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的概念汇总十篇

时间:2023-11-21 10:05:04

网络经济的概念

网络经济的概念篇(1)

网络经济是建立在国民经济信息化基础之上,各类企业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整合各式各样的信息资源,并依托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网络进行动态的商务活动,研发、制造、销售和管理活动所产生的经济。它建立在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基础之上,依靠网络实现经济。

网络经济两个基本要素:经济行为主体的“集”和经济链的“集”。网络经济是由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特殊经济联系组成,经济行为主体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链可以是同质,也可以是异质。换言之,经济行为主体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链可以是同行业的,也可以是不同行业。

对网络经济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理解。狭义而言,网络经济主要是指,以信息和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产业群体。广义而言,网络经济主要是指电信、电力、能源、交通运输等网状运行行业构成的产业群体。

(来源:文章屋网 )

网络经济的概念篇(2)

关键词概念管理;虚拟组织;网络组织;概念化

伴随着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均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管理学科作为一门仅有百年历史的新学科其发展却尤为突出。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伴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管理理论和实践也在不断创新。由于企业日益重视人性化管理,企业的管理重点、方式、手段等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管理正在以硬管理为主走向以软管理为主,企业管理出现软化的趋势,而这种人性化的、软化的趋势的出现实质上预示着以实物管理为主的传统管理方式正在向以价值、概念为主的现代管理方式过渡。

一、企业概念管理的内涵

1、概念管理的定义。概念管理是指在社会经济、企业组织日益虚拟化的条件下,将管理对象、管理形式、管理手段以及管理组织形态本身等从客观实体上升到一种代表各自价值去向的观念,通过对观念的管理来实现组织的各自目标的一种管理方式。概念管理不同于依靠投入强制性的制度和物质手段的传统管理,它主要依靠思想的灌输和在同一组织中价值观的认同以及感情的互动而形成的一种理念来使企业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概念管理实际上是一种虚拟化的管理,但它仍要以传统的组织结构和形态为载体,以某种有形和无形的产品为依托,并要借助于现代化的科学和信息网络技术,不过这种无形或有形的产品在消费者的心目中事实上只是一种“概念”产品。

2、企业管理概念化趋势的内涵。

(1)企业组织形态的概念化。传统的企业组织形式在促进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企业组织与社会之间的矛盾。网络组织作为一种企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型企业组织模式,不仅使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企业组织与社会之间的矛盾问题得到合理解决,而且改变了传统管理的刚性思维,实施开放式的柔性战略,这使得企业在知识经济中的战略视野开拓更加开阔。所谓企业组织的概念化是指企业借助于INTERNET设立虚拟橱窗、虚拟展销会、虚拟经销商等,使企业组织由实体走向概念化,并不断完善其内在功能。企业组织形态的日益虚拟化、网络化,形成虚拟组织、网络组织。虚拟组织(VirtualOrganization)是指为实现对某种市场机会的快速,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拥有相关资源的若干独立企业集结以及时的开发、生产、销售的多样化、用户化的产品或服务而形成的一种网络化的战略联盟经济共同体。至于网络组织(NetworkOrganization),则是一种适应知识社会、信息社会与组织创新要求的新型组织模式,它能使组织更好地适应复杂、不确定的环境变化,是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外界环境日趋复杂、变化日趋迅速的要求相适应的。网络化运营的跨国公司、虚拟国家、战略同盟都是网络的形式,小企业网络是中小企业赢得协作竞争、多营优势的模式选择,新兴的虚拟组织、WEB公司都具有网络组织的特征。网络组织作为一种概念公司,将会随着技术发展日趋成熟,人们对企业组织的认识也将从实体化本身向概念化转变。

(2)企业管理对象的概念化。企业传统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实体要素,但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将管理对象只停留在人力、财力、信息等实体本身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对企业传统管理的对象做进一步的研究。事实上通过对人力资源的研究,发现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其实是对人的能力和潜力的管理与开发,对物的管理其实是对物的效能的管理和开发,对财力的管理其实是对投资行为和资金所蕴含的资本属性的管理,这些上升为概念化的能力、知识、功效、属性等所蕴含的无形资产是巨大的,这将不仅在理论界,而且在实业界越来越成为管理和研究的重点。在实践中,企业经营者日益重视声誉、价值、文化等无形资产的管理,这些概念化的管理对象对企业发展越来越重要。以企业管理对象的核心要素“人”为例,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已不满足于“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的人性假说了,出现了“观念人”、“概念人”等更为虚拟化的人性假说。事实上,以自由、开放为特征的现代经济环境,使一些企业已经意识到,人才的合理流动不仅是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创新和注入活力的需要,企业经营者一味的把心思放到如何留住人才上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经济的,而应当把重心放到优秀人才给企业所创造的人格化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上。信息资源作为信息社会现代企业重要的管理对象,其概念化的特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总之,管理对象的概念化必将导致管理科学的发展走向一个新的阶段。

(3)企业管理方式的概念化。由于受传统企业组织和管理对象的观点的束缚,一般企业在管理方式的创新和发展方面总是站在传统经济学基础上认识管理方式的变革。笔者认为,传统的管理方式对企业内部环境下或许还有用武之地,但对于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到来的今天,对以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化市场经济主宰全球的时代背景之下,企业组织的外部的管理控制靠传统的经营方式很难取得佳绩。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的网络组织的出现,以及企业组织日益对管理对象无形化、价值化、概念化认识的发展必然导致管理方式的转变。首先是其经济学基础从传统的信息经济学向注意力经济学、虚拟经济学发展,在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社会,信息不是真正稀缺的资源,它能通过INTERNET等各种物质的技术的手段获得,甚至会过剩,但人的注意力和虚拟产品却是真正的稀缺资源,这也正是现代企业和一些新兴的电子商务企业越来越重视顾客管理、服务管理的原因所在。目前,以网络为基础的新经济其实质就是注意力经济,在这种社会形态中,最重要的资源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资本,而是注意力。注意力正在成为“虚拟经济的硬通货”,与此同时,虚拟产品的市场正在不断扩大。所谓虚拟产品是以传统的产品实体为载体,在此基础上在消费者心目中所形成的品味、潮流、时代感、服务等后续产品,虽然它是传统有形或无形产品的衍生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消费结构层次的变化,这种传统产品的衍生物在消费者和顾客心目中的地位逐渐占据中心地位,在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对消费者市场的这一变化不能视而不见,这就要求管理、营销方式与之相适应。

二、企业概念管理展望

概念管理思想虽然还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时期,但它的实践却有近十年之久,自九十年代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革命时代的到来就已兴起。进入二十一世纪,市场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社会产品本身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比以往更加丰富,大多数产品已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同时由于企业间接国际交流加深,技术信息管理方法的传播更加迅速,使得产品差别化越来越少,以传统的产品本身去拓展市场越来越困难,企业只有通过对传统产品的功效进行延续、衍生将产品上升到“概念”层次来吸引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注意力,扩大企业的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组织再造、组织创新。虚拟组织、网络组织作为适应各种环境的新型组织形态,将成为组织再造、组织创新的必然趋势。其次,需要管理对象和组织目标的再造和再认识,无论是对企业内部的人、财物、信息的管理,还是对企业组织内部的产品、市场、顾客的管理都需要重新定位和组织。真正能给组织带来利润的市场的不是管理对象本身,而是这些对象所蕴含着的一些无形的“概念”,这些概念如知识、有效信息、技术、企业文化、价值观、声誉等,一旦借助于其载体,如企业员工、企业组织、企业营销网络等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给企业带来的利润是巨大的,是其他同类企业无法超越的,要比技术领先而占领的市场制高点更加巩固,这一点已被一些新兴的网络公司首先意识到并取得成功。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这一点必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另外,还需要营销管理方式的再造和创新。营销方式的概念化趋势将在一些传统组织向现代网络组织转变的过程中表现的更加突出,概念营销方式将成为在未来以知识经济为主的社会中的重要营销方式。当然,“概念”营销的关键在于获得消费者持续的注意力,若企业组织完全脱离其载体,如产品和其提供的服务等,只是搞些文字游戏,或一些虚假的热点新闻来追求其轰动效应,这只会是昙花一现,最终只会导致失败。这些所创造的概念事实上并不是虚拟、虚构出来的,它实质上是企业在探寻组织实体要素的原动力过程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加深了我们对企业组织实体要素的再认识,从这一点上讲,概念管理的提出将会对未来组织的发展带来一场思想上的革命,将会对企业组织的发展提供一条新的经营理念和思路。

