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字音字形归纳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19 15:08:00

高中语文字音字形归纳

高中语文字音字形归纳篇(1)

小学语文拼音及短语知识归纳一

一、要点

1、认识常用的汉字3000个左右,掌握常用汉字2500个,能读准字音,认准字形,了解字义。

2、辨析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和多义字。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知道一些汉字的基本知识。

4、掌握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三种查字典的方法。

5、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行列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二、知识

1、认识汉字3000个左右,掌握常用汉字2500个,每个汉字都应做到读音、认准字形、了解字义,并能准确地书写、运用。

2、掌握汉字的音、形、义。

3、注意把字写正确。

三、汉字笔顺

一个字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叫做笔顺。汉字的笔顺有一定规律,一般是:

先横后竖十一十

先后捺人丿人

从上到下主亠

从左到右川丿

先外后里再封口田

先中间后两边山

从外到里向

此外,还要注意下列比较特殊的书写规则:

1、关于写点的顺序,应注意:

点在左上先写,如:斗、为、头

点在右上后写,如:戈、发、我

点在里面后写,如:瓦、丹、叉

2、竖在上面(左横的左面,在上包下或全包围结构里,一般光写,如:战、冈、圈。

3、“之”“廴”作偏旁的字,和一些下包上的半包围结构,一般先内后外,如:过、延、画。

四、汉字结构

独体字:天、木

左右结构:说、你

上下结构:忠、秀

左中右结构:谢、做

上中下结构:意、喜

全包围结构:国、园

半包围结构:同、凶

品安结构:森、晶

小学语文拼音及短语知识归纳二

一,汉语拼音

声母表 23个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韵母表 24个

a o e i u ü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整体认读音节 16个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前鼻韵母 an en in un ün

后鼻韵母 ang eng ing ong

平舌音 z c s

翘舌音 zh ch sh r

二,偏旁部首及代表字

氵三点水(江 河 沙) 日 日字旁(明 晚)

讠言字旁(语 认 识) 忄竖心旁(快 慢)

雨 雨字头(雪 霜) 冫两点水(次 冷)

犭反犬旁(猪 狗 猫) 扌 提手旁(打 把 拉)

鸟 鸟字旁(鸭 鸡 鹅) ? 竹字头 (笑 笔 笛)

彳双人旁 ( 往) 目 目字旁(眼 睛 )

足 足字旁(跳 跑) 亻单人旁(休 体 住)

口 口字旁(唱 听 叶) 月 月字旁(肚 朋 腿)

人 人字头(会 合 全) 门 门字框(闪 问 闻)

宀 宝盖头 (字 家宁) 土 提土旁(地 场 城) 王 王字旁(球 玩 ) 石 石字旁(砍 码 )

火 火字旁 (炒 烧 ) 口 方框(国 园 圆)

辶 走之底 (过 远 近) 禾 禾字旁(秋 秒)

八 八字头(谷 分 公) 饣 食字旁(饱 饭 馒)

女 女字旁(好 妈 奶) 心 心字底(想 思 念)

三、量词的使用

一条鱼 一条路 一条毛巾 一条小河

一条尾巴 一条(架)彩虹 一座桥 一座山 一座房 一座城市 一座 一只猫

一只猴子 一只鹅 一只耳朵 一只鸡

一个家 一个果子 一个人 一个故事

一个影子 一个西瓜 一个肚子 一个朋友

一颗星星 一颗宝石 一颗心 一群人

一群鹅 一群猴子 一块田 一块面包 一块草地 一块西瓜 一本书 一本作业本 一朵白云 一朵花 一片叶子 一片风光

一双手 一双耳朵 一双鞋 一把尺子

一把扇子 一头牛 一匹马 一阵风

一幅画 一棵树 一架飞机 一间房子 一件衣服 一辆车 一张纸 一所学校

一口牙 一支笔 一位老师 一袋瓜子

很青很青的山 很亮很亮的星星 很红很红的花

很多很多的云 很高很高的山 很美很美的花儿

很清很清的河水 很大很大的西瓜 很长很长的路

很红很红的苹果 很多很多的小鸟 很绿很绿的草

小学语文拼音及短语知识归纳三

一、拼音

1、声母、韵母、整体认读、字母。

2、标调规则:看见a母别放过,没有a母找o、e、i、u并列标在后。

3、u上两点省略的规则。(遇到jqx,摘掉乌纱帽)

二、汉字

1、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间架结构。

2、查字典:能够熟练地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

3、同音字、多音字和形近字。(能够准确认识小学生阶段所要求掌握的生字词,以及多音字的各个注音和组词,以及形近字的辨别。)

三、词语

1、成语、歇后语。

2、量词和“的、地、得”的用法。能够准确填出数词与名词之间所适合的量词的、地、得用法:

①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的”字衔接,作名词的定语;

②动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地”字衔接,作动词的状语;

③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补充、说明成分,用“得”字连接,作动词或形容词的补语。

“地”后面跟动词,比如大声地唱;“的”后面跟名词,比如我的钢笔;“得”后面跟形容词,比如跑得快。

3、近义词、反义词的词语归类。能够熟练填出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4、词语的仿写。仿照所给例子,能写出相同形式的词语。如:AABB式(高高兴兴)、ABB式(绿油油)、ABCC式(神采奕奕)、AABC式(津津有味)、ABAB式(商量商量)5、常用的八种关联词。

四、句子

1、扩句、缩句、整理句子顺序。

2、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常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反问、设问、反复、排比、夸张、对比。能准确说出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简要说出其作用。)

3、四种句式的互换:a陈述句、把字句、被字句;b肯定句与否定句;c陈述句与反问句;d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互换。

4、八种病句的类型:a、成份残缺;b、词序颠倒;c、用词不当;d、前后矛盾;e、搭配不当;f、意思重复;g、分类不当;h、指代不明。

5、格言、经典诗句以及小升初必备古诗80首的背诵及默写。

五、标点

11种标点符号:句号、逗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分号。(能正确填出句子中所缺少的标点符号,并能够说出省略号、破折号在句中的作用)

六、阅读

1、朗读、默读和背诵。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3、分辨实写与联想的语句。了解联想与比喻的异同点。

4、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5、体会文章详略的方法及作用。

6、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7、人物描写的外貌描写中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五种描写方法。

七、作文

(一)应用文请假条(借条、收条和领条)、日记、留言条、通知、启事、信件(书信、感谢信)、写板报稿。(二)大作文。

1、侧重叙事的记叙文。

①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情起因、经过、结果。

②记叙的顺叙:顺叙、倒叙、插叙、补叙、记叙五种。顺叙: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地点转换。

2、侧重记人的记叙文。

①选择自己最熟悉、最了解、最有感情的人来写。

②抓住最能反映他(她)的好思想好品德的典型事例来写。

3、写景、状物的记叙文

①抓住特征,准确描述。

②空间顺序:从远到近,从上到下,从大到小,从里到外,从外到里等

高中语文字音字形归纳篇(2)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6426(2013)03-042-02

