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管理体系汇总十篇

时间:2023-11-30 10:17:10

慢性病管理体系

慢性病管理体系篇(1)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a)-0249-01

社区慢性病档案是社区一些特定的人群的病历资料组成的系统化文件,包括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档案,它是全科医疗实践、质量评价、教学科研、防治疾病的需要,是社区卫生服务的科研和教学的理想资料来源。社区慢性病防治的最大困难是人力资源匮乏,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作用,建立慢性病档案,有利于促使慢性病朝着有序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1 建立和管理慢性病档案的意义

1.1 慢性病档案管理可提高医疗质量

慢性病档案可以提高全科医生的医疗决策水平和服务质量,也可以作为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是有效评价医疗质量的需要。

1.2 慢性病档案建立和管理有利于社区医生实施防治

通过对慢性病患者进行长期的照顾、管理和指导,能增加发现现存的危害健康的因素的机会,从而更有效的为社区人民服务。通过建立和管理慢性病档案,对慢性病的防治措施和健康行为进行宣传,提高慢性病的控制率。

1.3 建立和管理慢性病档案是医疗实践的需要

全科医生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策略依据的就是医疗问题的性质、服务方式、自身职责、服务范围以及拥有的资源状况,慢性病档案是医疗特殊环境下的特殊产物,要求全科医生通过了解建档对象的背景,正确鉴定患者提出的问题和表现的临床症状,在了解过程中作出详细资料记载,这些资料都是医生作出正确临床决策的依据。

1.4 建立和管理慢性病档案有利于完善社区“六位一体”的功能,“六位一体”是指社区集保健、预防、健康教育、医疗、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康复六位为一体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

在档案的建立和管理中,对慢性病实行一体化的防治措施,充分体现了“六位一体”对社区、家庭、个人服务的内涵,服务于疾病的防治,体现了“六位一体”的功能。

1.5 建立和管理慢性病档案是全科医生教学科研的需要

慢性病档案可以作为防治疾病、促进社区健康的重要依据,也可以通过对患者背景资料和心理、生理等问题的记录发挥档案的逻辑性、连续性和完整性,有利于提高全科医生处理患者和临床思维的能力,是全科医生教学科研的需要。

2 社区慢性病档案的建立

2.1 通过日常的门诊服务建档

因为社区卫生服务站“六位一体”的医疗服务,慢性病患者在服务对象中较多,在为这些人服务的时候,通过了解患者本身和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对符合慢性病建档的人员进行建档,可减少财力、物力、人力的投入,也可减轻社区服务人员的工作压力,通过不断发现新的对象,建立新的慢性病档案。

2.2 通过基线调查建档

社区卫生服务站一般要对居民进行基线调查,了解区域、社区、家庭、个人的基本情况,这时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较大,因此,可通过此项工作对慢性病建档,完善以后的工作。通过对社区家庭的基线调查,一经发现有慢性病的家庭成员,要立即建立慢性病档案,这时建立的慢性病档案一般较为全面,真实性也较高。

2.3 通过宣传健康教育活动建档

社区卫生服务站要经常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健康讲座,向居民传授健康的理念和行为。通过社区中的健康专题讲座提高人民对健康的关注程度,提高慢性病患者建档的自觉性,当一个社区的慢性病患者主动要求建档时,该社区慢性病的建档率就会大大提高。

2.4 通过上门服务、巡诊建档

社区卫生服务站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出诊、巡诊、义诊、上门服务,发现新的慢性病患者,进行建档。这种建档途径拓展了慢性病管理空间,夸大了慢性病建档的范围,能有效提高慢性病的管理率。

3 社区慢性病档案的管理

在建立了社区慢性病档案以后,要对慢性病档案进行管理,掌握资料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明确管理的档案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3.1 社区慢性病档案的管理内容

慢性病档案管理内容要在有表格式内容的基础上,对患者慢性病的发生、发展情况进行管理,分析、评估其疾病,找出危险因素,提出预防措施,指导患者用药。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表格式内容。(2)慢性病的现状。(3)慢性病的评估。(4)对疾病指导用药。(5)防治和干预措施的制定。

3.2 社区慢性病档案的管理要求

要根据地点、工作环境、人员、管理对象等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但总的来说,要实行动态化管理,形成对档案建用归建的循环;实行分类建册管理,根据疾病的种类分类登记;实行规范化管理,各项内容要规范,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为社区筛查、社区诊断、健康教育提供决策依据。

3.3 完善慢性病档案管理体系

社区可成立慢性病管理小组,负责本社区的慢性病的管理工作,使慢性病有人策划,有人落实,有人监管,小组通过分工合作协调发展,完善慢性病档案管理服务体系。

在社区开展慢性病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工作,可有效的利用社区卫生服务部的人力资源,满足慢性病患者的需求,推动进一步开展慢性病档案管理工作,改变慢性病档案管理困难的限制,扩大慢性病的管理率,提高慢性病的控制率,更有利于慢性病的管理。因此,应加强对社区慢性病档案的建立和管理。

参考文献

慢性病管理体系篇(2)

系统自2004年推广以来,理念先进、管理过程标准、操作简单、功能齐全、参与费用低、更新维护及时等特点,经数千名基层医务工作者、近百所社区中心/站及地市卫生局参与使用后得到好评。特别是浙江省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为在基层医院中贯彻落实卫生部2004年10月颁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及实施卫生部《全国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五年计划、配合本省《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信息化管理规范》的实施、最大限度的提高基层医生对高血压防治的专业水平、更快更新高血压防治知识所采取的结合“有一切R社区慢性病综合管理系统”在全国首创社区规模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模式在2006年全国高血压防治现场交流会中受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赞誉。

慢性病管理体系篇(3)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慢性病具有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和费用“四高”及知晓率、就诊率、控制率“三低”的特点,不仅严重影响我国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而且对有限、可利用的卫生资源造戚了持久的消耗。大量研究表明,控制慢性病的最有救方法是开展社区防治。因此,迫切需要运用疾病管理策略,探索城市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模式,建立科学、规范、高质量的慢性病管理指导网络:强化社区医院和区域性诊疗中心(如三甲医院慢性病专科)相互曲作,提高慢性病管理教育水平,最终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以及优化利用有限医疗资源的目的。

1、城市社区慢性痛管理指导网络的建立

城市社区慢性病管理指导网络包括三个部分。即健康教育系列活动,行为方式干预和慢性病的监测、治疗和随访(见图1)。

1.1 健康教育系列活动 通过调查发现,社区慢性病老年人中希望获得有关慢性病防治知识的占大多数。研究显示,慢性病老年人能够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获得的慢性病防治知识的比例高于市、区医疗机构以及中医医院,但是此比例仍比较低。为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在原来基础上开展以下活动,加大对慢性病等常见疾病防治的宣传力度,提高人群中慢性病防治信息的知晓率。(1)社区健康教育培训班。培训班建立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师资依托区域性诊疗中心的医疗、护理、营养、运动、健康管理等专家团队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人员等。(2)社区健康教育宣传活动。通过编制宣传手册、墙报、宣传栏等形式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居民在休闲的同时也了解到了众多健康知识,提升了社区人群的健康知识水平与卫生意识;通过医护人员进社区等面对面交流对社区人群进行健康知识的讲解、咨询及基本医疗照护技能的培训,提高社区人群的自我保健与群体保健能力。(3)利用互联网和短信平台社区健康教育相关信息。社区人群可以自由地访问社区健康教育网站获得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并可以在线向专家和专业人员进行咨询。短信平台可以定期向社区人群有关义诊、健康教育活动及健康资讯;同时社区人群也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平台咨询健康相关问题以及反馈疾病指标、心理状况等。

