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建设的目的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23 14:50:57

生态环境建设的目的

生态环境建设的目的篇(1)

(一)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八届六次全会为指导,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中心,以北京市生态环境规划为依据,以科技为先导,以法律法规为保障,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坚持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治理与防护相结合,紧紧围绕水土流失、风沙危害、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等重点问题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分区推进,促进我区生态、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为构筑首都第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做出贡献。(二)生态环境建设遵循的原则1、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用、节约和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2、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处理好全局与局部、长远与当前、北京与房山以及不同建设部门间的关系,优先安排生态环境脆弱区的水资源保护、天然林保护和防风固沙等重点生态环境建设工程。3、坚持生态环境建设的系统原则。在系统论的指导下,从永定河流域生态环境整治的大局出发,以生态环境建设区划为基础,以重点工程为骨干,通过实施重点整治工程,建立山区水源涵养及水土保持、平原治沙与生态农业和城市绿化美化相协调的生态环境体系,实现全区生态环境的整体优化。4、突出科技创新的原则。从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三高”原则出发,瞄准国内外生态环境建设的先进水平,充分利用首都的人才优势,加强房山区的国内国际交流,借鉴国内外生态环境整治的先进经验,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建设生态环境整治的精品示范工程。5、景观生态多样性原则。针对房山区自然环境优美、旅游景点众多的特点,生态环境建设应遵循景观生态多样性的原则,不仅要体现生态功能,而且要构建合理的景观空间格局。6、治理、建设、保护并重的原则。以保护水资源、森林资源和农田环境为目标,以造林绿化、建设绿色屏障为核心,生物、工程、农业措施相结合,治理、建设、保护并重,在重点治理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的基础上,全面整治房山区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全区生态环境的根本好转。 7、坚持生态环境整治与加速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房山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坚持生态环境建设与产业开发、农民增收、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力求将房山区建成环境优美、城镇居民、农民富足和社会稳定的新郊区。(三)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目标房山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总目标是:按照国家和北京市的统筹安排,围绕建设国际现代化大都市环境建设的总任务,积极组织全区人民,运用政策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经过三十年的努力,形成完善的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防风固沙林、旅游观光风景林、农田防护林的森林防护体系;加强生态环境管理,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管理网络系统,使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全面治理水土流失和水质污染,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脆弱区的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得到控制,有效遏制风沙、山洪、泥石流的发生,使各类良好自然生态系统及重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科学利用,实现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城镇地区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烟尘排放及固体废弃物的治理达到国家标准,主要城镇地区实现园林化。确保房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到2030年,房山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1、近期目标(2002—2006)到2006年,基本控制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水源保护区水质得到改善和提高。主要奋斗目标是: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飞播造林,增加林地面积14967.68公顷,其中人工造林增加林地面积8301.08公顷,封山育林增加林地面积5333.3公顷,飞播造林增加林地面积1333.3公顷,更新、新植改造林带280公里,基本农田区全部实现林网化,林网完好率达到95%以上。治理沙荒地1333.3公顷,部分森林得到有效的抚育;自然保护区增加666.7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50%以上。干鲜果品产量达到7500万公斤,森林病虫害发生率控制在5%以下,防治率达到95%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100%,病虫检测覆盖率达到90%以上。城镇绿地面积由883公顷增加到1033公顷,绿化覆盖率由40.1%增加到42%,人均公共绿地由9.0平方米增加到15平方米,绿地率为36.7%,新增城市隔离片林133公顷,拆房建绿增加绿地9公顷。集中力量治理22个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示范小流域,治理标准达到全国“十、百、千”示范工程的验收标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治理,使房山区山区的土壤侵蚀模数由规划治理前的950吨/平方公里.年减少到250吨/平方公里.年。通过修建各种工程措施,使得水土流失治理区(小流域)的缓洪拦沙效果达到70%以上,主要建筑物防洪标准达到可抵御20年一遇4小时暴雨,一般设施防洪标准达到可抵御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80%以上的治理面积达到部颁标准,泥石流得到基本控制。发展平原节水灌溉面积3333.3公顷,挖排水沟20公里;发展山区6666.7公顷山区散生果树和山地农田果园配套节水灌溉设备;年处理猪鸡粪便理能力达到50%,加工有机肥能力达到30%。针对房山区山区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力争用五年时间,逐步实现集中供水,重点解决贫困地区人生活用水问题。首先在南窖乡、大安山乡、十渡镇、长沟镇搞试点,然后在山区其它乡镇推行,达到山区全部实现集中供水的目标。2、中期目标(2007—2010)新增林地8333.3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55%以上。新植、更新林带400公里,建成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农田防护林网体系。风沙危害得到彻底治理;自然保护区增加林地666.7公顷;水源涵养林体系基本建成;干鲜果总产量达到1亿公斤。林业总产值达到3.6亿元。巩固和完善近期治理成果,继续治理14个小流域,使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39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得到彻底治理,区内25度以上的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山区、丘陵区的生产建设项目做到水土保持方案率和审批率达100%。山洪泥石流得到综合防治,地表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或二级水体标准;发展山区集雨工程,推广山区节水灌溉技术,积极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和水环境综合治理的示范工程。充分利用房山区优美生态环境发展无公害农、林业,实现城市建设、社会经济与水土资源保护的协调发展。新增园林绿地面积343.8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50%,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5平方米,绿地率为42%。农业污染基本得到控制。大力推广生物及物理防治病、虫、草害的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粮菜果有机肥施用率达到50~70%。在平原农业区,无公害绿色粮菜果面积达到13333.3公顷。在处理好猪鸡粪便的同时增加牛羊等粪便的处理,达到100%,加工有机肥能力达到80%。再配套6666.7公顷节水灌溉设备;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333.3公顷,挖排水沟10公里。搞好生态型城镇建设。为把房山建设成生态优美的区域,争取在规划的七年时间里,把自然环境较优越的十渡、张坊、蒲洼、霞云岭四个乡镇建成生态型城镇,并搞好20个生态型试点村的建设。3、远期目标(2011—2030)实现林种、树种结构布局合理、林分稳定的生态系统。林木覆盖率达70%以上;城镇绿化实现树种、种群结构布局合理,人均公共绿地达到45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70%以上;在抓好街道、居住区、公共场所、城镇片林绿化的同时,通过拆房建绿、破墙透绿、见缝插绿、屋顶花园、垂直绿化等措施,不断提高绿化覆盖率,使北京西南部生态屏障向多层次、高质量、体系化方向发展。水土流失、山洪、泥石流得到有效控制,水土保持措施保证率达90%以上。建设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生态型农业生产发展体系。生态区域内无公害绿色粮菜面积率达到70~100%,农作物全部实行平衡施肥和施用有机肥,确保全区土壤和水源无污染并达到国际标准。农作物以生物、物理技术综合防治为主,减少农药使用量50~60%;粪便处理和加工有机肥100%。推广旱作农业6666.7公顷,建示范田13333.3公顷;水利排灌标准化、农作技术规范化、免耕覆盖、两茬秸杆还田率达到100%。建成完善的生态环境预测和保护管理信息系统,对全区的生态环境有效、快速的监测与管理。

生态环境建设的目的篇(2)

(二)生态环境建设遵循的原则

1、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用、节约和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

2、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处理好全局与局部、长远与当前、北京与房山以及不同建设部门间的关系,优先安排生态环境脆弱区的水资源保护、天然林保护和防风固沙等重点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3、坚持生态环境建设的系统原则。在系统论的指导下,从永定河流域生态环境整治的大局出发,以生态环境建设区划为基础,以重点工程为骨干,通过实施重点整治工程,建立山区水源涵养及水土保持、平原治沙与生态农业和城市绿化美化相协调的生态环境体系,实现全区生态环境的整体优化。

4、突出科技创新的原则。从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三高”原则出发,瞄准国内外生态环境建设的先进水平,充分利用首都的人才优势,加强房山区的国内国际交流,借鉴国内外生态环境整治的先进经验,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建设生态环境整治的精品示范工程。

5、景观生态多样性原则。针对房山区自然环境优美、旅游景点众多的特点,生态环境建设应遵循景观生态多样性的原则,不仅要体现生态功能,而且要构建合理的景观空间格局。

6、治理、建设、保护并重的原则。以保护水资源、森林资源和农田环境为目标,以造林绿化、建设绿色屏障为核心,生物、工程、农业措施相结合,治理、建设、保护并重,在重点治理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的基础上,全面整治房山区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全区生态环境的根本好转。

7、坚持生态环境整治与加速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房山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坚持生态环境建设与产业开发、农民增收、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力求将房山区建成环境优美、城镇居民、农民富足和社会稳定的新郊区。

(三)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目标

房山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总目标是:按照国家和北京市的统筹安排,围绕建设国际现代化大都市环境建设的总任务,积极组织全区人民,运用政策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经过三十年的努力,形成完善的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防风固沙林、旅游观光风景林、农田防护林的森林防护体系;加强生态环境管理,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管理网络系统,使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全面治理水土流失和水质污染,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脆弱区的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得到控制,有效遏制风沙、山洪、泥石流的发生,使各类良好自然生态系统及重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科学利用,实现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城镇地区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烟尘排放及固体废弃物的治理达到国家标准,主要城镇地区实现园林化。确保房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到2030年,房山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

1、近期目标(2001—2005)

到2005年,基本控制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水源保护区水质得到改善和提高。主要奋斗目标是: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飞播造林,增加林地面积14967.68公顷,其中人工造林增加林地面积8301.08公顷,封山育林增加林地面积5333.3公顷,飞播造林增加林地面积1333.3公顷,更新、新植改造林带280公里,基本农田区全部实现林网化,林网完好率达到95%以上。治理沙荒地1333.3公顷,部分森林得到有效的抚育;自然保护区增加666.7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50%以上。干鲜果品产量达到7500万公斤,森林病虫害发生率控制在5%以下,防治率达到95%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100%,病虫检测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城镇绿地面积由883公顷增加到1033公顷,绿化覆盖率由40.1%增加到42%,人均公共绿地由9.0平方米增加到15平方米,绿地率为36.7%,新增城市隔离片林133公顷,拆房建绿增加绿地9公顷。集中力量治理22个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示范小流域,治理标准达到全国“十、百、千”示范工程的验收标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治理,使房山区山区的土壤侵蚀模数由规划治理前的950吨/平方公里.年减少到250吨/平方公里.年。

通过修建各种工程措施,使得水土流失治理区(小流域)的缓洪拦沙效果达到70%以上,主要建筑物防洪标准达到可抵御20年一遇4小时暴雨,一般设施防洪标准达到可抵御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80%以上的治理面积达到部颁标准,泥石流得到基本控制。

