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特点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03 14:36:30

从众心理特点

从众心理特点篇(1)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6-0020-02

1高校新闻受众的结构分析与群体定位

受众是传播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信息传播过程中处于“受”的一端的所有人,包括文字传播对象的读者,音响传播对象的听众,画面传播对象的观众等。高校新闻受众是受众的一部分,指的是通过校园新闻媒介获取新闻信息的人。

和社会传媒受众的零散无序、层次不一、缺乏共同文化背景的特征相比,高校新闻受众这一群体数量相对固定、层次较为清晰,主要包括:教师、在校学生、在校学生家长、校友、管理和教辅人员、校际交流单位、高考学生及家长等几个层次,并且每个层次的文化背景基本相同。其中,在校学生是高校新闻受众的主体;学生家长是重要的外部目标公众和学校形象的重要评价者、宣传者;校友是外部目标公众中的优势资源,是具有权威和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受众群体。

西方的“受众本位论”学说,注重受众的需求和传播效果,但是一味以受众为中心可能导致文化品位的降低,以媚俗来满足受众的低级趣味,扭曲了新闻价值。高校是中、高级知识分子的集中地,高校新闻受众的主体是已经接受或者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他们大多思路开阔、思想活跃,知识结构、政治素质、文化水准、鉴赏水平较高,思辨能力强,因而对高校新闻的期望值较高。他们希望从校园媒体中获得的信息富于思想性、知识性、学术性、趣味性,因此在编辑高校新闻时,不存在“受众本位论”的负面影响,相反,高校新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恰恰是因为不能满足受众心理所导致的。因此,高校传媒必须充分了解受众的心理需求,才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展宣传工作。

2高校新闻受众的心理需求

1新闻的时效性和受众的求快心理

先知为快,无疑是受众接受新闻传播时的共同心理。在信息时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这种心理更加突出。新闻工作者报道的新事物、新问题、新人物、新技术、新知识、新经验,是受众想要了解未知、应知、欲知事物的共同需要。从心理学上讲,新事物更易激发大脑的注意神经元与其发生反映,因此人们对新鲜事物较为容易产生注意力的集中指向。由于抓住了“先入为主”的心理因素,简洁明快,先发制人,给受众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就能赢得广大受众的关注。

2新闻的价值性和受众的得益心理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受众接受新闻的最基本动机就是对信息的渴求,希望新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受众知晓信息的需求,从而了解自身周围事物的变动。随着社会文化、信息交流的快速发展,社会变动速度加快,新事物不断涌现,需要人们不断加以学习和掌握,人们对社会的关注度和参与社会活动的程度空前提高。有史以来,人们从未像当今社会这样与信息发生如此密切的关系,没有丰富的信息支持,要想获得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能得到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信息,就能得到人际传播的主动权,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3新闻的循环性和受众的求变心理

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刺激物的新异性是引起注意的重要条件之一。这种新异性能够唤起更长时间和更强烈的视觉注意以及更大的好奇心。由此可见,追求变化是人们接受与欣赏过程中的固有心理。但是,校园生活归根结底还是不同于社会生活的,它多以学年度为单位,许多教育教学活动、文化活动的周期性循环特点显著。[1]面对重复性题材,编辑往往套用以往报道的写作模式,只是在去年的基础上变更活动的时间、地点、受访人物姓名等,内容则大同小异。这种“新瓶装旧酒”的报道处理方式使得校园新闻失去新鲜感,毫无变化,必将失去受众的关注。

4新闻的接近性和受众的求近心理

受众的求近心理是说“受众对于自己所熟悉的新闻容易产生亲切感,并给予更多的关注。”[2]这表现在两个方面,心理接近(新闻事件与受众利害关系的远近亲疏程度)和地理接近(新闻发生的地点与受众之间的空间距离)。心理接近对新闻关注度的大小起决定性作用,新闻事实与受众的心理越接近,新闻越受关注;地理接近对新闻价值量的大小起限制作用,地理距离越接近,新闻越受关注。

受众之所以有求近心理,从完形心理学上讲,是因为人们在感知事物时往往趋向于把相似的东西视为一类,归并在一起。因而,被受众所熟悉的事情总是更容易把它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使人感到亲切、可信,而且理解起来也更为快捷、深入,从情感上更容易引起共鸣。

5新闻的审美性和受众的求美心理

心理学把求美视为创造心理之一,认为人们对美好事物有着特定的心理指向,在对美的追求和欣赏过程中人们能够得到极大的心理满足并产生愉悦和欢乐的情感。美好的事物总是让人们倾心向往,对美的追求也是人们不懈努力的方向。因此,受众在接受信息时,目光往往会注意那些优美动人的表现形式。审美心理学认为“美感有种种特征,但其最终的结局或效果却是一种特殊的快乐。当人们怀着浓厚的兴趣去欣赏一件艺术品或某种自然美时,并不是为了满足一种基本生理需求,而是为了满足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从而沉浸到一种无比快乐的精神境界中去”。因此,对于接触高校新闻的受众来说,在满足信息需求的同时,也会进一步产生满足自身审美的需求,力图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从受众心理需求出发,对高校新闻编辑进行创新

1增加新闻的时新性,满足受众的求快心理

新闻的事实越新,越能引起受众注意。对于广播、网站、电视等更新周期较短的校园媒体来说,时新性表现在新闻事实在时间上是新近发生的。事件发生与新闻报道之间相差的时间越短,新闻越有价值。但高校新闻受众与社会新闻受众相比,绝大多数时间或在上课、自习、实验、实践,或在授课、备课,能做到即时浏览新闻的人数十分有限,因而新闻也可以此为依据呈阶段性,除了重大要闻应在第一时间更新外,其他在时间上有一定适应性的新闻可在上午下班或下午下班前,从而有更多时间精心制作,提升新闻稿件质量。

对于出版周期较长的校报、校刊等而言,应在新闻的深度、广度上做文章,运用专题、特写、调研、评论等题材,弥补出版周期长的局限。

2降低新闻的宣传性,满足受众的得益心理

高校媒体大多受各高校党委直接领导,成为高校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党政的“喉舌”,新闻报道往往就是学校决策层工作活动的情景再现,会议类报道占据了高校新闻的半壁江山,不少稿件都含有未经加工过的一些工作总结、经验介绍、领导讲话等内容,新闻报道的宣传性强于价值性。

高校新闻受众,特别是作为主体的大学生们总是厌恶枯燥、刻板的信息,对于正面的宣传有着本能的排斥和反感。因而,高校新闻既要有政治的严肃性,又要不失都市报的生活气息;“既要成为师生们的良师益友完成育人功能,又要做师生员工的知心人以传递信息”[3];既要重点宣传学校的各项政策制度,又要大力追求受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应合理把握稿件的软硬程度,既不能粗糙、生硬,又不能从整体上降低高度,应从各种会议和活动中筛选出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信息,如学习安排、教学改革、后勤服务等。同时还要特别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报道师生最关心的事情,为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使他们真心实意地去关注校园新闻。

3变换新闻切入点,满足受众的求变心理

弥补校园新闻的周期循环性特点,应做到政治性、文化性、知识性和可读性的高度统一,体现正确的导向,彰显鲜明的特色,紧紧抓住学校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抓住典型的、有价值的活动,从宏观起步、从局部入手、找准切入点,进行具体、深入的采访。

校园生活虽然有着自己独立的生存法则和运行体系,但同时也是丰富多彩的。许多看似平常或重复发生的事件,却蕴含着不同的特点和意义,要结合校内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使一些枯燥无味的新闻变得鲜活起来,形成鲜明的新闻风格,提升新闻的可读性。