前 言

毫无疑问,有坚实的单词基础是学好英语的必要条件。坚实的单词基础就意味着有一定的单词量,这就需要很好地记忆单词。而英语教学中如何教授学生记忆单词始终是个难题,而有效的单词记忆方法对英语的学习非常有帮助,如果掌握不好识记单词的方法,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学生们苦于记单词,会逐渐对学习英语失去兴趣。如何提高词汇识记能力就是本文探究的主题。

一、用“音”识形,事半功倍

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这种拼音文字的词形和读音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初学英语,能慢慢掌握一些拼读规则,了解音形的对应关系,根据读音去识记单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词汇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强化音节意识,合理整合词汇和语音教学,使学生掌握通过读音记单词的方法和技能。

二、教会学生简单的字母发音规律

(一)先从简单的字母发音开始

初学英语的学生在接触英文字母前,已经学习了汉语拼音。建议这个时候英语教师不要突兀地把音标的概念灌输到孩子们的脑子里,因为这个时期他们对汉语拼音,英文字母和元辅音音标等体系极容易混淆,但教师可以让他们感知简单的字母发音规律。可以采取字母操等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形式,集中学习和操练字母的基本发音规律。26个字母对于年龄尚小的学生来说很容易混淆,可以策略化地编写字母操,引导学生有效记忆。如下列游戏的演示。

1.游戏之前的准备工作

先给学生演示如何做字母操,带领学生做熟练字母操之后开始讲授读音,并给每个字母配上读音进行联系,等联系熟练之后开始游戏。(这个游戏适宜在学生熟练掌握26个英文字母读音之后进行。)如下列字母操所示,

2.游戏规则

(1)先把每个字母的读音写在黑板上,老师指读音,学生边读出边做出字母操,之后由老师和学生共同选出读得做得最标准的学生作为胜出者。

(2)让学生动手做出26个字母读音卡,由一个学生出示读音卡,然后另一个学生做字母操。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计时比赛。在有限的时间里,哪组做出的字母个数多就胜出。

这个游戏有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利用这种形式集中记忆字母的基本发音规则。

(二)引导学生发现字母的发音规律

字母本身也有自己的发音规律,在字母教学时,教师也要重视这些规律,强调哪组字母中含有哪些相同的读音。把他们归类总结,系统性地教给学生们去读,去练习,如name, plane, Jane, baby, cake, bed, let, pen, desk, yes, egg等单词中都含有相同的发音,引导学生们发现其相同的发音部分,并再次给出几组含有相同读音的单词让学生们去自己找,并把他们归类,其中可以穿插一些游戏,竞赛,调动学生兴趣和积极性。

(三)循序渐进,做拼读练习

当学生们已经熟练掌握了26个英文字母读音,并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常见的音标,就可以教授学生们拼读单词的技巧。

由于英文单词众多,而且差异细微,所以拼读技巧并不是像汉语拼音有规律,因此英文单词拼读技巧的掌握对于学生来说难度很大,平时的积累很重要。所以在学习单词时,英语教师要有意识地做大量字母或组合发音的拼读练习。如:sit,s---[s],i---[I],t---[t][sIt]---sit。改变传统的拼读字母的方法sit---s---i---t---sit。当然,对于低年级学生或者说小学生来讲,他们只需能读出字母的发音就可以,暂不要求他们会认或会写音标。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如到中学,学生应初步具备根据拼读规则和音标拼单词的能力。

三、注重平时积累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

(一)归纳总结很重要

2011年版英语课程标准二级要求中,对语音的标准描述有一条“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则”在语音项目表中列出:(1)26个字母读音;(2)元音字母在单词中的基本读音;(3)常见的元音字母组合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4)常见的辅音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基本读音;(5)辅音连缀的读音;(6)成音节的读音。字母组合的发音有的难易程度不一样,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由易到难,不断地归纳总结,由感性的经验积累到理性的认识,避免死记硬背。常见的辅音字母组合如:br,ch,cl,dr,fl,fr,gr,ph,pl,sh,sl,sp,st,th,tr,wh,wr等,他们的发音相对简单些,也比较固定。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总结归纳学过的含有相同字母组合的单词,放在一起比较记忆,逐渐掌握这些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元音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比较复杂,教师要培养学生整体感知元音字母组合的意识。教学时以旧带新,如比较:ear,year比较pear,bear等单词音形的相同与不同。培养学生字母组合的整体意识。学生们逐渐掌握了越来越多的如ea,ee,ei,er,ar,ai,air,ay,au,oo,oa,ow,ou,or,oy,ir,ie元音字母组合的基本发音,会触类旁通,联想记忆,提高记单词的效率。

(二)强化单词的音节意识

教学双音节单词或多音节单词时,注意强调单词的音节意识。如单词:banana /b?'na:n?/,教学时,强调ba―na―na三个音节,而不是b-a-n-a-n-a去拼读单词。在如:表示周几的几个单词。Monday: Mon---/mΛn/ day---/deI/--- Monday.Saturday: Sa/s?/---tur/t?:/---day/deI/等让学生自己根据经验给单词划分音节,根据音节去识记单词。学生原来有汉语拼音的声韵母拼读经验,对于感知音节概念也会有很多帮助。

(三)集中强化训练,复结归纳

高中语文字音字形归纳篇(3)

1,A板块话题课、功能课教学中的summary。

A板块通常谈论的是一个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或呈现出一个较为真实的生活中的“情景”。在该板块中。课文对话篇幅较长,通常文章中所渗透的新词汇和语言表达也较多。在这样的情况下,采用“先分后总”的小结方式,是比较利于学生理解和整体把握课文的。比如:在教学5AUnit 9“Shapes”(A)时,课文中呈现的情景是Miss Li给学生们正在上一节美术课,讨论的话题是“图形”。在教学中,我利用课堂上我与学生共同讨论“图形”的真实的情景,把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课堂”与课文中描述的“美术课”巧妙地联系起来。

课文根据内容分为两个自然段,在第一段学完后,教师自然地结合黑板上的简笔画(学习第一段时可结合课文内容逐步引导学生画完整的简笔画。画面内容是一个男孩在放飞一只正方形的风筝。身上背着一个长方形的包),以及PowerPoint上的语言提示,引导学生描述图片内容。在描述图片内容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复习了第一段所学的语言表达,更加深了对文章意思的理解,能把原文中的“对话内容”自然转化成第三人称角度的“短文叙述”。

在整篇文章学完后,教师没有急于引导学生完成下一步的拓展性的任务活动,而是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Miss Li,你会怎样教学‘shapes’?”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展开讨论,既归纳小结了整篇课文中的语言点,又在老师的引导下联系实际生活,进一步扩充、丰富了“教师课堂用语”的英语表达。这样“先分后总”的设计,有利于化解学生学习和理解上的难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学生灵活运用语言有很大的帮助。

