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概念汇总十篇

时间:2024-02-04 14:40:56

生物医药概念

生物医药概念篇(1)

1.按地域来源或产地划分。即外国制造和主产的药物为西药,中国特指的传统药物称中药。这在现代医药学刚传入我国的初期,似可理解。但现在,由于我国药学研究和制药工业的发展,不仅能制造生产外国最先研制的药物,亦研制了很多为我国首创的药物,如天花粉素、棉酚、?菜素等天然产物药物以及一大批人工合成的药物,这些药物,事实上是西药,而不是中药。故此种划分,显然不合适。

2.按人工合成和天然产物划分。即人工合成的药物为西药,天然产物药物为中药。这种划分也不合适。因为很多现在所称的西药如黄连素、延胡索乙素、地高辛、大量抗生素类药物等,均是天然产物(有的已能人工合成)。而亦有一些中药却为人工合成的,如中药冰片,现已有人工合成的龙脑供用。更在我国古代,早就用雄黄(硫化砷 ass)炼制(氧化)而得中药砒石,即三氧化二砷(as2 o3)可见砒石乃为人工合成的中药。

3.按组成成分较纯或结构清楚乃至单 体化合物和成分不清的混合物来划分。有的将成分较纯或结构清楚乃至单体化合物的药物称西药,而将树皮、草根、全蝎等不纯的天然混合物药物称作中药或称中草药.这种标准亦不确切。如西洋参、洋地黄叶、大黄苏打片等西药,即为成分不完全清楚的混合物,而硇砂(氯化铵)、冰片、砒石等中药,却为成分清楚或单体化合物的药物。

4.按剂型不同来划分。有的将现代制剂如针剂、片剂等称作西药,而将中国的传统制剂如丸、散、膏、丹、汤剂等称作中药。这在五十年代以前似可理解,而今,显然更不合适了。如桑菊感冒片、羚翘解毒片等是中药,却是现代剂型的片剂。而西药的一些合剂是与中药汤剂无本质区别,更亦有丸、散、膏等剂型。

5.按使用人员划分。即中医使用的药物为中药;西医使用的药物为西药。笼统讲,似乎有一定道理,但细分析起来,亦不确切。如西医也使用甘草、大黄等,但并不能因此而简单地将它们称作西药;既使中医自服维生素丙,亦不能就此而称其为中药。更在临床有时可遇到这样情况:某中医开了一张中药处方,且方中药物为常用中药,而有的中医则认为其不是中医药处方,而是西医药处方。因为方中药物并未考虑中药基本内容——内涵,又违背中药使用规律,实属通称的中药西用。

二、中药和西药概念内涵的 确定中药和西药划分的基本原则,是不能离开相应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概念的内涵——基本内容应适应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要求,并据此而使用。故先明确相应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才能确定药物概念的内涵。

1.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中药概念内涵 (1)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 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应这样表述: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用脏腑、经络、卫气营血、三焦等表示机体的功能部位;以八纲——阴、阳、表、里、寒、热、 虚、实来表示机体的功能状态;四诊的望、闻、问、切作为了解机体状况的手段; 按辨证论治的原则,确定机体状况(包括部位及其功能状况)而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如果采用药物来影响机体状况的话 (因尚可用针灸、推拿等方法),要遵照理、法、方、药的程序,即先辩别病证的机理(包括病因、病位、病况),采用相应防治法则如八法的何种,确定基本方剂类型,最后选择合适药物而施治于人,以达防病治病目的,在诊治的全过程中,始终强调机体内因为主而不忽视外因作用的防病治病观。总之,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

生物医药概念篇(2)

1.按地域来源或产地划分。即外国制造和主产的药物为西药,中国特指的传统药物称中药。这在现代医药学刚传入我国的初期,似可理解。但现在,由于我国药学研究和制药工业的发展,不仅能制造生产外国最先研制的药物,亦研制了很多为我国首创的药物,如天花粉素、棉酚、蔊菜素等天然产物药物以及一大批人工合成的药物,这些药物,事实上是西药,而不是中药。故此种划分,显然不合适。

2.按人工合成和天然产物划分。即人工合成的药物为西药,天然产物药物为中药。这种划分也不合适。因为很多现在所称的西药如黄连素、延胡索乙素、地高辛、大量抗生素类药物等,均是天然产物(有的已能人工合成)。而亦有一些中药却为人工合成的,如中药冰片,现已有人工合成的龙脑供用。更在我国古代,早就用雄黄(硫化砷AsS)炼制(氧化)而得中药砒石,即三氧化二砷(As2O3)可见砒石乃为人工合成的中药。

3.按组成成分较纯或结构清楚乃至单体化合物和成分不清的混合物来划分。有的将成分较纯或结构清楚乃至单体化合物的药物称西药,而将树皮、草根、全蝎等不纯的天然混合物药物称作中药或称中草药.这种标准亦不确切。如西洋参、洋地黄叶、大黄苏打片等西药,即为成分不完全清楚的混合物,而硇砂(氯化铵)、冰片、砒石等中药,却为成分清楚或单体化合物的药物。

4.按剂型不同来划分。有的将现代制剂如针剂、片剂等称作西药,而将中国的传统制剂如丸、散、膏、丹、汤剂等称作中药。这在五十年代以前似可理解,而今,显然更不合适了。如桑菊感冒片、羚翘解毒片等是中药,却是现代剂型的片剂。而西药的一些合剂是与中药汤剂无本质区别,更亦有丸、散、膏等剂型。

5.按使用人员划分。即中医使用的药物为中药;西医使用的药物为西药。笼统讲,似乎有一定道理,但细分析起来,亦不确切。如西医也使用甘草、大黄等,但并不能因此而简单地将它们称作西药;既使中医自服维生素丙,亦不能就此而称其为中药。更在临床有时可遇到这样情况:某中医开了一张中药处方,且方中药物为常用中药,而有的中医则认为其不是中医药处方,而是西医药处方。因为方中药物并未考虑中药基本内容——内涵,又违背中药使用规律,实属通称的中药西用。

二、中药和西药概念内涵的确定中药和西药划分的基本原则,是不能离开相应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概念的内涵——基本内容应适应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要求,并据此而使用。故先明确相应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才能确定药物概念的内涵。

1.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中药概念内涵(1)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应这样表述: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用脏腑、经络、卫气营血、三焦等表示机体的功能部位;以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表示机体的功能状态;四诊的望、闻、问、切作为了解机体状况的手段;按辨证论治的原则,确定机体状况(包括部位及其功能状况)而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如果采用药物来影响机体状况的话(因尚可用针灸、推拿等方法),要遵照理、法、方、药的程序,即先辩别病证的机理(包括病因、病位、病况),采用相应防治法则如八法的何种,确定基本方剂类型,最后选择合适药物而施治于人,以达防病治病目的,在诊治的全过程中,始终强调机体内因为主而不忽视外因作用的防病治病观。总之,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

生物医药概念篇(3)

1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中药概念内涵

1.1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用脏腑、经络、卫气营血、三焦等表示机体的功能部位;以八纲――阴、阳、表、里、寒、热、 虚、实来表示机体的功能状态;四诊的望、闻、问、切作为了解机体状况的手段; 按辨证论治的原则,确定机体状况(包括部位及其功能状况)而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如果采用药物来影响机体状况的话 (因尚可用针灸、推拿等方法),要遵照理、法、方、药的程序,即先辩别病证的机理(包括病因、病位、病况),采用相应防治法则如八法的何种,确定基本方剂类型,最后选择合适药物而施治于人,以达防病治病目的,在诊治的全过程中,始终强调机体内因为主而不忽视外因作用的防病治病观。总之,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1]。