1.2 行为方式干预 按照疾病管理的理念,针对疾病的危险因素开展饮食、运动、营养、心理、控烟等行为干预。通过健康危险因素评估技术、生活质量评估技术、心理评估技术、动机培训技术、运动评估技术等,开展多阶段、多环节和多层面的服务和干预,保证患者得到系统的、连续的、个体化的服务。

1.3 慢性病的监测、治疗和随访 (1)监测和评估。完善社区人群的健康档案,开展疾病危险因素的监测、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监测和评估等。(2)患者的诊疗管理。包括制定各种慢性病的社区诊疗流程和防治技术指南,按照规范进行慢性患者的诊疗管理,指导慢性病患者合理应用药物,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等。(3)患者的自我管理。指导社区慢性病患者和高危人群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知识和技能,着重提高患者管理疾病的自信心,即自我效能;通过行为改善和情绪控制,最终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例如采用中国高血压联盟推荐的计算机管理个体化小剂量规范化治疗方案,同时,辅以低脂、低钠、戒烟、限酒、适当运动、控制情绪、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预防因高血压所致的心脑血管及肾脏损害。(4)患者的随访管理。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随访计划,采用方便快捷的随访方式,了解患者的病情、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情况,进行体质指数、血压、血糖、血脂、尿常规和心电图等检查,跟踪了解患者的健康和治疗情况。

2、城市社区慢性病管理队伍的建立

2.1 城市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队伍的组成 建立一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社区慢性病健康队伍是实行社区慢性病管理的关键。这支队伍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护理专业队伍;三级医院或附属医院等区域性诊疗中心的医疗、护理、营养、运动、健康管理等专家团队;和经过培训、掌握一定自我管理技能、愿意参与社区慢性病管理的志愿者。前者是主体,专家团队是依托,志愿者为补充。

2.2 城市社区慢性病管理队伍的培训 针对目前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度和利用率不高的现状,依托三级医院区域性诊疗中心,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开展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1)定期组织社区医护人员到三级医院进行进修,参与三级医疗和教学查房、跟随专家出诊、参与科室病例讨论等形式提高社区医护人员的医疗服务和技术。(2)遴选相关学科专家、教授定期向社区医生传授专业技术知识,同时评选出优秀师资,逐步建立一支社区卫生服务培训师资队伍,促进社区卫生人员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职业技能。(3)通过建立医院、社区通畅的卫生信息服务网络,开发以医生工作站为主体、具有社区慢性病服务管理系统,并通过与三级医院、附属医院等区域性诊疗中心的信息系统对接,实现信息共享和对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培训、教育、考核等功能。

对于社区慢性病管理志愿者和社区人群,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承担主要培训职能,通过对社区居民、慢性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等开展健康教育和培训,既有助于加强医患的交流和沟通,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也有利于社区专业卫生服务人员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专业素质和技能。

3、社区慢性病防治支持性环境及可持续发展

3.1 城市社区慢性病管理信息支持环境的建立 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应用使得社区慢性病管理更加便捷、灵活、互动与高效。从而提升了社区慢性病管理水平。开发医院、社区融合在一起的慢性病信息管理平台,有利于实现慢性病管理工作的系统化、精细化和连续性。社区慢性病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以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为基本单位、以社区医生工作站的实际操作应用为需求的医疗应用软件开发;(2)能够记录社区常规医疗工作同时带动健康档案的建立和完善、慢性病管理等工作的社区医生工作站;(3)当病情需要向上级医院转诊时,能使首诊社区医生实施双向转诊、远程预约的网络;(4)能保证大型医院与社区医疗信息数据共享的数字医疗网络;(5)以信息化建设带动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医生的培训和教育。

基于此,我们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了集居民健康档案动态管理、病历书写、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n,H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LIS)、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icture ar-e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远程心电图管理、用药指导及审核系统、电子病历浏览功能、双向转诊和远程预约功能于一体、相互兼容、紧密联系的社区慢性疾病管理软件,实现了信息互通、共享、实时和有效利用。

3.2 城市社区慢性病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机制的建立 做好城市社区慢性病管理,有效实现社区卫生资源和优质医疗资源功能效益的最大化是重点,建立区域性诊疗中心(三级医院和附属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双向转诊和互动是重要途径。

(1)应明确区域性诊疗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职责分工和工作重点。大医院的主要职责和工作重点是:①明确社区转诊人群的诊断,制订治疗方案;②通过建立医院、社区之间互动的信息网络,共享社区管理的稳定期患者的随访信息;③承担重症(Ⅲ级)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治疗;④负责社区全科医生的防治知识技能培训,提供社区慢性病防治的规范材;⑤协助社区全科医生对患者进行教育和培训,定期督导社区健康教育的过程。社区的主要职责是:①将疑诊患者转至大医院以明确诊断;②按照指南规范治疗,监测、管理、随访稳定期患者;③开展患者的教育管理;④通过网络或书面资料全面了解患者情况并督促治疗方案的连续有效执行。

(2)制定规范的各种慢性疾病的双向转诊指标和转诊流程,形成科学的双向转诊、互动。

(3)将医疗保险资源分配与双向转诊有机结合,建立点对点的双向转诊,保证病源的稳定,尽可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双向转诊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任务之一,基层医院的疑难重症患者,由“龙头”医院负责会诊、协作治疗,必要时向上转诊;同时区域性诊疗中心的“龙头”医院,对下级转诊的慢性患者和治疗恢复期的患者,要及时转回下级医院进行接续治疗。区域性诊疗中心通过双向转诊这种“互动”方式,不但可以增加医院和科室病床周转率,而且能建立相对固定的病源网络,扩大医院的影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过这种“互动”,能较好地保证服务质量和规避医疗风险。患者在这种“互动”中得到的是连续性的医疗服务和照顾,同时可减少医疗费用支出。

3.3 城市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评价体系的建立 要实现城市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的长效运行,建立有效的慢性病管理规划、评价机制是其重要保障。慢病管理的评价应能比较客观准确地反映慢病管理的特点、过程、效果等全貌。城市社区慢性病防治与管理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要保证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持续性发展,必须以居民健康需求和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为突破口,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阶段指标,慢病综合防治效果评价实行短期指标和中长期指标相结合,可以观察慢病综合防治覆盖人群、群众参与社区慢病综合防治情况、人群基本健康知识水平、相关健康行为变化情况、社区人群健康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慢病综合防治对社区人群健康状况乃至生活质量改变情况等。同时,应建立相应的社区慢病管理人员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实行经常性的监督、教育、评价和考核,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4、体会与建议

慢性病管理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重要职能之一,慢性病管理能否落实到位,取得较大成效,必须建立在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平台,以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为依托,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协作指导的服务模式。在制定我国慢性病特别是社区慢性疾病防治工作策略中,必须以“疾病管理”为指导,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慢性疾病管理模式,制订技术服务路径和方法,优化慢性疾病防治的资源配置和服务效益评价模式。

4.1 政府主导、政策支持及社会参与 城市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是一项关系国际民生的重要工程,为此,其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主导、政策支持、全民动员。应实行政府调控和市场配置卫生资源相结合,在政策上给予倾斜与支持;加大宣传力度,倡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借助社会力量发展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同时以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为先导,加速创建健康城市的步伐,实现卫生服务体系中居民、卫生服务机构、政府的三赢局面。最终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综合医院协助确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管理与评价,规范常见慢性病防治工作,建立社区常见慢性病防治体系。并将社区慢性病防治技术集成,应用于社区卫生服务实践,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地,社区居民委员会为依托,街道办事处和卫生主管部门为支持后盾,专家组为指导的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网络。

4.2 应建立有效的慢性病综合防治筹资机制

慢性病管理体系篇(4)

