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危机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11-22 15:45:14

粮食危机论文

粮食危机论文篇(1)

春秋时期,齐国本是一个海边的小国,姜太公初封时地不过方圆百里,而且很多是不适合粮食生长的盐碱地,粮食产量和人口都不多。齐国之所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发展成为春秋五霸第一霸主,与管仲实行粮食战略有很大关系。 战略一,服帛降鲁梁。鲁和梁的老百姓平常织绨,绨是一种丝线做“经”,棉线做“纬”织成的纺织品,管仲劝齐桓公穿绨料衣服,并下令大臣们都服绨。上行下效,齐国的老百姓一时间全都穿绨料衣服。齐国绨的价格大涨,管仲还特意对鲁、梁二国的商人说:你们给我贩来绨一千匹,我给你们三百斤金;贩来万匹,给金三千斤。吸引得鲁、梁二国的老百姓都把绨运到齐国卖高价,而获取利润。鲁、梁二国财政收入大涨。这两个国家的国君就要求他们的百姓织绨。一年后,鲁、梁的老百姓几乎全部出动,忙着织绨运绨,从而放弃了农业生产。时机成熟以后,管仲又劝齐桓公改穿帛料衣服,也不让百姓再穿绨,并“闭关,毋与鲁、梁通使”,十个月后,“鲁、梁之民饿馁相及”,即使两国国君急令百姓返农,也为时已晚,粮食不可能在短期内产出。于是,鲁、梁谷价腾飞,鲁、梁的百姓从齐国买粮每石要花上千钱,而齐国的粮价每石才十钱。三年后,鲁、梁的国君不得不归顺齐国了。 战略二,买鹿制楚。齐桓公欲伐楚,又害怕楚国强大而不获成功,向管仲请教办法。管仲让桓公以高价收购楚国的活鹿,并且告诉楚国商人,贩鹿到齐国可以发大财。于是楚国的男女几乎全国总动员,全都为捕捉生鹿而奔忙,放弃了粮食生产;而齐国却早已“藏谷十之六”了。当楚国的百姓无粮可食时,管仲又关闭了国界,终止活鹿和粮食交易。结果,楚人降齐者,十分之四。 战略三,买狐皮降代国。代国出产狐皮,管仲劝桓公令人到代国去高价收购之,造成代人放弃农业生产,成天在山林之中去捉狐狸,但狐却少得可怜,“二十四月而不得一”。结果是狐皮没有弄到,农业生产也耽误了,没有粮食吃,导致北方的离枝国乘虚侵扰。在此情况下,代国国王只好投降齐国。齐国一兵未动而征服代国。 以上是两千年前齐国人的智慧。我们看看两千年后斗转星移,历史是不是惊人的相似。 最近一段时间,国际粮价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上涨:作为全球价格基准的泰国大米2008年3月每吨涨到了760美元,达到了20年来的最高点;原本向国际市场出售粮食的产粮国(例如泰国、埃及和越南)已纷纷停止出口或者征收紧急关税;在很多发展中国家,除了大米之外,小麦、大豆、猪肉和食用油的价格也都水涨船高;受国际粮价上涨影响,我国于3月28日宣布,再次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自去年以来,高粮价已严重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并成为推高CPI的直接元凶。联合国粮农组织甚至警告:粮价的继续飙升很可能会产生区域的社会动荡。 那么探究国内外粮食价格上涨,其根源到底在哪里?综合全球经济学家的观点,普遍认为,这次粮食价格上涨与美国使用玉米提炼乙醇,以代替日益增长的石油需求相关性很大。2007年12月18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自1975年以来的首个能源法案,该法案要求减少石油进口,大幅增加乙醇等生物燃料的使用量。美国的玉米产量占世界的40%,出口占世界的70%。去年美国通过玉米提炼出的乙醇量为50亿加仑,为美国节省的汽油不到美国汽油当年存储量的1%。而正是这1%,却让去年全球粮价上涨了近四成。由于玉米在食品中应用广泛,也是重要的饲料,其价格的上涨势必引发食品价格的连锁反应。而近年来,美国向东亚地区大量买入工业品,同时廉价出口粮食,使作为粮食主产区的东南亚国家“中招”,开始推行“轻农伤农残农”的“快速工业化路线”,强行让制造业“上轨”。很多国家的农业受美国廉价农产品的冲击,已经崩塌。尤其是2000年以后,东南亚国家前所未有地加大了对工业的重视度,大力削减了对农业的支持,使农业总的生产率和产出水平一直保持下降状态。2005年,大米主要出口国泰国、马来西亚的农业占GDP总量下降到不足10%,印尼和越南也不到20%,国家的资源和人力集中于第二产业,农业发展不受重视而长期停滞不前。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菲律宾,在上世纪70年代,菲律宾的工业制成品出口仅占全部出口额的7%,而到了2002年菲国的工业制成品所占比例达到了90.8%。与此同时,该国也由粮食出口国变为世界第一大米进口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建立在日渐薄弱的农业基础之上。 今年以来,受美国次贷危机延续、美元持续走软的影响,欧佩克国家为保证收益,于2月份宣布减少石油生产量,在人们的一片惊呼中,国际油价相继跳过100美元/桶 和110美元/桶两道大关,一步步突破心理底限。高油价坚定了美国发展生物能源作为石油的替代品的决心,尽管遭到粮食进口大国的反对,美国仍在新能源法案中宣布:在2022年之前,将制造玉米乙醇的总量上升到150亿加仑。这需1.8亿吨玉米,足够5.8 亿人口吃一年。可见美国的策略与管仲时代如出一辙:先大量购入低端工业产品,诱使亚洲忙于生产衣服、鞋子、电视。用低价农产品挤垮亚洲农业,然后在能源自足的借口下把粮食转化为燃料。减少出口,导致农产品价格暴涨,从而打击亚洲经济。 美国的乙醇战略实际上是损人利己的一招。美国是世界上第一农业大国,把多余的粮食转化为燃料有利于减少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虽然制造乙醇也会使其农产品价格提高,造成通胀,但却可降低美国的农业补贴,从而降低美国政府的高额赤字。这样做虽不能真正实现能源独立,却有利于维持其超级强国的地位。此项战略对美国总体有利,却伤害到缺粮的国家,那种“可以随意在国际市场购买粮食”的见解在相当长时间里统治了亚洲人的心智,因粮食危机使得一些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面临着严峻挑战。这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粮食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中国应加大政策扶持,确保95%的粮食自给率,守稳中国粮食安全线。 印度和东南亚等国近日对粮食出口的种种管制行为,从一个侧面解读出这些粮食产区对未来粮食经济的担忧。另一方面,高油价通过化肥等农资产品传递到农业生产过程,提高了农民的种粮成本,这种传递也必然在粮食价格上体现出来。 据悉,2005-2006年度,美国用于制造生物燃料的玉米为4000多万吨,而2007-2008年度已达8000多万吨。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的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2006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维持现有粮食产量的前提下,如果美国、巴西、欧盟和印度等国按预定目标生产生物燃料乙醇,到2015年,将导致世界农产品价格上升约30%。

粮食危机论文篇(2)

一、中国粮食不存在根本性危机

最根本认识在中国本是农业大国,又有重粮的历史传统;而现代中国农业更有巨大的生产力,能满足粮食和食品需求;未来中国粮食发展战略也完全立足粮食安全,重粮的国策根深蒂固。在当前国内外高度警觉的粮食安全形势下,很需要论明中国粮食不存在根本危机的观点,以免除国内不必要的惊慌心态和悲观情绪;对外则可消除“谁来养活中国”之类的老调重弹。关于不存在根本性危机的道理本文不作细论,仅列几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依据。

1、绵延近万年的农业历史证明,中国确为持续性农粮大国。在黄河和长江流域主要农区,农业没有出现过长期中断以致永久弃荒的历史现象。古代灾荒战乱不绝于史,农业却始终能维系和保障本民族生存繁衍。中国没有依靠陆地战争或海上盗夺掠取别国粮食的历史,中原政权对周边地区战争总是以自耗粮食为代价。有位农史学家说得好:中国农业象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砍伤一枝会发出更多的新枝;历次战争虽然破坏了农业,破坏了的农业会饿死战争,农业又从而自我复活复兴。中国粮食的根本,就是立足在这样的农业历史传统基础之上。

2、中国有辉煌的农粮历史,重农重粮的思想更是深入人心,“民以食为天”当为最经典的表达。民间百姓也自有精辟概括:“肚子饿是最大的真理”,可谓无师自通的平民哲学思想。关于粮食与政治重大关系,《汉书・食货志》和《齐民要术・序》中有“食为政首”的政论,把粮食提升到最大的第一位的政治。有这多高明的重粮思想,本民族就不会出现粮食认识上的错误。

3、中国会不会发生粮食危机问题?解放60多年间,不知多少次呼喊粮食要出问题,要闹饥荒了!事实是除了196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外,中国从来没出现过饿死人的危机,老喊“狼来了”大可不必。多年来也常还会听到说国库粮食快空了,国家没有多少存粮的紧张舆论。甚或一些知名人士也常说这样的话,致使总理不得不出来证实,库存率仍接近40%,远高于18%的国际储备标准。

4、中国基本粮情的判断,有两对大数足以说明问题。每年总产量长期稳定在九千亿斤以上,且已基本上进入万亿斤时代,完全可以满足95%的自给。另一对数字:13亿人口占世界总数1/5;而粮食年总产近5亿吨,在世界平常年景所占比例接近1/4。五分之一的人,有四分之一的粮,何言危机不能自养?

