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汇总十篇

时间:2024-02-18 15:59:34

银行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

银行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篇(1)

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是改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促进银行体系健康发展的关键。20世纪90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直接导致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在全球范围的兴起,进而从公司治理机制角度探讨商业银行风险承担(risk-taking)问题,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一、研究背景

从国际环境看,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趋势的加快,金融风险不断加剧,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成为银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稳健银行体系的重要性,并促使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研究进入实践层面。1999年9月巴塞尔委员会的《加强银行机构的公司治理》加快了这一进程,使得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成为全球理论界、银行界和各国政府的共识。

从国内环境看,随着商业银行改革成为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问题也备受关注。2002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意味着公司治理已经深入到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实践。在某种意义上,完善公司治理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改革成功的重要标志和主要目标。

发达国家治理机制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影响的研究比较成熟,主要是在委托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而目前国内学者对公司治理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研究较少,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和方法,主要是台湾学者的实证研究。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关于治理机制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影响的研究,本文主要从所有权结构(主要是管理者持股比率)、机构投资者持股比率、董事会规模和特许权价值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论。

(一)所有权结构对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

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探讨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特别是管理者持股比率的影响主要形成“道德风险论”和“公司控制论”两种观点。

Merton(1977)与MarcusandShaked(1984)首先从道德风险假说出发,认为在政府采取固定费率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业整体特许价值(CharteredValue)下降的情况下,股东是银行贷款的主要决策者,且可控制银行管理者,存在银行股东为最大化其收益而从事更高风险业务的动机,从而将风险转嫁给政府,引发道德风险。若进一步考虑银行管理者的持股程度,则AmihudandLev(1981)与BrewerandSaidenberg(1996)研究发现:当其持股过低时,股东因控制管理者能力较强从而促使银行倾向承担高风险业务;但随着持股逐渐增加,管理者在职业生涯与个人声誉的考虑下反而倾向于从事较低风险业务,而后随着持股比例的继续提高,又使管理者利益与股东趋于一致,导致银行承担较大的风险业务,即管理者持股与银行风险呈U型的关系。

然而GortonandRosen(1995)提出“公司控制论”,其强调:银行的管理者才是贷款的真正决策者和风险承担的关键。虽然银行股东在理论上存在“道德风险论”所强调的解雇和监督高管人员的权利,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只能以事后收益去判断管理者的好坏,且解雇管理者的成本随着管理者持股比例上升而增加。银行内部有较差的管理者(badmanager),他们会想尽办法让股东误认其为优秀的管理者且银行所承担的风险较低,因此当管理者持股比率较低时,会让银行承担超额风险;但当持股比例增加时,出于个人前途或特权的保有,管理者会考虑选择安全性计划,进而又使得银行风险降低。即在银行业体制不佳的时期,管理者持股与银行风险应成一倒U型关系。

反之,当银行体制良好时,管理者则会“过于保守”的决定。

Demsetzetal.(1997)认为,上述两种观点实际上是从不同的侧面研究了银行业存在的两种不同的问题,“道德风险论”研究的是银行股东的利益冲动,希望承担更多风险并因此而侵害存款保险提供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公司控制论”研究的是经典的所有者-管理者问题,两者并无矛盾之处。虽然以上两种观点的立论基础存在差异,但都认为银行与监管机构或者银行股东与管理者之间存在风险偏好的冲突,完善公司治理可以达到风险承担的目标(陈晓蓉,2003)。

林宜娴(1997)以30家台湾上市银行1995年资料作实证发现,就整体而言,银行管理者持股比例与风险承担负相关,当管理者持股比例在40%以下时,与风险间呈负相关,而在40%以上时,与风险承担呈正相关,此时管理者与股东利益趋于一致,偏好高风险的营运或投资策略。

李维安、曹廷求(2005)以山东、河南两省27家城市商业银行2001~2003年经营数据为样本所做的实证研究表明,前10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银行风险成正相关关系,他们的研究结果支持“道德风险论”。何喜将(2005)以台湾地区1997~2003年期间33家上市银行的经营数据为样本,结果发现内部人持股比例与银行风险程度呈一倒U型关系,符合“公司控制论”的解释。

曹廷求、王倩等(2007)以山东省商业银行作为调查样本,实证结果为第一人股东持股比例较高,且其对风险承担的降低有积极的影响。而个人和民营股东的存在,倾向于增加银行的风险承担。

(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率对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

对于机构投资者,Pound(1988)与Cebenoyanetal.(1999)基于“谨慎投资者”假说,认为契约通常会限定机构投资者投资的内容,使得其分散风险的能力较其他股东低,以至于拥有专业能力与资源的机构投资者有较强的监督动机来限制管理者的行动。KnopfandTeall(1996)也在300家储蓄机构的样本中得到支持“机构投资者持股越高,监督动机越强,银行风险越小”的论点。

林宜娴(1997)提出,机构投资人的持股比率愈高,银行的风险承担愈高,主要因为机构投资者并非仅为保守的监督者,其为了提升所投资的银行价值,对成长导向或高报酬的风险承担决策有正面的影响,同时因其在监督管理上具有专业知识与技术,故机构投资者持股比率越高,反而银行风险越大。陈晓蓉(2003)发现,机构投资人持股比率越高,银行的信用风险越小;在整体风险方面,机构投资人持股比率越高,银行的整体风险反而提高,整体表现较差。

不过,Ross(1989)与ZeckhauserandPound(1990)所提出的“资讯不对称假说(InformationAsymmetryHypothesis)”却认为在信息不对称下,银行业本身的不透明性会使得外部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难以发挥监督功能来控制银行管理者的行为。管瑞昌(2003)以1995~2000年34家台湾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结构投资人持股比率与银行逾放比率无显著关系,可能其持股比率受限,外部监督作用未能有效发挥。

(三)董事会规模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影响

Changantietal.(1985)与Jensen(1993)认为,当董事会人数较多时,容易造成董事间沟通与协调困难,以致于监督能力下降而让管理者有机会去追逐个人利益;反之则较可能达到有效率的控制机制,使经理人倾向和股东利益结合,而不会造成银行风险增加。Eisenbergetal.(1998)也发现芬兰中小型企业的董事会规模与获利性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当董事会人数变多会影响对管理者的监督能力,问题更加严重,容易产生搭便车现象,进而降低公司绩效,增加风险。

但从另一角度看,外部董事的数量与董事会人数成正比,当董事会规模便大事,外部董事的人数也变多,其可能倾向支持风险较小的决策。SimpsonandGleason(1999)认为当董事会人数较少时,可能会出现易受管理者影响与控制的现象,但当人数增加时,反而可能提出较广泛的建议,银行风险减小。

李文惠(2002)提出,小规模董事会银行的市场风险,显著高于大规模董事会银行的市场风险。陈晓蓉(2003)利用PanelData模型实证分析,就董事会规模来说,其与银行的信用风险负相关。