项目管理在我国发展较晚,虽然项目管理的思想渗透到各行各业,成为政府和企业提高效率的手段。但迄今为止,只有为数不多的医药企业、少数公共卫生项目在采用项目管理,且管理水平不高,很多项目仍然在运用传统的管理模式。

项目档案是项目执行过程中所形成的信息资料,贯穿整个项目管理的过程,从项目的执行、计划、执行、控制到结束,包括项目综合管理档案、范围管理档案、进度管理档案、成本管理档案、质量管理档案、人力资源管理档案、风险管理档案和采购管理档案等。我们尝试将档案管理的模式应用于公共卫生体系中的慢性病预防与控制项目,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具体做法

1.1健全网络,加强档案管理硬件建设

要做好慢性病防治工作,首先必须有一个健全、强有力的档案管理网络。载止2003年,全市6个区均成立慢性病防治机构,各镇成立了防保所,综合医院成立了防保科,全市共建289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现已形成以市慢性病防治院为龙头,各区慢性病防治机构为枢纽,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和防保所(科)为依托的慢性病防治工作网。各慢性病防治机构都有自己的档案室和档案管理人员。

1.2领导重视,保证项目档案的建立和使用

为了落实各单位项目档案管理的人员和经费,特别是区一级项目执行单位,领导应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自1992年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启动,到2007年我市共有16个公共卫生项目(见表1),并采用项目管理模式,进行项目管理,建立了档案室,2002年我院顺利通过了“国家二级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验收。

表1深圳市公共卫生项目管理档案

项目名称

深圳市HIV感染者结核病控制项目

深圳市初治涂阴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免费治疗醒目

深圳市学校结核病控制项目

深圳市结核病控制项目

第五轮中国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防治项目

深圳市耐药结核病控制项目

深圳市流动人员结核病控制项目

深圳市预防与控制梅毒母婴传播项目

深圳市男性同性恋人群性病艾滋病防治项目

深圳市公共服务场所高危人群干预项目

深圳市社区-医院一体化糖尿病管理项目

深圳市高血压、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项目

深圳市社区中小学校学生及幼儿园儿童龋病与牙周病防治项目

深圳市实施子宫颈癌早诊早治项目

深圳市伤害监测项目

深圳市性病规范化实验室建设与质量控制

1.3导入项目管理经验,促进项目档案规范化

根据我市慢性病特点和每年慢性病防治工作情况,组织专家每年对全区慢性病防治工作按照年初考核方案进行考核,第二年重新修订《深圳市慢性病综合考核方案》,该考核方案包括项目资料、记录、计划和总结等各种档案资料,使我市慢性病防治工作日益程序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每年年底将各项目资料分类整理,送档案室归档保存。

结核病防治项目档案包括各级政府有关结核病防治文件,市区组织机构、各级政府经费投入文件等。市、区卫生行政部门与各区医疗卫生单位领导签订了责任书,领导任期目标考核内容、各级结核病防机构工作计划和总结。

“结核病耐药性监测”、“固定剂量复合制剂(FDC)的应用”、“流动人口肺结核控制的研究”及“DOTS2PLUS策略的实施性研究”等项目手册。

性病防治项目档案包括“预防与控制梅毒母婴传播”、“西太平洋亚太地区淋球菌耐药监测”“发廊人群性病/艾滋病行为干预”“男性同性恋人群性病/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等项目手册。市预防与控制梅毒母婴传播项目办工作计划和总结,暗娼、嫖客、吸毒人群和献血员等高危人群STD/AIDS主动监测记录。男性同性恋人群、暗娼、嫖客和吸毒人群等进行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记录。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项目档案有:“深圳市社区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项目”“深圳市社区/医院一体化糖尿病管理项目”“深圳市恶性肿瘤、脑卒中项目”“学校学生口腔疾病综合防治项目”等项目手册,规范整个操作过程而统一设计、印制的“口腔保健知识问卷调查表”“口腔保健手册”等。目前已建立了口腔卫生健康档案,到2006年已有20857份。采用ICD210编码的统计程序,保证了恶性肿瘤、脑卒中报病监测工作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加强对社区的督促和检查,现场考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医生诊疗技能的记录以及随访资料。

根据年初工作重点,对考核指标进行修改,每次修改后都保持一份归档。

1.4加强培训

通过市、区两级的培训,提高了全市慢病防治专业人员和项目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进一步明确慢性病防治机构项目档案管理与各级医疗机构在慢病防治工作中的职能,探索合适的协调机制,建立团结、高效的慢性病防治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体系。

2体会

为迎接信息知识和创新经济时代,我市在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中,充分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采用网络直报系统,通过全市网络通报慢性病防治信息,方便快捷,具有较好实效性。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少数人不重视资料归档,档案管理人员不积极主动收集档案资料,档案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等。

慢性病管理体系篇(5)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9-203-01

近年来,虽然基层社区及乡镇卫生服务慢性病的干预水平和管理有明显提升,慢性病发病率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呈逐年升高的趋势,面对日益严重的影响居民健康的慢性病问题,需依据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分析影响慢性病管理成效的诸多因素,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以达到提高居民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的目标。本次研究针对辖区社区、乡镇人群常见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病、高血脂的慢性病人群疾病全程进行动态监测,并实施相应管理措施,现对其操作过程回顾性分析回下。

一、基层社区乡镇慢性病管理现状分析

1.基层社区乡镇慢性病日益严重的管理问题分析

①慢性病管理缺乏社会调查和社区资料,仅为门诊接触的相对固定患者,管理范围相对狭窄;

②只注意慢性病患病人群,对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和教育却忽略,慢性病发病率不能从根本上控制;

③缺乏对慢性病患者的持续随访;

④慢性病管理专业队伍缺乏,缺乏全科医生参与;

⑤社医人群健康意识、文化素质健康知识知晓率低。

2.对所有纳入慢性病管理的患者建立档案 详细登记患者的具体病况、可能性危险因素,对其病情进行评估、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方案,并定期管理、随访、做好记录,及时归整。另外,每月在社区开展2至3次健康教育讲座,指导社区人员进行疾病防治,调整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定期体检,对于新发现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时纳入慢性病管理。

二、针对管理问题制定相应管理措施

1.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干预措施

①掌握社区卫生资源状况,以社区卫生综合服务点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自然区域和人群为范围开展;

②建立慢性病技术指导小组和防治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强化慢性病防治的执行力度;

③建立居民家庭健康档案,掌握各家庭成员疾病史;

④制定慢性病三级预防工作计划;

⑤形成社区慢性病监测网络,在防治小组的领导下对慢性病管理措施进行评价。

⑥社区针对高血压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了针对性的分级管理,并且以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为主要措施。社区在对糖尿病患的管理中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一旦发现糖调节功能受损人员,应立即进行对应性管理治疗,对其生活方式进行健康指导并灌输相关防治知识,使其调节功能尽快恢复,避免进一步发展成为糖尿病。对已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则针对其不良的生活、膳食习惯进行指导,有效进行一级预防,一旦发病就应及早进行诊断、治疗并采用一定的措施进行病情稳定,防止患者病情继续恶化。

2.组织管理流程分析

依据社区情况对慢性病管理实施方案进行制定,组织成立慢性病管理机构,相关工作由公共卫生科慢性病管理办公室负责落实,在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中对社区医生进行指导。在慢性病管理工作中,全科医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加强对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工作,对社区医生实施分片包干和责任到人。

3.操作技术流程分析

要求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量社区责任医生每日做好登记工作,如建立家庭健康档案、诊断、健康教育、慢性病随访、家庭病床、出诊等,以备查询时应用。①准确评估病情。②及时登记随访。③真实可靠的记录。

