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保及措施汇总十篇

时间:2024-04-09 11:48:59

生态环保及措施

生态环保及措施篇(1)

中图分类号:U41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4-130-02

1 引言

近几年我国公路里程快速增长,安全设施逐渐完善,设计建造能力不断提高,道路建设成果显著。目前国内对公路生态环境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植被影响、噪声污染、空气污染等方面,对外来物种、景观破碎化、野生动物栖息地等方面研究较少。本文简要介绍公路对自然环境及野生动植物影响,从道路设计、施工、运营及维护各阶段提出相应环保措施,并重点介绍了野生动物通道相关生态学原理。

2 公路生态环境影响

2.1 自然环境影响

公路建设路基填挖会极大地破坏原有地形地貌,使边坡且色彩、纹理及外形与周围景观极不协调,严重时还会诱发滑坡坍塌等地质灾害。取弃土场设置不当会产生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及栖息地丧失等生态问题。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路基填挖、取土采石、弃土弃渣等建设活动,使原有植被受到破坏,水土保持能力降低,造成公路沿线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水库泥沙淤积。道路营运阶段产生的污染问题持续时间很长,如橡胶、油污、重金属、融雪剂等对路侧土壤产生污染,进而影响动植物生存。

2.2 动植物影响

公路对路域内动植物的影响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主要发生在道路建设时期,路基开挖、取土弃土、临时用地等会对植被的产生破坏,使动物栖息地丧失。公路对路域内动植物的间接影响具有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观测评价难度高等特点。道路对路域内植被的间接影响有外来物种入侵、道路污染物、水土流失、景观破碎化、局部小气候变化等。道路各种污染会影响动物生长繁殖,多种因素会造成路侧栖息地品质下降甚至消失,最终导致动物种群数量减少,繁殖率降,基因多样性下降。

2.3 生态环境影响特点

由上述分析可知,公路建设运营对生态环境影响具有如下特征:全面性、滞后性及扩散性。(1)全面性是指路域内生态系统所有组成部分,包括土壤、空气、水等非生命和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命体,都受到公路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其影响是全面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能量流或者物质流中某一个或者多个环节受到破坏时,便会波及到整个生态系统。(2)滞后性是指公路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一般需要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表现出来,如重金属污染、阻隔效应、外来物种入侵、某一物种灭绝等影响后果需要经过若干年才会显现。(3)扩散性是指公路建设运营影响并非局限在公路两侧,而是会扩散到较大区域,其范围随着影响因素和被影响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3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3.1 公路规划设计阶段

公路网络布局严重影响景观完整性、植被群落完整性、动物栖息地安全,因此选择一套能保持生态系统最佳状态的路网规划方案意义重大;原始自然环境及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对道路建设十分敏感,路线选择应尽量避让这些区域;公路布线前应对路域内旅游景点进行调查评价,路线选择可尽量展示路域景观美,但必须最大限度得保护景点减少道路建设运营影响;公路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在满足项目总体定位与功能的同时考虑生态环境影响,因地制宜灵活选择设计标准;路基设计时应尽量减少土石方量,避免高填深挖,可适当提高桥隧比。

3.2 公路施工阶段

公路建设施工期是直接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时期,此时采取适当措施可最大限度地减轻生态环境影响,因此是环境保护的关键时期。路基开挖不可避免地使土壤直接,施工时间上尽量避免雨季,并及时绿化边坡清理弃土,防止水土流失;施工期间应注意保护土壤资源,表层熟土应集中堆放以备后用;取弃土场、临时用地等选址尽量避开耕地、森林、草地及湿地,回填熟土后及时恢复绿化,也可改建成耕地、鱼塘或湿地;保护路域水资源,禁止施工期间产生的各类污水直接排入河流;保护路侧植被,不破坏红线外一草一木,尽量移植红线内树木特别是古树名木。野生动物活动区域尽量降低施工噪声,减少粉尘污染。

3.3 公路运营阶段

道路运营阶段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且具有滞后效应,可采取如下措施缓解对自然生态环境影响。减少道路融冰剂使用,尽量采用物理方法除冰融雪;野生动物横穿道路前后设置交通标志,提醒驾驶员减慢车速或者停车等待;野生动物栖息地附近设置交通禁止鸣笛标志;采取适当措施,预防和清除外来物种入侵。

4 野生动物通道

野生动物通道一般指专为野生动物穿越公路而设计建造的通道,对缓解公路建设运营野生动物影响意义重大。野生动物通道的设置可增加道路廊道通透度,有效缓解道路的阻隔效应,降低动物道路致死率,降低野生动物栖息地破碎度。

公路建设会造成野生动物道路致死,栖息地丧失或品质下降,其根本原因是公路建设会占用和分隔栖息地,严重影响野生动物捕食、迁徙和繁殖。如图1左所示,道路建设后将物种A栖息地①和繁殖地③隔离,同时过渡栖息地②完全消失,使物种A在栖息地①与③之间迁徙受阻,可能导致物种A繁殖率及种群数量下降;栖息地⑤被分割成两个区域,致使道路两侧物种B基因交流受阻,遗传多样性降低,可能形成两个亚种B1和B2。

野生动物通道的设置可大大增加动物穿越公路的主动性与成功率,使道路两侧栖息地重新连接,降低栖息地破碎度,其生态学原理如图1右所示。在栖息地①与③之间,利用原有栖息地②设计一下穿式野生动物通道,物种A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后可利用该通道在繁殖地与栖息地之间迁徙。道路通过栖息地⑤时可设置上穿式野生动物通道,使物种B可利用完整的栖息地⑤。

图1 野生动物通道对栖息地的影响

影响野生动物动物穿越通道的因素众多,如道通道位置选择、通道类型、周围景观特征及人类活动强度等。所以应当从交通状况、周围环境、野生动物习性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合理选择野生动物通道位置、类型及结构,完善交通管理,适当引导野生动物,才能提高野生动物通道使用效果,缓解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

5 结语

(1)公路建设运营会对自然环境及野生动植物产生各类生态学影响,对路域内生态系统产生干扰甚至破坏。公路建设运营对生态环境影响具全面性、滞后性及扩散性特征。

(2)分别针对公路规划设计、公路建设施工及公路运营三个阶段,提出了相应的生态环境影响缓解措施。

(3)野生动物通道可增加道路廊道通透度,有效缓解道路的阻隔效应,介绍了其类型、作用、原理及其设置方法。

参考文献:

生态环保及措施篇(2)

关键词: 森林;生态环境;保障措施

 

森林是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在国家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植树造林是加快森林培育的重要途径。青海地处世界屋脊,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特殊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和风云突变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物种资源,同时形成了生态结构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在这种特殊的环境条件下,森林一旦遭到破坏,很难得到恢复,恢复后的森林的防护功能也因其树种结构的单一性,远远不及天然林的平衡性和多功能性。因此,要加紧保护现有天然林植被,大力营造多树种、多结构、多层次的复合性水土保持林,充分认识生态环境保护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真正做到在可持续发展中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要以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快林业发展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按照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原则,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造林活动,努力实现森林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作进一步健康发展。 

 

1森林与生态系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经济与生态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互创条件的关系。一切经济活动乃至人类的各种活动都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这个基础。经济取之于自然而求得发展,然而取之过度,大自然就强迫经济来偿还。因此,生态系统对经济活动有着极大的制约能力。现实生活中由经济来偿还生态系统被破坏的例子不胜枚举。从我国来看,全国每年因为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 000亿元,因洪涝灾害原因致使粮食减产1 000多万吨。从全球而言,损失无法估量。 

森林和林地有着丰富的多样性,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生物基因库。森林生态系统比其他生态系统具有更复杂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其系统自身调节能力远比草原要强,森林总的利用率和生物生产力也是天然系统中最高的。森林具有对长波辐射的高吸收率和对辐射的低散射率,可利用的净辐射相当高。由于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生态系统当然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2森林生态系统是防洪保土的根本 

 

江河泛滥造成的损失很大。每年我国发生的洪灾,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元,受灾人口数亿人,如果加上灾后重建的费用,经济支出的数额就更惊人了。 