参考文献

[1]丁宁、张金成《企业概念创新的实质》(《企业改革与管理》2001.7.8-9)

[2]孙选中《重塑企业竞争新理念》(《经济管理》2001年第21期)

[3]李显君《论企业竞争力及其培育》(《光明日报》2001.5.22B②)

[4]陈佳贵、罗仲伟《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1期)

[5]林润辉、李维安《网络组织—更具环境适应能力的新型组织模式》(《南开管理评论》2000年第3期)

网络经济的概念篇(3)

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人类交际的一种新兴的媒体语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产生、发展、传播开来。网络信息社会高效快速的特点要求网络语言必须遵循经济原则,最大程度地对已知信息进行缩简。所以,经济性是网络语言的典型特征。本文试从认知的角度探讨网络语言的经济性,即网络语言的经济性如何通过认知机制手段得以实现的。

网络语言的经济性

网络语言根植于传统语言, 因此网络语言的经济性无疑也是遵循传统言语交际活动语用理据的结果,同时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网络语言的许多方面,从语音省略、词汇构造、到流行语的简洁,都是受到语言经济原则的潜在制约。网络语言的这些经济性现象体现了人们的认知机制,即通过概念隐喻、转喻、范畴化(与非范畴化)等认知方式得以实现的。

网络语言经济性的隐喻机制

Lakoff 和 Johnson 说过,隐喻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人们在认识新事物时,常将新事物与他们己经认知的旧事物联系起来,并基于二者之间的相似性,形成了用一个概念域来表达另一个概念域的隐喻。所以当有限的词语不能充分用来表达所有的需要时,隐喻便产生了。在隐喻的使用中有一个方法论上的原则在起作用,即经济原则。

所以,当计算机和网络出现要为相关的一些新概念命名的时候,遵循“经济原则”,那么就是利用现有的词语来表达具有相似概念的新事物。比如,网络语言中,发帖子叫“灌水”,隐身(只看帖不回贴)叫“潜水”。“灌水”和“潜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两种行为,这里却用来分别喻指两种网络上行为概念。网络语言中大部分概念都源自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熟悉概念的隐喻投射,比如:“病毒”,原义是具有侵害性的微生物,在网络情境中指的是具有破坏性的计算机程序。网络中很多概念的表达形式是现有词汇在网络环境中的隐喻义。

根据雅克布逊的观点,隐喻是一种选择关系。网络语言隐喻机制中选择的喻体的,大多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简单的事物;这是语言经济性的要求,也是网民追求认知“省力”的必然结果。

网络语言经济性的转喻机制

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是一种认知机制,是基于事物之间邻近关系的一种认知方式;是指在同一个认知模型内部分与整体的认知现象,通过某个认知上突显的、易感知的、代表性的部分替换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 ,或用具有完形感知的整体代替部分。转喻机制在网络语言中是最为重要的一种认知模式,也是语言经济原则的需要。

转喻机制在网络语言语音上的表现就是拟声词和许多数字或字母谐音的使用。网络拟声词是主要是对动作行为所发出声音的模拟,从而用这种模拟声音来代替动作本身或整个事物,可视为一种语音转喻。例如:“呼呼”表示睡觉,“卡擦”表示砍了或者杀了某人,“呜呜”表示哭泣。数字或字母谐音是指利用数字或字母来表达与汉语或英语读音相近的谐音形式;而数字、字母本身的意义已经不存在,只是其相近的读音被借用来代替其他词语的意义。这些数字、字母构形简单,在网络的交谈中,使语言简化很多,使交际更便捷;而且这种表达形式只有在网络情境中才会使用,是网络语言特有的经济性。谐音现象,是利用不同符号间能指的相同或相近使所指发生转移,即用与符号X的语音形式相近或相同的符号Y的语音形式来指代符号X。也可以说是在同一个象征单位内,用相近的语音单位来喻指整个象征单位;这是在同一认知域内用部分代替整体的现象,是基于语音相同或相近基础上的语音转喻。例如:9494(就是就是)、1314(一生一世)、3Q (thank you),F2F(face to face)。

网络语言的词汇层面上,缩略词的大量使用是转喻认知模式的典型代表。缩略词包括拼音缩略和汉语缩略两种类型。拼音缩略主要是指利用每个汉字的汉语拼音首字母结合成的形式;比如,RP(人品)、BT(变态)、GG(哥哥) 、LP(老婆)、PMP(拍马屁)等。汉语缩略词指的是使多音节变双音节,或多音节、双音节都单音节化,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音节,言简意赅,在交流中容易快速被对方领悟,既省时又有一种力度感,很适合网上信息高效传递、快速沟通的交流特点。缩略方式的经济、简洁性得到了广大网民的青睐。如,三支一扶 (大学生毕业后通过考试选拔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的工作)、白奴 (指“白领的奴隶”、“白领工奴”) 、潮 (“新潮”的省略语,指时髦 )。一个汉语词语也由“音(汉语拼音)、形(汉字)和义”三个层面组成一个完整的概念单位。如果用其中一个层面或者一个层面的某部分来指代整个汉语词语,就是以部分代替整体的转喻。语言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认知方式,所以用汉字的声母组合或形式缩略来代替汉语词语,体现了以突显的、易辨别的部分来代替复杂整体的转喻经济性。

网络语言的转喻模式实现认知省力和语言的经济性。在转喻过程中,人们将认知重点放在相对凸显的形式或内容,而较少关注甚至忽略其他范畴,这样,需要认知的范畴减少,认知的内容最突显,人们需要投入的认知成本更少,认知过程更省力。所以拟声词、数字及字母谐音词还是缩略语、都是通过转喻手段,把必要信息压缩到在接触的一瞬间就能立刻了解的程度,即能够用最经济的话语表达最充分的信息。

结语

网络语言的经济原则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网络语言是人们在网络文化经验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基础上,通过隐喻、转喻、等认知方式而产生的具有经济简洁、生动形象等特点的一种语言变体。网络语言的经济性是隐喻、转喻和范畴化等认知机制在语言上的体现。(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王寅.认知语言学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 Croft,W & D. A. Cruse. Cognitive Linguistics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 Crystal,David. Language and the Internet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5] Typlor,J.R. Ten Lectures on Applied Cognitive Linguistics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6] 柴磊. 试析语言的“经济原则”在网络交际中的运行和应用[J]. 山东外语教学,2006(4).

[7] 林纲. 网络用语的类型与特征[J]. 修辞学习. 2002(1).

网络经济的概念篇(4)

伴随着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均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管理学科作为一门仅有百年历史的新学科其发展却尤为突出。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伴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管理理论和实践也在不断创新。由于企业日益重视人性化管理,企业的管理重点、方式、手段等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管理正在以硬管理为主走向以软管理为主,企业管理出现软化的趋势,而这种人性化的、软化的趋势的出现实质上预示着以实物管理为主的传统管理方式正在向以价值、概念为主的现代管理方式过渡。

企业概念管理的内涵

1、概念管理的定义。概念管理是指在社会经济、企业组织日益虚拟化的条件下,将管理对象、管理形式、管理手段以及管理组织形态本身等从客观实体上升到一种代表各自价值去向的观念,通过对观念的管理来实现组织的各自目标的一种管理方式。概念管理不同于依靠投入强制性的制度和物质手段的传统管理,它主要依靠思想的灌输和在同一组织中价值观的认同以及感情的互动而形成的一种理念来使企业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概念管理实际上是一种虚拟化的管理,但它仍要以传统的组织结构和形态为载体,以某种有形和无形的产品为依托,并要借助于现代化的科学和信息网络技术,不过这种无形或有形的产品在消费者的心目中事实上只是一种“概念”产品。

2、企业管理概念化趋势的内涵。

(1)企业组织形态的概念化。传统的企业组织形式在促进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企业组织与社会之间的矛盾。网络组织作为一种企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型企业组织模式,不仅使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企业组织与社会之间的矛盾问题得到合理解决,而且改变了传统管理的刚性思维,实施开放式的柔性战略,这使得企业在知识经济中的战略视野开拓更加开阔。所谓企业组织的概念化是指企业借助于INTERNET设立虚拟橱窗、虚拟展销会、虚拟经销商等,使企业组织由实体走向概念化,并不断完善其内在功能。企业组织形态的日益虚拟化、网络化,形成虚拟组织、网络组织。虚拟组织(VirtualOrganization)是指为实现对某种市场机会的快速,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拥有相关资源的若干独立企业集结以及时的开发、生产、销售的多样化、用户化的产品或服务而形成的一种网络化的战略联盟经济共同体。至于网络组织(NetworkOrganization),则是一种适应知识社会、信息社会与组织创新要求的新型组织模式,它能使组织更好地适应复杂、不确定的环境变化,是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外界环境日趋复杂、变化日趋迅速的要求相适应的。网络化运营的跨国公司、虚拟国家、战略同盟都是网络的形式,小企业网络是中小企业赢得协作竞争、多营优势的模式选择,新兴的虚拟组织、WEB公司都具有网络组织的特征。网络组织作为一种概念公司,将会随着技术发展日趋成熟,人们对企业组织的认识也将从实体化本身向概念化转变。