4.督导监管流程分析

对社区责任医护人员的工作记录本、居民信息计算机管理登记本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管理小组需定期检查,随机抽取护士、责任医生和管理信息,入户对其准确性、及时性和真实性进行核查。并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与工作的质量和量挂钩,针对问题进行培训和整改,落实奖惩制度。

5.信息收集流程分析

在对居民健康档案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管理方面,存在一定难度,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对档案信息管理的真实性和及时性起到重要作用。工作人员需对健康档案信息管理工作流程严格执行,才能完成居民健康档案动态管理工作。了解社区居民本底资料 在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中家庭责任医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社区护理人员应对家庭责任医生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积极配合,医护人员需对社区居民的基本信息进行娴熟掌握,对重点人群积极干预。

三、结论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发生了较大的提高,慢性病发病率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高血压的低控制率、患病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已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也是形成“看病贵”、“看病难”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以全科医生服务团队为主体,充分发挥其有效、综合、便捷、连续的特点,在慢性病的健康教育、检出、预防和管理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尽管实施中尚存在一定困难.若利用卫生系统改革的机遇,将社区卫生服务、初级卫生保健、区域卫生规划、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等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相结合,把慢性病防治在社会系统工程中纳入,与新型医学模式相结合,采取群体健康干预策略,可从根本上解决日益膨胀的医疗费用问题,降低人群慢性病发病率。慢性病管理是一项长期、反复的工作,不仅需要有专人负责患者的健康管理,还需要对患者的资料进行比较系统和完整的收集、记录、汇总,为病患的管理和治疗及健康教育提供准确的依据和参考,在医院中开展难度较大。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则是在社区内以家庭为单位、健康需求为中心,以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为重点,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及健康教育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层服务单位,在慢性病管理的开展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目前,我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医疗费用迅速增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充分发挥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作用,将慢性病入纳入系统管理,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慢性病管理体系篇(6)

收集资料是开展慢性病管理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我中心采取:(1)通过乡村医生对管辖范围内25岁以上的常住村民发放普查体检通知单,在规定的时间内来村卫生室进行普查体检。(2)社区服务中心组织一批有经验的临床医护人员对村民进行健康体检。(3)对外出打工的流动村民。也由乡村医生通过其家属通知他们到当地医院进行健康体检。(4)个体自我检查。2009年我中心对全乡镇10个行政村普查了12 909人。占在家村民25岁以上常住总人口的80%左右。其中60岁以上3391人,占体检人数的26.27%,40~60岁的有6389人,占体检人数的49.49%。体检结果显示。高血压2687人。占体检人数的20.81%。高血糖的702人,占体检人数的5.44%。还查出高血脂487人,胆囊疾病(结石、息肉、炎症)脂肪肝1251人,另发现胆囊癌2例,肝癌3例等。通过体检及后期结果统计发现:高血压、糖尿病病人比例高,可能与以前没有开展疾病普查及慢性病防治管理:没有普及健康教育;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如高钠饮食、高糖饮食、高脂肪饮食、吸烟、饮酒、生活不规律;对还没有出现严重临床症状和并发症的慢性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治疗或不正规的治疗;许多病人没有健康意识和慢性病早期症状的知识,不去医院体检,普查时才发现。

2 开展健康评估工作

收集了全镇居民基本健康资料后,组织有经验的临床医生,对筛选出来的慢性病病人再进行全面体检,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疾病危险因素。根据个人情况,进行个体具体指导。评估工作要求如下:诊断疾病。首先确认疾病所处阶段,如高血压病人现在是处在一期,还是二、三期阶段。糖尿病病人分型和是否有并发症出现,兼症与疾病的关系:建立文字病历和电子档案管理;分类治疗;健康教育。

3 分级预防管理

3.1 一级预防 又称病因预防,即无病防病,是针对疾病“易感期”采取的措施。疾病易感期指的是有致病因子存在但疾病尚未发生,此阶段预防措施将消除致病因素,使身体状况逆转。恢复健康。具体措施:健康教育、高危人群保护、改善生活方式等。健康教育:每一年2~4次的健康宣教,发放健康资料(例如:紧张或过多食盐易发生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以及肥胖病人易患糖尿病等。长期吸烟是肺癌和慢阻肺的危险因素,长期饮酒可致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高血压、高血脂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家庭因素、气候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均可引发疾病或使慢性病发作和加重等)由镇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生和村级医生共同工作,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懂得健康行为对健康的重要作用。高危人群保护:同时将对进入项目的慢性病高危人群和患者进行生活行为方式干预,包括指导饮食、定期体检。改善生活方式:慢性病是在日常生活中经过长期积累逐步形成的疾病。要治疗慢性病没有快速的良方。只能通过不断地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从每一个细节做好,才能逐步降低发病率。

3.2 二级预防 即有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患者已有病理变化,但尚未出现有确诊意义的临床症状。应对疾病进行治疗,为取得较好的预后创造条件。具体措施:首先将筛选出来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病人的资料全部建立书面档案和电子档案,详细记录包括一般项目:姓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单位、职业、身份证,住址和联系方式;疾病诊断依据;通过体检调查,建立家庭健康档案,掌握慢性病的发生发展情况。对每例慢性病患者应详细记录慢性病的诊断结果。如:何时何院诊断何疾病,记录诊断依据,包括重要的辅助检查诊断依据、治疗结果、上级医院医生指导意见:引发健康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饮食结构、精神压力、居住环境和性格等:家族史,有血缘关系的其他成员健康状况纳入慢性病管理库,用条形码,以便资料共享。通过以上措施,对慢性病病人进行系统管理。

二级预防将是社区服务中心的重点。每月开展4~5个慢性病管治日(就如同社区服务中心开展3次旬门诊或4~5次的周门诊计划免疫接种日一样)进行集中管治。对病情比较严重的,和已纳入管治的病人,来复查间隔时间应相应缩短,1~2周复查1次。对病情稳定的,间隔时间可以稍长一些。慢性病门诊日,慢性病人来社区服务中心复查,医生详细询问用药后的情况,结合检查和辅助检查情况。制定接下来的治疗方案及用药注意事项:明确下一次复诊日。对于三期高血压急性发作期和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要及时收治人院或转入上级医院治疗。待病情稳定好转后,可回社区医院进行三级预防。

3.3 三级预防 该级预防又称为临床预防,即疾病防残,是疾病的“临床期”实施的措施。此期病人已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经过规范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对急性发作或病情加重及严重并发症应及时住院或转上级医院治疗,尽快控制病情发展,降低并发症。待病情稳定好转,可回社区医院进行三级预防,进行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指导。另外保健医生需指导家属帮助病人进行功能训练。以前对慢性病防治的管理,有些地方基本上是医护人员上门服务,这虽然方便病人,但很难将全镇几千慢性病病人长期管理起来,一来医护人员人力有限。二是无法及时进行辅助检查,不利于慢性病人的正规治疗和管理。现在把全乡慢性病病人集中分开在4~5次来医院管治有以下优点:大大提高了社区医院的工作效率:对需要辅助检查的,可以及时辅助检查,调整治疗方案;对三期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者,可以请上级临床医生会诊;更有利于慢性病的系统管理,信息化管理。

慢性病管理体系篇(7)

【中图分类号】R181.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088-02

慢性病全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infectious Chronic Disease,NCD),指长期的不能自愈的,几乎不能被治愈的疾病。主要指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一组疾病[1]。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我国居民慢性慢性病的患病率迅速上升,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是其最主要的原因[2]。由于慢性病死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60% -80%,慢性病发生在低、中收入国家中,约1/2慢性病死亡发生在70岁以下人群,约1700万慢性病患者不到期望年龄就过早死亡。社区作为进行慢性病防治的平台,是促进健康的主要场所,以社区为基础的项目目的就是帮助个体和社区建立克服这些障碍的桥梁。

