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教育的作用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03 14:36:31

社会教育的作用

社会教育的作用篇(1)

众所周知,学校教育的作用是有限度的。学生上完一天的课程离开了学校或者学生完成了学校教育的内容之后就会走上社会。这个时候学生其实已经开始接受社会教育。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是对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图书馆、电影院、博物馆、体育场、文化宫、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都是孩子接受社会教育资源完成自己人生使命的最佳途径。在图书馆里面,孩子可以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中让自己的精神成长得更为坚韧,通过阅读,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在体育场,孩子通过足够的运动可以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强壮。在电影院,孩子通过宏大的视听盛宴让心灵更为舒展。走出家门,走向一个个名胜古迹,孩子能够看到更为多彩的世界,增长知识和见闻。走进博物馆,各种古生物化石和矿石、动植物标本、宇宙中曾经存在过的生命会让孩子获得大量的学校学不到的知识,通过参观,学生的奇思妙想会更加丰富。踏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孩子接受到的是革命先烈不屈的奋斗和顽强拼搏的豪情,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社会教育资源如此丰富,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认识到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作共同发力的结果,社会教育资源,像图书馆、电影院、博物馆、体育场、文化宫、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都要向孩子开放,让孩子从小就能够接触到来自不同教育层面的教育资源。这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社会教育资源的分配来看,城市孩子所接受到的教育资源要更多一些,农村孩子则接受到的少一些。国家在分配教育资源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这个现实问题,尽可能多地向农村倾斜,让教育均衡发展的成果在农村孩子身上得到更多的体现。当然,单纯靠教育行政部门是无法让社会教育资源起到明显作用的,政府各个部门要协同合作,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反复权衡考量,让社会教育资源对学校教育的补充作用发挥得更加明显。

二、通过社会教育向学校教育的输入,实现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让教育越来越和社会紧密融合到了一起。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新生事物每一个都和教育发生着关系。因此,孩子的健康成长就需要通过社会教育向学校教育的输入,实现学生学习广度的不断延伸。以翻转课堂为例,孩子要想实现翻转课堂的教学目标,就必须依靠互联网这个学习路径,利用互联网资源去实现教学内容的学习。以课堂教学的班班通为例,教师要想让孩子接受到全国最优秀学科教师的教育资源,就必须依靠班班通这个平台,这样才能使教育资源连接到教学平台上,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学。以孩子的课后辅导为例,教师要引导家长和学生多利用互联网资源去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以使孩子的学习更为便捷。以班主任和孩子的沟通为例,以前要想和家长进行沟通必须是老师家访或者托人带话让家长到学校来,但是现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已经让交流变得非常便捷。不用出门就可以视频对话,不用碰面就能达到交流的目的。因此,社会教育资源的不断输入,让学校教育的力量更加强大,也让孩子接受终身教育的渠道更加广阔。

三、通过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协同,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整体素养

社会教育的作用篇(2)

【中图分类号】D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8-0129-02

《三字经》有云“昔孟母,择邻处”,讲的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倘若不是孟母及早发现环境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这个世界上大概只能多一个平庸的商人,或一个碌碌无为的丧事操办者,而那个被后世称为“亚圣”的孟子恐怕早就被环境吞没了。可见环境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对未成年人形成教育的环境从小到大分为,教室和家庭环境,校园和家族环境,校园周边和家庭周边环境。

教室环境,教室是未成年人学习教育的主阵地,教室的环境应当干净整洁,窗明桌净,还应注意细节。总之,教室环境应处处体现净与齐。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观察,班级环境脏乱的教室,学生的行为和学习习惯相对较差。班级内教育难点比较多,教育的成功率相对较低。反之环境净齐的班级教育的成功率就比较突出。由此看出,要想在学校教育上走好第一步首先要从教室环境着手。与此同时,我们应从教室的育人氛围上下功夫,要刻意装扮教室,有效利用空间,在一个干净整洁的教室环境中再配以浓浓的学校特色和班级个性的装饰,一个具有较强教育效果的环境便初具规模了。

经过多年的观察,一个好的环境会使学生身心愉悦,心情放松且平稳,在这样的环境中形成好的班风和积极上进的学风是轻而易举的,教师也更能安心于育人工作。同时,一个良好环境的构建也是对学生教育的有力着手点,可以对学生成长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反之,一个不合格的环境不仅会大量分散教师的精力,也会使学生在养成不良行为习惯的同时,大大减弱教育教学的效力。因而,教室环境的营造应做为未成年人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做实做好,不走形式,不弄虚作假。

校园环境。校园环境的好坏对未成年人教育也有关键作用。好的教育环境,应当是规划合理、布局整齐、教育教学设施齐全的校园。另外学校还应在醒目处建造升旗台、宣传栏、光荣榜等,使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接受各种积极健康的教育。校园环境卫生也是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校园环境的整洁与否实际上反映了学生养成习惯的好坏,也印证了学生教育的成与败。一所一片纸屑都找不到的学校,卫生情况则不必多说,而从这种整洁环境中透射出来的就是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倘若校园一片狼藉,只靠打扫是永远也扫不干净的。因为学生心中那片垃圾是永远也扫不掉的。只有将校园环境卫生当做一项不需要督促的工作来做时,学生的教育也便随着环境的改善而提升了。

2001年国家教育部规定,清理整顿校园周边环境,可见校园周边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发展。未成年人年龄小,社会阅历浅,抵抗外界物质诱惑的能力弱。如若校园周边都是些歌厅、舞厅、网吧、餐馆等,灯红酒绿,红男绿女。潜移默化的影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肯定会大大降低学校教育的效果。因而要营造安静、优雅的校园周边环境。学校附近最令人担忧的就是网吧。网吧成了未成年人成长学习的第一杀手,许多学生就是因为沉迷于网络而辍学,甚至有些还养成恶习,走上了犯罪之路。因此,要净化校园周边环境,首先就应从清理网吧入手,消灭了网吧,就可以挽救回一大批孩子。此外,校园周边环境的净化,还应当清理校门口的小商小贩,他们出售的食物大多是垃圾食品,既不卫生又会使学生养成乱花钱的毛病,对其身心健康影响极坏。另外学校门口还经常聚集一些社会闲散人员,其中很多就是中途辍学无事可做的青少年,或是寻衅滋事,或是追求漂亮女孩,成为校园周边环境的一个极不和谐的音符。因此,清理整治刻不容缓。

家庭环境。学校和家庭是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的两个重要场所。因此,家庭环境对孩子有一个继续影响的作用。现在孩子一般都有自己的房间,这个小天地也会发挥教育作用,孩子的小房间应是干净整洁,井然有序的,而且这个有序的环境是由孩子自己整理完成的。孩子通过收拾房间,不仅培养劳动习惯,还可以锻炼条理性和做事的认真性、细致性。因而家长一定要学会放手,不要大包大揽。给学生创造一个有着浓郁学习气息的环境更重要。

《陋室铭》中这样写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它告知我们,来往人员也是家庭环境的一个重要构成。可以想象每天来往的都是喝酒、打牌、粗话连篇的朋友和一些说话文雅、思想健康、追求上进的朋友,这两种人创建的环境一定截然不同。孩子在这两种不同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成长的结果也会不同。前者只能形成追求享乐、贪图安逸、不求上进的人生观,而和谐健康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孩子一定知书达理、豁达宽容。