4贴近校园生活,满足受众的求近心理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就是基于受众的求近心理。高校应打造朴实的传媒特质,使广大受众感受到报道的内容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首先,要从报道角度入手,把镜头对准广大师生员工,而不仅仅是学校的领导或部门身上,要多报道与受众密切相关的事情,让他们读到更多存在于身边的新闻元素。其次,要注重语言的平实,不要刻意追求华丽的修辞与新闻专业用语,力争让受众们能够轻松理解、一目了然。

5注重图文并茂,满足受众的审美心理

高校传媒中报纸、网站的传阅率、点击率相对较高,原因之一是因为这些载体更容易体现“形式美”。传播趋向表明,受众的接受观念经历了从文字报道中获取信息从文字与图片中获取信息从独立的新闻图片报道中获取信息的变化,“读图时代”已经在悄无声息中来临。图片强化了新闻与生俱来的“真实美”,对于一些来不及详细采访但又要及时满足受众知情权的新闻事件,就可以用现场感很强的图片来表述,同时注意字体、标题的大小间隔和色彩的运用,就能使受众在浏览中产生分明、舒畅的视觉效果。〖HJ*3/4〖HJ

参考文献:

从众心理特点篇(2)

2011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近年来,随着中国的物质生活水品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展和宣传中国文化也愈加重要了,慢慢被提上了国家日程。电影作为位列文学、戏剧、绘画、音乐、舞蹈、雕塑之后的第七大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文化产业GDP中的佼佼者。例如2008年,中国电影总票房收入达到43亿元,其中国产电影的贡献超过60%。而电影预告片则是电影传播的广告和起始。一部好的能够准确抓住观众心理的电影预告片对于影片的宣传,票房收益的提高和奖项的获得等都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因此,对于电影预告片广告策略的探索和研究就势在必行且必不可少了。

一、电影预告片的特点分析

所谓“电影预告片”,即“提前告之”,通过某种途径让目标受众提前获得想推出的影片的相关信息而制作的短片,从而使受众产生相应的回应(李娟娟,2009)。从该角度而言,电影预告片是一种特殊的商业广告。它就是为了给消费者(即观众)提供影片信息,迎合其喜好,吸引观众注意力,从而勾起消费欲望并引起消费行为,即会买票看这部电影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因此,电影预告片实质上是电影制作商为了让影片大买产生尽可能多的票房收益而制作的商业广告。

作为商业广告,电影预告片具有宣传性产品广告所具有的共性,例如,其目的,内容,传播渠道等与产品广告一致,但它也有独一无二的特性。首先,与产品广告相比,电影预告片无法在产品本身的功能和价格等物质性特点上大作文章。产品有它的使用功能,也可以在价格或者技术上进行广告宣传。但是,电影作为文化产品,其功能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也无法与其他影片在制作价格或票价上做比较来吸引观众。其次,不完整性是电影预告片的一大特点(刘倩,2011)。预告片一般在150 秒左右,是在对电影的剪辑和拼接的同时,对整部影片的故事剧情及亮点元素进行极大的压缩,使悬念设置达到高潮时戛然而止。观众在观看预告片的时候,不断地在思考,在联想,而故事情节的不完整性和高潮的戛然而止会加剧其好奇心理,促使观众去消费。另外,预告片通常会省略影片的开头或者结局部分来制造悬念,将观众的好奇心最大化。再者,作为预告片,通常会把突出现实的热点话题作为卖点之一。例如,反映自然灾害的《唐山大地震》,纪念建党90周年推出的《建党伟业》等。最后,有统一的标准来评价预告片的好坏,即电影的票房。

那么,在电影预告片的制作过程中,创作者们可以参考它在产品广告上的共性和独一无二的特性,以之作为基本的创作要求。

二、从受众群体角度分析电影预告片广告设计策略

电影按照题材和主题可以分为悬念片,灾难片,动作片,恐怖片,动画片和纪录片等等。其分类众多,无法一一分析,但是就像不同品牌的化妆品会推出重点面向不同年龄层次的产品一样,不同类型的电影所重点面对的受众群体的年龄层次也不一样。恐怖片很少会把主要市场放在儿童上,怀旧性的电影也不会把大量精力花在向年轻人推广上。每个年龄层次的心理特点,生理特点和人生阅历等决定了他们关注和喜爱电影的重心不一样,因此,不同类型的电影会根据不同年龄层次的受众群体的特点推出其最具吸引力的电影预告片。

首先,我们对儿童的特点进行分析,看看能吸引他们的电影是怎样成功抓住他们心理进行宣传的。从生理角度而言,儿童身体处于成长期,许多器官和功能都还未发育完全,所以恐怖片对于他们而言还为时尚早。从心理特点和人生阅历上而言,儿童想象力丰富,模仿能力强,对于事物的接受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人生阅历简单,思想单纯,不适合接触爱情片,灾难片等。而动画片却非常符合儿童的这些特点,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可爱幽默,画面色彩鲜艳,故事情节简单,结局所反映的往往也是简单明了易于接受的道德观念。动画片首先从整体上顺应了儿童的特点,那么它的预告片要注意怎样抓住儿童的吸引力呢?最重要的是要抓住儿童特点,凸显视觉效果的重要性。对于儿童来讲,幽默风趣的语言,色彩缤纷的画面,可爱的人物形象,丰富的想象比电影情节更具吸引力。从已经发行的动画片的预告片来看,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都是预告片设计者重点着墨的地方。

然后,作为电影消费市场的主打群体,年轻人吸引了电影制作商们最多的眼球。据不完全统计,市场上推出的约75%的电影所针对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年轻人。年轻人生理和心智上已经发育完全了,经济上的独立也给了他们更多享受电影的自由,他们渴望知识,爱好猎奇,相信爱情,努力奋斗,希望得到更多的肯定。他们大胆,充满活力;他们浪漫,制造爱情的完美邂逅;他们勇敢,敢于承担,也敢于挑战;他们冲动义气,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因此,电影中的绝大多数类型的主打群体都是他们――年轻人。要抓住他们的心理,预告片不能仅仅只把目光放在视觉效果的冲击上的,更多的要注意故事情节的曲折新奇和吸引力。另外,预告片上映的时间和预告片的长度也要在考虑之列。例如,在情人节时推出浪漫的爱情电影的预告片,在新年的时候推出贺岁片等。

最后,对于中老年人而言,他们更多的重心都放在家庭上,因此,家庭和怀旧片是他们的首选。同时,他们社会阅历较为丰富,对于历史的背景和历史事件人物等也有特别的情怀,针对他们所推出的历史片易勾起他们对于过去时光的回忆从而产生更进一步的行为,即买票去电影院体会。

三、案例分析

1.基于电影预告片特点的案例分析

案例:电影《建党伟业》的预告片

整个预告片时长143秒,背景音乐是激昂人心的,但是台词的音量远高于音乐,因为那些台词都具有十分明显和丰富的时代特色,例如“革命万岁”,“打倒溥仪”等等。那些台词对于经历过那段历史时期或者了解那段历史时期历史事件的人都有特殊含义,较易引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另外,演员的着装和造型设计上也符合时代背景,体现了时代特色。当然,作为反映战争时期的电影,战争场面是不可忽略的部分。预告片整体上以时间为线索,节选和反映的都是历史上影响力很大的事件,如宋教仁被刺杀,袁世凯做皇帝,学生游行反对二十一条等,这些事件广为人知,更易引起观众观看影片的怀旧心理。上映时间正值建党90周年,充分利用了环境氛围对影片的促销作用。另外,不得不提的是,这部预告片同时也采用了产品广告中的明星效应来作为广告设计策略之一,无论是演员还是导演都是在演艺圈精挑细选的知名人物。

