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网络舆情监管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31 16:30:17

加强网络舆情监管

加强网络舆情监管篇(1)

加强网上舆论宣传,推动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良性互动,是新形势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面对新形势,如何才能及时掌握学生网络舆情信息、准确把握网络舆情动态,并且进行良好的控制引导,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舆情工作常抓不懈。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构建和谐校园是推动发展的基本保障,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和积极化解网络舆论危机、努力营造良好舆论环境至关重要。

国内某些高校,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已经开展了校园网络舆情研究工作,出台了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管理办法,但除了少数高校成立了舆情研究中心、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并开展了舆情信息收集和研究工作外,大部分国内高校进行网络舆情收集,主要通过周刊、信息通报等形式汇总,或者在少数教师和学生中进行访谈,没有专门的舆情研究机构和专职人员对舆情进行具体分析研究,没有一套健全的舆情调研分析、研判等机制作保障,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校园网络舆情,从而无法有效处理舆情危机。

在国外,如美国几乎每所大学都设有一个面向全校的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学校召集和聘请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教师担任舆情调查研究人员,调查研究中心针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出现的许多复杂紧迫的现实问题,普遍采用以问题为核心的跨学科研究方式,以应对无法通过任何单一学科解决的问题。

要建立切实有效的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应急机制,必须准确把握校园网络舆情所处的阶段,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类型进行合理划分,提出专门的网络舆情管理部门构建方案,建立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的长效工作机制,打破高校管理工作条块分割的局面,形成一种制度,以期达到对高校网络舆情有效监管和合理引导的效果。通过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监管及引导前提和现状进行诊断,合理划分网络舆情的类型、完善监管和引导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管理提供正确引导,开拓育人新空间。

1.通过界定网络环境下高校舆情的内涵及功能,阐述高校加强网络舆情监管和引导的时代意义,揭示新媒体时代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监管和引导面临的契机和挑战,科学、系统地论证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监管与引导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高校的网络舆情指在一定时期内发生在互联网空间中,围绕一定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所引发的高校师生网民和其他社会公众在社会政治态度方面的重大变化及其舆情传播、影响的态势。具有高速互动性、内容复杂性和难控性及发生即时性等特点,并具有三个方面的价值功能:一是有导向内化功能。即可以通过积极的舆情引导启发教育师生,使之内化为精神动力,外显为高尚行为,从而把师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二是预警预防功能。即通过关注舆情的形成和发展,及时把握师生思想动态,对可能出现的矛盾或危险保持警醒,以便科学研判,采取措施防止危机事件发生;三是维护稳定功能。高校网络舆情信息通过导向内化、预警预防,客观上实现维护校园稳定的功能。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的主体是知识层次高、参与意识强、好奇心理重、个性化特征明显的在校大学生这样的特殊群体。一旦负面的舆情蔓延,将会给高校维稳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为此,建立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的监控和引导机制,预防高校负面舆情的蔓延和传播,监控不良舆情的传播将给高校工作带来的危害,对和谐校园的创建有重要作用。

2.从高校网络舆情产生的背景、特点和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探究和分析,提出构建高校网络舆情监管和引导机制的方案。

构建高校网络舆情监管机制。包括:①学校成立网络舆情监控组,统一指挥,集中力量,有效协调各部门,对前期预警及应急处理阶段的网络舆情进行分析。高校应组建一支以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学干部为主的网络舆情监控组,从事网络舆情信息监测工作,密切关注突发事件发生后关于事态的网络舆论发展趋势,保持对各种网络舆论的第一时间获知权,围绕热点问题主动撰写贴文,有效引导网上舆论,并定期对网络舆情进行分类整理,提供舆情监测分析报告。②构建运用有害信息过滤系统。除仍保留断开物理连接、地址库过滤和防火墙过滤三种传统的针对网络进行限制的过滤方法外,还可以采用地址库过滤和内容分析结合的方法,采用主干网接入和旁路侦听等硬件设备接入方法,利用技术手段直接屏蔽检测到的有害信息进入网络。

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包括:①加强校园网络舆情“预警”,建设高校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应急机制。建立实时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对舆情中反映的热点问题进展情况给予准确的分析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加强学校与师生的互动,确保师生对自身利益相关问题及热点事件的知情权,主导网络舆情,赢得师生的信任与支持,避免事态向消极方向发展。②建设主流校园网络舆论阵地,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通过网络新闻发言人定期在校园网络上就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学校的相关政策进行解答;遇到突发事件时,第一时间将相关信息通过网络和手机等媒介,实事求是地把真相和事实及时告诉师生,提高高校工作的透明度,更有利于突发事件的解决和化解。③打造网络思政专业化团队,加强高校辅导员博客的建设。④建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部门。⑤普及大学生的网络安全知识。

高校网络舆情关系高校的稳定与发展,正确合理地引导不仅直接关系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高校师生尤其是大学生是网络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主体。正确分析高校网络的舆情,因势利导,提高新形势下分析网络舆情信息的能力,及时准确地掌握高校网络舆情动态、传播方式和特点,从而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及时监测分析、有效引导并积极化解,这对维护高校各方面工作的稳定,保障高校正常教学、科研秩序及构建和谐校园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郭红卫,李琳琳.高校网络舆情的成因、特点及引导策略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11(9):211-212.

加强网络舆情监管篇(2)

摘 要: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高速传播、匿名性与互动性等特点,极大地扩散了学生对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观点,并在高校、社会上引发巨大反响。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监管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必须结合网络舆情现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积极开展网络舆情专题调研,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及规章体系。同时,加强教育和引导工作,推动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

关键词 :信息化;高校网络舆情;监管机制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2.019

0 引言

信息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促使网络成为高校网络舆情产生与发展的基本平台,对于高校危机事件的形成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如何加强网络舆情监管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热点。

1 信息化时代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在我国迅速普及。据我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国网民数量高达5.64亿,新增网民人数5 090万,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42.1%。信息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推动了网络这一信息传播主要通道的应用。据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主体仍为30岁及以下青年群体,20-29岁的网民约占我国网民的31.5%,而高校大学生正好处于该年龄段。网络涵盖了视频、图片、文字等各种形式的多元化直播,因而备受广大网民关注。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开展思想交流的基本平台,在这一平台的高速传播下,各种突发性事件、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同学生利益息息相关的热点事件都会以最快速度在该平台出现,引发广大学生的关注与激烈讨论,最初可能仅仅少数人发表观点,随着各种意见的广泛扩散与深入讨论,各类观点深入交流与碰撞,少数人的意见就转化为多数人的意识,讨论主题也开始日趋特定化,推动了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因此,网络舆情及危机管理成为高校不得不面对的重大课题,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看事情极为敏感与热情,极易冲动,会对网络传闻给予热切地关注,再加上当前在线交流与通讯产品使用率的逐步提高,导致学生已经成为高校网络舆情及危机事件产生的关键因素,高校能否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加强网络舆情监管,对于推动校园网络文化健康、良好发展,维护整个社会的安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高校网络舆情现状

随着网络的广泛普及与应用,为高校师生学习与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虚拟的网络空间各种虚假信息、不实言论充斥,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言行,制约高校网络舆情监管工作顺利开展。近年来,我国网络规范制度日臻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监督管理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不少高校已建立起自己的教育网站、博客及舆情网络管理中心。在日趋宽松与透明的环境中,搞好网络舆情监管仍需各大院校的不懈努力。

(1)当前高校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如今,网络早已完全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及生活中,目前统计显示,多数大学生网龄均5年以上,网龄不超过5年的学生仅占32%,接近70%的大学生接触并使用网络超过5年。由此可见,网络已对高校学生的生活及学习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电脑在大学生中广泛普及与利用,多数学生日上网时间超过3h,其中,大二、大三年级日均上网时间及人数显著高于大一年级,表明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网络使用显著高于大一年级的学生。这同大学生对于高校环境的熟悉度、认知度及各阶段学习、培养情况息息相关。由此可见,网络成为高校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获取方式已经为多数学生所认可。

(2)网络道德对大学生的约束情况。网络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大学生生活学习等各领域“一网打尽”。由此也催生了各种网络道德问题,如黑客、网污他人隐私权等侵犯行为对社会、个人带来了巨大的困扰。现实社会中所存在的道德理论在面对网络社会时备感压力与挑战,网络的虚拟性导致道德虚无、冷漠及相对主义意识及行为盛行,极大地削弱了道德监督功能。较网络发展势头不同,网络伦理及网络道德建设明显滞后,导致网络道德难以对大学生网络行为带来有效的约束。

