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27 11:29:42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篇(1)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办好高校,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问题。”胡总书记的这番话,再次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指出了明确的方向。高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应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努力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学科交叉,实现教育手段与方式的相互补充和相互融合,从而在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使人文精神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融会贯通,切实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落实“以学生为本”是构建大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教育的基础

一般都认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作为人类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了解自身、完善自身的不可或缺的两种兼顾传承性和发展性的知识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两个基本落脚点。但这种认识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只要面对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就不难发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如何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们不能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眼光去对待这两者的关系,不能用一种精神去替代另一种精神,更不能实用主义地把一种精神凌驾在另一种精神之上。而应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实践中尽管是有所侧重但力争使之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取得一加一大于二的倍增效果。

在以往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内部体制的制约,往往使得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被人为地割裂开来。这种做法的后果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不注重精神世界向上向善的提升;二是过分强调某一方面知识的重要性,致使理科学生文化修养相对欠缺,文科学生科学常识知之甚少。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长期被人为分离的根本原因是忽视或淡化“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直观地讲,“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来考察和规划我们的一切工作,学生的健康而全面的成长既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又应是我们全部工作的归属。

“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应用在教育教学之中,一方面,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体贴学生、帮助学生、塑造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学校教育教学的设计和布局上,既考虑学生今天的需要,又有力地把握学生未来走上社会自身发展大展拳脚的需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落实“以学生为本”理应作为构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基础。必须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育在高等教育的全过程统一协调起来,明确地把大学教育的目标规定为健康人生观形成和知识结构完善两者之统一,扭转那种重知识教育专业教育、轻道德教育通识教育的观念,改变过分强调根据市场的需要设置系科和课程的做法,逐步建立和完善一种新的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实现大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教育的基本目标

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理想,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成功的高等教育,应培养出大量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学生。而人的发展,马克思曾有过一个很精当的描述:“即作为主体的人在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充分、自由的发展,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格、智力、体力、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等等。”在谈到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融合时,马克思又有一句名言:“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尽管“这将是一门科学”今天还远远没有出现,但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统一在总体上是占主流地位的。

人们通常是这样定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是人类通过长期的文化实践活动形成的,是人文知识化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成果,它蕴含于人的内心世界,见之于人的行为动作及其结果。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和变革自然活动的理想追求、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的集中体现,是人类认识自然活动及其成果的精神升华。

在上述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两者在形成的过程中,都依赖于实践,其成果同属于人类文化的升华;其基本作用都可归结于对人自身的深刻关怀,体现出人类不断认识世界的理想追求;其主要内容都包含 “以人为本”, 关注人的生存所涉及的方式与手段;而其终极目的都落实到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在高等教育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就需要把全面教育的内在精神动力和主要内容融合起来。回到大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目标上来,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育就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失任一“一轮”“一翼”, 会造成学生或者知识面狭隘化,或者高分低能,或者有才无德,或者走上社会后面对不同角色的适应性、选择性、转换性差,等等。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经提出过培养新时代人才的标准:“21世纪要实施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之大成的智慧教育,培养出知识眼界宽广,自觉运用科学技术,敢于开拓创新,促进社会、自然和人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人才。”换一个角度说,我们今天的教育必须兼顾到学生的未来。因此,我们又可以说,从终身学习的层面讲,今天的高等教育同样亟待着人文精神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的融合。

三、统筹兼顾第一课堂的教育教学,是达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融合的主战场

统筹兼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也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融合的根本方法。第一课堂是达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融合的主战场,统筹兼顾第一课堂的的教育教学,在人文精神教育中贯彻科学精神,在科学精神教育中注重人文教化功能,努力做到人文精神教育与科学精神教育的交融。

以往的第一课堂的教育教学,由于受到外部环境和内部体制的影响和制约,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文精神或科学精神的缺失,但主要表现为科学教育倍受青睐而人文教育遭受冷落。要遏制这种趋势的蔓延,进而改变现状,就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理论,积极实践。具体地说,第一课堂的体制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改革高等教育的组成架构,实行院校调整和重组,打破文理分家、理工分校的局面,建立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综合性大学。在高校内部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淡化专业的细分,突出大专业大学科;在低年级实施大类授课方式,适当增设文理结合的学科和专业,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兼顾学习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知识。

2.控制源头,改变以往文理分科的招生制度。不再以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区别来限制专业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自主地确定自己所喜好的专业,避免高中阶段的文理偏科现象在大学加剧。

3.优化课程设置,变换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首先,需要均衡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在学生中学分中的比重,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中基础的课程纳入核心课程。第二,开设兼顾科学与人文发展的综合性课程,把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方法论与价值观整合为一体融入综合课程。第三,对公共选修课进行改革,分为自然科学类、生物医学类、历史文化类、文学艺术类、哲学社科类五类,要求五类课程均在选修学分中占一定的比例,鼓励和引导偏重文科的学生选修理科课程,偏重理科的学生选修文科课程。

四、统筹兼顾第二课堂的教育教学,是达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融合的广阔天地

第二课堂活动是第一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延伸和补充,它的出现是对传统授课模式的变革和创新。第二课堂活动,打破了传统室内教育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对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二课堂以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为载体,紧贴学生实际所开展的一系列涉及多门学科知识的开放性活动,是进行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合教育的广阔天地。

加强教育教学中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提高第二课堂的活动效果,应搭建好软件和硬件的平台,设计出具体可行的方案和措施。我们设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组织专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界定“第二课堂”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和外延,并借此强化深化广大师生对第二课堂建设的认识,进而水到渠成地把第二课题建设纳入学生的培养方案。

2.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规范第二课堂的管理。建议把第一课堂教学的学分制管理引入第二课堂,使得第二课堂活动状况与学生的毕业成绩挂钩。

3.积极开展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以丰富和完善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比如,定期举办诗歌朗诵会、音乐会、文艺晚会、著名科学家的成就展览和相关讨论会等,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艺术审美能力。

4.积极推广学生课外学术沙龙活动。学术沙龙活动应由大学生自己主办,采用主题式的交流方式,选题尽可能涉及政治历史,科技前沿,经典命题等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话题。

五、结束语

今天在校的大学生,早已不是什么天之娇子了,他们只是未来社会各行各业普通的劳动者。苛求他们,放纵他们,依照旧有的教学模式塑造他们,都不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题中之义。只有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教育为突破口,才有可能培养出闪烁着科学之光和人文之光的符合时展要求的高素质多层次的人才。

[注:此文章系“2007年度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省级立项课题”中标课题《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教育的研究》(课题编号:JXJG-07-1-7)的成果。]

参考文献:

[1]丛立新:《课程建设的双重任务》,《教育研究》,2002.7。

[2]王鲜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高等教育的应然――兼论通识教育》,《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1。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篇(2)

科学精神是指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形成的,体现于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中的一种观念、意识和态度。西方文化传统中理性思维的发展以及重视经验和自然的哲学传统是近代科学精神得以形成的温床。(注:韩文甫,赵红光,成月季:《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第73页。)而所谓科学,是指在理性的指导下,用实验与逻辑等手段,不以主观愿望和价值选择为转移,实事求是地探索自然界的本来面貌,从中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并形成系统的知识。(注:李连科:《发动机与制衡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社会作用的不同互补》,《光明日报》,2002年4月23日,第4版。)由于特殊的文化历史渊源以及科学所具有的这些属性使得贯串于其中的科学精神有着三个方面的特点:1、以人与自然的对立为前提,以物为尺度,以客观世界为认识对象,追求客观世界中的真;2、推崇理性至上的原则,往往借助于逻辑的、数学的和试验的理性手段,以求达到对自然世界的严密把握;3、科学探索无。科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获得关于自然界的真理性的认识,无论在哪个领域,科学研究都可以涉足其中并一直深究下去。从总体上讲,科学精神尊重科技的价值和作用,强调依靠科技来推动社会发展。这种观念注重人的物质生活,强调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推崇物质力量和物质手段的强大作用,重视掌握科学方法、追求科学真理的意义。

就现实生活而言,科学精神是人类进行科学探索的不竭的精神动力。只有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科学研究才能不断地获得突破,科学技术才能取得持续的进步。人类摆脱蒙昧状态和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都与科学精神的导向有着密切的关系。事实足以证明,无论是在昨天、今天还是明天,科学精神都将是人类社会科技发展和物质文明进步所必不可少的思维指向。

人文精神是指蕴涵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中的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在人文认识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和态度。(注:韩文甫,赵红光,成月季:《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第73页。)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人文精神较注重非理性的因素,它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人为尺度,追求善和美;在肯定理性作用的前提下,重视人的精神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作用;人文探索有等。总体上讲,人文精神尊重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精神生活,追求人生的真谛,强调社会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繁荣的重要性,重视生产的人文效益、产品的文化含量等。

在现实生活中,人文精神指导着人类文明的走向。如果说科学精神注重于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人文精神的侧重点则在于研究“应该怎样”的问题。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科学技术才能向着最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在某种意义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可以说是承载和导引人类社会前进的两条轨道,缺失了其中的任何一条,社会就无法顺利前进。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最为宝贵的两种精神。二者之间有着共生互补的关系。在人类社会的改造建设中,只有将二者并重,才能保证发展实践的正确取向和成功。