基于电影预告片特点的广告设计策略主要包括以下这些方面:其一,突出电影主题与时代热点的联系,利用环境氛围来为电影做宣传。其二,注重电影预告片的不完整性,通过起因或者结局的缺失来制造悬念,引起观众的好奇心理而消费。最后,恰如其分地运用明星效应来增大电影的知名度。

2.基于受众群体特点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电影《狮子王》的预告片

整个预告片时长90秒,音乐激昂,令人欢欣鼓舞;狮子和各种动物的形象设计上可爱幽默,色彩鲜艳;整个预告片的制作基本上是忽略了故事情节的描述,主要以对于电影画面的剪接,例如,宽广草原上在动物们的正注视下仰起头的狮子,闪电和阳光照在雪山上的对比,狮子王辛巴和同伴在绿色的丛林中行走等来构成内容。整个90秒的预告片简单明了,以画面感和视听效果迎合儿童的喜好,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因此,该影片受到各国儿童的喜爱并取得了超过7000万美元的总票房收入,创下了狮子王辛巴的经典形象。

案例二:电影《剪刀手爱德华》的预告片

整个预告片时长128秒,背景音乐轻盈曼妙,浪漫而引人入胜;第一个画面就是剪刀手爱德华被发现。破旧的城堡,黑暗的楼梯,剪刀手爱德华虽然带着几分狰狞,但是却能一下子吸引年轻人的注意,使他们思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是下一个画面立马转到了爱德华正在用剪刀手做冰雕,雪花纷飞,女主角在跳舞,十分唯美。接下来是科学家给爱德华一双剪刀手,但是一秒后又到了爱德华在社区的生活――做精美绝伦的园艺,给狗和主妇们理发。紧接着又跳转到爱德华和女主角的拥抱,以及一个人在城堡。通过这些画面的跳转,观众的好奇心被最大化,他们似懂非懂地知道这个故事是关于剪刀手爱德华回到社区生活的故事,但是和女主角之间发生了什么,最后结局如何等却又不明晰。对于故事情节中结局和中间细节的省略,剪刀手爱德华的特殊形象,唯美浪漫的画面,以及巧妙将倒叙和插叙结合在一起的叙事方式,使整个预告片能牢牢抓住年轻人的好奇浪漫的心理特点。这部影片虽然是1990年上映的,但一直到现在都广为年轻人所热爱。

基于受众群体特点的电影预告片的广告策略则主要侧重于紧紧抓住且牢牢扣住不同受众群体的特点,例如儿童心理单纯,重画面感而轻故事情节;年轻人追求浪漫,有猎奇心理,因而故事情节的设计要更具吸引力;中老年人的怀旧情结。要使此类电影预告片达到最佳的营销效果,其广告设计策略就需要以满足这些受众群体不同的心理需求为宗旨。

四、总结

了解电影预告片的定义及特点,并从受众群体角度分析了电影预告片如何准确抓住观众心理,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其一,电影预告片要注意信息的不完整性(无开头或无结局),从而牢牢抓住观众的好奇心理。其二,电影预告片突出的主题需要与现实的社会热点问题有一定的一致性,利用现实情景氛围来为影片造势。其三,针对受众不同的影片,其预告片需根据受众的特点对不同的着重点进行宣传。例如,儿童片的简单明了,历史片的怀旧。最后,制作商要尽量从成功的预告片中学习借鉴,从而准确抓住观众心理,促进消费行为。

参考文献:

[1]李娟娟.论电影预告片的广告特性[J].电影评介,2009(16)

从众心理特点篇(3)

从传播者角度来看,《非你莫属》节目制作方对受众需求判断准确,节目定位清晰明了。

《非你莫属》根据自身节目的性质,根据受众年龄定位节目风格,强调个性的张扬与竞争合作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了传播者的判断能力。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人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会存在主要的心理矛盾,广播影视节目应该反映这些矛盾并引导受众正确处理。对于处在人生选择时期的求职者来说,他们面临的主要矛盾自然与就业、人生价值、社会归属等问题相关,《非你莫属》准确判断节目参与者以及受众的心理,清晰定位节目内容和形式,节目主持人在求职者遇到困惑和迷茫的时候会给予引导和帮助,充分把握了受众的心理特点。

从节目形式上来看,作为一档电视真人秀节目,《非你莫属》采用求职者陈述,老板点评,主持人引导的方式,给受众提供了关于职业发展的信息,在受众的人生规划和职业发展方面给予一定的启发和引导,满足了受众的兴趣。

二、主持人体谅求职者,节目以人为本

从节目参与者来说,主持人善于发现选手的闪光点,安抚选手的情绪。以2013年6月9日的节目为例,面对求职者“我们世界观时间不一样”的调侃,主持人能够很好地安慰:“适当的玩笑”让其“放松”。对于节目中求职者和老板之前产生的意见不一致或者沟通问题,主持人能够给予及时沟通调节和解释,达到了较好的移情效果。

从节目内容方面来看,无论是“自我介绍”、“天生我有才”、“别对我说谎”和“谈钱不伤感情”的四个环节还是节目中的言论、观点都较好地实现了移情,能够照顾到求职者和受众的心理。媒介内容设置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受众的需要,根据受众心理和需求设置节目内容,便是节目照顾受众心理的表现。此外,节目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就业问题,内容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表现出其与百姓同呼吸,共命运的意识,具有良好的移情品质。

三、节目内容新奇实用,吸引受众注意

1、节目内容新奇独特,容易引起“围观”

在《非你莫属》节目中,表现最突出的是信息的新颖性和奇特性。

以2013年6月9日的节目为例,选手的个人经历、语言风格、行为方式所传递的信息具有极强的新奇性。第一位求职者之前的职业成为众多老板和主持人热议的话题,其藏獒媒体主持人的职业以及求职者向观众讲述的“圈内”规则和从业环境,对于许多观众来说可以说是闻所未闻,这样的信息具有相对新奇性,自然会吸引观众的注意。而节目中另一位女求职者在场上的穿着打扮、言语谈吐同样引起广泛讨论:求职者坦然地讲述自己的打架经历、早恋经历,在场上不假思索的“直言不讳”引起了主持人、现场老板们的讨论。可以说《非你莫属》节目中的许多信息对于观众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性,而对于这些新奇的信息和事物,观众在观看的同时很容易完成一种类似于现实的“围观行为”。

2、节目内容的实用性

此外,相关的受众调查显示,以下内容特别吸引受众:1、紧扣社会关注的热点;2、内容丰富、信息量大;3、知识含量大、有保存价值;4、见解独特;5、贴近生活,实用性强;6、其他方面。《非你莫属》主要受众是那些刚刚踏入社会需要寻求工作的年轻人或者参加工作多年、希望寻求改变的人。对于这样的一个群体,观看节目的焦点自然集中在如何迅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老板认可以及如何在自己的行业内有所提高。从以上特点来看,《非你莫属》节目关注就业问题,紧扣热点,其节目信息丰富,涵盖用人单位要求、面试技巧、职业规划、职位升迁等诸多方面,贴近百姓日常生活,吸引了受众的注意。

3、节目信息容易被记住,有利于受众延迟学习

节目中所传递的有关职场和人生规划的信息生动有趣,节目参与各方语言风趣幽默,很容易被受众记忆。通过老板和求职者的现身说法,主持人和观察员的倾听与引导,节目中的面试技巧、规划原则、职场经验等有用的信息变得生动有趣,实用可信,能够在受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当受众在日后的生活和职场中遇到相关的问题或困难时,很容易通过自我调节的方式,将自己之前记忆的经验和行为模式外化出来,从而顺利实现自我期待和完成人生的规划与转变。

