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17 14:40:03

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

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篇(1)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自中共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以来,学界就生态文明的诸多方面展开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理论思考和研究,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关于生态文明的内涵界定上仍存在明显争议。概括起来争议主要体现在对生态文明历史地位的界定问题上,即生态文明究竟是一种新型社会文明形态还是属于社会文明形态中的一个结构性要素或组成部分?多数观点认为,生态文明乃是对传统的工业文明形态的反思和总结的结果,是超越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譬如“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后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一种新的文明形态。”[1]“生态文明表现为对给定的现代工业文明模式的超越。”[2]“以生态文明代替工业文明,是世界史的一次根本性变革,从人统治自然的文明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这是人类新的第三次文化革命。”[3]等等。此种观点把生态文明置于人类社会文明形态的发展演替和变迁过程中,而作为一种新文明形态与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相对应。

与此相反,持另一种观点的论者认为,生态文明并非一种全新的社会文明形态,也并非要取代传统工业文明或其他文明,而是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和见诸于各种文明形态中的一个基本形态结构和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文明系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系统理论的丰富和发展。”[4]“正像每一种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都有其相应的物质文明等文明结构一样,生态文明是贯穿于所有社会形态和所有文明形态始终的一种基本要求。”[5]由此认为,“生态文明不是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而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社会文明的综合形态。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就是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社会文明建设的生态化。”[6]此种观点重在生态文明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社会微观结构层面间的相互关系角度而论,因此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相对应。此外,也有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文明的一个发展阶段,是自有人类社会以来,采集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文明形态。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是指整个社会文明体系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的。”[7]“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人类价值观的必然选择……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中国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它们相互依赖、相辅相成。”[8]此种观点采用折中主义的思维方式,把生态文明定位于兼具社会文明形态和文明结构的内涵属性。

在以上三种代表性观点中,第一种观点把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或者说后工业文明形态在理论上是不恰当的,在逻辑上是不准确的,它混乱了马克思主义划分社会文明形态的基本标准———劳动资料或生产工具这一关键依据。“弓和箭标志着蒙昧时代高级阶段,正如铁剑标志着野蛮时代,火器标志着文明时代一样。”[9]“到现在为止我们都是以生产工具为出发点……”[10]10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10]142那么,是什么生产工具的发明和创造产生了人类的生态文明社会呢?知识化或是信息化吗?很显然不能。因此,把生态文明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并列,明显属于历史定位的错位。而第三种观点看似合理,但实则自相矛盾,因为他们在界定中都已经给自己规定了前提条件,即新型社会文明形态,按此逻辑前提得出的结论首先在形式逻辑上就不符合基本的推理程式,结果最多只能是一种模棱两可的辩解。相比较而言,第二种观点更加科学,更符合自然史和人类史相互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自然辩证观。

事实上,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主要是基于“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和指导思路,而把生态文明定位于某一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阶段的社会文明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实施,它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处理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可持续性、科学性和协调性发展的问题,处理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等的相互关系也即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相互关系问题。因为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也才能在未来社会主义的发达阶段实现“人向自身、向社会即合乎人性的复归”和“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11]185。由此可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这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为此,结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规定,对生态文明的内涵可以作如下理解:生态文明是人类在遵循客观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在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实践过程中,不断促进和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共生共进的一种进步状态及和谐关系状态。它的本质要求,在于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和谐共生、共进。

二、生态文明的内在结构

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主要体现在它的内在结构即构成要素方面。分析生态文明内涵的结构要素,是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在依据。根据前文对生态文明内涵的分析和界定,关于生态文明的内在构成要素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探讨:

第一,生态文明内涵存在着观念、制度和实践形态要素,从而形成生态文明的观念形态、生态文明的制度形态和生态文明的实践形态三大要素。生态文明的观念形态,是包含生态思想、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生态价值观念、生态文化等的观念文明,是生态文明的内在质的规定,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软依靠。在生态文明的内在结构体系中处于隐性地位。因为正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11]162。人只有首先作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才能有意识的去积极主动的建设生态文明。但人的意识和观念,从根本上讲是他所生活和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表现和反映。“这些个人所产生的观念,或者是关于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的观念,或者是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的观念,或者是关于他们自身的状况的观念。显然,在这几种情况下,这些观念都是他们的现实关系和活动、他们的生产、他们的交往、他们的社会组织和政治组织有意识的表现。”[10]72所以,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我们在社会主义阶段对于人类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认识上的飞跃,更应是在社会主义阶段人的社会价值观念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即从传统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到以人、自然、社会相互协调、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的革命性变革。这其中既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自然观念,也包括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的物质生产和发展观念,还包括人们健康、适度、科学合理的生活和消费观念。传统发展和消费观念主导下给今天社会造成的生态灾难,是我们必须牢记的深刻历史教训。生态文明的制度形态,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制度、规范等层面的文明,用以规范和约束人们在改造主客观世界过程中行为实践趋于理性化和科学化,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硬保障,属于生态文明内涵体系的显层面。历史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了我们以往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和保障存在着严重的欠缺和不足,如关于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和机制欠缺,对破坏生态环境的惩罚和规谏软弱,生态监督的法律和机制滞后等,其结果必然是人们在观念上和行为实践中无视客观规律,片面和盲目地追求经济发展,导致了今天严重的社会生态和环境危机。对此,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果不坚决改革现形制度中的弊端,过去出现的一些严重问题今后就有可能重新出现。”[12]330因为它关系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生态文明的实践形态,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行为实践、生产方式的实践、生活方式的实践等的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决定性环节。因为,我们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1]501。无论是生态文明的观念形态,还是生态文明的制度形态,最终都必须统一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形态过程中。而我们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生产、生活方式,“都仅仅以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为目的。那些只是在晚些时候才显现出来的、通过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产生效应的较远的结果,则完全被忽视了。”[13]562因此,只有以科学的生态文明观为指导、以健全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作规范保障,并把这些都最终运用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科学实践活动过程中来,也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来,才能真正解决人与自然、社会及其自身关系间的矛盾,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及其自身的和谐共生状态。在以上关于生态文明的三大结构要素中,生态文明的观念形态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核,生态文明的实践形态是对生态文明观念形态的质的规定性的具体贯彻落实和体现,生态文明的制度形态则是生态文明的观念形态和实践形态实现的刚性保障。这三大结构要素之间相辅相成、辩证统一。#p#分页标题#e#