从历史上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宗教、神话与医学、化学等自然科学是共生于一个知识体系中的,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一开始呈现出的是相互交错、交相发展的融合态势。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科学虽然与神话、宗教渐渐分离,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但它总难以完全割舍同形而上思辩等人文观念的联系。就科学的现实形态而言,科学知识也总是以不同的方式包含着人文的意蕴。即使从近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形成来看,它们也同是批判宗教神学的有力武器。人文精神首先呼吁人性的解放,尊重人的价值和权利。科学精神紧随其后,提倡科学实验,反对迷信。科学精神的弘扬恢复了理性的权威,人文精神的倡导重新树立了人的尊严,二者的紧密结合为人们宗教神学的统治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指向。实际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同是人类精神文明中不可或缺的因子。有学者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形象地比喻成发动机与制衡器:如果将社会比作一辆行进的机车,科学精神及其在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则起着发动机的作用。如果没有发动机,机车就会停滞不前;但如果光有发动机而没有制衡器,动力系统非但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且极易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人文精神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正是起到了这种制衡器的作用。正是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共生互补中,人类社会才一步一步地走向灿烂和辉煌。

但自西方启蒙运动兴起以来,随着宗教神学统治的溃灭,自然科学的振兴,西方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以空前的速度在推进。这一时期,作为科学精神外在表现形态的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物质生活的变化越来越使人类感到极大地满足和折服。在巨量的物质财富面前,人们充分感受到了科学知识所带来的实惠,从而使得人们对科学知识推崇备至。于是,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分离倾向便开始滋长。19世纪末,德国思想界掀起了一股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严格对立起来的强大思潮。时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逻辑实证主义更是把这种对立推向了极端。其结果是自然科学逐渐占据了人类思维的中心,而人文科学的阵地则逐步陷落。这种思潮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直到今天,许多国家仍在艰难地进行着人文学科的重建和弘扬工作。科学与人文的分离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公开对立,进而造成了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单向度发展。确切地说,这种对立直接引发了两种极端思潮的产生:一是科学主义或唯科学主义;一是人本主义。就科学主义或唯科学主义而言,它大致包含着以下内容:第一,认为自然科学知识是最精确、最可靠的知识,是其他科学的典范。第二,认为自然科学的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唯一正确和有效的方法,是一切认识方法的楷模,应该应用到人文社会科学的一切研究领域。第三,认为自然科学知识可以推广至解决人类的一切问题,包括人生问题。(注:杨寿堪,李建会:《现代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及其走向》,《学术月刊》,2001年第11期,第9页。)而就人本主义而言,它主要表现为以非理性主义观察问题:在人性问题上,以情感欲望、本能冲动、无意识等规定人的本质,认为“人是神秘的”;在认识上,以直觉、体验、信仰作为把握世界的途径,认为直接体验到的东西,才是最真实的;在本体论上,以意志、非理性的生命作为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是神秘的“实在”,等等。

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割裂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互补性和内在联系。科学主义推崇理性至上和科学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贬斥关于人的价值、尊严的所谓空洞口号,片面主张知识就是力量;而人本主义则鼓吹非理性主义,反对理性和科学进步,主张抽象的个人价值、个人理想、个人本位和个人中心等。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滋生无疑都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负面的作用。近代科技革命以来,从科学主义延伸出来的对工具理性(科技理性)极端推崇的态度,使得人类在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中隐含着深刻的矛盾。一方面,科技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能力。科学上的每一重大理论突破都导致了影响深远的技术发明和新产品的问世,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认识视野,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在这个由科技打造的世界中,人们肯定了科学技术是现代文明进步的强大因素,并且将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寄希望于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与此同时,伴随着伟大的科技成就,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也悄然来临。工具理性(科技理性)所倡导的对自然缺少人文价值关怀的征服引发了一系列对人类命运产生不良甚至致命影响的全球性问题。比如,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导致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气候变异、生态失衡;在人与社会关系方面,导致了贫富分化的悬殊,社会结构的失调,个人本位的膨胀等;在人的精神生活领域,导致了拜金主义的盛行和道德滑坡、人性的扭曲等。

而与科学主义或唯科学主义相对立,人本主义基于人们对工具理性(科技理性)的失望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人本主义者将一切危机都归因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斗争的矛头指向理性和科学精神,大肆宣扬非理性主义,极度夸大人文精神的作用,并不加分析地将战争的残酷、机械文明的非人性、核武器的恐怖、环境的恶化等完全归罪于科技的发展。在人本主义的倡导下,甚至出现了一股反科学的极端思潮。人本主义的张扬无疑是片面和肤浅的,它宣扬“以人为本”,却恰恰没有看到隐藏于科学技术后面的真正主导因素是人。就历史的发展趋势而言,人本主义的倾向同样是不正确的,受其影响将会导致人的理性的缺失,科学技术的停滞不前,这样的后果也无疑会给人类社会的进步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分离所带来的人类普遍的价值危机已引起了人们的反思。实际上,现代科学危机或现代文明危机的实质是科学丧失了它的人文意义,是科学对人的存在的忽略,是科学对自己所赖以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的遗忘,是科学观中人文精神的衰微、科学技术非人化应用和发展的结果。(注:辛继湘:《人文价值-科学课程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教育评论》,1998年第2期,第34页。)因此,为了人和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在发扬科学精神的同时弘扬人文精神。事实上,正如人类自身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一样,人类文化同时包括着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人类精神同时也包括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它们相互依存并相互补充,由此构成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不可或缺的两种基本方法和力量。只有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科学技术才能获得不断进步,从而也才能在物质上为人类的幸福生活提供保障;而科学技术只有在人的调控下,在高尚的人文精神的导引下,才会尽可能充分地发挥出积极正面的效应,缩减负面影响,从而真正造福于人类。因此,在科学精神中充分融入人文精神是决定科学命运和人类自身命运的关键。总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是人类真正地认识世界,全面、合理地把握世界,并达到求真、向善、审美相统一的基础。在人类社会的建设发展中,任何一种精神的缺失都将会造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失衡、失序。当前,我们已跨入了21世纪,审视上一世纪的不足之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新世纪相融合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不容置疑。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思想的两个维度,它们的均衡发展是人类社会全面持续进步的保证。这意味着,现代社会迫切需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当然,这种融合并不意味着一种精神对另一种精神的消解,而应当是二者的协调互补,共同发展。要实现这样的融合,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充分把握好影响二者融合的种种因素,从而才能在实践中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为二者的顺利融合创造条件。就现实情况而言,影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因素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有利因素

当前,人类社会已普遍意识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重要性。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以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对话等,正是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具体表现。

现阶段,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进一步融合更有了令人乐观的前景。首先,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的全面发展将成为时代的主题,这就在客观上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创造了条件。“知识经济”的实质不仅是经济的知识化,更重要的是人的知识化。知识经济时代所追求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它更意味着包括思想、道德、文化、观念等等在内的社会的全面进步。一个社会只有在拥有无数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并使得劳动者普遍知识化之后,才能实现国家的“知识经济”化。这里所说的知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不仅包括了科学技术知识,还包括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实践的经验、技艺和能力等。可以这样说,知识经济时代所重视的不仅是“智商”,“情商”也应是这个时代的重点。其次,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的发展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随着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成熟与普及,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人们可以跨越时空的阻隔进行自由的交流与合作。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不仅可以丰富各自的文化内涵,还可以促成崇尚科学精神的西方文化与崇尚人文精神的东方文化的有机结合,从而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拓宽了渠道。不仅如此,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还带来了大量的科研课题,这些课题提出了大量人文社会方面的问题,推动着科技工作者自觉不自觉地关注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人文问题,从而在科技活动中接受人文精神的指引,使得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交融在了一起。最后,知识经济时代从总体上讲倡导的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就是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佐以合理和必要的人文关怀。可见,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不仅成为可能,还将成为必然。

(二)不利因素

从历史的渊源来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不是从来就分离的。它们的分离抑或对立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为了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再度融合,我们应当找出影响二者融合的不利因素,以做到有的放矢,为二者的融合扫清障碍。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影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不利因素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点:

1、科学主义仍然盛行。可以说,从启蒙运动至今,科学主义或唯科学主义一直是社会思潮的主流。尽管在20世纪的一段时间里人文主义的思潮也十分强劲,但无论是人文 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它们对科学的理解不但没有超出科学主义的视野,反而从根 本上否定了科学的人文意义和价值,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的片面理解。这使得科学 主义更加巩固了自己的阵地。占主导地位的科学主义的科学观将人类文化区分为两个对 立的世界:科学世界和人文世界。科学主义者强调自然科学的“客观性”和科学方法的 独特性,否认人文学科的科学性并宣布其在认识上的无意义,这就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 神的融合设置了壁垒。

2、物质生活条件不够充裕。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尚未达到普遍富足的程度。尽管科技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进步,但直到20世纪末,整个人类社会中的大多数人依然在为解决吃、喝、穿、住等基本的生存问题而奋斗,许多人甚至远未脱离贫困。瞻前顾后,在科学精神指导下获取物质财富依然是人类首要的追逐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注重人的物质生活,强调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强调物质力量和物质手段作用的科学精神成为了人们首先推崇的对象。而看似只能带来“精神食粮”的人文知识及其精神则自然地被置于非常次要的地位。