5、粮食是安天下的可食之物,历代政权从来不敢在粮食问题上冒任何风险。执政者重粮的心态,主席讲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当今粮政的境界更高,更加警觉清醒;抓粮的意识、思路、举措,更加自觉、务实、强力。各级政府总是把米袋子和菜篮子紧紧抓在手中,举国上下共同的心态就是不怕一万,“但怕万一”。正像主席强调的这根弦什么时候都不能松;总理告诫的不能出现任何闪失。

6、如今农业已完全定位在粮食和食物保障的战略目的上了。每年一号文件总是以首言粮食为要政,粮食安全要警钟长鸣,农业基础地位不容动摇。重粮的政策空前优惠,保粮的措施切实有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摆脱几十年的困扰,大步迈进国内外市场,大增粮食生产活力。粮食生产直接相关的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水利设施、科学技术,及整个农业生产体系得到根本改善,从而把粮食生产的综合发展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即使考虑到人口增长因素,未来中国粮食也是不存在根本性的危机问题。

总而言之,有万年持续发展的农业历史,手中有万亿斤粮食,又有“但怕万一”的思想。中国粮食有这“三个万”作保,就可从根本上化除危机。

二、从根本上树立现代粮食安全观念

现代粮食安全概念,形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内涵非常丰富。其概念有广泛的国际视野,关照整个人类群体。其中包括整个食物概念,且有与时俱新的标准,以及先进的技术手段保障;再加经济社会相关背景因素,构成庞大复杂的结构体系,与我们传统重粮观念和方略是不可同年而语了。近20年间我们虽逐渐步入国际粮食安全大局之中,但在国民层面对其理念、制度、规则还缺乏深入理解,国家在接轨、应对、运作中还未达于得心应手,究其根源还在对现代粮食安全观念缺乏根本认识。这里仅提出解决观念问题的思路,

1、首先要全面更新传统粮食安全观。

我国古代粮食安全观念,主要局限粮食生产的生存保障能力。历史文献虽有灾、荒、饥、馑等程度差别,但共同的史实是都有大量人口死亡的记载。这种古老的粮食灾荒观念,在上世纪60年代最后一次重现后,至今仍有令人心有余悸的影响。在计划经济年代粮食长期短缺的条件下,人们因饥饿对粮食安全又普遍形成温饱观念,只要吃饱就不存在粮食问题了。直到80年代后期以来,在频繁的粮食购销制度改革中,国民才有了粮食流通领域的安全概念。总之我国民众粮食观念,长期停留在最低安全状态。虽然国际粮食安全并不排斥消除死亡饥饿目标,此类现象仍严重存在非洲等不发达地区;但中国粮食安全境界却不能停留在这等水平,主导性的观念当紧随世界粮食安全主流常变常新。

2、把握现代粮食安全的本质

粮食安全毕竟是一个方兴概念,其内涵外延尚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建立现代粮食安全观念一定要抓其本质。现代粮食安全表现为一种状态,是物质生产状态,是经济关系状态,是社会活动状态,也是人的生存生活状态。从形式看它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是相对危机而言的、安全与不安全之间的关系,所追求的是以安全为主的相对稳定平衡状态。从状态分析中认识粮食安全的科学范畴,正在于安与不安之间。由此出发就可认识其本质属性、基本特点、理论方法等,形成现代粮食安全科学体系。在科学理论指导之下,就可以建立粮食安全工程的整体结构和运作系统,最终完善成现代粮食安全学科,列身于现代科学体系,用以指导粮食安全教育、研究和实际工作。

3、明确现代粮食安全的丰富内涵

现代粮食安全观确立的难点,在其丰富的内涵令人难得要领,可以先抓基本方面内容:第一,粮食安全主体是供给方面和需求方面,他们都可划分若干层次认识,但供给主体以国家为中心,需求主体以家庭个人为中心都是确定无疑的。第二,粮食安全核心层次在国家粮食安全,即国家满足粮食需要及抵御粮食不测的能力,决

定因素是粮食生产及消费的能力水平。第三,国家粮食安全体系:包括粮食生产、流通、仓储、管理、价格、外贸状况,以及国家经济综合实力等;同时还关乎土地和水利资源、农业生态环境、人口增长等可持续发展因素。第四,家庭个人粮食安全内涵:包括所有人、任何时候、无论物质或经济的获取手段等前提。同时还要有足够的粮食量、粮食供给渠道安全保障、富有科学而平衡的营养、基本膳食生活和健康食物喜好等等。第五,现代粮食安全状态是在国际社会形成发展的,有全球范围的制度背景和共识共守的规范、规则、规定等,构成现代粮食安全的国际组织的主导体系。

4、树立动态发展的粮食安全观

国际现代粮食安全近40年来,其核心价值和主旨目标,一直处于不断的刷新升级状态。从最初生存和健康的基本宗旨,到家庭个人粮食安全的概念革新,再到《开罗宣言》全面的含义表述,再到营养安全的倡导和承诺,直至全球粮食安全的公平合理原则,以及对经济社会综合因素的新要求等,给人以应接不暇的感觉。国际社会不断营造的这种积极进取的新理念,是现代粮食安全状态的基本特征,我们要从根本上接受和树立动态的发展的粮食安全观。

5、创新符合国情实际的中国特色粮食安全观

然而还必须看到国际粮食安全制度、规则及标准,与我们基本国情、粮情仍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我国不同于欧美发达国家,也不可与发展中国家不得温饱的粮食安全状态相提并论。另外还有占世界人口22%这一极其特殊的人口国情,所以绝不能完全依照世界粮食安全的模式解决中国粮食问题。我们必须立足本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当今所处的粮情实际,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制度和运作体系。中国特色粮食安全制度最鲜明特点:一是粮食高度自给而绝不依赖外部的原则,因为如此数量的人口大国外粮是养活不起的;二是充分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举国办大事的优势和经验,从制度、方略、措施上建立起万无一失的粮食安全堡垒。

三、两种外论――略议布朗“谁养中国”与恩道尔“粮食危机”

在世界粮食安全理念布道中国的二十多年间,有两个外国学者的论道反响最为普遍、激烈而有趣。1994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布朗题为《谁来养活中国》专论,2008年旅德美籍地缘政治学家恩道尔专著《粮食危机》,在客观上对中国现代粮食安全都有警言意义。本文观点有些就是在对两论褒贬不一的舆论中,反复抽绎折中形成的,附带谈两点认识。

第一点,这两论都是直接或间接地针对中国粮食问题放言高论的,观点非常鲜明,因而其偏颇之处也非常显然。例如布朗关于中国粮食供求矛盾的僵硬分析,极其悲观的推理过程,轻率得出中国将加剧第三世界的贫困动乱、世界生态危机、剥夺人类生存权等等。如此牵强逻辑,充分表明了其立论的脆弱。思道尔论道的西方经济大国和跨国粮食公司的阴谋三步骤,更是基调偏激,漏洞百出;虽说是心向第三世界穷弱之国,亦令人不可尽信了。

但是现在看来,无论是逆耳之言还是顺耳之声,两论也不乏善意的醒世预警之义,对国人树立现代粮食安全观不无促进作用。泱泱大国不必苛求两位外国思想家,要充分理解他们纯科学的立场和学术风格。中国粮食安全是中国问题,也关乎世界粮食安全。中国学者身在其中,有充分的条件获得真知灼见;但是在开放的全球化的当今世界,只有兼听外论才可能取得全面科学认识。

粮食危机论文篇(3)

引发全球性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

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2008年春季年会上,“新的粮食和农业危机正在形成”已成为共识。这次全球性的粮食危机,是在农业工业化程度已相当高之时的一次全球性危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场粮食危机,笔者认为必须先从其主要原因入手进行分析。

(一)粮食供需格局失衡引发高价均衡

在目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众多发展中国家对粮食供给缺乏激励机制。粮食作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缺乏供给和需求弹性。在短期内,农产品的供给,主要受制于农地规模、气候变化、生产周期等自然条件。农业满足的,又主要是人们的食物需求,而在短时期内,人口数量是既定的,对食物的需求量,自然也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农业是最不容易扩张的一个部门。但近几年,许多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和农产品的国际流通,使得人们更加注重非粮食经济作物的生产,从而导致粮食供给数量剧减。由于在粮食需求一定而供给减少的情况下,必然引起粮价的上涨,而这又会引起预期上涨的心理恐慌,导致大量粮食的囤积,需求效应进一步放大,于是引发高价均衡的粮食危机。

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粮食,其经济效益逐渐弱化。在追逐利润最大化的资本面前,粮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在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粮食越来越表现出公共产品的属性,市场失灵不断在农业部门出现,使得农业投资常常不足。这也是发达国家对农业实施高补贴的根本原因—他们的政府在弥补市场失灵。同时,这也是发展中国家农业悲剧的根本原因,他们无力弥补这一市场失灵。一方面,他们的政府或者没有认识到农业的基本规律,或者无力支付高补贴;另一方面,他们在面临本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全球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侵袭时,渐渐丧失粮食供给的自主性。

(二)金融市场冲击对高粮价推波助澜

金融市场对粮价的冲击主要表现在美国的金融危机,它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消费萎缩,各主要发达与新兴国家的cpi指数都在上涨,影响到国家金融的是车市、房市与油市的价格上涨,而影响到老百姓的是食品价格的上涨,一方面是工资没有涨,另一方面是除了工资以外的一切几乎都在涨,短期会导致群众对基础食品的采购量加大,导致粮食的局部产品供不应求。

(三)能源危机使得粮食成为新的能源替代品

生物能源是目前的热门产业,粮食和石油两个原本不相干的东西也因此紧密联系在一起了。生物能源产业的出现,必然导致国际粮食价格呈现长期上涨趋势。特别是美国《能源政策法案》推动下,美国政府财政扶持生物能源成为美国新型产业。美国主导生物能源产业发展,将粮食危机推向了高峰,导致粮价在2008年的4个月内竟然上涨了150%。

全球性粮食危机引发的深层次博弈分析

从上面的原因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引起粮食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粮食供需格局的失调,而金融市场的冲击和能源危机是导致粮食危机的间接原因,是其推波助澜者。笔者认为农业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现代技术和生物技术完全可以满足全球居民生存需要,而目前导致粮食供需失调决不是什么偶然原因。经笔者的研究发现,目前的粮食危机,其深层原因是不同制度安排相互博弈的必然结果。

(一)粮食生产的制度安排

粮价上涨与粮食供应不足密不可分,包括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很多国家的农民都缺乏生产粮食的热情,其根本原因是缺乏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这也正是引起目前粮食供应不足的基本原因。纵观国际各种粮食生产的安排制度,不外乎两种主要制度安排:无粮食补贴和有粮食补贴。无粮食补贴的情形以许多发展中国家为典型,而有粮食补贴以美国和欧洲最为典型,那么这两种制度安排是怎样影响粮食的供给制度,又怎样影响到农民的种粮热情,笔者将以博弈模型作具体的分析。

