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问题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16 16:10:59

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问题篇(1)

(一)过分依赖他人,缺乏自强自立 

第一,大学生消费普遍依靠父母和家人,不考虑家庭经济状况和收入现状,随意消费,过度消费的现象随处可见,总是伸手就像父母要钱。 

第二,大学生在校园中,很多学生无法真正掌握消费的一种习惯和做法,因此无法安排好自己每个月的生活费,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愿意参与劳动,不愿意参加学校的勤工俭学,在道德上与消费的价值观上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二)奢侈浪费比较严重,攀比现象严重 

第一,校园内部的宴请风很严重,导致了校园周边存在很多餐馆和酒店,每天都有很多学生去消费,人情世故在校园内盛行,很多学生根本没心理会真情与道德,而是先将社会上的一股歪风邪气带进了校园,比如生日宴、老乡宴等,还有情人节、圣诞节消费活动也是举不胜举,学校食堂下午5点就下班了,甚至有的学校没有食堂,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占据了主导思想,学生认清交往变成了大学的主要内容。很多学生的消费行为以学习需要为名,暗中较劲为实,不考虑自己的消费能力、消费需要和消费效用,只一味追求消费上的胜出,自己的东西一定要比别人的好,在大学校园内这种盲目消费主要表现为疯狂地购买最新款的手机、昂贵的名牌电脑等。 

(三)学生热爱电脑游戏,学习意识和积极性较差 

很多企业和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就业和招聘中都会说大学生没有太多能力,缺乏社会适应能力,专业性也并不强,不能发挥实际用途,这些其实根本原因都在于大学生在校园中热爱网络游戏,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已经降低很多,一些男生彻夜泡在网吧和酒吧,一些女孩子没有太多生活费也要每个月大量开支,为了满足自我的虚荣心,她们甚至可以出卖身体,她们投靠“大款”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这种畸形消费污染了校园环境,可谓伤风败俗。 

(四)道德品质不良,诚信意识淡薄 

第一,大学生消费意识是“只买贵,不买惠”,命名见到有些产品是假冒伪劣,但是顾忌面子和同学的看法,知道是假的也会去购买假货,一些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并不重视社会道德,而是重视面子和个人的虚荣追求,例如一些大学生购买了盗版和山寨货,还硬要说自己的是名牌产品,吹嘘自己的东西几千块或者上万块,让自己成为同学之中的富人,这样不仅对学校风气产生影响,还影响了其他一些不愿意攀比或是吹嘘,爱面子的同学,也走向错误的道路。 

第二,大学生存在借钱不还的不讲信用现象,国家为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实行助学贷款制度,但部分受益的学生信用意识淡薄,毕业后不及时还款甚至干脆不还款。鉴于部分学生的信用缺失现象,现在的校方和教职工个人不敢为学生的贷款进行担保。还有些学生向老师借钱,有的张口就借上千元,到时候却并不及时还钱或干脆不还。 

二、现代大学生消费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自身心理方面的原因 

大学生阶段是一个走向成熟却又未真正成熟的阶段,他们从小受家长的照顾和关怀。许多家长为了避免孩子压力过大、精力分散,不让孩子知道家庭的经济状况,导致许多学生不知道家庭的困难,不知道父母的辛苦,不知道金钱得来不易。同时他们又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缺乏理财经验,家长不在身边照顾和指点,极容易受错误的消费观的误导,开支上没有计划,没钱便向父母要;再加上部分学生存在着虚荣心,认为自己在消费水平上不能低于其他同学,为了自己消费水平不断升级而不惜牺牲健康、教育或一些应有的社会责任;此外,大学生中经常出现情绪化消费。 

(二)家庭的原因 

现阶段很多大学生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很多学生从小生活就养尊处优,是家里的宝贝,不能被人骂,不能被人说,家长普遍对自己的儿女纵容和娇惯,在消费上对孩子更是无限制的满足。这些独生子女进入大学校园后,学习动力没有上涨,而是在消费动力上源源不断的上涨,一些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大学生每个月高消费后还要吹嘘,误导了其他学生价值观,让大多数学生以为高消费才是能力强的表现,让自己也有一种落魄感,经济条件差的家庭,孩子的消费需求也有限,往往被误导才有很多学生存在大手花钱的习惯。 

(三)社会环境原因 

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健康的价值观也深刻地影响了大学生的消费观,这些价值取向造成了大学生追求高消费的心理。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消费观念、消费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并不成熟,很容易受社会上不良消费观念的影响,从而形成相互攀比的消费心理。 

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问题篇(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3-0338-01

1 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现状

大学生是以接受高等教育为背景所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为了完成自身的社会化,以学为主,使自己健康成长。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大学生一时一刻也离不开衣、食、住、行等一系列为满足生理和精神需要的消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主要包含用餐费、书本费、服装费、手机费用、网络费用、聚餐消费、精神文化消费、体育娱乐消费,部分学生还存在着恋爱消费。现实中大学生存在的消费问题,比如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浪费、攀比性消费、无计划消费等。关于消费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一般认为大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大学生消费主要是基本生活和娱乐交际。当代的大学生确实重视生活享受,但不太重视学习消费和精神文化的消费,过于看重吃穿,吃好的和穿名牌等时尚消费。消费浪费主要是重复性购买,买了实现基本需要的衣服和鞋子还不满足,还要继续买衣服和鞋子,是为了穿出时尚,而不是实现基本需要。攀比性消费主要是同学期g的攀比,在手机品牌、衣服和鞋子品牌、电脑品牌和吃喝等方面进行攀比,这些攀比同时也会造成消费浪费和扭曲同学之间的正常人际关系,对家庭贫困学生也会形成压力,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学校的学习风气。无计划消费是指部分大学生对于自己的消费没有合理的安排,很多人对消费没有计划,出现情绪性消费,尚未到月底,钱已经不够用。

2 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2.1 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代中国社会是消费社会。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从消费的神奇地位、物的消费普遍性、符号消费、个性消费、身体消费、传媒与消费、消费文化等方面全面论述消费社会。大学生生活在象牙塔里,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有自己特殊的消费特点和消费观念。但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观念发生的巨大变化,广告和大众传媒及社会上不正确的消费观对大学生的消费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2 家庭原因

当代大学生出自核心家庭的学生占了主流,三口之家,代沟减少,认识容易接近,在家庭消费观念上也便于达成一致。独生子女家庭消费一般以孩子为消费的中心,父母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要。如果把握得不好,最容易导致子女非正常消费观念的滋生,出现超越家庭承受能力的高消费要求。大学阶段,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态度已经形成。离开家庭以后到学校,缺乏父母的监控,再加上年轻人自制力弱,会形成不良消费。

2.4 大学生自身原因

大学生还不太成熟,很多人缺乏理财的经验,在家庭中很少参与生活方面的开支筹划,到大学后远离家长进行独立生活,一般不会有计划地开支,还容易受不正确的消费观的误导,盲目消费。一些大学生利用以后毕业可以获得比较高的收入来回报父母为自己进行高消费寻找理由,过高的就业期望会影响大学生自己的消费认知。