3、社会制度存在弊病。现阶段,人类社会中的许多制度尚不完备甚至存在着严重的弊端。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制度呈“单向度”的发展趋势,始终是围绕追逐和保护垄断阶层或资本家的利益来制定的。在这样的制度体系下,人们所做的一切都以最大化实现资本家的利润为目标,一切都以利润的赚取为中心。在这样的社会体制下,对物质利益的无限追逐成为了人们工作的唯一目标,能够比较立竿见影地引导科技进步并最终带来物质利益的科学精神无疑成为了人们追求的首要对象。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体现得比较含蓄的人文精神则被科学精神的大潮吞噬的了无踪影。现实生活中,社会制度存在着弊病,它导致了科学精神对人文精神的消解,并使得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问题被束之高阁。

4、教育学科设置、教育方式以及教育资金投入的偏颇。近代以来,教育在其进程中深受科学主义的影响。随着自然科学和技术愈演愈烈的学科分化和扩张,人文学科的领地日渐狭窄,不仅在学科规模方面人文学科的地位越来越低,而且在教育资金投入方面,对人文学科的扶持力也越来越弱。此外,教学方式上,也多采用“唯理性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偏重智力教育,推崇能力主义,重视培养训练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重视逻辑思维能力,而较忽视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而较忽视沟通不同学科的知识,以及建立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伦理的联系;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较忽视个性的充分发展。这种“重理轻文”的现状使得科学学科与人文学科之间的鸿沟日益加深,最终导致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走向了背离。

在新的世纪,对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而言,既充满了机遇,又面临着挑战。一方面,对上一世纪科学危机的反思使人们认识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的必要性,从而为二者的再度融合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而延续上一世纪的科技成就,人类社会迎来了倡导协调、持续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这就更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再度融合成为了可能。但另一方面,人类社会迄今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利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主、客观因素,这些因素在当前科技发展迈向纵深的时代背景下极有可能发挥越来越大的干扰作用。因此,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冷静分析问题,思考在机遇与挑战中怎样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创造条件就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任务。在当前的形势下,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的一项长期任务。只有社会生产力的全面提高,才能将人们从物质匮乏的窘境中解放出来,从而也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并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创造前提条件。毫无疑问,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也就意味着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但必须注意的是,现阶段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应加强科技领域的研究,力求在更尖端的科技领域获得突破,从而进一步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并从中谋求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技术方案;另一方面,人类在加强科技领域的研究的同时,应吸取以往的教训,将人文精神介入到科学研究中,在实践中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融合,为科学研究指引正确的方向。

(二)改革和完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导致了人和社会的“单向度”发展。只有改革现有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将“单向度社会”纳入平衡发展的轨道,人们才有可能在合理社会制度的规范和指引下,充分关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问题。在具体措施方面,政府应该采取强有力的经济和行政手段,将宏观指导与微观调控相结合,对本国的发展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来加以引导,完善监督机构,并以严格的行政执法为强制性保障,严厉打击和控制违规行为。在这样的情况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带有强制性的意味,但这至少是较为可行有效的方法。

(三)改革现有不合理的学科设置和教育方式,加大人文学科的资金投入,倡导人的均衡发展

现有不合理的学科设置、教育方式和教育资金投入,使得科学学科与人文学科相对立,这是导致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互相背离的重要因素。在已经意识到学科设置不合理的情况下,有关部门应努力调整学科配置,学科设置不仅要适应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还要顺应人的精神完善的需要。教育课程不应仅仅被当作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更应该被当成发展学生对伦理道德、文化精神和美学价值的认识,以及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的手段。此外,在加大人文学科的教育份额的同时要加大人文学科建设的资金投入,为人文学科缔造较好的学习条件。最后,在教育方式上,应该在全社会范围内提倡素质教育。针对这个问题,中国人的传统思想给世界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中国人自古以来讲究“和谐”,提倡“和谐”之道,这在今天看来,极具时代意义。美国著名科学家a.彭齐亚斯1995年出版的一本书就叫《和谐:信息时代的商业、技术和生活》,他认为目前人类正在由质量时代走向和谐时代,它所指的和谐与我国传统思想中的“和谐”是一致的。在现代社会,素质教育提倡的正是一种和谐发展的教育方式。因此,应该尽快实施素质教育,使教育成为连接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桥梁,从而在人的思想根源上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参考文献】

[1]肖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4.

[2]邱耕田.发展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韩文甫,赵红光,成月季.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河南社会科学,2002(3).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篇(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7-0230-02

现代大学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在教育工作中坚持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的统一,培养通专结合,具备创新能力,既有人文精神又有科学素养的综合型人才。针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高等教育健康发展需要人文精神的引领,但同样离不开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和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因此,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相互渗透融合,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育的内涵

1.人文精神教育的内涵及其特点

人文精神是人类通过长期的文化实践活动,在对自身的认识、发展、完善过程中形成的反映人的文化价值观念和主体性的社会意识。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其实质是人生意义和人的文化价值属性的肯定。

人文精神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人为尺度,尊重人的精神文化价值,追求人生的价值理想;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社会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繁荣的重要性;强调主体自我反思、自我抉择和自我负责的自律性和不断创造超越的自由创造性。

人文教育的目的是“人性养成”,其价值追求是培育健全的“人”,是把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具有独立自由理性的人格和创新精神,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有学识、智慧、热情、能力、修养、爱心和胆识。

2.科学精神教育的内涵及其特点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形成的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和变革自然活动的信念追求、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的集中体现;是人类认识自然及其认识成果的精神升华,是对科学这一特殊社会存在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应[1],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

科学精神作为人类文明的崇高精神,它表达的是一种敢于坚持科学思想的勇气和不断探求真理的意识,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方面特征。追求认识的真理性,坚持认识的客观性和辩证性,是科学精神的首要特征;崇尚理性思考,敢于批评,是科学精神的突出特点;其内在要求则是以创新为灵魂,以实践为基础。

二、加强工科院校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不仅要求经济的知识化,更重要的是人的知识化,因为知识经济时代所追求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它追求的是包括思想、道德、文化、观念等等在内的社会的全面进步。这里所说的知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了科学技术知识,还包括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这就要求我们既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更要重视人文和科学精神的教育融合统一。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二者是内在统一的。单独提升科学精神,必然会使科学主义泛滥起来,从而导致对人文主义的忽视;反之单独提升人文精神,不用科学精神来限定人文精神的界限,人文精神就会淹没在神秘主义和信仰主义中。只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才能共同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长期以来,中国工科高等教育存在着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的倾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没有把人文教育摆在应有的重要位置。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高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也影响到在校生的学习与发展,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表现出明显的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倾向,重理工轻人文,重实用轻修养,从而难以形教育的应有氛围。人文教育的薄弱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相脱离已经成为严重的现实问题,已引起教育界的警惕和忧虑。针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应然取向。高等教育健康发展需要人文精神的引领,但同样离不开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和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 因此在高等教育特别是工科高等教育中必须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三、加强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途径和措施

1.树立人文和科学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中国高校长期单科性教育形成的重专业知识教育轻人文教育的氛围,从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到决策导向,都体现出与应有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观念的距离。要实现大学现代化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 必须重建现代大学教育理念,强调整体协调性,多学科综合解决问题,以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充分发展、和谐结合的人才为核心。

针对当前工科院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处于分离缺失状态,必须形成关于工科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教育的共识,充分认识加强培养综合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加强人文科学研究和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强调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继承与综合,在学科教学的同时注重介绍学科专业中涵合的人文知识和所学理论的社会价值。在教学实践中把专业教学和人文科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把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判断力、意志力,与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结合起来;把人文精神浸润在专业知识中。让学生从传统的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完善教学体制,优化课程设置,构建人文科学融合的平台。目前众多工科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大多停留在知识层面,在教学过程中学校明显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必须是依靠熏陶。为此高校必须打破原有的教育模式,改革教育体制,科学设置人才培养课程结构,有计划地进行学科整合,拓宽专业口径,扩充专业内涵,在课程设置上注重文理渗透。

在原有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文、史、哲、社会学等核心课程。对学生实行通才教育,是学生全面了解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等方面的主流思想。在学籍管理上努力推行弹性学分制,鼓励学生文理交叉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知识和能力,塑造完善人格。

3.注重教师在课程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教育者要有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导意识。现代教育的理念,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科学技术素质,而且更要关注学生的思想、生理、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终身学习、人际交往、自我认知等方面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从专业中挖掘出丰富的科学与人文教育内容,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独立学习、研究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将传授理性知识、培养理性能力和关注学生非理性精神世界的完整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教师岗位和教育职业的时代特征, 塑造新的师德, 不断优化知识结构, 除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之外, 更要拓宽知识面, 广泛涉猎其他相关学科特别是人文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知识, 增强对自身教育教学反省的能力,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素质。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人文科学和谐发展的文化氛围[3]。校园文化是高等教育中的隐性课程, 其中蕴涵着价值观、态度、理想、信念等意识形态内容。重视隐性课程的设计与对人才的教育作用。学校要以先进文化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导向、自我实践和自我完善功能,创造出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良好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大力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培养学生的求真、求善、创新精神,在师生中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治学态度、民主的学术空气,这些都对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次, 要强化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参与,让学生明白自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和受益的主体。大力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在举办活动过程中尽可能考虑到学术并进、文理交融。再次要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宣传教育作用。要注重加强校报、校园网、宣传橱窗、校内广播电视、论坛沙龙等宣传舆论阵地的建设和管理,做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从而引导学生从中获取丰富的精神价值, 陶冶情操,铸造人格。