社会教育的作用篇(3)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255-01

一、音乐教育有利于人的情感发展

普列汉诺夫在《论艺术》中说:“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①从个体接受音乐教育对个体发展价值的开发到人类群体接受音乐情感与思想的角度看,能够达成一种普遍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统一的情感、思想的共识,这更符合当今社会对教育的殷切希望,教育是社会系统中起基础性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一般情况下,音乐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是需要长期实践的,它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逐渐显示出来的。但在某些特殊外部环境中,音乐也可激励人们立即采取一定的果断行为使教育作用具体化。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能更直接更有力进入人的情感世界,情感是音乐教学过程中最为活跃的心理因素,既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又是音乐的教育目标之一,情感教育已经不再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它的位置已上升为教学目的之一,对于培养新世纪的“四有”新人来说,音乐教育对于人的情感教育、个性培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音乐的教育作用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比其他艺术所产生的作用更为直接和深刻。人们通过接受音乐教育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将更为深刻,有利于在社会环境下营造一种民族文化的公平发展氛围,音乐是人类的情感语言,音乐教育的作用在于为全球化的和谐与共鸣发挥作用。

二、音乐教育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不能忽视音乐教育在社会环境中的作用,音乐教育并不是孤立的,音乐活动具有社会功能,它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会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协调好音乐对社会的作用,需要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不断认真思考与斟酌。谈到教育的作用,我们不得不思考,缺乏审美体验的教学是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的。审美培养是音乐的重要任务。只有通过音乐的美感体验,人们才能在身心愉悦的前提下深刻地感受音乐、鉴赏音乐和表现音乐,从而实现音乐的其他功能。而音乐教育在社会的发展上是其存在价值的具体体现,它与音乐的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音乐教育应以国家社会生活发展为基本方向,两者都具有一种精神价值,这种精神价值即体现在从政治态度、伦理道德等方面对人产生的影响,从而激起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

音乐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是整体地发生作用,音乐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文化现象,为了实现其存在价值和寻求自身的发展,音乐教育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教育活动。音乐教育与社会的沿革、发展是同步和相辅相成的。一方面,音乐教育表现出对社会明显的依存性。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政治制度等能对音乐教育产生干预性的制约作用,音乐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受到社会的宏观调控,社会经济基础也决定着、制约着音乐教育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又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积极的推进作用,对整个社会文化环境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②

三、音乐教育的现实意义

随着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作为社会教育中重要教育方式之一的音乐教育,也随着时代和社会的需要而发生着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全方位的开放,音乐也日益成为人们交流思想感情、协调社会成员意志行为和享受社会文化环境的有力途径。我国音乐教育,由于起步较晚等诸多原因,至今尚未形成具有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底蕴的音乐教育体系,这与积淀着悠久历史的民族音乐文化,泱泱文明古国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为了继承、弘扬和发展音乐文化,建设具有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底蕴的音乐教育体系,使我国的音乐教育走向世界立于世界音乐文化之林,加强音乐教育研究是十分重要和十分迫切的。

因此,针对音乐教育对社会发展作用进行探究,关注民生中的音乐教育事业,有利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注释:

①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选(第1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08页.

②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3页.

【参考文献】

[1]张肖虎著.音乐教育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社会教育的作用篇(4)

当前大学生多以“90”后独生子女为主,成长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使他们在思想上更具开放性,并随着文化知识的逐渐提高,独立意识的不断增强,表达自我意愿的诉求开始越来越强烈。值得注意的是,“90”后大学生大部分是在优越的家庭条件下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父母的悉心呵护使他们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但实际心理素质并不成熟。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方面他们不再甘心接受被动的教育而越来越多地有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在不够成熟的心理素质下,他们对事物的判断容易走向偏激,表达对事物的看法呈现出以批评为主的倾向。

2.互联网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产生巨大影响

不可否认,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大大增强了社会整体互动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但任何事物总有其两面性,网络同样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了冲击,主要表现在对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在网络虚拟社会中,由于目前网络监管方面缺乏有效的控制,每个人都成为自由的个体,在多元化文化格局的影响下,大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自我得以强调,心理获得安慰,逐渐滋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倾向,集体观念和责任意识逐渐淡化。特别是网络负面信息的引导,由于符合大学生对事物的批判心理,导致他们在社会现实中的道德下降,主流价值趋向受到冲击。

3.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自身存在不足

新形势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冲击,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同样面临挑战。“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教育者的基本要求。新形势下,随着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的情况发生变化,这种要求的具体内涵也在不断延伸。但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并不完善,高校全员育人的格局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得以形成。从队伍组成来看,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要依赖于辅导员队伍,其他教师还是满足于完成专业教学任务;从队伍稳定性来看,由于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一,辅导员地位并不被人看中;从队伍能力来看,受传统的“师本教育”模式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创新措施不多,缺乏足够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1.引入“助人自助”理念,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

“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理念,旨在通过发展受助者的潜能,依靠受助者自身的力量解决一系列个人问题,增强社会功能。“助人自助”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受助者本身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彻“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具有一致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或者说是实现“助大学生自助”的基本前提也是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作用的发挥。客观来讲,大学生都具备自我教育的能力,其生理和心理发展趋于成熟,有独立的逻辑和思维能力,有一定的主体意识和渴望表达观点的诉求。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的主体意识没有转化为个人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在思想发展上一方面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另一方面缺乏正确的自我学习和提高的方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与管学生,这从本质上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初衷,不利于“助人自助”,更不符合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引入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就是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激发大学生主观能动作用,从大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注重对大学生的启发和引导,培养自助意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入“平等与尊重”理念,塑造教育对象独立人格

社会工作秉承“平等与尊重”的理念,在开展社会救助过程中强调受助者独立人格的塑造。社会工作者是站在“平等与尊重”的立场上,认同受助者的存在价值,承认他们作为合法公民应当享受社会所提供的各种机会和资源的权利,正视受助者面临的实际困难和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平等的姿态帮助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样是做“人”的工作,社会工作的“平等与尊重”理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习惯于从上往下的灌输,忽视了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师本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前缺乏足够的“平等与尊重”,大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来自教育者主观的意识和想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双方之间的互动性较低。这样培养的学生欠缺独立的人格,不利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性人格,就必须要正视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有放下姿态,变“俯视”为“平视”的视角,以平等与尊重的态度与大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才能让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因受到关心而感激,因感受尊重而理解,因被平等对待而真心参与,大学生独立意识的诉求才能转化为独立人格的培养。

3.引入“福利”理念,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观念

在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义务承担起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帮助的责任,在社会救助中充当提供社会福利服务的角色,通过服务弱势群体来化解一系列社会矛盾。从社会工作利他性来看,强调福利服务是其根本特征,因为在社会工作整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不为任何利益目标所驱使,纯粹义务性地开展利他活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入社会工作的“福利”理念,有助于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观念。教育部前副部长张保庆曾经表示:“教育是一个要体现社会公平的最重要的部门,教育是一种崇高的公益事业,绝对不能把教育产业化。”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为教育对象提供“福利”的行为,包括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就业指导、学业辅导等一系列活动都是为大学生谋福利的行为,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服务。

三、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1.借鉴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程序,明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