(2)企业管理对象的概念化。企业传统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实体要素,但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将管理对象只停留在人力、财力、信息等实体本身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对企业传统管理的对象做进一步的研究。事实上通过对人力资源的研究,发现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其实是对人的能力和潜力的管理与开发,对物的管理其实是对物的效能的管理和开发,对财力的管理其实是对投资行为和资金所蕴含的资本属性的管理,这些上升为概念化的能力、知识、功效、属性等所蕴含的无形资产是巨大的,这将不仅在理论界,而且在实业界越来越成为管理和研究的重点。在实践中,企业经营者日益重视声誉、价值、文化等无形资产的管理,这些概念化的管理对象对企业发展越来越重要。以企业管理对象的核心要素“人”为例,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已不满足于“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的人性假说了,出现了“观念人”、“概念人”等更为虚拟化的人性假说。事实上,以自由、开放为特征的现代经济环境,使一些企业已经意识到,人才的合理流动不仅是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创新和注入活力的需要,企业经营者一味的把心思放到如何留住人才上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经济的,而应当把重心放到优秀人才给企业所创造的人格化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上。信息资源作为信息社会现代企业重要的管理对象,其概念化的特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总之,管理对象的概念化必将导致管理科学的发展走向一个新的阶段。

(3)企业管理方式的概念化。由于受传统企业组织和管理对象的观点的束缚,一般企业在管理方式的创新和发展方面总是站在传统经济学基础上认识管理方式的变革。笔者认为,传统的管理方式对企业内部环境下或许还有用武之地,但对于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到来的今天,对以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化市场经济主宰全球的时代背景之下,企业组织的外部的管理控制靠传统的经营方式很难取得佳绩。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的网络组织的出现,以及企业组织日益对管理对象无形化、价值化、概念化认识的发展必然导致管理方式的转变。首先是其经济学基础从传统的信息经济学向注意力经济学、虚拟经济学发展,在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社会,信息不是真正稀缺的资源,它能通过INTERNET等各种物质的技术的手段获得,甚至会过剩,但人的注意力和虚拟产品却是真正的稀缺资源,这也正是现代企业和一些新兴的电子商务企业越来越重视顾客管理、服务管理的原因所在。目前,以网络为基础的新经济其实质就是注意力经济,在这种社会形态中,最重要的资源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资本,而是注意力。注意力正在成为“虚拟经济的硬通货”,与此同时,虚拟产品的市场正在不断扩大。所谓虚拟产品是以传统的产品实体为载体,在此基础上在消费者心目中所形成的品味、潮流、时代感、服务等后续产品,虽然它是传统有形或无形产品的衍生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消费结构层次的变化,这种传统产品的衍生物在消费者和顾客心目中的地位逐渐占据中心地位,在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对消费者市场的这一变化不能视而不见,这就要求管理、营销方式与之相适应。企业概念管理展望

概念管理思想虽然还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时期,但它的实践却有近十年之久,自九十年代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革命时代的到来就已兴起。进入二十一世纪,市场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社会产品本身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比以往更加丰富,大多数产品已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同时由于企业间接国际交流加深,技术信息管理方法的传播更加迅速,使得产品差别化越来越少,以传统的产品本身去拓展市场越来越困难,企业只有通过对传统产品的功效进行延续、衍生将产品上升到“概念”层次来吸引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注意力,扩大企业的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组织再造、组织创新。虚拟组织、网络组织作为适应各种环境的新型组织形态,将成为组织再造、组织创新的必然趋势。其次,需要管理对象和组织目标的再造和再认识,无论是对企业内部的人、财物、信息的管理,还是对企业组织内部的产品、市场、顾客的管理都需要重新定位和组织。真正能给组织带来利润的市场的不是管理对象本身,而是这些对象所蕴含着的一些无形的“概念”,这些概念如知识、有效信息、技术、企业文化、价值观、声誉等,一旦借助于其载体,如企业员工、企业组织、企业营销网络等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给企业带来的利润是巨大的,是其他同类企业无法超越的,要比技术领先而占领的市场制高点更加巩固,这一点已被一些新兴的网络公司首先意识到并取得成功。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这一点必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另外,还需要营销管理方式的再造和创新。营销方式的概念化趋势将在一些传统组织向现代网络组织转变的过程中表现的更加突出,概念营销方式将成为在未来以知识经济为主的社会中的重要营销方式。当然,“概念”营销的关键在于获得消费者持续的注意力,若企业组织完全脱离其载体,如产品和其提供的服务等,只是搞些文字游戏,或一些虚假的热点新闻来追求其轰动效应,这只会是昙花一现,最终只会导致失败。这些所创造的概念事实上并不是虚拟、虚构出来的,它实质上是企业在探寻组织实体要素的原动力过程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加深了我们对企业组织实体要素的再认识,从这一点上讲,概念管理的提出将会对未来组织的发展带来一场思想上的革命,将会对企业组织的发展提供一条新的经营理念和思路。

参考文献

[1]丁宁、张金成《企业概念创新的实质》(《企业改革与管理》2001.7.8-9)

[2]孙选中《重塑企业竞争新理念》(《经济管理》2001年第21期)

[3]李显君《论企业竞争力及其培育》(《光明日报》2001.5.22B②)

[4]陈佳贵、罗仲伟《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1期)

[5]林润辉、李维安《网络组织—更具环境适应能力的新型组织模式》(《南开管理评论》2000年第3期)

网络经济的概念篇(5)

所谓“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①

由概念表述可以看出,物联网经济是基于互联网这一新经济基础平台上的经济形态,是网络经济的实体拓展式应用。通俗地讲,我们最熟知的互联网主要解决人联人的问题,而物联网主要解决的是人联物、物联物的问题。新一代身份证技术和智能电网,是物联技术的典型应用,而真正的物联经济和物联世界到目前为止,还更多地表现为一个概念。

什么是概念?当代哲学中有两种主要的试图解释“概念”实质的理论。一种是思想表达理论(representational theory of mind),认为“概念”是人的思想的表达。另一种是概念的语义学理论(semantic theory of concepts),认为“概念”是抽象的对象(abstract objects),具体表现为各种符号,尤其是语言(words)。②两种理论,并不矛盾。任何一种概念都是人们思想的表达,同时又是以一定符号为载体的,一个强调了概念的思想内容,一个强调了概念的符号特性。也就是说,“物联网”这个概念,不但表达了人们对物联世界的憧憬,对一种崭新业态的期待,而且也必须借助于高度抽象化的语言符号,借助于文字、图片、视音频的传播。因此,可以这样理解,概念经济,是建立在一定的技术基础之上,更多地借助于符号而非实体经济来进行传播的经济业态。技术基础和符号传播是概念经济的两个关键点。

技术基础。概念经济需要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基础,但技术基础是概念经济生发的原点。如果没有当代风能技术、光伏技术、LED技术、燃料电池技术,就没有现在异常火爆的新能源概念经济。同样,如果没有相对成熟的互联网技术,加之射频、扫描、卫星定位技术,物联网概念经济也只是子虚乌有。正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加之经济复苏之年各国政府急需这种新的经济增长点,催生了物联网经济在2009年而不是更早或更晚出现。

符号传播。从微观上讲,再好的产品或服务也需要广而告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也无非是一种叫卖的噱头,一种变相的广告;而从宏观上讲,一种新的经济业态则更需要系统性、全面性的符号传播,背后还需要巨头企业和政府力量的助推。概念由符号来承载,而符号的传播才构成了概念存在的意义,概念经济正是通过新闻报道、广告、活动等各种形式的传播才得以启动和发展。结合前文对“概念”本质的分析,物联网经济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愿望、憧憬,从而构成了基础性传播动力;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各国政府急需新的经济增长点,普通民众希望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对物联世界怀有朦胧渴望。另外,物联这一概念,涵盖射频技术、感应技术、扫描技术、卫星定位技术、互联网技术等众多子概念,紧密与实体经济相联系,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具有统领具象的能力,产生传播的规模和声势。