2.B、C、D板块结构课教学中的summary

B板块主要介绍的是与本单元话题有关的一些词汇。C和D板块主要是针对A板块中呈现过的重要句型进行进一步的呈现与操练。按照“词不离句”的原则,通常我们把这三个板块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在归纳小结时,要避免枯燥地讲解与机械地重复。小结词汇时,可以采用富有趣味性的形式,比如开展游戏活动。可以“猜谜语”(例:-We call put some flowers in iLWhat is it?-It’s a vase.复习vase);“绕口令”(例:There’s a horse nearthe house.There isn’t a chicken in the khchen.复习并区分:horse-house,chicken-kitchen);“快速抢答”(例:呈现生活中的物品和数学几何中的图形,用大组比赛的形式引导学生快速说出“形状”,复习英语中几种形状的表达法);“头脑风暴”(例:小结与Halloween相关的词汇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因特网等多种渠道了解关于西方人过万圣节的相关习俗,不仅复习课本中涉及的词汇,也适时地扩充了解一些与Halloween相关的课外词汇);等等。

小结句型时,也可以采用一些生动活泼的形式。当不可避免要涉及到一定的语法时,可以引导学生先在教师精心设置的情景支持下理解与仿用,再采用观察、发现、讨论与归纳的方法加以整理,不宜采用一味讲解语法规则,甚至要求学生背诵语法规则的总结方式。比如:在教学5A Unit 6“Doing housework”(B、C、D)时,初次涉及“现在进行时”,教师通过“打电话”、“正在上课”、“参观动物园”等几个生活中的情景归类,引导学生理解“现在进行时”的含义以及使用这一“时态”的场合时机,并归纳“现在进行时”中句型的基本结构。学生在情景中使用句子,在使用句子的过程中体会时态的用法。

3.E板块阅读教学中的summary

高中语文字音字形归纳篇(4)

《出师表》这篇文章字字珠玑,句句真情,文中诸葛亮的忠心可鉴,被赞为“世间一表真名世,千百谁堪伯仲间”。文章如此优美,我要求学生不但会背课文,字词和翻译都要求背,而且每个学生都要求与我背诵。学生与我背诵时,结果有很多学生读字认半边,如“诹”读“取”,“陟”读“涉”,由于课文长,字词多,学生的正确率不高。事后我想,这读错音的原因到底何在?是学生没有养成遇到生字就查字典的好习惯,还是我的字词教学不到位?字词解释为什么错误率这么高?我扪心自问,文言教学中,只是领学生读课文,注意句读,字词教学只是落实字字落实,我讲,学生记和背诵。而导致我对文言字词教学采取这种教学方法的原因是“中考”这根指挥,因为在我市的中考中,文言字词只考常用字的解释,读音不作为考查范围。文言字词教学应不应该重视?是否只要求背就可以?字词是砖瓦,而文章是一座房子,学生没有足够的砖瓦,又如何能砌成房子?现在的《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7~9年级第四阶段学生对文言文阅读能力要求:“能阅读浅易文言文。”如果文言字词都不了解又怎能阅读浅易文言文呢?因此,文言字词教学不可忽视,但不能一个“背”字就了得。那么在文言文中如何加强字词教学?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预习中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

字词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本。我们可以在预习时将字词的正字正音作为重点解决的问题。我们教给学生预习课文时,可采用圈一圈,读一读,辨一辨,释一释的方法,借助于手中的工具书,查查字的读音,看一看它的词义,自己再找一些形似字加以辨别。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知道哪些是生字,再通过手中的工具书解决生字词,这样学生自己不但从实际情况出发,而且还养成利用手中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的好习惯,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参与的能力,时刻让他们记住,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增强主人翁意识。

二、教学过程中,教师加强常用字词教学

教师的教学千万不可只围绕考试这根指挥棒,你考什么,我教什么,我们的教学应以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为基础,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核心,以学生、文本为本,而字词的掌握,词汇量的丰富,直接影响学生的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加强字词教学,当然,我们在进行字词教学的时候,必须把握对字词分层次要求的原则,即常见常用的,务必重锤敲打,时时提醒,偶尔出现使用的字词则不必强化,不必要求每个学生都掌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常用字词强化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形似辨析

中国汉字构字中,有95%以上是形声字,我们可以通过形部来了解词,通过声部来掌握读音。同一个形部的意思,大致相似,如“讠”部与言语有关,“贝”部与钱财有关,等等,依据声部我们也可以掌握读音,但应该注意同一个声部读音完全相同,它可能只是读音相似,这一点学生一定要区分清楚。还可以根据汉字的表意特征,在文言字词教学中适当作点形训。让学生从了解词义的由来中提高认知的兴趣,求得加深印象的效果。如“比”字。其字形为两个人紧挨着并列。学生一看便能猜出“靠近~并列”的意思。而“比较”这个义项,是后来从“并列中引申出来的。掌握了这些,学生在读到“天涯若比邻”与“其两膝相比者”语句时.就不会犯以今论古的错误了。“即”、“既”混淆在学生中是个常见的问题,若从字源上解决就比较彻底。甲骨文中“即”的字形左边是一个“豆”,上面堆满了食物、右边一个人跪着、面对食物,是行将就食的形象。从而表示“靠近”等意思。而“既”字左边相同,右边的那个人虽然也跪着,但头已向后扭去,表示就餐已完,由此可以看出“已经”的意思。作了这样的分析后,学生一般不会弄错了。

2.归纳整理

同一个文言词语,意思不是完全相同,我们通过强化后,可以增加学生的用词量,可以通过归纳整理法,知识联想等方法,一让学生强化词汇,二可以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运用对照比较法可以拓宽学生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去获得准确的知识,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或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如对照归纳法,可以采用一词多义、一词一义、多词一义字词,进行归纳整理。如《桃花源记》中,我采取了一词多义、多词一义、一词一义等归纳整理法,加强学生的常用词的识记:

一词多义归纳整理:

多词一义归纳整理:一词一义归纳整理:

诣太守,说如此;渔人甚异之

上面的归纳法仅是在同一课中进行的,我们还可以就一个字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如《赵普》这篇课文中“以”的用法只有两种,一是作介词用“拿”,二是相当于连词“而”,我课后布置学生将你所学过的“以”的用法进行归纳,并举实例,学生归纳整理为

这种常用词归纳整理,是对文言文本的“二度开发”,将会使学生在获得文言积累的同时,真切地感觉到进行归纳整理的必要性,从而有可能将教师在课堂上所采用的这种方法自觉推广到平时的阅读与学习过程中去,真正形成迁移能力。

