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课程体系建设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19 10:22:49

党校课程体系建设

党校课程体系建设篇(1)

[作者简介]林筱颖(1979- ),女,广西柳州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科研处,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广西 柳州 545002)

[课题项目]本文系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2011年一般项目A类“高职公共选修课课程体系构建及其教学质量监控的实践与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桂教高教[2011]24号,项目编号:2011JGA283)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9-0123-02

一、前言

高校党校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主要载体和重要阵地,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党校教育教学工作遭遇着培训内容零乱、特色定位含糊、管理体制陈旧、价值成效缺失等等诸多的现实隐忧,逐步消解着它的育人价值。

面对现存诸多严重影响党校教育成效的问题,面对全面提高当代青年大学生理论水平和思想修养的时代呼唤,通过创新教育方式凸显高职党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应有价值,应该成为高职党校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在2005年颁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文件中,强调要发挥党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高校党校及其院(系)分校在培养教育大学生方面的重要作用,要求“有条件的高校可开设党课类选修课程,高校党委负责人和有关部门负责人要带头讲授党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好网络党校、电视党校,扩大党校教育的覆盖面”。

显然,开设党课类公共选修课程既符合中共中央文件的要求,也符合高职院校党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又能成为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养教育的有效平台。因此,明确党课类公共选修课程开设的价值取向,是问题思考的起点,也是解决党课类公共选修课程如何设置各种相关问题的根本。

二、概念界定及必要性

党课是对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业务骨干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和培训的一门必修课程,它的任务是通过有计划的培训,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结合新的形势,提高学员的政治思想观念和科学文化水平,增强党性,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对于众多的由中专升格而来的高职院校来说,怎么营造高校党课育人环境、彰显高校党校育人功能,俨然成为高职院校做好党建工作的题中之意。只有高度重视高职党课的建设,进行党课培训内容课程化改革,才能更好地发挥党校培训的功能,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教育工作才能得以落到实处。

众所周知,公共选修课程则由于具有课程设置新颖、思想学说多元、学术氛围自由的特点,能够利用新视角引导学生创新看待问题,拓展学生专业以外的知识面,既是学生获得自身成长的有效途径,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高校是一种被普遍采用的并且反应很好的教育形式,已经成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

为了更好地发挥党课育人的目的,众多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进行党课培训机制的改革,将党课与公共选修课程合二为一,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型党课教学模式。例如,沈阳师范大学于2007年在本科学生中开设党课类通识选修课“中国共产党的基础知识”,对党校新的培训形式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浙江工业大学党校于2009年对党校新的教育培训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创新提出了“高校党校课程化建设”的新思路,通过开设党课公共选修课“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建设理论”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受到了大学生们的欢迎和好评。

因此,新进高校系列的转型高职院校,如何通过优化设置党课类公共选修课程,起到既建设好高职党课又夯实好高职公共选修课体系的双重作用,是一个很有效的举措。我们期许高职党课类公共选修课程沿着教学系统化、活动经常化、管理规范化的道路大步前进。

三、意义及价值取向

在整个高职教育过程中,作为实现高职“党建育人”功能的党课类公共选修课程,一方面,在增强高职党课培训内容的吸收力和实效性上效用突出,已经成为探索高职党课培训的新途径、新形式,共同搭建了高职党校教育工作的一个创新平台。另一方面,在搭建高职公共选修课体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课程,已经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共同落实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以下我们将以课程承载的目标、设计的方式和管理的体制这三个视角为切入点,进行分析:

1.从承载的目标看,党课类公共选修课能够成为高职公共选修课的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党课培训内容课程化改革的实际需要。在国外,公共选修课的目标或者说功能是多元化的,但基本可概括为价值导向、心智培育和知识拓展三个层面。

在国内,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颁布,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高职教育所承载的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2009年,在“国家示范高职建设院校教学改革工作座谈会”上,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指出,高职学生应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为了支撑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课程体系可以划分成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两大类,前者主要完成专业教育的内容,承载着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后者主要完成素质教育的内容,承载着职业道德素质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在现行高职教育体制下,公共选修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

基于此,我们认为,高职公共选修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拓宽学生知识面,进行学生跨学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旨在强化学生综合素质。也就是说,要使学生不仅获得一技之能,还要具备一个健全的职业人或社会人所必须具备的文化、社会和生活常识,以及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取向。

“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取向”的培育,无法更多地在以知识性为主的高职专业课课堂上传授,理所当然地在承担着更多价值观的培养和人格的培育内容的公共选修课上传授。然而,高职党课作为大学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提高广大学生政治素质、健康人格和宏伟胸怀的理论教育阵地和宣讲平台。将主要承担理想信念教育的高职党课和主要承担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高职公共选修课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党建的育人功能,显然已经成为目前的应然之举。

因此,根据党课教育教学的性质和特点,并将其延伸合并到公共选修课的范畴,开设党课类公共选修课程,它所追求的共同目标理应定位于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价值教育”和“人格心智培育”。可见,党课类公共选修课程在当今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中承载着“素质价值教育”和“人格心智培育”的双重功能,能够成为高职公共选修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学生素质、培育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取向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仅如此,党课类公共选修课与其他公共选修课相比,虽然同为素质教育课程,还是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是党课类公共选修课有别于其他公共选修课类型的教育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对高职院校党校教育内容进行课程化建设,是一个重要的创新举措。

对高职院校党校教育内容进行课程化建设,总体思路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向导,拓宽“党课培训”内容,将“党课培训”内容以开设公共选修课的方式纳入学校统一的课程体系之中,与所谓的国家课程——“两课”配套成龙,注意与其教学形成衔接、互补。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和“网上党校”的作用,分层、分阶段实施教育和培训,以促进“四个结合”(党校教育培训与发展党员结合、与学生日常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结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结合、与学生文化素质课教学结合),以课程的递进的形式更好地发挥党课的育人功能,为提高广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培养更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提供理论教育阵地和平台。

党课类公共选修课的开设克服了党课教育中存在的内容条块分割、师资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教育效果不理想等弊端,推动了党课培训内容课程化的改革,实现了党课培训内容的体系化,提升了教师党课理论研究的水平,增加了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扩展了党校培训的职能,提高了党校教育培训的层次和效果。

2.从设计的方式看,党课类公共选修课能够成为高职党校教育工作的一个新平台,是高职党建教育的培养定位和特色的重要保证。上已谈及,党课类公共选修课程在当今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中承载的目标是“素质价值教育”和“人格心智培育”,那么接下来我们要考虑的便是课程设计的问题。

通观国外大学公共选修课程,由于学校类型、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差异,其设计的方面也不一样,比较成熟的课程模式有:美国大学的核心课程模式,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经典解读模式,麻省理工学院的分组必修制模式,牛津大学隐性课程模式。总结国外公共选修课程设计的思路,通常有两条:一是以学科为标准,二是以教育理念或学生成长需求为标准。我们认为,还可以有第三种方式,党课类公共选修课程必定是一个课程群,这一课程群应该由若干课程模块组成。

如何进行课程设计,才能发挥党课类公共选修课程的“素质价值教育”和“人格心智培育”功能?也就是说,如何在公共选修课程体系中设计出这个课程群?我们认为,可以先将符合党课类公共选修课程培养目标的课程加以筛选、创设及重新排列组合,然后对照党课所要求掌握的重要论题,并以此为轴心来划分课程模块,将对应这些模块的选修课构成系列党建课程群,以供学生按规定进行自主修习,使得每一门课程都能共同服务于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这样得出的党建课程模块,是以按党课所要求掌握的重要论题为轴心来划分的,从内容定位上说,完全符合党课的培养职责,符合党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促进大学生道德心智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成了高职党校教育工作的一个新平台。

围绕每个论题周围形成一个课程系列,或说是系列党建课程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拓展了高职党校教育的空间和深度。以完整的项目课堂的方式呈现,通过一次次经典解读、专题分析和互动研讨,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加深他们对世界、社会、人生和自我的认识,提升其人文素养和做人的品行,增强其分析问题、立足社会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真正在思想上、人格成长上有所收获,得到他们的欢迎进而认同,真正成为高职党校教育工作的有效平台。

根据这个设计原则,我们可以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搭建起党课类公共选修课程体系的框架,系统设计每个党建模块的知识,每个模块都由一定数量的公共选修课程组成,采取循序渐进、分学期分层开设安排,一改陈旧的概论式、通论性课程的讲授方式,发挥高职党课的价值导向功能,使学生的心智由“感受”到“认同”,再到“内化”,一步一个台阶地经过选修学习不断完善和提高自我。

这种个性化的党建课程体系适应高职学生心智的全面和谐发展,体现了高职院校党建教育的培养定位和特色。

3.从管理的体制看,能够连接学生党建工作与教学工作,是促进党建教育教学工作一体化的有效途径。目前,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由于高职生源大量扩招、学生结构参差不齐、学生素质普遍较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教学管理难度明显增加,是亟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的一个难题。

然而,就目前的情况看,大多数高职院校党建管理工作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党校教学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方式乏力。要改变此现状,就要创新一套可量化管理体制,我们认为,可以首先将学生党建工作课程化,在学分的层面上,通过“学分折算”这个桥梁将学生党建各种活动类的课程价值显性化、量化。然后通过不断规范“学生党建工作课程”的教学大纲、计划、教材、秩序、考核、评价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促使学生党建工作与党校教学工作做到有效连接,避免“两张皮”现象,实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实现党建教育教学工作一体化,是党校教育教学管理实现高效运行的有效途径。

高职教育所注重的培养模式是“以能力为本位”,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三年的在校生涯,更多的是培养“专业岗位技能”,能留给“素质心智”培育的时间是相当有限的。然而,21世纪90后的高职学生因经济快速发展和网络快餐文化思潮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出以下特点:反叛思想意识强烈,多以自我为中心,效益功利观念盛行,内心敏感脆弱。加上高职院校生源的录取分数相对较低,大多数学生本身的人文素养基础较差。要想利用短短的三年时间,通过党校集中理论学习,党史影片教育和集体互动活动,从整体上去改变学生的价值取向、提高他们的道德观念及人文素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种情况之下,开设党课类公共选修课程,可以直接将道德心智培养和人文素养培养相结合,通过公共选修课所承载的人文素养能力的培养去贯穿党课所承载的学生道德心智的提升,既有利于整合优化教学资源成本,又有效地推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高秀蓉.大学选修课现状之思考[J].教育论坛,2008(11).