概念经济的传播

概念经济需要技术基础和符号传播两个基本点,而强烈依靠传播才得以启动和发展的概念经济是其与实体经济最大的不同之处。比如,数码相机产品,作为一种实体经济产品,无须更多地传播(新闻、广告),只要索尼、松下将它推向市场,就可以轻松地打败柯达和富士。这是因为数码科技对于传统胶片的强烈替代性和经济性是实实在在的,这是实体经济的魅力,无须更多的传播去营造和炒作。而概念经济则不同,物联网世界仅仅让人们看到了它模糊的影子,虽然它可能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但它毕竟没有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与概念经济对应的实体经济的缺乏,使得概念经济必然呈现出一种强烈倚重于传播的特点。因此,以“物联网”概念经济的传播为例,考察其传播过程则颇具意义。1995年至2009年,物联网概念经济经历了以下典型事件。

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提及物联网概念。

2005年11月国际电信联盟(ITU)了《ITU 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报告,正式提出了物联网概念。

2009年1月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奥巴马之后的演讲中积极回应,并将其提到国家发展战略构想的高度。

2009年8月7日总理在考察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时指出,要尽快突破核心技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9年8~9月中国移动的王建宙多次高调提出,物联商机无限,中国移动将积极与各方合作参与其间。

2009年9月14日“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成立大会暨‘感知中国’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2009年9月中下旬中国证券市场上物联概念股票突然成型并迅猛启动;“物联网”概念在中国上亿股民中开始扩散。

用理论透视现实,是我们洞见现实的惯常做法。在传播学史上,有关新技术传播的理论中,最有影响的应该是弗雷特・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该理论认为,新事物具备五大创新特征:相对优越性、兼容性、复杂性、可实验性、可观察性。③物联世界的美妙故事和部分的实现与应用,让“物联网”具备了明显的“相对优越性、可实验性、可观察性”,以英特网为基础平台构成其“兼容性”,涉及复杂的传感、卫星、网络技术使其呈现出“复杂性”――物联网是个典型的创新事物。

就创新扩散的参与者而言,创新扩散理论认为可分作五类:创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众多跟随者、后期众多跟随者、滞后者。本文无意将物联网概念经济传播过程中的众多参与者,按照理论的表述对号入座。但从上面的传播时间表中我们看到了技术精英、政治领袖和实业家的身影,他们连同一些事件确实在关键的时间节点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以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来考察物联网经济的传播过程,我们发现物联网经济具有创新事物的一般特征,其传播扩散中一些关键人物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时移世易,在高度发达的金融体系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传媒环境下,置身于转型中国背景,在分析相对宏观的物联网经济时,我们发现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的解释力是不够的。

应该讲,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是上个世纪60年代在对农业科技的推广与普及的传播调查中得出的理论,具有明显的传统经济、传统传播时代的特征,而且由于其主要研究对象是某项或某类技术的传播,因而视角也较为微观。这种理论更适合于分析某类新产品、新服务的推广传播,而不太适用于分析某种经济业态(如物联网业态)的传播。

置身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21世纪中国深化改革的大背景,结合当代新经济、新媒体环境,对于概念经济的传播,我们有以下观察结论:

高端经济体仍然是概念经济的主要发源地。如同上世纪90年代末“网络经济”最先生发于美国,此轮中国的“物联网”概念经济也与美国IBM的“智慧地球”和奥巴马政府的积极回应有一定的渊源。同样,奥巴马总统在胜选演讲中就高调宣布的“新能源开发”和“医疗改革”也成为日后美国、欧洲、中国等的新能源概念和医改概念经济的先导。概念经济发轫于高端经济体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就经济实力、科技知识储备而言,高端经济体在引领世界经济潮流上担负有更多的责任。需要注意的是,高端经济体宣扬的概念经济,并非适用于所有经济体,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当富人们在衣食无忧的舒适房间里高呼环境问题的时候,贫困山区的人们为了生存还不得不砍柴烧火做饭。全人类的终极梦想也许是一致的,但发展的阶段确实有很大的不同。再者,有许多概念经济,是一些高端经济体为了缓解国内经济矛盾而刻意营造的,对一国可能是福祉,而对另一国则可能是贸易保护或环境问题的发展压力。对此,我们应该区别对待,切忌盲目跟随。

危机常常是概念经济推出的契机。技术是概念经济的基础和原发性动力,而危机常常是概念经济传播启动的契机。上个世纪末,克林顿政府在相对宽松的国际局势下,将大量军用技术转向民用,引发了网络技术的革命,从而催生了网络经济概念。而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1999年5月7日美国导弹轰炸中国驻南大使馆,则在中国人的心里埋下了巨大的危机缺口,同年以“网络科技股”为龙头的“5・19”行情在中国证券市场上揭竿而起,“网络概念经济”正式在中国迅猛传播。回顾历史,联想今日金融危机肆虐下的世界经济,我们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危机常常是概念经济推出的重要契机――正是在危机之年催生了包括“物联网”在内的各种概念经济。在危机中寻找产业改革和发展契机,这一富于智慧的思路已经多次体现在2009年中国政府的发展战略中。以2009年9月下旬新华社刊发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为例,文中就明确提出“文化具有反向调节功能”,“要抓住机遇,大力振兴文化产业,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贡献”。④

概念经济需要证券市场的确认和触发。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提到了扩散起飞临界点的概念,即创新扩散比例一旦达到临界数量,就进入了快速扩散阶段。这一点我们容易理解,因为随着扩散比例的增加,传播的规模效应或叠加效应就会显现。而我们的观察结论是,当代概念经济传播需要证券市场的确认和触发,亦即当证券市场上某一概念股票板块的股价发生阶段性大幅上涨的时候,某一概念经济才算真正确认,其传播才算真正起飞。中国范围内“物联网”概念经济的真正启动,正是在2009年9月15日前后,以远望谷、新大陆等为代表的一批物联概念股的迅速上涨开始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证券市场上流动的都是真金白银,中国的过亿股民足以让“物联网”概念经济迅速传播。这一概念确认和传播触发的过程,是新能源概念,以及更早的网络经济概念的重演,也可以被认为是在新技术、新传播、高度发达的金融体系的背景下,概念经济传播的鲜明特点与规律。

概念经济的传播后果

像许多复杂的事物一样,概念经济的传播有利亦有弊。其利表现在,昭示了经济未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激发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展现了科技改变生活的美好图景,在危机之年为人们带来了信心和勇气。其弊最大地表现在催生经济泡沫,为经济的稳定运行带来风险伏笔。

泡沫,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巨大差距。2000年,美国纳斯达克指数从5000点直落至1000多点,为我们上演了网络概念经济泡沫破灭的惊魂一幕。经济学上公认的虚拟经济是指证券、保险、期货、汇市等构成的金融市场,而传播学上有柏拉图的洞壁影像,李普曼的拟态环境学说。通过总结概念(思想表达;符号承载和传播)――虚拟市场(证券)的触发――概念经济的普遍确认和加速传播――实体经济这一概念经济的传导链条,我们可以发现正是符号(包括概念的语言描述、股票价格跳动的数字、新闻报道)的抽象性、想象性,以及符号在传播过程中意义的不断变形(通常是夸大),造成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差距。在这一传导链条中,前三个环节都发生在虚拟领域,概念的夸大、证券市场的过度表现,都会造成虚拟领域和现实领域的差距过分拉大,而一向追逐热点的发达而庞大的当代传媒系统则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在概念经济的传播中,媒体应该审视自己的责任,追逐热点并没有错,关键是要作出自己理性判断。简单地讲,就是要对概念阐述以及证券市场的表现作出尽可能客观的评价。这样,才不至于将深处危机的人们拖向另一个深渊。

注 释:

②en.省略/wiki/Concept

③沃纳・赛弗林、小詹姆斯・坦卡德[美]著,郭镇之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网络经济的概念篇(6)

[分类号]G250

20世纪90年代末期,网络发展步伐加速,它从Web1.0进化到如火如荼的Web2.0时代,直至Web3.0愿景的呼声渐起,这到底是概念的炒作,还是实质性变革,是虚拟泡沫还是货真价实的历史分期呢?以下,笔者就将从Web1.0说起,立足Web2.0时代现状,纵观网络发展各分期的特点及功能,借用泡沫的概念,探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主导技术、内容提供、经济收益等方面的难点问题,以期为网络发展有所裨益。