个案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者在利他主义的价值理念指导下,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遭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和服务,目的在于减小压力、解决问题、发展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家庭和和社会的生活质量与福利水平的一种社会工作方法。个案社会工作方法经过一百多年的实践与总结,逐步形成了丰富流派的理论模式和较为成熟的基本程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尽管不同学派的社会工作理论略有差异,但其基本的工作程序大致相同,包括接案、调查、诊断、计划、治疗及结案,这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流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将社会工作的基本程序合理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理清工作思路,运用灵活有效的社会工作方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更大的作用。例如,心理与社会学派个案社会工作理论认为,人的思想道德形成与其所处的环境有着必然的联系,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也是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来自自身的思想问题,也有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当大学生出现问题时,我们不能简单地着眼于解决思想问题,而应借鉴个案社会工作“人在情境中”的理论,兼顾问题形成的内因和外因,把思想问题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影响结合起来,在帮助大学生纠正思想偏差的同时,帮助他解决困难,降低外部环境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发挥自我潜能,促进人格发展。

2.借鉴团体社会工作模式,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受益面

团体社会工作是指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引导来协调团队成员的互助,以达到个体能力提升与团队组织发展的双重目标,为更多的人提供帮助。团队社会工作方法是社会工作的另一种重要方法,与个案社会工作相比,其应用面更广,其核心是团队动力,即团队成员共同的愿景与努力方向,团队目标就是团队发展的动力之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鉴团队动力理论,具体来说,就是教育者要针对不同的情况组建不同性质、不同任务的团队,吸引怀着共同兴趣的大学生加入团队并发挥作用,通过锻炼达到目标。团队建设既有助于大学生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通过激发团队动力,发挥团队的自我教育作用,扩大受益面,增强教育实效。相比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这种来自团队内部的自我教育,更加有利于让每位团队成员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会自我调适、自我控制、自我激励和自我发展。同时,团队内部成员还会产生交互影响作用,通过经验分享和情感交流,在成员之间引起共鸣,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安慰和行动上的支持。(本文来自于《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社会教育的作用篇(5)

一、我国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发展

世界范围内早期博物馆的主要功能是保存和科研,经过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物质财富以及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博物馆才逐步开始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而在我国第一座博物馆的建设宗旨即为实现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蔡元培先生提出博物馆重在科学和美育的主张,成为我国博物馆发展早期的社会教育理念。上世纪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经过战争的毁坏和战后的重修,中期发展阶段呈现出明显的政治色彩。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建立了大量的博物馆,基层博物馆、民间博物馆和公益性博物馆也蓬勃发展起来,不断加强国内外管理理念的交流,逐步成为了我国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

二、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1.博物馆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博物馆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存基础总体上得到满足,人们的精神文明程度也得到提高,博物馆在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国际博物馆协会有数据显示,在数量、质量、类型上占优势的国家大多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综合国力相对较强的国家,发达国家明显优于发展中国家。而目前,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的博物馆事业也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博物馆的数量急剧增加,管理质量不断提升,标志着我国社会不断进步。

2.博物馆是社会教育的组成部分。21世纪是依靠高素质人才开创未来的世纪,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育。新世纪,谁掌握了教育,谁就掌握了人才,从而掌握了未来。培养适合社会时展的人才,在家庭教和学校教育之外,还要加强社会教育,逐步实现社会和自身综合的、全面的发展。博物馆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群众终身教育的理想课堂,在社会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博物馆通过实物标本的展览,对人们群众观念进行直观的、具象的、潜移默化的社会教育,在历史传统文化和先进科学知识的熏陶下,感悟民族精神,提升个人素质,逐步实现全社会的“ 终身教育”。

3.博物馆是进行美育的理想场所。蔡元培先生在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早期就高瞻远瞩,提出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先进理念。美感是高于人类社会情感的高级审美感受,必将以绘画、雕塑等艺术品作为审美对象。博物馆为群众的美感教育提供了理想场所,博物馆内陈列了大量的艺术品,群众通过参观一方面可以达到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艺术思想的发展轨迹;博物馆内的生物或植物,既能从表面上引起美感,又能增加生物进化等科学知识。这些展览品是专门为群众的美感教育设置的,是实现博物馆美感教育的基础。

三、提升县级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途径和方法

1.立足本县,找准县级博物馆发展的方向。县级博物馆作为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基层馆,在展品的数量和质量上与国家大型博物馆相比有很大差距,但是县级博物馆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在发挥县级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上,要立足博物馆所在县市的实际,探索适合本县博物馆管理的发展方向。每个县市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县级博物馆可以从此处着手,充分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博物馆。地方志博物馆一方面为群众全面的了解自己家乡的风土民情、历史文化提供了场所,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怀;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我国的民俗文化。

2.转变观念,发挥县级博物馆产业的优势。县级博物馆在管理理念上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提高县级博物的社会教育功能的首要前提是转变管理理念。目前,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精神文化水平还有待提高,县级博物馆要立足本县,根据本县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促进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实现。博物馆文化产业是以博物馆为中心,树立品牌意识,根据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普展、文物鉴赏讲座、民俗文化展览等文化活动,寓教于乐,为群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精神食粮。

3.加强合作,拓展县级博物馆发展的渠道。只立足于本地历史文化和特色环境开展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是远远不够的,这只会造成固步自封和文化的缺失。因此,县级博物馆要认清形势,加强与大型博物馆以及县级兄弟馆的沟通和交流,通过积极的宣传活动,号召社会力量加入博物馆事业。通过博物馆之间的交流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开辟出一条共同宣传历史文化、传播科学文化的渠道。加强与学校、机关的协同联系,建立博物馆教育基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使广大群众都能参与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事业之中。

4.在展览中融入新科技,创办特色县级博物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博物馆的展览方式也有了很大变化。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审美意识,博物馆在进行文物展览时,除了运用传统的图片、文字等展览方式外,还应当采用数码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高科技技术来进行文物的展览。现代高科技技术的运用能够把展览文物所包含的内涵更加准确和全面展示给参观者,能够更好地加强参观者与展览文物的交流,不断激发观众对展览文物的好奇心以及强烈的求知欲望,为参观者学习文化知识提供更好的条件。博物馆展览应该最大限度地还原社会生活和自然历史,让人们更好地接受自然科学知识的熏陶,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例如:在鸦片战争展示厅,博物馆可以多媒体技术给参观者展示一些鸦片战争的相关照片和声像资料,让参观者更好地认识到中国那段屈辱的历史,培养参观者的爱国情操。

社会教育的作用篇(6)

一、政治教育在社会政治动员中的主要任务

目前国内对政治教育的界定颇具代表性的观点如:“政治教育是有目的地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1〕(P98),“政治教育主要是指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家关系的情感、立场、态度的教育”〔2〕(P91)。由此可见,在社会政治动员中政治教育是围绕意识形态的灌输而展开的,主要解决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信仰这些根本问题。承担着以下重要任务:

(一)进行党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教育

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规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任务,以及完成这个任务的道路和途径,为了实现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以及为实现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服务的方针和政策。向社会成员进行党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教育,获取最广泛的社会成员的支持,为保持党的方针政策和连续性和长期稳定、社会的稳定,提供有效的社会心理保障。党的十七大报告总结了过去五年政治经济等方面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而且对接下来五年中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进行了规划。这不仅是党和国家对社会发展所提出的基本纲领,更重要的是它对全体公民进行了党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教育,使公民对国家的发展有所了解,并把涉及到自身的具体要求逐步纳入自己的观念体系中。

