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启发式教学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03 16:49:50

孔子启发式教学

孔子启发式教学篇(1)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一位教育圣贤,在教育教学上始终提倡启发式教学法,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适时适度启发,通过教师启发学生进行再思再学,完美结合学生学的过程和教师教的过程,体现以学论教的辩证思想。启发式教学不仅对既往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当今的教育变革与发展同样具有重要启示。

一、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内涵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就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当学生主动进行思维思考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精神状态、需求情况进行诱导、引发,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知识,明确思维方向,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可以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八个字完整地阐述了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

孔子启发式教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人,强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孔子十分重视对学生主人翁精神的培养,他认为学生应该具备自觉追求真理的态度、主动求知探索的精神。

第二,注意把握学习机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孔子首先十分重视把握教学时机:要求学生形成“愤、启、徘、发”这样的心理状态;其次孔子注重启发的目的: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检验启发是否得当。

第三,启发思考,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自求、自省、自得的过程,教师把握时机恰当给学生提供启发帮助,使学生的认知达到质的提升,进一步深刻理解所学知识,能够自如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达到融会贯通。

第四,相互启发,教学相长。一方面,孔子十分注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孔子要求教师要虚心向学生学习,通过教师的教学实现教学相长。

二、现今启发式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的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应试教育传统思想的影响,在贯彻启发性原则时,人们的认识与做法并不一致,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不少教师认为启发性原则很重要,但在教学中难以运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适时启发,这对教师素质具有很高的要求,即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要做到这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而很多教师无法做到这一点,仍然采用一讲到底的方式进行教学。

二是虽然很多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原则,但在运用这一原则时却存在认知误区。误把对“学”的过程的启发当成对“教”的过程的启发,在课堂先由教师讲授,然后以提问设疑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启发。显然,在启发的着眼点上不符合孔子启发式的原旨。

三、如何进行启发式教学

1.运用启发式教育,首先要创造一个轻松愉悦、和谐融洽的教学情景。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在充满自由、愉悦的精神状态下,最能集中注意力,最能激活思维,最能迸发创造力,从而也最能提高学习效率。在教育实践中,孔子十分注重教学情景营造。孔子采用座谈会的形式组织教学,他让四名弟子围绕圆桌促膝谈心,以这样的形式使学生自由自主地学习、交流,尊重学生的人格。同时,孔子作为座谈的主导者参与座谈,用平等友好的话语消除师生间的隔阂。

2.运用启发式教育,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才能志趣。孔子对自己弟子的实际情况的了解非常透彻,所以在各种不同场合都能熟练灵活地运用启发式教育。教师要学习借鉴孔子的这种精神,做到深入了解自己的学生情况,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启发。

3.运用启发式教育的核心是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教师首先要分析了解限制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发挥的一些因素,然后有针对性地采用教学方法,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孔子总是不告诉学生现成的答案,而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化被动为主动,做到“自求自得”。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要太多地干预学生的学习过程,而是要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启发,达到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目的。当今教育日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继承和发展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对于当今的教育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潘林飞.透析孔子启发式教育思想[J].教育文学,2007,6.

[2]蓝利萍.论孔子的教学思想对当代素质教育的启发[J].教育与职业,2006,5.

孔子启发式教学篇(2)

2.“叩竭法”《论语•子罕》中对“叩竭法”有明确的记载: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四书章句集注》中解释“叩,发动也”,“两端,犹言两头”[。凡事必有两端,譬如终始本末上下正反。孔子就鄙夫所疑之事的始末、正反等两端去叩问推敲,直到问到穷竭处,这正是《中庸》所说的“执其两端,用中于民”———执两用中的意思。这种“叩竭法”,实际上颇类似于今日之辩证法。辩证法讲矛盾,矛盾双方对应而生,彼此之间没有绝对的对立,而是相依相存、相互转化。通过辩证矛盾着的两端的对比,受教之人必能从中得到启发,在两端的对比中找到正解。孔子正是用这样的方式,启迪受教者辩证地思考问题。《论语•先进》篇中记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子贡让孔子评价子张(师)和子夏(商)谁更贤,孔子认为“子张才高意广,所失常在于过之”,而“子夏笃信谨守,所失常在于不及”。子贡听了这个评价,进一步认为子张的“过”比起子夏的“不及”要好些,但孔子却教导他过犹不及,惟有达到中道才为最佳。在这个例子中,孔子正是在“过”与“不及”两端之间启发子贡去寻求德性的中道。

