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19 10:22:48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篇(1)

东华初级中学 谢文姬

一、教材改革的原因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以发展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健康的和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格为目的的教育。人的发展,不仅仅是身体的成长、知识经验的增多和技能的形成,而且是各种智能、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气质和性格等心理特征的全面发展。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考验人才的标准就是心理素质是否过硬。但有关资料表明,近年来,具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在小学阶段,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学生约占13%;在初中阶段,具有明显心理障碍学生的比例约为15%左右;在高中阶段,这个比例达到19%;而在大学阶段,这种比例增长到20%以上。学生心理障碍人数的比例由小学至大学呈增长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是片面强调知识技能的传统应试型教育的结果。片面的教育不利于学生心理平衡发展,从而导致不健康人格的形成。为了扭转学生心理障碍增长的趋势,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和促进学生人格健全的发展。正由于社会对此必要性的认识加深,因此,自2000年以来我国国家教育部将初一的思想政治课内容定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今年改革后,更是增加了道德修养的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篇(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的必修课,它以培养学生优良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传授心理知识、培养心理品质为内容的专门课程。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思政厅[2011]5号)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做了明确说明,即:“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通过精心的课程设计,需要一些技巧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让学生迅速参与,发生改变。能够运用心理学理论训练感染力和推动力,学会把心理学转化为简单易懂的教学形式:针对的讲,提升学生的兴趣,你让学生动心;灵活的讲,提升学生的思考,你让学生动脑;互动的讲,提升学生的参与,你让学生动身。在整个授课过程中,都会让人觉得特别形象生动,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例如,课程的开场,可以通过自我介绍和暖身,前台的展现和后台的实用分析操作相结合来设计课程。在自我介绍中,不必提自己曾经有多少光环,获得过多少荣誉,而是轻描淡写而又非常动情的讲述教师自己的经历和故事,从故事中让人产生了对心理学的憧憬和思考,也能让人感觉到老师确实能够在学生和课程中间架起一座沟通和交流的桥梁,这也是自我介绍环节的作用。当然“讲故事”只是其中的一个手段,也可以借助其他方式,如视频音频等引人思考。而暖身活动环节的设计则非常重要,它影响着团队的凝聚力、动力和信赖感,是否能让学生打开心灵自我开放。比如:手指操、落手指、猫和老鼠、乒乓球、金龙拍拍操、记者采访、用手问好、四方块游戏等等。从暖身活动引申它们在其他课程内容下的应用,比如和人际沟通交往哪个知识点结合、和情绪的哪个方面结合、和压力的某一部分结合来应用。并且在活动后需要分享的四个F,即Fact:刚刚做了说了画了什么;Find:对自己的发现是什么;Feeling:感受到什么;Future:对未来的影响是什么。通过活动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吸引注意力,动身动心。

而在课程主体准备的过程中,注意三个方面:备学生、备自己、备课程。备学生:明确你的课程是同一个人对话的过程,将对方转化为你的合作者,做好学生的需求分析,根据他们所需要的他们所处的背景和心理状况来确定授课目标,再来设计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备自己:面临即将讲授的话题,明确自我的感受是迷惑的还是清楚的,真正的知道自己的主张和立场,面对别人的赞成或反对能否正确的接受。备课程: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展现形式。在内容设计上,主题、对象、时间都需要明确和控制。关上电脑和ppt,从学生角度出发,无限接近学生的需要,通过自我辩驳或实地调查不断筛选,找到最好的答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轻理论的系统传授,重心理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使学生学会例如常见心理问题识别与调适、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提升人格魅力、大学生涯规划、学习心理、调控情绪、提升人际交往、处理好恋爱与性、压力与挫折应对、珍爱生命等等方面,能够有效解决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心理潜力和能量,并且使他们在心灵上都得到成长和提升。

在方法设计上,可以采用:讲授、提问与讨论、录像与回放、案例学习、角色演练、心理学团队活动、影片赏析等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运用图片、符合学生自己的、与学生自己相关的、幽默笑话和滑稽、奇特夸张和荒诞等手段不断吸引注意力和加深印象。在使用教学方法时,教师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授课目标、授课主题、具体内容、学生的身心情况、学校和班级的授课条件以及时间控制、和教室地点等等,多种教学方法根据不同教学任务灵活使用,共同发挥作用,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一堂好的课程就像一场好的表演,教师需要精心的完成编(剧本)、导(组织)、演(展现)的工作。不断的从细节到框架,拆分到整合,刻板到适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中,情感的唤起是起始,情感的体验是过程,情感的升华是目的,只有将“情”贯穿始终,才能真正收到实效。总结授课的规则就是:说者有情,学生都是值得尊敬的朋友;言之有物,讲的应是对方需要的,对方听进去什么才是重要的;过程有趣,改变讲的方式,才有机会改变听的效果。

综上所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是一项科学系统的操作,包括每个环节的精心设计。如何让课程更加吸引学生,真正的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从传统的讲授性传授到更多的对学生的引导启迪,更加发挥学生的资源和他们的主动性,更多的参与教学,每一个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课程中以百分之百的责任心和充分的热情,认真准备,积极思考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落到实处,才能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走上理论与实际并重,不断科学与成熟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篇(3)