3 端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对策建议

3.1 对学生的消费思想进行教育,引导他们理性消费

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活中很多很小的花费虽然看起来很不起眼,但是这些小花费叠加起来就是很大的金额,因此对大学生理性消费观的培养就要对大学生节俭的消费思想进行教育,培养他们形成节俭的习惯。例如,学校可以开设消费心理学的基础课程,让学生通过学习知识了解消费心理,培养理性消费的习惯,形成合理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另外,还可以在校园经常性组织一些有关消费的知识竞赛,探讨会等。同时学校还需要充分的利用学校的校园广播、校报、团训等一些大众传媒工具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消费教育[2]。

3.2 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理财能力

当代大学生大多独立支配自己的生活费,少的是一个月的生活费,多的有可能是一年的生活费,而现代大学生生活相对非常的丰富多彩,大学生可以消费的地方非常多,在独立支配自己生活费时存在有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因此需要学校对大学生的消费进行合理的引导。仅仅只是依靠思想教育还是不够的,因此学校需要培养大学生的自主理财能力,让学生将自己的花费记录下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以及实际生活费多少编制每月的消费预算,然后通过预算引导学生进行消费,避免大学生过度消费,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情况进行合理的消费,不盲目随大流消费,从而避免生活费过早被消耗完。

3.3 创造一个合理的消费教育环境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大学生在高校内部的花费相对高于其他花费,在学生消费中占据了较大部分,因此需要学校建立一个具有良好氛围的校内消费环境。这个消费环境可以在无形中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以及消费思想产生影响,从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观。因此,学校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大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平台,在学校内创造一个良好的消费氛围,从而有效抑制大学生攀比消费的风气。

3.4 增强大学生消费道德意识

重建大学生消费道德,增强其消费道德意识,即要求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不仅兼顾个人与社会、集体、家庭,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也要兼顾消费与生产、分配、交换等社会经济各环节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消费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尤其在面对充满血腥、暴力、低俗的娱乐性、生活性消费领域时,大学生更要自觉遵守和履行伦理道德规范,增强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增强理性思辨和甄别筛选能力,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消极、庸俗等有害身心健康的消费内容的侵蚀。因此,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消费道德素质和价值取向,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履行义务。以慎独、诚信、责任等消费伦理规范引导大学生培养崇高的消费道德品质,以践行文明、健康的消费方式,最终学会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规范其消费行为。

4 结语

总结全文可以得知,当前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存在奢侈消费、攀比消费、过度超前消费等现象。由于家庭、社会、学校都会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观,因此家庭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学校要加强正确的价值观教育,社会要重视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自己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抵制不良消费,使自己能够在当前的社会大环境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侯宏娟.当代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探析[D].河南师范大学,2011.

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问题篇(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143-03

伴随着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的转型,我国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持续保持在一个高水平上,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到2012年底,我国在校本专科生达到2916万,在校研究生接近208万,再加上每年1.3%~1.6%的扩招速度,到2020年全国高校在校生将达5000万[1],这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中等国家全国的人口数量。大学生群体是一个不小的社会阶层,他们的学习生活、衣食住行,牵动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时,在校的大学生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经过将近二十年的寒窗苦读,走进了大学的象牙塔,他们是与这个社会严重脱节的,他们接触校园以外世界的机会很少,甚至说他们有“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之嫌,他们很少接触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柴米油盐,于是他们的消费观是什么样的,他们的消费观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本文就针对这类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现状透视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的整体情况

相关调查显示,整个大学生群体都以纯消费者的面貌展现在公众面前,绝大部分消费支出由父母提供,其中补充有14%的助学贷款,11%的勤工俭学,8%的各种奖学金,而且即使个别学生能够获得少量收入,也不能维持自身生活,也就是说大学生的阶层是社会和国家纯寄养的群体。既然是完全靠外来供养,就存在一个问题,大学生是一个怎么样的消费水平?根据调查,500元以内/月的占18.9%,500~800元/月(含500元、800元)的占65.6%,800元以上/月的占15.5%[1]。由此可见,大学生消费总体上尚属合理。

(二)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结构

当代大学生消费主要在五大方面:饮食消费、通讯消费、物品购买消费、应酬消费、其他消费。

1.饮食消费。资料显示,一个大学生平均70%的消费出现在饮食上。反映出,大学生正值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食物需求量较大,也侧面反映大学生饮食消费的价格较高。在饮食消费中,也存在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方面就是部分女生饮食消费比重过低,人为的减肥节食,一个方面部分男生饮食消费比重过高,主要是应酬吃饭过多,造成消费支出的剧增。

2.通讯消费。当代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而且对手机的要求高,手机更新速度快,也是大学生消费的一个重要方面。600元以下手机持有者占32%,600~1000元手机持有者占53%,14.5%的拥有1000~2000元的手机,2000元以上的手机使用者较少[1]。另一方面,普遍大学生手机话费月消费很低,主要原因是现代通讯交流方式的增多,联系渠道的丰富,使得手机联系的功能被大大降低。而网络上网费用却在消费中稳中有升,网络交流的及时性、平等性、快捷性,日益成为当代大学生交流的主要平台。

3.物品购买消费。这一部分消费是大学生群体消费差距的主要环节,八成左右的大学生月消费在300元以内,也有学生月消费千元以上。大部分同学此方面的消费是理性合理的,但对于物品购买月消费过高的同学,要不是家庭条件优越,购买高档名牌物品;要么“打肿脸充胖子”盲目攀比,节衣缩食购买名牌的,而这部分学生群体也是高等教育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群体。

4.应酬消费。大学生近二十年的学校生涯与社会几乎是脱节的,他们融入社会的渴望感可想而知,于是许多在校的大学生把大学当成了“小社会”,开始把社会的许多秩序规则引入到了大学校园,越来越多的应酬消费出现了,各种节日,各种礼物,各种饭局,主要表现在男生,也有部分女生。而且除了“礼尚往来”的应酬消费之外,还存在一个突出的内容“恋爱消费”,这部分消费甚至是全天候、全地域的,男生买单的占到85%,这就加重了大学生尤其是男生的经济负担,而且因为“恋爱消费”引起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甚至出现了暴力犯罪。

5.其他消费。其他消费主要涵盖三个方向的内容:学习消费、就业消费和应急消费。这些消费内容对于每一位大学生都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合情合理的。

(三)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

1.追求个性化。不管吃穿,还是住行,务必实现自己的与众不同,这是当代大学生消费的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只不过是或多或少的问题,而部分大学生将个性化作为消费观的一个根本立足点。

2.内容时尚化。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坚持着艰苦朴素的中华民族传统消费观,而也有一部分过分追求时尚,远离优秀传统,背离了大学生健康轨道,出现了德行倒退的。

3.趋向攀比化[2]。本质上讲,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的三个特点,是相关联的。一般青年大学生都会或多或少涉及,只不过大部分大学生因为道德、家庭的因素,理性应对,规避了消费观的过分偏激。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当代大学生总体上消费尚属合理,但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现象,甚至是一些不好的消费风气,影响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而致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作为纯消费者,消费出现了问题就会引起可怕的“多骨诺牌效应”。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问题

1.缺乏必要的“理财”能力。许多大学生月初“富翁”,月末“负翁”,出现这种情况[2],往往是缺乏合理的消费计划,不是没有理财大的框框,就是计划没有细节,消费大多随性而起,导致入不敷出。