洪水泛滥的根本原因:一是由于土地失去植被不能对雨水进行截留,使洪水迅猛而下;二是由于土地失去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淤积河床、库区、湖底和泄洪区,致使河床抬高,库容减少,泄洪能力减弱。而森林生态系统则是防洪保土的根本,具有多重功能。 

(1)森林具有巨大的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森林的复杂主体结构,能对降水层层拦截,可将地表径流更多地转化为地下径流。据调查,一棵二十五年生天然树木可吸收降水150mm/h,一棵二十二年生人工水源林可吸收降水300 mm/h,而裸露地仅吸收降水5mm/h。林地的降水约有65%为树冠截留或蒸发,35%变为地下水。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森林在雨季能削弱洪峰流量,延缓洪峰的到来时间;旱季则可增加枯水流量,缩短枯水期,达到“消洪补枯”的作用。

(2)森林具有巨大的水土保持功能。据资料显示,林地上层只要有1cm厚的枯枝落叶层,就可以使泥沙流失量减少94%。有林地泥沙流失量为50kg/hm2,无林地为2 220kg/hm2,相差44倍。20cm的表土被雨水冲净,有林地需要5.7万年,裸地仅为18年。可以看出,植被得到保护,就可以祖祖辈辈享受自然生态与人类的协调发展,而一旦破坏了植被,子子孙孙将会受害无穷。从我国的情况看,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6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38%,全国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千米。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面积已达51万平方千米,占全流域总面积的91%,每年长江进入三峡库区淤积泥沙近万吨,减少库容3.5亿立方米。

(3)森林具有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等方面的作用,特别对于地处青藏高原的都兰县来说,大力营造和培育森林,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它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于一身,肩负着改善环境和促进发展的双重使命,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使用。大力发展森林生态保护建设工作,是促进经济和生态和谐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功业。因此,必须把森林资源保护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 

 

3保障措施 

 

(1)要科学编制林业规划,把扩大林地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提高森林防洪保水能力作为规划重点,因地制宜,科学安排,合理搭配树种结构。实现“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乔、灌、草”结合,“片、带、网”齐用,实现区域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2)进一步强化全民绿化意识,把发展林业作为党政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的重要内容来抓,真正把“一任接着一任干,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的工作落到实处,大力推行党政一把手工程,形成一把手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新格局,从而做到提前规划、地块落实、种苗健壮、技术到位、造林成片的保障措施。 

生态环保及措施篇(3)

中图分类号 S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3-0280-03

1 玉树州草原生态环境现状

由于青海省玉树州地处高原腹地,海拔高、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草场生态环境不仅是畜牧业的基础,也是三江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草场生态资源,对整个青海省乃至全国以及东亚区域的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玉树州在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开展了草原黑土滩治理、荒漠化治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游牧民定居工程、鼠虫害防治等工程,局部生态环境好转,但是仍存在着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沙漠化面积增大、冰川湿地萎缩、雪线逐年上升、水土流失加剧等问题。截至2011年,全州水土流失面积已达940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5%,土地侵蚀、荒漠化危害呈上升趋势。土地沙漠化面积达195万hm2,裸岩、石砾地面积120万hm2。全州鼠害发生面积389万hm2,全州退化草地面积达346万hm2,占可用草地面积的30%,其中中度以上退化面积98万hm2,占退化草地面积的28.3%,在退化草地面积中,有近43.7%约151万hm2的退化草地变为裸地,即俗称的“黑土滩”。

2 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

2.1 自然因素

2.1.1 自然气候原因。玉树州平均海拔在4 200 m以上,高寒是该州气候的基本特点。全州气候只有冷暖之别,无四季之分,全年冷季7~8个月,暖季4~5个月,没有绝对无霜期,气候寒冷而干湿不均,年平均气温-0.8 ℃,年最低气温-42 ℃,最高气温28 ℃,年平均降水量463.7 mm,空气含氧量要比海平面空气含氧量低1/3~1/2。全州年日照时数为2467.7~2 789.1 h,年辐射量为623.5~674.7 kJ/cm2,均大于同纬度的东部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的制约,牧草生长期短,植株低矮,退化草场不断扩大,牧草单位面积产草量下降,严重制约着农牧业生产的发展。

2.1.2 鼠虫害肆虐。经调查,全州草原鼠害面积259.27万hm2,灾害面积225.41万hm2。根据样方调查,平均鼠害自然洞口数为1 624个/hm2,有效洞口597个/hm2,有效洞口率36.76%。捕获数170只/hm2,洞口系数28.5%,120只/hm2。按1只成年鼠兔每天采食鲜草66 g,大小鼠兔年采食鲜草17.4 kg,按鼠兔8只/hm2计算,受鼠灾害面积225.41万hm2上约有鼠兔2.7亿只。全州每年损失牧草470万t,相当于286万只羊1年的饲草量[1]。

2.1.3 草场分布不均。青海夏秋草场面积较大,占全省可利用草地面积的近1/2。由于暖季牧草生长旺盛,生产力高,利用时间短,相对来说比较充足,而冬春草地由于利用季节牧草已经枯黄,营养成分降低,可利用的枯草只相当于生长旺季的1/3~2/3,故相对来说比较紧缺。冬春草地和夏秋草地面积比例大致是1.1∶1.0,而冷暖季载畜力之比则为 1.0∶5.6。因此,生产上存在着冬春草地不够,夏秋草地利用不充分的问题。由于草场时空分布原因,冷季牧草产量供应不足,家畜越冬期间体重损失较大,是高寒牧区传统畜牧业发展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

2.2 人为原因

2.2.1 过度放牧。青藏高原的草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最宏伟的区域,是很有价值的自然资源。草地放牧家畜的历史悠久,许多土地已放牧达到了几个世纪,草食家畜放牧的很多区域已经达到成千上万年[2]。在古代,玉树草场得天独厚的放牧条件是古藏民族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基石,他们在草山的利用与管理方面发挥充分的主观能动性,可是如今在长期传统游牧畜牧业经营方式下,牧民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淡薄,加之对草地缺乏有效的保护和科学的管理,片面追求牲畜存栏数,超载过牧现象普遍存在,致使草叶面积不断减小,光合效率降低,植物养分供给的来源减少,仅依靠贮藏的营养物质进行生长,使草场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严重时导致植物的死亡。植物贮藏的营养物质减少,降低了植物的生命力和与其他牧草的竞争力,若植物在秋季贮藏营养物质不足,则越冬性差,第2年春季牧草的生长发育也受到影响[3]。这样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导致草地退化问题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经济利益与牧民自身技艺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三江源地区生态问题的根源是贫困问题,尤其是在2010年玉树地震中部分移民群众遭受较大损失,由于牧民的劳动文化素质过低,文盲、半文盲占总人数的1/2以上,文化水平限制着他们接受新的知识和技术。牧民不能自主的投工投劳获得收入,只能重返草原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去解决生计问题,因此牧区草原牲畜存栏数开始升高,而天然草场的面积却在逐年减少,导致草畜供需矛盾突出。

2.2.2 历史时期的垦荒对草场造成的破坏恢复困难。历史上玉树草场的使用权由千户和部落头人拥有,并非由牧民掌握,牧民除了放牧没有其他的技能,1 000多年前玉树就曾有小块农业区种植青稞的现象。新中国成立之后,片面强调粮食生产,以农挤牧,在“牧民不吃亏心粮”、“农业要上,牧业要让”等口号影响下,出现了到处乱垦草场的现象,破坏天然植被,导致各地草场均有不同程度的沙漠化现象[4]。而玉树地区也受到了“”、“”等运动的影响,违背自然规律,在一些天然草场上盲目开垦草原发展农业[5],由于受到气候、温度等自然因素以及牧民本身对农业技术掌握水平低等因素的影响,农作物的收获呈现出“投入多,生产少”的困境,相较于放牧带来的经济利益来说农作物产出少,而在此时又出现了大范围“弃地从牧”的局面,但已被开垦的草场尚未恢复,这样边开边撂的现象对草场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2.2.3 草原生态保护方法与民生平衡之间的难题不能有效解决。藏族传统观念以及他们的精神与物质文化都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前提,并以此为主导而展开延伸。藏族文化生态所提供的最重要的观念是“万物一体”的整体与相互联系观念。出于对自然的崇敬,于是出现了对自然的禁忌,走遍藏区到处有神山、神湖、神泉、神河,也有神圣的动物、植物。凡神圣的都带有禁忌特性,因此有神山、神水的地方以及寺院所处的区域,都成为神圣的自然保护区,无论是僧人还是普通人,都应该尊重保护区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与其共同生存。这样便保护了这些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从而使保护区内草木茂盛,动植物种类繁多,逐渐形成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6]。