(四)特许权价值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影响

Marcus(1984)、Keeley(1990)与Gallowayetal.(1997)皆认为:低特许价值的存款机构常会有较大的风险承担,高特许价值的存款机构则会审慎行动以保护其特许价值。研究发现,特许权价值高的银行在倒闭(清偿力不足时)时付出的成本很高,因此银行所有权人(股东)有稳健经营和避免风险以维持特许权价值的激励,可见,特许权价值的存在有助于减轻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Keely(1990)的实证分析表明,美国银行在1960~1970年代期间的特许权价值的降低导致了1980年代银行业的高风险经营;Demsetzeta1.(1996)对90年代初的美国银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特许权价值与银行风险承担负相关;Weisbrodetal.(1992)和KonishiandYasuda(2004)同样发现特许权价值的降低导致了日本银行业风险的增加。

郑裕城(2003)实证结果发现,整体风险及非系统风险与特许权价值呈显著负相关,系统风险呈现不显著相关,即特许权价值较高的银行为保护其商誉的价值而采取较为保守的经营策略。

三、对现有文献的评述和启示<B></B>

从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看,关于此问题的文献重视实证研究,强调现实意义。不同国家的学者纷纷从实证角度度量此问题,由于各国银行治理模式和发展状况不同,选取的变量各有侧重,所以得到的结论存在差别。但由于实证研究较强的客观性和现实性特点,研究结果对于各国银行治理和风险问题有较好的反映,具备一定的借鉴意义。

对我国而言,此内容的研究较少,除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理论和实证研究有待完善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国银行实证研究的数据难以获得。所以,国外以及台湾学者的研究成果将对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完善和风险控制提供重要启示和依据。

参考文献:

银行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篇(2)

一、风险信息披露的理论背景

金融风险信息的披露是提高市场效率的一个重要机制,另外巴Ⅱ中也强调了信息披露对市场约束的重要性。许多文献显示披露更多综合风险信息的银行具有更高的资本缓冲和更低的违约风险。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银行的风险披露被强调作为一种避免银行危机的有效工具。早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险报告质量中银行的规模、杠杆率、基本风险、盈利能力以及资本充足率等因素的效应,并没有研究银行治理、管理、监督对风险报告质量的直接和联合影响的文献。然而理论、管理者壁垒、合法性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都说明了银行部门强大的管理和严格的监督以及银行治理水平都可以影响管理者披露风险信息的决定,

因此,本文应用这些理论进行了理论推导。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给出了银行的利益相关者、管理者、监督者、和其他相关的政策制定者推进市场效率和市场约束的方法,即应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治理机制加强银行的风险信息披露。

二、银行治理、管理、监督和风险信息披露的相关性分析

本文通过一连串理论来解释银行业中银行治理、监管、监督如何影响风险信息披露质量。在下文中,我们将从组织社会理论(即合法性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角度来解释银行业中风险信息披露问题。

1.银行准入限制

实行严格要求才能获得银行牌照,可能会阻止新的国内和外资银行进入国内银行业从而缓解当前和预期的银行业竞争(巴特等,2001)。因此,竞争越小,银行利用外部金融的成本更低。从而促使银行管理者加强风险信息披露的质量的激励减少。此外,在银行业运用组织社会理论,我们发现竞争强度的降低可能会进一步削弱银行管理层采用风险披露来支持本银行声誉的激励。

2.外部董事占比与第一大股东持有股比例

资源依赖理论认为,外部董事有专业知识,声望和使能够使他们公司与外部环境联系起来。此外,理论也认为外部董事在监督管理层行为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更高比例的外部董事有可能产生有效监管以及增加企业的信息透明度。

公司披露的市场估值和业绩与股东获得财富相关联,大股东有较强的激励监督管理机构和管理层的效率。在银行业中,在第一大股东持强投票权是很容易影响银行经理所采取的战略决策和投资项目。因此,如果现任银行经理并没有切实履行职责,那么第一大股东可能会激活他现有影响力的投票权,并改变低效率的银行管理。在某种意义上,具有较强投票权的第一大股东代表有效监控外从而迫使银行管理层提供更高质量的风险披露。

3.高管持股和政府持股占比

鉴于银行业内部和外部复杂度和高的信息不对称性,管理防御理论在解释银行高管风险披露决策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管理防御理论认为管理者可以有效地利用外部监控,集中股权可能对公司长期市值适得其反。因此,管理者更有可能通过减少披露最大化私人利益。审计委员会对提高财务报告质量、打击财务报造假、加强自愿性信息披露质量方面相当重要。此外,主动审计委员会能够更有效地履行其治理和监督责任。另外,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2006年)强调了审计委员会在银行的有关的信息披露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组织社会理论,银行监管,最大股东和政府的大股东都可能被看作是银行管理者信息披露决定的外部监管者。 因此,他们是最有可能在加强银行风险披露质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银行监管者作为外部监管者和有影响力的利益相关方能够更好地减轻银行高管减少风险披露水平的激励。

三、结论

研究表明拥有较高比例外部董事、较低的高管持股、集中的外部非国有股,以及活跃的审计委员会和符合规章制度促进银行竞争的操作(也就是说放松银行准入标准)的银行可以提供更高的操作风险披露质量的证据。同时发现银行监督者提高ORD质量的程度是与高管持股的交叉作用成正相关的,与银行外部非政府持股的集中度成负相关的,研究结果建议可以通过加强银行监管者的独立性和政府权力(比如说成立独立的专业的国家委员会或者任务小组来对支柱三的披露进行监督以及提供建议 ),或者通过雇佣外部董事以及提高审计委员会的活跃程度来提高ORD的质量,建议银行监管者应该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提高高管持股比例以及分散外部非政府投票权方面。同时结果支持银行和监管机构进行合作,从而进行更有效率的监管,也支持降低银行准入要求,以提供一个更加公平和透明的竞争环境。

参考文献:

[1]Oliveira, J., Rodrigues, L. L., & Craig, R. (2011a). Risk-related disclosure practices in the annual reports of Portuguese credit institutions: An exploratory study. Journal of Banking Regulation, 12(2), 100C118.

[2]Oliveira, J., Rodrigues, L. L., & Craig, R. (2011b). Voluntary risk reporting to enhance institu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legitimacy: Evidence from Portuguese banks. Journal of Financial Regulation and Compliance, 19(3), 271C289.

银行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篇(3)

一、国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情况综述

国外关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资产风险管理时期的相关研究;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的负债风险管理时期的相关研究;第三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的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时期的相关研究;第四阶段是20世界70年代后的资本充足率的风险管理时期的相关研究。

在资产风险管理时期,主要强调的是通过过度控制资产业务来防范风险。由于过度强调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银行的盈利水平非常低。即资产风险管理时期主要是以牺牲银行盈利性为代价换来银行的低风险。

在负债风险管理时期,主要强调的是通过推出新产品和新业务来扩充资本,防范风险。在此种理论下,银行由被动的降低资产的流动性变成了主动加大资产的来源,使得银行对资金需求量的日益增大。在此时期,美国芝加哥大学的Stigler教授提出了著名的监管规则理论:已过的监管过犹不及。可以看出,在负债风险管理时期,经济发展对资金量的需求十分大,商业银行普遍需要政府适度的监管,需要一定自由发展的空间,才能更好的扩充资金来源,防范风险。

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时期,强调的是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同等重要。此时期是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而带来的。这个时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主要是通过资产结构、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来实现资产来源去向的总量平衡,以此应对风险。即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时期是对资产风险管理时期和负债风险管理时期的综合考虑得出的防范商业银行风险的措施。