(二)博弈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本文假定在无粮食补贴或有粮食补贴制度下,所有农民都有两种选择:生产粮食或生产非粮食的经济作物,这里的非粮食作物包括可可、橡胶、甘蔗等系列作物。并且他们的得益因生产作物的不同而相互影响。为了分析方便,笔者首先讨论无粮食补贴的博弈模型,此时,两个不同国家的农民(即a国农民和b国农民)在选择生产粮食或非粮食作物时,其不同得益组合情况如图1所示。

当双方都未获得政府的补贴时,由于粮食需求的非弹性,当所有国家农民都选择生产(粮食,粮食),那么粮食的供给就会增加,但由于粮食需求的非弹性使得农民的收益仍然显得较为劣势,各自收益为(10,10),甚至都低于都选择生产非粮食作物的收益(15,15),这主要是一般非粮食经济作物的需求弹性都比粮食高。进一步分析知,该博弈模型具有两个纳什均衡:一方选择生产粮食,而另一方选择生产非粮食作物,此时双方的得益均为(20,20)。

所以,该无粮食补贴的博弈是一个典型的“斗鸡博弈”,一方选择生产何种农作物:粮食或非粮食,完全取决于双方的策略态势,但决不可能构成可信性威胁,即双方都没有自己的上策,无法使对方相信自己一定总会选择某种具体的策略。因此,不同国家的农民在选择生产粮食或非粮食策略时,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交替进行,在该制度安排下,任何国家在生产粮食策略上都没有优势可言。

但现实中各个国家的农产品制度并非都是无补贴的,特别是一些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美国和欧洲国家对粮食的补贴幅度尤为明显,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因经济原因对农产品补贴还没有纳入政府议事日程,或者部分国家有些补贴也微不足道,我国便是如此。如是这些就造成了现实中一些国家有补贴,一些国家无补贴。那么此时博弈模型的相应得益就会发生改变。

为了阐述的方便,本文假定b国农民有粮食补贴,并且补贴为15个单位,而a国农民没有任何补贴,此时的博弈模型的得益情况如图2所示。经过分析发现该博弈不再有双纳什均衡,而变成了一个纯策略纳什均衡,即a国农民和b国农民分别选择生产(非粮食,粮食),其得益分别为(20,35)。也就是说没有粮食补贴的a国农民会选择生产非粮食作物策略,而有补贴的b国农民会选择生产粮食的策略。同时,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正因为粮食补贴使得b国农民有了上策,即选择生产“粮食”的策略,而没有粮食补贴的a国农民却依然没有上策。此时,b国农民的策略选择对a国农民构成可信性威胁,b国农民完全有理由让a国农民相信,自己选择生产“粮食”的威胁已经变成可置信的一种“承诺行动”。而无粮食补贴的a国农民却不能让对方b国农民构成类似的可信性威胁,而只能被动地选择自己的策略。

(三)粮食危机的博弈分析

从上面粮食制度安排的博弈分析,现在可以非常深刻的理解为什么美国是这场粮食危机的主要推手,自1996年美国推出新一轮农业政策后加大了农业补贴,1998年后一直稳定在每年200亿美元的规模上。这种大幅度的农业补贴,使得美国农民具有明显的生产“粮食”上策,并对其它无补贴的种粮国家形成可信性威胁。同时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使得美国等主要粮食生产国,可以将其经过高额补贴的商品粮,低价在全球范围内倾销,使得其他国家的粮食生产,基本无利可图。这使得许多亚非拉国家农民被动选择“非粮食”作物。原有的农地,多数转作发达国家需要的咖啡、香蕉、香料等作物的生产。由此带来了市场交易条件下的大规模生产结构调整和土地兼并,并导致选择生产非粮食作物的国家越来越多。失去了独立的粮食生产体系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粮食上,产生了对美国的依赖。其食物体系,同样因美国建立在廉价粮食基础上的工业化食品体系的强大竞争力,也被美国等国家替代。然后,在金融危机和能源危机的冲击下,全球的粮食危机便在美国的主导下一触即发,更有愈演愈烈的态势。

抑制和化解粮食危机的对策

(一)消除国际间不平等的粮食补贴机制

特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农产品补贴制度,其补贴幅度之高超过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预期,这是一种扭曲的补贴制度,极大地打击了其他国家农民生产粮食的热情,消除这种不平等补贴机制,只能通过国际间的合作才能完成。这需要发达国家放弃巨额农业补贴政策,同时要向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提供从资金到技术的一系列援助。只有消除不平等的粮食补贴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种粮国家农民在博弈策略上的上策,否则任何国家在生产粮食策略上都没有优势和威胁可言。

(二)发展中国家加强粮食补贴的均衡机制

首先,必须明确本文不是反对所有形式的粮食补贴,而是反对那些不正常的、扭曲的补贴制度。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其生产效率仍然低于其他产业发展,若差距过大,不利于产业间的均衡发展。因此,政府加强粮食补贴有利于激发农民的种粮热情,有利于市场机制发育完善,包括多种参与主体和多渠道的运作方式,变政府宏观调控为市场主导行为。只有完善的市场运作才能真正灵活调节粮食价格、数量和品种。

必须进一步强调的是,对粮食的补贴要达到一定要求,补贴过低,若产业间的差距依然过大,仍然起不到激励的效果,可只能流于形式,起不到长期发展的效果。当然,这还可能涉及到本国的财政状况,实施起来肯定有一定的压力,如何权衡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发展中国家建立独立的粮食生产体系

作为公共产品属性的粮食若完全以私人物品经营对国计民生是不利的,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在本轮粮食价格上涨中,出现粮食危机甚至社会危机与政治动荡,与他们失去了独立的粮食生产体系直接相关。因此,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是尽力维系一个自给自足的粮食生产体系,以及促进食品安全本地化的食物体系。

(四)努力提升土地使用效率

一方面要完善与土地使用相关的政策措施并健全服务机构,以帮助农民充分实现土地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的权益,激励农民珍惜耕地和保护地力;另一方面,要努力用现代科技技术和生物技术去改造农业、发展农业,在根本上解决土地的整体使用效率。从而提升单位土地的粮食供给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明国.粮食的公共产品属性:中国当代农民贫困的经济根源[j].农村经济,2008

粮食危机论文篇(4)

此次会议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倡议发起,10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或部长级官员以及有关国际组织的官员参加此次会议。中国农业部部长孙政才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

会议是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粮食价格不断上涨、生物能源需求增加的情况下举行的。

6月3日,潘基文在会上提出,国际社会应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实施一套“双轨”策略,以应对粮价上涨。

潘基文说,国际粮价急剧攀升威胁到每一个人,尤其是对全球8亿多贫困人口的影响最为严重。他说,短期内,国际社会应加大对穷国的粮食援助,帮助易受粮价上涨影响的人群渡过难关;同时要赶在今年耕种季节开始前,为发展中国家的小规模农户紧急提供种子和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

潘基文还说,从长期看,国际社会应解决限制农业发展的结构性因素,确保对农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小规模农户的长期投资,并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潘基文指出,到2030年,全球粮食产量必须提高50%才能满足因人口增长等因素而不断增加的需求。他强调,目前的高粮价也为扩大农业投资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潘基文同时敦促一些国家取消粮食出口限制和关税壁垒等农产品贸易障碍,以避免助长粮价攀升。他说,面对粮价急剧攀升,一些国家采取了限制粮食出口等措施加以应对,但这只会扭曲市场,进一步推高粮价。他呼吁相关国家尽量不要采取此类措施。

潘基文还说,发达国家应消除在全球农产品贸易方面设置的关税壁垒和扭曲市场的政策,以尽早完成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

当天,迪乌夫在会上说,国际社会需采取紧急行动确保世界粮食安全,他呼吁各方为推动农业发展每年投资300亿美元,以避免粮食问题在未来造成各种冲突。

迪乌夫说,目前全球约有8.62亿人面临饥饿威胁。全球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应主要依靠提高生产力和增加产量,尤其是增加低收入缺粮国的粮食产量。这就需要各方采取创新措施,包括在拥有资金、管理经验和技术的国家与拥有土地、水和人力资源的国家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等。他强调,目前世界粮食危机已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引发了政治和社会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有可能进一步危及世界和平与安全。

迪乌夫指出,在过去几十年中,国际社会用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农业项目的资金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目前国际社会用于农业的援助资金已从1984年的80亿美元下降为2004年的34亿美元。农业援助在官方发展援助中所占份额也从1980年的17%下降为2006年的3.5%。

迪乌夫说,他在去年12月已呼吁各方拿出17亿美元资金帮助那些受粮食危机影响最严重的国家摆脱困难,帮助它们获得种子和化肥等,但这一呼吁没有得到积极回应。他强调,在解决粮食危机问题上,各方应停止空谈,加强兑现承诺。

会议探讨了全球粮食价格上涨、气候变化和生物能源对世界粮食安全提出的挑战,并为此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大会最终审议通过了《世界粮食安全宣言:气候变化和生物能源的挑战》。

会议中,包括潘基文在内的185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部长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先后在高级别会议上发言,全体委员会重点就《世界粮食安全宣言》进行了审议,专家小组则分别就“高粮价:原因、后果及可能的解决办法”、“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跨界病虫害”和“生物能源与粮食安全”等4个与《宣言》有关的实质性议题展开了圆桌会议讨论。

中国农业部长孙政才率领中国代表团赴会,并在大会发言中提出了重视农业和粮食生产、加强农业和粮食国际合作、规范生物能源产业发展、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及改善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等5点倡议,体现了中国政府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针对部分媒体抛出的“中国消费的不断增加造成世界粮价大幅上涨”的论调,孙部长有理有据地进行了反驳。他在接受中国记者联合采访时指出,当前粮价的大幅上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应简单地归咎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国用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13亿人口,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此外,中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年来向国际粮食组织和一些粮食短缺国提供了许多粮食和资金援助。更何况,中国的粮食消费虽然呈增长趋势,但国内近几年粮食连续增产,中国的谷物贸易目前实际呈现净出口的格局。这些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中国不但没有对粮食安全造成任何威胁,反而是世界粮食安全体系的有力推动者和促进者。