1 纵览:互联网发展历程

1.1 从Web1.0到Web2.0

2004年,美国人提姆・奥莱理提出Web2.0的概念,为与之区分又出现Web1.0的概念。实际上,web2.0无严格定义或确定的事物指向,与Web1.0时代比较,它所描述的是一种应用环境,以Bl0g、Tag、SNS、RSS、Wiki等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Ajax等理论技术来支持互联网运营。Web2.0应用崛起于2005年下半年,这种强调人本思想的新型网络信息组织方式,强调互动参与、共建共享,受到越来越多风险投资的支持。不论是专业化的Web2.0网站还是传统门户的Web2.0重构,2.0时代典型应用制造着高效的眼球经济。

如火如荼的Web2.0搭建全民智慧平台的同时,其信息信度、效度、价值含量等也受到质疑。尽管RSS等服务也试图为个性化、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持,但囿于成熟度,人们对互联网信息服务还有更多期待,Web3.0的概念应运而生。

1.2 Web3.0的提出

Web3.0作为未来网络的发展期望,也没有明确概念,G00gle CE0埃里克施密特认为,Web3.0是一系列组合应用,由一系列标准化Web组件拼装以实现用户对互联网应用的有效管理。不管是出于商业运作考虑还是对网络概念的追捧,Web3.0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网络构建的寄托,商业利益驱动下的Web3.0,或称之为语义网,真正兴盛起来。表1是三种网络时代的多维度比较,从理论技术到典型应用,三者的功能特点等都有交叉。不论是历史验证的还是发展潜藏的,WebX.0较之商家宣传抑或用户期望都存在泡沫成分。

2 现状:“新”网新泡沫

经济学领域是借用泡沫概念并将其引申成为一大研究领域的学界代表。经济泡沫描述了价格超高现象,即对未来价格看涨的强烈预期所导致的价格暂时性上涨以致偏离一般均衡稳定稳态均衡的现象。这里笔者借用经济泡沫的概念,相应的,互联网泡沫是对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一些非理性期望值高于实际状况现象的统称。伴随着2002年前后大量网络公司的倒闭,Web1.0时代泡沫论兴盛一时。此后,互联网复苏并迎来Web2.0主流时代,泡沫依然存在。以下笔者将立足Web2.0现状,多角度分析新一轮互联网发展中的泡沫问题。

2.1 技术泡沫

Web2.0技术泡沫表现在两点:①部分支撑技术沿用既有,革新不多。实际上,我们称之为2.0的大多数信息技术早在Web2.0提出前就已存在。②所谓的Web2.0特色理论技术,在设计、应用等方面又尚显粗糙。下面,笔者仅举几例说明:

2.1.1 流行概念“本体”理论与实践脱节 哲学概念的引入为网络构建带来更深层次的探讨,但同时也使得网络构建理论与实践之间产生差距。就本体概念,国内外来自计算机、人工智能、知识工程、图书情报领域的专家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看法。仅IS0认可的本体表示语言就超过十种。中国期刊全文库搜索结果显示(截至2008-01-26),探讨网络构建中本体问题的1150篇文献中,涉及应用的约300篇,具体讨论领域本体设计的不足180篇。综合比较,理论指导尚显不足,各领域本体的建立和映射难题进展缓慢,参差不齐的构建方法、标准设计上的不统一与评估标准的缺失成为本体构建活动的瓶颈。

2.1.2 本体的实现空间――语义网难题值得关注 自2001年正式提出,语义网就受到业界、学界和政府的高度关注。万维网联盟W3C、国际语义网年会及国家语义网建设项目即为例证。现有的语义网应用三大关键实现技术包括XML、RDF和本体,而前两者并不是2.0时代的技术特产。当前语义网仍停留在研究阶段,Mindswap等国外研究成果成熟度尚不够,语义网的内涵和技术支撑及其实现亟待发展。

再次是和语义网紧密相联的网格技术。1960年提出的网格计算思想在最近十年间广泛覆盖网络设计领域。美国I-WAY项目、英国e-Science网格项目、日本的“国家研究网格”及中国教育科研网格等,都表现出国家对网格研究的高度重视。而网格的支撑理论为本体和语义网,但上述两者的研究从理论到实践都不够成熟,基于上述理论的网格技术科技含量也就可想而知。其技术标准则沿用Web1.0时代的XML数据整合、P2P、数据挖掘、推理等。网格所倡导的智能环境构建,作为互联互通思想的重现,新意尚显不足。

总之,Web2.0技术在新颖性、成熟度等的突破上并未达到概念宣传的期望值,延续Web1.0基础的同时,概念创新与实践改进并无实质性变革。“我们标榜为2.0的网络技术不过是些许改进应用到更加广阔的空间环境”。面对媒体的大力宣传,技术泡沫真实存在。

2.2 内容泡沫

内容泡沫即Web2.0信息商品服务质量与期望的差距,尤其表现在Web2.0典型应用中:①大众参与的盲目性。去中心论为草根文化带来了生机,却也使参与变得盲目,网络行为的价值降低,消极因素增加。以Web2.0典型应用博客为例,作为对互动参与最好的诠释,博客创造着眼球经济:标新立异的内容诱导,盲从者的不断参与,跟贴和回复诠释着网络传播的放大效应。②内容质量难于保证。如维基百科,贡献智慧的参与者没有完善的经济激励机制支撑,仅靠主动参与形成的自发性松散信息集合,在效度和信度方面受制于时间、资金、精力等,难于维持贡献活动的长久稳定与质量恒常。总之,Web2.0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参与互动的平台和急剧膨胀的信息,但是知识发现活动反而变得更加困难,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有效性因一些组织或个人的恶意导引而大打折扣,网络传播的放大效应更多施力于负面新闻传播速度和广度的继续加强。一些不健康、不合法信息也在Web2.0开放共享的宽松环境中找到了繁衍生息的空间。那些标榜

2.0的新奇信息服务在某种程度上反而使网络信息总体质量滑坡、性价比降低,内容泡沫开始积聚。

2.3 经济泡沫

2.3.1 盈利模式 Web2.0受风险投资青睐有加,有数据显示,我国2007年上半年Web2.0领域累计投资4100万美元,美国同期投资额更高达3.57亿美元。大量资金追捧下的网络2.0经济却缺乏有力的盈利模式支持。以我国Web2.0典型网站为例(见表2),广告收入成为Web2.0网站主要盈利方式之一,甚至是唯一,作为企业盈利模式的主体,未免单薄。有数据显示,Web2.0企业通过G00gle AdW0rds等广告系统获得的网络广告营收仅相当于Web服务器硬件成本。即使广告和作为广告“变种”的植入式营销尚有商业潜力,但与固定用户直接“贡献”收入相比仍显不足。据腾讯2007年财报显示,其一季度总收入64.9%来自互联网增值服务,种类包括QQz0ne、虚拟产品和社区服务等。如果高额的风险投资仅靠单一的广告方式盈利无疑为网络泡沫的形成营造了空间。

2.3.2 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上的泡沫尤其体现在开放、互动参与理念下的用户角色定位,这在维基百科中表现最为明显。通过用户参与贡献智慧的结晶,百科成为真正的百科全书,使得知识能够聚集积累以便于广泛传播。但是参与其中、贡献智慧的劳动却并没有实质性奖励机制的支撑。从长远来看,其后果也许是数量急剧膨胀下信息内容的质量稀释、甚至是维基业务的搁浅。Web2.0倡导互动参与的理念十分难能可贵,但如果仅靠所谓的“自我价值”实现来维持知识积累这项浩瀚的工程尚显保障不力。此外,对于点击率、流量等的过度关注和对企业运作整体管理经验和实践的不足也是网络信息服务经济泡沫产生的源头,费力而无利。

2.3.3 市场需求 在市场开拓方面,由于盈利模式、提供信息内容质量等的欠缺,市场泡沫在所难免,它主要体现在对客户网络行为研究成熟度的亟待提高。现有研究多关注日志等既有数据,基于历史的分析势必使得市场推广具有历史重复性,扩展用户群局限于现有客户的相似群体,不利于新市场开拓。此外,消费者网络行为研究尚在初期,真实信息需求的难于描述与把握都促使网络经济泡沫形成。

随着网民信息素养的提高、网络应用日趋理性,逐渐失去盲目追捧的2.0时代终将结束。

3 未来:超越Web2.0

2008年1月,Web2.0之父蒂姆奥莱利预言,Web2.0领域的收购交易将会继续增加,大量未形成经济规模的公司将在本年度关门大吉;商业周刊也预言Web2.0市场新年崩盘。网络泡沫是否会在新一年升级为泡沫网络暂且不论,预言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人们对Web2.0现状的担忧和警醒。基于2.0,还需超越2.0。