而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沙化现象严重,政府提出了“禁牧与休牧”的政策,给予草原修养生息、恢复生机的时间,有利于草场的可持续发展。在国家实施了草地承包到户政策以后,牧民一方面希望通过禁牧休牧来保护草场,但另一方面又不想减少自己的收入。牧民在建设分割草地的围栏,对草地的管理和维护等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由于政府的补助金不能完全满足牧民的需求,而且牧民大部分文化水平较低,生存技能单一,经济来源非常窄,相对造成了经济收入减少,出现了“偷牧”或过牧,草场超载,破坏了草原生态的平衡。

2.2.4 在经济利益追逐过程中对原有的民族传统习惯产生冲击。南文渊在《古代藏族关于自然崇拜的观念及其功能》一文中提出:“古代藏族人生活在一个神灵的世界中,他们认为无论是天上、地下,还是前世、今生和后世,神灵总是无处不有,无时不在。在自然环境中,山山水水都有神灵存在、神灵是自然环境的灵魂与生命。人生活于神灵之中,受神灵佑护,也可能由于独犯神灵而受惩罚。崇敬自然神,也就是崇敬神灵。崇敬自然的人,受自然界诸神的保护;违抗自然的人,受诸神灵的惩罚。”反映了藏民族对于神山神水等自然环境的崇敬。

他们不仅崇拜自然,而且崇拜天地,崇拜动物,崇拜植物。譬如居住在湖边的游牧民族就不愿意将他们的家安置于别的地方,因为在宗教中,他们崇敬养育他们的一湖圣水,湖是个人或者一个部落、一个民族灵魂的寄托地,同时湖泊或泉水往往有其神――龙神。龙神往往是山神的配偶,他几乎遍布每一湖泊、泉水、江河之中。她会给人们带来吉祥,但前提是要诚心敬仰她,保护她及湖水泉水不受污染[7]。再譬如处于牧业区的民族崇敬山,处于农业区的民族崇敬土地。游牧民定居工程中,很多牧民都不愿意离开那片世世代代居住的土地。他们认为山是一种生命体,便产生了山神神灵,有了神山,神山成为一个部落历史凝聚点和文化集储点。而农业区的民族不愿离开故土,因为农业区人们注重对土地的珍惜,产生了对土地神的崇拜[7]。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很多牧民都认为没有被人为干预和挖掘的草地是充满活力的“活地”;被铲掉草皮或采挖的土地因失去活力而成为“死地”。如果在不得不动土的情况下,人们必须先请示神灵,获得神的许可才能够动土,而他们将自己的家建立在草原上,就是要亲自守护着这片庇佑他们生存的草场,若要离开这片草场,也要向神灵请示。在放牧过程中,他们也从来不会恶意对待动物,因为他们认为鼠虫并不会对他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只是单纯地会对草产生破坏。牧民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自身生存环境与之间的矛盾,不能合理解决追逐现代的、世俗的富裕生活与生存坏境保护之间的问题,即使是在政府优惠的保障机制之下,也很难完全落实以草减畜、退牧还草等草场保护工程。

3 加强草场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3.1 充分将国家法律与民族习俗有机结合

“法律首先产生于习俗和人民的信仰”[8],历史长河中,青海藏族游牧社会本质上是一个民俗的社会,决定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往往是习俗或习惯,而不是国家的法律。譬如青海果洛莫坝部法规定:“引起草山失火者,罚全部财产的1/2;超过草山界限放牧者,罚牛一头”[9]。刚察部落习惯法规定“千百户对下属部落和帐圈的草山有调整权和因草山纠纷引起争斗的裁决,对气候温和、水草丰美的草山有优先使用权。禁止越界放牧,各帐圈之间越界放牧,按下列规定罚款:1头牛或1匹马越界吃草罚银币2元,2头牛或2匹马越界吃草罚银4元,以此类推;1群羊越界放牧,罚羯羊1只;在草原上生火取暖,罚羯羊1只;草原失火,罚牛2头;属民的牲畜越界到头人的草场范围吃草,从严处罚。搬迁帐房,由头人择日统一行动,迟搬、早搬或乱搬,罚1只羊或几斤酥油”[10]。被草原上的民族所接受和遵守的习俗,作为一种自发的社会秩序,像社会规则那样对成员行为有一种强制性的自我约束,这种约束对青海草原的保护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作用。

我国正处在法制建设和发展时期,强调是法治的统一。就草场保护来说,国家正在试图用高度集中的国家法替代藏族社会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的习惯法,国家提出“禁牧休牧”、“游牧民定居”、草原保护奖补等政策,引导牧民配合政府来保护草原生态,从而达到使草场休养生息的目的。在这层关系上,国家是主导,牧民扮演着服从并执行的地位。古往今来,草场养育了一方民族,他们能够在法制并不发达的时期制定出能够制约本民族的规范,这与古藏民对草场的了解以及世代在草场居住生活的经验分不开。因此,牧民的经验以及对草场的了解是如今保护草场生态环境工作中所不容忽视的。应该发挥国家政策的优势,给予草场养草方面一些资金、技术、信息方面的支持,而牧民则应根据先辈的经验以及所掌握的实际情况来实施最适宜的草场恢复方法,传承优良习俗,将国家法规与民族习俗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草场生态环境保护。

3.2 加强生态补偿立法,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等制度规范,但是偏重于污染治理,规定了排污者对其排污行为所产生的损害后果进行补偿,并未考虑到对生态保护行为所产生的利益进行奖励。《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规定了资源有偿使用原则,而对资源生态效益价值、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主体应承担的义务等方面未作规定。同时,藏族自治地方立法在本地区生态补偿方面的规定也相对模糊,如《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办法》第47条:“在草原上从事采土、采砂、采石等作业活动,应当报县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依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向草原承包经营者给予补偿。作业活动结束后,应当限期恢复植被或者委托草原监督管理机构代为恢复”。《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沙区植物保护条例》第八条:“禁止在沙区植物封育区内采伐林木和采挖固沙植物。在沙区植物封育区内采樵或采药的,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林(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缴纳沙区植物资源保护费。”制定单行法宜细不宜粗,可以按照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分别建立森林、草原、矿产资源补偿机制,规定生态补偿方式、经费来源、法律责任、补偿标准等内容。

3.3 加大监督机制,防止公权力的滥用

宪法、法律规定:居民拥有各种私权利来对抗公权力的干预、不受公权力及其他主体的侵犯,但为了资源保护和公共利益的需要,设置了限制私权利的条款――政府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对居民私权利进行干涉。地方立法应该引入立法听证制度,在广泛听取各种意见的基础之上融合有关部门、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建议,从而提高牧民对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增强认同感,参与环境决策。

3.4 遵从自然规律,转变生产方式

为了减缓草场超载过牧的现象,国家从2000年以来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禁牧还草、围栏封育等政策,十几年来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凸显出了矛盾。比如在禁牧之前,牧民对草场拥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禁牧后,牧民得到国家补偿,而牧民有哪些权利,承担什么义务,牧民不是很清楚,主人翁意识越来越淡薄,有的仍然放牧,给退牧封育草场生态恢复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3.5 拓宽牧民就业渠道,增加收入来源

三江源地区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贫困问题,尤其在玉树地区,牧民全民信教,就业往往面临着更多的压力与限制,他们劳动文化素质低,文化水平低下,限制了他们接受新的知识和技术,还承受着赡养父母的压力、抚养更多子女的压力以及传统家庭观念的羁绊[10],长期从事畜牧业生产,离开赖以生存的草场后基本无其他生存技能,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或打短工,他们在参与市场、自谋生路中丧失了主动性。

