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文化的民族性汇总十篇

时间:2023-11-15 10:04:13

设计文化的民族性

设计文化的民族性篇(1)

关键词:民族服装 服装设计 文化性 审美性

Key words:National dress dress designing cultural property esthetic

【中图分类号】J9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5-0153-01

民族服装美感本身是无形的、抽象的概念,只有将其转化成具体形态才能被人们所认同或感知。而且情感的视觉化、形象化表述只能依附于具体的形态。造型不是创作的最终目的,而是揭示艺术基本主题的手段”。

民族服装语言的造型传达是多层面的复合结构,可概括为内在本质和外在表象两大范畴。外在表象是根据民族传统理念、民族习俗、民族事象等选择的恰当艺术组成方式、造型元素,如廓型、色彩、装饰、材质等,为揭示民族服装主题本质服务,是看得见、摸得着、真实的客观具体存在,是依附载体体现出来的具体形象和形式特征。而内在本质的表达则通过外在表象发生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其内在性格、精神、本质通过色彩及纹样等外在造型形式的反映;传达物化于其中的人的思想情感、精神追求、审美观念、文化传统等,则是将造型语言形式化、人格化,形、意交融于一体,抒发人的情感,展现实用功能和审美意念的和谐统一,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更高层次的需求。

民族服装展示的不仅仅是形体语言,而且通过形体语言,延伸了审美心理空间和审美心理感应,传达出形体所隐藏的情感语汇,将有限的形体物理空间转换成了无限的心理想象空间。换言之,外在表象因素的表情也起着重要作用,正确地把握其形体的性格特征,有利于更准确更恰当地传达视觉信息,从而减少与观众沟通的障碍,更好地进行情感交流。

民族服装与整个民间文化、民族文化的心理结构、民族审美、民族风格、生活习俗甚至民族的经济、历史和地理环境等,都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民族服装的这些品格,均可通过一定的服装造型设计及服装图案设计呈现出来,通过特定的民族服装形体语言和形式特征,使人们体味出它的舒适、美观和其中所隐喻的民族传统文化意蕴和民族审美习惯,领略它的装饰美以及朴素纯真的艺术品格。

如我国广大农村的许多地方至今仍可见到小孩穿的“虎头鞋”,其造型稚拙、憨厚、质朴,弥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传统的装饰风格,它以情感为纽带,以事物固有性格特征为核心,通过特定的极度夸张的外形特征,张扬事物的真、善、美,舍弃老虎的威猛凶暴,以猫温柔可爱的品格取而代之,没有了“沉重、恐怖、神秘和紧张,而是生机、活泼、纯朴、天真,是一派生机勃勃,健康成长的童年气派”。在这里,老虎的形象被作为寄托情感的言情物,假借老虎的某些品格,倾吐内心的情感,希望自己的孩子虎头虎脑、无病无灾、健康快乐成长,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美好祝愿和护生的民俗心态。不仅如此,细心的母亲还常在老虎尾部加上了上翘的虎尾巴,方便孩子提鞋,这又将实用功能与装饰功能有机完美地融合于一体。

我国北方民族喜欢在嫁妆的鞋垫、肚兜上刺绣鸳鸯戏水、喜鹊登梅、凤穿牡丹、富贵白头、并蒂莲、连理枝、蝶恋花及双鱼等民俗图案,以隐喻的形式,将相亲相爱、永结同心、白头到老的纯真爱情注入到形象化的视觉语言之中,反映了朴素纯洁的民俗婚姻观,同时,赋予纹样造型以生命的律动,表现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勃勃生机。而方胜、如意纹、盘长等造型符号和纹样,则反映广大劳动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和真诚期盼,表达朴素纯真的审美情趣。

色彩是民族服装视觉情感语义传达的另一个重要元素。民族服装色彩语义的传达依附于展示媒体,通过视觉被人们认知,不同的色彩其色彩性格不同,作用于人的视觉产生的心理反应和视觉效果也不尽相同,因而具有了冷热、轻重、强弱、刚柔等色彩情调,既可表达安全感、飘逸感、扩张感、沉稳感、兴奋感或沉痛感等情感效应,也可表达纯洁、神圣、热情、吉祥、喜气、神秘、高贵、优美等抽象性的寓意。民族服装色彩多运用鲜艳亮丽的饱和色,以色块的并置使色彩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视觉美感,明亮、鲜艳、热烈、奔放,显示出鲜明的色彩对比效果。

民族服装的图案色彩经营,完全脱离了事物原始图像的固有特征,自然界中的红花绿叶,在民族服装图案中已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转变成为纯粹的色彩情感信息符号,一切为表现审美情感服务,“画画儿无正经,好看就中”,民间艺人们正是依据这一原则随心所欲地驾驭色彩,以满足人们的情感欲望。

我国民族服装的视觉情感语汇极其丰富,对它的研究探索,都应立足于本土文化,在注重研究表象外在形态的同时,更应深入内在的深层结构,洞察民族服装深层文化心理结构、民族服装造型的现代意义、民族服装文化的历史源流,以及远古太极阴阳哲学的宇宙观、民族习惯、民族传统等对民族服装文化的深远影响。在此基础上潜心研究民族服装文化的视觉情感语义传达,捕捉民族服装情感语言的独特表达方式,以及通过其造型、色彩、材料等呈现出来的浓烈、粗犷、直白、简朴、纯真等特有的性格,多视点、多视向反映潜在的情感意蕴,阐述中国民族服装文化体系的博大精深和真挚情意。

设计文化的民族性篇(2)

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马林洛夫斯基说过:“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一切生物的需要己转化为文化的需要;现代设计正是一门以文化为本位,以生活为基础,以现代为导向的设计学科。”因此我们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应把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来对待,在现代社会中,设计理论的研究已不仅是一门学科的深入剖析,而应是多种学科交叉的统观。把设计活动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也就不仅是简单的物质功能的满足和精神需求能一言蔽之的,其中的内涵是现代设计师们所必须探究的,一件成功的设计作品必然鲜明的反映其本民族的文化特征。

一、设计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设计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在文化的参与和制约下展开和完成并体现出当时文化的风貌。不同的民族文化有着不同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心理结构或者说是文化心理逻辑,反映出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它们在工业产品、建筑、服饰、环境建设等设计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纵观设计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任何时代的设计都是与当地的民族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如鲍列夫在《美学》中所说:“艺术设计的过程需要重新组合客体,甚至有可能从各个方面借助组合的客体。正是在文化中,人们按照全人类的经验加工着有关存在的一切印象。”