第二,生态文明存在着主体、客体和主客体关系统一的结构要素,从而形成生态主体文明、生态客体文明和生态主客体关系统一文明三个要素。从生态文明的主体要素看,一方面,“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11]161因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归根到底是作为主体的人在改造客观对象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一切积极成果的总和。所以,从一点来看,生态主体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和核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人所拥有的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生态责任、生态价值观、生态文化等的水平直接决定着生态主体的文明程度,而生态主体的文明程度又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和进程。另一方面,作为主体的人,只有通过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才能“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11]162。我们以往的社会历史实践之所以会产生严重的生态危机,最重要的就是因为我们过多的强调了人对自然的支配和统治,“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1]499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必须首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充分的发展。从生态文明的客体(或对象世界)要素看,一是作为主体的人离不开客观对象世界。因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11]161作为主体的人,只有在不断地改造客观对象世界的实践过程中,“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11]163。也就是说,人如果离开了他所赖以生存的客观对象世界,也就没有办法真正的作为人自己来存在和生活。二是作为客体的客观对象的自然世界,是人们赖以生存和获取生产生活资料的载体和平台,“没有自然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11]158,也就无法获取他们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因此,如果没有人类对客观存在的自然界的认识、态度、观念和行为实践的根本变革,我们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和人自身之间的关系,就无法真正意义上实现作为主体的人所生活的有机世界和无机世界的统一和回归。从生态文明的主客体关系统一要素看,“自然界和人的同一性也表现在:人民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决定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决定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10]82正如“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1]545一样,“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3]38恰是因为人类在遵循主客观世界发展的共同一致的规律的基础上,才实现了改造客观对象世界和改造自身主观世界的实践过程的一致性,也才决定了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对象世界二者之间能够实现有机统一的和谐共生关系。只有这样,人才能够成为真正的社会的类存在物,自然也才能真正回归作为人的类存在的有机世界与无机世界的同一体。然而,这一实现只有在完成了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的社会阶段,也即废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才成为必然和可能。因为只有在此种社会形态中,才真切地体现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11]187。所以,没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就不可能真正彻底解决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矛盾,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有机统一。在生态文明的主客体结构要素中,生态主体文明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出发点,生态客体文明是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手段和途径,生态文明的主客体关系统一则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落脚点和归宿。

三、生态文明的内在特征

通过对生态文明的内涵界定和内在结构要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生态文明的内涵及结构中凸显了以下几个特征:

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篇(2)

【分类号】:X32

随着水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以及水环境的急剧恶化,水资源紧缺已成为世人所共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由于森林生态系统是清洁水源的发祥地,因而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尤其受到人们的重视。自20世纪初森林与水的关系研究开始以来,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一直是生态学与水文学研究的重点内容,而且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为了客观认识与正确评价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本文探讨了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概念,并分析了其主要表现形式,旨在为我国的森林水源涵养功能评价研究提供参考。

1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概念

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是一个动态发展中的概念,其内涵随着人们对森林与水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变化。19世纪末 20世纪初,森林水文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流域 (或集水区 )为单元研究森林对河川径流的影响上),到了20世纪60、70年代,森林的生态水文过程研究开始受到重视,林冠截留、枯枝落叶层截持、土壤水分入渗与贮存以及林地蒸发散等水文过程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因此,在研究的早期,水源涵养功能主要是指森林对河水流量 (增或减)的影响;后来,森林的拦蓄降水功能逐渐受到重视,而目前的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包括多项内容,比如森林对降水的影响、森林蒸发散、森林对径流的影响和森林对水质的影响等。当前的水源涵养功能概念更加综合化,它不仅关注森林生态系统内的水文过程,同时也关注于多个水文过程所产生的综合效应。因此,可以用水源涵养功能的狭义概念和广义概念进行区分,即狭义的水源涵养功能是指“森林拦蓄降水或调节河川径流量的功能”,而广义的水源涵养功能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内多个水文过程及其水文效应的综合表现”。

2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主要表现形式

水源涵养功能主要表现形式为:截留降水、涵蓄土壤水分、补充地下水、抑制蒸发、凋节河川流量、缓和地表径流、改善水质和调节水温变化等。

2.1蓄水功能

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特殊性质,森林土壤像海绵体一样,吸收林内降水并很好地加以蓄存,在陆地生态系

统中具有最大的水源涵养能力,被誉为“绿色水库”。森林通过截留、吸收和下渗对降水进行时空再分配,减少无效水,增加有效水。研究表明,森林土壤根系空间达lm深时,l hm2森林可贮存水 200~2000m3,比无林地能多蓄水300m3。

2.2调节径流

森林对河川径流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它能降低地表融雪水和雨水的径流量,并使其渗入地下,变为地下径流,从而可降低洪峰高度,提高平水期的水位,防止水库被土壤水蚀产物淤塞。

2.3削洪抗旱功能

森林在洪水季节通过降水截留,森林的蒸腾、蒸发,森林土壤的水分渗透,延长融雪时间,减少地表径流等起到蓄水防涝的作用。在干旱季节则可以供水抗旱。

2.4净化水质的作用

森林对水质有良好的净化作用。我国热带森林尖峰岭实验站长期观测结果表明,热带原始森林流域集水径流水质检出均值为最优质的源水,其次为天然更新山地杉木幼林流域、天然更新山地雨林流域,森林对水质净化能力非常强。

水源涵养功能通常可以通过以下指标的测定而获得:

(1)林冠截留量。通过林内穿透雨测定装置测定并计算林冠截留量。

(2)树干径流量:,通过树干径流测定装置测定并计算树干径流量。

(3)林下植物层持水量。采用浸泡法测定林下植物层最大持水量。

(4)枯枝落叶层持水量。采用浸泡法测定枯枝落 叶层最大持水量。

(5)土壤持水量。采用土壤水分测定仪(TDR)测定土壤持水量。

森林对水质的净化则可根据径流小区的泥沙数据进行推算,森林的水源调节效能的经济评价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①集水地区径流的增长状况(与无林地相比);②水源的经济价值。

3 结论

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篇(3)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了“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文明建设已然成为我国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经济转型,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推进器。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涵盖了政府、企业、公众等多个参与主体,涉及到政治、文化、法律、经济、制度和社会等各个专业领域。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政策作为支持或约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以及精确地实践操作(王爱国,2017)。因此,如何鉴证这项复杂而又庞大的工程?如何鉴证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呢?这就迫切需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引入具有“免疫系统”的国家审计,构建现阶段以政府为主导的生态文明审计,让生态文明审计融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当中,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审计的预防、揭示和抵御作用。本文对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制度、生态文明审计现有研究成果综述的基础上,初步提出生态文明审计内涵及实践路径。