(3)网络实名制落实的状况和大学生的态度。由于互联网虚拟身份展开诈骗的行为日趋猖獗,国家已经意识到网民身份的虚拟性对网络健康发展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出台了相关管理政策,推行网络实名制。虽然已有大批网站响应政策号召,在实名制操作中走在前列,但由于网络业界消极抵抗,执法部门监管难度大等问题,该时期网络实名制的推行更多需要借助于行业自律。

3 高校网络舆情监管对策

3.1 展开网络舆情信息搜集与专题研究

作为高校网络舆情监管工作开展的前提,必须对高校网络舆情信息进行搜集,对其展开专题研究,这是做好高校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第一步。网络舆情信息搜集,指的是高校教师及管理人员,结合某一科学的分类标准,采用有效的搜集方法,对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展开搜集,为了提高网络舆情的搜集效果,应建立相应的舆情信息系统,设立专职监测员,积极开展舆情信息搜集。针对常规舆情信息搜集,可借助于学校网站、贴吧、论坛等加以全天候监控。就突发性事件而言,应事先安排好监控时间,实时搜集舆情信息。

近年来,各种网络信息的日趋复杂、难以辨认。就所搜集的网络舆情信息,还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加以专题研究、分析和编辑,充分挖掘舆情信息的价值,找出解决舆情问题的途径。具体而言,需要对舆情来源进行分析,对其真伪进行分析,明确舆情信息的起源范围,验证其真实与否。以便正确地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发展动态进行明确,就已出现的问题同学生展开交流,化解其疑惑,避免不良舆情进一步扩大。

3.2 建立高效规范的监管体制

为了有效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监管工作,必须建立全面、完善的管理体制与规章制度,以便为有效开展监管工作提供保障。

首先,必须建立健全管理责任制。在高校网络舆情监管中,必须从制度方面对各机构、部门相应的责任加以明确,做到“谁负责、谁管理”,将各项责任落实到各部门和个人。同时,应明确分工,对各主管领导所负责的具体工作加以落实,使各机构、部门在面对某一问题时能够相互协调好各自的工作,提高监管工作的效率。当处理舆情事件时,必须建立相应的追责机制,对于属于哪一部门所管辖的,但却未做好导致带来重大不良影响的,给予严肃的批评,并追究负责人员的责任。

其次,应建立完善的安全技术保障制。提高网络舆情监管力度,必须借助于有效的技术保障,因此,高校必须加强技术投入,保障网络硬件,建立防火墙,保护校园网,并全面推行网络实名制,同时加强认证,构建大学生个人网络信用账户,采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对外界不良舆情信息的进入加以拦截等。

再次,加快建立日常工作制。一方面,应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规范,对何种人员有资格信息进行明确,对信息者的身份加以认证;另一方面,增强对微博、邮件、QQ群等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不良舆情并加以处理。此外,还应定期对高校网站的不良信息加以清理,将不良舆情信息的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3.3 加强教育与引导,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网络

网络舆情正如高校学生思想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作为其学习与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网络成为其遭遇挫折、情绪不佳之时的重要排解途径,多数大学生均依赖网络抒发内心的“呐喊”,通过聊天、发帖等发泄内心的抑郁。因此,高校能够借助于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动态进行及时了解,密切关注校园网络中的各类舆论,及时发现问题,釆取有利措施加以教育和引导。同时,注重加强教育,使学生学会科学使用网络,注重培养其自律意识,使学生在面对重大舆情事件时,能够冷静、客观的看待,并自我监督和约束,不随意在网上发表言论。就高校教师及管理人员而言,应注意营造一个理性、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切实保证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安全性、有序性。

3.4 构建完善的舆情监控保障机制

建立高校网络舆情监控与评估机制。建立网络舆情监控机制,旨在对高校网络舆情信息、发展、导向等情况加以准确把握,及时将最新情况反映给相关部门,以便有效地开展危机预警。与此同时,必须构建规范的预防监控系统,通过事前预防、事后补救等,加强监控。还应构建完善的沟通机制,增强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一旦存在舆情事件,各部门应及时予以沟通和配合,迅速对事件真相进行和澄清,稳定师生情绪。必须加快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监控与评估机制,组织人员采用现代化分析方法,对网络舆情信息加以鉴别、筛选、归纳、处理等。具体而言,应及时发现并对网络舆情信息加以整理。针对网络及手机网络舆情等必须敏锐洞察,从宏观视角加以分析,综合评估;同时需要认真加以甄别和筛选,注重从各方面对舆情信息素材进行收集,不仅包括赞成意见,还包括有反对意见,避免“一边倒”情况出现,确保舆情的客观真实性;对舆情信息加以科学分析与评估,就相同的事件,通常存在不同的报道与讨论,存在不同的观点。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对此类报道及言论加以全面分析,以增强对舆情信息广度、深度的了解,全面揭示舆情的未来走向。就网络上师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应给予高度重视;此外,还应形成定期评估机制,为舆情走势及决策提供参考,定期评估可以月、季、年作为周期,构建固定的高校网络舆情监控评估机制,无论有无重大事件,都必须对该阶段舆情动态展开阶段性评估,并对舆情形势加以科学研判。

建立网络舆情跟进机制。高校必须成立网络舆情跟进小组,对舆情信息最新情况进行跟踪,要求有关人员必须具有敏锐和深刻的洞察力及严格的保密性。针对舆情信息的报送等相关要求,组织小组成员跟进网络舆情发展状况。跟进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各项规章制度的要求。同时,应制定行动规范与准则,结合“全面性、时效性、准确性、针对性、简洁性”等原则,分别对动态、热点、反馈、汇总、专题、预测等类型内容加以关注。

建立实名制完善机制。为了建立高校师生网络实名制注册机制,关键需要搭建网络账号管理、认证系统。就所有需进入校园网的师生,均需在该系统注册和填写真实的、详细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学号(工作证号)、身份证号、院系、班级等,并携带有关证件到高校网络管理部门,将账号激活,有关人员应对师生的相关证件进行查验。对有关信息进行核对,保证注册信息真实、无误之后,方可激活该账号。就已开通账号的师生,网络管理人员也当定期对账号进行监控,就长期不用账号或毕业学生帐号,应及时进行销户。严禁一人多号、一号多用等情况出现。还应加强高校服务器管理,定期对网站信息加以监督审查。

建立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警指的是从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出现征兆至该事件开始造成可以感知的不良影响与损失的时间段内,对事件采取的一系列化解与应对措施。对于高校网络舆情事件而言,虽产生原因较为复杂,在一定程度上难以避免,但仍属于有迹可循的。若事先制定了完善的预警机制,将有可能及时发现事件苗头,并将其消除于萌芽中,做到防患于未然。高校应制定完善的突发事件预警方案,就影响重大的事件,制定严谨的预警方案,制定后还必须就预案内容展开培训与演练,培养一批应急队伍,要求人人明确应急流程,并对预警所需资源进行识别,对预警准备情况进行评价,对预警可行性进行检验,并制定预警改进方案。

建立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快速反应与应急处置机制。由于舆情信息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大、突发性等特点。因此,必须加快舆情快速反应及应急处理机制的建立,在重大舆情事件发生前务必做好万全准备,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治理”。当有征兆时,必须展开应急处理,最大限度地降低负面影响。有关部门应对重大舆情事件时,必须及时将真相公布,避免不实报道扩散,尽快平息相关事宜,抢占舆论阵地。

建立突发事件善后协调机制。在对重大网络舆情事件进行应急处置和解决后,高校应尽快恢复教学、科研工作及师生生活的正常秩序,通过网络对事件处理情况进行公布和反馈。同时,对该事件展开评论与引导,使高校师生对该事件进行科学地认识,进一步削减该事件对师生造成的不良影响。

4 结语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在高校日趋普及的同时,也为高校网络舆情监管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要求各大高校必须加快转变传统管理观念,对高校网络舆情展开专题研究,对其特点、影响及发展规律进行科学研究,创新网络舆情监管方法,制定系统、完善的网络舆情监管机制及配套规章体质,做好高校网络舆情监管工作。在开展网络舆情监管前必须事先明确监管目标,制定阶段化监管方案,确立网络舆情监管组织责任制,以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日常监管工作,更好地应对高校网络舆情存在的各类问题。

参考文献

1 胡圣东,杨文德.网络舆情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8)

加强网络舆情监管篇(3)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监管的对策

网络环境当前已成为社会整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实现对网络舆情的有效监管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所涉及的参与主体广泛,致使监管的难度较大,但是,面对当前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实现对网络舆情的监管势在必行,而其工作的重点在于要将管与疏相结合,并以疏为主来开展网络舆情的监管工作。[2]