党校课程体系建设篇(2)

加强高校党校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是面对新形势、应对新挑战的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学习型政党,特别是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需要,因而是当前党校工作者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本文将在总结部分高校党校培训经验的基础上,理清规范化、制度化的逻辑关系,明确具体内容,为进一步加强党校培训工作提供借鉴。

规范化与制度化建设的内涵

规范化属管理学概念,最早源于工业技术领域的管理过程,是为满足产品、工艺、图纸等技术的通用化需要而制定实施的统一标准,后来制定标准的对象逐渐从技术领域延伸到经济领域及人类生活的其他领域,泛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活动”。严格的规范化管理应具有标准化、图示化和量化三大特点,即全部工作能用标准、标识和数据等符号系统反映。其目的是养成按规则办事的工作习惯,避免随心所欲。确保科学化培训内容的顺利实施和可持续发展,是党校管理科学化的必然要求和核心内容。规范化管理要靠规章制度实施,制度作为“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或行动准则”,其目的是巩固科学的培训理念和模式,使管理行为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文可查,因此制度是规范化的重要保障。

部分高校党校对规范化与制度化建设的探索

党课培训的规范化探索。高校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是党校培训的主体对象,党课是必修课,但是长期以来党校培训没有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考核标准,缺乏课程化管理。随着高校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比例不断增加,开设选修课的条件已经具备。清华大学党校从1994年率先对党课课程化改革进行了尝试,如今“党的知识概论课”已成为人数最多的人文社科类限选课,其中课外实践环节占三分之一,由院系分党校辅导员辅助完成,并借助网上课堂完成期中测试;2003年北京建工学院已将面向全校的“党的基本知识”和面向入党积极分子的高级党课纳入了选修课,受到了选课学生的普遍欢迎;2004年和2005年中央分别于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16号文件)和《中组部、教育部党组、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14号文件),号召“有条件的高校可开设党课类选修课程,高校党委负责人和有关部门负责人要带头讲授党课”。2007年沈阳师范大学开设的党课类通识选修课《中国共产党的基础知识》是报名最多的选修课。为加强党课教学管理,扬州大学还组建了党课教研室。

从师资力量上看,校级党课教学主要由校党委领导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纳入选修课体系的条件是成熟的,课程化管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大部分院系级分党校将其初级党课纳入选修课难度较大。由于上级指导监督和培训的力度不够,大部分师资的理论水平较低,使得内容安排、教学方法手段以及教学文件的准备往往处于混乱失控状态,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反馈更是空白。但院系领导和辅导员较了解学生实际,邀请优秀党员毕业生进行典型示范式的培训,组织讨论和校外红色考察实践活动,可补充党课培训的实践环节。

党课教材和辅导材料是教学的重要载体,目前能够满足需要、令人满意的教材很少。成都理工大学的调查结果显示,52.25%的受调查者认为党课教材“不贴近工作,实用性差”,42.6%的认为“脱离实际,空洞说教”,81.8%认为党课教材应针对“形势与政策热点与难点。”在被调查的142所高校中,34%的党校使用了自编教材,其中北京27所高校中,采用自编教材授课的党校不到四分之一。

党校管理的规范化探索。“业余”是20世纪80年代高校党校的存在方式,这已不能满足新形势对党校正规化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高校党校便开始向“挂靠”和“独立建制”发展。按照组织系统化的要求,规范化的培训需要管理体制、机制、师资及物质方面的保障,其中体制和运行机制是规范化管理的核心内容。狭义的体制仅指组织体制,是关于机构设置、权限划分和隶属关系的设置。规范化的党校应具备相应的职能机构,包括常设的领导机构、专职的负责人员和办公室。校务委员会负责培训任务的安排和校级党课教师的选聘,党校办公室负责校级培训内容的统筹安排和教学质量的监控,为院系级党校提供指导、监督和培训。在142所被调查的高校党校中,61%的高校认为制约党校发展的最大因素是没有专人负责或人员编制太少,或管理体制不健全。其中只有7%的高校党校是独立建制的,15%的高校挂靠某部门但相对独立,合起来不到四分之一,75%的高校党校与组织部、宣传部合署办公,19%的高校没有设立院系级分党校。69%的党校至少有1间独立的办公室和1名专职工作人员,17%的高校党校设置了专职副校长,11%的副校长是兼职的,但配备了专职的处级党校办主任。对27所北京高校进行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党校办公室与组织部合署办公,设立校务委员会的接近一半,只有四分之一的高校配有专职负责人员。由此可见,各高校党校的管理体制总体上不够规范,参差不齐,有待健全。

广义的体制还包括程序体制(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管理体制(主要是激励惩罚办法)。将党校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图示化是业务流程化的要求,它有利于快速了解和开展实际工作,如北京建工学院制作的党员发展流程图使培训工作一目了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确保了党员发展质量。在干部培训管理中,考核一直是薄弱环节,坚持训用结合,与聘任挂钩是非常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但能够严格执行的高校较少,在142所高校中只有47%的党校能够做到,中南大学实行学分制排名榜后,按时修满40学分的人数比例由30%提高到70%。

师资队伍建设是党校运行机制的人力保障。党课教师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党课的教学效果,很多高校充分利用离退休教师、两课教师和校外专家等人才优势,建立了党课师资库。北方交通大学采取现场评委打分的形式选拔教师,确保了党课教师的质量。在被调查的142所高校中,有86%的党校能够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党课教师备课会。中国政法大学组织的党课师资培训促进了党课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经费是党校运行机制的物质保障,是使党校培训工作难以开展的掣肘因素。在被调查的142所高校中,37%的党校认为制约党校发展的最大因素是经费严重不足,36%没有独立的办公经费预算,21%没有培训经费预算但可报批,42%的党校至少有6万元以上的经费预算,50%的党校经费可独立使用,无需挂靠单位负责人审批。凡是党校培训工作开展较好的高校,往往是校党委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物质上给予大力支持的单位。

党校的制度化探索。在被调查的142所高校中,60%的党校制定了比较齐全的管理制度,70%的党校制定了分党校制度,15%的党校开创性地制定了干部培训学分制管理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制定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规程》、《学员手册》、《保障细则》,以及中层干部轮训制度,支部书记、入党积极分子、党员的定期培训制度;扬州大学制定了党校培训需求和效果调研制度、党课教研室活动制度、党课教师培训制度等。然而制度的撰写只是必要的表面形式,很多制度是为应付上级检查而准备的,实际工作中根本没有实行过,最后成了一纸空文或者摆设,可见制度化并不等于规范化。

完善高校党校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的对策

建立完善的党校培训工作体系并使之图示化是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的基本要求。这包括明确的目标体系(包括总目标和二级子目标)、丰富完备的内容体系(包括党性教育、业务素质培训和综合素质培训)和现代多样的方法手段体系(包括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访谈式、体验式、实践环节等)、质量监控体系(包括培训需求和效果调查、集体备课、听课看课、教学评比等)、制度保障体系(包括体制设置、运行机制和制度文件)和人力(包括专职人员和师资队伍)物力(包括办公场所和经费)保障体系。

党校课程体系建设篇(3)

l马克思主义的政党观及其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是在阶级社会中.一定的阶级或阶层的政治上最积极的代表,为了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政治目标,尤其是为取得政权和巩固政权,丽在阶级斗争中形成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丽组成的政治组织。政党制度是一个国家的政党行使政权或干预政治的方式,一般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只不过是政党干预政治的习惯形式的统称。目前世界各国的政党制度有两大类型,一类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一类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政党一般具有凝聚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集合和发展阶级政治力量、影响和领导社会政治、培养本阶级的政治骨干、影响国际政治和国际事务等功能。当代社会要求: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把自身建设成为先进性政党、服务型政党、学习型政党、创新型政党、和谐型政党、廉洁型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党的建设问题。毛泽东同志早在一九三九年十月四日就指出:统一战线问题,武装斗争问题,党的建设问题,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更不能丢掉我们制度的优越性。比如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我们的优越性。我们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当然也要有监督,有制约。现在提出党政分开,但不管怎样还是共产党领导,是为了更好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共产党也难免犯错误,但只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改革,走自己的路,不犯大的错误,我们的事业就会蓬勃发展。