二、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制度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制度在西方工业化国家是伴随着“马斯河谷大气污染”、“伦敦雾”等在内的“八大公害事件”逐步延伸出来的概念。这些环境事件逐步使人们意识到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G.P.Marsh(1864)在《人与自然》一书中,着眼于全球分析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着重强调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将会带来极大的危险。西方发达国家开始陆续制定并颁布相关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例如,英国政府于1956年通过的《清洁空气法案》、美国政府于1969年制定的《国家环境政策法》。1972年的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首次将制度化、规范化引入到了环境保护领域,从此逐渐完整的环境保护立法体系和职权分明的环境监管体系,成为西方工业化国家治理环境的主要制度性工具。1987年通过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揭露了人类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在改造自然环境中的不合理行为,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走循环发展利用之路。90年代后,西方工业化国家逐步意识到“环境经济政策工具”在治理环境污染的有效性,逐步采取综合运用价格、税收、信贷、收费等经济手段将外部成本内部化和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治理,实现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斯诺(1994)提出生态文明制度应是推进生态文明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建设的行为规则,这些规则制定与执行的科学性与效果性决定着生态文明的建设成效。21世纪以来,随着民众对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迅速发展。西方各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也各有特色,德国创新性的将循环经济概念融入到法律体系当中;美国将“循环经济”作为科学化能源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2.国内研究综述。“生态文明”理念在我国于2005年首次提出,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建立产权清晰的生态文明制度,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制度学术研究在我国实现了质的飞跃。谷树忠(2013)以党的十八大报告为基础,提出生态文明内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一是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二是生态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关系,三是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其认为生态文明应是一种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体现现代文明理念,助推经济发展和要求的一种系统。并设计了自然资源节约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和国土开发与保护四种实现生态文明的路径。陈旭(2013)、刘峰(2013)等认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探索研究绿色发展制度;二是探索研究生态补偿机制;三是探索研究违法责任追究制度和监管制度;四是探索研究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巩固、孔曙光(2014)对已有生态文明概念辨析的基础上,将生态文明概念分为“类型说”和“要素说”,并认为类型说能更好的概括生态文明概念。狭义的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理想社会状态;广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一切有利于实现狭义生态文明的所有因素,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不断吸纳各种有利因素。沈满红(2014)提出生态文明制度主要包括如环境法律、规章和政策的正式制度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观念、风俗等非正式制度。张云飞(2015)提出应加快步伐转变现有粗犷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发展生态产业为核心,以生态环境管理为手段,以生态效益为发展最终目标,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三、生态文明审计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1992年,环境审计委员会(WGEA)正式成立,该组织在国外掀起了环境审计理论与实践交流的高潮,国外学者对环境审计在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Ammenberg(2001)、UNCTAD(2004)认为为了保证生态文明审计的效果及审计报告的公平性必须保证审计主体地位相对独立性并同时建立一套系统的生态效率指标。DixonR(2004)、ChiangC(2004)提出应当在以财务审计师为主体的审计团队中补充专门从事环境状况审计的审计人员,从而可以相对独立的开展生态文明审计,有效促进生态文明审计制度的建立。Nicolace(2011)提出生态文明审计是对与生态文明有关的经济活动进行系统的、连续的、有证据的客观验证过程,生态文明审计应被视为一种有用的环境管理工具。Evans(2011)利用工厂层次数据分析法验证了环境审计在应对生态危机上的重要作用。Banerjee(2016)通过整合及优化经济环境核算体系及各类资源价值计量模型,认为这些模型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评估政策实施前后潜在的经济和环境影响。为生态文明审计的价值审计提供了坚持的理论基础。国际最高审计组织(INTOSAI)提出生态文明审计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反映经济主体是否遵守相应法律法规的生态文明制度执行性审计,二是反映经济主体投入与产出关系的生态文明制度效益性审计,三是反映生态文明政策合理性的生态文明审计制度适应性审计,四是反映预防风险的生态文明审计制度完备性审计。2.国内研究综述。我国对环境审计的正式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83年,环境审计正式成为政府审计的有机组成部分。2008年资源环境审计第一次被视为六大审计类型之一,标志着环境审计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生态文明审计作为作为一个研究课题被学者广泛研究。刘家义(2012)、唐洋(2014)在对环境审计本质属性(受托责任观、免疫系统观)阐述的基础上提出目前环境审计研究的内容主要聚焦于项目本身的绩效性,研究内容较为微观,然而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的层次与要求更高,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审计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审计机关履行生态文明职责的具体措施之一。孙晗(2014)利用PSR模型与层次分析法,并结合费用分析、风险分析等实证方法验证了环境审计在应对生态危机中的重要作用。刘西友(2014)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平衡就必须构建多元化的审计工作格局,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审计。沈洪涛(2014)从会计的管理和监督两大职能以及会计的受托责任观为切入点,认为会计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政府层面可以通过构建排放权交易制度、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征收环境税使企业外部成本内部化;企业层面应当构建生态会计系统和生态文明内部审计,履行企业生态文明保护义务;社会层面公开环境信息,建立对话工作机制,提高社会公众生态文明保护意识。马志娟(2014)将生态文明与政府环境责任审计相结合,提出了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政府环境责任审计的理论基础、审计要素、实施路径、审计方法,为构建生态文明审计框架指明研究方向。郑国洪(2015)定义了生态文明审计的内涵,认为具备监督职能的生态文明审计应作为国家治理的途径之一,并对生态文明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路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以及生态文明审计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王乐锦(2016)在分析国外机构及学者对环境资产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及国际实践,并结合我国现实状况提出采用预期生态系统服务流量未来回报的折现值估算生态系统资产价值,为生态文明审计奠定坚实的审计核算基础。唐滔智(2016)以京津冀等六省环保资金审计为例,提出生态文明审计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着审计涉及知识面广、内容多、资金来源广、每项审计内容重点不同,无统一审计评价标准、资金使用部门较多等难点,并提出了现阶段生态文明审计实践的重点依然应当是财政收支审计。都新英(2016)以政府审计在河南省的实践经验为例,提出了政府审计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机制及在实践过程中制约政府审计的一些问题,为生态文明审计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四、结语

我国现阶段针对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制度及生态文明审计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概念及内涵研究,尤其是针对生态文明审计尚无具体的进阶路径研究及具体实施案例研究。结合国内外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人认为生态文明审计的内涵是指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涉及到的主要内容,尤其是对生态或环境存在影响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的一种新兴的审计业务。现阶段在我国开展生态文明审计可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审计、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节能减排审计三个方面作为试点开展生态文明审计(王爱国,2015),生态文明审计宏观上应至少对以下内容进行审计:(1)生态文明制度的健全性、科学性、合理性、可执行性、效益性;(2)与生态文明意识有关的文化内涵、文化素养、公民意识等的认可度和范导性;(3)生态文明建设资金的真实性、合规性和合理性;(4)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经济性和公平性。在审计过程中可以采用绩效审计“5E”性要求构建生态文明审计具体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王爱国,杨美艳,刘毅.我国生态文明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J].山东社会科学,2017(05):166-172.