在2010年,学者朱韶晖随机抽取了青海490名藏族大学生,进行就业心理压力与社会支持的调查,结果发现,藏族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和社会支持分别在性别、家庭收入、是否班干部、是否参加社会实践等几个方面存在差异;而且藏族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中的家庭、个人因素和压力总分与社会支持中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总分之间呈显著性负相关,藏族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和社会支持之间互有预测性。说明建构社会支持的质量、平衡的社会支持网络、支持的利用度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1]。

就业是民生之本,藏区因条件所限,反贫困任务难以由区内独立完成,需要依赖全国范围的关注和支持[12]。因此在草场生态保护问题上,仅靠奖补机制去达到禁牧限牧的目的是很难的,要不断提高牧民的“造血”能力,例如可以加大对牧民的厨师、缝纫、电焊、粉刷、装潢等技能培训,并且指导有一定技能的青年自主创业,积极发展和完善职业培训体系,增加落实项目培训,引导社会人力资本投资,为藏区人才培养提供足够的经费保证[13]。示范带动牧民从事非牧业生产,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增加收入,间接达到禁牧、限牧的目的。

4 参考文献

[1] 刘建宇,鲍青龙.天然草场退化原因及治理对策[J].当代畜牧,2001(2):6-7.

[2] 周兴民,赵新全,王启基.中国蒿草草甸[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 周华坤,周立,赵新全,等.放牧干扰对高寒草场的影响[J].中国草地,2002(5):54-62.

[4] 孙祥.草原沙漠化与防治措施[J].农业经济问题,1980(3):38-40.

[5] 春雨.玉树种植业结构调整探讨[J].青海农林科技,2004(4):44-46.

[6] 南文渊.藏族地区实施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为一体的战略探讨[J].青海民族研究,2003(4):2-9.

[7] 南文渊.古代藏族关于自然崇拜的观念及其功能[J].青海民族研究,2001(2):26-34.

[8] 萨维尼.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M].许章润,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9] 张济民.渊源流近――藏族部落习惯法法规及案例辑录[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

[10] 陈书伟,韩丽.青藏地区世居少数民族就业能力及其社会稳定效应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117-123.

生态环保及措施篇(4)

德国政府非常重视培养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意识到提高公众环境意识是覆盖面广,也是最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只有依靠公众的力量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才能提升环境保护的效果。德国民间环保组织在提升公众环境保护意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通过免费开展讲座、提供环境保护知识手册等各种途径向公众宣传和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同时,德国将环境保护教育和培训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总体来说,德国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都非常高,对于政府任何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措施都会积极支持,并做到使自己的行为有利于环境保护。

德国通过持续减少向空中排放颗粒状及气态污染物等有害物质来实现保护大气、防治污染的目标。针对空气污染防治,德国还制订了一系列监控措施,如“大型燃烧设备规定”以及“空气净化技术指南”等,以此来促使发电站经营者和其他工业企业改造其现有设备,并对排放有害物质制订了严格的界限。在治理汽车尾气方面,德国首先鼓励生产和销售排气量小、安全性能好的经济型小轿车,并大力推广使用无铅汽油以减少环境负担。通过实施上述举措,自1994年以来德国空气中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物等含量持续降低。

德国的供水、排水由环境保护部门进行统一管理,水务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保持水生态平衡,使水质状况符合居民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满足对供水量的长期需求。一方面,监测和保护地下水免遭污染;另一方面,德国河流较多,非常重视水源地的水质保护。德国以严格的法规、监管和执行以及征收生态税、污水排放费、对私营污水处理企业减税等经济调节手段共同构成水污染控制管理体系,对保持水生态平衡起到了积极作用。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德国将发展可再生能源提升到战略高度,建立了一系列较为完善的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效以减缓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同时,还建立了持续资助可再生能源的研究机制,规定了一系列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激励政策措施。德国政府对消费化石能源强制征收能源税和生态税以引导民众广泛使用可再生能源;并采用财政补贴、税收、银行优惠贷款等多种手段来形成有效的激励。通过多种措施,德国有效和高速地发展了风能、太阳能、水力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使温室气体排放量迅速减少,为减轻环境污染作出了重要贡献。重视废物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德国的循环经济起源于对生活和工业废弃物的再利用,然后逐渐扩展和转变到生产与消费领域。德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最大特点是通过对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最终达到既节约资源,又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德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废物末端处理、以循环为目的的废物减量化、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及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4个阶段。德国率先在国际上进行循环经济立法并施行发展循环经济政策,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日本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做法

日本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着力推进环境立法工作,强调环境治理要做到有法可依。日本政府从环境省到地方都制定了较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形成了完备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而且日本环境保护的法律条文相当全面、细致,标准严格,措施得力,真正做到了有法能依、有法可依。日本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主要包括环境保护的基本法、环境保护的专业法律、环境保护的综合法、不直接属于环境保护但和环境保护有密切关联的法律。健全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为治理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奠定了良好的法律基础。

日本在环保产业领域起步较早,积累了一些技术和经验。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便注重研究开发环境保护技术,并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世纪后期又致力于研究开发节能技术,在国际上处于先进行列,有力地促进了日本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日本确立了环境立国战略,把发展环保产业作为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变革的重要手段。日本通过推进环境保护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进步,优化了环保产业结构,促进了环境保护产品的升级换代。因此,日本以创新环保产业技术为根本保障驱动了环保产业的大发展,大幅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改善了城乡环境质量。

日本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非常突出,良好的环境意识和自觉进行环境保护的行为得益于日本政府注重培养民众的环境保护、节约和节能意识。日本环境保护节能教育坚持从娃娃抓起,从幼稚园到小学、中学的教学中都将环境保护科学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环境资源是一种公共财产,环境问题具有社会性,因此解决环境问题必须有赖于社会公众的高度参与。公众高度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激发了绝大多数日本民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在日本,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环境立法、维护生态平衡和共同的环境利益成为人们一切活动的准则之一。

美国、德国、日本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的启示与借鉴

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美、德、日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一个鲜明特点是立法先行,通过制定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为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实施环境执法奠定了基础。借鉴美、德、日的经验,我国一方面要进一步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并结合我国实际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和创新,形成不同法律部门、不同层次的法律法规体系;另一方面,要注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注意法律条文的细致严密性,避免在条文中有更多的号召性、鼓励性、口号性的条款,应规定得更实一些。

加强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激发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主动性美、德、日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之一就是充分发挥公众的力量,包括公民、企业及环保组织等,共同参与环境问题的解决,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普遍较高。在我国,一方面,要积极采取多种手段切实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文明意识水平,通过多种教育手段和传媒工具对公众普及环境科学知识、环境法律知识和环境伦理知识;另一方面,要制定适当的制度和激励措施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主动性。通过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鼓励公众为政府的环境决策提供建议;运用经济手段激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等。

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为载体高效集约利用资源美、德、日认为循环经济作为化解环境危机、缓解资源匮乏的有效途径,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他们在探索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都以废弃物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和发展可再生资源作为重点。我们应借鉴学习美、德、日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实践,针对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特征,确立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重点和基本路径,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一方面,以减量化为目标从源头上降低资源的使用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另一方面,发展资源深加工,促进能源资源高效利用与循环利用,最终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低污染物排放。#p#分页标题#e#

生态环保及措施篇(5)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23-0023-01

1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人们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生态环境。在我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但是我国的生态环境仍在不断的恶化,污染越来越严重,这不仅需要政府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需要,已经成为我国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作为政府,要大力倡导绿色文明,加大城市的绿化面积,为社区人民提供优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实现人和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作出努力。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益处,控制环境污染状况,改善环境质量,有助于保证人类的生活质量,保护珍稀动植物的多样性,从而造福于我们的后代子孙。

2小流域水电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小流域的水电站开发建设,会直接破坏生态环境,占用大量的耕地,砍伐森林,使很多动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可能会有很多种稀有动物因此而消失,危及到我国珍贵动植物的种类减少。原有地面上的植物被破坏以后,可能会导致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具体的可以从下几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2.1水电站对水中生物的影响