江泽民同志认为:思想政治建设始终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带动其他方面建设的根本性建设。

今天,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改革创新精神继续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立了党的建设总目标:就是要使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一总目标鲜明而集中地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思想路线、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等重大问题,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党的建设必须朝着这个总目标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真正建设成一个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视角研究政党问题,实际上涉及的是执政党和政府如何面对公民社会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作为当代民主政治典型模式的政党政治,是由国家、社会、政党这三个基本部分组成的,政党就是沟通国家和公民社会的工具。执政党功能的这一定位,就要求我们要研究党的领导作用怎样体现,执政方式如何改进等一系列党的建设的理论问题。

2马克思主义学科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中国化

学术界对学科有两种解读:一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如自然科学中的天文学、生物学等,社会科学中的美学、伦理学等。二是“教学科目”的简称,也称“科目”。是教学中按逻辑程序组织的一定知识和技能范围的单位。如中小学的化学、物理、语文、算术等,高等学校中文系的现代文学、古汉语、古典文学等。马克思主义学科化兼具两种解读,就其自身来看,在法学门下,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学科,是取第一种解读之意。渗透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诸门课程之中,是取第二种解读之意。马克思主义学科化中的党的建设问题则涉及到第一种解读。众所周知,新增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五个二级学科,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而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问题则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这一二级学科下的三级学科。显然,在这级学科中体现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学说;而“中国化”则是指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同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相结合而形成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党的建设”思想、理论与观点。

从一、二、三级学科的关系来看,仍然要贯彻“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原则即通过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党建理论,用历史和逻辑的方法、抽象到具体的方法,在“时间在先”与“逻辑在先”交互作用的统一中来体现三级学科的宏观、中观、微观的递进关系。具体来讲,有六个层面需要建设:一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国化的历史背景、现实意义以及这个问题发展演进的研究;二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点的研究;三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国化历史进程的研究,即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党的建设所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取得的主要成就;四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国化基本经验的研究;五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国化基本规律的研究;六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国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的研究。应该看到,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建设学说阐释的具体问题相比又有自身的特点,这是需要在学科建设中注意的问题。如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最关键性问题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党建学说是不可能提及的。中国共产党人则对此作出了新的实践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实践及其重要成果,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支撑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相互作用、有机统一。在当代中国,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党在执政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予以回答和解决,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更好地完成党的执政使命。执政党在思想、组织、作风、制度等方面的先进性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提高执政能力而展开,并且要通过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得以体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既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任务,又是检验党的先进性程度的重要标准。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执政能力建设的有机统一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国化面临的新课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领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中不仅要高度关注这一新课题和新领域,而且要将此纳入作为二级学科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内容之中,着力构建出富有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科学体系。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中国化

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大致出现五个逐渐演变、依次更替的课程体系。

第一个课程教学体系创立于新中国成立后至1956年这一期间。l949年10月8日,华北人民政府高等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华jE专科以上学校一九四九年公共必修课过渡时期实施暂行办法》规定“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新民主主义论”和“政治经济学”为文法教育学院学生必修课。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1952年10月,教育部对课程设置作了统一部署,规定开设“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1953年又将“新民主主义论”改为“中国革命史”,并增设“马列主义基础课程”。在1956年,对文理学科和本号科公共必修课做出具体安排。这样,高校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初步形成。

第二个课程体系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初,重建于1980年代初。1962年教育部提出一个新的课程教学方案:开设“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和“哲学”三门政治理论课。经历“文革”后,1980年7月在恢复原来的三门课程基础上,文科增设“国际共运史”。

第三个课程体系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1987年3月,国家教委提出了课程改革的设想并逐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包括“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以及“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同时还增设了思想教育课程:“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一、二、三年级分别开设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职业道德)。至此,通常所说的“两课”课程体系正式建立。

第四个课程体系2o世纪,90年代深化改革的成果,最终于1998年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类开设);思想品德课有“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课程体系。

第五个课程体系是在经过反复调查研究和论证后,于2005年初确定为四门课程:“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在上述课程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及其中国化后形成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党建思想都是贯彻于课程之中的。基本体现了“三个转化”即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转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转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转化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及综合素质体系。

下面仅就现行的第五个课程体系中的四门课程,来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中国化”之关系。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课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确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必修课之一。该课程以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帮助大学生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学习该课程,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为大学生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更好地理解和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打下扎实的哲学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接下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中国化”的课程内容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转贴于

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毛泽东的建党学说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学说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毛泽东建党学说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和鲜明的中国特色:一是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着重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党,同时也注意从组织上进行建设。思想建设的基本内容,就是用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和武装党员,要求党员不但在组织上人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二是指出党的建设是与党的政治路线密切相联的,揭示了党的建设与党的政治路线是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辩证关系。三是提出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和集中的辩证统一。四是强调党内斗争实质上是一种思想斗争。五是概括出党的优良作风是我们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显著标志。把党的作风问题提到党的世界观和党性的高度加以分析和解决,是毛泽东建党学说的一个显著特点。六是提炼出整风是全党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有效形式。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结合自身所处历史时期的基本社会情境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的党建思想,从而形成了包含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国化基本内容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国化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则主要论及“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后中国共产党的“党建史”,当然还需要有“论”的内容作为“纲要”而概括。毛泽东同志的党建思想的展开及其阐释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国化内容的吸纳也要贯彻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引导大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法制观,自觉塑造和谐的人格,成长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四有”公民。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体现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国化的内容可以将“有理想”作为逻辑起点而展开。在现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的前三章中均有所论述。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国化的交互关系中,最为根本的是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三个转化”即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转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转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转化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及综合素质体系。第一个转化涉及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基本思路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四门课程各自从自身所要阐述的理论内容出发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分别吸纳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及综合素质的质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上。在这一关系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理论课教学课时压缩得多,而实践课又难以成行;(2)选修课基本没开。

第二个转化即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转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的知识基本结构,框架,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施,和教学结果评价组成的统一的整体。这是一个从理论理性到实践理性的过程,尽管出版了一些教学参考资料,但这一过程的承载主体还主要是在任课教师。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尚难以成为合格的承载主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存在“述而不作”的思维定势;(2)不能针对所在院校的专业特点、学生特点“量体裁衣”;(3)对两头即教材和学生均缺乏深入认识与研究。

第三个转化难度更大,这是因为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转化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及综合素质体系,并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单独能够完成的,它需要高校整个德育体系的“合力”运作。而其它相关部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并不知晓,若让其知晓“马列部”也好、“德育部”也好、“社科部”也好,独家无能为力。况且,据调查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独立的很少,多数已附属于×××学院之中成为一个系,其实就是一个教研室。

党校课程体系建设篇(4)

一、引言

网络文化的飞速发展和由此带来的执政环境的深刻变化,使“网络党建”成为必然。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就曾在政治局会议上强调:“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能否真正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基地,而作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干部的高校党校,在新形势下拓展党校教育阵地,充分利用信息网络优势,加快网络党校建设,开展网络党校的教育,是高校“网络党建”中一项迫切而且十分重要的内容,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网络党校的建设现状

目前,全国党校系统的远程教学网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已建有A、B、C各级网站约3000个。各高校也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建立起自己的网络党校,积极推动党校网络信息资源和教学内容建设。但是,通过对81所兄弟院校网络党校建设情况的调查摸底,我们发现高校网络党校建设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

我们把各高校网络党校的建设情况分为以下四类:(1)已经建立网络党校,并拥有一定网络资源的占17.3%;(2)虽然有设立网络党校栏目,可是提供的资源很少的占9.9%;(3)没有设立网络党校,但在组织部网页上有部分资料的占11.1%;(4)没有建立网络党校的高校的占61.7%。(如图1)同时,对已经建立网络党校的14所高校的网络党校学习系统和资源进行了统计,发现其资源可分为:文字资料、视频资料、在线测试、党员互动,建设情况各异。(如图2)

从调查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已经建立网络党校,并形成一定的教学体系的高校少之又少;在网络党校建设的过程中,大部分高校注重网络技术的应用,而忽略了对网络党校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从蓬勃发展的高校网络应用可以看出,各高校并不缺乏开发人才,缺乏的是网络党校教学体系的构建,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对促进网络党校在全国各高校全面铺开具有重要意义。

三、高校网络党校的教学布局

高校网络党校教育是整个党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培养对象的不同,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与一般的党校教育有着不同的内容。

在教学目标上,高校网络党校遵循但不限于党校教育的总体目标。党校要求把党的建设这项伟大工程的总目标贯彻始终,把“三个代表”这一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贯彻始终,把它对党的性质、宗旨、任务的新概括和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贯彻始终。而高校网络党校作为高校党校在新形势下所拓展的新阵地,应该在这一总体目标的指引下,以培养新一代忠于党和人民的接班人为主要目标。

在教学内容上,中央文件《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为党校的建设与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是新形势下指导党校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文件指出:“党校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布局,应该是紧紧围绕学习邓小平理论这个中心,建设好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充分适应世界大转折和中国新发展要求的,主要包含‘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党性修养’这几个方面的内容的教育课程。”显然,党校教学改革的这个新布局也是高校网络党校教学布局的根本指标,这个教学改革的新布局,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总方针(如图3)。