[2]G.P.Marsh.ManandNature:or,PhysicalGeographyasModifiedbyHumanAction.Cambridge,1864.

[3]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2013,(01):2-13.

[4]陈旭.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设计创新[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3,(02):5-7.

[5]巩固,孔曙光.生态文明概念辨析[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15-23.

[6]沈满洪.生态文明制度的构建和优化选择[J].环境经济,2012(12):18-22.

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篇(4)

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的经济发展也进入了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里,知识产权也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关键方面,因此,世界各国也越来越重视本国的知识产权文化建设。2003年5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2004―2005年计划和预算草案修订案》中,首次提出了建设知识产权文化的思路,并把创建知识产文化作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今后的一项重点工作。2004年5月,日本在东京召开了以“知识产权文化的建立和传播”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来自世界各地的600多名代表和专家参加了该研讨会,最终,该研讨会形成了以建立包括培育创造力和鼓励创造、保护和有效利用知识产权为主要内容的知识产权文化的《东京宣言》。

近年来,我国的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也是越来越受到了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重视,另外,中国知识产权界的专家学者也都先后开始了对于知识产权文化内涵建构的专题思考和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研究成果,但是,面对着错综复杂的国内经济形势,瞬息万变的世界知识经济信息,我们所认识的知识产权文化内涵仍然是不全面的,缺乏条理性与可行性的。因此,对于如何建构有我们自己特色的知识产权文化内涵,依然是摆在我国知识产权界的一个重要性研究课题。

一、文化涵义的界定

对于什么是文化?专家学者的争议是比较大的。据不完全的统计,有关文化的定义就不下200种。而在中国有关文化的涵义,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应是在典籍《周易》中,“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记述,其基本的含义应是“以文教化”,注重的也主要是人的精神层面。这也是在古老的中国,“文”与“化”的第一次的并联使用。考察中国的古老文献典籍,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在《说苑・指武》有“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的记载,在《文选・补之诗》里有“文化内辑,武功外悠”的记载。但是,这里的“文化”依然含有“以文教化”的内涵,所注重的仍然是指人的精神层面,属于单一的精神领域范畴。与现在意义上使用的“文化”,还是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的。

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文化”一词,则是个舶来品,是个外来的词汇。最早是出现在拉丁文中的,而现在则主要是指英文中的“Culture”一词。与中国古老的“文化”一开始就注重人的精神层面不同,西方的“Culture”则更多地存在着一个由物质生产领域逐渐过渡到精神现象层面的过程。19世纪70年代,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认为“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符合整体。”[1]这是一个在目前比较被人所接受的,有关“文化”的内涵的界定,但是,如果人们认真推敲他对于“文化”所下的定义以及后人对于其所做的解释,仍然会发现一些问题。如有的只注重文化的人文特性,有的注重文化的观念层面等。

鉴于此,如果想对“文化”的内涵,进行一个非常严格的界定,则是绝对不可能的。中国的一部文献类典籍《辞源》中对于文化的内涵则是这样界定的:“文化,从广义上来说,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2]据此,笔者认为,基于知识产权基础之上,“文化”的内涵,应是一种狭义的文化,即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或社会的制度与组织结构,是一种观念的文化形态。

二、知识产权文化的基本涵义

据我所知,目前,中国的知识产权界对于“知识产权文化”的内涵定义,还尚没有达成一个完全一致的认识,并且对于何谓知识产权文化也没有形成一个被人们所接受的、合理性的解释。就连商务印书馆最新修订的《现代汉语大辞典》也没有收入知识产文化这个词条。究其原因,可能是知识产权文化的概念是刚刚被提出,还没有几年的时间,中国的普通大众对于它还是处于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认识阶段,故而,人们对于它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知识产权所包含的具体对象上,如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等。并且自以为是的认为,只要知道了这些具体的权利,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这些权利,就是知识产权文化了。

笔者认为,这样的认识完全是错误的。而如何定义知识产权文化的内涵?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界有关此的定义也大致可以归纳出三种:即知识产权广义文化观、知识产权中义文化观、知识产权狭义文化观。

知识产权广义文化观则是在广义的文化涵义基础上做出的一种最宽泛的解释。即认为:“知识产权文化是以知识产权意识形态为核心,由有关知识产权的价值观念、学术思想、法律制度、行为习惯和组织机构等构成的有机整体。”[3]换句话说,“知识产文化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下来并不断创新的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认知(态度、信念、知悉)评价、心理结构、价值体系、行为模式等的有机整体。主要包括制度文化、理念文化和环境文化。”[4]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分析范式来看,知识产权广义文化观主要包含了物质、制度、观念三个层面。这是最符合逻辑结构的。

知识产权中义文化观认为:“知识产权文化的内在结构应该划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观念形态的知识产权文化,包括知识产权学说、意识、习惯等;二是制度形态的知识产权文化,包括知识产权制度及规范、管理制度及组织结构、设施等方面。”[5]这主要是指知识产权制度和观念层面的文化。

知识产权狭义文化观认为:“知识产权文化是文化的一种,根据文化的基本定义,可以认为知识产权文化是人类在知识产权及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影响知识产权事务的精神现象的总和,主要是关于知识产权的认知、态度、信念、价值观以及涉及知识产权的行为方式。”[6]“知识产权文化是知识产权的观念形态,包括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意识、诉讼观念、价值观念、心理结构、行为模式、学术思想等。”[7]笔者认为,对于知识产权文化内涵的认识,应从广义的文化概念出发,同时吸收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下,认为所谓的“知识产权文化是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吸纳优秀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和谐社会这一特定历史时期逐步形成的,与其物质、政治及文化生活相适应的、能够凝聚全国各族人民、调动国内外和社会各个阶层一切力量、促进国家(区域)和人民全面协调、快速发展和繁荣富裕的共同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制度规则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8]

三、知识产权文化的内在结构

一般而言,大多数知识产权界的学者都认为,知识产权文化就是从知识产权中剥离出来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等四个层面构成的。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对于知识产权文化的内在结构,也主要是有以下两个层面的内容构成的。