3.因材施教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更令人称道的,是他所坚持的因材施教精神。孔子的弟子“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他们的家庭背景、身份、物质条件、才性气质等大有不同,但不少弟子都在不同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弟子们之所以能有不同的成就,与孔子坚持因材施教的理念是分不开的。正是出于对弟子的深入了解,孔子才能就弟子本身的缺陷入手,对不同的弟子进行不同的引导教育,让他们朝着不同的修养方向发展。坚持因材施教,孔子的启发式教育已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大众化的启发引导,而是体现了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精神,使得孔子的启发式教育带上了个性化教育的色彩。因材施教的精神在孔子的教学过程中随处可见,《论语•先进》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典型的事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同样是问“闻斯行诸”,可是孔子对子路和冉有的回答却恰恰相反,原因何在?我们且看孔子自己的答案:“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求,即为冉有,冉有这个人,平日做事谨慎畏缩,所以孔子鼓励冉有“闻斯行之”,听到了就去做。由,就是子路,子路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勇刚强鲁莽,行动果决,只要听到了,就一定要去做。为此,孔子曾评价“由也喭”,并认为子路这种性格最后会害了他,“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先进》)。果不其然,子路最后就死于卫国之乱,可见孔子对其弟子的了解多么透彻。因此,为了规劝子路,孔子让他行动之前应参考父兄的意见,不要鲁莽行事。这正是针对弟子的不同弱点实施了因材施教的引导,防止学生在品性修养上出现“过”或“不及”的毛病。又譬如,“仁”是孔子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有很多弟子相继问起“仁”的涵义,但奇怪的是孔子每次的回答都不一样,也没有一次很明确地为“仁”下过定义。究其原因,就在于“仁”是诸德圆融的最高境界,有很多具体的表现,而每个人的才性气质不同,成就仁德的路径也不一样。所以孔子只是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很具体地从各种角度去启发弟子思考自身存在的道德缺陷,从不同方向完成自我的道德修为。如果孔子对于每个人的教导都毫无区别,那么就不能针对每个人的长短加以引导,道德教育的效果也不会发挥到极致。

二、启发式教学法在“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

1.启发式教学法在“基础”课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知识教育的重要课程。就思想道德教育这部分内容来说,道德观、价值观等并不像数学、物理等科学性知识那样只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不是对就是错。在思想道德领域,只要把握住主流取向,那么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更多的是程度上的差别。因此,启发式教学法在“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门课不是要教师简单地判断对错,给出惟一答案,而是要在与学生的双向交流、讨论争辩中发现学生在道德修养上的弱点,然后加以引导和规劝。如果不运用启发式教学法,不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只搞一言堂,教师就无法了解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自然无法让道德教育落到实处。此外,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大学生突出的个性特点之一就在于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大学生强烈关心自身发展,具有较高的自我评价能力,并且非常相信自己,笃定自己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就是正确的,讨厌被灌输。可是,由于大学生正值青年时期,不够理性,容易冲动,再加上自身社会阅历还不够,容易被一些不良价值观所腐蚀而不自知。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教师,如果不给学生思考、发言的机会,只是让学生被动接受课本或自己的观点,那么学生就有可能不服教师所说。只有给予学生思考、发言的机会,然后再针对其弱点因材施教地加以启发引导,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不同价值观的优劣,从而接受教师的教育。由此可见,启发式教学对于“基础”课来说意义重大。

孔子启发式教学篇(3)

一、启发教学要选择最佳施教期

所谓“愤、悱”,郑玄解释为“心愤愤,口悱悱”,当学生呈现这种“愤、悱”的心理状态时,正是他在积极思维过程之中,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动机,这时急需老师指导,这种指导就叫做“启”,叫做“发”。“启”和“发”相对成文,是同义复合词,都是老师的动作。反映在教学过程中,当然可以成为师生的双边活动。孔子认为不造成“愤、悱”的心理状态,就不能进行教学;只有“愤而后启”、“悱而后发”,才是选择教学的最佳时期,才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孔子在实际教学中重视学生学习需要的表现。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抓住契机进行提示、点拨。孔子告诉我们,在学生跃跃欲试的时候,处于“愤、悱”境地的时候,老师去提示、去点拨。现代教育学认为,要学习取得成果,关键之处就在于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思维门扉的开启,关键是在学生主观上认为有必要的时候。那么,找到了最佳施教期,就直接告诉学生所不知道的知识,行吗?不,老师要把某些话说在关键处。第一,要做到“道而弗牵”,善启善发。“道而弗牵”出自《礼记・学记》,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指点诱导,使学生自觉学习,不要让他们被动地跟着走。做到老师循循善诱在前,学生孜孜求索于后,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为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和发扬他们的主动进取精神开路。要做到导而弗牵,善诱善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老师一定要抓住问题的关键,循循善诱,步步深入,启之有序。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可随着老师的启发紧张思考,步步进发,悟出真知,得到求知的快乐。第二,要做到“开而弗达”、搭桥铺路。“开而弗达”出自《礼记・学说》。意即老师的教学,要启发学生思考,给予指点引导,但不能告之现成的答案。“开”即开启、激发,就是要激发学生思维,放手让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开拓学生智力发展的广阔天地。关键的一条是在学生思维的关键处、疑难处、转折处、朦胧处进行有效点拨,指明思路发展的方向,或解决思维的疑难,引导思维由此及彼地发展或旁敲侧击在广阔的天地驰骋,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做法,称之为“搭桥铺路”,即给学生思维的发展“开辟道路”。要培养学生的发明创造能力,我们就必须借鉴孔子关于何时启发怎样提示、点拨的做法。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用提示点拨启迪提问,引起学生的警觉,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要善于引导学生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及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关系,诱发学生想象。