按照这个布局,首要的是抓好“理论基础”——马列主义基本问题、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在理论武装的基础上,还要把理论、历史、现状的学习和研究结合起来,抓好“世界眼光”,即运用“三个基本”的理论研究当代的最新发展,通过“五个当代”(当代世界经济、科技、法制、军事和我国国防、思潮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世界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

“战略思维”即运用“三个基本”的理论,对国际国内若干重大现实和战略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改造客观世界、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

“党性修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是增强党性的要求,同时专门进行党史、党建教学,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

四、高校网络党校的课程结构

网络课程并不是电子教材、电子教案以及教学课件等的简单搬家。网络党校网络课程更是如此,除了要在网络上展示结构化的知识内容外,更要发挥网络及时交互、资源共享等特性,除了进行实时讲座、实时答疑、学习论坛等教学活动外,还应该对学习效果进行及时的评估。

根据网络课程的教学功能和结构内容特点,网络课程可以分为基于教的网络课程、基于学的网络课程和“主导—主体”网络课程三种类型。其中,“主导—主体”网络课程是指学生可以接受教师的实时面授教学,也可以通过局域网或互联网电波视频课程进行网络学习,更可以和教师通过互联网实时讨论、答疑之类的一种课程。由于党校教学本身具有特殊性,在广泛地传播马列主义的同时,对学习者的质量反馈要求较高,因此,我们认为,党校的网络课程体系结构类型应该属于“主导—主体”的网络课程类型,其主要构成包括:

1.理论学习部分。这是网络化的知识结构部分,主要以文字信息出现,在关键的环节加入教学的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材料。

2.资源学习部分。这部分是由基于学的网络课程中的庞大的资源库所支撑的。

3.时政热点分析部分。通过学习和分析时政热点,提高党员自身的素质以及对相关内容的深刻理解。

4.在线辅导部分。该部分的设置是为了能够及时发现并解答学生在学习和交流过程中显示出来的问题。这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5.考核体系部分。包括形成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等部分,是网络党校课程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该体系能够及时向学习者和教学者反馈信息,并对各部分内容进行调整。

6.学习引导,帮助系统。该部分主要作用在于使学习者能够有效地进行网上自主学习,对其进行方法上的指导。

各部分构成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课程体系结构图来表示:

五、高校网络党校教学系统的运行与效果

基于以上教学布局与课程结构的论证,我们构建了高校网络党校教学系统。该系统针对不同的培养对象制订完整的教学计划,按教学计划安排设计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资源库,制定严格网络考勤制度,建设在线作业、练习、考试等模块。我们以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为例对系统进行测试,设置了“端正入学动机,以实际行动追求入党”、“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等16个专题,按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设定不同的学习要求,并针对不同的内容与要求,通过多种在线互动、反馈、考核方式,完成了网络党校的教与学全过程,运行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实现网络党校是网络党建的核心工程之一,课题组近两年的探索与实践证明,高校网络党校教学系统改变了传统的集中统一时空的上课和考核方式,运行效果基本达到预期的目标,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林彬.党校远程教学网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形成学院学报,2001,(4).

[2]梁家峰,戚家勇,徐蕾.网上党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之举[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6).

[3]陈小健,唐小煜,等.完全学分制下高校的“网络党建”[J].教育高教观察,2008,(4) .

[4]谢幼如.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8

[5]全国党校工作会议文件选编.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干部教育[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9.

[6]燕鹏远,杨喜祥.书记工作经典.新时期党支部书记工作手册[M].红旗出版社,1997.4.

党校课程体系建设篇(5)

一、建构广西高职院校特色党课教材体系的主要依据

现已公开出版的党课教材有许多种版本,这些教材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党的纲领和基本路线、党的优良传统、党的纪律、党员权利义务、入党程序等内容做了比较系统地阐述,编写者对党课教材工程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然而,由于主客观诸多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党课教材建设,特别是广西高职院校特色党课教材体系建设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缺乏具有民族特色和高职特色的党课教材

纵观以往的党课教材,专门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具有高职特色的党课教材很少。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技能人才。党课教材体系建构,如何把培养合格党员与促进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实现结合起来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广西作为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与东部和中部地区有着不同的特点,能够联系广西的发展实际,突出西部特色、民族特色和边疆特色的高职党课教材更少。促进党课教材体系先进性、科学性与针对性有机结合需要做出积极努力。

(二)缺乏贴近高职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的党课教材

现在出版的多数大学生党课教材理论性、学术性较强,这对本科生和研究生来说是必要的。然而,与本科生、研究生相比,高职生的知识面和生活积累、理解和接受党的理论知识的能力(包括理论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等)、对热点难点问题的判断与关注度等方面存在差异,现在的党课教材却对这种差异性考虑不够,这就使得多数党课教材现实针对性不强。此外一些党课教材对艺术生动性与趣味可读性也重视不够,这对高职学生来说也是不太适合的。

(三)缺乏具有立体化特点的大学生党课教材

一般来说,现在出版的大学生党课教材缺乏立体化,主要是纸质教材。构建以纸质教材为主,视频音像资料、网上学习资料、实践锻炼指导等为辅的立体化教材体系是党课教材体系建设的又一重要任务。另外,出版的大学生党课教材大多数编写体例单一、单调,创新性不足。

二、探索建构广西高职院校特色党课教材体系的目的和意义

(一)建构的目的

通过校际合作研究,构建具有广西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立体化高职学生党课教材体系,以增强民族地区高职学生党课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高职学生党建工作水平。

(二)建构的意义

1.理论意义

探索建构广西高职院校特色党课教材体系有利于深化对党课教材体系建构的研究。对党课教材体系建构的模式,党课教材体系的内容与载体选择、结构体例与文字表述等方面作出新的探索,这对提高党课教材体系建构研究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按照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要求,努力实现党课教材体系的理论性、科学性、学术性(创新性)与现实性、艺术性、可读性相统一,努力实现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教育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结合,充分体现高职特点和民族边疆地区特色。这种探索在党课教材体系建构研究中是一种新的尝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1)有利于民族地区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广西高职院校特色党课教材体系的建构不仅对民族地区高职学生学习党的知识,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对提高高职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有利于提高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水平。创新党课教材体系是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环节,结合民族边疆地区的特点和高职学生特点构建特色党课教材体系对提高党课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推动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3)有利于促进广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地区的长治久安。高职学生毕业后将成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成为民族地区建设和谐社会的带头人。广西高职院校特色党课教材体系的建构对增强民族地区高职学生热爱边疆、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对加强民族团结、巩固边防,对促进西部大开发、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都具有重要价值。

三、探索建构广西高职院校特色党课教材体系贵在创新

(一)研究视角要创新

要以广西高职院校特色党课教材体系的建构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以提高党课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作为突破口,以切实解决党课教材体系建构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主旨,以培养造就大批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热爱边疆、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先进青年为出发点和归宿,以避免党课教育与高职学生特点和民族边疆地区实际脱离的倾向。

(二)研究内容要创新

党课教育必须突出现实性、时代性,必须坚持一般与个别相结合,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广西地处西部边陲,有12个世居民族,加强广西高职院校特色党课教材体系建构研究,在研究内容上要突出“四个密切结合”:一要密切结合高职教育与高职生的特点,二要密切结合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强调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与各民族共同繁荣),三要密切结合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教育,四要密切结合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与国防观念(保卫边疆,巩固边防)教育。

(三)研究方法要创新

坚持研究主体多元化与研究方法综合化相统一。研究主体多元化要求多所高校围绕探索建构广西高职院校特色党课教材体系开展合作研究,研究者应包括党建研究学者、党务工作者、一般研究人员等。研究工作要以研究团队即课题组成员为骨干,在研究过程中加强与非课题组党建研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并吸收部分优秀高职学生参与研究。研究要综合运用文献法、实地调查法、归纳演绎法、系统论方法等进行研究。

党校课程体系建设篇(6)

 一、加强学习,转变思想,积极参加示范校专业建设

1.  本学期初开始,学校召开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工作会,院领导xx、xx等同志带领国家中职示范校各项目组负责人及骨干教师一步一步推进,课程体系建设、工学一体化示范专业建设以及示范校建设的内生性需求等建设思路和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与xx院长签署了建设项目责任书,各项目量化指标,提出了调研日程、人员需求、专业名称、建设目标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并逐个展开了讨论。全国示范校建设为我院有效提升办学规范化、信息化、现代化水平提供重要契机。项目组成员及全院师生应本着自我提升、增强学校竞争力的内在需求,把示范校建设不仅作为一份工作,而且作为一桩事业来做,并提出了调研、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创新等指导方针,各项目组注意工作节奏、充分发挥教师团队力量。专业建设应从课程体系建设入手,并从专业定位、课程设置、教学活动、职业技能训练等角度,提出了各项目组课程结构建设所需的基本要素,取得了阶段性可喜成果。

2.  xx院长带领大家赴天津职业大学学习示范校专业建设,上宿迁“淮海技师学院”学习。为了更好地实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时掌握当今社会对职业院校所设置专业的需求和对人才培养状况(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走进苏州蜗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苏州市纳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调研。制定了调查问卷,以明确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定位、方式,促进职业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实现教育教学与市场无缝接轨的人才培养机制,组织专业教师学习,走访经贸等兄弟院校及网络通讯企业,学信息系开展了示范专业建设中教研、论文、课题的申请问题和教师进企业研修问题交流探讨。