四、节目满足受众的需要

传播研究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将受众成员看成具有特定需要的人,他们基于特定需求的动机来使用媒介,接触媒介,以使得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节目为受众提供的信息满足了受众的需要从而使受众保持对节目的忠诚度和关注度。可以说,受众的需要,为受众关注节目提供了内在动力,也是节目内容形式不断优化的主要参考要素。

1、满足受众的娱乐需要

媒介具有娱乐功能。《非你莫属》作为一档电视真人秀,满足了受众的娱乐需求,从而获得较好的收视率。传播心理学认为受众心理不平衡产生的紧张不安需要宣泄和释放,于是产生了调剂生活的需要。就《非你莫属》而言,节目内容对于受众具有同一性和接近性,更容易获得职场中奋斗者的青睐。在观看节目的同时,相对于求职者而言,受众处于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通过他人面试求职的经历获得经验和信息。另外,求职者闻所未闻的人生体验、独特的工作经历、令人新鲜的言论和怪诞有趣的行为方式对于许多受众具有新鲜性,超越了个人生活范围,这也使受众好奇心得到满足,获得生活的调剂,从而实现娱乐功能。尤其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那些身处职场,压力巨大的人来说,通过这样一个新鲜有趣的电视节目可以获得关于职场的另一种体验和角度,压力得到了一定释放。

2、满足受众的社会化需要

从个体成长的特点来看,我们处于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中。通过大众媒介及其提供的内容,受众可以获 得消息、知识、技能和判断的标准,进而不断学习,更好地扮演社会角色。

作为一档求职类节目,受众通过观看求职者的表现,参考求职者的个人经历和观点,可以获得信息甚至是技能,从而有利于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职业发展。通过主持人的引导,观察员的点评以及诸位公司老板的发言和交谈,无论是现场求职者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都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更准确客观地评价自身的能力和潜质。一定程度上来说,节目传达的综合信息能够提醒受众将自己的行为纳入社会的范畴和社会角色中去,帮助受众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从而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扮演好自身的社会角色。

3、满足后天习得的需要和成就需要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意义在于他的人文主义精神,这一理论关注人的最基本需要,对分析受众心理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使用马斯洛需求理论分析传媒产品在满足受众需求方面的作用,将有助于探讨节目与受众在心理学层面的互动关系。

从《非你莫属》受众的年龄层次和社会地位来看,受众是具有求知需求的,尽管他们更多追求的是技能、理念以及间接经验的获得,但这仍然属于较高层次的求知需要。受众的习得性需要促使他们产生了后天继续习得的需要,而这种需要是以自我实现为目的的,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

在教育心理学中,班杜拉曾提出过“替代性强化”的概念,即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强化。对于受众来说,《非你莫属》节目也达到了这种“替代性强化”的目的。与现场求职者相比,广大电视观众收获最多的应该是关于求职应聘的间接性体验。场上睿智冷静的主持人,经验老道的行业招聘者,专业耐心的旁观者,现场观察员,各行各业的求职者在节目中针对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等问题进行多方互动与沟通。受众可以从这些人的交流、沟通甚至是争执中获得更多有利于自己的信息,并有意无意地仿效那些成功做法来应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节目很好地关照了受众的后天习得需要,传递的信息有利于受众吸收他人经验,汲取自身所需的知识和信息,满足后天习得性的需要。

结语

从当今的社会心态来看,人们越来越注重公平竞争、良性竞争的社会秩序,职场中的人们越来强调自我价值的彰显和发挥,注重自身潜力的挖掘,《非你莫属》节目则很好地观照了受众的社会心态。另外,节目中求职者的言论和个人经历常常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通过各位老板和主持人的交流、评价与引导,《非你莫属》节目对当下的共性问题进行探讨,为受众提供了感兴趣的信息和可以借鉴的经验。可以说,在深刻把握受众心理的同时,节目通过对社会共性问题的讨论、引导,很好地关照了社会心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情怀,受到电视观众的广泛喜爱,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参考文献

①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②林之达:《传播心理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从众心理特点篇(4)

关键词 生活经验;政治课堂;消费心理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5-0096-02

一、背景分析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高一学生已经参与经济生活,在实践中已积累了丰富的相关经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引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以此为教学起点,既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政治课堂的生活气息,又能将抽象的理论生活化、具体化,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知识、获取智慧、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能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合作探究的意识。

二、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明白了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物价等因素会影响消费,这些因素对消费者而言是外在的、无法随意改变的因素,可称之为客观因素。除此之外,消费还受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这些主观因素是什么呢?

师:(教师随机请起一位同学)你穿的这件衣服是自己买的吗?

生:是的。

师:为什么选中这件衣服呢?

生:因为它的款式与众不同,穿着它不会轻易撞衫(生笑),而且我喜欢红色,红色让我很有激情,还有重要的一点是不贵(生笑)。

师:可见,看似简单的消费活动其实是大有文章的,大家消费时都会考虑一些问题,会伴随着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这些思维活动反映出个人的消费心理,是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最终“出手”还是“不出手”在很大程度上受这些心理活动的影响。

师:消费时追求与众不同、展示自己的个性是求异心理的表现;考虑物美价廉且适合自己是求实心理;如果跟着潮流走,看别人买什么自己就买什么则是从众心理;如果出于炫耀而一味消费名牌则是一种攀比心理;偏好某种颜色款式等是偏好心理,还有求安心理等。其中,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和求实心理对消费行为有着广泛的影响,如何看待这几种主要的消费心理呢?

(学生阅读教材第20-21页的内容,分组讨论完成下列表格)

(学生讨论成果展示)

第一组: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是跟风随大流;有的起积极作用值得提倡,有的起消极作用不值得提倡;要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列举的事例有:当前的低碳消费热、全民健身热等对社会及个人都有利,值得提倡;对于中学生而言,若盲目从众吸烟酗酒等消费则不值得提倡。

第二组: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是:与众不同、标新立异;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但要考虑社会的认可和代价;不提倡过分标新立异。举例:张爱玲生前爱穿奇装异服,旗袍外穿短袄被近几年的流行时尚借鉴;多年前赵薇的军旗装事件。

第三组: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是从众攀比;这种消费心理不健康,不值得提倡。举例:莫泊桑的《项链》,中学生压缩吃与学习的支出一味追求名牌商品的现象。

第四组: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特点是讲究实惠;评价是一种理智的消费,但过度求实则不可取,不利于发挥消费对生产的拉动作用;态度是值得提倡。(学生议论纷纷,教师示意发言的学生坐下并维持课堂秩序,让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发言)

生1:第四组对求实心理的分析是自相矛盾的——既然有不利之处,就不能笼统地加以提倡。

生2:我觉得他们尽管找出了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特点,但没有真正理解。讲究实惠不代表不消费,不一定就制约消费。(学生鼓掌)

师:大家的讨论很有效,其实第四组同学把求实心理与过度节俭混淆了,没能准确把握求实心理主导消费的特点。但是,第四组同学知道过度节俭不利于经济发展,而且知道消费对生产有拉动作用,说明他们动脑筋了且知识面很广,这一点值得肯定。他们告诉我们要适度消费,不是吗?(学生鼓掌)

师:大家对四种消费心理的分析很到位,列举的事例也非常贴切,如何对待这四种消费心理,送大家几句话。

(多媒体显示)“盲目从众不可取,过分标新吓死人,虚荣攀比活受罪,理智求实乐融融!”

【课堂练习】(多媒体显示周杰伦代言的优乐美奶茶广告图片)商家利用公众人物做广告来推销自己的产品,主要是利用了消费者的_____心理。有的学生回答从众心理,也有的回答攀比心理,教师给出答案是从众心理。

师: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都有盲目从众的特点,但二者的区别很明显,从众心理是受别人的影响照本人的行为去做,而攀比心理重在“攀”字,何为“攀”?