二、“启发”教学的核心是思维上开窍

思维是发展智力的核心。在教学中怎样使思维开窍,就要研究“愤则启”、“悱则发”的思维规律。朱熹注:“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开其意是思维,达其辞是语言,思维和语言是互为表里的。只有想得通,才能说得清;有用自己的语言确切地表达出来,才是真正弄清问题。表达既训练语言,又训练思维。孔子把学生的思维活动作为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对教学理论的重大贡献。

三、“举一反三”是最终目的

孔子启发式教学篇(4)

新课程非常重视儒学传统文化的传承,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先秦诸子散文选读》中第一单元整个是《论语》模块。今天我们回顾审视孔子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方法,仍然可感受到它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一、孔子关于教育的理念及意义

《论语》选读教学中,孔子的教育思想很明确,“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和“启发式”教学方法等不仅在中外教育史上有重要影响,而且在今天仍有重要意义。

1.教育观的核心是有教无类

首先就教育的对象而言,“有教无类”,即不计身份高低,不分华夏与狄夷,都可接受教育。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末期,孔子能对教育有如此认识,并能在实践中始终以此为办学方针,这是难能可贵的,对当今的平等教育思想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对学生因材施教、个性对待

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立了人性差异的观念,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作为教育实践的指南,进而推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孔子没有明确提出“因材施教”这四个字,但是孔子的教育实践实实在在地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孔子十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发展,这恰恰是当今提倡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发展学生个性,培养特长,就得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目前,社会竞争需要每一位社会成员都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3.启发式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育是孔子重要的教育思想,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要使学生获得广大博深的学问,就必须依靠学生自觉地思考,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于是,他总结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著名论断。这句话中关于“启”“发”的议论,就是今天“启发”一词的最早起源。

二、孔子终身学习、守道乐学的学习理念

《论语》中的很多记录都体现了这一思想。《里仁》中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和《述而》篇中的“学而不厌”等都是具体体现。即使他常处清贫甚至饥饿之中,也毫不悲观,仍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而坚持不懈。从“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等记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超然脱俗、求知若渴的圣贤就站在我们面前。对于好学的弟子颜回,他更是大加赞赏:“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三、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教学的两点重要启示

1.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给我的启示

孔子主张根据学生的特点水平、个性差异、天赋意向、兴趣爱好,进行不同的教育。目前,社会竞争需要每一位社会成员都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与能力。因材施教注重个性的培养,个性化的发展又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深入实施,因材施教原则被创造性地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既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生个性得到发展,才会不囿于传统,不安于现状,才能勇于进取,乐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表现出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2.启发式方法对我教育教学的启示

我认为启发式教育的精髓是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只起主导作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有目的地引导和及时启发。具体运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重视两方面:(1)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学生学习思考时,对已有的知识能够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启发式已成为当今广大教师“授人以渔”,教会学生“会学”的重要教学方法。但是,启发式教学必须注意创设“愤”“悱”学习意境,必须启发学生感悟自得,经过自己的思考获得知识,经过自己反复训练,形成能力。教师过去的“满堂灌”实在是违反了启发式教学原则,是违背教学规律的行为。(2)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启发式教学的重大特点就是鼓励和启发学生求异探新、感悟自得,而这种探求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属于创新的范畴。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会因人而异,有人见解独到,从一定意义上说也属创新。当今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关键,我们应多鼓励学生动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孔子启发式教学篇(5)

一是“引而不发”和“自省自得”。“引而不发”是针对学生自求自省后可自得而言的,是孔子启发教学的基本形式。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学、思、行发展主体能动性,从而促进完美人格形成。因此,“自求自得”是孔子眼里最理想的教学形式。

《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2]是说教师要像射手一样,满弓搭箭而不发,做跃跃欲试样,以此启发和诱导学生,让他们领会“习射”的关键。“引而不发”是一种不具体涉及学习内容,只指示目标、范围和方向,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自求自得”的形式。

二是“愤悱启发”和“适度启发”。“愤悱启发”是孔子启发教学的另一种存在形式,它以产生“愤悱”为逻辑起点,学生自求自省后仍无法解决疑难,由此产生“愤悱”心理。孔子然后才“开其意”、“达其辞”。如“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1]又如,问政、问礼、问事君、问为邦等,均由学生发问,孔子应答。近代许多教育家、思想家对“愤则启,悱则发”都有过强调与阐释。蔡元培指出:“做教员的,不可一句句或一字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3]

启发之后,有的学生能举一反三,说明目的已达到;但学生在启发后仍不能得,这时教师“则不复也”,交由学生再学再思。“若教则不愤而启,不悱而发,喋喋然徒劳而无益也”[4]。

综上所述,孔子的启发形式教学可引导学生自觉学习、主动探索,有效促进学生融会贯通知识、发展实践能力。我们亦可从圣人的言行中汲取一定智慧。我认为可以有如下启示:

一、教师要有丰富的情绪感染力

孔子启发式教学的前提是学生具有追求知识的愿望和热情,“愤悱”就是这种激情的外在表现。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善于运用情绪的感染性这一特征,让它传导至每个学生。

思想政治课本身就肩负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重任,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我国政党制度教学中,提到民主人士闻一多,我带头引唱《七子之歌》,声音哽咽了,眼睛红了,在这种情绪感染下,学生哭泣,捶胸顿足,悲愤之情油然而生。自此之后,学生参与政治的热情明显提高,课间喜欢围在我的身边,除了询问学科难题外,更多的是阐述对社会热点、历史事件的见解,聆听我的观点。由此可见,丰富的情绪感染力是教师启发式教学的一大法宝。