民族传统文化对设计的影响主要有以下表现:民族传统影响设计原则;民族传统影响设计师和受众的思维方式;民族传统影响设计的形式体系;民族传统影响设计的评价标准。设计无时无处不受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尽管有些现代设计师,尤其是那些具有前卫意识的设计师,时时声称要抛弃传统,认为自己的作品是“无传统”的,但实际情况不可能如此。设计从来就不是可以恣意妄为的纯个人行为。从材料、工具、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显性传统到对设计认识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审美观点等隐性传统,都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设计师。德卢西奥·迈耶对此的评价是极为确切的:“现代的艺术家和设计师无法完全使自己脱离习俗。他不能仅因决定脱离习俗而突然声称为新史前派。”日本的现代设计在不长时间里发展到较高水平,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很多的日本设计师自觉地将日本的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设计理念之中。日本设计界对此评价说:“对这种机械时代,信息化社会的设计来说,也必须从与人类密切相关的效用方面来考虑传统物品所具有的‘优良质地’和温情。在人类创造、人类使用,应该给人以方便和利益的设计中,需要有效地利用日本人的传统,使其继续保持生命力。” 中国的设计界也应该重视传统继承的问题。举例来说,国人欣赏具有“高雅”、“雅致”格调的物品,实际上是受传统老庄美学宣传的“恬静淡泊”的美的影响。那么设计师在处理这一类格调的设计时,必然须遵循老庄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创作之道,否则是不可能让受众感觉到相应的审美意象的。这种“美”与“美”的创作之道的对应法则,正是从我国数千年的传统民族文化中提炼出来的。因此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有所了解,对中国的传统审美观有所认识,对设计师而言是相当必要的。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整体意识、生态意识、人文导向、雅俗观、多元论倾向等等,都对现代的设计有着很好的启示作用。 继承并发展一切优秀的文化传统,是设计创新的前提。而脱出美学传统的物化表现,将美学传统的精神注入到设计师的头脑里并与其现代意识相结合,这本身就是一种设计理念的创新。

二、成熟的设计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

设计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因为全世界的文化不是来自于同一源头,所以必然就存在民族性的问题。世界上每一个民族,由于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形成了与其他民族不问的语言、习惯、道德、思维、价值和审美观念,因而也就必然形成与众不同的民族文化。设计文化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设计文化结构的观念层面上,它反映了整个民族的心理共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化观念,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在自己的设计活动和产品中。由于设计成形于设计的意识观念、是设计意识的物化、是民族设计意识的派生、是在人们设计观念指导下的活动方式和实践成果,因此每一个设计都拉上了不同的民族色彩,打上了民族性的烙印。设计需要创造。如果没有创造,整个世界将是同一个模样,但创造是有基础的,不同的地区有其地域环境、气候条件、经济情况、人文思想、民族习惯等等差异。表现在设计方面,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法兰西民族,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良好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法兰西民族追求美妙而浪漫的生活习惯,时尚成了这个迷人国度奉行的生活准则。时装、香水这些体现浪漫、时尚的载体成了这个民族的代名词,洛可可风的延存与装饰艺术运动的渲染形成了一种华丽、经典的法国浪漫风格;德意志民族则不同,气候干燥、多山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严谨的德国人。因而,德国的设计体现出了严谨、重视实效、重视功能和品质,就连较为倾向艺术性的平面设计在这里也自由不起来。包豪斯就是其代表,乌尔姆设计学院提出的设计就是科学技术,从而形成了重功能、重技术,缺乏艺术感的德国风格;美利坚民族是各个民族的大融合,在渴望自由的环境下造就了设计的幽默感与随意性。短暂的历史,自由的人性,使美国设计更具轻松、乐观的色彩;丹麦是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一个小国,国土面积4万3千平方公里,人口500余万。但在国际设计界,丹麦却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国家,在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及相关的家具、灯具等设计领域独树一帜,创造出了为世人称道的简洁、温馨、自然而富于人情味的人居环境;古代日本是自然崇拜。其传统文化借鉴了包括佛教、汉字书写体系和中国唐朝的艺术和建筑。日本的艺术既可能简朴,也可能繁复,既有楚楚动人抽象的一面,又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做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从日本的设计作品中似乎看到了一种静、虚、空灵的境界,更深深地感受到一种东方式的抽象。这些无不诞生于他们的民族文化观念中。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人与人,人与物之间讲求和谐共处,因此在自我实现的要求上表现得深沉含蓄又强烈突出,反映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内容。总之每个民族都有自我实现的愿望和追求,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包括产品设计来表现自己的民族特色,借助有形的实体表达本民族的民族性,寻求民族认同感。

三、民族文化性是现代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社会文明的不断提高,使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了设计的民族化问题,设计必须融入当地的文化中去才可能得到持续性的发展,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处于东亚文化核心地位的国度里,更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设计的民族化并不是对传统中国文化的肤浅理解,不是“形”的简单套用和照搬,而是要将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即“神” 融入进去。香港的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的成功,就是因为他懂得如何将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如中国水墨文化、儒家文化的精髓融入到设计中。儒家的审美标准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和”,“和”体现包容性,包容性必然衍生多样性。把“和”的观念应用于造物工艺,就体现在形式与功能的协调结合与造型的多样性之上。古代工艺产品讲究和谐,讲究节制,过分强调设计中的某一方面,必然会导致“失和”。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古代艺术家的造型审美趣味很少指向“五色”、“五音”、“五味”等炫人耳目之物,而更多指向“朴素”、“平淡”一类对象的根本原因所在。具体表现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就是“尚清”的审美追求。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中国古代审美要求“内敛”,正是美善统一的自觉要求。“和”还体现在“天人合一”,表现在造物设计上就是体现“形式表达情感”的设计理念,对消费者来说购买的不仅仅是产品的使用功能,他们更需要通过让人赏心悦目的方式购买包含在产品中的人文价值、精神关怀和自我意识。设计是一种把人们的思想赋予形态的工作,设计就是将所有的人造物赋予美好的形态并附加相应的使用价值,优秀的设计是真善美的融合。现代设计从过去对功能的满足进一步上升到了对人的精神关怀,在设计中融入文化,增加产品的文化附加值,使一件产品能充分体现其本民族的特色,是现代设计师的责任所在。

四、结语

现代设计不应只是把文化当作提高自身身价的装饰,不应该仅仅满足于从传统中套用文化符号,敷衍地“借鉴”传统,而应该站在更高的地方,从文化现象中体会到当时的创造者对世界、对自己的理解。从中汲取前人具体创作背后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努力去领悟前人在创造中所体现出的民族文化精神。在我们的创作中将自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充分融入到设计中,体现我们创造的真正价值。 随着我们民族文化的不断积累和沉淀,深深蕴涵这些文化的设计思想与作品一定会被人们传承并且不断地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设计文化的民族性篇(3)

一 包装设计的基本概念

所谓包装就是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的同时能够使美化商品,提高商品的商业价值,以达到获取更多的利润的商业目的。而包装设计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保护商品,其次是美化商品和传达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对现代消费来讲。后两种功能已经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包装设计是人类精神活动现象,是协调人类与 自然 、人与人及与社会关系的媒介。它离不开其特定的文化,一种特定的文化又往往体现在设计作品的创意之中。而现代包装设计,新材料、新技术、新思想,更为设计师打开了创作思路,让设计者能更自由的发挥设计的才能。因此,能在现代包装中体现文化性和地域性,并有强烈的风格和民族文化特点,这样才能达到具有一定水准的、有深度的包装设计水平。

二 包装设计中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包装设计领域里,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应当充分张扬自己的民族特色。在现代商品包装设计中,除了吸收国外的先进设计理念与 科学 技术外,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 艺术 风格同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民族文化对于现代包装设计的影响