3.温故知新

虚词也好,实词也好,许多学生通常学了后面,忘了前面。讲新课时,我总是启发引导学生联系旧课已学过的知识,以旧知识带新知识,加强知识的连贯性,这样,讲过得课文越多,例句就越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给学生的印象也就越深刻。学生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收到了显著的学习效果。例如,“然”可以作词尾,即附在描写声容情态的词语后面,作构词的辅助成分,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样子”。我讲到《醉翁亭记》中的“翼然”,联系到《黔之驴》中的“庞然”、《愚公移山》中的“杂然”、《捕蛇者说》中的“汪然”;这样,学生对“然”作词尾就掌握得比较牢固了。又如,我讲到《论语八则》中的“学不可以已乎”时,让学生温习了《曹刿论战》中的“可以一战”、《捕蛇者说》中的“可以已大风”,从而使学生明确“可以”是两个词,其中的“可”相当于能愿动词“能够”,“以”相当于介词“把、拿、用、凭”等,和现代汉语中的“可以”截然不同。总之,前前后后,反反复复,同学们对文言文的感性知识越学越具体,对词汇的积累越学越丰富,越学越实在,因而越学越深刻,越学越有兴趣。

高中语文字音字形归纳篇(5)

汉字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作为汉语文字学基本理论研究的核心,无论是从汉字本体的理论研究方面还是普通文字学理论方面来看,汉字性质的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9世纪末,一些学者开始了关于对汉字性质问题的讨论。一百多年以来,汉字性质研究高潮迭起,特别是20世纪后期,汉字性质成了汉语文字学研究的热点。然而直到今天,也没有一个可以被学术界广泛认可的权威性论断。如今,这一问题仍然众说纷纭,并无定论。许多汉字性质综述性的文章搜集了大量可供参考的资料,对汉字性质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反思,对各种观点做了分类。因此,有必要对汉字性质的多种论述进行综合归纳整理,分析研究其共同点和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对汉字性质作出研究。

一、关于汉字性质的代表性观点

关于汉字性质的说法有多种,各语言文字学家对汉字性质都从不同方面论证了其合理性,对汉字研究具有深远影响,值得学习和参考,现今较为主流的说法有以下几种[6-12]:

表意文字说。代表性学者有梁东汉、叶楚强、王宁、郑振峰、黄伯荣、帕默尔、申小龙等。表意文字一说影响很大,较为流行。它的依据是汉字中的象形字、指示字、会意字以及形声字的形符表义,而声符并不固定。

意音文字说。提出者及持此说者有徐银来、周有光、裘锡圭、苏培成等,由于汉字综合运用表意兼表音两种方法,认为汉字是意音文字。

表音文字说。姚孝遂是持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关于汉字的表音文字说主要建立在对古文字的研究基础上,它的提出对古假借字的表音性质提出了比较明确的界定,使得汉字性质的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入。

表词文字说。布龙菲尔德(Leonard Bloomfield, 1887-1949)、王伯熙的观点具有代表性,认为从文字符号所记录的语言单位这个方面来看,汉字应该属于表词文字。

语素文字说。支持此观点的有:赵元任、吕叔湘等。认为汉字的单位是字,不是字母,字是有意义的。汉字以外的文字都只是形和音的结合,只有汉字是形、音、义三者结合。

音节-语素文字说。叶蜚声、徐通锵、尹斌庸等持此观点,认为一个汉字基本上代表一个语素。从语音上来说,一个汉字又表示一个音节。

除此之外,还有吴玉章的象形文字说,唐兰的注音文字说,蒋善国的隶变前象形兼表意,隶变后表意兼表音等说法。从观点的亲缘关系来看,表词文字、语素文字和音节-语素文字属于基本接近的观点。但总体来说,观点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

二、汉字性质认识分歧的原因

事实上,以上各家都是在承认汉字具有系统性的基础上来谈论汉字系统的性质。针对此问题,王凤阳[1]在《汉字学》中做过比较系统的分析。但就全面性和针对性来讲,还需要进一步系统归纳。分析其分歧所在,应当至少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同样的术语往往包含了不同的概念,而同一个概念有时又用不同的术语进行表达。如,同是“象形文字”一词,有人专指先秦文字,有人则兼指后期文字;“表词文字”和“语素文字”,都是指单音节词占绝对优势时期的汉字,实质上没有区别,但名目上却又不同。因此,在探讨汉字性质时,各家对其中的概念术语有不同的解释,最终的结果自然会有偏差。

其次,判定汉字的性质时各家所持的标准不同。有人着眼于汉字字符本身的特点,即针对汉字本身字形、字音、字义的关系进行谈论,从而出现了“表音文字”“表意文字”“音节文字”等说法;有人以汉字的主体部分,即形声字的结构功能为标准,提出意音文字说;有人则着眼于汉字所记录的语言单位,将之提升到语言层面上谈论,因而出现了“词文字”“语素文字”等名目。

最后,观点的时序性的差异,即对汉字的处理分析不同,割裂了古今汉字之间的联系。关于是否分阶段对汉字的性质进行归纳仍然存在争议。割断古今汉字之间的联系,将汉字划分阶段进行研究,不容易正确地把握整个汉字体系的总体特征,可能会对汉字的性质产生一些认识上的差异。

通过以上原因归纳分析,汉字性质认识分歧的出现存在多种复杂原因。总体来看,没有从语言本质上、语言功能上、汉字起源与演化特征等多个角度,判定汉字的性质。正是由于多种原因,而出现了多种认识。

三、关于汉字性质的再认识

通过对以上代表性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出汉字性质认识分歧的原因,可以为汉字性质的再认识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以为汉字的性质应当是表意文字。主要有以下理由。

许慎[2]的“六书说”的核心应当是“表意”。 许慎关于汉字构造研究最为主流的学说,一直沿用至今,将汉字分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类。清代语言学家戴震分析“六书”得出 “四体二用”的结论。认为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转注、假借是用字之法。“六书”以及“四体二用”的核心就是表意。因此,可以得出绝大部分汉字都是表意的。

其一,整个汉字系统的发展演变过程也体现为“表意”的直观演变。汉字起源跟结绳、契刻、画卦、图画等几种记事方法有关,汉字造字的目的是为了记事。唐兰[3]在《中国文字学》中谈到文字的产生,认为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后来文字跟图画逐渐分离,差别也逐渐显现出来。文字由绘画形式变为书写形式。正因为图画和文字有此渊源,早期的文字才具有明显的形象性。象形字是最早出现的文字类型,多依照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来创造文字形体,人们大多可通过对象形字字形的理解知道它所表示的大概意义。指事字所指事记录的语词大多都是“无形之事”,多表示抽象概念或形态部位。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构成的复合的形体单位。这三种造字法从汉字记录语词的原则来说是“因义构型”,字形与字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类文字经历了从独体到合体的发展过程。这跟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有关。在物质贫乏的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的认知能力往往受到限制,因此人们对词语的需求量不大,使用的文字也不多。象形字足以适应当时的社会的需要以及时代的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的思维和语言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汉字逐渐线条化,抽象化,发生了一次次变革。产生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的汉字形体。字形在组合方式、笔画、线条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现代汉字已经基本脱离了图画的影子,越来越难以直接从字形来解读字义。