1社区慢性病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社区卫生服务中用于慢性病防治的经费不足,社区医生待遇偏低:目前对慢性病的防治建设方面,资金来源主要靠国家、省、市政府投入为主,每年拨出的经费有限,主要用在社区开展几种主要慢性病和危险因素的管理和干预项目。除了基本医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没有找到更多的补偿渠道。此外,社区医生普遍报酬偏低,再加上晋升空间有限,导致其工作积极性不高,很难留住高素质人才。

1.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慢性病管理不到位:在全国多数地区,社区卫生服务站点普遍进行了居民慢性病情况摸底调查,涉及社区中居民详细的既往病史和身体健康情况资料,并以户为单位建立了健康档案,这些资料对居民的身体健康情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这些档案在建立之后疏于管理,一段时间之后几乎均成为死档,并没有跟踪居民的健康问题,因此,也不能通过健康档案体现慢性病病人的病情进展和防治情况,产生动态资料不足,管理资料不齐的现状。

1.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设施有限人员素质偏低: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基层卫生机构,其相应的医疗配置落后,在社区规模和人口结构不断变化的今天已有些不相适应。其次,全科医生缺乏必要的慢性病治疗知识技能的培训,不具备制定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计划、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和对工作开展评估的能力。

1.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缺乏从事慢性病管理的人员:我国幅员辽阔,城乡居民集居不平衡,乡村居民地广人稀,按国家规定 1000:1.3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编人员比例远远不能满足慢性病管理需要。造成偏远山区居民不能享受到慢病健康管理的成效。

2相应对策和经验

2.1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拓宽资金来源:加强政府主导的资金来源最直接的方法是将社区慢性病防治的主要指标,如政府年度财力投入、标化后的主要慢性病发病率与死亡率、主要慢性病的控制率、吸烟控制率等列入政府工作绩效考核指标。制定社区健康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加强对责任主体的问责,明确政府作为问责“第一责任人”应承担的权利和义务。探索吸纳民间资本的投入的途径,提供优惠的扶植政策,如减免税收,政府给予适当比例的医疗投入。逐步提高全科医生待遇,各级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实施政府直接补贴,提高全科医生工作积极性,保留优秀的人员。

2.2健全长效应答机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该将慢性病防治作为工作重点,以社区居民的个人健康档案作为根本,实施慢性病三级预防保健策略,注重早期预防,对那些在档案中表现为轻中度病症的患者,实施定期体检办法,以便及时掌握患者病情进展,并将在社区中开展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的行为危险因素干预作为预防与控制慢性病的主要措施,提高防治效率。同时,对于重度病症患者,应建立实时的咨询诊断关系,对于与三甲医院建立双向导诊的社区医院应将病情异常的重度病症患者及时导诊,使慢性病的“防”和“治”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真正结合起来。

2.3定期开展预防保健宣传: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宣传栏,每季度更换一次。为住户发放慢性病防治知识资料,定期举办慢性病健康知识讲座、预防保健和治疗康复技能培训讲座,开展慢性病健康咨询以及戒烟、限酒、少盐、适量运动、合理膳食的健康教育, 积极创造条件,成立高血压、糖尿病人俱乐部,定期开展活动。

2.4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加大人员培训:建立双向转诊制度,设立专职机构,负责协调上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的双向转诊,加强双向转诊信息沟通,真正形成“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动态转诊体系[3]。加大培训杜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力度,提高社区全科医生的医疗技术和综合素质,制定社区慢性病防控人才培养计划。各地按照实际情况制定人才计划。划出培养专款,用于师资、基地及教材的开发。通过组织大中型医院医务人员对口支援、发挥退休人员余热等多种途径大力培养和充实全科医生队伍[4]。

2.5统筹城乡人员管理,建全晋升机制:城乡慢病管理人员根据需要,按比例区别对待。保证待遇情况下多恰当安排边远山区的慢病管理人员。由于偏远地区生活水平和收入偏低等因素,导致这些地区很难吸引优秀的全科人才,而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致使偏远地区更需要专业性较强的慢性病防治人员,这就需要本地政府和卫生部门健全全科医生的晋升机制,使得专业技术水平高与经验丰富的人员有更大的晋升空间,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也为新人的引入提供有效的参考。

3结语

我国自1997年开始在社区中开展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目前我国政府的卫生区域规划、医政部门、基层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设已基本完成[5]。各地要制定社区卫生服务技能培训规划,将慢性病管理纳入专项和全科医生培训计划之中,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依托自身的资源制定年度进修培训和日常学习计划,要建立健全慢性病管理工作机制。慢性病综合防治是一项艰巨而又繁琐的工作,是需要多系统的综合配合,是需要长时间的社区层面的广泛健康教育宣传、健病预防机构的联动,形成一个科学有序的筛查、管理、干预、治疗的康促进活动的开展和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三级医院以及慢性网络才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WHO. Updated projections of global mortality and burden of disease. 2002-2030:Data sources, methods and results[R]. Geneva:WHO.2005

[2]卢建华,吴建国,吴静娜,等. 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健康管理体系[J].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212

慢性病管理体系篇(8)

“组建至少1000名的医学或药W专家队伍、1000名基层医生的讲师队伍和1000名服务志愿者队伍,实现我国每年心血管病死亡率降低1%的目标。”2017年4月12日,全国首支部级家庭健康传播志愿者队伍――慢性病防治和安全用药志愿者团队在京成立。这支志愿者队伍依托于家庭健康传播志愿者公益项目,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参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并协助基层卫生计生机构针对家庭和社区开展慢性病防治与安全用药的宣传服务,提高群众的健康素养水平和家庭保健能力,树立正确健康观和慢性病防治意识。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药政司、家庭司、宣传司,中华医学会,中国预防医学会等领导、著名慢性病专家、医药学专家及企业代表出席。该公益项目由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主办,施慧达药业集团协办。

姚宏文主任(中)主持摇旗仪式

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姚宏文主任号召各方力量共同构建整合性慢病综合防控体系。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中国人口宣教中心作为卫生计生宣传工作的主力军,一直致力于家庭健康的宣传教育工作,传播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观念,促进健康行为方式的形成。

最新数据显示,慢性病已成为国人健康的头号威胁。各种因素导致的死亡每年约有1030万人,慢性病所占比例超过80%。以高血压为例,我国每年高血压医药费达400亿,其并发症的治疗费用更是惊人,给国家和广大患者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慢性病防控已成为我国面临的紧迫问题,而解决慢性病危害的根本在于有效的防控。构建全民参与、体系完整、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上下联动的整合型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是我国慢性病防控的支撑基础。

个人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家庭是影响健康的最重要环境,社区是健康服务的最有力支撑,启动家庭健康传播志愿者公益项目及成立慢性病防治和安全用药志愿者团队,就是希望以志愿服务为纽带,汇聚各方力量做好慢性病防治工作,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健康素养和水平。当前我国健康信息传播面临很大问题。一是技术创新带来了健康信息传播渠道层出不穷,导致政府监管力量不足;二是健康信息传播泛滥,使人们难于甄别而无所适从。前有张悟本的“绿豆养生说”,后有魏则西事件,都给健康传播提出了挑战。13亿人的健康问题,绝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而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因此,我们启动了“家庭健康传播志愿者公益项目”,就是要通过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按照“严格准入、动态考评、统一管理、完善机制”的原则组建志愿服务团队,充分发扬志愿精神,整合专家、医疗及社区服务机构、媒体等资源,开展健康促进和教育工作,在全社会营造健康和谐的良好氛围,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要求,以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为手段,提升全民健康素质,降低高危人群发病风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可预防的慢性病发病、死亡和残疾,实现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促进全生命周期健康,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为此,我们中心和施慧达药业集团联合成立了“慢性病防治与安全用药志愿者队伍”,这是国内首个“家庭健康传播志愿公益项目”和志愿者队伍。即以志愿服务的形式,汇聚1000名医药学专家、1000名慢性病防治及健康教育培训讲师和1000名服务志愿者,协助各级卫生计生机构开展健康教育,促进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公众提高健康素养水平,提升慢性病防治成效,实现我国每年心脑血管病死亡率降低1%目标,降低疾病负担。这支志愿者团队将作为慢性病防治体系的有效补充,在医患之间搭建桥梁和纽带。一方面通过宣传、培训等活动提高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协助医生开展病例跟踪服务,改善治疗效果。