2.缺乏对金钱的认识。这主要是指部分与社会脱节严重,不理解钱财的来之不易,不理解父母的含辛茹苦,所以消费存在攀比、浪费的现象。

3.缺乏独立消费观。当代大学生的很多消费特别容易受到他人及社会风气的影响,消费观很容易被别人的观念左右,即跟风,也进一步把大学生自己的口袋掏光。

(二)当代大学生不恰当消费观的思考

1.社会大环境的问题。当今社会,“浮躁”已成为一股强劲的台风,吹开了千家万户,使得千千万万的人越来越“势利”、“浮躁”。也正是这股强劲之风,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当代的大学生,当代大学生在言行中也越来越势利,不考虑家庭的承受能力,不考虑自身具体情况,盲目消费、过度消费、超前消费,因而不少大学生都成为新时代的“卡奴”[3]。

2.自身建设问题。一方面,没有独立的经济意识。正是由于缺乏独立的经济意识,大学生还不能体会金钱来之不易,因而花起钱来也就毫不在意,没有压力,出现了许多不必要的消费;另一方面,没有现代的理财观念。因此造成在校大学生不是像老一辈那样,勤俭节约,而影响了身体健康和和谐的人际往来,就是大胆的过度的消费,造成过度的经济压力,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3.社会差异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社会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突出,表现在大学校园里,就是一部分学生家庭出身良好,在大学期间具备很强的消费能力,在这部分人眼中,也无所谓消费观不消费观,而这部分人却在步入社会时将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还有就是一部分人出身寒微,家庭提供不了丰富的消费能力,要么选择走出校门做兼职、打工补充消费能力,要么选择调整消费结构,甚至出现投机取巧现象,引发社会问题。

三、当代大学生消费观正确引导的几点可行性路径

1.高校开展各种理财高招课堂。大学到处是讲座,而如何做到让为大学生开设的理财计划课程能足够吸引广大的在校学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主题必须要足够吸引大学生的眼球,比如“如何让恋爱不再过分挤压你的口袋”、“美女给你示范如何购买化妆品”、“网购怎么样不花钱”等,要抓住当下大学生的胃口,在讲授内容上脱离一般填充式上课的枯燥乏味,不仅要让大学生来听,还要听进去,记得住,勤运用。

2.利用学生组织示范理财观。大学生在校期间,会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协会社团,这也是一个大家分享理财心得、交流学习不可多得的阵地。学校职能部门在学校社团的管理中加设一项引导内容——理财计划大比拼,使得广大在校大学生不仅满足兴趣的同时增加了对消费的理解和认知,促使其更加理性地消费。

3.家庭承担必要的教育任务。家庭对于大学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家庭在学生消费的引导,大可采取“感恩教育”,增加大学生体现社会艰辛,感受父母不易的机会,去影响大学生在校的消费理念和行为。

4.建立社会劝导机制。这是一项不容易实现的提议,让商家在大学生购买物品的时候不是劝导购买,而是劝导不购买,虽然作为商业运作很难实现,但另一方面,商人也有自己的子女,或者亲朋好友的子女就是大学的在校学生,这样动员他们在大学生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的时候进行适当的劝导也就有了可操作的空间。此外,在大学周边附近的商场店家,是学生消费的重要地段,学校也要进行有机的规划管理,甚至进行补贴,在价格上回馈学生,当然也要引导周边商家与大学生的良性易品易货。

通过社会广泛的协同,一定可以还当代大学生一个理性、合理、科学的消费观,使广大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更加畅快。

参考文献:

[1]陈海涛.当代大学生消费调查分析[J].科技信息,2013,(14):72.

[2]王丽文,杨磊.大学生消费观误区及其教育引导[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2):234-235.

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问题篇(4)

在微观经济学中,消费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涉及到消费的有关问题时,我们又不可避免地会谈到效用,即在经济中,消费是需要效用来确定与衡量的。而消费效用却是不确定的。因此,研究消费的时候如何确定消费效用函数是一个不算复杂但难以确定的问题。

一、引言

在传统的经济理论中,在论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问题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两个不确定:第一个不确定就是满意程度的不清晰。我们把消费效用表述为消费者的满意程度。而满意程度是无法量化的,即使在使用序数效用这一概念之后,我们依然无法将具体的影响因素构造为消费效用函数的模型;第二个不确定是消费效用的内在因素的不确定。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消费效用包含客观效用与主观效用,客观效用具有主观和客观两重性。客观性一般随消费者的不同变化很小。主观性则取决于消费者的世界观、阶级属性、文化水平等,因人而异。另一方面,消费效用中客观效用与主观效用所包含的因素也是不确定。因此,笔者认为将消费效用用模糊消费效用来代替更为妥当。

下面我们将对一个大学生的消费结构进行分析论述,通过无差异曲线与数学推导来阐述大学生在支出固定的情况下是如何确定、达到其模糊消费效用最大化的。

二、模糊消费效用最大化的确定

一个学生用于消费的钱是有限且一般为固定的,即来自父母或是兼职赚的钱,但通常来说,主要来自父母。这一部分姑且将它称职为学生的收入。它只要用于伙食、零食、唱K、交谊、学习用品等等,节余下来的可以称之为存款。这里说的存款不一定是正数,也有些学生收入无法承受支出,部分来自信用贷款或借款。我们可以将上述支出项目简单的归纳为三个方面,即生活费用、娱乐花费、存款。这里学习用品等之类的花费占每月的花费极少,而且通常会有另外的“收入”来支付,故这里不再考虑。下面我们就具体的分析一下学生的消费。

这里假定学生的收入I为每月500元,显然这一假定不会影响消费结构,不会影响消费效用最大化的确定。学生的消费支出分为三部分:生活费用Cf、娱乐花费Ce、存款Cd。这里满足等式:

I=Cf+Ce+Cd, (1)

由于生活费用固定,这里假定为300元。那么我们得到如下(2)式,即为学生的预算线:

200=Ce+Cd, (2)

这里的预算线没有表示为教科书上200=PiXi的形式,也可以理解为将这里的价格隐含为P1=P2=…=Pi=1的假设。

再看模糊效用函数,这里参照王延章(1987)在《消费效用函数与消费需求》一文中的函数式:

U(i)=1-e-dici, (3)

其中di>0,表征主观价值尺度费的主观价值尺度。一般地,主观价值尺度越大,消费者获得一个单位的消费效用越小,即消费者对其渴望得到的程度越大,越不容易得到满足。所以,一般取倒数形式。此外,它还满足一些条件,即ci越多,ui越大,但是ui相对于ci的边际效用递减。

综合以上(2)(3)两式,作拉格朗日函数:

L=U(i)+λ(200-Ce-Cd) (4)

通过对拉格朗日函数做一阶求导,容易得:

?坠L/?坠Ce=-de e-dece λ=0;

?坠L/?坠Cd=-dd e-ddcd λ=0;

即:Ce=-ln(λ/de)/de; (5)

Cd=-ln(λ/dd)/dd; (6)