其二,字形与所记录语言的意义有直接的联系,而与其声音并无必然的关系。裘锡圭[4]在《文字学概要》一书中提出,讨论汉字性质的时候,应该在文字本身所使用的字符的性质上进行分析,各种文字的字符,大体可以归纳成意符、音符和记号三大类。意符是指跟文字所代表的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音符是指在语音上有联系的字符;符号是指在意义和语音上都没有联系的字符。从传统的六书理论来看,象形、指事和会意这几种字所使用的字符,跟它们所代表的词都只有意义上的联系,因此都是意符。隶变以后,形声造字法占据了主导地位,当今汉字有90%以上是形声字,能产的形声造字法的出现,使得汉字系统能在不再造原字的基础上构造新字,而是运用已有的音符和意符进行造字。随着文字的发展演变,由于汉语语音特点,同音词较多,于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的假借产生。假借是使用音符的,人们在假借某个字来表示一个跟它音同或音近的词的时候,通常并不要求他们原来在意义上有什么联系。然而假借是通过已有字形来标记新词新义的,已有字形在造字之初本就存在表意的性质。因此,形声字和假借字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表音功能,但还不能说汉字就是表音文字。传统意义上的表音文字的字母是字音与字形的结合体。而绝大多数的汉字都是字音、字形、字义三者的统一体。这从一个方面体现出了汉字并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表音文字。

其三,从文字本身的本质作用来看,汉字本质应当是会意文字。文字是信息表达和传递的最重要的载体。通过对文字中蕴含信息的正确理解,也就是“会意”过程,人们才能采取一定的具体行动。当然人们采取具体行动所依赖的信息,除了文字能够表达和传递的信息之外,还有很多其他信息传递和表达途径、方式和方法,例如战场上的“冲锋号”,学校上课的铃声,高速公路上的各种行车标志,在会场上发言时某人总是用“干咳”表示抗议等等,都是信息传递的一些方式和途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人们不断进行文字改革,促进对这种信息载体的运用逐步趋向规范,当然核心是尽可能增强对表达信息的可辨识性,尽可能减少信息表达和传递的错误。有的学者认为,一定要把汉字作为语言的符号的性质和汉字本身所使用的字符的性质区分开来。虽然关于汉字性质的讨论是从造字原则、造字方法出发的,然而,造字原则和造字目的又是紧密联系不可分离的,不应忽视造字目的对早字原则产生的重要影响。汉字性质的界定,可以对汉字改革演化进行方向上的指导。文字的出现和不断的改革演化是准确表达和传递信息的需要,所以文字改革是为了更快、更准地“会意”。

综上所述,从汉字发展的过程来看,尽管汉字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内部还存在着表音因素,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汉字的表意性质。综合各家对汉字性质的认识,可以看出汉字性质研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通过对汉字性质认识差异的分析,找出这些不确定性的产生原因,从而对汉字性质进行再讨论,最终得出汉字是表意文字的结论。

参考文献:

[1]王凤阳.汉字学[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唐兰.中国文字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4]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5]詹鄞鑫.20世纪汉字性质问题研究评述[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6]李运富.张素凤.汉字性质综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7]廖才高.再论汉字的性质[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8]张玉金.论汉字的性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

[9]胡志明.汉字性质研究的理论背景[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

[10]唐剑锋.汉字性质研究综述[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

高中语文字音字形归纳篇(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性教学已经成为所有学科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英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学好英语是每一个学生的心愿。而词汇学习是语言学习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词汇在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不少专家学者的充分认识与肯定。然而,在实际英语教学中,教师们却面临很多困难,尤其是词汇教学。众所周知,词汇是语言运用的基本材料。 针对 初中英语的这个特点,结合日常教学经验,笔者从注重拼读方法、音形结合,让学生掌握构词法、扩大词汇量,呈现词汇所指实物、直观形象,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兴趣等四个方面,阐述了让学生掌握英语词汇的重要性和进行词汇有效性教学的策略,分享如下,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注重拼读方法,音形结合

虽然英语字母的名称音和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不同,但是,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辅音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基本上都是对应一种或两种发音,学生容易识记,关键是元音字母及其组合的不同发音。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指导和强化训练,尤其是五个元音字母在重读开音节与闭音节中的发音,还有元音字母组合的发音等。研究和归纳元音字母或组合在单词中的读音规律是学习英语词汇拼写、拼读的首要任务,需要教师耐心地进行讲解、归纳、对比和总结。例如元音字母a 在重读开音节中发/ei/,如name, plane, lake, face, cake等;在重读闭音节中发//,如bag, that, hat, map, black 等。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坚持对学生进行词汇的拼写、拼读知识和规律的点拨和归纳,学生就能逐步形成这方面的能力。据笔者对所教班级进行的调查,48%的学生认为学习读音规则很重要,能降低记忆单词的难度,并且大多数情况下只要会读单词就能拼写正确。

2 让学生掌握构词法,扩大词汇量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因此词汇教学应贯彻这一要求,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和自学能力,训练他们的科学记忆和联想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归纳。必要时,教师可补充说明,但不要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使学生养成爱动脑筋的好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1 加前、后缀。加前缀un-, ir-, in-,im-,dis-等,如unfriendly,irregular,impolite,incorrect,dishonest等,构成形容词的反义词。加后缀-ful, -less, -ness 等,如care-careful,use-useless, happy-happiness,让学生加以总结,名词加上-ful 或-less 后成为形容词, 如meaningful ,meaningless, 形容词加上-ness后成为名词,如business。再帮助他们归纳表示天气的形容词往往以名词加后缀-y 构成,如sun-sunny,wind-windy, rain-rainy等;方位名词末尾加-ern变成对应的方位形容词,如south-southern, north-northern等;有些形容词加-ly构成副词,如quick-quickly, careful-carefully等。

2.2 合成词。英语中有许多词是由几个词合成的,根据各个组成部分的意思可推测出某个合成词的意思。例如,motor+cycle=motorcycle,key+board=keyboard, work+sheet=worksheet,用这种方法,学生可以很容易记住单词的拼写,而且单词的意思也可以同时记住。

2.3 词根的辐射。以super 为中心,可以联系的词汇有:superman,supermarket, supernatural,superstar,superpower 等等。这种学习词汇的方式可以降低初中生面对庞大的词汇量时的焦虑感,让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地学习词汇。

3 呈现词汇所指实物,直观形象

初中生正处在从以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过渡的阶段,对初中低年级学生可以使用直观教学,使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的形象,加深他们对词语的感知和记忆。在 英语中有大量的实用名词,为了能够让学生更为直观地理解单词,便于记忆,在词汇教学中,可以利用身边的实物进行教学。 有些词汇利用实物教学可能比较困难,我们可以在网上收集一些相应的图片,制作成电脑课件。 采用直观形象化的教学方法无疑是比较有效的,学生的词汇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习效果得到提升。