总之,高等教育健康发展需要人文精神的引领,但同样离不开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和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培养学生过程中将提高人文修养和增强科学精神有机融合起来,努力搭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汇的教学平台,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树立起可以传承的大学精神。

参考文献: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篇(4)

论文摘要: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二者既密切相关,又有明显区别。相关,则表明可以互通、互补,区别,则表明应该互动、互补,以求共同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功能上的互补性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前提,而和谐的协调则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实现路径。

一、现实的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

现实的需要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首先需要物质生活作基础,而物质需求的满足则要靠人运用自身的能力去创造和索取,即人是靠一定的物质创造能力与物质享受来维持其自身自然生命力的存在与发展的。人的物质创造能力与享受能力,是指人认识物质世界与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中获取物质财富和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以及占有这些物质成果发展自身的能力。它包括人对自然物质世界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种能力的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人类的自然科学与技术发展水平上,或者说,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与技术发展水平是人类物质创造与享受能力的文化表现形态。人生存与发展除了物质需要外,还有另一个基本需要,即精神需要。满足人自身的精神需求同样需要人具备精神创造与享受能力。人的存在与发展不仅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以维系自然生命力的发展,而且必须有一定精神需求的满足,使人的精神处于一种舒适、和谐的环境中,使人在情感上获得幸福体验和幸福享受。人的精神创造与享受能力是指人们在对一定社会关系认识的基础上,形成、发展和巩固一定关系的基础上,去形成、发展和巩固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并把这些观念渗透在文学、艺术、哲学、政治学以及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中,用这些已有的文化成果指导自己改造社会、改造人的精神世界,使社会发展和人的追求向着合乎道德与人类理想的方向发展。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既能创造美好生活又能正确享受生活的人。一个人若只知科技而不知人文将是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在当今,不懂科技而侈谈人文将是游离于时代的“边缘人”。“空心人”、“边缘人”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有科学技术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对生活的理解,有善于调节人生酸甜苦辣的人文修养。不管科技如何发展,不论知识经济如何受到人们的关注,人永远不能将物质化为自己的思维与情感。总之,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和谐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呼唤人文精神,高技术、高情感的平衡才是现代社会的特征。科技与物质文明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类社会需要人文文化重建对社会生活的指导、对社会生活的正确理解、对人生酸甜苦辣的调节。科学与人文、技术与情感的相互融合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推动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二、功能的互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前提

从教育规律来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所以能融合,是因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存在着功能上的互补性。首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对象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学生能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的要求,主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能被学生理解内化,以学生的外显行为综合表现出来,并含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其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内容虽不相同,但却有交叉,且交叉渗透的成分愈来愈多。科学教育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和方法,又受到道德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制约;人文教育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形成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但又不能脱离现实的物质世界。科学知识有人文精神,将会更加自觉,人文知识有了科学内容,将会更加完善。再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目的相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目的都是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科学教育侧重人的理性和人改造自然能力的培养,人文教育侧重人精神的提升和灵魂的陶冶,两者最终目的都是高扬人的主体性,实现人的价值,促进社会发展,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两者的完美结合能更好地实现人的价值。当今世界,人与社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需求,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必须坚持一个完整的教育目的观,塑造一个完整的教育。只有完整的教育,才能促进人与社会朝着符合人性的方向和谐、全面地发展。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构成完整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不能用人文教育去代替科学教育,也不能用科学教育去排斥人文教育,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种“完整的教育”。“完整的教育”一方面要重视科学知识教育,尤其是科学理论方法教育,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理性、科学精神及科学品质的熏陶与培养。所谓科学精神,是指我们在长期的科学活动、社会实践中所陶冶和积淀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其中求实、理性和创造性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另一方面要重视人文知识教育,尤其是人文精神教育。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人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人文精神主要包括道德的人文精神、美感的人文精神、日新的人文精神和与自然协调的人文精神等。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他们获得道德的完善、价值的实现、精神的昂扬、情感的丰富和人格的臻美。杨叔子就曾指出,“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的,何况是高级人才;器是物,物是死呆呆的,再高级的器材,即使是高档的智能机器人,也不过只能具有人所赋予的复杂而精巧的功能或程序,其一切都不可能越过人所赋予的可能界限性这一雷池半步。我们的教育失去了人,忘记人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就失去了一切”[1]。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时代精神对现代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的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生产与生活方式改变等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它是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与功能观、教育制度和课程编制等全方位的根本改变。具体地说,它是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整体,它力图使科学人文化,使人文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又以科学的发展作为基础和实现目标的手段。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篇(5)

一、引言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在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下形成的两种典型的教育思想。在教育中这两者的地位本来应该是并重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人文的发展却显得相对缓慢,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重理偏文的思想。这种教育思想所培养的人,总会存在某些方面的欠缺,如所培养出的人不注重人文精神、不注重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国家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发展与和谐等。因此,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是必然的。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础

1.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理论基础

目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已经成为思想界和教育界的主流观点,即科学与人文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制约,才可能是一种“完整的教育”。一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在培养完整的人格和全面的素质等方面具有互补性。二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同源共生,二者在起源、发展的过程中侧重于不同方面,最终归结于提高人的素质。

2.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现实基础

一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需要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合乎科学的,不一定能办成好事,科学研究的成果,也许会对人类有害甚至是威胁人类的生存;合乎人文,也不一定能办成好事,没有科学,不按科学的规律办事,就会事与愿违。因此,科学必须以人文为影响,人文必须以科学为基础。二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需要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人具有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性,对物质与精神两个文明的追求即是对科学和人文两个教育的要求,二者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因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正是人生存和发展本身的要求,两者缺少任何一方,都是片面的教育。三是素质教育需要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人最重要的素质体现在思想道德水平,所以素质教育不仅要提高科学教育水平解决“做什么”的问题,还应包含提高人文教育水平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如此,才能真正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实现教育本身的功能。

三、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途径

1.树立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理念

树立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理念是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前提。思想决定行动,因此首先要树立科学人文教育理念。在传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它利用科学人文主义的理念和追求来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它既避免了因轻实践而造成的空疏无用,又克服了因轻人文而造成的道德、价值、人性的失落。它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它的根本目的就是人的幸福。在此教育中,人将作为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单纯作为现实的劳动者而得到发展和满足。

2.课程改革是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基本途径

两大教育的融合要通过课程改革来实现的,一是提高人文学科与科学学科的渗透性,提升学科综合性。纠正高中阶段文理分科的教育方式,重新开设综合学科、交叉学科,加强文理渗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放大视野、拓宽思路、触发灵感、增强创新能力。二是开设综合活动课程,增强社会活动能力。活动课程以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为起点,以解决问题为基本过程,以经验整合的改组和改造为目的。这类课程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设各种各样的活动课,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白友情的可贵,也可班级组织主题班会,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三是大量开设选修课,扩大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和艺术修养,同时也促进学生个性全面自由的发展。

3.激发创新意识,加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催化剂。创新需要冷静的思考、深入的研究和艰苦的探索,这是科学精神的内容,但在创新的同时需要热情、激情和感悟,这又是人文精神的表现,它与一个人的目标和价值观直接相关。因此,激发创新意识,可以加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创新都是独特的,它以个性为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上要注重保护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个性的发展,让学生有更多的自学、研究、自由发挥的余地。用创新的方法实施教学,用创新的思维指导教学,注重学生的思维方法时间训练,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开拓和创造新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进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因此,在发扬创新精神中应进一步加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在二者的融合中进一步高扬科学创新精神。

4.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促进教育思维的人文转变

要不断完善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和或要求教师参加有关科学教育和人文知识的讲座,尤其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一是要全面理解教育的含义,不仅仅是教知识、教专业,更重要的是智慧、思想、道德的培养,生命意义的启迪,生命价值的完善,人生境界的提升。二是要有渊博的知识,不限于精通本专业的知识,还包括了解相关学科知识和一定的人文知识,以及各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促进作用。三是要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包括高度的责任感和高尚的人格品质,才能确保教师专心于人才培养的教育事业。

5.营造人文氛围,建设和谐校园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要通过塑造环境、美化校园、举办讲座、丰富活动、活跃社团、社会实践等各种方法在营造浓浓的科学氛围的同时从校园环境的各个方面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筑牢和谐校园主阵地,发挥“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作用,教育和引导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和求真务实信念。

参考文献:

[1]刘柏林.人文教育・素质教育・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6):1.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篇(6)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认识活动的两种产物或结晶,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两个重要维度。科学精神以物为尺度,以客观事物自身为尺度去度量世界,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品性――客观性与务实性;人文精神以人为中心,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人的价值和意义的关注和维护,提升人的生存意义和生存目标。1但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不是对立矛盾的两种事物,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科学发展过程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认识这种人文内涵对实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2

1.科学的人文意义

当今社会存在着一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立起来的倾向:似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精神,弘扬科学精神,不仅无助于人文精神的发展,反而对人文精神是一种遏止或损害。孟建伟认为:“狭隘的科学观和文化观是导致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离和对立的重要根源,一旦我们超越狭隘的科学观和文化观,便不难发现,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或者更确切的说,是人文精神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狭隘的科学观一是从功利主义科学观理解科学,将科学理解为人类征服自然、获取物质利益的一种手段,片面的把科学精神视为工具理性;二是从实证主义科学观对科学所作的“客观主义”的理解以及关于认识(科学)世界和体验(人文)世界的截然划分,否认了两者的关联。另一方面,狭隘的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文化观和现代新儒家的文化观都给人们带来一种错误的观念,即把人文精神看作是一种与科学精神相对立的“文人精神”,或者说是“人文学科的精神”或“人文文化的精神”,从而进一步加深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对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对立。可以说从这种狭隘科学观和文化观角度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错误理解似乎已成为社会主流观念。

科学对真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涵,除了自由探索的精神、勇于批判的精神、大胆创新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精神以外,还有毫无私利的精神、为真理献身的精神等。这些精神具有很强的人文意义,并永远激励着人类向着真善美的最高境界奋勇前进。还有,促进人类智力的发展,永远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方向迈进,也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之一,这是科学作为一项智力活动所体现的最根本的文化精神。代表现代体育的奥林匹克运动与这样的现代科学活动是一致的、相似的。3

2. 科学精神与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并不等同于科学精神。科学技术里的“科学”特指的是自然科学,而自然科学是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探究自然现象,发现自然规律,以便人类能够按照这些规律去改造自然。“科学”还是理论状态的东西,它通常要通过“技术”去改造自然。所谓“技术”是实践状态的东西,实际上就是科学的应用,但技术一经产生就会拥有越来越强大的力量。一般说来,科学技术是中性的东西,在不同的价值观下呈现出不同的意义。因此,科技的滥用就是技术在体育领域中的强势表现,当技术的这股强大势力淹没了体育科学活动中的人所体现的精神,以及体育科学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人类精神追求,使人们忘记了体育是为了人类的全面发展的真正目的。导致体育产生异化的主要原因是对科学精神的误解。因而,大力倡导和弘扬正确的科学精神才是发展科学技术,并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3.正确认识体育的科学精神

通过以上分析,如果我们依然将体育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视为两种事物,简单的提倡重视人文精神或是两者融合发展,也许改良的效果依然难见。因为这始终是建立在两种事物、两种论点上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主观意识上就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对立的观念。因此,应该理解为人类所从事的体育科学活动所体现的精神,或者说是人类所创造的体育科学文化所体现的精神是体育的科学精神。这种精神体现的是人(运动员或体育参与者)的精神,而不是无人无关的体育科学技术所具有的那种工具精神。

弘扬蕴涵人文意义的科学精神对于体育的发展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引导人们正确使用科技手段,促进体育活动持续、健康向前发展,避免滥用科技导致体育产生的异化问题。二是在体育发展进程中,正确对待体育同政治、经济、外交等社会各领域的关系。三是弘扬蕴涵人文意义的科学精神是当前我国实现体育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理想途径。蕴涵人文意义的科学精神使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得到有机统一,对科学技术的运用有了符合道德规范的价值导向。

将不畏艰难、坚忍不拔、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为人类自由和解放而奋斗、为人类服务、造福于人类的崇高精神,以及从“更快、更高、更强”向着“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转变的奥运精神真正融会在体育精神中,体育才能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目标。

参考文献:

[1] 俞吾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必须协调发展[J].探索与争 鸣,1996(1):4-7.

[2] 陈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关系探析[J].自然辨证法研究, 1997(1):22-27.

[3] 孟建伟.论科学的人文精神[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5):162;201.

[4] 郭传杰.论科学技术与精神文明[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7.

[5] 王大珩.于光远.论科学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165;177.

[6] 肖峰.哲学探究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J].中国青年政治 学院学报,1993(5):12-16.

[7] 沈礼清.论倡导科学的人文精神与人的全面发展[J].理论观 察,2001(6):19-21.

[8] 卢元镇.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3:13;54.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篇(7)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需要大学在不断发展中培养出更多充满创造精神,拥有较高人文精神和科学教育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在大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较好的结合在一起,是现代高校教育需要重视的问题[1]。各项知识、智慧应该与行善合理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出大学生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一、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一)人文与科学精神是大学精神文化的价值体现

在大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科学精神主要是指不断追求科学的态度,其价值取向主要是追求科学文化的逻辑和认知的真理。其中科学精神的重要特征就是坚持公平客观的原则,崇尚思考研究,敢于探究批判。人文精神则主要是在追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坚持实现解放思想和遵守文化准则。大学精神文化就是在高校发展过程中,让学生们形成具有独特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和团结合作心理等文化形态综合。其中大学生精神文化是一所高校不断发展的重要内涵,也是充分展现大学生独特的精神本质,其形成的较强的凝聚力是影响大学生综合实力的基础要素。

人文与科学精神是当前大学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价值体现。坚持真实的科学知识和和善的人文情怀,让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合理统一起来,才能够真正提高大学生的内在美,从而形成完整的大学生精神文化。因此,如果单纯强调科学文化,必然会导致大学生产生极端的思想主义,促使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陷入不可发展的困境。但是,如果一味的强调人文精神,忽视了科学文化给人类发展带来的重要作用,也无法促进大学生更好的发展[2]。作为引领社会快速发展,培养创新人才的大学教育场所,只有始终坚持人文与科学教育融合在一起,才能够更好的履行服务社会的职能。

(二)强烈的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是创新人才的重要动力

通过分析大学生的成长历程便能够清晰的看出,强烈的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是支持他们成长的重要动力。其中较为典型的是:钱学森自幼勤奋好学,善于读书记忆。他在美国求学的过程中,始终牢记为祖国增光添彩。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刻苦钻研,认真学习。其中在500多页的《钱学森手稿》中,用清秀的文字,严密的数学推导公式,整齐的数据,充分展现出了他刻苦追求科学文化的精神。钱学森在科学领域取得了较高的成果,并且将这些成果归功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结果。其中他发现重大学科成果的过程中离不开丰富的人文知识底蕴。

(三)注重培养学生人文与科学素质是深化高校教学改革的需要

在大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人文情怀指导和科学教育等双重的教育手段,培养大学生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以便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让大学生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让大学生不但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而且能够充分应用自身的知识来改造世界。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人,就需要大学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

在国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教育部根据实际情况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等重要要求[3]。因此,在当前高校的教育过程中,需要将人文情怀和科学教育有效结合起来,让大学生不仅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而且还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实现人文与科学精神融合教育的路径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更好的指导办学思想

为了实现人文与科学精神较好的融合在一起,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学校在日常发展过程中,应该以传授知识为主,不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创新精神,为学生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老师还应该让学生学会正确面对社会和他人,让他们能够在长时间发展中形成综合性思维,有效促进人文精神和科学教育融合在一起。但是,由于在理解和行为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应该不断提高高校文化教育水平,切实有效的改善大学生的思维习惯定势。同时,还应该坚持人文与科学精神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学生融合和集成,从而不断完善大学学科教育结构。重视培养大学生勇于探索、不断研究的科学精神,从而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在大学教育过程中,其学科课程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聚集点,也是实现大学教育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大学课堂教学知识体系、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是实现大学人文与科学教育融合的重要保障。目前,制定科学合理的大学人才培养方案有利于大学教育工作者完成制定的教育目标,同时有利于为大学生自我探究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在大学教育过程中,应该坚持优化学科课程设置,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创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合理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尊重客观事实;坚持客观和理性的人文科学价值,有效促进人文和科学教育融合在一起。同时,通过开展通识教育课程,开展综合文化教育,引导大学生进行文化、历史、艺术等学科方面的学习,从而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积极推进大学生开展理论渗透文化的“主辅修制、双学位定制”,合理开展一些跨学科的综合课程教育,从而实现大学人才培养模式高度专业化,有效实现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有效提高教师人文和科学素养

在现代经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阿尔温・托夫勒曾经指出,现代工业社会的主要特点就是标准化,而信息技术社会的特点就是多样化和独特性。就当前大学教育来说,如何培养具备高度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综合性人才,如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当前高校教师需要重视的问题。现代经济时代不仅要求高校教师掌握较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科学知识,还需要高校教师具备解决实际科学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需要高校教师拥有人文情怀和科学道德理念。同时,还要求老师在日常教育过程中重视科学的重要价值,将它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来传授。在传授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讲解科学文化知识,还应该突出人文内涵的传播。因此,便需要组织一支具备较高精神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素质的教师队伍。不断加强大学教师人文与科学精神内涵建设,坚持将大学教师综合素质纳入到日常培训、考核和管理过程中,充分明确教师在大学人文与科学教育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在大学专业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科学教育,同时以人文精神来传承大学科学理念教育。