发展平原节水灌溉面积3333.3公顷,挖排水沟20公里;发展山区6666.7公顷山区散生果树和山地农田果园配套节水灌溉设备;年处理猪鸡粪便理能力达到50%,加工有机肥能力达到30%。

针对房山区山区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力争用五年时间,逐步实现集中供水,重点解决贫困地区人生活用水问题。首先在南窖乡、大安山乡、十渡镇、长沟镇搞试点,然后在山区其它乡镇推行,达到山区全部实现集中供水的目标。

2、中期目标(2006—2010)

新增林地8333.3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55%以上。新植、更新林带400公里,建成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农田防护林网体系。风沙危害得到彻底治理;自然保护区增加林地666.7公顷;水源涵养林体系基本建成;干鲜果总产量达到1亿公斤。林业总产值达到3.6亿元。巩固和完善近期治理成果,继续治理14个小流域,使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39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得到彻底治理,区内25度以上的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山区、丘陵区的生产建设项目做到水土保持方案率和审批率达100%。山洪泥石流得到综合防治,地表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或二级水体标准;发展山区集雨工程,推广山区节水灌溉技术,积极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和水环境综合治理的示范工程。充分利用房山区优美生态环境发展无公害农、林业,实现城市建设、社会经济与水土资源保护的协调发展。新增园林绿地面积343.8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50%,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5平方米,绿地率为42%。

农业污染基本得到控制。大力推广生物及物理防治并虫、草害的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粮菜果有机肥施用率达到50~70%。在平原农业区,无公害绿色粮菜果面积达到13333.3公顷。在处理好猪鸡粪便的同时增加牛羊等粪便的处理,达到100%,加工有机肥能力达到80%。再配套6666.7公顷节水灌溉设备;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333.3公顷,挖排水沟10公里。

搞好生态型城镇建设。为把房山建设成生态优美的区域,争取在规划的七年时间里,把自然环境较优越的十渡、张坊、蒲洼、霞云岭四个乡镇建成生态型城镇,并搞好20个生态型试点村的建设。

3、远期目标(2011—2030)

生态环境建设的目的篇(3)

以主要环境法之立法目的条款确立促进可持续发展是当代国际通例

“持续”一词英文为“sustain”,源自拉丁语“sustenere”,意思是“维持下去”或“保持继续提高”。[9]“发展”一词英文为“development”,指的只是经济领域的活动,其目标是产值和利润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10]然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非这两个概念的简单相加。目前,普遍为国际社会所接受的是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可持续发展所下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④可以说,采用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从对可持续发展思想发展历史的梳理中我们便可得出这一结论。[11]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容较为丰富,英国著名国际环境法学者菲利普•桑兹提出了“四要素”理论,即可持续发展包含代际公平原则、可持续利用原则、代内公平原则和综合原则四个核心要素。[12]目前,多数学者均认同代内公平①和代际公平②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求,并且已经为很多重要的国际环境保护文件所反复重申。[13]“可持续发展”既是一种思潮、思想,又是一种现实地解决人类环境的战略和策略,已经成为我们全人类的在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上的一种共识,是人类共同智慧的体现。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只有将遵循“可持续发展”模式作为法律目的之核心要素,方能适应这种国际潮流。草案起草者不应对之熟视无睹,置若罔闻。前文已介绍,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和要求,因此,倘若一个国家的环境政策法、基本法、综合法或环境法典等主要环境立法确立了“代内公平”、“代际公平”这两个核心要素,足以间接证明该国立法对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法所要追究的主要价值名目的认同。当然,能直接明文确立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立法目的就更可以说明问题了。

笔者通过比较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5个国家的相关立法,来揭示无论采用环境基本法模式的日本、采用环境综合法模式的加拿大和俄罗斯,还是采用环境法典模式的法国,他们主要的环境立法或直接宣示将促进可持续发展作为法律目的,或通过间接认可“代内公平”、“代际公平”这两个核心要素来“曲线救国”地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我们还会发现,甚至在国际环境文件正式定义“可持续发展”前就制定的美国的国家环境政策法,也在这方面毫不逊色。

1、采用环境基本法模式的日本。日本1967年的《公害对策基本法》第1条第1款曾规定:“本法是为了明确企业、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对防治公害的职责,确定基本的防治措施以全面推行防治公害的对策,达到保护国民健康和维护其生活环境的目的。”该条第2款又进一步规定:“关于前款所规定的保护国民健康和维护生活环境,是与经济健全发展相协调的。”这一规定反映了该法“经济优先”的立法价值取向,备受批评。于是1970年,日本国会修订了该法,删去这一条款,修法后仅将“保护国民健康和维护其生活环境”作为该法的唯一的立法目的。③1993年新颁布的《环境基本法》废止了原有的《公害对策基本法》,该法第1条规定:“本法的目的,是通过制定环境保护的基本理念,明确国家、地方公共团体、企(事)业者以及国民的责任和义务,规定构成环境保护政策的根本事项,综合而有计划地推进环境保全对策,在确保现在和未来的国民享有健康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为造福人类做出贡献”。④

2、采用环境综合法立法模式的加拿大和俄罗斯。我们可以以加拿大和俄罗斯分别作为采用环境综合法立面模式的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代表,予以比较分析。加拿大于1988年颁布了一部内容较全面的综合性的《环境保护法》作为联邦最主要的环境立法,1999年国会修订了该法,修订后该法开宗明义指明:“本法是关于污染防治、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一部法律,其目的在于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还在该法的“宣言”中反复强调了这一法律目的,如“在此仅宣布,保护环境是加拿大人民福利的基础,本法的首要目的在于通过污染预防以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14]2832002年,俄罗斯制定了一部具有环境综合法色彩的《俄罗斯联邦环境保护法》,该法在第一章“总则”之前罗列了三段鉴于条款,其中第二段明文宣示:“本联邦法确立环境保护领域国家政策的法律基础,以保证平衡地解决各项社会经济任务,保持良好的环境、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其目的是满足当代人和未来世世代代的需要、加强环境保护领域的法律秩序和保障生态安全”。[15]

3、采用环境法典模式的法国。法国于2000年正式形成环境法典,它是至今少数采用环境法典化的国家的典型代表。①2005年,法国又制定了《环境》(Chartedel’environnement),作为宪法的序言。该鉴于条款的最后一段,将追求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目标,宣称“为了确保可持续发展”,要“满足今天的需要”,“必须不危及后代和其他国家的人民有能力满足自己的需要”,②此外,该还确立了10项原则,其中包括可持续发展原则(Principedudéveloppementdurable)。③

4、采用环境政策法模式的美国。先于可持续发展定义达成国际共识,美国于1969年制定《国家环境政策法》在美国环境法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该法开门见山地规定:“本法的目的在于:宣示国家政策,为促使推进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充分和谐;努力提倡防止或者减少对环境与自然生命物的伤害,增进人类的健康与福利;充分了解生态系统以及自然资源对国家的重要性;设立环境质量委员会”④,此外,该法第4331条第2款还进一步将其立法目的阐述为如下6项:[14]5-6(1)履行每一代人作为子孙后代的环境保管人的责任;(2)保证为全体国民创造安全、健康、富有生命力并符合美学和文化上的优美的环境;(3)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环境,不得使其恶化或者对健康和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引起其他不良的和不应有的后果;(4)保护国家历史、文化和自然等方面的重要遗产,并尽可能保持一种能为每个人提供丰富与多样选择的环境;(5)谋求人口与资源的利用达到平衡,促使国民享受高度的生活水平和广泛舒适的生活;(6)提高可更新资源的质量,使易枯竭资源达到最高程度的再循环。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上述5国环境主要立法的立法目的条款均对作为可持续发展思想核心要求的“代内公平”、“代际公平”有一定程度的包含。而加拿大和法国则因其直接使用了“实现”或“确保”可持续发展的立法措辞而对上述两个要素予以了完全包含。进一步比较,我们还可以发现,美国的环境政策法虽制定于1969年,比罗马俱乐部发表著名的《增长的极限》还早近3年,该法近似立法目的的条款能明文宣示“履行每一代人作为子孙后代的环境保管人的责任”实际上表达了代际公平的涵义,实在令人惊叹不已。需要指出,该法表述中虽然使用了“人类”一词,但从该法第4331条第2款所规定的国家应当采用可实行的手段以达到的6项目的进行推断,其法律目的本旨仅为全体美国国民,而不是可持续发展思想所要求的不分国家、种族的代内公平,具有一定时代局限性。从立法技术上比较而言,日本虽未如加拿大、俄罗斯、法国先进,毕竟环境立法技术是随着人类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认识而逐步发展的,客观上有立法年代较早的限制。但不可否认,日本环境基本法的立法目的条款直接表述了追求代内公平的含义,并可间接推演出其对代际公平也是不否认的。

上述5国中立法较为新近的加拿大环境综合法和法国环境均明文宣称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其主要环境立法的法律目的,并直接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措辞。相对较近的俄罗斯环境综合法虽未直接使用“可持续发展”的语词,但却较为完整地将近似国际上较为公认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式的表述———“满足当代人和未来世世代代的需要”明文宣示为其立法目的。我们不妨站在时间的维度上比较分析,可以透析出一种环境立法技术发展的国际趋势和规律,即以环境主要立法明文宣示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其立法目的,并能直接使用“可持续发展”的措辞,是先进立法技术发展方向之所指。

“可持续发展”已被我国近15年来的环保单项立法普遍确立为法律目的

本文引言部分已经从“部门法法律目的”理论角度正面论证了《环境保护法》的首条立法目的条款不可放弃其“统帅”地位,必须客观审视并吸纳环境法部门下位法已确立之普遍性的法律目的。而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在环境法领域,①1998年以来的的绝大多数立法几乎均直接或间接确立了“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其法律目的。(详见表二)分析表二可知,我国自1998年以来,已有新制定或新修改的14部环境单行法律的首条立法目的条款确立了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单行法之法律目的,占同期可比立法总数的82.4%,仅有同期制定的《森林法》(1998年修正)、《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年)和《野生动物保护法》(2004年修正)的立法目的条款未明文使用“可持续发展”或类似措辞。进一步分析后,我们可以发现,事实上,《野生动物保护法》第1条“为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制定本法”中,“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维护生态平衡”其实已经间接反映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要求,可见该法的立法目的条款已经受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影响,可能基于该法特殊的调整对象———“野生动物”应重在保护野生动物,维持生物多样和生态安全,而非为了促进人类可持续使用野生动物。而《森林法》②和《放射性污染防治法》③均因其调整对象的特殊性等因素,而成为例外。