高中语文字音字形归纳篇(7)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6-08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汉字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基石,使全民了解和正确使用汉字,是提高民族文化素养的奠基性工程。”“识别和运用汉字的能力将决定他今后一切学习的速度和质量。”汉字教育的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笔者以为,汉字教育既要注意传承,也要注意创新。

一、汉字教育传承的基本要求

汉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载体,集音、形、义和文化内涵于一体。笔者以为,我们需要根据汉字的特点进行识字教育,准确定位汉语拼音的功能,发挥识字的多重作用。

(一)根据汉字的特点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不顾汉字本身的特点和汉字流变而牵强附会地拆解汉字,或者推崇一种方法而将其不断僵化的不良做法,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这让笔者想起跟同事的一次聊天。那一次,她介绍了一个学生课堂上识记“照”字的方法:“一个日本鬼子,拿了一把刀,杀了一口人,流了四点血。”她还很高兴地说那节课全班学生都记住了“照”字,第二节课复习时,对字形复杂的“照”字,没有一个学生不会读。这种识记方法太血腥,那个学生采用的识字方法“不顾汉字本身的特点和汉字流变而牵强附会地拆解汉字”,无论从工具性或人文性的角度来说,这种识记“照”字的方法都不可以采用。因为“照”是一个典型的形声字,上下结构,上部“昭”表示读音,下面的“灬”是“火”,是形旁。这些是基本常识,是“照”这个生字教学的底线,是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的。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在小篆字形中‘照’的字形为■,即‘火’加‘召’为‘照’,而‘召’字古意为‘呼唤’。‘照’就是呼唤火为大家带来光明的意思。”

形声识字法只是其中之一,识字方法还包括看图识字法、游戏识字法、比较识字法、迁移识字法、分解识字法、猜谜语识字法等。在具体的生字教学中,需要根据生字的特点、学生学习的基础灵活采用识记方法。一年级学生因为识字量有限,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看图识字法、游戏识字法、猜谜语识字法使用得会多些。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比较识字法、迁移识字法、分解识字法派上用场的时候更多。

(二)准确定位汉语拼音的功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改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阶段目标中将汉语拼音、识字与写字、阅读等并列的做法,把汉语拼音放到识字与写字部分,这是对汉语拼音学习目标的重新定位。汉语拼音仅仅是帮助识字的工具,突出工具的使用价值。识字的工具不止这一种,除了借助汉语拼音识字,还可以学着他人的样子读出。在看动画片的过程中,不少学生认识动画片里经常出现的生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学生也可以根据一定的语言环境和在一定的识字量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规律进行猜测、推想。如在认识“沙”之后,学生没有利用汉语拼音也可以猜出“莎”的读音。

汉语拼音的作用和功能是正音,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拼”的实践上有所增加,把带拼音的诗歌、小故事等内容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如在教学“ng、eng、ing、ong”(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拼读“长城、英雄、成功”等词语,还可以拼读歌谣:“长城长,长城内外百花香;长城长,长城雄风万古扬。”学习汉语拼音时,还要把学习音节和语言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用音节组词,看谁组词组得多;用今天学过的生字说一句话,看谁的话里面包含的生字多。

如前所述,汉语拼音只是识字的工具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评价的具体建议部分指出:“汉语拼音学习的评价,重在考查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说普通话、纠正地方音的情况。”夸大汉语拼音在一年级学生学习中的作用是本末倒置,分析音节的构成、默写音节、找出不能相拼的声母和韵母等都是人为拔高要求,增加难度,是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精神背道而驰的。

(三)发挥识字的多重作用

“识字教学的目标不应当仅仅是把汉字当成记录语言的工具来进行读写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同时发挥它培养思维能力和培养民族自尊心的功能。”回想我们的识字课堂,有多少教师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民族自尊心遗忘,以为学生会认、会读、会写生字就万事大吉了,忘记汉字是集音、形、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于一体的。

其实,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归纳、综合、分析等思维能力并不是难事。会意字、形声字的认识往往都包含归纳、综合、分析等思维过程。比如在教学《操场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一课时,教师可出示“打、拔、拍”三个字,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带有“扌”,通过做这三个动作归纳“扌”的作用,这个归纳的过程也就是综合的过程;在《小小竹排画中游》(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一课学习“排”时,复习“扌”的作用,并将学习拓展到生活中,问学生认识哪些带“扌”的字,分析它们为什么带“扌”。学习“扌”的整个过程就包含了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过程。汉字中有不少的形近字、同音字,辨异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归纳、综合、分析等思维能力的过程。再以“海”的教学为例,在学生认识“海”字,了解“大海”的“海”的意思后,运用课件让学生通过“人海、麦海、云海、歌海”知道“海”这个字的引申义,由本意到引申义,由具象到抽象,由实指到虚写,不仅让学生记住了字形,还渗透了汉字构词的丰富性和准确性。学生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了解生字所包含的知识,感受先人的智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油然而生,强化民族文化意识,增进爱国主义情感就水到渠成了。

二、汉字教育的创新之处

在传承汉字教育基本要求的同时,我们也要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灵活识字,更要对其不合理之处大胆质疑,弹性处理10分钟练字时间。

(一)依据学情灵活识字

教无定法,在汉字教育中同样适用。笔者教学二年级下册后,没有按常规的做法逐课开展识字教学,而是大胆地根据学情采取全册生字集中认识的方法。开学初,笔者请学生拿本子遮住拼音再认读课后生字表的生字,圈出自己会认的生字,进行学情摸底。笔者发现,要求会认的400个生字,有5个学生会写,认识350个以上的达15人,认识的生字不到200的只有个别学生。根据这样的学情,笔者调整了教学的策略:在开学之初集中生字,基本完成二类生字的学习。(个别学习基础不太扎实的学生不可能在短短的一两个星期内完成识字任务)开学第一周的每个午读,学生不是读课文,而是自主认读二类生字,学会一个就圈出一个。400个生字全部会认的,可以选择复习这些生字,也可以选择看课外书。在学习课文时,每节课只需抽出5分钟时间帮助学生复习识字,重点请识字情况掌握得不太好的学生来认读,确保每个学生的识字过关。学完两个单元后,利用早读课的时间再让学生把生字拼一拼、读一读,通过复现帮助学生巩固认识的生字。学期结束时,再次组织学生复习,提高复习要求,重点复习学生容易混淆的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以及形近字――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圈出生字表里的全部翘舌音,在早读课读一读;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划出后鼻音,分小组赛读,比一比哪组找得准又读得准;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小组学习,在组长的带领下认读形近字,并用形近字口头组词。一个学期中,识字教学的时间少了,将课外阅读引进课堂的时间就多了。在掌握本册教材要求认识的生字之外,学生还通过课外阅读认识了更多的生字。