生:攀肯定有向上的意思。

师:对!所以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的重要特点就是“向上看齐”,即低收入者向高收入者看齐,是低收入者向高收入者的模仿,消费的商品超出其承受能力范围。回到刚才的题目,大家都知道周杰伦是高收入者,但忽略了一个问题,难道一杯普通的优乐美奶茶咱们普通民众都承受不起吗?(学生会意地笑)

三、教学反思

《消费心理面面观》这一目的内容在第三课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四种主要消费心理的评价涉及一些哲学思维,由于高一学生尚未系统接触有关的哲学知识,所以在讲解过程中一定要找准切入点,化繁为简,努力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做到通俗易懂,让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理解并掌握知识。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本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在于以下方面:

1.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无论是教师引入新课,还是学生的举例分析,都没有脱离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教学素材的选择基于学生的实际生活,理论知识的分析不乏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及师生互动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课堂气氛活跃且不乏实效。

2.正确处理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分析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时,学生的发言不仅引起大部分人质疑,也大大出乎笔者预料,于是顺水推舟让其他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圆满地解决了这一意外,而且及时肯定了学生的分析,充分利用这一生成资源成功地为后续教学打下了基础。

从众心理特点篇(5)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182-02

一、问题的提出

从高中学生和心理的角度上讲,高中生的个人行为通常情况下都十分容易受到群体的影响,从而导致高中生无论是思想还是行为方面都容易出现从众现象,在当今高中生群体中,从众现象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其从众现象也表现得较为严重,在当今不少高中校园里都存在着较为普遍的追星现象,对一些娱乐界明星或者体坛巨星搞个人崇拜,甚至达到顶礼膜拜的程度,同时在衣着打扮方面出现较为严重的追求时髦、名牌攀比现象,这对高中生的正常发展极为不利。其中一些高中生在这一潮流中完全没有个人主观意识,即使有的同学存在个人观念,然而由于身边如潮的影响,从而也随之跟风。高中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时间段,高中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极容易被改变和塑造,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利用社会上的风气和潮流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影响呢?又如何对高中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有效控制呢?下文是笔者所提供的一些个人想法。

二、研究过程

1.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法、访谈法。

2.研究步骤。①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通过网络和报刊对当今高中生从众现象的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并对龙川县田家炳中学学生的从众现象进行观察,并对该校学生进行访谈。②进行相应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工作。通过图表的形式对高中生从众现象进行讨论和分析,经过对450名高中生发送调查表,实际回收450份后,具体调查结果显示:当今高中生出现从众现象较为严重,经常有从众行为的高中生在高中生群体中占有绝大多数,具体如下表所示。从众行为对高中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严重的从众行为会直接影响到高中生的正常心理发展,因此,学校与教师应对高中生从众现象加以足够的重视,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对群体行为能够以正确的眼光去看待。③对高中生进行心理调查。经过对高中生进行心理调查研究后发现,大多数高中生心理基本处于健康状态,一些经常有从众行为的学生通常具有较强的紧张忧虑性,另外,高中生的从众行为程度也与高中生的个性有关。

三、讨论

1.高中生从众行为与学生的心理特点密切相关。由于高中生独特的年龄心理特点,决定了高中生容易出现从众行为,由于高中生年龄阶段的心理尚未成熟,导致高中生心理方面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从而造成了高中生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不足,另外还由于高中生不够成熟的心理特点导致高中生出现较强烈的心理矛盾和自主性。高中生的主要生活环境通常情况下是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是一个集体环境,高中生更希望自己在集体中被接受,同时还需要与集体中成员在各方面保持一致,并很不愿意脱离集体,致使高中生十分容易出现严重的从众现象。

2.高中生从众行为的利与弊。高中生从众现象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所谓从众行为实际是指在群体对其影响下所出现的顺从集体的行为,高中生从众现象对高中生有力的一面主要表现在高中生主要生活在集体环境中,一些从众现象既有可能是表面表现出来的又有可能是发自内心的,外表的顺从现象可以在群体压力解除后,使学生恢复到原本的观点,然而发自内心的从众则在群体压力过后,个人依然保持着群体的立场与观念。学校可以利用高中生的从众行为对学生进行良好风气的培养,例如:团结友爱、互相学习等。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思想道德,使学生对良好风气从外表服从逐渐转向内心服从,从而实现了学生形成良好的自觉行为习惯。

然而高中从众现象也有着十分不利的一面,这就是盲目地追星、人云亦云心理现象。由于高中生不愿意脱离群体,并希望自己受到集体的欢迎,因此无论集体中推崇什么风气,个人通常会随着群体共同地接纳该种风气,并不假思索地按照众人的意愿去做。例如当今高中生常常在生活中对体育明星科比·布莱恩特无比地崇拜,并热衷于购买科比所代言的耐克品牌的球鞋或运动装备。这些运动装备价格通常情况下是比较昂贵的,然而高中生不顾家中条件对其疯狂地购买,使家庭受到很大的经济压力,其他高中生也不分青红皂白对其盲目地跟风攀比。这样的从众现象对高中生心理的正常发展极为不利。

3.社会因素对高中生的从众行为的影响。高中生所处的高中生活并不完全是封闭的环境,也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很容易对高中生造成直接心理影响,由于高中生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会对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进行盲目地认同,因此社会因素对高中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四、建议

1.学校可利用高中生的从众心理对高中生进行正面教育,大力培养高中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2.学校要对高中生从众现象加以高度的重视,对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培养和引导,使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判断能力,对真善美、假恶丑做出正确的判断。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辅导,并为学生解决一些心理上的困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意识。

4.为学生开辟良好的交流互动场所。定期为学生开展思想交流讨论活动,有效地鼓励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1]杨咸平.追风逐流细思忖——高中学生从众现象的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10).

[2]朱敬先.健康心理学——心理卫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从众心理特点篇(6)

受众需求主要是满足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从百姓的角度和心理去理解和体验新闻编辑的内容和形式,使其满足受众的需求,保证传播的效果。总爱进行电视新闻编辑时,应该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针对受众的喜爱用贫民化的视角进行新闻编辑,不能脱离群众,这样不仅不利于新闻的传播更会使受众产生抵触的心理,不利于电视新闻的进一步发展。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百姓的身边事,时刻关注受众的心理需求和心里变化,只有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才能使电视新闻的传播达到预想的效果。本文从受众的视角来分析针电视新闻编辑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积极的方式进行创新和解决。

要从受众心理和需求角度来探索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就必须先了解受众的心理和需求。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正在发生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公民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于是在传播领域,受众的接受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受众的需求呈现出不同的层次和特点,一个是大众化心理和需求,即受众共同的心理和需求,再一个是多元化需求,也是差异化需求。

1.1 空话连篇

当前电视新闻编辑存在的问题就是空话连篇,脱离了社会的现实,新闻应该是百姓获得社会信息的关键渠道,新闻编辑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整个新闻的真实性,现在有些新闻编辑的空话比较多,没有实际意义。对于新闻中的相关文字都是套话、空话,没有实际的现实的意义,对于语言的选择不具有合理性。

1.2 时效性较差

现在新闻的时间概念都比较模糊,譬如,在一些新闻稿件里,常出现“前不久”“最近”或“今年以来”等时概念模糊的词。因此,新闻编辑应该加强新闻的时效性,使新闻节目能够真实地反映新闻的时效。