刘凤江:汇聚3000力量、实现1%目标

施慧达药业总经理、慢性病防治与安全用药志愿者团队负责人刘凤江介绍了“慢性病防治和安全用药志愿者公益项目”的目标――计划用3年时间,达到“汇聚3000力量、实现1%目标”的愿景。即组建至少1000名的医学或药学专家队伍、1000名基层医生的讲师队伍和1000名服务志愿者队伍,实现我国每年心血管病死亡率降低1%的目标。

具体而言,项目专业顾问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医药学专业指导,对标准化的培训课程及课件制定进行指导;课题组指导专家设计慢性病治疗跟踪病例课题并指导研究。慢性病专业知识培训对基层医生和志愿者开展慢性病专业知识培训。讲师团由1000名基层医生构成,一方面通过健康科普大课堂开展慢性病防治教育和培训,定期或有针对性地开展慢性病防治教育,提高群众对慢性病防治的意识。另一方面课题组成员对慢性病治疗跟踪病例课题研究,参与到项目课题组中,重点对高血压患者的跟踪治疗病例进行收集和分析。指导和促进慢性病患者定期检查和诊断,实现对慢性病患者的跟踪治疗和管理。

由1000名志愿者负责组织和邀请各级医生开展慢病防治讲座,内容主要为慢性病防治和安全用药知识普及等;协助医生开展慢性病防治,志愿者协助组织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生,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开展慢病防治培训和指导;搭建网络家庭医生平台,协助基层医生借助互联网建立慢性病防治服务网,促进医生和慢病患者间的沟通,借助互联网便利性开展指导;协助慢性病防治跟踪治疗病例课题组的专家及医生开展相关服务性工作。

第一阶段任务目标是2017年4月至12月,完成不少于500名医药学专家团和500名慢性病防治基层医生团的组建,开展培训不少于500场次,完成慢性病防治服务协议签约不少于1万份,即构建的家庭与医生慢性病防控网覆盖不少于1万个慢性病患者或家庭。第二阶段(2018年1月1日至1月30日)的任务目标是,对2017年度(第一阶段实施情况)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召开总结会议,对实施过程中好的经验进行表彰,对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和完善。第三阶段(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31日)将扩大项目实施范围,覆盖全国80%或以上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地市及县区。

第一阶段,2017年4月第一批地区启动实施,计划在吉林、辽宁、天津、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上海、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13个地区首先实施。2017年6月第二批计划在黑龙江、北京、山西、陕西、江西、重庆、广东、广西、甘肃、新疆、云南、安徽等12个地区启动实施,并与第一批实施地区配合,完成2017年度总目标。

启动安全用药知识公益培训。2017年6月开始,第一批和第二批启动的省份在开展慢性病防治服务的同时,启动安全用药培训,以社区、零售药店等为依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并确保2017年年度内,完成不少于100场的安全用药培训,培训人数达到1万人次以上。开展群众大健康体育活动,2017年7月启动广场舞等群众大健康体育活动,在扩大覆盖面的同时,按地区组织形式多样的广场舞大赛的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促进民众形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在项目期内(2017年4月至2019年12月),计划达成如下目标:一是慢性病跟踪治疗病例(高血压)课题研究,完成10万份慢性病跟踪治疗病例的收集及分析,发表病例分析报告100篇(份)用于慢性病防控指导;二是搭建基层医生培训和慢性病防治服务平台,搭建大医院专家培训基层医生平台,开展培训不少于1000场次,完成慢性病防治服务协议签约不少于50万份,构建的家庭与基层医生慢性病防控网络覆盖不少于50万个慢性病患者或家庭。开展慢性病防治讲座及大健康教育培训,实现慢性病患者的培训达300万人次,培训基层医生100万人次,利用互联网,使慢性病防治和健康教育网络培训或受众达1000万人次;制定标准培训课件和健康教育手册,完成制定100个(版)标准培训课件,制作慢性病防治和安全用药教育系列手册100万册。

胡大一:营造健康的用药环境,需要广泛健康宣教和传播为支撑

著名心血管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胡大一教授指出,“家庭健康传播志愿者公益项目启动暨慢性病防治和安全用药志愿者团队成立”,标志着我国慢性病管理和安全用药工作步入了“健康中国时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将是未来一个阶段我国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

慢性病由于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疾病经济负担重等特点,已成为全球健康的主要威胁。高血压是影响人类健康最重要的慢性病之一。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已突破3.3亿,每年心脑血管病死亡人数居死亡首位,其中2/3与高血压有关,因此高血压防控是我国目前遏制心脑血管死亡上升态势的切入点和重要手段。我国每年高血压医药费支出高达400亿元,而高血压并发症将带来更大的经济负担。因此早期防控高血压将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并极大的减少医疗经费的支出。

部分患者治疗不规范,不能坚持持续治疗,或只重视药物治疗却忽略不良生活方式改善等,使慢性病得不到有效控制,甚至造成严重后果。有一项研究预测,从2010年起的未来30年内,如果每年能使我国心脑血管病死亡率降低1%,其总体净经济效益就会相当于2010年全国实际GDP的68%或10.7万亿美元。

慢病是需长期管理的终身性疾病,慢性病管理存在知晓率低、治疗率低、达标率低等诸多问题,我国居民对慢性病危害认识不足,缺乏管理服务人员和资源,缺乏动态跟踪和随访,从而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靶器官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如何切实有效的提升医务人员服务能力,提高患者及其家庭自我管理和配合意识,对提高慢性病管理的成效至关重要。同时,慢性病管理也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一起努力,构建整合式的慢性病管理服务网络,加强健康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从而卓有成效的进行我国慢性病管理。

随着公众对生活质量日益重视,安全用药的知识也得到了极大的关注,与用药不当和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时有发生,而“药物质量”是确保安全用药的前提,也为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提高药品从业人员的安全用药意识,正确指导患者用药并营造一个健康的用药环境,需要广泛的健康宣教和传播作为支撑。这个项目开展的非常及时,我作为一名临床医务人员,有责任和义务号召全国的医务人员,大家一起努力共同为慢病防控和安全用药开展更多的宣教工作,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为我国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梁晓峰:构建整合型慢病综合防控体系对我国慢病防控至关重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梁晓峰指出,当前我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到关键阶段,作为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医疗卫生关系亿万人民健康。慢性病是一种需长期管理的终身性疾病,既是公共卫生问题,更是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领域发展的综合问题。目前我国居民慢性病发病率、慢病死亡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慢病患者数量逐渐增多,慢病防治形势日益严峻。世界卫生组织、国家卫生计生委等相关权威调查数据显示,慢性病在疾病负担中所占比重高达69%,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到居民生活质量,给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负担,甚至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而当前慢性病管理从数量、质量上仍不能满足“六位一w”的综合实际工作需要。缺乏预防与临床相结合的、与慢性病防治匹配的专业公共卫生人才队伍。慢性病防治监测缺乏有效的动态跟踪及治疗数据分析,更缺乏全民计划,慢性病管理服务的覆盖面有待提高。患者对慢性病危险因素及其危害了解不足,不懂防治知识,无防治意识,尤其是中老年人及部分弱势群体,健康意识普遍淡薄,患病后难以及时诊治,更做不到健康护理。