(四)创造良好的环境,有效提升高校精神文化品质

在大学教育过程中,校园文化建设是展示学校精神文化的重要窗口,对广大师生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大学生精神内涵是对高校文化的凝聚,是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精髓所在。在现代高校发展的过程中,大部分校园文化都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大肆弘扬了大学人文和科学精神文化。

在建设大学校园文化时,应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指导,大力弘扬“崇尚科学、育人为本、开放兼容”的大学精神文化,努力创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大大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精神文化品位。同时,还应该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开展人文与科学教育的主题校园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各种人文讲座、文化节,以及演讲、辩论等竞赛活动。更重要的是还应该充分认识到校园精神文化这个隐形课程对大学生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从而促使大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形成正确的理想、信仰、情趣和认知意识。

三、结论

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中,一部分西方国家已经较早的进入到法人化和自主化。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大学教育水平,合理扩大大学教育发展的空间。尤其是在近几年社会的发展中,日本与韩国也在积极实行大学法人模式。为了有效提升各个大学的竞争力,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的高等学校都应该积极推进大学自主自理,有效摆脱传统官僚的束缚,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大学教育的功能。但是,不管大学属于何种形态,都应该坚持将人文和科学精神有效融合在一起,有效渗透到其他各个学科中,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综合素养,以便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篇(8)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类文化大体可以分为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两大部分、两大领域。两种文化分别体现着不同的人类价值追求和精神气质,从而形成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科学是人类独特的文化形式,是人类精神世界最绚丽的花朵。科学的精神本质是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科学实践的结晶。经过无数科学家的共同努力,自近代以来它就形成了自己明显而独特的精神特征和品格。对于科学技术中的这种精神因素及其重要性,许多科学家和科学史家早就注意到了。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指出:科学是一种重要的观念来源和精神因素,是构成我们诸信仰的最强大的势力之一。爱因斯坦也指出:科学的“方法背后,如果没有一种生气勃勃的精神,它们到头来都不过是笨拙的工具”[1](P253)。

所谓科学精神,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相互联系的方面:(1)求真。这是科学精神的根本要义。“真”,规定了科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和最高标准;求真,就是相信存在着一个客观的对象世界,这个世界有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并能够通过科学实践和逻辑推理被人所认识,由此构成了科学技术活动区别于人类其他实践形式的主要标志。(2)求实。它是科学方法的精神本质。实即实在性、实际性和实用性,它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权,不唯势,只唯实;求实,就是要使我们的科学活动以系统、严格的观察、实验和严密的逻辑推理为依据,并使之经得起实践的反复检验,最终造福于人类。(3)创新。这是科学进步的永久核心。科学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任何具体的科学结论都是科学家在一定的实验条件和知识水平上作出的,是有条件的、可错的,因而科学探索活动没有止境。科学要进步,要发展,就必须不断推陈出新。(4)存疑。这是科学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动力。有怀疑才能去探索。科学所以能够无止境和不断创新,就在于其存疑精神。因此,科学是宽容的,它与独断论永不相容。(5)奉献。这是科学精神的内在灵魂。科学的历史是科学家刻苦、勤奋、艰辛攀登的历史,也是他们为真理、正义及人类幸福而不怕牺牲、勇敢献身的历史。如果没有这一点,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也就失去了其价值和意义。

人文精神是在人文文化实践中,即它的创造、传播、解释、应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特质。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一个重要区别是,科学文化寻求客观性和因果性解释,人文文化指向人自身的世界,寻求意义和价值的表达。它是通过创造一个符号世界表达人的情感与价值。在人文文化的实践中形成的人文精神具有这样的特点:(1)求善、求美。如果说科学的目的是求真,那么,人文文化实践的目的就是求善、求美。科学也求善、求美,但那不是它的直接目的;人文也求真,但那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真,即真诚和真感。如果一定要说它脱离不了真,那么,这种真对于它也只是一个中介和手段,它不停留在真的境界,它要求的是真善美的统一。(2)超越性。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超越的精神。它根源于人类对于真善美生活的价值追求,又超越于实用理性和当下功利之上,反映了人类本性中形而上追求的一面。在这个意义上,它又是人的一种自由的本真精神,即超越于各种现实的、外在东西的束缚,构筑人类精神和文化自身的世界。(3)以人为本。人文文化实践的尺度既不是外在的客观世界,也不是异化了的神学教条,而是人自身,人的需要,人的理想。

在有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问题上,需要我们注意的是:

一是要把科学主义与科学精神区别开来。科学主义,是指现代科学产生以来所出现的一种盲目夸大和崇拜自然科学的社会作用及其方法的意义而贬低哲学人文科学的价值及方法的理论观点。在科学主义者看来,只要发展自然科学技术,就可以消除当今社会的各种弊病,使人民的生活日益得到改善,社会组织结构不断完善。他们把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和物理学的逻辑推理及观察实验方法,看成人类文化的最高成就和理性的典范,而完全否定人文-社会科学的思维方式及方法,似乎只有运用上述自然科学的方法才称得上科学。这样,便把人文-社会科学排除于科学殿堂之外,而其所谓科学精神也仅指内涵于科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思维方式、气质和境界。然而,真正具备科学精神的人,决不会把自然科学看成惟一有价值的人类文化活动,也不会把某一种科学方法看成探索世界的惟一正确的方法。真正的科学精神是与对自然科学的盲目崇拜的科学主义完全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

二是要把人文主义与人文精神区别开来。“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在西方历来是有其特定含义的。它是文艺复兴及其后一个时期兴起和存在的一种与封建宗教神学和神本主义相对立的思潮。其核心思想是,反对宗教神学和封建礼教,高扬人性和人的价值,把人提到第一的位置。而人文精神指的是人文文化实践中所蕴涵和表现出的精神特质。人文主义无疑蕴涵和体现着人文精神,但它是人文精神的一个特定的形态、形式,具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因此,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文化历史现象已经过去,但它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却仍然被回忆着、生成着、发展着。

三是要把科学哲学与科学主义区别开来。有的学者认为,当代西方哲学包括两部分:一是人本主义,一是科学主义,科学哲学属于科学主义。这无疑就把科学哲学归结为了科学主义,并把当代的人学思潮与人本主义或人文主义混为一谈了。实际上,这样的概括极易引起概念的混乱和思想的误导。科学哲学是研究科学知识的哲学基础和科学知识发展方法论的一门有关科技的哲学与方法论的学问。科学哲学家大都具有不同的科学背景,有的自己就是某一方面的科学家,但他们未必都持有科学主义的观点,故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是科学主义者。同样,也不是所有研究人的问题的哲学家都可以称为人文主义者,例如,那些宗教哲学家就是如此。

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是当代文化的主导趋势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这两种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对于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都不可缺少。从根本上说,它们是互补、互渗、互动的。但是,应该承认,二者之间是有差别、有矛盾的。因此,在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并不总是能够得到平衡的发展。有时科学精神更受重视,人文精神就受到忽视,甚至抑制;相反的情况在历史上也同样存在着。同时,由于人类文化的发展日益丰富,分工越来越细,以及个人精神气质的区别,人们对二者必然有所取舍,有所偏爱,这就形成了在一定程度上科学与人文、科学家与人文-社会科学家之间的隔膜、怀疑、轻视乃至指责。这即是英国文化批评家斯诺所说的两种文化之间的紧张关系。两种主义(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提出或得以出现,就是这两种文化紧张关系的极化,结果便导致了某些严重的片面性。以至于现在有不少人认为,由于科学只关心客观性,日益忽视人,甚至敌视人,科学的发展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反而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灾难,科学的“霸权”产生了对自然的去魅和人性的漠视,因此,需要用人文精神限制科学的发展和科学精神的泛滥;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人文文化乃至社会科学是言语不清、思想混乱的典型,在这里找不到客观的、明确的真知识,有的只是“伪问题”和“伪陈述”,以及虚张声势和作假的习惯。这种状况说明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其实,就人类文化的发展历程而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统一在总体上占有主流地位。早在一个半世纪前,马克思就预见到这种融合的必然性,他指出:“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象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2](P128)在当代文化的发展中,尽管二者亦捍格,但融合仍然是主导趋势。

首先,这种融合统一的趋势表现在大量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出现上,这已经成为当代文化、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的各种新学科有5600多种[3](P23),形成了一股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汇合的巨大潮流。这个数字还在增加,并且正在向普遍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发展。这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交叉,人文-社会科学大量借用自然科学的原理、方法、概念、手段,使自身科学化,从而获得了巨大发展,系统、信息、反馈、结构、功能、熵、非线性等等,已经成为标准的人文-社会科学术语,正改变着人文-社会科学的话语方式、思维模式和评价标准。

其次,这种融合趋势表现在高科技发展的实践活动中。人性化已经成为高科技发展的一大趋势。今天,在高科技的基础上,一种新的科技与人文的综合已经开始。高科技正在从近代科学描绘的机械的、必然的、刚性的世界中反拨出来,揭示一个自发的、人化的世界,并且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关注人文学科和人文现象,为人文学科走向“科学”提供新的手段和视角。而人文精神也日益渗透到科学中,唤醒科学的内在的人性自觉,关注人的存在状况,关注科学的应用和后果,使之真正成为“人的科学”和“为人的科学”。当然,高科技对创新的追求,对协作的依赖,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都孕育和呼唤着一种新的人文精神。