粮食危机论文篇(5)

粮食价格危机的出现

美国的次贷危机爆发之前,世界粮食市场的价格已经开始逐渐攀升。首先是2006-2007粮食年度,澳大利亚、法国受灾,玉米和小麦减产,这暗示了当年度的粮食供给减少。2008年2月,fao(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又消息:“世界粮食库存降到近20年的最低水平,全球粮食供应趋紧。”这显然强化了供给不足的市场预期。随即,2008年3月,泰国b级大米出口报价在一天之内就由每吨580美元涨到760美元,并于当年4月突破了1000美元/吨的大关。小麦的市场价格也由2006年初的每吨120美元上涨到2008年3月的480美元,整整上涨了三倍。为维护本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2007年2月,印度宣布禁止小麦出口,随后俄罗斯、阿根廷、中国等许多粮食出口国相继出台限制本国粮食出口的措施。海地等30多个经济落后国家因粮价大幅上涨一度引发社会动乱。

发展生物能源、金融危机爆发与粮价波动的关系

面对粮价上涨可能引发的粮食危机,西方发达国家的部分媒体和政要,如德国总理默克尔把主要原因归结为“中国人吃肉多了,印度人的粮食消费多了”,使粮食和谷物饲料供求紧张。此言一出即引起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不满,这仿佛一个锦衣玉食的富人指责刚解决了温饱问题的穷人过度消费。与此不同的是,中国、印度和opec成员国等发展中国家认为部分发达国家加速发展生物能源,特别是“美国用数千万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才是本轮粮价飞涨的始作俑者。这个观点在国际社会上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如,2008年7月,英国《卫报》报道,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认为“生物燃料对粮价上涨的贡献是75%”,一时间舆论哗然。当日,该报告作者don•mitchell即向《华尔街杂志》澄清,“文中的75%是指从2002年到2008年2月粮价上涨了75%,并不是生物燃料使粮价上涨了75%;引起粮价上涨的原因有很多。”

价格反映供求关系,要探寻粮价上涨的真实原因,首先要考察粮食市场的供求问题。从统计数据可见,近十多年来,世界谷物、小麦、稻米和玉米的产量逐年上升,大米和小麦的年均增长率都在1%以上,玉米在4%以上;同时消费量也在平稳增长,消费年均增长率与产量的年均增长率十分接近,个别年份消费增长率还略低于产量的增长率。虽然2000年后,世界粮食库存呈现出渐进式减少的趋势,但仍在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消费库存比17%~18%的安全线以上。这些数据表明,最近十几年的世界粮食市场供需基本平衡。其次,判断以“玉米制乙醇”为首的生物能源开发是否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粮食供需失衡?数据显示,2006和2007年,美国分别用5340万吨和6500万吨玉米生产了乙醇,但2004-2007年美国的玉米出口量一直增加,其中2007-2008粮食年度还以7680万吨的出口量达到历史新高。这说明美国玉米产量的提高足以应付生物能源开发带来的玉米市场的供需矛盾。更为重要的是,在此次全世界感受强烈的粮价危机中,恰恰是玉米价格涨势比较平稳(见表1)。

2007年3月-2008年3月期间,小麦的价格涨幅超过了130%,而作为生物能源(燃料乙醇)主要原料的玉米的价格涨幅不足40%,充分证明了生物能源对世界粮价危机的影响很小,不可能是“主要原因”。

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

时至今日,粮食价格已明显回调,对于当初的上涨原因,可做如下总结:

(一)市场的正常周期性波动被夸大

数据表明,1995-1996粮食年度国际市场粮价升至历史最高,同期全球粮食生产达到低谷。1996年以后,国际粮价走势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996-2000年,粮食价格处于下行阶段,并于2000年跌至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比1995-1996年度的历史高位下降了55%~65%;2001-2004年,是粮价的低位盘整阶段;2005-2008年上半年,粮价逐步回升并达到新的历史高点。

鉴于国际粮价的长期过低,2005年以来粮价的渐进式上涨,在某种程度上是市场规律的正常表现。然而追求新闻效应的媒体却对粮价上涨及其原因做了略显片面的报导,造成并加剧了社会的恐慌心理,对粮价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国际能源价格上涨提升了粮食的生产成本

通过长期研究历史数据,不难发现国际粮食价格与石油价格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全球的粮价和石油价格几乎同步涨跌。其缘由不难理解,因为粮食种植、加工和运输过程中需要化肥、农药、塑膜和农业机械,化肥等是石油的衍生品,农业机械需要消耗柴油和电力,油价的上涨必然增加粮食生产成本。由于粮食的需求具有刚性,成本的上升注定会抬升价格。

(三)金融危机中出逃的资金扰乱粮食市场

自2007年夏天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欧美股市屡屡下挫,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欧美等国家多次下调利率,释放出大量的“热钱”。由于股市低迷和美元疲软,存在上行预期的农产品市场成为这些出逃资金的新流向。据新加坡《星岛日报》报道,2007年商品指数基金通过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持有的玉米、小麦、大豆等期货合约增加了29%;而据芝加哥农业资源公司统计,2007年11月份到2008年4月,对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投资已从250亿美元猛增至650亿美元。大规模频繁交易使得粮食价格和波动率都创出历史纪录,华尔街的投资家们一度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囤积居奇者。

更能反映世界粮食市场有非正常资金进出的,是国际粮食价格的迅猛回落。以2008年7月国际清算银行研究报告宣称“次贷危机影响被低估”和拥有150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为标志,次贷危机从2008年6月以前的金融系统危机阶段进入了7月以后的实体经济危机阶段。此后全球性的通货膨胀预期已不可能存在,投资者增加资本效用的主要方式也从增值转变为避险。在这个时期,虽然没有任何国家宣布减少用于生物能源的粮食数量,但国际粮价却出现了戏剧性的大幅回落。fas(美国农业部海外农业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 11月初主要粮食作物的市场价格相对于各自的最高价跌幅都超过了40%(见表2),而且如此巨大的下跌都是在2008年第二季度以后突然出现的。这只能是投机者抽逃资金所致。

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建议

(一)全面认识并积极对待生物能源

生物能源清洁环保、可再生。不论是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巴西、印度、马来西亚、阿根廷、尼日利亚等发展中国家,甚至委内瑞拉等石油出口大国都非常重视对生物能源的开发和扶持。我国曾在2006年出台四项财税政策,大力支持生物能源产业的发展。此后,因为顾及“生物能源威胁粮食安全”的舆论,生物能源的发展受到了限制。但实际上,这种舆论忽视了生物能源对于粮食生产的正面作用:一方面,农业及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会因生物能源的需求而提高,有利于刺激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以及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另一方面,农民“卖粮难”的可能性会因此变小,有利于粮食政策的长期稳定和粮食的持续增产。此外,开发生物能源并不一定要消耗大量粮食,如巴西主要使用甘蔗,马来西亚主要使用棕榈油,中国可以主要使用薯类等非粮作物或农作物秸秆。总之,随着技术的成熟与成本的下降,发展生物能源既能控制环境污染,减轻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又能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现实选择。

(二)坚定不移地推行农业改革

“粮食安全”问题的出路在于提高粮食产量,而不是限制出口、压低粮价。保证和提高粮食产量的根本途径则是维护和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这必然要求粮食价格,即粮食相对于工业品、服务等的相对价格,要适时适度提升。实际上,农产品的供给完全不存在垄断,也不存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农民协议一致抬高农产品价格的可能性,因此,粮食等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只是供求平衡的正常表现抑或通货膨胀的中间环节。一切直接限制农产品价格的措施,只能压缩农民的利润空间,迫使农民减少粮食生产并且把预期升值的农产品作为“金融资产”囤积起来,进而在减少农产品供给总量的同时增大涨价压力。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印度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的名言:“粮荒和饥荒从来不会因气候原因而产生,更多是人为因素,即政府对自由市场的人为干预。”——说的正是这个道理。面对中国有13亿人需要吃粮的客观实际,中国必须比其他国家更加坚定地坚持农业改革的市场化方向,寻求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途径。在此过程中,一切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产业,包括生物能源产业都应当鼓励而不能打压。

(三)关注金融与粮食市场的相互作用

本轮粮价危机再一次提示,如今粮食的期货和现货市场都已成为国际游资逐利的重要场所,金融机构有必要更加关注粮食市场,建立健全监测评估体系,尽早发现异动,提示风险。当前中国还应当研究增加粮食期货的种类和数量,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发现价格和规避风险的作用,给粮食生产者和经营者以更多选择,给国家宏观调控以更大空间。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非粮引导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7]282号,2007

2.庾晋.生物燃料的主要作物及经济性分析.中国新能源网,2008

粮食危机论文篇(6)

粮食价格危机的出现

美国的次贷危机爆发之前,世界粮食市场的价格已经开始逐渐攀升。首先是2006-2007粮食年度,澳大利亚、法国受灾,玉米和小麦减产,这暗示了当年度的粮食供给减少。2008年2月,fao(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又消息:“世界粮食库存降到近20年的最低水平,全球粮食供应趋紧。”这显然强化了供给不足的市场预期。随即,2008年3月,泰国b级大米出口报价在一天之内就由每吨580美元涨到760美元,并于当年4月突破了1000美元/吨的大关。小麦的市场价格也由2006年初的每吨120美元上涨到2008年3月的480美元,整整上涨了三倍。为维护本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2007年2月,印度宣布禁止小麦出口,随后俄罗斯、阿根廷、中国等许多粮食出口国相继出台限制本国粮食出口的措施。海地等30多个经济落后国家因粮价大幅上涨一度引发社会动乱。

发展生物能源、金融危机爆发与粮价波动的关系

面对粮价上涨可能引发的粮食危机,西方发达国家的部分媒体和政要,如德国总理默克尔把主要原因归结为“中国人吃肉多了,印度人的粮食消费多了”,使粮食和谷物饲料供求紧张。此言一出即引起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不满,这仿佛一个锦衣玉食的富人指责刚解决了温饱问题的穷人过度消费。与此不同的是,中国、印度和opec成员国等发展中国家认为部分发达国家加速发展生物能源,特别是“美国用数千万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才是本轮粮价飞涨的始作俑者。这个观点在国际社会上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如,2008年7月,英国《卫报》报道,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认为“生物燃料对粮价上涨的贡献是75%”,一时间舆论哗然。当日,该报告作者don•mitchell即向《华尔街杂志》澄清,“文中的75%是指从2002年到2008年2月粮价上涨了75%,并不是生物燃料使粮价上涨了75%;引起粮价上涨的原因有很多。”