二、教师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和相关知识

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待弟子出现“愤悱”之后,适时启发,如果弟子继续追问,孔子就会给出更深一步的解释。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子贡显然是在出难题,而孔子没有表现出丝毫犹豫和迷惘,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答案。孔子本身自我省悟力高,加之丰富的社会阅历,是博学的圣人,这样才能在学生提出各类问题时应对自如。

部分教师专业修养不足,在课堂上面对学生的提问尚且无法解答,更不必说学生提出的课外问题。这样一来影响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尊严,二来启发式理念更无从谈起。

在文化生活某课中,学生进行了德与才的辩论。有学生咨询我司马光的观点倾向于哪个,我回忆略带讲解《资治通鉴》的内容,列举晋国智瑶灭亡的例子,说明司马光更倾向于德。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文史类学科涉及范围广,知识衍伸性强,需要教师不断充电,多多了解诸如经济、社会、哲学、军事等各科常识。这样在学生需要启发的时候就可以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游刃有余。

三、教师要有严密的逻辑分析归纳能力

解读《论语》,乍看之下好像没有很严密的逻辑性,其实看似不合逻辑的事,往往却是最合乎逻辑的。阅读《论语》中的言论没有丝毫前后自相矛盾。仔细分析孔子的启发式过程,实则存在两种逻辑特点:

第一种是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逻辑,也就是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后,孔子直接给出结论性普遍定义。如交友问题上,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另一种是由普遍到特殊的演绎逻辑。一部短短的《论语》,“君子”就出现了一百多次。孔子先是要求弟子努力成为君子,然后一步步教育弟子,君子应该有哪些具体言行标准。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子路》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卫灵公》

孔子启发式教学篇(6)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6-023-02

我国教育思想萌芽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他打破教育垄断,开创私学先驱,不仅培养出弟子三千,更重要的是创立了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对后世影响深远。

孔子教育思想与当代高等教育思想有许多共通之处,对其具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一、有教无类的教学思想

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其中“性”是指先天性因素,“习”是指后天的教育环境或社会环境的影响。孔子认为人的天赋没有什么差别,之所以不同主要是由于后天环境影响造成的。以天赋平等人性论为理论依据,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他认为教育无分贵族与平民、国界与华夷,只要“自行束修以上”,便“未尝无诲”。

这一论述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末期具有民主思想和公平意识。而“夫子之门,何其杂也!”是孔子推行“有教无类”的有力实证。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有教无类”的内涵就是提倡教育民主、教育平等,反对教育歧视、教育不公平。高校层面上的“有教无类”,体现在正确对待贫困生,不让一个困难生失学、辍学,杜绝教育乱收费,实现真正的公平竞争,其举措是深化教育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高校教师层面上的“有教无类”,体现在对本是人格平等的学生施以同样的爱心,对个性特征存在差异的学生施以有差异的教育,其举措是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尊重个性。

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孔子是中国“因材施教”教学方式实践的第一人。“因材施教”一词是宋代朱熹对孔子教学方式的概括,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年龄、认识能力的差异、性格、兴趣的不同、以及培养方向等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内容,也就是“因人而异,因事而宜”。比如,“中人以上,可以语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也。”这是根据学生的认识能力确定教学内容;“若藏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这是根据学生的爱好才能确定培养目标;孔子对子路、冉有两个学生“闻斯行诸”一问作出绝然相反的回答,这是根据学生个性的差异确定教学方法;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同一个学生的不同问题,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这就是孔子提倡的“因材施教”,其本质是强调个性化教育的有效培养。

高校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实施个性化教育的需要。首先,教师要象孔子一样以“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观察方式,了解学生的共同特点(如全班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和个别差异(如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智力水平和意志性格等),具体分析形成这些个性特点的诸多因素;其次,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差异,明白高校学生中存在差异的除家庭经济方面外,还有智力、非智力等因素;最后,教师在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的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争取大多数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大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才能。

三、启发诱导的教学手段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启发诱导教学手段,建立在对学生心理差异认识的基础之上,意思是“不到苦苦思索而不解时不去启发,不到他想讲而讲不明白时不去开导,举一个道理而他不能类推出三个道理就不再教诲他了。”这一原则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把握学生的学习机制。就是说只有当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时,教师才能诱导、引发,“开其意”、“达其辟”。孔子在教学中运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手段时非常注重教学的循序渐进,“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欲罢不能”的情状, 正是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孔子认为教学的意义不重在“授之以鱼”而重在“授之以渔”,因此在进行启发教学时他往往采用“叩两端”(从正反两面去追问发问者)的方法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他曾说,“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吾叩其两端而竭焉。”通过启发,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学效果显著,正如他的学生颜渊对他这样评价:“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孔子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对当今的教学颇具启发性。大教育家第斯多慧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启发诱导的教学手段重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在教师、教材、教学手段等一切教学资源围绕学生的“学”服务的前提下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启发诱导的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中心地位,“授之以鱼”与“授之以与渔”相结合的教学目标,和“教师讲,学生听”与“学生做,教师评”相结合的双向互动关系。