(1)要客观地对待网络舆情并加以充分利用。由于网络舆情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力,使当前监管部门“谈虎色变”,以至于在监管工作上无法摆正心态。因此,加强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首要前提便是要客观地对待网络舆论,做到管与疏相结合,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网络舆情,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来面对网络舆情,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来接受网络舆情,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网络环境的发展变化。与此同时,要善于利用网络舆情。移动网络媒介具备方便、快捷且互动性较强的特点,基于此,积极地利用网络舆情,能够更好地了解民情,从而集中民意,将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做好。

(2)要以“先发制人”的思想抢占舆论的先机。党和政府要以先发制人的思想抢占舆论先机,以正确引导舆论方向。这就要求党和政府部门要积极地关注当前网络舆论的焦点,针对民众所关心的问题,以最及时的速度将有效信息公之于众,在第一时间内占领网络舆论受众的视野与思想,从而有效遏制虚假信息的传播,引导舆论指向以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与此同时,要尽量避免官话形式的沟通方式,在与网民进行互动的过程中,要以诚恳的方式获得网民的支持与理解,确保在出现网民关注焦点问题时,能够实事求是地去分析问题,进而发表具有说服力的言论,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引导网民的思想,使其明辨是非,理智且客观地参与到互动中。[3]针对网络突发性的重大事件,一定要准确且透明的公布事情的相关信息,在澄清事实的基础上,避免群众受到谣言的误导,从而以事实真相制止谣言惑众,占领网络舆论上的主动权,全面掌握网络舆情的动态与方向。

(3)建立与公众沟通的平台,加强对舆论的疏导。按照当前关于网络舆情监管的要求,建立与公众沟通的平台,在党与群众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能够在加强与网民互动的基础上,使网民可以畅通无阻且及时地将个人意愿反映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内了解民意,并能够针对问题做出迅速反应,将矛盾及时扼杀在萌芽中,以确保有效化解矛盾,从而确保社会的和谐与国家的稳定,进而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加强网络舆情监管篇(4)

1.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催生了更加复杂的舆情状况。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国内网民数量呈现出直线上升的态势,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网民已经超过了5亿,网民年龄、职业、分布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互联网的普及覆盖到了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加上微博、论坛等网络平台的发酵,网络正逐步取代传统媒体称为第一媒体。在这样的背景下,接近于全员参与的网民群体形成了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网络舆情也向着更为复杂的方向发展。

2.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对网络舆情产生了明显影响。中国的快速崛起一直以来都是西方国家以及周边地区个别用心险恶的国家不愿意看到的,国内外敌对势力、分裂主义势力在正面对我国实施攻击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但是日益发展的网络技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方便的平台。他们利用网络平台抹黑中国,以及攻击我国政府网站,获取机密信息,散步不实言论以及鼓动骚乱等等,危害了国家安全以及对国内社会稳定产生了严重影响。

3.网络自身特点导致网络舆情监测管理难度加大。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传媒手段,具有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多种特点,互联网具有虚拟性和隐蔽性,网民发表言论可以隐匿身份,少了身份论证以及道德方面的顾虑,各种不实言论、偏激内容时有出现。网络具有的聚合联动功能很容易让网民从网上的交流转变为网下的聚集,一旦不实言论经过煽动与发酵,容易成为较大负面影响事件,启东事件就是鲜活的案例。互联网同时具备开放性和超时空性的特点,网络舆情后续取证难度较大,管理存在较大难度。

二、当前我国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不足

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网络舆情管理能够及时搜集群众的意愿,同时发现各种苗头性信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维护社会稳定和保证国家安全。但是,我国网络舆情管理检测工作起步较晚,经验不足,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一是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力量未能有效整合。当前,各地在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力量方面情况不一,有的地区以县委宣传部门为主,有的地区以政府办为主,也有的地区以公安部门为主,没有在政府或者县委层面建立起统一的协调组织,对本辖区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力量进行有效的整合,没有能够发挥力量聚合的拳头效应。也有的地区在网络舆情监测管理部门人员的配备上专业性不足,也是导致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工作成效低下的重要方面。

二是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齐全。我国各地对于网络舆情监测与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各地区在制度制定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不仅表现在互联网层面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在具体的网络舆情监测与管理方面也缺乏完善的规范性制度,导致事项与人员查处难度较大,尤其是在对一些个案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无法准确找到相关法律法规的依据,陷入了尴尬境地。

三是网络舆情监测管理模式处于被动应付。目前,各地在网络舆情监测与管理工作中,“灭火式”工作模式仍然占据主要位置,主动和前置介入不足,长效管理机制不足,属于典型的被动应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注重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

四是网络舆情监测管理方法没有与时俱进。部分地区在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工作中方法陈旧,习惯于采取删帖、跟帖这样的简单方式进行处置,甚至出现跨省追捕这样的事件,应对复杂网络环境的能力与意识眼中不足,没有能够针对网络舆情实际情况开展先发制人,对于网络舆情研判力度不足,对于其中的规律性方面没有能够有效掌握,导致整体管理成效低下。

五是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协调机制不够完备。大部分地区在网络舆情监控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着方案可操作性不强的状况,协调机制、处置机制、反馈机制等方面存在着薄弱环节,尤其是在黄金4小时处置方面效能不高,未能建立起多部门联合、有效互动、资源整合、力量聚合的有效处置机制。

三、对进一步强化国内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1.设立牵头部门,进一步整合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力量

目前各地区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力量主要集中在宣传、公安以及政府办、局等部门单位,为了进一步整合工作力量,可以设立政府或者县委层面的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委员会或者类似机构,统筹协调辖区内的全部监测管理力量,必要时还可以吸纳电信、移动等技术部门参与,实现人员、技术与设备的最佳整合,进一步提高工作成效。

2.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构建网络舆情监测管理体系

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网络舆情监测、研判、预警、反应机制,及时掌控苗头性舆情,掌握处置主动权。要完善线索搜集、监测监控、证据固定、预警处置一体化处理机制,建立起多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动处置机制,进一步整合各职能部门工作资源,网上网下联动,风度不良信息。

3.创新工作方式,进一步营造网络舆情和谐可信环境

要完善网络舆情监测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处置各类问题,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在主管部门引导下建立起诚信自律体系,创设良好的网络环境。同时,监测管理部门要与正面主流网络媒体的联系沟通,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体系,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氛围。

4.及时处置应对,进一步促进网络舆情良性平稳过渡

要及时发现各种不良信息的苗头,主动提前介入处置,迅速启动预案,尽可能地将危机处置和化解在初始阶段。要致力于推动政府部门与民间网络代表的对话,及时公布真相,取信于民,并听取网民的合理建议,相互之间建立起信任,通过互动方式平稳过渡,并建立起互动的良好机制。

加强网络舆情监管篇(5)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1

一、我国网络舆情政府监管的现状

1.初步建立了相关的网络法律法规

到目前为止,我国相继颁布了八十多部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其它规定。[1]我国网络立法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创制的法律;国务院创制的行政法规;行业最高部门即拥有规则权的法规机构创制的行政规章。我国关于网络法律法规的主要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利用互联网开展对外宣传暂行规定》、《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网络传播试听节目管理办法》、《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等。

2.网络管理机构日益健全

政府参与网络监管的行政机构日益完善,概括起来可分为三类:[2]第一类是接入管制部门。工业信息产业部与工商部是我国网络媒体的接入管制部门。第二类是安全管制部门。我国的公安部门与国家安全部门是网络媒体的安全管制部门。第三类是内容管制部门。中央和地方的新闻办公室和对外宣传办公室是我国网络媒体最直接的内容管制部门。

3.逐步将先进技术引入网络舆情监管系统

目前对网络有害信息进行控制的技术手段主要是通过设置防火墙、安装过滤软件、实施内容监控等来实现,具体来说,目前网络媒体的技术监控手段主要有:身份认证、阻止进入、过滤和分级,我国目前主要采取前三种。目前我国网络安全的保障主要依靠技术上的不断升级,在实践过程中大多数强调自我保护,设立密码和安装防火墙等。

二、我国网络舆情政府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1.应对网络舆情速度迟缓

近年来,政府越来越重视网络的作用,对网络信息的处理也很及时,但是也有不少地方和部门还是作为不够,应对网络舆情不够及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发信信息晚,这些地方和部门没有专门人员盯网,更没有专门的应对网络信息的机构,对网络信息发现不及时,即使发现也无法找到相应的处理机构。二是缺乏专业技能,许多地方和部门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对网络信息研究不够,应对乏力。三是协调共治的复杂性,在舆情信息的处理上,可能涉及多个部门,由于部门之间协调共治需要时间磨合,因此,可能出现应对迟缓的情况。