价格反映供求关系,要探寻粮价上涨的真实原因,首先要考察粮食市场的供求问题。从统计数据可见,近十多年来,世界谷物、小麦、稻米和玉米的产量逐年上升,大米和小麦的年均增长率都在1%以上,玉米在4%以上;同时消费量也在平稳增长,消费年均增长率与产量的年均增长率十分接近,个别年份消费增长率还略低于产量的增长率。虽然2000年后,世界粮食库存呈现出渐进式减少的趋势,但仍在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消费库存比17%~18%的安全线以上。这些数据表明,最近十几年的世界粮食市场供需基本平衡。其次,判断以“玉米制乙醇”为首的生物能源开发是否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粮食供需失衡?数据显示,2006和2007年,美国分别用5340万吨和6500万吨玉米生产了乙醇,但2004-2007年美国的玉米出口量一直增加,其中2007-2008粮食年度还以7680万吨的出口量达到历史新高。这说明美国玉米产量的提高足以应付生物能源开发带来的玉米市场的供需矛盾。更为重要的是,在此次全世界感受强烈的粮价危机中,恰恰是玉米价格涨势比较平稳(见表1)。

2007年3月-2008年3月期间,小麦的价格涨幅超过了130%,而作为生物能源(燃料乙醇)主要原料的玉米的价格涨幅不足40%,充分证明了生物能源对世界粮价危机的影响很小,不可能是“主要原因”。

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

时至今日,粮食价格已明显回调,对于当初的上涨原因,可做如下总结:

(一)市场的正常周期性波动被夸大

数据表明,1995-1996粮食年度国际市场粮价升至历史最高,同期全球粮食生产达到低谷。1996年以后,国际粮价走势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996-2000年,粮食价格处于下行阶段,并于2000年跌至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比1995-1996年度的历史高位下降了55%~65%;2001-2004年,是粮价的低位盘整阶段;2005-2008年上半年,粮价逐步回升并达到新的历史高点。

鉴于国际粮价的长期过低,2005年以来粮价的渐进式上涨,在某种程度上是市场规律的正常表现。然而追求新闻效应的媒体却对粮价上涨及其原因做了略显片面的报导,造成并加剧了社会的恐慌心理,对粮价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国际能源价格上涨提升了粮食的生产成本

通过长期研究历史数据,不难发现国际粮食价格与石油价格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全球的粮价和石油价格几乎同步涨跌。其缘由不难理解,因为粮食种植、加工和运输过程中需要化肥、农药、塑膜和农业机械,化肥等是石油的衍生品,农业机械需要消耗柴油和电力,油价的上涨必然增加粮食生产成本。由于粮食的需求具有刚性,成本的上升注定会抬升价格。

(三)金融危机中出逃的资金扰乱粮食市场

自2007年夏天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欧美股市屡屡下挫,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欧美等国家多次下调利率,释放出大量的“热钱”。由于股市低迷和美元疲软,存在上行预期的农产品市场成为这些出逃资金的新流向。据新加坡《星岛日报》报道,2007年商品指数基金通过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持有的玉米、小麦、大豆等期货合约增加了29%;而据芝加哥农业资源公司统计,2007年11月份到2008年4月,对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投资已从250亿美元猛增至650亿美元。大规模频繁交易使得粮食价格和波动率都创出历史纪录,华尔街的投资家们一度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囤积居奇者。

更能反映世界粮食市场有非正常资金进出的,是国际粮食价格的迅猛回落。以2008年7月国际清算银行研究报告宣称“次贷危机影响被低估”和拥有150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为标志,次贷危机从2008年6月以前的金融系统危机阶段进入了7月以后的实体经济危机阶段。此后全球性的通货膨胀预期已不可能存在,投资者增加资本效用的主要方式也从增值转变为避险。在这个时期,虽然没有任何国家宣布减少用于生物能源的粮食数量,但国际粮价却出现了戏剧性的大幅回落。fas(美国农业部海外农业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 11月初主要粮食作物的市场价格相对于各自的最高价跌幅都超过了40%(见表2),而且如此巨大的下跌都是在2008年第二季度以后突然出现的。这只能是投机者抽逃资金所致。

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建议

(一)全面认识并积极对待生物能源

生物能源清洁环保、可再生。不论是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巴西、印度、马来西亚、阿根廷、尼日利亚等发展中国家,甚至委内瑞拉等石油出口大国都非常重视对生物能源的开发和扶持。我国曾在2006年出台四项财税政策,大力支持生物能源产业的发展。此后,因为顾及“生物能源威胁粮食安全”的舆论,生物能源的发展受到了限制。但实际上,这种舆论忽视了生物能源对于粮食生产的正面作用:一方面,农业及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会因生物能源的需求而提高,有利于刺激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以及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另一方面,农民“卖粮难”的可能性会因此变小,有利于粮食政策的长期稳定和粮食的持续增产。此外,开发生物能源并不一定要消耗大量粮食,如巴西主要使用甘蔗,马来西亚主要使用棕榈油,中国可以主要使用薯类等非粮作物或农作物秸秆。总之,随着技术的成熟与成本的下降,发展生物能源既能控制环境污染,减轻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又能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现实选择。

(二)坚定不移地推行农业改革

“粮食安全”问题的出路在于提高粮食产量,而不是限制出口、压低粮价。保证和提高粮食产量的根本途径则是维护和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这必然要求粮食价格,即粮食相对于工业品、服务等的相对价格,要适时适度提升。实际上,农产品的供给完全不存在垄断,也不存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农民协议一致抬高农产品价格的可能性,因此,粮食等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只是供求平衡的正常表现抑或通货膨胀的中间环节。一切直接限制农产品价格的措施,只能压缩农民的利润空间,迫使农民减少粮食生产并且把预期升值的农产品作为“金融资产”囤积起来,进而在减少农产品供给总量的同时增大涨价压力。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印度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的名言:“粮荒和饥荒从来不会因气候原因而产生,更多是人为因素,即政府对自由市场的人为干预。”——说的正是这个道理。面对中国有13亿人需要吃粮的客观实际,中国必须比其他国家更加坚定地坚持农业改革的市场化方向,寻求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途径。在此过程中,一切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产业,包括生物能源产业都应当鼓励而不能打压。

(三)关注金融与粮食市场的相互作用

本轮粮价危机再一次提示,如今粮食的期货和现货市场都已成为国际游资逐利的重要场所,金融机构有必要更加关注粮食市场,建立健全监测评估体系,尽早发现异动,提示风险。当前中国还应当研究增加粮食期货的种类和数量,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发现价格和规避风险的作用,给粮食生产者和经营者以更多选择,给国家宏观调控以更大空间。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非粮引导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7]282号,2007

2.庾晋.生物燃料的主要作物及经济性分析.中国新能源网,2008

粮食危机论文篇(7)

1995年,当粮票已从中国粮食流通领域步入收藏领域时,美国人布朗发表了《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的文章,指出:中国的人口增长不可逆转;中国的农田减少不可逆转;环境破坏造成的农作物减产不可逆转。虽然中国可以也有能力用足够的外汇储备来购买美国的所有粮食,甚至买上几年美国的收成,但谁又能供应得起十几亿中国人的粮食缺口……

此文一出,在当时国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然而,媒体的调查报道却和布朗的结论完全相反:中国粮食储藏并非不足而是过多,导致大量陈粮难以出售,粮食收购价格连年下跌,进而严重打击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这就是所谓的“谷贱伤农”。

从“中国人均粮食产量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建国以后,除了三年自然灾害(1959-1961)时期出现了粮食大量减产外,中国的粮食产量基本处于稳步提升的状态。当1996年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12公斤的历史高位时,中国的粮食产能已经明显过剩。由于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功能,随后几年粮价开始下降,粮食产量也随之减少,但至今依然维持在350公斤/人的基准线之上。从总量上看,中国目前依然不存在粮食不够吃的问题。

事实上,中国目前粮食安全的主要问题还是在于国内粮食生产的地域不均。从各省区产量分布图上看,目前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浙江等城市化进程较快、耕地面积减少较快的地区,成了粮食生产短缺的地区,而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东北地区依然有着大量的粮食剩余,只是苦于没有充足的运输能力(或运输成本过高)将之运送到全国各地。

粮价上涨 不可持续

粮食危机论文篇(8)

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温总理有言“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要确保13亿人口的生存,有关“食”的问题尤为重要。粮食作为我们生活中最主要的食品,解决粮食问题就成为了我们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近年来,粮食价格的上涨给中国民众的生活带来了不小冲击,特别是城镇低收入家庭,居民在粮食消费上的经济负担不断增加。如何稳定我国波动不定的粮价?如何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如何应对国际粮食危机?这些都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难题。据说袁隆平先生真言:“粮食危机将是中国最大的劫难”。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和经济全球化的变革,当今世界粮食问题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挑战。在相关的话题中,粮食价格波动总会被最先关注到。一直以来,粮食的价格都与我们息息相关,波动的粮食价格可以在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制造影响。首先,它可能会影响到农业生产率、居民的日常生活、以及GDP等国家宏观经济指标;其次,它也会导致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降低,进而间接地影响到粮食安全问题。历史观察发现,世界粮食危机频繁地出现在发展中国家或那些贫穷落后的地区,粮食供给的短缺伴随着粮食价格的上涨,地区人民生活陷入窘迫,社会环境变得动荡不安。

时任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2012世界财经年会上指出:“粮食价格不稳或引起社会动荡”。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养活中国,国民的粮食问题只能自己解决,因此一旦国家的粮食供需出现失衡,那么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多重危机将会扑面而来。现如今全球经济还未完全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粮食安全的薄弱环节仍在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风险承受力低,粮食价格的剧烈波动,更易对其造成社会动荡,甚至危及政局。为此在应对世界粮食危机时,各国应关注到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特别应从基础建设、科技创新、防灾减灾等方面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能力,控制粮价合理化波动,保障其社会的和谐发展。