水电站的修建可能会干扰到河流鱼类生物的正常成长,特别是那些需要洄游生殖的鱼类,水电站阻碍了他们的洄游通道,更有甚者可能会导致洄游生殖鱼类的灭绝。另外,建设水电站可能会使河流的水位和温度都会发生变化,对鱼类的生活周期和生活方式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改变整个河流的生物生态系统。修建水电站,为实现人工养殖提供便利的场所,但是这种外来物种的入侵,会导致原有生态数量的减少和珍稀物种的灭绝。由于水位发生变化,使得那些陆生植物彻底被破坏。

2.2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在水电站修建时大量的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出现裸土地的面积不断增加,从而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道泥沙淤积,使河道的泄洪能力下降,流入库区的泥沙量也不断增多,使水库的综合效益降低。与此同时,土壤中的有机质也不断流失,从而破坏了土壤的结构,也增加植被复垦工作的难度。水电站建成后,水体的流速就会有所削减,污水的净化降解机能也会随之减低,这样就会加快水体污染。

2.3 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建设水电站的过程中,水库会淹没大量的耕地,对于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要做好移民的安置和占用耕地的赔偿工作。例如,长江二滩工程的实施就淹没了1.72万m2,需迁移的居民人口众多,其中只要处理不当就会加剧生态恶化的现象。

2.4对名胜古迹景观的影响

水电站开发肯能会导致一些名胜古迹的搬迁或重建,水电站的形成也会淹没部分文物古迹,蓄水池如果发生坍塌就会导致地质灾害,那么随江而建的古迹也有可能被牵连其中。如在三峡大坝建设的过程中,三峡将会淹没1 271处文物古迹。如云阳张飞庙、巫峡的孔明碑和奉节的白帝城等。

3 采取何种措施防止小流域水电站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针对上面小流域水电站的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这些措施如下:

1)水电站建设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强化施工过程的监督作用,坚决反对滥砍滥伐,捕杀珍贵动物;

2)对于水电站建设中无法避免的珍稀野生植物采取不同的保护方式。移栽那些低矮的易于成活的植物,对于那些移栽后成活率不高的植物采用幼苗栽培的方法;

3)对于不同的鱼类,可以分别采取建立鱼类增殖站或修建过鱼道等措施保护鱼类的生长。对于外来鱼种的侵入,应该加以严格控制,以避免外来鱼种对原有生物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4)大力发展植被复垦工作,优先选择那些适应性强易成活的植物,对大坝两岸或水电站空隙地多种植一些保持水土性能特别好的树木,既可防止水土流失,也可到达绿化环境的目的。

4 结论

在水电站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始终贯彻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位的思想,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尽量少破坏植物。在施工的过程中,尽量减少污水的排放和噪声污染,禁止肆意砍伐树木,捕杀动物的行为。本文主要就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小流域水电站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所采取的补救措施进行阐述,使我们更能清楚的了解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对社会和自己负责的一种体现。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构建资源节约型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持续发展的保证。因此,在小流域的水电站建设中,必须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方针政策。

参考文献

生态环保及措施篇(6)

中图分类号: F323.24 文献标识码: A

一、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

1、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往往会破坏生态平衡

增加耕地面积是土地整治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土地整治中为增加耕地面积,往往对原有河沟进行裁弯取直,从而改变河沟的自然状态,使河流流速、流量发生变化,不利于水生生物栖息和繁衍;其次,许多地方在土地整治项目区域中,进行了大面积的填埋河沟和坑塘,不仅损害了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还会减少区域内的水面率,减弱滞蓄能力。

2、项目不具有可持续性,可能会引起土地退化

有些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前的可行性研究内容和深度只停留在初级阶段,往往不考虑项目后期效益的可持续性和管理的便利性。如在项目区的选择上,可能某一区域较适宜耕种,但远离农村宅基地,农民耕作很不方便,由于人力物力不足,项目结束后许多经营管理活动随之停止,造成整治后的农田,往往第一年还在耕种,第二年就开始撂荒,项目后期效益难以实现。

3、忽略生态环境保护设计,可能会加剧水土流失

土地整治活动中容易出现各种土壤侵蚀的诱发因素。如土地平整过程中,地表扰动改变了土壤的原有结构,使土壤质地更加疏松易蚀;农田埂坎、田间道路建设往往形成陡坡;大面积增加耕地的同时,植被覆盖率降低,尤其是处在体闲期的农地基本无地被物等等。由于土地整治甚少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设计,即使有林草措施,大多也只是沿沟渠、田间道路两旁营造防护林,施工过程中保护环境措施薄弱,因此忽略生态环境的大规模土地整治有可能造成新的土壤侵蚀和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加剧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

4、缺少生态景观规划,可能会降低生态系统稳定性

土地整治中,农田景观结构被较大程度的改变,多处水域、荒草地、林地、园地等转化为同一利用类型的耕地,降低了土地利用类型的异质化程度和景观多样性。同时,由于缺乏相关的理论和技术指导及科学的生态景观规划,黄土高原的土地整治若不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和对景观文化的保护,盲目追求“田成方、路成网、渠相通、树成行”的标准化建设,使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布局不当,结构单一,极易引起物种数量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使农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及适应力下降,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并导致孕育地域文化的乡土风貌受损。

二、完善土地整理的对策和建议

1、注重生态环境治理,真正实现土地整治由数量向质量转移

⑴ 建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体系

开展农田林网、护堤、田螃、坡面防护和沟道治理等工程建设,因地制宜确定项目区防洪标准、沟、路、渠绿化率、应保留的水体面积及其周围应设置的自然植被缓冲带等。

⑵ 做好生态综合治理工程

搞好坡耕地治理、沟道治理、成片造林、退耕还林与退林还耕、沼气池等建设,综合治理。同时对于农村新建居住小区要搞好村庄内部规划,并且安排相应的环境保护工程,填埋和焚烧垃圾相结合,注意村容村貌建设,并考虑村庄内部绿化。

⑶ 重视土地平整

土地平整工作内容不是简单的开方挖填平整,还需要根据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确定土地平整方案,结合灌排沟渠、道路、林网布局,考虑机耕和田间灌水的要求进行耕作田块建设,在平整过程中还应采取合理的地力保持措施以保证土地开发整理后的耕地质量。

⑷ 提高耕作层地力

土地整治工程不仅要保证项目区耕地在数量上有所增加,也要保证耕地的质量在工程实施后不降低,即达到提高上地利用率和生产力的目的。因此,土地平整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对耕作层的破坏,需对原有耕地平整时,应采取地力保持工程措施。

2、加强生态环境分析评价,因地制宜开展土地整治

土地整治应依据区域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进行广泛深入的基础调查,结合当地土地利用特点和总体规划进行适宜性、可行性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选择合适的土地整治区域,并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针对不同区域特点和类型,推进差别化土地整治模式,实行多样化的技术标准、目标要求、管理模式与保障措施。在水土保持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土地开发的重点应转向沟道造地。保证建成后的土地整治项目具有可持续性。

3、科学制定土地整治规划,优化土地利用格局

根据区域地形地貌特点与水土流失规律,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让耕地、道路边坡等径流产生区和林草等径流滞纳区在流域空间上相互平衡,可以有效控制流域的水土流失;同时,通过合理规划耕地、道路、林网、坝系等景观,优化土地利用格局,可以使生态系统结构多样化,提高景观空间异质性和景观多样性,改善生态系统脆弱的状况,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在涉及废弃宅基地复垦开发、空心村整治的土地工程中,根据空心村演化的“生命周期”规律来科学制定中长期战略及规划,同时注意乡村景观的生态价值和文化背景的融合,把丘陵沟谷、河川平地等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和土地整治中梯田、乡村建设结合起来,营造优美的农业和乡村景观。