教师要想使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手段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首先,就要引导学生按照教学目标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认识、学习和接受新知识、新技能;其次,引导学生相互研讨,积极向教师质疑、请教,以达到自己所预期的学习目标;最后,还要引导学生以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同化刚学习到的新知识、新技能,并对其吸收、改造、加工,以达到新、旧知识的优化组合。

四、学以致用的教学效能

孔子倡导实用性教育,“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熟读《诗经》300篇,但对交给他的政治任务却办不成,办不好;派他出使到别的国家,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的人,书虽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诗经》在孔子眼中,不仅可以给人以艺术的熏陶,而且“可以兴,可以观,以群,可以怨”,“弥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学以致用”的思想核心,就是要求学生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中去,培养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孔子“学以致用”思想,与说的“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这与句话正好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当代高等教育中仍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目前高等教育存在的弊端,不仅仅是死记硬背的学习理论知识,而且是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今后就业有用的知识,最要紧的是学习方法、研究方法、逻辑思维、文字功底和创造精神的教育和培养。从教育理论角度看,现代知识中的绝大多数学科,都需要进行实习,需要实验,需要动手去做。

要想教有成效,就要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一是学量的理论知识作为知识储备。人的大脑就象是存放货物的仓库,要想从仓库里拿东西,首先得先存东西。如果不学习理论知识,脑袋空空,拿什么来“学以致用”?二是对学到的知识进行鉴别,有选择的吸收消化。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学生不能盲目的死读书,读死书,要学会学思结合,取之精华,弃之糟粕。三是活学活用、化学为用。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和在实践中能够学到新的知识,这需要细心、专心的思考,也就是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五、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我国古代推崇师道尊严,师生关系有严格的上下尊卑之分,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孔子却提出“当仁不让于师”的观点。他说,面对仁德和真理,就是老师,也不必谦让。这与现代教育论“师生平等”的观点是一致的。他批评弟子颜回对自己的盲信盲从:“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因为颜回对孔子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所以孔子认为他不是对自己有帮助的人。孔子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主张求学要积极主动,向各种人求教要不耻下问,这体现了他所说的“学无常师”。孔子还看到学生的“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不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而是与弟子平等融洽相处,甚至情同手足。为此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孔子“亦师亦友”的师生平等思想,对于我们在高等教育中构建民主平等与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学表明,教与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挥主体性作用,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教育效果。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学生也不再是服从者、被动的接受者,学生与教师处于平等地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平等交往。教师要给予每个学生同样的关爱,分配同等的教育资源,不能有偏爱和歧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成为顾问、交换意见的参与者、帮助发现矛盾的人,而不是只会讲大道理的人。

六、对孔子教育思想的评价

孔子有教无类的教学思想、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启发诱导的教学手段、学以致用的教学效能和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已不是一个个单一方面,而是有机的教育体系,它们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不能孤立地看其中的某一项。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它也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因素。比如在因材施教方面,孔子仅仅是根据每个学生的先天条件、性格或道德品质进行各种人文教育,并无学生在技术领域方面有所成就,这就体现了孔子教育内容的局限性;在启发诱导方面,孔子过于强调学生的知识和心理准备,未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容易错过教育时机;等等。这些都是受当时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背景及其个人思想的局限性所造成的。但仅仅从教育方面说,总体是倾向于革新的,对当代高等教育理念也有许多的启示,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确看待和利用它。

文化史研究专家柳诒徵是这样评价孔子的“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即使自今以后,吾国国民同化于世界各国之新文化,然过去时代之与孔子之关系,要为历史上不可磨灭之事实。”参加1988 年巴黎“面向21世纪”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会议的75位代表也提出了“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这么一条“面向21世纪”的建议。

七、结语

孔子是全世界公认的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是大变革时代社会矛盾的反映,其教育思想也丰富多彩,在传承有教无类的教学思想,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采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手段,追求学以致用的教学效能,创造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方面,给予高校教育教学很重要的启迪。对于还具有一定时代局限性的孔子教育思想,我们必须用辩证的哲学观点加以区别,科学地认识和整理,取之精华,弃之糟粕,创造性的给予它新的解释和重构,使之真正融入现代社会生活和现代教育文化,真正成为有现代生命力的教育资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 彭丽华.浅谈因材施教原则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5(24).

[2] 魏佳勇.传统启发式教学现代启发式教学之对比研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1(6).