3.  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建设及时召开“工学一体化”实践专家访谈会会议。来自企业的实践专家及计算机网络教研组全体教师参加会议。实践专家多年从事网络综合布线、路由器和交换机设置以及计算机网络规划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专家详细介绍了工作过程中典型工作任务的特点,如何获取典型工作任务,并从自己经历出发,强调了典型工作任务对从业者职业生涯的重要性。为信息工程系编写以职业生涯为背景、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线索、以工作过程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一体化课程校本教材打下基础。六次召开了校企合作编写校本教材会议。专家构建统一的框架,制定有关标准,明确细则要求。我系专业教师与企业人员围绕如何构建框架的问题进行激烈的探讨,凝聚了不少宝贵意见,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4.  通过走访调研、方案论证等多个环节,新媒体教学系统建设、融合通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监控系统建设等国家示范院校中央财政资金支持项目完成了政府招标,签定了政府招标合同,正从组织上时间上物资上技术上作了充分准备,几周后暑期开工运行。

5.  计算机专业教师学习前瞻性课程“交换与路由技术、网络综合布线技术、数据库技术、动漫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影视后期制作技术”。邀请企业来校为教师学生举办了“动画专业市场分析及课程介绍”、“网络前沿物联网技术”等专题讲座,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狠抓内涵,精细管理,努力追求一体化教学质量

1.  以贯标文件规范教学工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按照学校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规定和要求,按时做好质量记录、教学资料的整理管理工作。完成“质量管理内审”工作。每月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计划实施评估过程,确保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今年学院正常教学、多项申报工作、基本实训项目建设并行。我们能够坚决执行学院领导的指示,与兄弟科室加强配合,在困难面前团结一致,做到志相同,心相连,力相聚,情相融,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通过培训信息工程系全体教职工统一了认识,将严格执行教学管理规范,用实际行动积极配合示范校创建工作。

2.  认真学习江苏省技工院校教学管理规范,对《江苏省技工院校教学管理规范》8章36条84点详细理解。及时召开了“学习贯彻江苏省技工院校教学管理规范”专题培训会议。结合本系工作实际,重点对教学文件与教材管理、教学行政管理、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人员业务管理、教改与教研管理、教学设施管理七部分内容进行讲授。

3.  信息工程系全体教师形成共识,坚决执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严守职业道德,按照廉政建设和作风效能建设责任书上要求执行。坚持每天对本部门教学区进行巡视检查,督促教师避免出现上课迟到、提前下课等现象。进行教学常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和教师沟通及时解决,确保教学工作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根据学校的要求和系内的实际情况,工作中还有哪些问题,如何改进,怎样推动工作进程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座谈,以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和处事,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做到人尽其用,物尽其用。严格执行学校工作制度和考勤制度,加强工作责任心,强化岗位工作职责和考核机制,进一步规范教学工作,完善教学过程,强化师德教育,提倡奉献精神。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激发内在动力,营造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

4.  认真组织15个班级的职业技能鉴定考前集训和模考、统考工作,及时进行数据分析,针对考试结果及时组织相关教师召开考试分析会,总结经验、查找原因、及时整改。组织第三期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师进行江苏省计算机网络管理二级(技师)考试,并当场阅卷打包刻盘上传。组织了1380名高职学生参加省高校计算机统考,组织了10大1班和10大2班参加江苏省计算机网络管理三级(高级工)网络考试,组织了10大5班、10大6班和10大7班参加市计算机系统操作三级(高级工)网络统考,组织了0815班、0816班和0817班参加市计算机系统操作三级(高级工)考工。6月份共组织38个班参加省高校计算机网络统考,9个班参加市计算机系统操作考工,1个班参加南京理工大学本科学位c++统考,11个班提交毕业设计论文,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5.  我系获苏州技师学院XX年度教学科研论文篇目一等奖:夏国亭的《网络专业实训室建设分析与实践探索》和罗清波的《nyp“教学工厂”理念在it公共实训基地中的应用研究》。获苏州技师学院XX年度教学科研论文篇目二等奖:施琛的《支付模型的研究与设计》和吴卿的《校企合作建设信息技术公共实训基地的思考》。[page]

6.  创建了专业教研网站并实时更新,计算机专业教师参加市中心教研活动,每周组织教师开设新技术讲座,专业教师到苏州电子信息技工学校、苏州轻工业技工学校、机械部苏州技校、苏州高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兄弟学校进行专业课听课评讲活动。积极参加江苏省高新技术中心教研组活动,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我系组织了市级“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公开课的开课、听课、评课活动。公开课课堂教学氛围好,教师准备充分。计算机理论教学与实习一体化,应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教师们在教学上取长补短,提高了教学水平。

7. 组织举办了信息工程系数字文化节,组织举办了送毕业生演出,组织部分学生参加他们庭审,亲自感受庭审气氛和法律尊严,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系团总支出版了系刊第二期;系学生会进行了换届选举。

三、读书学习,三会一课,全面开展党支部民主生活

1.   按照学院党组织的统一部署政治学习,准确把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建党90周年纪念活动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方法步骤,做好考勤、组织讨论、认真记录。支部书记参加市机关党校支部书记培训,并聆听了曹福龙副市长培训讲座,政治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增强了凝聚力,在市局杂志上公开,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   半年来,六支部1位同志预备党员转正,1位同志转为预备党员,3位同志参加机关党校学习,党支部与积极分子和群众谈心24次,10位同志向党组织作了思想汇报,4位同志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71名学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

3.   信息工程系第六党支部全体党员为纪念建党90周年开设了特色党课,对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程、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条件、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制度、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端正入党动机积极要求入党等十个方面,每位在职党员开设了辅导讲座。为学生业余党校开设党课《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

4.   国务院就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提出反腐倡廉教育要面向全党全社会,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为了进一步筑牢党员干部思想防线,支部党员踊跃参加院党委开展“廉政风采耀千古——中华人物廉政故事讲坛”活动。支部的2名党员走上讲台,简述了10则廉政故事,为学院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上了一堂特殊的党课。

5.  六支部全体党员积极参加院党委开展的“阅读,美丽人生——技师学院党员读书箴言征集”活动。每人撰写了格调高雅,新颖独特的箴言为校园的春天增添了更加亮丽的色彩,一股浓浓的书香洋溢在校园的每个角落。一句句箴言渗透着技师党员对书的热爱,对阅读的崇尚。

6.  六支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能够踊跃参加院党委组织的各级各类学习参观、撰写红色日记和歌颂党大合唱活动,特别有的同志克服了孩子小等家庭困难,从不迟到早退。

四、统一认识,优质服务,凝心聚力创一流品牌院校

1.  信息工程系的另一个职能是数字化校园管理,能够配合后勤处完成校园一卡通、校园监控网络、校园电话网络、校园广播网络和校园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建设和维护工作。

2.  配合招生就业处开展招生就业活动,编制的招生数据库软件为招生服务,与招生就业处一起走访企业为学生就业调研。

3.  信息工程系的另一个职能是信息技术公共实训,能够配合市技师协会举办了网络技师培训班三期,配合培训管理处举办了江苏省物流师职业资格网络统考二期。

4.  本学期所有双休天为人事部门各种各类考试服务,为市卫生人事计算机网络考试服务,9名专业人员通过培训考试取得了国家卫生部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系统管理员证书。

党校课程体系建设篇(7)

党校教育定位决定了其在教学机制与教育方式上存在自身特点,党校课程的开展需要与社会紧密联系,它服务于党员干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稳定发展,控制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控制教学过程。从党校质量管理方面上看,其产品就是学员,党校质量高低可通过学员学习效果反应出来,党校需要采取有效手段,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坚持高效、合理、科学的原则,制定有效的教育制度。

(一)建立有效的教育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的建立需要了解党校的实际情况,管理者要具有系统管理的思维方式,并且将管理目标与管理过程结合起来。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坚持相应的原则,可将管理系统分为多个层次,经分层后,有利于降低管理难度。

(二)全面控制教育质量。全面控制教育质量可通过建立管理组织系统而实现,管理组织系统中包含的内容非常多,其中主要有质量活动、质量环节、质量关联、组织结构等,所谓组织结构就是指设置执行结构与决策结构;质量环节就是指质量管理工作中所包含的所有流程的顺序;质量关联是指将质量活动在相关单位中落实;质量活动指的是质量管理中的活动与环节;质量信息指的是将质量管理体系转变为闭环系统,所有质量信息均可通过流程管理显示。

(三)党校课程教育改革。党校课程教育改革非常必要,教育改革要注重可实施性,可以通过建立党校信息平台、教学管理一体化等,使党课教育质量得到提升。

教育质量的评价是党校课程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质量的评价以教育标准和教育目标为依据,利用系统对信息进行搜集,并分析数据信息,同时还要判断党校教育是否与现阶段的社会需要相符,对教学效果、教学流程等进行判断。党校管理者可以根据以往的教学手段与教育理论,对现阶段的教育机制进行创新。

二、党校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一)实现党校管理的规范化。首先,党校管理者要建立统一的管理方法,结合以往的管理制度,实现党校管理的规范化。另外,管理者要意识到自身的管理职责,定期对党员干部进行相应考核与评估,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党校还可组织交流会,大家各自表达自己的学习感受,每个人都可以发言,讲述自己在培训过程中学习的知识,并提出自己在日后如何做才会变得更好。党校需要建立统一的管理制度,对党员的上课情况、考核结果等进行详细记录,将党员考核成绩纳入对其的年终整体考核中,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学习意识,明确党校教育培训机构的重要性。