在资本充足率风险管理时期,主要是强调资本充足率(Capital adequacy ratio,简称CAR)来确保防范商业银行的风险。在此时期,国际上统一了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即著名的《巴塞尔协议》。协议中规定资本充足率的最低标准定为8%,且核心资本不得少于4%。此阶段比较著名的学者观点有Minsky(1985)提出的金融体系内在不稳定假说,Robert C.Merton(1990)提出的功能性监管的概念,即金融监管的目标是保证金融因素对经济起到稳定且持续的促进作用,促进资源的最优配置,Mausser(1999)提出的“三角风险分解法”,以及Allen,Franklin(2001)强调的加强金融创新、完善内部风险隔离与控制机制的重要性。可以看出,资本充足率风险管理时期提出的观点相比于前三个时期理论更为完善,考虑的更为全面,通过控制资本充足率来防范风险更加科学的同时顾及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和风险的防范以及全面的风险整合。

二、国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情况综述

中国国内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进行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研究。目前主要体现在风险价值(VAR)、风险资本(CAR)、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RAROC)等理论工具的解释上。纵观我国的研究情况,中国经济金融理论界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的探讨可以归结为两个时期: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观点的提出,现代银行风险也开始受到重视。1985年,中国国有银行的企业化改革作为深化中国金融改革的观点被提出后,我国于1986年颁布了《中国企业破产法》,该法案中明确指出:银行也要当成企业来对待,关于中国银行业是否面临风险、为什么具有风险,具有什么风险,经济金融界都进行了深刻的探讨。此时期开始逐步建立了现代银行风险观。

20世纪90年代,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最初是以化解已形成的不良信贷资产为中心内容,主要强调不良资产的化解办法,是一种就事论事的研究方法。后来开始把中国银行业的经营放在整个经济大环境下来研究,分别从经济体制转轨、亚洲金融危机、经济周期、商业循环等角度考察了中国银行业的风险问题,研究从各个方面逐渐深化。此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陆晓明(1999)提出的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他认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该具有集中化的数据库、分析、监督与评估和决策的特点。赵佳敏等(2005)通过引入一RAROC(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理念,设计了基于RAROC的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对现代商业银行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目标与流程设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有较大的代表性。

就目前而言,研究主要注重于银行风险的防范,以及商业银行风险监测和预警、管理策略等,已经超越了之前单纯针对于什么事银行风险以及什么是银行风险管理和其产生的原因,研究较为成熟。但是还没有提出一套立足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从根本上防范和控制银行风险的政策体系。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足之处

我国现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足的地方主要在于商业银行的内控缺陷、风险识别缺陷、风险信息沟通缺陷和风险管理人才方面的缺乏。

(一)内部控制缺陷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大都已根据国际标准建立了风险管理构架。同时分配了一定的管理层级专门进行管理和监督。但通过各家银行每年风险案件的数量来看,银行高级管理层设立的企业目标与实际还是存在差距,所以很多工作都只是在于行使,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内部控制上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

(二)风险识别缺陷

我国商业银行现今对风险的管理主要是事先目标管理制。而风险有时是偶然发生的。预先设立的目标并不能很好解决随机发生的风险,所以在风险识别上仍然缺乏及时性。

(三)风险信息沟通缺陷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信息是从总行到各分行一层层传递下来的,很多信息在传递过程中都流失了,上下问题的反馈不及时,交流不够充分,这样风险通常不能及时暴露。

(四)风险管理人才缺乏

现今我国银行业相关从事风险管理的人员十分匮乏,金融工程师或者金融科学家更是凤毛麟角。现代银行需要风险管理知识含量高、技术强的综合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银行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篇(4)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思考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最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这主要是与当时商业银行业务以资产业务,如贷款等为主有关。20世纪60年代以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方面,强调通过使用借入资金来保持或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既为银行扩大业务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已不再适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80年代之后,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提升,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入。特别是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变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市场环境的这些变化都显现出原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外风险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进一步扩大了商业银行业务的范围,在风险管理方法上更多地应用数学、信息学、工程学等方法,深化了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管理科学的内涵。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并不断完善,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也意味着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80年代至今的20多年,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模式和内容获得巨大发展的时期,回顾20多年来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几乎都凝结在《巴塞尔资本协议》当中。因此,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来讲,《巴塞尔协议》的诞生和完善,是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革命性的成果。尤其是巴塞尔委员会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第一稿)和(第二稿)。新巴塞尔协议全面继承以1988年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监管原则,继续延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突出强调银行风险监管从最低资本金的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等三个方面的共同约束。

可以说,新巴塞尔协议充分体现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发展方向,如果说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诞生前的银行竞争还属于无序竞争的话,那么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规范下的银行竞争将是以风险识别、度量、评价、控制和风险文化为内容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竞争。这对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和标准。

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

与国外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外部来看,银行风险管理所需要的外部环境还不成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信用体系尚未健全是重要的原因。此外,外部监管和市场约束的作用还远远没能充分发挥,在我国,银行业信息披露还很不规范和不完备,外部监管部门的监管措施还相对简单,市场对银行的外部约束作用还有待加强。

从银行内部来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观念、技术、方法等方面也与国外先进银行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第一,在风险管理认识上存在差距。在国外银行,十分重视风险——收益匹配的原则,把控制风险和创造利润看做同等重要的事情。但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对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关系认识还有差距。第二,风险管理理念上的差距。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还不到位,仍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对市场风险、操作性风险等重视不够。二是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差别化的理念,忽略了不同业务、不同风险、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不仅不能管理好业务风险,反而容易产生新的风险。第三,风险管理方法上的差距。与国外风险管理方法相比,风险管理量化分析手段欠缺,在风险识别、度量等方面还很不精确。第四,风险管理体系上的差距。体系的健全和独立是确保风险管理具有超前和客观的分析能力的关键。但在我国,一些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往往还不健全,风险管理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多,独立性原则体现不够。第五,信息技术上的差距。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改善风险管理方法最大的障碍是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严重滞后,风险管理所需要的大量业务信息缺失,无法准确掌握风险敞口,直接影响到风险管理的决策科学性。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任务及要求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可以分为两部分,从商业银行内部看,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和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最大限度的防范风险和确保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银行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从商业银行外部看,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加强商业银行监管,进行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完善,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为了实现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尽快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必须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要适应业务发展要求。商业银行是以盈利和股东价值最大化为核心的企业,业务发展是商业银行的根本任务,没有发展本身就是风险。不顾风险的发展和不顾发展的“零风险”都是不对的,风险管理并不是杜绝风险,而是在资本配比的范围内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合理匹配。

第二,要适应外部监管要求。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外部监管越来越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监管部门的监管作为三大支柱之一。外部监管对商业银行来说,是合规经营的外在力量,也是加强风险控制的内在需求。监管法规是金融竞争中的“游戏规则”,银行风险管理只有与外部监管相适应,才有机会在平等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第三,要适应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发展趋向的要求。随着国际银行业的不断变化,风险管理的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仍将继续。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产生时间还很短,与国际先进银行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紧跟国际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及时掌握银行风险管理的先进技术和理念,以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需要。