1.2中药概念内涵:中药应具备与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相适应的特征: 第一,药物性能的表达有性味,即四气(寒热 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归经,包括脏腑、经络、三焦、卫气营血等归经;升降浮沉。这些,有时又称中药特性,即狭义的中药药性。第二,药物功效以中医药学术语,表述,如解表、凉血、平肝、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等。第三,药物配合使用 时,按君臣佐使关系配伍,使各味药共同构成一个功效整体与机体证相对应而发挥作用,配伍组方时还要考虑到药物的七情、反畏、药对等关系[2]。简言之,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药物,称作中药。这是中药概念内涵的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药物,并且只有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时,方称作中药。若按其它医药学理论使用时,还可不称作中药。

2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国药概念内涵

2.1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以现代科学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为基础;用直观或解剖后所见(包括用各种放大倍数的显微镜)的实体来表示机体的部位:以组织形态(有时称病理形态)、生理 功能、生化变化的相应指标和术语来表述机体的功能状态,并以此作为诊断的标准和采取相应防治措施的依据;如果采用药物治疗的话(因尚可采用非药物治疗如物理疗法、手术等),主要考虑影响机体病理、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而选用相应药物以达防病治病的目的,在诊治的全过程中,强调的是外因对机体功能指标的针对性而较少考虑机体内因的综合影响[3]。总之,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为西医药学理论体系。

2.2西药概念内涵:西药应具备与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相适应的特征: 第一,药物本身性能以其物理和化学性质来表示,如是液体还是固体,是酸性还是碱性 等,第二,药物功效以相应的病理、生理、 生化等的指标和术语来表示,如抑制细菌、 降低血压、升高血糖等。第三,药物配合使用时,考虑药物间的物理、化学、物理化学 、变化,如沉淀、分解等,至于生物活性则考虑各个药物各自作用的结果,而不是把各种配合使用的药物作为一个功效整体。简言之,以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药物,称作西药[4]。此为西药概念内涵的第一方面,第二方面, 具备如上内容的药物,并且只有按西医药学理论使用时,才称作西药。若按其它医药学理论使用时,还可不称作西药。

3关于中药和西药应澄清以下几个问题

3.1中国的药并不就等于中药。所谓中国的药,应包括中国生产的所有药物。不仅包括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药物,尚包括其它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药物如蒙药、藏药、傣药、维族 药等以及民间药(有时可称作草药),因它们均为各自医药学理论体系内的药物,即具相应的特性、功效表示法及使用规律,故不能简单地将它们称作中药。如果称它们为中药的活,只能说是泛指的中药,即中国的药,而不是特指的中药。

3.2一个药可称作中药又可称作西药到底如何称呼,应看药物概念内涵的两方面(如上述)。为进一步说明问题,试再举例。如大黄,无疑是一味中药,因它具中药基本内容而能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但西医药学体系亦使用它,使用时并不考虑其中药基本内容,只考虑其西医药学术语表示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如味苦,少量使用 作为苦味健胃药;具致泻作用,用来治疗便秘等。故在此种情况下,只能称之为西药。

3.3从中药中所得到的有效成分或部位,到底算中药还是算西药? 到目前为止,一般来讲,还是称作西药为宜。如延胡索乙素,是得自中药元胡,且为其镇痛有效成分之一,但因其尚不具备中药基本内容,只能按西医药学理论使用,即考虑其具镇痛、镇静催眠作用,对慢性持续 性钝痛尤内脏痛效佳,主要用来治疗内脏钝痛、脑震荡后头痛及痛经等。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称作西药。如果将它们放到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内进行研究,使之具备中药的内涵即中药的基本内容,它就能成为中药。

参考文献

[1]张怀亮;潘钰蔚;陈正琴;;中医基础理论量化研究新思想[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七次学术年会、2010

生物医药概念篇(4)

1)“方剂”和“中药”类数量多的主要原因在于具体的方剂名称、中成药以及具体的单味药数量很多;

2)“中医文献”位居第二,是由于系统收录了大量的古代和现代医书、医案等名称,如“《经方要义》《南阳类案》”等,均属于中医文献类;

3)“医学人物”类,系统收录了古、近、现代中医医家,如“朱丹溪”“葛洪”等,这部分内容也很庞大;

4)“动植物”类实际指“药用动植物”,即单味中药的原植物和原动物,如“白斑角鲨”“黄凤仙花”等,有些概念词的中药名称与原植物、动物相同,既属于“中药”也属于“动植物”,如“黄柏”“蜈蚣”等;

5)“诊断的过程”这一语义类型是原来系统加工西医诊断学时设立的,目前暂时保留了这一部分数据,该部分的概念基本为西医诊断学术语;

6)“疾病或证候群”这一语义类型也是系统设立初期建立的一个语义类型,其内容包括了疾病、证候和症状,系统旧数据有大量的概念标为这一语义类型,还未修改;

7)“中药化学成分”类包含具体的化学成分名称,系统收集了中药涉及的化学成分名称;

8)“食疗-药膳”类包含可以用作食疗和药膳的具体名称,如“安神茶”“八宝粥”等;

9)“中医机构”类包含了全国所有中医药研究机构、行政机构、医院、制药企业等,如“安徽省卫生厅中医管理局”“安庆市中医医院”“安顺制药厂”等。综上所述,使用最多的10个的语义类型都属于实体类型,均有较多实例,故包含的概念较多,在语义类型的使用上属于正常现象。

2使用数量少于10个的语义类型的情况分析

具体分析语义类型使用数量少于10个的有30个,它们的使用情况分析如下。

1)语义类型本身为大类,按照“能用具体类型的就不用上位类型”的语义类型归类原则,这类语义类型本身在分类中只起到分类节点的作用,而具体归类则归为其下的具体类型,如“事件”“物理实体”“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信息文献学”“中药性能与功能”“有机体”等;

2)语义类型本身定义范畴过窄,不能包含更多的概念,如“血”“血的功能”“津液功能”“精的功能”“腧穴功能”“五色”“五化”等;

3)在中医药学系统里不能或者不需要作为语义类型存在的,如“归经”“针灸处方”“中药功能”“方剂功用”等;

4)由于与其他语义类型定义分辨不清而归类错误或不完全的,如“针灸研究”“辅料”“中医预防”等;

5)由于中医药学语义类型也是在不断修改完善过程中,有部分数据还未完全修改为目前的语义类型,如“中药药理作用”“矿物”等;

6)语义类型分类过细,如“心理功能-中医心理”“神”“情志”“七情”。

3未用到的语义类型分析

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现有语义类型128个,使用率为86.72%,未使用到的17个是:人工物质;中西医结合;医古文;自然物理学科;颜色;中医学与古代哲学;中西医结合疗法;制药工艺、农业;脏象学说;药用设备;思想或概念;研究设备;升降沉浮;研究活动;中药研究;师承关系;症状或体征。该17个语义类型的情况分析如下。

1)语义类型本身为上位概念,其下还有更具体的语义分类,如“思想与概念”“人工物质”“中医学与古代哲学”“制药工艺、农业”“研究活动”“中药研究”等;

2)语义类型本身表示的是一种组合关系,而不是单一概念所能表达的,如“师承关系”“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疗法”等;

3)语义类型设置过大,过于空泛,目前中医药学语言系统未涉及其内容,如“自然物理学科”;

4)语义类型设置问题,不表示一种语义分类。如“医古文”表示的是一种语言形式,每个医古文形式的字、词、句都会表示具体的语义含义;

5)语义类型设置太过于狭小,仅表示特别具体的意思,如“升降沉浮”是具体指中药药性的一个方面,不应作为一个语义类型存在;

6)语言系统目前收词范围的局限导致未使用到该语义类型,如“研究设备”“药用设备”等;

7)语言系统数据问题,“症状或体征”是最近修改的语义类型,原有这部分数据均标为“疾病或症状群”,数据还未修改。

生物医药概念篇(5)

1)“方剂”和“中药”类数量多的主要原因在于具体的方剂名称、中成药以及具体的单味药数量很多;

2)“中医文献”位居第二,是由于系统收录了大量的古代和现代医书、医案等名称,如“《经方要义》《南阳类案》”等,均属于中医文献类;

3)“医学人物”类,系统收录了古、近、现代中医医家,如“朱丹溪”“葛洪”等,这部分内容也很庞大;