从所使用的措辞分析,仅2008年的《循环经济促进法》直接言简意赅地使用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辞;2001年的《海域使用管理法》和2002年的《水法》紧紧围绕各自调整对象,分别细化其立法目的为“促进海域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表二中其他多数立法都以实现或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立法目的的表述,而其中2008年的《水污染防治法》则在更高层次上提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即该法追求以经济社会全面协调的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中,将“以实现或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立法目的之措辞的占1998年以来确立了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立法目的要素之法律的78.6%,属于多数。一般而言,部门法的法律目的可以在作为该部门重要组成部分的多数单行环境法的法律目的之上提炼和归纳,因此,时至今日,我们应将促进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环境法法律部门的法律目的之核心要素。而作为环境法部门法律体系中的“龙头立法”的环境基本法之法律目的应适时反映该部门之整体法律目的,所以应将促进可持续发展写入《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条款。草案起草者不可否认,“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的现行立法目的条款未能包含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如果不予以及时修改,则是对我国近15年来多数环境单行立法的立法目的已普遍确认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事实和趋势的一种视而不见。

环境基本法的立法目的应反映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中国的本土化

面对在经济起飞进程中所遭遇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转型等瓶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成为中国的必然选择。20世纪90年代中我国逐步确定了快速、协调和持续发展的方针,开始制定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992年,中国政府向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筹委会提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与发展报告》,系统回顾了中国环境与发展的过程和状况,同时阐述了中国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立场和观点。①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大会一致通过的《里约宣言》的27条原则成为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方针,大会所通过的《21世纪议程》成为在世界范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开展国际环境与发展合作的框架文件。时任国务院总理的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出会并签署了《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向国际社会表明了中国政府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立场。1994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要求各级政府和部门将其作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指导性文件。[16]200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2002年3月10日,在出席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发表讲话时又强调:“为了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始终拥有生存和发展的良好条件,我们一定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7]2003年《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了21世纪初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及保障措施。

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并明确指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概念正式确立。2004年3月1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其中阐释“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吕忠梅教授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一种政治表达,其基本内涵与价值目标与可持续发展是一致的。”[18]笔者认为,科学发展观发展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在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要素中溶入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内容。[19]2007年10月15日,同志在中共十七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2009年9月,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并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①2010年10月,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②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③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报告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并在第八部分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详细阐述,着重强调“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可见,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理念是当代中国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本土化和发展。“可持续发展概念主要着眼于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强调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理念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从人类社会文明转型的历史视角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内在要求,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在内涵上,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一脉相承,次第渐进,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扩展和升华。在实践上,二者是相通和统一的,建设生态文明,才能加快可持续发展的步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建设生态文明。”[20]因此,作为当代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建设排头兵的《环境保护法》,其修改应体现中国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对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步认可、确认、发展的伟大历程,在环境基本法的立法目的条款中对之予以恰当的表述。这并非笔者的一家之言,曾先后参与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和1989年《环境保护法》起草的环境法学资深专家马骧聪先生于2008年向环境保护部提交了一份《环境保护法》修改的专家建议稿,曾建议将该法第1条修改为“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满足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制定本法。”并在其修改说明第1条中阐明,应“在保留其基本框架结构和行之有效的基本制度的基础上,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结我国环境保护的经验,吸取国外的成功做法,制定一部符合现在需要的新《环境保护法》或《环境法》”。[21]

生态环境建设的目的篇(4)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 A

一、公路建设对环境的破坏

公路建设需要占用耕地、开挖山体、破坏植被、填埋湿地湖泊等,同时公路建成后车辆通行日夜产生噪音,这些对生态环境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公路建设和营运各阶段均会对沿线耕地、植被覆盖率、土壤侵蚀、野生动植物等造成影响。

(一)公路规划设计阶段

公路规划设计阶段,需要对环境保护进行详细的评价,对环境保护措施进行详细论述。如果对沿线环境基础调查不全面,环保措施不科学,那么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毁灭性的。例如,大量占用耕地会影响当地农民的粮食产量;占用湿地湖泊会降低区域蓄水量;挤压河床会造成暴雨时的洪涝灾害;开挖山体易造成山体不稳定而发生山体滑坡;砍伐森林会侵占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

(二)公路施工阶段

1.造成水土流失。在公路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不能严格按照设计、环保措施等要求进行施工,随意开挖山体、弃置渣土,不仅破坏了地表植被,也严重破坏线位上原有的生态平衡系统,导致在强降雨侵袭下,地表土层无法抵抗雨水侵蚀,造成水土流失现象,最终易导致土壤砂化和贫瘠化。

2.引发地质灾害。开挖山体时,不能严格按照设计设置挡土墙等防护设施,导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对路基堆土、排水等工作不能引起高度重视,导致边坡失稳、路基冲刷现象严重;不按要求规范取土和弃渣,导致胡乱开挖取土、乱倒渣土现象严重;另外,公路工程建设由于深挖方和高填方切断了含水层或截穿了隔水层,破坏了原有的水文地质条件,常导致地下水上升或下降,产生浸没、次生盐碱化等水文地质问题。

3.施工机械噪音。施工期间,爆破作业、空压机、挖掘机等各种施工机械易产生施工噪声,导致野生动物原有的生存环境被破坏,易使野生动物烦躁不安,生活习惯被扰乱,还可能使野生动物被迫迁移,甚至影响其繁衍生息。

4.施工粉尘。在施工期间,路基扬灰、沥青烟、水泥灰等对环境影响较为严重。这些灰尘易附着在植物叶片上,影响植物的光合、呼吸和蒸腾等。同时,这些灰尘易附着在花朵上,影响花朵的正常授粉。

(三)公路运营阶段

车辆尾气含有大量的烟尘、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醛及含铅颗粒等,这些污染物会对沿线的生态系统造成影响。汽车尾气对公路两侧农作物和土壤会造成一定的破坏,增加农作物的有害物质;尾气也会对苗期、花期的农作物产生影响,受害作物叶面会产生锈斑,导致结实率下降,产量降低。

二、公路建设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1优化选址方案

在进行公路选线、定点、边坡设计、线路设计中要充分结合水土保持、农田保护、植被保护、工程防护、动物爱护等角度出发,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公路设计中分区域设计(河流区域、农田区域、山坡区域、森林区域、动物保护区域等),分性质安排,分功能定点(施工区、料场、垃圾区、设备区、生活区),分步骤进行(预测、选址、调研、分析、设计、研究、总结、优化)。这样设计方案严谨,优化方案正确。结合选址方案,阶段工程进行建设,统筹安排。这样确保生态环境的相对平衡。

2.2水土的保护措施

根据公路建设水土流失的特点和所在地形部位的属性,做好水土保护,应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防护,采取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利用的保护措施。如合理开采砂石料场;合理设置边坡坡度;有效建设挡墙;合理设置排水系统,以减少雨水对坡面和植被的冲蚀。根据一些周围环境的特点,能够形成一套有机的综合保护体系,拦截、排水、护坡、蓄池、绿化、防风、固沙、防洪工程并结合种植树木花草等方式,综合治理,有效、持续地保持原环境的水土。

2.3植被的保护办法

如何有效地保护植被,就有必要在公路用地规模内全部美化、栽培花草树木,如在公路中心分隔带栽培抗旱常绿枝叶茂盛的乔木、灌木、藤类等树种;在公路两边、服务区、收费站等地调配稳定的树群,让乔木与灌木相结合;在石质边坡中,用地锦类植物进行垂直美化,在坡脚栽培攀缘植物或花灌木。若是暂时用地,用完以后,尽量恢复其原有相貌,恢复不了,栽植原有植物弥补配齐。比方,施工场地、配料场、生活区应及时恢复其原有的植被,即毁林还林、毁田还田。关于无复耕条件的或不能栽培植物的,采纳防护办法做养鱼池、蓄水池进行新的植被保护。

2.4野生动物的保护办法

在进行公路路线方案设计时,要尽量做到绕、避、护环境敏感区。譬如在国家级野生保护动物区或首要濒危物种通过区域内的公路上,有动物出没的路段,要设置预告及制止鸣笛的标识,有条件的当地,设置动物的专门通道(既但是隧道、高架桥,也但是涵洞);在有桥梁或桥梁施工的当地,尽量不选用爆炸技术,而且施工时与水环境阻隔,避免施工机械发生漏油,以避免对水生生物的伤害和消亡。施工单位在公路施工时,有义务对单位内的员工进行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宣扬和教学,而且禁止采伐规模以外的树木,禁止打猎。有必要严格按照设计图施工,决不允许扩展施工规模。

2.5景观的保护办法

公路景观的保护要做好以下4方面:规划、保护、美化、美化等。规划从整体着手,从实际出发,表现实用性,既思考近期作用,一起也思考远期作用。在施工过程中,既要留意保护景观中的植被,又要恢复损坏了的植被。如在青藏公路建设中为了减少高原自然景观损坏,在施工中对山前缓坡、河滩地等地的料石场、取土当地均应采纳景观恢复办法,表现高原景观。没有景观的当地,思考美化,美化植物品种要量体裁衣,美化物的外形、色彩、高矮需求统一规划,有节奏的改变。在工程挡土墙、护坡等上面做技术广告或雕琢文明等。在达到了植被保护、美化条件下,在有杰出景观当地还要进一步美化,表现景观特色。

2.6注重对自然环境状况的调查

公路建设工程项目特点是:线长点多,通常涉及多个区域。因而,公路建设项目要注重对自然环境的调查,一是要对公路沿线两边的土壤资本,公路占用规模的土地资本等进行具体的调查,掌握当地土资本的分布状况。二是要对公路两边动植物资本分布,稀有动植物的品种、分布区域、活动规模和生理状况习性,公路沿线自然灾害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干扰损坏状况,生态环境演化的基本特征进行调查。三是要对自然保护区的历史文明遗址、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及法令明文规定的建设项目,应当躲避各类保护区。作出仔细、科学的调查;调查过程中,要对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景色名胜区作具体调查及规划。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及其可持续发展任道而重远,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与努力的系统工程。这不仅要求在进行公路建设过程中做好相应的环境保护和生态防护措施,还要求我们摆正观念,认清短期修复和长期养护二者之间存在的辩证关系,从而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系统的生态护理保护制度,最终实现公路生态环境的可持续、良性化发展。

生态环境建设的目的篇(5)

