域上的居民都有其传统工艺美术的创造和生产———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生活,就会有自己的造物,有自己的工艺美术,因而自然地形成和构建了与其他地区工艺美术不同的地域性特色。[4]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之中一直认为是造型加装饰的组合。在这种教育下,传统工艺美术就会侧重于对外表的装饰特征和造型的形式美感的追求。使得我们仅仅关注于纹样特点和造型美的探索,却忽略了器形与整体造物环境体系的关系和认识。加之现在的信息传播较快和交通便利,出现了产品的相互抄袭,不同地区的工艺美术品走向同质化。所以对传统工艺美术民族特征的把握,要了解和掌握传统工艺美术的精神实质,审美认知规律和表面装饰规律,把这些规律性的美学特征,融入到现代的工艺美术之中。

三、中国工艺美术传承的时代精神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存状态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建设一个富强的中国,加快振兴和繁荣中国的传统文化,成为当代这一大批设计工作者的期盼和愿望。经过这么多年来的努力,我们看到了无论是美术界还是设计界,以及政府机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声。随着各种极具特色的民俗旅游以及自然景观的塑造,不少地区的工艺美术和传统技艺发扬光大起来。从整体发展的角度与时代精神来看,我们的文化遗产和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和发展还是不平衡的。苏州的木版年画、山东的风筝、宜兴的紫砂、陕西的泥塑等等,都给各地的工艺美术的发展起了带头作用。但是,现在还有很多工艺美术面临着后继无人,濒临灭亡的地步。也有些地区的工艺美术的发展出现了“急功近利”的局面,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的商业竞争之中。在这种趋势下,对于传统工艺美术还是没有充分的认识,仍然沉迷在现代西方设计之中,没有自己的方向。工艺美术是中国上千年来的文化结晶,它已经不是简单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实质上它与人们大众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同时也是前辈工匠艺人们的智慧和感情的结晶,所有的事物都是此消彼长的无限循环。早期工艺美术的衰落,只是说明了对于设计教育以及它的生产环境发生了变化。当下江南地区保护的传统工艺美术的产品,受到了大量群众的喜欢,有些甚至价值不菲。所以,曾经的衰落并不代表着这些工艺美术和文化精髓的价值灭亡。相反,对于传统记忆和经验性生活的一种向往,使它散发出了不一样的光彩。在科学与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仍然可以找到适合它们生存的道路。在亚洲日本、韩国等其他国家,传统的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一直是一种并行发展的状态。尤其在世界一体化的推助下,人们的对于差异性的需求,对于本土文化的向往等等,会使得工艺美术这种“造物”文化的文化价值和功能性价值得到更加的体现。我们传统的工艺美术的精神所强调的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实际上就是现代设计所倡导的绿色设计的本质内容,它对于现代工业社会具有积极的影响。中国的现代设计并不是从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之中自然的发展起来的一种形式,它是一种靠外在刺激引导下而催产形成的新生形态。从传承手工艺到工艺美术,再到艺术设计学科的设置,最后回归工艺美术作为专门学科的建设,我们看到了中国人对于“造物”这个传统的设计领域孜孜不倦的探索,以及对于强国富国的努力。这就要求我们在不断的推动现代艺术设计的建设过程之中,既要继承传统工艺美术的内在价值,同时要根据现代的人们需求进行适当的创新。从我国的实际发展需要,构建新的工艺美术发展时代模式。

注释:

[1]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北京:知识出版社,1985年,前言。

[2]张道一:《从传统工艺到现代设计———〈中国设计史〉序》,《装饰》2005年第1期。

科学技术一体化特征篇(6)

【文章摘要】

近年来,我国的数字媒体艺术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并逐渐被很多领域所应用。数字媒体艺术是建立在传统艺术基础之上并在数字科技的支持之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当今信息时代科技高度发达的产物。数字媒体艺术具有自身独特的美学特征。在本文中,将就数字媒体艺术的新美学特征构架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

数字媒体艺术;新美学特征;构架

0 引言

数字媒体艺术是一种相对传统手工艺术来说,在借助现今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基础上对艺术的一种展示方式,并通过计算机的操作在音频、传播以及图像等多个领域进行应用。目前,其在我国的很多行业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而这种良好的传播度以及使用情况,则同其所具有的美学特征具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1 数字媒体艺术的新美学特征