Web3.0就是为改变2.0时代众多不尽人意之处而提出的未来构想。基于2.0时代愈加成熟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发展(见表1),Web3.0并非彻底的技术革新,而是理念的深入,包括对哲学基础上网络信息组织本源的深入探讨,强调理念上的变革和渗透;在赢利模式的选取上,将完全遵循商业法则,实现多元化、灵活性的利润挖掘来有效支撑业务展开;内容资源的提供上会更加多维化,尤其是三维立体式图像等的广泛应用使虚拟世界现实化,使物理分隔实体实现更加广泛而深刻的互联;服务方式更加积极主动,推送服务较RSS更为成熟,可跟随用户不受时空约束,实时监控也变得更加智能化,需求导向服务更加规范。高效的商业模式的推动下,网络运营商的市场需求定位也将精准而富于前瞻性。Web3.0最大价值就在于能够提供面向市场,提供满足不同需求的过滤器,而每一种需求过滤都可能成为一种赢利的商业模式而延续Web3.0。

网络经济的概念篇(7)

作者简介

谢平,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司司长、湖南分行行长、研究局局长、金融稳定局局长,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央汇金公司总经理。现任中国投资公司副总经理、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常务理事会副主席。邹传伟,北京大学统计学学士、经济学硕士,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副研究员。先后供职于中央汇金公司、中国投资公司,2013年起同时在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行博士后研究。刘海二,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学士,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经济学博士,现供职于广东金融学院。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在2012年4月7日“金融四十人年会”上首次公开提出了“互联网金融”概念。在短短两年中,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中国金融界和IT界最热门的词汇之一,相关创业活动也非常活跃。本书是作者两年来深入研究、思考的结晶,畅想了金融与IT结合的未来图景,将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与读者分享了许多深具洞察力的观点。本书力图规范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理论体系,分析互联网金融目前的六种主要类型——金融互联网化、移动支付与第三方支付、互联网货币、基于大数据的征信和网络贷款、P2P网络贷款、众筹融资,探讨大数据在证券投资和保险精算中的应用,对互联网金融监管提出政策建议。希望本书在互联网金融的研究者、实践者和监管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目录

第一章导论

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概况

本书结构

第二章互联网金融原理

基本框架

支付

信息处理

资源配置

第三章金融互联网化

网络银行和手机银行

网络证券公司

网络保险公司

网络金融交易平台

金融产品的网络销售第一章导论

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概况

本书结构

第二章互联网金融原理

基本框架

支付

信息处理

资源配置

第三章金融互联网化

网络银行和手机银行

网络证券公司

网络保险公司

网络金融交易平台

金融产品的网络销售

第四章移动支付与第三方支付

基本概念与发展概况

基本原理与账户体系

金融商品属性与货币控制

对微信的分析

对余额宝的分析

第五章互联网货币

互联网货币的概念

互联网货币的经济学

比特币

第六章对大数据的一般性讨论

大数据的概念与主要类型

大数据分析的主要任务

大数据分析与计量经济学的比较

第七章基于大数据的征信和网络贷款

基于大数据的征信

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贷款

第八章P2P网络贷款

对Lending Club的分析

P2P网络贷款的经济学

第九章众筹融资

对Kickstarter的分析

众筹融资运作原理与发展概况

众筹融资的经济学

第十章互联网金融监管

互联网金融是否需要监管

互联网金融的功能监管

互联网金融的机构监管

第十一章互联网交换经济

对共享经济的分析

互联网交换经济的原理

互联网交换经济与互联网金融的关系

第十二章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大数据在证券投资中的应用

大数据在保险精算中的应用

后记

网络经济的概念篇(8)

历史的观念:演化以及立异 现代人有1句流行语: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这句话反应了技术变革及其对于社会经济、传统文化以及道德观念的迅猛冲击。如果不能用历史的目光,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这些变化,就很容易由于近视而隐约。无论社会以及经济如何变化,它们都将会1如既往,继续体现并树立在咱们过去经验的基础之上。面对于网络新经济,咱们深信,只有从经济社会的历史演化中,并且运用从这类演化中提炼出来的那些经济学思想,才能够对于新经济形态或者新经济现象做出科学而公道的解释。

马克思在他的巨著《资本论》初版叙言中指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1个自然历史进程。西方现代经济学的开山祖师马歇尔也曾经形象地借用“自然界不能奔腾”这句格言,来表述经济进化是渐进的。没有昨天就没有今天以及明天。人类发展进程中的1切立异,老是不能离开已经有文明提供的基础。只有那些真正推进了经济社会向前发展演进的立异以及变革,才拥有革命的历史的意义。因而,当咱们处在新旧经济时期交壤区,探索如何在网络社会中生存以及发展的时候,不得不抱有这类历史的观念。

210世纪对于社会经济形态演化进行了深刻考察且拥有盛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取得者,美国人性格拉斯·诺思认为,推动经济社会形态演进的两个首要因素是技术立异以及轨制立异,经济社会形态演变进程实际上就是技术变迁以及轨制变迁的进程。网络经济作为1种新经济形态,其实不是单纯的电子技术革新。互联网技术及其对于经济糊口的深入影响,也不是简单的“触网”。必需从社会演化以及经济流动的公道性中追求对于网络经济的全面理解。

经济社会历史演化的启示 人类经济流动的基本内容是人与自然之间产生的物资(广义的物资包含能量与信息)变换流动以及人与人之间产生的利益交流流动。其中,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资瓜葛表现为出产力状态、出产方式和科学技术水平,而人与人之间的瓜葛则表现为产权瓜葛、企业轨制和利益体系。人类的这类2重交流流动使经济社会拥有普遍的2重性:1方面,它拥有自然、物资、科学技术所拥有的1切属性;另外一方面,它又拥有社会、精神、人文人际瓜葛体系所拥有的1切属性。这2重属性,在经济社会演进的每一1个进程中,都是交织在1起相互关联共同产生作用的。

依据人类交流流动以及交流方式的变迁,经济学家把经济社会的历史演进大致划分为几种社会形态,例如自然经济以及商品经济,并前瞻性地描写未来经济的结构以及形态。下表主要从技术基础、出产以及交流的方式,和财产轨制等方面,概括了经济社会的历史演化。

当尝试从自然的历史进程来察看网络经济时,经济社会的演化启迪了咱们正确地提出问题。而提出问题的思路恰是解决问题的方向。这些问题是:

(一)网络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1种新形态,仍是象征着经济社会的根本性变革?

(二)互联网成为新兴产业尤其是电子商务的扩大,是呈现“网络经济”概念的直接缘由,这类经济形态演化的深层缘由又是甚么?

(三)现代市场经济是发达的交流经济,但是不管交流的规模怎么扩展,也没法消化日趋膨胀的产品供给,因而现代经济1直在追求提高市场效力的法子以及手腕。互联网的经济价值是不是正在于此?

(四)进入壁垒是保护立异利益以及延缓投资边际收益降落的有效屏障,如果信息同享技术偏向于解除进入壁垒,那末,网络经济是否增添了整个经济系统的风险?

(五)如果在信息时期以及知识经济中,同等以及机会的独一障碍是资本及其所有权,那末网络经济能给咱们提供某种解决的方案吗?

(六)经济变革的规律是,技术立异老是不断把出产力从传统产业中解放出来,并在改造以及完美传统产业的同时,把整个经济社会推动到1个新的历史阶段。因而新经济的发展既取决于传统产业已经经到达的出产力水平,也取决于新兴产业所包括的经济潜力。从这个观点动身,我国具备进入网络经济的前提吗?