2 从受众需求角度创新电视新闻的编辑方法

电视新闻始于受众又终于受众,为了使电视新闻的长久发展,必须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满足人民群众的心里需求,之所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平民新闻。新闻工作者是人民的口舌,要时刻谨记这一责任,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进行电视新闻的编辑工作。下面笔者提出了几点建议。(1)坚持新闻本身的特点。新闻报道具有真实性、时效性等特点,在进行新闻编辑的过程中要尽量涵盖这一方面的特质,包含的越多新闻本身的质量就越高,越能满足受众的需求,进而使新闻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2)加强新闻的宣传性。一般来说,广播电视的传播者还具有宣传新闻的职责,除了做好对内宣传之外还要积极的进行外部宣传,保证新闻的所蕴含的信息全面、生动,能够吸引广大受众的注意力,提升传播效果。(3)提高新闻的创新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整体的素质也得到了广泛的提升,就现阶段来说传统的新闻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受众的需求也随着是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电视新闻要结合先进的技术,应用新媒体等方式来进行新闻的创新,并且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利用设备进行现场直播等方式来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加快新闻的传播速度,增加新闻报道的画面感和真实感。使受众能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新闻传播的效果。(4)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在新世界新阶段,我党的知道思想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时刻保证人民和归家的利益不动摇。在电视新闻编辑的过程中,要时刻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不动摇,尽量报道正能量的消息,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并且在报道负面消息时要获得上方的允许,并且要时刻注意舆论的导向性。

2.1 受众心理的“随意性”要求新闻内容易于接收,通俗易懂。由于电视新闻具有线性流程的特点,再加上频道、节目的日益增多,人们收看电视新闻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如果在收看电视新闻时,内容很难理解,语言晦涩难懂,不方便接收,那么受众很有可能就是换台,放弃这个节目。这就要求编辑在新闻语言,文字,声音及画面各方面对新闻内容进行仔细的选窈驼合,注意内容的贴近性。

2.2 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加大新闻内容信息含量。对摄录信息进行选择的过程,实际就是一个取舍的过程。一方面是省略、删节,一方面是强调与突出,而所做的省略与删节其实也就是对强调与突出的衬托。为了保证在做出选择后能让受众接收到丰富、饱满的新闻信息,应该确立以下几个选择的标准:(1)合理删减,提高有效信息含量;(2)运用新闻背景,新闻链接,增加信息含量;(3)满足受众对真的需求,让受众身临其境;(4)满足求“近”的心理需求,选择与受众息息相关。

3 在新闻表现形式上满足受众对“新”、“变”的需求

3.1 画面和声音要给人以新鲜感

在编辑画面时要注意引入其它的视觉传播符号,如屏幕文字、电子图表与动画等,与采访中摄取的画面互为补充,形成视觉元素的丰富性,带给观众变化的感觉。同时要注意一些资料画面的运用,现在一些编辑喜欢频繁就用资料画面,时间一长,观众必然会产生厌倦心理。

在声音方面,采用以播音为主,其它类型声音适当介入的模式。如果只有播音,会显得单调,所以要引入同期声、记者的过音旁白、原音等多种类型的声音元素,与播音文字稿交替出现,互为映衬。

3.2 创新电视新闻编排模式

电视新闻的编排不能理解为各条新闻的随意拼凑与组合,而要根据新闻的内容及其特点,按照宣传报道的意图,赋予它一种特殊而又全新的效应。按照一定的模式进行编辑,确立新闻内容的传播形式,会给观众一种有规律可循的稳定感。但是多少年都不变的模式也会让人厌倦。

结束语

电视新闻主要是围绕人民群众的身边的事情来进行报道,其内容主要是人民群众所关心的,并且需要迫切的解决和反应的现实的问题。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在为电视新闻提供崭新报道平台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因此,电视新闻编辑的手段要进行不断的创新,要立足于人民群众内心的需要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新闻的编辑,积极的反应人民群众的心声,为电视新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许秋月,陈小静.电视新闻编辑的修养[J].今传媒,2010(10).

从众心理特点篇(7)

从众指个体在群体情境中,改变自己的观念或行为,使之与群体的标准相一致的一种行为倾向。由从众的概念可以看出,产生从众心理现象的前提条件是群体的存在。大学生处于校园群体中,其个人在群体中的表现,往往受到群体影响,这种影响迫使个体在认识与行为方式上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保持一致,无论群体观点对错与否,都倾向于放弃自己的观点而赞同群体的观点。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希进行过从众的经典研究,关于让被试比较线段长短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有被试的平均从众行为是34%,75%的被试至少有一次从众行为发生。由此可见,从众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

一、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具体表现

1.学习从众

进入大学后,由于上课时间、地点的原因,大学生倾向于以宿舍为单位来进行比较。例如:一个宿舍的大多数成员学习上进,积极考取证书,那么,其余少数成员也会像大多数成员一样学习上进,他们的成绩在班里都名列前茅。但是也有的宿舍成员普遍认为大学考试只要及格就行,那么这个宿舍成员的成绩就都集中在及格线周围。

2.考研从众

随着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部分大学生不得不通过考研来进一步深造,提升素质,锻炼能力,这些决定考研的大学生也对学术研究有浓厚的兴趣。 据统计,本科生考研人数占本科生总人数的一半还要多,这就导致一些没有学术研究兴趣,且适合进行社会实践的大学生产生从众心理,他们也投入到考研队伍中来。

3.消费从众

进入大学后,部分大学生有虚荣心理,不考虑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盲目和同学攀比,穿流行服饰,用名牌电子产品等。最近,大学校园里最普遍的一个现象就是手机的变化,自从智能手机流行后,大学生的手机也紧跟着发生变化,这其中不乏一些有从众心理的大学生。

二、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

1.自信心不足,渴望相信他人的心理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尚未成熟,还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由于大学生个体所掌握的知识信息和实践经验都是很有限的,他人就往往会成为个体所需要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研究发现刺激情境越模棱两可、任务越困难,人们就越容易从众于群体的判断。对于那些在中小学期间学习成绩差、缺乏特长的大学生来说,更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因为他们感觉任务困难,而且很少能受到表扬,自信心不足,倾向于相信他人,这样才感觉有安全感。

2.渴望被接受和喜欢

有从众心理的大学生往往有较高的社会赞誉需要,特别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常常以他人的要求与期望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大学生通常希望别人能够接受自己,喜欢自己,与他人建立友谊,因此,大学生所处的群体就有高度的凝聚力。如果群体中只有一个人持不同意见,那么个体则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所以个体更倾向于从众。大学生渴望被群体接受和喜欢,提高人际适应能力,使自己在大学里有归属感。

三、大学生要正确对待从众心理

大学生的从众心理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其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有利于大学生达成共同目标。特别是学习方面的共同目标,大学生你追我赶,拼搏奋斗的精神值得提倡。二是有利于增强群体责任感。在群体中大家为了群体目标共同努力,同时个体也会为了群体利益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群体标准。三是有利于发挥榜样的力量。群体中表现良好的大学生可以为其他成员树立榜样,带动群体成员共同进步。大学生从众心理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盲目的从众会抑制大学生个性的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所以,大学生要发挥从众心理的积极影响,避免其消极影响,需注意以下几点:

1.增强自信心

大学生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敢于坚持主见,不盲目效仿他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自信心不足的学生,要经常给予鼓励,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既要注重激发、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要鼓励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2.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校园氛围

民主和谐的校园氛围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大学生在情感上感到被认同。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举办各类挑战杯竞赛、书法竞赛等,使大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我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3.树立明确的目标

如果大学生目标不明确,则很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大学生要根据自身特点,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严格执行计划,不盲目从众。大学生要对自己的大学生涯有一个详细的规划,过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