1.1 多媒体性

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使人们有机会将艺术的美学概念更加深刻化,它使艺术语言的内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数字媒体艺术具有着广博的多媒体性,它在构架自身新美学的过程中必然会和众多的领域(如自然科学领域和人文科学领域)有所涉及。数字媒体艺术在此过程中具有着较为丰富的文化理念。首先,该种技术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应用了大量的多媒体技术,在大量的高新技术的支持下最终形成了动画、图像等各种艺术形式。其次,这种不同领域方式的结合应用, 则能够在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对于作品的创作空间以及表现形式进行了更好的丰富与扩展。同以往单纯艺术形式运用相比,数字媒体艺术完全可以说是一场多个学科、多领域相互协作共同构建一个新的艺术形式的大会战,其艺术形式的新美学特征无论在造型方面还是在对其艺术本质的认知方面,都具有着一种全新角度的理解。而从艺术的形象方面而言, 其也不再仅仅局限在艺术作品视觉以及美感的享受,更是一种多种艺术、多种美感的结合,具有着更为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1.2 大众性

当艺术遇到科技时,对于人们更多的是一种吸引,能够使更多的人们吸引到艺术道路之中。在其发挥自身功能时,在数字媒体艺术中所能够表现出的大众艺术氛围也将其良好的成为了一种更为平民化的艺术特征。对于每一类艺术作品来说,都需要较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够形成, 而正是这种特点的存在则会使艺术在很多人眼中具有着一种高高在上的形象,而随着艺术作品依靠科技所带来的普及化发展,就使得人们在重复性操作的过程中也能够产生具有一定水平的作品。对此, 我们可以说在这种互动交流以及数字媒体作用下,能够更好的体现出数字媒体所具有的大众化特点。

1.3 虚拟时空性

在数字媒体艺术实际创作、传播的过程中,数字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且其同传统学科如理学、人体工程学等也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只有将传统知识同数字技术进行良好的搭配,才能够创作出更容易被人接受、具有更好视觉效果的艺术作品,并以此在现实生活中为艺术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虚拟时空创作途径,即将现实的情景放在各种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的范围采用虚拟的方式加以链接,并且进行艺术整合,使得人们进入一个虚拟的世界。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之中,人们实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理想。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各个地区的人们很难对不同地区的角落以及特征进行观察,但通过数字化虚拟技术的应用,则能够帮助人们实现超越时空的愿望。

1.4 互动性

互动性,就是指数字媒体艺术可以在受众与创作家之间造成某种场景艺术氛围,使受众与场景之中的典型形象进行情感互动,从而在沟通的过程中实现情感的自然流动。互动性并不意味着是双方的情感互动,它是通过多方面、多层次、多时间和多空间进行情感沟通的一个艺术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完美地体现出了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特征。值得一提的是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网络存在是实现数字媒体艺术互动的重要平台。无论何时何地,人们只要接通网络,就可以与数字媒体艺术进行互动,且艺术家也能够再此过程中根据自身的认知情况对作品进行修改与加工,并在读者同作者之间建设成一道桥梁,对艺术作品所具有的含义进行充分的体现和展示,并将作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更多的拓展。同时,通过网络这种途径,也能够帮助作品的观赏者能够充分的对艺术品的独特意味进行感受,并在这个艺术作品的参与过程中同作者以及作品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互动。对于这种互动方式而言,可以称之为艺术同非艺术间的一种互动,并以此获得人们艺术水平的共同进步。

1.5 非物质性

在传统的艺术中,往往都会认为在艺术作品中都会存在着一定的共同性,即形象存在这一定的可感性。而这种特征之所以存在,物质特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前提,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艺术作品才能够较好的呈现在人的视听体验中,并获得更好的的感官效应。而在数字化艺术中, 其通过编码与数字的方式作为物化语言, 能够有效的对以往艺术作品过分依赖物材介质的情况进行了转变。而在数字媒体艺术中,电脑作为艺术创造的工具,能够将虚拟的数字化创作良好的实现为另一类艺术形态,即我们所说的非物质艺术, 其将艺术家们引领到了一个具有自动化、数字化的领域,在对传统量子化艺术创作模式进行改变的基础上使其获得了更好的发展与传播。

2 结束语

在上文中,我们对数字媒体艺术的新美学特征构架进行了一定研究,需要我们能够在对其特征进行良好把握的基础上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 朱建春, 陆志国. 国内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思考[J]. 美术教育研究.2012(17) :55-56.

[2] 任怀琎. 工科背景高校的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J]. 中外企业家.2013(17) :77-78.