4、强化生态化设计,营造保护型生态环境

土地整治过程中应考虑生态化设计。如防治水土流失,一方面,农田采用自流或喷灌的灌溉方式,可拦蓄地表径流和泥沙,增加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农田的土壤侵蚀;另一方面,综合考虑开挖面、道路沟渠、沟头、坝坡埂坎等易发生水土流失区域的林草建设,并修筑淤地坝、谷坊、沟头防护等水土保持工程,采取林草和水土保持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护坡治沟,拦蓄泥沙,减少水土流失。在稳定生态系统方面,道路、沟渠等承担着生物迁徙、物种交流功能的廊道,应进行生态化设计面非过度硬化;林草建设时构建乔灌草相结合、针阔混交的防护林带,不仅可以提高林草植被的成活率,而且能够增加区域内物种种类,使植物群落结构多样化,健全区域生态系统。

5、重视生态效应评价,提高土地整治效益

鉴于土地利用改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在土地整治中应重视生态效应评价,以水土流失等生态过程为主,明确辨别影响景观生态环境的因素,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做出全面合理的评价。通过评价结果,了解各个因素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性质和程度,为今后地区土地整治的规划设计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并对可能产生的加剧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充分的预测和评估,从而全面提高土地整治的管理水平和实施效益,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结束语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着重于乡村的生态环境保护,遵循土地多功能性、生态性、乡土性、地方性、景观性等原则,建设生态文明乡村。实现数量、质量和生态的“三位一体”的综合整治活动,传承乡村的传统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生态环保及措施篇(7)

1 引言

水电站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且十分复杂的。它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既有短期影响,也有长期影响;既有局部影响,也有全局影响;既有可逆影响,也有不可逆影响,还有累积影响。客观、全面地认识水电站对环境的影响,趋利避害,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或消除不利影响是水利水电科学工作者应有的态度和应尽的社会责任。

2 小水电站工程建设主要生态环境影响

小水电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施工期及运行期两个阶段。

2.1 水电站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

电站施工期内,其拦河坝、引水渠道(包括引水明渠和引水隧洞)、压力前池、压力钢管、发电厂房及变电站、尾水渠等主体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各主体工程施工场地布置、弃渣场设置等破坏地表植被,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其影响范围较广而且较为分散。

(2)施工扰动原地貌,施工场地及主体建筑周边地表松散,加剧区域水土流失,对区域河流、土壤等造成不良影响;弃渣场甚至容易引起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3)施工人员进驻,施工设备布置,扰动区域野生生物的生境,同时各种施工及爆破等噪声惊吓,将对区域野生动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会导致其逃离原来的生境。

(4)主辅工程占用土地,改变区域原有土地的用地性质,使得各种土地资源减少。

2.2 水电站运行期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小水电站建成后,拦坝引水或蓄水抬高水位等,改变了河流原有的自然流态,将对水生生物及岸边陆生生物等造成一定影响。主要生态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坝后,水体流速变缓,不利于水体自净,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上游来水中大量泥沙将在库区沉积,使得水质变差;同时可能导致水库水温分层,水库底层温度低,有一种经验判别法,水库的平均水深大于10m 时,下层水温不受上层水温影响而保持一定温度,温差可达4~8℃[1]。若坝下放水不采取措施,可能会导致低温水对下游河流生态环境或灌溉区域造成不利影响。

(2)由于坝体阻隔,水文情势变化,库区水生生态环境将受到一定影响。坝下的上溯鱼类将不再能进入水库河段,除大坝截流前滞留在库区的少量个体外,库区上溯的群体数量将逐渐减少;随着库区的形成,水流速度变缓,水深增加,一些适于水面宽阔,水流深缓及广布性的鱼类如鲤、鲫、鳊亚科的鳊、鲇形目的鲇;鱼旨科的鳜鱼;鱼危科中的绝大部分及鳢科的种类比例将有所增加,并能形成较稳定的种群,成为库区的主要经济鱼类。

(3)库区水位升高,将淹没原河流两岸的部分土地,淹没区内由陆生生态环境向水生生态环境转变,原有陆生植被被淹没,生物量将有所减少;库区原有耕地被淹没后,将影响农业生产。

(4)发电后,坝下将形成不同程度的减水河段,最为明显的是引水电站,拦河坝至发电尾水入河口之间,由于引水发电,该河段流量减小,其河道原有水生生物将受到一定影响;同时,该河段沿岸的生产生活取水将受到一定影响。

3 水电工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3.1 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水电站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占用土地,破坏植被,扰动地貌引起水土流失。可采取以下生态保护措施:

(1)合理布置施工场地,施工尽量减少土地占用面积,不可避免占地的,应尽量考虑占用荒地、坡地等,电站工程所占用的各种土地,必须取得国土、林业等相关部门同意后方可进行施工建设。

(2)施工过程中,应搞好各施工场地及道路的排水截流沟渠,避免大量雨水汇集冲刷施工场地。施工场地周边应做好挡拦工作,坡度较大的地方应修建挡土墙,及时搞好护坡工作。

(3)施工期间,开挖的土石方应尽量回用于施工,减少弃渣量。对确实不能充分利用的土石方应合理设置弃渣场,全部运往弃渣场堆放。弃渣前,修建拦渣坝,先挡后弃;弃渣过程中应分层堆放,层层压实;弃渣完毕后,应平整渣场表层,对其覆土恢复植被或进行复垦。

(4)施工时应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置,并搞好施工设备的减振降噪措施,采取合理的爆破方式,尽量降低施工噪声对区域野生动物产生的影响。

(5)施工结束后,应按照“减免———减缓———补偿”的原则,对各施工场地及主体建筑周边区域进行植被恢复;对确实不可避免的破坏,应按照“破坏多少,恢复多少”,“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在电站附近进行恢复,植被的种类应选择乡土草树种。

3.2 运行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电站运行期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对库区、减水河段的生态影响。可采取以下保护措施消除或减缓电站运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电站应合理规划,选址应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等,坝抽线、正常蓄水位、装机容量、运行方式等应进行多方案比选,优化开发方案,尤其是坝抽线及正常蓄水位的选择,应将减少淹没耕地数量作为重要指标加以考虑,尽量减少淹没土地数量。确实不可避免要淹没的,应按照“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开垦与所淹没或占用耕地数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的应按照规定缴纳开垦费。

(2)对于生产移民要科学合理的进行安置,确保他们的生产生活不受影响。同时,对于就近补偿耕地的生产安置移民,要积极引导他们,科学耕作,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减少库区农业面源污染;对于无法补偿耕地的移民,应鼓励他们从事其他行业,如外出打工、搞个体商业等,不得在库区进行陡坡开荒耕作,以减少库区水土流失,确保库区水质不受影响。

(3)电站蓄水前应清除库区内的有机物及其它废弃物,蓄水后,应协调相关部门,搞好库区各种废水的处理,确保其达标排放,避免影响库区水质;加强库区农业耕作管理,禁止陡坡耕作,搞好库区及上游沿岸的绿化,尽量减少库区水土流失。

(4)拦河坝合理的设置水生生物洄游通道,保护区域水生生物,并按照相关规定对库区水生生物进行补偿保护;或采取经相关部门批准的其他补救措施,如建立鱼类保护区、投放相应鱼苗等。

(5)电站运行期间必须调节发电引水量,确保一定的下泄流量,保证减水河段正常生态用水。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是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为满足特定服务目标的变量,它是能够在特定水平下满足河流系统诸项功能所需水量的总称。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电水利建设项河道生态用水、低温用水和过鱼设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国家环保总局办公厅“环办函(2006)11 号”文件印发的《水电水利建设项目水环境与水生生态保护技术政策研讨会会议纪要》对引水式电站坝址下泄流量做出明确规定:“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所需最小水量一般不应小于河道控制断面多年平均流量的10%(当多年平均流量大于80m3/s 时取5%用)”。因此,水电工程建成后,必须按照规定,下泄一定的流量,保证下游减水河段的正常生态用水。

(6)坝下放水用于维持河流生态用水、灌溉或其他用水时,应采用从不同深度分层放水最终混合调节到适当温度后进入下游河道或进入灌区,避免低温水对下游河道生态环境或灌区等产生不利影响。

4 结语

生态环保及措施篇(8)