(一)自然环境格局。

本项目研究范围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和内蒙古6省、自治区范围内的内陆河流域(包括新疆的国际河流)和黄河流域,报告中统称为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土地总面积345万平方公里,根据自然环境的不同,可划分为三大片:贺兰山以西的内陆干旱区(简称内陆干旱区);贺兰山以东的半干旱草原区(简称半干旱草原区);半干旱和半湿润区的黄河流域(简称黄河流域区)。

(二)社会经济的现状和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有巨大发展,从总体上说,为全面实现小康奠定了初步基础。当前主要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二是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三)水资源概况。

1.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西北地区水资源量多年平均为1635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总量的5.84%。

2.人均水资源量。2000年西北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781立方米,为全国当年人均水资源量的80.5%。其中:宁夏黄河流域217立方米,陕西渭河流域326立方米,青海湟水河流域618立方米,甘肃河西走廊的石羊河流域761立方米,均大大低于全区平均水平,成为严重缺水的地区。

3.用水量和耗水量。2000年全区总用水量817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89.3%。扣除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回归水量后,2000年全区净耗水总量547亿立方米,耗水率(耗水量与用水量之比)为62.8%。

4.用水效率。虽然西北地区水资源紧缺,但却存在着人均用水量高、农田灌溉用水定额高、单位GDP用水量高的问题。农田平均每亩实灌定额617立方米,比全国平均高40%;万元GDP用水1736立方米,比全国平均高1.85倍。

5.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用水量与水资源总量之比)。目前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平均为20%,西北地区为53.3%。其中甘肃的河西走廊各河、新疆的塔里木河和天山北坡各河都超过70%,有的甚至超过100%。

(四)生态环境的主要危机——土地荒漠化。

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在长期历史演变中出现种种问题,如干旱缺水、河湖干涸、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等等。研究认为,生态环境的主要危机综合表现为土地荒漠化。

1.土地荒漠化的界定。《第二次全国荒漠化监测》公布的数据表明,1999年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7.4万平方公里,其中在本项目研究范围的约218.3万平方公里。

研究认为,为了有针对性地指导实际工作,应着重研究在现代气候条件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原有耕地、草地、林地退化的情况。在西北地区,应主要研究在干旱化的气候背景条件下,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和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两种原因引起而又有条件治理的荒漠化土地,据此粗略估计,本区荒漠化土地总面积在60万平方公里左右。

2.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引起的土地荒漠化。(1)在内陆干旱区,由于河流上中游用水过多,造成下游河湖干涸,荒漠扩大。(2)在沙漠边缘地区,由于超采地下水,植被枯萎,造成土地沙化。(3)在大中型灌区,由于灌溉不当,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

3.由于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引起的土地荒漠化。(1)草原牧区由于严重超载过牧,造成大面积退化甚至沙化。(2)在农牧交错区,由于滥垦、滥牧、滥樵、滥采,造成大面积土地退化甚至沙化。(3)在农区,由于不合理的种植结构和耕作制度,造成一些地方的土地退化甚至沙化。(4)在有些山区,由于滥伐滥垦,造成林地的退化。(5)在黄土高原区,由于边治理、边破坏,土壤侵蚀总面积仍有所增加。

4.土地荒漠化是沙尘暴加重的重要原因。沙尘暴是一种自然现象,从自然规律的角度看,沙尘暴是不可能被消灭的。但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破坏了一些地方的地表覆盖,助长或促进了沙尘暴的发生和发展。

沙尘暴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我国沙尘暴高发区的下垫面除地质历史形成的因素外,都属于土地荒漠化的范围。因此,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的扩大是我国近年来沙尘暴强度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要立足于全面保护沙尘暴源地的生态环境,大力防治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不能寄希望于一些局部性的应急措施。

(五)城镇工矿区的生态环境危机——水环境污染。

据2002年资料,西北地区的污染情况可分为严重污染、中度污染和尚未明显污染3种类型。严重污染地区和中度污染地区相加,其人口已占总人口的79.1%,其中渭河流域已成为全国污染最严重区域之一。内陆河流域没有排污入海的出路,黄河流域的排污不但危害当地,而且威胁黄河中下游的水环境安全。

二、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方针

(一)生态环境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人类占用了过多的自然资源。20世纪以来,人口从大约1400万增至接近1亿人。在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下。为了供养不断增长的人口,不得不依靠破坏性地掠夺自然资源(包括污染自然资源),从而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方针的现实可行性。

生态环境的人口容量是相对的。在生产力提高、资源消耗逐步减少的条件下,人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可以扩大环境的人口容量。西北地区的问题在于,在人口增加和经济规模增长的过程中,生产力水平没有相应提高,生产方式仍限于传统、粗放的外延型,特别是没有抓住水资源这个制约因素,相应地提高用水效率。只要认真解决这个问题,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方针在西北地区是现实可行的。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方针的主要内容。

必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要统筹全局,合理安排生态环境建设。二要坚决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经济与社会。三要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条件下,相应地合理配置水资源。同时,还需实施适当的人口政策,控制人口的过度增长。

三、合理安排生态环境建设

(一)生态环境演变的历史背景。

西北地区的干旱化趋势和地理环境的格局,是在2000多万年前,由于青藏高原的逐步隆起而形成的。

在西北地区,人类大规模改造自然的活动开始于2000多年前。经过秦汉、隋唐和清代3个鼎盛时期,西北地区经济和文化得到长足的发展。但在“屯垦戍边”和“移民实边”的政策下,大力推进农耕文化,使贺兰山以东自然条件适宜于牧业的草原、草地,发展成为今天农区、牧区和农牧交错区的格局。在气候自然波动的背景下,不合理的农垦破坏了草原、草地的植被。黄土高原在变牧区为农区的过程中,天然植被也遭到破坏,水土流失日益加重。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生态环境更加严峻。在贺兰山以西的内陆河流域,一些地区在河流中游修建平原水库,基本控制了河流的径流,虽然发展了灌溉,但平原水库建成之日,往往就是下游断流之时。在牧区生产发展中,片面追求牧畜头数的增长,使草原超载退化。在传统的农牧交错区和牧区,进一步大规模地开荒种地,使土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

(二)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和基本目标。

1.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生态环境建设的含义很广泛,可理解为一切旨在保护、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行动的总称。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是要限制或取消那些引起生态系统退化的各种干扰,充分利用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达到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在西北地区,首先要防止对现有生态环境的继续破坏,并尽可能恢复重建已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达到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并能保持相对稳定和良性发展的程度。

如果不顺应自然规律,仅凭人们的主观愿望,去建设一个不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人为的新的生态大系统,则往往事与愿违,不仅收不到预期效果,而且不能持久延续,系统将最终崩溃。当然,对于一个人工绿洲、一个城镇、或一个小地区来说,可以建设一个有别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新的子系统,但是这些人工子系统的建设必须以不破坏天然生态大系统的整体性为原则。当前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认识,仍存在一些误区。其中较普遍的误解是,简单地以为生态环境建设就是绿化造林,增加森林覆盖率。调查中看到,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一些不适合种树的地方,也都在费尽心力地植树造林,年年植树不见树,或多年后仍是一片小老头树,有的地方为了植树造林而超采地下水,“绿了一条线,黄了一大片”。这种简单化的认识和做法,都应予以改正和防止。

2.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目标。防止荒漠化土地的继续扩大,下大力气治理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荒漠化土地,以及不属于荒漠化范围内的退化土地,同时防治水环境的污染。

3.生态环境建设的分区。根据生态类型组合特点与治理目标,将西北地区划分为8个生态环境建设区。(1)干旱荒漠—绿洲生态环境建设区。(2)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建设区。(3)长城沿线—阴山山麓生态环境建设区。即农牧交错带。(4)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区。(5)黄河沿岸平原生态环境建设区。(6)渭河平原生态环境建设区。(7)青藏高原黄河河源区。(8)山地生态环境建设区。

(三)合理的植被建设布局。

西北地区各生态环境建设区的天然植被类型由温带半湿润向极干旱地区推移,依次为森林、草原和荒漠。本区内森林分布不多,主要在黄土高原的土石山区、内陆盆地周围的高山以及河流两侧的冲积地带上,具有巨大的水源涵养及防止土地荒漠化的作用,非常珍贵,天然林保护工程非常必要。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干旱和半干旱区,应明确规定以灌、草为主(干旱区以灌为主,半干旱区以草为主)的植被建设方向,并应充分利用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四)天然河湖的保护与恢复。

内陆河流的下游,延伸到沙漠的腹地。河流两岸由地下水支持的天然绿洲,以及河流终端的湖泊、湿地和周边植被,都起着分隔和限制沙漠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考虑到现实的水资源情况,在坚决保持现有河湖格局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地增加入湖水量,将20世纪60年代以后消失和萎缩的湖泊,加以不同程度地恢复,从而恢复河流的原有长度,并恢复河湖水质。具体建议:

(1)准噶尔盆地:使西端的艾比湖水面恢复到接近原有水面,中部的玛纳斯河延伸到玛纳斯湖,要坚决制止地下水的超采。(2)塔里木盆地:适当恢复塔里木河终端台特玛湖的水面。(3)河西走廊:适当恢复黑河终端东居延海的水面;使疏勒河目前的终端西大湖不再萎缩,下游的地下水位不再下降;争取适当恢复石羊河终端的青土湖。(4)柴达木盆地:保持目前的河湖格局不再萎缩。(5)青海湖:争取湖水位逐渐稳定。(6)渭河:逐步解决中、下游河道的严重污染和淤积问题。(7)黄河干流:尽快解决两岸城市、工矿和农牧业的污染问题。(8)保护绿洲、草原和沙漠(地)内尚存的湿地。

(五)防污减灾对策。

1.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1)工业排污量大。(2)城市污水处理率低。(3)农业面源污染比重高。

2.制定适合当地特点的水污染防治技术经济政策。(1)加强节约用水。(2)推行清洁生产。(3)实施污水处理后回用。(4)采用适合当地特点的废水处理工艺与技术。(5)制定适合各地特点的水污染防治控制指标。(6)实行“污染者付费、受益者补偿”等经济政策。(7)重视工业废水处理回用技术的开发和成套设备的制造供应。

四、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经济与社会

(一)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经济与社会的基本途径。

——根据提高总体用水效率的需要,逐步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城镇化。

——在建设现代农业、控制并逐步压缩农业用水的目标下,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现代农业体系。

——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及科学技术水平,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城镇和乡村。