科学技术一体化特征篇(7)

作者:杨玉荣,倪利,杨万程

1前言

韩国队在短道速滑中采用直道加速技术赢得比赛,德国男子手球队利用“太空旋转环”的作用提高运动员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这些科学训练的创新案例无一不告诉人们,创新是时代的重要特征。

创新是训练前进的动力,科学训练需要创新。长期以来,我们对科学化训练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认为只要进行科学测试,然后根据测试结果提供的分析数据进行训练就是科学化的训练。而笔者认为,科学训练的本质是正确认识专项训练的客观规律并由此产生决策思想、行为准则和方法学理论。科学训练的基础就是动态把握和理解项目的本质特征,并从根本上对传统的训练理念和训练手段进行改造和创新。科学训练不等于科研测试,科研测试是科学训练的手段和方法,科学的思想是进行科学训练的灵魂,科学训练的思想是全方位的、系统的、多层次的。

2现代体育科学训练的发展趋势

2.1项目认识立体化

不管什么项目,都有其各自的项目特征,而项目特征是运动项目区别其他运动项目性质的某一个或两个显著标志。以不同的标准确定项目的性质、特征,对同一个项目可以确定一个以上的特征。所以在研究和探索各个项目的性质、特征时,应以最能准确地表示该项目性质、特征的标准,对提高项目运动员成绩起主要影响和作用的因素为主要依据;并且熟知各项目特征的主观规定性和客观约束性,如竞赛规则的变化、竞技能力构成要素的主导性、能量代谢系统的约束性、技术动作肌肉做功的形式和输出功率的效益性、集体项目的战术组合等,只有对项目的认识全面系统科学,才有利于项目的发展。

2.2科技攻关一体化

攻关项目,攻关难点要以科学技术作为后备力量。科技为项目攻关服务,为项目提供准确、科学的量化指标,为训练管理提供可行的科学依据。

2.3攻关数据信息化

数据信息化,用量化指标反映客观事实。如,对孟关良与杨文军两人项目中位置谁前谁后有不同的争议,通过对两人专项肌肉做功的肌电分析,从测功仪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孟关良对全身肌肉的调动能力较强,用力特征上属于均衡型。在划桨时可以调动多群及同一功能群中的多块肌肉参与工作,而且左右侧肌肉能够协调配合。杨文军的突出特点是单块肌肉用力特征显著,拉浆主要依赖三角肌后部,躯干回旋主要依赖腹外斜肌,其他肌肉虽然亦能协调配合,但做功比率远远小于上述特征肌肉。王兵的肌肉用力特征与孟关良相近,但肌肉协调用力能力弱于孟关良。只有通过这些科学的手段发现运动员各自的特点,为项目的训练科学化提供有力的科学保障,才能扬长避短,发挥和挖掘出他们最大的潜力。

2.4训练控制工程化

先进的科技手段是提高科学训练水平的保障。作为科研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全面了解负荷的本质和规律,注重训练手段的生理生化效应研究;掌握阶段训练规律,综合开发科研指标的价值,创新与设计训练过程的科研模型。但是科学训练不仅仅是科研人员的专利,科学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现代运动训练需要从单一指导型向多元指导型转变,教练员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素养决定科学训练的高度,即指标化——信息化——数字化,训练科研一体化趋势是提高科学训练水平的根本出发点。

2.5参赛过程程序化

训练能力向竞赛能力转化的科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点:以我为主,注重过程;程序化参赛的实践。比如,根据比赛日程的安排,给运动员制定出相应比赛过程。要求运动员按其程序完成精细的计划,要求运动员严格按照所制定的程序完成各项任务。如运动员什么时间起床,什么时间吃东西(吃什么),什么时间上厕所,什么时间做准备活动,等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和程序化。只有这样,运动员才不会出现要上场比赛了才忙着上厕所的情况,或由于准备活动过早或过迟,不能发挥出最佳水平。

2.6训练攻关国际化

科学技术一体化特征篇(8)