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

按照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要求,笔者认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应努力做好五个方面的转变,以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第一,风险管理内容由信用风险向信用、市场、操作性风险转变。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复杂化,银行的风险由原来的信用风险为主发展到多种类型风险共同作用。与此同时,国际银行业对各种类型风险的认识程度和管理能力也在逐渐提高,风险的管理由管理单一风险到管理多种风险,体现了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仅要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而且应更加重视市场、操作性、法律等各类风险的管理。

第二,风险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直接、间接管理相结合转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还比较简单,一些银行风险管理还主要以直接管理为主,如审批授信项目、清收不良资产等。但从未来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看,要进一步发挥间接风险管理的作用。

银行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篇(5)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a)0164-02

近几年,在进入崭新的竞争时期后,声誉风险引发了多种严重后果,如银行经营管理遭受重创,经营业绩下滑等,甚至导致社会公众对国家、银行信任度下降,造成社会治安混乱,影响到银行业的发展。良好的声誉是一家银行的生存之本,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不断提高竞争力、保持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必需,能够极大地增强市场信心,赢得信任和支持,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营运能力,使上市银行的市值以及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提高,对增进竞争优势,加大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实现长期战略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声誉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必须重视的话题。加强声誉风险管理是当前商业银行的急切需求,是银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国内外监督管理的趋势,是商业银行经营和发展的重要支柱。

1 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现状

1.1 带来直接经济损失

目前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部门往往设在办公室或企化部,仅作为一项事务性工作而存在,声誉风险管理机制未得到有效管理。声誉风险可能给银行带来直接损失,如客户诉讼类事件,若银行败诉或接受调解,则将直接承担经济后果。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部门虽然重视声誉风险管理,但职能所限,无法从根本上化解相关声誉风险,解决源头问题。

1.2 客户流失或客户忠诚度降低

由于商业银行对声誉风险事件不甚重视,声誉风险知识匮乏。商业银行高管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声誉风险管理在整个风险管理中的位置,没有认识到声誉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虽然商业银行建立了相应的声誉风险管理制度,但声誉风险相关知识和风险理念仍然没有到员工的思想中存在。同时,个别商业银行服务意识较差,对声誉风险事件处理不及时。相对于损失而言,员工声誉意识对品牌声誉的侵害也许会导致更长远的影响,好的品牌声誉将带来潜在客户和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反之,声誉事件的发生将影响银行的“口碑”,降低银行的品牌价值,丧失对潜在客户的吸引力,甚至导致客户流失或客户忠诚度降低。

1.3 造成银行股价下跌

声誉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包括声誉风险发生后的处置,还包括:声誉的建立、维持、监管等。商业银行部门没有建立完善的监管,以及监管机构和当地政府间的交流不频繁,在合规经营、接受监管方面不积极主动的态度,不及时共享信息和交流经验,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职能被分解到多个部门,这些部门往往各自为政、分头管理,缺乏一个部门监管全行声誉风险管理工作、发挥统筹和督导作用,难以形成合力。

1.4 社会公众情绪不良

随着社会媒体的广泛应用,各种针对商业银行的议论和猜测纷纷而来,其中夹杂不少负面舆论,批评银行的信贷政策、服务水平及管理能力等。同时,商业银行不能关怀员工,员工的薪金收入与其贡献差距较大,员工不能同工同酬等,员工的“口碑效应”会使银行的声誉受损。近年来,社会公众对银行高管人员天价薪酬等反映激烈,严重影响银行声誉。然而针对这些负面情况,商业银行不能及时给出准确回应,导致公众产生对银行业整体的不良情绪,容易引发声誉风险。

2 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问题成因分析

2.1 声誉风险管理机制未建立完善

我国商行的声誉风险管理机制未建立完善,预防机制和事先应急机制以及声誉风险的相关解决机制缺乏,董事会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没有明确指定人员负责全行声誉风险管理,也没有在各部门进行相应的声誉风险管理的安排,基本没有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即使银行有过声誉管理行为,也比较简略,科学性和规范性仍然很缺乏。

同时,应急预案的原则性强而灵活性不足,特别是没有组织过针对特定情景的演练,缺少后续措施跟进,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声誉风险的多样性、被动性和复杂性,很难预测到可能发生怎样的影响,声誉风险监测和预警系统不完善,声誉风险管理部门职能不完善,人才匮乏,机制建立困难。

2.2 银行从业人员声誉风险意识淡薄

目前银行从业人员缺乏声誉风险知识,商业银行内部自上而下的行业垄断意识较强,服务意识薄弱,对客户的、投诉处理效果不佳,处理新闻媒体反映的负面情况不及时,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声誉事件不断发生。虽然各行已开始制定相应的声誉风险管理制度,但员工的思想中仍然没有声誉知识和风险理念,对于声誉风险的认识仍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把声誉风险管理与全面风险管理等割裂开来,仅看到声誉风险的一面性,尚未提升到系统地建立规范的声誉危机管理体系、积极预防出现的声誉危机的高度。

2.3 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缺乏监管手段

因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不善而引发的事件,监管部门不能直接行使监管手段。监管部门只能在事件已发生或情况已恶化,可能导致系统性问题发生时,才能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在此之前,不能依法要求其采取相应的措施,只能采取舆情提示、风险提示等方式与商业银行进行协调。由于个别商业银行自身声誉风险管理不善,而导致整个银行业负面情况占用了大量的监管资源,声誉风险管理缺乏长远规划。声誉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声誉风险发生后的处置,声誉的建立、维持等。目前,很多商业银行的声誉管理没有长期的声誉管理战略规划,声誉管理往往缺乏前瞻性、持久性。没有长期声誉管理体系的规划,就无法谈及全面的声誉管理。

2.4 社会舆论媒体对银行声誉风险的影响

首先,员工对于银行来说很重要的就是自媒体的使用管理,自媒体的滥用很有可能会伤害银行声誉,银行要注意对企业员工自媒体使用的管理。建议员工区分私人账号和工作账号,对带有本行标签的微博、博客等其他自媒体要进行备案和管理;明令禁止员工发表本行商业机密、顾客信息,或不当的言论在工作账号上。

其次,网络议论反映着银行服务的不足,是客户意见的表达平台。监控网络从不主动与主流媒体沟通,造成很多负面新闻无法快速获悉。在客户投诉管理方面较为随意。大多树客户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得到满意的投诉处理,只好选择在自媒体平台抱怨,进而形成网络议论。因此,如果客户的意见在现实投诉渠道中得到满意的解决,将减少网络议论压力。

最后,近年来银行业的外部经营环境恶化,社会舆论给银行贴上了很多垄断、暴利、乱收费、嫌贫爱富、缺乏社会责任等的标签,对这些标签无休止的爆炒已经给银行业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银行得不到社会公众的认可,自身形象大打折扣,严重影响引发公众的信任危机,给银行的经营基础带来致命的打击,累积着潜在风险。

3 加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措施

3.1 完善声誉风险管理机制

首先,把声誉风险管理上升到一个战略高度,完善健全声誉管理机构,建立小组专门负责全行的声誉风险管理,增强声誉风险管理能力。建立与商业银行战略相一致的声誉风险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声誉风险的量化和考核体系,利用社会资源对商业银行的声誉进行综合性评价。其次,对商业银行实际存在的声誉风险制定措施,同时建立声誉风险损失补偿机制;对商业银行未知的声誉风险进行准确计量可能造成的损失,并配置相应的资本弥补损失,以保持商业银行的可持续性经营。最后,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度及规则,对员工奖罚分明,奖赏有功的,惩罚无功的。这样,建立和完善声誉风险管理机制,有利于增强自身竞争力,提高自身的可信度和利益持有者的信心,创造有利的资金使用环境,维持客户的信任度和忠诚度,增进和投资者的关系,吸引高质量客户。