因此,慢性病防治已成为我国所面临的紧迫问题,而解决慢性病危害的根本措施在于有效的防控。构建全民参与、体系完整、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上下联动的整合型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对我国慢性病的防控至关重要,更是慢性病防控的支撑基础。慢性病防治的重点在于开展全民教育,引导群众树立正确健康观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慢性病防控与安全用药志愿者团队,可以广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并协助基层医疗机构促进群众增强慢性病自我管理和安全用药意识,有效控制慢性病负担增长,实现预防工作的关口前移。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和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有利于创造和维护健康的社会环境,降低因慢性病造成的过早死亡,有效控制慢性病担增长,进一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除疾病本身,不能做到合理安全用药也是造成慢性病危害的重要因素。2012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基本医疗素养(包括合理用药)仅为9.56%,能正确阅读药品说明书的居民仅占15%,我国90%的居民不了解如何合理用药,甚至有严重误区。

他期待志愿者团队在慢性病防治与安全用药工作中做出成绩,探索社会公益力量参与健康中国建设的创新模式。今后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家庭健康传播公益项目平台上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传播健康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真正实现预防工作的关口前移,惠及民生。

慢性病管理体系篇(9)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是当今最重要的心血管病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全球呈现出“心力衰竭激增”(HFpandemic)的趋势。近年来,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和外科治疗虽取得一定的进展,但病情控制仍然欠佳,病人反复入院情况时有发生,30d内再入院率为18%~24.9%。研究表明,慢性心力衰竭自我管理对于降低再入院率,改善心功能有重要意义。而我国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自我管理能力仍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因此,本研究从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角度出发,通过了解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再入院情况,探究自我管理及再入院的影响因素,从而为今后进行心力衰竭病人自我管理及预后干预提供借鉴和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1年1月—2011年6月,方便抽样选取于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病人230例。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心力衰竭临床诊断标准;15岁以上;知情并同意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有严重的交流障碍;精神障碍病人;终末期病人,重要器官如脑、肝等伴有严重疾病。

1.2研究工具

1.2.1一般资料

研究者自行设计,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水平、心力衰竭已确诊时间、NYHA心功能分级、心力衰竭相关药物治疗及并发症。

1.2.2欧洲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量表

欧洲版心衰自我护理行为量表(theEuropeanHeartFailureSelf-careBehaviorScale,EHFScBS)是由Jaarsma等在2003年根据Orem自护理论发展而来,强调自我护理的具体行为,是较好自我护理行为评价工具。量表共12个条目,包括症状管理、遵医行为、出现症状时求助3个维度。量表采用Likert等级评分方法,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被赋予5分~1分。以总分代表自我护理行为水平,得分越低表明自我护理行为越好。该量表适用于中国大陆地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自我护理行为的评价。

1.2.3再入院率

对调查对象随访1年,统计再入院情况。

1.3资料收集方法

调查者为3名具有硕士学位护理人员,调查前接受统一培训。病人入院时或出院随访时进行资料收集,为保证资料完整性,问卷现场填写,双人查验是否填写完整,如有缺漏,当场补填。问卷回收率为100%,有效率100%。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对一般因素进行统计描述。不同病人一般因素间EHFScBS得分比较采用t检验或F检验。病人再入院次数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人口学因素对EHFScBS的影响

t检验或F检验结果表明: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是否使用利尿剂、是否使用β受体阻滞剂、是否并发缺血性心脏病在自我管理能力部分领域存在差异(P<0.05)。

2.21年内有无重复入院的慢性心力衰竭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是否重复入院在“我每天自己称体重”“如果呼吸困难加剧我会跟医生或护士联系”“如果我的脚/腿肿的更厉害了,我会跟医生或护士联系”“如果我体重增加了,我会联系医生或护士”“我白天会注意休息”“如果我有疲劳感,我会联系医生或护士”“我低盐饮食”“我有规律地进行身体锻炼”及EHFScBS量表总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一般因素和自我管理与再入院的多元线性回归将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再入院次数作为因变量,将一般因素及EHFScBS各条目得分和总分纳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显示:病人是否存在并发症、EHFScBS量表总得分、“我会限制液体的量”得分及“我按医嘱服药”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再入院有正向预测作用。

3讨论

3.1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欠佳

自我管理又称自我护理,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主动灵活地与医务人员分担疾病责任和决策制订,以期通过一系列疾病相关行为来控制疾病,保持健康。与Jaarsma等研究结果相比,本研究中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总体水平欠佳,体重管理、服药依从、呼吸监测等方面均有待加强。可能与本研究中样本年龄较小有关,病程较短有关。另外,可能与我国心力衰竭病人缺乏随访和健康教育的现状有关。相关报道称在我国仅35.7%的心力衰竭病人接受相关健康教育,多数病人常通过电视或报纸等非系统途径获取心力衰竭知识。究其原因为:社区医护人员本应是心力衰竭院外管理及健康教育的主力军,而受社区机构硬件设施及医师资质的限制,病人对三级医院更加信任,就诊和复诊首选三级医院,但三级医院承担过多的医疗需求,人满为患已是常态,医护人员难以为病人进行系统详尽的健康教育,往往是“填鸭式”教育,病人常无法理解,导致健康教育效果极差。

3.2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

3.2.1心力衰竭相关药物

本研究表明,病人疾病因素如心力衰竭相关药物使用在自我管理能力的部分领域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利尿剂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寻求帮助的能力更强。2014年慢性心力衰竭指南中规定凡有液体潴留证据的所有心力衰竭病人均应给予利尿剂(Ⅰ类,C级)。自我管理对利尿剂使用者有重要意义,为判断利尿效果,病人每日需自行监测体重、水肿、呼吸及疲劳情况。国外也有研究表明,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通过体重监测自行调节利尿剂用量能减少急诊就诊和重复入院次数,甚至能降低心力衰竭所致的病死率。因此,医生更为重视此类病人的健康教育,致使他们自我管理水平更高。

3.2.2心力衰竭并发症

本研究结果显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是否伴有并发症在自我管理的部分领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中伴有缺血性心脏病者为42人(18.3%),伴有糖尿病者为56例(24.3%),伴有高血压者为118例(51%),均低于Sulaiman等的研究,可能与年龄分布或地区有关。缺血性心脏病是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且多研究证实合并冠心病(CAD)与心力衰竭病人预后不良独立相关,可通过多种机制导致心力衰竭病人死亡,其中包括心脏性猝死、进行性心室衰竭、心肌梗死、肾衰竭及卒中。另外,糖尿病也是心力衰竭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的心力衰竭病人病死率明显升高。有些研究显示,伴糖尿病的心力衰竭病人比非糖尿病的心力衰竭病人风险增加的现象仅限于合并CAD的个体。因此,伴有CAD的心力衰竭病人应积极治疗CAD,伴有糖尿病的心力衰竭病人应提早预防CAD。但本研究中伴有缺血性心脏病或糖尿病的心力衰竭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水平更低,可能与病情严重影响自我管理能力或对疾病失去信心导致自我效能较差有关。

3.3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再入院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中,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再入院率为55.2%,远高于罗马尼亚西部心力衰竭病人再入院率(27%)。提示我国心力衰竭病人的自我管理和院外管理存在很大不足。心力衰竭病人反复入院不仅产生额外的医疗支出,增加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而且严重影响心力衰竭病人的预后,降低生活质量。