例如,课程的开场,可以通过自我介绍和暖身,前台的展现和后台的实用分析操作相结合来设计课程。在自我介绍中,不必提自己曾经有多少光环,获得过多少荣誉,而是轻描淡写而又非常动情的讲述教师自己的经历和故事,从故事中让人产生了对心理学的憧憬和思考,也能让人感觉到老师确实能够在学生和课程中间架起一座沟通和交流的桥梁,这也是自我介绍环节的作用。当然“讲故事”只是其中的一个手段,也可以借助其他方式,如视频音频等引人思考。而暖身活动环节的设计则非常重要,它影响着团队的凝聚力、动力和信赖感,是否能让学生打开心灵自我开放。比如:手指操、落手指、猫和老鼠、乒乓球、金龙拍拍操、记者采访、用手问好、四方块游戏等等。从暖身活动引申它们在其他课程内容下的应用,比如和人际沟通交往哪个知识点结合、和情绪的哪个方面结合、和压力的某一部分结合来应用。并且在活动后需要分享的四个F,即Fact:刚刚做了说了画了什么;Find:对自己的发现是什么;Feeling:感受到什么;Future:对未来的影响是什么。通过活动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吸引注意力,动身动心。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篇(4)

一、引言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对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更多地把侧重点放到学生的成长与心理体验方面。心理健康教师在教学时,更注意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心理体验的培养,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以培养出心理健康且具有实践能力的学生,积极心理学中的心流体验理论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好的借鉴,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质量。

二、心流体验设计

心流体验理念源于美国,属于积极心理学。在我国的翻译中,心流体验一词主要是一种倾向于充满充实与兴奋感的情绪心理体验。在这种理论中,人们首先要有兴趣,即对某些事物或活动表示出浓厚兴趣;其次,这种理论可以使个体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事物或活动中[1]。我们在平时与好朋友进行的聊天活动、打游戏或者沉迷于某些电视中,这些活动都属于心流体验的范畴,我们对所在做的事情感兴趣,能够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

三、心流体验概述

1.心流体验的产生条件。一般来说心流体验的产生有以下条件:①人们从事的活动需要有某种结构,要有具体明确的规划、目标和评估标准,这些是产生心流体验的重要条件。②人们具备的能力必须和其面临的挑战相对平衡,人们不需要在某方面技术高超才能产生心流体验。③人们本身的特点。理论上说,每个人都可以体验到心流,但由于人们的差异,那些生性好奇,对生活充满希望,以及注意力比较集中的个体更容易产生心流体验。

2.心流体验可能带来的状态。当人们产生心流体验时,我们所从事的活动要有清晰的目标,面对这项活动,人们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并对活动中的情况及时进行反馈,这些反馈的环节会对后续行动产生影响。而且在心流体验中,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与自己的能力相匹配,可以产生隐性的控制感,知觉与行动相结合,负面感觉消失,察觉不到时间流逝,等等。

四、心流体验设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现实生活中,学生产生的心流体验并不多,其出现会有一定的概率性。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都可以体验到心流,面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与心流体验的产生条件相结合可以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进行一些创新与尝试。

1.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考虑活动的操作性与评价性。产生心流体验的条件之一是活动要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并不是凡是有挑战性的活动都可以产生心流体验,教师在课堂中的心流体验设计需要具有明确的目标与规则,还要具有可评价性,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使其明确具体可操作[2]。

2.心流体验设计所具有的挑战性要与学生所拥有的能力保持平衡。焦虑与活动的无挑战性都会影响到学生产生心流体验,许多学生学习时感到无聊与焦虑,状态不佳。因此,教师在进行心流体验设计时要使课堂活动的挑战性与学生的能力能力相适应,使学生更容易获得心流体验,感到充实与兴奋。

3.心流体验设计要拥有内在动机驱动性。教师在设计心流体验活动时注意灵活技巧运用,使学生了解课堂活动的意义,其动机不是为了课堂上的奖惩制度,而是出自对课堂活动本身的喜爱。教师在进行活动设计时不仅要关注活动的目的,还要让学生明确感受到当下的心流体验。

4.利用产生的心流体验状态深化课堂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心流体验不仅使感官产生愉悦,还可以形成内在的、具有深度的旨趣,这种旨趣可能不会在活动中即刻出现,需要活动后进行积极总结。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产生心流体验,把相关知识潜移默化地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学习兴趣,学会对自我进行控制。

5.应用实例。以天津商务职业学院一年级某班为例,班级成员为48人。本堂课讲解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心流体验,首先进行课堂活动设计,教师根据本班特点把本班同学分为六个小组,教师挑选三个小组要求其在课堂上进行情景模拟,自由组织人员配置,提前排练。上课时教师首先提出一些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观看短视频,然后讲解一些理论知识,接下来让小组进行情境展示。展示完毕后让全班同学进行讨论,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轮流发言,最后教师进行总结,使大家对恋爱中常见的一些问题有更深的认识与了解。

6.心流体验的效果评估。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评估,一方面是从教师角度,教师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课后作业的完成仔细进行观察,看学生是否感受到心流体验状态。另一方面是从学生角度,学生根据一段时间的学习,看是否有变化,是否获得成长,只有学生自己才明白自己是否感受到心流体验,这是最重要的评价标准。

五、结语

学生在心流体验中可以感受到欢乐,能有效促进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心理健康教学的动机与兴趣,提高学生素质。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心理教师需要加强对这方面的重视,更好地使心流体验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用,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篇(5)