3.2 培育声誉风险管理文化

首先,针对声誉风险的认识要从高层做起,高级管理层认识到声誉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后,把对声誉风险的认识提高实现商业银行战略目标上来。其次,通过培训等多种方式,普及声誉知识,维护商业银行声誉,强化员工声誉意识,建立员工的声誉风险管理体制,树立良好的企业价值和道德风气,提倡自律、公正、公平、诚信的精神和道德行为准则,减少违规舞弊、虚假宣传和欺骗、误导客户、牟取私利等短期行为,防止员工道德缺失引发的声誉风险。最后,不论普通员工还是高层管理人员都要有远见,提升自身的责任感以及事业心,才能将声誉风险管理扎根到实处,让企业发展的更加长远。

3.3 提高监管声誉风险能力

完善的监管对规范商业银行行为相当重要,并对银行经营理念具有指导作用。首先,加强与监管机构以及当地政府间的交流沟通,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在合规经营、接受监管方面,及时共享信息和交流经验,得到政府及监管部门的支持信赖,一起对付商业银行声誉风险。其次,建立高效的投诉管理机制,确保及时准确处理好客户的投诉,同时处理好与内部员工的关系,加强内部团结,提高企业凝聚力,防止声誉风险发生。最后,提高监管部门对声誉风险的监管效率,制定完善的法规、建立金融企业信息系统和社会评价系统,对于营造公平、透明的经营氛围、提高企业声誉风险意识、加强自律、改善公共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3.4 重视社会媒体舆论监督

商业银行要与媒体时刻保持着良好往来,媒体是商业银行和利益相关群体保持密切联系的纽带,商业银行要做好声誉风险管理,就必须重视媒体的存在性,加强与媒体的联系。首先,建立正常交往的平台,经常性地开展信息交流,通过媒体对信息的传递和报道,有利于加强利益相关群众的信任,因为媒体本身具有客观性、公允性,对于声誉事件的态度具有公信力。

其次,媒体对信息的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只要出现声誉风险问题,媒体一介入,事件就迅速扩大,情势也直线上升,以至于事件难以控制,因此商业银行要重视网络舆情的监测,及早发现重大舆情动向,对网上非法和过激言论,提前采取措施,第一时间予以剔除,争取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通过采取公开澄清、跟帖引导、主动邀请记者深入报道等方式,引导媒体客观公正地报道事件,及时消除负面舆论影响,避免误导公众。最后,商业银行加强与各类新闻媒体的沟通,及时进行信息披露,定期或不定期的宣传商业银行的价值理念。正面宣传商业银行产品、品牌及各类活动,树立良好的品牌和形象,提高商业银行的知名度、美誉度,从而提高商业银行在客户中的认可度,提升竞争力。

4 结语

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体系存在一定的弊端,声誉是商业银行的生命,没有良好的声誉,商业银行很难发展开来。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媒体环境,和公众越来越高的服务要求,应采取加强的措施来提升声誉风险管理水平,通过完善声誉风险管理机制、培育声誉风险管理文化、提高监管声誉风险能力、媒体对银行声誉风险的影响等方面,采取有效的管理改革,从而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管理能力,建立和维护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将银行的良好声誉定格在社会公众的心中。

参考文献

[1] 薛冬梅.当前形势下商业银行加强声誉风险管理的重要性[J].金融经济,2009(9).

[2] 周旭东.公司治理视角的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J].中国金融,2010(7).

[3] 王妍,王妍松.后危机时代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探讨[J].管理学家,2013(17).

[4] 张广瑞.浅谈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2(8).

[5] 蔡军.浅谈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J].商情,2010(18).

[6] 唐弋宇.浅析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J].金融与经济,2009(11).

[7] 陆岷峰,潘晓惠.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国际经验借鉴与思考[J].金融发展研究,2010(5).

银行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篇(6)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一、文献综述

商业银行是现代经济运行的核心,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不仅要面对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还要面对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的竞争,银行风险管理面临着巨大挑战的同时也要应对国际金融形势的不断变化,经营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利率风险等等风险无疑会对银行的健康发展产生巨大冲击。因此,商业银行建立以风险管理为主的内部控制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对此,国外学者对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做了充分的研究。American Bankers Association(ABA)(2001)指出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的本质性管理活动,是银行风险管理的基础。使商业银行高效实施和完成控制功能的前提是完善的内部控制测度体系。内部控制测度体系可以由因子分析来提供有效性和可靠性检验。[1]British Banker Association(BBA)(2001)指出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由三大目标和五个组成部分构成,三大目标分别是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财务和管理信息的可靠性、完整性和及时性、符合法律和监管要求。五个组成部分包括控制活动与职责分工、监督与控制文化、信息与交流、风险的识别与评估、监督评审活动与纠正措施,上述法规制度为银行内控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本框架。[2]

国内的学者们同时也做了大量研究。石良平,赵然,靳洁(2003)利用现代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模型:KMV模型、信用度量制、CreditRisk+模型、麦肯锡公司的Wilson Model以及《新巴塞尔协议》中关于信用风险的计量方法,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3]徐扬,戴序(2010)提出中国商业银行急需加强内部风险管理的问题,主要存在三个深层次的矛盾:风险管理的技术以“数字报表”为特征,科学性不足;风险管理各职能部门以分散管理为特征,协调性不足;风险管理的理念以注重短期效益为特征,长效性不足。[4]何丽亚(2010)提出了加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几项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强调商业银行应树立“合规既创造价值”的理念,风险管理应强化合规经营因为合规是一项核心的风险管理活动,必须建立良好的合规经营文化,提升商业银行的风险自我约束能力。[5]孙银忠(2010)从三个方面: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执行的有效性、反馈和补救措施的及时性,对实现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途径进行了深入研究。[6]

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概述

(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定义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商业银行执行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与关键是健全一套具有科学性、安全性、合理性、高效性等特点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

2006年,我国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中,对内部控制的内涵和要素重新进行了定义。准则采用了COSO的内部控制框架,认为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包括下列五要素:(1)控制环境,包括治理职能和管理职能,以及治理层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认识和措施;(2)风险评估过程,包括识别与财务报告相关的经营风险,以及针对这些风险所采取的措施;(3)信息系统与沟通,如财务报告相关的信息系统,包括用以生成、记录、处理和报告交易、事项和情况,对相关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履行经营管理责任的程序和记录;(4)控制活动是指有助于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包括与授权、业绩评价、信息处理、实物控制和职责分离等相关的活动;(5)监督,是指被审计单位评价内部控制在一段时间内运行有效性的过程,该过程包括及时控制的设计和运行,以及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概述