(二)灌输主导政治思想,培养公民政治价值观念

一定社会的主导政治思想即该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它是一定阶级的人们关于政治生活、政治制度、政治关系,包括阶级、国家、政党、政治集团、民族、社团等在政治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观点的综合,是系统地、自觉地、直接的反映社会政治现象的思想体系,居于政治文化的主导地位。它能够为政治实践制造政治舆论,进行政治动员,设计政权组织形式,培养公民正确的政治价值观。无产阶级政党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就运用先进的政治思想动员和组织广大劳动人民为自己的翻身解放和建立美好的社会而奋斗,在建立起初步的新型政治制度以后,又始终坚持用居于统治地位的政治意识形态教育人民,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培养人民群众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信仰。西方各国政府都对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做出原则性的规定,美国学者认为:“任何社会,为了能生存下去,必须紧密地围绕保持期制度完整这个中心,成功地把思想方式灌输进每个成员的脑子里”〔3〕(P137)。纵观美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从争取独立到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国家,美国资产阶级一直十分注重政治教育,注重向其公民进行资本主义及其优越性的教育、公民权利和义务教育。

(三)进行既存政治制度的教育,规范公民政治行为模式

政治制度是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它一方面反映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另一方面又提供了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政治行为规范,规定了公民政治行为的基本模式。因此,提高公民对与社会主导政治思想相对应的既存政治制度的认知程度,是使公民认同一定社会的政治思想、形成正确的政治行为模式的基本保证,是促使社会的政治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措施。在政治教育中帮助公民认知既存的政治制度也是提高公民参政知识和能力,培养富有政治责任感的“政治人”的过程。十七大报告在“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指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4〕这既是对公民进行政治制度的教育,也是对公民合法行使政治权利规定了范围,鼓励大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有序的政治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从这里可以看出,政治教育对于优化社会政治心理,塑造公民现代政治角色,形成浓厚的社会政治凝聚力有着重要作用。

二、政治教育在社会政治动员中的主要作用

政治教育以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提高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为目的,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因此,政治教育在现代社会的政治动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确立政治动员目标、人才培养的正确政治方向、树立现代思想观念、促进人格完善和促进人才的智能开发等方面。

(一)扩大政治认同,形成政治共识

为政治动员奠定社会心理基础。政治认同是政治共同体的成员对该政治共同体的肯定和接受。社会成员对国家制度和执政党的认同与支持是一个国家政治得以稳定发展的基础。通过政治教育,促使公民对社会政治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形成较高的政治共识,使国家所确立的意识形态经过一定的社会心理过程在社会政治心理中得到反映,内化为社会成员的意识,各个社会成员政治心理趋向的合力,可以形成一种政治力量。早在抗日战争初期,党就在全国范围内广泛的进行全面抗战路线的政治教育,阐明全民抗战和全面抗战的重要性,使中共的方针深入人心,全国人民共同抗战的局面从此形成。正是由于合理的运用了政治教育对政治动员的巨大影响,才使全民抗战局面形成。

(二)进行宣传发动,推进政治参与

每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和政治发展都伴随着思想动员、舆论先行和政治文化的变革。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以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和思想解放运动为先导的。在这个过程中,代表社会进步思想的理论、纲领、路线只有通过各种渠道传达到社会公众之中,当他们接受并成为自觉和积极的行动时,社会变革才能成为现实,并取得成功。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说,政治教育就是一种特定形式的社会动员,是动员群众和团结群众的有效手段。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参加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中,每当面临重大的历史转折和社会变革的时候,总是通过强有力的政治教育,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可以团结的力量参加到自己的事业中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这个时代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政治教育遵循一定社会发展的方向,为实现一定社会发展目标服务,广泛的动员社会成员加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中心任务中来,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三)平衡利益冲突,维护政治稳定

在政治动员过程中,通过政治教育解决政治参与中出现的影响政治参与的不稳定因素和冲突,为政治动员和政治参与提供稳定的环境。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重大原则,是党的优良传统和特有优势。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使全党在错综复杂的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党始终把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坚定其争取方向放在首位,安排系统的政治教育。我国目前正处在历史大转折时期,政治价值观、经济体制和社会生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因此,保持社会稳定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政治教育在形成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思想基础、树立社会共同理想和坚持价值导向方面无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段时期的政治动员结束之后,通过政治教育,把这一时期政治动员的榜样、先进事例、经验教训向社会成员进行传达。对于巩固政治动员的现存结果和下一时期进行整治动员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我国一直十分注重运用多种载体进行政治教育来巩固政治动员的结果,以榜样教育为例,雷锋、焦裕禄、王进喜等根植于中国土壤的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以及新时期的钟南山、徐虎等。通过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例,对其他社会成员进行向先进榜样学习的政治教育,在社会上广泛的掀起向他们学习的热潮,巩固了这个时期政治教育的成果。

三、全面改进政治教育,增强政治动员的有效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迫切需要公民积极参与到社会经济发展、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法制建设中来,政治动员面临着十分紧迫的任务。政治教育和政治动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通过政治文化的传播,灌输主导政治思想,培养社会成员的政治价值观念,为一定阶级和政党的政治实践制造舆论,进行政治动员。当前,通过全面加强和改进政治教育是增强我国政治动员的有效性的主要举措。

(一)政治教育要从服务于精英政治转变为民主政治建设服务

长期以来我们对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解,仅仅把它看作是维护现实政治的手段,典型表现就是把学校政治教育的目标设为培养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5〕(P14)。以“接班人”为目标的政治教育,依赖的“精英政治”理念,这种理念认为普通民众缺乏政治参与的能力。因此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进行的政治教育只是针对少数精英分子,并不是唤醒广大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培养他们的政治参与能力。要通过政治教育增强政治动员就必须改变“精英政治”理念。而是面向全体公民培养他们参政、议政的能力,从而达到政治动员的目的。

服务精英政治,主要不是承担社会政治动员的职能,只有着眼于为民主政治建设服务,才能实现理念与功能转向

(二)以民主和法制教育为重点着力增强公民意识

政治教育应该提高公民对现行社会政治制度的认知,提高公民的参政知识和能力,优化政治心理,提高政治素质,塑造公民的现代政治角色。公民教育主要目标是向公民传授政治知识,培养与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相适应的现代公民意识。从思想上对社会成员进行动员,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培养公民对国家制度、法律制度的合理性认同。核心是一种社会主体意识的培养。通过社会主体意识的培养从而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社会政治凝聚力,为社会政治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大、稳定的心理保证。

2.培养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这种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意识教育就是要求公民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同他人、个人同国家、个人同社会的关系,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使命和责任。

3.培养人权、自由、平等、民主的现代观念。这种现代观念是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的基本准则,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重视这些先进观念的教育,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政治支柱。在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

(三)把社区建设为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成为与社会成员息息相关的新的空间。各种社区组织、社区工作、活动逐渐成为政治教育、政治动员的新领域。要做好新时期的政治教育就要把握住社区这个新阵地。

1.通过社区服务进行政治教育。社区服务是一项社会区域性的便民措施,它是社区工作的具体内容。由于社区文化具有传承、导向、整合等功能,因此,社区服务应成为社区服务中与政治教育、政治动员结合最为紧密的一环。

2.通过社区发展进行政治教育。要缓解和消化积淀在社会基层的各类矛盾,为改革提供一个比较稳定的依托,就必须强化社区发展,通过社区的经济建设,带动社区组织、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建设,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增强社区凝聚力,培养社区成员的社区意识,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政治动员,形成社区发展的综合效应。

通过社区服务和社区发展,以实际行动去教育、动员社区的居民。从广大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出发,把建设和谐社区、解决人民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作为教育、动员公民社会参与的结合点。在社区运用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方式,使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去了解和熟知、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从而起到政治动员的作用。