随着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和选修课程。然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许多需要深思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教师一讲到底的“满堂灌”教学方式普遍存在,教学过程乏味,教学内容过于理论,教学手段落后,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降低,教学效果低下。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主渠道并未真正发挥作用,未实现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帮助大学生健康成才的教学目的。

一、参与式教学概述

参与式教学强调主体性、自觉性、参与性、平等性,它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愿望,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体验中反思自己的经验与观念,从而实现学生自我提高。参与式教学的特点体现在:第一,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做到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生知识构建和实际需求槌龇⒌悖增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运用。第二,师生关系平等和谐。参与式课堂中,师生双方有了更多的交流和互动,彼此尊重,相互促进,学生可以有质疑,教师也要及时反思,师生之间不断地互动、对话、交流、分享,最终达成共进。第三,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学生在课堂中通过主动参与讨论,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参与式教学方法在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中的的具体设计

以“大学生情绪管理”这一教学章节为例,我们需要借助心理学的视角和眼光去探索“情绪”这个无比熟悉却又神秘莫测的课题,用理性的角度去透彻分析情绪的产生、变化和发展过程,从而运用一些方法让情绪的积极影响最大化,消极影响最小化,实现对情绪的管理。如果在教学中只是单纯的讲授情绪的概念、大学生常见不良情绪,情绪调节等理论性内容,学生就无法去真实体验、感受情绪的动力性,更无法将课堂理论知识迁移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以“大学生情绪管理”教学为例,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具体设计如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在引入情绪概念时,可以选用学生熟知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去发现、体验自己的情绪感受。如选用苏轼的悼亡词《江城子》,让学生思考“在阅读这首词时,我感受到了作者传递的哪些情绪”。这样,就可以主动的激发学生去感受自己的情绪,这时再引入情绪概念、情绪分类,学生就可以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掌握知识,分享体验。再比如讲解“情绪ABC”理论时,可以通过问题情境“你的好友在约好的时间迟到了很久,你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情绪反应?”让学生分享不同的想法,教师引导对比,为何同样一件事情每个人的情绪结果不同,这样就可以很自然的将ABC理论、不合理信念这些概念引出,深化学生理解。

(二)学生自主讲授,主动解决问题

对“大学生常见不良情绪”这一部分内容,可以在课前将具体任务以小组形式分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了解每种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带给人的消极意义等,要求每小组选派1名学生在课堂上用5分钟完成知识讲授。教师要总结并适时给出小组成绩。用竞赛的方式,让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并学会主动、创造性的去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及时关注自己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反应。

(三)课堂讨论,让学生体验思维碰撞

针对“大学生常见不良情绪”进行学习后,会发现很多学生会回避不良情绪,因为在认知层面认为不良情绪就是不好、消极、无意义。此时,可以通过头脑风暴法,让学生在开放、接纳性的氛围里畅所欲言,去探讨“负性情绪背后的积极意义”,通过讨论和表达,让学生中的观点碰撞,使学生产生面对、正视负性情绪的勇气,加深学生对不良情绪的理性认识,使参与学生在此过程中体验心理的细微变化,澄清问题,辨认自己的情绪,进而形成合理、辩证的情绪观。

(四)心理测试训练,让学生更加认识自己

在这一章节教学内容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和教学侧重点来选取相应的心理测试,如可以使用趣味性强的“情绪稳定测量量表”,也可以采用专业性强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如果考虑学生重点应学会情绪管理方法,还可采用“情绪管理记录表”。心理测试训练的应用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让学生了解自我,自我悦纳,主动调适自己的心理,维护心理健康。同时,对结果的解释及对比,可以让学生在测试参与中更好地了解和评价自己。

(五)团体心理辅导,让学生感受参与的快乐

团体心理辅导是指团体在心理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通过相关活动的进行,促使个体在交往中积极观察、自感、体验,自悟、认识自我、探索自我,促使学生对心理体验的感受得以加深,对知识的感悟得以提高。在“大学生情绪管理”这一章节中,可以通过“我演你猜”活动让学生了解情绪类别及健康情绪,可以通过“镜子活动”让学生更好理解情绪体验的外部表现。通过互动式的团体交流,理解个人独特性,体会环境适应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与环境适应能力。

三、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篇(6)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积极心理学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积极转向,必须通过更新教学理念,充实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改善教学关系等“积极设计”,不断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积极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7.002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经途径。近些年,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多聚焦于预防和矫正大学生各类心理问题,忽略学生潜质的开发及心理素质的培养,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存在一些误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乏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较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尽人意的现实,决定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从更宏观的视野、秉承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的理念,不断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切实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新引力和感染力。

“积极心理学”的概念是由“积极心理学之父”Seligman于1998年正式提出,作为一门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的积极学科,积极心理学主张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积极心理学有三个明确的研究领域:积极的情绪体验(positive emotion),主要包括幸福感、愉悦感、感恩之心、成就感等;积极的人格特质(positive trait),主要包括天赋、毅力、兴趣、人际能力、价值观等;积极的社会关系(positive institutions),主要包括积极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关系带来良好的公众品质:助人为乐,文明礼貌,关爱弱势群体,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等。“积极”二字的重要性表现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以开放、平等的眼光同时关注教育个体存在的优点和缺点,无条件积极主动探寻教育个人的价值和意义,积极挖掘教育个体的潜质和优势,积极引导教育个体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心态。