(二)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现代农业体系。

1.西北地区农牧业的主要问题是低投入、低产出、高资源消耗。西北地区占有全国18%的耕地,19%的水资源,仅生产了全国8.8%的粮食,6.7%的肉类。全区拥有草地26.3亿亩,占全国的64%,而牧业产值仅占全国的7.5%。

造成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是农牧业与水土资源之间结构性错位:全区农牧业结构中,种植业占70%左右,畜牧业比重仅为28.5%左右。这种产业结构与本地区水资源贫乏而草地资源丰富的资源结构严重错位。在种植业内部,高耗水的粮食作物比例偏大;粮食作物结构中,夏粮面积偏大。牧区和农区相互分隔,不能形成区域优势互补的农牧空间布局。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农牧业的低投入:灌区老化,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平均仅为0.3~0.4,水资源粮食生产效率0.58公斤/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4%。草地年均亩投入只有2~3分钱,目前草地生产力比20世纪50年代下降了1/3~1/2。

2.建设现代农业体系的近期目标。转变增长方式,高效、节约、可持续利用水土资源。在农业用水不增加并逐步减少、耕地和灌溉面积总体上不增加、草原生态环境逐步恢复改善的条件下,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畜牧业和加工业比重,使农牧业总产值逐步增长,农牧民生活逐步提高,贫困地区逐步脱贫致富。

3.建设现代农业体系的基本途径。建立面向市场与资源双重约束的现代农业体系:改变单一性的生产结构为农牧加(工)复合结构;改变农区与牧区分隔为农区与牧区协作;发展现代节水灌溉农业和现代旱作农业;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和基本草牧场;退耕休牧,变广种薄收为少种精种多收,变过牧超载为以草定畜、草畜平衡。未来30年内,要求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0.15~0.2,旱作水分生产效率提高0.1~0.2公斤/毫米·亩,草地干物质生产水平提高到180公斤/亩。

(三)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工矿业。

应坚决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本区工业的主要基础是能源、矿产和农牧产品加工,应避免发展用水量大的产业。

1.能源工业的水预测和今后对策。石油、天然气是西北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其2000年产值占本区工业总产值的23.78%,在未来的20年中还将有较大发展。预测石油石化和煤炭企业至2015年的用水量为9.3亿立方米,应确保其需要。

石油石化企业要进一步做好水源建设,推行节水减污的清洁生产技术。煤矿开采和生态环境应协调发展,国家应鼓励企业进行水利设施建设和污水处理回用。

2.矿产开发的用水预测和对策。在全国已探明储量的157种矿产资源中,西北有37种超过全国储量的一半。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不仅对西北开发而且对全国都有重要战略价值,应使矿产开发成为本区的又一支柱产业。2010年的矿业用水量将增至12.5亿立方米,数量相对不大,但需加强污染防治。

钢铁工业是本区废水排放量最多的工业行业之一,有色金属工业也需加强污染防治,很多小金矿和小黄金生产企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对不能改造者,应坚决关闭取缔。

(四)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城镇体系。

1.城镇化发展及用水增长趋势。人口增长如不加以控制,2030年可能达到1.3亿人;如果做好各方面工作,有望控制在1.2亿人之内。预测城镇化率2010年将接近40%,2030年将超过50%,仍低于全国水平。城市用水的总需求量到2030年将增长近一倍,约需70亿立方米。

2.城镇水务设施建设。当前的问题是城市水务基础设施不足,供水系统不完善,污水处理严重滞后。2010年和2030年的城市污水排放量估计将分别达到40亿立方米和50亿立方米左右。

3.制定符合当地特点的城镇化规划。城镇发展要严格遵循与自然条件相协调的原则,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条件的可能;要顺自然、依水源、靠全局、有重点、重质量,因地制宜地做好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半个世纪的建设,西北地区已形成“四带一环”的城镇格局。“四带”是指4条主要以省会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带,包括西宁—兰州—渭河流域城市带、呼和浩特—包头—银川城市带、武威—张掖—酒泉河西走廊城市带和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麓城市带。一环”是指沿塔里木盆地边缘分布的城市环带。这种基本格局在未来几十年内不会也不应有大的改变。城市和城市带的发展规模不能超过当地水资源供应的可能。今后在开发工矿资源时,可考虑将生产基地与生活基地分开进行布局,或预先考虑替代产业。对已建的少数条件十分窘迫的工矿城镇,应及时加以调整。

五、合理配置水资源

(一)气候与水资源的变化趋势与展望。

1.近年来气候与水资源的变化趋势。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气候也趋于变暖,但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波动性。降水量变化有更大的区域性差异,共变化趋势不如温度明显。近50年来西北各地降水量的变化,呈现东降西升的趋势,其分界线大致在河西走廊东部。黄河流域径流量减少的幅度比降水量大。内陆河流域径流量有所增加,估计是由于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冰川融水有所增加。

2.对未来气候与水资源的展望。对未来50年西北地区气温的变化趋势,各方面专家都估计为变暖。对降水量的预测,各方面意见有很大不同。对于90年代以来,新疆等地降水量增多的现象,是属于西北全区由暖干型气候向暖湿转型,还是属于西北西部局部地区的转型;是属于长期的时间上的变化趋势,还是仅属于年际的、10年的波动;有各种不同意见。大家一致认为,即使转为“暖湿型”气候,也不可能根本改变西北地区干旱气候区的基本状况。

从战略角度考虑,应立足于“向最好方向争取,从最坏可能准备”,尽可能使今后工作处于主动地位。在目前河流径流量较大的新疆地区,应抓紧当前的有利时机,加大修复生态环境的力度,同时防止盲目加大社会经济的用水规模;在河西走廊东部的黑河和石羊河流域以及广大的黄河流域,是目前生态危机最严重的地区,必须立足于可能的不利情况,加强工作,决不可存侥幸心理。

在宣传报道西北地区气候转型问题时,要注意到增加降水的数量有限,原来的自然面貌并未根本改变,防止给人以盲目乐观的错觉。

(二)水资源配置的要求。

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的总要求是:在保证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合理用水时,必须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留有适当余地。为此,不但要统筹兼顾河流的上中下游,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复杂转化,以及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

本区3大片不同的自然环境,在生态环境用水、社会经济用水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三方面的关系上,有各自不同特点,需要分别加以分析并规定水资源配置的具体要求。

1.内陆干旱区。水资源配置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保证河流下游生态环境的耗水,使下游的生态环境和上中游的社会经济系统合理分享水资源。研究后认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耗水以各占50%为宜。

按社会经济平均耗水率为用水量的70%折算,今后内陆河流按用水量的最高开发利用率应不超过70%。根据2000年的实际资料,除新疆的国际河流额尔齐斯河、伊犁河,以及柴达木盆地的无人区河流外,其他河流的开发利用率都已接近或超过70%。因此,贺兰山以西内陆河流域的社会经济用水总量应基本控制在现有规模,不再增加。超过规定限额所挤占的生态环境耗水,或通过从外流域调水补足,或坚决加以压缩,一定要保证生态环境的耗水不低于水资源总量的50%。

社会经济用水的内部配置:农田灌溉用水应大力节约并逐步压缩。城镇和工矿发展必须增加的用水量除少数地区由外流域适当调水外,大部地区原则上由农业用水有偿转移,并提高水的回收利用率。

2.半干旱草原区。水资源配置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防止因地下水超采而影响草原的天然植被。

本区绝大部分属于半干旱区,天然降水形成的土壤水和地下水,可以维持草原的天然植被,但不能形成可集中开发的地表或地下径流。因此,只可在一些降水量超过400毫米及个别有引水条件和地下水丰富的地方,适当建设人工饲料基地,少量用于发展社会经济。

如果没有可靠的地质勘探资料,证明确有可以再生的地下水资源,不能盲目大规模抽取地下水进行社会经济建设或植树造林。

3.黄河流域区。水资源配置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缓解干旱年份的水资源危机。

近年来黄河流域特别是兰州以下一些支流的径流量大幅度减少,不仅影响到这些支流下游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用水,也影响到黄河的出境水量。20世纪90年代,黄河出境的平均年水量(以三门峡入库水量表示),已从50~70年代的413亿立方米降至225亿立方米,其中1997年以来直到2002年,黄河出境的年水量都小于200亿立方米,严重威胁到黄河下游的社会经济用水和河道的冲沙用水。分析减少的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流域降水量减少,河流径流量减少的幅度远超过降水量的减少幅度,上中游社会经济用水量增加。

因此,西北地区黄河流域水资源要合理配置。生态环境建设要合理安排,主要应依靠天然降水恢复植被。西北地区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建设也应强调高效节水防污。为了缓解黄河水资源的危机,从长远看,还需要通过西线南水北调,适当补充水量。西线南水北调可能的调水量约为150~170亿立方米/年。

(三)西北地区的水利工程布局。

生态环境建设的目的篇(6)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1-112-02

十年前,党中央、国务院从保障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持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开展土地整理,实行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的重要任务和要求,拉开了我国土地整理事业起步与发展的序曲。1999年实施的新《土地管理法》确立了土地整理的法律地位,使其成为一项重要的政府职能。十年间,诞生了第一个全国土地整理规划,确立了补充耕地资金的主要渠道,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技术标准,组建了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的专门机构,土地整理逐步实现了自发无序向严格规范管理的根本性转变,土地整理事业走上了依法依规快速发展的轨道。

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我国将始终面临工业化、城镇化快速进程中不可回避的土地资源供求矛盾和压力。这要求我们必须从保障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着眼,以更大的力度来全面加强土地整理中的生态环境建设。要以农村土地整治为平台,统筹规划,聚合资金,整村推进,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对农用地、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整理,在增加耕地的同时,建设稳定的生态环境系统,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把土地整理事业的发展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1 土地整理的内涵

土地整理是在选定区域范围内,参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土地整理专项规划所确定的土地用途和建设目标,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等综合措施,并辅以一定的资金投入,从而实现改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条件、维护土地生态环境的社会活动。

土地整理既要提高耕地质量和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还要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维护生态稳定。土地整理中的生态环境建设就是在对土地利用的综合治理过程中,通过对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和生态景观的建设,来实现土地资源的有序化和集约化利用,从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出能力,以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土地资源的持续需求,保证生态环境友好下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要求,当前土地整理活动要以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和生活条件和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为基本目标。其中,尤其要重视土地整理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建设,要通过生态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活条件、消除土地整治的负面影响和抑制作用,实现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今后我国土地整理研究的重点应当放在土地整理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要综合利用环境学、生态学、地质学和土壤学等学科知识,积极发展和完善土地生态环境质量的策略和措施,以促进土地整理中的生态环境建设。