(二)弹性处理10分钟练字时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每天练字10分钟的要求。《解读》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写字的过程不能简单地被当做为了有效地进行书面交流而掌握字形的过程,同时应是体会和认识民族文化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另外,写字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审美能力。”“写字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因为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具有独特的魅力;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写字开始,是不容置疑的。

高中语文字音字形归纳篇(8)

汉字作为一种方块文字,是音、形、义三位一体的表意文字。一个汉字有一定的形状,表示读音和意义相结合的词或语素。在汉字中,形声字占了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而形近字在这当中所占比例也非常大,它们像双胞胎、多胞胎,何其相似,让人难以区分,难以辨识。因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管是教中学还是小学,都应该重视形近字的教学,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学生乐学、易记,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合本人二十余年的教学经验,现对形近字的教学方法作简单的归纳总结。

一、口诀记忆法

教师可针对要记的一组形近字编出顺口溜或口诀,也可鼓励学生自编顺口溜或口诀。顺口溜或口诀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背诵,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不知不觉就会区分一些形近字了。

例如,教师在教学生辨析“戌、戍、戊”这一组形近字时,可以用“横戌(xū)点戍(shù)戊(wù)中空”这句口诀。这简单易记的口诀,告诉学生这三个看似差不多的字,里面有一横的读作(xū),里面是点的读作shù,里面没有笔画的读作wù,这就让学生在记清楚字形的同时也正确的掌握了这组形近字的读音。再如,“已、巳、己”这一组形近字,可以用“已(yǐ)半巳(sì)满不出己(jǐ)”这个口诀来区分。具体而言,这个口诀是说竖弯钩写到一半而未封口时是“已经”的已(yǐ),而封口的则是“丁巳”的巳(sì)(地支中的第六位,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纪月或纪日。古时巳时指上午九时至十一时。)当竖弯钩不出头时是“自己”的己(jǐ)。口诀记忆法的优点是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但可能容量较小。

二、归类记忆法

汉字中的形声字所占比重高达百分之九十,而这些形声字大都按照左形右声、右形左声、上形下声、下形上声、外形内声、内形外声的特点构成,弄清这一点,就可以按形旁和声旁对其进行归类记忆了。

例如,声旁相同的形近字:

交:胶、姣、绞、郊、饺、较、蛟、皎

青:清、请、情、晴、氰、蜻、箐、鲭

肖:霄、消、销、宵、硝、绡、逍、削

分:芬、粉、份、坟、酚、氛、纷、吩

在以声旁进行归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这些字的形旁,对形旁所表示的意义类属有一定了解,这样这些形近字就不难区分了。

再如,形旁相同的字:

氵:江、河、湖、海、洋、溪、池、洗、流

木:桃、梨、树、榴、桑、栗、桦、棉、橡

目:眼、睛、瞟、、瞪、瞧、瞠、瞅、眉

足:跳、跑、踢、蹬、蹦、趾、跛、跪、踝

以形旁相同所归的类中,所有字有相同的意义类属,以这些字的声旁来区分,就比较容易了。

归类记忆法的优点是容量大,有助于培养学生归纳、整合知识的努力,便于学生复习学过的形近字。

三、谜语记忆法

猜谜语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项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养成动脑思考的习惯。因此,如果把一些形近字编成谜语,可以增加语文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一些形近字,而且记得更为牢固。

例如下面这则谜语:

一木口中栽,

似杏也非呆,

你若说是困,

还未猜出来。

高中语文字音字形归纳篇(9)

一、民族唱法中咬字与吐字的联系

咬字和吐字是发音时先后发生而又密切联系的两个步骤。

所谓咬字,就是指字头部分声母的发音。咬字时,按照咬字器官着力部位所起的作用归纳为五音,其名称是唇音,齿音,舌音,牙音,喉音。咬字在歌唱语言的表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咬字的着力点要准确,短促真切而清晰,字要咬的正,要咬而不死, 唇,齿,舌,牙,喉灵活有生气的动作,是咬好字的基本条件。

吐字是指字腹和字尾部分韵母的发音,字腹是一个字最响亮的韵母部分,韵母是吐字时发挥音响共鸣作用的中心。音韵学中,把吐字过程中口腔形态的变化归纳为开、齐、撮、合四种类型。既四呼,快速咬字后,要立即吐字,吐字要遵循字腹延伸不变形的原则,要注意保持母音口型不变,气息不断,使咽腔等共鸣器官受到气流震动而产生共鸣。所以,咬字是指单字的声母形成;吐字是指韵母吐出来的着力处。改变吐字的着力,必须根据“归韵”的原则。将韵母各因素结合为一体,并保持一定的口形。尤其,当一个字唱几个音时,一直保持到该音的韵母到最后的瞬间。也就是说,咬字和吐字应当养成一种喷吐有力,良好的归韵和收声习惯。但在演唱作品时,切不能孤立地讲求咬字和吐字的规律。咬字、吐字的规律,不过是表达作品思想内容的手段。它的目的,是要求更清晰而有效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内容的实质。不过两者是有着相互极为密切的联系,并不是互不相关的前后两个步骤。它们是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二、在咬字吐字时,要善于将“字’融入声

在汉语中,一个字是由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组成。从明代起就将每一个字分成字头、字腹、字尾。字头即声母也;字腹即韵母也;字尾即韵之结声也。字头是字的起音,它发音的着力点在唇、齿、舌、牙、喉等处。歌唱时字头咬得太重不好听;咬得太轻,变成了音包字、字音含糊;如果着力点不对,就会变成另外的字音、字义了。清朝的徐大椿在《乐府传声》中对语音问题做了广泛的探讨和系统的归纳,他认为:“喉、舌、齿、牙、唇谓之五音,此审字之法也”,“欲正五音而不在喉、舌、齿、牙、唇处着力,则其音不真。”因此,声母必须按照“五音”的着力部位咬正确。韵母必须根据“四呼”的要求改变吐字的着力。韵母(元音)为字腹可延长,可歌唱,它须发在比说话时更为扩大的口腔内部,由气流迅速送出。唱歌区别于说话,就是要唱在腔体内。口腔内上有软腭、下有舌,属可调节的共鸣腔体。歌唱时,强调咬字清楚,但不能忽略咬字的位置和唱歌需要用的共鸣。用唱在腔体里的方法歌唱,声音既得到统一,又有柔和的色彩。如唱在腔体里的“a、e、i”与说话的“a、e、i”有所不同,因为唱在腔体里的“a、e、i”是有共鸣的。也就是说打开腔体,让声音通过腔体引起共鸣再发出来的声音,就成为优美动听的歌声了。歌唱中,在清晰地交待了字头后,立即将字腹带到口腔后部,有种形象的说法叫“前打喷嚏,后打哈欠。”如果能够将这个动作正确地领会,也就能准确处理字头、字腹的关系了。咬字、吐字还应注意的是,字头不能咬死,也不能含糊,要清晰、利索,字腹要准确。有人形容咬字如提虎,就像一只母老虎叼着小老虎跑动一样,叼紧了,就咬死了;叼松了,小老虎就掉了;要不松不紧恰到好处。总之,字头要在发音的一瞬间,以便让字腹落在音上,否则会出现拖节奏的现象。字尾是每个字的结束,不可忽视,要掌握“归韵”与“收声”。“归韵”,就是将韵母中的音素结合成为一体。如我们唱“光”(guang)时,这个字的声母是“g”,而韵母是“uang”,歌唱时必须结合成为一个完整的结合体,这就叫做“归韵”。如果不归韵的话,那么势必唱成“瓜”(gua)了。又如唱“太”(tai)时,它的韵母包括韵腹“a”和韵尾“i”,而这两部分必须结合成为一体,既非“a”又非“i”,而是“ai”(爱)。如果不归韵而分开时,“太”字就会唱成“他(ta)“以”(i)了。归韵后还有个“收声”的问题(收声又称收音),“收声”是韵结合体转韵尾而收住,这是在歌唱中很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如上面所举例的“太”字,韵母是“ai”,而这个结合体保持口形不变,直到最后一刹那才脱离这个结合体而在“i”上收声。如果稍不注意,就会唱成“他-以”(ta-i)。歌唱时如收声太早,气息就无法支持,同时就会从一个字倒向另一个字。所以,韵尾必须在音符时值的最后才收声。