2.网络舆情的监测和预警手段滞后

互联网每天新增海量信息,传统的人工化监看手段已远不能保证获取网络信息的时效性,究其原因我们可以发现以下两方面:第一,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分析工作十分复杂,网络舆情具有苑判浴⒒ザ性和多变性等特点,这就决定网络舆情监测必须应用高度智能化的信息分析和处理技术,以挨饿包网络舆情研判及时准确。第二,目前仅有国安、公安和宣传部门在使用高度智能化的信息分析和处理技术,远远不能满足政府相关工作的需要。所有涉及面向公众服务的政府部门原则上都应该引入智能化网络舆情信息分析和处理技术,以妥善应对日益增强和多样化的网络舆论场。[3]

3.网络舆情监管部门协调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设立网络监管机构的法律依据是《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办法》规定涉及网络的相关监管部门就有国务院新闻办、工业信息产业部、文化部、公安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政法委等二十多个部门。这种模式不仅导致相关部门之间的利益相争,协调难度加大,而且更为严重的是会产生一些弊端:其一,造成全盘规划政策的困难;其二,导致监管的低效率。不仅加大了监管成本。降低了监管效率,而且导致争功诿过、执法责任不明等法律后果。

三、网络舆情政府监管的对策建议

1.加强政府对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

要加强政府对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必须着力构建提升民主决策机制,坚持民主执政,增强人民公众诉求表达的信心,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动力。制定并完善诉求表达行为的运作机制,建立政府信息披露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及重大事项的社会公示制度,以使公众充分了解信息,正确认识和理性判断网络信息,为公众参与政府决策、表达合理诉求提供渠道和保障,只有在公众充分知情和了解信息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引导网络舆情朝着积极的方向的发展。

2.建立网络信息预警机制

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要结合日常监测和突发事件监测,随时掌握网络舆情的导向、特点和趋势。日常监测的意义在于随时了解网络舆情动态、方向;一旦发现有不利于社会稳定、重大的虚假舆情,可以及时反馈到有关部门,[4]为有关部门提供社会舆情方面的决策支持。网络舆情的突发事件监测在于及时准确的获得最新信息并加以处理,避免出现有价值的信息被遗漏或者忽视,从而有利于对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和研判,避免对处理决策产生误导。

3.建立健全网络信息沟通机制

网络舆情的发展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处理不好就很可能演变成一场大规模的,因此,建立信息反馈与沟通机制非常重要,有助于及时掌握网民的诉求。要充分发挥门户网站的作用,重视政府网站的留言板和论坛的作用,积极主动地和群众进行交流,让挤压在群众心中的具有普遍性的矛盾拿到网上形成碰撞,从而有利于促进问题的广泛讨论和解决。

4.完善责任追究机制

网络舆情的爆发通常与网民的正义感相关联,很多网络舆情的传播都是基于义愤或对社会不公现象的痛恨。无论是为了维护正义原则的有效性还是保证社会持续的稳定,整个社会都必须求助于制度的保障,必须通过一定的惩罚机制来惩治非正义行为,以使社会正义得到弘扬。因此,就必须对恶意传播虚假信息,造成不良后果的相关责任人进行惩罚,维护社会公平,保障社会稳定。同时,要完善领导干部问责制,对网络舆情监管不力,使网络舆情事件持续恶化,对政府权威和公信力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参考文献:

[1]张小罗.论网络媒体之政府管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164.

加强网络舆情监管篇(6)

监狱是我国重要的刑罚执行机关,是我国司法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对于监狱网络舆情的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十分不完善。我国对网络舆情分析的研究始于2005年,之后相关的研究逐年递增。截至2014年11月,在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上以网络舆情为主题的研究成果共有5782篇,以涉警舆情为主题的研究成果共有78篇,以监狱(网络)舆情为主题的研究成果只有5篇。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近阶段对于公安、司法等涉警行业的网络舆情的分析和研究才刚刚起步,文献成果较少。

1国内监狱与网络舆情突发问题应对的现状

1.1网络舆情的特点网络舆情是广大公众,充分利用互联网,自由表达自己的态度、意见、观点和情绪等。网络舆情的主体是网民,网民虽然具有很大的参考性,但是不代表所有的民意。网络舆情的主要载体是网络上的各种社交软件、新闻网站等。网络舆情经过网络的传播,与一般的现实舆情不同,有许多独特的特点。第一是具有丰富性和多元性,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网络交流十分简单而且方便,能够广泛地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第二是网络舆情具有情绪化和非理性化的特点。公众由于心理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或者受其他公众的影响,常常出现不理性化的舆情。再加上网民的责任意识不高,没有网络文明的意识,出现了不少相互谩骂、恶意攻击的问题,情绪化和非理性化严重。第三是从众化和群体极化。在网络舆论中,存在着故意夸大事实,歪曲事实的问题。一些志同道合的网民在网络上交流沟通后,出现群体极化,甚至更加极端的情况,听不到不同的意见,渐渐脱离现实情况。而且网民的从众心理比较严重,常常不顾及事实,只听别人的一面之词。1.2监狱网络舆情监狱网络舆情由于其特殊性,具有自己的特点,监狱网络舆情具有敏感性、突发性、负面性、可控性差的特点。监狱是司法机关的重要部分,既有教育改造的职责,也承担着刑罚的执行责任。监狱工作具有保密性,成为人们挖掘的重点,随着我国依法治国的观念深入人心,监狱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公众的关注。尤其是涉及到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等的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处理,非常容易引发网络舆论危机。其后续的连锁反应,也十分严重,对于司法机关的公信力是一个严重的考验。监狱在公众心中的正义形象将会受到影响,甚至带来社会恐慌。1.3应对现状近年来,监狱网络舆情的负面舆情不断上升,并且舆情的发生点分布不均,有网络暴力向现实演变的趋向。随着媒体结构越来越多元化,监狱网络舆情的信息来源越来越多,舆情的受众越来越多。但是传播主体大多判断能力不高,没有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很容易受到舆论的影响,出现盲从的现象。目前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监狱相关机关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前期没有危机预警,在后期恢复阶段,处理能力有限。监狱管理部门的日常管理不规范,没有危机意识,并且在工作中出现了违法违纪的行为,造成了舆论危机。在案件曝光前,已经发现并进行了处理,但没有向社会公布,造成了曝光后的被动局面,没有把握控制舆情危机的最佳时期。而且与媒体缺乏沟通交流,造成舆情反复,降低了监狱执法的公信力。

2监狱处理网络舆情危机的问题

2.1决策层不重视,没有应对的长效机制决策层不重视网络舆情危机的处理,没有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造成对网络舆情危机可控性差的局面,影响执法机关的公信力。网络舆情危机应急处理,应该是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的一部分,但是目前并没有纳入其中。监狱不能准确地评估网络舆情危机,缺乏长效的预警机制以及管理机制,往往造成危机进一步爆发。2.2缺乏监狱信息化建设人才目前,监狱缺乏信息化建设人才,监测舆情缺乏及时性和有效性,仅靠一些检测人员的主观判断,往往使涉警舆情在第一时间错过了处理和应对。相关工作人员缺乏网络舆情危机意识,不能准确地分析和判读网络舆情危机,便不能及时控制危机,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不能及时消除公众的质疑。2.3经费紧张当前,各级监狱机关正在建立网络舆情的应对体系,在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部分监狱的机关,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不能进一步完善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机制[5]。许多地区的信息化建设,都是通过自筹的资金进行的,对于全区的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系统的建设,很难实施。资金不足,经费紧张,不能加强对现有技术人员的的培训工作,覆盖全区或者全省的网络系统不能建立,缺乏必要的网络监控和处理机制。2.4后备人才严重不足监狱现有人员信息化水平较低,后备人才严重不足。不重视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管理,没有后备人才,往往造成网络舆情危机进一步扩大。当前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水平有限,技术手段比较简单,没有良好的危机检测系统和预警系统,无法保证对于网络舆情危机,能够有效地进行控制和处理。

3监狱处理网络舆情危机的对策

3.1重视网络舆情危机处理领导决策层要重视网络舆情危机的处理,建立长效的预警机制和管理机制,完善应对处置预案。可以设置网络舆论危机管理小组,负责网络监控和信息的,及时判断舆论的导向、性质和可能的后果等,在最短的时间内,消除公众的质疑,避免舆论进一步扩散[6]。要及时整理和收集网络上各种信息资料,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分析,预测潜在的危机。可以联合专家学者和司法人员,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理方案,提高应对网络舆论危机的能力。3.2加强信息化人才建设,充实后备人才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对现有工作人员的要定时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同时要制定完善的人才计划,充实后备人才。要注重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既能够掌握监狱管理的工作,又了解信息化假设,了解网络舆情的特点和传播规律,相互配合,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危机管理团队。3.3增加资金投入,改进网络技术网络舆情危机处理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加强信息化建设,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需要有政府财政的支持,加大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通过改进网络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管理。利用网络技术,能够对相关的网站信息进行分类,从中挑选出与监狱网络舆情相关的内容,判断舆情的结果,并对监狱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的监测。