由(5)(6)两式,可知娱乐花费与存款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消费者对二者的主观价值尺度。只有在学生将用于存款的贴现边际效用等于现时娱乐效用时,学生才愿意将收入用于存款项目。所以在确定消费效用最大化的时候,当我们确定以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那点作为最优点即最优消费结构点时,无差异曲线上的存款效用是用贴现的存款效用来表示的。当存款为正值时,即为存款;当存款为负值时,相对于超前消费。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当前大部分学生偏向于超前消费。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娱乐消费的主观价值是大于存款的主观价值。由此可知,学生花费在娱乐方面的消费要远远大于存款消费。

到此为止,关于学生将收入用于各项支出的比例已经确定,当然,(5)(6)两式中的λ值可以通过简单的数学置换去掉,但是却使其中的主观价值尺度更加复杂,难以判断其与消费结构的关系,在此就不再去除。这里还有个悖论,至少对笔者来说,就是推导到最后,消费效用函数取决于主观价值尺度,而主观价值尺度随每个人的不同而不同,而我们构造消费效用函数的意义就在于找到确定的决定消费效用最大化的方法或途径。这也是本文将消费效用函数定义为模糊效用函数的理由之一。

三、结束语

本文试图通过构造一个模糊效用函数来确定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以达到其消费效用的最大化。我们得出结论,学生用于娱乐方面与存款方面的比例是由其对各种消费的主观价值尺度决定的。在这过程中产生来了一个悖论,即当我们试图使消费确定化的同时又不可避免的使不确定确定而又难以达到确定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光臣,吴臻.部分信息下期望效用最大的优化问题[J].高校应用数学学报,2008,(03).

[2]黄国石,刘萍,曾志伟,马啸.超前消费效用最大的一个必要条件[J].经济师,2007,(07).

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问题篇(5)

消费作为社会生产方式的重要环节,对日常生活领域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消费的过程既是商品价值实现的过程,也是商品的社会文化形成和转换的过程,是在社会文化意义上塑造消费主体的过程。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反映了大学生的现实消费倾向和未来的消费走向,对于研究消费经济和市场需求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消费观反映出了大学生的生活现状以及价值取向,研究大学生的消费观可以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及消费观特点

根据2009年《经济研究导刊》的调查数据显示,以西安地区为例,大学生的月消费额基本上呈正态分布,以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为主要月消费额,在一个正常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同时,也存在14.8%的大学生人均月消费额超过了同类正常范围和本地人均消费的正常范围。这些大学生以中高年级的大二、大三居多,占到了此类消费群体总量的85%之多,并且这部分消费群体的家庭月收入基本都在3000~5000元/月,家庭所在地也基本上集中于城市。 由于新时期大学生所处时代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的消费观念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一)消费观念新颖时尚,消费结构日趋多样化

大学生处于成长的青年时期,富于创造性和挑战性,对于新鲜事物充满敏感与好奇。大学生的这一基本消费心理特点决定了其消费观的新颖时尚,喜欢追求新鲜事物。此外,由上面分析的大学生消费现状可以看出,新时期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基本的生活消费在总的消费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而用于学习、交往、娱乐、健康等方面的消费则有较快的增长,这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是分不开的,同时也表明大学生消费结构日趋多样化,不再仅仅局限于温饱问题的解决。

(二)消费的个性和从众性并存

大学生处于一个人生中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阶段,由于这种心理的影响,大学生的消费特点也呈现个性和从众性并存的现象。在大学生消费方式多样化,维权意识强,钟情国际品牌的同时,他们又极易受他人特别是同龄人的影响,追逐时下流行潮流,形成从众消费的现象。

(三)消费观念的冲动化和情绪化

大学生的思想情感易冲动,客观环境、流行趋势对其行为的影响作用比较突出,“时尚和潮流”的消费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缺乏明确目标,易受促销和明星效应影响,购买随意性强等都体现了大学生消费观的冲动化和情绪化。

二、大学生消费观中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大学生消费观中存在的问题

1、 享乐化、金钱化、利益化的消费观

上文在分析大学生消费特点时提到了大学生具有消费支出水平高的特点,而这正是大学生消费观中存在的享乐化、金钱化、利益化观念的反映。以西安地区高校为例,约有13.7%的大学生拥有1300元以上的高档手机,更有少部分学生每月生活费高达5000元以上。他们购买高档手机、数码相机,买商品时注重时尚和品牌,节假日还常外出旅游。这些现象正是享乐化、金钱化、利益化消费观的表现,过高的消费支出也是一些家庭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2、 超前消费和负债消费

由于大学生消费存在支出水平高,消费观念新颖时尚以及冲动化和情绪化的特点,因此超前消费和负债消费不可避免地成为大学生消费观中存在的问题。调查显示,大学生月生活费超支状况比较严重,24.9%的学生感觉每月生活费不够用,而向同学经常借债的人占到了8.2%。他们认为,现代人就应该接受超前消费。另外,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超前消费应“视情况而定”,特别是对花费较大的电子类产品的超前消费现象比较严重。这说明部分学生仍比较赞成超前消费和负债消费,这是一种不良现象。

3、 过度的人际和恋爱消费支出

大学生消费存在支出水平高这一特点,而其支出水平高的主要表现就是过度的人际和恋爱支出。以西安地区高校为例,将近有30%的学生谈恋爱,由于谈恋爱而增加的费用占生活费用的30%。另一个明显的问题是,女生恋爱花费在400元以上的是同级别男生的6倍多,而在交际方面月支出150元以上的男生比重是女生的6倍多。尽管如此,他们大多承认人际与感情必须要有物质投入,因此经常无法正确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而且大学生的这种“感情”消费有蔓延之势,不得不令人担忧。

(二)大学生不良消费观的成因分析

1、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的消费误区和偏颇的消费心理

消费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年人充满朝气与活力,热爱生活,追赶时代潮流,其心理状态处于少年向中年的过渡时期,体现自我意识是青年人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要求。由于他们的消费观念新颖别致,时代感强,这就容易导致刻意追求、贪图享受、爱慕虚荣的消费心理,消费水平与收入水平不成比例,形成超前消费和负债消费的现象。

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问题篇(6)

使大学生认知自己的行为的对错,提高意识且提出适应的政策。

另外我们也对大学生消费的状况以及心理因素作了相应的调查,并从社会原因分析了大学生消费的外在因素。最后,由于大学生属于心理,生理,社会经验的转型期,正确引导他们的消费观念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本文的调查分析,我们希望能给广大的大学生消费者提供有意义的帮助和指导。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贵州大学南区在校本科生

我们的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有王威力提出,有其他三位成员审查修改。在分发调查问卷时我们分工合作,分发近二百张调查问卷。并由分发人员收回。小组讨论研究调查问卷的数据总结和分析。经过近一周的时间将调查问卷整理完毕。由小组讨论调查报告侧重总结的消费问题的哪些方面。最后由袁莉执笔完成调查报告。小组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不断变化的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纪轻,缺乏经验,充满青春的活力并同时具备了一定的购买能力,因而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阶层的群体的消费心理以及行为。首先大学生有着比较旺盛的消费需求,而反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自主与独立,消费受到家庭准许的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以及消费实力的相对滞后,是这一群体不同于其他群体的问题所在。问了更加清晰的了解这个问题,我进行了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一次调查。