积极心理学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注入了鲜活的素材,将积极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理念、内容、方法等要素环节的积极转向,有助于最大程度实现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良性互动,最大限度提升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最大范围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打造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通识教育课程。

1转变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树立积极的育人导向

课程教学改革,理念先行。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优化,必须实现教学理念的“积极转变”,将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和各环节,要凸显积极的育人导向,将“让每一位大学生积极全面发展”作为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将培育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激发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力量,塑造大学生的积极人格作为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而言,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多角度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学以致用,以学促用,学用结合的过程中锤炼包括积极的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动在内的优秀心理品质,掌握创造幸福生活的积极力量,不断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质和主观幸福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老师,必须遵循“他助、互助、自助”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规律,通过积极的正面引导和教育,促进大学生个体身心积极健康成长,实现“助人自助,共同进步”的积极育人目标,从根本上满足大学生们的心理发展需求,关注每个学生的自我成长和潜能发挥,培养和造就具有积极品质、良好美德及感受幸福能力的人。

2充实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关注度,增强积极的育人效果

课程教学改革,内容为王。用积极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能够较好地扩大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增强学生对授课内容的关注度。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重点围绕“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如何积极活着?”、“如何打造阳光心态”、“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怎么样的生活才更有意义和价值”这类终极命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生命的积极意义和价值,培育积极的心态和正向的思维,在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生的积极人格力量,在具体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将上述宏大命题模块化,渗透到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压力应对、人际交往、思维训练,生涯规划等主题讨论中。

研究表明,当前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处于正常范围的,但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仍然围绕少数学生的心理问题和障碍展开,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内容的窄化,不能很好地满足大多数学生心理发展的积极诉求,因此应该注意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层次性划分,坚持发展性、预防性和干预性相结合,体现积极心理学的基本要求和规律。其中发展性课程注重培养和塑造大学的积极情绪和人格,注重开发大学生的心理潜能和提升心理品质;预防性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在生活、学习、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心理困扰和问题;干预性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在面对重大心理问题或突发事件时,如何积极寻求专业的咨询和帮助,及时缓解心理压力,早日走出心理困境。

3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供积极的育人平台

课程教学改革,方法是关键。方法是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性、实效性和学生代入感、参与度的桥梁和纽带,当前,大多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多以灌输教育为主,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启发式教学方法运用不足,课堂氛围、课程效果普遍不佳。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行动参与和心理感受,更加要求授课老师综合运用团体辅导、情景体验、角色扮演、工作坊等积极教学手段和方法。

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是激励大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传递积极心理健康知识的最佳途径。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体验,通过积极的心理体验,累积心理资本,增强心智能力,实现学生身心素质的和谐发展,全面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体验式教学方法运用方面,积极心理学家Seligman曾提供了很好的样本,如Seligman经常通过使用“每天记录3件好事情”、“新用署名的力量”、“感恩拜访”、“大笑练习”等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程度,促进学生积极的行为改变,通过对积极情绪的寻求与体验,在“积极”中受益和成长。此外,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可采用积极心理测量方法,引导学生填写《人格优势量表》、《自信量表》、《自我幸福感量表》、《乐观量表》等量表,让学生通过自我测量了解自身潜能和优势,从而形成对人性优点与缺点积极全面的认识。

4改善师生关系,提升学生的满意度,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课程教学优化,环境营造是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是在老师的主导下开展,总是要依靠学生主体性地位和作用的发挥,总是以学生的满意度为衡量标准,总离不开具体的育人环境。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要求建立平等、民主、协作、共赢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具有足够的“积极力量”,向学生传递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对学生有期望、有热情、有信心,通过发挥个人魅力,引导学生参与课程教学,参与师生互动,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不断增强学生的安全感,存在感和幸福感。此外,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多使用一些正向积极的案例,多运用一些积极向上的表达词语,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友好协作,不断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团队协作能力。此外,也要突出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在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一方面,要打造积极、乐观、高雅、向上的校园环境,两一方面要营造温馨、信任、关爱的家庭环境,让学生们在积极的育人环境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发展,不断提升自身心理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积极心理学[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篇(7)

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据此有人说,“心理健康”是作为一,项教育内容提出的,不能把它作为一门课程看待。其实,这是一种误会。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一门课程,而且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

一般认为,课程有三种涵义:第一,课程作为学科既指一门学科和一类活动,也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各种活动的总和:第二,课程作为目标计划,是指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计划及教学的预期结果;第三,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或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从课程的涵义我们不难看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一门课程。

另外,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更说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课程。

当前,课程内涵表现出如下一些发展趋势:

第一,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第二,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的价值,

第三,从强调教材单一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第四,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第五,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第六,从只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塑造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课程。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教给学生一些提高心理素质、塑造心理品质、维护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方法,这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心理训练,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和体验,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

一提课程,有些人就把它等同于学科课和正规的课堂教学,于是认为,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对待,会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对待,不仅不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恰恰可以帮助学生减轻心理负担。实践表明,学生之所以喜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正是因为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得到心灵的放松。

目前,许多学校有意或无意地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排除于学校课程体系之外,使之成为一种“空无课程”。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何把这个“空无课程”转化为“实际课程”,是许多学校所面临的并需要认真解决的课题。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及其理论依据