4)“动植物”类实际指“药用动植物”,即单味中药的原植物和原动物,如“白斑角鲨”“黄凤仙花”等,有些概念词的中药名称与原植物、动物相同,既属于“中药”也属于“动植物”,如“黄柏”“蜈蚣”等;

5)“诊断的过程”这一语义类型是原来系统加工西医诊断学时设立的,目前暂时保留了这一部分数据,该部分的概念基本为西医诊断学术语;

6)“疾病或证候群”这一语义类型也是系统设立初期建立的一个语义类型,其内容包括了疾病、证候和症状,系统旧数据有大量的概念标为这一语义类型,还未修改;

7)“中药化学成分”类包含具体的化学成分名称,系统收集了中药涉及的化学成分名称;

8)“食疗-药膳”类包含可以用作食疗和药膳的具体名称,如“安神茶”“八宝粥”等;

9)“中医机构”类包含了全国所有中医药研究机构、行政机构、医院、制药企业等,如“安徽省卫生厅中医管理局”“安庆市中医医院”“安顺制药厂”等。综上所述,使用最多的10个的语义类型都属于实体类型,均有较多实例,故包含的概念较多,在语义类型的使用上属于正常现象。

2使用数量少于10个的语义类型的情况分析

具体分析语义类型使用数量少于10个的有30个,它们的使用情况分析如下。

1)语义类型本身为大类,按照“能用具体类型的就不用上位类型”的语义类型归类原则,这类语义类型本身在分类中只起到分类节点的作用,而具体归类则归为其下的具体类型,如“事件”“物理实体”“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信息文献学”“中药性能与功能”“有机体”等;

2)语义类型本身定义范畴过窄,不能包含更多的概念,如“血”“血的功能”“津液功能”“精的功能”“腧穴功能”“五色”“五化”等;

3)在中医药学系统里不能或者不需要作为语义类型存在的,如“归经”“针灸处方”“中药功能”“方剂功用”等;

4)由于与其他语义类型定义分辨不清而归类错误或不完全的,如“针灸研究”“辅料”“中医预防”等;

5)由于中医药学语义类型也是在不断修改完善过程中,有部分数据还未完全修改为目前的语义类型,如“中药药理作用”“矿物”等;

6)语义类型分类过细,如“心理功能-中医心理”“神”“情志”“七情”。

3未用到的语义类型分析

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现有语义类型128个,使用率为86.72%,未使用到的17个是:人工物质;中西医结合;医古文;自然物理学科;颜色;中医学与古代哲学;中西医结合疗法;制药工艺、农业;脏象学说;药用设备;思想或概念;研究设备;升降沉浮;研究活动;中药研究;师承关系;症状或体征。该17个语义类型的情况分析如下。

1)语义类型本身为上位概念,其下还有更具体的语义分类,如“思想与概念”“人工物质”“中医学与古代哲学”“制药工艺、农业”“研究活动”“中药研究”等;

2)语义类型本身表示的是一种组合关系,而不是单一概念所能表达的,如“师承关系”“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疗法”等;

3)语义类型设置过大,过于空泛,目前中医药学语言系统未涉及其内容,如“自然物理学科”;

4)语义类型设置问题,不表示一种语义分类。如“医古文”表示的是一种语言形式,每个医古文形式的字、词、句都会表示具体的语义含义;

5)语义类型设置太过于狭小,仅表示特别具体的意思,如“升降沉浮”是具体指中药药性的一个方面,不应作为一个语义类型存在;

6)语言系统目前收词范围的局限导致未使用到该语义类型,如“研究设备”“药用设备”等;

7)语言系统数据问题,“症状或体征”是最近修改的语义类型,原有这部分数据均标为“疾病或症状群”,数据还未修改。

4小结

生物医药概念篇(6)

1)“方剂”和“中药”类数量多的主要原因在于具体的方剂名称、中成药以及具体的单味药数量很多;

2)“中医文献”位居第二,是由于系统收录了大量的古代和现代医书、医案等名称,如“《经方要义》《南阳类案》”等,均属于中医文献类;

3)“医学人物”类,系统收录了古、近、现代中医医家,如“朱丹溪”“葛洪”等,这部分内容也很庞大;

4)“动植物”类实际指“药用动植物”,即单味中药的原植物和原动物,如“白斑角鲨”“黄凤仙花”等,有些概念词的中药名称与原植物、动物相同,既属于“中药”也属于“动植物”,如“黄柏”“蜈蚣”等;

5)“诊断的过程”这一语义类型是原来系统加工西医诊断学时设立的,目前暂时保留了这一部分数据,该部分的概念基本为西医诊断学术语;

6)“疾病或证候群”这一语义类型也是系统设立初期建立的一个语义类型,其内容包括了疾病、证候和症状,系统旧数据有大量的概念标为这一语义类型,还未修改;

7)“中药化学成分”类包含具体的化学成分名称,系统收集了中药涉及的化学成分名称;

8)“食疗-药膳”类包含可以用作食疗和药膳的具体名称,如“安神茶”“八宝粥”等;

9)“中医机构”类包含了全国所有中医药研究机构、行政机构、医院、制药企业等,如“安徽省卫生厅中医管理局”“安庆市中医医院”“安顺制药厂”等。综上所述,使用最多的10个的语义类型都属于实体类型,均有较多实例,故包含的概念较多,在语义类型的使用上属于正常现象。

2使用数量少于10个的语义类型的情况分析

具体分析语义类型使用数量少于10个的有30个,它们的使用情况分析如下。

1)语义类型本身为大类,按照“能用具体类型的就不用上位类型”的语义类型归类原则,这类语义类型本身在分类中只起到分类节点的作用,而具体归类则归为其下的具体类型,如“事件”“物理实体”“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信息文献学”“中药性能与功能”“有机体”等;

2)语义类型本身定义范畴过窄,不能包含更多的概念,如“血”“血的功能”“津液功能”“精的功能”“腧穴功能”“五色”“五化”等;

3)在中医药学系统里不能或者不需要作为语义类型存在的,如“归经”“针灸处方”“中药功能”“方剂功用”等;

4)由于与其他语义类型定义分辨不清而归类错误或不完全的,如“针灸研究”“辅料”“中医预防”等;

5)由于中医药学语义类型也是在不断修改完善过程中,有部分数据还未完全修改为目前的语义类型,如“中药药理作用”“矿物”等;

6)语义类型分类过细,如“心理功能-中医心理”“神”“情志”“七情”。

3未用到的语义类型分析

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现有语义类型128个,使用率为86.72%,未使用到的17个是:人工物质;中西医结合;医古文;自然物理学科;颜色;中医学与古代哲学;中西医结合疗法;制药工艺、农业;脏象学说;药用设备;思想或概念;研究设备;升降沉浮;研究活动;中药研究;师承关系;症状或体征。该17个语义类型的情况分析如下。

1)语义类型本身为上位概念,其下还有更具体的语义分类,如“思想与概念”“人工物质”“中医学与古代哲学”“制药工艺、农业”“研究活动”“中药研究”等;

2)语义类型本身表示的是一种组合关系,而不是单一概念所能表达的,如“师承关系”“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疗法”等;

3)语义类型设置过大,过于空泛,目前中医药学语言系统未涉及其内容,如“自然物理学科”;

4)语义类型设置问题,不表示一种语义分类。如“医古文”表示的是一种语言形式,每个医古文形式的字、词、句都会表示具体的语义含义;

5)语义类型设置太过于狭小,仅表示特别具体的意思,如“升降沉浮”是具体指中药药性的一个方面,不应作为一个语义类型存在;

6)语言系统目前收词范围的局限导致未使用到该语义类型,如“研究设备”“药用设备”等;

7)语言系统数据问题,“症状或体征”是最近修改的语义类型,原有这部分数据均标为“疾病或症状群”,数据还未修改。

生物医药概念篇(7)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9(c)-124-02

医药商品学是研究医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提高其使用价值的一门应用学科[1],也是药品营销专业医药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其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便将来能够独立完成药品经营管理和指导消费者合理用药的工作[2]。