二、问卷情况

这次问卷共发放183份,收回有效问卷166份。以身边同学及朋友为主要调查对象。

三、问卷分析

1.经过问卷调查,有7%的同学一个月的生活费标准在1000元以上,而500-1000元及300500元的人数占了相当的比例,这一结果和我预先的想象相差不多,说明我们学校的学生普遍消费能力在周围学校大学生也占平均水平地位。

2.关于支出的具体内容上我们看到,用于饮食及娱乐两项的结果分别占了前两位,而选择用于通讯的支出与用于交际的花费的人数基本持平,并有具体数字我们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同学把相当多的钱花在了娱乐享受以及与人的联络沟通之上,这说明饮食上的消费比重正在日益的降低当中,相比之下,现在的大学生用于学习方面的钱实在是非常的少,这跟不良的学习风气以及社会的影响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3.送第三题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经济来源85%左右仍然是来自家庭父母的供给,当然也有很多的学生选择了走出校园,挑选了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作为兼职,这除了贴补自己的花费外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也是促成这点的重要原因之一。还有部分人是利用学校的助学金和奖学金供自己的生活费用。

4.在第四题中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于消费的认识还是很浅薄的,有很多是消费冲动型,见什么好自己喜欢什么就买什么。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经过精打细算只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必需品。我们应该向这些同学学习。

5.在第五题中,关于网络购物的问题则让我们对大学生现今的消费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我们发现,几乎大部分的学生都进行过网络购物的活动,虽然在具体数额上差距还非常大,但这确实清晰的预示了网络购物在未来无法阻挡的发展趋势。

6.在第六至九题关于大学生消费习惯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具有以存钱、记账为代表的良好的消费习惯的学生数量占的比例未达到三分之一的比例,而有下一阶段消费计划的人数也不足二分之一,而对于自己的消费大多数同学则表示没什么感觉,只有小部分人总结为比较节俭。我们不难总结出目前学生们的科学消费意识还很淡泊,对于自己消费的管理还是存在很大的疏漏。

四、问题的总结与解决办法

综合以上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虽然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但有着自己已具备规律的消费结构、习惯以及发展方向,只要我们能够冷静分析,必然能够更加理性的控制自己的消费。

问题总结:

(一)理性消费仍是主流

质量、价格、外观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的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商品的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 600-800 元之间,家境较好的能达到1000元以上,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日用品及日常社交活动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追求性价比高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由于同龄人、城市时尚气息以及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商品的价格一定得配得上它的质量。

(二)消费层次一定程度两极分化

据调查,在大学校园中,月消费相对高的同学的月消费可比月消费相对低的的同学的月消费高出35倍,其原因是,家庭收入越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越多,构成大学生消费的一种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现在旅游、电脑、手机、社交娱乐等方面的消费上。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其一定的必然性,我们也应该在大学生的教育中逐步改善这一问题。

(三)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调查过程中显示,一些同学为了拥有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来满足这一不切实际的愿望;有些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虚荣心,同时为了所谓的面子,大学校园里的攀比心理也是异常的严重,别人没有的,自己得有;别人有的,自己的得是最好的。

解决办法: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是解读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用节约型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树立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大力倡导节约风尚。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在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调查研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培养自己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针对不同问题的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给出不同的解决办法,有针对性的解决大学生消费观念存在的偏差问题

(二)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

引导大学生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传统观念,科学规划安排,使自己的消费水平与家庭的收入水平相适应。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市场这个角度看,需要鼓励大学生进行积极、合理消费。如果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客观的分析社会上的消费主义现象,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不依赖父母而进行奢侈消费而应该自强、自立的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结尾: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攀比心理、不合理消费、不理性消费,这主要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当代大学生一定会形成一种更合理,更现实的消费观。

1.消费的理性化需求

享受与潮流已变成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与消费习惯,需要调整以及改善。所以我提出了消费的理性化需求。题目虽然说起来很大,但做起来却需要我们从细处着手。比如对自己每天的消费情况进行记录,以方便自己查找超支消费的原因。也要同时做好对未来消费的计划与打算,做到心中有数,不能由着兴趣不加节制的扩大自己的消费,从而导致自己的消费脱离了自己的生活档次。这两点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证自己在个人的生活水平下有个尽量好的享受水平。

2.拒绝奢侈品的消费

目前有的家庭收入很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也较多,构成这部分大学生消费的一种比较奢侈的格局,主要表现在旅游、娱乐以及电子产品等方面的消费上。这点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见,大学生的消费结构需要调整,当然这种情况的发生也是与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的必然性有一定联系。作为一个学生我们应该为自己、为家庭负责,减少那些只为虚荣心而存在的不良消费。

3.调整消费结构

中国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的70年代至经济高速发展的前几年,有一个方面是一直在传承的,即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饮食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体。而在最近几年消费结构的失衡,不仅反映了学习风气的恶化,也反映了人心的浮躁与社会对于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影响。我们必须加以调整来使之适应我们的消费水平。

4.杜绝攀比心理,不过分追求时尚

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问题篇(7)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行为、观念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职校学生作为消费群体,其消费状况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职校生群体已经成为我国学生群体中重要的一股力量。如何开展健康消费教育,引导职校学生形成健康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已成为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

一、职校学生消费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消费来源主要来自家庭,理财观念淡薄

据了解,当前职校学生消费的最主要来源是家庭,占到调查总数的90%以上。现阶段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好,家长对待孩子溺爱者较多,学生很少会通过自己的力量去解决经济来源问题,大多想着依靠家庭,进而也引发他们理财观念的淡薄。据笔者访谈调查,多数学生对一个学期的花费并没有具体预算和规划,很多人持有“有钱就花,没钱再要”的错误观念。

2.消费水平个体差异明显,存在两极分化

根据调查了解,现阶段职校学生平均月消费额少于500元的占30%左右,1000元及以上的学生占60%左右,其中还有相当比例在2000元以上,由此可见当前职业学校个体消费水平差异性明显。这些差异性不仅体现在消费总体水平的两极分化,也体现在消费结构等方面的两极分化。这些两极分化现象既在消费中反映出来,也在思想观念、学习及生活态度中有所反映。

3.金钱观念出现偏差,影响消费观念

一项职校生调查显示,有50.7%的学生想到的是“钱来之不易,能省则省”,46.0%的学生则“视情况而定,该花就花”,1.6%的学生 认为“享受是最重要的,能花就花”,1.4%的学生认为 “家境宽裕,不花白不花”,0.3%的学生 “毫无顾忌,想花就花”。通过数据可以发现,部分学生对待金钱的态度已经出现偏差,接近半数学生在对待金钱时,态度比较随意和淡漠,这种金钱观会影响他们的消费观念。

二、影响职校学生消费的因素分析

1.学生个性特征是主要原因

当前在校的职校学生属“95后”,在个性心理上表现出自由、敏锐、渴望独立的特征;反映在消费行为上,表现为愿意追随潮流,喜欢接受新事物,有鲜明的自我意识和突出的个性特征。这样的个性特征促使学生不断去追求时尚,进而导致消费支出增加。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他们正处在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思维的不成熟,独立意识的萌发,使他们容易受到社会和他人的影响,经不住不良消费观念的影响,进而出现许多消费问题。