再次,这种融合趋势还表现在许多自然科学家和人文-社会科学家自觉升华,跳出学科樊篱,放弃偏见,把自己的学术同人类的生活结合起来,密切关注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在现当代文化研究中,尽管不断有人对科学与人文进行划界,如某些实证主义者、新康德主义者,但这从来不是主流。大多数科学家和人文-社会科学家都承认融合、互通的必要性,如维也纳学派的代表人物纽拉特,证伪主义者波普尔,科学哲学家库恩、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德,等等,他们都批评了极端科学主义的观点。在他们的学术和生活中,也充满着关注人、关心人、爱护人的人文精神。关于这一点,就是那些具有科学主义倾向的哲学家也不例外。例如罗素,他不仅是一个逻辑实证主义的先驱,而且还是一个有名的和平主义者。同样,当代的人文-社会科学中也含有极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和科学精神。例如,只要一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人们就清楚地知道他对人的精神的分析,特别是他对人的精神病理的分析充满着科学内涵和科学精神。又如,柏格森和海德格尔对时间问题的思考,被普里戈金和斯唐热作为耗散结构论的思想资源加以引用,不能不说他们的研究成果对于发现时间之矢的作用,对于推动科学从近代向现代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不仅是历史现象,而且有其内在根据。其中根本的道理就在于,科学与人文、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原本就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其统一的基础就在于人类生活生产的实践活动是统一的、完整的,而科学文化活动和人文文化活动都是这个统一的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容,所以,它们的统一就植根于人类现实生活本身。特别是现在人类面对的是日益复杂性的对象,加之科学知识的爆炸性增长,从而使任何人很难成为全才,这就产生了联合、协作的必要性。从本质上说,科学乃是人文之一种,科学精神本质上是人文精神的表现。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进步与发展,以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进步与发展,都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随着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进步与发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进一步融合、统一、互补、互动的趋势将会更加明显,这也是当代世界文化发展的主导趋势及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应是高科技精神与新人文精神的融合

一般地说,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现当代文化前进的主导趋势,但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确切地说应当是高科技精神与新人文精神的融合。这并不表示它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相违,而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当代中国相融合的体现和发展。

当代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了高科技时代。无数的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在继续丰富着科学精神的内涵,从而使之在一般科学精神基础上又具有了新的特质。它突出表现为创新、协作和人性化。

创新精神是高科技精神的灵魂。当代高科技创新精神的突出表现是创新的速度大大加快,创新的观念渗透到各个领域,创新的能力大大加强。根据美国科学社会学家普赖斯的报告,人类每年的科技成果量成几何指数增长,今天一个科学家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只能阅读他那个领域世界上全部出版物的5%。创新的理念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观念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乃至消费方式的创新。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对创新精神在当代社会重要性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协作精神是当代高科技精神的突出特点。现代高科技研究开发项目,绝大多数都具有耗资大、规模大、研究对象复杂化和综合化等特点,因此,进行多学科、多领域、多专业的分工协作和联合攻关,成为一种客观要求。今天人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几乎没有一个是单独某一个学科能够解决的。如人类基因组工程,就成功地联合了中、美、英、法、德等国生物、医学、物理、化学、信息领域的科学家,成为高科技领域国际合作和多学科合作的典范。又如三峡工程的论证,集合了经济学、水电工程、气象学、考古学、水文学、地质学、社会学、人口学、航运、军事、文物保护、决策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工作人员,没有他们的合作,这样巨大工程的论证是完不成的。另外,近些年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中的大多数是被两位或多位科学家分享的,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趋势。

人性化成为高科技发展的大趋势。所谓人性化,是指高科技比以往任何时候的科学技术都更关注人和人的生存处境。例如,在资源与环境已经成为世界头号问题的今天,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科技进步的主要目标和评价标准之一,渗透到科技活动的各个环节。人性化设计已经成为产品开发的核心理念之一。高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全面开发人的潜能,提升人的价值。高科技越是发展,就越关注人的发展和生活,就越是与人文价值的要求相一致。中外许多高科技公司都把企业精神定位在尊重人的价值、鼓励创新、关心职员需要等人文因素上。例如,惠普公司推行弹性工作时间,实行走动式管理和终身雇佣制,明确提出以“尊重个人价值”为企业精神。这些都表征着一个高科技人性化的大趋势已经形成。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篇(9)

一、现实的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

现实的需要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首先需要物质生活作基础,而物质需求的满足则要靠人运用自身的能力去创造和索取,即人是靠一定的物质创造能力与物质享受来维持其自身自然生命力的存在与发展的。人的物质创造能力与享受能力,是指人认识物质世界与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中获取物质财富和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以及占有这些物质成果发展自身的能力。它包括人对自然物质世界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种能力的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人类的自然科学与技术发展水平上,或者说,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与技术发展水平是人类物质创造与享受能力的文化表现形态。人生存与发展除了物质需要外,还有另一个基本需要,即精神需要。满足人自身的精神需求同样需要人具备精神创造与享受能力。人的存在与发展不仅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以维系自然生命力的发展,而且必须有一定精神需求的满足,使人的精神处于一种舒适、和谐的环境中,使人在情感上获得幸福体验和幸福享受。人的精神创造与享受能力是指人们在对一定社会关系认识的基础上,形成、发展和巩固一定关系的基础上,去形成、发展和巩固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并把这些观念渗透在文学、艺术、哲学、政治学以及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中,用这些已有的文化成果指导自己改造社会、改造人的精神世界,使社会发展和人的追求向着合乎道德与人类理想的方向发展。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既能创造美好生活又能正确享受生活的人。一个人若只知科技而不知人文将是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在当今,不懂科技而侈谈人文将是游离于时代的“边缘人”。“空心人”、“边缘人”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有科学技术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对生活的理解,有善于调节人生酸甜苦辣的人文修养。不管科技如何发展,不论知识经济如何受到人们的关注,人永远不能将物质化为自己的思维与情感。总之,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和谐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呼唤人文精神,高技术、高情感的平衡才是现代社会的特征。科技与物质文明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类社会需要人文文化重建对社会生活的指导、对社会生活的正确理解、对人生酸甜苦辣的调节。科学与人文、技术与情感的相互融合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推动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二、功能的互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前提

从教育规律来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所以能融合,是因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存在着功能上的互补性。首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对象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学生能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的要求,主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能被学生理解内化,以学生的外显行为综合表现出来,并含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其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内容虽不相同,但却有交叉,且交叉渗透的成分愈来愈多。科学教育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和方法,又受到道德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制约;人文教育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形成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但又不能脱离现实的物质世界。科学知识有人文精神,将会更加自觉,人文知识有了科学内容,将会更加完善。再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目的相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目的都是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科学教育侧重人的理性和人改造自然能力的培养,人文教育侧重人精神的提升和灵魂的陶冶,两者最终目的都是高扬人的主体性,实现人的价值,促进社会发展,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两者的完美结合能更好地实现人的价值。当今世界,人与社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需求,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必须坚持一个完整的教育目的观,塑造一个完整的教育。只有完整的教育,才能促进人与社会朝着符合人性的方向和谐、全面地发展。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构成完整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不能用人文教育去代替科学教育,也不能用科学教育去排斥人文教育,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种“完整的教育”。“完整的教育”一方面要重视科学知识教育,尤其是科学理论方法教育,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理性、科学精神及科学品质的熏陶与培养。所谓科学精神,是指我们在长期的科学活动、社会实践中所陶冶和积淀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其中求实、理性和创造性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另一方面要重视人文知识教育,尤其是人文精神教育。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人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人文精神主要包括道德的人文精神、美感的人文精神、日新的人文精神和与自然协调的人文精神等。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他们获得道德的完善、价值的实现、精神的昂扬、情感的丰富和人格的臻美。杨叔子就曾指出,“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的,何况是高级人才;器是物,物是死呆呆的,再高级的器材,即使是高档的智能机器人,也不过只能具有人所赋予的复杂而精巧的功能或程序,其一切都不可能越过人所赋予的可能界限性这一雷池半步。我们的教育失去了人,忘记人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就失去了一切”[1]。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时代精神对现代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的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生产与生活方式改变等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它是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与功能观、教育制度和课程编制等全方位的根本改变。具体地说,它是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整体,它力图使科学人文化,使人文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又以科学的发展作为基础和实现目标的手段。