4监狱与网络舆情突发问题对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要培养高素质的监狱信息化专业人才,既要重视网络技术的培养,也要重视对刑事执行机关管理的培养。要完善专业课程设置,合理设置专业课程的权重,使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关注网络舆情的内容和趋势,及时收集整理相关信息,进行分析、预估和判断。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技术,使教学更有实效性和针对性,培养具有实用性的人才。

5加强校局合作,努力为司法行业系统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要加强相关院校和监狱机关的合作,在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政法警察类院校要充分发挥办学的优势,使学生参与到实践问题的处理中,积极与行业相关部门合作,完善监狱网络舆情危机处理系统和应急方案。对监狱网络舆情进行合理划分,采取相应的措施,培养学生应对不同情况的处理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要继续丰富校局合作的内容和方式。学校应当紧密跟随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继续加强与行业有关的应用研究,力争为实务部门解决具体问题。总之,当前我国监狱在处理舆情危机方面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没有建立长效的应急机制,资金和人才投入不足。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合理措施,促进监狱部门更好地处理网络舆情危机,提高执法部门的公信力。

参考文献:

[1]王治荃.新媒体背景下监狱应对突发事件的危机与对策——以“讷河监狱囚犯猎艳案”为视角[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5,13(2):107-111.

加强网络舆情监管篇(7)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2. 031

[中图分类号] F272.7;TP3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2- 0052- 03

舆情,就是“群众的意见和态度”,主要包括社会舆情、媒体舆情以及新兴的网络舆情。舆情管理就是对群众意见和态度的收集、研判、决策、处置、总结等环节的总和,及时掌握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有针对的正确引导,是一项全局性、基础性工作。

在我国社会转型期间各类突发事件呈上升趋势,其内容涉及社会各行各业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作为提供煤炭企业,存在着安全事故影响造成影响过大、社会关注度较高等问题,较容易引发突发新闻事件给企业造成负面影响,带来不稳定因素。

1 关于互联网舆情的思考

1.1 关于互联网舆情的解释

互联网舆情主要是指网民对传载于互联网上的关于现实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出的评价、观念、意见、态度以及情绪等。互联网舆情主要通过博客(微博客)、即时通讯、电子公告牌、网站论坛等互联网应用形式来表达。

互联网舆情监测导控是有关部门基于特定目的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对网络上的政情、社情等舆情进行监测研判和引导管控。重点是对“事关本地”、“人关本地” 的涉及维护稳定的负面舆情,对敏感时期、重点地区、特殊人员和突发事件所产生的舆情,以及对网上恶意炒作影响维护稳定的舆情进行监测和导控。

1.2 互联网舆情来源

在开放、虚拟的互联网中, 网络舆情的传播迅速, 内容多元, 互动性强,互联网舆情主要来源于网站新闻评论、论坛与社区BBS、聚合新闻RSS、QQ、MSN、博客、微博,具有迅捷性、随意性、多元化性、隐蔽性、偏差性、突发性的特点。

1.3 互联网舆情的新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化,互联网舆情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互联网舆情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互联网独当一面,成为网络舆论的独立源头;

(2)互动成为网络舆情的最主要的特色;

(3)互联网与手机结合,网络舆论更具杀伤力;

(4)互联网和传统媒体相互借力,放大舆论;

(5)调整网络表达方式,抑制“群体极化现象”。

2 煤炭企业的互联网舆情管理

2.1 煤炭企业信息化进展情况

煤炭企业从实际出发,不断开拓进取,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企业信息化加快推进。信息技术逐步应用到企业安全生产与管理,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促进了行业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

(2)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取得进展。煤炭企业建成了煤田地质数据库、煤矿生产许可证数据库、矿井地质资料数据库、安全调度数据库等,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3)网络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煤矿安全监控、井下作业人员定位管理、煤炭产量远程监测3大系统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通过煤炭专网联网运行的业务系统持续增加。

(4)网络监控进一步增强。相关政府建立了煤矿安全监管执法与决策系统,对井下主要环节特别是与瓦斯有关的信息和数据进行了矿—县—市三级在线监控实时监测,超能力、超强度生产得到遏制,超定员用工明显改观。

(5)信息化覆盖面进一步拓展。大型煤炭企业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综合信息化平台,部分企业还建成了统一集中的数据管理中心,形成了“多网合一”的综合信息网络,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开发初见成效,实现了井下与地面生产系统集控与联网,管控一体化系统初步建成,“数字化”矿井初见端倪。

(6)信息安全保障工作逐步加强。初步建立了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开展了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统一规范网络机房、数据中心建设,特别是矿级节点机房安全运行环境,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水平明显提高,网站信息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强。

2.2 互联网舆情管理存在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煤炭企业信息化水平获得稳步提高,然而,在互联网舆情管理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2.2.1 统筹协调问题

虽然与舆情管理关系密切的部门都建立了相应组织,但煤炭企业存在各自为战的问题,部门之间的协同能力较差。尽管煤炭企业建立了安全生产监控体系,然而部门之间的协同能力较低,部门之间的沟通较少,因而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形成信息的共享机制。煤炭企业的上报多为直接报送领导,而缺乏部门间的联动,在处理重大安全事故,互联网负面舆情时,不能进行合理的统筹。

2.2.2 应对能力问题

煤炭企业应对互联网舆情的不足主要体现在:①专业知识能力缺乏,大部分管理人员对于互联网舆情的传播方式了解较少,遇到问题时应对处理不恰当;②缺乏分析研判能力,对于已经掌握的消息,相关管理人员往往缺乏信息敏感性,处理问题方式、时机存在不恰当的地方;③工作方式单一、呆板,相关管理人员虽然关注网络,但不懂得网上引导的策略,在工作方式上仍然倾向于传统的捂、拖、删、压等手段。

2.2.3 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问题

长期以来,煤炭企业都存在着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尽管大部分煤炭企业在管理能力、生产效率、竞争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所提高,然而,安全生产隐患、不良舆情的传播依然存在。

2.2.4 网络信息时代使煤炭企业舆情防控困难加大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企业舆情防控难度加大,改变了传统的舆情传播依靠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向公众单方面灌输信息的现状。互联网舆情通过网络新闻、博客、论坛、视频、即时通信、社交网站、微博客等新型的互联网应用构成了纵横交错的传播渠道,并与传统媒体共同助力,形成立体化传播方式,拓宽信息传播范围并最终扩大对社会舆论和网络舆论的影响力。煤炭企业对于舆情的关注更多地体现在传统的舆情传播方式,而对互联网舆情的重视程度较低。价值互联网舆情传播的立体化,增大了煤炭企业互联网舆情防控的难度。

2.2.5 未建立互联网舆情诉求机制

舆情诉求机制建立方面,煤炭企业存在不足:①企业网站形象塑造能力较低,资源整合能力较低,对于网站的建设并未进行合理的规划,在线服务能力水平不高,不利于互联网舆情诉求机制的建立;②管理人员思想意识并未转变,重视程度较低,尽管有些煤炭企业网站建立了良好的舆情诉求机制,然而由于管理人员重视程度不够,舆情诉求并未得到合理的解决;③缺乏宣传及培训,煤炭企业矿工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文化诉求表达能力较低。

2.3 提升策略

应对互联网舆情,应坚持“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尊重事实、科学应对”原则,本文主要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2.3.1 政府方面

(1)加强政府在互联网舆情管理方面的舆情引导。我国政府对互联网舆论管理采取政府主导模式,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

(2)制定相关互联网舆情管理制度。政府应加强互联网舆情管理制度的制定,健全管理体系;高度重视互联网信息的与管理。

(3)行政指导。通过网络评论员的方式引导网络舆情,对煤炭企业安全管理予以监控,并对事故信息的进行合理引导,避免安全事故影响的扩大化。

(4)安装技术软件对互联网舆论进行合理监控。政府的监控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互联网信息的监督;二是加强对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

2.3.2 企业层面

2.3.2.1 制定互联网舆情管理制度

煤炭企业互联网舆情管理需要健全相关制度,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责任到人,职责明确。建立和完善舆情管理工作考核制度,将舆情管理工作责任落实到各子企业和部门,形成一级抓一级的工作运行落实机制。