包装设计文化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包装设计文化观念上,它反映了整个民族的心理共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环境造成的不同的文化观念,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在自己的设计活动和产品中,从而影响着设计的创意与风格。我国是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历史的沉淀留给我们丰富的艺术资源,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创造出自己民族特色的包装设计。将

三 民族文化在 现代 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一)造型语言

设计文化的民族性篇(4)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174-01

一、设计文化的民族性内涵

世界上每个民族,由于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必须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习惯、道德、思维、价值和审美观念,因而形成民族特有的文化。设计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设计文化的观念层面上,它能直接反映整个民族的心理共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环境造成不同的文化观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他们的设计风格特征。

二、设计文化的民族性与工业设计的内在联系

工业设计作为一种文化显示,使各个国家的设计都凝聚着属于自身民族的文化传统,同时又贯穿着属于时代的文化风貌,形成一种融合型的文化潮流。工业设计中强调体现产品的设计观念,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时期背景下的设计师在感性设计过程中都具有先人为主的文化观念,民族文化精神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感性认知和思考的标准,这一因素虽然是潜在的,但却具有深远的影响力。一个产品如果脱离了传统,失去了民族性,那么不仅使本民族的消费者失去认同感,也会在全球化经济和文化进程中失去了民族身份与民族特色。

三、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

纵观世界上工业设计发展较快的国家,他们的设计水平不仅发达,设计风格更是各具特色,即所谓的设计文化民族性特征。在德国的设计文化中,科学性、逻辑性和严谨、理性的元素与特征渗透在产品设计的各个方面;日本设计更是将民族性、本土文化性与现代设计的结合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风格清雅自然的手工艺产品无不流露出浓厚而又神秘的东方情调;美国是个世界性的大舞台,幽默感与随意性便成了渴望自由的美利坚民族的设计特性,从而使美国设计更轻松、乐观;北欧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由此衍生的设计文化十分讲究采用天然的设计材料,其中以丹麦,芬兰,挪威,瑞典,冰岛五国的设计最具代表性,被称为著名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

我国的工业设计起步较晚,时间较短,发展缓慢,目前还处于相对薄弱的阶段。近几年来,我国工业设计发展速度加快,产品和产量开始增长,已进入世界工业产品制造大国的行列。然而,在向世界发达国家学习和追赶的同时,我国的工业设计人员,又往往陷入一些误区。在造型上,全盘模仿先进国家的产品设计,但是只知其表不知其里,结果质量和功能都相差甚远;许多工业产品设计就是靠“一仿二改三创造”来制作“新产品”的。在这些产品设计中,多流露出欧美设计的痕迹或日本设计的风格,唯独看不到我们本民族文化的踪迹,这种设计上表现出来的苍白,使我们的工业设计在市场竞争中显得软弱无力。

四、从本土内涵出发,与世界对话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积淀深厚、独具风采,并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历史的迁移中延伸。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的绘画、雕刻、书法、诗歌等文化以及古代哲人思想、见地,都能给我们以启示、给我们以感召,令我们得以传承与发扬,从而使我们的工业设计具有民族特质。当然,传承不是对传统文化的肤浅理解,也不是对旧事物简单的重新装配和组合,更不是用民族性来代替世界性。而是要将传统的文化、设计话语、审美特征的精髓自觉地融入到现代设计理念之中,有意识地挖掘民族文化的精髓。

设计人应当唤回对文化差异与文化特色的敏感。要表现本土化风格,即民族特色,这并不是将中国传统的文化符号简单地堆砌、罗列,也不是让设计人员当复印机,将古人的东西再拷贝一遍。关键在于寻找文化的对话,不应只是泛情式地域主义,不是在表面上断取传统语义,粘贴在完全不关联的空间壳子上。也不应是放大传统的装饰意向,来宣称本土。面对外来风格的不断入侵,必须要走出外表的模仿,寻找从本土内涵出发的世界化对话,以自身文化的个性与需求去寻找世界化,使本土设计文化与全球设计文化相协调。

综上所述,设计要走向世界,要与国际接轨,必须建立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没有设计的民族性就没有设计的世界性。步入新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中国的工业设计界应努力找准自己的方位,设计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与设计水平,深刻地理解和继承中国文化的精髓,把握中国消费者的审美趋向和情感归宿,并与国际设计接轨,吸收其它文明的精髓,创造性地提升中国产品的文化内涵。我们应该坚信,我们在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里也能找到自己的民族自信心,我们也会开拓并打造出一片具有中国特质的,与世界现代设计相媲美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高瞩.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工业设计审美传承研究[N].常州工学院学报,2009-02(27).

设计文化的民族性篇(5)

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中有着很多优秀的成分,值得我们去传承与发扬。民族性文化元素在动画设计中的应用,不但能够丰富动画作品的文化内涵,还能够有效的提升动画设计的创造性与内容的趣味性。另外,动画的受众是以儿童为主体,加强动画设计与民族性文化元素的结合,对于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代代传承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我国动画设计与制作的发展

我国的动画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是动画领域中一支重要的流派,在世界动画舞台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曾获得无数个奖项和荣誉,可谓是东方动画艺术中的瑰宝。从20世纪20年代初到80年代中叶,我国的动画事业蓬勃发展、生机盎然、百花齐放,动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画面完美、内容深刻。在这一时期我国的动画领域相继出现了一系列优秀的动画作品,如水墨风格的《小蝌蚪找妈妈》、《牧笛》、《骄傲的将军》等,皮影风格动画《人参娃娃》、《铁扇公主》、《猪八戒吃西瓜》等,木偶风格动画《神笔马良》、《火焰山》、《半夜鸡叫》等,这些动画作品充分的体现了我国民族文化的特色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点,是我国动画发展历史中的宝贵财富,这一时期的动画作品也因其突出的中国特色被誉为动画界的“中国学派”。

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的动画发展呈现出十分缓慢的态势,动画产业也开始落后于国际上其他动画生产大国。在这一阶段我国的动画产业面临着各种严峻的问题,动画人才的严重短缺、动画内容的局限性、动画产业链的不完整、知识产权意识薄弱以及先进技术的引进与应用研究的滞后,这些因素极大限制了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速度。而与中国相比,欧美以及日本则在这一时期通过对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开发与有效应用,开始了动画产业的高速发展阶段,动画设计制作技术不断创新,产业化与市场化模式逐渐形成,动画制作水平快速提高,并超越世界其他国家,迅速占领了世界动画市场的有利空间,同时将本国的民族文化与意识形态通过动画,传播到世界各地。