自然特征交流便捷化:互联网中数字化信息传播速度快、数据量大、多样化,在互动、互联和社群网络交流中,人们的信息、情感交流和知识学习十分便捷。知识大爆炸: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新知识、新技术爆炸性增长。信息对称化:由于交流便捷、科学技术普及和生活、工作需求,消费者、被管理者主动掌握的信息越来越多,信息越来越向对称化方向发展。社会特征追求个性化:互联网打破人们的时空、身份、地位、层级、经济等限制,通过平等沟通、开放交流、低成本转移,使人类的情感、个性得到解放,具有关系平等和更大的文化、精神、价值追求机会。组织扁平化:互联网具有去中心化和资源共享特点,加上现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促使管理生态化、决策民主化,使工业化时代“金字塔”型自上而下组织领导结构,向互联网时代扁平化的分工协作组织结构转变。活动社会化:互联网增加了自组织的便利,相似追求、喜好、价值观的人群,按照“1:9:90规律”,组成不同、分散的社群网络,形成对现实经济社会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的各类虚拟、非正式组织。经济特征创新常态化:网络具有信息、资源整合优势,伴随技术进步快于市场需求增长,产品生命周期出现迭代现象,创新成为常态,消费者情感体验需求超过功能体验需求。数据资源化:大数据不是随机样本,而是全体数据,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关注相关关系。大数据是人类认知与交流的全新思维,已经成为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资源。长尾规模化:网络网民规模大,边际成本递减、消除产业链部分中间成本,选择搜索便利,小规模生产可以实现低成本经营,小规模需求成规模复活,这是长尾理论的核心。

互联网时代的自然特征、社会特征、经济特征,将对工业设计的理念、组织管理模式、工业设计流程产生深刻影响,现代工业设计需转变产品设计、组织管理、战略决策模式,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工业设计组织管理特征工业化时代工业设计的组织管理,基本以生产企业内部设计部门为主。工业设计,根据企业的战略和要求、市场调研,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设计理念,围绕高端客户、大众需求和比较明显的产品生命周期,以产品功能、性能为重点,进行初始产品和升级、换代产品设计,设计偏重科学、技术、美学。组织管理模式为金字塔形,决策重视自上而下,依托优势和主要竞争者制定设计策略,相关和支持产业以社会上科技型公司、设计院(所)和大学为主,重视内部价值链整合,产业链、社会资源整合程度不够。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社会思维、跨界思维贯穿整个工业设计始终,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体现在产品研发整个环节,工业设计向人性化、智能化发展。科技创新是重要基础,但更强调对消费者精神情感需求的把握。工业设计也不再单纯是设计部门或设计人员的事,需要客户参与、直接互动、沟通体验。企业内部设计人员的地位将变得十分重要,要求综合素质高,有前瞻性眼光,重视大数据资源,善于与客户互动沟通,能准确把握市场发展趋势,了解市场真正需要的产品,技术性设计技能降到次要位置,发挥社会化资源整合优势。决策重视自下而上,关注纵向产业链、横向价值链。不同时代工业设计主要组织管理特征详见表1。时代目标市场组织结构设计部门相关支持员工素质设计重点工业化时代大众需求金字塔型内部为主科学技术科技型功能性能互联网时代个性需求扁平型社会化情感体验综合性精神情感产品不同时期的工业设计管理特征产品初期产品初期是根据新的科技理论或现实需求,而目前尚未存在的创造型、实用性新产品。产品战略以功能、性能为核心,产品侧重高新科技品质,目标市场为重点、高端用户。组织管理具有明显的工业化时代特征,组织管理以金字塔形结构为主,决策重视由上而下,大数据预测核心因子为新科学技术理论或目前尚未存在产品及替代性产品的需求,相关和支持产业以科技型公司、设计院(所)和大学为主。

产品中期产品中期是指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市场处于产品发展期,或主流市场处于产品升级、换代期。产品战略追求多功能、低成本品质,产品以形式产品和外延产品设计为主,目标市场主要为大众用户。随着产品市场成熟度的增加,组织管理特征由工业化时代向互联网时代转化,金字塔形组织向扁平化组织转化,决策由上而下向由下而上转化,大数据预测核心因子为大众用户需求,相关支持由依托科技型公司、设计院(所)和大学向客户精神情感互动体验转化。随着科技发展和技术转移、扩散的加快,产品核心、关键技术越普及,升级换代速度和组织管理特征转化速度越快。产品后期产品后期是指目前市场上该产品市场已经成熟,主流市场已被瓜分,处于突出个性化产品期。产品战略体现产品的独特文化、精神和价值,产品以个性化设计为主,目标市场为长尾市场的个性化需求用户。组织管理具有明显的互联网时代特征,决策重视由下而上,大数据预测核心因子为独特的文化、个性化的精神和价值追求,工业设计依托消费者精神、情感互动体验,科技型公司、设计院(所)和大学相关支持为辅。