2.3.2.2 强化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舆论监督意识

信息社会大众传播承担着对事情做真实、正确而完整的报道的社会责任。一方面,煤炭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应树立良好的舆情意识,接受社会舆论监督的义务。以真诚、规范、优质、高效的工作,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打造煤炭企业负责任的良好形象。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宣传思想教育的作用。多渠道、多形式、高频度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舆论监督观念,树立正确对待新闻媒体的态度,注重个人行为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提升,自觉规范自身言行举止,有效地减少了突发新闻事件发生几率。

2.3.2.3 组建培养一支高素质、现代化的舆情管理人才队伍

舆情信息工作是一项涉及全局的有较强政策性、敏感性、时效性的工作,对从业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要把那些责任心强、文字功底深、分析能力强的同志选配到舆情管理工作岗位上来,提高队伍素质,把舆情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列入企业培训的总体规划,制订实施年度培训计划,安排学习培训,着力提高广大舆情管理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

2.3.2.4 转变工作方式,转变思想意识,提高应对能力

煤炭企业应注重转变思想意识,舆情工作人员必须转变工作方式,学习和掌握网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把握网络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不断提高运用和驾驭网络的能力,牢牢掌握网络发展和网络文化建设的主导权。涉及公司的负面新闻发生后,及时控制舆情扩散;对于已经出现的重大舆情,党委工作部及时与主流媒体联系沟通,第一时间权威信息,正面引导舆论。同时,要求对内及时搞清舆情真相,掌握事件真实情况,制定有效措施,从源头消除舆情隐患。

2.3.2.5 建立企业新闻工作机制

加强企业新闻宣传、危机管理与广告投放等资源配置,统筹协调,统一对外,形成合力,维护品牌形象。加强新闻策划和议程设置,不断增强新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排查本单位可能引起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集中精力抓好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从源头上杜绝负面舆情的产生。

2.3.2.6 建立畅通舆情诉求机制

如山东能源枣矿集团就建立“舆情热线电话”、“电子信箱”、“短信平台”、“网上留言板”、“定期座谈会”等一系列平台和机制,鼓励职工群众大胆反映问题,提出意见,畅通民意诉求,同时建立健全了领导基层舆情调研机制,形成舆情分析报告以指导工作实践。这个过程就是要主动引导处于潜在状态的舆情显现出来,以便及时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加强网络舆情监管篇(8)

(一)编制目的

为快速、准确地了解社会公众关切的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等突发事件和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问题,有针对性地真实、权威信息,及时回应、解答互联网上与应急管理有关的言论、热点和疑虑,积极稳妥化解网络舆论危机,有效预防、减少和消除突发网络舆情造成的负面影响,维护应急管理部门的公信力和社会形象,切实提升应对网络新媒体的能力,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网络上出现的关于全县应急管理系统各种类型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报道或微信、微博、论坛、贴吧转帖,可能对应急管理系统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或对应急管理系统正常工作秩序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相关信息等突发网络舆论情况应对处置工作。

(三)基本原则

按照“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方针,强化事件的权威报道和快速反应能力,做好网上热点敏感问题、突发事件的处理和舆论引导工作,争取第一时间准确权威信息,有效引导网上舆论。

二、组织领导和分工

1.加强网络舆情管控的组织领导,成立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其余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局机关各股室、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在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

组长:XX(党组书记、局长)

常务副组长:XX(党组成员、副局长)

副组长:XX(党组成员、副局长)

XX(四级调研员)

成员:XX。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局办公室,负责牵头承办相关日常工作。局办公室主任兼局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成员由局各股室负责人、办公室全体人员组成。由XX同志担任信息员,负责收集分析梳理我局有可能成为网上舆论热点、敏感的话题,及时监控网上与我局相关的舆情,及时报相关领导做好应对处置,并向县委网信办报送舆情。各职能科室安排一名工作人员担任涉及本职能工作领域的网络舆情监控员,及时向局信息员报送有关情况。XX同志为网评员,及时回应网络评论,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真相、最大限度压缩不良信息传播空间、引导主流舆论。

三、舆情响应程序

舆情应急,应坚持以正面导向为主,把握主动权,增强事件处理透明度,以疏代堵,具体程序为:

第一步:发现舆情。舆情监控员通过主流搜索引擎不间断搜索相关信息,通过判断,筛选出相关舆情,记录其出处并分类(特别重大网络舆情、重大或较大网络舆情、一般网络舆情、影响较小的网络舆情),通过分类选择特重大网络舆情和重大网络舆情先报、早报,尽可能减少不良的影响。

第二步:监测舆情。此项工作贯穿整个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发现舆情后承办股室监控员要时刻监测舆情发展动向,直至舆情平息为止。在监测过程中发现舆情恶化、影响面扩大等不良发展趋势时要及时上报局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以便及时有效处置。

第三步:快报事实。发现舆情后,舆情监控员要第一时间(半小时内)上报局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重大网络舆情要上报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委网信办。舆情上报要真实、客观,以保证会商措施更具针对性、适用性和处理有效性。

第四步:正面回复。新闻发言人在舆情发生后12小时内根据通稿,通过媒体渠道进行正面回复。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承办股室根据通稿撰写网络评论文章对舆情正面回复,回复评论文章要做到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和预见性。

第五步:跟踪引导。对舆情回复后,网评员要时刻留意舆情发展动向,发现对回复提出疑问或者质疑的跟帖后,要及时、细心地加以引导,如自己对疑问或者质疑不能正确引导或者不知如何引导时,要及时上报。上报后,经局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会商后拿出合理方案加以回复,直至舆情缓退、平息。

四、分级响应

(一)特别重大网络舆情

指国内网民对该舆情关注度极高,境外媒体高度关注,传播速度非常快,影响扩大到了整个社会,舆情即将化为行为舆论。根据需要,经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向县委、县政府请示,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开展应急工作。

(二)重大或较大网络舆情

指国内网民对该舆情关注度高,境外媒体开始关注,传播速度快,影响扩散到了很大范围,舆情有转化为行为舆论的可能。由应急处置领导小组领导上报县政府分管领导、县委网信办,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工作。

(三)一般网络舆情

国内网民对该舆情关注度较高,传播速度中等,舆情影响局限在一定范围内,没有转化为行为舆论的可能。由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直接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会同相关股室开展应急工作,同时报告县委网信办备案。

(四)影响较小的网络舆情

国内网民对该舆情关注度低,传播速度慢,舆情影响局限在较小范围内,没有转化为行为舆论的可能。经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请示,由小组办公室会同相关股室开展应急工作。

五、工作机制

(一)网络舆情监测

1.日常监测。将网络舆情监测作为一项日常工作不断进行,随时掌握网络舆论的导向、特点和趋势。实时搜集应急工作相关信息,通过分析预判其对应急管理工作的潜在影响和风险,确定舆情的等级和影响程度,筛选出相关舆情并按一般网络舆情、较大网络舆情、重大网络舆情、特别重大网络舆情分类报送和处置。

2.突发事件监测。当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时,组织职能股室监控员对网络舆情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加强与县委网信办、县公安网安办等部门对接,及时、全面掌握与该事件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给决策者在较短时间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二)网络舆情预警

1.制定危机预警方案,针对应急管理系统各种类型危机事件,制定比较详尽的判断标准和预警方案,以做到有所准备,一旦危机出现便有章可循、对症下药。

2.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保持对事态的第一时间获知权,加强监测力度。

3.及时传递和沟通信息,即与舆论危机涉及的政府相关部门保持紧密沟通,并建立和运用这种信息沟通机制。

(三)网络舆情应对

1.针对网上出现虚假不实报道,由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及相关股室及时采取措施,与刊登不实消息的相关网络媒体进行沟通,积极主动消除不利消息。

2.针对突发事件产生的网络舆情,及时汇集、整理、分析,及时与相关股室会商解决对策,及时做好与相关网络媒体沟通工作,在第一时间内发出官方声音,有效引导舆论,最大限度缩小突发事件产生的不良影响。

加强网络舆情监管篇(9)

1、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要意义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的深刻变革和调整,多样化的利益主体与价值取向容易激发各类社会矛盾,成为各社会群体舆论的焦点。再者,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各种外来思潮与文化价值观涌入,在促进整个社会文化发展与创新的同时,也给国家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高校网络舆情是指高校师生通过互联网对校园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校园管理以及其所关注的其他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所表达的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的总和。高校网络舆情的构成要素包括大学生群体和公共事件。由于大学生群体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对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1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有助于校园和谐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高校网络舆情载体也变得更加得丰富,在原有的论坛、博客、播客、网站新闻跟帖等基础之上,又增加了微博、QQ群等在高校有较大影响力的网络舆情载体。信息传播越来越方便,速度越来越快,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网络舆情对高校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现在逐渐发展成为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平台。