孔子启发式教学篇(7)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孔子的教育思想促进了我国古代教育业的发展,所以《论语》中关于教育的这些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我们借鉴,它不但是一部承载了其教育思想的不朽经典,更是一部为我们提供学习方法、对我们现实有指导意义的不朽经典。

一、言传身教

《论语・子路》中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些话集中说明正己才能正人的道理以及正己的重要性。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特征,也是社会对教师行为提出的要求。因为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生就会在思想行为上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也是最有力的说服教育。那么作为教师我们怎样才能正己呢?《论语》也给出了我们答案。首先必须做到“学而不厌”,要不断地学习,不耻下问,要活到老,学到老。其次,“三人行,必有我师”。俗话说:“老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而作为老师的我们并不是圣人,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如今社会飞速发展,教育愈加重要,更需德才兼备、言传身教的教师。

二、因材施教

《论语・雍也》中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对于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告诉他高深的道理,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只能讲些浅显易懂的知识,也就是必须因材施教。《论语》中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教学中仍有借鉴作用。当然,时代不同,具体要求和做法也应有所不同。那么作为普通教师,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因材施教呢?有的老师认为当年孔子实行因材施教是因为没有教学压力,可现在呢,一个班四五十人,如果都实行因材施教,一人一个教法,那根本没办法教。诚然,我们不能像当年孔子那样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逐一去培养学生,但起码我们可以把自己班的学生分层。比如,我就把学生按照接受能力的不同分为了三个组。在平时的作业布置、课堂表现等方面做不同的要求,比如给接受能力较好的学生多布置一些拓展型题,而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我就会布置一些基础性作业。还有在课堂回答问题时,对于反应好的学生,我会让他们把问题回答得更详细更全面一些,而对于那些自信力不够的学生,只要他们站起来回答问题,哪怕只是对了一点,我都会加以表扬。所以,因材施教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你在平时的教学中多留心一点,就能发现学生的不同。再多一点理解,给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关照,一样能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也必定能像孔子一样受到学生的爱戴。

三、诱导启发

《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亦不复也。”“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予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

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再用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如果求学之人不能举一反三,也就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了。这句话体现了启发式教学的方法。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在这种启发式的教育方式下,孔子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有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善于在思考中学习,在思考中进步。

孔子的启发式教育对于我们现在很大程度上的“填鸭式”教学是有很大思考空间的。我们必须学习和领会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启发诱导,而不越俎代庖,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善于学习的人而不是被学习的人。

孔子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论语》是一部智慧之书。它不仅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也包含着丰富的伦理智慧,是一部中华民族的“人学”,无论从教育角度来说还是其他角度来说,《论语》都是值得我们去研读的一部智慧之书。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人民出版社,1986-03:3.

孔子启发式教学篇(8)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是聚徒讲学、整理古代文献。 概括起来,孔子的教育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道德教育,二是知识教育。在二者的关系上,他主张以前者为核心。孔子的教学方法可以集中归纳为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由博返约。他在长期的育人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其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思想的瑰宝。研究探索他的教学方法,对教师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理论的学习,也离不开教育实践,只有通过学习,不断成长,才能得到成长与发展。

一、孔子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

(一)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依循着自己的性向作最适当的发展,这也可说是现今老师们最理想也最希望达到的教学方式。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经验的核心,其它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则紧紧围绕这一核心展开。孔子本人并没有提出“因材施教”这个概念,宋学家、教育家朱禀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 :“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遂有“因材施教”的名言。虽然如此,孔子的教育实践确实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教育教学。

(二) 启发诱导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是教学过程顺利完成的关键。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并使之成为一种日趋完善的理论。孔子是我国古代启发式教学的首创者,也是世界教育史上启发式教学的创始人。孔子己经认识到学生积极性的重要地位,他第一次精辟地论述了启发式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当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教师才适时地诱导、引发,帮助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端正思维的方向,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 学思并重

学和思就像是一车的两轮,一鸟的双翼,是互相支持成长的。 孔子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随时都在指导学生“学”和“思”同时并进。 他的原则是老师举一,学生也要能够反三,老师导引问题的两端,而学生就要能够反思而执得其中。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他精辟地阐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他认为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乱而不明,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空乏而不实,没有进步。“学思并重”解决了学与思、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学生由于年龄和社会经验不足的原因,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能把发展思维与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必须教授正确的学习方法。

(四) 由博返约

孔子在提出教学过程中的“因材施教” 、“启发诱导”、“学思并重”这三个原则之后,又提出了“博学多闻”的主张,以此来解决教学的广度和深度的矛盾。他主张学生应当“多闻” 、“多见”, 知识面要广,才能适应社会。他带着学生周游列国讲学,虽然有热心政治的因素,但也不乏让学生多接触社会现实的苦衷。这与他培养适合于统治阶级选拔的人才这一培养目标是分不开的。孔子把当时正统的、比较有影响的诗、书、礼、乐作为教学内容,范围涉及政治、军事、礼仪、外交、文学艺术等等。他自己为能做到博学,经常多问多学,所以才成了多才多艺的人。

二、孔子对教师成长的影响

教师这个职业,俗话说是良心活,教师的职业生涯,就要象孔子投入毕生的精力与代价,和学生一起行影相伴,了结学生的喜怒哀乐。1、安贫乐道,热爱教育事业,是我们首先应该作到的,经济地位的显赫似乎从来与教师无缘,孔子带着学生周游列国,经常不被接纳,时有冻馁之虞。我们教师首先就要正确认识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教师的职业生涯是漫长而宁静的,我们倡导“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心态与环境。2、孔子还提出身教重于言教,以身作则的教育原则和强调教师的威信,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为人正派,以身作则具有稳定的人格特征要有强烈的与学生交往的意向,要有及时阐述思想的健谈风格,要有一贯的热情乐观的待人习惯。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孔子教育我们要实事求是,要诚实谦虚。教师的职业性格是诚实的,教师要诚实对待那些影响学生知识和生活的教育过失,并且勇于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教师在学生面前,也要学会道歉,教师的道歉将会重新获得学生的信任,教师坦率地承认错误的事实或不当的解释,不但能使自己诚实的品格得到具体表现,还能使学生的学习得到提高,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发展。4、终身学习的观念。孔子把一生都倾注与教学,教师要传播知识,就要先拥有知识,为了教书育人,必须知道的越多越好,学习要跟上时代的发展,要了解和掌握一门课程要虚心接纳别人的知识。