2 民族性文化元素在动画设计中的应用的重要性

在我国早期的动画作品,民族性文化元素的应用十分普遍,以我国第一部动画作品《大闹天宫》为例,这部基于文学名著《西游记》制作的动画作品从题材到内容都体现着浓浓的中国文化特色,也是我国早期动画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而随后出现的大量动画作品从风格到题材上也都大量的借鉴了民族文化中的优秀内容,尤其是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如皮影戏、水墨画、木偶戏、剪纸艺术等,这些都是在我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中逐渐孕育的文化艺术瑰宝,为我国的动画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动画产业的革命,现代动画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国内外动画领域的交流也不断加强,动画的设计不断向多元化发展。近年来国外生产的许多优秀动画作品中都增加了中国元素的融入,如功夫熊猫系列作品、花木兰系列作品等,动画上映之后的市场反响证明,这些动画作品在设计中对中国文化元素的挖掘与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也收获了客观的票房收益,也因此近年来国外生产的中国风动画不断增加,国外动画制作公司也更加注重对神秘的东方元素的开发。新时期动画领域的变革对我国的动画产业来说既是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暗藏着巨大的机遇。民族性文化元素在我国动画设计中的应用的加强,是我国动画产业发展的一大契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通过各国动画及影视作品的借鉴在世界范围内被有效的传播,这也很好的证明了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能够被世界不同国家的人们所认可。对于我国的动画制作人而言,抓住这个发展的机遇,努力加强动画设计与民族性文化元素的开发与结合,将会为我国的动画生产带来新的动力。

此外,从民族文化自身特点来看,民族文化也是一种大众的文化,它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部分中,在人们的思想与意识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因此民族文化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是能够很容易得到普遍认同。在动画设计中如果能够有效地运用民族性文化元素,将更容易抓住人们的心理,提高人们的心理认同感,更好的与受众产生意识上的共鸣,进而更加有力的促进动画产业在本土市场的发展,提升本土动画的竞争力。同样,在针对国外市场的动画设计中,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适当的借鉴目标国家或区域的民族文化元素,也能够更好的提高国外受众对动画作品的接受程度,加强我国动画作品的对外输出能力。

3 加强我国动画设计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

1.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发挥本土优势,加强本土动画作品的文化底蕴。从国外动画制作公司对中国元素的挖掘与应用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的强大魅力始终存在,并且能够吸引世界的关注,在面对国际动画生产大国带来的冲击同时,我们也要了解自身在动画设计与民族文化元素应用中的本土优势,发挥我们对民族文化理解深度的优势,深入挖掘我国文化元素的内涵,开发更加新颖的动画表现形式,并加强我国民族文化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融会贯通,才能为我国动画产业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动画设计中民族性文化元素的应用不应该浮于表面,只在形式上进行引用无法发挥出民族性文化元素的真正价值,只有通过深入的挖掘,加深对民族文化深层内涵的理解,并通过表达形式的创新,使本土动画作品对民族文化元素的运用具有超越国外动画作品的深度,通过深厚的文化底蕴,突出自身的优势,才能更好的提升我国动画设计的创新能力,促进动画产业的发展。

2.对民族性文化元素进行灵活的创新加工,以满足受众的审美眼光与文化需求。动画设计中民族性文化元素的应用不等于将民族文化原封不动的搬到动画设计中来,民族的也可以是创新的,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还要进行合理的加工,以更加适应现代人的审美眼光与文化需求,一味守旧的文化难以得到长久的传承与有效的发展。民族性文化元素在动画设计中的应用,也要依靠不断的创新来推进动画产业的发展,动画的发展要与时俱进,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审美特点,动画的设计要以当前时代的受众心理特点与时代整体社会文化特征为出发点,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改变自己的设计理念与审美眼光,对于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也要依据时展的特征不断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让民族性文化元素,真正发挥出作用,推动动画设计的创新与发展。

3.加强国内外动画设计与制作技术的交流,提高民族动画作品与国际接轨的能力。欧、美、日等动画大国,在动画的制作技术与设计理念上有很多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其动画设计中的成功经验,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提升自身动画设计创新的能力,我国应该努力提高动画制作的技术,并不断完善动画设计的理念与思路,在努力提升动画设计创新能力的同时,将我国的动画作品中的文化内涵,通过多种渠道展示在世界观众面前,让世界更了解中国,也更加认同中国文化,让我国动画作品与国际接轨,也让民族文化真正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设计文化的民族性篇(6)

0 引言

民族性文化元素一直以来为艺术创作领域所关注。在文化意识全球化的今天,如何把民族性文化元素与动画设计相结合,以东方特有的动画艺术引领世界动画,展现我国民族文化影响力,逐渐成为动画设计民族化探讨的新课题。文章以动画设计中的民族性符号元素―水墨动画为例,探讨了这类动画创作设计中的艺术表现形式及其内涵动画设计中的民族性文化元素有利于动画设计的发展,增强其竞争力;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和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民族自豪感。

1 我国动画设计发展现状分析

在动画的制作方面,我国的制作水平占据了主导地位。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动画事业也在逐步完善,利用动画展现了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文化,丰富了动画题材的同时,也使动画中的人物更加鲜明,故事情节也更加婉转曲折。在我国,将动画制作得十分精良的一对比较著名的人物,当属万氏兄弟了,他们开创了我国动画事业的先河。比较经典的有人画合演的《大闹画室》。也正是他们的大胆尝试,为我国的动画事业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同时,在我国动画的发展史上,也出现了多部比较经典的动漫作品,比如《三个和尚》《猴子捞月》等。

将中国的经典历史故事作为动漫的设计雏形,用生动的动态图画来展现我国的民族文化,这是一种全新的宣传形式,也让我国的民族精神更加的具体化、形象化。由于国家的不重视与人们的认识不足等原因,我国的动画市场设计人才逐渐短缺,相关的动画设计作品和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了人们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我国的动画发展也因此走向了低估。还有,大批量的日本动画和欧美动画一举进入我国的动画市场,对我国的动画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日本向来以专注动画事业为主,他们不惜花费巨资投入到动画的制作当中,也要让自己本国的动画具有高清晰度和完整的动画情节。画面感超强、动画技术先进一直是日本动漫的特点。而欧美动画也采用比较夸张的制作方式,例如吸引更多的儿童去观看,这对我国的动画发展非常不利。我国虽然力图挽回这个落后的局面,但是由于没有优秀的制作团队和动画内容设计团队,所以,我国的动画虽是面向低龄儿童的,但是获得的收视率依然止步不前。

我国既想要快速回归动漫市场,却又无奈制作内容的空洞。脱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现在的中国动画质量越来越难以得到保障。动画作品虽然很多,但就观看的人员数量来看,真的很让人失望。随着中国不断引入日本与欧美的动画,我国的动画市场已失去了大半,更多的掺杂了他国文化历史的动漫,让中国的动画事业走向了衰落。想要让中国的动画事业快速崛起,动漫设计者要敢于突破固有思想的局限性,善于融入现代科学元素,将动画的制作和题材的选取作为动画重点,将中国的历史文化完美地融入动画的制作当中,才能保证中国的动画事业不被其他国家超越。积极探索前人设计动漫时的初衷,将比较辉煌且具有代表性的动漫充分解读,找到中国动画的发展方向,分析中国动画想要表达的思想,思考中国的动画在未来所起到的作用等。

2 动画设计中民族文化元素应用策略分析

想要保证动画的持续稳定发展,就要懂得发现并解决问题:目前的问题是我国没有一套完整的动画制作理论,不明白动画的制作到底是为了娱乐,还是想要通过动画宣讲一些道理。中国的设计团队要及时更正制作理念,充分学习国外较为先进的技术,虚心接受外来动画的成熟经验,并试图开辟一条属于中国原创动画的前进道路。我们坚信,中国的动画会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奋起直追,迅速赶超日美的动画企业,达到国际化领先的动画制作水平。