商业银行是一类特殊的企业,它实际经营货币和高负债经营,因此风险无处不在。商业银行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衡量和风险控制等方法来完成风险管理的工作,并采用预防、回避、排除或转移等手段应对银行面临的风险,以避免或减少经济损失。选择最佳风险管理技术组合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它体现了成本与效益的关系,贯彻稳健经营原则,实行授信制度等分散、转嫁风险的自我保护措施,并要求设置风险管理部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积极改进自身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不断借鉴国际先进的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经验,同时也意识到业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一些富有成效的新理论如:全面风险管理理论、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理论正在运用到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中。

1.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银行风险管理的模式经历了资产风险管理、负债风险管理、资产负债风险管理以及全面风险管理四个阶段。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促使内部控制向控制风险为中心的方向发展,现代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建立遵循了全面风险管理的原则。全面风险管理的8个要素包括控制活动、事件识别、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信息和交流和监控、风险评估、风险对策。(1)控制活动是为了保证正确执行风险反应方案的相关政策和程序;(2)事项识别、风险评估以及风险应对是指识别出能够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潜在事项(包括正面和负面影响),并评估这些潜在事项影响目标实现的程度,提出有针对性的风险反应方案措施;(3)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风险管理的组织环境,不仅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和风险识别、评估、反应有着影响,还对企业的控制、监控活动的设计和执行有着重大影响。内部环境最重要的是董事会、管理层以及他们对风险的态度;(4)目标设定最重要的是战略目标设定,还包括与之相关的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目标设定的有效性是风险识别、评估、应对的重要前提;(5)信息和交流和监控,及时有效的信息传递和沟通以及对整个风险管理流程的监控,都是全面风险管理发挥作用的有效保障。

2.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风险导向审计是以评价和分析被审计单位风险为基础、立足于对被审单位的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制定符合被审计单位具体情况的计划,它的指导思想是建立在“合理的职业怀疑假设”的基础上,把风险评价和分析性复核的方法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之中,体现了现代审计的新思路。风险导向审计的不同之处在于更加重视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审计的重心更加倾向于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更注重被审计单位的微观层面,而风险导向审计的风险评估的范围拓展到了宏观层面,具体特点如下:(1)以审计测试为中心转向风险评估为中心;(2)风险导向审计扩大了审计证据,将被审计单位置于宏观层面,分析其与重大错报风险相联系的内外部环境;(3)风险导向审计由注重实质性测试转向运用分析性程序。

(三)内部控制范畴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及方法

1.风险管理环境分析。风险管理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商业银行的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构成了商业银行的外部环境。宏观环境的风险管理环境分析通常采用PEST方法,即政治环境(Political)、经济环境(Economic)、社会环境(Social)和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来分析商业银行在宏观环境中面临的风险。内部环境分析主要包括识别商业银行风险偏好、价值取向、管理风格、风险管理文化等。

2.风险管理目标设定。风险管理目标设定是审查企业的风险偏好和管理者设定的目标是否一致,将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内外部事项识别出来;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在企业风险容忍度内把握商机争取获得最大收益。因此,风险管理要求管理者计量和监控与他们的目标和风险容忍度相关联的企业各项业绩的执行情况,将风险降到最小且为企业为标的实现提供最大保证。

3.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商业银行有效风险管理的关键是充分的风险识别体系。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门应根据银行内部的风险管理政策和原则尽可能全面、完整的识别银行所面临的风险。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战略风险等。银行内部审计部门的风险评估机制对银行风险评估的结果进行进一步检验,检验的具体目标为:恰当性、合理性、可靠性。恰当性是指对风险是否进行恰当准确的评估,是否真实地反应了银行固有风险和剩余风险情况;合理性是指是否合理的对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估计;可靠性是指风险管理部门进行风险评估的数据是否准确全面可靠。

4.风险应对和风险控制活动。根据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的结果,风险承受部门结合本银行对评估风险的最大承受能力,积极采取措施把风险降到银行可控制范围内,实现风险控制后银行收益率最大化。常用的风险应对措施有:风险预防、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自理等。风险控制活动主要种类包括:高层检查,各级管理者检查业绩结果并将这些结果同预算、统计数做比较,采取相应纠正措施;实物控制,实物资产包括固定设备、可流通证券、现金和其他资产等,应对实物资产接触予以授权、定期盘点等;绩效指标,这是一种重要的组织控制活动,管理层为全面满足财务和营运报告的要求,将营运和财务的数据相互联系,采取适当的分析、调查或纠正措施;职务分离是基本的内部控制程序,划分或分离不同的人员之间的职务,减少采取不必要得错误发生。

7.风险及管理信息披露。《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对相关人员的沟通与协调做了一系列规定:(1)银行内部审计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银行管理人员是风险管理措施的制定者和实施者,是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的人。内部审计人员与管理层的良好沟通是为了保证审计结论和意见的可行性,给管理层进行解释和澄清的机会,有利于消除误解及时解决问题,防止审计人员得出错误的审计结论。(2)与审计委员会或董事会之间的沟通与报告。董事会是制定和实施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监督机构,在健全和完善风险管理中起重要作用,因此为了确保风险信息及时正确地传递,商业银行应促进内部审计人员与董事会或内部审计委员会的良性互动,并就风险方面的信息进行及时沟通。

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范畴下风险管理的启示与建议

(一)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实施完整详细的风险应对措施

商业银行应在操作风险管理、信用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合规风险管理、汇率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都有详细的应对策略和管理体系。在整体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框架下,针对各种风险有不同的管理方式,通过分行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和贷款审查委员会的严格控制;实行“审贷分离、分级审批、弹性授权”的信贷制度;推广审贷官制度、项目预审制和贷款风险度管理;对不良资产建立监测、管理、转化、催收制度;对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建立全面弹性授权和转授权体制等措施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二)全面运行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

信息流动的畅通不仅对商业银行的内控、风险管理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商业银行整个经营过程都至关重要。信息沟通不仅指商业银行内部的信息流动,也包括商业银行对外部、外部环境对商业银行内部的信息流动。利用内部生成的数据和来自外部可靠渠道的信息,及时为银行管理风险、控制、评估及做出相关目标决策提供保障。有效的沟通会出现在组织中向上、平行和向下的流动中,企业内部员工了解各自的职责以及和其他员工之间的联系。在与外部方面,如客户、供应商、监管者和股东,也要有充分有效的信息沟通。

(三)加快网络银行的建设

现阶段,银行业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时代,未来商业银行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做更多的事情,将自身的经营业务与网络技术有机融合在一起,逐渐告别传统的经营模式,让银行的各项业务更加的便捷省时。商业银行通过整合纷繁复杂的网络资源、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的作用,树立本银行良好的社会形象、做出区别于传统银行的个性化服务。

(四)借助新资本协议实施过程,构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机制

商业银行风险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以平衡银行风险与收益为方向、获取长期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形成银行全体员工的风险管理文化和理念。这不能仅仅依靠员工培训、文件解读等方法,而是应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引导银行全体员工逐渐形成正确的风险管理文化理念。首先,识别银行所面临的风险、科学量化风险,设定银行风险容忍度,根据股东各自的风险偏好,以其长期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确定银行发展战略方针;其次,根据风险容忍度目标,明确相应的资本收益率目标并且形成可执行的统一标准;再次,根据银行实际资本收益率的大小确定执行业务的风险额度,优化本行资本和业务结构,实现资本收益最大化。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打造战略支点与区域创新发展研究生学术论坛”,项目编号:YCLT2014009。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Bankers Association(ABA).Letter to the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A].2001(08).