总之,孔子是我国古代史上第一位将毕生精力贡献于教育事业的伟大教育家,他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格局,贯彻了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整理古代典籍用做教育弟子的教本。他首倡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学思结合等的教学原则和方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不愧为万世师表。虽然孔子那一时期的教育与今天的教育在本质上有很大不同,但其中的有价值部分一直为后人所引用。我相信孔子的这些教学方法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有所帮助、有所启迪。我们应学习借鉴这些优秀遗产,其目的就是要古为今用,力争做一名优秀教师,教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如果广大教育工作者能从孔子的教学方法中求得教学真谛,我们的现代化教育将会飞速发展。

孔子启发式教学篇(9)

这几年,我们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继承我国优良的教学传统,运用现代启发式教学原则,活用教材,优化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孔子的教学法作一简述。

一、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也是世界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首先是教育的实践家,因此正是中国古代教学法的首创者和运用教学法的大师。

孔子所生活的时代正是奴隶社会日趋灭亡,封建社会日渐建成的激变时代。在教育方面,随着封建的经济与政治力量的增长,原由奴隶主统治阶级垄断的官学也日趋没落,而私学迅速兴起(即由“学在官府”至“天子失官,学在四夷”)。这就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各阶层的人通过求学获得参与社会变革才能的强烈需求。在这一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革命中,孔子力树“有教无类”的伟大思想,创立私学,并坚持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伟大精神,终生培育人才,收弟子三千,出贤人七十二,取得了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最杰出的成就,成为万世师表。

孔子及其弟子的重要活动和言论,由弟子及再传弟子记载成为《论语》一书(大约成于春秋战国之际),全书共有二十篇,以孔子的言行为主,也夹杂有弟子的言行,是无系统的语录和记事体裁。全书的记载内容有509条,其中有关教育的言行371条,而孔子本人及其弟子的教育言行实录,也正是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的最重要的材料。

在《论语》中可以发现孔子一列首创和运用的著名的教学法,他开创了启发式教学的先河。

启发式教学法――即启发教法,孔子对它的精辟论述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南宋朱熹在他的《论语集注》中对孔子的论述给予了这样的注解:“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发其辞。”由此可知,“愤”与“悱”是属于学生方面的,“启”与“发”是属于教师方面的,而孔子对这一方法的要求是:教师的启与发式以学生的愤与悱为基础而进行的(愤与悱又相互影响,即思维的活动与语言的活动互相激发),没有学生的愤与悱,就不能有教师的启与发,即愤而启,悱而发。如果教师给学生举出某方块上的一个角落(解释),学生不能由此类推得知其他的三个角(解释),那么这说明学生没受到启发,就不必再启发了。

由于孔子的启发法针对的是学生在思维和语言两方面活跃起来的智力的高涨状态,并且及时抓住时机――立于这一状态的顶峰之上,开通学生的思路和引顺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活动如火得风助,收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并给予了学生全面、深刻的影响。所以,孔子的学生颜回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己。”(《子罕》)其中“夫子循循然善诱人”一语,就是颜回从学生的角度给予孔子的启发法最精妙的对证。

孔子的启发法是一种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的成功的教法。启发式教学,无论怎么个形式,总是旨在运用最佳的信息输入方式启发学生,使其通过自己动脑、动手、动口获取知识,练就技能,发展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断地接受信息反馈,进行纠偏、指引,直至学生自我完成为止。这种教学目标行为,输入方式固然重要,但如何对待信息反馈,则是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对前者,所作的研究已不少,且有成效,但许多经验之所以未能推广,一些实验忽又中断,恐怕就与对后者的研究不足有着重要的关系。

二、现代启发式教学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

本人在多年的思想品德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继承了我国优良的教学传统,运用现代启发式教学原则活用教材,优化教学法,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1.兴趣动力

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学习就能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爱学”到“会学”,再从“爱学”到“乐学”,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其生动活泼地学习。

2.巧置悬念

启发式教学的主旨是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加强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引导,常用提问,而提问要有悬念。所谓“悬念”,就是指挂在学生思想上的问题,强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它是根据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的富有启发价值的问题。

3.创设情境

它包括主客观因素,是由对社会生活、自然环境进行提炼和加工而得的现实的、模拟的或想象的典型情境。启发式教学要能够充分利用情境的暗示和启迪作用,让学生有想象的广阔空间。在《融入新集体》一课讲到团结就是力量时,放“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动画故事创设一种“团结就是力量”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耳闻目睹,感悟更深刻。这时教师精心点拨,以心造境,在学生想象中,达到情与境的和谐统一。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内心情感,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启发了学生的思路,从而达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