文章对互联网时代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概括论述了互联网时代工业设计的组织管理特征和工业设计在产品不同时期的管理特征,提出随着产品市场成熟度的增加和市场的开拓,工业设计特征由工业化时代向互联网时代转化,产品核心、关键技术越普及,升级换代速度和组织管理特征转化速度越快。通过对互联网时代的工业设计特征进行初步探讨,使工业设计师或工业设计管理者对互联网时代的工业设计特征有一个基本了解,适应时展要求,促使工业设计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李昱单位:济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科学技术一体化特征篇(9)

1 科技发展完善了新媒体艺术的特征

新媒体艺术在表现手段上为受众提供了新的审美体验,人们对新生事物的了解是通过一定的媒介传播、影像呈现等方式,这就要求传播过程中需要客观、简洁的直观呈现,传播媒介的精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受众者对事物的理解与判断,在艺术上也定会影响对所呈现事物的印象和体验。新媒体艺术有其鲜明的特点。新媒体艺术摆脱了传统艺术的单一性,它将数字、影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介融合,在传播机器、传感器、影视等设备共同结合为一体。新媒体艺术以一种立体、多角度的思维方式让受众者在虚拟的环境下体会真实的艺术美感体验,不再是传统艺术图片、文字的展示方式,全方面、客观的展现了艺术家的作品与创作理念。正是基于这种思维与呈现方式,新媒体艺术逐渐成为了一种大众艺术,消除了“高端艺术”与大众艺术的隔阂,使其拥有了更多的受众群体,在艺术家与受众、艺术作品与受众者审美之间建立了捷径的桥梁,新媒体艺术具有独立性但同时也具有开放、兼容的特质,因此,笔者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为新媒体艺术带来动力与完善,科技推动媒介传播的进步,受众者在欣赏的同时可以参与艺术作品的创作,而非被动的接受,而艺术家也不再是以其自身的思想创作出单一的作品。新媒体艺术让大众彼此发挥出主体作用,增加了人类文化的传播发展与多彩性。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完善对新媒体艺术流派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新媒体艺术以光学、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它仍属于新兴的艺术门类,其发展与壮大建立在以科学技术进步为主导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立体的将科学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包括文学、哲学、史学、计算机等多种技术。它需要多元化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新媒体艺术被发掘的意义是将虚拟的技术或艺术,直观的体现给受众者,使其在审美的同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科技发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新媒体艺术的特征不断完善,为受众者提供了立体的艺术观察环境,为人们提供了想象与不断改进的空间。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利用电脑数字影像、声音、投影等方式,将现实存在的物件用仿真图像代替,为人们带来虚拟但真实的审美体验与环境感受。新媒体艺术的形成不仅仅是传播艺术,更是在传播文化。并且成为了传播文化中一种有效地传播途径。新媒体艺术具有将多种科技融合,将多种元素进行有机结合的特征,使其传播具有捷径,传播效果更佳快捷。多种媒介相互融合成为了新媒体艺术发展的根基于来源,因此,笔者认为,科学技术是一门相对成熟的体系,它的发展将会使新媒体艺术得到完善与改进,更大程度的发挥其特征与传播效果。

2 科技使创作者与受众者具有交流

在体验中,创作者与受众者应是互动、交融的,创作者与受众的交流是艺术与文化有效传播的重点,新媒体艺术的优点恰恰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使主体与客体之间建立了桥梁,消除了有距离的欣赏或被动接受文化,在审美实践中,创作者与受众群体建立交流,实现了艺术作品或文化达到了预期的传播效果,并依托于科技逐步实现了在审美的同时提高传播媒介技术与传播文化的目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主体与客体的距离缩短,利用数码电子等多媒体手段在创作与欣赏中形成交流与互动,改变了传统的审美模式。使创作与欣赏密切相关,让文化与艺术的产生与被接受形成了多维的空间。传统艺术模式认为,作品创作结束于作品完成,新媒体艺术以其独特的科技手段,将整部作品的创作既体现出创作者的意图,同时也融合了受众群体的广泛意见与思路,这种新生的思维创作模式更加人性化,直观化,也更容易被受众群体所接受,从而达到文化传播的真正目的与效果。