随着我国医药产业的迅猛发展,医药商品品种繁多,医药信息动态变换,人们对医药商品的需求多种多样,这要求药学工作者能够运用医药商品学相关理论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传统的医药商品学“传递-接受”“教师-课本”的单一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于社会对现代药学人才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学生出现分数与能力的脱节,学生成绩好但实际工作能力不强。②学生工作后职业角色转型慢,适应期长。由于课本篇幅的有限和课本知识的抽象性,课本与实际有很大差距,学生工作后的适应期相对要长,进入角色慢,不利于竞争。因此,对原有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加强实践,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现代社会培养实用型药学人才非常必要。

1 采用多模式教学代替单一的教学模式

医药商品学教材内容包括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上篇总论主要介绍药品的概念、分类、药品的标准、药品的合理使用、药品的包装、保管与储存等内容,注重基本概念和技能的学习;下篇各论主要分类介绍药品的名称、性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制剂种类、药物评价及商品信息等内容,注重对具体药品知识的了解。整本教材内容多,信息量大,实用性强。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以讲述为主,“满堂灌”,虽能使学生快速掌握更多的信息量,但学生对接受的信息很难真正地理解,学习枯燥无味,往往只是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往往没有主见,高分低能,这和该专业的培养目标相去甚远。因此,在教学中,可以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模式来增加学生对医药商品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选择与本专业本学科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教学模式必须要与教学目标相契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来选择教学模式。根据医药商品学的内容,我们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加入了几种新的教学模式,旨在让同学们通过归纳演绎、亲身体验、自主学习、事件分析、合作学习来加深对医药商品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能力。

2.1 概念获得模式

该模式的目标是使学习者通过体验所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归纳和演绎能力,形成比较清晰的概念。在医药商品学总论中,有一些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如药品、新药、普药、特殊药品、假药、劣药、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中药和西药等等,要让同学们更牢固地掌握和区分这些概念就必须先理解后记忆,概念获得模式通过体验所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加深理解和记忆的过程。概念获得模式共包含以下步骤:教师选择和界定一个概念(如药品,让同学们先自己定义)-教师确定概念的属性(是一种特殊用途的物质,有同学说是能够治疗疾病的物质)-教师准备选择肯定和否定的例子(仅仅是用于治疗疾病吗?那疫苗是不是药品呢?造影剂呢?制作药品的原料呢?)-将学生导入概念化过程(形成药品所必须具备的要素)-呈现例子-学生概括并定义(学生自己得出概念)-提供更多的例子(常用药品、保健品、食品、饮料)-进一步研讨并形成概念-概念的运用与拓展 (药品的社会作用、社会对药品的基本要求、药店经营范围等) 。为了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应把与概念相关的或相似的概念、逻辑相关概念、相对应的概念等进行辨析 (如药品和药物假药和劣药等)。实施建议:这种模式针对概念性很强的内容实施教学,课前教师需要准备大量正反例子,还要做好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梳理。

2.2 范例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遵循人的认知规律: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从一些范例入手感知原理与规律,并逐步提炼,进行归纳总结,再进行迁移整合。医药商品学涉及的药品种类繁多,同类药品很多结构相似,性状、稳定性、制剂种类、不良反应、保管方法也极其相似,选取带有典型性的范例,突出讲解每一类药物中具有代表性的经典药物[2],举一反三,由典型到一般,使学生很容易掌握知识的规律性。如在讲青霉素类药物时,主要介绍经典药物青霉素、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其他的如青霉素V、哌拉西林等就让学生自学,既突出了重点,又通过比较掌握了各个商品的特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品种多,主要介绍链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并从结构、抗菌谱、体内过程、不良反应、耐药性、常见剂型等方面总结。先介绍其共同点,然后再比较药品间用途、毒性的差异,其余产品按此方法自学,这样才能更系统地掌握繁多的同类产品,学生学起来也轻松,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通过对比更容易了解新药在同类产品中的优势。实施建议:范例一定要有代表性,但应注意同类药品之间的差异,不可盲目地举一反三。

2.3 实践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医药商品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因此,实践会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最终的应用目的。①安排课时见习非常必要。如药品分类、包装、保管和养护等内容,如果能够安排同学到药品仓库或各级医药站见习,进行“现场教学”,学生能够亲身体会医药商品的流通和社会价值,则学习热情高涨,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果明显提高。在进入现场前,我们先向学生讲清学习目标,提出明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使之做好理论知识方面的准备,带着任务深入现场学习。在教学现场,教师答疑解惑,并把来自不同章节的内容串联起来,对照实际进行讲解,使理论和实践得到完善的结合。这种方式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获得直接的知识和经验,有助于对科学知识的系统掌握。但这种教学模式对人数较多的班级外出不易管理,可以分组由几个教师同时带领进行。②另外,对包装、说明书这部分内容,我们还可以收集药品的多种常见包装,拿到课堂上让同学们自己来观察和学习。其优点在于比较直观,学生直接通过实物获得经验,比起冗长枯燥的文字更有说服力,教学效果当然更好。③除课堂教学外,对各论的内容我们还让同学自己选定药品种类进行市场调查,教师指导写出调查报告,学期末上交,作为平时分记录。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的选题、调查范围之广超出了我们的预计。如:除了按课本上已有的分类进行选题外(如常用的各类抗生素、止咳化痰药、治疗胃炎及抗消化性溃疡、降糖药、降压药、维生素等),有的同学自拟了一些专题,像鼻炎用药、感冒药、冠心病用药、滴眼液等;除了有教材中出现的西药,还有大量的中成药;由于在“五一”之前就布置了调查任务,很多同学借假日返家或外出进行调查,调查区域涉及安徽省的八个地区,产品种类非常多。这样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学生在掌握了书本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了更多书本上没有的商品,不仅学到了一定的药学专业知识,而且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精神都得到进一步提高[2],这与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是一致的。

2.4 自学-辅导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而这恰恰是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所必备的一种素质。本课程的开设在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化学等学科之后,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自学能力,在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时,改变了过去从头讲到尾的方式,对部分易于理解、教学难度较小的章节采用学生自学、教师辅导的模式[3]。如抗恶性肿瘤药品、调节水电解质代谢、酸碱平衡用药及其他营养补液、诊断药品、解毒药品、消毒防腐药等内容。教师可先布置一些有关新教学内容的学习任务组织学生自学,在自学之后让学生交流讨论,发现他们所遇到的困难,然后教师根据这些情况对学生进行点拨和启发,通过自学-讨论-启发-总结-练习巩固的程序,巩固学习效果,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实施建议:需要教师非常敏锐地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必要时进行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避免讲解而是多启发,最后教师要进行指导概括和总结。

2.5 案例分析教学模式

即通过对具体事件的分析形成某种认识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通过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加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通过后果来进行反省,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医药商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假药、劣药的危害性,药物滥用,新药使用价值和风险的并存性等问题在教材中都有所表现:非法添加变质药品导致的“梅花k黄柏胶囊”事件、有关药物滥用的“瘦肉精”事件、新药风险“反应停”事件、“替马沙星”事件等。这些震撼力极强的事件我们以案例形式介绍,激发学生讨论,对事件发表看法,通过案例加强药品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对刚发生不久的“齐二药假药案”、“欣弗事件”“假人血白蛋白”事件等药品安全事件则要求同学自己收集资料,在课堂上讨论,加深大家对医药商品安全性的认识。此外,还要求同学时时关注医药资讯,以校园板报形式报道,以便使更多同学及时了解医药新闻,促进学生职业角色的形成。

3 完善考核方式,以利于教学模式的实施

如果不改革相应的考核方式,仍然“一卷定成绩”,学生就会对新的教学模式失去兴趣,这不利于新教学模式的实施。我们可以将医药商品学的考试分成三部分,即平时成绩、文章和期末试卷,所占分值比例为60%、20%和20%,这样学生既可以较好的掌握书本知识,又提高了综合素质,有利于教学模式的实施,对学生的评价也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

总之,教学模式一定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结合学科内容和特色,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形成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够更好的服务于药学教育,满足社会对现代药学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胡天佑. 现代医药商品学学科体系与课程结构探讨[J].商业时代,2004,27(286):11-12.