2 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

实施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就是土地整理不破坏原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整理完成后的项目区在获得高质量耕地和一定数量耕地的同时,在生态环境方面实现良性循环。。由于近期土地整理中生态问题日益突出,使得土地整理中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已经成为当前面临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2.1 有利于引导土地整理向生态友好方向发展

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建设的直接目的就是引导土地整理向生态友好方向发展。进行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建设就是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切实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以真正改善整理区人民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为目标,积极引导土地整理向生态友好方向发展,最终使土地的利用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2 有利于提高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

土地整理是一项具有强烈社会性的综合性活动,加强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提高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土地整理的外部性很强,如果开发建设不合理,则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国外土地整理的历史表明,不注重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会使土地整理付出惨痛的生态效益代价。

2.3 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区域生态平衡

土地整理往往伴随大量的工程建设,尤其是对末利用地的开发会使得生物栖息地锐减,破坏动植物生存环境,改变土地景观,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简化了区域内土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和区域生态平衡,不利于土地生态系统功能的稳定与提高。因此,在土地整理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力,尤其是对生态环境脆弱区开展土地整理要积极探索生态环境建设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持区域生态平衡。

2.4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就是开展土地整理,实施农村综合整治。农村综合整治的首要目标就是生产和生活环境得到改善,积极开展土地整理中的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只有落实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建设的具体措施,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向“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发展。

3 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土地整理缺乏对生态环境建设的考虑

目前我国实施的土地整理项目过于强调耕地数量和质量的提高,而对整理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研究只是体现在文字层面,具体实施的很少。尤其是大型土地整理项目建设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也缺乏合理性论证和可行性分析。

3.2 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就目前的土地整理项目资金投入情况来看,资金投入主要用于沟、渠、道的建设,仅有的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就是防护林建设,而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保护的投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投入等生态建设投入在工程预算中基本没有。生态建设资金投入的缺乏势必导致生态建设的缺乏,从而引致土地整理的生态损失。

3.3 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建设理论研究滞后

由于经济发展的限制,我国对土地整理这一课题的理论研究尚未成熟,而将土地整理与生态环境建设结合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就更少了,目前只是停留在定性研究的层面,缺乏定量方面的研究。这种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建设理论研究的滞后,势必导致实际工作中对土地整理项目生态效益的评价缺乏理论支撑,只能粗略地作定性评价。

3.4 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建设法制不健全

尽管我国《土地管理法》已经实施了十余年,但该法对地整理中生态环境建设却没有提出明确的目标,也对违反生态建设的土地整理行为缺少详细的管制措施。可以说仅仅从法制建设的层面上看,我国对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建设的法制十分不健全,这阻碍了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建设的顺利开展。

4 加强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

4.1 加强土地整理规划的生态景观设计

土地整理规划是土地整理项目实施的前期准备,是对整项工程进展以及预期取得成果的指令性文件。加强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建设就必须在编制土地整理规划时摒弃传统的单纯追求增加耕地面积和提高耕地质量的狭隘思想,更多地考虑对项目区生态景观的设计,充分体现出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程度。换句话说,现在我们所倡导的土地整理模式不再是停留在“耕地”层面,而更多的考虑“人”的因素,要实施能够全面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改善人们生存环境且具有现代意义的景观生态型土地整理。。加强土地整理规划的生态景观设计的核心就是要重视土地景观的恢复和保护,在土地整理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融入对项目区土地生态景观的设计思想,做到以生态景观为核心的土地整理规划,以提高项目区的景观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加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

4.2 拓展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建设融资模式

土地整理是一项资金投入量大,利润回收周期长的社会活动,特别是对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往往无法在短期内用经济收益来量度,这直接导致功利主义至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建设无法开展。现阶段我们必须要从政策层面上保证有稳定、充足的土地整理资金用于生态环境建设。做好该项工作首先要创建良好的资金运作机制和保证资金来源的多元化,要鼓励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用于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建设,此外还要积极调动社会资金和信贷资金参加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建设,对生态环境建设资金引入市场机制,形成土地整理良性的投融资机制,走出一条稳定多元的社会化和产业化土地整理融资道路。

4.3 重视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不仅会对项目区域的人口、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更为关键的是会彻底改变项目区域原有生态系统和生态景观的机构与布局,建立起新的区域性生态系统。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在土地整理中更多地考虑整理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通过对环境后果的分析、预测和评价,最大限度地减少因项目实施对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提高土地整理的科学性,做到土地整理的生产条件与生态环境同步建设。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应该积极探索政府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的模式,通过建立科学的土地生态系统定量评价模型,对土地整理的项目的各个阶段分别进行评价,以保证土地整理项目向生态友好方向发展,从而实现保护土地生态系统的目的。

4.4 强化土地整理施工的生态设计

土地整理所追求的目标不仅是经济效益,还有社会效益,更有生态效益,只有三者最大化才是土地整理的最终目的。土地整理这种效益形式的多样化发展使得其内涵不断向综合化和生态化发展。。现阶段在土地整理施工过程中往往就缺乏生态效益的考量,各种建筑材料的大量使用严重污染了区域生态环境,导致了生物生存环境的持续恶化甚至消失,降低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整能力。据此,许多学者提出要强化土地整理施工的生态设计,要根据项目区的具体情况推进可持续的生态型土地整理,做到工程技术设计因地制宜。

4.5 完善土地整理项目的管理制度

生态环境建设的目的篇(7)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加,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突现。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国家治理领域的热点问题,环境的保护和改善逐渐被各级政府所重视。本届政府提出的国家治理的目标之一是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为政府组成部门的国家审计部门,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政府审计类型之一的政府环境审计,具有独立的监督和评价职能,具备权威性和强制性,在政府保护和管理生态环境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政府环境审计的关系

政府环境审计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政府审计是国家治理和建设重要工具,政府环境审计是国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在生态文明建设这个系统工程中,政府环境审计通过审计的监督、鉴证、评价职能,发挥其揭示环境问题、评价环境管理效果、监督环保资金使用和环保政策执行的作用,以促进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保障国家环境安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政府环境审计的目标是实现生态文明。环境审计要以实现生态文明为审计目标,通过审计监督达到遏制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等危害环境的行为、促进推行科学、有效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污染治理措施,保障环境保护建设项目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下研究政府环境审计,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构建新的环境审计模式,有助于解决我们政府环境审计目前存在的问题,更有效的实施政府环境审计,发挥政府环境审计在我国国家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促进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

二、生态文明建设对政府环境审计的新要求

近年来,我国审计署和地方各级审计机关积极组织实施节能减排、水污染防治、退牧还草、土地管理和污水垃圾处理等多项环境审计项目,在污染防治、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如何进一步发挥政府环境审计在国家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生态文明建设对政府环境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在政府环境审计工作部署上,应提高责任意识、增强忧患意识、加强宏观意识。党的十做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作为国家治理“免疫系统”的审计机关就应当以人民福祉、民族未来为己任,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在审计工作中坚定资源环境保护优先的理念,加大环境审计力度,时刻关注生态环境底线和红线,将政府环境审计的工作思路统一到生态文明建设这个系统工程上来。

二是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到各项审计工作,使环境审计内容常态化I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观,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整合审计资源,提高环境审计效率,增强环境审计效果。

三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环境审计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加强对重大生态建设工程项目和特殊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因为环境风险存在于项目建设的整个周期,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介入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对项目全过程监控、全方位跟踪,通过审计预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从而防控环境风险,保障环境安全。

四是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审计应以环境绩效审计为重点。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政府环境审计工作应该更加关注各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资源的节约和良性循环使用、落后产能的及时退出等,仅仅依靠环境财务审计和财务合规性审计远远不能实现这一目标要求。环境绩效审计是目前政府环境审计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是更高层次、更全面的审计,涵盖了审计的鉴证、评价、监督职能。

三、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实施政府环境审计的途径

(一)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在政府工作部署上,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增强环境问题忧患意识。彻底摒除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重经济指标轻环境指标,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片面增长和税收增加的错误理念。要有宏观意识、整体意识、全局意识,在环境问题上要坚决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壁垒,重视环境审计和环境审计结果的执行,积极的配合环境审计,对环境审计查出的问题要积极彻底的整改。

(二)加强政府环境审计制度建设

政府环境审计的基础和前提是制度建设。我国应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让政府环境审计有法可依;应该在国家审计准则中增加环境审计的内容或者单独制定环境审计准则,以明确政府环境审计的对象、程序、范围、内容、具体实施、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合作关系、法律责任等,作为政府环境审计的工作指南:应该建立环境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统一环境审计的评价标准,作为环境审计的技术支撑,提高审计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防范审计风险。

(三)构建政府环境审计大格局

1、环境审计常态化。一是在审计项目的安排上,审计机关要将环境审计项目纳入审计项目年度计划中,每年安排环境审计项目。二是将环境审计的内容融入到所有专业审计当中。企业审计要关注企业环保主体责任的落实情况、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推进情况、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情况等;金融审计要关注金融行业的信贷资金投向是否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执行“绿色信贷”政策,将生态保护、污染治理效果和符合环境检测标准作为信贷审批的重要前提;财政审计要关注有关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生态工程建设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r,关注财政支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投资审计要关注建设项目是否执行防治污染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投产的“三同时”制度,关注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运营情况;经济责任审计要关注领导干部在生态环境方面的经济责任,关注投资决策失误和管理不当造成的环境问题、节能减排的指标和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是否完成以及招商引资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多部门联合审计。环境审计项目要更好的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争取与生态文明建设直接相关环保、规划、国土、财政等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打破壁垒,实现跨部门合作。常态化的环境审计项目,可以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成果开发利用机制等,共同协商解决环境问题的办法、探讨保护资源环境的措施,提高政府相关部门对环境审计的认可度,从而充分运用审计成果,提高环境审计的质量、效果和效率,发挥环境审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有的作用。

生态环境建设的目的篇(8)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应当加强思想重视。然而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对拟建工程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对此我们应当结合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工况、生态环境条件,进行综合权衡,并且利用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二者的共赢。

1生态工程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实践中必须坚持的原则

1.1生态工程原理

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实践中,应当从生态工程基本原理出发,严格遵循以下原理:第一,严格循环再生基本原理。水利施工过程中,将所需的所有机械设备、工具以及工程建材等进行综合考虑与合理安排,确保这些要素能够循环利用。在此过程中,还要将施工垃圾以及建筑废料等进行合理利用和处理,以此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之目的,这有利于实现水利工程项目生态建设之目的。第二,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具体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应当对拟建工程项目所占土地资源、所用的材料等进行综合规划,以免资源浪费。在专业规划设计过程中,需对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分析,并且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法来合理建设水利工程项目,以此来实现生态环境与水利工程建设的和谐共建、共融。