文化、艺术作品的价值是由创作者与受众群体一同完成的,否则将失去其自身的意义,艺术作品需被创作被接受,而传播媒介直接影响着接收效果,作品被创作后被受众群体主动接受并将其信息继续传达才实现了作品的内在意义也实现了文化传播的意义。新媒体艺术在展示作品的同时将受众者带入了多维的审美空间。科学技术的进步下,新媒体艺术实现了创作者与受众者互动与交流的特征。

科学技术一体化特征篇(10)

20世纪60年代,美国一些著名大学先后开启了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建设,相继启动了生物医学 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美国的生物医学工程教育特 点是在技术产业化需求驱动建立起来的具有其自身 特性,且反映了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前 沿特征。各个学校的本科教育课程虽然具有自己的 特色,但在课程设置上大致可以分为科学基础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关注领域课程、设计课程、人文与社 会科学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及其他选修课程等六 类Q_2。不同学校本科课程的主要差异体现在专业 选修课程及其他选修课程的设置上,各个学校根据 自身的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水平特 点开设一些相应的选修课程,并培养学生在相应方 向上的研究探索实践能力。这是美国生物医学工程 本科教育的基本特点。

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 年代,主要发源于著名工科院校的信息技术类专业 和力学专业,进而逐渐形成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 育,后来,_些医学院校在医学物理和医用计算机技 术的基础上相继开展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于 是在我国基本上形成了这样两种类型的生物医学工 程学科[4_3。上述两类院校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建 设发展模式各具侧重,遵循了共同的学科基础,在培 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的应用层面上有显著特 点。相对来说,工科院校的生物医学工程培养模式 注重工程技术的开发和功能拓展,医科院校则注重 医学与工程结合、工程技术在医学中的综合应用。

1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思路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种交叉学科,交叉的学科基 础及其融合的紧密程度决定了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 发展水平,交叉的学科发展推动着生物医学工程学 科的发展,并且使得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研究领域变 得十分广泛,而且处在不断发展之中。

1.1学科发展轨迹在中国,基于电子信息工程发展而来的生物医 学工程学科,主要包括生物医学仪器、生物医学信号 检测与处理、生物医学信息计算分析、生物医学成像 及图像处理分析、生物医学系统建模与仿真、临床治 疗与康复的工程优化方法、手术规划图像仿真以及 图像导引手术及放疗优化等;有基于力学发展而来 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主要包括生物流体力学、生物 固体力学、运动生物力学、计算生物力学和微观尺度 的细胞生物力学等;基于化学材料工程发展而来的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主要包括生物材料学、组织工程 与人工器官、物理因子的生物化学效应等。

1.2学科发展特点作为交叉学科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其发展的 关键在于交叉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构建一种良好的 交叉结构,对推动交叉学科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 作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对于生物医学工程这样的 交叉学科的描述有一个形象的说法:交叉学科如同 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起连接桥梁,如果在河两岸没 有坚实的基础,桥是无法建立好的,对于生物医学工 程这样一座建立在两个不同学科之间的桥来说,它的 发展要求具有坚实的交叉学科基础和交叉学科紧密 融合深度。那么在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构建良好的交 叉结构,需要选取具有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撑的主干学科进行交叉,凝练学科方向,不能大而全,过于宽泛。

目前,医学仪器和医学成像技术具有良好的应 用和发展前景,应该成为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重点 发展方向。医学仪器和医学成像设备能有力推动医 疗产业的发展。医疗仪器和医学成像设备是现代医 疗器械产业中的主流产品,在产业发展中起着主导 和引领作用。其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经济 技术实力与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产业化驱动也是 学科发展的一种动力,也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 良好的基础。基于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需求和生命 科学发展的大趋势,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应大力促进 医学仪器和医学成像方法的学科建设,从而提升整 个学科的发展水平。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建设离不开一流的学术研 究和学术成果的应用。一流的学术研究不但能提升 学科的发展水平,而且能开拓学科纵深发展,产生良 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而增强学科服务社会 发展的能力。学术研究的前瞻性和创新性将确保学 科建设的发展动力和趋势以及学科发展的活力。