[2] British Banker Association(BBA).Response to the Basel Committee’s Second Consultation on a New Basel Accord[A].2001(05).

[3] 石良平,赵然,靳洁.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量化管理[J].上海经济研究,2003(4).

银行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篇(7)

商业银行以承担风险而存在和发展,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关系到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收益以及竞争力问题,而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自成立以来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在我国每年由于信用风险导致的损失达到银行损失的80%。因此,研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就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一、数据来源

在股权机构方面,本文选取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CR1),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CR10),前10大股东持股比例平方和(H10)代表股权集中度,董事会结构方面主要选取商业银行董事会规模(BOARD)及独立董事比例(ID),用监事会(BS)规模来反应监事会结构,薪酬激励机制方面,本文选取前三名高管的平均年薪(Ap)作为薪酬制度的变量。另外选取管理者持股比例代表商业银行的股权激励政策,由于很多银行未实施股权激励,所以该变量采用虚拟变量表示,存在管理者持股情况的取值1,否则取0. 为了防止银行自身因素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本文选取银行资产作为控制变量。在银行信用风险方面,选取不良贷款率作为变量。不良贷款率越大,银行信用风险越大。不良贷款率为被解释变量,其他的为解释变量。(见表1),数据主要来自国泰安数据库,及各大银行年报。

二、实证分析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从实证的角度分析公司治理各因素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之间的关系。基于上述变量,现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一:股权集中度越高,银行风险越大

大股东具有监督和影响经理人行为而保护自身投资的动机和实力,股权集中度越高,这种动机和实力越大,从而有更强的控制力从事高风险项目,故而银行信用风险承担越高。

假设二:董事会规模越大,信用风险承担越大

董事会成员人数太多,董事之间就难以沟通协调,对关键问题更不容易达成一致意见,从而错过最佳治理时期,形成内部人控制的局面,从而使银行承担过多风险。

假设三:独立董事比例越大,银行信用风险承担越小

独立董事是独立于公司业务的董事,其以独立性和专业性著称,独立董事能够更加客观公正的对公司经理人行为进行监督,一般情况下,独立董事比例越大,对经理人的监督越有效。银行风险承担越小。

假设四:监事会规模越大,银行信用风险越大

本论文通过大量的回归结果,选择具有可解释意义的模型,模型的回归结果如上图,模型(1)在1%的显著水平下显著,拟合度也较高,但有很多变量都是不显著的。模型(2)则可以反映更多信息。由模型(2)可以看出第一股东的持股比例与银行风险显著正相关,前10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与信用风险显著负相关。说明股东股权分布越分散,银行信用风险越小。董事会规模和监事会规模以及独立董事比例与信用风险均负相关,但是不显著,说明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董事会、监事会结构。高管薪酬和管理者持股与银行风险显著正相关。资产规模与信用风险显著负相关。

三、结论与启示

完善的公司治理和良好的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关键所在,基于本论文的实证结果,发现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中股权结构以及薪酬激励制度与信用风险显著相关,但董事会结构与监视会结构对信用风险的影响并不显著,尤其是独立董事的比例对信用风险的负相关关系并没有显著显现出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银行的治理结构,发挥银行董事会独立性、股权制衡、及高管薪酬对银行信用风险的作用,从而使银行的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只有完善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才能促进我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洁,谭军.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信用风险管理绩效[J].财会通讯,2013(2).

[2] 梁洪波,刘远.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信用风险:基于上市银行的实证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2(10).

[3] 刘芳,吴德晖.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与银行风险[J].金融视线.

银行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篇(8)

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国际银行业的发展也随之加速。然而,世界经济的不景气同样导致了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特别是世界三大金融危机:欧洲货币危机、拉美金融危机以及亚洲金融风暴的出现,对全球的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银行的经营过程中,其碰到的巨大风险以及风险带来的危害也同时成为全球关注的经济问题。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自1980年以来,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1]。究其原因,这些风险产生的根源都是由于银行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及科学的风险管理造成的。风险对于任何企业来说是不可避免的[2]。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在我国国民经济良好运行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在股份制改革后,经营管理水平均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在当今金融工具不断创新,金融业竞争不断加剧的今天,资本少、盈利水平和营运效率低的中小商业银行夹杂在国有银行中,所面临的风险有增无减[3]。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其风险远远大于一般的工商企业,具有高风险的特性。在应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种风险的情况下,中小商业银行存住经营管理体系建立时间短、运行机制不稳定、风险管理能力薄弱等缺点。因此,有必要关注中小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面临的风险所具有的特殊性,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以及在采取全面风险管理时应当确定的原则和方向。随着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着不可控因素的激增与越来越大的风险,提高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已成为中国金融发展中的重大研究课题。因此,本文试图结合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结合QL银行案例进行分析和阐述,通过借鉴国外现有商业银行模式及先进经验,构建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提出适合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对策。

在构建市场风险管理体系中,我国学者在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特别是防范风险管理、构建风险管理体系方面做出了贡献。冯燮刚等(2005)以风险定价为基础,分别给予预期损失、风险资本、风险偏好等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其经济涵义,提出了以风险资本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框架和全面风险管理框架[4]。王晓春(2005)认为在未来的时期内,有关银行风险案件仍将居高不下,而激励缺失导致的员工积极性不足和内部人道德风险问题将成为违规操作的根源[5]。因此,再造管理架构体制、重塑权利与责任对等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员工自觉执行制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降低目前银行风险管理、遏制金融系统大要案频发的治本之策。董军(2005)认为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防范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他在对我国金融机构存在的管理缺失、人的风险行为以及风险管理上作了大量的理论研究[6]。有学者认为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相关协议特别是建设信息系统值得借鉴,应当对市场风险进行全面、集中、统一的计量与控制;建立完善的市场风险制度体系(乔宏军,2006)[7]。李晓宇等(2006)认为应构建一个由组织系统、战略系统、实施系统、监督系统及信息系统共同构建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8]。

有学者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与实证研究建立了较为系统的风险管理体系,如赵家敏等(2005)将RAROC引入到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中,设计了基于RAROC的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模型框架,并应用在我国商业银行上[9]。有的学者提出了较为全面的设想,如马崇明、唐国储(2003)通过商业银行改革中出现的风险,分析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当前管理中存在的绩效考核、风险度量、风险管理组织和风险管理模式选择等问题,提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全面管理体系构建的设想[10]。

1、全面风险管理含义及框架要素

银行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篇(9)

一、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定义

在中国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中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并指出操作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即由于人员违规操作、系统故障、程序不合理、自然风险等发生的欺诈、失误事件从而产生了败坏银行名誉、罚款、资金损失等恶劣影响。

二、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现状

首先,国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的丑闻频发,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几乎每年都会发生一件甚至更多的损失金额巨大、影响极其恶劣的操作风险事件。以内部欺诈和外部欺诈为代表的操作风险案例发生比率最高,损失金额最多。其中内部欺诈的发生率及其所造成的损失金额均高于外部欺诈。