1.2生态工程原理应用实践中需坚持的基本原则

第一,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的协同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总是将目光集中在最大限度地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严重忽略了生态效益和环境保护。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应当更加理性的看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根本目的,以发展观、十精神为指导思想,坚持人本、可持续发展原则和战略。回溯历史,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内,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掠夺式经济发展模式下,虽然社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但是生态环境惨遭破坏,其中很多破坏是不可恢复的。这种顾此失彼的发展模式,应当进行深刻的反思。近年来,随着自然环境频遭破坏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生态环境保护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生态环境改善和整治,成为当前人类的基本责任,而且生态环境效益也备受关注。在水利工程生态系统建设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两种效益的协同,最大限度地降低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互生共存。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应当是合作共存以及互惠互利的关系,同时这也是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事实上,在我们比较熟悉的自然界中,存在着很多互补共生的典型案例,比如动植物之间为了能够更好的生存,彼此之间相互依存。对于我们人类而言,也应当借鉴该种共建共存和共同发展模式。这要求我们在水利共存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应当尊重自然,尊重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对水利工程项目、自然环境条件等统一规划,采用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使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自然之间和谐共处。基于互生共存原则的应用实践,实现工程项目建设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最优组合,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生态环境与水利工程项目之间优势互补。一方面可以减轻因人为原因而造成的自然环境破坏;另一方面也可有效利用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促进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第三,可循环利用。资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业已成为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自然资源的短缺是我们共同面临的难题。为此,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应当大力倡导并坚持循环利用原则,这有利于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实践中,自然资源以及原材料的消耗量都非常的大,其中前者的消耗量不可估量;为践行国家政策、保护生态资源和环境,必须将循环利用理念应用到实践之中,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合理处理废弃物。比如,将工程建设过程中可利用的余料等专门加工,以此来实现再次利用。从实践来看,循环利用这一原则与生态理念的核心保持一致,对解决国内当前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

2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2.1噪声污染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属于大型工程,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具有施工量大、工程机械设备应用多等特点,尤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些大型机械设备运作过程中,难免会造成严重的噪声污染。同时,大量的运输车辆在行进过程中,会发出轰鸣声,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同时,噪声污染也不可小觑,拟建工程所在地周围居住的居民无法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

2.2水域环境遭到破坏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水环境问题不可避免,该问题又可进一步细化,一般包括生物污水、施工污水等水域环境问题。在工程施工建设期间,作业人员在工地临时驻扎,生活污水和垃圾肆意排放,以致对附近水域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同时,在施工建设实践中,尤其是混凝土浇筑等一系列作业环节,大量的水泥砂浆未经处理直接流入附近的水域,水体遭到严重的污染。此外,部分大型的工程建设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泄漏的油污会直接流入拟建工程所在水域,以致该水域受到严重的污染。

2.3空气质量下降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主要空气质量影响因素有以下两种:第一,大型的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会对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第二,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时,如果涉及到爆破作业,则会引发扬尘等污染。值得一提的是,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所用到的机械设备,会严重影响空气质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水利工程机械设备运行时,不仅自身产生大量的尾气污染或者激起尘土,更为严重的是会导致空气里的悬浮颗粒物剧增,空气质量也因此而急剧下降。

2.4固体废弃物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最为明显的一种污染是固体废弃物污染,而且施工作业时所挖出的废弃土体,施工操作时剩余的石灰粉、水泥以及煤灰等。一方面会对用地条件造成影响;另一方面还会造成严重的生态污染。同时在固体废弃物的运输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扬尘污染,由此可见固体废弃物污染产生的影响非常大,波及范围比较广。

3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的环境问题解决策略

基于对当前水利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质量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加强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实现二者的共生、共存和共同发展,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3.1思想真正重视起来

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对施工人员加强环保意识教育和培养,让每个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人员以身作则、自我约束,既要加强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和管理,又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水利工程项目生态建设之目标。此外,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应当减少或者不开山炸石,以免造成噪声和空气污染;对施工建设中的废水先进行净化处理,然后再合理排放。同时应当加强空气污染防护,有效解决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种环境污染和问题。

3.2做好前期规划设计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前期,设计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拟建工程的工况特点和条件,对地质结构、自然资源等进行综合考量,在勘测和实地研究基础进行长期规划,以此来减少环境污染,从而使工程施工单位能够严格按照图纸要求施工作业。

3.3健全和完善环境保护管理机制

制度是行为规范的保证,对施工中因人为操作失误或者不良行为习惯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应当通过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来予以规范和控制。通过建立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生态补偿机制,对生态环境进行最大限度的补偿,以此来减少自然资源浪费与消耗。

3.4构建生态工程体系

生态工程体系的构建旨在减少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破坏与浪费,并且将水利工程建设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密切结合起来,规范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的行为,充分利用现有的生态资源,实现工程与环境协调发展。

4某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实例

某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设,旨在优化水资源环境、提高农业灌溉水平和防汛防涝。该水利工程项建设过程中,非常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并且严格落实生态工程原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该水利工程施工方案设计时,采用了互补共生的生态工程原则,并对具体的施工方案做了优化和完善处理,将原来预设的两个原料场进行合并。从工程效益层面来看,节约成本900多万元,建设效益提高三分之一;从生态效益层面来讲,减少了征地,大大节约了土地资源,而且减少了对周围水域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影响。由于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规模一般都比较大,采用共生互补以及时程客观需求相协调的原则,对拟建工程项目土地资源利用情况统一规划以后,将土建机修厂、钢木加工厂合二为一,并且将沙石料场、拌和楼合理地规划到了同一个区域内,一方面节约了占地资金50万元,另一方面提高了施工建设效率。

5结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项目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性基础产业,应当本着生态工程基本原理进行施工建设,这符合当前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生态工程原理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应用,有利于促进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提高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同时这也是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事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张强 单位:黑龙江省八五二农场水务局

生态环境建设的目的篇(9)

(一)全力打好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扎实推进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验收的准备工作。

1、明确目标,精心组织。为加快生态建设工作步伐,年初,县政府依据市、县生态建设的有关内容要求,及时下发了《关于分解落实20*年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任务的通知》,对20*年生态建设任务进行了分解。4月,县政府主持召开了全县环保工作会议,并与相关部门、乡镇签订了《*县20*年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考核目标责任状》,明确了各责任单位今年的主要生态建设工作。同时,县政府多次召开生态示范区建设领导组会议,结合我县实际,出台了“*县20*生态建设考核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文件、政策,将生态建设工作纳入县政府综合目标考核内容之一,凡生态创建考核不合格的单位,不得参与评先评优,并予以通报批评。各责任单位都依据县政府下达的建设任务和目标进行了细化分解与落实。

2、认真做好生态示范区验收的准备工作。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验收暂行规定》)及《20*年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考核验收标准》的精神和市政府下达给我县的生态建设任务、“创模”工作任务的要求,我县积极采取措施确保今年底前完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工作的组织机构。为加强我县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准备工作的领导,县政府成立了由县人民政府县长任组长、县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和分管副县长担任副组长、28个生态建设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工作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环保局,县环保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并从县农委、乡镇抽调2名人员集中办公,县政府拨入生态示范区验收专项资金5万元;制定并下发了《*县生态示范区建设验收资料准备方案》。并由县政府多次召开迎接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工作会议,要求各责任单位根据《20*年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考核验收指标》的内容要求,进行补缺补差,进一步完善各项材料。同时,加强生态建设宣传力度,在县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络、街道等处大力宣传生态建设内容,营造创建氛围,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知晓率。二是及时调整了《*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暨生态县建设规划》内容。我县的《生态建设规划》文本中,规划了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生态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自然保护区、水利建设与水土保持、区域环境污染控制、生态文化等9个建设领域,涉及到重点建设项目有99个,总经费概算为76.36亿元。根据《20*年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考核验收指标》要求《生态建设规划》中重点项目数和经费都要达到80%以上的规定,我县及时对《生态建设规划》文本中的重点建设项目和资金投入进行了调整,已提请县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目前,各责任单位生态示范区验收材料建档工作已基本完成。

3、抓好生态示范基地和生态项目库建设。将五城镇生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右龙村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基地项目、*茶厂农业生态示范基地项目等6个项目,作为我县今年生态省建设引导资金项目上报,力争上级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

4、继续实施“百镇千村万户”生态示范工程,推进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建设工作。20*年,*镇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同时积极为该镇争取到省级环境综合治理资金。五城镇、兰田镇被评为市级环境优美乡镇,*村、*村、*村被评为市级生态村。积极开展好*、*、*市级环境优美乡镇和*村、*村、*、*村、*村等村市级生态村的创建工作。同时积极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全县绿色学校达20%。

(二)切实做好创模工作。

1.不断加强创模工作力度。今年是我市创模的关键之年,也是冲刺之年,为切实做好创模工作,对照市政府下达我县的创建指标,我县下发了《关于印发20*年*县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将创建指标分解落实到各有关单位,要求各责任单位明确责任和目标,制定工作计划。县监察局、县政府督查室会同县创模办按时序进度要求对各项工作任务实施督查、督办,并将督查、督办结果纳入地区和部门年度考核。

2.狠抓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减排工作。一是严把建设项目环保准入关,实施污染总量减排前置控制。一方面主动今年是“十一五”第二年,也是我县生态示范区创建考核验收的冲刺之年。今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市环保局和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重点,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紧紧围绕“一佳一强”目标,狠抓生态示范区建设和创模工作,加大污染防治和环境执法力度,强化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确保今年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任务,为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环境保障。

一、今年以来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力打好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扎实推进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验收的准备工作。

1、明确目标,精心组织。为加快生态建设工作步伐,年初,县政府依据市、县生态建设的有关内容要求,及时下发了《关于分解落实20*年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任务的通知》,对20*年生态建设任务进行了分解。4月,县政府主持召开了全县环保工作会议,并与相关部门、乡镇签订了《*县20*年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考核目标责任状》,明确了各责任单位今年的主要生态建设工作。同时,县政府多次召开生态示范区建设领导组会议,结合我县实际,出台了“*县20*生态建设考核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文件、政策,将生态建设工作纳入县政府综合目标考核内容之一,凡生态创建考核不合格的单位,不得参与评先评优,并予以通报批评。各责任单位都依据县政府下达的建设任务和目标进行了细化分解与落实。