理论上如果一个国家能够保证富余的粮食储备,维持粮价的总体稳定,那么它将国富民强;但如果一个国家的粮食生产不能自给自足,粮价经常性波动,粮食危机频发,不论其经济水平有多强,社会都将长期处于潜在的不稳定性中,随时存在着社会动荡的风险。早在20世纪70年代,时任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经对记者说过:“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人”。诚然,这句话的分量得到了时间的检验,历史上因粮价波动而引发社会动荡的事件屡见不鲜,下面就列举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实例:

在2008年的4个月中,印度的通货膨胀率翻了一倍,粮食价格飞涨,抗议者涌向街头游行示威,谴责政府在应对通胀方面措施不力,呼吁印度联邦政府辞职;2008年4月26日,越南胡志明市,在当地超市告知只向每人售卖10公斤大米后,市民顿时陷入恐慌,纷纷排队抢购大米,导致了一场城市骚动的发生;政局混乱的索马里国内粮价曾频繁波动,大批逃荒的饥民流落异乡,最终引发了首都摩加迪沙民众的大规模动乱;前海地总理爱德华在任期间,因推动国内粮食生产等方面未取得成效,致使当时国内食品价格上涨,引发社会动荡,随即被海地参议院解除了其总理职务;意大利所需的硬小麦一半以上需要依赖进口,其价格波动频繁,因此人们会时常走上街头,抗议意大利面和面包等食物的不合理涨价……

在国际粮食市场上,随着水稻、玉米和小麦等粮食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无论富国还是穷国都在竞相争夺粮食供应的主动权,这也不断推动着世界粮食价格的上涨。对于那些长期被笼罩在政治动荡、自然灾害或军事战争阴影下的国家来说,无保障的粮食安全、随时爆发的粮食危机、稀缺的粮食供应和畸高的粮食价格等,这些必将成为其民生之大碍。归根到底,这些国家或地区社会动荡的发生,都是由于当地粮食价格的过快上涨,政府无法满足人民的基本粮食需求所造成的。那么究竟有哪些因素在影响着粮食价格的波动呢?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但我们大致可以从商品供求、政策环境、国际金融三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和认识。

首先,商品供求。粮食作为一种商品,其价格是取决于供求关系的。第一,人口数量的增长将提高粮食需求量,在粮食供给量不能跟上的情况下,粮食的价格就会上涨。相比于生活中其他的非必需品,粮食产品的需求弹性比较小,因此粮食价格的上涨幅度会更大;第二,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结构会不断发生变化,粮食作为一种基础食材将逐渐变成“劣等品”。虽然人们对粮食的直接需求量会减少,但是人们会增加对肉类、禽类的消费量,进而增加对动物性饲料的需求量,从而增加粮食的间接需求量,最终粮食的总需求量依然将呈现增长趋势,粮食的价格也会随之上升;第三,从粮食的供给角度来看,粮食的生产成本决定着粮食的供给量。随着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和化肥农药价格的提高,粮食的生产成本会有所增加,粮食的供给量将呈现下降趋势,加之粮食生产的供给弹性较大,最终粮食价格将会大幅度上涨。

其次,国际金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竞争日益激烈,粮食作为一种全球通货,自然会受到国际金融环境的影响。第一,国际粮食市场实际是一个寡头垄断市场,比如在粮食产量和交易量上,美国就具有绝对的价格垄断实力。另外,国际粮食市场上的价格波动能通过“价格传导机制”影响到国内粮食市场,因此国内粮价与国际粮价往往会同步波动;第二,国际上其他行业市场可能会间接影响到国际粮食市场,比如能源价格的变动会波及到农业生产所需的生物燃料,从而使粮食等农产品的价格产生波动;第三,粮食产品一般都会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交易,所以国际贸易的汇率变动问题不可忽视,它同样是影响粮食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

最后,政策环境。粮食作为一种基本生活物资,与其供需相关的产业会经常受到国家的政策性调控,因此粮食是具有政策属性的。第一,国家为保障广大农民的利益,会对粮食产品设置最低收购价格,维持粮食市场的平稳运转;第二,国家往往重视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以此提高粮食单产并降低粮食供给成本,从而影响到粮食的价格;第三,国家通常会设立粮食专储机制,利用库存粮食储备保障年度内稳定的粮食供给,缓解粮食市场中的供需矛盾,这对防止粮价剧烈波动大有裨益。

从古至今,粮食一直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国家发展的基石,粮价变化牵动经济命脉。因此,控制粮价合理化波动,稳定粮食价格,关乎民生之计、国事大局,也关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可以说当代政府工作的锁钥之处,就是要制定出合适的农业经济政策,掌控好农业宏观调控手段,重视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力综合水平;至于稳定粮食价格,政府则应更多地出资干预并加强引导,维持粮食市场的总体供需平衡。综上所述,在前文分析了粮价波动的具体成因后,结合近年来我国粮价波动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政策方面的建议:

第一,加强政府引导和出资干预。粮食市场的自发调节经常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政府应作为另一只“看得见的手”对粮食市场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对市场主体的生产行为进行引导,并加大农户政策补贴力度,提高农村基础建设投入。显而易见,政府干预是从根本上控制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手段;

第二,重视农产品期货业建设。我国的粮食期货价格,事实上起着指导粮价调节的作用,但由于过度投机现象的存在,其“风向标”的作用受到了很大限制。因此政府应加强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监管力度,防止过度投机,推动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健康发展;

第三,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少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应着眼于努力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保证充足的粮食供给,保障粮食安全,从供应端稳定粮价;

第四,扩大粮食种植规模。推动粮食规模化种植,促进规模经济,帮助小农户融入大市场,实现粮食作物的稳产高产;

第五,建立粮食价格综合稳定机制。具体可以通过设立农产品价格调节基金、发展农产品电商化平台、实行粮食供给领导负责制、建立相关的应急预案、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等等。

粮食是人类的宝中之宝,粮食价格是商品的百价之基。当今世界,粮食既是国家的战略物质,又是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列宁曾经说过:“真正的经济基础是粮食储备,没有这个基础,社会主义只是一个愿望而已”。诚然如此,假如人民的基本温饱都无法满足,那其他的设想就只是空中楼阁了。正如前文所讲,粮价波动是社会动荡的导火索,维持粮食价格的总体稳定,也就意味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安康。因此,控制粮价合理化波动势在必行,保持粮价稳定的重要意义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李兴江.对我国粮价波动的原因及宏观调控思考[J].兰州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2]马宇.国际冲击、供需缺口与粮价波动[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3]郭晓慧.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及调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王志彬.中国粮价波动及稳定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王淑艳.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因素分析与预测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6]龚芳.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粮食价格的波动机理和预警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7]尹靖华.国际粮价波动对我国粮食贸易安全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8]彭海燕.国内外粮价波动的相关性及其传导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粮食危机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F1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8)08-0004-04

从2007年开始的全球范围内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已经发展到了更加恶化的地步,小麦和玉米的价格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价位。几乎所有粮食进口国同时陷入恐慌,粮食危机开始全球化(成万牍,2008),并愈演愈烈。

一、世界粮食危机的严重性

据世界银行统计,国际小麦和大米价格2007年增长超过一倍。以大米价格为例,亚洲大米价格2008年以来几乎涨了两倍,过去2个月中,国际大米价格更是猛涨了75%。3月,大米价格达到19年来最高,而小麦价格创下28年来最高。与去年同期相比,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小麦价格涨幅超过140%,稻米价格涨幅超过80%。粮食价格暴涨,导致世界粮食储备降到30年来的最低点,只够维持57天,远低于去年初169天的水平,粮食危机阴影笼罩全球。

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的主管官员表示,由于全球食品价格急升,“米荒”正在危及全球粮食供应,目前,有多达40个国家面临粮食短缺的危机,在部分国家甚至出现了因粮价上涨而引起的突发事件。暴涨的粮价在多个国家引发抗议和骚乱,甚至在香港这样的成熟经济体,也出现了抢购大米的风潮。世界银行警告,全球超过一亿人口面临因粮价剧增而陷入赤贫的威胁。为保障本国市场,阿根廷、乌克兰、印度等国政府先后推出限制粮食出口的措施。近日举行的博鳌论坛上,粮价上涨亦受到广泛关注,中国国内关于粮食问题的讨论正在升温。

二、世界粮食危机的原因分析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最新数据,2006年全球粮食产量为20.129亿吨,2007年估计为21.085亿吨,增幅为4.7%;2007年,被直接用作人类食物的粮食仅占当年世界粮食产量的一半不到(10.1亿吨)。近年全球粮食产量一直温和增长,并未出现严重的歉收。产量的增长抵不过需求的增加,最终导致供求关系的失衡。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2008年世界粮食期末库存将降至4.05亿吨,为2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当前全球性粮食价格上涨是偶发性、货币性、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叠加的影响,是气候变暖、生物能源发展、石油价格狂涨、生产成本上升、占用耕地以及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与以往的生产周期性波动不同,将是一个长期的现象。

(一)偶发性因素――直接导火索

1、灾害性天气。最近五年,全球气候恶劣,澳洲连续干旱与美国的高温造成很多主要粮食产区减产,持续恶劣的气候也酿成了欧洲小麦主产区灾难性的损失。由于全球环境持续恶化,部分主要粮食产区遭受几十年上百年一遇的灾害。

2、生物能源。大量粮食用于制造乙醇燃料是导致粮价飞涨的一个重要因素(农业贸易促进中心,2008)。由于国际市场能源价格近年来突飞猛进,许多国家将粮食产品用于乙醇和生物柴油的生产。有预计显示,今年美国用于乙醇提炼所需的粮食将达1.14亿吨,占美国全年粮食总产量的28%。巴西作为玉米生产大国,把35%的玉米用来提炼乙醇。2007年,全球用于生产燃料的粮食超过1亿吨,打破了世界粮食市场维持多年的供需平衡关系。

(二)周期性因素――火上浇油

1、自然气候。国际小麦研究会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气温一旦超过粮食生长的适宜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则会导致粮食产量下降10%。去年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美国和印度,都出现了历史最高温,今年欧洲的温度也在急剧上升,这种高温的杀伤力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困难。