张欣杨(2004)所总结的174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中,商业银行内部欺诈所占比例最高,达到56.3%,排在第二位的是外部欺诈,所占比例高达19.6%。不论是商业银行内部欺诈还是外部欺诈,都是由于诚信缺失所导致的。从上表可知,内部欺诈和外部欺诈损失事件之和所占比例为75.9%,由此可见诚信对于解决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问题买的重要性。另外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客户、产品以及商业行为,占总体损失事件的16.1%。其他三项事件所占比例均在5%以下,出现概率较小,且影响相对不大,这里不再赘述。

三、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分析

1.从业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淡薄

从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可以看出,普通员工风险意识十分薄弱,法制观念淡薄,违规操作事件时常发生,不少员工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给银行带来操作风险,也没能认识到自己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错误地认为操作风险防范只是风险管理部门的事。

2.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存在严重弊端且长期以来未能得到有效改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银行业占据统治地位,但国有商业银行所有者虚位,容易导致银行内部的高级管理人员利用政府产权控制力的薄弱而成为银行事实上的所有者。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层次过多,职能不明确,容易产生各部门重复控制的情况。

3.银行外部监督缺乏,相关监管法规缺失

监督人员配备不足,监管力量薄弱。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迅猛,营业网点广布,但是相关的监管措施却没有及时跟上。由于人员紧张,有的营业点监管员配备不足,有的甚至一身兼多职,监督无法到位。同时,还存在监管措施落后,监管法规不完善,隐瞒操作风险问题等现象,使得目前的监管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

四、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防范对策

1.加强银行内部控制建设

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地防范、管理操作风险,是解决操作风险问题的重要手段。具体措施主要有:第一,加强银行内部控制管理文化建设。加强员工对操作风险问题的认识,增强风险内部控制意识,提高职业道德水平。第二,建立内部控制评价制度,设立独立的内部监督部门,确保内部监管的有效性、权威性。对于积极响应管理规定的部门给予奖励。

2.完善现有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

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大多是“总行―分行―支行―分理处”的直线组织结构,层级关系复杂,操作风险管理难度极大。这就要求我国的商业银行要完善现有的操作风险管理体制,健全操作风险的组织结构,对应着我国商业银行的直线组织结构设立风险控制委员会、操作风险控制管理委员会等对各个层级实行垂直化管理,逐级隶属。

3.提高商业银行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

在前文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发生事件划分中,大部分的操作风险事件都和人的因素直接相关,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发生率最高的是内部欺诈,由此可见商业银行内部员工的职业素质水平对于解决操作风险的重要性。商业银行应该以人为本,全面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教育、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员工对操作风险的认识,正确理解操作风险的涵义;加强员工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和法纪观念等在内的综合性教育,培养员工高尚职业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1]侯训义,郝文刚,张吉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特征分析及政策建议――基于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调查结论的再分析[J].济南金融,2007(6).

银行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篇(10)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历史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最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这主要与当时商业银行业务以贷款等资产业务为主有关。20世纪6O年代以后,随着银行业的迅速发展和扩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强调通过使用借入资金来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既为银行扩大业务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

20世纪7O年代末,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已不再适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

8O年代之后,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提升,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入。特别是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变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市场环境的这些变化都显现出原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外风险管理理论、资产组合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深化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并不断完善,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也意味着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新《巴塞尔协议》

8O年代至今的2O多年,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模式和内容获得巨大发展的时期,回顾2O多年来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几乎都凝结在《巴塞尔资本协议》当中。因此,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来讲,《巴塞尔协议》的诞生和完善,是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革命性的成果。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诞生于1975年,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加强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委员会制定的《巴塞尔协议》,标志着国际银行业协调管理的正式开始。之后,《巴塞尔协议》经多次修改,并推出了多项文件和准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988年7月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报告》(简称《巴塞尔报告》),该报告对银行满足总资本和核心资本的要求做了规定,核心思想有两项:一是将银行的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类,二是根据资产类别、性质以及债务主体的不同,确定了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并确定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标准比率为8%。报告的产生标志着资产负债管理时代向风险管理时代的过渡。

此后,随着金融领域竞争的加剧,金融创新使银行业务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对于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亚洲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等一系列银行危机都进一步使人们认识到,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交织作用而造成的。因此,巴塞尔委员会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先后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新巴塞尔协议全面继承以1988年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监管原则,继续延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突出强调银行风险监管从最低资本金的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等三个方面的共同约束。新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原则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风险范畴进一步拓展。尽管信用风险仍然是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但新协议开始重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破坏力,并在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中,分母由原来单纯反映信用风险的加权资产加上了反映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内容。

第二,坚持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但风险衡量方式更为灵活。银行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的基础,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提出了银行业最低资本金的要求,协议对银行资本的构成进行了界定,其基本精神要求银行管理者根据银行承受损失的能力确定资本构成,并依其承担风险的程度规定最低资本充足率。在新协议中,保留了对资本的定义以及相对风险加权资产资本充足率为8%的最低要求。与此同时,新协议放弃了1988年协议单一化的监管框架,银行和监管当局可以根据业务的复杂程度、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灵活选择使用,允许银行选择外部评级和内部评级,促使银行不断改进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

第三,强化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在新资本协议中,委员会对银行的资本结构、风险状况、资本充足状况等关键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新框架充分肯定了市场具有迫使银行有效而合理分配资金和控制风险的作用。

新巴塞尔协议充分体现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发展方向,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规范下的银行竞争将是以风险识别、度量、评价、控制和风险文化为内容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竞争。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

按照国际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要求,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将体现为五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风险管理内容由信用风险向信用、市场、操作性风险转变。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复杂化,银行的风险南原来的信用风险为主发展到多种类型风险共同作用,从发现风险到形成损失的时间大大缩短。与此同时,国际银行业对各种类型风险的认识程度和管理能力也在逐渐提高,风险的管理由管理单一风险到管理多种风险、由分散在不同的管理部门走向集中管理,体现了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未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仅要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而且应更加重视市场、操作性、法律等各类风险的管理;不仅强调对市场风险因素的控制,而且应更加重视对人为风险因素的控制;不仅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而且还将银行自身的声誉损失也视为风险。

第二,风险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直接、间接管理相结合转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还比较简单,一些银行风险管理还主要以直接管理为主,如审批授信项目、清收不良资产等。但从未来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看,要进一步发挥间接风险管理的作用,特别是针对一些时效要求短、批量化处理的银行业务,如资金业务、零售业务,要进行间接管理,运用模型用定量分析工具、进行国别风险、地区风险、行业风险、企业风险等分析,结合信贷审查等直接管理形式,有效控制业务风险。

第三,风险管理对象由单笔贷款向企业整体风险转变,由单一行业向资产组合管理转变。目前,随着经济活动的变化,企业经营特征、资本运作的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审核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为主要内容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防范风险的要求,子公司、关联公司、跨国公司等复杂的资本运营模式使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和隐蔽,这就要求风险管理要由对单笔贷款的管理向对企业的整体风险转变,不仅要对财务情况进行审查。还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股权结构、对外投资以及全部现金流。同时,要把风险管理的视角从一个企业扩大到整个行业、市场的变化,在微观分析的基础卜强调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最终过渡到资产组合的风险管理和资本制约下的组合模型的管理。

上一篇: 统计学调查研究 下一篇: 人工智能课堂教学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