网络经济透视:本色以及特征 工业时期所累积的巨大出产力,正被人类用于建设1个斩新的经济社会。二一世纪的主流是:网络技术、网络通讯、网络市场(电子商务)、网络社区、网络糊口、网络社会、网络世界。

大致从二0世纪七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的GDP愈来愈依赖于以电子数字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流动所创造的经济价值。正象工业革命把九五%的人口从农业中解放出来1样,现在信息革命也把绝大部份从业者从传统制造业中解放出来。风险资本对于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的青睐,指引了经济社会的取向。这说明“网络经济”的概念拥有现实的基础。

信息产业成为现代经济的主导产业毫不是偶然的。信息在经济流动中的意义,是被经济学疏忽的1个首要方面。从信息的角度看,自然经济因为缺少快捷的交通工具以及通讯手腕,人们没法取得外界的信息,因此既没有交流的渴想,也没有交流的前提。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进程看,出产扩张始终遭到市场的限制,而市场又遭到信息的限制。所以1切使信息的搜集、传布以及应用产生革命的流动,都会增进交流的发展。一五世纪末哥伦布新航道的探险以及新大陆的发现,使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北海,因此造就了大不列颠的繁华。而把工业技术的立异成果扩大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恰是交通运输体系以及通讯系统的革命。因而可以确定,互联网所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势必带来交流以及市场——体系的又1次革命。网络经济就是这类革命的结果。

人类在发展中1直在追求彼此之间的沟通以及理解,承载信息的媒介恰是为了这个目的而发明以及产业化的。但是与现代数字信息媒介相比,传统媒介的发展始终没有超出狭隘的产业界线,其商业利用也至关有限。互联网扭转了1切:一.互联网与旧传媒共同组成庞大的信息网络,为交流以及市场流动提供了广阔的信息平台。信息同享的理念以及技术撤除了市场进入障碍,因此把交流流动的规模扩展到史无前例的境地。二.电子数字技术不但是信息技术,它还更新了金融手

网络经济的概念篇(9)

关键词:职业流动;社会资本;时代差异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运用西方的社会资本理论分析我国的职业流动现象,产生了一批理论成果。综观我国学者关于职业流动的社会资本分析,笔者发现,时代的因素或多或少的被忽视了[1]。

一、本研究的主要概念和资料来源

(一)本研究的主要概念

1.社会资本

关于社会资本概念,自从法国学者布迪厄第一次对社会资本概念进行界定以来,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资本概念进行了界定[2]。在本研究中笔者采用林南的社会资本概念,他认为:“社会资本——作为在市场中期望得到回报的社会关系投资——可以定义为在目的性行动中被获取的和/或被动员的、嵌入在社会结构中的资源。”[3]林南把社会资本分为接触的社会资本和动员的社会资本两个方面,接触的社会资本是指个体嵌入于社会网络中的资源,动员的社会资本是指个体在工具性行动中实际使用的社会网络资源。在本研究中,笔者将“接触的社会资本”具体操作化为社会网络规模和网络趋同性。社会网络规模是指构成一个社会网络的成员的数目,社会网络规模越大,表明个人的社会资本越丰富。网络趋同性指的是社会网络的核心人物与其他社会网络成员在某种社会特征方面的类似性,网络趋同性越低,表明个人社会网络成员的组成越广泛,个人社会资本的质量越高。

2.职业流动

所谓职业流动,就是指寻找和变换工作的过程[4]。职业流动分为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笔者将代内流动操作化为是否流动和流动次数两个变量。对于代际流动,主要研究代际流动方向,笔者将代际流动方向分为两种:向上流动和未向上流动。陆学艺认为,我国存在十种职业类型: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业员工、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5]。排在前面的职业类型比排在后面的职业类型的社会经济地位高,在代际流动方向中,笔者以父亲职业为基准,如果个人目前的职业类型排在其父亲的职业类型的前面,就认为是向上流动,否则就是未向上流动。

3.时代类型

近几十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定,以及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我国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此,笔者以这两个时间为分水岭把时代类型分为三种:计划经济时代(1978年以前)、双轨制时代(1979到1992年)和转型时代(1993年到现在)。

(二)资料来源

本研究运用的是广西的调研资料,广西既有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又有经济比较落后的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我国的排名居中,因此比较具有代表性。具体的说本研究运用的资料来源于李文华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广西不同民族职业流动与就业培训政策的比较研究》的数据库[6]。数据库是课题组于2005年7月10日至17日,在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北海市、百色市和河池市等六座城市和三江、融水、恭城、龙胜、都安、环江、罗城等七个县城根据随机抽样与分层(地区、职业)抽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获得的。

二、职业流动中社会资本效用时代差异的实证分析

在本研究中,笔者主要对社会资本在职业流动中的效用做相关分析,由于变量的类别不一样,所以他们之间所取的相关系数是不一样的。定类与定类变量用的是Lambda系数,定类与定距变量用的是Eta系数,定距与定距变量用的是皮尔逊Corr系数。在本研究中,社会网络规模、网络趋同性和职业流动次数属于定距变量,其余的都是定类变量。

(一)职业流动中社会网络规模效用时代差异的实证分析

职业流动中社会网络规模效用的时代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网络规模对职业是否流动效用的时代差异。双轨制时期社会网络规模与职业是否流动的相关系数Eta=0.105,并且显著性水平值小于0.001,表明双轨制时期社会网络规模与职业是否流动呈现正相关,也就是说,个人的社会网络规模越大,职业越趋向于流动。而计划经济时期与转轨时期的社会网络规模与职业是否流动无关,表明其社会网络规模对职业是否流动的影响不大。二是社会网络规模对职业流动次数效用的时代差异。双轨制时期社会网络规模与职业流动次数的相关系数R=0.027,并且显著性水平值为0.000,表明双轨制时期社会网络规模与职业流动次数呈现正相关,也就是说,社会网络规模越大,职业流动次数越多。而计划经济时期与转轨时期的社会网络规模与职业流动次数无关,表明此时的社会网络规模对职业流动次数的影响不大。从上面这两个方面我们可以发现职业流动中社会网络规模的效用存在时代差异。

(二)职业流动中网络趋同性效用时代差异的实证分析

职业流动中网络趋同性效用的时代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网络趋同性对职业是否流动效用的时代差异。转轨制时期网络趋同性与职业是否流动的相关系数Eta=0.050,并且显著性水平值小于0.05,表明转轨制时期网络趋同性与职业是否流动呈现正相关,也就是说,个人社会网络的网络趋同性越低,其职业越趋向于流动。而计划经济时期与双轨时期的网络趋同性与职业是否流动无关,表明其网络趋同性对职业是否流动的影响不大。二是网络趋同性对代际流动方向效用的时代差异。计划经济时期网络趋同性与代际流动方向的相关系数Lambda=0.286,并且显著性水平值小于0.05,表明计划经济时期网络趋同性与代际流动方向呈现正相关,也就是说,个人社会网络的网络趋同性越低,其在代际流动中越趋向向上流动。而双轨制时期与转轨时期的网络趋同性与代际流动方向无关,表明其网络趋同性对代际流动方向的影响不大。以上的实证分析表明:职业流动中网络趋同性的效用存在时代差异。

(三)职业流动中网络依靠效用时代差异的实证分析

在各个时代网络依靠在职业流动中的效用都不明显。但是笔者在研究中发现,计划经济时期人们在职业流动中使用网络依靠的概率是47.9%,双轨制时期人们在职业流动中使用网络依靠的概率是53.1%,转轨时期人们在职业流动中使用网络依靠的概率是57.6%,表明人们在职业流动中使用网络依靠的概率越来越高,由此,笔者认为网络依靠在职业流动中肯定是有效用的。笔者经过进一步的研究,提出网络依靠的关系强度概念,笔者把职业流动中运用了家庭成员及其亲属的人情关系称为强关系,把朋友、同学、同事等人情关系成为弱关系。通过统计分析,笔者发现网络依靠的关系强度在职业流动中的效用存在时代差异,主要表现在网络依靠的关系强度对职业是否流动效用的时代差异上。计划经济时期和双轨制时期网络依靠的关系强度与职业是否流动无关,而转轨时期网络依靠的关系强度与职业是否流动有关,强关系对职业是否流动的作用比较明显,这表明职业流动中网络依靠的效用存在时代差异。

(四)职业流动中网络帮助效用时代差异的实证分析

网络经济的概念篇(10)

一、引言

自从20世纪90年代起,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结构转型、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目前,全球文化创意产业每天创造的产值高达220亿美元,并以5%的平均速度递增;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2011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成为国家支柱产业之一;在政府的支持和政策扶持下,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取得较大的发展,并正在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虽然文化创意产业在世界各国取得较快发展,但也存在概念范围不统一等问题。目前,世界各国关于文化创意产业概念范围的界定仍存在差异;即使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在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范围界定上也存在差异。这导致政府无法掌握各个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水平、并制订针对性的政策,影响其长期发展。本文在对创意产业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对创意产业概念来源、衡量标准和分类方法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以通过的创意产业界定方法。最后,本文还对创意产业的发展战略进行了讨论。

二、创意产业概念的提出

1. 文化产业的提出。文化产业起源于文化产品的商业化生产,始于19世纪、并于20世纪早期在资本主义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的概念由Adorno和Horkheimer于1947年提出,目的是引起社会对艺术商品化的批判性关注。