(二)有效整合教育资源。通过建立一支专业的党校队伍,对党校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最好实现师资网络的形成。扩展并不断完善党校教育队伍建设工作,将教育途径与思想政治资源结合在一起,强化对党员干部的管理,实现党校课程的系统化教育。党校还可以从校外聘请专家进校授课,这样有利于提高大家学习的积极性,针对不懂的问题,还可踊跃提问。

党校课程体系建设篇(8)

党校教育工作的开展与其他教育事业基本相同,其生命线就是教学质量,必须建立与党校教育规律相符的教育管理体系,才能够完成教育目标。党校教育存在着自身规律,它实际上就是培养党员干部的学校,有着其他教育单位不可替代的地位。党校教育与一般国民教育中存在共同点,也存在差异,一般学校教育的主要在于传授技能,培训知识,党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党员干部了解党的思想,提高党员干部的专业素养。

一、党校教育培训机构的创新

党校教育定位决定了其在教学机制与教育方式上存在自身特点,党校课程的开展需要与社会紧密联系,它服务于党员干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稳定发展,控制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控制教学过程。从党校质量管理方面上看,其产品就是学员,党校质量高低可通过学员学习效果反应出来,党校需要采取有效手段,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坚持高效、合理、科学的原则,制定有效的教育制度。

(一)建立有效的教育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的建立需要了解党校的实际情况,管理者要具有系统管理的思维方式,并且将管理目标与管理过程结合起来。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坚持相应的原则,可将管理系统分为多个层次,经分层后,有利于降低管理难度。

(二)全面控制教育质量。全面控制教育质量可通过建立管理组织系统而实现,管理组织系统中包含的内容非常多,其中主要有质量活动、质量环节、质量关联、组织结构等,所谓组织结构就是指设置执行结构与决策结构;质量环节就是指质量管理工作中所包含的所有流程的顺序;质量关联是指将质量活动在相关单位中落实;质量活动指的是质量管理中的活动与环节;质量信息指的是将质量管理体系转变为闭环系统,所有质量信息均可通过流程管理显示。

(三)党校课程教育改革。党校课程教育改革非常必要,教育改革要注重可实施性,可以通过建立党校信息平台、教学管理一体化等,使党课教育质量得到提升。

教育质量的评价是党校课程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质量的评价以教育标准和教育目标为依据,利用系统对信息进行搜集,并分析数据信息,同时还要判断党校教育是否与现阶段的社会需要相符,对教学效果、教学流程等进行判断。党校管理者可以根据以往的教学手段与教育理论,对现阶段的教育机制进行创新。

二、党校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一)实现党校管理的规范化。首先,党校管理者要建立统一的管理方法,结合以往的管理制度,实现党校管理的规范化。另外,管理者要意识到自身的管理职责,定期对党员干部进行相应考核与评估,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党校还可组织交流会,大家各自表达自己的学习感受,每个人都可以发言,讲述自己在培训过程中学习的知识,并提出自己在日后如何做才会变得更好。党校需要建立统一的管理制度,对党员的上课情况、考核结果等进行详细记录,将党员考核成绩纳入对其的年终整体考核中,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学习意识,明确党校教育培训机构的重要性。

(二)有效整合教育资源。通过建立一支专业的党校队伍,对党校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最好实现师资网络的形成。扩展并不断完善党校教育队伍建设工作,将教育途径与思想政治资源结合在一起,强化对党员干部的管理,实现党校课程的系统化教育。党校还可以从校外聘请专家进校授课,这样有利于提高大家学习的积极性,针对不懂的问题,还可踊跃提问。

(三)开展实践教育活动。党校可以适度开展实践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参与活动,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党校老师进行授课,在这种情况下,党员干部既能够学习到理论知识,也可亲身实践,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党员干部感受到自身价值,还能够让他们了解到党校课程学习的重要性,使他们对党校课程培训有了更进一步了解。另外,党校还可组织党员参观革命先烈的纪念馆,参加义务劳动,深入到群众生活中去,让他们了解基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党校老师可以让他们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增强其对基层人民的了解,党员干部了解基层人民生活后,他们便能够及时提出改善人民生活的方案,并设置相应的目标,以这种形式开展党校教育,让党校课堂不再局限于纯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可以得到实践,能够让他们感受到群众的生活环境,增进对基层人民生活的了解,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三、结语

党校在提高党员干部专业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的党校课程管理体系可以使教育质量得到提升,让党员干部真正了解群众生活,使他们意识到党员干部培训课程的重要性。本文首先分析了党校教育培训机构的创新体现,然后探讨了如何做好党校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工作,通过分析得知,党校课程教育需要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并让党员干部接近群众,了解群众,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向东.高职院校党校教育培训机制创新与课程体系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0):53-55.

[2] 杨翰美.增强党校干部教育培训针对性与实效性之我见[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1(01):37-40.

党校课程体系建设篇(9)

【中图分类号】D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351(2013)02—0129—04

在民主革命时期,《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下称“《教程》”)是中国共产党开展理论教育、干部教育和历史教育,学习苏联革命经验的“中心材料”,更是获得“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的“百科全书”。[1]56建国以后,基于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等时代需要,《教程》作为“马列主义基础”课程主要教学科目——“联共(布)党史”的唯一审定教材,成为全国高校和党校学习的必修课程。而在苏共二十大之后,“联共(布)党史”课程黯然退出高校课程教学序列,宣告建国后学习苏联运动的式微。以《教程》为中心,考察“联共(布)党史”作为“马克思主义基础”课程在各级院校中的设置源起、经过、规范和废止,既有历史意义,又有学科发展意义。

一、“联共(布)党史”课程设置的缘起

早在中共“七大”之后,中国共产党对《教程》的学习指向就发生了转向,即要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开始为未来国家建设准备组织(干部)基础和理论基础。建国后的国内各级各类高校,就是承担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任务的重要载体。而将“联共(布)党史”纳入高校课程体系,既是出于中苏党际渊源,也是源于复杂的国际环境,更为重要的是《教程》本身之于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具体说来,“联共(布)党史”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课”,发挥着三个方面客观作用:一是有助于社会主义改造的舆论发动和思想动员。在过渡时期总路线酝酿和提出的过程中,中共中央就强调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群众和指导实践。而系统学习《教程》,就是明确联共(布)党史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代意义的有效方式。特别是中共中央发出关于1953至1954年干部理论教育的指示以后,在中共中央宣传部的指导和协助下,围绕以《教程》研习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动员在全国展开。高等院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领导者的阵地,系统学习《教程》既是课程任务,也是政治任务。就其作用而言,此举有助于从学习苏联共产党的历史来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和经验,有助于从全局的观点出发并有重点地进行学习,有助于理论应联系实际。[2]二是有助于社会主义改造的模式仿照。《教程》记录了联共(布)55年的发展史,特别是其中的第9至12章,记录了联共(布)从过渡到恢复国民经济时期,再到苏联新宪法的颁布17年的历史。在这17年中,联共(布)积累了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的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为急于寻求社会主义改造经验借鉴和理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提供了一个现实的“蓝本”。三是有助于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借鉴。刘少奇曾经指出:“我们所走的道路就是苏联走过的道路,这在我们是一点疑问也没有的。苏联的道路是按照历史发展规律为人类社会必然要走的道路。要想避开这条路不走,是不可能的。”[3]155如何在中国顺利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走向社会主义?以《教程》为蓝本的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史,提供了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和在所有制方面推行全盘国有化和集体化这两条根本的经验。不仅如此,《教程》所述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背景、理论方针、实践经验,与中国的客观实际和现实需要高度契合,成为《教程》在中国的系统化学习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可见,用“联共(布)党史”取代其他理论科目,并一统高校“马克主义基础”课程,实属合“情”合“理”。

二、“联共(布)党史”课程设置的步骤

正如上文所述,《教程》在党内的学习转向主要发生于解放战争时期,但是作为全国高校“联共(布)党史”课程的中心教材,即“马克思主义基础”课程的设置,则在建国后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政策过程。

“联共(布)党史”课程设置首先是从“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课程调整开始的。1949年10月8日,华北人民政府高等教育委员会规定华北专科以上学校过渡时期公共必修课一至四年级均必修“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包括社会发展史)。[4]21951年教育部取消“政治课”名称,“社会发展史”课目增加讲授“辩证唯物论”部分,改为“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与“新民主主义论”及“政治经济学”同为独立的课目,着重于讲授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4]91952年9月1日,中央又《中共中央关于培养高等、中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师资的指示》,指出“提高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水平,则是学校思想建设工作的中心环节”。[5]318巧合的是,《教程》第四章第二节正是由斯大林捉刀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成为高等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重要文本依据。同时,随着全国高等院校调整,培养国家建设干部就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而《教程》作为政治理论课程的设置恰逢其时。