三、和谐的协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实现路径

不可否认的是,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对整个人类生活已经产生巨大的影响。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它使物质财富得到巨大的增长,它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使人们逐渐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简单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得以较为充分享用闲暇时间,扩大受教育的时间与机会,为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准备了必要的条件。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一种促进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辉煌成果,也是衡量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尺度。然而,在现时代,人们在充分享用着科技所赐予的丰硕成果时,却也感受到了种种科技异化的恶果。如它曾被滥用于军事与战争,使人与人之间的自相残杀达到毁灭性的程度;当它被当做一种资本为少数人所掌握时就成了一种牟取私利、剥削他人的工具,成了剥夺他人自由发展的手段,使人为科学技术所奴役,导致人的异化;当它被滥用于征服自然时,它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的生态平衡,从而危害人自身的生存以及子孙后代的发展;当人们把科学技术作为把握世界的唯一准则,它也就成了一种“宗教”,从而排除了反映人类精神需要的文明成果——人文文化,导致人的发展的缺失,社会精神层面的失落,人在精神上变得“无家可归”。如果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考察这个问题,其中最主要一点就是要对学生施加全面的科学文化教育,不仅要使他们获得科学的知识,获得科学技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具有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念,得到精神的熏陶。美国哈佛大学实行的核心课程,我国台湾省各大学实行的通识教育,我国大陆大学尝试的人文素质教育等,这些教育方式的实行既满足了人们对职业追求的需要,又满足了人们对人文精神的需求。当然,这种协调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客观上的对立。比如,为了迎合社会分工,增强学生的职业造就性,不得不开设一定的专业性课程,要求学生达到专、深、精;为完善学生人格,又不得不开设一定的人文社会综合课程,要求学生达到广、博、厚。而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人的精力也是非常有限的,既要专、深、精,又要广、博、厚,这对于生活在社会分工盛行的当今时代的任何个人来讲,都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当代大学生应该而且能做的就是尽一切可能协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而收“鱼和熊掌兼得”的双赢效果。作为专门培养人才的场所,高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改变“半人教育”性质的专才教育,实现科学技术素质与人文素养的全面协调发展,走进教育的“全人时代”。从上世纪末发展至今,人们逐渐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整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要让科学文化纳入人文因素,也让人文文化接纳科学精神,创建一种科学人文主义或新的人文主义。杨叔子指出,“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中有科学的基础与珍璞;同样,没有人文的科学,也是残缺的科学,科学中有人文的精神和内涵……科学,求真,一定有求真的责任感;人文,求善,一定有求善的责任感。两者交融,无疑会形成坚不可摧的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感”[2]。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285-02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逐步迈向知识经济社会,也为我国的高等教育高速度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契机。我国的高等教育无论在规模、速度和数量还是在办学质量上都有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国家和政府也充分认识到了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本的优势地位及其作用。同时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的现代化也为人才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及人才教育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那种单纯的对生产力基本要素――人的培养仅以科学和技术教育培养的“学科教育”模式已愈加不适应于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发明、创造及其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和延伸。对于理工高等教育来说,实现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促进人才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已成必然。

我国高等教育法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不难看出,这里所指的人才是具有深厚而广博人文精神特征的科学精神的人才。科学技术发展史已经证明,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后期以来,科学技术的创新及其产业化的实现已经是单独具有科学技术素养但缺乏人文精神的科学家、企业家所难以胜任的了。过去那种以“单兵作战”形式、经过个人艰苦卓绝奋斗以完成科学重大发现、发明的科学大师已辉煌不再。针对这一问题,发达国家的教育专家从教育发展战略出发,积极倡导并强化科学人才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培养和塑造,强调了学科的交叉渗透和人才的“社会本质”及其意义。他们在追求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对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教育内容、教育体制等进行了改革。在积极实施科学技术教育的同时,加强了高等教育中的人文科学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以适应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迫切要求。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关于人的需要层次论中就提出并论证了现代人的价值观和需求结构的人文社会性及其实现人的价值途径和人文意义。现代西方学者法兰克福学派后期重要代表人物马尔库塞在他的著作《单向度的人》一书中,也曾研究并深刻阐述了将科学与人文片面化发展的弊端,同时也论证了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在这里他指出:在当代社会仅仅重视科技进步而忽视伦理与人文精神的培养并不能够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教育专家和政府普遍认同和倡导的观点。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进程,面对市场对人才知识结构需求的变化和我国教育教学模式存在并暴露的问题,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实施科学与人文融合教育,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已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在谈到我国的MBA培养时说:“中国培养的MBA一要有人文精神,二要有科技背景”“一个企业要搞好,需要人文精神。我常常反思:中国培养的MBA,要有中国的特点,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高级人才,一定要有胸怀,一定要有人文精神。”进入知识经济社会,当代大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高素质创新人才资源的开发及足社会需要的服务职能都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教育,无论是在政府还是企业,人才是多方面的,其中尤其是人文精神具备已经成为了时代的必然。大学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有用的人才,要使得各种不同类型的青年学子得到扩展,想象力得到开发和实现;让他们学会自我反省,能够追求真、善、美;让他们学会倾听,并且理性对待生活的能力。与此同时,大学还应该成为文化与精神传统的承继者和传播者,它需要集中一些有文化素养与精神追求的知识分子,不仅传播知识、造就人才,而且传递和发展这个社会的核心价值。

针对目前我国的教育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如何在理工科大学积极倡导和实施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教育提高人才的综合能力素质,这是时代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的科学工作者和教师,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教书育人的经验,尝试着在教育活动中进行人文与科学的融合教育。我们是以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为切入点,以专业学科教学为契机,以开设人文选修课、社会科学专题报告等为具体形式,以教育改革为动力,在探索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人文教育教学体制,从而努力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教育及人才素质的片面理解而单纯重视专业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和培养。从而使得现在大学生在人文科学上很是欠缺,正如专家们指出:在传统教育体制中“人为地造成一种科学与人文疏远和隔绝”。尽管“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中的文理分科现象在西方的教育史上或多或少都存在,但都没有象当代中国这样突出。”(吴国盛:《科学与人文》)所以,“在专才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理工科学生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对于社会进步和发展难以有一个宽阔的视野和深谋远虑的计划”。中国传统式的教育体制在这方面很是不足,学科之间距离和内容的搭配不协调,使得各学科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

从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出发,科学的教育理念与实践不仅仅要求在教育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科学技术知识,而且更加重要的是使大学生有思想、有灵魂、有智慧、有理想,追求真、善、美。因此说,在高等教育教学中把科学与人文教育融合和共同发展不仅仅是现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我们在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中,既要坚持科学技术的专业教育,更要坚持对大学生进行深入、扎实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教育,而这种教育理念与目标的实现与教育者重视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实施人文和科学教育融合统一是分不开的。这也正是符合并顺应了当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和人才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及趋势。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多年来我们在具有理工专业特点的高等教育教学中,在结合专业技术教育教学同时,在加强“两课”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开设不同类别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使大学生不仅在知识结构上得到发展和完善,也使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在关于科学与人文教育结合问题上,我国的教育专家提出了将科学精神、道德精神、艺术审美精神等追求真、善、美的崇高文化精神看作是人文精神不可分割组成部分的观点 。当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具有人文精神特征的科学精神的人才。因为今天的人才是作为知识的创造者、承担者、传播者、使用者而发挥作用并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伴随人类跨入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愈益呈现出不断加速的总体趋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献身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人才。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的进步并推动社会生产力前进发展也恰恰正是有这样的一大批充满献身精神,甚至不惜牺牲生命而把全部精力倾注到科学事业上的人们的存在,他们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从其生命的根底上意识到了他们所从事的事业和工作对于人类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神圣感,从而激励着他们在充满荆棘的科学道路上进行艰辛探索。人类的“真、善、美”意义的人文与科学精神和创造意识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结合,这正也是今天我们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所应弘扬的方面及当代大学生所承担的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重担的重要素质条件。

在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能力过程中,理工科大学高校教师的人文素质、知识结构及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机制是培养大学生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古人曰:“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教师所具有的知识素养和其人格魅力是极具有感染力的。作为教师不仅要有“诲人不倦”(《论语・述而篇》)的精神,更要有“智者不惑, 仁者不忧”(《论语・子罕篇》)的知识蕴涵。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中,要倡导继续教育并不断加强教师的人文社会科学修养,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专业特点,从国情和未来社会发展出发,注重大学生的专业教育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因为:“在教育共同体中,教师的活动并不是个人行为,事实上,教师是代表国家、民族、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教师,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职业,而是一个崇高的和神圣的事业。”(樊浩:《教育的伦理本性与伦理精神前提》)所以,要实现大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精神的融合发展,成为社会现代化建设有用人才,教育者的人文科学知识和教育理念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人文学,是对人的智慧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最贴切、最直接的学问。例如这些学科就是文学、哲学、历史、心理学、法学、环境学等,它们都是在塑造大学灵魂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它们应该和理、工、农、医配合起来成为大学精神的共同组成部分。一个大学只突出理、工、农、医,但人文水准不强,就很难成为真正的一流。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我们要积极探索并创造各种形式及条件,完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教学体制和课程配置,诸如法律、哲学、思维科学、伦理、艺术、心理学等,使人文科学课程系统化、科学化以满足广大学生对人文科学知识内容及其知识结构的需求层次要求。激励广大教师开设适应当代市场经济及加入WTO所需要的课程知识,创造校园浓厚人文氛围。我们还应从学分制、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机制上推动和促进人文与科学精神教育的融合,使生活学习在充满人文与科学精神的校园的当代大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得到提高,成为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Z].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号],1998-08-29.

[2][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上一篇: 道德与法治分析 下一篇: 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