1 生态旅游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生态旅游开发对土壤和地质地貌的破坏。生态旅游开发是一些原本受到保护的生态区域对外开放,接受游客进入该区域观赏和游玩。旅游的过度开发使原本脆弱的环境遭到了破坏,地面裸露、土壤板结、小溪断流,土壤厚度减少。登山运动还会影响岩石结构,使山体的高度降低,开发旅游必然要大兴土木,修建旅游基础设施。严重地破坏了地质地貌,导致自然景观受损,水土流失加剧,生态平衡失调。

植物的生长受到威胁。火灾是破坏植被的最大隐患。自开发旅游以来,游客吸烟、野炊或者其它方式引起的火灾成为森林火灾的源头。在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如修建游乐设施、饭店宾馆、交通道路、购物中心、通信设施等时,必然会使大面积的植被受到破坏。游客践踏是破坏植被最为常见的方式,导致植物死亡,还会引起当地土壤酸碱性的变化,影响植物的生长,使物种结构发生变化,植物种类趋于减少,特别是一些稀有的植物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动物的生存受到影响。旅游的开发破坏了许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是大量的动物寻找新的家园,动物为了适应新的环境,使其生存质量下降。四川峨眉山由于大量游客旅游,使山上的野生动物逼迫离开寻找新的生存之地,由于蛇的减少,使山鼠繁殖过多,导致对植被的破坏,从而生态环境面临着失衡的危险,部分植被和动物绝种。游客在游玩时使用的各种设施设备,发出的噪音对动物也产生影响,如飞机、汽车、游船等的噪音,影响动物的生活。

垃圾、废水和废气的污染。旅游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消费,其不管在数量和种类上消耗量极大,而且排除放出大量的废弃物,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一些塑料制品的污染很难在几十年内消除。在一些风景区,旅游景区,面积过大,山高林密,游客分散,生活垃圾外运销毁比较困难,又无法清理,使垃圾在景区内随处可见,不但给植被的正常生长造成影响,也影响着游客的视线。在旅游中,游客和旅游设施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水,这些污染物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河流中,污染了河流,而且严重破坏生态平衡。

汽车的尾气、宾馆的废气都会带来空气污染。特别是在山谷中,游客和机械排除的二氧化碳会污染空气,影响景区的气候,是景区的气候发生多变。

2 旅游中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科学规划与建设。科学的规划与建设是开展生态旅游、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其目标就是要使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得到有效利用和保护。在进行规划与建设时,必须要明确旅游地开展生态旅游后可以接受的生态系统变化的极限,不能超越这个极限,否则就会造成生态系统不可逆转的损害。如果缺少科学的规划与建设,开展生态旅游就会极大地破坏生态环境。

健全法律法规。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加快,为了有效地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国家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在生态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执法方面,还应设置专门机构进行旅游环境保护执法工作,用法律的手段来惩治偷采、盗捕野生动植物、严重污染环境等违法犯罪活动,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旅游的发展。

建立环境监测系统。环境监测系统包含两个层面的建设。一方面,各级环保部门应加强技术力量,定期监测,加大监管力度,对各旅游区环境进行评估、评比,参与决定各旅游区的定级评审项目,从政策上把握好生态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另一方面,各旅游区也应建立起自己内部的环境监测系统,开展定期的监测工作,对生态旅游活动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科学的评估和论证,特别是在游客集中的时期或景点,要准确地监测游客的数量和环境的变化情况,及时地作出反应和调整。

注重环保宣传与教育。旅游者是旅游

动的主体,人数众多,成分复杂,活动复杂,活动范围不定。从一定意义上说,提高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是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从旅游宣传促销到旅游活动的开展都有必要引导游客认识、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对旅游者的宣传与教育应坚持寓教于游的原则,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全方位进行。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决定了生态旅游中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因此,必须对生态旅游从业人员进行环保宣传与教育,决不能让“生态盲”去管理和经营生态旅游。从业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职业培训,导游人员要经过考核后持证上岗。对他们的教育,除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加强其责任心和事业心的教育,增强责任感。

强化旅游活动的日常管理。大量的旅游活动直接对生态环境造成冲击,为了保护环境,就要强化对旅游活动的日常管理。首先,应根据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控制游客总量。旅游市场具有极大的周期波动性,呈现出时间和地点的双集中特点。一些热点的生态旅游区在旅游旺季总是人满为患,这给旅游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甚至破坏。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有必要控制每天的游客总量。其次,管理工作要职责明确。旅游地工作人员都应明确的管理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以确保保护环境的各项要求落实到位。可以将旅游地分片分段落实到人,谁管理的范围出现问题,就由谁负责,增强责任意识,防止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张莹.生态旅游环境问题与保护对策初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3):67-68.

生态环保及措施篇(9)

城市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增大了城市的环境的压力。因此人们要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注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和每一个方面,不要让自己的所作所为危害到生态环境,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1 城市生态环境的现状

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水资源污染与空气污染逐渐的增加,工厂排出的废气,排放到空气中,造成了空气的污染,从而导致全球变暖、酸雨的形成。工厂排放的污水,流到河中,直接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污染,导致河内的鱼虾、水植物大量的死亡,人们在饮用了受污染的水后,身体健康受到危害,容易产生疾病。

森林的破坏和减少,直接影响了空气的湿度,导致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容易引发自然灾害,如沙尘暴、泥石流、洪涝等等。人口的不断增加,衣、食、住、行成为了人们首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为了自己的私欲需要,大量的砍伐树木,使得森林数量和面积不断减少,各种自然灾害也就随之而来。近几年连续的发生自然灾害,这是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积少成多的体现,是地球对人类的惩罚,已经对人们有警醒作用,让人们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对自己生存的环境造成了多大的危害。

地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美丽的环境,还为我们提供了有用的资源,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与集中,生活中产生的垃圾也就越来越多了。垃圾的堆积不仅占用土地,而且还污染土地,垃圾长时间的堆放会产生有毒和有害的物质,会污染到空气和水源,会对我们的人体和生活环境产生很大的危害。因为垃圾堆放的时间长了以后,会产生有害气体,发散到空气中去,从而污染环境空气;产生的垃圾渗滤液会下渗入土壤中,从而污染水资源;垃圾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会引发人体疾病。垃圾堆放的时间长了以后,会招引蚊子、苍蝇、老鼠等有害动物,它们是传播疾病的源泉,会使人们的健康受到威胁。所以,我们必须处理好生活垃圾。

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私家车逐渐进入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里,私家车的增加,随之而来的是石油资源的不断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不断的增加,人们的生活环境也不断地恶化。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高科技产物也不断增加,而随着高科技产物的增加,石油的用量也随之加大,导致了石油资源减少,如航空业的发展,铁路业的兴起等等。

2 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2.1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及加大宣传

在过年过节或有重大喜事的时候,我国有燃放烟花爆竹的传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上烟花爆竹的品种、花样不断的增加。这些烟花爆竹在给节日和各种庆典活动增添喜庆气氛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安全威胁,尤其是多年来,国家和相关部门对人们燃放烟花爆竹的管理措施实施的不严格和不完善,使得全国各地因燃放烟花爆竹导致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燃放烟花爆竹很容易引起火灾,对人们造成生命安全和财产的危害。燃放烟花爆竹的另一个重要弊端就是污染环境,在燃放烟花爆竹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火药气体和碎纸片,对空气和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所以,我们要减少燃放烟花爆竹的数量,甚至不燃放烟花爆竹。近几年来,由于人们的环境保护的意识的提高,燃放烟花爆竹的数量也随之下降,但是有的地方如农村等地,还在延续这个传统,所以国家和有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或法律法规,来控制和制止大量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宣传部门也可以加强农村宣传力度,对人们讲解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让人们深刻意识到自己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是不对的,它不仅对我们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对人体和财产的安全也会照成危害。

2.2增加造林面积

人口的增加,导致了森林面积的不断减少,从而造成了一系列的自然灾害,如沙尘暴、泥石流造成的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空气湿度下降、全球变暖等,为了防止和预防这些自然灾害,我们就要进行大量的植树造林。众所周知,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阻挡或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减少空气的污染;植物还可以美化环境,让人们生活的更加舒适,让人们的心情更加开朗,心胸更加的阔达。林木还可以为人们提供很多的宝贵资源。