(四)充分重视榜样与典型的示范效应

我们党在发展的各个时期都十分注意榜样的示范作用,通过对榜样和先进事例的宣传,在某个区域或范围内形成向榜样学习的趋向,扩大政治动员的影响力。在思想政治教育和舆论宣传这些动员方式中,邓小平极其重视典型示范的动员方法。发现和树立先进典型,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激励、引导作用,是行之有效的动员方法。在新的形势下,不仅要进行专门的向榜样学习的宣传教育活动,更要把对榜样的宣传融入到其他的教育、动员方法中去,要和大众传播媒介等多种途径和教育载体相结合。

(五)运用大众媒体实现政治教育的有效覆盖

大众传媒对公民的政治教育表现在培养政治兴趣、扩充政治知识、形成或改变政治态度、强化对政治观念的认识和理解、鼓励政治参与等方面。具有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特点,与正规的学校政治教育相比,它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和认可。如今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网络等新兴传播媒介的出现,使政治教育的途径与以往相比有多的选择。在新的时期进行政治动员必须注意一下几点。

1.大众媒体必须努力增加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社会等各方面进程的透明度,从传统的秘密政治、精英政治变成媒体政治、公共政治,使公众能够从多种媒体渠道获悉消息并发表见解,从而营造政治动员参与的基础。

社会教育的作用篇(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明确提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这一概念的提出,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体现了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归根到底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发展时期的要求。(1)

自1986年开始,我国的全民普法教育活动已经经历了“四个五年规划”的实施过程。近20年来,作为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紧密结合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和需要,宣传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宣传民主法制思想;宣传宪法和国家的基本法律,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四五规划”将于今年年底结束,我党又适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文章从我国的全民普法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以及实践形式和应该解决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一些论述,仅供参酌。

一、全民普法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能够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社会,是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社会。(2)

总书记在2005年2月19日《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本质的特征。即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与法治的社会、公平和正义在这里得到保障和实现的社会、是一个充满诚信和友爱的社会、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一个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法治、公正、诚信、活力、有序”是它的五大特征。

(一)、全民普法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沿性、基础性工作。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发挥全民普法教育的前沿性、基础性作用

1、从和谐社会的“法治”特征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以及和谐社会的历史过程。法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法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和谐社会首先是崇尚法治的社会,但是要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都很不均衡的国家,最终实现依法治国、实现社会和谐,就必须全力以赴地搞好 “全民普法教育”这个前沿性、基础性工作,促使其发挥作用。

要通过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倡导法律意识,使人民群众正确理解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分清合法与非法,运用法律手段,通过合法程序,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通过法治渠道解决矛盾纠纷和问题等,维护和促进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从和谐社会的“公正”特征来看。“公正”,公平、正义或公正、平等。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承担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平等(或公平和正义)。今天的中国更需要公正与平等。公正与平等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精神,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公正与平等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理念和基本价值准则。资本主义社会有公正与平等,社会主义社会更应当有公正与平等。没有公正与平等的社会是非常危险的社会,没有公正与平等就没有社会主义,就不是社会主义。(3)中国民间有句俗话说:“一碗水要端平。”这句俗话说明在中国民间普遍存在公正与平等的理念和思想。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要端平中国这碗水,就必须致力于 “全民开展普法教育”,必须引导全体民众树立法治意识,不断提高法律素质。

说到“公平和正义”,就必须说到我国的“法制”。从根本上讲,我国的宪法和法律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但是,宪法和法律的贯彻和实施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一根本的社会主义法制原则还有差距。保证宪法和法律的正确实施,坚持和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客观内在要求。要做到这一点,要做的事情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最基础的,是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把法律交给人民,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学法、知法、懂法的基础上,掌握法律武器,运用法律武器,依法参加国家管理,依法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力。我们的法制教育必须同时也是民主的教育,是启发民主意识,传授民主知识的教育,而决不仅仅是守法的教育。(4)所以,要不断启发和鼓励人民群众增强主人翁责任感,以高度的政治热情关心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对法制建设的各个环节,包括立法、司法、执法和法制教育以及法律监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反映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民利。从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以营造保证宪法和法律正确实施,形成促进依法治国进程的良好的法律文化环境。

3、从和谐社会的“诚信”特征来看。我国《民法通则》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诚实信用原则”。因此,提到和谐社会的“诚信”就必须联系法律来看。其实,和谐社会的这个“诚信”原则本身就是一个法律原则,它所包含和反映的精神实质就是法律的精神实质。要“诚信”,就必须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经过20年坚持不懈的普法教育,我国人民普遍接受了一次最广泛、最深入的法制观念启蒙教育,法律知识得到空前的传播与普及。广大人民群众开始懂得依法办事的重要性,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观念逐步树立。广大人民群众在普法教育中尝到了甜头,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在学法、懂法、用法的过程中开始了依法管理各项事业的探索,学用结合、普治并举,促进了依法治理三大工程格局的形成。

4、从和谐社会的“活力”特征来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当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社会活力是社会进步、协调、和谐的基础和条件。社会活力不断增强,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活力,集中表现在社会成员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和切实保证上。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把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意义十分深远。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在全社会贯彻落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从这里看,仍然需要我们进行不懈地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和引导。

5、从和谐社会的“有序”特征来看。和谐社会必定是有序的社会。社会有序就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有章可循。这里的“章”,包括法律、制度、体制、机制、秩序、规范等等。政治领域的有序主要表现为权力授受和权力运行代表人民的意愿,符合民主程序,权力监督制约完备有效。经济领域的有序主要表现为企业、市场、政府的功能定位正确,行为方式符合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思想文化领域的有序主要表现在正确处理指导思想一元化和思想文化发展多样性的关系上。社会生活领域的有序主要表现为坚持共同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以及在此前提下的个人自由。(5)从这里来看,要“有序和谐”,仍然需要全体民众的依“章”办事、依“章”发展,继续需要我们致力于“全民普法教育”。

(二)全民普法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首先体现为依法执政能力的提高。要提高依法执政水平:一是需要打牢法制宣传教育这一基础。依法执政的基础在于全民尤其是领导干部知法守法,以法律作为衡量行为的标准,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的要求,而法制宣传教育正是把法律交给亿万人民群众的一项社会工程。二是需要发挥法制宣传教育的先导性作用。“提高全社会法制化管理水平”是“四五”普法规划确定的重要目标之一,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作为“四五”普法的重点对象,目的就在于使社会各项事务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全面推进依法执政目标的实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就必须要先行。三是法制宣传教育必须常抓不懈。提高以领导干部为重点的全体公民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是提高依法执政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法制观念的树立和法治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四是我们的机关干部和广大民众也必须树立法制观念,必须自觉自愿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善于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历史任务。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坚决拥护,法制宣传教育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法制宣传教育必然会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更加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全民普法教育的实践形式和应该解决的问题

我国全民普法教育《四五规划》,只是原则性地规定了一些宣传教育途径。如在《方法和步骤》方法第5项里规定: “多种途径,广泛宣传。要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法律咨询、法律知识竞赛,举办法制图片展览等。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办好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络的法制专栏、专题节目和法制系列讲座。要继续发挥法制新闻、法制影视和法制文艺的教育引导作用,使广大公民受到形象生动、潜移默化的法制教育。”。要让全民普法教育广泛开展起来,深入人心、取得实效,就必须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