另外,掌握汉语语言规律还需注意的是“四声”不可读错。声调指的是汉语音节中固定的音高,汉语普通话的声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声调在汉语中关系至为重要,离开声调,语言的意义往往难以区别。按赵元任先生所说:“语言里头的音位性的声调不同,不光是中国语言所独有的,……。”

三、在咬字吐字时,善于将“字”融入“情”

歌曲是音乐和文学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它通过词曲的有机结合生动地展现和抒发人们的思想感情。让富有感情的歌喉,把歌曲的审美情感表达出来。同时,在观众中激感的回应使之能形成一种互动的心理感应。

在传统的民族声乐教学中,教师常常把咬字和吐字作为声音训练的手段。其实,咬字和吐字不仅可以作为声音训练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在实际演唱过程中是用以来表情达意的。把字唱的清楚仅只达到了基本要求,要感人就必须字里传情、字里表意。就必须在语言上做到更多更好的选择和处理,让情感表达的具体内容、思想内涵能准确地被演唱者所塑造和表达。

由于中国地域宽广,民族众多,因而语言也相当复杂。要运用好民族唱法,演唱好中国民族民歌也绝非是一朝一夕的工夫就能办到的。但是,唱什么歌就得有什么味,这个味归根结底还是指民族语言的“字正腔圆”。因此,在民族唱法中,要准确的把握咬字和吐字。

高中语文字音字形归纳篇(10)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139-01

很多学生认为当今社会是科技发达的社会,文化领域、科技领域大多使用的是白话文,对文言文学习无须努力去死记硬背。他们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其实古代文化中有许多作品是值得我们去深刻研究、领会的。有的文言文告诉我们为人处世之道,有的文章告诉我们学习文化知识的方法或见解,有的文章可以让我们认识政治上的利与弊等等。所以,学习文言文既可以了解中国悠久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也可以把历史当成今天或者是明天我们的人生道路的照明灯。

旧的教学方法,阻碍和限制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阻碍和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扬弃旧的教学方法,要提高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科学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的,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科学有效,学生就可以更多、更快、更灵活地掌握知识,就可以较快地提高阅读文章、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文言文教学,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开发学生智力都有重要意义。下面,我就初中文言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些经验,浅谈自己对文言文教学方法的个人体会:

1编写“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习,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

新编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的数量很多,涉及的文学体裁也非常多,字词句知识越来越丰富。学生学习时有较大困难,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有的教师老担心学生不懂,讲课时采用传统的“灌鸭式”教学方法,其效果非常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其实,在上新课前的一个星期,教师可以编写每篇文言文“导学案”,指明每篇文章的学习目标、重难点、特殊句式、重点文言词语、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的问题给学生,让学生自读的时候抓住重点、弄清难点,初步掌握文章的大概意思及主要学习内容,提高自习能力。在《桃花源记》(初中人教版第三册)中,好多古今异义词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在“导学案”中就把这个难题当作课前预习的作业让学生先去寻找答案。叫学生首先简单翻译文章,把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勾画好,在老师上课时再逐个提问、解决。朗读能力的培养是这篇文章的重点之一,所以在“导学案”中提示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个字的读音,能流利朗读文章。“世外桃源”是一个作者虚构的故事,“导学案”中让学生利用小说的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环节去分析文章的主要线索,初步掌握文章的结构。还可以让学生在上课前通过历史课本或陶渊明的诗歌去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目的等等。这样,学生的预习有了目标,预习就有了针对性,培养了学生的自读能力,也避免教师在上课时的沉闷现象发生。习惯成自然,引导学生自读多了,学生就容易接受“导学案”,教师上课就容易驾驭课堂,学生为主体就会显示出来。

2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传统的录音机、小黑板、投影仪辅助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学新课改也不能局限于简单的声音和图象辅助。所以,在教案设计中应当充分利用远程网络教育、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如在《大道之行也》(人教版初中第三册)的教案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彩色图片、录音、影像等结合到教案中形成一个完整的课件。孔子的图象、和谐社会的一些图片或影像、朗读录音播放等,让学生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学中让学生的眼、耳、脑、手、口都能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就不再沉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学习效果也就得到提高了。

3善于引导,以教学提纲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教学提纲只是主线,很多知识都是通过归纳以后才能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文言文词语的。如何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也成为教师教学的一大难题。所以教师善于引导学生结合教学提纲去归纳是文言文教学方法的一大课题。

3.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加深对字词读音、字形以及作者的感情的掌握。教师范读、听录音机,让学生在“三读”(早读、午读、晚读)的时候能多次、反复朗读文言文,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和强调朗读的语速、语调,让学生能在准确朗读是基础上感受作者的感情。

3.2让学生查阅文具书,翻译课文。学生在朗读的基础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进行简单翻译,训练学生边朗读边理解意思,这样学生对文言文的字形、字音、字义,甚至一些重点的文言词语都能掌握。

3.3引导学生在掌握本篇课文知识的同时,联系学过的文言文的一些词语进行知识点的归纳、积累。文言文的实词、虚词非常繁杂,想要学生能系统的掌握文言文的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收集、归纳,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讨论,教师在讲解练习的时候可以表扬学生,纠正学生归纳知识点时出现的错误或不足。

3.4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导学案”去分析文章,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导学案”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是文章的主要提纲,让学生据此去分析文章,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多让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纠正后再让学生自行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外作业,把归纳的内容系统化,形成课堂内、外一条龙。

上一篇: 就业安全应对策略 下一篇: 毕业设计方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