生物医药概念篇(8)

【Abstract】 Text information extraction became a novel mechanism for knowledge mining from text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domain in recent years.We constructed an ontology-based text information extraction system for TCM domain.It can extract semantic relations from TCM texts,and support users to browse,analyze,and annotate these relations. This system can facilitate TCM experts to acquire knowledge from TCM documents, and further refine TCM domain ontologies.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xt information extraction; Ontology

First-author’s address:Information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1.040

中医药文献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记载着历代医家的智慧和经验。如何对浩如烟海的中医药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度挖掘,是中医药知识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1-2]。文本信息抽取(Text Information Extraction)是指从一段文本中自动抽取特定信息的计算机技术,它能显著提升人类处理海量文献并从中获取知识的效率[3-4]。文本信息抽取的任务包括命名实体识别[5]、语义关系发现[6]、事件抽取[7]、情感分析[8]等。笔者构建了基于本体的文本信息抽取系统,用于辅助中医专家从中医文献中挖掘知识,并进一步完善中医领域本体系统。本文介绍该系统所使用的文本信息抽取方法,以及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情况。

1 文本信息抽取方法

该系统使用一种本体驱动的文本信息抽取方法。本体(Ontology)是一种用于表示领域知识的计算机模型,它能帮助计算机更好地理解领域术语并处理文本内容[9]。它定义了一个领域中的语义类型和语义关系,并构建了领域的概念层次结构和语义网络[10]。中医界从本世纪开始在中医药领域中引入了本体技术,对该领域的概念和术语体系进行系统性的表达[11]。其中的代表性系统包括中医药学语言系统和中医古籍语言系统等[12-13]。本体为文本信息抽取提供了领域背景知识,可将领域本体与文法分析技术相结合,从而改进文本信息抽取的效果[9,14]。本系统基于中医药本体,从文献中提取关键性词汇,识别领域概念,进而发现领域实体之间的语义关系。信息提取有2种途径:(1)关系提取,即理解作者在文本中直接提出的显性关系;(2)假设生成,即根据显性关系推理出文本中并未直接提出的隐性关系。该方法包括如下4步。

第一步、提取关键性词汇。文本中仅有部分词汇有助于机器理解文本中蕴含的语义关系,这部分词汇被称为关键性词汇。首先,根据应用需求,从本体中导出关键性词汇,创建领域词库。例如,在药物发现应用中,“药物组成”“感冒”“甘草”“主治”等词汇往往用于表示领域专家关切的医药学关系,而“”等地理名称一般不可能构成有意义的医药学关联。又如,中医古籍文献中的某些关键动词(如“主”)往往对应概念之间的语义关系(如“管理”),因此需要找出这些关键动词,并建立关键动词与语义关系之间的对照表。在建立关键性词汇的词库后,利用一种词库驱动的最大匹配算法,从文献中提取关键性词汇,从而将原始的中文文本转化为词汇序列。

第二步、识别关键性概念。为消除领域知识表达中的歧义性,领域本体中定义了概念和词汇之间的语义关系,包括概念的正名和异名等。机器根据领域本体从词汇序列中识别对应的概念,并判断概念的语义类型。例如,根据本体中定义的异名关系〈甘草,藏名,‘相额尔’〉(即甘草在藏医药学中称为‘相额尔’),将藏医药学文本中出现的词汇‘相额尔’理解为概念甘草;并根据本体中定义的类型关系〈甘草,rdf:type,草药〉,将概念甘草归属于草药这个类。此后,将概念及其类别加入词汇序列中的对应位置,生成文本对应的概念序列。

第三步、抽取语义关系。通过一系列预先定义的语义模板与概念序列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生成对应的陈述。该过程分为3步:(1)基于领域本体生成一个语义模板库,其中的每个语义模板为由领域概念和词汇构成的三元组;(2)根据资源序列中出现的概念在模板库中检索对应的一系列语义模板;(3)将每个模板与资源序列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生成对应的陈述。例如,针对文本“[七十味珍珠丸]的[药物组成]为:…… [相额尔] ……”,首先提取出其中的3个关键词,并识别对应的概念;其次根据本体中定义的概念类型〈七十味珍珠丸,类型,方剂〉和〈甘草(相额尔),类型,药物〉,获取相应的模板〈方剂,‘药物组成’,药物〉;最后,将模板与资源序列匹配,从而推出陈述:〈七十味珍珠丸,包含,甘草〉。将所获得的陈述融合为一个图,并将其加入索引结构中。

第四步、推导假设性语义关系。根据文本中的语义信息,使用领域规则进一步推导出假设性的语义关系。领域规则形如 BodyHead,在Body和Head中均可出现变量。例如,规则R1:〈?x, 包含,?y〉 〈?y, 属于,?x〉表示对于任意x和y,如果x包含y,那么y属于x;根据规则R1和陈述〈七十味珍珠丸,包含,甘草〉,可以推出〈甘草,属于,七十味珍珠丸〉。又如,规则R2:〈?x, 包含,?y〉〈?y, 具有功效,?z〉 〈?x, 具有功效,?z〉表示如果某种药物x的成分y具有功效z,则x具有功效z;根据规则R2和〈七十味珍珠丸,包含,当归〉、〈当归,具有功效,补血〉可推出〈七十味珍珠丸,具有功效,补血〉。

下面通过一个关于方剂生化汤的案例来解释上述过程。下面是《中华药典》中描述传统方剂生化汤的组成和功效的部分文本:“ ……[生化汤]中重用[当归],补血活血,祛瘀生新为[君];[川芎]行血中之气,[桃仁]活血祛瘀为[臣];[黑姜]入血散寒,温里定痛为[佐];[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功效]为[活血化瘀] ……”。首先,根据中医领域本体,从词汇序列中提取对应的概念,并对概念归类。据本体可知,生化汤为方剂的实例,当归、川芎、桃仁、黑姜和炙甘草为中药的实例,活血化瘀为功效的实例。进而,提取文中的语义关系。例如,根据模板〈方剂,药物,‘君’〉,和序列(生化汤,当归,‘君’),推出:〈生化汤,君,当归〉。最后,根据已知的语义关系生成假设。例如,根据陈述〈生化汤,具有功效,活血化瘀〉和规则〈?x, 具有功效,活血化瘀〉 〈?x, 治疗,血瘀证〉,推出假设:〈生化汤,治疗,血瘀证〉。提取出的语义信息构成了如图1所示的语义图。

2 文本信息抽取系统

笔者采用上面的方法,构建了中医文本信息抽取系统。该系统基于本体对中医文献进行处理,自动识别其中出现的中医概念,生成文本内容的索引。该系统还能从文本中自动发现语义关系,再将所发现的语义关系交由领域专家进行检验。笔者以综合性医学著作《医学纲目》等中医古籍作为试验文本对该系统进行了测试。该系统基于“中医古籍语言系统”对中医古籍进行处理,从中提取出中医药领域概念及其语义关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该系统还实现了文本语义关系管理与检阅的功能,对从文本中发现的语义关系进行集中管理,支持用户查看语义关系在中医文本中的用法,并完成语义关系的检阅、分析和标注工作。如图2所示,该系统以网页的形式展示《医学纲目》古籍全文,以不同的颜色标出文本中出现的中医名词和谓词。该系统在左侧建立书籍目录导航,在页面主体部分显示全文,自动识别文中出现的中医概念并在文本右侧列出,用户可点击查看概念定义。该系统还找出文中出现的谓词,据此识别文中出现的语义关系。用户也可以点击查看原文中蕴含的语义关系。该系统还实现了中医本体加工辅助工具,将文本语义关系正式插入某个本体系统,为中医本体的修订和完善提供可行的技术路径。

3 小结

中医药文献是中医药知识共享的主要手段。近年来,随着文字识别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量的中医药文献被转换为数字文件、数据库等数字资源[15]。中医药文献的数字化,为将文本信息抽取等各种文献处理技术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奠定了基础。本文介绍了中医文本信息抽取系统,它能从中医文献中提取领域实体及语义关系,并支持用户完成文本语义关系的检阅、分析和标注工作。这套系统能辅助中医专家开展文献知识挖掘工作,为梳理中医药知识体系,实现中医文献和知识的共享和重用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刘毅.中医古籍数字化与知识挖掘[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14(12):92-94.