网络像是一座桥梁,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管理部门可以利用网络舆情了解师生对社会与校园的事务想法和观点,对积极正面的内容予以宣扬与鼓励,对消极负面的内容予以疏通与引导,师生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便利地向管理部门提出意见与建议。

网络舆情的信息传播作用有利于更好的调解学校各方面的关系。高校师生有着较高的道德素养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绝大部分的人在互联网上的言论都倡导和谐,提倡文明。网络平台上的交流可以促进他们团结和睦、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总而言之,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保持高校网络舆情的积极向上,有利于维护良好的校园氛围,促进校园各方良好的沟通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规范相互间的行为,促进校园和谐。

1.2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进一步成长成才

大学生群体由于年龄尚轻,社会阅历不深,而且有着鲜明的自身个性。在社会交际面和信息传播速度得到极大拓展的网络时代,大学生网民更加崇尚独立自主的人格,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作主,不愿意受到约束。网络提供了一个信息沟通的平台,他们从网络上获取各种信息,并利用网络来表达诉求、发表意见。

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提升舆情的正向效应,通过控制、引导等手段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促使他们把国家的需要和自身发展结合起来,成为适应国家、社会需要的栋梁之才;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可以消解非理性和情绪化的错误言论,疏通大学生的情感和思想,促进他们的相互沟通,进而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核心的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内在的精神动力,促进其自身的发展。

2、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2.1参与主体的特殊性

高校网络舆情的制造者少数大学生,而参与者比较广泛。此类舆情问题由于发生在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中,它呈现出与其它社会网络舆情问题显著不同的特征。

大学生制造和参与舆情的目的比较单纯,出发点在于表达对国家和社会问题的关心,这是其作为未来国家的主要建设者的责任感使然,而不像社会舆情问题般带有明显的利益诉求。因此,舆情参与群体没有确定的组织,更没有明确的计划和政治背景,并且没有主观恶性。

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行为较少有暴力性。尽管部分高校在舆情问题的发展演变中出现了破坏校内公共设施的极端行为,但总体来看,这些行为的出现只是参与者受到网络气氛的感染,在从众心理驱使下失去辨别力和自我控制力的发泄行为。因此,其不像其他网络舆情般具有较强的破坏力,而且持续时间段,不会造成特别严重的后果。

另外,大学生群体由于年龄的相近,文化社会背景相似,有着趋同的价值观念,生活空间类似,这些特点使得舆情问题发生时,容易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认同,形成一致性的意见,导致舆情的传播阻力小,速度快,极易获得群体的一致认同。

2.2舆情内容的多元化

高校网络舆情在内容上表现出多元性,大多深入校园生活、关系师生权益、对焦学校大事、同步于社会热点。他们在网络上通过博客、微博等形式进行交流,内容涉及情感、思想、学术和人生体会等,或者就学习和找工作过程遇到的种种问题需求指点和帮助,或者对学校工作和一些社会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或者对自己的经历和所见所闻进行情绪化的宣泄。

由于高校开设众多不同的专业,各个专业的学生所关注的领域加总起来就会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加上大学生有着较强的逻辑思考能力,对各类社会现象的观察与理解都会有一定的深度。他们在文化观念也有着比其他群体更强的开放性,更容易受到非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有着全球性的视野。因此,相对其他群体的舆情内容而言,高校网络舆情在广度和层次上都显得更加得宽泛和多元。

2.3舆情空间的有限性

舆情空间就是舆情生成、传播、消亡的情景空间,包括舆情发生的各类有形场。高校网络舆情空间主要发生在高校的校园网,高校网络舆情主要通过高校校园网上各种舆情载体进行传播和交流, 例如: 校园BBS、留言板、博客、微博、QQ 群等。这些为人熟知的有限的舆情载体就体现了高校网络舆情空间限定性,相对于广泛性和开放的社会舆情空间,这种空间限定性决定了其可控性要更强。

2.4舆情传播过程即时快捷

当一个热点事件发生的时候,一些网民尖刻的评论,很可能就成为引发一片舆论的导火索。大学生几乎都会接触网络,而且充裕的课余时间可以使他们及时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意见,高校网络舆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大学生群体在性格特征、生活环境和认知水平上的相似性,会导致一旦某一热点事件进入高校网络舆情空间,就会被迅速的传播,因此其传播具有即时快捷的特点。

3、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对策

高校网络舆情中汇聚着各种信息。一方面,高校管理者可以将其作为了解师生动态的有效窗口,上面可能汇聚各种对高校建设和管理的有用建议和意见;另一方面,这其中也可能夹杂着各种消极的观点和不利校园和谐的言论,这是潜藏在高校网络舆情的危机,管理者应该意识地对其进行监督和引导,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规避网络舆情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创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维护高校的稳定和发展,促进大学生群体的进一步成长与发展。

3.1利用网络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管理者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系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创新网站的服务功能,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网上思想教育活动,利用多媒体的思想教育材料,把思想政治教育由“枯燥”变得“生动”、由“单调”变得“多样”、由“静态”变为“动态”,从而让大学生更容易接受,寓教于乐,在课外放松之余,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具体说来,高校管理者应该加强相关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设计和日常管理,让主页在不失庄重典雅的基础,尽量符合满足大学生群体的上网需求,使网站结构合理,栏目内容丰富而有吸引力,实时追踪焦点热点问题,并就青年人所关注的问题,邀请名师讲座点评等;增加相关材料的形式多样性;利用校园BBS,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

高校管理者还应该建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在培养他们的理论素养的同时,提升其网络信息素质,使其掌握更多的网络手段,具备良好的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从而让他们能及时了解、掌握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网络思想及心理问题,能够针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研究及处理,使网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结合。

3.2提升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和“媒介素养”

学校应该积极开展网络法制教育,文明上网宣传活动以及对校园内BBS论坛管理,让大学生明白必须对网络言论负责任,杜绝地域和人身攻击和不正当言论的散播;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吸收网络信息了解社会的同时,走出校园,亲身了解社会现状和事件真相,提升自己判断力,从而避免被消极错误的网络舆情所蒙蔽。

媒介素养指公民所应该具有的获取、分析、评价,比较和传播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高校教师在这方面能走在学生前面,因为无论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多强,原有的“老师-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不能被取代的,要加强和改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高校教师队伍的网络媒介素养应该首先得到重视。当然,学校也可以直接举办相关的主体讲座和班会,从而促进大学生以更合理的方式利用网络。

3.3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的监督与引导

高校管理者应建立功能齐全的信息网站,及时对各种突发事件进行报道并相应作出合理的评论,从而在时间上率先引导舆论。同时,要注意有关信息的应遵循“高容量、低密度”的原则,一是避免信息的疏漏,二是避免反复的信息披露引发包括大学生群体在内的网民的质疑。此外,高校也可设立一些正式的机构来引导舆情,协调学校管理者和学生沟通之间的矛盾,并就相应内容接受学生的公开咨询、质询和问责。

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也可以通过“意见领袖”来开展。一方面“意见领袖”可以围绕高校网络舆情的热点内容积极策划宣传主题,利用校园网、QQ群等宣传平台,开展网络舆情的正面宣传,唱响主旋律,凝聚人心;另一方面,他们也可以实施监测、收集并整理校园网内的舆情动态信息,让管理者通过这些信息了解学生们的呼声和意愿,掌握散布在高校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从而最大限度地压缩不良信息的传播空间,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引导,营造良好、文明、健康的网络舆情环境。

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监督,可以从人和技术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如何加强网站安全管理的主题,组织校园网站管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培训,以提高网站管理人员安全、维稳的意识,防止信息和未经审查的负面信息,切实加强网络舆情监督,及时从正面跟贴回复网民网上言论,对发现的网上有害信息,要及时举报。二是加强网络监控信息系统建设。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网络电子数据勘察取证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的积极作用,形成严密、高效的网络舆情监控、IP地址定位、网络报警等多种功能的网络监控技术体系,全面加强校园互联网上各种不稳定因素搜索、监控和处理。

【参考文献】

加强网络舆情监管篇(10)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日渐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已然成为公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前网络舆情也成为影响社会的一股不可低估的力量。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网民数量超过总人口的一半。[1]如此庞大的网民数量形成的网络舆情,具有复杂性、多元性和广泛性等特征。尤其是负面网络舆情带来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应引起政府的重视和监管。强调,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是党中央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公众对政府工作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高,期盼越来越高。如何更有效地回应公众关切,准确地把握舆论生态,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预防,真正起到正面引导作用,是时代赋予的新课题。这就要求有关部门要与时俱进,面对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研究新策略,切实增强网络舆情引导和管控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正确管控网络舆情