2.3保护好人类自然文化遗产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进入了现代化社会的脚步也逐渐加快,现代高科技建筑和信息化的建筑也逐渐增加,有很多都是替代了传统的建筑,使得古时遗留下来的建筑物逐渐减少。自然文化遗产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所以,保护好自然与文化遗产是人类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国家在建设和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把自然与文化遗产放在首要的位置。

2.4加强工厂排放废弃物的处理处置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的迅速发展与壮大,工厂在作业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均会污染环境。所以处理好工厂排放的废水与废气也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在排放气体处安放尾气处理装置,在排放废水的地方加置污水处理装置,使流到河中的废水变成干净的淡水,没有污染并对鱼虾类没有危害。同时,应做好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尽量避免长期堆存,从而产生次生污染,污染周围环境。

2.5保护生态环境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比如去商场购物,很多的商场物品都会随赠一个塑料袋,回家把买的东西拿出后,把塑料袋随意的扔掉,但是被扔掉的塑料袋并没有马上消失。在我国的多数地区塑料袋都是随处可见的,如果遇到刮风天气,塑料袋会漂浮在空中,随风起舞,它们会降落在树枝上或者河流中并且一直存在,它们是不会消失的,因为塑料袋从生产到处理,整个过程都会造成大量资源的耗费和对地球环境的污染。经研究,每个塑料袋在地下自然分解要用到200年以上,而且会污染周围的土地和水质,会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也会被动物当作食物吃掉,导致动物死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尽量乘公交车出门,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也是越来越多,但是,汽车排放的废气会在空中形成一种微白的薄雾,有时候会带有黄褐色,这种雾会刺激人们的眼睛,会对人的眼睛造成疼痛或流泪,这种雾气积少成多后,会使人们的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也会造成车祸或者飞机坠毁事件。所以,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成为了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结束语:

城市的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依据,是城市发展建设,社会进步,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合理的利用和规划城市生态环境,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得到保障,还能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生态环保及措施篇(10)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水利工程的建设投入也在不断增大,过多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难免会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产生的影响。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在环境影响方面与其他工程相比水利工程有突出的特点,影响地域范围广阔、人口众多,对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外部环境对工程也同样施以巨大的影响。整个社会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对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环境问题已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制约性因素

1.对于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多数在天然河道上修建,直接结果就是破坏了河流长期演化成的生态环境,使的河流局部形态均一化和非连续化,从而改变了河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将蜿蜒曲折的天然河流改造成直线或折线型的人工河流或人工河网,既改变了深潭浅滩交错的河流形态,也减少了湿地的面积。河流形态的非连续化是指在河流筑坝形成水库后,造成水流的不连续和断流现象,有些河流由于进行梯级开发,更是形成了河流多级非连续化的格局。不同的水利工程项目不同区域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其环境影响的特点各异。水利工程通常不直接产生污染问题属非污染生态项目其影响的对象主要为区域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 生态环境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失态系统。兴建的水利工程满足了人们一定的需求,但是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造成了负面效应。生态环境恶化是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的全球性问题之一,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如何在改变原有的生态环境的情况下由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采取适宜措施,来解决问题。现在水利事业发展方向是变工程水利为资源水利,生态环境又是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

修建水利工程会改变河流的自然形态,引起局部河道断流,导致水质、含沙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河流的水文及河道泥沙的变化。而水文、泥沙的改变是影响河流生态环境变化的原动力。进而影响到河流的水温、水质、地质环境以及局部地区的气候。水利工程的建设会改变天然河道的水质水温,再加上水体受太阳辐射等作用。由于水流速度较慢,水体与大气之间的污染物就会扩散,使得复氧能力降低,也使得水库区的自净能力变弱;水体的富营养化容易大量消耗氧气,就会造成温室效应。由于水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要小于陆面的发射率,从而使得水面热量辐射值增大,造成水库蓄水后的坝前水温比天然河道水温高。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对河流的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导致该区域的河流水速减小,降低了水、气界面交换的速率和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能力,导致水质自净能力下降。使沉降作用加强,导致水体重金属沉降加速、水质重金属污染严重。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会对该区域的气候及地质条件产生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影响该区域的气候变化,尤其是水库的建设,会形成广阔的水域,因水流变缓,水体稀释扩散能力降低,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增加,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可能引起库岸崩坍,诱发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形成。

2.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会破坏大量的林地、草丛、农田等植被,因水库淹没库区移民安置中毁林开荒将造成水土流失。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首先是要维持河流自身的生态需水量,这是生态系统健康的基本条件。生态需水量包括河流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即维持河流系统最基本的生态环境功能所需要的最少水量。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进行,施工方要进行工程占地等行为,结果就会造成大量的植被被破坏,导致严重的土壤盐碱化,间接地影响动植物的结构、种类和生存环境。大量的植被破坏影响了动物的栖息地,同时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生活污水、垃圾等大量的不经处理直接向河道排放,从而改变了河道的理化性质,恶化了河道岸边动物的生存境地。水利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使大量的动物被迫迁移,结果导致该区域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在水利工程运行期内,也会导致大量的植被被水利工程所破坏。在河流区域周围,植被种类多样,而破坏这些植被使得部分植被生存环境丧失,造成物种群居减少,使得该区域的植物与动物之间的结构发生变化。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运行也使该区域的湿度增大,导致栖息于低于该区域湿度的动物生活范围遭到破坏,被迫向其他地区迁移,影响了生物多样性和动物的生活习性。水库蓄水后水面增加对库周的气候可能产生影响,引起风速、湿度、降水、气温等气象要素的变化。

3.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对人口迁移、土地利用、移民安置问题是水利工程建设中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是深远的。不少疾病直接或间接地都与水环境有关,原有陆地变成了湿地,水面增大,流速减缓。由于水库蓄水下游河道水位降低或河道下切流量减少可能影响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用水。水利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对淹没区、土地占用、居民迁移安置、交通道路、文物古迹的保护和迁移等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影响该区域的土地、房屋、森林、城镇、工厂甚至文物古迹等,给该区域造成损失。导致该区域水位上升、耕地盐碱化,甚至可能成为沼泽地,导致该区域的气候发生变化,造成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的疾病传播,影响人群的身体健康。该区域的人们搬迁进行安置,就要进行新城规划及建设,但是如果建设不合理,就可能造成二次污染,产生一些新的环境问题。

兴修水利工程本身就是对其进行良性改造,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健康方向发展。关键是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怎样尽最大努力去减小人类对其的不良影响。在大力建设水利工程的同时,应该认识到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人类要生存发展,自然需要打破那些恶性的动态式的生态平衡,使其从“恶”变“良”;同样,也正是因为人类要发展,还需要“打破”那些“良性”的生态平衡,让其向着更有益于“良性”的方向发展,而其中的代价,则正是我们在建设过程中所应充分注意的对环境保护问题。因此,观念上的更新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认识前提。

3.1 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保护必须谋求科学化、法制化的途径 ,而环境影响评价则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建立科学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是改善人类生存现状和获得良好环境质量的保障。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对可能造成的周围环境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实现经济建设、水利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主要手段,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不但要进行经济评价,而且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科学地分析开发建设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合理选址提供依据,防止由于布局不合理给环境带来难以消除的损害。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前,首先要进行环境状况调查,对当地的气候环境、水文、水质、土壤、水生生物、人口等进行调查及环境影响预测影响程度,评价拟建水利工程可能对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程度,提出相应的保护及恢复处理措施。

3.2 建立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保护又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在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应本着和谐发展的理念,为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创造条件,同时为鸟类和水禽提供栖息地和避难所。在工程的建设阶段,应优先考虑采用环保的技术措施,采用有利于植物生长、动物成长的环保材料。工程完成阶段建立环境影响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进行环境跟踪评价,发现有明显不良影响的,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把破坏程度降到最低水平。

3.3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上一篇: 校园法治安全教育 下一篇: 智慧城市特征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