2.家庭教育的影响不可忽视

当前绝大部分学生家长将全部希望寄托到孩子身上,唯恐亏待了子女,倾全家之力,尽量满足孩子的全部要求。这种错误的教育理念造成的结果: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对孩子的消费要求是有求必应,诱发高消费和畸形消费;而家庭经济条件一般或较差的家庭也往往是省吃俭用,家长缩减支出保证孩子消费,助长学生从众攀比现象的出现。错误的家庭教育观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消费观念,从而引发更多消费问题。

3.社会不良价值观的影响深远

当前信息化社会背景下,职校学生可以无障碍和全方位地接触社会,受到社会上价值观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不良的价值观比正确的价值观更容易影响人,经常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职校学生思维心智还不成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更容易受到社会不良价值观的影响。近年来,社会上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攀比之风、奢侈之风等不良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建立,其影响是深远的。

4.学校消费教育引导不力也是重要方面

据调查了解,多数职校学生有适度理财的意愿,也想通过制订消费计划的方式来控制消费方面的支出,但学校在这方面却很少有针对性的课程,这就造成学生的理财能力很难提高,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消费观。近年来一些学校往往主观上忽视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等传统消费价值观的倡导和宣扬,客观上有着课程设置的原因,但在教学过程中,很少对学生进行正确消费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就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引发了学生的不合理消费观。

三、引导职校学生健康消费的对策及措施

1.进一步优化校园环境

从校园硬环境的优化来看,学校应将不健康、低品位的一些娱乐场所清除校园,规范管理校园内的餐厅、超市、网络学习室等,坚决抵制过分娱乐化的场所进入校园,为在校学生创造清幽宁静的学习生活环境。从校园软环境的优化来看,学校应引导全校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使学生的课余时间可以充实起来,使学生没有多余的精力去进行不合理、不健康的消费。

2.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据了解,多数家长都迫切需要解决学生不健康消费的问题。但是,学校和家长联系沟通的渠道并不通畅,造成了家长不了解孩子在校的消费情况,进而尽力满足孩子的全部要求,造成了学生不良的消费行为的产生。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可以经常性地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件、QQ群或微信群等途径加强与家长联系,定期通报学生在校期间的消费状况和学生普遍的消费水平,这样可使家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充分发挥家庭在引导学生消费中的重要作用。

3.有效发挥学校在消费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学校应高度重视学生的消费问题,积极引导教育。一是要加强审美教育,积极扩大先进文化在学生中的影响力,满足他们的情感和精神消费需求,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促进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理性的消费观;二是要组织开展诸如消费专题讲座等形式的消费教育活动,在德育课程中增加消费教育的授课内容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消费教育,引导职校学生的消费进入良性轨道。

4.加强对学生树立良好消费观念的引导

职业学校在德育教育中,应加强指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如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寻找自己的消费缺陷,加强自我教育,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念。一是引导学生明辨是非,认清不良消费思想的本质,坚决抵制其侵害,坚持学习先进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二是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理财知识并逐步养成记账的良好习惯,通过记录进行阶段性总结,防微杜渐,指导自己以后的消费观朝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

总之,职校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群体,面对社会的新形势,必然会出现新问题,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应及时关注并研究他们的消费现状,找出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因素,提出健康消费教育的对策措施,逐步引导学生健康消费。

参考文献:

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问题篇(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这一群体也逐渐成为了当代社会重要的一部分,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股中坚力量,因此,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也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风气的形成。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的是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然而当代大学生尚未踏入社会,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不十分成熟正确。为了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提供科学的消费建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本文以湖南工业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对当代大学生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情况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生活费用支配

第一,大部分在校大学生的生活费用水平都处于中等水平。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每月生活费用水平都是在500元以上,生活费用在500元到2000元之间的同学有79.53%,基本能满足在校的基本生活需求。第二,来自农村和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水平都会有差异。总体来说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每月生活费用,而越是来自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的大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水平又高于来自小城市大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水平。第三,来自经济发达城市的大学生的每月的生活费用水平要平均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越是来自经济发达城市的大学生,其月平均生活费用水平越高。这种现象与经济发达地区每个家庭的收入水平差距有一定关系,而来自农村与小城市大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水平分布则主要集中在一个区间。

(二)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情况

第一,食物方面的支出所占比重是最高的。生活费在500元-1000元之间的大学生其食物方面支出比例95.12%为最高,而生活费在3000元以上的食物支出比例仅有65%为最低。这也体现了恩格尔系数的规律,总收入水平越高。食物支出的高比例有在校大学生叫外卖的现象比较普遍和请客吃饭的人际交往需要的两个因素影响。在校大学生校内校外的食物消费选择多样化,除三餐之外的零食水果副食品支出也占了半壁江山。①

第二,人情消费和通讯费用的不合理。在校大学生人情消费超重。在人情消费频率中有60.04%的大学生偶尔参加聚会,次数达到每月2-3次,44.41%的大学生每次消费50―100元,人情消费也就占到了所有生活费的20%―30%,占到了生活费很大的一部分。在该方面,大学生存在过度消费的现象。对电子通讯产品过度依赖。在整个消费结构中,49.26%的大学生每月花费50―100元用于电子通讯产品。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发展,在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电子产品的同时,由电子产品衍生出来的附加费也越来越多,当电子通讯产品成为必需品,且花费越来越多时,可能会占据大学生更多原本应该用于学习的时间,造成时间的浪费,也增加了大学生生活的负担。

第三,无计划消费导致生活费无结余甚至超支。大多数大学生在生活费方面能够达到每月略有盈余,其比重占到44.91%。但也有小部分的大学生认为目前的生活费水平不能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月生活费在3000元以上的大学生有45%的同学认为生活费不够花很拮据,而月生活费在500元以下的大学生认为目前生活费拮据的仅有16.67%。生活费每月在2000元以上的大学生,虽然有一

部分存在不计划,随意消费的现象但是能够做到剩余很多。但在不计划随意消

费的大学生中,有21.71%的人感觉自己的生活费不够花,感觉很拮据。对生活费的不合理规划,使得部分大学生在日常消费中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没有余额的消费习惯也难以使大学生应付生活中个别时刻对资金的需求。因此,合理规划生活费,养成适当储蓄的消费模式对大学生来说也十分重要。

二、低消费水平同学的消费问题及引导措施

(一)低消费水平同学的消费问题

第一,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可知,部分贫困生生活费水平极低,基本全部花费在饮食方面,在其他消费方面基本无消费,消费形式呈现单一状态。第二,部分低等消费水平的学生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消费观念,依然存在追求高消费、炫耀消费、享乐主义和超前消费等不合理消费的行为。②第三,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已经初步显露出后现代性消费的特征,少部分大学生明显显示出后现代性消费特征,并且这种消费趋势还在不断蔓延。③

(二)针对低消费水平同学消费问题提出的引导措施

1.针对贫困学生,学校可以有计划的为他们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完善学费绿色通道、助学贷款机制,设立奖助学金,甚至为特困学生减免学费。学校完善贫困生补助机制的同时也可以主动联系学校贫困生,让更多的贫困生参与到学校的补助活动中来。例如我校院学工办的相关执勤及资料整理、校档案管理办公室的档案整理及清洁工作、领导办公楼的清洁工作,都是招聘我校贫困生作为兼职人员完成的,这不仅给了贫困生接触领导及老师的机会,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生的生活费问题。