3.3.1心力衰竭病人并发症

本研究多元线性回归发现心力衰竭病人并发症对再入院次数方面有正向预测作用(P<0.05),与国外相似研究结果一致。伴并发症的心力衰竭病人再入院原因分为非心力衰竭因素和心力衰竭因素。一方面,伴有并发症可导致心力衰竭病人健康状态更差,并发症成为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另一方面某些并发症如缺血性心脏病与心力衰竭预后不良独立相关,可通过多种机制使心力衰竭反复发作,导致病人再入院。

3.3.2心力衰竭病人自我管理能力

回归模型还显示心力衰竭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对再入院次数有正向预测作用,自我管理能力强,再入院次数少。近年来心力衰竭病人的药物和外科治疗取得很大的进展,但心力衰竭病人再入院率仍居高不下,究其原因为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差。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差原因很多,不能一味归咎于病人,和医护人员及卫生保健系统也密切相关。其中,临床医生的建议和医嘱表达不充分对病人的依从性影响很大,直接关系病人的预后。其他一些导致再入院的因素,如出院准备不足,出院后不能规律门诊随访;另外,社会保障系统的不健全,心力衰竭病人无法支付昂贵的医药费也会导致心力衰竭病人的反复入院。研究表明通过自我管理干预如围绕自我监测病情变化、遵医嘱服药、体重管理及限水限钠等方面为个体提供个性化的指导,能避免病人反复入院,改善心功能水平。另外,门诊医护人员应注意对病人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让病人主动参与。

4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及再入院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及深入分析,发现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欠佳,受病人心力衰竭相关药物使用情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慢性心力衰竭病再入院率高,并发症有消极预测作用,自我管理能力有积极预测作用。研究结果提示应从门诊医生、社区及病人三方面着手提高心力衰竭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因心力衰竭所致的重复入院。门诊医生应意识到系统全面的非药物或无创治疗手段与手术或药物治疗同等重要,同样能改善心力衰竭的预后,避免反复发作;同时,门诊医生应以提高病人对医嘱的依从性为目的,针对病人及照护者提供个体化的教育和咨询,着重于伴有并发症的病人,保证医嘱准确充分地传达;最后,门诊医生应注意健康宣教的方式方法,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也要提高病人的内在驱动,让病人主动准确地进行自我管理。社区医院应不断改善硬件设施,社区医生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主动承担起心力衰竭病人随访及健康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对于心力衰竭病人,应增加对疾病的信心,主动获取心力衰竭知识,从而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心力衰竭预后,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旭芳.自我管理项目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心功能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5):35-36.

[2]赵红梅.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J].护理杂志,2013,30(13):29-31,34.

[3]王丽萍,王丽姿.中文版欧洲心力衰竭患者自护行为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护理研究,2009,22(8B):2064-2065.

[4]王桂莲,李瑞杰,杨坚,等.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就医特点浅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5,14(7):632-635.

[5]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2):98-122.

慢性病管理体系篇(10)

【中图分类号】R19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425-01

慢病已经成为当前危害人类健康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同时也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在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存在医患双方对慢病的认识不足、慢病医生的诊疗不规范、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差、有关慢病的健康教育没有普及、对慢病的治疗和管理还没有很好的结合等问题。我市自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以来,慢病管理工作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点,随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十大类四十一项服务内容的扩展,慢病管理工作正面临着诸多困惑和制约。如何提高农村的慢病防治工作水平,让慢病管理不再慢成为各级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政策支持是保障,基层医疗机构是慢病防治的主力军,慢病的防治应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坚持治疗与管理相结合、社区管理与自我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现作以具体阐述。

1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要积极营造政策支持环境,把慢病防治工作作为今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

政府应把慢病防治列为卫生工作的重点,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的慢病防控体系。紧密结合医改,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慢病防控项目。大力推行健康教育,落实综合防控策略,建立慢病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加强技术指导和能力建设。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和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搭建慢病综合防治的平台,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提高慢病综合防治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制定公共政策,实施防治规划,组织动员社会,促进部门合作,加大财政投入,合理配置资源,创造和维护促进健康的环境。

慢病管理工作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卫生主管部门应把慢病管理工作纳入到卫生系统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大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和考核力度,突出慢病管理工作在预防保健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加大经费投入,强化督察和指导,增加考核的比重,加强科研和交流,提高慢病防治队伍的业务能力,真正使慢病管理工作成为今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

2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在慢病管理工作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

由于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较差,落后的生活方式和保健观念上的误区导致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因此,引导群众树立良好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对疾病的早期发现和防范能力,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必要的健康教育就显的尤为重要。要积极推动健康生活方式进社区、进乡村、进单位、进学校、进场所、进家庭,努力形成人人参与的局面,有效改善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促进健康社会的建设。提倡戒烟、限酒、合理膳食和积极的体力活动,培养科学、健康的生活行为与习惯,学习和掌握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提高抵御慢性病的能力。

政府、医疗机构、疾病控制机构等都要高度重视健康健康教育工作,把健康教育作为新时期防控慢病的一个主要途径,开展科学规范的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过程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把健康教育与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全过程中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健康教育经费投入,配备专业的健教工作人员,添置必要的设施设备,并结合当地实际,开拓创新,不断探索贴近群众、喜闻乐见的健康教育模式,要加强对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培训,让健康教育工作人员不仅熟悉慢病防治知识,也要熟练掌握健康教育方面的沟通和宣传技能,从而有效把住慢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科学康复等环节,引导群众自觉参与到慢病防治当中来,实现医患共同参与、协调配合的新型医患关系。

3发挥基层医疗机构防控主力军的作用,疾控部门与其他专业防治机构密切配合形成防制合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将会面临着更大的慢性病防治工作压力,加强基层慢性病防治体系建设迫在眉睫,提升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是今后一个阶段慢病防治工作的重点。结合目前慢病防治的形势,卫生主管部门应在基层医疗机构尽快开设专门的慢病门诊,配备专业慢病医生和慢病管理网络信息平台,实行治管相结合,制定辖区的慢病防治规划和策略,充分发挥乡村医生这个基层保健网底的作用,多措并举,全力打造镇村两级慢病防治的工作平台。组织慢病防治医生参加规范化的诊疗管理培训班,对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等常见慢病的诊断治疗和管理常识熟练掌握,通过为基层群众提供规范的诊疗服务和先进的康复保健设施设备,把慢性病人留在社区,同时教会病人自我健康管理技能。

在发挥基层医疗机构主力军作用的同时,还应积极整合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的力量,构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大力开展慢病防治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及时总结慢病防治工作的经验,加强人员培训,逐步提高慢性病防治队伍的业务能力。

4拓展慢病服务项目和服务模式为防控慢病提供有利条件

随着群众生活水平和慢病患者医疗服务需求的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应积极主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增添更新各类康复保健设施。也可以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疗慢病方面的优势,举办慢病自我健康管理培训班,慢性病人联谊会,慢病康复学校等尝试,吸引社区内的慢性病人主动参与到康复保健活动中来。积极推行家庭医生签约制度,为慢病患者开展上门服务。积极推动社区开展慢性病的预防、健康教育、预防性筛查、早诊早治、常见慢性病管理和康复等工作,降低医疗卫生费用成本。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行动,为慢病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保健活动,让慢病防治工作在形成一种政府重视、群众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

5把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慢病管理有机结合是防控慢病的有效途径

慢病档案管理是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慢病防制工作者要把这二者在实际工作中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门诊、社区巡诊、入户随访等方式逐步建立和完善慢病居民健康档案,增强信息的及时性和共享性。对慢病患者的健康档案管理及时进行更新,实施规范化管理,通过实施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慢病管理的质量,充分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实现慢病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结语:慢病严重损害人民健康,增加疾病负担,已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如果全社会都能高度重视,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全民参与,慢病管理一定会突破“慢”的瓶颈,真正实现可防可控的局面。

参考文献

上一篇: 母婴保健的意义 下一篇: 古典主义美学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