1952年10月7日,为加强和提高高等学校学生系统的理论教育,教育部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课程的指示》。《指示》规定从1953年起各类高等学校及专修科(一年制的专修科除外),开设“马克思主义基础”课程,其中主要教授“联共(布)党史”,学习时数与“政治经济学”相同,即讲课时数34,课堂讨论时数16,讲课次数17,课堂讨论次数8。课程分别在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师范大学、师范学院第三学年度第五、六学期开设,每学期17周。[4]14三周之后,中共中央转发了西北局关于培养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师资的计划,指出“现阶段培养政治理论师资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在高等中等学校高年级学生中选拔优秀的党团员在本校担任政治理论课程助教,从工作中培养他们成为高等中等学校中新的政治理论师资”。[6]445西北局除选派42人参加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班外,在西北大学设置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班,开设新民主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包括社会发展史、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政治经济学等为主的课程。同时在西北师范大学设置政治教育系,分学年开设相关课程,其中第二学年开设社会发展史和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主要以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教材。

1953年2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关于确定马列主义基础自1953年度起为各类型高等学校及专修科(二年以上)二年级必修课程的通知》,强调“现因有些行政区教育部及学校来文要求明确规定马列主义基础在哪一年级开设,经我部研究确定各类型高等学校及专修科(一年的专修科除外)自1953年度起,有条件者即在二年级开设马列主义基础,政治经济学改为三年以上各类型高等学校的三年级必修课程。”[4]157月6日,高教部《关于各政治课学习期终总结办法的规定的通知》,规定每学期期终考试结束后两周,寄出总结材料。随着四门政治理论课的开设,“联共(布)党史”等相应的教学大纲也分别制定出来。

三、“联共(布)党史”课程设置的规范

随着高校“马克思主义基础”课程建设的逐步推进,“联共(布)党史”课程的教学管理和要求得到了中央人民政府及高等教育部的进一步规范。

1954年全国高等院校普遍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联共(布)党史和中国革命史等4门课程。7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关于工、农、医二年制专修科二年级开设政治理论课程的通知》,要求“所有二年制专修科应在二年级开设‘马列主义基础’课程,学时为一三六。”同时,“工、农、医科的二年制(医科为二年半或三年制)专修科从1954年至1955学年度起,停设‘马列主义基础’,改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以‘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九至十二章为中心内容,结合‘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进行教学。”[4]18

1955年3月1日,为宣传唯物主义思想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中央要求“加强高等学校中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课程。中等学校教科书中也要有通俗浅显的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课文。”[7]734月27日,中央宣传部召开干部理论教育工作座谈会,会上规定从1955年“高级党校的课程共五门,即中共党史、苏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和经济问题、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党的建设”。此处学习苏共党史即是学习《教程》,核心是第四章第二节之内容。

1956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对1954年政治理论课程的相关规定进行了调整。对各类学校开设的“马列主义基础”课程学时,除历史系的马列主义基础专业(属业务课)的学时由主管单位另订外,其他系科一律都开“马列主义基础”,学时分102与68两种,(后者可自愿开至102学时)。[4]27同时,在开设顺序上,一年级开设“马列主义基础”,102学时的学一年,68学时的学习一年或半年皆可。此规定从1956-1957学年度开始实施,其中综合大学的法律系、历史系、新闻系、哲学系、国民经济计划和政治经济学专业、部门经济各专业、中国语文系、外国语文系、理科各系,政法院校、财经院校、艺术院校、体育院校、外交院校,以及师范类院校的历史系、中国语文系、教育系的课时数都是102节,医药院校,师范院校的外国语文系和理科各系,以及林业和工科院校,课时数为68节。[4]29-30此外,全国部分院校还设置了马列主义相关专业和系,1956年中国人民大学建立了马列主义基础系,为高校培养马列主义师资。

四、“联共(布)党史”课程的废止与评价

苏共二十大前后中苏关系发生深刻变化,此次会议也对高校的“马列主义基础”课程带来不小冲击。我国高校不再讲授苏共党史(主要是《教程》),而改为国际共运史。究其缘由,主要是受到国际局势和党际关系的影响,以及中国共产党反思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弊端所致。

因此,1957年4月12日中央提出高校政治理论课有“脱离政治的教条主义和歪曲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修正主义倾向”等问题,教育部随即《对高等学校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草稿)》。该草稿规定,“从1957年暑假起,作为政治课的联共(布)党史等四门课一律停开一年或二年,改开一门‘社会主义教育’课程。”同时将原“马列主义基础”的教材“苏共党史简明教程”(即《教材》),改为社会主义原理的专题讲授。同时规定原“马列主义基础”师资,即过去教授《教程》的教师,也改教“社会主义教育”。[4]33-357月12日,高教部正式发出指示,要求在全国高等学校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程,以《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中心材料,马列主义理论课程和理论教育,分别被的著作学习和政治运动代替。由此,“联共(布)党史”课程设置的使命终结,《教程》也结束了马列主义基础课程的“正本”时代。

虽然“联共(布)党史”课程及《教程》退出高校“马克思主义基础”课程序列,但其影响深远。一方面,该课程的设置既培养了大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师资和社会主义建设领域的干部,同时更补充和丰富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经验,成为中国人习得“社会主义观念”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来源。另一方面,通过高校“马克思主义基础”核心课程的设计与定位,推进了俄国马克思主义及其经典文本在中国的系统化、组织化的社会传播,拓展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路径。再一方面,《教程》作为苏联史学政治化的典范,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史实谬误、理论僵化和个人崇拜等非科学因素,对我国的历史教学和党史科学产生深远影响,主要是以领袖活动为中心党史编撰主旨,以路线斗争为主线叙事模式,以及对中共党史编撰体例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整风文献(订正本)[M].上海:上海新华书店,1950.

[2]为中级组学习“联共(布)党史”作好准备 中央一级机关举办理论教员辅导员训练班[N].人民日报,1953-05-21.

[3]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党校课程体系建设篇(10)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应当建立党校。党校的主要任务是培训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这一规定,对高校党校的设立、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由此也将高校党校纳入我国党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赋予了高校党校“校中校”的特殊地位。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与探索,高校党校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并在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过程中,为培养高校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党校以其鲜明的特性,肩负起“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及如何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艰巨任务。因此,如何进一步做好高校党校工作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推进高校党校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建设,不断提高高校党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真正发挥好高校党校的阵地和熔炉作用,是我们新时期高校党校建设必须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新时期高校党校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科学,管理思路不清晰,导致各高校党校建设处于不平衡的发展状态。虽然中共中央通过文件形式明确了各个高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党校,但由于各个地方高校发展水平不平衡,加上各地高校的具体主管部门对高校党校的建设与管理并没有清晰的思路,只是根据中央要求,鼓励高校根据自身实际建立和开展党校工作,缺少宏观的、科学的、系统的管理体制,缺少具体的、规范的、直接的管理部门直接指导或管理高校党校的建设和发展工作,因此导致各个高校党校建设大多处于自发的探索与实践之中。又由于各个高校党委对党校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同,导致各高校党校的内部管理体制的建立也轻重有别,使得各个高校党校处于不平衡的发展状态之中,各高校党校建设和发展的差异性比较明显。这些差异性大体表现在:重点高校好于普通高校、本科院校好于高职高专院校、公立院校好于民办院校。此外,由于大部分高校没有独立设置党校,采取合署办公或合并挂靠的方式(如挂靠组织部、宣传部等),缺乏专职党校人员管理,这也进一步增大了高校党校的管理难度。因为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事务性工作的增加和行政人员编制的压缩,兼职的党校工作人员一般都会将主要精力用于应付日常事务性工作,而缺乏对党校建设工作的科学、系统考虑,党校的日常管理工作就会流于形式,很难提高党校工作的质量。

(二)课程体系建设不规范,教学随机性较大,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由于高校党校管理体制不科学,导致现在大多数高校党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建设缺乏统一性和权威性都,而是由各个高校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编制。加上有的高校只是将党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当成一般工作任务来看待,满足于过得去就好,其结果就是导致编写的教学大纲容易脱离实际、教学内容陈旧、教材选择不精、教学方法单一、理论不能联系实际、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影响到党校的教学质量,导致教师不愿意教、学生不愿意学、课堂气氛沉闷等情况出现,严重影响党校作用的发挥。随着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的蓬勃发展,高校党校更需要结合党的理论研究取得的新成果去深刻分析和研究当代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而引导学校的党员、干部和人党积极分子及时、透彻、准确的掌握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但是,由于受教学管理不规范、课程体系建设不健全、教学内容重复简单、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时间无法保证等因素影响,大多数高校党校的教学质量令人堪忧,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教师队伍建设滞后,缺少有效的培训和交流平台,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制约了党校的发展空间。要提高高校党校的教学质量,一个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要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但由于现在大多数高校党校的教师都是兼职教师,日常工作中都比较关注于自身的专业技能或职业发展,只是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党校的教学与管理,肯定很难投入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党课内容和做好党校工作,而且由于这些人员的岗位流动性比较强,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很难满足党校建设发展的需要。另一个因素是,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体制,高校党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缺少专业的培训机会和交流平台,教师队伍建设滞后,基本上都是处于自我管理、自我组织、自我探索的工作状态,致使他们无法学习到更先进的教学和管理经验、无法通过培训去不断提高自身教学和组织管理能力、无法将更先进的经验用于实践去提升党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问卷调查显示,68%的党校教师(含二级分党校教师)没有参加过于党校教育教学相关的专业培训和学术会议,76%的党校教师(含二级分党校教师)没有参加过各个高校的党校工作交流活动。

(四)建设模式单一,缺少必要的经费投入,党校的软硬件建设投入严重滞后,党校教育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虽然高校党校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也在管理规范化、教学系统化、活动经常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多成绩,但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各个高校仍将教学、科研、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和骨干教师培养等方面作为学校建设的主要评价指标,故而在经费投入、人员配置、软硬件建设等方面并没有真正满足高校党校的基本建设需要,党校建设模式依旧单一薄弱,事实上是弱化了高校党校的建设力度。主要体现在:缺少必要的经费投入、缺少党校建设的软硬件设备、党校教师不能享受到一般专业教师的待遇、党校培训多是大班开展缺少小班教育、理论教学多实践体验少等。有的高校党校只是挂了一个牌子、放了一台电脑、有了一间房子,其它就没有任何多的办公场地和专用设备,这如何能展现党校培训的严肃性?如何能让广大师生有自豪感?如何能培养党员干部们的阵地意识呢?如何能达到党校预期的教育效果呢?