大学生在发展共性的同时,更要保留个性。我们要正确发挥从众心理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抑制从众心理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从众心理特点篇(8)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所谓同构图形就是通过结合不同类型但具有某种相似关联的多种图形元素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新颖的图特的表现形式,让观众瞬间产生一种震撼的视觉效果,并且清晰明朗的理解设计师的意图及设计平面中的表达内容。为了充分体现这种效果,设计师通常以设计主题为重点,运用同构的表现手法,使不同纬度上的不同图形巧妙有效的结合在一起[1]。去除次要的部分,加深主要形象的表现,从而来突出平面设计的重点部分,在观众理解设计主题的同时,启发联想,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使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同构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优越性

1、简约易懂性

在平面设计中,设计师通常根据设计主题,选用简单常见的图形内容,讲设计思想中复杂的道理或者深奥的意义生动地表达出来。让观众简单明了地清楚并理解平面设计中所蕴含的思想意义。其效果主题清晰鲜明,充分地表达了画面中的图形与所相关主题的内在联系,画面内容毫无违和感,让观众达到视觉震撼效果的同时,启发理想,从而深刻理解画面所赋予的更深一成的思想[2]。

2、整体差异性

运用同构的表现手法时,技能体现设计平面内容的差异性,又不失其整体性。阿恩海姆斯曾经说过,在大多数人眼里。那种极为简单和规则的图形是没有多大意义的。相反,那种稍微复杂点,稍微偏离一点和稍不对称的,无组织性的图形,倒似乎有更大的刺激性和吸引性。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既要追求视觉效果的震撼性,又要注重其表达思想的整体性,同构图形具有差异性,但又互相关联,从而不失组合的整体性,达到多样性与统一性的表现效果。同构图形同过重整相关联的图形,注重美感,让观众在产生震撼视觉效果的同时,又感到自然合理,这就是同构图形使平面设计既具有差异性又不失其争议性的优越点所在。

3、通俗趣味性

在运用同构图形设计平面时,设计师通常采用简单明了,生活常见的图形进行组合,使人们易于接受并容易理解设计中所表达的思想,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往往受到文化传统,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大众的思维习惯与审美趣味是平面设计效果好坏的关键所在。同构图形在选材整合过程中,以大众的审美趣味为切入点,通过唤起观众心中最平凡的情感或者记忆,调整他们的审美态度及情感意志,让观众结合自身的思想情感来感受平面作品所散发的艺术魅力。

二、同构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1、转换替代

在同构图形的表现形式中,设计师通常采用转换替代的表现手法,在图形局部用与之相互关联的物品或者人体部位将其替代转换,比如在设计某一商品logo时。讲形象表达该物品图像的某一部分用人体眼睛所代替,以达到视觉体验的效果,通常替代图形与原有图像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与关联性,运用特殊转换替代的表现手法,使观众产生一种新奇感,达到视觉上震撼的效果。通常,事物之间的关联性都是存在一定的规律,设计师善于把握这种规律,从而使观众在产生新奇的同时,又不觉得该设计违背正常的审美理念,从而加强观众对于设计作品理解的深刻性。

2、填充拼置

在同构图形中,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找到相似事物之间的关联性,产生同构联想,在视觉上形成形的同构,然后将其科学的进行填充拼置。在进行形的同构过程中,以大众审美特征为主题指导,把握好义的尺度,对于存在意义相似的图形进行同构,借助图形的形态使观众产生心灵上的共鸣,顺其观众的思维模式,在填充拼置过程中,通常以二维三维互相转换结合的模式进行同构体现,在二维基础上增添三维的画面,或者在三维的基础上填入具有二维特征的图像元素,在这种结合中,表面上会产生一种违和的感觉,但其效果更能吸引观众的阅读感,并且从感觉上不局限一种人体感觉,二维的感觉与三维的感觉存在差异,使其各种感觉互相转换结合,让观众在阅读过程中,达到各种感觉结合的美妙效果,令其感到震撼的同时,回味无穷。

三、平面设计中同构图形的表达效果

1、新奇强烈

由于在同构过程中,运用相互关联不同类型的图形进行组合,从而使观众产生新奇的心理感受,在阅读理解设计平面的同时,从而达到强烈的震撼效果。新奇特征的心理感受常常通过视觉方式来获取。在同构的艺术特性与观众新奇的心理感受之间,通过同构所表现的图形内容产生十分独特的美感效果,观众在产生新奇的同时,逐渐适应,与相关主题结合,产生心灵上的共鸣。由于同构所导致平面设计上的别具一格,必然为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强烈冲击,从而映射到内心深处。一个具有震撼力的同构设计,通过其内在图形的巧妙组合,将观众的视觉感觉由认识带到强烈的内心活动,达到意想不到的设计效果。

2、生动趣味

由于同构设计中通常以大众审美为出发点,因此所采用的组合图形都是大众熟知的物质图形。加以运用独特新奇有趣的表现发发,使得观众在阅读后久久不能忘怀。其表达效果更加具有生动性与趣味性。趣味性通常与生动性紧密相连,平面设计中无法生动地体现表达主题就无法让观众在理解同时产生浓厚的趣味性,同构图像的创意结合恰恰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之处,由于同构图形注重形体与美态的结合,其艺术表现语言生动形象,从而设计出一种与主题相关又注重观众审美常态的作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同构在平面设计中的有效运用,对于大众审美及设计发展都具有是跟重要的积极因素。其独特的设计理念,使观众在视觉阅读过程中,以别具一格的审美特征来产生震撼的视觉效果及内心深处的共鸣,以逾越文字语言的表现手法,使其外在形态与内在感应的和谐表达,将其深刻美感传递给大众[3]。

作者:公雪 单位:济宁学院

参考文献

从众心理特点篇(9)

不同的电影类型观众的接受反应都是不同的。电影的叙事方式、影像风格会直接影响观众接受,当影片第一行字幕呈现,影像所营造的风格和气氛直接左右了观众以何种方式接受,倘若是艺术影片,观众会调整自我认知,以一种对待艺术的方式静观,而不会野蛮地要求影片符合自己的观赏要求。因为观众在观看一部影片时,事先即有选择权,他可以选择看某一部影片或某一种类型的影片,而不看另一部影片或某种类型电影。

当观众为娱乐而去选择观看一部“爆米花”电影时,却发现该片导演偏偏又想在影片中展现艺术才华,致使影片不时流露出艺术片的特点,譬如玩弄镜头语言,情节叙事支离破碎,或意欲表达十分隐晦高深的哲学思想等,在这样的情势下,观众必然会产生反感情绪,这是一种抵制情绪,是在破坏了观众原审美期待和已经建构完型的认知基础上的对影片本身和观众的一种悖离。自然,这种分离的情形已然违背了影片和导演最初对观众的承诺,观众便会觉得受到欺骗了。因此,我们研究大陆喜剧电影必须要探讨观众对喜剧电影类型的态度和看法。

1.刻板印象

电影审美心理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即是电影观众的审美经验。但何谓审美经验?“审美经验,就是人们欣赏美的自然、艺术品和其他人类产品时,所产生出的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这种心理体验是人的内在心理生活与审美对象(其表面形态和深刻含义)之间交流或相互作用后的结果。” 观众观看国产喜剧电影必然会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心理,因为国产喜剧这一特定的审美对象无论从它给观众形成的外在形式还是它所特有的结构和意义,都有别于其他类型的影片,更区别于欧美和韩日的喜剧片。甚至观众从电影的影像风格和影片故事很快就能判断出某一部电影是否是国产喜剧。所以国内观众在观看喜剧电影时,会不知不觉地形成对国产喜剧电影的一种印象,这种经过长期经验积累下来的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刻板印象。关于刻板印象,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包达列夫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个人的照片分别给两组被试看,照片的特征是眼睛深凹,下巴外翘。向两组被试分别介绍情况,给甲组介绍情况时说“此人是个罪犯”;给乙组介绍情况时说“此人是位著名学者”,然后,请两组被试分别对此人的照片特征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甲组被试认为:此人眼睛深凹表明他凶狠、狡猾,下巴外翘反映着其顽固不化的性格;乙组被试认为:此人眼睛深凹,表明他具有深邃的思想,下巴外翘反映他具有探索真理的顽强精神。为什么两组被试对同一照片的面部特征所做出的评价竟有如此大的差异?原因很简单,是人们对社会各类人有着一定的定型认知。把他当罪犯来看时,自然就把其眼睛、下巴的特征归类为凶狠、狡猾和顽固不化,而把他当学者来看时,便把相同的特征归为思想的深邃性和意志的坚韧性。刻板效应实际就是一种心理定势。