近几年比较热播的当属《喜洋洋灰太狼》了,这种单纯的循环式故事情节,在娱乐孩子消磨时间的同时,吸引的只是儿童和家长。而在同等情况下的迪斯尼动画方面,喜欢的人群除了孩子和家长以外,一些年轻人甚至是老年观众也加入到队伍中来,这对中国的动画行业敲响了警钟。我国的动画制作方面需要马上改变策略,将动画吸引的人群从儿童发展到各个年龄阶层。

2.1 挖掘中国民族文化精神,提高动画文化底蕴

我国的动画想要持续稳定的发展,还是需要融入具有典型民族性的色彩元素,以民族发展作为出发点,将具有文化积淀的中国风与现代动画设计相结合,并利用先进的动画制作技术和传播技术,推动我国动画事业的发展。比如,我们可以融入现在的3D技术与民族特色相结合,完成动画制作设计上的突破与创新。比较成功的作品,如《桃花源记》,这部作品是由唤醒数码动画设计公司所设计,其中融入了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古老艺术,并将皮影文化和剪纸艺术融合进来,保证符合现代人观赏口味的同时,制作出画面精良、情节生动、动感十足的动画作品,而其中还添加了中国写意色彩的水墨动画形式,为观众营造出一种世外桃源的感受,从而让人们对鸟语花香的世界产生无限的遐想。

2.2 引进欧美先进技术,吸收日本动画设计理念

中国的动画想要发展,要积极学习日美的先进制作水平,不要认为动画只是简单地分为二维和三维这么简单。动画还可以根据前期制作,中期整理剪辑,后期的审核修改作为标准予以划分。同样,动画要区别于漫画,但是不能脱离漫画的基础,将漫画作为故事情节的起点,用动漫的形式更好的呈现给观众超强的画面感。比较典型的日本动漫有《海贼王》、《火影忍者》等。

中国的动漫要更加注重表现形式和教育意义,好的动漫之所以容易被人们记忆并追捧,除了有漫画作为基础以外,曲折的故事和人物的情感更容易让人们在精神上产生寄托。中国动画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技术,但是更离不开要对现实社会具有教育和指导意义。将中国比较优秀的水墨画、剪纸、皮影等文化与动画设计相结合,利用对经典故事桥段的改变和延伸,使中国的动画事业更具有鲜明的特点以外,激发更多民众观看的兴趣,从而才能保证我国的动画事业快速回归动画市场。

3 民族元素在动画设计中应用的相关启示

当代修辞学在对“说服”活动进行研究的时候发现,成功地说服与交流都没有创造与人们眼中的现实世界不同的东西,而仅仅在是在表达对方早已感觉到并已经接受的东西。《功夫熊猫》验证了这种“说服”理论的正确性,所以,我国的动画设计在吸收民族元素的时候,任何的改动都应该在重复并加固其本源意义的前提下进行。对民族元素进行是当地延伸和拓展都是必须,但是彻底的颠覆是在挑战观众的心理接受能力。

开发与融入民族元素是所有的文化创意产业都必须面临的课题,也是它们获得持久发展能力、增强持久创新本领的动力与源泉所在,作为文化创意产业有机组成部分的动画设计当然不能例外。

4 结语

当动画艺术通过民族性文化元素进行审美表达时,文化犬众的亲切和情感认同感被激发出来,产生文化的归属感。毫无疑问,民族性文化元素是动画民族化的一块重要基石,我们只有对它的多重审美和内涵进行重构,才能有利于动画设计的创新与发展,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动画艺术的巨大魅力。

参考文献:

设计文化的民族性篇(7)

在包装设计中,民族文化是设计不断创新的源泉。包装设计是一种文化的体现,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优秀出色的包装能够展现出设计的科学性、实用性之外,从包装设计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性和文化性更是得到了多样化的发展。包装设计中的民族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除了能够展现地域的文化特色之外,那更是一种弘扬民族文化的有效方法。

1 包装设计中民族文化有效传承的途径

曾经有人说过,每一种艺术品都有着属于它的民族和时代。在每个国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都会慢慢形成一种具有本国特色的民族文化。而从包装设计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包装设计和民族文化都是有所关联的。

在如今的包装设计上,要有效地传承民族文化,首先一定要对民族文化有深刻的理解。这是最为基础的条件,也只有对民族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再利用先进的设计技术进行再创作,这样才能够设计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包装设计文化,这样才能够在包装设计中做到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

包装设计要有效地传承民族文化,就是说要在包装设计上体现出民族文化。包装设计上所体现出来的民族文化,就是运用一些符号语言通过视觉的传递而表达出来。本来文化的出现就是人所创造的,所以要在包装设计上有效地传承民族文化,离不开的是人类活动,民族文化是文化艺术发展的底蕴,在包装设计上并不是要复古,而是结合时代的发展,将民族文化进行再创造。如果没有民族文化的依托,包装设计这一种设计文化将会失去活力。所以包装设计中民族文化要得到有效传承,就要在设计上表达出一种民族的语言,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

2 包装设计中民族文化有效传承的体现

所有事物的发展都不能够一成不变,包装设计亦如是。要在包装设计上传承民族文化,并不是要求将民族文化进行复古的设计。因为民族文化在我国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升华发展,那是一个慢慢演变的过程。所以我国的民族文化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发展而失去民族特色和民族韵味,反而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传承了传统文化,发展了新时代文化,在包装设计上,我们能够实现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

风格设计。包装设计的风格展现主要通过一些民族物元素来表现的。就好比在现在的包装设计上融入我国的水墨画,整个设计风格就相当中国风。因为水墨画是民族文化的一大特色,在包装设计中加入水墨画,民族文化的韵味就得以散发,而且在视觉的效果上更能感受到我国文化的精妙。这样的包装设计除独特之外,难得的是能将民族文化进行了有效的传承。另外在一些酒的外包装上运用了书法艺术,简简单单的文字书法就非常简洁明亮地将产品的主题突出,更重要的是从包装设计上所展现出来的民族文化,民族韵味得以渗透其中。

设计语境。包装设计要体现独特的民族文化,设计的语境非常重要。设计者要在包装设计上更好地做到民族文化的传承,作为设计者本身应该要对传统民族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样才能够在包装设计上将我国的民族文化更好地展现出来。文化创意是一种很好的传承方式,要在包装设计上对民族文化做到有效传承,在设计上就要更加强调民族文化的特色韵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深厚丰富,这就赋予了设计者更多的设计源泉,不同的设计者有不同的设计情结,对于不同的民族文化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设计的语境也有所不同,所以包装设计也是多样化的,这样才能在不同的设计语境中传承好民族文化。

包装设计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在时代性的追求上还要不忘突出民族特色。深厚的民族文化给我们在包装设计上提供了一个很大的文化平台,在传承民族文化下追求包装设计的创新和发展,渊源的民族文化给设计者很多设计的素材和灵感。在包装设计中除了要展现时代特性和文化艺术特性之外,更要做到的就是对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包装设计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优秀出色的包装能够展现出设计的科学性、实用性之外,从包装设计上我们还能够看到很多民族元素和地域特色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性和民族文化特性。包装设计中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让民族文化得到了多样化的发展。包装设计中的民族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不仅能够展现地域的文化特色,更是一种弘扬民族文化的有效方法,让我国的民族文化走向更大的世界舞台。

参考文献

[1]刘春雷,张杰.中国传统吉祥观念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影响[A].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包装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包装动力学专业委员会,2007:3.