2、经济周期。从2003年起世界进入新经济周期,世界经济开始了加速发展。粮食生产随着经济的周期性发展,共同进入一个新的上升周期,因而粮食生产成本也大幅提高。以化肥为例,近5年来,国际化肥价格已经上涨了近两倍,粮食种植过程中需要化肥和农业机械,推动了农产品价格上涨。

3、政府行为。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对粮食出口采取限制性措施。有的国家降低出口退税或加征出口关税,有的国家削减出口量,有的国家提高出口粮食价格,有的国家直接停止粮食出口,这导致国际粮食贸易量迅速下降,加剧了粮食供应的紧张局势。

美国和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对农业的大量补贴,也是粮食问题的主要症结之一。高额农业补贴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形成巨大冲击,恶化了他们的贸易条件,使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出现萎缩。

(三)货币性因素――推波助澜

1、投机性资本进入。美联储的连续降息,使得美国次级债危机爆发后,一些投机性资本转向商品期货市场,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市场波动,抬高了粮价。

2、美元持续贬值。相对于欧元、英镑等其他主要货币,美元处于持续贬值中,即使其他因素不变,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必然上升,考虑美元有效汇率变动,2000年以来国际市场粮食标价上涨中大约有两成是美元汇率变化结果。

(四)结构性因素――深层次原因

1、土地。土壤的生产力下降、耕地面积减少是导致粮食危机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来,一方面土地被不断腐蚀、土地沙漠化,导致耕地不能耕种。据统计,全球有20%的耕地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正在盐碱化,土壤的生产力下降。另一方面因大规模建设造成大量耕地被占用,粮食的种植面积不断减少,粮食产量也呈不断下降趋势。

2、粮食需求总量增加。印度、印尼是亚洲以米为主食的人口增长大国,其他国家如越南、泰国、伊朗等人口也在迅速增长,从绝对数来看虽然世界粮食产量在递增,但粮食递增速度却赶不上人口增长速度。据联合国统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2亿,对粮食的需求量必将因此急剧增长。今后,人口的增长以及由此带来的粮食争夺战,将成为粮食供不应求的结构性原因。

3、粮食需求结构变化。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新兴发展中国家有4亿人成为中产阶层并因此正在改善其饮食习惯。这类人对肉、奶、蛋需求比例的上升,大幅提升了粮食的需求,因畜牧业要产1斤肉需消耗4-7斤粮食。中国和印度等国家越来越多的人在吃肉和奶制品,于是越来越多的粮食都用来饲养牲畜,从而也推动粮食价格的上涨。

从发展趋势看,此轮粮价危机与以往的实质区别是结构性的,所以目前的粮价上涨趋势不大可能在短期内扭转,粮食供求关系紧张并非短期趋势。从中长期来看,世界粮食供不应求的趋势将日益严峻。

三、粮食危机背后的利益之争

此轮国际粮价上涨,发展中国家习惯于把危机归咎于发达国家,认为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美国家应对粮食安全负有主要责任:能源危机造成农业生产

资料价格上涨,给农业生产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美国等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欧盟拿植物油生产生物柴油,却吝惜援助弱国粮食;发达国家对农业进行了大量补贴,产品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冲击了进口国农产品市场等等。发达国家则认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和食品结构升级才是粮食需求强劲的根本原因。人口的增加自然在大范围内对地球资源形成压力,土地、水、石油以及食物等资源都十分紧缺。而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许多国家和地区对粮食需求形成了新的消费增长点,肉蛋奶鱼等动物蛋白食品消费量迅速增长,导致消耗更多的饲料粮。

有效控制世界粮食价格上涨,需要世界各国共同采取措施妥善应对。在解决粮食危机问题上,发达国家应该承担主要责任,降低生物燃料发展对粮食的消耗,增加对弱国粮食援助。同时,各国应加强在粮食生产和贸易政策上的协调,共同维护世界粮食安全。

四、中国能独善其身吗

在这次世界粮食危机中,中国没有成为世界粮荒和粮价上涨的促进者,而是起到了相当的稳定作用。但中国粮食价格近年来也一直处于高位,2008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25.5%,其中小麦上涨8.7%,稻谷上涨3.5%,玉米上涨8.9%,豆类上涨36.5%。

(一)世界粮食危机将会推动国内粮价上涨。但影响有限

我国加入WTO后,粮食市场逐渐对外开放,世界粮食价格波动会传递到我国市场。2004-2006年,我国粮食净进口分别为497亿斤、445亿斤和508亿斤,三年累计净进口1450亿斤。我国粮食呈现净进口格局,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走势则基本与国际市场一致。因此,世界粮食价格上涨将通过贸易渠道拉升国内粮食价格,进而推动整体物价水平走高(刘冰等,2007)。

但是,世界粮食危机对国内粮价影响有限,其原因主要有:其一,我国粮食净进口量占世界粮食进口总量比重不高,国际市场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其二,2007年我国取得了历史上第4位的粮食大丰收,粮食自给率是95%,现阶段并不存在粮食短缺现象;其三,中国的粮食储备占当年粮食消费总量的比例已超过了35%,大大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17%-18%的粮食安全线,中国现在拥有1.5-2亿吨的储备粮,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一倍。

(二)中国粮食价格上涨的国内因素

中国粮食市场虽受世界市场影响,但造成中国粮价上涨的成因,却与世界市场不完全相同。值得关注的还是国内因素:一是粮食生产成本明显上升。原油价格的上涨推高了与农业相关的化肥、农药、塑料等上游产品的价格,种粮成本大幅提高,农产品价格上涨迅速;二是从事粮食生产的人口正在减少。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中国农村青壮“剩余”劳动力已基本转移到城镇就业;三是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程度有限;四是国内部分粮食品种购销环节出现失衡。

(三)国内粮食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国内粮食价格上涨将带动物价上涨,应警惕引发通货膨胀。首先,国内粮食价格上涨将带动物价总水平上涨。目前在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中,食品所占权重为33%左右,食品价格变化对消费者价格总水平有重要影响。今年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8.0%(2008年2月,CPI同比增长8.7%,3月份同比上涨8.3%,略有小幅回落),这说明价格总水平仍处于高位,物价整体上涨的压力并未减轻。此外,粮食价格上涨还会间接带动相关商品生产成本的提高,继而造成其它商品价格的上涨。例如生产资料价格最近几个月内有所上涨,今年前三个月环比都超过20%;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环比也超过20%。其次,粮食价格上涨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的生活负担。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虽逐渐降低,但目前仍分别达到37.7%和46.2%。因此,今年我国物价上涨的压力还比较大,当前宏观政策上不能有丝毫放松,应警惕由粮食价格上涨引发严重通货膨胀。

2、对工业而言,粮价上涨会提升劳动力成本,从而对劳动密集企业影响较大;但对非劳动密集企业影响不太明显。因此,工业的综合影响不是很大,政府可采取对劳动密集企业减税等补偿措施。而中国可以借机改善工业结构,加大工业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的投入力度,使企业向技术型、资本型转变。

(四)中国粮食问题仍然任重道远

中国目前粮食不是绝对不够用,而是相对不够用。统计数据表明,最近几年中国粮食生产接连取得增长,但这并不表示中国就不存在粮食短缺(崔荣会,2004)。目前农业生产中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恰当解决,中国粮食生产由相对不足转化为绝对不足并非不可能。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人口目前还在增长,人均粮食供应量并没有提高,实际上比1998年人均411公斤的水平仍有不少下降;二是中国人的饮食消费结构正在改变,高蛋白质食品消耗增多,这提高了粮食需求;第三,中国粮食作物转化为酒精和乙醇的数量在增加;第四,近年来,中国耕地的数量已经大大减少。国土资源部的数据显示,1996年以来,农业用地已经锐减了600多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第五,今年雪灾造成粮食减产几乎难以避免,大雪已使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1.78亿亩,其中成灾8000多万亩,绝收2000多万亩。

综上所述,虽然中国粮食产需自给率大体在95%左右,但从长远看,粮食生产受资源、气候、技术、市场制约和种粮比较效益影响,产量大幅度增长的难度很大。而随着人口增长,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的快速发展,粮食消费量继续增加的趋势不可逆转,中国的粮食问题仍然任重道远。

五、如何应对粮食危机

全球性粮食危机正在逼近中国,一旦中国粮食因自然灾害而减少,庞大的需求将把国际粮价推高到难以想象的地步。由于国际和国内粮食供给的减少并不是一个短期现象,需要长期的综合性国内粮食政策确保粮食供应。因此,应尽快采取措施,全面预防、多管齐下应对粮食危机。

(一)土地层面 耕地面积不能减少,不能以牺牲耕地为代价来发展工业。现在国内很多地方都在搞经济开发区,造成了大量的农业用地损失,应该尽快恢复农业用地。

(二)人力资源层面 增加农资综合直补、增加良种补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以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万磊,2008)。应该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2007年是我国对农业补贴力度最大的一年,但种粮农民平均每亩地只得到27元补贴。除了加大直接补贴,我国还应加大间接让农民受益的补贴,比如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企业减税,降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政府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培育并低价向农民提供良种等。

(三)技术层面 加大生产技术的引进,提高生产效率,以便在同样的耕地资源下有更高的产量(万磊,2008)。科技投入是中长期解决之道,已经有一些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可以迅速增加农业产量。目前中国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占农业GDP比重不到1%,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2.5%以上。因此,政府应该坚定不移地加强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四)金融层面 政府还应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在农业生产方面加大投入;同时介入国际农产品期货市场,确保国际市场一定数量的粮食供应(万磊,2008)。

(五)粮食生产与经营层面 进一步完善商品粮生产和经营制度。要保证十多亿人的粮食安全,完全市场化是不可行的。应该彻查粮食储备情况,对于虚报粮食储备量或擅自抛售储备粮的行为应严厉处罚,以防止部分粮库空虚损害国家的粮食安全,造成粮价的剧烈波动。

粮食危机论文篇(10)

这一天下午,总理从干旱缺水的村的土豆地里直起身,鼓励村民“把土豆种好”。2011年来,中央高层对农业前所未有的关心。水利和种业培育先后提到战略高度。今年以来重要高层密集调研产粮区。仅8月来的中央动作就有:农村调研、种业整合、中央集体学习研究土地管理、紧急收紧地方土地审批、拟订土地差别化政策及密集的官媒发言。