交叉学科往往具有不同程度的可替代性。可替 代性程度越高,交叉学科存在的必要性就越小。如 何减小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可替代性的程度是需要深 入思考的,是需要提升学科的特异性的。生物医学 工程学的学术研究主要包括应用理论研究和理论应 用研究,应用理论研究主要涉及生物医学工程领域 所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开展新理论、新方法的研 究。 理论应用研究主要涉及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所需 要解决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借助理工科的相关理论 和方法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应用理论研 究是理论驱动型的学术研究,理论应用研究是应用 驱动型的学术研究。 理论驱动型和应用驱动型是生 物医学工程学科学术研究的两种主要模式。 理工科 大学具有良好的理论创新基础和强大的交叉的学科 背景,开展理论驱动型研究具有自身优势。医学院 校具有丰富的医学资源,面临着大量需要应用理工 知识解决的医学问题,开展应用驱动型研究,将很好 地实现与医学的应用融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 值,有力推进医学的进步与发展。各自的学术优势 将有利于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特色发展,从而增强其 不可替代的程度,实现学科可持续创新发展。

1.3学科体系作为一级学科的生物医学工程,包含学科的理 论体系和技术体系,且该体系离不开所交叉的学科 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的支撑,此外生物医学工程 学科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既要有学科自身的特色, 又要具有可持续发展和一定程度上的不可替代性, 这样学科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要面向医疗卫生、 生物科学所涉及的重大、重要技术理论问题及基础 应用开展学术研究。实现良好的学术研究定位,形 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

2 大数据时代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

    守正创新是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的必由之 路,人类已进入大数据时代,所谓大数据(big data), 或称海量数据,是指由于数据容量太庞大和数据来 源过于复杂,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常规工具软件对 其内容进行获取、管理、存储、检索、共享、传输、挖掘 和分析处理的数据集。大数据具有“4V ”特征:①数 据容量(volume)大;②数据种类(variety)多,常常具 有不同的数据类型和数据来源;③动态变化 (velocity)快,如各种动态数据,非平稳数据,时效性 要求高;④科学价值(value)大,尽管目前利用率低, 却常常蕴藏着新知识和重要特征价值或具有重要预 测价值。大数据是需要新的分析处理模式才能挖掘 分析出其蕴藏的重要特征信息[<3。

人体生老病死的生命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涌现的 生物医学大数据发生源,这种源源不断的生物医学 大数据的检测、处理与分析,将给生物医学工程学科 的建设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模式识别、人 工智能、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的发展将带动大数据 处理技术的进步。生物医学大数据广泛涉及人类医 疗卫生健康相关的各个领域:临床医疗、基础医学、 公共卫生、医药研发、临床工程、心里、行为与情绪、 人类遗传学与组学、基因和蛋白质组学、远程医疗、 健康网络信息等,可谓包罗万象,纷繁复杂。生物医 学大数据中蕴藏了种种有科学价值的信息,研究有 效的大数据挖掘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对生物 医学大数据进行关联和融合计算分析,充分挖掘生 物医学大数据中的信息关联和特征关联和数据空间 映射关联,既能为疾病的预防、发生发展、诊断和治 疗康复提供系统化的全新的认识,有利于深入疾病 机理研究分析,开展个性化诊疗。还可以通过整合 系统生物学与临床数据,更准确地预测个体患病风 险和预后,有针对性地实施预防和治疗。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所面临的生物医学大数据主 要包括多模态医学影像数据、多种类医学信号数据 以及基因和蛋白质组学的生物信息数据。生物医学 大数据在生物医学工程学科领域内有着广泛深远的 应用前景,从三个方面应用将推动生物医学工程学 科的发展。

(1) 开展多模态影像大数据计算分析。医学影 像学科的发展从早期看得到,到看得清,目前的看得 准,未来的趋势是看得早。只有看得准和看得早才 有利于临床早期干预,提高治疗预期。医学影像大 数据计算分析在影像诊断、手术计划、图像导引、远 程医疗和病程跟踪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建立新的医学影像大数据计算分析模型和数值 计算方法,挖掘多模态影像数据的特征数据和特征 关联,将会提供强有力的影像诊断分析手段,极大地 推动影像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和 科学价值。

(2) 开展多种类医学信号大数据计算分析。医 学信号大多直接产生于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信号, 能在不同层面上表达生理和病理相关机制特征。融 合多种医学信号的大数据计算分析,能对生理病理 过程进行更好更全面的阐释,不仅能深入了解生理 病理的状态特征和过程特征,而且能实现个体健康 监测和管理。可以很好地开展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 研究,推进系统化的医学应用研究。实现强大的多 种医学信号数据的特征挖掘及特征关联计算分析。 大数据挖掘能够增加准确度和发现弱关联的能力, 能更好地认识生理病理现象和本质。

上一篇: 会计行业发展 下一篇: 经营战略及目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