2.建构大学生可持续消费模式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具备一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教育、宣传、法律、政策等手段内化大学生的适度、和谐的可持续消费观念、科学的理财观以及发展消费的理念。通过开设消费教育课程、丰富校园消费生活、开辟自立消费通道等手段引导大学生习得理性、合理的消费行为。

3.充分发挥大学各社团的作用,开展消费问题讨论会、消费知识竞赛或有奖问答、消费品鉴别和鉴赏、消费投诉等实践活动。积极宣传过度消费的弊端和合理消费的消费理念,增强大学生合理消费的意识和正确的理财观念。⑤

三、高消费水平学生的消费问题及引导措施

(一)高消费水平同学的消费问题

大学生群体虽然由于经济来源的限制,在校阶段的现实消费方式是理性的、有计划性的,但在他们心中所期望的仍然是一种消费主义的消费方式,而一旦时机成熟,这种对高消费的诉求就将导致他们理性消费的颠覆。第一,通讯设施的不断完善加强了人与人的联系,社会交际在解决日常问题与生活时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二,随着经济的发展,拜金、享乐主义思想也不断感染着当代大学生,部分高消费水平的同学忽视家庭因素,花钱无度、在经济上毫无节制,在消费的过程中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金钱浪费。通过交叉分析表,我们发现高消费群体存在重生活饮食,轻学习的问题,这与他们学生的身份不符。

(二)针对中等消费水平同学消费问题提出的引导措施

1.学校可以通过每个学院设立大学生理财互助中心。首先,该中心可以定期对大学生的消费情况进行调查,对于有过度消费的同学和生活困难的同学分别进行沟通,建立校园小银行。希望自己克制消费的同学可以将自己认为的合理消费留下后,其余资金交由中心管理,中心将资金存于余额宝等理财工具,从而从实际上帮助想改变自己消费习惯但苦于自制力太差的同学。另一方面,该中心还可以通过提供勤工俭学的方式对于生活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学院设立大学生理财互助中心的同时,也应设立相应的监督机构,保障同学们的投入资金的安全。

2.学校可设立专门的理财教育课堂,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进行辅导和培训,让他们早日树立正确科学的理财观念。以湖南工业大学为例,学校安排了与理财和消费相关的讲座,旨在提倡勤俭节约,减少浪费的优良传统美德,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广大师生的好评。

3.对追求时髦和赶潮流的学生,应给予高度重视。一方面,在学校给予重视的情况下,可设立班级消费劝导监督小组,根据具体详细情况,因人而异地去帮助同学。另一方面,学校要引导大学生向有利于学习和提高自己身心健康的方面进行投资。例如鼓励和支持学生会相关部门举办一些有利于开拓学生视眼和常识的百科知识竞赛以及模拟炒股知识大赛等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分散部分大学生追赶潮流和盲目消费的习惯。

四、针对大学生普遍消费问题的建议

(一)家庭应变“无私奉献”为“适度供给”

由于过分溺爱,有些大学生从小就养成了“唯我独尊”的自私与任性,自理能力低下,过分依赖他人。因此,家长要变“无私奉献”为“适度供给”,针对那些消费习惯不好、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家长可缩短发放生活费的期限,每个月定期向孩子打固定的生活费(特殊情况除外)。为了更好的培养孩子的消费理念,家长可以对孩子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要求。(1)鼓励孩子在不耽误学习的基础上去寻找一些兼职工作,让孩子亲身体验挣钱的不易。(2)帮助孩子培养正确的兴趣爱好,加强体育锻炼,参加各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减少玩网络游戏的行为。(3)加强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关注,减少对孩子物质的帮助,不断提高孩子自立自强的独立意识等都有助于增强孩子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的生存能力,并且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和理财观念。

(二)强化大学生自身的管理和监控

大学生的理财能力普遍较低。合理的消费习惯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形成,大学期间良好的消费习惯能够为将来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未来的生活产生好的影响。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大学生消费有以下问题:首先,作为成年人,虽然大学生还没有完全步入社会,但对于生活费完全依赖父母的大学生,应该树通过自己的能力获得生活费的思想。其次,生活费安排方面,许多大学生无法做到心理预期与实际相结合,导致大学生学习费用支出较少,将很大一部分资金用于人际消费和电子产品的支出。这一现象也使得大学生无法将资金合理的用于学习,过多的用于人际消费和电子消费不但分担了大学生学习时间,也给自身生活费的使用带来了许多困扰。

对此,大学生在日常消费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钱要花在刀刃上。作为学生,应该把钱花在必须花的地方,考虑所购物品的性价比和自己的承受能力。第二,学会记账和计划支出。掌握自己的收支情况,对今后的开支做出必要的修改,达到控制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在计划消费的同时与记账相比较,发现自己消费过程中的问题。第三,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积极参加各种兼职。第四,针对部分大学生明知自己存在过度消费行为,却无法克制的行为。可通过学校的组织的财经讲座等培养自己的理财意识。参与讲座后,可以对参与讲座的同学进行后续跟踪,并提出具体的可行性消费建议、把合理消费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三)社会应引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帮助大学生理性消费。

1.联合社会消费权益保障机构、学校、校内商家建立一个与在校大学生消费权益密切相关的消费保障机构。2.社会媒体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负担起正确引导消费的责任。3.社会有关部门和高校要联手下大力气治理校园及周边消费环境,为大学生文明、健康的消费营造良好的氛围。

结论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而又普遍的社会群体,当代大学生是将来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他们是民族是希望与未来,树立大学生的合理消费观和培养科学的消费意识的目的是为了形成一个有利于社会与当代大学生发展的消费模式,一个健康的消费模式是正确的消费行为与合理的消费结构必备条件,有利于推动大学生这一消费市场的发展完善,与此同时也影响着社会未来经济的健康发展。我们应该以高校、家长、大学生自身、社会有关部门四位一体的模式来发挥力量与作用,针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地提出建设性意见,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消费与金钱之间的关系,树立理性的消费生活观和科学的消费方式。

参考文献:

[1]李慧.大学生消费状况与经济状况调查[J].办公室业务,2015(3):20-26.

[2]辛振,杨峰.我国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25).

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问题篇(9)

聚餐,例如家庭聚餐、公司聚餐、生日聚餐等等,作为中国人联络感情的交流方式已成为一种时尚。在大学校园里,聚餐也越来越受欢迎,聚餐消费成了大学生消费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聚餐消费情况的问卷调查,来了解当今大学生的聚餐价值观,聚餐心理观和聚餐消费观。通过大学生聚餐消费的分析,帮助学校制定适合的消费教育策略,有效地指引大学生的消费观念。

一、对大学生聚餐消费的调查情况

本次调查针对德州学院在校大学生,从聚餐消费金额、消费方式、聚餐理由等多个方面设计问卷,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为了能保证调查的完整性、科学性和客观性,此次调查采用两种调查方法相结合来保证调查结果的质量,调查方法有:随机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5份,有效率为95%。

调查程序:一是设计调查问卷,明确调查目的,调查内容和方法;二是发放调查问卷,随机抽取德州学院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在校本科生男、女各150人左右为调查单位;三是根据回收的合格问卷进行分析总结。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聚餐现状