[2]周雪忠,崔蒙,吴朝晖,等.基于文本挖掘的中医学文献主题自动标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1):71-74.

[3]顾铮,顾平.信息抽取技术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07,20(1):27-30.

[4]杨博,蔡东风,杨华,等.开放式信息抽取研究进展[J].中文信息学报,2014,28(4):1-11,36.

[5]赵军.命名实体识别、排歧和跨语言关联[J].中文信息学报,2009,23(2):3-17.

[6]陶金火,陈华钧,胡雪琴,等.中医药文献语义关系图发现[J].计算机科学,2011,38(3):213-217,251.

[7]吴家皋,周凡坤,张雪英,等.HMM模型和句法分析相结合的事件属性信息抽取[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4(1):30-34.

[8]赵妍妍,秦兵,刘挺,等.文本情感分析[J].软件学报,2010,21(8):1834-1848.

[9]丁晟春,刘逶迤,熊霞,等.基于领域本体和语块分析的信息抽取的研究与实现[J].情报学报,2010,29(1):53-58.

[10] Gruber T R. Ontology. Entry in the Encyclopedia of Database Systems, Ling Liu and M[M]. Tamer ?zsu (Eds.), Springer-Verlag, 2008.

[11]于彤,崔蒙,李敬华,等. 中医药本体工程研究现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7):110-112.

[12]贾李蓉,杨硕,董燕,等.中医药学语言系统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建立[J]. 中国数字医学,2012,7(10):13-16.

[13]朱玲,尹爱宁,崔蒙,等.中医古籍语言系统构建的关键问题与对策[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4):98-99.

生物医药概念篇(9)

Standardized investigation on medicinal nature of ethnomedicine

LI Zhiyong1*, YANG Yongqiang2, LI Linsen1, LI Yanwen3, LIN Ling1, CHENG Yangyang1

(1.China Minority Traditional Medical Center,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81, China;

2.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iyuan 030024, China;

3.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corded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between the medicinal natur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and ethnomedicine(EM) The vocabulary of "medicinal nature" was suggested to indicate the properties of ethnomedicine Based on the influence of TCM medicinal nature theory on EM in China, the application of medicinal nature theory in EM was divided into 3 classes, and the standardizing principles for EM medicinal nature were proposed It was suggested that medicinal quality, flavor, tendency, tropism, degree and efficiency can be used for th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for EM medicinal nature

[Key words] ethnomedicine; medicinal nature; standardization

doi:10.4268/cjcmm20161230

民族药是指我国少数民族使用的,以本民族传统医药理论和实践经验为指导的植物、动物及矿物类药材,也包括少数民族习惯使用的天然药物,其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传统,一般以文字记载、民间习用、口耳相传的形式活跃于少数民族地区,并与我国少数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息息相关[1]。民族药(以下简称“民药”)是对我国55个少数民族使用药物的统称,其定义相对中药而存在。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具有与中医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相适应的特征,并结合药材自身特点,形成了四气五味、归经、功能主治与配伍(君臣佐使) 等中医属性,讲究道地性、采集与贮藏、炮制后应用等[2]。

中药和民药都源于自然界天然存在的植物、动物、矿物或其加工品,它们的发现依赖人类先天本能和后天生产生活[3]。每一种药物都体现了一种医学标准,这些标准有可能在不同的传统医学中是不可比较的[4],然而,包括汉民族在内的我国各民族传统医药发展史上的相互依存[5]、互融与互鉴,又促使传统医学之间形成了“理论互补、品种交叉、使用有别”的交互格局。据报道,藏汉共用的药物有300多种,蒙汉共用的400多种,共用的150多种,诃子有7个民族使用,天冬有18个民族使用……[6]。传统药物依托不同的地域环境、文化习俗,形成了不同的用药理论与经验特征,或因医药理论的成型而迈向成熟[3],或仅是承接了治疗疾病原始信息的天然药物。

由中药治病多样性质和作用概括出来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性能被称为中药的药性。据统计,藏、蒙、维、傣、土家、畲、基诺、回、朝、瑶、苗、黎等民族医药理论体系,也含有对药物属性的认识。基于不同传统医药理论认知,即使是基源相同的药物也可能有不同的药性表征内容,然而药物从来都是沟通不同医学体系标准的桥梁。传统医学使用的药物一直是新药发现的主要来源[7],中药药性组合规律被认为是发现药物物质基础、阐明药效特征和新药创制的重要途径之一[8],民药药性理论同样也应具相似的作用和价值。因此,加强对民药药性理论的整理与规范就显得十分迫切。

1 药性的概念与内涵

中药理论是指中药由取至用过程中所有相关的理论,包括采制理论、药性理论、制用理论、制剂理论及服用理论等五大基本范畴[9]。中医学认为,药性是药物与疗效有关的特征或属性[10],其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11];并概括中药药性是中药秉承自然环境因素变化,用于调整机体状态,便于临床辩证使用,运用中国哲学方法高度概括而形成的药物属性,其包括自然属性和效应属性2个方面[12]。中药药性理论的形成有2条重要途径:一是实践经验的规律总结,一是传统思维方式下的理论(气、阴阳、五行学说等)推导[9];而对中药药性的认识源于对中药自然属性(如形状、颜色、质地、气味等)、作用于机体产生的效应(临床元素)等的观察与归纳。综上可知,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辨采制用”的指导性理论[13],其相对中药的其他理论独立存在,有清晰的内涵界定。

在有明确药物属性记载的民族医药中,由于语言翻译、理论基础等差异,对药性概念及内涵的定义并不一致。本文择其代表论述。藏医典籍《月王药诊》首先提出藏药六味、八性、十七效概念,《四部医典》又进一步阐明和完善[14],《晶珠本草》则将藏药的性味功效具体化,每味藏药均论述其性、味、效、品质、毒性、加工方法等。《中华本草・藏药卷》、《中国藏药》没有明确提出藏药属性概念,只以“藏药学基础理论”概之,《云南藏医药》将药物的属性命名为“药物性能”。当代学者提出:基于藏医五源学说的六味、八性、十七效理论,重点阐明了藏药的性质、属性及用药规律等特点,与中药药性理论有很多类似之处,基于此将其归为藏药药性理论的核心要素,并提用“药性”概之[15]。土家、瑶、黎、回医药中,亦将药物属性称为“药物性能”,土家医认为药物之所以能防治疾病是因其偏性,这种偏性就是药性[16];黎医认为“药物性能”与地理、气候有密切关系,阳光强烈照射下的植物药属热,生长在阴凉地方的植物药属寒性[17]。苗、基诺、壮医将药物的属性称为“性味”,基诺族的药物性味来自“看、闻、嚼”的感官认识和经验总结[18];壮药的“性味”包括药性和药味,药性是指药物作用于人体后所反映出不同的性质,药味是人直接品尝出的药物味道,也有据临床经验推测所得。壮医在实践中用感官识别植物、动物和矿物的形、色、气味,从而形成对药物的认识[19]。

显然,民族医药对药物属性的概念用词并不统一,其内涵定义也比较模糊,中药药性概念的提出与明确也经历类似过程[12]。笔者建议,为便于我国各传统医药体系比较,并有中药药性概念与内涵研究“珠玉在前”,民族药属性的“性味”、“性能”、“偏性”、“气质”、“禀性”等用词应统一规范为“药性”一词,而内涵界定则须各民族医药在理论文献整理挖掘时进一步明确;特别建议的是要明确“药性”是对药物属性特征的高度概况,厘清民药的自然属性和效应属性,并与药物的采、制、用理论区分。