[2]魏泽培.传统民族艺术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传承与运用[J].神州,201 2,35:200-201.

设计文化的民族性篇(8)

2民族性与现代性在室内设计中的博弈

在室内设计中,设计师有两种设计理念可供选择,即体现民族性的中国古典风格以及体现现代性的现代简约式的风格.那么,在设计实践中,我们应该如何在这两种设计风格中抉择?采用不同设计风格会对室内设计产生何种影响?能否找寻一个最优策略?为此,我们将借鉴博弈的思想对室内设计中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博弈进行探讨.

2.1室内设计中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博弈矩阵描述

在室内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选择采用民族性风格,这种风格的采用使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也可以选择采用现代性风格,这种风格的采用使得我们可以充分借鉴并吸收西方优秀的设计理念.然而,只片面追求单一设计风格的应用,必然导致某种文化的缺失.因此,寻求某种策略均衡将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优方案,也是设计师追求的终极目标.在室内设计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博弈中,我们有4种策略组合可以选择,如表1所示:(1)既不运用现代元素,也不运用民族元素.这种室内设计是庸俗化的设计,毫无特色可言,是室内设计应当摒弃的设计方式;(2)仅使用现代元素,完全不使用民族元素.这种室内设计照搬西方设计理念,过分彰显西方现代设计理念的优越性而忽视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民族性设计理念的优点,设计中无民族性可言,容易造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严重缺失,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3)仅使用民族元素,完全不使用现代元素.这种室内设计排斥西方优秀的设计理念,片面凸显民族性的极端重要性,导致室内设计因不吸收西方现代设计理念而不能迎合现代人的家居追求,造成西方优秀文化的缺失;(4)在室内设计中,既融入民族元素体现民族性,又吸收西方优秀的现念体现现代性.这种设计既能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又能迎合现代人时尚家居的理念追求,吸收了现代性、民族性的精华,摒弃了现代性、民族性的糟粕,使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优秀现代文化充分融合,是适合各类群体的宜居型室内设计理念.

2.2博弈的此消彼长

通过博弈矩阵的分析可以发现,一个融入了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室内设计无疑是最优策略,是能够最大化满足居室设计需求的设计理念.然而,在我国当前的室内设计中民族性与现代性通常单方面独立发展,民族性与现代性还没有充分融合.在实际应用中要么完全采用现代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完全忽视我国的民族文化传统,表现出民族性消现代性长的特点;要么完全强调民族文化,生搬硬套中国传统的形式,排斥现代设计中的优秀成果,呈现出现代性消民族性长的特点.

2.2.1民族性消现代性长

现代文化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的基本轮廓成形于16~17世纪.随着社会财富的累积,社会生活日趋丰富,人们的价值观、审美需求开始走向更新.现代性的确立使现代主义的室内设计理念深深植入设计者的创作原则中.创作的思路、评判的依据被约化为几条形式美的法则;功能与形式被赋予线性的因果关联,形式遵从功能的安排;机器所展现的不带任何装饰、逻辑清晰的美受到尊崇,一时间,密斯式的均质、纯净的空间成为时代的象征.注重实效性、经济性,崇尚标准化、理性化构成了现代主义建筑及室内设计与审美的基本内核,在当今的创作思路中依旧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2.2.2现代性消民族性长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蕴藏着不同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和民族特有的艺术精神孕育了各个民族特殊的审美价值观,也浓缩了该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和民族文化心理特质,这是中华民族文化历史发展的结果.如果说民族村落是这个民族的外表,室内设计则足以体现该民族的心理,其风格也是不同时代的历史沉淀、融合多元文化,通过创新和表现构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民族性体现.我们民族艺术讲究是“意境”.民族性强的室内设计一般典雅大方,忌恶庸俗,其中的气势、魄力、疏匡、雄浑等都表现出居者的意境.设计中的意境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常常将室内设计的灵魂表现得淋漓尽致.

2.3博弈后的共生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发现,片面追求单一设计理念的应用是不可取的.我们既要追求现代的生活方式,但不希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消失.两种风格要互有彼此,互相融合.其实从本质上讲,它们之间不是对立的,而是应该可以和谐共生的.在室内设计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博弈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两者之间只有共存才是最可取的方式.现代设计,追求的是空间的实用性和灵活性.其在选材上不再局限于石材、木材、面砖等天然材料,而是将选择范围扩大到金属、涂料、玻璃、塑料以及合成材料,并且夸张材料之间的结构关系,甚至将空调管道、结构构件都暴露出来,以简洁的表现形式来满足人们对空间环境那种感性的、本能的和理性的需求.但这些与中国的民族传统并不矛盾,我们的民族文化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一直在随着时代前进.在室内设计中把民族元素融入室内设计中,重新发掘出中国文化的精脉,并延续到我们的现代生活中来,会越来越明显地受益于有灵性的人群.贝聿铭先生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就注重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民居和园林的设计语言而融于现代建筑与室内环境设计,使中国的地方风格与国际化语汇交融,开创了现代建筑与民族文化结合的典范(如图1所示).同样,北京中国银行建筑与室内环境设计(如图2所示),贝聿铭先生又在建筑室内四季厅的大空间中融入了北京四合院的神韵,并与庭园绿化设计有机结合,使其室内空间设计中的文化性受到了很高的评价.由此可见,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大国来说,一味地抄袭西方某些商业化的设计模式显然是不可取的.西方的现代室内设计也常常吸收一些外来元素而不断充实和发展,如美国著名的室内设计大师赖特的流水别墅(如图3所示)的设计就是受到了中国春秋时期老子思想的影响.他所完成的流水别墅的室内设计达到了自然和人文悠然共存的最高境界,整座别墅室内所有的柱都用天然而粗犷的岩石装饰,地面用当地溪流中的水冲石铺设,以至于壁炉都以暴露的自然山岩砌筑而成,使之与自然和谐,增添了大自然的意境,使室内空间与自然共生.我们的设计应该更好地发扬中国的建筑文化传统,创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这是当今整个世界的趋势,我们可以从我国的建筑文化传统中吸取营养.