在课程理论和实践中,典型的课程类型有: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模式:

第一,以学科为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把心理素质所包含的内容作为构建课程的主线,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

第二,以经验为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把获得经验和体验作为课程的支点,强调活动、实践和心理训练。

第三,以问题为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把心理问题作为课程的切入点,强调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

这三种课程模式分别以不同的课程流派为理论依据,即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问题课程。它们的涵义如下表表示: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组织

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复杂性。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是一种综合性课程,其综合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它不是“问题本位的综合课程”,不是“经验本位的综合课程”,也不是“学科本位的综合课程”,而是“问题一经验一学科三位一体的综合课程”。强调“问题”旨在提高它的针对性,强调“经验”旨在提高它的活动性,强调“学科”旨在提高它的系统性。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是“核心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综合。所谓“核心课程”是指,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共同学问或普通教育,所谓“必修课程”是指,同一年级的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公共课程,所谓“选修课程”是指,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选择的课程。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以发展为重点,所以说它是核心课程,在某些年级应当成为必修课程。就解决心理问题而言,它又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个别性,所以,常常采取专题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咨询的形式。单就课程形式而言,心理健康教育也常常以选修课程的形式出现。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是“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综合。所谓“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正式课程:所谓“隐性课程”是指,对学生的知识、心理、人生观、价值观、态度等产生影响的各种学习环境。教育部明确提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计划,研究和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办法和途径,积极稳妥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这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成为“显性课程”的依据。然而,“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心理影响远远超出“显性课程”的作用。所以,学校应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此对学生施加积极的心理影响。

第四,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各种教育活动、教育工作的综合。除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以外,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之中。

第五,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即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是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的综合。

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包括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活动及评价学习结果的整个过程。在教育界,教学设计模式主要有三大类:

第一,行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它是建立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如斯金纳的“程序教学”。其特点是从人的行为出发,通过行为控制完善人的行为。

第二,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它是建立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如布鲁纳的“发现学

习”,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加涅的“指导教学”,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等。主要特征是以发展学生认知能力和水平作为其出发点和归宿。

第三,人格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它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如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主要特征是以“完善人格”和“自我实现”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

以上三类教学设计模式共存,都有其合理性。台湾心理学家张春兴曾经如此评价这三类教学设计模式:《管子・权修篇》讲“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行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重视外显行为的改变,可视为“树谷”工作,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重视知识获得,可视为“树木”工作,人格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强调人格培养,可视为“树人”事业。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说,应当采取兼容并蓄的教学设计。这里所说的兼容并蓄不是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而是指教学方法。因为,在教学目标上基本达成了共识,即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教学内容上,虽然各种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切入点不同,框架结构有很大差别,但是,它们所涉及到的内容基本是一致的,或者说大同小异。在教学评价的问题上,几乎一致认为,必须注重过程本身的价值,绝不能仅仅采取考试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问题上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有些教师擅长“提示型教学法”,往往只采用口述形式进行教学。

有些教师擅长“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法”,通过师生的民主对话和课堂讨论等形式,共同解决问题。

有些教师擅长“自主型教学法”,教师往往只是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地解决,在学生需要时提供适当帮助。

以上三种类型的教学方法各有利弊。“提示型教学法”适合于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法”适合于彼此影响、相互启发和共同价值观念的形成:“自主型教学法”适合于独立探索、发现和自主性人格的发展。三种类型的教学方法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综合性,决定了它必须采用综合性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其实施原则应当包括:

第一,综合性原则即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讲解、示范、讨论、活动、训练、暗示、辅导、咨询等方法综合运用。

第二,活动性原则即充分解放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亲身体验,获取直接经验。

第三,自主性原则即始终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充分相信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第四,针对性原则即心理健康教育既要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教育,也要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只有如此才能收到实效。

第五,开放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范围很广,涉及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方法应当灵活多样,兼容并蓄,具有开放性。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篇(8)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生活;课程;教学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概述

自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后,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受到重视,已有相当多的研究表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当前学校心理健康干预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是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和基本途径。[1]且以班级心理辅导为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正逐渐成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2]新课改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结合新课改的理念,为了有效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近年来,已有不少学校专门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表现在忽视学生实际问题,课程设计不科学、不系统,直接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在当前的形势下,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遵循怎样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原则,怎样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等问题,还有待深入细致的探索。如何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者,特别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者们的强烈愿望。[3]

2.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征

(1)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同于德育课。

思想品德教育,是指教育者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社会的要求和思想品德教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培养他们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思想品质,以及遵纪守法的意识及文明的行为习惯的教育活动。而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机能的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基于个体的“人”的自我完善,这里的人是不受时代、国家和种族限制的纯粹意义上的主体存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是自我探索的过程,强调体验和感悟。两种课程在理论依据、内容、任务、工作原则等方面都是不同的。

(2)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心理学课。

有的学校尽管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却往往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一般的心理学课程等同起来,生搬硬套心理学概念,以传授心理学知识为主。[4]心理学课是以讲授心理学相关知识和理论为主的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心理学课,因此不是空泛地讲授心理学的理论与知识,而是要借助心理学的理论和规律解决学生实际面临的心理困惑和问题。