2 民族药药性要素组成规范化

组成中药药性的核心要素分别表征了药物的作用基础(四气、五味、有毒无毒)、作用趋势(升降浮沉)和作用部位(归经),其由药物的形、质(如厚薄、轻重、燥湿、滑腻)、气(如膻、香、臊、臭、腥)、味、色(如青、赤、黄、白、黑、紫、苍)等自然属性渐进发挥,并与药物的治病效应相呼应,构成了自然属性与效应属性融合,又高度概括的要素内容并固定下来。在对民族医药的药性知识整理中,笔者通过与中药药性理论比较,以要素组成内容与数量为标准,将各民族医药中的药性理论划分为3个类层:第1类,借鉴中药药性理论并发挥,形成本民族的药性理论体系,以藏、蒙、回、苗、维吾尔医药为代表;第2类,吸纳并使用部分中药药性理论,将其纳入本民族的理论体系内,如土家、朝、瑶、傣医药;第3类,吸纳中药药性理论,用于解释本民族的用药经验,如畲、基诺、黎医药等。

在所有药性要素中,以气味药性为各民族医药所常用,但要素组成数量、内容及与药物功效的表征联系(性效关系)略有差异。在本文统计的藏、蒙、维、傣等12个民族医药中,有土家、瑶、基诺、苗、黎、傣、蒙(称为寒热“药力”)医药设有药物的寒热属性,其或分寒(冷)、热两性,或分寒、热、平三性,或为寒、热、温、凉、平;维药与回药药性中的“四气”除寒、热外,另有干性、湿性,且部分维药兼具干热、湿热、湿寒、干寒的混合属性。藏药药性理论体系中无似中药的“四气”要素,但藏药“十七效”中有寒热、温凉对立属性。

中药“五味”药性实为七味或多味,因受“五行学说”影响,将“涩”、“淡”味分划归“酸”和“咸”,统称“五味”。不同的民族医药中,药“味”要素在内容和“味”数上也不尽相同,回药有“十二味”,藏、蒙、黎药为“六味”,维药为“九味”,土家、瑶、基诺、傣、苗药为“八味”。苗药和傣药还将鼻嗅到的药物气味单列,苗药“气(嗅)”有香、臭、腥;傣药“气”有香、微臭、恶臭与腥。民药与中药的“五味”药性及性效关系比较见表1。

值得讨论的是,导致民药的“味”要素描述不同原因,笔者认为可归咎于语义转换及感官反应的差异,对“油”(维吾尔)、“锥”(瑶)、“烈”(维吾尔)等特殊“味”要素仍须更精准描述。在性效关系上,以藏、蒙、维吾尔药的对应关系最为复杂,而土家、苗、瑶、黎、基诺医药都遵循了化简策略;性效关系是沟通药物药性与功效的纽带[26],而以药为线,寻找不同传统医药体系之间的互融会是解开民药药性本质的可行途径。

现有文献及学者已对各民族医药的药性理论进行了梳理,如藏药药性理论包括六味、八性、十七功效[15],维吾尔药药性理论包括四性、四级、九味,傣药药性包括五性、四气、八味等。笔者发现民药药性理论中存在要素内容涉面较多,要素机制宽杂的现象。如苗药药性理论包括三性、八味、入架、走关理论,又有五性、公母性、属经、十七质征(黏、糯、沙、硬、松、散、滑、腻、绵、脆等)理论[23],审其“五性”实为对药物来源(水、土、岩、矿、动)的分类,“公母性”反映了苗药的阴阳属性,“属经”(热、冷、快、慢、夜五经)是对苗药适应症的概括,“十七质征”是对苗药材质属性与服药注意的归纳。再如蒙药药性的“六味”理论除有单味6种外,还涉复合味46 656种,“味源”由土、水、火、气、空“五元素”二素合成一味;“味能”除了有对“三根”的“赫依”、“协日”、“巴达干”总能外,还有各味对应的细化效能;蒙药“八性”在“六味”之中,且因生味元素不同而“八性”成分含量有别;“十七功效”与“六味”及“八性”也有量化的对应关系……[27]。

从中药药性概念和要素的分析可以看出,药性要素组成的高度概括及关系简化,更利于对药学知识的掌握和实践。民药理论形成中对其他传统医学知识的吸纳[2830],导致药性理论的多元表达,如维吾尔药理论的药性分级、蒙药药性“分值”划级等现象可能有受域外文化影响。当代的民族医药,不论是医药理论整理还是复建,笔者都提倡医理的二次重构与提升,不以变更传统知识所依托的哲学“内核”[31]或向中医“归一”化为目标,对传统知识做必要的取舍。对民药药性理论的规范化,笔者提议可遵循以下原则:①“寒热”和“味”药性在传统医药中具有通识性,应以中药“四气”、“五味”药性为参照,统一其要素描述,据此可对无药性理论的民药进行“赋值”;②在各自传统医学理论或经验框架下,按作用基础、作用趋势、作用部位和作用效力分类,科学划裁要素内容;③对药性理论中的性效关系和要素关系要降维化繁,提高实践操作性,合理降低理论冗余。

3 中药与民族药药性要素分类

当今科学技术正深度介入并变革着医药领域,“民族医药理论与经验特征讲清楚”应是民族医药研究的重要原则[32],而药性理论因其是“药”“理”结合、沟通医理与用药实践的桥梁,有助于对传统医学理论本源的追溯,或通过比较和“求同解异”,有利于传统药物研究创新。国内已有学者根据民药药性特征进行用药规律研究[33],并在积极搭建包括药性、基源、功效、临床应用等信息在内的民药基础数据库[34],因此,有必要纵观中药、民药药性理论,统一药性要素分类标准,为不同传统医学体系下的药性特征研究奠定基础。为此,笔者在分析与比较中药和民药药性理论基础上,提出以“药质(气)”(medicinal quality)、“药味”(medicinal flavor)、“药势”(medicinal tendency)、 “药属”(medicinal tropism)、“药力”(medicinal degree)、“药能”(medicinal efficiency)为划分依据,实现对中药及藏、蒙、维、傣等12个民族医药的药性要素分类,结果见表2,该分类标准及概念见表3。

综上,任何一种医学形式都不可能孤立发展,正如倡导中西医学结合一样,我国各民族医药之间也需要合和与互通。对民族药药性理论的整理与规范化探讨,旨在从宏观层面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药性要素及分类标准,或仍需深入讨论;但“引玉”琢器,期冀由药物所承载的药性理论能成为沟通不同传统医学体系的衔接点。

[参考文献]

[1] 李志勇,李彦文,庞宗然,等民族药特色与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5):17

[2] 李志勇,李彦文,朴香兰,等论中药与民族药的关系[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1):26

[3] 骆和生 中药起源探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14(1):15

[4] Ruiping Fan,Ian Holliday Which medicine? Whose standard?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medical integration in China[J] J Med Ethics,2007,33(8):454

[5] 李志勇,李彦文,崔箭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发展简史[J].医学与哲学,2011,32(7):78

[6] 韩立炜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谈民族医药基础研究的特色与创新[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7):3379

[7] Hong Liya,Guo Zhiyong,Huang Kunhui, et al Ethnobotanical study on medicinal plants used by Maonan people in China[J] J Ethnobiol Ethnomed,2015,11:32

[8] 王耘,张燕玲,史新元,等基于药性组合的中药性效规律研究框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2,14(4):1798

[9] 张立平,汤尔群中药药性理论源流和内容范畴分析[J] 世界中医药,2014,9(8):998

[10] 高晓山中药药性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6

[11]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4

[12] 唐仕欢,杨洪军,黄璐琦论中药药性的概念、形成及其意义[J]中医杂志,2010,51(4):293

[13] 金锐,张冰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中药药性理论――药性形成的多源性[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2,10(11):1198