这一天,刚离开不久,就传出消息称两部委调研解除种业外资控股限制。此时的转基因玉米在的秘密种植仍在继续,两日后,国内种业整合加速消息传来,登海种业因玉米种业务量大,迅速被推上涨停,它已经走出了独立行情。

这一天,宣布7月猪肉价环比大涨11.7%重回高位。4月以来,大豆和玉米带领农产品取代了原油和金属的通胀主导权,点燃猪周期,并在下半年来明显成为国际间博弈的焦点。继石油美元信用遭到打击之后,粮食美元逐渐浮出水面。这将是未来10年面临的双重金融挑战。

“N年一遇”的灾祸依旧不打算停止脚步。历史罕见台风艾琳和南玛都均已酝酿成熟,很快将袭击和台湾地区,北半球的干旱没有停歇。的战事收官,全球债务危机的新一轮冲击波因为德国反对希腊的债务互换而渐渐浮现。

人们迷惑的是,这到底是农业的非常性波动,还是系统性风险发生?从我们的研究结论倾向于后者。

全球农业的系统性风险

世界主流机构普遍预测世界人口将在2050年达到大约85-90亿,也就是说增长30%。显然,人类的耕地资源已不可能增长这么多。但这种预测模型可能忽略了三种可能,即极端灾害引起、争夺资源引发战争、食物或生态变异引发瘟疫。这就是“马尔萨斯人口增长抑制”,很悲惨,理论上和历史中均无法逃脱。

而每一次的人口大洗牌和粮食再分配,应该说都是农业系统性风险的爆发,灾害、战争和疾病只是它的导火索或者历史名义。那么什么是农业的体系呢?它应该包括天体活动周期、人口周期、劳动生产率周期、资源约束、交易和流通效率、短期自然条件。

上述6个层次对农业生产和贸易体系的影响力逐级递减,并决定了农业波动的级别。小规模的自然灾害影响单个作物生产的事件枚不胜举,在此不赘;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AmartyaSen以1943年孟加拉饥荒为例,指出大多数饥荒中,导致人口大量死亡的原因并不是粮食短缺,而是因为腐败和政治无能,无法将粮食发放到需要者手中。而自然条件对农业和粮食体系的巨大影响,莫以饥饿的非洲为甚了。真正形成系统性破坏力的,是前三者。这里需要解释的是天体活动周期和资源约束。

很多人对天体活动如太阳黑子周期不以为意,实际上历史对比研究的结果是相当有说服力的。比如气候史上两段著名的黑暗时期,一是1645-1715年,称之为“蒙德极小期”。这一区间太阳黑子几乎绝迹,太阳风衰减,光谱失常。而这段时间冰川侵袭山谷、农田歉收、饥荒肆虐,成千上万人饿死,这刺激了欧洲人的海外冒险。而此时正值大动荡,从万历中叶开始,旱灾竟持续了七十年之久,据地震学家证明,这个时期是大地震最多的时期,鼠疫横行,千年极寒驱使了女真南下,以后的动荡和屠杀我们都知道了。同样的事情发生在1790年-1840年的“道尔顿极小期”,但相较为轻。在西方是大革命时期,在东方正是清朝由盛转衰阶段,也是清代灾害高峰期,淮河流域尤为严重,一直持续到道光十九年(恰为1839年)。由此可见,天体活动周期对人类文明有根本性的破坏力。

人们通常将资源约束列为头号因素。实际上,如果把水土资源作为总体来看待,因其多样性、弹性和可转换性实际上并不那么令人恐怖,它的约束性常常是农业生产方式带来。一个鲜活的例子是朝鲜。朝鲜饥荒并非是由于治理不当,而是朝鲜对工业化农业生产的恶性依赖。这种方式依赖于工业技术、机械农具、石油化肥及杀虫剂,它使得朝鲜上世纪80%年代即实现70%城市化和粮食自给,但因苏联解体,而断掉了上述生产资料来源,以此酿祸。

这种模式,就是发动的著名的“绿色革命”,它把人类从年代的粮食危机中拯救了出来,但它也形成了严重后果,并在今天遭遇了严重挑战。如果太阳活动令周期确立的话,它可能将酿制一场极其深远的灾难。

年代粮食危机的升级

从外表来看,本轮危机与年代(年)的粮食危机极其相似。

经济大背景上,石油价格暴涨,年“以美元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彻底瓦解,陷入经济停滞与衰退,引发了大面积的经济危机,结束了资本主义世界长达20多年的经济发展“黄金时代”。这个著名的滞涨年代,同样有着连续几年的恶劣气候和自然灾害——现存有万余座水库就是建于年代的抗旱运动——世界粮食歉收,出口萎缩,传统的循环耕作方式中,耕地面积的扩大远远及不上粮食需求增长。恰好,当时的苏联出人意料进入世界粮食场,引发紧张局面,两极冷战形成的贸易壁垒又推高了交易成本。这一时期处于太阳黑子极活跃年代。

这已经构成了整个农业和粮食系统发生系统性风险全部要件。上述要素之间绝非偶然的历史关系,而是环环相扣。

工业化过热发展导致工业品供给过剩和农业资源的不足,一面导致经济危机和货币体系危机,一面被密集的自然灾害中加剧通胀,最终把经济推入长周期紧缩。

本轮粮食危机的货币体系和经济危机背景自然明了,其原因与上世纪70年代无本质区别。同样是不断发生的自然灾害,全球粮食库存消费比降低到18%左右的历史底部。同样在2007-年,发生席卷全球的粮食暴动。

同样引起大规模贸易壁垒,如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和阿根廷禁止或限制小麦的出口,从而关闭了全球小麦市场的三分之一;、印度尼西亚、越南、

埃及、印度和柬埔寨禁止或限制出口,使得全球只剩下少数出口国,主要是泰国和。这进一步加剧了粮食通胀。

主要不同在于根源,一是引发农业资源危机的生产方式不同,二是太阳活动周期不同。

70年代粮食危机前后,洛克菲勒基金会和福特基金会着力单位产量,在日本先后培育成功了高产矮杆小麦和稻谷,随后迅速推广到、墨西哥产业化生产,并迅速荡平亚洲地区,这就是我们现在大量使用的工业杂交种子。

这种种子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在全世界实现了玉米、水稻和小麦平均产量两倍以上的增长,极大满足了人口的爆发性增长。史称“绿色革命”。

但是这一方式对能耗和水资源的需求成倍增加。如在生产一吨玉米需要160升油(包括运输、机械、化肥、农药等等),而在墨西哥,农民用传统的方法生产同样多的玉米只需要4.8升油。单位产出的耗水量一般是农户生产方式的5-10倍。本质上,这是一种能源投入型生产方式。这反过来又推动能源价格上涨和水资源枯竭。年,能源开支占农业生产总成本的16%还多,其中三分之一直接用于燃料,包括电力,三分之二间接地用于化肥和农药的生产。农业消耗了全球用水量的70%左右,许多灌溉系统60%以上的水被浪费。在“绿色革命”的核心区印度中央平原和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已遭到严重损毁。

而且,长期频繁的灌溉和农药使得土质大幅下降,这使得单位产量的能耗成本进一步增加,劳动生产率不断下降。在水土资源贫瘠的东亚地区更为严重。

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所长、粮食经济学家布劳恩指出,“农业生产增长率大致维持在每年1.2%左右,但是这一增长率却无法赶上人口增长和由此而来的对粮食需求的增加。”这是问题的根源,跟投资驱动与滥发货币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道理。

变本加厉的是,小布什年出炉的《生物能源法》。也就是说用石油种玉米,再用玉米变燃油,这本质上是逆自然而行,但却裸撕开了农业与石油的寄存关系,彻底打通了粮食与金融市场的通道。即便仍然面临严重的水土流失和能耗成本,巨大的比较优势依然培育了掌握全球玉米、大豆、棉花、小麦、豆油、食用油、工业种子定价权的四大粮商。这是70年代粮食危机所未有的局面,因而加剧了本轮粮食危机和经济危机的蔓延。

另一个被忽略,且可能极大加剧事态的是自上一个太阳周期以来,太阳表现出不同寻常的衰退迹象:第24周期迟到两年且一直相当疲软,太阳黑子减少,太阳风减弱,光谱失常。天文学家正在推测地球可能会进入一个新的寒冷期,实际上某些高纬度地区譬如英国几年来已遭遇了极其严寒的冬季。如果这一周期得以确认,其杀伤力远非70年代可比,且必将引发“马尔萨斯人口增长抑制”:、战争、瘟疫。

基于上,我们认为年以来的粮食要件齐备,可能会是年代粮食危机的升级版。为了逃脱苦难,人们期待的是农业“二次革命”,并寄希望于“转基因”,但是从目前看,除了增加粮商的话语权,转基因无法提高单产,且后果无法评估。因此,本轮粮食危机波动时间可能很长,烈度未知。

的真实现状和未来

如果不力挽狂澜,5年之后农业问题会很明显,根据我们在和的草根调研,60岁以上老人已经占据部分地区80%以上劳动力。而老龄化和城市化却在不断增加粮食需求。

用全球7%的土地,养活了全球1/5的人口,但代价是消耗了全球35%的氮肥和70%左右的可用水资源。“粮食连续七年丰收”的背后是,2-3倍于欧美的花费和农药使用量,数倍于传统种子的工业种子。

农业大学资环学院课题研究组的数据表明,过去8年,我国粮食单产几乎没有显著增长,但每亩化肥施用量却增长了近40%,每公斤化肥生产的粮食不足19公斤,这一生产效率正在以每年1公斤的速度下降。化肥增长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降低到10%左右。至2010年,我国良种覆盖率已达95%以上,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40%。但的种子工业除了杂交水稻外,基本没有话语权。今天前十大粮食公司已经控制了全球种子市场的32%以及全部的转基因种子。

另一个关键问题是,一直宣布守住了18亿亩耕地红线,但我们根据历史数据追溯推算的结果却似乎与此结论有出入。

上一篇: 房地产税务筹划税 下一篇: 地理学科教学知识与能力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