一是思想观念形态上的知识产权文化。其最基本的内容也就是人们在尊重智力劳动成果的基础之上形成的知识产权意识和思想观念、规则意识与道德观念,以及人们的行为习惯和自由的知识产权学术思想。这些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通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交流与传播,就会使全体社会成员从最初的被动认知知识产权,到慢慢的主动了解和学习知识产权,从而将这一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内化为自我的一种思想意识,并通过这种思想意识习惯性的影响自我的外在行为。这样就会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种知识产权文化。

二是制度规范形态上的知识产权文化。这主要集中表现在确定的制度理念、科学的制度安排和有效的制度运行机制。涉及到国家制定的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行政政策和各级政府机构制定的管理制度,另外,还涉及到各级政府机构设置的组织机构、兴建的公共设施等方面。它具体则表现在全体社会成员尊重和理解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鼓励和保护各种知识创新,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的制度架构。

四、知识产权文化的基本特征

对于知识产权文化的基本特征,笔者认为应从民族文化的传承性、全球视野的开放性、科学发展的文明性、自主创新的前瞻性这四个方面来探讨。具体分析如下:

一是民族文化的传承性。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凭空自然而然就出现的,它一定与之前固有的某种民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就是深深植根于中国固有的、优秀的、传统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的。并伴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在呈现多样性的同时,依然保持着中国固有的中华民族文化的鲜明特色。

二是全球视野的开放性。随着经济世界经济、政治、科技的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资本、人力、资源、知识的全球化配置和流通,已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基于全球视野的开放性,也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的共识和生存状态。而知识产权文化的全球融合,也已经成为一种无法否认的事实。对于中国来讲,就是要“摒弃保守性和排他性、保持亲和力和融合力,在引进吸收其他文化的最新成果中不断完善,在多元文化的互动力中持续进步,正是新型的知识产权文化具备顽强生命力并不断繁荣和发展的重要素质。”[9]三是科学发展的文明性。虽然说知识产权是产生于工业文明时代,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产权文化的层次也会得到不断的发展和进步。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又一重大体现,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某种阶段的必然产物。同时,知识产权文化体系是一种科学的文化体系,而它的发展趋势,也必然是沿着科学的轨道,走在人类社会文明的道路上的。

四是自主创新的前瞻性。在中国,知识产权文化的产生也不过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它是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但是知识产权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先进性,无疑是影响知识创新活动的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激发人们自主创新的不竭源泉。中国古语有云:“治天下之制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知识产权文化本身所固有的先进观念文化、价值信仰、行为习惯是积累、培养和熏陶自主创新意识的温床与沃土。正是基于知识产权文化的所熏陶的自主创新意识,构成了其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前瞻性。

五、结束语

知识产权文化的内涵建构不仅仅是从广义的文化观来诠释,更要综合知识产权的中义观与狭义观,全面的探讨其内在的涵义。本文就是从这个观点出发,对于知识产权文化基本定义为:知识产权文化是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吸纳优秀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和谐社会这一特定历史时期逐步形成的,与其物质、政治及文化生活相适应的、能够凝聚全国各族人民、调动国内外和社会各个阶层一切力量、促进国家(区域)和人民全面协调、快速发展和繁荣富裕的共同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制度规则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同时又从知识产权的内在结构,即思想观念形态上的知识产权文化、制度规范形态上的知识产权文化两个层面进一步丰富了知识产权文化的内涵,最后则是从民族文化的传承性、全球视野的开放性、科学发展的文明性、自主创新的前瞻性四个方面分析了知识产权文化的基本特征。至此也就基本上建构了有我们自己特色的知识产权文化内涵。当然,对于如何恰当地发展有我们自己特色的知识产权文化内涵。本文只是给予了方向性的指示作用。具体的内容,还需要各界人士共同探讨,深化有关知识产权文化内涵的建构。

参考文献

[1][英]泰勒.文化之定义,顾晓鸣译.载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98.

[2]辞源(缩印本)[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731.

[3]林炳辉.知识产权文化读本[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71-72.

[4]厉宁,周笑足.论我国知识产权文化构建[N].国知识产权报,2006-2-17.

[5]刘华,李文渊.论知识产权文化在中国的构建[J].知识产权,2004(6).

[6]马维野.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思考[J].知识产权,2005(5).

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篇(5)

挖掘内涵丰富的传统生态文化。青海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各民族兄弟在与大自然长期相融共生、和谐相处中,创造了深厚、多元的生态文化。特别是在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尊崇自然、敬畏生命”、“中和节制,以维持人的基本需求为目的”等内涵丰富的生存理念,极大影响了他们世世代代保护生态环境的态度和行为。青海将其作为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因和源泉,形成了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有力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全力打造系列特色生态文化品牌。青海紧紧围绕“大美青海”这一主生态文化品牌再造青海新的区域形象,对内有利于铸牢全省人民关于生态保护的核心价值观,对外有利于向全社会表达一以贯之的生态价值主张和彰显青海高原生态文化独特的魅力。玉树州、青海湖等地,围绕“大美青海”这一主生态文化品牌,打造了诸如“江河之源、万山之宗、歌舞之乡”、“夏日高原、花海无边、鸟类天堂”等众多子生态文化品牌,构筑起价值内涵丰富、语言风格各异、各具地域特色的生态文化品牌体系,使“大美青海”更具文化魅力。以高原水域风光为核心、以生物景观为特色、以地质景观为特点、以历史文化为脉络的生态文化,产生了集合性品牌效应,提升了“大美青海”的价值内涵,也基本形成了青海生态文化的软实力――影响力、感召力、吸引力。

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篇(6)

关键词:

绿色茶文化理念;园林景观设计;关联要素;应用思路;价值理念

园林景观是当前整个城市化建设过程中,极其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园林景观设计活动,不仅能够有效补充整个环境中的要素,同时也能够给与消费者和群众完全不同的生活理念。尤其是随着当前绿色茶文化理念不断成熟、完善,探究其中所具备的核心内涵,并将其与整个园林景观设计活动相结合,就成为当前该活动开展的价值要求,因此,融入绿色茶文化的具体理念内容,并将其与整个园林景观设计活动相结合,其必然能够实现最佳设计效果。

1当前园林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随着当前整个园林景观设计活动发展不断成熟,如今无论是其具体的开发理念,还是整体水平及经验都实现了一定提升与完善,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相应问题和不足。探究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从当前整个园林景观设计活动开展状况来看,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设计水平较低,抄袭现象严重缺乏创新内涵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如何才能够借助传统茶文化的具体元素理念,实现整个景观实践活动的创新与发展就极其必要。当然,通过对整个园林景观设计活动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其缺乏对整个传统茶文化理念的准确有效认知。因此,创新该活动开展的具体思路,就极为必要。当然,当前对整个园林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的价值认知也不全面,因此,该活动开展时,缺乏与应用环境的具体融合,特别是当前在园林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其大多情况下,使用的是现代人工仿制材料,一些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只顾着观赏的鲜艳性,忽视了其中应该包含和融入的设计理念,以及整个客观环境的具体要求,从而限制了整个园林景观设计活动的开展效果,甚至盲目使用材料,还会使得整个设计活动破坏整体应用环境。因此,随着生态理念融入、应用不断成熟的今天,想要实现理想的园林景观设计效果,就必须创新整体设计活动,优化提升其具体的应用效果。