从普法形式来看,那些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可听、可读、可视性强,质量高的普法形式容易被老百姓接受。比如在坚持法律三下乡,法律进社区等传统做法的基础上,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第一是采取分类施教的方法增强普法的效果。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形式实施普法。在校园,应该支持和鼓励学生编排法制课本剧,寓法于乐。在工厂从工友打官司或涉法经历中高度凝练编成小品等艺术形式进行表演,以法明理。在农村通过身边人的涉法故事编成戏剧进行表演,使受众在艺术的氛围内接受教育。

第二是利用媒体扩大普法覆盖面,把普法的范围扩展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同时也要加强新闻工作者的学法用法工作,提高采编质量。让那些类似“检察院院长”的法盲笑话从此消失。

第三是采用法制影视、法制图片、法制文艺巡演、正反典型现身说法等形式,变枯燥难懂的法律条文为通俗易懂。

第四是采取法律知识竞赛、有奖征文、有奖问答等形式增强群众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

第五是建立普法讲师团和编写法律通俗读物,利用专门的法律人才进行普法,提高普法的质量。

第六是采取学训、培训、讲座等方法保证学法时间、内容和效果的落实。

普法工作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要使普法工作法制化。根据普法工作长期性、艰巨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十分有必要就这项工作立法,使这项工作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制度,规范运作。二是机构人员应规范化。普法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现在已经开展了近二十年,但普法部门还是临时机构,不利于普法队伍的长远建设和普法工作深入开展,建议把普法部门设为常设机构。三是在物资经费上应有保障,建议各级财政部门将其纳入预算,逐步提高普法经费的标准,确保所需经费到位。四是加强普法队伍建设,广纳贤才,充实普法宣传队伍。同时加强和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联系和配合,利用文艺人才为普法教育做贡献。五是要进一步健全普法制度。建立健全普法工作问责制,每年由党委、政府有关领导牵头,对各职能部门的普法工作进行检查和总结讲评,实施奖罚。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普法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一并进行检查评比,按综合治理的要求实施奖罚。真正使普法工作有组织领导,有部门实施,有检查落实,有激励机制,持续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曾庆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发表于《人民日报》2004年10月8日。

(2)田成有:《法治与和谐社会的形成 》,发表于成有论法网站。

社会教育的作用篇(8)

科技馆是针对全体社会公众传播普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宣传教育机构,是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科技馆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全国科技馆总数达到了近400座,而且还有一批在建项目,那么如何合理利用这些巨大的教育资源,对我国科技馆事业的发展和社会教育都有着十分现实与重要的意义。

一、科技馆社会教育独特作用的具体表现

1、开展教育活动是现代科技馆的基本功能

教育活动的开展建立了展品与观众的对话关系,这种对话关系或者说互动关系就成为科技馆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教育活动的实施将科技馆的展示教育打扮成了最生动、最有活力和社会影响的组织行为。同时,科技馆为了使这种组织行为更具吸引力,还从现实社会人们的需求出发,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吸纳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来包装活动,提高活动的科学质量。科技馆教育的目的是“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这些目的具有普遍的社会属性,可以解释为有意识培养观众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观众在活动过程中动手、动脑观察、思考,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创新灵感,挖掘智能潜力,达到提高社会整体科学素质的目的。

2、实施社会教育是科技馆的基本特征

科技馆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学校的正规教育还是有巨大的区别:一是科技馆教育是非线性的、非系统的、是非规范的、是随机而教的。二是科技馆教育的受体是非固定的社会群体,对象涵盖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社区居民,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三是科技馆教育的内容面更宽。不仅仅是一般的自然科学,尤其是社会发展的一些前沿科技的展示、互动和体验等都科技馆教育的内容。由此可以看出,社会教育是科技馆事业的基本特征。

3、科技馆社会教育具有其鲜明的独特性

从科技馆教育目的、手段、特征看,科技馆教育完全不同于其它类的教育,尤其是这种教育并不十分强调对观众实行系统的、非常全面的知识和技能教育。即便是内容丰富、专题性强、时效性明显的专题展览,也仅仅是对某一点或某一方面知识的深化与全面阐述。并不要求观众全面掌握全部的基础知识,而是要将“提出问题比获得答案更为重要”这一科技馆教育的理念贯穿到教育过程的始终。归根结底,科技馆教育更注重培养观众的是观察、思考、实践和创新能力,科学知识只是科技馆教育的一个方面而已。简单讲,科技馆教育不把观众获得知识多少作为首要任务,她强调的是意识、精神、态度、能力等方面收获,是“过程教育”经典模式,为此,科技馆在建设初期就在规划设计为观众提供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需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实践环境。科技馆的展品无不按照这样的目标进行设计,科技馆的氛围无不按照这样的目的去营造,科技馆也就成了特别注重培养人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的社会教育的典堂。

二、科技馆的社会教育形式和状况

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和实施,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正在学校的正规教育中不断推广,科技馆教育的独特形式日趋被各类教育所瞩目。那么科技馆教育到底都有哪些外在形式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展览教育的形式。展览教育是科技馆教育最大的、也是最主要的部分,是科技馆教育的主要支撑,其教育传播的依托是展品,通过各种富寓科学过程的展品展示,向观众传递科学的系列要素,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观点、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等。值得注意的这些展品绝大多数是动态展示,并鼓励观众动手参与,动脑思考,从而提出问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展览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多谋手段的使用,展品数字化程度的提高,使展览教育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而受观众推崇。

二是培训教育的形式。在科技馆教育的初期阶段,培训教育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育形式,主要是利用科技馆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平台开展科学知识和科学技能的培训,达到传播科学的目的。而当前,数字化的迅速发展,各类专业机构的出现,大大弱化了科技馆开展各类培训教育的能力,但就科技馆教育的形式而言,培训教育将还长期存在下去。

三是实验教育的形式。实验教育是科技馆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且倍受观众喜爱,其形式是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亲自动手制做、实践验证、得出结论或效果的实践过程,既是过程教育,也能力素质培养,更是智力的开发与启迪,尤其受到广大青少年的青睐。

四是科技交流的形式。在科技馆的教育形式当中,科技交流的形式是非支撑性的,但却是以一贯之的,自从有了科技馆这个科学传播的平台,科技交流的形式就一直存在,因为科技馆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搭建了一个知识传播、技术交流、理论争鸣的桥梁,科学的火花由此迸出并得以传播。

五是专题展览的形式。顾名思义,专题展览就针对某个专题、领域、观点而包装的短期展览集合。这个集合里不仅有静态的展览,有互动的展品,有多种手段的体验等,展览对某些热点问题、重点问题为观众搭建了一个参与、参观、认识的平台,而且由于专题展览针对性强、规模不大、易于移动,完全可以跨区域,跨境域地巡回展览,是固定展览教育的延伸和辐射。

上述几种形式是科技馆教育常用的手段,但却不一定局限于此,各种形式之间并无严格的区分,常设展厅的展品在观众与其互动过程中就存在着一定的实验成分,名目繁多的各类实验教育在组织实施中往往又以培训的形式展开,科技专家或是专业学者所开展的学术报告、学术交流也有培训、咨询的特点。所有这些都是科技馆社会教育的共性所在。

三、科技馆在社会教育中的创新

1、科技馆开展社会教育的创新,要从自身特点出发

首先要弄清科技馆教育与学校正规教育之间的区别,科技馆的社会教育以观众的能力素质培养为主,以培养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为目标,而正规的学校教育则强调的是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应试结论。其次要弄清自身在社会教育中的优势,在众多的社会教育机构中,科技馆具有平台优势、人才优势、组织优势、体系优势等,这是其它机构难以完全拥有的。我们清楚了自己的特点,对社会教育的创新就有了依托,否则盲目创新可能会种了别人的地而荒了自己的田。