(3)心理健康教育课应立足学生实际。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最高境界是能“顶天立地”———既有理论,又能结合实际,帮助学生运用理论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教师容易忽略实践,授课时脱离学生具体实际,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这容易导致学生遇到现实的心理问题时,依然束手无策、不知所措。

(4)心理健康教育课重视现实情境的创设。

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经验,在生活的历练中成长,要让学生在心理健康课上获得真知、激发思考,就应该创设生活情境。情境的重要性就如同:“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融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和道理也需融入情境之中,才能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不同,运用视频呈现、角色扮演、场景渲染与主题游戏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

(5)教授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保持价值中立。

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不是价值灌输,而是经由活动和特定的教学环节,通过学生的讨论、合作、思考、体验,潜移默化地将知识和理念传递给学生,重在学生的自我体验和成长,教师在其中是引导者。

3.基于生活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心理问题和困惑来源于生活,也应在生活情境中解决,无论学生的自我体验、还是教师立足学生实际问题,创设具体情境,保持价值中立,都离不开实际的生活实践。因此,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征、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有效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探索,本文提出应设计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以适应学生的多元化、复杂化需求。心理健康教育课并非单纯的体验式教学,而是从课程目标、课程形式、课程内容甚至是引导形式上都应贯穿生活化的理念,体现生活化的特征。

二、基于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设计

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征,我们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应是全方位的生活化,它包括了课程目标的生活化、课程形式的生活化、课程内容的生活化以及引导形式的生活化。

1.课程目标:融入生活化的理念和方法

课程目标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灵魂,在设计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之初,就要去思考,本堂课要传递给学生一个怎样的理念,或者要教会学生一种怎样的方法。如果抛弃了理念和方法,就容易陷入心理学课的误区中,致使心理健康教育课失去方向,缺少“灵魂”。而此处的“灵魂”就是我们传递给学生的理念和希望教会学生的方法,有了灵魂才能变心理学课为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学理论中有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可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题,如思维定势、情绪ABC、合理归因等。将心理学理论转换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有益素材需要立足生活进行思考和升华,使心理健康教育课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例如,一节以高二学生为教学对象,以“思维定势”为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多数教师会从阐述“思维定势”这一心理学概念出发,通过一系列活动告诉学生何谓“思维定势”,这些活动包括心理学上经典的量水问题、“穿越A4”的剪纸游戏等。这一设计看似生动有趣,但仔细一想,这节课并没有一个生活化的理念或方法,没有立足学生实际,只是流于活动形式。要生活化“思维定势”这一主题,应着眼于教会学生如何破除生活中的思维定势,而非心理学概念的“思维定势”。教师可以借用心理学中的“思维定势”来引入主题,重点放在如何破除生活中的思维定势。更进一步,我们可以将思维定势比做一个框框,如果人在框里,他是思维的囚徒,但更是生活的囚徒(“囚”字即“人”在“框”中)。如果跳出生活中的思维定势,就破“框”(思维定势)成“人”(更完善的人)。如此一来,立意高远而生活化。又如,一节以高一学生为教学对象、以“催眠”为内容的心理课,多数教师会着重讲解催眠的知识,如催眠是什么?催眠能做什么?催眠和我们有什么关系?这一设计或许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这不是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将催眠这一主题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要传递一个有关催眠的理念以及教会学生运用催眠的方法,这也是上好本节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难点。如何将催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呢?我们可以先去思考:催眠的本质是心理暗示,催眠又可以分为狭义的催眠和广义的催眠,狭义的催眠是指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技术,而广义的催眠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更进一步说,广义的催眠对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有益影响体现在积极的心理暗示上。从狭义催眠导入,立足生活,着眼于教会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心理学课就变成了心理健康教育课。

2.课程形式:强调体验,创设生活化课堂

知识要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才能充分显示出知识的活力。就如同我们学习物理而没有具体的情境让我们去理解物理知识,那么这些知识就是僵化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学的知识也是如此。一部分心理教师将心理课堂变成活动的拼凑而忽略了创设情境。简单的拼凑活动显然已经难以满足多元化、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也越来越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只有教师的讲授灌输,再好的心理健康理念也无法被学生接受和运用。对个体心理来讲,再精彩、再生动的讲授也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5]因此,设计活动时应以学生的实际为基础,活动形式应贴近生活,强调体验。角色扮演、团体活动、辩论、象征游戏等都是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将这些形式生活化后呈现出来,让学生的视角得以生活化,从体验中获得启迪。如能创造性地思考,善于运用这些形式将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课程内容:立足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目标和形式固然重要,但课程内容仍需精心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体验,这就决定了教学内容必须生活化。生活化的内容就要选取贴近学生心理生活的热点、焦点和难点来组织教学材料,探索学生的实际需求,找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切入点,真正做到解决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引起学生深刻的心理体验。如经了解,某高中体育班的学生对自己的身高、体型等劣势感到自卑,对学习失去信心,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设计关于提升自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又如某小学的男女生关系紧张,矛盾较多,可以设计能够使男女生换位思考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具体课例如下。学情分析:在学校的教学中,常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男生和女生的相互排挤和相互不接纳引发诸多矛盾。本课主要通过心理画像的形式来促进学生的差异性思考。教学目标:本课以五年级学生为教学对象,以“差异•融合”为题,主要解决五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的男女生之间的矛盾和对立问题,让学生能从自己的视角和他人的视角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并促进差异的融合。教学过程:将全班男女学生分成四个组,两组男生,两组女生;以活动“亲密圈”导入,并请同学谈一谈感受;画像。(1)自由画像。请A组同学(男)用几个词概括出本班男生的特点,再以此画出男生的画像;请B组同学(男)用几个词概括出本班女生的特点,再以此画出女生的画像;请C组同学(女)用几个词概括出本班女生的特点,再以此画出女生的画像;请D组同学(女)用几个词概括出本班男生的特点,再以此画出男生的画像。(2)展示画像。(3)发现差异。优点画像:让学生再画一次:(1)发现优点;(2)画像展示;(3)发现融合。全课总结:本课是在深入了解五年级学生实际问题的基础之上设计出来的,其精妙之处就在于巧妙利用画像让学生换位思考,发现“差异”,最终实现“融合”。在自由画像环节,A组同学和D组同学、B组同学和C组同学都是画同一对象,但却出现了巨大的差异:男生丑化了女生,女生也丑化了男生,却美化自己。教师将画像展示出来,启发学生为什么出现这一现象,促进了换位思考,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只看到了对方的缺点,看不到优点。教师再进一步启发学生去思考他人的优点,并通过再次画像让学生将发现的优点展示出来,最终促进男生女生的“融合”。形式和内容良好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才是有效的,这离不开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发现学生的实际问题并加以分析和解决。