2、认真做好生态示范区验收的准备工作。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验收暂行规定》)及《20*年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考核验收标准》的精神和市政府下达给我县的生态建设任务、“创模”工作任务的要求,我县积极采取措施确保今年底前完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工作的组织机构。为加强我县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准备工作的领导,县政府成立了由县人民政府县长任组长、县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和分管副县长担任副组长、28个生态建设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工作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环保局,县环保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并从县农委、乡镇抽调2名人员集中办公,县政府拨入生态示范区验收专项资金5万元;制定并下发了《*县生态示范区建设验收资料准备方案》。并由县政府多次召开迎接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工作会议,要求各责任单位根据《20*年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考核验收指标》的内容要求,进行补缺补差,进一步完善各项材料。同时,加强生态建设宣传力度,在县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络、街道等处大力宣传生态建设内容,营造创建氛围,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知晓率。二是及时调整了《*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暨生态县建设规划》内容。我县的《生态建设规划》文本中,规划了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生态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自然保护区、水利建设与水土保持、区域环境污染控制、生态文化等9个建设领域,涉及到重点建设项目有99个,总经费概算为76.36亿元。根据《20*年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考核验收指标》要求《生态建设规划》中重点项目数和经费都要达到80%以上的规定,我县及时对《生态建设规划》文本中的重点建设项目和资金投入进行了调整,已提请县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目前,各责任单位生态示范区验收材料建档工作已基本完成。

3、抓好生态示范基地和生态项目库建设。将五城镇生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右龙村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基地项目、*茶厂农业生态示范基地项目等6个项目,作为我县今年生态省建设引导资金项目上报,力争上级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

4、继续实施“百镇千村万户”生态示范工程,推进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建设工作。20*年,*镇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同时积极为该镇争取到省级环境综合治理资金。五城镇、兰田镇被评为市级环境优美乡镇,*村、*村、*村被评为市级生态村。积极开展好*、*、*市级环境优美乡镇和*村、*村、*、*村、*村等村市级生态村的创建工作。同时积极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全县绿色学校达20%。

(二)切实做好创模工作。

1.不断加强创模工作力度。今年是我市创模的关键之年,也是冲刺之年,为切实做好创模工作,对照市政府下达我县的创建指标,我县下发了《关于印发20*年*县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将创建指标分解落实到各有关单位,要求各责任单位明确责任和目标,制定工作计划。县监察局、县政府督查室会同县创模办按时序进度要求对各项工作任务实施督查、督办,并将督查、督办结果纳入地区和部门年度考核。

2.狠抓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减排工作。一是严把建设项目环保准入关,实施污染总量减排前置控制。一方面主动介入政府决策,积极为政府项目决策当好参谋。另一方面重视和加强与项目报送主管部门以及立项审批、工商登记等相关部门的信息互通和联动把关,同时,对所有新上项目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管理,达到从源头上有效的控制新的污染源产生的目的。二是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减排量化管理,健全和完善管理机制。将污染物总量控制减排指标,量化分解下达到相关企业单位,实行指标控制、量化管理,并着重加强日常监督管理,严格检查相关企业污染物总量控制减排执行情况。三是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对那些能耗高、污染严重的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企业坚决予以关停,对落后生产工艺的老污染源强制限期治理,削减排放总量,为规模型高技术企业和低能耗企业“腾空间”。四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和循环经济。积极引导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帮助有条件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降低物耗,减少污染,提高经济效益。五是加大节能减排环保宣传力度。通过宣传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减少排污、优化环境的重大意义和目的,不断提高企业法人和群众节能降耗,控制和减排污染物的现代环境意识。

3.切实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积极配合市局编制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科学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确定保护区等级和地理界限,设立警示标志。依法取缔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所有排污口,关闭二级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同时,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测,委托市环境监测站定期对横江万安段地表水及水厂取水口进行采样监测,确保地表水达到功能区要求。

(三)强化项目管理,认真执行“三同时”制度

一是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严格按照《环评法》规定的分级审批、分类管理的规定把好项目审批关。对不符合环保要求项目坚决给予否定。二是加强*经济开发区的环境管理,进一步加强区域项目环评力度。目前,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报告书已通过省环保局组织的审查会。同时加大对重点建设项目,特别是非政府性投资项目,环评的督查力度,确保项目依法建设。三是加大“三同时”制度监管力度,从源头上控制人为破坏生态和污染严重环境现象产生。

(四)进一步强化环境执法监管。

1、继续深入开展专项行动,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今年以来我局共对30家企业进行了执法检查,出动执法人员250人次。对检查中发现的3条国家明令淘汰落后生产线,由县政府责令停产关闭;对2家企业由县政府责令限期治理。6月份按照省、市统一部署,组织成立了由14人组成的环保专项行动领导组,召开了全县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会议,对20*年的环保专项行动进行了部署。同时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不断扩大征收面。对拒缴排污费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强制执行和罚款。1-10月份共征收排污费4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5%。

2、加强中心城区环境综合治理。一是加大餐饮油烟和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监察力度。对城区内新建、扩建、改建项目,禁止使用1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和原煤散烧。加大建筑施工噪声管理,特别在中、高考期间加大监管力度,县环保局与县公安局、监察局联合《关于加强高考、中考期间噪声监督管理的通告》,在各考点、建筑工、居住区等公共场所广泛张贴,并在县电视台播放公告内容,为广大考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二是大力加快县重点工程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20*年度已实际到位资金1100万元,全年投资1500万元。目前,实际投资997万元,土建工程已于10月初全面展开,完成氧化沟及综合楼等地基开挖工作。

3、加强企业监管,特别是加强横江流域重点排污企业监管。增加环境日常现场监理和夜间抽查频次,防止偷排现象发生,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同时指导并检查各企业制定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应急配套设施的落实,防止污染事故产生

4、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及项目库建设。黄山市白岳活性白土有限公司投资150万元新建粉尘治理设施,黄山迎客松啤酒有限公司投资210万元对污水处理站进行了扩建,目前已进入验收监测阶段,年底可完成验收工作。同时开展污染治理项目申报工作,今年积极为白岳白土有限公司等争取上级环保专项资金共60万元。

5、加大力度,及时受理和答复群众的来信、来访问题。今年1-9月份共处理环境来信来访及投诉案件90余起。对于每件问题都能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处理率达100%,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

生态环境建设的目的篇(10)

该工程建设将破坏土壤结构,堆放渣土,如不及时清理或运输,不采取任何隐蔽措施,极易造成沙尘和环境污染;在雨季,将导致土壤侵蚀。项目规划绿地面积38182.5m2,植被覆盖率达58.6%,该项目建成后,随着绿化工程措施的实施,生态植被的项目将恢复的一部分,该项目占地面积的生态影响有一定的补偿[1-2]。

2 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2.1 生态环境功能影响分析

随着该项目的建设,人工培植大面积的绿地将弥补和改善该项目被占领区的生态功能,改善其自然生态恢复功能。土地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经济价值得到提高[3]。

综上所述,总之,该项目的建设将使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功能发生重大变化,主要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功能。

2.2 生态环境适宜性分析

(1)生态环境满意度指标体系的建立

生态环境满意指标一般由7个组成,具体见表2.1。

本生态环境满意的指标简要说明。

①停车位数(Q1)

项目设计施工建设必须给未来的经济发展和汽车数量的增长留有一定空间,“最令人满意”的标准定为50/10000平方米。

②交通是否便利(Q2)

根据相关建筑法规的要求,一定规模的建筑群至少设一面临街,设有两个以上不同方向的进出口; “较满意”的标准是建筑物两面以上临街,“最满意”的标准是有3个以上进出口 [4-5]。

③绿化占有率(Q3)

根据不同市区规划对绿化的要求,项目绿化率要达30%以上,故其“最满意”的标准应为30%[6]。

④环境质量(P4)

环境质量状况包含水体、大气、废渣、噪声污染等[4]。

⑤市政化程度(P5)

根据各地的要求,有天然气、供水、供电、供热、电信、雨水、污水等不同7种类型管网,应全部配套、安全、有效[5]。

⑥建筑容积率(Q)

这个指标在建筑中很重要,在生态系统分析中很重要。如果容积率太高,它会显得臃肿复杂,建筑也将在密度相应增加,清除率降低,使人们不会感到拥挤松散;如果其太低,反映了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特别是在土地利用效率,土地资源不足的现代。

⑦观感

从景观和美学的角度来看,建筑工程与周围环境、建筑风格和周围环境的和谐,可以使人们享受到美。

(2)生态满意度分析

根据该项目的总体情况,总结了不同指标体系所需的数据数据,如表2.3。

由上述评价结果可得出如下结论:

(1)建设项目所在地外部交通便利,基础条件完备。

(2)工程所在地交通网络设计较为合理,设计多个停车位,配置多个交通进出口,可保证出入人流、车流畅通。

(3)绿化率较高,可保证景观及降噪防尘需要。

(4)项目周围环境质量较好。

(5)项目周围市政设施齐全。

综上所述,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满意度从总体上说达到了良好以上水平,建设合适。

3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由于西安春季干旱少雨,近年风沙频发,为保护生态系统,应在项目占有地加强绿化,以高低多种灌木、乔木搭配种植。

具体几点建议如下:

(1)施工规范化;管线沟槽开挖、临时堆放条件应规范化,以尽量减少对储存、周围土壤和植被的破坏;种植适宜当地生长的绿色植物,并且与市容市貌协调。

(2) 临时占用区的开挖应分层堆放,所有表土应分别堆放并标明。至少0.3m的地面应视为表土。施工结束时及时恢复、绿化。

(3)雨季施工时,应备有工程布覆盖,临时堆放场要设置围墙,以防造成大量水土流失。

(4)任何时候保持排水系统畅通。

(5)项目本身必须有更多的绿化措施。项目建成后,应当定期维护和维护水土保持工程和绿化设施。

4 结论

项目在规划中重视绿地景观系统的建设,对原有植被进行整修、改建,并且建设一定规模的绿地,提高绿化占有率,建成后可使总体绿化率达到58.6%,改善该区域原有的自然景观环境,使景观生态环境更加有序、美观。将改善区域目前生态景观面貌,改善环境质量,促进西安市城市建设。因此本项目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郑铭. 环境影响评价导论 [M]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2] 卞耀武.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释义 [M] .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3.

[3] 彭应登, 王华东. 累积影响及其意义 [J] . 环境科学, 1997, ( 1) .

[4] Therivel Riki, Rosrio Maria.The Practice of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 . London: Earthscan Publication Ltd.1996.

[5] 陆书玉. 环境影响评价 [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上一篇: 交通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下一篇: 电力工业特点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