在20世纪的后50年,文化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其原因包括:(1)社会经济取得快速发展,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2)技术进步使个体休闲时间增加;(3)消费者文化水平提高,对文化产品需求增加;(4)电视等新媒介、新媒体的出现,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硬件基础(Hesmondhalgh, 2002)。到20世纪80年代早期,文化产业的增长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讲,忽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变得不可能”(Hesmondhalgh 和 Pratt,2005)。

虽然文化产业在20世纪后期取得较快发展,但是关于文化产业的概念和范围始终存在争议。Horkheimer和Adorno(2002)认为文化产业主要涉及生产娱乐性产品的行业,包括广播、电影、出版、音乐等,但不包括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博物馆、美术等与艺术相关行业。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2004)认为,文化产业指利用创意、文化知识和知识产权生产具有文化和社会意义的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2.创意产业的提出。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最早由英国文化媒体体育部门于1998年提出。创意产业这一概念提出的原因包括:(1)政治原因。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英国政府为扭转在世界竞争中的不利地位,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但收效甚微;1997年英国大选后,布莱尔政府为树立新的政治形象,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2)经济原因。创意产业概念的提出,进一步强调文化产品、休闲、娱乐等创意活动对经济的贡献,有利于推动以知识产权开发为基础的新兴行业发展(Hesmondhalgh 和 Pratt,2005;Galloway 和 Dunlop,2007;Foord,2008)。

根据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门的定义,创意产业指依靠个人创意、技术和天赋,从事知识产品的生产和开发,并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岗位潜力的行业(DCMS,1998)。此后,该定义被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但在具体产业范围上又存在差异。

3. 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的区别。关于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的区别,学术界仍存在争议。Cunningham(2004)认为两者兴起的时间存在差异:文化产业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是早期技术进步的产物;创意产业兴起于21世纪初,是技术变革的产物。而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04)认为文两者的范围存在差异:文化产业是从当时场景中产生创意内容的行业,而创意产业则是从版权和创意内容分销中产生价值的行业。

虽然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仍存在上述争议。但多数学者认为,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采用创意产业这一概念的原因在于:(1)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创意在经济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2)从实践角度看,把文化产业归入创意产业的范围是多数国家的惯例(Galloway 和 Dunlop, 2007;Foord,2008)。

三、创意产业衡量标准

尽管在过去20年,创意产业引起学术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关于创意产业和创意产品的衡量标准仍不清楚(O’Connor,1999)。Galloway和Dunlop(2007)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创意产业和创意产品的五个衡量标准:(1)创意性,指创意产业常被描述为以创意为基础的行业,创意是其关键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创意产业的标准之一;(2)知识产权,这是创意产业的组织原则,也是定义创意产业的基础,允许产权拥有人对产品行使经济权和道德权;(3)象征意义,指创意产业在某种程度上是象征意义的产生与传播,是创意产业的重要特征之一;(4)象征价值,指创意产业具有传播新概念、新思想和新方法的特点,是创意产品的重要特征之一;(5)生产方式,指创意产品具有独特性特征,定制化程度较高且无法进行大规模标准化生产。

四、创意产业分类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发现,目前对于创意产业分类主要有两种方法:传统行业分类法和社会网络分类法。行业分类法出现得比较早,目前为许多国家所采用;社会网络分类法由Potts等人(2008)提出,以复杂社会网络市场为基础定义创意产业,目前在实践中应用还比较少。

1. 传统行业分类法。传统产业分类是以国际行业分类体系为标准,以生产方式和产出为基础对经济活动进行分类,主要关注该行业生产什么以及如何生产等问题(Potts、Cunningham、Hartley、和 Ormerod,2008;Foord,2008),如英国DCMS在国际行业分类体系指导下,以创意输入和知识产权产出两个方面为标准对创意产业进行分类。

传统产业分类法受到了一些学者的批评和质疑,认为该种分类方法存在分类过宽、过窄和分类标准不统一等方面的问题(Roodhouse,2001;Florida,2002;Garnham,2005;Hartley,2005)。尽管如此,该种分类法仍然被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采用,如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香港、台湾、上海等。

Throsby(2008)在总结现有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意产业同心圆模型。该模型认为创意产品和创意服务的价值包括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两个方面,而文化价值是创意产业与其它产业的最大区别。评估一个行业是否属于创意产业,主要是通过评估该产业中文化创意所占的比重。因此,处于创意产业核心地位的是那些产出中文化创意所占比重最高的产业;在从核心向扩展的过程中,文化创意在产出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下降。根据这一标准,Throsby(2008)将创意产业分为四个层次,从核心到依次为核心创意产业(如文学创作、音乐创作等)、次核心创意产业(如电影创作、摄影艺术)、广义创意产业(电视广播、电脑游戏等)和相关产业(如广告、建筑、设计等)。

2. 社会网络分类法。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许多学者认为,传统的创意产业定义已经不能与目前经济环境相适应,原因包括:(1)标准的行业分类体系产生于半个世纪以前,当时以生产制造为导向,而当前则以服务为导向;(2)从组织形式看,传统行业分类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而当前经济形态主要由经纪人、价格、商品、公司等微观经济结构构成;(3)消费者选择行为不再由传统需求理论中所描述的动机决定,而是由复杂社会网络体系中其他人的选择行为决定(Potts等人,2008)。

在此基础上,Potts等人(2008)提出,创意产业是由一系列采用新观点在社会网络中进行生产和消费的组织所构成的产业。该定义不再从个人创意出发,而是关注复杂社会市场网络体系背景中的个人行为。因此,创意产业是由生产具有新颖使用价值的商品和服务的组织构成的集合,在这些货物和服务中,消费者的选择原则并没有建立起来。从该角度看,创意产业可以被定义为社会生产和消费中由新原则支配的产业。

在此定义下,创意产业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该产业经济活动是否涉及社会网络的创建和维护;(2)该产业经济活动的价值是否产生于社会网络中,并通过网络规制的选择、生产和消费产生。根据此种分类标准,农业、采矿、选矿等价格和市场已经稳定的制造业,及并非由社会网络决定的职业技能行业(如教师、护士、博物馆、古典艺术、演出等)均不属于创意产业。

社会网络分类法虽然提出比较晚,但是对于创意产业分类体系建立和产业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表现在:(1)社会网络分类法从网络结构入手,以社会网络分类为基础,能够更好地跟踪和分析一般经济体系中所包含的创意产业,为进一步制定发展创意产业分类方法提供原则和理论依据;(2)社会网络分类法将网络、复杂性和进化三个概念相结合进行分析,这与以往的单一分析方法存在本质区别;(3)在传统定义下,政府政策以支持补偿为主,而在社会网络定义下,政府通过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4)社会网络定义法通过分析技术进步对社会网络的影响来评估其对创意产业的推动作用;(5)该定义有利于通过对创意产业中市场、机构和相关企业的详细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创意产业对出口、社会就业等方面的影响作用(Potts等人,2008;Foord,2008)。

五、研究结论及其对创意产业发展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创意产业概念来源、衡量标准和分类方法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适用时间和范围不同;(2)创意产业和创意产品可以通过创意性、知识产权、象征意义、象征价值和生产方式等五个方面进行衡量;(3)创意产业的分类包括行业分类法和社会网络分类法两种,前者简易于操作但分类标准不统一,后者分类准确,但不易于操作。本文的研究对于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 政府应该从宏观上为创意产业制定统一的分类标准,这是国家对创意产业进行管理扶持的基础。传统的分类标准不统一和分类混乱,造成各个地区在创意产业的统计上也存在较大差异,使政府无法准确全面地了解其实际发展情况,并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方针。同时,分类标准的混乱,还容易造成政府无法从整体上对创意产业的发展进行规划,以至于出现不同地区重复发展和资源浪费的局面。

2. 企业应该把握创意产品的本质特征,着力提高其创意性、象征性和象征价值,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创意产品。目前国内发展的现实情况是,很多创意产品的附件值较低,缺乏创意性和象征性,而仅仅是与创意相关的产品。为了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和创意产品价值的提高,企业必须着力提高创意产品的创意性和象征性,打造其核心竞争力。

3. 在对创意产业概念范围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政府可以对整体创意产业进行划分,统筹规划,确定发展的优先顺序。政府首先应全力支持具有高创意性和高象征性的创意产业,其次是对其周边相关产业的支持,并逐步构建形成多层次、有梯度的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Hearn, G., S. Cunningham and D. Ordo?ez, Commercialism of Knowledge in Universities: The Case of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Prometheus, 2004. 22(2): p. 189-200.

上一篇: 酸枣的管理 下一篇: 内账会计实操技能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