设计文化的民族性篇(9)

关键词:

民族设计;表现技法;创新;文化继承;文化传播

引言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时期,为了满足民族民众生存发展的需求,少数民族先民在各种物品上设计出丰富多彩的图案符号来传达自己的情感或信仰,经过岁月的沉淀,逐渐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民族设计。蕴含着民族民众智慧和丰富思想文化意识的民族设计因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巧的设计思想而在今日依然散发着绚烂的光彩。推进民族设计的时展不仅是民族设计本身的发扬光大,更是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设计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不同时代的审美和技术条件各有不同,在新的时代环境下,民族传统设计需要创新表现技法,以促使设计内容更好地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民族性是民族传统设计的根源,民族设计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和创新需要以民族为基础,以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为目标。

一、民族文化继承是创新的基础

有关文化的定义有很多,其中人类学家泰勒的文化定义相对之下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在此文化定义基础上,宽泛的民族文化内容包含了民族风俗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生产文化、伦理道德等知识、艺术、法律、习俗在内的文化,所有在民族场景内形成的各个领域的知识、经验、习惯、能力都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民族文化所涵盖的内容是广泛的,只要与民族相关的事宜展开都不能脱离民族文化而独立发展。在民族这个特定的场景中,各个民族因民族环境和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民众在民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智慧结晶,通过民族文化的代代传承和发展,不同民族才形成了强烈的民族认同及民族向心力,因此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是民族设计产生和发展的土壤,也是民族设计创新的源泉,民族设计表现技法的创新需要立足民族文化,在继承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创新避开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尴尬。[1]民族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主要是民族民众日常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精神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宗教、节日、制度等内容。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民族设计表现技法创新的源泉。首先,民族文化中的物质文化为设计表现技法创新提供了创新的素材,草原民族的游牧生活、山区民族的狩猎生活等,基于民族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生活习俗,这些独特的民族习惯和习俗是民族设计技法创新不可多得的素材来源,通过对相关物质文化的提炼和总结,民族物质文化可以为民族设计传统设计技法创新提供源源不竭的素材,民族设计源于民族生活生产,对民族物质文化在民族设计表现技法创新中的应用,也是民族设计体现其民族特性的必要手段,缺乏民族物质文化支撑的民族设计表现技法的创新难免会进入空洞或虚无的表现误区。其次,民族文化中的精神文化为设计表现技法创新提供了思想引导,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少数民族大都形成了丰富的思想文化,如民族制度、民族哲学等,这些思想文化意识可以有效拓展民族设计表现技法创新的思维空间。在民族传统设计中继承民族文化,以民族思想为根源,通过创新表现技法展现民族民众的时代生活,既可以突显设计的时代性,强化设计效果,又可以夯实民族传统设计根基。

二、民族信仰尊重是创新的前提

在不同自然环境、社会条件、思想文化影响下,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都形成了民族,在少数民族艰难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原始信仰对民族的精神支撑作用是巨大的,虽然部分原始信仰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看来有些幼稚和落后,但是在民族地区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中,这些因为生产力不发达而形成的民族信仰已经和少数民族的伦理道德、风俗观念、思想文化等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成为民族民众思想文化的一部分,是民族民众情感的寄托,因此对民族的尊重必须以信仰的尊重为前提。以西南部分少数民族的万物信仰为例,仡佬族的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该族民众信奉“牛王”、“神树”、“山神”等,彝族不但有自然崇拜、祖先崇拜,还有图腾崇拜,彝族的家支家谱中经常有动植物等自然物的名称的姓氏,其他苗族、侗族、瑶族、布依族等民族都有自然崇拜的信仰特征。民族和宗教总是联系在一起,部分民族的生活一定程度上就是宗教生活,如藏族与藏传佛教、回族与伊斯兰教等,与少数民族的密切关系表征了信仰在少数民族中的重要地位,这些原始的民族信仰为在艰难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生存的少数民族民众带来了精神力量,是民众的精神寄托,维系着民族的代代传承,尊重民族,便需要尊重民族的信仰。民族设计是在民族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艺术设计,对民族信仰的尊重是设计的前提,设计的创新不能离开这个前提。民族传统设计表现技法的创新是在原有民族表现技法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设计语言,以促使相关民族设计作品更好地展现民族文化。民族设计的发展创新首先是在尊重民族信仰基础上的发展,尊重民族信仰,关注民族的禁忌和崇拜,只有这样,民族设计的表现技法创新才具备了可行性前提。在民族设计表现技法创新中对于民族信仰的尊重主要表现在以民族的禁忌为禁忌,尊重民族信仰,技法的创新不能突破信仰的界限,特别是对于某些幽默、夸张或比喻等表现技法,如果不能很好把握,很容易使民族信仰失去其庄严、肃穆、神秘的神圣感,如部分信仰佛教的少数民族在相关设计中往往会出现密宗器具、礼仪供物等与佛教相关的图案的处理等,对于相关信仰图案符号的处理直接关系着民族民众的感情。对这些民族而言,设计中与佛教相关的物品设计实际就是对自身的供奉,如果不能采取合理的表现技法,就很容易使相关设计传递出对民族信仰歧视或不够尊重之意,损害民族民众对信仰关注的情感,违背设计本身的意图。民族设计表现技法创新中对于民族信仰的尊重还表现在信仰尊重前提下的民族特色表现。如蒙古族设计,在蒙古民族游牧生活方式和特殊的草原环境中,蒙古设计形成了独特的设计特征,各种有关蒙古日常生活的纹样丰富多彩,其他苗族、藏族等民族设计同样也呈现出了不同的民族特色。各种富有民族特色的设计虽然设计表现技法各有不同,但是无一不是以为前提,甚至部分设计的产生本身就是为了体现对民族信仰的尊重,如苗族服饰中的祖先崇拜的花纹、蒙古族设计中有关太阳等图腾崇拜等。[2]

三、民族审美延续是创新的原则

实用是设计的目的,审美是设计的支撑,设计是审美与实用的统一,在不同的设计中都蕴含着不同的美学特征。设计中的美学特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设计的内容,不同内容有不同的审美效果,对民族设计而言,少数民族设计中所显示的内容大多是与民族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的事物,因此不同区域的民族设计中所反映的景物有不同的审美效果,藏族设计中青藏高原的壮美、蒙古族设计中草原的辽阔、苗族设计中清山秀水的秀美等都体现了不同民族的地域风貌,也显示出了不同的审美效果;二是设计的表现技法,不同表现技法呈现出不同的审美效果。换句话说,为了达成某种审美效果,才有了各种各样的表现技法,审美是表现技法创新的导向棒。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审美,在不同的文化背景、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下,少数民族形成了不同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和审美心理,民族设计是民族审美的直观表现,在不同的民族审美意识支配下,民族设计才最终形成了现在的美学风格。[3]不同的民族审美表征了不同的民族思想意识,在特定民族审美的支配下,民族设计才能形成其特有的民族风情,因此在民族设计表现技法的创新过程中,延续民族审美是表现技法创新的基本原则。民族审美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对于民族审美在民族设计表现技法创新中的延续,必须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才能使民族审美在新的表现技法中延续下来。有关设计作品的审美主要源于三个方面:形式、色彩及内涵,这也是民族设计表现技法创新中对于民族审美延续的三个方面。首先从形式上来说,不同的线条组合有不同的审美意味,为了达成某些审美意味,往往要用特定的形式来表征。如蒙古族设计中对于盘羊勇猛精神的审美表征便是外翻或内卷的盘羊角纹饰,另外,蒙古族设计中常用的几何图形也是蒙古族对于杂乱事物规整的一种审美思维,在表现技法中对于特定形式的应用实质上就暗含了特定民族的审美意味;其次从色彩方面来看,不同民族对于色彩有不同的喜好,蒙古族喜好白色、蓝色、绿色和金银色等,因此在蒙古族设计中便以以上颜色为主色,而黑色和红色是藏族人的最爱,在表现技法创新中以不同的色彩来修饰,也是传递特定民审美意识的有效途径;最后,从内涵上来看,不同的设计往往表征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审美,因此通过不同的表现物来表征某种审美意味也是民族审美在设计表现技法中延续的重要方式。在民族设计表现技法创新中延续民族审美不仅需要合适的方式和路径,同时也需要以对民族审美的准确把握为前提,只有在对民族审美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于民族审美在表现技法中的延续才能做到神似而不拘泥,在民族审美的基础形成新的美感。[4]