2、科技馆开展社会教育的创新,要紧密依托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准确定位

大型科技科技馆实力雄厚,可以开展各种形式上的创新,尤其是在展品研发、展项设置、展览策划、数字科普等方面都具有创新的能力和条件;面对如何开展社会教育,可设置系列课题研究,投入人才物力,不断提高适应社会教育的能力。但中小类型的科技馆会受面积大小、资金多少、人才良莠日的影响,很难形成规模效应,不能完全照搬大馆的做法。立足实际、准确定位、发挥特色,不失为明智之举。值得一提的是,科技馆在开展社会教育活动时万万不可夜郎自大、故步自封,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发挥地缘优势,逐步探索一套附合实际需要、发挥自身优势的创新机制,不失为明智之举。

3、科技馆开展社会教育的创新,要在内容和形式上同时进行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在二者的辩证关系中,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必须适合于、服从于内容,有什么样的内容,就要求有什么样的形式。为此科技馆的教育活动也不例外。在考虑开展创新型的教育活动时首先要选好创新的内容,从内容的需要出发决定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反之,一个良好的形式又能促进内容的展示。以陕西科技馆教育培训活动的创新 为例:首先选定的是教育培训的议题,培训什么?怎么培训?内容如何确定?这是首要问题,在反复论证后,决定停止传统的知识型、授课型的科技培训,而开展技能型、实践型的科技培训,由此广泛征集思路,遴选出合适于内容的表现形式,开展动手制做系列科技培训。最后打造出如陶艺制做、印染制做、三D打印、机器人、通用机械、科技实验、数字科普乐园等科学工作室的平台,大受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欢迎与喜爱。通过内容与形式的相辅相成的促进使科技馆的社会教育走出全新的路子,达科学传播与时俱进的目的。

4、科技馆开展社会教育的创新,应做好科普展览的拓展与延伸

以往,科技馆的教育活动主要集中于常设展览,这种展览有规模大、内容多、系统性强等特点,是科技馆开展教育活动的主阵地。但事物总是辩证的,再好的东西都有自身的不足。常设展览的不足就是相对固定,不能移动,管理运行成本很高。对远离中心城市的边远地区来讲,很难经常有机会参观科技馆的常设展览,但“中国流动科技馆”的应运而生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在中国科协领导下,中国科技馆开发的“中国流动科技馆”内容经典、形式新颖、系统集成好、便于移动,从巡展几年来的效果看,深受基层观众的好评。这可以说是科技馆展览教育活动创新的典范,及大地拓展和延伸了固定场馆的教育职能。

5、科技馆开展社会教育的创新,应广泛使用现代科技的展示手段

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科技馆的社会教育创新必须充分使用现代科技手段,才不至于被观众忽视。当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互联网的普及应用,都为科技馆的教育活动创新提供了多种可能,广泛应用这些技术策划、设计、打造、包装全新的科技馆教育活动将会推动科技馆事业在新的层次上更好发展。

社会教育的作用篇(9)

情感是人的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音乐教育起一种特殊的美感教育,它把旋律、节奏、和声、声调等音 乐要素有机地组合起来,将美好的情感付诸声音的表达中,能拨动幼儿心灵中的琴弦,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情感 体验。如在欣赏乐曲《赶花会》时,每当那优美欢快的旋律一出现,孩子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把自己想象成一只 可爱的小鸭子,尽情欣赏各种美丽的花朵,领略大自然的美好,激起热爱生活的情感。教育孩子尊敬长辈也毋 需训诫说教。当幼儿唱着《好娃娃》这首歌时,他们会懂得尊敬长辈才是好孩子。歌曲《小小蚂蚁》告诉幼儿 团结起来力量大,《拉拉勾》使幼儿体会到友爱的快乐……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因此,无论是从教育方式、 教育手段还是从幼儿的接受心理来看,音乐教育在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方面均具有独特的效果。

当然,幼儿情绪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在音乐教育中注意因材施教。如让情绪极不稳定的幼 儿多听一些平和的轻音乐,能起到稳定情绪的作用;而对那些情绪低落的幼儿,则宜让他们多听一些激昂的乐 曲,以调动他们的情绪,使他们逐步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二、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协作的意识与技能

儿童的社会化是指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过程。一开始,孩子的社会化表现为明显的自我中心倾向,正 如皮亚杰所说:“儿童早期的社会行为处于自我中心和真正的社会化之间的中间地位,只有当他们从自我中心 状态中解脱出来,具备了与同伴进行有效的协作的能力,社会化便进入一个新阶段。”在这一社会化过程中,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可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大多需要协作才能完成:唱歌以合唱为主;舞蹈以集体舞为主;打击乐中合奏占主 要地位;音乐游戏中集体游戏又最受幼儿欢迎。这些音乐教育形式对促进幼儿协作意识与协作技能的发展都有 其独特的作用。

演奏打击乐时,只有各种乐器的音色、节奏协调配合,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合唱时,也只有当音色、音 高协调起来,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在这两种活动中,协调的意识格外重要,因为协调的活动来自于协调的意 识,协调意识的培养有赖于合适的教育方式。我们可以先让幼儿整体地学习乐曲,引导幼儿自己选择乐器,集 体讨论分组的方法和演奏方法,最后引导幼儿倾听集体演奏的音响效果。这种自编、自奏、自我欣赏的活动很 受幼儿喜爱,因为他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协作的快乐,从而萌发出协作的意识。

集体音乐游戏及集体舞是很受幼儿欢迎的音乐活动形式,这里同样有促进幼儿社会化的潜在功能――协作 技能的培养,如协调角色扮演的技能、共享空间的技能、协同动作的技能等。教师如能挖掘其潜在的教育功能 ,并充分利用它,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幼儿协作技能的发展。如在跳集体舞时,幼儿必须先找合作的同伴, 然后找到合适的空间,还必须使双方相同乃至不同的动作协同一致,从而使他们逐步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

三、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心理学家指出,儿童社会化的发展终结在善于协调各种关系,并在一定社会秩序中达到相对自治,这是一 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年幼的儿童在家庭里往往只处于服从的地位,或处于撒娇邀宠的“小皇帝”地位,要发展平等自治的伙伴关系是很困难的。但在音乐活动中,我们可以使幼儿逐步体会到活动规则对活动本身的保障作用。

首先,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它本身包含着许多规则,如节奏、音高等。只有严格遵循这些规则,音乐才能 表现出优美的旋律。通过音乐活动所获得的这种规则意识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 导幼儿在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活动中理解并遵守这些规则,以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

其次,音乐教育活动能够提供在其他各种教育活动中相对缺乏的与同伴的共同活动(尤其是音乐游戏)。 在儿童发展中,恰恰是这种相互作用的平等交往的环境中,孩子们才能理解要把活动进行下去,必须遵守规则 。这时,规则不再是成人强加于他们的了。这种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为幼儿今后遵守社会规范、适应社会秩序 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音乐教育有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

皮亚杰认为,“语言导致行为的社会化”。有了语言,人们的内心活动才能彼此进行交流。因此,语言的 发展是儿童的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而音乐教育具备了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诸多因素。