2绿色茶文化理念的价值内涵认知

茶文化是我国整个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唐朝开始,饮茶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的生活习惯。总的来说,茶文化是人们的饮茶习惯与整个生活文化相结合,从而构成的整个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茶和茶文化,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元素,同时也为人们健康生活提供相应的丰富的精神理念。因此在整个园林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如果能够将茶文化符号融入到整个园林景观设计活动中,其必然能够在赋予必要的开放性思维的基础上,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实际上,绿色茶文化理念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物质元素,比如与茶相关的茶叶、茶具等等,更重要的是其中有着完善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通过对整个绿色茶文化资源体系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如果能够将绿色茶文化理念融入到整个园林景观设计活动中,其必然能够实现生态、绿色理念的有效诠释和表达,当然这就为整个园林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融入了丰富的情感内涵和准确的设计定位。绿色茶文化理念,不仅是一种完善的文化理念元素,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理念体系中,也满足和适应了当前消费者的客观需要和具体的消费心理。尤其是在多元文化成熟发展的今天,绿色与生态都是被人们所积极推崇的价值理念和生活元素。如果能够将绿色茶文化理念融入到整个景观设计活动中,那么其将对整个景观设计素材的选择,以及合理的设计定位等等,都实现有效提升。当然,绿色茶文化理念实际上倡导的是一种心态,无论是其具体的生活理念,还是价值元素的应用。都需要将这一文化理念融入其中,通过为整个绿色茶文化传播寻找到合适的传播途径和载体,实现绿色生态茶文化与整个社会活动之间的系统化融入。

3园林景观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

客观的说,在当前整个园林景观设计活动日益成熟过程中,传统园林景观设计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就日益明显。因此,想要实现整个园林景观设计活动的理想效果,就需要将绿色生态的茶文化理念融入其中。当然,将绿色茶文化理念与整个园林景观设计活动相结合,必然能够为整个活动开展奠定相应基础和条件。结合当前整个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以及人们相应的期待值,想要满足整个园林景观设计活动的理想效果,就需要充分满足以下要求:首先,当前整个园林景观设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必须注重合理完善的设计定位,尤其是要选择合适的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客观的说,园林景观设计活动是一项系统化的活动,从整体设计理念、设计元素的选择,设计方案的制定,乃至与整个设计环境的融入,都需要选择合理、明确的内容融入其中。完善的设计定位与思路,关系到整个园林景观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效果。因此,创新园林景观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效果,补充其中应有的价值内容,就是满足当前整个活动开展的基础要求。其次,在整个园林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充分注重将文化元素、生态理念,乃至时代元素融入其中,特别是将当前人们所需要的进行融入。通过对园林景观设计活动开展状况进行分析,其中所最需要的元素内容,就是生态理念和文化属性。生态理念使得整个设计活动满足应用需要,而文化属性则是整个设计活动中,提升和融入相应内涵的重要要求。最后,当前在开展园林景观设计活动时,其还需要将园林景观设计活动与周围的应用环境相融合,特别是要注重整个设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无论是具体选择的设计元素,还是整体设计风格,都要尽可能与周围环境相匹配,相协调。通过创新园林景观设计活动开展思路,融入周围环境的一致性,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从而实现理想的景观设计效果与应用价值。

4绿色茶文化理念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具体关联

正是茶文化的应用价值日益提升,当前人们的生活价值理念,有了新的丰富提升,相对于传统的追求物质消费而言,目前人们对健康、养生的绿色文化和生态文化有着重要的期待。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茶文化应用就极具现实价值。而园林景观设计活动开展的价值也在于为人们整个生活体系增加相应元素与内容,尤其是通过选择合理的树木元素,从而展现和融入人们的生态理念。认知绿色茶文化理念与整个园林景观设计活动开展的一致性,能够从本质上,帮助我们有效应用这一文化理念,同时实现园林景观设计活动的理想设计效果。客观的讲,两者的具体关联,不仅仅是应用理念上的关联,更是应用内涵上的关联。对于绿色茶文化理念来说,不仅是一种具体应用理念,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所具备的完善思维,是将茶文化理念与绿色心态相融入的理念,无论是具体的应用效果,还是相应价值要求,其都存在内涵和理念上的一致性,因此将该理念应用到整个园林景观设计活动中,其必然能为该活动开展奠定相应基础。总的来说,两者的关联集中表现为对当前生活态度,以及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的一致性。绿色茶文化理念,倡导的就是积极、生态、环保绿色的生活理念,而当前园林景观设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其基础要求就是积极融入周围环境,同时也要与其应用环境相协调,因此可以将两者结合应用,从而为其创新发展和具体应用奠定客观基础。

5园林景观设计活动中对绿色茶文化理念的具体应用思路

在开展园林景观设计活动时,必须清楚,想要实现开放性思维构建思路,其基础要求在于让人们感受到其中所具备的内涵理念,并非简单、机械的将茶文化理念堆砌其中。想要实现绿色茶文化理念与整个园林景观设计活动相结合,就必须充分做到:将绿色茶文化理念融入到整个园林景观设计活动的具体定位上。良好的定位直接关系到整个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元素选择和内涵融入。因此,创新园林景观设计活动开展的效果及具体策略,能够实现整个园林景观设计活动的良好效果。当然,在应用该文化理念,开展具体设计活动时,必须尽可能的实施全面融入。当然,在整个园林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应用好绿色茶文化理念,不仅是将该理念应用到设计活动中,同时也是选择合适的元素应用其中。整个绿色茶文化理念体系有着庞大的资源体系,而这些内容都可以应用到整个园林景观设计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事实上,在园林景观设计活动不是简单的设计活动,而是体系化的设计工作,因此,选择绿色茶文化理念融入其中,就需要从具体内涵到外在形式,进行综合展现。

6结语

园林景观设计活动不是简单的设计活动,不是将具体的设计元素进行综合堆砌,而是将具体的设计元素与相应的设计理念进行融入,尤其是将生态、绿色的理念融入其中。但是目前在整个园林景观设计活动开展时,其缺乏设计理念和内涵的全面融入,特别是未能展现应有的文化内涵和时代内涵,这就使得整个园林景观设计活动与实际需要和发展趋势之间存在极大差距。所以,在当前整个园林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融入应有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仇保兴.基于多元文化的威海地域性园林景观研究[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13(15):101-103.