(一)立法部门:加强网络信息立法建设

“法者,天下之准绳也。”依法维护网络信息安全,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网络强国的有力保障。要求,“抓紧制定立法规划,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关键基础设施保护等法律法规,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维护公民合法权益”。[2]从法律角度上讲,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已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均以网络运营运行管理为主。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又先后颁布和实施了《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法律法规。随着互联网应用向纵深方向发展,网络问题也日益凸显,现有的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存在定义界定不清、认定过于笼统、法条使用困难、缺乏可操作性等缺陷。面对新的形势,依法治网要用法制思维来引导,用法制方式来加以规制,要加快我国网络安全与信息化法制建设的步伐,建立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社会化的管理方式,才能促进依法管网、依法上网、依法用网,才能确保网络治理事半功倍,维护国家安全,建设网络强国。

(二)政府部门: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网络舆情引导和管控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要把握互联网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根据网络舆情的新形势和新特点,理顺工作机制,完善监管措施,改变治理模式。从机构层面讲,我国传统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事务分散于国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国安部等部委,或多或少存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权责不一、效率不高等问题,造成“九龙治水而不治”的尴尬局面,因此迫切需要进行顶层设计、资源整合,厘清权责。就目前而言,网络治理要在党委领导下,以及政府的主导下,不断提高部门之间的合作水平,加快信息流通速度,提高信息处理效率,使互联网安全治理各责任主体有序协调和高效运转。从制度层面讲,要健全网络舆情工作制度,筑牢网络舆情应对保障基础。建立网络舆情事前应对预警机制体系,如网络舆情信息监测、信息采集和报告、媒体应急应对等机制;建立网络舆情事中应对处置机制体系,如根据舆情处置工作流程,建立网络舆情应对处置机制、新闻机制、多方合作机制等;建立网络舆情事后应对保障机制体系,如责任追究制度、人员培训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等,促使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三)执法部门:加强网络信息整治力度

强调:“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要提高对传播非法内容、刊载虚假新闻和传递谣言等网站、平台及个人的违法违规成本,加大违规违法的惩治力度,切实维护法律权威,保障治理政策落地。一方面要严格网络监督执法。各级网信部门、公安机关等,应完善举报渠道,加大处置力度。对网络违规、违法行为坚持有案必查、有诉必应,做到“零容忍”,不断增强网络监管的震慑力。对网络谣言、涉黄涉毒、网络恐怖等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则要长期保持“严打”态势,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另一方面要培养网络舆情队伍。“打铁还要自身硬。”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常抓不懈,才能久久为功。培养网络舆情队伍要注重抓好四支队伍建设:一是网络宣传队伍,二是论坛管理队伍,三是网络监管队伍,四是网络执法队伍。[3]具体来说,要完善舆情队伍建设,培育吸纳精兵强将,注重网络舆情队伍专门人员的选拔和培养,同时争取意见领袖,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从而促进网络舆情队伍专门化、常态化,打造一支强有力的“网军”。

二、正确处置网络舆情

(一)政治基础:着力放大主流声音

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发声筒”。面对新的形势,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管理,必须以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做强主流舆论,唱响主旋律。一方面是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方针,也是做好新时期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针。各级政府要把握好主流媒体“影响力”“权威性”这一有力武器,充分整合媒体力量,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联动,着力壮大主流舆论。各类主流新闻媒体要在强化主题宣传中壮大主流舆论,以科学发展、辉煌成就鼓舞人心;要在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中壮大主流舆论,以解疑释惑、明辨是非凝聚人心。切实构筑大宣传平台,形成大宣传格局,营造大宣传气势。另一方面是深化网络阵地建设。不断加快网上舆论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官方、权威网站以及重点媒体的标杆示范作用,抓好政务、新闻、民生等重点网站的建设和规划,管好论坛、“三微平台”等网络平台的引导和管理,使之成为党和政府占领舆论阵地、主导新兴媒体、维护信息安全、引导社会舆论的中坚力量。同时,充实网络技术力量,开展网络治理专项行动,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大数据战略,抢占互联网产业制高点。

(二)群众基础:着力践行群众路线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各级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互联网联系群众、沟通民意的桥梁作用,拓宽网络民意表达诉求渠道,重视和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把网络民意真正落实到政府部门具体的公共决策和政策执行过程中。一要提高政府公信力。“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政府公信力不仅关系到政府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对于政府来说,在思想上,必须为民着想,必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行动上,转变作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在舆情处置中,杜绝对突发事件的隐瞒、回避、逃脱、敷衍,要以积极的心态、负责任的态度及时作出应对,认真做好群众沟通工作,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提升政府的公信力、美誉度。二要创新模式。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社会矛盾凸显。探索建设网上、电话、手机短信、微信、微博和视频接访等多种渠道为一体的新平台,引导群众变上访为上网,变、来访为网访,网上具有公开透明、快捷高效、方便群众的特点,同时能够提高办理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拓宽和方便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例如,兰州市在全国率先开展市网上大厅,广大人民群众只要坐在家里动动鼠标,便可将投诉、建议或举报等通过互联网反映到相关单位。

(三)工作基础:着力强化信息公开

“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信息公开。”当今社会已经是一个高度透明化的媒介社会,不再是以前那个可以藏着、掖着、瞒着,靠封、靠堵、靠删就可以稳定危机的时代了,信息的不透明只能使政府承担更高的社会成本。一是实施政务公开。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是增进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执行力的重要手段。对于政府来说,一方面要增强网络舆情的危机意识,对于网络舆情要时刻保持警醒的态度,另一方面要主动公开政府信息,谣言止于公开。政务公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保障民利、维护群众利益,是为了老百姓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让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国家治理、接受群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政府才能真正做到科学、民主、依法执政。二是回应民众诉求。网民大多数是普通群众,来自四面八方,各自经历不同,观点和诉求肯定是五花八门的,因此不能要求他们对所有问题都看得那么准、说得那么对。各级政府和党员干部应当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坚持实实在在解难题,扎扎实实办实事。对于诉求合理、有条件解决的,要立即给予解决;对于应该办理但一时不具备条件解决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解决;对于不符合政策法规的,要认真做好宣传教育和思想疏导工作,真正做到让网民满意,以实际行动解民之忧、取信于民。

三、正确引导网络舆情

(一)宣传教育:重视网络宣传教育

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打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是网络管理部门和网络宣传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每个网民应尽的义务。“民无常俗,教则移风。”一是要用核心价值观引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修复网络,做到正能量更充沛、主旋律更响亮。二是开展网络文明活动。通过开展扎实的文明上网活动,引导网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讲求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积极传播健康信息,扩大正面主流舆论,自觉抵制有害信息,这样才有利于摒除网络言论暴力,构建和谐的网络环境,给网络一片明净的天空。

(二)技术手段:建设舆情研判预警机制

舆情信息预警是指在社会顺境状态下,在对舆情信息进行汇集和分析的基础上,对社会运行接近负向质变的临界值的程度所做出的不确定性的早期预报。网络舆情的预警是现代政府进行公共服务的必然要求,也是职能部门全面掌控社会动态的重要渠道。首先,要建立网络舆情预警体系。政府应积极建立网络焦点信息的收集与反馈体系,着力打造网络舆情权威监测网站。在日常工作中,将网络舆论监测作为本部门的日常工作。运用舆情监测专用软件,如百度大数据、人民网舆情监测等,对主题、关键词条等进行跟踪监测,随时掌握网络舆论的导向、特点和趋势,并积极探索诉求回应机制,使网络民意在现实决策和监督体制中得到反应,避免网络舆论危机的发生。其次,要建立舆情的研判机制。根据舆情监测的原始数据分析,将网络舆情进行整理分类,对于涉及的相关职能部门,及时报送下达舆情信息,并要求作出应急处置预案,以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发生。例如,衡阳市委网信办出台了“四个第一时间”工作制度,即第一时间介入、第一时间分析、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处置。

(三)媒介素养:提升媒体的应对能力

“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4]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展示了世界发展的前景。强调:“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用信息化手段更好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决策施政。”[2]一方面要强化网络学习。各级领导干部要学网、懂网、用网,不断提高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对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社会热点问题或突发网络舆情危机时,不回避、敢说话,早说话、会说话,不失语、不乱语。另一方面要科学监督舆论。各类网络媒体要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抓住那些党和政府重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舆论监督,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监督得准、监督得好、监督得有效,使舆论监督达到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目的。要坚持客观公正、事实准确,着眼解决问题,自觉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切实提升职业修养和职业道德,避免舆论监督中出现歪曲事实、刻意炒作的现象。

参考文献:

[1]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6-01-01.

[2]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党的十以来关于互联网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综述[DB/OL].新华每日电讯,2016-11-14.

上一篇: 学好地理的方法 下一篇: 古代劳动教育思想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