(1)聚餐在大学生中基本普及,只是频率有差异。聚餐次数调研结果如表1所示。

被调查的285名在校大学生中有283名同学有聚餐经历,占99.30% 。其中一年聚餐6次以下及6-15次的同学分别占36.84%和42.11% ,由此可见大学生聚餐在大学里是普遍存在的,只是聚餐频率存在差异而已。

(2)大学生聚餐消费金额大,人员多,以A-A制为主,结果如表2所示。

大学生聚餐中6人以上(含6人)每次平均消费金额多数在350-400元和400-550元的范围内,共占81.05%。并且大学生能接受的消费金额所能完成的A-A制聚餐也集中落在此区间内,共占84.21%。他们的聚餐一般是在中、小型饭店、火锅城、烧烤店等地点,A-A制付费从而降低了人均消费额度。

(3)大学生聚餐理由多样化。调查如表3所示。

因朋友、同学过生日聚餐的占88.07%,同学拿奖学金的占49.82%,室友谈恋爱的占35.44%,朋友聊天占58.60%,其他9.47%。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聚餐理由可以很多,并且大学生聚餐在大学生群体中逐渐成为一种流行,一种时尚。

(4)在聚餐过程中,酒水在聚餐中受到欢迎,劝酒情况普遍存在。调查结果显示,男生中,聚餐喝酒的占84.00%,认为酒水是必不可少的占80.67%,劝酒率达到了95.33%。女生中,聚餐喝酒的占42.25%,认为酒水是必不可少的占14.63%,劝酒率为34.62%。通过比较可以得出男生聚餐中酒水受到热烈欢迎,女生与男生相比较低,但比例也较高,劝酒情况普遍存在。

2、影响大学生聚餐频率的因素

(1)支付能力。因为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为家长给的生活费,从而我们把生活费作为大学生的支付能力标准,分析其对聚餐的影响与联系。结果显示大学生参与聚餐的程度受支付能力影响,与生活费用基本成正比例,这也是最基本的限制因素。

(2)性别。调查大学生聚餐与性别的关系时,我们从有聚餐经历的283名同学中得出男女同学参加聚餐的比例相似。而调查大学生聚餐频率与性别的关系时,结果显示男生聚餐频率是女生的2倍还多。在随机采访的同学中也显示男生聚餐的频率远超过女生,这也可能与性格有关,多数男生比较豪放,多数女生比较斯文,很多一部分聚餐是男女都有,男女朋友聚餐还是居多的,但酒水方面还是男生居多一点。因此我们应该倡导合理适当饮酒和劝酒。

3、大学生对于聚餐的态度

大学生对当前的聚餐拥有基本满意的态度,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大学生聚餐交往的对象形形,提高了自身交往面,并获得了各种帮助和感情交流,但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大化,交友圈的复杂化,难免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使得大学生聚餐交往过程中呈现欢喜型和忧愁型并存的特点。在随机采访的过程中有部分学生会反映到与聚餐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例如:饭桌上的饭菜安全问题,饭菜质量是否有保障;喝酒量的问题,饮酒过量问题;聚餐后返回路上的安全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三、对策建议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学校角度和政府角度三个层面对大学生聚餐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1、大学生自身层面

大学生要量入而出,根据自身的生活状况量入而出,不要攀比。聚餐的时候,饮酒要适量,谨防饮酒过度,劝酒适当。在大学生活中纯洁的交往是首要的,交往是为了密切感情,增进友谊,而聚餐作为一个大学生的新的交往方式,应借此机会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培养自己的团队意识,而不是娱乐消遣浪费,适当的聚餐是必要的,频繁的请客吃饭不宜提倡。

2、学校层面

学校要为同学多活动,创造一些人际交往的机会,从而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聚餐消费,并提高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开展教育指导活动,进行安全教育。合理设计晚归时间,加强检查力度,确保因晚间聚餐同学的安全。

3、政府层面

政府应该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学校周围饭店的检查力度,监督其饭菜的安全性,价格的合理性,从根本上保证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聚餐环境。加强对学校周围的治安力度,确保良好的社会秩序。

总之,从大学生聚餐消费情况的问卷调查情况来看,当今大学生的聚餐消费观还不成熟,需要学校等各方面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进行有效地引导,制定适合的消费教育策略,帮助大学生建立合理的聚餐消费观念。

【参考文献】

[1] 袁婷婷.从“聚餐热”看当代大学生交际交往新特点.群文天地,2011(7)232.

[2] 戚海峰.中国人消费行为中的面子问题探究.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1)120-125.

[3] 李秀玲.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J]. 新西部(下半月),2009(07)171-172.

[4] 李珊,李晓蕙.社交性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探究. 商场现代化,2009(3)194.

[5] 李南群. 论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问题和对策[J]. 新西部(理论版),2011(10)132-133.

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问题篇(10)

大学生消费观上的成熟是其成人和成才的重要一环。因此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都有了很大变化。大学生作为消费群体中的特殊构成,他们的消费在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下日益多样化、超前化、现代化。客观地讲,大学生消费的主流是合理的、科学的、理性的,但不可否认其中也不乏一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而且大有上扬趋势。

三、活动目的:

我们开展这次活动,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可以让同学们认识到自己消费观念的误区,培养同学们准确的消费观念!

四、活动地点:第四教学楼

五、活动时间:xx年12月2号

六、承办单位:通信09-2班

七、活动内容:

1. 在班里向同学们详细的说明本次团学活动的主题,让他们在了解活动主题的前提下自发的组成小组并选出组长。

2. 要求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简单的大学生消费调查表,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在系内各班级进行认真的问卷调查。

3. 各小组组长根据小组成员的调查表写出详细的调查报告,并在报告末尾写出自己对这次调查活动的看法见解,各小组成员分别写份活动感言,别写出自己对大学生消费观的看法及建议!

4.在班里开展“大学生消费观”主题团学活动座谈会,邀请学工办老师及系学生会主席团人员参加本次活动,做到场嘉宾。

5.在活动中让各组组长谈谈对这次活动的看法,并以自己小组的调查表为依据,说说当今大学生消费观从在的问题

6.请到场嘉宾代表谈谈自己对当今大学生消费观中存在问题的认识,并就自己的看法对同学们谈谈大学生应该具有怎样的消费观。

八、活动流程:

1.由班里的同学布置黑板,并由班长及团支部书记邀请学工办的老师及系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在到场嘉宾。

2.主持人为本次座谈会致开场白并热烈欢迎到场嘉宾,然后宣布本次座谈会正式开始。

3.首先给同学们十五分钟时间进行自由讨论及相互就自己对当今大学生应具有的消费观进行辩论。

4.各组组长根据自己小组的调查表谈谈当今大学生消费观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自己的认识谈谈当今大学生应该具 有怎样的消费观。

5.各小组选派小组代表谈谈自己在调查活动中与被调查者交谈中得知的他们内心中消费观念,并说出自己对这次 这次活动意义的看法。

6.让各小组成员谈自己的看法时出现相反观点的小组之间进行简单的辩论,时间为十五分钟。

7.有请到场嘉宾代表谈谈自己对当今大学生消费观中所存在问题的认识,并就自己的看法谈谈大学生应该具有的消费观念。

上一篇: 数字农业市场前景 下一篇: 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