刻板印象的形成首先是一种类别化的简单知觉行为,所谓类别化“就是把一个物体、人物、动物、颜色或其他目标、或刺激放进一个群体——确定它是什么(它属于哪一类)”。 在类别化的认知过程中,我们的认知系统处于一种自动化状态,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说,这对我们认识复杂的世界很有帮助,它可以使我们快速有效地判断出我们视觉、听觉神经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到底归属于我们已有认知的哪一部分,譬如当说到周星驰的电影时,我们即使没有看过某一部电影,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我们之前所看过的《大话西游》、《唐伯虎点秋香》等影片形成的某种印象来推测他的这部电影的风格。在同一类型的群体中,我们会不自觉地缩小这一类型中个体之间的差异,转而更多地去注意它的同质性。在观影的过程中,这种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是我们所处社会的文化氛围以及个人观影经历造成的。

2.认知同构

观众在看电影时往往习惯从个人的观影经历来推测影片的类型或某人物的类型,虽然在某些时候这种做法有失偏颇,但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由思维定势造成的刻板印象也有一定的道理,譬如观众在看到宣传知道某部电影的主角是葛优,那他们自然就会联系到葛优之前扮演的一系列喜剧片,由此认定这部电影是喜剧片。同样的,由著名相声演员冯巩导演的影片,国内难道还有人会认为是悲剧或是武侠片吗?

中国国产喜剧从早期的滑稽剧到近年来的贺岁片,虽然从形式到风格,从故事到内涵都有了巨大的变化,但毋庸置疑的是,近百年来的中国喜剧电影依然有很多共通性的地方。而人们从一开始看电影,看喜剧电影,无论是30年代的《王先生》系列,还是40年代的《三毛流浪记》、50年代的《五朵金花》、80年代的阿满系列、陈佩斯父子系列直至最近的冯小刚电影,其中一以贯之的本土特征和民族化的特点是无法抹杀的。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张文燕曾对中国喜剧电影的形式特征做了相关研究 ,从动作形态、情节构成、空间、节奏、声音五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喜剧电影的特点,所概括的特点都是很明显的,普通电影观众虽然不能如此有条理地将这些特点叙述出来,但一旦说起这些特点观众还是会很快认可的。观众从心理就认为国产喜剧电影是某种样式的,可能具体的某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认识有某些不同之处,这是和个人的审美经验息息相关的。但是无论具体的印象是什么样的,一看到某部电影,人们还是很快确定它是否是国产喜剧电影。影片与影片的区别被大家淡化了,从而很快在某一部电影中找到共通的元素。著名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方面,认识既不是起因于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主体,也不是起因于业已形成的、会把自己烙印在主体之上的客体;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发生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中途,因而同时既包含着主体又包含着客体。” 从大众传播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因长期使用媒介,受者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认知图式,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认知结构网络。但在平时,除了当前活跃在意识范围内的认知图式外,大多数认知图式是沉入潜意识之中的,当面对新出现的媒介信息,需要进行需要和选择时,主体须主动从潜意识里提取足够的能同化新信息的认知图式,以此来填补一时出现的认知空缺。” 这种将陌生的信息纳入自己已有的认知领域的做法,正是皮亚杰认知理论的一部分,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名词即:同化与顺应。依照皮亚杰自己的解释,“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 虽然普通观众一眼看不出某部电影的独特之处,但凭借自身的经验知识,他们却很容易判断出某部电影的基本类型,对于这些普通观众来说,一部新上映的喜剧片被他们及时用自己的认知同化了,所剩下来的即是这部喜剧片最本质的特点了,这个特点就是,这是一部大陆的喜剧电影!

刻板印象的影响并没有到此结束,在观影过程中这种刻板印象就会通过选择性信息加工保持刻板印象,“我们的期望会使我们对目标对象的行为表现与在没有刻板印象的情况下应有的行为表现有所不同,有时候这些不同的行为会引发目标对象做出一些证实我们期望的行为,这个恶性循环,一种称为自我实现预言的现象,能够产生证明我们的‘实际的’行为。”

任何观众不仅是社会中个体的人,同时也是历史中的人。我们生活在当下,却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瑞典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意识到这一情况,并将之称为集体无意识,虽然荣格本人对这一概念的使用也常常含混不清,但概括起来,集体无意识指的是“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它在每一世纪只增加极少的变异,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心理内容。” 在弗洛伊德潜意识的基础上,荣格将潜意识分为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他对此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譬如海面上有很多个小岛,那高出水面的一些小岛代表一些人的个体意识的觉醒部分;由于潮汐运动才露出来的水面下的陆地部分代表个体的个人无意识,所有的岛最终以为基地的海床就是集体无意识。个体无意识通常是不被自我承认的经验、思想、情感以及知觉,个人的冲突、未解决的道德焦虑和充满感情的思想也是个人无意识的一个重要部分。个体无意识显然是和个人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具体到个人方可展开,但集体无意识的部分内容正如前文所述是比较恒定的,我们在探讨观众观影过程中审美心理之前,不能不考虑到我们民族的审美心理基础。正如朱栋霖先生所说:“这种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制约着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样式的产生和形成。富有体验性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体系在具有深厚现实主义土壤的俄罗斯诞生,追求哲理思索的布莱希特的间隔化叙事体戏剧在素有理性传统的德国产生,声情并茂、载歌载舞的梅兰芳戏剧体系在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中国形成,这些艺术事实都不是偶然产生的,都可以从他们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找到根源。这种文化心理结构也许可以经缜密的研究用文学形式总结出来,但是它的真正形貌和内涵,却是任何抽象的文字、语言所无法表达的,它的真正的所在,是在千百万年的世代承袭中活在人们心头的东西,完全是活生生的千万年始终充满活力的文化灵魂。任何一代人都无法背弃它,无法与它决裂,这就是打上烙印的民族文化性格。”

参考文献:

[1]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 [美]斯蒂芬·沃切尔.社会心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3]张文燕.浅析中国喜剧电影的形式特点.当代电影,2004

[4][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商务印书馆,1981

[5]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6][瑞士]皮亚杰.儿童心理学.商务印书馆,1981

从众心理特点篇(10)

坚持服务群众。抗震救灾中一系列科学高效而又公开透明的决策,无不体现着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表现,也使灾区群众加深了对党和政府的感情,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这启示我们,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坚持一切从群众出发,诚心服务、真情奉献,才能增强吸引力和影响力。应牢固树立诚心实意为群众服务的理念,在各项具体工作中体现透明、互信原则,努力做到不隐瞒、不打折扣,实实在在,以心换心。这是赢得群众的第一步,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同时,坚持办实事、求实效,重视研究和把握群众的需求特点,力求贴近群众生活实际,重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急迫的现实困难。凡是能及时解决的就及时解决,能创造条件解决的要限时解决,一时还难以解决的也要向群众解释清楚。

上一篇: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下一篇: 对药理学的理解和看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