[2]方躬勇.江南私家园林造园思想在现代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14(19):251-254.

[3]李如生.基于适宜的有居民海岛开发利用方式的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区域选划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73-175.

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篇(7)

[关键词]生态旅游;低碳旅游;两者的联系、异同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9-0008-01

1 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的定义

(1)生态旅游概念的来源与定义。随着大众旅游的迅速发展,给旅游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因此人们寻求既不破坏旅游环境,又能满足自身需求,并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的概念便应运而生,并被认为是21世纪旅游发展主要趋势之一。中国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的生态旅游的概念,90年代逐渐受到学术界和实业界的重视,在之后二十几年的发展中,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和旅游造成的生态问题的严重,生态旅游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同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加入到对生态旅游相关概念的研究中。

世界旅游组织对生态旅游的定义,是以生态为基础的旅游,是专项自然旅游的一种形式。强调组织小规模旅游者参观保护区,或者其他有传统文化吸引力的地方。国内对于生态旅游的定义,是以自然和生态资源为主要吸引物,以观赏和感受生态环境、普及生态知识、维护生态平衡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

(2)低碳旅游概念的来源与定义。20世纪末,为了保护地球,追求健康生活,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全球推行低碳经济。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低碳旅游借助低碳经济理论,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开展绿色旅游,形成一种新的旅游方式。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推进节能环保,实施旅游节能节水减排工程,明确提出倡导低碳旅游方式。

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定义:低碳旅游是一种降低“碳”的旅游,也就是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尽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即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行,倡导在旅行中尽量减少碳足迹与二氧化碳的排放,也是环保旅游的深层次表现。其中包含了政府与旅行机构推出的相关环保低碳政策与低碳旅游线路、个人出行中携带环保行李、住环保旅馆、选择二氧化碳排放较低的交通工具,甚至是自行车与徒步等方面。国内学者对于低碳旅游的定义是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新方式。

2 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的辨析

(1)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的相同点。具有相同的理念。低碳旅游和生态旅游都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在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利用生态技术,维系和修复生态系统,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以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2)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的不同点。具有不同的侧重点。生态旅游吸收了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核心是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低碳旅游则以低碳经济为理论基础,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消费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同时,生态旅游注重对旅游目的地的自然文化生态系统的保护;低碳旅游则体现在整个旅游产业链的低碳生产行为和旅游者整个旅游活动过程中的低碳消费,不存在目的地限制。

具体来看,从定义上来说,生态旅游重在理论上阐述生态旅游的构成要素,而低碳旅游重在从实践角度,说明低碳旅游的具体行为要求;从内涵上来说,因为定义的理论性,使得生态旅游的内涵广泛,范围很大,而低碳旅游包含于生态旅游之中,是实现生态旅游的一种途径;从本质理念上来说,生态旅游一方面使旅游者充分享受旅游体验,另一方面提醒游客将对旅游客体的影响降至最低,而低碳旅游是以降低碳的排放量为前提,使旅游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从实现目标上来说,生态旅游是通过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合理规划和管理,保持旅游地生物多样性和文化的完整性,而低碳旅游是减少旅游发展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低碳经济;从旅游者类型来说,生态旅游是以享受生态环境资源为主要目的,兼顾环境保护的客源群,而低碳旅游选择碳排放量最低出行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客源群;从活动特点上来说,生态旅游以享受为主,环保为辅,而低碳旅游以消耗最少量“碳”为准则。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生态旅游,现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生态旅游与企业管理企业管理传统的旅游方式显著不同,它强调景区内野生动植物的自然属性,是一种蕴涵自然生态文明的高雅休闲旅游形式。生态旅游无疑是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生态旅游的相对局限性日益明显。首先,由于生态旅游内涵的丰富性,众多学者对其定义进行探讨,但仍未给出一个明确的概念,从而导致相关的生态旅游对象、生态旅游者和生态旅游过程等概念模糊化;其次,生态旅游强调“生态”,仅侧重旅游环境的生态持续发展;最后,为保护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的规模必然受到一定限制。低碳旅游的出现恰好弥补了生态旅游的不足。低碳旅游强调“低碳”,着眼于旅游发展中碳排放量的控制,注重旅游及其环境整体发展,在涉及旅游环境生态性的同时其内涵不断扩充。著名低碳经济学家、原国家环保局副局长张坤民教授认为,低碳经济是目前最可行的可量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由此,低碳旅游亦可进行量化,从而避免生态旅游内涵的空泛化。此外,低碳旅游贯穿于整个旅游过程,强调旅游活动中食、住、行、游、购、娱等全方位的低碳,这样既可避免关于旅游资源、对象和过程的争议,又可以突破旅游规模的限制。

3 结 论

从以上的比较可以看出,生态旅游更多的是从旅游产业的开发上保持景区的原生态,旅游者的观念必须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的一种融入生态环境的旅游活动;低碳旅游则更注重于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以减少旅游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碳”量,从而达到低碳旅游的目的,不仅仅是对于景区环境的影响,还体现在进入景区的过程中减少碳排放量,最终实现低碳经济。

笔者认为,生态旅游是从生态理念出发,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优势,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并保持其生态平衡,在保护的基础上发展旅游,赢利不是首要目的,追求的是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强调“概念”和“内涵”;而低碳旅游是从低碳理念出发,以实现低碳经济为目标,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带着低碳的理念,在旅游过程中的所有阶段都以降低碳排放量为首要目标,是生态旅游的概念的一种实施方式,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量化性。

参考文献:

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篇(8)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高潮,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军(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军[7]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图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篇(9)

信息时代的公益海报在多元化的设计领域中,为设计师提供了无限创意的空间,同时也成为现代设计文化和观念的传播者,它在有效传达人类精神文化领域的主题下以神奇的视觉符号,在非凡的创意中注入文化理念,让设计与心灵对话,传达设计文化的视觉语义和生命力,并成为反映时代文化、先进文化的传媒代表。

1 追求主题系列化的文化表述

平面公益海报这种图形媒介的传播媒体,凭借方寸纸上的静态图像除追求文化品位外,怎样才能提高观者的视觉注目率及信息接受率?近年来公益海报的主题系列化诉求所形成的大规模视觉优势,可使主题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深度表现,既提高了传播力度,又使主题的引导及说服功能更具亲和力,强化了观念,丰富了视觉表现。这种在中心主题统帅下追求子主题系列化的文化表述,其内涵的深度思考和延展体现出信息时代公益海报的又一个文化特性。