4.课程引导:保持心理健康教育课应有的中立

生活的可贵之处在于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给我们提供了多样的价值选择,而生活又不会立即告诉我们这些选择的答案,它会让我们在“体验———思考———再体验———再思考”的循环中获得启迪。如果过于强调教师的价值观,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反而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效果。如一节以高二学生为教学对象,以“情绪ABC理论”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目标是让学生认识情绪,并学会使用情绪ABC理论来调节情绪。教师通常会在导入阶段就告诉学生正性情绪是有益的,而负性情绪是不好的,所以我们要学习调控负性情绪,引出情绪ABC理论。这并非价值中立,无法有效引导学生悦纳自我。如果遵循价值中立,则是引导学生,负性情绪和正性情绪一样,都有其积极意义,负性情绪如恐惧对个体生存具有保护意义。情绪的钟摆效应也告诉我们,要体验正性情绪,必然要具备体验到相同程度的负性情绪的能力。而我们不能改变负性情绪,只能改变我们自己以适应负性情绪的存在,因此才需要进行情绪ABC。这样一来,我们不是让学生一味去唾弃负性情绪,而是可以通过讨论让学生寻找负性情绪的价值,让他们在讨论和思考中明白负性情绪也是有其存在的价值,接纳负性情绪,改变我们的认知而非改变负性情绪本身来解决情绪问题,最终实现悦纳自我。

三、结语

本文提出了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这一理念,并深入探讨了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当中,如何从目标、形式、内容、引导方式上创设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使学生能从中更好地体验和思考,提高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设计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其研究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去获得一种万能的教学模式,因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本就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希望通过研究启迪新的思考和更深入的探索。

作者:吴际 罗伟 单位: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玲,郑雪,苏月玲.高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0(3):297-300.

[2]崔海荣,王利玲.浅谈心理健康活动课[J].中华临床与卫生,2004(2):57-58.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篇(9)

在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的大形势下,如何结合教育部、卫生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进一步推行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改革,直接关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渠道作用的发挥。

一、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实行项目化教学的必要性

项目化教学作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强调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多应用到职业教育中。项目化教学是指“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其目的在于加强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实行项目化教学具有现实必要性,体现如下:

1.达成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素质,传授心理保健技能,提高学生应对挫折和环境压力的能力。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课堂所学与日常生活所用相结a合,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要集理论讲授与团体训练为一体,强调课堂的体验性、实践性、自主性。而在众多教学方法中,项目化教学无疑是最符合这一要求的。项目化教学的基本思路就是根据课程的内容、具体教学目标,将课程细分成操作性强的程序设计项目,根据具体项目开展教学。通过实际项目的操作,真正做到融“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素质培养”为一体,让学生围绕项目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实现课程的思想、知识、技能三大教学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真正授予学生一生受用的能力。

2.提高高职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兴趣需要实行项目化教学。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授课仍然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注重教师教的主导教学过程,忽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大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未能充分体现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高职院校学生大多对专业课以外的课程兴趣不浓,学习主动性较差,以传统的教学方式施教,教师难教、学生没兴趣学,学完后在实际生活中也不会用或用不好。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实行项目化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教学过程的激励、启发功能,让学生在自主的体验、探索中掌握学习、沟通、压力应对、人际交往等各种通用技能。这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成为受学生欢迎、喜爱的课程。

3.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的实效性要求实行项目化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心理健康基本知识的同时,自己去体验、感悟、操作、实践,从而实现心理的成长、发展、飞跃。有学者断言:心理健康课是技能培训课,心理健康课是自我教育课。在课堂上教授学生一些实用的技能、技巧,就如同交给他们一把梳理心情的梳子,在以后的时间里可随时梳理、终身受用。“做、学、行”三位一体的项目化教学就是教师外部“灌输”与学生自我体验之间的最佳结合点,通过认知与实践的共振,实现心理学认知与心理学各种技能掌握合一的修为。