二、高校党校建设和发展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

(一)管理体制存在的诸多矛盾,导致了高校党校的不平衡发展。现在这些矛盾,主要是高校的上级党组织缺乏对高校党校建设的系统规范指导,缺少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影响了高校党校的科学发展。虽然,现在大多数高校党委都比较重视党校的建设与发展,党委书记兼任校长,并逐渐形成了校级党校和二级学院分党校“统分结合”的培训格局,初步实现了“两级建校、分级培训”的教育模式,并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目前高校党校建设仍是以高校个体发展为主,缺乏自上而下纵向的科学管理体系,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建设,因此高校党校建设仍然存在说时重要,干时次要,忙时不要的现象。加上党校管理人员和教师大多是兼职党校工作,日常管理中更倾向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和专业发展,极少思考党校的管理、教学和发展,致使人心难聚、工作难办、组织困难、教学质差等问题凸显,导致高校党校的不平衡发展。

(二)课程体系建设没有统一规划,缺少权威性的原因在于高校主管部门缺乏对党校工作的战略思考和研究。虽然党中央强调了高校党校建设的重要性,但实际上却没有形成系统的指导意见,没有组织人员科学的研究和探讨高校党校建设的方法、规律和体系,缺少对高校党校课程体系建设的系统研究,缺少对高校党校各个培训模块教学内容、选用教学方法、运用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活动等问题的研究,故而使高校党校的课程体系建设缺少了统一规划,没有权威性。因此,高校党校建设中就出现了超大班上课、学习时间缩水、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质量较差、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突出问题,对党的形象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由于高校主管部门重视不够,忽视了高校党校的师资培训和交流,导致高校党校建设大多是各自发展、固步自封。由于中央没有制定高校党校管理工作方面的政策和措施,高校主管部门也没有作出具体规定,致使高校党校建设发展缺少统一的协调机制,处于各自发展的探索阶段。又由于高校是优先将教学、科研放在学校发展的突出位子,而对于党校建设所需的师资培训、职称评定、课题申报和项目建设缺少足够的重视,党校教师缺少进修学习、培训提高、参加学术研讨等活动的机会和途径,影响着党校教师的上课热情和教学质量,导致大多数教师采取应付了事的态度对待党校课程,进而影响到整个党校的教学质量。

(四)缺少必要的经费投入,党校的软硬件建设投入严重滞后,缺发阵地意识的建设。虽然大多数高校都设置了党校,学校党委也在形式上非常重视,但由于在高校发展以教学、科研为重的背景下,高校党校的建设经费投入不足、没有相对独立的办公场所、缺少必要的办公设备、缺少专职教师、兼职教师流动性大等问题仍旧困扰着党校的科学发展。因为这些因素,高校党校又被称为“流动的学校”:上课计划、教师安排、教学内容、设备使用等等,都需要不断的申请调配,学员对参加党校学习的印象多存在于听听讲座、写写心得、议议实事、扫扫马路等形式上,对党校学习缺乏归属感,更缺少对党组织建设阵地意识的认同感。

三、新时期高校党校工作创新模式研究与实践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中国将进入改革深水区,面临对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为此,党的十就深刻指出:党的建设总体布局要实现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五位一体”的新发展格局。而这也是对新时期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地要求。高校党校作为全国党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新时期党的建设要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积极总结经验,逐步规范管理,大胆开拓创新,才能充分发挥高校党校在党员发展、干部培训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等方面的政治引领作用。

(一)以高校党校工作管理模式创新为突破口,形成纵向联动、横向共进的科学管理模式。主要做法就是“突出纵向管理作用,实现横向争先共进”。 “突出纵向管理作用”是指当前大多数高校党校建设仍是处于各自开展的自发阶段,缺少自上而下的科学管理体制,虽然也成立有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党校教育研究分会”等社会组织,但仍是以民间自发形式为主。因此,要充分发挥上级党组织的主导作用和高校党组织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中央部委、地方党委、学校党委三级党组织在高校党校工作中的管理职责,进一步明确和规划好高校党校建设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发挥中央部委和地方党委的宏观管理作用,从上至下形成科学的管理体制,形成层层落实责任,层层关注高校党校建设的新局面。“实现横向争先共进”则是在形成中央部委、地方党委、学校党委三级党组织科学管理高校党校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各个高校间的横向联系,推动高校党校建设争先创优活动持续开展,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等形式,促进各个高校党校建设实现共同发展。

(二)以高校党校工作教学模式创新为切入点,通过进一步改革创新虚实两类教学模式,实现党校教学工作的多层覆盖,提高教学和培训质量。所谓“实”是指有条件的高校应尽量设置独立的党校办公室,配置必要的教学活动场地和基本设备,配备必要的党校专职人员,制定科学的管理体制,鼓励教师深入研究高校党校建设的规律、积极探究教学内容的科学安排、不断探索改革教学方法,以更好地领导、改革、创新学校党校工作,不断增强高校党校工作的生机和活力,增强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阵地意识。所谓“虚”是指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的优势,切实建设好“网上党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缩小了人们的时空观,而且以其丰富的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和学习观。要充分建设好这个“虚拟”教育平台,要将人们喜欢用的QQ、微信、微博、慕课的新兴网络技术运用到网上党校之中,以喜闻乐见、丰富多样、严谨幽默的形式激发大家政治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近年来,山西版的“征兵小苹果”视频、动漫版的从政经历等,都网络上形成了极好的正能量效果,值得网上党校认真学习和推广,也有利于提高党校的教学和培训质量。

(三)以高校党校工作交流模式创新为载体,不断提高党校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进而推动党校质量的提升。高校党校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高低,是直接影响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关系着高校是否能培养政治信念坚定、业务素质过硬的优秀人才。在高校党校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高校党校教师的培训与交流一直是一个比较脆弱的环节。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由中央部委、地方党委、学校党委三级党组织认真落实分级领导责任,实现“纵向培训提质量,横向交流促发展”的良好局面。所谓的“纵向培训提质量”,是要通过想法设法为教师创造继续学习和深造的机会,并通过分批选送党校教师参加有关党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培训、进修和学术会议等,及时更新教师的业务知识,拓宽视野。不断提高党校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在这方面,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高校的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所谓“横向交流促发展”就是需要广泛开展各个高校之间的党校建设交流活动,让各个高校及时了解党校建设的最新发展、及时反思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积极推进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党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而推动高校党校的共同发展。这些交流活动,除了各高校自发组织以外,中央部委、地方党委也应该履行职责,科学规划,积极组织,认真落实,才能有效的推动各个高校党校建设的创新发展。

(四)以高校党校工作建设模式创新为依托,巩固和强化党校的阵地建设,推动党校的科学发展。现在大多数高校党校的建设都没有独立设置党校,大多采取合署办公或合并挂靠的方式开展工作。而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这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党校的发展需求。因此,高校党校建设,必须以“加强实体办学,强化阵地意识,树立党员形象”为落脚点,加快党校建设模式创新,真正发挥高校党校的只能和作用。“加强实体办学”是指逐渐改变高校党校挂靠办学的局面,尽量设置独立的党校办公室,并在人力、物力、财力和办学场地上给予一定支持,并且建立健全党校领导机构,设校长、副校长,成立党校校务委员会,设置办公室,以独立开展党校各项工作。“强化阵地意识”就是依托党校办学,进一步规范党校的日常管理,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完善各项评价体系,使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在学习培训中,真正能够感受到组织的重视、学习的严谨、管理的科学,真正感受到学有所得、学有所获,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树立党员形象”则是通过党校的学习和培训,坚定学员的理想信念,不断强化党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使党员能够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理论水平,鼓励他们努力学习专业技能,积极参与学校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树立党员的良好形象。

总之,中国社会的改革转型和深入发展,对高校党校建设提出了更高地要求,也使高校党校建设面临着更多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如何顺应时展潮流,进一步做好高校党校工作模式创新的研究与实践,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我们必须深入、持续、系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高校党校只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办出特色、提高质量,才能有利于推动高校党校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进,翟志席,赵丹丹.对高校党校规范化建设的思考[J].北京教育,2013,(10):28―30.

[2]瞿振元.发挥高校党校的阵地和熔炉作用[J].中国高等教育,2011,(22):8―9.

[3]王颖玉.改革开放以来上海高校党校建设的成就与思考[J].2010,(27):142―144.

上一篇: 民族器乐的艺术特点 下一篇: 市政照明工程设计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