1.1 意念集中的系列子主题

任何作品都应传递出主题思想,反映创作的意念。从属于中心主题的系列子主题必须鲜明地表达出海报主题的思想内核,即传递的意念必须集中,既简洁而明确,又给人以清晰明确的概念,这样由多个相同意念的子主题构成的系列化组合,搭建出坚实的意念堡垒,由此而形成的强大的视觉阵容及主题攻势,可使观者在对主题深度感悟时,又增强了记忆力。

1.2 多视角的独特表述

明确了中心主题的思想内核后,系列化子主题的表述必须从新颖而独特的视角来切入主题,并创造出独到见解的一组节点式的子主题,以此具体展开其表述方式,充分拓展想象思维:或从宏观的角度、社会价值的角度、个人观念的角度、危害的角度等方面去挖掘新创意;或运用文学中的比喻、推论、类比、假设等修辞手法来启迪创新思维,从中寻求最具新意的、最有内涵的、最绝妙的一组语言结构形式统一化的子主题,这将作为创意设计中表现的主题理念和创造画面效果的基础定位,是形成系列化风格的内在生命线。多层次、不同角度的诠释将更加突出主题的信息力度,让大众在同样文化理念的信息传递中接受观念、接受信息,这种与众不同的主题系列化风格体现出作品的个性魅力。

1.3 揭示主题的深刻内涵

如果一件设计作品,特别是传播观念的设计作品不能开掘出令人心动不已的思想内涵时,当然就算不上上乘之作。具有深度思考力的公益海报其实来源于设计师对平凡生活的细心感悟,思考着生活带来的观念、价值、审美、创造的哲理性,既是最能让广大观者在情感上引起共鸣的话题,又是借助不同的表现手法来间接暗示的深刻哲理,从而给人们以更多的文化启示。

2 体现时代文化观念的公益主题

随着国际经济的日益融合,传播空间的巨大变化,艺术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人们越来越需求精神世界的多元感性满足,海报艺术作为信息传播的交流媒介,以图形语言和注入文化理念的主题设计碰撞着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领域,成为最具精神浸透力的传媒之一。

文化概念早已融入人类的一切活动之中,贯穿于人类的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文化一词在《词海》中“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可见文化是一种积淀,是一个创造过程,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是构成文化最基本的因素,不同的时代就会传递出特有的文化观,现代艺术设计在现代文明进程中所体现的先进的设计观念、设计思想、设计手法无不蕴涵着现代文化的创造精神,而作为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平面公益海报正反映人类精神深层结构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生活观所构成的意识形态,并对群体行为模式予以引导,推销时代新观念,引发公众的公共意识和公益行为,这种满足人们精神功能需求的艺术作品必然赋有深刻的文化特质。“主题是一种思想,是一切艺术作品共有的基本要素。”传播明确观念和思想的主题是公益海报设计过程的核心及灵魂,其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哲理。内涵丰富而鲜明的主题海报传播着精神文明,引导着社会舆论,支配着公众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推动着社会公益事业的迅速发展。

3 注入本土文化的设计理念

在招贴设计中注入本土文化,实质上是对传统文化的再认识过程,以吸取民族文化的精髓来丰富自己的个性语言,在现代设计的共性中去寻求个性化的创意表现,这种将传统文化元素注入到现代设计理念之中的创意体现出信息时代公益海报设计的又一个文化特质。

我国是一个东方文明的古国,积淀着非常丰厚的民族文化和精神,传统的文化艺术更显示出无限的审美内涵,传统绘画艺术体现的那种神韵、空灵的艺术精神。观念的思考和个性化的表现是公益海报创新设计的追求,深层次地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与图像元素,巧妙地吸收并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去,以体现出中国文化内涵的个性化设计。

4 传达文化概念指向的符号化图形

符号是一种高度概念化的指向形象,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公益海报艺术作为大众传播媒体,创造性地运用新颖、绝妙的符号图形进行文化概念的形象表述,注重主题内涵的深度拓展,即依靠图像来表达对象的象征性,并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来表现,从而体现一种既简洁而又蕴藏丰富信息内涵的视觉符号形式,并赋予明确的意义指向。

“图形一词通俗所指就是那些具有广告性质的图画作品,具有认为设计性、着意于说明某种概念的视觉符号,总之,它明显和美术作品具有截然不同的性质和意义。”图形的概念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延展,从传统手工技法产生的图形扩展到现代的摄影、电脑等科技手段所演绎的图形中,无不浸涵着不同文化概念的符号意义,从而形成了丰富的图形语汇,并成为媒体传播中投射信息的主要载体。“所谓‘设计’,就是将视觉语言的这些优势转化为一种强大的发射力量和迫使受众不得不接受的功效。”

5 结 语

面临“信息技术全球共享”的时代,公益海报艺术的文化内涵会不断的延展,文化特质也更加突出。电脑图形设计所创造的前所未有的高精度、高效率、以及丰富而全新的视觉表现效果,为公益海报设计师提供了一种超乎想象的创意空间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成为一种新的作业标准,并带动公益海报艺术走向更为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张树庭:《有效的广告创意》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傅根清《广告原理》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李砚祖:《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篇(10)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 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高潮,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军(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军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 “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图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理论有许多相似的理念,我们应该将它融入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这将有利于挖掘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将对研究中国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三) 拓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对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的现实,拓宽理论基础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学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及保护工作服务,从而

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生态旅游资源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水文旅游资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学问题。可见,旅游地学与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目前已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无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态旅游热点。生态旅游和地质旅游的对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险游,沙漠景观探险旅游,焦作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及广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险游和全国性的漂流旅游热等等。

(四)加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我们发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规律的。一般情况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对封闭的地方(以滇西、湘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也常常保存有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状态,具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加强两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例如,东巴文化与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认识“香格里拉的魅力”,体会东巴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 引导生态旅游企业贯彻“社会市场营销”理念

传统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识结构方面存在自然科学知识面不够宽的缺陷,生态旅游知识更是不足,从而造成我国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和资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现状。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展消费者教育,并将之渗透到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让消费者在享受生态旅游乐趣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提高生态环保意识。让政府管理层和旅游业从主人员在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深刻体会生态旅游环境效益外部化和内部化的内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企业乃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转变观念,主动地考虑社会长期利益即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及社会长远利益三者的关系,真正实现以社会市场营销理念为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理念,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 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1).

[3] 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 财贸经济,1998,(8).

陈忠晓,彭建.生态旅游内涵辨析[J]. 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1,12(1).

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

崔凤军,杨永慎. 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上一篇: 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 新能源前景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