二、项目化教学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

1.教学目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总体目标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通过设计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项目和根据课程知识点设计的专业项目,使学生了解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端正对内心世界的认识,掌握解决个人成长中常见心理问题的技能、技巧,提高心理调节、心理保健的能力和素质,在助人、自助的实践中,完善自我、健全人格,实现“做、学、行”一体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才。

2.教学项目设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有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心理调适方法的体验,也有心理调适技能的学习,而心理的体验及调适方法的掌握比知识更重要。这就要求在教学的设计上应引进更多的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体验、训练项目相结合,以具体项目为主体开展教学,学生通过“做”而“学”进而“行”。为此,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笔者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设计了学生主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索学习的项目,将知识点融入到项目中,突出学生的感受、体验,训练学生处理心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整个课程体现了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设计,具体见表1。

表1

3.教学评估方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与性质决定了课程的评估必须以心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心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两方面相结合,而后者更为重要,是评估课程教学的核心。可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形式对课程教学进行评估,考核指标包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项目实践的完成情况、日常心理问题的调节能力、助人能力,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的评价等,力求使理论知识内化为学生心理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三、项目化教学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实施的要点

1.明确分工,有效评价。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运行项目化教学,要明确学生主导、教师引导的身份定位,以项目为中心,明确分工,共同推进项目任务的完成。教师要做好项目前的准备工作,精心设计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了解知识、掌握技能。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做好组织工作,关注学生对项目任务的实施。同时,做好各项评价工作,并将项目成果及时反馈与展示,使其在鼓励与肯定中提升自我,健全人格。

2.保障师资,分班上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项目化教学毋庸置疑优于传统讲授教学,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出现了对大多数学生照顾不够的尴尬局面。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本课程大都采用2个班甚至3个班合班上课,严重影响了项目化教学的效果。为此,呼吁高职院校要配备足够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每班单独上课,积极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

综上所述,要在高职院校全面推广项目化教学,必须采取院校与教师合力进行的办法。院校应根据教学实际配备足够的高质量的专职和兼职的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提供必要的的教学设施,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出发,不断地优化教学,培养高质量的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晓琼.“项目化教学”在高职化学教学中的研究[J].学科教学.2010(6):102~103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篇(10)

我国的中学教育,在制度上都存在诸多的问题。尤其是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过多的重视应试教育,这一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而,我国不断的对中学课程进行改革,逐渐的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于完善的心理教育的课程建设,在心理教育上,对学生思想和行为进行指导,一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课程理念。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课程要求为目的,进行系统化的心理教育,不助于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高中生处于个性发展的特殊时期,其性格和情绪具有不稳定性,因而,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基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作为日常教学工作来抓。教师在心理教育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尤其是班主任工作,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和思想,进行有效的指导。因此,基于课程观念的不完善,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过于课程化,缺乏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对形式化,教学活动过于僵化。

2.心理教育教材不完善。当前的心理健康教材五花八门,在内容设置上存在较大的偏差。尤其是心理教材注重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而忽视了高中生本质的心理问题。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教材在内容设置上,缺乏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尤其是学生情操、性格等方面,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未能得到本质性的教育。因此,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在课程内容上与教育目标相脱节,在心理教材上还需要逐渐完善。

3.课程设置不合理,尤其是理论课和活动课的课时比重不合理。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合教学,尤其是基于活动课程,诸如体育教学,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高中的学业课程量大,在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上,以选修课程的方式,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教学,以至于在实质上缺乏有效的课程设置。同时,纯粹的理论教学,使得教学活动缺乏实践性,尤其是基于活动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并且,心理健康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心理课程上处于被迫或不情愿的状态,以至于教学效果让人堪忧。

二、优化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原则。

(1)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在课程设计上,要以学生为主体,基于教师的指导教育,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对学生的情感和人格,进行正确的教育,减少宽泛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课程设计。

(2)基于有效的情境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基于有效的情境,进而到达心理教育的目的。尤其是设定不同的教学环境,将学生的心理问题放置于教学活动中,学生切身体验和感受到心理因素的存在。同时,基于教学情境的构建,丰富了传统的心理课程,是优化课程建设的重要举措。

(3)活动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其在课程建设要基于学生的心理现状,予以课时上的有效调整。尤其是以活动教学为主,对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以活动为主体的心理教学,学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有助于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

2.优化课程建设的举措。

(1)完善课程理念,尤其是课程属性的认识。心理健康教育是体验性的课程,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切身体验。因而,在课程建设中,以学生为主体,基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地引导。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体验式的课程,注重学生的内心因素,基于有效的活动教学,让学生的心理在活动中,进行释放和交流。并且,在课程建设中,关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方面,基于实际的生活行为和思想,开展课程建设。

(2)完善心理教材,尤其是教材内容的实用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在于学生心理的教育。因而,在教材内容的设置上,以学生的实际心理问题为核心,构建教材的内容。尤其是关于情感和人才等方面的心理因素,应该更多地体现于教材之中。并且,宽泛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内容,可以适当的削减。

(3)完善课程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实践教学的开展,因而在实际的课程设计中,要规划好理论课程与活动课程的课时比重,尤其是基于活动课程的教学开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课程方式。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大潮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逐渐的被现代的教学形式所取代。尤其是现在的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身心的健康发展,而有效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双虎.学校心理教育课程设置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教育学刊.2007(08).

上一篇: 园林工程施工设计 下一篇: 艺术素养的内容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