作为音乐教育之主要形式的歌曲都包含两个部分:歌词与旋律。歌词再配上动听的旋律,便特别为幼儿所 乐于接受、吸收。让幼儿多听优美的歌曲,能使幼儿积累许多精练、优美、富有感彩的语汇。

社会教育的作用篇(10)

一、转型与发展:

无锡开放大学建设成果和面临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无锡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无锡社会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当前,面对经济的转型和产业的升级,无锡市广播电视大学虽然具有开放大学性质,但办学模式还不够开放,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个性化、特色化的学习需要,因此,无锡开放大学建设势在必行。1.无锡开放大学建设取得的成果无锡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社会教育的实施和推进,早在2007年就下发《关于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实施意见》,提出“积极探索在无锡市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筹建无锡市开放大学”。《无锡市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以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为基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各类高等教育资源建立开放大学”。无锡电大迄今培养了各类毕业生10万3千多人,完成各类社会培训和考试服务90多万人次,为无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贡献了7个百分点。学校根据“以社会教育为重点”的办学理念,建成全省首家市民学习中心,编写社会教育特色教材,参与和指导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为相关行业、企业提供技能培训等服务。搭建的“无锡市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正式运行,被教育部授予“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示范基地”,无锡开放大学一站式学习支持服务中心基本形成。学校打造“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无锡中心”,采取“自建、整合、引进、共享”等多种方式,集聚了一批满足无锡开放大学开展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以及广大市民所需要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括课件、期刊、教学视频资源共10TB,其中500G的学习资源已经对外开放,供市民免费使用。2.无锡开放大学建设面临的问题根据《2011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无锡市户籍人口467.96万人,常住人口643.22万人,生产总值6880.1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63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438元,各项指标都处于全国前列。然而无锡常住人口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只占14.45%,拥有技能劳动者48.22万人,还不能满足经济转型和快速发展的人才需要,社会教育任重而道远。无锡社会教育资源相对分散,以学历继续教育为例,有电大开放教育,也有成人高考、自学考试和普通高校的网络教育等;技能培训也是如此,有行政机构组织的培训,也有行业协会、大专院校、民办机构组织的培训,资源项目丰富,但也庞杂重复。社会教育没有统一的组织和监管,学习者没有明确的指导和引领,面对培训市场要么望而却步,要么不知所措。社会教育课程资源还不足,很多社会教育从业者的思维还是停留在学历教育的课程设置上,没有从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指数的角度去开发课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的继续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人员和力度匮乏。社会教育师资没有完全释放,从事学校教育的教师向社会教育转型还需要一定时间和努力;社区工作者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授课质量不高。社会教育理论研究还不足,一方面为社会教育提供有效的建议和指导较少,另一方面与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无锡开放大学建设必须要直面问题,认真寻求解决路径,才能获得全新的发展。

二、传承与开拓:

无锡开放大学建设的持续推进学校是推动社会教育的主要机构。无锡开放大学要办成有地方特色、文化底蕴的高等院校,就必须继承和发扬无锡社会教育家的优良传统,以续写历史的荣誉感,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在传承中发展,在创新中开拓,大力促进公民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1.坚守一个梦想民国时期的无锡社会教育家以“教育救国”、造福乡梓的理想和信念,全身心投入到社会教育工作中。他们深入农村社区,直接面对民众,倾听和调研民众需求,以提高民众文化水平为己任,无怨无悔,矢志不渝。当时的社会教育虽然存在着历史局限性,但是社会教育家的努力奋斗的精神和实际有效的方法是值得开放大学建设者学习和继承的。无锡开放大学建设者应该坚守建立全国领先的市级开放大学这个梦想,促进无锡市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以及“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形成。俞庆棠说:“社会教育既建筑于民众生活之上,就应具有推进社会的力量。”无锡开放大学建设者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正确认识社会教育的价值,树立一切为了学习者的责任心,主动深入社区、企业,了解群众学习需求,开发学习资源。无锡开放大学建设者还应该放眼长远,主动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社会教育经验和成果,奋力引领无锡社会教育的发展,为学习者创造更广阔的空间。2.立足一个地区民国时期的无锡社会教育家的教育实践主要立足无锡,除了开展识字、技能等教育外,还作了“地区自治”的尝试,建立农村合作社,举办农民信贷所,当时无锡工商业、教育事业空前繁荣。江苏省立教育学院、中国社会教育社最后都迁至无锡,并向外推广成功经验,可以说无锡是江苏社会教育的策源地。无锡开放大学是一所市属高等院校,义务和责任上就应该立足无锡,围绕建设教育和人力资源强市的目标,完善教育服务体系,强化教育服务社会功能,为无锡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服务。无锡开放大学建设者应该结合无锡产业转型和升级,着力开发一批具有地域特色,满足无锡市民需要的优秀课程和培训项目。立足无锡,不代表固步自封,无锡开放大学必须接受国家开放大学、江苏开放大学的业务指导,加强与兄弟开放大学的沟通和联系,吸收国际先进经验,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加强数字化学习资源和终身学习服务平台的建设,努力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力争在江苏乃至全国开放大学办学系统中勇创一流。3.培养一批名师以俞庆棠、高阳为代表,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孕育和引进了一批名师,傅葆琛、李蒸、孟宪成、雷沛鸿等等,都是全国知名的教育家,这些名师的理论与实践除了对当时民众教育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还对全国社会教育起到了带头作用。无锡开放大学要在社会教育上取得成绩,在无锡占据社会教育主导地位,必须培养一批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教师,成为学校的代言人、社教研究的带头人。首先要爱岗敬业,继承无锡社会教育前辈的奉献精神,以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为己任,胸怀民众,胸怀祖国,为提升全民素质贡献力量。要有团队精神,与同仁积极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其次,要具有课程开发能力。课程开发有广度、深度和速度的要求,教师要能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准确把握市场脉搏,开发适应人民需要的课程。最后,要有较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的能力。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是同样重要的。教师除了能上好课,还要会技能,更要会总结、会科研,才能吸引学习者。无锡开放大学还应该广泛吸纳普通高校及社会各行业中具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参与开放大学的学习辅导和资源建设。4.建立一个机构在民国时的无锡,如果说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是开展社会教育的主基地,那么中国社会教育社则是社会教育的成果展示和对外联系的平台。无锡社会教育家的科研和实践成果通过中国社会教育社对外展示,吸收专家意见和建议,逐渐丰富和完善。中国社会教育社的成员来自四面八方、不同岗位,有社教专家,也有行政官员,更有如钮永建这类民国元老。因此,无锡社会教育家与政府、教育界的联系十分紧密,无锡社会教育的发展得到了各方的关注和重视。无锡开放大学也必须建设一个科研、推广、外联相结合的学术机构,广泛吸收校内外人士参加。通过建立机构,加强系统联系,互通有无,对各社区学习中心进行业务指导与统筹管理;与普通高校的优势互补,探索学分银行建设机制;组织理论研究,规划课程安排,促使教育教学科学有序开展;展示成绩,争取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机构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职能分配和工作规划都要科学有序,于工作中逐渐明确完善。民国时期无锡社会教育家的实践促进了地方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他们的理念在当时具有前瞻性和代表性,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他们敬业奉献的精神,全情投入的态度,科学实际的教育理念是无锡社会教育史上宝贵的财富,值得当下开放大学建设者学习和借鉴。

作者:吴学峰马国云单位:无锡市广播电视大学

上一篇: 对网络的建议 下一篇: 孔子启发式教学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