四、民族风格保持是创新的导向

设计是民族审美的具体外显,不同民族的民族审美及民族意识观念各有不同,因此在不同民族设计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审美效果,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审美效果便是民族设计的民族风格。设计的风格和个性是设计的灵魂,不同民族的设计有不同的民族风格。另外由于不同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融合程度不等,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差异程度不等,因此不同民族的民族风格突出程度也各不相同,与其他文化交流较为频繁的、受其他文化影响较深的民族在设计方面民族特色相对淡化,而受其他文化影响较少的民族,民族设计中的民族特色相对比较浓郁,民族风格较为鲜明。民族风格是本民族设计与其他民族设计区别开来的标志,没有民族风格的区别,则设计就无民族之间的区别,也就无所谓民族设计之分别了。民族传统设计的发展并不是破旧立新,而是在现有优秀设计文化基础上的发扬光大和推陈出新。民族文化是民族存在的维系,在全球文化趋同化发展趋势下,以民族设计及其他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来表征民族存在的意义,是民族设计及其他民族思想文化发展的主要目的,同时从艺术文化发展的角度来讲,只有坚持自己的本色,才有可能在众多艺术文化中建构自身独有的形象,因此从民族及民族设计发展的角度来讲,民族设计的发展必须要保持其原有的民族风格,坚持民族风格具有民族风格是民族设计表现技法创新必须遵循的原则。表现技法可以多样,但是在神采上必须是民族的神采。民族设计中的民族风格主要是指不同民族设计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审美风貌。民族设计不同审美风貌来自作品中的两个方面,一是具有特定民族色彩符号、图案、文字及地域色彩的景物,这些具有民族代表性的符号图案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韵,具有民族表征意义,在设计中通过对这些元素神韵的描绘刻画可以很好地展示该民族的性格、气质、精神风貌等,因此在民族设计表现技法创新中,可以以这些具有民族表征意义的符号图案来创新变化,保持其中的民族神韵;二是运用民族工艺,少数民族设计源自民族民众在民族环境材料上的创造,不同民族工艺所形成的视觉效果各有不同,对于部分民族工艺在设计表现技法中合理应用,可以有效加强设计中的民族色彩。[5]不同设计表现技法所表现出的效果各有不同,要使民族设计保持其原有的民族气质,就必须在表现技法创新时,以保持民族风格为导向

结语

民族传统设计是我国少数民族思想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民族设计在时代环境中的创新可以有效促进民族设计文化的发展和保护。民族设计源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民族需求和民族审美,民族是其产生发展的原始场景,民族性是民族设计的基本属性,因此在新的时代环境下,民族设计表现技法的创新必须以民族为根,以民族文化传承与传播为目标,立足民族文化,尊重民族信仰,延续民族审美,保持民族风格。

作者:岑华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工学院

参考文献:

[1]施惟达.云南民族文化概说[M].昆明:云南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2]彭卫红.彝族审美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设计文化的民族性篇(10)

一、发展民族性艺术设计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艺术设计受到了新的挑战。尤其是计算机的的迅速介入,让传统手工式的劳动被逐渐取代,大量的国际化图形和符号、众多的素材库被运用。在这样的背景下,造成了国际主义艺术设计趋向同一性现象,设计师们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个性化艺术设计,而这极其不利已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民族的传统文化是这个民族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二、民族元素在艺术设计中的价值。

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体现着世界的时代性、民族的人文性、社会的艺术性、甚至人类的创造性。除此之外,它还表现出了设计者的创新意识和民族情感,传递着时代性、民族性的特点。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创造史中的精髓,涵盖着极其丰富的人文内涵。无论是民族服饰还是风土人情都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个性、独特的素材。现阶段,人们把艺术设计与人文内涵融合在了一起。换句话讲,就是在艺术设计中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特色元素,以此来寻找设计的精神源泉,增加发展艺术设计的原动力。

三、如何在艺术设计中把握民族性

(一)要掌握民族性的动态发展特征

艺术设计的民族性,主要体现在民族色彩的个性化中。笔者将就艺术设计中对于民族色彩的把握来阐述出艺术设计中对于民族性的把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色彩的感受也在不断的发生着改变。现如今黑白两色被我们普遍接受,认为这是稳重、大方的体现,是百搭的颜色。但是在古代,仅有文人对它们较为喜爱,百姓们却是颇为忌讳,认为它们是丧葬礼仪的颜色,是不吉利的代表。又例如对于纯色与间色的喜爱,古人喜爱纯色而轻视间色,但是现如今,间色却被大家所追捧,认为是高档、文艺的颜色。

(二)要处理好民族性与设计本身的功能的关系

民族性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而对于设计本身又因为自然属性的缘故表现出自然性。所以对于设计者而言,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处理好民族性与设计本身功能的关系。例如在一些国际上通行的色彩具有一定的风格功能。就红绿灯而言,绿色就代表着前进、动力,红色代表停止。黄色代表警示。色彩所反应出的情感联系,就赋予了设计作品的直观特点。所以我们在融入民族性设计的同时还要尊重设计本身的功能。

四、民族性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艺术设计的不断发展,艺术理念的不断创新,当今设计领域面临着如何继承,如何发展、如何创新民族性这一严峻问题。对于民族文化的形式、内容都有了新的理念,体现形式也趋向多样化发展,例如对于传统书法、民族色彩的应用。同时,民族文化的色彩搭配、创作理念、表现手法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体系。例如我国民间剪纸艺术,它的构图、造型甚至视觉思维都值得现今艺术设计发展的借鉴与发扬。

(一)民族性传统书法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书法贯穿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从甲骨文到软笔书法,再到硬笔书法的创新与转变,它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文字或语言的表达方式,更是我国民族文化的核心的体现。正是由于人们对于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喜爱与尊敬之情,才使得传统书法艺术在当代艺术设计中得到应用。我国2008年申办的奥运会会徽中国印,就是该应用的代表作品之一。将民族性传统书法艺术作为创作主体,结合印章的形式,汲取汉字的民族特色与古典人文艺术,将华夏儿女对于奥运的喜爱、祝福之情融入在简单的笔画中。

(二)民族性传统图案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民族性传统图案是指我国民间艺术中象征着吉祥的图案,是劳动者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是经过历史的洗礼与传承的,更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精髓。民族性传统图案大都依靠谐音或是象征含义传递出幸福安康、吉祥如意的寓意,例如蝙蝠象征着福梅花鹿象征着禄桃子象征着寿。我们将民族性传统图案融入当代艺术设计中,增加了浓郁的民族特色。

(三)民族性艺术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上一篇: 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下一篇: 课外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