[14] 郑进,祁继光云南藏医药[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8:120

[15] 王学勇,吾布力・吐尔地,赵保胜,等藏药药性理论探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7):1199

[16] 赵敬华土家族医药学概论[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57

[17] 钟捷东黎族医药[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192

[18] 杨世林,郭绍荣,郑品昌 基诺族医药[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1:18

[19] 梁启成,钟鸣中国壮药学[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16

[20] 覃迅云,罗金裕,高志刚中国瑶药学[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27

[21] 青海省药品检验所,青海省藏医药研究所 中国藏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

[22] 佟海英,高学敏,王淳,等中药与蒙药药性理论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5):606

[23] 李飞雁,顾浩,郑虎占,等 苗药与中药药性理论之比较[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2,14(4):1812

[2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维吾尔药卷[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5

[2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傣药卷[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

[26] 肖斌,王耘,乔延江 中药药性与功效的关系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1):31

[2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蒙药卷[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

[28] Ma Zhiqiao, Hu Hao, He Tiantian,et al An assessment of traditional uighur medicine in current Xinjiang region(China) [J] Afr J Tradit Complement Altern Med,2014,11(2):301

[29] Paolo Roberti di sarsina, Luigi Ottaviani Joey Mella Tibetan medicine: a unique heritage of personcentered medicine[J] EPMA J,2011,2:385

[30] Bernstein J A,Stibich M A,LeBaron S Use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Mongolia: a suvey[J]Complement Ther Med,2002,10(1):42

[31] 麻勇斌论苗族医药基础理论研究的缺陷[J]贵州社会科学,2006(1):29

生物医药概念篇(10)

处方药的营销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概念营销

第二重境界:循证营销

第三重境界:关系营销

国内医药企业的处方药营销几乎全部停留在第三重境界;绝大部分外资和合资企业的营销属于第二重境界;个别有远见卓识的外资和合资企业采用了第一重境界的营销,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骄人业绩。

靠第三重境界的关系(带金)营销完成原始积累的国内企业,如果不提升营销的水平,必然会在越来越严峻的市场竞争中落败。而概念营销并非外企的专利,只要有想法、有办法,国内的产品同样可以进行成功的概念策划。

处方药概念营销分类

1.疗法概念营销

定义:一种新的治疗常规或标准(类似于临床治疗指南或真正发展为指南)。

策略:

(1)将自己的产品置于疗法概念中的有利位置;

(2)向临床医生推广该疗法;

(3)临床接受了该疗法,就自然确定了该产品的竞争地位。

案例:北京萌蒂(专业生产治疗癌痛的处方药)推出的《癌痛治疗三阶梯》,遵循了根据个体病情轻重逐级给药的原则:

轻度疼痛给予非阿片类(代表药物为意施丁),为第一阶梯;

中度疼痛给予弱阿片类(代表药物为奇曼丁),为第二阶梯;

重度疼痛给予强阿片类(代表药物为美施康定),为第三阶梯。

《癌痛治疗三阶梯》因为有理有据,又能简化临床医生的处方选择过程,在作为一种治疗规范在全国推广后,迅速被临床接受,从而确定了萌蒂的意施丁、奇曼丁、美施康定等多个产品的竞争地位,营销取得极大的成功。

2.机理概念营销

定义:对药物发生作用的原理进行提炼,创造新的概念。

策略:

1.深度挖掘该产品发挥药理作用的各个环节,找出关键点;

2.全面梳理临床分类标准和概念,找出机会点;

3.用上述关键点弥补机会点,并赋予逻辑的概念名称。

案例:杨森吗叮啉的“胃动力”。吗叮啉为外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直接作用于胃肠壁,可增加食管下部括约肌张力,防止胃一食管反流,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协调胃与十二指肠运动,抑制恶心、呕吐,并能有效地防止胆汁反流。

上段所述是药理和生理学专业术语,这些专业词汇虽然医生都能够理解和接受,但是不容易记忆,所以杨森经过加工,提炼出一个词:“胃动力”。 “胃动力”指的是胃肠道平滑肌蠕动,是一个生理学范畴的概念,但是经过提炼和后续推广,胃动力不足从一种消化不良的内在表现变成了病因,变成了一种分类标准,并快速造就了吗叮啉的成功。 “胃动力”概念的成功还表现为很容易被普通消费者接受,吗叮啉转为OTC后,这个概念更是被表达得淋漓尽致,为营销成功立下汗马功劳。

发展处方药概念的思路

处方药的概念发展不能信马由缰,必须遵循严密的流程,总体思路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建立假设:结合市场机会、临床进展、竞品策略,对产品进行深入分析,寻找关键点和机会点,提出概念假设。

2.收集证据:在此概念下寻找证据,收集国内外专业文献,听取专家意见,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罗列出A类、B类和C类证据。

3.建立逻辑:对所有证据进行结构化处理,在逻辑推理的基础上提炼出概念。

最终的概念必须符合以下评价指标:科学性、创新性、引导性。

科学性指的是不但要有循证依据,还要符合逻辑,这样才能够被专业人士接受;创新性指的是不但概念要新颖,还要符合国内外主要学术潮流;引导性是最终目的,指的是或者在新概念中明确自己的竞争地位,或者成为新概念的代表药物。

发展处方药概念的原则和方法

一个原则

发展处方药必须坚持以科学证据为本的原则。

处方药的概念发展不是一个创意过程,而是逻辑推理的结果,像目前很多OTC尤其是保健品那样凭空编撰概念是行不通的。

三个方法

1.联合其他产品共同形成治疗常规,并赋予临床学或医学哲学高度的概念。如通过医学模式,由生理学治疗模式向社会――生理――心理模式的转变,可以带动抗抑郁药的推广。

2.将生化、生理、解剖学的机理运用到临床。如上述的吗叮啉案例。

3.对现有临床概念进行梳理和整合,创造新的概念。如笔者2003年为丽珠的“达吉”创造的新的消化不良概念:“酶缺乏性消化不良”。

丽珠销售的韩国产品“达吉”含有多种消化酶和熊去氧胆酸,其中多种酶能够在消化道内精确定位释放,可以说在消化酶制剂中,“达吉”确实是一个好产品。此前,丽珠以200万元人民币的年服务费聘请一家著名外资广告公司制定了推广策略,主推消化酶的精确释放优势,市场反应不佳。

笔者通过研究发现,“达吉”面临的难题不是在消化酶品类中的地位问题,而是整个消化酶品类整体低迷的问题。当时的消化不良医学分类有两种:一是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二是分为动力性和化学性。如图1所示。这种分类对“达吉”有两个不利之处:第一,分类中没有提到酶缺乏,“达吉”没有根基,不容易被医生想起;第二,即便是“达吉”能够成为化学性消化不良竞争框架中的代表产品,和动力性的、器质性的产品也是并列、对立、排斥的关系,和吗叮啉会形成直接的竞争。

笔者进一步对国内专家进行探访,发现了两个关键点:第一,所谓的化学性消化不良,其实就是消化酶缺乏造成的;第二,消化酶缺乏与否与其他分类不排斥,也就是说,动力性的、器质性的和功能性的消化不良都有可能有消化酶缺乏,当然也可能不缺乏。

现在的情况比较明朗,那就是推出“酶缺乏性消化不良”概念,把消化不良分为酶缺乏性和酶不缺乏性,其中酶缺乏性消化不良与器质性、功能性和动力性是交叉关系,而不是并列排斥关系(如图2)。把“达吉”定位为“治疗酶缺乏性消化不良的第一选择”,将含有多种消化酶、精确定位释放等产品特点作为支持理由。

这样,“达吉”将原来的化学性消化不良概念淡化,从一个“边缘人”变成了不可或缺的治疗药物,和其他治疗胃病的药物由原来的竞争关系变成了联合用药关系。由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小结

上一篇: 动物学概念 下一篇: 地震勘探的原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