4.环环相扣

课堂提问是一门教学艺术。问题不能孤立分割或支离破碎,提问不能零敲碎打或信手拈来,应当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把问题与问题焊接起来,形成启发式的“教学链”,建构课堂提问系统工程。教师要循循善诱,循序渐进,一层一层地启发,从而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知识的认识。

5.温故知新

温故知新是孔老夫子的优良教学传统之一,也是现代启发式教学的经验总结。“故”是“新”的基础,“新”是“故”的延伸。思想品德教材,每一课之间都有其内在的联系,节与节之间也有着紧密联系。启发式教学要在新旧联系中,运用旧知识来巩固和加深新知识的理解。

6.迁移活用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各科教学都要指导学生把已经获得的知识运用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因此,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而且要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学生学习知识目的在于应用。启发式教学既要启发学生学,又要启发学生用,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之,《论语》中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加以现代实际形成了林林总总,方方面面。现代启发式教学有利于加强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深入了解学生,因材施教,采用多种启发式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思想品德的课堂效率,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程与教学概论.1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02.

[2]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01.

[3]施良方.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1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08.

孔子启发式教学篇(10)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两千多年以来,他的教育思想经过历史的洗礼和实践的检验,精华部分已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笔宝贵财富,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辉。在21世纪的今天,我国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的压力。我们可以运用孔子的这一教育思想对照当今我国的教育,从中吸收营养,从而更好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

一、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

孔子在开办私学时,开创性的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这个办学方针不仅指导着他的实践活动,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有教无类”的理解是不分阶级贫富和种族,人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力。我们现在虽然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义务教育,但并未做到“有教无类”,教育不公的现象广泛存在。

首先是城乡之间存在着教育不公,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经济日益呈现两极分化,在教育资源、教育投资上城市占有明显的优势。城乡教育的不公与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正好背道而驰。

其次是在课堂中存在着不公,教师在课堂常常不能同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常人为地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只对尖子生情有独钟,对差生却漠不关心。对学生的评价也常常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唯一评价的方式,唯成绩是上。这种课堂中的不公与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也相差甚远。

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用之贯穿于日常教育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孔子的因材施教指的是从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其个性特点和具体要求来进行教育。

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因为都是班集教学,一般人数众多。教师进行教学时,通常是对所有学生采取统一的教学方式。由于不同个体和性别的学生存在着身、心两方面的差异,不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孔子所提倡的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将是这一现象得以解决的有力法宝。首先是要确认“材”然后再具体施教,确认“材”就是对学生的评估,对学生进行评估应以加德纳的多元智力为基础。因材施教是指面向全体学生,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相应的教育。

三、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

孔子也是世界是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孔子认为不论培养学生知识或道德,都要建立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这样通过对问题加以思考,获得切实的领会,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孔子提出了“启发诱导”的教学方式。孔子的这种启发式教学包含三个基本要点:第一,教师的教学要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的领域,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去思考问题,并力求能明确地表达。第二,教师的启发工作以学生的积极思考为前提条件。第三,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发展,能从具体事例中,概括出普遍原则,再以普遍原则类推于同类事物,而扩大认识范围。启发诱导的教学方式在当今的教学中仍是必须应采用的教学方法,启发诱导的这种教学方法在当前仍具有现实意义。

我国现在的教学过程,由于过分追求升学率,强调知识的死记硬背,所以老师经常将学生仅仅视为知识的“容器”,而采用注入式、满堂灌的教育方式,这与当前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在教学中运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式将有力的改善这一现状。这就要求教师先要吃透教材,对自己所要教的课做好精心准备。然后教师在教学时才可灵活运用启发诱导的方式,激发学生动机,启发其思维。在教学中应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对有见地的发言要充分肯定,鼓励创新思维,鼓励个性发展。对理解有失偏颇甚至理解错误的学生,不要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要给以鼓励,给予正确引导。最后,教师应对学生所发表的意见进行画龙点睛的讲解分析,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达到事例贯通,举一反三。

四、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孔子一直主张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他在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从没有把自己高高凌驾于学生之上。他总是出现在学生中间,或与学生结伴出游,或同他们一起席地而坐,许多教育活动就是在这种民主平等的气氛中展开的。同时,孔子认为学生可以启发自己,也显示了他对待学生民主平等的精神。《论语》中记载,子夏因有疑问而提出问题,得到解释的同时也启发了孔子,子曰:“起予者商也!”。孔子还说了:“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这里面就包含有“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民主平等的师生观。

真正的教育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之上的。要做到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首先是树立新的学生观。作为教师要把学生作为一个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独立个体和发展中的人。承认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有自己的优势和潜力,所以教师应对学生一视同仁。要重视每一个学生,重视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在打破学生心中那种“师道尊严”的思想。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或不足,以打破学生对教师权威的崇拜心。在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交往中,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愉快地获取知识,获得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社会性,从而真正促进学生个体的可持续发展。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还要建立以对话为基础的新型教与学的关系。教学中的对话不仅仅是指师生双方狭隘的语言交流,而且是指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和沟通。这种对话为基础的新型教与学的关系,打破了教师进行教学灌输,学生进行机机械学习这种师生间不民主平等相处的局面,从而开创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上一篇: 社会教育的作用 下一篇: 关于借钱的法律知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